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类

2022-08-03

第一篇: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类

体育课感想-体育课感想 大学体育课

心得体会

【大学体育课心得体会】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之间,进入大学已将近两年的时间,大学体育 课也伴随着我一年半之久了。大学体育是本着发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娱乐我们的 身心,提高我们身体素质的原则。在大学这两年里,我的体育课学习的项目是足 球和网球。接触足球是从小学时候开始的,接触网球则刚从大二开始。虽然接触 网球的时间比较短,虽谈不上有什么心得,但感触颇深。我之所以选择网球起初 的原因就是因为想培养一下自己的气质。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

我发现我更加 爱运动了。由于以前学习的压力很少运动,感觉自己的体质下降了很多。通过足 球和网球的学习, 以前容易患感冒的毛病也改了不少, 使我的气质比以前好多了, 学习足球和网球会带给我带来一种乐感。它会使我心情变得很愉快,身体的每个 关节都得到舒展。大学体育是高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是学生在接受学校体育系统教育的基础上, 继续增强和完善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使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以 保证顺利学习,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普及中,国家公 布的“普通人群体质和健康标准”在逐步的推行,大学生也应该执行相应的“体质 健康标准”,并在大学学习期间,认真完成学业,成为身体健康、学业有成的合 格人才。

当今社会企事业单位吸收新人时,既要重视他的德行操守,也要看他的 健康水平;越是高、精、尖的企业越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与活力。大学体育就是

要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大学体育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做到“德、智、 体”等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大学生经受“磨练”和体验“成功感觉”的主要 方法,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风气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 广泛号召。生命在于运动,只有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才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要让 体育的精神和学风深入人心,真正的做到“终身受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 国家、大家及以后的小家,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俯仰于家国天下的怀抱里大展宏 图。大学与我们不期而遇,转眼间成为一个大学生,在这儿我们遇到好多好多与高 中不一样的东西,其中体育课让我感触很深.这儿的体育课里充满了责任,而不是 单纯像小学初中和高中一样只是为了玩。在第一节课上体育老师就告诉我们,面对 21 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 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锻炼评价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生物 学评价向完

整体育转变;体育的”阶段性体育”与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与终身健 康转变。

鉴于这种转变形式,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 身心健康的人才。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的一个责任, 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 想象,富有创造力的完成动作,达到锻炼与形体相协调的目的。我在报纸上曾经看到这样的一个报道, 人的创造力与认知风格有着十分密切 的关系,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称之为”左脑功能”性认知,而倾向于视--空形 象性的非逻辑化的则称之为”右脑功能”性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右脑与人的创造能 力呈正相关。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在一定的时空内学习体 育动作技术,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丰 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些恰恰是由右脑的认知来完成的,这对我们充分 挖掘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另外也

让我们接 受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了我们的爱国热情。在学习长拳时,我们老师喜

欢用形象语言描述,再作优美的动作示范,通过直观观察和语言启发,让我们了 解动作的程序、结构,明确动作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建立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联 系。用三句话总结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与感受就是:在开心中运动,在运动中 流汗,在流汗中健身!心情愉快了,每个人自然也能全身心投入。

大家忘记了一 切烦恼,每堂课紧随老师的课程进度练习着选定的项目。无论是在寒冬,还是在 酷暑, 大家都全身心投入, 整整一堂课下来, 每个同学都是满头大汗, 气喘吁吁。但尽管如此,脸上的笑意还是不减。体育课不仅仅是让我们学习某几项体育技能, 更基础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提 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因此, 必要的素质训练是不可少的, 比如每堂课穿插的跑步、 跳远等训练。既然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好,同学们对这些训练依然是全力以赴,认 真练习。一个半小时过后,汗流光了,身体顿时也感觉轻松不少! 在缺乏运动

的学习生活中,体育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调节身心的机会。几 乎所有人都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在这个学期期末的体能测试中,可以清晰 地看到,大部分同学都保持着成绩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了体育课上的锻炼,确实 在一点点提高着同学们的身体素质,达到了健身的目的! 其实在体育课上学到最多最有用的是锻炼身体的科学的方法。每学期的理论 课,以及每堂课上老师为我们一点一滴渗透的,都是这方面的知识。利用体育课 上学到的知识, 进行科学的锻炼, 不仅可以强壮体质, 而且还有利于我们的学习。总之,大学的体育课让我学到好多,理解了好多,在此我多谢老师教我这么 多东西。

第二篇:体育教案-小学体育教案

教 学 设 想

建阳市徐市中心小学余运临

一、课的指导思想:

1、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协调发展。

2、在课的活动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在教学中力求使课堂形成“健身娱乐、创新教育”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4、以生活化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二、课的设计:

1、教材设计:

本节教材是根据《体育与健康标准》水平一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扬创新精神,通过学生的想象和模仿,利用简单的教具(板凳)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的设计:

本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手段,将“健身娱乐”和“创新教学”贯穿课的全过程,主要现为以下两种方法:

创新教学法:创新教育是课改的核心思想,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本课力图通过学生将一条板凳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事物,并对其加以模仿来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把板凳变成“马”、变成“花轿”等。

游戏练习法: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本课通过多种多样的板凳游戏,达到激发参与的目的。通过游戏实现“健身娱乐”的教学思想。

3、课的密度与强度的设计:

