地理学科论文范文

2022-05-10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地理学科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高考试题具有“引导教学”之功能,其试题特点和价值取向会对中学地理教学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从人地协调、真实情境、格局过程、实践探索四个维度对2021年部分高考真题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探索出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科学业质量评价试题命制的价值取向,为教师贯彻中学地理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优化提供参考。

第一篇:地理学科论文范文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

摘要:乡土地理课程自带当地本土气息,属于具有本土特点的课程资源,它与当地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所以具有较强的实际开发意义。归于乡土地理课程编制存在一定的必要性,教师要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角度编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关键词:地理学科 核心素养 编制课程资源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的必要性

(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当前,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在核心素养被提出后,各学科都在基于核心素养制订本学科的培养标准,地理学科要求学生逐渐形成基本的地理学科素养,具备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应用乡土课程资源开展地理教学活动。

(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课程的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生活中寻找典型且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和案例,帮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当今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三)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编制,对地理教师的师德、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教师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工作,即研读《课程标准》、收集和整理资料、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实践、评价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重新设计与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等,以确保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完整性,真正发挥乡土地理的作用。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现行考试制度的不完善,乡土地理课程在高中作为选修内容,常常被列为不考、少考科目,导致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中人力、财力的投入。乡土地理在初中被列为必学的四大板块之一,但由于不参加中考,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己任,学生以考试内容为重点,家长不支持实践性和社会性的调研活动。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的专业能力不 足

作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的主力军,教师的思想意识水平、专业能力素养对乡土地理课程的编制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一线教师长期进行任务型工作,缺乏开发和创新意识;其次,教师缺少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的专业培训和指导,不知道怎样去做;再次,师范院校没有做好相应的培训计划,导致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编制缺少理论的支持和实践的引导。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评价体系不健全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编制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目标评价、内容评价、实施评价和效果评价四个部分。大部分学校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评价体系中,只有学生评价体系做得最好,教师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充分评价了学生能力的增长情况和习得性习惯的养成,而其他方面的评价不够完善。

三、编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在编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时,教师需要遵循目标性原则,从始至终紧紧围绕中学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开展资源编制工作。高中地理教学总目标是强化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让学生具备地理空间意识、人际协调观念、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在资源编制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把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编制的核心。初中乡土地理教材具有普遍适用性,缺乏独特性,所以各地区应在《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二)科学性原则

乡土地理包含在区域地理范畴内,自身属于小尺度区域地理。在乡土课程资源编制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客观地体现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水文水系、地质构造、土壤与植被等因素,并且还需要涉及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交通、人口、历史、人文风俗等信息。如在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方面,教师可以从探讨乡土区域人类活动对周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角度入手,开发相关课程资源,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日常活动对乡土区域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式、强度与后果,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三)教育学原则

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时,教师不仅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还需要明确不同学生在认知方面存在的个体区别,让所有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都得到满足。同时,教师还要基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入手,为学生编制满足认知规律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如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方面,教师可以从简单的观察和调查,及获取和处理简单的信息入手。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细致观察和调查,分类进行观察和调查,系统地进行观察和调查。

(四)探究性原则

地理课程教学基本理念之一是强化地理问题的探究,即在编制课程资源时,教师可将部分规律性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和探究方法化,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综合思维能力的养成。如在教学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相关知识点方面,教师可通过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的形式进行编写,在强化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多维度思考的需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两方面进行思考,促进学生逐渐形成综合思维和意识。又如在教学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相关知识点方面,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实践活动,结合实例,探究内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探究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五)选择性原则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角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教师必须坚持选择性原则,选择性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上。

對内容层面的选择性,首先,乡土地理课程的内容必须符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乡土地理课程的内容应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增强学生的认同感,落实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项要求;再次,乡土地理课程的内容选择要突出区域的时代特点、时代风貌与时代精神,教师应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编制。

呈现方式上的选择性,是指所编制的课程内容在表达方面要合理应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文字,不应当大量应用声音的文字,导致学生对课文阅读缺乏足够兴趣。笔者建议,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作用。

四、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编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一)提升教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

一线地理教师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的主体,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认知能力会直接影响课程资源的编写质量。首先,学校要合理采取措施,有效深化教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地理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能力,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争做新时代研究性教师。其次,学校要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资源,聘请相关领域专家为相关教师开展集中培训,切实提升教师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认知层次,为教师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编制提供指导。再次,学校要适当开展教师大赛活动,以赛促学,时刻提醒教师不可放松学习。

(二)邀请专家担任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顾问

编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必须严格遵循认知特点與认知规律,确保课程资源内容的呈现形式可以有效契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心特点。只有如此,方能确保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尽快实现。因此,除了邀请相关的教学专家实地调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之外,学校还应当邀请专家担任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的顾问,为资源编制过程的结构和内容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所编制的课程资源更加合理和科学。

(三)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体系

编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属于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某个学校或者某个人单独的问题,其涉及学校、学生、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和统计局、国土资源局与规划局等多个部门,只有各部门一起通力合作,才能够保证课程资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完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测评机制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所以教师必须通过制订和健全相关的测评机制,判断当前所开发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在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现其中存在不足之处,教师就需要及时改进,在确保没有问题后再进行推广,让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强化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发挥自身的作用。

(五)搭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网站平台

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教育行业为社会不断输送人才,更应当与时俱进,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为教育事业服务。通过构建乡土地理资源共享和反馈平台,能够有效共享所开发的课程资源,为全体教师提供充分的备课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解家乡的平台,充分发挥乡土地理资源共享与反馈平台在强化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其他地区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和环境情况。通过这一反馈平台,可以及时体现当前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相关部门及时改进,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参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的途径。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详细了解书本内容之外,还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重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编制,合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再邀请专家担任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顾问,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体系,完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测评机制,搭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网站平台,切实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孟勇.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策略——以《信阳旅游地理》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5).

[2]何玉身.基于乡土地理的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析[J].中学课程资源,2020(2).

[3]申忠.核心素养背景下乡土地理教材编写问题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5).

