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医疗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增加,老年人普遍患多种慢性病,共病现象日益严重。主要分析我国老年人口共病率及共病管理现状,并基于对英国最新老年共病管理指南的研究,总结英国共病临床管理经验,以期为我国制定合理的共病管理措施提供依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国社区医疗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我国社区医疗管理论文 篇1:

社区智慧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对策研究

摘要:社区是城市安全的重要部分,當危机来临时,社区是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和处置的第一现场,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沿阵地,社区民众是风险直接的影响对象和应对者。由于我国城市的应急管理水平不高,社区公众安全意识不够,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应急处置的知识和能力仍显不足,因此提升社区的应急管理能力对缓解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恢复社会秩序、降低政府救治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智慧应急管理;应急管理能力;社区。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突发事件席卷全球,人类社会已经不可逆转地步入了风险社会中,我国也不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突发事件的不断发生,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安定。我国地域辽阔,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大,是一个自然类突发事件频发的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尤其是在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发展的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这也加速了人为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我国突发事件易发、频发的现实背景下,城市社区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载体,也是突发事件的现场和预防危机的首要环节。

伴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智慧社区”也为大众所知并期待,成为当前探索社区应急管理的新的思考。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将社区家居、社区物业、社区医疗、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网络通信等整合在一个高效的信息系统之中,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实现生活、服务计算机化、网络化、技能化,是一种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智慧社区”既是社区建设的一种理念思考,也是新形势下探索基层治理的一种新模式。

一、社区智慧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层组织,也是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直接受体。社区是居民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组织,是政府职能在最底层的载体,是应急治理的基础单位,它可以发掘社区应急力量,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维护居民的利益。也正因如此,社区在应急管理过程中更加了解居民的需求,了解本地自然地理条件,在制定决策实施救援过程中具有更加充分的信息优势和快速行动优势,可缩减决策时间,使应急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社区作为公民自治组织,能利用自治的组织特征,在应急管理中可以在源头控制排除风险,发动社区应急力量,了解居民应急需求。社区应急安全建设可以说是建设安心社会、放心社会、增强政府合法性和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目前社区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社区一直采用政府主导的应急管理模式,社区居委会名义上是自治组织,但绝大多数时候接受街道领导,主要功能是管理社会事务。社区作为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单元,但社区终究不是一级基层政府部门,所调动的人力物力资源十分有限,街道对社区的支持也非常有限,而社区民众是风险直接的受影响者和应对者,所以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不适合社区应急管理。由于我国许多城市的应急管理水平不高,社区公众安全意识不够,风险应对能力不强,避灾避险、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仍显不足,同时,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宣传不到位,社区的应急组织机构不健全、应急管理人员欠缺、应急管理的硬件投入和资金保障不足等,使得大多数城市社区安全风险形势依然严峻。

三、对策建议

1.建设社区应急管理共同体

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社区内各种组织几政府都是社区主体。多种力量,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使得社区应急管理能将政府的服务、市场力量有效介入,居民积极参与社会力量的协调联动等结合起来,以发挥共同治理的优势和作用。

2.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平台

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日新月异,社区应急管理应以此为契机,强调信息技术的导入作用,构建高度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利用智慧技术打造共享互动平台,整理和共享收集到的信息。构建智慧安防系统、信息发布系统、邻里互动系统等为一体的智慧应急管理平台。

3.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成立专门的社区应急管理指挥小组,并对小组内各成员的任务分工进行明确。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参与相关会议与培训,同时,进一步加强智慧社区应急文化的建设,智慧社区应急管理注重预防为主,要加强社区居民应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与传统社区应急管理不同,智慧社区应急管理依托于智慧社区建设,以大数据为切入点,推行一系列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把以往的应急管理经验充分融入到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中.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以防控和自救互救为核心,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强调多主体参与,实现更高效、科学、及时的社区应急管理.由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决策,既重视整个社区的公共安全部署与管理,也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及社会团体的力量,建立“自下而上、以人为本”的智慧社区应急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熊莹,刘长江,张宝龙.智慧社区应急管理四维一体模式探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3(8):7.

[2]岳静.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2021(2013-6):96-98.

[3]倪畅.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5):2.

[4]王招治,薛见寒.“后疫情时代”创新智慧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思考[J].居业,2021(10):2.

