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行政管理论文

2022-05-1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社区行政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在崭新时代背景下,社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社区管理工作者必须对档案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从领导层出发,做出正确决策,指引档案管理工作高效顺利开展,进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本文对当前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加强社区档案管理力度,提升档案管理实效进行了策略分析,以期对当前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第一篇:社区行政管理论文

社区档案管理与社区发展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入,原来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统包统揽的社会服务职能开始分化并逐渐回归于社会及社区,人们已逐渐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更确切地说转变为“社区人”。社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地位、价值和功能日渐凸现出来,社区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在促进社区发展的多项措施中,不容忽视社区档案的作用。

一、“单位制”背景下的档案管理

“单位制”是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的基础。我国现行的档案工作体制正是在“单位社会”形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位社会”下的各级机关、部队、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就成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和基层细胞”。在“单位制”的环境下,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十分迅速和有效地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与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单位制”为各级档案部门驾驭当时社会档案的全部资源提供了可能。

二、社区档案的内涵

在有关社区档案问题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社区档案是指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以及社区社团组织在社区建设以及各种社区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由社区居委会收集保存的历史纪录。社区档案的形成者包括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团组织乃至社区居民个人,它应该由居委会保管。由于近年来社区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协调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因而社区档案还应该包括物业管理部门和业主委员会在实践中形成的档案;这些档案是否应该由居民委员会保管,应经协商后才能确定。虽然居委会所掌握的档案资料较为全面,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居委会、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常融洽,尤其是业主委员会和其他两家之间的矛盾不少。当然,我们认为由居委会保管是最为恰当的,因为不仅居委会形成的档案资料最多,而且居委会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最多;由居委会保管有利于社区档案资料的全面收集,也有利于社区档案的查询和利用。

做好社区档案工作,与领导的重视程度,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以及完备的规章制度有一定的关系。从社区档案的内涵可以看出,社区档案具有多重功能:社区档案有利于维护社区安定,便利居民生活,保障群众利益,方便居民再就业。社区档案还能为社区民政事业提供有效的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条件,促进档案事业本身的发展。社区档案不仅记录了社区发展的历史,同时也为今后对该社区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提供可查询和利用的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是社区改革的重要依据。

三、切实做好社区档案工作

社区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开展这项工作,是档案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开展社区档案工作,能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求、维护人民的利益更加全面地落实到档案工作具体实践中。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社区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把社区档案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做好社区档案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社区档案工作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引导和推进的问题。实践证明,开展社区档案工作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行的。社区档案工作可以帮助社区提高办事效率,解决社区居民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维护居民自身权益,把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贯穿到档案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进而发挥了档案的作用,扩大了档案工作的影响。因此,开展社区档案工作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我们一定要增强开展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要突出重点,为社区建设提供有效服务。做好社区档案工作,要自觉遵循"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方针,围绕社区建设,抓住服务重点。要重点抓好社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档案、群众健康档案、孤寡老人档案、特殊需求户档案、预防犯罪等方面档案的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这些档案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眼前和长远利益。要保管好、利用好社区档案,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为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供基础保证。

三是要注重协调,形成合力,创造一个做好社区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社区建设是由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各方面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做好社区档案工作必须处理协调好档案部门与其他部门、档案部门与街道办事处、档案部門与社区的关系。档案部门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民政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卫生、宣传、司法等部门密切协作,上下配合,左右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提高社区档案工作为社区建设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是要加强培训,造就一支作风好、业务精的社区档案干部队伍。针对大多数社区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业务不够了解的特点,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训社区档案工作管理人员,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思想,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提高档案业务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对档案工作的要求。

社区档案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级档案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扎实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我们档案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四、当前加强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

档案管理工作同其它工作一样,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从目前情况看,基层社区应尽力将档案工作单列出来,在列入社区发展总体规划的同时,成立功能完善的档案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形成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机制,推进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1.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要列入社区发展总体规划中,形成“一盘棋”思想。现行的《基层档案工作试行办法》中也有规定:“各级党委、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强领导,把档案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纳入分管领导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解决档案库房、设备和工作人员等实际问题”。于此同时,在档案建设的经费上应该加大投入,需要把档案建设开支也加入到财政预算,还要使考核奖励机制更加完善,要使档案建设加入到社会的发展目标层面来评价、考核,从而为社区档案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保障。

2.在社区的工作议事日程中应该加入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并且档案管理机构应该相对独立。档案管理机构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依托上一级主管部门建设的档案管理机构,并安排一名社区负责人担任档案管理工作负责人,同时根据情况从社区人员中选配 1~2 名人员,做到专职专责。