[4]曹元,王梅.利用乡土地理素材,开展地理实践活动[J].地理教育,2019(7).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作者:单明月

第二篇:秉持地理特色,凸显学科价值

摘 要:高考试题具有“引导教学”之功能,其试题特点和价值取向会对中学地理教学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从人地协调、真实情境、格局过程、实践探索四个维度对2021年部分高考真题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探索出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科学业质量评价试题命制的价值取向,为教师贯彻中学地理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学科;高考试题;评析

有关全国和部分省市2021年高考地理试题评价文章与试题信息看,高考试题总体上具有“体现学科素养导向,引导教学深入探索”的特点。相关试题命制注重创新设计、挖掘时代主题、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地理学科独具的思维与分析方法;注重人地协调、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的价值取向,并将地理学思想方法自然、贴切地融入情境素材与问题设计中。

聚焦“人地协调”,彰显育人价值

2021年高考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依托地理学科特点,紧扣时代主题与时代精神。试题在素材选择上聚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人地协调发展观念,“润物细无声”地将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融合在试题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变化,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

一、聚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精选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反映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精准扶贫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坚定道路自信,树立家国情怀。例如,2021年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3题,以新冠疫苗包装为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021年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1~3题,以无人机服务新疆棉花生产的科技兴农案例,展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例1.(2021年广东选择性考试地理卷第10~11题)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表1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10~11题。

解析:本题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轨道”这一地理时事为切入点,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与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试题运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作为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国家认同、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怀。1992年党中央提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经过20多年独立自主和奋发图强的奋斗,已圆满完成第一步、第二步既定任务。本试题情境涉及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便是实现航天强国目标的关键一步,它是中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强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可以完成近地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空间站、月球探测器和火星探测器等各类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它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已实现升级换代,中国运载火箭低轨和高轨的运载能力均跃升至世界第二。

第10题:考查地球自转地理意义的区时计算。可将把三地的区时都转化为北京时间进行比较——根据“东加西减”的地理规律,欧洲织女星(西三区)的发射时间转化为北京时间只需加11个小时,即为29日9时50分;美国猎鹰9号(西五区)的发射时间转化为北京时间需加13个小时,为29日11时44分。故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为织女星、长征5号B、猎鹰9号,C选项正确。

第11题:通过对三个发射场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带的分布的考查,渗透考查我国首个低纬度滨海航天发射基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它不仅能满足中国航天发展的新需要,还可借助接近赤道的较大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大大减少火箭燃料的消耗,亦可通过海运解决巨型火箭的运输难题,并提升残骸坠落的安全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再根据库鲁和卡纳维拉尔角的经纬度位置和材料所给的“均位于海岸线附近”,可判定其分别为热带雨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三个发射场所在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1个,B选项正确。

教学导向:日常教学活动设计要善于挖掘立德树人的情境素材,充分发挥地理课程的育人功能。如进行农业区位分析时加入“新疆农场智慧农业”情境,讲解交通时插入“中国高铁线路分布图”等,使学生因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骄傲自豪,进而思考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完成新一代青年肩负的时代重任、续写时代新篇章;引导学生把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等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因自然地理环境和发展过程的差异,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试题设计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情境,考查其蕴含的地理背景和地理原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开发产生思考与共鸣,坚定文化自信。

例2.(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第43题)地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阿者科村,保留着完好的梯田生态系统、独特的哈尼传统民居和文化。曾经有的村民将传统民居出租给外地经营者,自己搬出村寨。为了保护哈尼传统文化,改变贫困落后状况,2018年某科研团队应当地政府邀请, 经多方调研和探索,提出阿者科村实行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不租不售、不靠外来资本介入;通过智力援助和当地政府支持,组织村民成立旅游发展公司,自我经营和管理,公司收入归全村所有,村集体公司留成30%,村民分红70%。村民分红按传统民居40%、梯田30%、居住20%、户籍10%执行。说明阿者科村实行村集体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的优势。

解析:本题指向“保护传统文化、振兴乡村经济”这一时代主题,以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阿者科村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想引领下,元阳县形成以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为魂、美麗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的开发与保护模式,扎实推进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阿者科村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将哈尼梯田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元素有机结合,保证了梯田的维护管理,保护了祭寨神、开秧门、矻扎扎等农耕文化,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确保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并让千年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气象。

说明阿者科村实行村集体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的优势,需要学生细细研读试题所给的材料信息。如“公司收入归全村所有,村集体公司留成30%,村民分红70%”,由此可得“主要收入归村民,提高原住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合理分配收益,兼顾公平和效率,利于乡风和谐,减少矛盾”;不租不售,便于“留住原住民,保留原住民的部分生活方式,有利于传承独特的地方文化”“组织村民成立旅游发展公司,自我经营和管理”“村民分红按传统民居40%、梯田30%、居住20%、户籍10%执行”,可推知“本地力量主人翁意识更强,更能自觉注重民居、梯田等遗产的保护”;通过“智力援助和当地政府支持”,则有利于“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和技能”。

教学导向: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更要关注如何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如对四合院、徽派建筑等传统民居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该何去何从”进行探究,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应思考怎样才能既承载历史、传承历史,又连接现实、服务现实、开拓未来。

三、传递人地协调发展观念

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人地协调观。2021年高考地理试题多角度呈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引导考生形成绿色生产生活理念,引导学生理性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

例3.(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第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图1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圍垦的自然条件。

(2)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

(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

(4)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

方面① 改善巢湖水质

方面② 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

解析:本题围绕巢湖流域圩田的开发与利用,从早期围垦河湖滩地满足更多的粮食需求到频发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再到对圩区功能改变的设想与建议,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湖泊、河流、圩田的时空变化过程中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试题响应现代社会对国民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的要求,展现地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联,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渗透生态文明理念。

第(1)题:圩田是在临近江河湖海的地势低洼地区,由人工筑堤挡水形成的农田,在我国南方分布广泛。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作答。根据材料所给圩田的分布特征可得,“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可耕作面积大;湖泊沉积、河流沉积为主,土质疏松,土壤肥沃;近河流,地势较低,灌溉水源充足”。

第(2)题:结合材料中“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可知,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与巢湖面积缩小有着必然联系。三河镇曾经在巢湖边,现已远离巢湖,在三河镇与巢湖湖岸之间的是广阔的圩田区。河流虽注入巢湖,但下游河段全在圩田区域,因此,三河镇以下河段可能是在湖面缩小以后形成的新河道。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湖泊面积缩小原因一般为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故而答案为: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向巢湖输入泥沙增加;过度开垦,围湖造田,导致巢湖水域面积缩小;湖岸退后,河流在三河镇以下河段平坦、松散的沉积物上侧蚀冲刷出新河道,河流延长。

