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汉语教学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高中汉语教学范文

[中学教育]高中汉语教学的思考

高中汉语教学的思考

在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对少数民族进行教学,是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尽管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由于发展水平不一,出现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时间早晚不同,但从整个历史上看,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活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通过国家与各民族地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少数民族人才奠定了基础,为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数量不足、水平整体偏低是影响汉语 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师都存在着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不足。自治区为此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汉语教师缺乏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缓解,与基层对汉语教学的愿望和需求相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在农牧区学校尤其突出,已成为汉语教学的主要瓶颈。首先,从数量上来说,因为汉语教师的短缺,使得有些学校无法按时开设汉语课,影响了汉语教学的正常进行,自然也影响到教学效果。随着各种措施的加强,近几年,在县市、城镇的中小学汉语教师缺编的情况有所好转,可基本满足需求,但乡村的中小学汉语教师仍存在着缺编的问题,致使“一些农村学校还没有开设汉语课程”. (二)语言环境差是影响汉语有效习得的主要因素

环境是客观存在、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外部条件。不论是第一语言或第二语言的习得,都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对待第一语言习得的问题上,行为主义的刺激—— 反应论认为环境决定一切。语言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自然生动、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语言输入和学习模仿的语言资源。语言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意义则是每个学习者都能体会到的,可见,语言习得离不开环境,如果连最起码的语言环境都不具备,就根本不可能获得任何语言。新疆以天山为界自然划分为南疆、北疆,在居住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在比较大的城市,特别是北疆的城市,汉族人口相对较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较好,有较多的语言输入和学习模仿的汉语言资源,学到的汉语可以进行实际的交际,就能够比较快地掌握和运用汉语;但在乡村及规模较小的乡镇,特别是南疆的乡村,汉族人口很少,有的乡村少数民族人口几乎达到100 ,汉语仅局限在课堂上,课后根本没有使用汉语的机会,无法将学习到的汉语运用到实际交际中,很容易遗忘,汉语学习的复盲率较高,甚至有的学生学习了几年汉语却连一句汉语也听不懂、说不出。

(三)教材单一是影响汉语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主要因素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中,教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总体设计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同时教材又是课堂教学和测试的依据。因此,在汉语教学中教材起着纽带的重要作用。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教材建设滞后是突出的问题。 (四)教辅材料少是影响汉语教学质量得到巩固的主要因素

除了教材单一,汉语教学的教辅材料更是少得可怜,在书店里,除了不成套的汉语教材、HSK辅导书外,很难看到课外参考书、配套练习册、课外阅读书等教辅资料。众所周知,语言的学习靠的是量的积累、反复的操练,包括各种视觉、听觉等的大量刺激,形成一种人为的语言环境,才能使学习到的语言得以巩固。

2、提高新疆

二、提高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师资培训的步伐,提高汉语教师的汉语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职业素养、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素养等,都制约着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师来说,不仅要从量上满足教学的需求,加大汉语教师培养的力度,更重要的是尽快提高现有教师的汉语水平、教学能力及教育科学知识,尽快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应从三个方面人手:首先,要提高汉语水平。标准的发音、正确的语音知识,熟练掌握汉语语法知识体系,掌握并灵活运用5 o00—7 000个汉语词语,能够正确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具备一定的汉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这是一个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标准。其次,要提高教学能力。既要有熟练、标准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及技巧,还要有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第三,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教材教法的理解,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及精神。 (二)努力营造语言环境,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创造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多接触目的语,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第二语言,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特别需要加强的一个方面。根据目前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汉语学习依赖于课堂教学,因此课堂语言环境的营造,对汉语学习来说仍然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将是我们广大汉语教师应努力钻研的问题。首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采用浸没式教学法,在课上加强交际性的教学活动并扩大输入的渠道,通过交际性活动以及听和看,要充分利用情景,多采用实物、图片或多媒体以加强形象化教学,并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多种感官,增强趣味性,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汉语环境中学会汉语,增加运用汉语的机会,训练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弥补语言环境的不足。第二,是把作为汉语实践的各种课外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不论是参观游览、座谈访问还是游戏表演,都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汉语言交际情境,提供汉语学习的机会。

(三)加大教材编写力度,使教材适应教学的需求 教材体现了汉语教学最根本的两个方面:教什么和如何教。教材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与学的效果。因此,应该加大教材编写的力度,不仅要编写出高水平的汉语教材,编写出适合不同语言环境、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汉语教材,还应该根据汉语听说读写技能编写出单项技能训练的教材,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汉语教学需求,切实不断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四)积极开发教辅材料,满足广大中小学学生的学习需求 从语言识记的方式来看,语音信息如果结合一定的情景并通过视觉、听觉、动觉多通道输入,比孤立地呈现、只凭视觉或听觉的单通道输入,遗忘要慢得多。因此要积极开发各种类型的教辅材料,如各种课外阅读书籍、汉语学习报纸或杂志、录像、录音带、练习册等,满足广大中小学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二篇: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思考

藏区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摘 要 全面提高汉语素养的教学功能和地位,以及目前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决定了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实施有效的汉语古诗文教学应从以生为本,灵活地运用教材;重视古诗文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渗透古汉语文化教学;提倡学以致用,把古诗文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 高中汉语 古诗文 教学 必要性 实施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做了如下要求:评价学生阅读浅显古诗文,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大概理解诗文内容,古诗文不作为考试内容。因为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几乎没有学校愿意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据笔者对拉萨市区高中的调查,六所学校之中,四所学校是完全放弃了古诗文教学,其他两所学校中,一所学校的文科要求上古诗文,另一所学校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适当地在每期的汉语教材中选讲一两篇古诗文,所有的学校都不将古诗文列入考试或者考察的范畴。

轻视甚至放弃汉语古诗文教学,就其原因,源于教学中功利的思想。一是“指挥棒”效应,理由是现行的汉语课程标准没有将古诗文纳入汉语高考范畴;二是从教学的客观实践来看,古诗文教学对民族学生来说确实存在一定难度。然而,汉语的古诗文教学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全面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素养的教学功能和地位,决定了必须进行有效的古诗文教学。

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首先要体现其首要性质即工具性,并兼顾人文性。 1 汉语教学的宗旨是汉语课程致力于民族学生汉语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素质,是汉语教学的功能和终极目标。汉语基本素养指的是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素养。这其中重要一点是包括必要的汉语基本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初略地掌握古诗文知识,常识性地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不仅是体现汉语工具性的要求,即民族学生实际生活、工作的需要,也是其终身发展,培养多元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需要。

其次,急功近利的教学实践导致的严重后果,是进行汉语古诗文教学的现实要求。在短视教学行为的影响下,学生对汉语文化内涵、古代文化常识、甚至简单的古汉语语法、名家名篇都缺乏大致的了解,一旦涉及此方面的知识,就进入了盲区,这主要体现在《汉语》课文的学习中。由于文化的传承性,《汉语》中很多现代文中涉及大量的古代文化知识。《为人民服务》中作者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财富》中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安平乐道、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雨中等泰山》中悠久的泰山文化,《最后一次讲演》文后关于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人格的阐述,都离不开对古代文化的掌握。其次,也体现在文综试卷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题目中。2008年对古代地理方位称谓的考察,2009年对五行的考察, 2011年对古代图书的分类方法(经史子集)的考察,以及散见于试卷中的文言文史料分析。2011年汉语高考试题中的选择题第18题对古代名家名句的考察,据小范围内不完全统计,失分率在90%以上,考生们只能望题兴叹,很少能正确作答。