3.要在构建和谐外部大环境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小环境。要使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更好,应该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相对稳定的工作人员岗位,可以通过晋升机会和优厚薪金的方法,加强对人员的岗位吸引力。于此同时,对工作人员应该定期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并且要具体岗位和职责对档案人员进行考核,使工作人员每天都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度入到工作中。

4.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社区档案的管理向正规化轨道发展。由于社区的档案工作牵扯到方方面面,涉及面广泛,因此要正常规范开展社区的档案工作,就应该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要对平时工作中的各个细节都需要做出规定,从而使档案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

作者:于国强

第二篇:加强社区档案管理 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摘要:在崭新时代背景下,社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社区管理工作者必须对档案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从领导层出发,做出正确决策,指引档案管理工作高效顺利开展,进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本文对当前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加强社区档案管理力度,提升档案管理实效进行了策略分析,以期对当前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发展;档案管理;问题;策略

引言

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为居民提供便利的信息查找途径,推进社区各项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相关工作者应认清档案管理工作对社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支持力度,为档案工作的展开提供优良条件。

一、社区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档案标准化程度低

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多社区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缺乏相应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以及待遇欠佳,缺乏激励机制,造成档案的管理工作缺乏效率和不够规范,导致工作乏力。

在当前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部分社区档案管理组织尚未出台相关的档案管理办法,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档案管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多以社区自行制定的档案管理办法为依据来管理档案。此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部分社区普遍采取工作人员兼职管理档案、项目组或社区工作者自行管理档案等方法,部分社区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没有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工作技能,对社区档案管理不重视,收集、归档社区材料比较随意,特别是对一些珍贵的、保密性强的资料管理不规范、不标准,导致材料外表破烂、泛黄,出现字体不清晰、看不清文件内容的情况,在社区要申报一些工作项目需要社区档案原件做支撑材料时,不能及时提供,影响了社区的发展。

(二)档案电子化程度低

档案资源信息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大势所趋。就目前而言,多数社区采取纸质档案管理的方法,而将纸质档案生成电子档案的却少之又少,档案资料遗失风险较大;普遍存在档案硬件设施不完备、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参加培训机会较少、档案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三)档案管理方法滞后

管理方法滞后是当前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普遍现象。在社区档案管理实践中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保管、检索以及提供利用等方面,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者依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方法,主要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工作效率較低。在项目档案管理中,往往只重视项目基本情况的搜集,而忽略了项目后续跟进情况的补充,缺乏档案动态管理理念,造成档案资料不健全。

(四)社区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差

在当前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部分社区管理者缺乏对于社区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未及时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引导,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缺乏努力工作的动力,对本职工作不重视,无责任心,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滞后。

二、提升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具体对策

(一)出台档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社区的管理部门及行业组织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其他社区档案管理方面的经验,征求居民对于档案管理主的意见,尽早出台适宜本社区发展的社区档案管理办法,明确建档归档、档案保密、借阅使用、移交销毁等方面的内容,为加强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此外,在明确的社区档案管理相关办法尚未出台前,各社区应本着便捷实用、科学规范的原则,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保密、利用、销毁等相关制度,明确档案管理岗位职责,以此作为规范本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南和准则。

(二)全面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质

影响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档案管理者的自身素养和知识水平。目前,社区工作的重点往往在社区常规管理上,却忽视了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档案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档案相关业务培训,不断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者意识,从档案管理意识、知识储备、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培养现代化档案管理者。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因此,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已成为一场攻坚战。社区管理部门应引导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办公系统软件,掌握档案管理相关平台的使用技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保障档案管理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发挥档案本身的价值,增强档案在各方面的利用价值和开放性,将档案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从而,不断提升档案管理者的能力,提高自身知识储备,从而优化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此外,社区管理部门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落实奖惩制度,促进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娴熟的档案操作技能与知识,树立科学的信息管理意识,激发员工自学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有效提升自身素质、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及个人。

(三)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提升档案管理实效性

将新时代的技术手段与传统档案管理相结合,可以提高社区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效率。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进步,社区档案管理部门应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优化配置,分析利弊,将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进行融合,使其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进而更有效推动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稳步前行。电子档案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范与标准,将传统档案文件信息化、数字化、符号化以及图像化,在反映档案客观事实内容的同时,以一种虚拟的、数据的形式存在。电子档案打破了传统将纸张作为档案载体的唯一形式,将计算机、移动硬盘、磁盘等存储设备作为新的承载方式,将档案管理工作推上了新的台阶。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新型技术手段管理档案,提升管理效率,对档案信息进专业、科学的管理、分类整理、著录标注等,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向数字化方面转换。