本节课是以“板凳”为手段,学生始终在想象和模仿中进行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因此心理活动密度较高。同时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以愉快教学为主,淡化动作强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4、 场地器材的设计

本节课的场地器材设计是以农村小学情况为背景,从城乡兼宜着眼,以自主学习为原则的设计思路。无论是城区还是农村,只要是学校就会有板凳,充分利用板凳解决器材不足的情况。无论场地大小,只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就有最“广阔”游戏空间。因此本节课不对场地做更多要求,只是在相应的环节上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则可。

第三篇:体育课与体育

喜欢不喜欢怎样去喜欢——

体育与体育课

摘要: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小学生体育课程标准的改革,针对中小学生“喜爱体育运动,但并不喜爱体育课”的现象,对原有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体育 体育课 学生

体育是一种人造的游戏,发展与游戏的科学。作为一种超越自然的文化,自然而然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人们从各种体育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感觉,淋漓尽致的释放了“动物”的本性,同时也体会到了自己的份量。当今,体育运动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宣泄的途径。体育运动呼唤人们表达自己久欲表达但又不易表达的那种征服欲望,宣泄一下早已被压抑得不能再压抑的情感。当今社会,学生的压力可谓前所未及:学生要面对父母期望的压力,面对纷繁复杂的考试的压力,面对今后就业的压力⋯⋯这些压力也迫切的需要减轻或暂时的消除。因此,体育运动便成了中小学生特别钟爱的娱乐项目。但是,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在不自发的运动过程中生龙活虎,在体育课中却死气沉沉,甚至出现许多学生逃课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仅仅运用教育升学的压力来说明显然不够,我们有必要从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的本身来寻找其原因。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此问题作出一点评析。

1. 分析原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

作为一名学生,他们从久坐的教室来到操场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舒散一下禁锢着的筋骨,放松一下绷紧的大脑,希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活动,他们认为体育课就是“玩乐”。然而,事实上,我们的体育课是一门课程、一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这与他们想象的体育课有一定的差距。这样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如何来缩小这样的差距?以下就对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 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1.1.1训练式的教学

竞技运动在社会需要和其自身生命力的推动下,以较快的速度进入了体育的教学内容,并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本应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却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1)学生对某些竞技运动技术并不像期待那样乐观,例如:田径,体操类项目,学生已经表现出了厌恶情绪,但对跑跳游戏类项目却热情不减;(2)教学效果不佳,这种教学效果不佳主要反映在“教不会”和“教不好”的问题上,即所教东西离学生能独立从事的运动项目相差太远;(3)竞技运动关注个体差异的时候,更多的是从不同项目的选择上来考虑的,而在一个项目中则很少考虑多种个体的需要。例如蹲距式跳远的教学,体育教师总是先教原地起跳,慢跑三步起跳,接着三步起跳入坑,然后腾空步练习。在学生基本学会的基础上学短距离助跑起跳、空中动作等等,然后学生跟着这个程序漫无目的地练习。这种训练竞技运动员的模式,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学生对不感兴趣的东西被迫加以“认真”的学习,这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厌恶情绪。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竞技运动从体现人的价值,培养人的精神方面来看,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是属于少数人的运动,是以挖掘人体大潜能的极限强度运动,不仅单调、枯燥,一般人对它是很难产生

兴趣的。而中小学体育课是面对全体学生,是以促进人的三维健康为目的的教育形式。体育教育的目的不是塑造一个竞赛的胜利者,去追求“赢”,而是培养一般的学生成为战胜自我的胜利者。

1.1.2填鸭式的教学

体育课是一个教育过程,他在“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在哪教”等方面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学生就会感觉到体育课与校外体育不一样,感觉到这种体育课缺少主动性、选择性和探究性。目前的许多体育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的选择教授方法,主动告诉学生即将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学生不需要积极的思考,不需要知道动作的作用、来源、以及为什么学此动作,只要跟着教师的吩咐进行练习就行。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注重学生内部动机的挖掘,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我们目前的体育课就把学生本来不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抹杀掉了。那么学生就会更加感觉到体育教学的强制性、单调性与竞技性。因此我们的体育课要加大学生的选择性、体验性、自主性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

1.2体育教学目标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整个学校教育阶段所达到的结果,建国以来我国颁布了五部体育教学大纲,提出的五个课程目标,基本上都是以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为构成体系,总体上存在以下问题:“在体育教学目标中,重生理,轻心理,重整体性教育,轻个性培养,忽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目标设置太空泛、太笼统,目标的衔接没有体现层层递进,目的、任务、关键词混用,目标表述不清;目标的设立中,各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基本相似、内容重复、无侧重点;目标只重视学生目前的发展,忽视学生未来的发展。”学校体育本来就是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同步发展、丰富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为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但由于学校体育中各层次目标经常发生错位现象,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特点与学校体育中各层次之间关系不清楚。对课程目标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重视程度不同,对课程目标的科学性研究处于核心地位,而对课程目标的人文性研究甚少。这些问题都会使体育教师从茫然走向随意,使学生从心理上远离学校体育,起不到目标的层层渗透和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建立科学的课程目标体系,使目标更具有层次性,使课程目标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有操作性。

1.3单调陈旧的教学内容

从我国先后编写的五套教学大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定太多、太死。对我国的地域的差异性,和各个地区的经济差别考虑的太少,同时对学生的兴趣、能力和他们的实际情况的关注也不够。例如:我国的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

