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班会教案

2022-11-24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际理解教育班会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国际理解教育班会教案

打印七下国际理解教育教案一

地方教材《国际理解教育》

第一课 国际交往礼仪

1-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国际礼仪。

2、在阅读与交流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

3、通过讨论与感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交往态度。

4、帮助学生开阔国际交往视野,尊重、包容和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礼仪习俗。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基本国际礼仪。

三、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四、设计思路:

1、以“故事”和“常识”构建课堂,增强课堂趣味性。

2、以“讨论”、“阅读”和“交流”为主要形式,深化课堂感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弟子规》中的一段话。边读边想,这几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

2、多媒体出示《弟子规》选段,学生跟教师诵读。

(1)多媒体出示《弟子规》

(2)师生一起诵读《弟子规》。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3、简单感悟《弟子规》:

(1)教师问:“长”是什么意思?这几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回答:

①“长”就是长辈的意思。

②这几句话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

4、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小结: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随着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各民族之间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国际交往礼仪已越来越重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际之间交往的基本礼仪。

(2)板书课题:《国际交往礼仪》

(3)齐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二)初步了解各国不同的见面礼仪

1、点拨:初识礼仪

(1)教师:同学们,你认为什么是礼仪?(板书:礼仪)

(2)学生:礼仪,就是礼节与仪式。

(3)教师:我们生活中,礼仪无处不在。它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外在素质的体现。简单说,礼仪就是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正确的礼仪,在国际交往中尤为重要。

2、教师过渡:礼仪表现的方式有很多,赠送合适的礼物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小东和玲玲要参加“国际儿童联欢会”,他们想为外国小朋友准备一些小礼物。在准备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大家自自由阅读教材第一和第二页的内容。

3、学生自由阅读教材。

(1)自由阅读教材第一和第二页的内容。

(2)把你感兴趣的地方做上记号。

4、指名回答:小朋友初次拜访,送礼物时应注意些什么?

(1)避免中国人送礼时的口头禅;

(2)给英国人不要送百合花;

(3)给美国人要送单数,讲究包装;

(4)给日本人送礼,要用双手;

5、出示课件,教师过渡:除了准备合适的礼物,打招呼也是人际交往中基本的礼仪形式。生活中,遇到自己熟悉的人,你们都是怎样打招呼的?哪个同学愿意先和我打个招呼呢?注意,我现在可以是你生活中任何一个熟悉的人。

(1)学生同老师打招呼。

①学生同老师打招呼:同学们,先和我打个招呼吧?

②教师:你这样和我打招呼,是把我当成什么人?

A:把自己当成老师同龄人;B:当成长辈;C:当成朋友;

(2)教师过度:生活中,遇到自己熟悉的人,我们都会和他们打个招呼,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不同的人,我们和他们打招呼的方式也会不一样。国际交往中,我们又该怎样同外国人打招呼呢?

(3)了解打招呼的基本方式。

①布置学习任务:

如果遇到外国人,你会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呢?请同学们在同桌之间相互演练一下。请注意,你是在和哪个国家人在打招呼。

②同桌相互演练,教师巡视。

③指名学生示范表演:

教师:哪两个同学愿意上来给大家表演一番?

(学生表演)

教师:你们都是哪国人?为什么要这样打招呼呢?

④了解打招呼的基本方式

教师:出示课件 学生:口答。

(三)故事阅读1

1、过渡:互赠礼物、打招呼,是朋友间交往的常见礼节,也是国际交往中的常见礼节。除了这些,国际交往中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丢手绢》的故事。

2、学生读《丢手绢》的故事。

(1)教师出示课件;(2)学生自由阅读故事《丢手绢》;

3、四人小组交流:

(1)美国记者的言行你怎么看?

(2)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

(3)国际交往,需要注意什么?

4、指名代表汇报。

(1)美国记者的言行,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

(2)周恩来总理这样做,是因为美国记者不礼貌,不尊重。是对美国记者这种不尊重他人行为的有力回击。 (3)国际交往中,需要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

5、教师小结:尊重,是国际交往的基础。《丢手绢》这个故事,美国记者就是缺乏国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尊重(板书:尊重),才受到了周恩来总理有力的反击,结果自取其辱。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国际交往我们还遵循哪些基本的基本准则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了解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屏幕出示国际交往准则。

(2)学生齐读。

6、观察漫画交流:

(1)过渡:国际交往中,除了一些基本的准则,与人谈话还应注意一些小技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这幅漫画。

(2)课件出示漫画:

①学生观察漫画。

②指名分角色读漫画的对话。

(3)同桌议论:这样的交谈,你怎么看?

(4)指名汇报:

①公共场合不应该大声喧哗

②说话要文明,自然、亲切、得体。

(5)教师归纳,屏幕展示小结。

①教师归纳:国际交往中,高超的谈话技巧,能增强与人交往的效果。与人交谈,我们要注意那些技巧呢?请看大屏幕。

②大屏幕出示谈话小技巧,学生齐读。

(四)故事阅读2

1、过渡:国际交往除了需要基本的尊重,还需要什么?请看发生在清朝末年的一个外交故事。

2、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

(1)轻声阅读“李鸿章和洗手水”的小故事。

(2)思考:洗手水能喝吗?李鸿章和外国人却喝了,为什么?

3、学生自由轻声阅读故事。

4、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5、指名汇报。

(1)洗手水不能喝。

(2)李鸿章喝洗手水,是因为不懂外国的一些礼仪。

(3)外国人喝洗手水,是出于对国外使节的尊重,不让李鸿章难看。也是对外宾一些有欠妥当行为的包容。

6、教师小结、板书:

(1)教师板书:包容。小结:人际交往礼仪中,除了尊重还需要包容。在国际交往礼仪中,尤其如此。

(2)拓展补充:国际交往中,适当了解别国的基本礼仪,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和包容。就是吃饭用餐,也是如此。那么,在同外国人用餐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①结合视频和课前的预习,同桌互相交流。

②学生抢答。

(五)总结课堂

各民族的尊重和包容,构成了我们今天这个和谐的世界。我们相信,凭借这种国际尊重、国际包容和国际理解(板书:理解),人类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请同学们课外看看后面的表格,想想这些不良的国际交往行为,会产生哪些不良的影响呢?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国际和平日》

3-4课时 [教学情境] 一.引入: 师:小朋友,你从这几幅图片上看到了些什么?(课件展示) 生:我看到和平鸽。

生:我还看到了和平鸽的嘴里衔着一枝绿色的树枝。 师:那么那根绿色的树枝是什么呢? 生:我知道。那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

师:你真聪明。对啊!和平鸽和橄榄枝都象征着和平,那么你知道它们的来 历吗? 生:我知道有一个叫诺亚方舟的故事,是我妈妈告诉我的。 师:你真了不起!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这个故事? 生:想!(孩子的声音回答的很响亮) 师:竖起你的小耳朵,我开始讲故事了。

二、师生交流

(一)和平鸽和橄榄枝的由来。 师:(边播放课件边讲故事)在远古时代,主宰人类命运的上帝发现人间道德风气败坏,十分震怒,决定发一场大洪水,把人类全都毁掉,众天神中有的提议地球上应当保留一点生命,否则就显得太残酷了,上帝认为非常有道理。经过一番考察,他认为诺亚夫妇是惟一的一对好人,上帝就派使者通知诺亚洪水快来了,挪亚赶紧和他的儿子造了一艘大船,叫做方舟。当洪水漫来的时候,诺亚一家登上了方舟,并在各种动物中挑选一对雌雄,带到船上,以逃避灾难。方舟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飘荡了好些日子。终于雨停了,诺亚放出鸽子打探情报,鸽子衔着一根青绿色的橄榄枝叶飞回来报喜,挪亚知道洪水已退,和平日子来临,世界生命开始了新的转机。自此以后,人类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鸽子也被誉为“和平鸽”了。(老师讲解地绘声绘色,孩子们都睁大眼睛听着,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意犹未尽)

(二)你认为什么是和平? 师:你认为什么是和平?