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里,信息技术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相比传统档案而言,电子档案在对档案信息进行智能化管理的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例如,电子档案不仅在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输入、输出、鉴定、保管、查找、检索、传送、统计、更新等诸多方面存在优势,还具有筛选、归类、共享、诊断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更适合新时代人们对档案工作的需求。在传统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主要通过人工收集、整理纸质版材料来完成档案管理工作,工作效率较低。同时,目前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对档案相关文件的关注和应用,难以让档案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例如,专门档案管理网络平台或安全管理系统的出现,可以将档案收集、整理、管理过程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日后的档案查阅提供了更多便捷,减轻了档案工作者的负担。因此,在保障档案信息资源安全的情况下,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者可以根据档案的实际情况将纸质版档案进行扫描、图像处理、建立目录、编写号码、数据备份等处理,将纸质版档案数字化、信息化。

结语

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对于社区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社区应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加强日常学习的同时,注重档案业务培训,让档案管理工作始终遵循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项原则,大力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服务社区居民,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佳尧.关于加强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策略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8(21):101.

[2]由光玉.初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规范化[J].才智,2018(18):192.

[3]王志鹏.浅谈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关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8):197-199.

作者:华娟

第三篇:强化县级社区管理推动新型社区服务

[摘 要]随着新形势下的城市建设、文化氛围和居民生活需要的不断发展,旧的粗放式的物业管理不但不能适应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标准,更会产生矛盾进而激化矛盾。本文试论新型社区的完善和发展,以此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社区管理;党建;服务;创新

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的有关要求,探索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社区工作保障,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推动形成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服务有效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保障有力、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现结合社区工作实际,提出社区管理意见如下:

一、建立物业管理新机制,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一是建立分级物业管理体系。建立“县、镇、社区”分级物业管理体系。创建县物业办统筹安排物业日常工作,协调解决物业管理中出现的诸多事项;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老旧散楼区的保洁、维修等事宜;社区建立物业服务站,按照物业办的统一安排,依托社区的人力和地缘优势,配齐配强网格长和楼长,选举业主委员会,建立物业工作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二是对住宅楼区实行分类管理。对社区内由物业公司管理的老旧散住宅楼区,协调解决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各种事宜。组织召开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对社区内由其它物业公司管理的的区域,重点是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管,逐步推进该区域物业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是加强对业主的引导和约束。加大对业主进行物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引导他们能自觉遵守业主文明公约,积极参与物业管理,发挥自治作用。同时,由物业服务企业或业主委员会为业主建立诚信档案,交由社区存档。

二、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搭建居民活动的舞台

一是为居民活动提供场所。按照“小办公、大服务”的理念,社区办公面积要严格控制,其余空间全部用于开展社区服务和文体娱乐活动。要让居民在社区,有温暖的活动场所,让居民更加愿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是优化社区广场文化阵地。充分整合,优化已建成的面积较大的休闲广场,把活跃在街道两侧的文艺团队全部引导过来,壮大社区文艺力量,规范城镇的文化活动秩序。

三是组建社区文艺团体。进一步挖掘热爱社区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能人,加大对文化能人的培训和指导,通过文化能人的“传、帮、带”作用,组建各类文艺团体,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向纵深开展。

四是严格社区文化考核。把社区开展文化活动情况,作为年末对社区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考核办法,明确工作制度。

三、规范社区服务行为,完善民生保障的平台

一是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推进以劳动就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人口计生、文化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

二是鼓励市场化服务。积极鼓励和扶持各类组织、单位和个人兴办养老、购物、餐饮、美发、维修、中介等便民服务业,构筑方便、舒适的生活服务圈,积极引导市场化服务覆盖到社区。

三是加强志愿者服务。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行社区志愿服务注册制度,创新志愿服务机制,依托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党委政府倡导、社区组织扶持、共产党员带头、社区义工引领、驻区单位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志愿服务新格局,实现志愿服务覆盖到社区。

四是推广信息化服务。深化社区信息系统建设,推广以网格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专用系统建设,实现数据一次收集、资源多方共享,逐步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网式”、“一线式”综合服务,实现社区服务和社区事务管理的信息化,促进各项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推行社区准入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氛围

一是把原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全部下沉到社区,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统一招聘、考核,对社区领导干部可以建议使用。对社区财务事务进行统一管理,统筹社区各种活动,保证社区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二是各单位、各部门交由社区办理的工作,一律实行准入制度。除了有明文规定应该由社区组织承担的工作以外,其它事项,由相关单位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进入社区。对未经准入的事项,社区将不予承担。