那么,针对民族学生,如何实施符合学生实际、有特色的古诗文教学呢? 首先是以生为本,灵活地运用教材。所谓以生为本,即充分尊重学生实际情 2 况和发展需要,明确学生是学习古诗文的主体,从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的角度来审视汉语古诗文教学,而非单纯灌输古诗文知识;并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生活和和情感体验。以生为本,灵活运用教材,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在使用教材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大胆地取舍,有选择地增减课文。五省藏区通用的《汉语》课本共六册,安排了五个单元的古诗文教学,计16课31篇。其中文16篇,诗词 15首。整体安排合理,很好地体现了学习文言文教学梯度性原则。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应使用教材,但不唯教材。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体现和实施《汉语课程标准》的范本,具体的教学实践还得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学情,有针对性的实施有效教学。比如第一册中《诗经》两首,因其涉及较强的艺术手法和较为复杂的背景知识,对民族学生来说,难于把握和理解,属于较高层次的要求,所以可以略去不讲或者放在后面讲习。相反,老师可以把后面的较为简单的文章提前学习,也可以补充讲习如《捕蛇者说》、《三戒》等文章。其次,区分难易梯度,在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叙事性,写实性的诗文入手,逐渐过度到学习要求较高的诗文,如议论文、哲理散文、赏析要求较高的诗歌。在刚进入高中时,可学习《买油翁》、《狼》、《木兰诗》等稍经老师点拨就能明白的浅易文言文,等到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再学习如先秦诸子散文、先秦寓言,唐宋八大家的说理散文、《诗经》中的篇什。这样,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同时,也逐渐树立自信,面对古诗文,不再发憷。 第三,关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在民族学生学习古诗文过程中,一定要先做调研,明白学生的兴趣所在,这样才能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教学古诗文,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而非把古诗文学习当成了枯燥无味、味同嚼蜡的东西。同时,教师可 3 借助多种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把古诗文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现代信息,有条件时可用民族思维和民族语言的形式生动地呈现给学生。 其次,重视学生对古诗文基础知识的了解,并适当渗透古汉语文化内容的教学。民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必要进行详尽的、系统的古诗文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但并不等于放弃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和大致掌握。相反,教师在指导学生接触和了解浅易的、难易适度的古诗文的同时,可以从实践中进行古诗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认知。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常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基本的文言句式,一次多义的了解以及简单的词类活用。在指导学习古诗文基础知识时,切忌贪多求快,脱离具体的文本来讲述抽象的理论知识。这样,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贮备,再辅之以适当的阅读,学生就能达到汉语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教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概内容”的目的。语言和文化是水乳交融的关系,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化的了解。因此,在学习古诗文的同时,有必要渗透古汉语文化教学,因为它们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姓名和称谓。包括人称姓名,谦称、敬称、贱称,人的名、字、号,年龄的称谓。地理、官职以及简单的宗法礼俗,可以重点突出尊卑和忌讳。简单的历法知识,如纪年的方法,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校的有自己特色的古诗文基础和古代文化常识读本,这也是民族地区学校校本研究的课题之一。

再者,提倡学以致用,把古诗文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同时,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教师要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收集整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古诗文中的名言警句、成语,以及流传至今的古代文化常识等情况,比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先天下 4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言警句;“任重道远”、“翻云覆雨”、“黔驴技穷”等成语;以及对人的父母、妻子、子女的敬称,干支纪年等文化常识。并根据学生的收集情况,教师可充分可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来演讲,演讲的中心内容就是来自古诗文中的成语、名言警句和文化常识的含义和运用。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可以尝试让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在写作中能较为妥当地使用它们,并逐步做到能正确使用。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享受了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总之,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是一个在探索中逐渐完善的实践过程,它需要一线教师、相关的专家学者的通力合作和长期实践。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2」 「2」徐学文.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3」 「3」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M」2002.8

第三篇:斑羚飞渡 高中汉语教案

第五课

斑羚飞渡

总体目标 :

1.把握本文整体,通过本课词语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所学词语进行发音准确的朗读课文,并回答预设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合作学习精神,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

2.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学生巩固练习的方法进行。简易的词语让学生自己造句,易混淆的词语进一步讲解。尽量用让学生把重点词语从课文里找出来,解读课文中的含义。然后结合实际造句。

《斑羚飞渡》写的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一群班羚被逼上悬崖,陷入了绝境,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奏响了一曲悲壮感人的生命赞歌。它们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值得人类深刻思考的。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预习词语阅读课文。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 总课时:六课时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第五课

斑羚飞渡

(第一课时 词语学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并准确理解本课生词的音、义、形,能够运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能在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 。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学生巩固练习的方法进行。简易的词语让学生自己造句,易混淆的词语进一步讲解。尽量用让学生把重点词语从课文里找出来,解读课文中的含义。然后结合实际造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词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固定词组的含义,并会造句。

教学难点:重点词语组词造句;掌握同、近义词和反义词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动物常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一群温顺的斑羚,面临种族灭绝的时候做出了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二、讲授新课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教师领读词语,每个词语三遍。

3、板书重点词语的含义、组词、造句。

三、词语讲解:

1山涧(名)山与山之间。山涧有一条小溪流过。 2恍惚(形)(1)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精神恍惚,十分恍惚,恍恍惚惚。

我恍恍惚惚的,都不到做了些什么。 上课时他谨慎十分恍惚,呆呆地坐在那里。

(2)看得,听得,记得不真切,不清晰。

我恍惚看见了他。

3绚丽(形)灿烂美丽,灿烂绚丽。(同)瑰丽。

绚丽的花朵,绚丽多彩,绚丽的彩虹,绚丽多姿,绚

丽的文采。

商店里挂满了绚丽多彩的衣裳。

花店里的鲜花绚丽多彩,十分惹眼。

我们的人生就应该绚丽多彩。 4绝境(名)没有出路,危险的地方。

处在绝境中,绝境中的友谊。

我们大家都身处绝境之中。

5巡视(动)往四处看,向四处张望。(近)浏览。

巡视各地,巡视四周,巡视田野,仔细巡视。

老师走进教室向四周巡视了一下。

首长到哨所巡视一番。

我叫他点着灯,自己那双眼睛不住地向四处巡视。 6湛蓝(形)深蓝色。

湛蓝的天空,湛蓝的湖水/海水。

我望着湛蓝的天空,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他喜欢穿湛蓝色的衣服。

7骚动(动)动荡,不安宁。(近)骚乱,躁动,扰乱。

引起骚动,会场骚动。

人群中一阵骚动,又安静下来了。 老师的发言引起了一阵骚动。 8凌空(动)高升到天空,耸立空中。

高阁凌空,凌空一掌,凌空飞舞。

雪花凌空飞舞。他凌空就是一脚。 9桥墩(名)桥支撑的柱子。

那个桥墩有点歪。 10狩猎(动)打猎。

常常狩猎,去狩猎,喜欢狩猎,狩猎队。

他经常去狩猎。

在古代,皇帝都很喜欢到上山去狩猎取乐。 11宛如(动)好像,仿佛,正像(近)。

一抬头,姑娘宛如就在眼前。

欢腾的人群宛如大海的波涛。

小红今天穿的花花绿绿,宛如一只花蝴蝶。 12对峙(动)相互对立。(近)对立,相对。

相互对峙,对峙很久,两军对峙,两山对峙。

领军对峙很久,即将开战。

前面有一座对峙的山峰。

两军已经对峙了半个月了。 13逞能(动)显示自己能干。多用贬义。

别逞能,瞎逞能,太逞能。

这句话似乎太逞能了。

你没有什么本事,就别逞能了。

不是我逞能,一天走个一百里路不算什么。 14苍穹(名)天空。

你看远处的苍穹多美呀!