第(3)题:圩田既有功绩,也有过失。圩田虽能增加耕地面积,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它破坏了原本的自然环境,加速了河漫滩、水系与湖泊的泥沙淤积,容易导致排水不畅和蓄洪能力下降,从而造成洪涝灾害频发和生态失衡。加之圩田是围垦巢湖所得的低平洼地,由材料“圩田海拔6~7米……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可知,圩田海拔比巢湖多年平均水位低,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丰水期,易出现湖水倒灌现象,从而增加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了解了圩田的地理背景后,便可从洪涝灾害形成的三个方面——“来水”“去水”“容水”进行分析和解答:“圩田海拔低于巢湖湖面,易遭受湖水倒灌(来水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大,尤其是梅雨期降水时间长(来水多);地势平坦,水流慢,排水不畅(去水困难);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围湖造田、上游水土流失,巢湖淤积(容水少),水位抬高”。

第(4)题:以巢湖西岸圩田区从种植庄稼转变为发展水产业的假设出发,呈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两个不同方案,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平原地区不同阶段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既能获得经济效益,也能防洪排涝,还可改善水质,恢复湿地生态,实现“三效益”兼顾。其一,“改善巢湖水质”,可从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和增强湿地这一“地球之肾”的自净、降解功能进行分析作答:庄稼种植过程中施用的化肥、农药会随农田退水排入巢湖,造成水污染;湿地水流缓慢,促进泥沙沉降; 湿地植物吸附氮、磷等营养元素,减轻巢湖的富营养化;提高水体连通性,加强水体自净。其二,“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由于湿地水产业本身对洪水威胁不敏感,加上巢湖沿岸水域面积增大,区域洪水调蓄能力增强,有利于减轻洪水威胁。故而“圩田地势低于巢湖水面,洪水风险大,湿地发展水产业耐水淹;湿地延缓水流,调蓄洪峰;湿地过渡带阻碍了巢湖水的倒灌”。

教学导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地协调观念的感性体验一定是来自于具体区域环境中的地理事象,人地协调观的形成也一定是在解决真实的人地关系问题中得以内化。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引入贴近学生生产生活的地理事象,精心构建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生动的地理场景或地理事件之中。

试题情境密切关注我国和世界环境与人类发展的相关素材,引导教师和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地理学科前沿,注重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从地理角度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凸显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和时代特色。

一、关注社会热点

2021年高考试题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将地理学习与社会发展相联系,深入挖掘社会现象,形成试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效考查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等级水平。

例4.(2021年河北选择性考试地理卷第1~2题)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当地农牧民曾引种猕猴桃,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图2)。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2017年“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猕猴桃种植带动了当地农牧民脱贫。据此完成1~2题。

解析:本组题既从时代视角关注社会生活重大时事,又联系地理学科的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以分析、解释地理事象,立意新颖独特,凸显应用价值和时代特色。本组试题以察隅县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种植脱贫致富为情境,展现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考查学生运用农业生产相关知识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察隅猕猴桃”是西藏第十三个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产品,也是察隅县首个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产品。以前在下察隅大山深处的野地里生长着一种猕猴桃,但是口感相当酸涩。为改进当地的猕猴桃品种,造福当地群众,2011年下察隅镇决定从内地引进品种,并与本地的野生猕猴桃进行嫁接,成功培育出新的品种——“红阳”猕猴桃。从2014年起,在下察隅镇种植猕猴桃,项目总投资156.99万元,每年每亩将产出3 000斤猕猴桃,每年可实现产值200余万元,带动当地40余戶群众脱贫致富。 “察隅猕猴桃”产地环境独特,果实呈黄褐色或绿褐色,果皮易剥离,果肉质地细嫩、柔软多汁,兼有哈密瓜、水蜜桃和柑橘等多种水果的独特风味。

第1题:由“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且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可知,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关键在于当地自然环境独特,故选项A正确;猕猴桃为当地引种的外来品种,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其种植经验不丰富,且实现规模化种植,种植方式不一定是传统的种植方式,B、D选项表述错误;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科技并不先进,故C选项错误。

第2题: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品质好,并可错峰上市,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故B选项正确;产量一定、运输方式一样的情况下,运费没变,并未降低产品的运费,A选项错误;挂果期长导致果园管理成本升高,土地利用率降低,C、D选项错误。

教学导向:国内外每天都发生着许多大事,这些鲜活的事件具有真实性、实时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教学中教师若能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与区域地理教学相结合,将区域的相关知识和区域事件整合,以落实系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非洲”时,可以中非合作的铁路建设为主题,讲解非洲的区域知识,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二、关注地理学科前沿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要素间相互作用、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变化过程,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核心问题,地理学在解决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城镇化等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高考试题关注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导考生和教师关注地理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的特殊作用。

例5.(2021年广东选择性考试地理卷第8~9题)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图3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8~9题。

解析:本组题以某湖泊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为情境,展现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呈现湖泊水位和岸线发育系数的相关性。材料首先给出岸线发育系数的概念,让考生通过观察湖泊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的相关性图像,调动湖泊的相关知识,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现实问题。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以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本组试题的素材取自祁苗苗等发表的《1973—2018年青海湖岸线动态变化》论文[1],该研究成果是基于1973—2018年遥感影像和1961—2017年实测水位资料,对青海湖岸线动态变化及鸟类栖息地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面积、水位及气象数据讨论了影响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如下:近45年来青海湖岸线发生变化最大的区域是东岸的沙岛、西岸的鸟岛和布卡湾及北岸沙柳河入口区域,尤其自2004年以来,鸟岛地区岸线后退距离最大,约5.52km,鸟类栖息地扩张约 97.94km,为鸟类提供了较好的栖息环境;1973—2004年间青海湖水位下降和土地沙漠化是湖岸线变化的直接成因,人类活动及草场退化加速了湖泊岸线的变迁;2004年之后,随着青海湖水位回升与面积扩张,岸线逐渐后退,尤其在 2017—2018年岸线后退距离最大。试题中的图像来自该研究成果:图4中a图为1973—2018年青海湖水位与岸线长度的对比关系,b图为1973—2018年青海湖面积与岸线长度的对比关系。