一、

二、三年级学生以短跑作为训练身体的教学内容,并要求学生的心率达到140次/min 以上。试想这种教学内容怎么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怎么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国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单纯的竞技体育摆脱出来,广泛开展那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适应学生不同身体条件的各种游戏项目,商定或修订竞技项目的规则,使这些项目的约束力小、灵活性大,满足中小学生的需要,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同时课程改革必须改变原有课程管理体系,使课程管理的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根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培养全面发

展的人。另外,在当前的体育教学内容中确实存在了一部分“低水平重复”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从小学一直滚到大学的前滚翻”“从小学到大学的一直学起跑”的奇怪现象。如果说重复的教学内容和重复性的教学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话,但上述的两种现象不但不能提高知识和技能,相反会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生感到体育学科没有什么内容,枯燥无味。

1.4 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随着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体育课的分组已和学生的自主选择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了。教师和学生对不同课程模式的选择,以及学生对学习项目的选择,均要求对体育课的分组形式作相应的改变。回顾一下以往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可以知道,以往的教学组织形式过于严密,体育课中的各种运动练习时间都是精确到用“s”来计算。例如每个学生练习一次全程助跑起跳的跳远。每个学生用的时间、全体学生所用的时间、中间休息时间和整理场地的时间都计算得清清楚楚,试想这与工业化社会“流水线作业”有什么区别?同时教学组织形式还存在着教师中心论观念。回顾一下一些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公开课就一目了然。教师成了“舞台”上的主角,他尽情发挥,学生机械地如同实验器皿一样。按照教师指示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一般的体育课1周只有2次。学生理应在这每次只有45min 的课堂中充分愉快地活动。但是过多的条条框框和过分的约束性,怎么能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呢?在教学组织形式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分组。在我国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以行政划分班级,在这种班级分组的情况下,出现了不同体质、兴趣、心理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学生同时在学习同一内容,练习同一强度,遵守同一练习时间。试想这怎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怎么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5 终结性、绝对性的考核标准

《体育合格标准》或《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一名体育教师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依据此标准,无论老师平时教什么内容,学生的能力如何,最后考试都按照统一化的标准来进行测验,并且测试的成绩在体育课的评分中占很大的比重。这种评价标准使学校和学生都带着功利性思想去上体育课,评价的目的难以实现。这种考核制度严重挫伤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不利于改进教学,同时也不利于激励和监督学生进一步学习。目前的中小学对体育课的评价绝大多数都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作为一种评价学生的方法,终结性评价也叫一次性评价,评价往往被看作为教学活动的终结。“这种评价只重视结果,其功利性显而易见并且缺少一个信息反馈过程。因此,对改进教学、鼓励和督促学生学习均缺乏动力。这种评价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评价。”我们绝不能把评价理解为考试和评分,很多评价只是为了起到鼓励学生学习和调节教学的作用。日本的评价标准与我国的评价标准大不相同,日本对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不仅考虑到了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进步 与发展,并提出应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证,而不是以统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我国的体育考核标准并没有把体育课的评分标准从整个学习评价中分离开来,相反却把那些不应该列入体育课评分标准的内容也列入了评分体系中,同时又忽略了对学生非体育(如情感、态度等)的成绩的评分。在体育课的评价过程中,缺少学生的自我评价、阶段评价;在评价目的上,只求评分的最终结果,忽略了对学生的鼓励与鞭策的积极作用和修订计划与改进教学反馈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的评价体系,把目前在体育课中对学生的单一的、绝

对性的、终结性的评价转变为绝对性、终结性与相对性、过程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方法人性化。

2 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还是成不了主体。因为学生一旦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的尊严、教师的位置、教师的地位在一些教师的眼中,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一直沿袭着“教与被教”“训与被训”的关系,这必然导致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体育教学的精心设计和教学技巧的运用上,甚至于会出现“发泄式”、“专制主义”等教学方式,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完全不予考虑。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完全被忽视。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中评不中用”的教师唱主角的“好课”。想一想这种不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而忽视学生主体参与性的课,能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吗?

3 建议

针对“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运动中真正可以体验到运动和学习的乐趣。因此,我认为我们当前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观念上,应该从单纯的体育向“健康第一”转变,从一次性学习向终身学习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从记忆性学习向思辨创新性学习转变;(2) 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要把人文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关注学生的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4)课程管理体制的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并结合我国实际不断完善课程管理体制;(5)评价体系的科学化(重视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方法人性化)。(6)优化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如果能做到这些方面,那种认为体育课是“剥夺人生乐趣”观点,将逐渐会转变成为体育课是“协助学生解开人生价值结”的课程

4 参考文献

[1]刘晓莉.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回顾与展望.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1.77.

[2]曲宗湖.体育课程的约束力和灵活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160-82.

[3]刘良慧.张先华.教育观念的革命[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2.68-109.

[4]黄叔怀.体育保健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3.5.

[5]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1.159.