生:我和小朋友可以一起在操场玩。 生:我们不用经常搬家。 生:大家可以一起做游戏。 生:就是没有战争。 生:大家都不用打仗。 生:大人们没有武器。 生:我们可以每天上学。

师:每一个小朋友对和平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是啊,我和你们一样,认为只要能够过上平平安安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快乐。

(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 师:我们的地球那么大,是否在地球上生活的所有小朋友都和我们一样过着安定的生活呢? 生:不是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过新闻,有的地方在打仗,小朋友就不能上学了。

生:打仗的时候,小朋友就会变成孤儿了。爸爸、妈妈都死了,没有人会来照顾他们。 生:打仗有人会失去生命。 师:你认为什么是战争? 生:战争很恐怖。 生:战争会丢失性命。

生:战争就是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了。 生:战争要离开自己的家,到别人的国家去。 生:战争的时候,小朋友就不能上学了。

生:战争的时候,小朋友没有爸爸了,因为他们都要去打仗了。

师:战争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播放课件)你从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生:有一个小朋友跟着他的爸爸在逃亡。 师:你怎么知道是逃亡?

生:因为我看到远处有硝烟,还有坦克车,说明这个地方在发生战争。 师:那个骑在爸爸肩膀上的小女孩会想些什么呢? 生:她也许会想,我再也没有家了。 生:她想,我会死吗?

生:她还会想,我的妈妈会在哪里?

师:这个小女孩的童年是灰色的,战争剥夺了她享受童年美好时光的权利,或许在逃亡的过程中,等待她的是死亡,她和父亲到底应该去哪里呢?(继续看课件)你从这个小女孩的表情上读懂了什么?

生:她非常害怕,使劲地抓住大人的衣服。

师:远处的硝烟告诉大家,或许只有逃亡才能保住性命。小女孩的眼里盛满了恐惧和无助。(播放课件)这个孩子在赶什么?

生:他住在医院里,鼻子里还插着管子。

师:我想他一定很难受。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生:因为战争让他在逃亡的过程中可能被子弹打中了。 生:我想他一定很疼。

师:他还只是个小宝宝,没有能够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没有在公园的草地上玩耍,他的命运会因为战争而改变。(播放课件)这个小女孩的处境跟那个小宝宝是一样的,她应该是上学的年龄却躺在病床上。瘦弱的身躯,空洞的眼神,她一定在期待着和平。战争带给了人类的是什么?

生:它带给人们死亡。

生:它让孩子无家可归,变成孤儿。

生:它让小朋友不能上学,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

师:战争让我们失去亲人,背井离乡,带给我们太多的伤痛,战争让一切都蒙上了悲伤的色彩,人类在战争中成了牺牲品,因而全世界的人民都渴望和平不要战争。接着老师请你跟我一起观看一个短片,记录下你最深刻的一个画面,告诉大家你的想法。(观看音乐短片)(教室里鸦雀无声,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冲击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渴望和平的情感被激发了,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

生:我最感动的是那些战士放下了枪,表示战争可以结束了。

生:我最难忘的是一个小女孩拿了一朵花给士兵,表示它不想要战争。

生:我最难忘的是一开始很多小朋友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表示他们在战争中受伤了。 生: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是大家都点燃了蜡烛祈祷,希望和平。 生:我还想说,我看的掉眼泪了。 师:曾经有这样一组电视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悼念联合国在伊拉克遇难者的追悼会上,一面从灾难现场取回的联合国旗帜,尽管已支离破碎,仍然悬挂在会议厅的讲坛之上。我们不会忘记,在巴格达发生的恐怖袭击爆炸案,当追悼会结束,旗帜从会场上方缓缓降下时,那几个洞穿了橄榄枝的弹洞,不仅仅是损毁了一面旗帜,也仿若洞穿了人们心头对和平的殷殷期盼。和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期盼,可正是在人类自己不断制造的流血冲突中,我们从未获得过真正持久的和平。在这个新世纪的初期,和平依然离我们很远很远。

(四)许愿 师:小朋友,看了这么多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张许愿卡,好吗?你希望用什么图案做许愿卡?

生:用橄榄枝,因为它象征着和平。 生:用和平鸽吧!

师:好,就用和平鸽。老师给每一个小朋友发一只和平鸽。你发现它少了什么? 生:大眼睛。

师:那就请你给它画上一对明亮的大眼睛,并且在它的身上写上你的愿望。(在音乐声中,孩子开始动手绘制并写下自己的愿望。)谁愿意与大家交流。(孩子们拿着许愿卡交流) 生:我希望没有战争。

生:我希望地球上所有的孩子象我们一样幸福。 生:人类永远都只有和平,没有战争。

师: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你们一起读一读好吗?(课件展示)

我希望世界上永远都没有战争。

我喜欢和平。

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孩子象我们一样过的幸福、快乐。

我希望在地球上生活的每一个人都不要去参加战争,我们都要和平。

(五)介绍和平日及有关知识

师:全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希望远离战争,因此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联合国将举办活动提请所有人民关注、庆祝和纪念这个日子。国际和平日有自己的会徽和和平旗。(课件展示)在2002年的国际和平日纪念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敲响了和平钟。 师:放置在联合国总部和平花园里的和平钟是用五大洲儿童捐献的辅币制作的,它是全球团结的象征,钟上刻的文字是“世界绝对和平万岁”。孩子们的心愿多么单纯、多么善良,在国际和平日里还将展开一系列活动。(课件演示)有国际和平日的演奏活动;阿富汗儿童参加反对战争的游行;印度护士手举“热爱和平“的标志;柬埔寨金边人民庆祝世界和平日;我们中国还派出了”维和部队“。和平——无疑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没有人可以否认这种追求的价值,没有人可以否定这份愿望的美好,因为---和平与人性共存,这个世界因为还有和平的信仰而充满希望。那我们小朋友可以为维护和平做些什么呢?

(六)我为和平尽心意 生:我们做一只和平鸽吧!