草原上,星星一闪一闪的挂在浩瀚的苍穹上。 15虚幻(形)主观幻想,不真实的。

虚幻的世界,虚幻的梦境。

这只是一个虚幻的梦境而已。

他睡醒后才发现这是一场虚幻的梦。

我们不能脱离现在,去相信那些虚幻的东西。 16迥然(形)形容差别很大。迥然不同。

她们俩虽然是双胞胎,但性格却迥然不同。

他俩的性格迥然不同。 17柔和(动)温和而不强烈。

柔和的光线,十分柔和。

老师用柔和的目光看着我。

他用柔和的语气回答了问题。

在这样柔和的灯光下,他的脸也变得温柔了。 18拨(量)用于成批的人或物。

一拨又一拨,一拨人。

吃饭的时间,来饭馆里的人一拨接一拨的。 19对子(名)成对的人或物。

一双,成双成对。

我们在学习上结成对子。 20娴熟(形)熟练(近)。

娴熟的技术,十分娴熟,娴熟的动作,娴熟的手法。 妈妈对做针线活很娴熟。

他个绘画技艺十分娴熟。 21滑头(形)油滑,不老实。

滑头的人,老滑头。

他从小做事就很滑头。

他是一个老滑头。 22衔接(动)事物相连接。

衔接恰当,互相衔接。

这里衔接的非常好。

这衣服的衔接处很不结实,一扯就破了。 23进退维谷(组)进退两难(同);以退为进(反)。

这件事让我们进退维谷。

24参差不齐(组)高低、长短、大小不齐。(近)长短不一。

同学们的个子参差不齐。

树林里的树苗参差不齐。

我么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

25略胜一筹(组)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

这场比赛,我们班略胜一筹。

26眼花缭乱(组)因事物复杂纷繁而感到迷乱。 市场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一看物理书就让人眼花缭乱。 27超级(形)超出一般等级的。

超级市场,超级规模,超级聪明,超级简单,超级同桌。

⑴中国体操队以超级阵容迎战。 ⑵用超级显微镜可以看清微小的细菌。 28一贯(动)(思想、作风)一向如此,从未改变。

一贯的作风,一贯的表现,一贯的做法,一贯如此 这是他一贯的作风。

29调换(动)彼此互换;更换(近)。

调换位置,调换角色,调换先后秩序,调换休息。 请把节目的顺序调换一下。 我们的位置可以调换一下吗?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共学习了29个词语(部分词语略写),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特别是动词及形容词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多加练习。

板书设计:

第五课 斑羚飞渡(词语)

板书重点词语的讲解:

1、巡视 巡视考场 巡视考生 巡视公路 巡视交通 教育局领导来学校巡视了学校的工作。

2、恍惚 目光恍惚 神情恍惚 头脑恍惚 因为病了,他整天神情恍惚。 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

2、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批语:

课后反思:

第五课

斑羚飞渡

(第二课时 初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发音准确的朗读课文,并回答预设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动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准确发音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通过多媒体或图片介绍斑羚。使同学们对斑羚有一定的了解。

二、讲授新课 (1)朗读课文

个人读 小组读 全班读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斑羚遇到了什么样进退维谷的情况?

斑羚群被狩猎队和猎狗追赶。他们被避上了戛洛山的伤心崖,前面是6米宽的山涧,而他们只能跳4-5米。

2、面对这样危险的处境,斑羚群的种种表现是怎样的? 他们一开始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有一只老斑羚甚至想直接跳过六米宽的山涧却“像颗流星似的比直坠落下去”。

过了一会儿,它门逐渐安静下来,而等待镰刀头羊的决定。 在镰刀头羊也表示无能为力后,斑羚群又骚动起来,一头母羚羊甚至在高度惊慌下“举步向彩虹走去”。

3、镰刀头羊是怎样指挥斑羚们分成两拨的?

自己以身作则,亲自带着中年斑羚走到老年斑羚群中。

4、斑羚成功飞渡后,镰刀头羊怎么了? 镰刀头羊也死了。

5、每一个老斑羚都知道自己将会死,但为什么没有一只后退的?

每一只老斑羚都在为小斑羚着想,有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

课堂小结:

本文描写了斑羚跨越山涧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歌颂了斑羚面对死亡,从容不迫地自救,心甘情愿地为下一代而牺牲的精神。教育我们应该学习斑羚这种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

板书设计:

斑羚飞渡(第二课时)

1、斑羚遇到了什么样进退维谷的情况?

2、面对这样危险的处境,斑羚群的种种表现是怎样的?

3、镰刀头羊是怎样指挥斑羚们分成两拨的?

4、斑羚成功飞渡后,镰刀头羊怎么了?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批语:

课后反思:

第五课

斑羚飞渡

(第三课时 深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准确地朗读课文,并回答预设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动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正确发音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课文描写了斑羚跨越山涧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歌颂了斑羚面对死亡,从容不迫地自救,心甘情愿地为下一代而牺牲的精神。(我们下面来细细地了解本文)

二、讲授新课。 讨论专题: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中镰刀头羊的形象:

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舍己为人、视死如归。它是有责任感和集体观念、有着沉着镇定的坚强品格、有较强的指挥能力和威信,体现了领导和榜样作用,为种群的生存而勇于献身的领袖形象。

2、 其他斑羚有什么精神?

团结、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他人着想、舍己为人、视死如归

3、这里的灿烂,仅仅是指彩虹吗?

“灿烂”不单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4、斑羚飞渡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1人生常常是无法预料的,当我们不得不面对人生的灾难和厄运的时候,是消极逃避还是积极面对?“斑羚飞渡”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

2生活中常常有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应该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

5、想想我们现在,就是日常生活,在座的每位同学,是否都愿意为了集体为了他人,而牺牲一点自己的利益吗? 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1-4): 写斑羚身陷进退两难的绝境. 第二部分(5-8): 彩虹出现,斑羚准备飞渡. 第三部分(9-15): 写斑羚飞渡,重点写试跳成功. 第四部分(16-17): 写头羊从容的走向深渊. 课堂小结:

本文描写了斑羚跨越山涧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歌颂了斑羚面对死亡,从容不迫地自救,心甘情愿地为下一代而牺牲的精神。教育我们应该学习斑羚这种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 板书设计:

第五课 斑羚飞渡 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1-4): 写斑羚身陷进退两难的绝境. 第二部分(5-8): 彩虹出现,斑羚准备飞渡. 第三部分(9-15): 写斑羚飞渡,重点写试跳成功. 第四部分(16-17): 写头羊从容的走向深渊.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批语:

课后反思:

第四篇:高中汉语必修5教案

《母爱的较量》教学设计

课题:母爱的教量(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本课生词的读音和字形,运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学生巩固练习的方法进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词语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会话。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含义,并组词造句。 教学难点:重点词语组词造句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小黑板、卡片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母爱?

二、讲授新课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教师领读词语,每次三遍。

3、板书重点词语的含义、组词、造句。 词语讲解: 荡漾:上下波动鲜。

荡漾不安 不停荡漾

他的声音在我耳边上下荡漾。 细腻:

感情细腻 十分细腻 细腻生动

女孩的感情很细腻。 这个人物描写地十分细腻。 认同 得到认同 认同他

他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惊心动魄 这件事让我惊心动魄。 肆无忌惮 洪水肆无忌惮的冲毁了村庄。 大摇大摆 他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教师。

小结:本节课我们一共学习了30个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特别是动词及形容词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多加练习。 板书设计:

母爱的较量(词语)

荡漾:上下波动鲜。

荡漾不安 不停荡漾

他的声音在我耳边上下荡漾。 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并复习词语。

2、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课题:母爱的较量(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的含义,熟练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母爱的伟大,教育我们今后要感谢母亲,学会感恩。

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小黑板、卡片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爱,不仅仅只存在我们人类之间。动物间的爱同样让人震撼。这堂课我们要读的是一则感人至深的故事——《母爱的较量》。

二、讲授新课

1、朗读课文

个人读 小组读 全班读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在孩子眼中母亲是怎样的人?