第四篇:北京体育大学学校体育学概论(讲稿)

绪论

学校体育学含义

学校体育学的含义即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体育的现象和问题,揭示学校体育规律的学科。

学校体育学学科性质

第一,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中运用身体活动进行教育的现象的学科。 第二, 学校体育学是教育科学和体育科学的综合学科。

第三, 学校体育学既是理论科学,也是应用科学。它既是研究学校体育的现象和问题,揭示它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也是研究利用和遵循学校体育规律,解决学校体育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

第四, 学校体育学是体育师范专业的核心课程。

学校体育学基本内容

学校体育学基本内容包括: 第一, 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

第二, 学校体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第三, 学校体育课程的理论与方法。 第四, 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的理论与方法。 第五,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理论和方法。 第六, 学校体育竞赛组织的理论和方法。 第七, 学校体育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学校体育学基本结构

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结构是:

第一, 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 第二, 学校体育的基本实践活动。 第三, 学校体育学的结构图。 学校体育学发展简述

49年之前,我国已出现近代体育的专业教育,一些早期主要受欧美影响的体育理论学者,开创了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

49年以后,我国的体育理论受前苏联体育基本理论的影响较深。

80年代以前的学校体育理论是包含在体育基本理论之中的,并未形成独特的学校体育理论学科。

80年代初,北京体育大学的一些体育基本理论工作者,将学校体育理论从体育基本理论中分离出来,并加以发展创立了学校体育学,构成了学校体育理论的基本体系。 之后,各类不同的体育工作者不断地丰富和改进学校体育理论,但是仍缺乏新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的创新。

学习学校体育学的意义

第一, 增强体育教师的理论素养。 第二, 培养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

第三, 养成对学校体育问题的反思能力。

如何学好学校体育学?

第一, 学习前人留下的学校体育的知识和理论。 第二, 理解我国现有的学校体育的实践和理论。

第三, 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解决学校体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理论篇

学校体育的概述 学校体育含义

学校体育是以学校为基本领域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体育运动为基本形式和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实践活动。

学校体育含义包含的层次:

第一, 学校体育是体育活动与教育活动的结合。 第二, 学校体育的基本活动领域是学校。 第三, 学校体育是通过人类的身体运动进行教育的实践活动。

学校体育内含的局限与扩展的问题。

学校体育及其相关概念

学校体育与体育(狭义)

学校体育与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

学校体育基本特点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活动形式和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所以,教育和体育的基本特点也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特点。

相比于学校的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学校体育的独特特点是: 第一, 教育目的、目标的综合性。 第二, 教育内容的身体运动性。 第三, 教育方法的活动性。 第四, 教育评价的多样性。 第五, 教育环境的室外空间性。 第六, 学校体育是教育基础。

学校体育分类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分类的标准不同,可以把学校体育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划分为:

第一, 幼儿期的学校体育。 第二, 儿童期的学校体育。 第三, 少年期的学校体育。 第四, 青年期的学校体育。

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可划分为:

第一, 学前期的学校体育。 第二, 小学期的学校体育。 第三, 初中期的学校体育。 第四, 高中期的学校体育。 第五, 大学期的学校体育。

其它划分方法

有人根据学校的特性来研究学校体育: 第一, 城区学校的学校体育。 第二, 农村学校的学校体育。 第三, 民办学校的学校体育。 第四, 国际学校的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要素和结构

学校体育系统的要素

第一, 学校体育的教师和学生。 第二, 学校体育的目的目标和制度。 第三, 学校体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第四, 学校体育的评价。 第五, 学校体育的环境。

学校体育系统的结构

学校体育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即学校体育的结构是: 如图:

学校体育的本质 学校体育本质含义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属性。

学校体育的本质是指学校体育本身固有的,决定学校体育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属性。

探讨学校体育本质意义

第一, 有利于正确的学校体育思想确立。 第二, 有利于制定全面的学校体育目标。

第三, 有利于建立和执行我国长远的学校体育计划。 第四, 有利于培养每个体育教师正确的学校体育观。

学校体育的本质

学校体育的本质是通过体育运动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而不是其他任何实践活动。 我们对学校体育本质认识的讨论。

学校体育本质的错误认识和实践

学校体育的竞技运动观

学校体育的单纯体质观

学校体育的侠义运动兴趣观

学校体育的商业化观

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的教育和体育

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 学校体育与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的内涵。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 终身教育的特点。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终身体育是以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思想的体育教育活动。终身体育应成为了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学校体育贯彻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一,立足常远与落实“健康第一”密切结合。

第二,建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合理的体育目标、内容、组织体系。 第三,注重过程与结果、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

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现代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

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表现:

第一,应试的学校体育是精英学校体育。 第二,应试的学校体育是单一的学校体育。 第三,应试的学校体育是注重达标的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第二,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第三,加强体育课程与教材建设 第四,注重体育能力的培养。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的内涵和特点

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运动训练和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的特点: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公平性、功利性、不确定性和娱乐性。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是:

第一, 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 第二, 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提高。

学校体育如何发挥竞技体育的作用

第一, 合理提倡竞技体育的理念。 第二, 有效运用竞技体育的内容。 第三, 改善竞技体育的方法、手段。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的内涵和特点

社会体育是以对象为人民大众的体育运动,其目的和任务是娱乐身心,健康健美,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社会体育的特点:广泛性、业余性、娱乐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松散性。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第一, 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

第二, 学校体育的发展与社会体育的发展应相辅相成。

学校体育如何适应社会体育

第一, 学校体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体育中发挥中坚力量。

第二, 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有机结合。 第三,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结合。

学校体育的发展 学校体育发展概述

学校体育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有正向的变化,也有负向变化。 学校体育的发展是指学校体育从诞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历史过程。