师:真是个好主意。我把和平鸽的身体做好了,你给它插上翅膀,好吗? 生:好!(播放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生先剪下翅膀再插入和平鸽的身体里) 师:和平鸽,能够传递我们对和平的渴望!你希望它非到哪里去呢? 生:我的和平鸽飞到有战争的地方,把和平带给那些小朋友。

师:让我们一起高举和平鸽,把我们最美好的祝愿,对和平的渴望一并带给那些正在受到战争迫害的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够和我们一样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教学反思] 世界有多大?孩子们说:象大海一样,象天空一样„„“老师,你说呢?”我笑而不答,因为我真的很想让我的孩子们能多学一点本领,能有机会多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我真的回答不上来世界有多大,可是我却找到了一条可以通往世界的路,那就是我任教的科目:国际理解教育!当我涉及了一个我从未涉足的领域时,我除了兴奋还有惊喜,它带给我的何止是知识,它为我和孩子们插上了一对翅膀,让我们可以尽情地遨游,不断地学习,不断的收获,同时也不断地被感动着,就象这一节《世界和平日》。

我的忙碌,是因为不断地修改教学内容和课件;我的理解,是因为它既涵盖了思想品德课的一些内容,但又比其更有魅力,因为它敞开的是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我的要求,在短短的35分钟里,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渴望和平的情感能够被激发。我和孩子们时而眼神交流;时而手势比划着;我们都尽量去感受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课堂上借助了多媒体的效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想表达的意念。然而,我就是那么的喜欢挑剔,因为它还留给了我太多的思考。

(一)如何恰如其分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用电影播放音乐短片的效果很好,但是我也发现孩子们年龄小,并不能完全达到我所要创设的意图。有些画面,孩子们是无法感知的。安定、幸福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奢侈品,随心所欲地享受着,索取着,他们又怎能理解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所以在播放时,应该进行一些裁减,突出主题画面,可以截取孩子们可以感受的画面进行组合,通过视觉的冲突来激发内心的情感,从而达到想要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的想法。这样一来,更顺畅,也更自然。课堂教学,追求的并非是华丽的外表,更应该是内在的品质。

(二)活动设计应当别具匠心

在做许愿卡时,我用的是和平鸽,在我为和平尽心意时,我仍然用的是和平鸽。如果只是单独地用作道具,那就完全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其实许愿卡的和平鸽可以两用,发一个没有翅膀的和平鸽写上自己的愿望,再接着追问:这是和平鸽能飞吗?为什么不能飞,孩子自然就会联想到它是没有翅膀的,那解决的办法就只有一个,为它做一对翅膀。为什么要做翅膀呢?因为装上了翅膀,才能我们的祝愿带给那些在战争中生存的孩子。至此,就是水到渠成。太关注孩子的活动,太介意活动为课堂的增色,却没有仔细的揣摩活动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教学的一个部分,只是想让孩子在课堂上动一动手,这样的想法似乎太肤浅了。活动设计,应该把我所想表达的想法传递给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想传递和平的急切心情和愿望。显然,从这一点来说,有所欠缺。

(三)结束是另一个起点

我们的课堂不仅限于学校,它应该延伸到课外,可以培养孩子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可以让孩子们回家以后把学到的知识告诉他们周围的人。一堂课只是课堂教学部分的完结,但是它所留给我的将是思考,将是如何精益求精地对待自己的教学。就象反思的目的,不只是只字片语,还有实践,还有上升到理论,还有研究的报告等等,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研究的结果。所以,我又站在了另一个起点上,看着远方的路„„

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第三课 钢铁长城

5-6课时 ——我国的武装力量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性质、任务。

2、激发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人民军队相关图片。 学生:收集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但我们享受安定幸福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是谁在保卫着我们的安全,维护着社会的稳定?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二、交流学习

1、探索:什么是武装力量?

个人交流——阅读资料——老师讲解

2、阅读课本,弄清楚武装力量的组成、性质、任务。

3、教师讲解,并展示“人民军队的风采”相关图片。

三、课堂实践

故事会:讲人民军队的动人故事,谈感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4课世界古怪奇特有趣的节日 7-8课时 教学 内容

世界古怪奇特有趣的节日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古怪有趣的节日,了解各地不同的民族信仰、文化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2.培养学生国际化意识,以及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包容和欣赏的正确态度,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3.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多媒体展示,激发兴趣

小组合作,交流自己搜集的古怪有趣的节日

展开自己的想象,说说你还希望设立一个什么节日?为什么?

教 学 反 思

教学中,通过精彩的图片展示,学生了解了世界上各种千奇百怪的有趣节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介绍环节,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小组设计环节,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 内容

世界古怪奇特有趣的节日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古怪有趣的节日,了解各地不同的民族信仰、文化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2.培养学生国际化意识,以及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包容和欣赏的正确态度,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3.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多媒体展示,激发兴趣

小组合作,交流自己搜集的古怪有趣的节日

展开自己的想象,说说你还希望设立一个什么节日?为什么?

教 学 反 思

教学中,通过精彩的图片展示,学生了解了世界上各种千奇百怪的有趣节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介绍环节,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小组设计环节,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第5课视野下的《抗日战争》

9-10课时 【教学课时】2课时

【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作好课前预习,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就以下7个问题布置好各小组上百度搜索,完成探究的任务:

日本为何发动这场战争?

为何日军如此野蛮?他们的错误在哪里?

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有哪些错误?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 中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如何理解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地位? 日本有没有支付对华战争赔款?

如何理解现代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态度?展示未来,中日应该如何相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 日军侵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2、理解: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日军暴行及原因;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的错误 和原因;中国取得胜利的原因;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地位;日本对华战争赔 款问题;现代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态度;中日相处之道。

3、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后给中日两国带来的 影响,并分析目前中日关系的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归纳法、问题探究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2、反对唯我独尊式的种族歧视和仇外情绪的煽动,应该在中日关系三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

3、尊重和理解他民族的文化,消除民族偏见,拥有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

4、树立世界公民意识,提倡协商、合作与对话。

【教学重点】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中国取得胜利的原因; 现代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态度;中日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日军暴行及原因;中日相处之道。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

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和一些右翼分子对二战的描述所体现出来的观点:

1、日本是二战的最大受害国。

2、日本没有侵略中国,是进入中国。

3、日本进入别国的原因是解放黄种人,让黄种人脱离西方白种人的统治。

4、日本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繁荣亚洲。

5、日本军人是解放者,是英雄。

6、根本没有发生过南京大屠杀,也没有慰安妇、奴工问题,全是中国人的捏造。 师:(学生阅读后)到底历史事实是怎么样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去认识历史,去理解历史,也去理解已经过去了60来年的那场战争,思考这场战争“究竟给两国带来了什么?”

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板书)【理解一】日本为何发动这场战争?