湖岸线发育系数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沿岸带群落在整个湖泊容积中占有更大比例的潜在能力。作为常用的湖泊几何形态学指标,其值愈大表示岸线愈不规则,沿岸带生境多样性越高,相应的沿岸带面积也较大,这就有可能支持更高的湖泊初级生产力。 1973—2018 年青海湖岸线发育系数呈逐渐增大趋势,和岸线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岸线的曲折性不断增大。岸线发育系数与岸线长度和湖泊面积直接相关,1997年之前岸线发育系数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在此期间湖泊面积不断减小,岸线长度不断增大,因此在二者比值的情况SDI值才会逐渐增大。1997—2007 年岸线发育系数有较小波动,说明当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水位变化对湖泊面积和岸线长度的影响都比较大,在此期间岸线发育系数与水位变化趋势一致。

第8题:图中信息显示,1973—2004年SDI值呈上升趋势,说明湖岸线变曲折。水下地貌体出露会导致湖岸线更加曲折,SDI值会变大。湖岸土地沙化导致湖岸线越来越曲折;湖盆区构造沉降使得湖岸线缓和,SDI值变小,③不符合;人类活动强度减弱导致湖岸线缓和,SDI值变小,④不符合。故选项A正确。

第9题:图中信息显示,2010—2017年SDI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0—2017年该湖泊水位上升,造成水域面积扩大,更多原来单一的陆境生物环境区域变为水域和陆域交替环境,生境多样性增加。SDI值上升说明湖岸线曲折,湖岸线长度变长;该湖泊水位上升,土地沙漠化减弱;该湖泊水位上升,湖泊面积扩大。故选项D正确。

教学导向: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地理学的前沿,包括理论前沿和地理信息技术前沿,以及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运用等。同时,教师要有一双地理眼,敏锐地发掘社会经济事件背后的地理原理。另外,在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变化时,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教师在地理教育教学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将地理现象分解成若干要素、方面、类型,分析、比较它们的属性、特点,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二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利用区域综合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判断与评价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正确与否,预测地理事象或区域特征的发展演化;三是通过特殊现实问题情境的设置,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训练。

三、关注实际生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四翼”特别强调试题情境创设中情境的生活性。要求“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为载体,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有机整合和运用作为考查目标,设计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对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迁移课堂所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水平的测量与评价”[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核心素养应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中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在各类情境中,包括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地理与生产联系的情境以及地理学术情境。为了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要高度重视复杂、开放性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即把具体任务尽可能放在真实、复杂性的现实情境之中。[3]”可以看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考试评价情境设置的要求一致,都强调情境的生活化。

例6.(2021年河北选择性考试地理卷第7~8题)家住某城(36.5°N,116°E)的小明,秋分时节搬进了新楼房,站在书房2.6米高的落地窗前,远处公园美景尽收眼底。图5示意书房平面布局。据此完成7~8题。

解析:本组试题以房子采光为情境,引导学生将地理学习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养成以地理视角观察、审视、思考生活的习惯,学会全面、综合地看待地理问题,并应用地理学科思想、方法深入探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地理学科素养。这种试题情境的生活化加强了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实景中进行分析、将学科知识和方法技能应用于生活中的能力。该组试题的情境真实,学生所解决的问题极具现实意义,学生也非常有兴趣去解决这样的真实问题。

本组试题以某城(36.5°N,116°E)的小明家的房子采光情况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太阳视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该情境素材是真实的,该城市为聊城,房间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房屋的室内格局来看都是真实的。阳光能否射进房间以及什么时候射进房间,是购房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影响房间采光的因素主要有日出和日落的方位、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地观测到的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地观测到的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两分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该地观测到的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正午太阳的位置取决于观测者与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的南北关系。白昼越长,阳光照射房间的时间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阳光射进房间的面积越大。

第7题:秋分时入住到次年春分,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当地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動再向北移动,该地昼长先变短再变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书房窗子朝向正南,冬半年日出日落方位偏南。因此,整个白天都有采光,书房的采光时间随昼长变化,先减后增,在冬至日达到最小值,D选项正确。

第8题:该城市位于(36.5°N,116°E),春秋分地方时6点日出,北京时间是6:16日出,因此“6:30看到当日第一缕阳光”在冬至日不太可能,冬至日应是在北京时间7:30左右日出,选项A错误。9:30时,太阳位于东南方位,书房接近正方形,书桌书房对角线的东北一侧,位于窗子的正北方位,阳光受东南0.5米的墙的遮挡,照射不到书桌,B选项错误。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30°,则室内光照面积应大于落地窗面积,落地窗为2.6米,且北京时间12:30,当地时间接近12:14,太阳斜射,阳光进深应该大于2.6米,C选项错误。15:30时,当地时间接近15:14,太阳斜射,太阳位于西南方位,日影朝向东北方位,书柜位于落地窗的东北方位,阳光正好照射到书柜上,D选项正确。

教学导向:教师应树立“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意识,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和地理教学的结合点,让课堂回归生活,从简单的生活场景入手,创设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活经验。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的理解。例如,可以开展校园内和学校周边地区的调查,也可以实地考察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城市功能区的布局状况、城市化问题、交通状况等。

高考试题的素材选择和问题设计与现代地理学研究主导方向相一致,追求格局与过程的耦合,重点考查区域中地理事象的结构、格局、演化和影响。试题既有真实的区域实践情境,也有复杂的学术探索情境,引导考生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等思维方法,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试题重视对地理过程的考查,要求学生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运用学科的思维方法和逻辑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恰当的推理;把握不同尺度下地理事象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化,深入探索地理过程的形成机理。

一、重视地理空间格局的观察

试题设计借助地图、图表等工具,呈现不同尺度下地理事物的空间格局,要求学生通过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形态、空间排列方式和空间位置关系、制约关系、依存关系等的观察,进行有条理的概括与归纳。

例7.(2021年浙江选考科目地理卷第28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图6为非洲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大部分矿产品通过海运出口。图7为图6 中①河附近两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