作者简介:张博钧,男,汉族,山东潍坊,2002年2月,大学本科学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指导老师:张文华,女,汉族,山东济南,1989年8月,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管理。

基金项目: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基于智慧城市的社区应急管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13324485

作者:张博钧 张文华

我国社区医疗管理论文 篇2:

英国共病管理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增加,老年人普遍患多种慢性病,共病现象日益严重。主要分析我国老年人口共病率及共病管理现状,并基于对英国最新老年共病管理指南的研究,总结英国共病临床管理经验,以期为我国制定合理的共病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老龄化;共病;共病管理

“共病”这一概念最早由Feinstein于1970年提出。近年來国外学者对共病进行了多次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基于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视角将共病(Multimorbidity)一词定义为同时患2种或多种慢性病,本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对共病的定义,共病即同时患两种及以上的慢性病。

1 我国老年共病现状

1.1 老龄化与高共病率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导致我国老龄化速度急剧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调查显示,近5年来我国老年人口增长迅速,其中2016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高达1.5亿,占总人口的10.8%(见表1)。

众所周知,老龄人口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大部分老龄人口长期患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病,病程反复并伴有多种并发症,因此老年人共病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2013年我国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60岁及以上)共病的比例为16.2%(见表2)。

此外,上海作为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2012-2014年上海4394名医院体检数据显示,老年人共病患病率为51.62%。以上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共病现象已呈井喷式发展,老龄化困境下的老年人共病的健康管理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2 共病管理亟待加强

与单个慢病相比,共病加重患者医疗支出、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使得疾病评估和治疗难度增加。目前我国已开展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单个慢病的管理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对于共病管理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首先宏观层面我国当前缺乏共病管理政策、共病管理指南,政府部门缺乏对共病管理的重视,仅少数疾病治疗指南提出某些共病的治疗原则。例如2015年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针对躯体疾病和抑郁共病提出治疗原则。其次,我国绝大多数医疗机构没有共病门诊科室,也没有开展共病管理项目,导致共病患者需多次辗转不同科室,难以全面治疗。最后,就患者个人而言,我国共病患者普遍缺乏对共病、多重用药的认识,自我管理意识差,过度依赖医疗机构。因此,我国共病管理亟待加强,慢病管理范围应当逐步由单病种管理转向多病种共病的综合管理趋势发展。

2 英国共病管理指导原则及发展现状

2.1 英国共病诊疗指南

在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主要负责制定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临床治疗指导原则,给全国医生及卫生局提供临床效益分析,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推荐最好的临床方案。2016年12月,一项关于共病管理的指南《共病:临床评估与管理》(Multimorbidity: clinic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由NICE发布,其中关于共病管理的指导内容如下。

2.1.1 基本原则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共病患者的患病数可能越来越多,服用更多药物,且患者患病数量、类型与护理的复杂程度难以定性描述,因此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判断与管理,不能仅依据单病种的临床指南进行诊治。在英国,当患者患多种慢病且难以进行日常活动,或老年人长期虚弱、频繁需要紧急护理且服用多种处方药时,医生需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共病管理方案。英国《共病:临床评估与管理》指南提出,医疗人员制定共病管理方案时,重点考虑五点内容:(1)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以及疾病治疗方案之间的是否会相互影响,如何影响生活质量;(2)患者的个人需求,治疗偏好,优先事项,生活方式和目标;(3)遵循单一疾病指南治疗的收益和风险;(4)通过减少治疗费用(负担),不良反应事件和额外护理来提高生活质量;(5)改善医护服务间的协调性。

2.1.2 基本步骤

在英国,医生制定共病管理方案时遵循以下步骤:(1)由医学团队与患者讨论护理计划的目的,共病管理的总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包括减少治疗负担和提高护理服务);(2)建立患者的疾病与治疗负担;(3)建立患者目标,价值观和偏好;(4)审查药物和治疗方法可能对患者产生的收益和危害;(5)与患者达成意见一致的共病管理方案(如图1)。

(1)讨论该共病护理方案的目的。

由医生与患者讨论该护理方案的目,并且确定:①现有治疗方法收益最大化的方法;②若现有治疗方案受益有限,是否可以终止该治疗;③治疗与后续治疗安排负担较大的治疗方案;④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药物(如跌倒,胃肠道出血,急性肾损伤);⑤提供非药物治疗方法作为一些药物的替代品;⑥提供选择性方案作为后续调整或优化治疗的安排等。