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 学校体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教育发展的历史紧密相连。 第二, 学校体育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体育发展历史相互联系。 第三, 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国外学校体育发展

古希腊的学校体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中已有体育。可以说,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学校教育的产生是同时的。 在公元前八世纪欧洲的古希腊开始步入奴隶制社会。古希腊的教育,也是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中的完整而典型的代表。在古希腊的各个城邦中,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又是其代表。 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学校体育具有典型的军事特点。

而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学校体育却在内容和方法上更丰富、充实、灵活,注重学校体育中的人文色彩,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古罗马和中世纪的学校体育

古罗马时期,前期继承了古希腊的学校体育思想,提出了发展学生身体使之健康的良好学校体育思想;而后期由于社会崇尚演说雄辩才能,学校体育受到了完全的排斥和否定。 中世纪时期,整个社会在基督教神学的统治之下,推行禁欲主义,宣扬“肉体是灵魂的监狱”,体育几乎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

学校体育只在“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骑士教育”中闪现。欧洲中世纪时期出现的“骑士教育”已不存在古希腊教育的基本思想,只有宗教的狂热和对领主的献媚。 快乐之家的学校体育为近代学校体育的兴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的“快乐之家”,开始提倡人文主义和全面发展的学校体育。

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初期的学校体育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获得了重生。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中的宗教改革者(新教),提出了文化知识和身体教育并重的主张;并开办新学校进行实践。

而耶稣会派(旧教)为夺回教育的独占权,赢得民众,也在教会中进行办学活动,“重视体育的实施”,学校体育出现了复兴。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继承发扬了人文主义者、宗教改革者、及耶稣会派在教育、体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就,提出了“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学校体育的理论基础,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 欧洲的英国工业革命,法国民主大革命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这一时期近代的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更加充分地肯定了体育在教育中的价值,推动了近代学校体育的繁荣和发展。

例如:英国资本主义教育家洛克。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英国思想家斯宾塞。等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来的学校体育

18世纪末期,在近代体育理论体系渐渐形成的基础上,学校体育实践首先从德国的学校中开始实施;19世纪初学校体育逐步在欧美一些国家普及,学校体育体制开始确立。 德国博爱主义教育家巴泽多,在德绍创建了第一所博爱学校。

德国体育教育家古茨穆茨,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德国体操之父”。

瑞典体操的代表人物林氏,发展了体操的科学性和教育性。以及他的儿子哈慕尔·林,发展了教育体操,奠定了瑞典学校体育基础。

德国的施皮斯也是德国体育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被称为“学校体育之父”。 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各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学校体育进一步受到重视,其中以美国的“新体育学说”和奥地利高尔霍菲尔的学校体育改革影响最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学校体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苏联社会主义的学校体育也迅速发展起来。 这时,学校体育发展的另一标志是各国近代学校体育制度的建立。以及各国建立的体育学校,专门培养体育的师资力量。

国外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有了一个长时间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战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世界各国的学校体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巨大的发展。 现代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特点是: 第一, 强调学校体育的多功能性。 第二, 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更多。 第三, 学校体育内容更加丰富。

第四, 学校体育形式和方法更加多样化。 第五, 广泛推行体质测试制度。

第六, 学校课余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发展

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从奴隶社会开始出现,其中就包含学校体育的内容。

但是,从西汉到清末的两千年的我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成为了统治思潮,也出现了异化,“重文轻武”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主流思想,所以学校体育始终未能在学校教育中占有应有的地位。

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教育和学校体育制度开始转入我国。

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的迷惑,继而兴起的是维新运动,开始强调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1903年的《奏定学党章程》,设立了体操科。

“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进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学校体育思想也空前活跃。 民国时期学校体育的发展

1922年《壬戌学制》,可以说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里程碑

教育家蔡元培的“完全人格教育”包含的学校体育观及影响

国民政府教育部5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学校体育开展得十分活跃

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初创阶段(1949--1957)

国家领导人对学校体育的重视。 学校体育机构的设置。 《劳卫制》的广泛实施。

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

1958年大跃进,极“左”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干扰和破坏。 随着60年代国民经济的恢复,学校体育也在逐渐的恢复。

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

十年**,我国的学校体育可以说基本处于混乱和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1977至今)

1977年以后学校体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有以下特点:

第一, 加强学校体育的法规制度建设。

第二,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受到重视,学术气氛活跃。 第三, 学校体育改革逐渐深入。 第四, 学校体育课余活动丰富多彩。 第五, 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较快。 第六, 学校体育场馆设备有所发展。 第七, 港澳地区学校体育进一步发展。

学校体育思想发展

学校体育思想发展概述 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含义

思想,一般也称“观念”,其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思想也是关系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法的重要体现。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学校体育思想是指学校体育作为社会的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学校体育思想发展是指学校体育思想的变化历程。

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特点

第一, 学校体育思想的产生和变化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思想观念为发展基础。

第二, 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过程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和体育思想流派发展过程的影响。 第三, 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也具有其独特性。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形成的基本过程是:

第一, 清末到新中国的“文革”期间,我国的学校体育思想在移植和借鉴的道路上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第二, 期间也提出了一定的学校体育思想,例如1937年前后提出的“国粹主义学校体育思想”。

第三, 新中国成立的1957-1965年期间,我国学校体育界曾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将前苏联学校体育模式中国化的过程。

