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研究

2022-11-24

第一篇: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研究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职高专外贸英语等专业的一门课程。针对这门课程,我就目前的教学和考核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课堂教学采取探究式教学。

课堂教学是最目前高职高专主要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的质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也最大。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提高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传统的讲课方式是老师“一言堂”,老师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和抄黑板,这种满堂灌的方式常常使学生“囫囵吞枣”不能消化。

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我认为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可被认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什么是探究式;第二层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现在我们常说教学要创新,怎么创新?许多人感到迷离,其实,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创新就在一个个探究实践活动中,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再总结出新的理论,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创新活动,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

2、在期末成绩分数中加大平时课堂表现、平时成绩和课外实践的比重。

高职高专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书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与所学课程相关的技能。平时课堂表现和平时成绩不仅可以反映出学生平时对所学课程的关注程度和努力程度,也可以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而课外实践则能反映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某个技术或者在某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正是高职高专办学的目的所在,因此,在对学生的考核中就应该加大平时课堂表现、平时成绩和课外实践的比重。而现行的课程总成绩构成中只有30%的平时成绩和70%的期末考试成绩。这不能体现上述的课堂表现和课外实践两项内容在教学和考核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建议该课程期末的成绩构成可以改为: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5%,平时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课外实践占总成绩的20%。

第二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国际贸易实务》这一课程,暑假里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方式以及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认证的思考,并查阅大量的资料,求证能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总结如下: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 WTO,我国经济面向全球开放,全方位地开展国际经济合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涉足对外贸易,对于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知识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我国大部分高校已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经济和管理学科的专业建设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只注重理论、忽视实践教学。国际贸易实务在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科学,该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必须与实践结合。学生参加工作能力较强而实际炒作能力较差。这主要因为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片面强调理论知识和已有经验,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授课内容能够以更加形象。生动、丰富的方式得以体现,过分注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模式,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本身的时效性和操作性。教师的讲授从书本到书本,容易与外贸实际业务脱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学生动手能力差当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普遍较弱,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很难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在审核和修改信用证,填制各种单证,报验报关和防范商业风险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一般外贸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往往强调具有基本操作经验,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因缺乏实务操作技能,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差对其在外贸行业的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

2.专业教师缺乏外贸实践经验

专业教师与实际的外贸业务脱节,不利于实践课内容的教学。部分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是缺乏直接的外贸工作经历,讲授国际贸易实务实践课程时显得力不从心。有的教师甚至讲了多年实务课程却没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外贸业务环节,也没有见过外贸业务中使用的各种单证。这种从“书本到一书本”,而不是“从实践到书本”的讲授,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外贸实践的需要。

3.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传统的课程由于理论偏多的关系,老师按课本传授知识,学生记笔记,然后通过解题的方式获得学习情况的反馈,最后通过试卷考核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也是高校中的主要授课方式。如果也按这种照本宣科的方法来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不仅学生积极性不高,而且不能学到实践技能。如今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开展得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是理论教学加软件教学。总体来说,教学方法存在着单一的问题。

4、考核方式不合理

在很多高校中,传统的考核模式就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命题在期末印制试卷,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学生做试题,老师阅卷给出分数。这种考核方式看似公平合理但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和能力。尤其像国际贸易实务这种操作性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只是说明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能力,而无法反映出学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的能力。因而,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是无法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向应用型人才发展的。

三、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的建议

1、加强实践教学

结合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知识点加大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模式口它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开展模拟实践教学通过让学生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的不同当事人,使学生有实际操作的经历,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对外经贸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模拟的方式可以有三种: ( 1) 课堂模拟。课堂模拟是在学校内的课堂进行。例如信用证支付的流程,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担任买卖双方、开证行、议付行、通知行、付款行、运输公司、保险公司等,加深学生理解当事人的义务,需要什么样的单据,以及单据如何在当事人中使用。 ( 2) 网络模拟。引入计算机模拟实训,学生以买卖双方的身份独立完成一项业务,理解实际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为此,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一个进出口贸易模拟操作实验室,购买相关的进出口业务模拟实习软件,使学生进行全程操作,教师实时监控并进行答疑。对于重要的步骤和方法可以反复训练,直到学生可以独立操作。 ( 3) 实地模拟。学生对于国际贸易的实际工作充满着好奇,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安排学生到附近的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实习,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互渗透。外贸专业人员利用实际的工作经验,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充分地理解理论教学的内容安排,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