师:经过课前同学们的准备,已经有学习小组对这一问题有了很多认识。我们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展示你们的理解。 生:(逐一投影并陈述)

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 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

现实原因:1929-1931年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的野心,日本法西斯专政也趁机得以建立;日本疯狂扩充军费,成为军事强国; 心理原因:(1)日本作为岛国,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经常性的破坏,使得日本人有着明显的孤寂感和危机感,摆脱这种状态,是日本人历史上的长期心理。从丰臣秀吉以后,这种欲望就深深的占据着日本人的心理,这也是为何日本制订大陆政策的重要原因。(2)日本长期形成的军国主义传统有着强烈的扩张欲望,忠于天皇的思想刺激了扩张; 有利条件:日本通过大量的间谍活动了解到中国的国内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作好充分的准备,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师:同学们的陈述从日本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尤其是心理原因方面比较深入。值得表扬。为了全面掌握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适当地补充资料,整合世界史的角度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地位。

师: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在这一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事件呢?请同学们阅读“历史纵横”后进行归纳(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华北事变)。

自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卢沟桥事变”则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日军在我中华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师:(提问)日军在我国犯下了哪些罪行?请同学们根据教科书和从网上找到的资料进行介绍和总结。 (投影)“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学生简单介绍从网络上找到的相关史实) 师:(重点介绍“南京大屠杀”。播放“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片段,要求学生在看的同时记住以下几个数字、地点、人名:1937.12.13,30多万人,6个星期;紫荆山、中山路、中央路、燕子矶、下关码头、汉西门、中华门、扬子江边;松井石根、谷寿夫、野田原、向井敏明。教师请一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这些数字、地点、人名,并请其他学生补充完整。) 资源来源:

师:犯下这种种反人类罪行的日本侵略者,也曾是上有父母下有妻儿的人,是什么使他们从人变成了灭绝人性的恶魔? (板书)【理解二】为何日军如此野蛮?他们的错误在哪里? 师:(提示学生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日军选择南京进行屠城的原因两方面进行思考,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请第二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他们的探究结果进行展示) 生:(投影并陈述) 为何日军如此野蛮?

历史原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 思想原因:忠君思想使得他们坚信这一场战争是以解放者的姿态进行的;日本长期宣传日本人是世界上的优等民族,而中国人是低等民族;通过暴行可以使远离国土的日本军人心理上得到发泄与满足。

现实原因:日军意在灭亡中国,因而意在用屠杀的手段泯灭中国人的抵抗意志,尤其是在中国的首都进行大屠杀更具有警示的作用,是奴化中国人的重要手段;日本进攻南京时后勤物资极其不足等。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对这个问题认识得很到位。尤其难得的是能从思想原因上对日军在暴行进行了心理分析。那么,日军错在哪呢? 生:

一、违反国际法中不得虐待、屠杀战俘的规定,

二、违反国际法中关于战争期间的平民、难民与国际援助机构应受到保护的规定,

三、违反国际战争法中不得使用化学武器的规定,

四、违反医学上不能用活人作医学实验的规定,

五、世界上不存在哪个民族是优等哪个民族是劣等之分,同是世界大家庭成员,应该和谐共处。过分的宣传民族优越论,往往会走向狭隘的民族主义。

师:铁的史实告诉我们,日本在侵略中国期间犯下了滔天罪行,刚才大家有见地的发言,又让我们从理性上分析了日本犯下如此多罪行的一些原因和他们的错误所在。我们在记住这些罪行后又该怎么办呢? 生:讨论。(略) 师:“对过去视而不见的人,对未来将是盲目的。”我们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复制仇恨。当年的爱国志士誓死杀敌,因为不战中国必亡。而今天再“以暴易暴”则是没有出路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二字的内涵与表现是不同的。今天中国公民爱国的表现是什么呢? 生:讨论。(略)

(评:深入学习此目,不仅在于用史实回击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史实的态度,而且在于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引导学生理性爱国而非仅停留在感情宣泄的层面上。)

师:请联系刚才所学知识和以前所学知识,思考日本的侵略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侵略相比,有什么特点? 生:讨论。(略) 师:(总结为:蓄谋已久,逐步扩大,规模大、历时长、屠杀平民、破坏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深远) (板书)【理解三】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有哪些错误?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再来看看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有哪些错误?请第三小组同学为我们展示他们所找到的资料。

生:下面是我们组所找到的资料(投影)

近年来,日本文部省在“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上采取的模糊姿态,一直遭受着亚洲人民的谴责,连德国人也斥之为“这是一个倒退”。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存在着好几种版本,在对于侵华问题的部分内容上,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简单归纳,有以下几种:极力回避对华战争的性质和责任,蓄意淡化和掩盖日军的侵略暴行,刻意强调日本遭受美国原子弹轰炸的事实,过分渲染日本民众遭受核打击的凄凉与悲惨,企图凭借日本民众支持战争来揭示战争的正义性。比如在某些历史教科书中,教科书编写者有意设置了一些插图,如“日本民众欢送出征士兵”、“庆祝攻陷南京的东京街头的民众”等,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问题的本质,正如《中国青年报》(2001年4月16日)所指出的,无疑反映了日本政界长期袒护、纵容右翼势力和右翼言论,甚至与右翼分子沆瀣一气、为虎作伥的本质。 ——引自康长运、何成刚《论历史课程中的民族主义与国际理解教育》 资料2 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中的一些观点,可以罗列为:

1、日本是二战的最大受害国。

2、日本没有侵略中国,是进入中国。

3、日本进入别国的原因是解放黄种人,让黄种人脱离西方白种人的统治。

4、日本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繁荣亚洲。

5、日本军人是解放者,是英雄。

6、根本没有发生过南京大屠杀,也没有慰安妇、奴工问题,全是中国人的捏造。 为什么日本人要这样记录历史呢?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日本的部分人这样描绘历史,是别有用心的。

一、通过片面的强调日本是受害国,来减轻国际惩罚。

二、通过用“进入”、“解放”、“繁荣”、“共荣”等字眼的宣传,回避对华战争的性质和责任,蓄意淡化和掩盖日军的侵略暴行,为日本侵略中国寻找其“正义”性和合理性。

三、现在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的作法,是日本右翼势力膨胀的结果,他们意图通过修改历史教科书,培养青年人的军国主义思想。

师:感谢第三小组的精彩发言,第三小组对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的错误进行了揭露,并指出了原因所在。我们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去认识每当日本官员参拜靖国神社的时候,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反对的声音。不但在日本,在美国的历史教科书中对日本在中国的暴行和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地位也是严重忽视的,甚至很少美国人知晓日军在中国的暴行,直到美籍华裔张纯如女士写作了《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成为美国畅销书之后,这种状况在美国才有所改观。张纯如女士在写作过程中和写作完成后受到身心的强烈震撼和刺激,于2004年在自己的小车内自杀身亡。她所做的,是希望更多的国家理解过去的那场战争,理解中国人所受到的苦难,进而理解当代中国人的民族感情。 那么,我们所应该做的,也是增进民族间的理解,而不是不顾及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感受。 那么,针对美国所作所为,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呢?这就要结合中国是如何抗战的内容来理解。

三、全民族的抗战和抗战的胜利 (板书)【理解四】中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播放FLASH歌曲:《大刀进行曲》,旁边展示歌词

师:面对日军的暴行,中华民族团结起来进行了八年的抗战,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们请第4小组的同学来展示这一问题的探究结果。 生:(投影并陈述)我们小组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既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抗战的重要特点。 师:有哪些事件反映了全民族的团结抗战呢?