孩子眼中母亲高大结实像男人一样。

2、我每天上学放学是怎样走的?

是母亲每天接送我去学校的。

3、母亲在接送我时,为什么带着刀?

因为在我上学的途中要路过乌托岭,乌托岭上有狼。

4、有一层我为什么很晚没有回家?

我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忘记了时间。

5、我和母亲遇到了狼,狼要干什么?

我和母亲遇到了两只狼,一大一小,狼想吃掉我们。

小结: 通过今天的课文我们知道了母亲的外表、孩子在上学放学时都是自己的母亲在接送孩子、在遇到狼时母亲不害怕危险保护孩子?

板书设计:

母爱的较量(词语)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在孩子眼中母亲是怎样的人?

2、我每天上学放学是怎样走的?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课题:母爱的较量(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的含义,熟练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有母爱。在母亲遇到狼时人类的母爱与动物的母爱发生了冲突,在这场较量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2 教学手段:小黑板、卡片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1、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我们和狼是怎样对峙的?

狼想吃掉我们,母亲为了保护孩子与狼进行搏斗。

2、最后发生了什么事?

母亲抓住了小狼,母狼抓住了孩子。母亲和母狼谁都不敢先动手,最后母狼放开了孩子,母亲也放开了小狼。母亲带着孩子平安到家。

3课文层次:

(1---3自然段)母亲想男人一样英勇、有力。 (4--5自然段)每天放学上学都是母亲来接送我。

(6--13自然段)一次我们遇到了狼,狼想吃掉我们,母亲想保护孩子。

(14--19自然段)母亲与狼对峙。

(20—26自然段)母狼为了保护小狼放开了我,母亲为了保护孩子也放开了小狼。 (27自然段)母子平安到家。

小结:课文通过介绍母亲与狼的对峙,体现出来母爱的伟大、忘我和永恒。

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我们和狼是怎样对峙的?

2、最后发生了什么事?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课题:母爱的较量(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中讲解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学生用脑。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教学难点: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课型、课时:巩固练习,一课时 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课文进行巩固学习。

二、讲授新课

1、选择加点词语的正确解释:

3 D、C、B、B、B

2、根据情境,用指定的词语表达。

每年

四、五月这里都会刮起沙尘暴,一刹那方圆几十公里都飞起了肆无忌惮的沙尘,空气也令人窒息。

面对敌人的挑衅,他毫不畏惧地与敌人对峙。此刻空气仿佛凝固,他突然发起了进攻,将敌人打倒在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让我入迷。

4、根据课文选择答案:

C、A、C、D、B、C、A 小结:本文通过练习对课文进行了巩固,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把课后练习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课题:母爱的较量(第五课时)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用汉语会话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给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母爱、体会母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开口说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开口说话 课型、课时:口语交际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法、模仿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通过课文我们学到了很多,现在我们就根据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二、 交际话题

小组讨论

说说母爱的具体表现? 谈谈母亲对孩子的影响。

小结:本课通过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听说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 板书设计:

把口语交际话题板书在黑板上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预习新课。

母爱的较量 (第六课时 听力训练)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汉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播放录音完成练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听汉语的能力,使学生喜欢汉语。

教学重点:听懂听力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难点:听力第三部分。 课型、课时:听力训练,一课时 教学手段: 通 教学方法:

教:老师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做课后练习。 学 :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班班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检查学生复习及预习情况。

一、导入课题 播放录音导入

二、听录音完成练习,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讲解。

1.听力第一部分1---10

B D C B D, B A B A A 2.听力第二部分11---20 A D A A C,A D C C C

3.听力第三部分21---30

A D C B D,D B B C D

小结:本课通过听力训练提高了学生听汉语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多听汉语广播。 板书设计:将学生难以理解的语句写在黑板上。

1、听力1-10

2、听力11-20

3、听力21-30 话题:根据“爱如发丝”为话题进行交流 。 (把课后练习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母爱的较量》读后感

那可以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可人与兽的两股母爱的力量相碰,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我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发现世上万物,都有爱,这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那是在一座叫茶子山的山脚下,学校在我家六里处上的山坳里。我上学必须路过一个叫乌托岭的地方,那一片荒无人烟,母亲每天接送我的时候总是带上那把乌黑的砍刀,这并非怕遇到劫匪,而是乌托岭上有狼。我从未亲眼见到过狼,可狼就在这时出现了。

那晚,在石头后两束光冒了出来,那是一匹母狼和小狼,母亲把我推开,从腰间抽出那把刀,随时迎战,小狼向母亲扑了过来,母亲一把抓住它,用刀砍向它的背部,这一刻,母狼把我压倒在地,也就在这一刻,母亲大吼一声,将刀割进了狼崽的后颈。奇迹发生了,母狼放开了我,母亲也把狼崽扔了出去,把我背回了家,两匹狼消失在丛林中。

动物与人的母爱的较量在无尽旷野中又开始久久持续,无论谁先动口动手,迎来的将是失子的惨烈代价。

第二课 父亲的体温

总体目标 :

1、通过课文学习,体会浓浓的父爱,了解父爱与母爱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2、在课文学习中,扩展听、说、读、写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通过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方法, 组织材料,为主题思想服务。

3、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重点字词,学会在造词造句中灵活运用。 2,掌握作者的写作线索,了解课文的主题脉络。 教学难点:

1,掌握文章思路,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复述课文。 2,联系课描写的故事情节,认真把握文中人物的特点及事物发展的脉络。 教学方法:

1, 运用现代多媒体方法,在同学们自由讨论中,切入文章主题。

2, 阅读课文,用分段讲述的方法,将课文分为三部分进行不同图景的描述。 3, 复述课文,在课文的学习中了解学习父爱与母爱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4, 课后延伸,以课后的写作练习为主题,学习作文写作的方法。 总课时:六课时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 父亲的体温 (第一课时 词语讲解)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并理解本课词语,记住动词、形容词、

副词和固定词组的含义及会灵活运用;能用词语组成词组,扩成句子,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教师引导的方式,学生以巩 固练习的方法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词语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

所学词语进行简单会话,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5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含义、用法,并会组词造句。 教学难点: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掌握其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

课型、课时: 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 教:讲解法、模仿法

学:自主学习、合作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检查学生预习和复习情况。

一、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父亲节、母亲节是什么时候么?你们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么?

二、教师领读词语,让学生每个词朗读三遍。

三、讲授新课 新课内容设计:

先让学生自己提前预习词语,对名词和以前所学过词语让学生自学,对动词和形容词做重点来讲解分析。板书重点词语的含义、组词、造句。 词语讲解: 1廉政(动)廉洁(近)。腐败(反)。现在所说的“廉政”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廉政建设、廉政文化、廉政行动、廉政准则、廉政公署、廉政英雄。我们要开展好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做官的人要廉政守法。

2公家(名)不属于私人的。

公家的东西,公家的财产,公家的物品。 我们要爱护公家的财产。 3怒火(名)发怒的火气。 怒火燃烧,心中怒火。

看得我的那一刻,他的怒火顿时消了。 4偷袭(动)偷偷攻击

偷袭别人、半夜偷袭、偷袭敌人、受到偷袭、偷袭营地 我军受到了敌人的偷袭。 我们遇到了敌人的偷袭。 5绝症(名)不治之症,不能治好的病。 身患绝症,得了绝症 那个老乡身患绝症,但依然开朗。

6绝情(动、形)不讲人情、断绝情谊。

绝情忘义、十分绝情、绝情地伤害、做事绝情。 同学之间不要说这种绝情的话。

他这个人真绝情,一句话都没说就走了。 你怎么这么绝情抛弃我呢! 7病榻(名)病床,病人躺的地方。 他来到病榻前,看着我一句话也没说。 8自我(动)自己。 自我批评、自我检查