第四, 改革开放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 第五, 其中“体质教育”学校体育思想的提出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 随后的“三维体育观”、“人文体育观”、“技术教育观”即“三基教育观”、“快乐体育观”、“全面教育观”、“终身体育观”、“合作教育观”等是学校体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启蒙阶段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启蒙于清末资本主义改良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我国封建传统学校体育思想冲击最大的一次运动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移植与借鉴阶段 军国民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进入及其影响

我国军国民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进入受日本的影响。

军国民主义学校体育精神在我国的存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军国民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 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立论基础。

第二, 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第三, 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影响

我国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进入受欧美影响。 自然主义的学校体育思想在我国的影响几起几落。 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 强调体育与人的教育目的; 第二, 强调体育融于生活;

第三, 推崇自然活动作为体育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

我国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前苏联引进的。 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影响至今。 前苏联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 强调学校体育的阶级性和工具性; 第二, 强调学校体育管理制度的统一性; 第三, 强调学校体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手段; 第四, 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技能技巧的传授。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以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为主线

第一, 注重终身体育。 第二, 注重休闲体育。 第三, 注重体育的多样性。

第四, 注重学校体育的学生主体性

应注重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

第一, 应注重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 第二, 应注重学校体育的人文价值。 学校体育的功能 学校体育功能概述

学校体育功能的含义

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作为社会和学校的一个子系统,对人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学校体育功能的特点

第一, 学校体育功能的本质是其教育的功能和体育功能的结合。 第二, 学校体育对个体的功能是它的本体功能;

第三, 学校体育对学校的功能和社会的功能是它的派生功能。

学校体育的功能分类

按学校体育功能的基本功能可分为: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学校体育的体育功能

按学校体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学校体育对个人的功能、学校体育对学校的功能、学校体育对社会的功能

按学校体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学校体育的正向功能、学校体育的负向功能

按学校体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可分为:学校体育的显性功能、学校体育的隐性功能

综合分类

学校体育个体功能

健身功能

健心功能

健美功能

学校体育学校功能

它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对内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

对外它有利于宣传和扩大学校声誉

学校体育社会功能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学校体育功能实现

学校体育功能的形成

学校体育功能的形成是发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 学校体育功能的形成经历的基本过程: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选择)——功能取向——(转化)——功能行动——(产生)——功能结果。 学校体育功能的形成大体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学校体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学校体育功能行动的发生 学校体育功能结果的产生

学校体育功能的释放

学校体育功能的释放不同于发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之中的学校体育功能的形成,它是发生在社会系统之中,是通过学校体育功能的结果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而实现的。

学校体育功能的释放受到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学校体育产品(包括:学校体育培养的人和学校体育创造的文化产品)自身的影响。 学校体育功能释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 学校体育培养的人才在社会的影响。 第二, 学校体育创造的文化价值在社会的影响。

学校体育的原则(略) 学校体育原则概述

学校体育活动基本原则

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论 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的含义

体育教师是履行体育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体育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建设者的使命。

体育教师的特点

学校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相比的特点是:

第一, 体育教师的工作广泛性。 第二, 校内外体育工作的多样性。 第三, 对学生影响的全面性。 第四, 室外体育工作的艰苦性。 体育教师的类型

按不同学制划分的体育教师类型

幼儿园体育教师 小学体育教师 中学体育教师 大学体育教师

按不同成才特征划分的体育教师类型

以教学为特长的体育教师 以训练为特长的体育教师 以科研为特长的体育教师 复合型体育教师

其他划分

体育教师的地位 体育教师地位的含义

体育教师的地位是指体育教师职业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方面与其它职业相比所处的位置。

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体育教师对人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密切相关。

体育教师的地位包括体育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法律地位和专业地位等。

体育教师地位的发展

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确立了体育教师的地位。 体育教师的地位随着体育课程地位的发展而发展。 当代学校教育对体育教师的地位的要求越来越高。

体育教师的素养和职责 体育教师素养和职责的含义

体育教师的素养是指作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修养。

体育教师的职责是指作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完成的学校体育基本工作

体育教师的基本素养

第一, 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二, 宽厚的理论基础与广博的知识。 第三, 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第四, 全面的教育体育专业工作能力。 第五,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强健的体魄。

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

第一, 贯彻各项教育、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第二, 制定好各种体育、教育、教学文件。 第三, 优先做好体育教学工作。

第四, 开发和利用学校体育课程资源。 第五, 组织、指导好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第六, 全面开展课余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

第七, 组织学校体育节的活动,形成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 第八, 从事学校体育的科研工作。

第九, 配合开展学生体质检测和健康教育工作。

第十, 做好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搞好学校体育宣传与器材设施维护。 第十一, 参与社会体育工作。 现代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现代体育教师的角色也发生着转变,主要的表现有: 第一, 从被动型向主动型的转变 第二, 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 第三, 从控制者到引导者的转变 第四, 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体育教师的专业化 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体育教师专业化是指将一个准体育教师培养成为学者型和专家型体育教师的过程。

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容

专业思想的培养

专业知识的结构完善

专业技能的提高

良好的人格结构和身体素质

体育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体育师范教育

专业入职教育

专业发展培训

体育教师资格证制度(略)

学生(略)

学生的含义

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和特点

学校业余运动员

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略)