解析: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与非洲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非洲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其具有独特的经济特色和空间格局。本题以非洲矿产品出口为背景,选取了西部非洲的部分区域(中尺度)的矿产、河流、沙漠、铁路、城市(港口)等地理要素的分布以及该区域某河附近两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等情境素材。试题设问涉及了河流类型的判断、土壤形成原因分析、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等必备知识,着力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关键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第(1)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6中河流分布格局,①河丁城以上河段支流多,地处纬度较低的热带草原地区;丁城以下河段流经沙漠区域,有较多的时令河分布。再从图7中巴马科的降水资料中获取“年降水量较大,降水集中在夏季”的信息;从达喀尔的降水资料中可获取“该区域内年降水量较少”的信息。综合上述信息,并结合图6中图例的说明,不难得出“①河丁城上游支流多常年河,以下河段支流多时令河”的判断。从河流补给的角度可知:①河以雨水补给为主;丁城以上河段雨季较长,以下河段雨季较短。

本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原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该设问还隐含着对“地理方位和河流流向判断”这一基本地理素养的考查,若考生不能正确读取河流流向,明白“①河丁城以上、以下”的方位指向,易错误地将河流“上、下”定位于丁城空间位置的“上(北侧)、下(南侧)”,从而造成河流类型的判断失误(注:调查发现此类学生占比不小)。

第(2)题:设问告知学生“图中甲、乙、丙三地土壤厚度逐渐增加”,但未提供土壤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先观察甲、乙、丙三地的空间位置,判断三地的区域环境特征,然后从影响土壤厚度因素和土壤形成过程入手,通过推理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影响土壤厚度的关键因子是“成土母质和生物作用”,观察图中甲、乙、丙的空间位置特征,可以发现:纬度逐渐降低,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增大,年降水量增多(雨季变长),水热条件更优越,植物生产活动更活跃;气候湿润、炎热的地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普遍而强烈,岩石矿物被强烈分解,形成较厚的风化壳(成土母质),因而增加了土壤厚度。故该问题的答案为:由甲至丙,降水量增加,气候更加湿润;植被生产力提高,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增强。

第(3)题:此题属于经济地理事物空间格局的观察与分析。首先要求学生观察图中“矿产地与交通线”的空间关系,然后依据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和矿产品运输特点(大宗物品、运量大,时效性不强),选出合理的运输方式。从图中信息可知,陆上交通线路有铁路、河流(河运)、公路(应该存在但未标注);矿产地有铝土矿、铁矿、金矿等,且均临近铁路线、河流。由于铁路和水运具有运量大、运费低的优势,运输矿产品均合适,但考虑到本区域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且多时令河,其水运价值应该较低,而图中铁路线连接了矿区和港口,由此判断出矿产品运至港口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铁路,其理由为:矿产品适合铁路运输和水运;河流水运价值较低;有铁路连接矿区和港口。

教学导向:地理观察是学生获得地理感性知识最重要的方法,对于地理事象空间格局的感知,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时常以区域为背景,呈现单个或多个自然或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引导学生进行有目标的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是这样?即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强化学生空间思维的训练,引導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空间排列方式和空间制约关系、依存关系等进行定向观察,并能够有条理地概括与归纳,从而把握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与内在联系。

二、重视地理过程形成机制的分析

地理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考查已成为高考试题设计的“主旋律”,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的思维方法和逻辑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恰当的推理,从而把握地理事象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化,深入探索地理过程的形成机制。例如,2021年全国文科综合甲卷第9~11题,考查珊瑚礁的形成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机理;2021年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9~11题,考查苔原带的分布规律及变化机制。2021年河北选择性考试地理卷第3~4题,考查山区某景区农家乐2011—2017年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过程;第9~11题考查天山与阿尔卑斯山1955—2017年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因素和关键原因。2021广东选择性考试地理卷第8~9题,考查某内陆咸水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岸线发育系统)的变化机制;第15~16题考查长江中游某河段边滩2003—2011年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机制。

例8.(2021年河北选择性考试地理卷第18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8)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9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

解析:“两山理论”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指导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准则。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貌形态给人类如何科学合理发展提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题以黄土高原某区域丘陵沟壑区为区域背景,以“坡面耕作”为经验教训,以“还林还草工程”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探索“坡面还林”这一真实的生态治理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着力于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和等级水平。

第(1)题:要求学生观察图9中小尺度的陕北森林草原区某一自然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的自然植被分布格局,并归纳出分布差异:谷底落叶阔叶林,坡地疏林草原,顶部灌木和草本。思考造成这一差异的影响因素,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对小区域内自然植被的空间分布做出精准分析。由于图9呈现的是小尺度沟壑地貌单元,对其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分析,需要从影响植被生长的热量、水分、土壤厚度和肥力等角度对区域内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地方性差异着手,从而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回应: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大,水热变化大;谷地蒸发量小,土壤含水率高,土壤肥沃,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坡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大,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坡顶海拔高,水热条件差,植被以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被为主。

第(2)题:属于典型的地理过程考查,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当地面退耕还林后,土壤出现干燥化趋势,需要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追溯其干燥化的影响因子,建构思维结构:土壤干燥→水分缺失→树木抽水与蒸发增强。随后,调用综合思维对相关因子进行逐一分析。首先,抓住显性的变化因子——退耕还林,森林对土壤的吸水大大增加,使得土壤变干、地下水位下降”;其次,推理出隐性的变化因子——坡面土壤含水量下降,使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森林退化,其含蓄水源能力降低,进一步加剧土壤的干燥化。

第(3)题:要求学生运用人地协调的观念对区域植被合理配置提出合理化建议,明确其配置原则和具体途径。本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关注材料和上题设问中涉及的两个关键信息:坡面耕作破坏生态平衡、退耕还林土壤出现明显干燥化趋势。上述信息说明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依据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内的植被进行合理配置,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即谷底水土资源丰富,以林地为主;山坡蒸发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应以耐旱的草本植物为主;山顶水热较为缺乏,以发展耐寒、耐旱的草本和灌木为主。

教学导向:“观察描述某个地理事件的空间动态过程并归纳其规律,依据某个地理事件规律预测地理空间过程的发生、发展、变化”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学业质量要求,也是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的重要方向。中学地理教学应重视对学生“地理过程”的教学,创设一个适合学习的真实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探讨某一自然地理事象或社会发展问题的形成过程,经历思维磨练、方法感悟和情感体验;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等思维方法,深入探索自然和社会文化过程的形成机理。