你们要进行一下自我介绍。

一学期结束了,我们应进行自我总结一下。 9训斥(动)严厉批评。斥责(近)。

训斥学生、大声训斥。 他被老师训斥了一顿。 古丽被领导训斥了一顿。

10瓮声瓮气(组)说话声音粗而低沉,讲话不清晰。 他这个人说话总是瓮声瓮气的。 11相继(动)一个跟着一个。

相继离去、相继犯错 他的父母相继离去了。 同学们相继离开了学校。 12即刻(副)立刻

即刻出发 即刻动工。 准备好了,我们即刻出发。 我们应该即刻出发。 13急剧:(形)急速。 急剧恶化、急剧上升。 这几天气温急剧上升。 今天的气温急剧下降。 他的病情急剧恶化。

14束手无策:没有办法。 这件事让他也束手无策了。 对于这件事,我们也束手无策。 15分散(动)使分散。集中(反)。 分散注意力、分散住房。 你们不要分散我的注意力。 上课时,我们不能分散注意力。

16传承(动)传授和继承。

传承文化,传承文明,传承美德,传承精神,时代传承。 民族团结精神我们要代代传承下去。

17检讨(动)找出缺点和错误。 检讨自己,书面检讨。 我们应该检讨一下自己。 我们要学会自我检讨。 18残酷(形)凶狠冷酷。 十分残酷 残酷的竞争。 这场战争十分残酷。 我除了面对冷酷的现实外,别无选择。 19难为(动)使人为难。

难为别人 不要难为。 这件事就难为你了。

6 小结:本节课我们一共学习了26个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特别是动词及形容词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多加练习。 板书设计:

把重点词语、句子、词组、例句都写在黑板上。(将重点词写到黑板上,然后用词组成词组,再然后扩成句子,最后让学生模仿造句)

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并复习词语。

2、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 父亲的体温 (第二课时 初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课文学习,体会浓浓的父爱,了解父爱 与母爱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 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逐步 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理解父爱的伟大,教育 我们今后要感谢父亲,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理理解课文深刻含义和正确读音。 教学难点:理复述课文大意。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小多媒体。

教学方法:教:讲解法、讨论法 ,启发式,问答式, 学:讨论,自主学习为主。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父亲节母亲节是什么时候么? 你们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么?

{让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父亲、母亲,谈谈自己的父亲。} 2.讲授新课 朗读课文 个人读 小组读 全班读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够基本理解课文中讲述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并能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复述课文大意。 用小组讨论的形式, 通过自由朗读课文,选派小组代表来复述课文大意,并由组员进行补充。 4.课文的主线索:

对父亲的“恨”——与父亲医院相见——与父亲回忆往事——背靠父亲感受亲情。 5.通过在提问中,深化了解课文的内容:

A,为什么“我”觉得父亲是世界上,让我最恨的人? 2-4自然段,三次记恨父亲。 B,“我”为什么无法理解父亲的逻辑? 3自然段。

C,为什么后来我对父亲的态度和关系发生了改变? 5自然段。 D,“我”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不善表达感情但深爱孩子。

{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四组分别负责一题,进行答案的补充} 6.朗读课文: 个人读、小组读、抽读、讲读、范读、全班读 7.理清课文的思路。

三次对父亲的“恨”——与父亲医院相见——与父亲一起追忆往事——背靠父亲感受亲情。

小结: 通过今天的课文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浓浓的父爱,父爱是永恒的话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亲是怎样对自己表达父爱的。 板书设计:

第二课 父亲的体温 1.说说我三次记恨父亲的理由。 2.我为什么无法理解父亲的逻辑? 3.为什么父亲上了年纪后,对我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父亲的体温 (第三课时 深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思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给学生解答的方法。要学会思考、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

7 问题,与老师、一起探究。能够基本理解课文陈述的道理,能够基本理解课文中讲述的文化内涵,喝茶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有父爱。在父爱是永恒的话题,学习本课课文,让我们体会父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和正确发音。能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1,掌握文章思路,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复述课文。 2,联系本课文描写的故事情节,认真把握文中人物的特点及事物发展的脉络。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 1, 运用现代多媒体方法,,在同学们自由讨论中,切入文章主题。

2, 阅读课文,用分段讲述的方法,将课文分为三部分进行不同图景的描述。 3, 复述课文,在课文的学习中了解学习父爱与母爱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4, 课后延伸,以课后的写作练习为主题,学习作文写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组织点名考勤。

2、检查学生预习和复习情况。(叫几个学生检查词语复习情况,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

3、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描述一下自己的父亲。

(一)设计新课内容: (1)细读课文:

A,根据课文的线索,练习课文描写的故事情节 ,分析和把握文中人物的特点。从“我”与父亲之间的故事感受亲情的永恒。

B,在细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人物形象探究之一:父亲(不善表达感情但深爱孩子) (1)父亲为什么为了一块红薯对我动手,还为此做检查?

(2)我为了保护自家的红枣与别人大打出手,为什么却被父亲打? (3)父亲为什么总是会对“我”不满? (4)父亲在医院见到“我”,为什么眼睛红了一下,即刻又笑呵呵的呢? (5)从父亲和“我”在医院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6)当父亲靠在“我”的背上时,为什么能安然入睡。

人物形象探究之二:儿子(怨恨父亲多年因血缘亲情释怀) (1)我为什么觉得父亲很绝情? (2)我为什么无法理解父亲的逻辑? (3)我为什么要发誓做个有出息的人?

(4)在医院见到父亲时,我为什么尴尬地笑了? (5)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我对父亲的爱? (6)父亲靠着我睡着时,我有何感受?为什么说这是我唯一能为父亲做的事? 人物形象特点:

本文中未对父亲有直接的形象描述,但通过读课文,父亲带给我们的是一位形象高大的严厉的父亲。作者在塑造人物中有什么特别之处? 课文线索:

三次对父亲的“恨”——与父亲医院相见——与父亲一起回忆往事——背靠背父亲感受亲情。 提问学生 :1我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父亲的病情怎么样。

3在医院见到父亲的时候,我为什么尴尬的笑了。 根据同学对于文章思路的复述来完成板书。 课文分析: 一(1)我的青少年时代记恨父亲。 二(2-5)三次记恨父亲。 三(6—18)住院时,我与父亲一起追忆往事。

四(19—23)在父亲生命最后时刻,我与父亲心灵交流。 中心思想:

本文描述了一位儿子眼中的父亲,从儿子记述的点点滴滴,浓浓的父爱于不经意间便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既表现了父爱的主题,也赞美了亲情的可贵。

课堂小结:三次对父亲的“恨”——与父亲医院相见——与父亲一起回忆往事——背靠背父亲感受亲情。 板书设计:

第二课 父亲的体温

本文主要描述了一位儿子眼中的父亲,从儿子记述的点点滴滴,浓浓的父爱于不经意间便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既表现了父爱的主题,也赞美了亲情的可贵。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 父亲的体温 (第四课时 课后练习)

8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相关练习题的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中讲解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学生用脑,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情景会话。 教学难点:情景会话。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班班通 PPT 教学方法:教:讲解法、模仿,解决疑问,引导。 学:自主,合作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检查学生复习及预习情况。 (检查学生掌握课文预习复习的情况。

一. 导入课题: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课文进行巩固学习。 二. 新课内容设计 三. 尽量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练习,有些内容小组解决、部分内容全班讨论思考,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讲授新课 : 练习