生:国民政府组织了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敌后战场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师:(补充关于百团大战、回民支队、普通民众抗日、华侨支持中国抗战的史实。 有了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我们就有了救亡的希望。那么,中国为何能够取得胜利呢? 我们分析这一问题的时候,要从中国、日本、国际环境三个方面来考虑。

(投影相关史料,内容是:中国为何能打持久战:教师强调,在这些原因中,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是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板书)【理解五】如何理解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地位? (投影史料)

美国南伊州大学教授、《日本侵华研究》编辑吴天威教授曾经在给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一封信中指出,二战在亚洲遗留的问题甚多,均亟待解决,但维护当年战争的那段历史真相则是很有意义的。难以置信的是,中学生几乎对中国抗日战争一无所知。更不用提日本给中国人造成的远比犹太人遭到的更可怖的浩劫了。美国人对亚洲战争淡漠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抗日战争及中国浩劫这段历史未能像犹太人浩劫那样成为中等学校的必修课程。这一错误至为严重,不应该容忍,因为如此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悲剧竟为我们的青年学生所不知,无疑我们对此要负责任的。出现这种问题,根源在于有相当多的美国历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持轻视的态度,错误地认为美国人的帮助是中国人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因素。

——转引自康长运、何成刚《论历史课程中的民族主义与国际理解教育》

师:美国的中学教育中,美国中心论在撰写二战历史中特别体现了出来,那么,中国的胜利完全是因为美国人帮助吗?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地位呢? 生:(结合教科书分析、讨论)

师: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确实在二战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特别是在太平洋战区。但是,如果没有中国军民的团结抗战从而将大量日军滞留中国战区,日本陆军将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军民的抗战,在中国战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但在国内,中国军队还开赴国外与盟军协同作战。有哪件事情最能说明这一点呢?

生: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在缅甸战场,中国远征军和英美军队配合击败侵缅日军。中国军队开辟的国外战场,进一步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师:因此,忽视中国军民抗战的作用,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整个反法西斯战争,是全球反法西斯的盟国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的抗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的胜利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有力支持,中国人民也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抗战胜利对国内来说具有哪些伟大的历史意义呢? 生:(结合教科书回答) (板书)【理解六】日本有没有支付对华战争赔款? 师:(投影)

材料一:中国在二战中的损失

1946年数据:军人死伤321万,财产损失133亿美元 1951年数据:人员损失1000万,经济损失500亿美元 如今数据:人员损失3500万,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

材料二:1951年9月,在美国的主持下,在旧金山召开了由52国参加的对日讲和会议。由于代表权的问题,美国支持由台湾的中华民国出席,苏联和英国则支持由北京政府出席,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决定不邀请中国政府参加旧金山对日和会,使得中国失去了争取日本赔款的最佳时机。 材料三:日本宣布投降后,蒋介石对日讲话的四个要点:

1、日本俘虏、日侨民礼送出境。

2、保留天皇制。

3、“发动这场战争的是日本军阀,要求日本人民赔偿战争损失是不公平的”。

4、反对分割占领日本。 材料四:从日本战后的战争赔款情况可以看出,大国和小国对于战争赔款的态度和气量是不同的。按照国际法,只有与战败国进行过交战的战胜国才有资格获得战争赔款。从严格的法律角度来讲,只有中国、美国、英国、苏联、荷兰、澳大利亚有资格索取战争赔款,而这些国家全都放弃了战争赔款。

——以上材料均引自林思云《日本的战争赔款》 师: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讨论,回答)反映了:中国损失巨大,由于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国内战争遗留的问题和中国政府的立场,中国放弃了赔款。 师: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我们请第五学习小组的同学来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生:为什么中国放弃了赔款要求?除了以上几个原因外,(投影)日本侵华战争巩固了蒋介石的地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成为世界“四强”之一;中国政府以大国的度量宽容了日本;美国不主张进一步惩罚日本;1952年,在国际社会中具有中国代表权的台湾“中华民国”地位下降,在国际事务中无法发挥作用,等等原因,中国还是放弃了赔款要求。 师:中国政府以大国肚量放弃了日本赔款,造成了日本不用对中国赔款的史实,这成了一些日本人否定侵华战争的根据。我们当代人要理解的一点是,中华民国蒋介石政府没有追究日本责任,不等于日本没有犯罪。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2年后世界形势的变化,中日关系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我们有必要了解日本对中国进行的经济援助。 (投影史料)

材料一 1978年,华国锋提出了建设十大钢铁基地、十大石油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基地的激进重工业发展计划。由于中国缺乏资金,开始向日本大规模借款,因为当时其它国家都无意向中国提供巨额借款。1978年中国向日本提出55亿美元的巨额借款要求,日本政府最后同意向中国借款3900亿日元(折合18亿美元)。后来日本政府又在1984年、1988年和1998年,三次向中国提供了巨额政府贷款,共计20000亿日元。到1997年底,已交付中国14000亿日元,而中国到1977年底的偿还额仅为200亿日元。 材料二日元贷款的特点是:数额大,利息低(年息3%左右),偿还期限长(偿还期限30年),是一种少有的优惠借贷,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日本人把这种以特别优惠的条件向中国提供巨额借款,看作是对中国放弃战争赔款的报答和对过去侵略行为的赎罪。 材料三从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最大的援助国一直是中国,每年向中国提供5亿多美元的经济援助(包括有偿和无偿的援助)。日本人非常不满中国政府有意识地控制日本对中国经济援助和政府借款的报导,不让中国人民知道日本对中国进行的经济援助的真相。比如北京的地铁二期工程是由日本援助修建的,日本大使馆采访了1000多名乘坐地铁的北京市民,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此事。——以上材料均引自林思云《日本的战争赔款》

师:看了上述材料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日本的对华援助:应该感谢的我们要感谢,但贷款是贷款,赔款是赔款,二者不能等同) 生:(讨论) (板书)【理解七】如何理解现代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态度?展示未来,中日应该如何相处? 师:(投影)

材料一由于回避历史,不愿正确反省历史,日本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据南京师大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南京大学生对日本问题的系列调研结果表明:83.1%的大学生认为日本政府对南京大屠杀等的态度让人对日本产生反感;66.6%的大学生认为日本不是一个正常国家;82.2%的大学生认为日本军国主义会卷土重来;81.2%的大学生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徐国海《中学历史教育中国际理解教育初探》 材料二以抗日战争为参照物,对中国人说,至少要提高对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日渐嚣张的格外警惕;对日本人来说,让他们,特别是战后出生的一代日本人承担战争的罪责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他们至少必须认识、揭露并深刻反省这段最黑暗的历史,防止法西斯势力的死灰复燃。

——康长运、何成刚《论历史课程中的民族主义与国际理解教育》 师: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从材料二中,我们能得出哪些认识?我们请第六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我们作汇报他们的探究结果。 生:当今中华民族对日本民族主要的态度以警惕和反感为主。这种态度的形成,是与日本长期以来不好好反省历史甚至公然修改其历史教科书、日本官员不顾他国人民感情去参拜靖国神社、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以及钓鱼岛问题、慰安妇问题、不承认遗留化武问题等有关的。

生:面对未来,正确处理中日关系,我们觉得应该坚持中日关系三原则,即实事求是、公正合理、寻求和平。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既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是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需要。两国政府及各界人士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都应从这个基本立场出发。

生:歪曲历史将误导未来。实事求是的理解,公正合理的解决问题,最终是为了中日友好。 生:

1、相互交流,让更多的日本人了解历史!