体育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含义和类型

良好的体育教师和学生关系的特点和促进策略

学校体育的目的论 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概述

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的内含

学校体育的目的和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所培养的人,以及其工作和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的意义

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对学校体育的影响是:

第一, 它是对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和活动基本性质的规定。 第二, 它是对学校体育培养对象性质的基本规定。

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的特点

学校体育的目的和目标与学校其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第一, 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的全面性 第二, 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的整体性 第三, 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的多样性

学校体育的目的和目标的分类 各级学校体育的目的和目标

国家的学校体育基本目的 地方的学校体育的目标 学校的学校体育的目标

各层次学校的学校体育的目标

学前期学校体育的目标 小学学校体育的目标 中学学校体育的目标 大学学校体育的目标

各类学校体育工作和活动的目标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 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的目标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目标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目标 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

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制定

制定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的依据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学校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

教育和体育的基本目的和功能

对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

制定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的过程

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的制定,由各级各类相应的教育和体育机构负责。

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制定的程序和方法,有各自的特点。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

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目的

传授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兴趣,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我国学校体育的具体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与健康的习惯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才能,为国家培养体育运动后备人才

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的基本要求 认真理解和贯彻学校体育的目的和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运用整体观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坚持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科学性

学校体育的制度论 学校体育制度概述

学校体育制度的涵义

学校体育制度是指管理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和活动的基本组织体系和相关的法规条例。

学校体育制度的特点

学校体育制度与其它学校教育制度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第一, 客观性 第二, 强制性 第三, 历史性 第四, 取向性

学校体育制度的分类

按学校体育制度颁布的级别划分

国家的学校体育制度 地方的学校体育制度 学校的学校体育制度

按学校体育制度的具体内容划分

学校体育的基本制度 学校体育教学的制度 学校体育课程的制度 学校课余体育的制度 学校竞技体育的制度 学校体育竞赛的制度 学校体育制度制定

制定学校体育制度的依据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学校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

教育与体育的基本体制

对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

制定学校体育制度的过程

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制度的制定,由各级各类相应的教育和体育管理机构负责。

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制度的制定程序和方法,有各自的特点。

我国的学校体育制度介绍

我国的学校体育基本管理体系

我国的学校体育的基本制度介绍 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管理制度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阳光体育制度

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和教学制度

《体育教学大纲》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

我国的课余体育锻炼制度

《劳卫制》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我国的学校竞技运动和竞赛制度

学校体育竞赛制度 体育教练员的等级制度 运动员的等级制度 体育传统学校的规定 我国学校体育的其它管理制度

学校体育教师人员配备制度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制度

贯彻我国学校体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学校体育的内容论 学校体育内容概述

学校体育内容的含义

学校体育内容是指在学校体育工作和活动过程中,为了服务于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的达成,而运用的各类素材及信息。

学校体育内容的特点

学校体育的内容与学校其它教育的内容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第一, 健身性 第二, 活动性 第三, 娱乐性 第四, 多样性

学校体育内容的分类

按学校体育内容的基本性质划分

体育与健康的知识 体育与健康的练习活动 按学校体育内容的身体运动特点划分

竞技性体育 表演性体育 健身性体育 拓展极限性体育 医疗康复性体育

按学校体育内容的运动来源划分

西方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按学校体育的目的和目标划分

健康教育 身体教育 运动教育 体质教育 生命教育

学校体育基本内容

各类体育与健康知识

各类军事身体练习活动

各类游戏活动

各类舞蹈活动

各类有组织的体育运动项目活动

学校体育的方法论 学校体育方法概述

学校体育方法的含义

方法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

学校体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而采用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的总合。

学校体育方法的特点

它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 身体练习性 第二, 有组织性 第三, 多样性 第四, 参与性

学校体育方法的分类

按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对学校体育方法分类

可分为传授体育知识的方法、培养运动机能的方法、增强体质的方法、培养运动兴趣的方法、培养道德思想品质的方法等。 按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对学校体育方法分类

可分为个人体育锻炼的方法、集体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按学校体育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功能对学校体育方法进行分类

可分为提高学生速度能力的方法、提高学生耐力的方法、提高学生灵敏的方法、提高学生力量的方法、提高学生平衡力的方法等。

学校体育的基本途径和手段

体育课堂教学

早操

课间操

课后个人和班级的课余体育锻炼

课余运动训练

学校体育竞赛

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个人的学校体育的教学与训练

集体的学校体育的教学与训练

学生自我组织的体育社团活动

学校体育的评价论 学校体育评价概述

学校体育评价的含义

学校体育评价是指在一定学校体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学校体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学校体育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学校体育评价的特点

学校体育评价的分类

学校体育评价内容

学校体育的总体评价

学校体育教学评价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

学校课余体育评价

学校体育竞赛的评价

学校体育评价的方法

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管理者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

学校体育的环境论 学校体育环境概述

学校体育环境的含义

学校体育环境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学校体育环境是指围绕着学校体育的对象学生,并对学生的体育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所有外部事物。

学校体育环境的特点

学校体育环境的要素

学校体育环境的要素

学校体育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校体育环境的设计和实施

实践篇

学校体育课程(略) 学校体育教学(略) 学校课余体育 学校课余体育概论

课余体育的涵义

课余体育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取个人或集体的形式,通过身体锻炼、运动训练、体育节和运动竞赛的活动,使身体和心理得到全面发展的活动。