(2)建立疾病负担与治疗负担。

与患者谈论他们的疾病如何影响日常生活来建立疾病负担。主要讨论患者是否有精神疾病以及精神疾病如何影响患者的生活。警惕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并对慢性疼痛进行评估。

通过与患者谈论治疗过程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来建立治疗费用。包括讨论:①患者的诊疗次数、类型及地点;②患者当前服用的药物数量、类型及用药时间;③药物的所有副作用;④非药物治疗方案,如饮食、运动和心理治疗等。

(3)建立患者目标,价值观和偏好。

首先咨询患者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家人、伙伴、护理人员参与他们的护理方案的决策中。得到患者允许后,与患者及参与治疗过程的其他人员(医疗人员、伴侣、家庭成员、护理人员等)共享管理计划。帮助患者设定个人目标,价值观和偏好,努力使患者参与到疾病管理中。包括:①保持患者独立,减少依赖;②鼓励患者从事有偿或义务工作,参与社会活动,积极参与家庭生活;③适量运动,警惕特定的不良疾病(例如中风)等。此外,考察患者对治疗的态度,及潜在的治疗收益和危害;考察患者对NICE指南中药物依从性的认识、认知和忧虑。

(4)审查药物和治疗方法可能对患者产生的收益和危害。

在检查药物和治疗方法时,首先医生需使用治疗效果数据库来确认治疗的有效性、治疗的持续时间以及治疗试验的人数等临床资料。考虑使用筛选工具(例如,老年人的STOPP/START工具)确定药物的安全问题,以及患者目前未服用但可能从中受益的药物。

在优化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考虑所有可能的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方法以及任何需要中止的治疗。询问患者当前治疗是否减轻症状还是导致更差结果,如果不确定或治疗效果差,则医生考虑减轻或停止治疗;或制定审查计划以监测任何变化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治疗;或优先考虑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预后结果。

(5)与患者达成意见一致的共病管理方案。

医生团队判断是否完成共病管理方案,包括确定:患者同意个性化管理计划;管理计划有明确的治疗和护理安排及明确协调管理人;随访时间及紧急护理措施等。

2.2 英国共病现状

高共病率一直是困扰英国卫生部的问题,Blakemore等通过追踪调查2014-2015年英国西北部城市Salford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调查健康状况(该城市≥65岁老年人口共34000人),向其中12989位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发送问卷调查,问卷回收4377份,其中42.6%的老年人患有抑郁和焦虑共存,60.1%的老年人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

为了降低慢病共病概率,英国卫生部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共病管理的举措,主要分为社区首诊制度和自我管理项目。社区首诊制度的重心是以全科医生、护士团队为主的慢病管理。英国拥有最严格的“社区首诊制度”,针对常见的轻微疾病、慢性病、老年護理等90%的患者均在社区医疗机构首先治疗,其他10%的急重症患者则转至综合医院;同时,对于共病患者,英国全科医生团队需严格遵循共病临床指南、慢病长期处方用药等政策,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进行个体化的疾病管理,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结果。

自我管理项目例如“有经验的患者计划(Expert Patients Program,EPP)”,英国于2001年开始实施“有经验的患者计划”,该项目针对自身具备一定的疾病管理能力的慢性病患者,可对其他同病种的患者进行指导和帮助,旨在通过改变同伴行为和传授核心保健技能来管理疾病。研究表明,长期患多种慢病的共病患者更倾向于积极的疾病管理,英国EPP项目有效提高了共病患者之间的交流、用药管理、日常饮食改进、身体锻炼、与医护人员更多互动等多方面疾病管理能力,从而降低了患者共病概率。

3 英国共病管理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3.1 采用全科医生为主的团队模式开展社区共病管理

英国的全科医生在共病管理方面占有举重若轻的地位,这是建立在英国严格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和患者高度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尽管当前我国已经实行社区首诊制度,开展培养全科医生制度,但当前基层服务能力认可度较低、基层全科医生缺口大,共病患者的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医改深化改革,社区医院将是慢病、共病患者就医的第一站,我国应加大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提升基层全科医生的专业能力,同时鼓励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到基层医院执业,探索以全科医师为主的多学科团队进行社区共病管理,关注老年人共病的治疗及护理需求。