三是对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各相关单位、部门要建立联动反应机制,明确责任,快速反应,与社区密切配合,及时、有效解决居民诉求,切实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五、建立运行保障机制,推动社区长足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领导,民政部门指导,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支持,社区组织主办,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组织体系。各单位、各部门在社区公益用房规划选址、建设审批、办理证照、产权移交、完善设施、丰富服务内容等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努力形成推进社区建设的合力,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是提高经费保障。把社区建设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保证社区正常办公,开展各项服务活动以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等支出;鼓励社区自主创业,增加造血功能;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以多种形式捐赠或兴办社区服务事业,建立多元投入分担机制和长效机制。

三是提供人才保障。加大对社区干部的专职培训,每年培训时间至少要达到20学时;有计划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专业人才;公开招录公益性岗位人员或社区义工,并把公益性岗位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建立社区、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共享机制,多吸收优秀人才到社区挂职,以补充新形势下社区任务日趋繁重,但专业型、管理型、公益型人才配置不足的问题。

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夯实社区服务基础

一是加强社区公益用房建设。社区公益用房是社区服务载体的基础。要切实保证社区公益用房按照住宅小区房屋建筑总面积2‰的比例进行规划、设计、建设,严格建筑质量监管,由政府和民政部门验收,确保交付使用。

二是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要落实与社区公益用房相配套的办公设备、活动设施和活动场地,按社区居民需求设置文化娱乐、图书阅览、医疗卫生、健身康复、司法援助等服务项目,有条件的社区还可以设置慈善超市等服务区域,配齐各类服务所需的附属设施和物资。

三是统一社区公益用房产权和使用权。将居民住宅小区按建筑总面积2‰比例建设的社区公益用房产权,由开发单位移交给物业办或社区,产权属于全体业主,使产权、管理权和使用权相统一,以利于对社区公益用房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科学整合、合理配置。

七、创新发展理念,推进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

一是推进社区建设的标准化。社区建设的标准化包括公益用房建设的标准化和设施的敞开化与透明化。切实做到社区的公益用房面积达标,设施设备齐全、使用公开透明。要结合城镇开发和改造,科学规划布局,逐步把各个社区都打造成较大型的标准化示范社区。

二是推进社区服务的标准化。社区服务的标准化包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场服务个性化,志愿服务组织化,义务服务体系化。要突出社区服务的主旨和核心,实事求是,按需设置,逐步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推进社区队伍的标准化。社区队伍的标准化包括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社区人员应具有流动性,建立社区人员吸引、选拔、流动平台,逐步让文化程度高、管理能力强、思想品德好的专业人员进入。

四是推进社区管理的标准化。管理的标准化包括管理的扁平化、信息化和网格化。社区要尽量减少管理层级,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要努力打造社区管理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有效管理,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区管理体制,为建设和谐社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构筑大党建格局,强化社区党的领导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拓展社区党建工作内涵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员数量少,尚不能单独建立党支部的,上级党组织可采取向这些地方选派、输送、推荐符合条件的党员或发展新党员等措施,为单独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二是探索有效途径,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组织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服务百姓在基层”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社区居民意识,推行在职党员干部“双重管理”,组织在职和离退休党员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利用“八小时”以外和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三是抓好教育管理,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依托县委党校,把社区领导干部普遍培训一遍。坚持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社区党组织要严格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抓好党员教育阵地建设,有条件的可建立党员活动室,配备必要的设施。

四是创新工作体制,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号召力。探索实行党员报告制、评议制、会签制等做法,增强社区党总支的权威,保证社区党总支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制定有关章程和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通报情况,交流社区党建工作的信息和经验,协调工作开展。

(二)加强社区其它组织建设,为社区党建提供支撑

一是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民主自治实践活动,推进社区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是加强社区群团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年协会、计生协会等群团组织机构,按照层级负责的原则,在社区安排专兼职力量,切实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社区居民,服务基层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是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培育、发展以满足居民兴趣和需求为重点的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对开办效果好、居民满意度高的社区社会组织予以扶持。

〔参 考 文 献〕

〔1〕付望舒.我国社区服务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

〔2〕黎昕.中国社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徐金燕,陆自荣.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发展中的困境及其破解〔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王青.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管理学刊,2010.

〔5〕董傅年.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齐九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以资阳市城市社区管理服务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3.

〔责任编辑:谭 蕊〕

作者:丛森

上一篇:城市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应用统计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