2、和周围邻国一起让日本领导人感觉到不正确认识历史是没有出路的,停止一切损害中日关系的行为。

3、提高我们国力,让日本不敢轻视我们而做出不该做的事。

4、关键时候展示我们是不能随便受人欺负的。

生:我们小组的核心观点是:中日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两国都需要冷静思考尤其是日本。

师:很好!!中日间确实是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小结:(投影)无论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有何巨大差异,都要做到尊重历史事实,要有宽容意识,反对惟我独尊式的种族歧视和仇外情绪等的煽动;学会尊重和理解他民族的文化,消除民族偏见,拥有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我们更要树立世界公民意识,提倡协商、合作与对话。 【教学反思】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战争,如何理解这场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的危害,思考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是我们在高中教学中应该认真进行的。本节课以国际理解教育为出发点,具有国际大视野,通过网络搜索使得内容的信息含量更大,作为课程改革省份的教学设计,本设计还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的能动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讨论充分,收到了较好的整合效果。

地方课《国际理解教育》(七年级下册) 2014----2015学 教学设计

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相春艳

第二篇:国际禁毒日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国际禁毒日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情感目标:

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 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 原因,如何预防;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过程

(一)、世界禁毒日:

1、每年的 6 月 26 日是什么日子?

2、你知道为什么要设立世界禁毒日?

(二)、什么是毒品:

了解毒品的种类:

各类毒品, 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 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 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 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三)、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四)、如何预防:

1、吸毒成瘾的途径:

2、吸毒成瘾的原因:

3、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五)、想和做:

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3、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 毒者的目标?

4、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5、小结:

根据你们的回答,老师概括出五个方法:

(1)直截了当——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 110 报警,民 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六)、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也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 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 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 西一碰都不能碰。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 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 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时刻记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国际禁毒日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二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切合每年6月26日的国际禁毒日,并配合落实禁毒教育的“五个一工程”,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结合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故事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常识、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增强自觉防范及抵制能力、提高拒毒防毒意识,从而防微杜渐、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并结合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 “Yes to Life, No to Drugs!”

活动形式:

1、 让学生查阅、准备有关资料,班会时回答相关问题。

2、 老师通过提供详实的图片、文字资料,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加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问题:是什么使她变化?

二、毒品的危害

1、 对个人:

?吸毒导致精神崩溃

?吸毒使人百病丛生

?吸毒易患艾滋病

?吸毒导致死亡

2、 对家庭:

?吸毒终致倾家荡产

?吸毒导致婚姻家庭破裂

?吸毒祸及下一代

3、 对社会:

?毒品危害社会

?世界为毒品所伤

三、毒品的定义

四、一试身手——快快说出图片所示毒品的名称

五、讨论新型毒品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

1、 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的区别

?作用不同

?吸食方式不同

?吸食前犯罪与吸食后犯罪

2、 吗啡

3、 冰毒

4、 摇头丸

5、 致幻类毒品:麦角乙二胺(LSD)

六、毒品犯罪

《刑法》第6章第7节有关毒品犯罪的罪名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或者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行为,均属犯罪行为。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七、讨论:我们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 青少年吸毒原因分析

?好奇心驱使

?幼稚轻信。上当受骗

?喜欢模仿,不辩是非

?精神空虚,寻求刺激

?缺乏顽强的意志同挫折和不幸抗争

?朋友的负面影响

2、 青少年应该见机行事,坚决拒绝毒品!

? 直截了当法

? 金蝉脱壳法

? 主动出击法

? 秘密报案法

? 及时告知家长法

八、一试身手:情景反应能力测试!

(先讨论,再回答)

八、课堂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九、禁毒公益广告 最后,让学生以两段关于禁毒的公益广告结束本次主题班会。

课后实践

1、 课后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 找机会参加有关禁毒的宣传活动。

3、 建议组织参观上海市禁毒教育馆。

[国际禁毒日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第三篇:国际理解教育《国际和平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直记得一双大眼睛,是孩子的眼睛,但是纯真里带着恐惧与惊慌;一直记得一张小脸,是孩子的稚气未脱的小脸,写着茫然和不知所措;硝烟弥漫的战场,无家可归的孩子,还有那些无辜的生命,这一切谱写的是血与泪的篇章。我无法形容那一幕幕带给我的惊颤,还有汹涌澎湃的正义感,残酷的现实越发显得和平的珍贵,于是便有了我的这一课《国际和平日》,我希望,能运用对比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战争带给人们的不幸和灾难,从而体会到和平的珍贵,进而理解建立国际和平日的重要意义,增强孩子热爱和平的情感,能够从小树立为人类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伟大志向。我一直相信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方法往往是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战争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的孩子们没有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战场,和平对于我们而言并不奢侈,但是如何让生活在幸福中的孩子们体验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是我在设计教案时思考的最多的问题,于是图片、故事、场景诠释了一切!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国际和平日”!

[教学情境]

一.引入:

师:小朋友,你从这几幅图片上看到了些什么?(课件展示)

生:我看到和平鸽。

生:我还看到了和平鸽的嘴里衔着一枝绿色的树枝。

师:那么那根绿色的树枝是什么呢?

生:我知道。那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

师:你真聪明。对啊!和平鸽和橄榄枝都象征着和平,那么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 生:我知道有一个叫诺亚方舟的故事,是我妈妈告诉我的。

师:你真了不起!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这个故事?

生:想!(孩子的声音回答的很响亮)

师:竖起你的小耳朵,我开始讲故事了。

二、师生交流

(一)和平鸽和橄榄枝的由来。

师:(边播放课件边讲故事)在远古时代,主宰人类命运的上帝发现人间道德风气败坏,十分震怒,决定发一场大洪水,把人类全都毁掉,众天神中有的提议地球上应当保留一点生命,否则就显得太残酷了,上帝认为非常有道理。经过一番考察,他认为诺亚夫妇是惟一的一对好人,上帝就派使者通知诺亚洪水快来了,挪亚赶紧和他的儿子造了一艘大船,叫做方舟。当洪水漫来的时候,诺亚一家登上了方舟,并在各种动物中挑选一对雌雄,带到船上,以逃避灾难。方舟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飘荡了好些日子。终于雨停了,诺亚放出鸽子打探情报,鸽子衔着一根青绿色的橄榄枝叶飞回来报喜,挪亚知道洪水已退,和平日子来临,世界生命开始了新的转机。自此以后,人类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鸽子也被誉为“和平鸽”了。(老师讲解地绘声绘色,孩子们都睁大眼睛听着,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意犹未尽)

(二)你认为什么是和平?

师:你认为什么是和平?

生:我和小朋友可以一起在操场玩。

生:我们不用经常搬家。

生:大家可以一起做游戏。

生:就是没有战争。

生:大家都不用打仗。

生:大人们没有武器。

生:我们可以每天上学。

师:每一个小朋友对和平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是啊,我和你们一样,认为只要能够过上平平安安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快乐。

(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

师:我们的地球那么大,是否在地球上生活的所有小朋友都和我们一样过着安定的生活呢? 生:不是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过新闻,有的地方在打仗,小朋友就不能上学了。

生:打仗的时候,小朋友就会变成孤儿了。爸爸、妈妈都死了,没有人会来照顾他们。 生:打仗有人会失去生命。

师:你认为什么是战争?

生:战争很恐怖。

生:战争会丢失性命。

生:战争就是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了。

生:战争要离开自己的家,到别人的国家去。

生:战争的时候,小朋友就不能上学了。

生:战争的时候,小朋友没有爸爸了,因为他们都要去打仗了。

师:战争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播放课件)你从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生:有一个小朋友跟着他的爸爸在逃亡。

师:你怎么知道是逃亡?