此外,借鉴英国患者自我管理的经验,我国也可以开展共病患者自我管理。绝大多数患者的主要问题包括:疲劳、焦虑、与医疗人员的沟通及用药管理等,患者患病数量越多,越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疲劳心理,当全科医生基于健康管理帮助患者增加他们的活动频率时,患者对自身疾病管理能力的信心会随之增加,倾向于积极的自我管理行为。因此,在社区全科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对自身疾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增加。

3.2 建立共病的临床实践指南,推进规范化共病管理

为加强我国政府对慢病共病的管理和控制,有必要构建标准化的共病临床实践指南。借鉴英国《共病:临床评估与管理》指南,我国当务之急是要开展我国老年人群共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深入挖掘各地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及共病的类型与共病患者的临床照顾现状;建立共病管理的标准流程供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活动时使用。共病管理指南可从角色定位、工作职责与内容、临床治疗流程等方面入手,优先解决患者所关注和对患者健康、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从而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及由此所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张可可,朱鸣雷,刘晓红.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 15(8).

[2]赵明中,胡大一,彭晓霞等.老年患者共病及其管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12):1364-1367.

[3]王姣锋,王一倩,保志军,张紫欢,赵超,黄一沁.上海地区中老年体检人群慢性病及共病流行病学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6,22(02):116-120.

[4]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Multimorbidity: clinical assessment andmanagement (NICE clinical guideline 56)[Z].2016.

[5]Coventry PA, Fisher L, Kenning C, Bee P, Bower P. Capacity, responsibility, and motivation: a critical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patient and practitioner views about barriers to selfmanagement in people with multimorbidity.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2014,(14):536.

[6]Blakemore, A., Hann, M., Howells, K. et al. Patient activation in older people with long-term conditions and multimorbidity: correlates and change in a cohort study in the United Kingdom[J].BMC Health Serv Res,2016,(16):582.

[7]符天旭. NICE指南概要:共病状态的临床评估和管理[J].中国医院院长,2017,(05):25-27.

作者:颜俊娴 路云

我国社区医疗管理论文 篇3:

浅析中国社区医疗体系建设现状

摘要:“小病不出社区”这是社区医院在建立时预想达到的目标,但是由于社区医疗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与大医院存在明显差距,使人们对它的认同感和预想的有很大距离。当下中国社区医疗体系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财政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社区医疗机构的管理政策、教育政策等多管齐下的方法成为社区医疗体系建设完善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社区建设;医务社工

引言: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中国社区医疗体系,尽管这个过程并非一无是处,但是中国当下社区医疗体系的现状的确不容乐观,民众对我国的社区医疗体制改革感到无奈和不满;中国在医疗卫生的筹资和分配的公共性方面位居世界倒数第四,我国的社区医疗体系发展正面临着困境。建立健全社区医疗体系的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仅靠卫生部无法完成这样的使命。例如,医疗基层机制变动涉及到发改委,药物价格调整涉及到物价部门,资金投入涉及到财政部,医疗救助涉及到民政部,人才培养涉及教育部,医疗市场、医药广告涉及工商部,药品质量审批涉及药监局,医药商业贿赂之力涉及监察部。因此,必须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面牵头,统一协调,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共同行动。[1]

一、中国社区医疗体系现状

我国在1997年《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要积极发展社区医疗,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全国95%以上的低级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相继建立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医院经过多年发展,医疗条件和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医疗诊所、医务室为补充的社区医疗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社区医疗体系发展缓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社区医疗体系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脱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各地主管医疗体系部门有所差别,各地的经济、社会、政治、医疗等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并且各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管理模式各不相同。各地在设计社区医疗卫生体系时,没能跟基本的医疗保险结合起来,导致两个体系在运行的时候不能实现有效的互动和联系。人们都是趋利的,社区医疗机构的基本设施较差,配备的医务人员能力有限,居民就诊后还无法实现费用的报销,如此一来更多的居民就会选择去大医院就诊,导致了医疗资源无法实现合理利用。

(二)社区医疗机构全科医师人才空缺。目前,在我国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中,全科医师很少,整体上的医疗服务水平较低。许多医师在接受教育和培训时都是精于一门,而对别的门目了解甚少,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胜任社区医疗机构中服务的重任。据统计,我国当下通过全科医师资格证考试的医师只有3000多人,对于我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显然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医师的缺失导致社区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无法保证,这样居民渐渐对社区医疗结构失去信心。久而久之,社区医疗体系的发展陷入困境。