为了解决国际贸易实务讲授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欠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组织教师外出进修。通过进修教师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面的改革内容特别是就如何增加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实践教学进行经验共享,并能在交流中获取前沿的学科知识、吸取最新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2)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教师缺乏外贸实践工作经验是造成讲授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最主要原因。对于这一方面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由学校以多种方式与企业进行合作并跟企业协商派本校教师到企业内部相应岗位从事工作.让他们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有机会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从中学习和获取实践经验。

(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室尽管只是一种模拟操作但由于它是最为靠近现实外贸操作的场景学习模式所以教师积极参与其建设过程以及组织学生进行仿真模拟操作,也是自己增加和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另外尽管实训基地主要是为学生实践操作而设立,若教师能与企业中的专业人员一起配合顺利完成指导学生实习的工作那么其过程中反馈的很多信息也是有利于其实践经验积累的。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改变原先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例如: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尽量增加课程信息量运用多种软件和工具使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特别是像国际贸易实务这种实务性强的课程在应用多媒体授课时要结合每节课的主要内容,播放一些真实的贸易流程,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内容。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国际贸易实务学习的网络平台。在此平台上应发布教案、多媒体课件、练习题、最新信息、国际贸易网站的一些链接并将其与实训室中的模拟操作软件系统链接以便学生课后能自主模拟操作;同时开设在线答疑,以便随时与学生就疑惑的问题进行交流。

4、多样化考核方式,建立公正合理的考核体系

改革考试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评方式。 为了突出本课程的实践性应改变原先传

统的期末闭卷考评方式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像闭卷或开卷考核、场景模拟考核、上机模拟操作考核、专题调研和校外实习等。

第三篇:研究关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

相关分析

论文关键词:专业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

论文摘要:本分析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讨论了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存在的障碍。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实施进行了探讨。

1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1培养既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又具有特长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中国入世后。随着对外经贸合作的增加,国际交流越来越重要。对外贸行业而言,商务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人才上需要的是真正具备相关行业的产品专业知识、具有国际沟通能力。具有从事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从谈单到贸易成交的过程中能够独当一面的综合性人才。这样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素质需求可以为:(1)具有良好职业。对外贸企业而言,一是要求工作人员能保守商业秘密,二是具有企业忠诚度。(2)具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应用技能,主要是指涉外商务的沟通技能。(3)能适应外贸业务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各种专业操作技能。(4)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水平证书。从重庆市人才网招聘信息来看,具备较强的英语读写,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掌握英语,具有一定行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的外贸人才备受企业青睐。然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除了基础英语课外。主要接受的是中文语言教学,他们具有较强的外贸业务知识,但是不具备参与国际商务活动的外语交流能力,与现有的市场需求存在巨大差距。

1.2课程本身的需要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涉外性和专业性、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外贸业务中涉及到的诸多外文单据如信用证、汇票、海运提单都会在该门课程中呈现,要求学生能够审核信用证并能提出修改,要求学生要能制作外贸出口结汇的全套单据。也就是说,课程本身对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选择该门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更符合课程的特点,也便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2高职国际贸易课程开展双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障碍

2.1从学生特点上看,英语基础差是高职学生的一个普遍现象,同时学生起点不一,差

别较大。这也是我国高职的生源的普遍特点。即学生来源类型较杂。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等,绝大多数是来自普通高中。这三类学生入学起点不同,、专业素质不同。个别同学能够通过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而大部分学生只打到大学英语三级水平,个别学生甚至对英语有一种学习抵触情绪。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而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由于讲解内容涉及对外贸易业务开展各个环节及操作,内容重要且紧扣外贸实践,学生本身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高。但是如果采取双语教学的模式,一旦教学方法不恰当,不但达不到预想的教学目的,甚至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2.2从教师特点上看。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匮乏。双语专业课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较高,不仅英语阅读水平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好,要求发音准确,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高职院校胜任外贸课程的教师普遍是毕业于类专业的硕士及以上。普遍的情况是,他们具有较强的英语读、写能力,但是口语表达能力还不够强,课堂用语和讲授用语能力极为有限,师生交流用语和教师反馈用语表达困难,难以自主地运用英语语言驾御课堂。而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英语表达能力较强,但是外贸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都有待加强。因此,要开展双语教学。必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2.3从教材上看,适合高职类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目前在教材市场上寥寥无几。如果采用原版英文教材,一方面国家之间文化差异、业务操作差异大,不符合中国国情: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差,学生自学和预习均困难,实用性不强。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但主要适合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高职类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来讲,笔者认为最好是选择以中文为主,并附有英文专业术语或词汇的和解释,配有一定中英文练习题的教材。