三、重视不同尺度地理事象的空间推理

“素养立意”的地理试题设计,通常以考查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探究方法与技能运用水平为目的。其中,运用空间推理方法探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与变化,是高考试题中较为常见的题型。选取不同尺度的区域空间,呈现某一特殊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然后运用因素分析或空间推理的方法探尋地理因果联系。例如,2021年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7题,考查小尺度的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需要运用要素分析的方法由结果追究原因;第37题考查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需要运用空间推理的方法由结果追究原因。

例9.(2021年广东选择性考试地理卷第1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图10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1)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

(3)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

解析:本题以大尺度的南极大陆为区域背景,要求考生观察罗斯海附近陆坡流、罗斯环流、西风漂流的分布格局以及它们的空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罗斯环流形成的影响因素、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降水加速海冰消融的地理过程。对于大尺度区域地理事象形成过程的分析,需要从宏观要素入手,如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大气环流等。

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是地球上船舶所能到达的最南部海域之一,也是人类通过船舶抵达南极大陆、前往南极点的传统线路。罗斯海的南部边界是罗斯冰架,这是一大片漂浮的冰川,块状浮冰在洋流和盛行风的作用下在罗斯海内循环漂移。罗斯海盛行东南风,沿岸流自东向西流动。在强大的东风漂流影响下,形成大规模的顺时针环流,下层海水上涌,表层海流沿冰架前缘向西流动,然后沿维多利亚地北流,与西风漂流汇合。

第(1)题:此题属于较为典型的“格局+过程”考查类试题,要求考生首先观察到罗斯环流呈现顺时针运动,分布于西风漂流与陆坡流(南极环流)之间,然后运用空间推理的方法“由果追因”。罗斯环流的南支洋流与陆坡流方向一致,应是陆坡流推动所致;北支洋流与西风漂流方向相同,应是西风漂流推动所致。再观察同纬度其他海域的洋流运动状况,可以发现除罗斯环流之外,不再出现类似的环流,因而可以推测罗斯环流的形成与该海域特殊的大陆轮廓密切相关。综上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应是:西风漂流(盛行西风)和陆坡流(极地东风)共同影响;广阔洋面与海陆轮廓影响;地转偏向力影响。

第(2)题:要求学生分析罗斯海域冰筏的形成机制,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促使冰筏漂移的动力。罗斯冰架受全球变暖影响容易破裂,但要形成冰筏(即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需要有向外海推移的动力,而该动力应与强风和水流相关。因此,要解答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需从风形成的基本原理入手,阐释此处强风形成的机制——冰架区表面辐射冷却剧烈,产生向海气压梯度力;叠加地形高差引起的空气重力下沉运动,加强风速,将冰筏带向外海;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形成的极地东风(陆坡流),带动冰筏漂移。

第(3)题:此题属于典型的自然地理演变过程的推理试题,要求学生在“降水”与“融冰”之间确定直接或间接的因果联系。影响海冰融化的关键因子是温度,从直接联系看,降雨带来的雨水温度较高,会促使海冰加速融化。从间接联系看,一方面,雨水对冰雪的冲刷加剧,湿度增大,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降低,冰面温度增加而加速融化;另一方面,海冰融化,使得海水面积增加,海水吸水太阳辐射增加,导致区域整体气温升高。

教学导向:尺度思想是地理学研究和表达世界的独特方法,划区是一种认识复杂多样的地球表面的常用方法。中学地理教学需要运用尺度思想和空间—区域视角来强化区域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认识不同空间尺度下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运用空间推理的方法把握地理事象间的因果联系。让学生明白划分不同尺度的区域是认识区域的基本方法,尺度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应随之变化。随着尺度的增大,空间异质性将会降低,在大尺度上应较多关注空间的整体特性,而在小尺度上则需把握细节差异。

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使之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地理教育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的真实环境下,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相比于其他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的评价在纸笔测试中易受限制,难度较大。但在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地理及各省地理卷中,地理实践力类试题精彩纷呈。纵观2021年各份高考卷,发现命题者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一般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模拟实践情境,分析设计行动方案;创设调查情境,分析评价地理事象;提供实践资料,分析探究地理问题。通过设置各种形式的试题情境,提供与地理实践力考查相关的图文素材,设计若干问题来检测考生地理实践力的形成状况及其等级水平。

一、模拟实践情境,设计行动方案

例10.(2021年河北选择性考试地理卷第19题)

选修3:旅游地理。是谁鞠一捧圣水浇灌出绿洲,是谁将一面铜镜遗落在戈壁大漠,让一池碧水盛满了蓝天白云……酷爱旅游的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被大漠边缘清澈的湖水吸引。该湖泊位于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沙漠与花岗岩山体之间,被称为“大漠天池”(图11)。该小组计划于暑期一探究竟。概括大漠天池旅游景观特点,并围绕天池成因设计研学旅游活动内容。

解析:地理新课标的四个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方法,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地理研学活动是地理实践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本题的素材来源于“大漠天池科考记”[4]。试题以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模拟研学活动为情境,提供相关信息,考查学生的自然地理观察能力和研学旅行行动方案的设计能力,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此题对应地理实践力素养水平4,具体表现为——能够进行较系统的观察,获取和处理复杂的信息;能够独立设计地理实践活动;能够提出有创造性的想法。

前一小问考查旅游景观特点,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有什么和怎么样。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大漠天池旅游景观特点为“沙漠、湖泊、蓝天白云、花岗岩体相映成趣,旅游景观多样”;同时,干旱地区沙漠与湖泊共存,说明旅游景观的非凡性强。

后一小问,围绕天池成因设计研学旅行活动内容,考生应根据大漠天池成因的推测,探究设计研学活动的内容。根据试题情境信息可知,该处深居内陆、大漠广布、降水稀少,而天池位于沙漠与花岗岩山体之间,花岗岩易出现风化,形成裂隙,进而推测天池极有可能由地表水沿着花岗岩裂隙下渗向低洼处汇集而成。因此,可设计“花岗岩裂隙调查与观测”作为研学旅行活动内容。按照常识,沙土易透水,但该处天池位于沙漠与花岗岩山体之间,极有可能是沙粒粒径小,透水性差,阻隔水分溢出,形成了大漠堰塞湖。由此可设计出“沙土透水性实验”方面的探究活动。一般沙漠地区的湖泊多为咸水湖,但材料中提示“圣水浇灌出綠洲”,说明天池水为淡水,矿化度低。因而可设计“天池水的盐度和矿物质检测”等活动内容。