生:因为我看到远处有硝烟,还有坦克车,说明这个地方在发生战争。

师:那个骑在爸爸肩膀上的小女孩会想些什么呢?

生:她也许会想,我再也没有家了。

生:她想,我会死吗?

生:她还会想,我的妈妈会在哪里?

师:这个小女孩的童年是灰色的,战争剥夺了她享受童年美好时光的权利,或许在逃亡的过程中,等待她的是死亡,她和父亲到底应该去哪里呢?(继续看课件)你从这个小女孩的表情上读懂了什么?

生:她非常害怕,使劲地抓住大人的衣服。

师:远处的硝烟告诉大家,或许只有逃亡才能保住性命。小女孩的眼里盛满了恐惧和无助。(播放课件)这个孩子在赶什么?

生:他住在医院里,鼻子里还插着管子。

师:我想他一定很难受。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生:因为战争让他在逃亡的过程中可能被子弹打中了。

生:我想他一定很疼。

师:他还只是个小宝宝,没有能够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没有在公园的草地上玩耍,他的命运会因为战争而改变。(播放课件)这个小女孩的处境跟那个小宝宝是一样的,她应该是上学的年龄却躺在病床上。瘦弱的身躯,空洞的眼神,她一定在期待着和平。战争带给了人类的是什么?

生:它带给人们死亡。

生:它让孩子无家可归,变成孤儿。

生:它让小朋友不能上学,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

师:战争让我们失去亲人,背井离乡,带给我们太多的伤痛,战争让一切都蒙上了悲伤的色彩,人类在战争中成了牺牲品,因而全世界的人民都渴望和平不要战争。接着老师请你跟我一起观看一个短片,记录下你最深刻的一个画面,告诉大家你的想法。(观看音乐短片)(教室里鸦雀无声,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冲击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渴望和平的情感被激发了,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

生:我最感动的是那些战士放下了枪,表示战争可以结束了。

生:我最难忘的是一个小女孩拿了一朵花给士兵,表示它不想要战争。

生:我最难忘的是一开始很多小朋友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表示他们在战争中受伤了。 生: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是大家都点燃了蜡烛祈祷,希望和平。

生:我还想说,我看的掉眼泪了。

师:曾经有这样一组电视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悼念联合国在伊拉克遇难者的追悼会上,一面从灾难现场取回的联合国旗帜,尽管已支离破碎,仍然悬挂在会议厅的讲坛之上。我们不会忘记,在巴格达发生的恐怖袭击爆炸案,当追悼会结束,旗帜从会场上方缓缓降下时,那几个洞穿了橄榄枝的弹洞,不仅仅是损毁了一面旗帜,也仿若洞穿了人们心头对和平的殷殷期盼。和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期盼,可正是在人类自己不断制造的流血冲突中,我们从未获得过真正持久的和平。在这个新世纪的初期,和平依然离我们很远很远。

(四)许愿

师:小朋友,看了这么多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张许愿卡,好吗?你希望用什么图案做许愿卡?

生:用橄榄枝,因为它象征着和平。

生:用和平鸽吧!

师:好,就用和平鸽。老师给每一个小朋友发一只和平鸽。你发现它少了什么? 生:大眼睛。

师:那就请你给它画上一对明亮的大眼睛,并且在它的身上写上你的愿望。(在音乐声中,孩子开始动手绘制并写下自己的愿望。)谁愿意与大家交流。(孩子们拿着许愿卡交流) 生:我希望没有战争。

生:我希望地球上所有的孩子象我们一样幸福。

生:人类永远都只有和平,没有战争。

师: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你们一起读一读好吗?(课件展示)

我希望世界上永远都没有战争。

我喜欢和平。

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孩子象我们一样过的幸福、快乐。

我希望在地球上生活的每一个人都不要去参加战争,我们都要和平。

(五)介绍和平日及有关知识

师:全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希望远离战争,因此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联合国将举办活动提请所有人民关注、庆祝和纪念这个日子。国际和平日有自己的会徽和和平旗。(课件展示)在2002年的国际和平日纪念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敲响了和平钟。

师:放置在联合国总部和平花园里的和平钟是用五大洲儿童捐献的辅币制作的,它是全球团

结的象征,钟上刻的文字是“世界绝对和平万岁”。孩子们的心愿多么单纯、多么善良,在国际和平日里还将展开一系列活动。(课件演示)有国际和平日的演奏活动;阿富汗儿童参加反对战争的游行;印度护士手举“热爱和平“的标志;柬埔寨金边人民庆祝世界和平日;我们中国还派出了”维和部队“。和平——无疑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没有人可以否认这种追求的价值,没有人可以否定这份愿望的美好,因为---和平与人性共存,这个世界因为还有和平的信仰而充满希望。那我们小朋友可以为维护和平做些什么呢?

(六)我为和平尽心意

生:我们做一只和平鸽吧!

师:真是个好主意。我把和平鸽的身体做好了,你给它插上翅膀,好吗?

生:好!(播放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生先剪下翅膀再插入和平鸽的身体里) 师:和平鸽,能够传递我们对和平的渴望!你希望它非到哪里去呢?

生:我的和平鸽飞到有战争的地方,把和平带给那些小朋友。

师:让我们一起高举和平鸽,把我们最美好的祝愿,对和平的渴望一并带给那些正在受到战争迫害的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够和我们一样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教学反思]

世界有多大?孩子们说:象大海一样,象天空一样„„“老师,你说呢?”我笑而不答,因为我真的很想让我的孩子们能多学一点本领,能有机会多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我真的回答不上来世界有多大,可是我却找到了一条可以通往世界的路,那就是我任教的科目:国际理解教育!当我涉及了一个我从未涉足的领域时,我除了兴奋还有惊喜,它带给我的何止是知识,它为我和孩子们插上了一对翅膀,让我们可以尽情地遨游,不断地学习,不断的收获,同时也不断地被感动着,就象这一节《世界和平日》。

我的忙碌,是因为不断地修改教学内容和课件;我的理解,是因为它既涵盖了思想品德课的一些内容,但又比其更有魅力,因为它敞开的是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我的要求,在短短的35分钟里,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渴望和平的情感能够被激发。我和孩子们时而眼神交流;时而手势比划着;我们都尽量去感受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课堂上借助了多媒体的效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想表达的意念。然而,我就是那么的喜欢挑剔,因为它还留给了我太多的思考。

(一)如何恰如其分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用电影播放音乐短片的效果很好,但是我也发现孩子们年龄小,并不能完全达到我所要创设的意图。有些画面,孩子们是无法感知的。安定、幸福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奢侈品,随心所欲地享受着,索取着,他们又怎能理解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所以在播放时,应该进行一些裁减,突出主题画面,可以截取孩子们可以感受的画面进行组合,通过视觉的冲突来激发内心的情感,从而达到想要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的想法。这样一来,更顺畅,也更自然。课堂教学,追求的并非是华丽的外表,更应该是内在的品质。

(二)活动设计应当别具匠心

在做许愿卡时,我用的是和平鸽,在我为和平尽心意时,我仍然用的是和平鸽。如果只是单独地用作道具,那就完全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其实许愿卡的和平鸽可以两用,发一个没有翅膀的和平鸽写上自己的愿望,再接着追问:这是和平鸽能飞吗?为什么不能飞,孩子自然就会联想到它是没有翅膀的,那解决的办法就只有一个,为它做一对翅膀。为什么要做翅膀呢?因为装上了翅膀,才能我们的祝愿带给那些在战争中生存的孩子。至此,就是水到渠成。太关注孩子的活动,太介意活动为课堂的增色,却没有仔细的揣摩活动的真正目的是