3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策略探讨

3.1避免对双语教学的错误认识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实施双语教育的一种手段。所谓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不是学习外语,而是利用外语语言来进行学习。对《国际贸易实务》而言。开设双语教学。其教学目标,最终是使学生对整个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有清晰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业务操作。在学好外贸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外经贸英语的表达和应用能力。因此,教师的讲解不能过度强调英语语言本身的学习,而是重在给学生讲授专业知识,让学生掌握外贸业务技能。同时在不同的章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不同的英语运用能力。比如在国际贸易磋商章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函电磋商

四个环节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英文函电书面磋商能力。在签订前的商务谈判章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沟通能力。在信用证章节,重点让学生掌握信用证的理论知识,同时具有运用英语语言来进行审核和修改信用证的能力。

3.2因材施教,采取循序渐进的双语教学

一是因人而异。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层次差异大的特点,在双语教学初期。以中文为主,少量渗透英文。实际教学中,通过在课前为学生提供专业词汇进行预习的方式,教师逐渐过渡到中英文两种语言交替使用。在课程进入复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纯英文授课对知识进行系统总结。此时学生已经对专业词汇,专业知识掌握,对课程脉络有了总体的了解,对教师英语口语讲授中出现的专业术语能够敏感捕捉,有兴趣有能力接受纯英文课堂教学。二是因教材内容而异。对教材知识难度比较大的章节,如支付工具、货款支付方式部分,教师则主要以中文教学为主,少量渗透英文。如讲授票据行为时,先用中文讲解主要票据行为以及每一种票据行为的界定和知识要点,然后让学生运用专业词汇对票据行为按照先后顺序进行一定的表述。对一些内容相对容易理解的章节,如商品包装、商品数量部分,则主要以英语讲授为主,偶尔使用中文予以补充说明。

3.3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一是突出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形式多样。如对学生制单进行实训,并组织比赛。既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又强化了学生对英文单据的学习能力。又如采取角色扮演法模拟外贸合同签订,学生为了完成一笔出口或进口的合同,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外文合同的书写能力。通过实训教学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和对英文运用能力提高的需求,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二是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尽量多采用图表、图示的方法,以短小精简的英文注解出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4重视学生外语程度,培养学生外语语言习惯和专业英语素养

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双语教学氛围。在学生低年级阶段,除了课堂上学习英语,进行英语运用能力培训外,通过早自习。强化训练学生英语口语、听力,二年级后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前,开设《商务英语》、《函电英语》等先行课程,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三年级则注重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相关才子认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仅是对教师语言运用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教师教学语言设计、教学方法设计的考验。本文仅针对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提出一定的探讨,有关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

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还需要作更进一步的探索和研讨。

参考文献:

1王卉,张昌兵.国际贸易实务的双语教学策略.南京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2):74-78

第四篇: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内容研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内容研究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内容研究

【摘 要】加强和完善高等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课教学体系改革,是新形势下高校建设的新任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课教学是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从适应时代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建立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实训塞地和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型,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教学工作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内容进行研究。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工业沙盘;实训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货物买卖的有关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课程,也是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我们把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界定为: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视野开阔且受到较严格的对外交流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能运用外语从事外贸业务,并且有能力向经济学相关学科领域拓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我院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主要在国际贸易计算机模拟平台和场景模拟平台两大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对国际贸易主要流程的场景模拟来对实习进行深化,即把虚拟的贸易环境转到现实中来,以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对贸易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几年的实际教学活动对于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内容有以下体会:

1.明确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要求

通过本科课程实验实训后,除了达到的课本知识要求:掌握外贸业务知识;理解磋商的交易条款;理解商品价格的构成;掌握签订买卖合同的知识;理解开立信用证、审核信用证的要点和修改信用证的流程;掌握办理报检通关知识、货物托运预订舱知识、办理保险知识。之外能够熟练进行进出口的成本核算,完成询盘、发盘、还盘等操作;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熟练掌握函电、合同及信用证操作、单据制作等技能;熟悉国际贸易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程;体会国际贸易中当事人的不同地位、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掌握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有利信息的基本技巧;应用国际贸易相关法律与惯例解决实际问题。