教学导向:地理实践力源于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本试题案例中,若考生平时对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有过实地旅游或研学考察,则具有明显的答题优势。地理研学活动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教育教学方式,在教育部和各地中小学的组织下,中学地理研学活动推广迅速,成效显著。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应像教室内的课堂教学一样,做到常态化开展。地理研学活动要关注以下六个方面:①立足乡土地理,挖掘研学资源;②规划研学要素,形成研学体系;③合理开发线路,确保研学安全;④精心设计问题,提升研学高度;⑤注重过程评价,追求研学实效;⑥组织小组反馈,展现研学成果。系统性、规范化、高质量的地理研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培养地理实践力。

二、创设调查情境,分析评价地理事象

例11:(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第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拥有6 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图12示意该品牌连锁咖啡馆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

(1)推测支撑咖啡馆蓬勃发展的上海的产业和企业类型。

(2)据图描述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的空间分布特征。

(3)分析该品牌咖啡馆布局在商业繁华地段和高级写字楼地区的目标消费人群。

(4)说明该品牌母公司选择在昆山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的上海因素。

解析:调查是常见的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形式,指教师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围绕某一具体地理事象,以调查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本题以上海咖啡馆分布的调查资料为情境,素材来源于光明网“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上海区域分布有‘玄機’”[5]一文。考查学生对支撑咖啡馆的产业和企业类型进行判断,描述咖啡馆的空间分布特征,判定目标消费人群并对咖啡创新产业园进行区位分析。这类试题往往要求学生具有走出课堂、了解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具有与时俱进、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本组试题情境贴近生活、图文并茂、信息丰富、设问新颖,是地理实践力考查的经典例题。试题对应地理实践力素养水平4,具体表现为:以社会调查为基础,描述区域资源,分析和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并对地理事象进行科学解释和评价。

第(1)题:推测支撑其蓬勃发展的产业和企业类型,需要明确产业和企业类型的概念。产业主要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每一产业类型包含了很多类别的企业类型,比如湘教版新教材中,关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就有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三类,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又包括物流、金融、信息、商务和科技服务等企业类型。根据材料,咖啡馆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等处,因此支撑上海咖啡馆蓬勃发展的产业类型是第三产业,企业类型主要是中心商务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等相关企业。故该小题答案为产业类型为第三产业;企业类型为金融、商贸、信息技术、策划、法律咨询、房地产等服务业。

第(2)题:描述“空间分布特征”常采用总分式结构,即先概述总体分布特征,再分说具体分布。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空间分布特征为:咖啡馆在上海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中心城区密度较大,郊区密度较小;机场附近相对较多。

第(3)题:分析咖啡馆的目标消费人群,根据材料“独占鳌头”,说明咖啡馆知名度高、品质好;“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则表明这里集中的大多是高收入、高消费的白领人士;该品牌还是“连锁咖啡馆”,说明消费人群还包括追求品牌的年轻人。故答案为:该品牌知名度高、品质好,是休闲会友、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主要目标消费人群是具有一定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企业白领);该品牌是国际连锁品牌,主要目标消费者有喜爱潮流文化的年轻人。

第(4)题:考查的是产业的区位因素,但设问强调的是在昆山建咖啡创新产业园的上海因素,答题时需要将昆山和上海联系起来,正确看待区际分工和区域联系,正确认识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域的关系,从市场、技术、资金、交通、土地、劳动力等各个因素组织答案,但落脚点必须指向上海。答案为:邻近上海,咖啡及其烘焙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便于产品快速运抵市场;上海资金充足,技术先进,邻近上海有利于接受上海的资金和技术扩散;借助上海的机场、港口从国外输入原料、输出产品;部分上海就业人口在昆山居住,有外溢的消费需求;上海土地租金高、劳动力成本高,不适合建设大型产业园。

教学导向:高中生在校学习时间较长,与社会的接触较少,因而对真实的社会现象缺乏客观全面的了解。社会调查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倡导从生活中发现、提出、判断、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科学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又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开展社会调查活动,首先要选好调查的问题,最好是学生现实生活环境中看得见、想得到、摸得着、搞得清的地理问题。然后要设计好适宜的调查方法,无论是访谈、问卷还是网上搜索,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接着开展具体的调查过程,教师要组织学生安全有序地做好实地调查活动,尽可能收集到全面详实的调查信息。然后整理材料,分析和解决调查的问题,形成调查报告。最后,各组展示调查成果,师生互相评价,修改和完善调查报告,并就某些问题的改进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做到学以致用并服务社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教材中讲过的某些地理问题和现象进行社会调查,例如,湘教版第二册中就有很多社会调查活动可以开展,它们涉及人口、聚落、文化、产业、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等众多方面,其中《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一课中就安排了多项调查活动——如从生产性服务业中,选择感兴趣的一个行业,分析市场、集聚、高素质人才、交通通信、科技创新、政策与制度等因素对该行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节假日开展此项调查活动。教师还可以激发学生自由组队,调查感兴趣的其他人文地理现象或地理热点问题,如共享单车服务站点、汽车租赁店、城市宠物医院等分布的调查。让学生在调查中了解它们的分布位置,为什么分布在那里,分别有何优势和劣势,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其分布还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等。

三、提供实践资料,分析探究地理问题

例12.(2021年浙江选考科目地理第19~20题)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圈。图13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完成19~20题。

解析:在湘教版地理必修Ⅰ第18页有一个活动——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本组选择题在该活动的基础上,以学生的日影观测实验资料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日影日变化、年变化和晨昏线分布规律的理解能力,并要求学生通过数据计算,运用区域定位能力,判定发生该实验结果所在的区域位置。学生通过常识和观测可掌握以下基本知识点:影子的反方向为太阳光的方位;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呈负相关,正午时为一天中影子最短的时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日影和晨昏线分布等问题。本题考查的地理实践力素养水平等级为水平4——独立实施科学的实验,分析和处理观测到的信息,并对相关的地理事象进行科学解释。