课余体育涵义的层次:

课余体育的意义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身心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培养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的群体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和习惯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有利于培养和发现体育骨干和竞技运动人才

有利于体育教师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多样

课余体育的特点

组织参加与自愿参加相结合 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空间领域的广阔性 学生的自主选择性

课余体育的地位

课余体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 课余体育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课余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早操 课间操

个人和班级课外体育锻炼 校外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社团活动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 学校体育文化节

学校课余体育锻炼

早操 早操的作用

早操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实施早操的基本要求

课间操 课间操的作用

课间操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实施课间操的基本要求

个人和班级课外体育锻炼 个人和班级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

个人和班级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实施个人和班级课外体育锻炼的基本要求

校外、野外体育活动 校外、野外活动的作用 校外、野外活动的特点和价值 校外、野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实施校外野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学校体育俱乐部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含义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作用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模式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运作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概述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涵义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意义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原则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组织方法 课余运动训练的选材 课余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 课余运动训练的内容 课余运动训练的方法 课余运动训练的评价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

学校运动竞赛概述

学校运动竞赛的策划

学校运动竞赛的实施

学校体育文化建设

学校体育文化概述

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

学校学生体质测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概述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组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运用

学校体育管理 学校体育管理概述

学校体育管理的涵义

学校体育管理的意义

学校体育管理的特点

学校体育管理是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

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是国家关于学校体育的各项法规。

学校体育管理原则

学校体育管理体系

各级政府的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和职能 各级政府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机构

各级政府学校体育主要管理机构的职能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

省级教育厅(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 市级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 县级教育体育局基教股(体育股、科)

各学校内部学校体育管理的机构和职能 学校内部体育管理的组织机构

学校内部体育管理机构的职能

主管校长

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 体育教研室 体育教师

年级主任、班主任、文化课教师、教辅人员

学校体育管理内容

学校体育管理的宏观内容

学校体育管理的宏观内容主要是指学校外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内容。

政府对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

学校体育管理的微观内容

学校体育管理的微观内容主要是指学校内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内容。

学校体育的基本管理内容

体育教学管理 体育课程管理 课余体育管理

学校体育人、财、物、时的管理内容

体育教研室与体育教师的管理 体育经费的管理

体育场地与器材的管理 体育科研与情报的管理 学校体育管理方法

学校体育管理方法的概述

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

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方法有: 政策法规管理法 行政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 评估与奖惩法

研究篇(略)

学校体育研究概述

学校体育研究方法

学校体育研究热点

章节的结构: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关键词】

【专栏1-1】

【图表1-1】

【图片1-1】

【案例1-1】

【主要结论】

【学术热点】

【思考题】

【课外阅读】

最后部分的结构: 【术语】

【参考资料】

几个需要做的工作:

1、 查找关于体育的名言。

2、 查找关于体育的照片。

3、 查找关于学校体育的网上资料。(政府机构、协会、网站、期刊等)

4、 学校体育学教材的收集。

5、 学校体育管理文件的收集。

6、 学校体育案例的收集。

7、 归纳每一章节的重要研究文献。

8、 归纳每一章节的主要问题。

9、 归纳每一章节的思考作业、操作作业。

第五篇:中学体育体育教学计划

龙溪乡学校

罗群胜

一、指导思想

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教学质量为重点,更新观念、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我校体育教学工作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课程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教学模式,努力探讨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模式,同时要加强政治素质、业务理论学习、加强师德规范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加强集体教研、备课活动与相互听课、评课、议课、课后反思的交流、要加强体育教研、课题、体育特长生的突破。

三、工作重点和举措

1、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做好体育课常规教学安排。

2、认真制定各项教学计划。

3、根据学年总课时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学年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表和课时计划。有计划、高标准的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统计、上报工作。一丝不苟地做好各种体育档案资料的整理和管理工作。

4、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完善教师岗位制度,严格规范教学常规行为,九年级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认真抓好课堂常规管理与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5、加强课外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安全教育工作。

全面提高学生的做操和进退场质量,既达到锻练身体的效果,又要为学校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体育教师要精心准备、严格要求、刻苦训练、积极参加各项比赛活动;并激励有体育特长和爱好的学生积极参加比赛,为班级、校争光。确保各种活动都在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进行。

四、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

建立健全责任目标,团结协作,保证教研活动顺利开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论文,积极参加校、区级、县级各种论文评选活动和公开课活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到外校、外地进行参观学习,促进交流,提高见识,丰富经验。

五、工作要点 2月份:

1、认真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确定各项职责。

2、拟定校内体育竞赛计划。

3、体育委员会议;

4、初三年级体育(现状)分析,确定目标。 3月份:

1、各班利用课余时间抓紧运动员训练。

4月份:

1、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对规定项目进行测试。

2、参加教研活动、备课活动。

5月份: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录入。

2、拔河比赛。

3、学生体育课开始考核。

4、完成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表上报工作。

5、参加教研活动、备课活动。

6月份:

1、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结束,成绩录入,数据分析。

2、上报各班体育课成绩及各项竞赛成绩,有关资料归档。

4、体育备课组工作总结。

5、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6、制定校运动队下一步训练计划。

7、确定下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表、课时计划准备。

上一篇:北京东方化工厂爆炸下一篇:北京服装学院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