2.优化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以国际贸易合同内容为基础、以签订合同及履行合同的业务操作为轴心,以模拟实践教学为手段,以外贸出口具体业务的模拟操作为目标。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外贸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增强外贸业务的感性认识,了解、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实务与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利用外贸实习平台软件教学,使学生在网上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能很快地熟练运用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让学生在实训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掌握和吸收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3.丰富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基本上是老师讲解——学生模拟练习——报告批阅这样一个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存在很大问题,比如说学生在没有接触实训之前很难理解透老师的讲解,学生不能理解老师的讲解就不能有保证教学效,还有在学生模拟练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细节问题,这时候是特别需要老师的指导的,但是一般上实验课程也就只有一个老师,即使有多个老师一起辅导的话,如果其他老师没有带相应的理论课程或是没有带这个班级的课程的话,一方面不了解理论知识点,一方面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这就很难系统的辅导学生实验。所以哪怕有多个老师指导,最终能够很好辅导学生的也就是相应理论课程的那个教师,这就使得教学效果大大打了折扣。最后还有个问题就是老师往往在批阅完学生的报告后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都已经结束,学生是没有办法了解他们报告的问题和报告的正确答案,当然也里面很多报告在设计的时候也并没有标准答案的。这就使得学生实训模拟练习仅仅是走了过场,根本没有结果的反馈。当然这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里面很多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师的不够重视,老师的够重视势必引起学生的忽视,那么最终就不能达到我们实训的真正目的的。

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够完善的,我们在多次实训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种学生比较能够接受、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即学生预习——老师简单讲解——学生模拟练习——老师重点讲解学生练习中的问题——学生继续练习——老师总结——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老师批改后讲解。这个教学方法就避免了上述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些问题,而且学生学习兴趣高,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效果良好,在学生提前预习后老师稍加讲解,学生就有了一些印象,再通过自己动手练习就会更深刻的理解和发现一些问题,在学生没有了解之前老师讲再多再详细学生也没办法完成理解而且会觉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学习在练习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大细节问题,这时候老师可以记下学生的问题,但先不做解答,等到老师总结的环节时再一次性把所有的问题连同理论知识和实训重点知识一起讲解,这样学生就比较感兴趣,也能很好的吸收知识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最后学生还要通过完成报告的方式对所上的实训课程做一个总结和回顾,老师必改报告后会给学生练习做一个反馈,这样学生就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

在这样一种教学方法过程中老师会使用很多的教学手段,比如说利用电子教案讲解,它能够让枯燥的文字生动有趣,便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还有提前给学生发放实训指导书、实训大纲、实训教材,学生利用这些资料做好预习工作,不至于老师讲解时不知所云。

4.推进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教学资料建设

要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一门课程的知识,教学资料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推进教学资料的建设。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资料比较多也比较成熟,但是实训课程的教学资料就非常少。一般情况下老师都是就实训内容自己编写相应的实训指导书和大纲,这些指导书和大纲都是针对实训时所要用的软件或是模型所编写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只告诉了学生怎样去做,至于为什么可能根本没有提到,就更不用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学生完成实训后只是知道一般的流程和操作方法,不会去思考理论课题学习的内容和实际的联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系。这就使得我们必须推进教学资料的建设,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训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后能够对以后工作有所帮助。

即使有少量实训教材也都是照搬照抄其它高校的实训教学模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或是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不符,达不到实训目的。那么根据我院课时安排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编写实训补充教材就显得十分必要。在补充教材中可以包括理论知识的补充、外贸常识、外贸英语等。我院学生可能在基础知识及英语等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应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实训教材,补充一些理论知识和教材中一般涉及不到的外贸常识和英语常见口语和术语,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并且增强对国际贸易的专业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杜宇.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教学模型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9).

[2]夏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软件实训环节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1(3).

[3]李秀华.国际贸易实务实训与练习[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09.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06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额稳居世界第三。伴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Internet已成为对外贸易交流的主要平台,EDI(电子数据交换)成为国际贸易新手段。贸易伙伴可以通过Internet或EDI查询发布商品信息,进行订单磋商与签订,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和银行结算等事宜。目前,我国已经通过EDI实现了进出口企业、海关、商检、运输部门、银行及国家进出口管制部门间的联网,贸易无纸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教育部门领导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提出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应如何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院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为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增强学生的竞争力与岗位适应能力,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节约社会培养成本,以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为切入点,建成了校园网络系统,国际贸易教学与实训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在教学实践中学院取得了成效,尝到了甜头,但更多的是思考。

教学实践

1.课堂教学多媒体化

学院建有73个多媒体教室,为实现多媒体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充分利用学院优越的教学条件,所有专业课都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建立了多媒体课件库,教师间可共享教学资源,以不断完善其教学过程。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所有专业核心课程都安排有小组学习活动。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定活动主题,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共同讨论,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由小组推选代表在课堂上演示、汇报活动成果,教师及学生共同评选出优秀小组加以鼓励,学生参与积极性极高。通过这种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了学生沟通合作能力。