1、选择加点词语的正确解释: C、B、C

2、根据情境,用指定的词语表达。

(1) 一帮孩子踢球时不小心打碎了别人家的玻璃,受到了主人的大声训斥,孩子们感到十分尴尬,并束手无策,家长来解决了这件事,告诉孩子要进行自我检讨。(一帮孩子踢球时不小心打碎了别人家的玻璃,主人知道后并没有训斥他们,但孩子们感到十分尴尬,此时让束手无策,可他们主动作了,赢得了主人的原谅。)(那天,我们在院子里踢球。一不小心把邻居王大妈家的玻璃打碎了。当时,面对王大妈感到十分尴尬。晚上母亲知道了这件事,他没有训斥我,而是带着我去王大妈家,让我做自我检讨,并赔偿了玻璃钱。) (2) 小张患急性病,即刻被送到了医院,朋友们相继来到了病榻前看望小张,并说:“你这么多年努力工作,难为你了,望你好好休息”。(一位老人生病了,身边没有子女,被邻居送到了医院,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得知这个消息后,相继赶到医院,看着病榻上的父亲心里很难受。)(小刘即刻把古丽送进医院,几位医生、护士相继为他做了检查,并提出住院的建议。古丽躺在病榻上,向送她来医院的小刘说:“那么远的路还送我来医院,真难为你呀!”) 3.用指定的关联词改写下列句子。 1.我帮的那个人不但不对我说感谢的话,反而在不停地埋怨我。

2.他今天之所以迟到,是因为早晨起得太晚。 3.这个学生把错误全都改了一遍,而且还给这节课学的生字注了音。 4.农民们把梨从树上摘下,先用纸包好,再放进纸箱,后来装上了汽车。

4、排序:(5714263)

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D D B D C D C

6、(1)课文2-4自然段。(2)我还小不懂事,也不懂得宽容和原谅。(3)因为我有出息了,我改变了。(4)心里很难过,但是不想让父亲看出来。(5)很幸福;因为父亲剩下的时间不多了。(6)有正义感、有责任心、对孩子很严格、爱孩子、不善言辞。

11、(1)种下了藏红花。(2)我搬房子了。(3)作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4)三月的天气又湿又冷,天阴沉沉的。(5)种了藏红花。(6)他在草坪上种了些什么,又不告诉我,想给我一个惊喜。了解我的父亲,在这阴郁的日子里,让我感受到他的爱,给我鼓励,去迎接明天的希望。 课堂小结:本节课的练习部分都是由学生自主,合作来完成,有疑难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并给予学生点评。 板书设计:把课后练习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 父亲的体温

(第五课时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用汉语会话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给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全部内容有口头完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本课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理解话题内容 教学难点:根据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课型、课时:口语交际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教:引导法、模仿法、讨论法。 学:自主,合作,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9 2.检查学生复习及预习情况。

一、 导入课题:把话题写在黑板上来导入新课。 阅读有关父爱的文章,在课堂中进行阅读。

1)围绕父爱与亲情这个话题,结合自身谈谈父爱的表现;以如何感受父爱、怎么珍惜亲情为内容,体谅父亲的特殊情感表达方式。

(2)在谈论中深化交际问题: A,父爱一直是如何表现的? B,父爱和母爱有什么不同?

C,当你和父亲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做? D,从你父亲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以同学个人回答问题为主}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听说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 板书设计:把口语交际话题板书在黑板上。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预习新课。 第二课 父亲的体温 (第六课时 听力训练)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汉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播放录音完成练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听汉语的能力,使学生喜欢汉语。 教学重点:听懂听力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难点:听力第三部分。 课型、课时:听力训练,一课时 教学手段: 班班通 教学方法:

教:老师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做课后练习。 学 :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检查学生复习及预习情况。

一、导入课题 播放录音导入

二、听录音完成练习,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讲解。 1.听力第一部分1---10 C、 B 、B、 B、 B, C、 B、 B、 B B 2.听力第二部分11---20 C D、C A、D, B B、 D B D 3.听力第三部分21---30 D A B A C, D B D B C 小结:本课通过听力训练提高了学生听汉语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多听汉语广播。 板书设计:将学生难以理解的语句写在黑板上。

1、听力1-10

2、听力11-20

3、听力21-30 话题:根据“父爱如山”为话题进行交流 。 (把课后练习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父爱如山

谁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爸爸也很好。

他瘦而高的身材,小而精神的眼睛,有一天变的更可爱了。

那是一天下大雨,最后一趟班车也错过了。我想从学校到家有几公里的路,跑回家准成“落汤鸡”。

“艾力,快过来!”爸爸骑车从雨中赶来。

爸爸不是开会吗,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我心想,飞快的跑向爸爸。他赶忙脱下雨衣给我穿上,关切的问我冻吗。

只有一件雨衣,爸爸骑车再雨中淋着。“你不冻吗?”我问爸爸。

“不冻,”他依旧骑车艰难的走着。我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的温暖„„ 我爱我的爸爸,爸爸也爱我。

第三课 喀什的小巷

总体目标 :

1、通过本文学习,体会浓浓的喀什民族风情与其它城市间的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2、在课文学习中,扩展听、说、读、写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通过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方法, 组织材料,为主题思想服务。

3、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 教学重点:

10 1.掌握课文中重点字词,学会在造词造句中灵活运用。 2.掌握作者在民族风情方面的写作线索,了解课文的主题脉络。 教学难点:

1.掌握文章思路,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复述喀什以及关于新疆其它地方方面的话题。

2.联系课文描写的故事情节,认真把握文中人物、地点以及风情的特点及事物叙述的脉络。 教学方法: 1. 运用现代多媒体方法,在同学们自由讨论中,切入喀什民族风情主题。 2. 阅读课文,用分段讲述的方法,将课文分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图景的描述。 3. 复述课文,在课文的学习中了解学习民族风情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4. 课后延伸,以课后的写作练习为主题,学习作文写作的方法。 总课时:六课时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第三课 喀什的小巷 (第一课时 词语学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并准确理解本课生词的音、意和形, 能够运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 。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学生巩 固练习的方法进行。通过分组朗读、齐读、领读、抽读等多种方式;简易的词语让学生自己造句,易混淆的词语进一步讲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词语的学习,培养学生 的书面表达能力。并培养对民族风情方面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含义,并组词造句。 教学难点:重点词语组词造句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1你去过喀什吗?小巷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而喀什的小巷却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它纵横交错,保持着永不衰竭的活力。2你去过喀什吗 ?喀什在什么地方? 喀什有哪些民族? 喀什人对你有什么影响 ?你还去过哪些地方? 讲授新课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教师领读词语,每个词语三遍。 (3)板书重点词语的含义、组词、造句。 词语讲解:(把重点词语的同义词、反义词用班班通来展示给学生) 1外表(名)表面。(同)外观,表面;(反)内心、内观、内在、内含、内涵;(近)表面、外貌、外面、外观、皮相、轮廓、概况;外表坚强,外表冷漠,外表不错。这座房子的外表完全改变了。看人不要光看外表。

2视线(名)视线不好,挡住视线,转移视线,视线模糊。老师上课时尽量不要转移学生视线。那些女学生的视线,一齐射在他身上。

3斑痕(名)印子,印迹(近)。白衬衣上有铁锈的斑痕。她的衣服上留下了斑痕。

4寒暄(动)见面时说应酬话。如:互相寒暄。他们先寒暄了一阵,然后才说正事。 他们寒暄了几句就走了。 5.挑剔(动)过于注重细节,挑毛病。不要挑剔,再三挑剔,故意挑剔。他是你的朋友,别太挑剔了。你不要总是挑剔。 6旺盛(形)生命力极强,情绪高涨。精力旺盛,生长旺盛。小苗长得特别旺盛。你们现在正是精力旺盛的时期。 7构想(动)构思,想。构想了一会儿,构想很久,正在构想。我们构想了一会儿,就开始写作业了。大家正在构想未来。