什么?如果只是教学的一个部分,只是想让孩子在课堂上动一动手,这样的想法似乎太肤浅了。活动设计,应该把我所想表达的想法传递给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想传递和平的急切心情和愿望。显然,从这一点来说,有所欠缺。

(三)结束是另一个起点

我们的课堂不仅限于学校,它应该延伸到课外,可以培养孩子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可以让孩子们回家以后把学到的知识告诉他们周围的人。一堂课只是课堂教学部分的完结,但是它所留给我的将是思考,将是如何精益求精地对待自己的教学。就象反思的目的,不只是只字片语,还有实践,还有上升到理论,还有研究的报告等等,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研究的结果。所以,我又站在了另一个起点上,看着远方的路„„

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第四篇:国际理解教育培训总结

20 世纪后半叶,特别是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人类活动也随着经济的一体化而趋向于全球化。人类活动本质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各国、各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世界各国人民不仅在经济上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在思想、文化上同样如此。为此,在不同文化、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之间,相互依存成为全球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同时,人类活动的全球化也可能导致一个充满全球问题的危险世界。因为在目前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已远远超出了个人乃至一个国家所能解决的范围,如大气变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水污染、动植物物种的灭绝、森林被毁、战争、文化冲突与摩擦以及恐怖袭击等。这一切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这些现象曾经引发了我的关注和思考。但是由于认知结构的欠缺,始终没有找到答案。这次我区组织的国际理解培训,为我的思考打开了窗口,让我看到了曙光。

国际理解教育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的相互依赖变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第 44 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中指出,在青少年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为了使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行 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学习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培养善良、无私、公正、民主、聪颖、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无疑,国际理解的理念是全新的,它适应了国际形势的需要,适应了国际小公民的教育需要。

我主教的是《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学习了基本理论后,我结合我的学科有了如下思考:

1、不要妄自菲薄,认识到我国光辉的过去

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会涉及到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这些题材主要是一些我国历史上的成就。经过学习后,我的认识有了提升:客观公正地对待本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历史,尽可能客观地描述本国的历史和其他国家的历史,重视不同的观点和解释。不美化本国历史,同时也不丑化别国历史,客观公正地再现历史。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了解我国光辉灿烂的过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深他们对自文化的认同。同时了解我国当前相对贫穷落后的根源,增强其为祖国努力奋斗的信心。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文化差异从古至今一直存在,文化无好坏之分,应客观对待文化差异,学习他文化的优秀之处,补充自文化的落后之处,共同发展进步。

2、不要妄自尊大,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的存在

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也会涉及到一些文化题材的教育内容。这些文化题材涉及不同地区的人文、地理、风俗等。经过培训,我认识到应该避免学生出现

妄自尊大的错误,应该避免发生我国古代皇帝出过的笑话——不知道世界上有其他国家存在,以为中国就是中间之国、中心之国。我国只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 分,不可或缺,但是同时又是依赖于其他国家而存在与发展的。“天朝上国”在当今根本不存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如果为人师所指出的方向是错误的,有怎么能要求学生走正确的路呢?国际理解教育给了教师一个更高的思考起点,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指引了方向。

第五篇:主题班会教案:理解父母

一、班会目的

1、让每一位学生去深入了解家庭,父母的含义,其中所包括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一个人一生所处时间最长的即在家中,所以在人生的前半阶段,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整体的知识面和素质以及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我的发展该朝哪条路走,这时家庭的正确引导是很重要的,如何和父母相处,如何消除因时代引起的代沟,将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得以更好的沟通。

2、邀请部分家长出席,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各类游戏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和对子女深沉的爱,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内心深处所思和所想,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的处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为家庭的和谐和子女的健康成长创立一个良好的氛围。特别是有个别家庭现在因为高三的学生学业要求暂时有冲突的家长和学生能够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消除误解,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3、整堂主题班会以“沟通”为基调,所准备节目都和日常生活有关,小品、诗歌、游戏、歌曲等无不体现了“沟通”是现代家庭稳步发展和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的基本原则。

4、整堂主题班会力求人人参与,在班干部的统一带领下,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出谋划策,出金点子,强调人人都是一个完美家庭的主人,在排练的过程中,锻炼班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每一位同学都应在其中担任角色,力求节目精彩,有吸引力并且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班会过程

1、诗歌朗诵:《啊,母亲》

同学自己写的诗作为主题班会的首档节目突出伟大的母爱,使整堂主题班会的主旨精神得到升华。从祖国母亲对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殷殷之情到自己的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和奉献,是同学自己用心去描述,情节感人,让每一位在场的同学都能体会到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

2、 游戏:你知,我知

请家长和同学一起上台,回答几个问题,如:对方的生日,最喜欢的食物,最喜欢的颜色,最讨厌的行为,最喜欢的休闲方式等,看一下父母对子女和自怒对父母这两大家庭最基本要素之间的了解程度,(班主任工作 )特别是作为子女,同学是否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懂得关心他人,主持人的临场发挥和引导作用极其重要,要让每一位同学了解关心父母就要从了解他们做起。一句问候,一句关心都是维系家庭温馨和爱的桥梁。

3、 歌曲联唱:妈妈,再爱我一次;爱的奉献;牵手等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新闻片断,如:有的孩子残疾了,父母如何倾家荡产带他到处治病;一个已是中年的男子的跨国寻母记等;还有我们身边的故事,如:父母亲顶着烈日为孩子买参考书,参加高考咨询等,用强烈的视觉效果,让在场的每一人感受到爱的力量。

4、讨论:我们该怎么做

范文网[CHAZIDIAN.COM]

由主持人事先设计的几种场景,如:有比较好的异性同学经常打电话;同学沉溺于网上聊天;重要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等,让学生提出他们会怎么处理以及希望家长如何帮助他们,然后让家长提出他们的处理方法和希望学生的态度。这样开诚布公的交流可以缓解相互间的矛盾,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沟通。

5、表演:我爱我家

请一户班级中的学习型家庭的父母和同学三个人准备了几个小品,都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怎么处理突如其来的问题和如何大家一起学习知识和现代技术提高每一个人的自身素质。希望每一位同学和家长通过示范的例子,再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沟通。

6、游戏:知识就是力量

准备了各类知识题目,由家长和同学共同合作,看看谁的知识面更广。还有各类动手的活动,如:做饺子,订纽扣等,还请各组同学当场设计学习型家庭的网页。整个游戏突出个人的知识面,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并与时代的新技术相结合,突出时代性。

7、综合文娱表演

由学生和家长表演各自拿手的绝活,体现出家庭的温馨和学习的气氛,你唱我跳,你讲我写,一派家庭融融的气氛,其实班级就是大家的家,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是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相互爱护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这样一个主题班会,对于即将十八岁成人的高三学生而言,是对家庭和社会的更深的了解,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确立今后人生的奋斗目标,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树立家庭的观念,扬起人生的风帆。

上一篇: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研究下一篇: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内容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