2.教学仿真化

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省教育厅、学院共同投资1400万元建设的共享型国家级流通现代化实训基地,集现代化、信息化、仿真化于一体,下设八个实训中心。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依托贸易金融实训中心,配备了先进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软件,可供300人同时进行仿真实训。实训室功能齐全,技术先进,按照空间结构与外贸工作现场相一致的原则,真实再现职业氛围,主要进行进出口合同磋商与签订、外贸单证制作、报关、报检、货代、进出口流程、进出口贸易角色扮演等实训,使学生能在一个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切身体会商品进出口交易的全过程,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实现国际贸易实训的无纸化操作。

另外,在上述教学环境下既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个性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性化”与“协作型”教学结合起来。

个性化教学。在实训教学设计中,实训指导教师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如出口流程实训,教师先引入企业实际案例,提出要求并作出示范,按实际出口交易的基本运作过程,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具体的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以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出口报价与还价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出口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以及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操作技能为主线,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仿真模拟来组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出口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文件传输全部通过网络进行,与实际工作岗位操作零距离贴近。此外,注重 “教”与“学”的互动,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与指导教师进行个性化的交流,指导教师也能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每个学生作出个性化的指导,“因材施教”可以更好地得到体现,从而使教学的效果得到实质性提高。

协作型教学。通过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掌握了进出口各运作节点的基本任务与技能后,再进行协作型教学。例如,进出口贸易角色扮演实训,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参与虚拟贸易的小组都将按照实训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了模拟贸易环境。通过角色扮演,他们将了解出口商、进口商、银行、外贸运输部门、保险公司、商检、海关、政府管理机构等部门的日常工作,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进出口相关部门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到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在模拟操作过程中,任何一个进出口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整个交易过程处于停滞状态。通过实训,培养学生准时、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每个环节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合作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职业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个性化”与“协作型”教学相结合。教学组织中,也可以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采用并列与流程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角色扮演实训时,由于某一个角色在工作时,其他小组处于等待状态,可以安排这些小组的学生自己扮演所有的角色,两项任务同时进行。

通过创建虚拟工作环境模拟实训,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3.自主学习网络化

由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及职业生涯规划也各有不同,这使得课内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利用校园网,将模拟实训内容挂到服务器上,每个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校园内任意地点通过任何一台终端机访问服务器,进行自主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按需施教,不论是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条件等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多媒体课件的整体制作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每门专业课程都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但有些课件制作粗糙、智能性差、交互性不强,有些课件只是文字的简单罗列,大多数的课件是静态的,缺乏视频课件,不能很好地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2.软件更新速度慢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不断更新。但软件商考虑开发成本等原因,软件的更新速度慢,学院自身又没有这方面的专门人才,这些情况使实际业务操作的改进不能在相应的教学实训系统中得到体现,实训系统与企业实务不能很好地保持同步。

3.网络自主学习形式单一,教育资源共享不够

目前,挂到校园服务器上的网络课程仅限于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内容为模拟操作、在线答疑、日常测试等,而且只有校园网内网才能访问,还没有讲授型网络课程。今后应该开发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活动更加个性化、情境化、综合化,逐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4.软硬件环境建设不同步

目前的仿真模拟、网络化学习,更多的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侧重网络与教学软件的应用。对如何创建适当的情境和信息丰富的学习环境,设计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协作型的学习活动、研究型的学习活动、综合型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以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凸显。

对策与措施

1.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为了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培训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业务培训,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能恰当设计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即对教什么、怎样教、如何学、如何考进行科学设计,构建既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又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培训可以采取以老带新及到企业挂职锻炼方式进行。其次是技术培训,主要培训教师如何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恰当地使用教学媒体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可聘请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

2.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全真模拟

目前在实训中心开展的实训还停留在仿真层面。学院建有“热淘网”,学生可在网上进行实际的电子商务操作。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计划在“热淘网”上开辟一个类似于“阿里巴巴”的网络空间,供学生进行全真模拟操作。

3.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为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通过与行业协会、企业合作自主开发与引进并举的方式,整合、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有校本特色的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包括专业标准库、课程标准库、多媒体课件库、网络课程库、试题库、案例库等模块。与其他高职院校进行课程互选、资料库共享;还可通过网络,使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能够通过资源共享系统使用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活动的开展,形成开放的新型教学模式,展示和推广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探索和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必然目标。人才培养水平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职业教育已经由规模建设转向内涵建设。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将更加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整个教学系统和谐有序地运转,实现教学信息化、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上一篇:国际大厦物业服务协议下一篇:国际理解教育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