8高超(形)很高明 ,超过一般水平。高超的记忆。他的开车技术十分高超。古丽的操作技能非常高超。 9豪华(形)指生活上的奢侈。豪华汽车,豪华房子,豪华宅子,豪华别墅。这辆汽车很豪华气派。 10不胫而走(成语)没有脚却能跑,形容传播很快(不翼而飞)。他获奖的消息不胫而走。 11比比皆是(成语)到处都是,形容很多(满山遍野)。早晨的校园爱学习的学生比比皆是。这种水果在街上比比皆是。大街上这种衣服比比皆是。

12不可思议(成语)形容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不堪设想)。你的做法真让人不可思议。他的这种想法不可思议。他竟然能考一百分,真是不可思议。

13一如既往(成语)完全和过去一样(依然如故)。他一如既往地关心我们。 这里没有变化,还是一如既往。我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老师的。我会一如既往地搞好民族团结。 14不屑一顾(成语)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对某一件事物极端轻视(反:刮目相看)。他对我的意见不屑一顾。 15前功尽弃(成语)形容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由于他的失误,结果前功尽弃。我们再这么做就前功尽弃了。

16弹丸之地(成语)形容非常小的地方。日本与中国相比,日本是一个弹丸之地。在这个弹丸之地上却生活这很多人。虽然这是一个弹丸之地,但人口稠密。

11 17鹤立鸡群(成语)比喻人的才能突出或仪表出众。 他的学习在我们班鹤立鸡群。他在这里显得有点鹤立鸡群了。在这个场合,唯独他鹤立鸡群。

18纷至沓来(成语)纷纷来到,连接不断地到来。 这里的美景纷至沓来。闻讯的游客们纷至沓来。顾客们纷至沓来想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

19冤枉(形)不值得:吃亏。 冤枉好人;被冤枉; 我是被冤枉的。你不要冤枉好人。 20硬朗(形)(老人)身体健壮,身体结实。身体硬朗;依然硬朗;十分硬朗。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但他身体依然很硬朗。这位老人身体十分硬朗。

21无妨(副)没关系,可以。你这样做也无妨。你试试也无妨。这件事由他做也无妨。

22解乏(动)解除疲劳。不能解乏,已经解乏,十分解乏。如果累了,休息一会儿就解乏了。泡泡脚可以让人解乏。 23伏(动)趴。伏案写作。她伏在桌子上写文章。 24越发(副)越发寒冷,越发年轻。几年不见,你越发漂亮。你显得越发年轻了。

25缓解(动)剧烈、紧张的情绪有所减轻;缓和。缓解病痛;缓解痛苦;病情缓解,缓解压力。吃了药,他的病痛得到了缓解。听歌可以缓解压力。

26高明(形)见解、技能高超。技术高明,医术高明,见解高明。她的医术十分高明。

27反差(名)事物、人之间对比的差异。反差大,很大的反差。我跟以前有了反差。他俩的反差很大。

28盎然(形)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生机盎然;兴趣盎然;趣味盎然;春意盎然。同学们对上网趣味盎然。春天到了,到处春意盎然。这又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29鲜明(形)颜色明亮;明确,不模糊。 他穿了一件色彩鲜明的衣服。他的立场很鲜明。

30违反(动)不符合法规,规则。 违反纪律,违反规定,违反政策。他违反了交通规则,收到处罚。艾力违反了校纪校规而受到了处罚。

31拉家常(形)通过闲聊家里的事拉近感情 。老师和他经常拉家常。妈妈常和邻居拉家常。

32依然(形)依旧,照旧。跟以前一样,继续保持不变。 依然有效,依然如故。他今天依然没有来学校。他的病依然没有好。他想地方法依然有效。

课堂小结:本节课一共学习了36个词语(部分常用词没有写),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特别是动词及形容词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多加练习。(把重点词语、句子、词组、例句都写在黑板上。) 板书设计: 第三课 喀什的小巷

(将重点词写到黑板上,然后用词组成词组,再然后扩成句子,最后让学生模仿造句) 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

2、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第三课 喀什的小巷 (第二课时 初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的含义,熟练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 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同民族有不同居民,学习这 篇课文,了解喀什居民的特点。教育我们要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小巷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而喀什小巷却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他纵横交错。保持着永不衰竭的活力。它蜿蜒曲折,处处显示出维吾尔民族的智慧。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通过小巷来介绍喀什的风土人情的。

你去过喀什吗 ?喀什在什么地方? 喀什有哪些民族?喀什你有亲戚或朋友吗?你还去过哪些地方?喀什人和其它地方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

二、讲授新课(把课文分析部分用多媒体来展示给学生)

1、朗读课文 个人读 小组读 全班读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为什么喀什的小巷常让人迷路?

街道弯弯曲曲,密如蛛网,进入其中,难辨方向。 (2)外地人怎样可以避免迷路?

凡是铺六角砖的巷子,就是一条可以通往大路的活路;凡是铺小长条砖的巷子就是死路一条。 (3)维吾尔族居民家院子里的炕有什么好处?夏天屋里闷热,睡在炕上解热有解乏,屋里比较黑而炕上明亮。( 4)

12 作者第一次去了谁家? 作者第一次到了一位女教师的家中。 (5)女教师的家有什么特点?

屋子里有一个很大的炕, 屋子有多大,炕就有多大。 小结: 课文介绍了作者在喀什小巷中看到的景色及喀什维吾尔族的好客,从而体会到喀什古朴、迷人的民族风情。 板书设计: 灵活多变

纵横交错

《喀什的小巷》 密如蛛网 难辨方向 什么叫“活路”“死路”?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为什么喀什的小巷常让人迷路? (2)外地人怎样可以避免迷路?

(3)喀什的马路上或小巷子里为什么铺了六角转? (4)请你说一说本文里的死路和活路?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三课 喀什的小巷 (第三课时 深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的含义,熟练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 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喀什居民的风土人情,作为 新疆人我们更应该去了解新疆,热爱新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你去过喀什吗 ?喀什在什么地方? 喀什有哪些民族? 喀什人对你有什么影响 ?你还去过哪些地方? (2)请大家说一段或一句话,以你的家庭成员(弟弟、妹妹或邻居家孩子的活泼、有趣、可爱的语言或行为为内容。)

二、讲授新课(用多媒体来把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1、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老人的家庭比较富裕? “豪华”的大门,老人四个儿子有三个都在做生意。 (2)老人的院子里都有什么东西?

葡萄架占了一半。葡萄架下有十几盆价值不菲的名贵君子兰、铁树、白牡丹等。 (3)喀什的屋顶为什么是平的?

屋顶平坦可以存放柴火、晾晒衣物、干果。夏天还可以在屋顶睡觉。 (4)过街楼有什么特点?

过街楼的地基是小巷两侧房屋的墙壁,两堵不厚的土墙支撑起一座10多平方的空中房屋。 2.掌握文章的结构并熟读课文。 师生共同探究分析人物设计: 形象和活动探究之一:喀什小巷的整体特色。

(1)归纳喀什小巷的整天特点、房屋外观和内部设置、布局。

(2) 喀什的城建专家们有什么高明的新创新? (3)喀什的小巷和居民体现了那些民族特点? (4)结合生活环境和深化发展,讨论喀什的小巷和居民特点。 结论:喀什古老、朴素的建筑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情。

形象活动探究之二:女教师家房子的特点。 (1)女教师家的院子如何布局的? (2)女教师家屋内有什么特点? 结论:这间文化屋体现了当地普通人家家庭院设置的特点。 形象活动探究之三:老大爷住房的特点 (1)从哪些方面老大爷家庭是当地富裕户?

(2)为什么有那么多房子,当地人还在院子里设置土炕呢? (3)为什么当地屋顶是平的?