除了社区医疗服务人员自身素质需要提高外,长时间以来,由于人们对社区医疗观念上的偏见,社区医疗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又远低于大医院的医务人员,导致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新的力量还不愿意进入社区医疗机构工作。这样导致社区医疗机构陷入了恶心循环的困境,居民更多地选择大医院就医,浪费了社区医疗资源。

(三) 居民缺乏对社区医疗机构的信任。当今中国的社区医疗机构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由于配备的医务人员素质较低、医疗设备简陋落后等问题的存在,居民在就医的时候极少选择社区医疗机构,担心贻误自己的病情。虽然说社区医疗机构收费较低,但是居民会担心落后的设备、能力较低的从业人员、质量較差的药物,都让居民心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居民似乎宁愿选择在大医院多花钱,为自己买个保证买个放心。

(四)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管理松散。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管理松散,监管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社区医疗机构重盈利轻预防,在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和医疗教育方面做得极有限,没能在居民疾病预防的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 社区医疗体系不足原因探究

(一) 财政投入有限,社区医疗机构建设发展得不到满足。人们都是趋利的,都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生活就业方式。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在大医院工作和在社区医疗机构工作,显然前者更具吸引力。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职业发展都要优于社区医疗机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医师资源涌向大医院,而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则得不到保障。有限的财政投入在社区医疗体系发展与建设过程中,面对巨额的投资需要明显就是杯水车薪。社区医疗机构的境况得不到根本的改善,还是无法吸引居民前来就医。

(二) 社会医疗保险政策的倾斜程度不够。社会保障部门对全科医生和社区医疗的不认同,导致社区医疗缺乏基本医疗保险的支持,居民在就医的时候主要选择定点医院,以保证自己医药费的报销率,使得参保人员即使是小病也会选择到大医院就医,从而出现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疗机构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三) 民众缺乏“大病就医院,小病就社区”的意识。长期以来,我国对居民健康教育和医疗知识的普及率不高,很多参保人员对社区医疗机构缺乏信任,一心只想享受大医院有质量保证的医疗服务,还有一部分人只有在身患重病的时候才考虑去大医院就医,平时多选择自我医疗。

三、 针对社区医疗体系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扩大财政投资,继续改善社区的医疗环境。经济基础任何时候都是推动一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适当扩大对社区医疗体系财政投入,改善社区医疗机构的设备设施,保证社区医疗机构提供药物的质量,是吸引居民在社区医疗机构就医的基础。提高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待遇,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社区医疗机构提高其的软实力,有利于改善民众对社区医疗机构的看法。

(二) 调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使其与社区医疗体系相结合。争取居民医疗保险对社区医疗机构的认同度,并实行适当的政策倾斜,使居民医疗保障与社区医疗体系运行之间实现配合,有利于增强社区医疗机构对民众的吸引力,也能为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

(三) 宣传社区医疗机构,调整居民的就医意识。向民众宣传社区医疗机构,让民众了解社区医疗机构、走进社区医疗机构、信任社区医疗机构。培养民众“大病就医院,小病就社区”的意识,扩大社区医疗机构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提高其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力。

(四) 丰富完善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内容。社区医疗机构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帮助民众预防疾病。想要让民众倾向于选择社区医疗机构必须让社区医疗机构有独特的吸引力,而为居民提供预防疾病的知识便是社区医疗机构与大医院很大的不同,社区医疗机构应该发挥这一优势,对民众进行疫病预防的教育,必定能促进更多的民众相信社区医疗机构。

(五) 医务工作者就业许可的政策倾斜。借鉴我国即将改革的公务员考试制度,要求医务工作者的基层工作经验,鼓励年轻有为的医生走进社区医疗机构,在为民众服务。同时,形成大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的密切联系,要求资深专家定时走进社区医疗机构为民众服务,并与专家在医院的考勤相挂钩,提高专家为居民服务的积极性,保证其为居民服务的治疗,为民众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申丽坤,我国社区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5月

[2]申丽坤,探究社区医疗发展之路[J], 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3期

[3]唐莹,谢健民,发展社区医疗重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J], 上海医药,2009年02期

作者简介:罗广晖(1988-),男,汉族,山西省运城市人,社会学硕士,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社会学专业,发展社会学。

作者:罗广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