第19题: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半圆以杆长为半径所绘,可得出其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45°;根据影子的方向,判定此时为二分日,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由此推得当地的纬度大约为45°N;根据东北平原在40°N以北,华北平原大部分位于40°N以南,四川盆地位于30°N附近,珠江三角洲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判定甲地位于东北平原,正确答案为A。

第20题:由于甲地位于45°N,则相同经度差之间的纬线长度往北逐渐减小,①④错误、②正確;③图经线与晨线重合,为两分日,但晨线弯曲,说明不是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③错误;②图中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昏线为直线,且甲点左右两侧的经线呈现为对称,②正确。故正确答案选B。当然,本题情境材料略有瑕疵,根据3D sun path软件的模拟试验,图中的晨昏线并非如图所示那么弯曲,在图示段应几乎接近直线。但这并不影响学生答题,在教学中可忽略。

教学导向: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紧张,师生进行地理实验和观测的时间往往不够,因此,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首先要确定实验主题,分析该实验对应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素养的具体表现,然后提供相关材料给学生,组织学生撰写方案设计,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准备、实验过程设计、实验记录表设计、实验装置示意图绘制、本实验设计的创新之处或反思等,并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补充、修改与完善。接着要准备好实验器具,开展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记录实验中观测到的数据及现象,并就不同的变量开展不同的实验。最后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观测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升地理实践力。

张文军,陈茜/浙江省春晖中学(312300)

参考文献:

[1] 祁苗苗,姚晓军,刘时银,等.1973—2018年青海湖岸线动态变化[J].湖北科学,2020(02):573-586.

[2]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 苏德辰,林军,多胜利.大漠天池科考记[EB/OL].(2021-03-05)[2021-06-19]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305/09/54932305_965248237.shtml.

[5] 肖书瑶,曹俊,狄斐.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 上海区域分布有“玄机”[EB/OL].(2021-02-20)[2021-06-19]http:m/gmw.cn/baijia/2021-02/20/1302120779.html.

作者:汤国荣

第三篇: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自“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提出以来,教师为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持续开展教育研究活动,先进教学方法使核心素养的内涵更加完善,并以此指引教师高效落实新时期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视角出发,探析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以期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情感、知识、价值观念、思想品格、技能等,可帮助人们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培育结果相比,教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立足学科,从课堂教学实况出发,制定富有科学性的核心素养教育方略,为有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基于此,为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分析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良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初中地理教师若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除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有深入理解外,还需掌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意识,继而明确课堂教学方向。

(一)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明晰地理条件与人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密切关联,从“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的和谐发展”层面出发,有效学习并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二)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知识较为系统,不仅需要学生记忆,还要求学生进行计算,方可完成解题任务。同时初中地理学科与经济、政治、历史、自然等学科关系甚密,加之地球空间结构演变过程持续时间较长,涉及要素较多,需要学生从整体视角出发予以分析、思考,继而有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在综合思维的加持下,探寻地理问题内在关联,达到深入理解地理知识,高效解决地理问题的目的。

(三)区域认知

地理学科区域特征明显,由组织区域构成井然有序的地理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区域意识,提高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养成从特定区域着眼探索地理问题的习惯,能够掌握区域差异、特征、联系及发展趋势等因素。

(四)地理实践能力

教师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加持下,侧重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技能,引导其有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扩展学生地理视野,通过实践给予学生更多启发,使学生得以通过实践深入体悟地理知识,达到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二、创新核心素养培育方法

创新是推动教育事业稳健发展的内在动力,初中地理教师在明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后,需树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意识,立足新课改背景,积极学习先进教学手段,根据授课需求,积极创新地理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进行“地球的运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地理素养、学习能力等因素,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给各小组15分钟左右时间自主学习,弥补学生独立学习缺陷,学生通过协助探索,最终明晰地球与宇宙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针对宇宙空间来讲解地球就是一个区域,太阳、月球等行星的变化,均会对地球的运动产生影响。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同时,可培养学生协作互助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核心素养,同时为学生学习天气现象等地理知识奠定基础。再如,教师在进行“居民与聚落”教学时,可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将经济、农业、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设为关键词,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充实思维导图,借助发散思维,构建地理知识学习网络,提高学生自学效率。其中学生填充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掌握人口变化与各个因素内在关联的过程,教师则根据学生思维导图填充情况,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型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教师秉持科学、可行理念,根据学生学习的切实需求合理应用教学方法,持续完善初中地理教学体系,与学生携手创设高效讲堂,为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三、提高教学评价质量,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当前学生虽是课堂教学主体,但教师仍需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关注学生学习实况,科学开展教学评价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评价质量,助力学生树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自我意识的培养,削减教师授课阻力,继而创设教学相长的育人氛围。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时,发现有些学生无法记住相关地理知识,究其内因源于其缺乏空间意识,综合思维活性较弱,区域认知能力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在要求学生记忆相关地理知识基础上,鼓励学生扩展学习视野,形成全局观念,能从整体出发分析中国自然环境形成原因,找到记忆地理知识的方法。同时教师需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妥善应用激励教育语言,助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自信心,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继而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的。为使教师教学评价行为更加科学有效,教师需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明晰自身教评优势与劣势,以此为由调整教学评价体系。例如,教师在回顾以往教学评价行为时,发现其教评内容存在感性有余、理性不足问题,无法助力学生形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自我培育意识,为此教师研究得出教评机制,定性、定量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如以10分为满分,学生自学能力设为1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自我培育各设为2分,可以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设为1分,继而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情况。达到提高学生自学质量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教师需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意识,掌握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在此基础上科学的开展教学活动。并创新教学方法,扩展教学途径,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以先进教学方法为纽带,拉近学生与地理知识的距离,加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使学生得以自觉培育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助力教师完成育人任务同时,达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综合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燕.发现解析思考——掌握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J].新课程导学,2018(18):84.

[2]蔡璐.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设计[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8(10):21.

[3]陈开榄.让核心素养之花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绽放[J].考试周刊,2018(73):139.

作者:陆少红

上一篇:女性文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招聘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