结论:这座红色大门房屋代表了当地富裕家庭设置的特点,同时从生存环境角度来解释了当地建筑物所具有的诸多特点。

课文内容探究之四:过街楼的结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 (1)“过街楼”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2)“过街楼”是如何形成的? (3)“过街楼”的形成体现了什么?

结论:由于生存空间所限而导致“过街楼”的出现,体现了喀什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手艺,并形成了文明中外的独特文化现象。 课文层次介绍 : 第一段落:第1自然段 主要介绍喀什的小巷的特点。 第二段落:第2至第20自然段 通过我和维族人的谈话了解喀什人的庭院生活 。

13 第三段落:第21至25自然段 介绍了这里的气候、院子、炕和屋顶。 第四段落: 第26至29自然段 介绍“过街楼”是这里建筑物中的亮点。

第四段落:第30自然段 概括并总结了维吾尔族特别是喀什人民的智慧和聪明 。 中心思想:

主要阐述了喀什小巷的特色,展现了当地民族风情,要求我们新疆人新疆是我们的家乡,他不仅历史悠久,民族风味十足, 还有白雪皑皑的高山、辽阔碧绿的草原,有茫茫的戈壁沙漠,新疆以它宽阔的胸怀哺育了这里的各族人民。作为一个新疆人我们更应该更多地去了解新疆,热爱新疆。将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课文小结:小巷及其周边的房屋的整体特点——女教师的住房特点—— 老大爷的住房特点——“过街楼”的建筑特点和形成根源。 板书设计:

《喀什的小巷》灵活多变 纵横交错 密如蛛网 难辨方向 活路 死路

喀什人民居住的特点 : 小院子

院子里养花 屋顶是平的 有炕 过街楼

分析并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老人的家庭比较富裕? (2)老人的院子里都有什么东西? (3)喀什的屋顶为什么是平的?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三课 喀什的小巷 (第四课时 课后练习)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

2. 过程与方法 :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中讲解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励学生用脑。提高学生解题能 力。

教学重点: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教学难点: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通过练习部分对课文进行巩固学习。喀什人的房屋建筑有什么特点?喀什人的房子大坑有什么好处? 屋顶呢? 讲授新课

一.选择恰当的解释: C、B、C、B、C、A 二.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

1、介绍一下你家的客厅 豪华 鲜明 妨碍 提示

答案: 装修师傅提示:我们房子不要太豪华,但是色彩一定要鲜明,房子里的家具不要妨碍我们的生活。(我家的客厅虽然不太豪华,但色彩鲜明,家里的陈设不妨碍我们的生活,正中间的闹钟每天提示我上学的时间。)

2、老人的身体„. 硬朗 依然 至今 要不是

答案: 老人家虽然已经90多岁了 , 但是身体至今依然很硬朗,要不是平时经常锻炼的话,老人就不会有这样好的身体。(老人至今依然很硬朗,要不是他每天坚持锻炼,就不会有这么好的身体。)

3、那天我去朋友家做客 掀起 光亮 狭窄 不经意

答案:那天我去朋友家做客,不经意间走进一条狭窄的小巷,当我掀起朋友家的门帘时眼前一片光亮。(我不经意间走进了一条狭长的小巷,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朋友的家,当我掀起门帘时,屋子里变得光亮了。)

三、照样子改写句子。

1他个子很高,在这群孩子当中鹤立鸡群 。 2你放心大胆地干,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 3他是一个靠得住的人 。

4这么个弹丸之地却住着这么多人 。 5在吐鲁番,像这种葡萄干晾房比比皆是。 6真是不可思议,在全班同学当中,他竟然考上了大学 。(他能考上了大学,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四、排序

1、4123 ( dabc )

2、3214 (cbad)

3、2134 (bacd)

五、根据课文选择: A、D、B、D、A、C

六、回答问题:

(1)小巷灵活多变,弯弯曲曲,密如蛛网,进入其间,难辨方向。

(2)院子小,房间多大炕就多大。 (3)门、花、地毯、沙发和茶几。 (4)实用。 (5)既不占地皮,又不妨碍邻居,又不影响过往的行人,缓解居住用地紧张的状况。 <<父爱如山>>为话题进行交际

小结:本文通过练习对课文进行了巩固,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把课后练习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模仿造句: 1像„„.一样 2至今 „„„.依然 3先„..再„..后来 4之所以„..是因为 5除了„.就是„.就是„.于是 6一边„„一边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三课 喀什的小巷

(第五课时 口语交际)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用汉语会话的能 力。 2. 过程与方法 : 教师给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开口说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开口说话 课型、课时:口语交际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引导法、模仿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通过课文我们学到了很多,现在我们就根据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你去过喀什吗 ?喀什在什么地方? 喀什有哪些民族? 喀什人对你有什么影响 ?你还去过哪些地方?

二、交际话题

话题:家乡的变化

1、以你家所在的街道变化为例,谈谈随着社会的发展,家乡居民所发生的变化。

2、谈谈本民族居民保留了那些传统特色,新增添了那些现代文化因素。

3、说说你对喀什人的影响。

4、喀什以哪些瓜果闻名全国?

5、请说一说你熟悉的几中瓜果的名字?

6、在喀什人民为什么迷路?

7、除了喀什其他城市有没有过街楼? 小结:本课通过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听说、表达和理解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 板书设计:

把口语交际话题板书在黑板上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预习新课。

第三课 喀什的小巷 (第六课时 听力训练)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说汉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播放录音完成练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听汉语的能力,使学生喜欢汉语。 教学重点:听懂听力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难点:听力第三部分。 课型、课时:听力训练,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教:老师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做课后练习。 学 :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检查学生复习及预习情况。

一、导入课题:你去过新疆的哪些地方 ?喀什最著名的土特产有哪些?为什么说不去喀什不算来过新疆?本节课是听力课,采用听力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听力练习,老师总结后将学生难懂得地方写在黑板上解释。 01——10听对话:BBBCD,ACBBA 11——20听对话:DBADB,DBCBB 21——30听短文:DCCCA,CCBBC 课堂小结:本课通过听力训练提高了学生听汉语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多听汉语广播。 (把课后听力中部分难以理解的句子、生词写出来并把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第四课

圣果

总体目标 :

1、通过本文学习,了解新疆人的生活,教育我们作为新 疆人,更了解新疆,热爱新疆。

2、在课文学习中,扩展听、说、读、写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通过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方法, 组织材料,为主题思想服务。

3、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重点字词,学会在造词造句中灵活运用。 2.掌握作者在解新疆人的生活方面的写作线索,了解课文的主题脉络。 教学难点:

1.掌握文章思路,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复述喀什以及关于新疆其它地方方面的话题。

2.联系课文描写的故事情节,认真把握文中人物、地点以及风情的特点及事物叙述的脉络。 教学方法: 1.运用现代多媒体方法,在同学们自由讨论中了解新疆和新疆瓜果的主题。 2.阅读课文,用分段讲述的方法,将课文分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图景的描述。

3.复述课文,在课文的学习中了解学习新疆人的生活习俗,新疆瓜果的特点等方面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4.课后延伸,以课后的写作练习为主题,学习作文写作的方 法。

总课时:六课时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第四课 圣果

(第一课时 词语学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并准确理解本课生词的音、意和形, 能够运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 。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学生巩固 练习的方法进行。通过分组朗读、齐读、领读、抽读等多种方式;简易的词语让学生自己造句,易混淆的词语进一步讲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词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的 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加了解新疆,更热爱新疆。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含义,并组词造句。 教学难点:重点词语组词造句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我们都知道新疆又叫“瓜果之乡”。我们新疆的瓜果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好,上市时间长。我们每天都可以吃到很多水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新疆水果的文章《圣果》 讲授新课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教师领读词语,每个词语三遍。

3、板书重点词语的含义、组词、造句。 词语讲解:(把重点词语的同义词、反义词用班班通来展示给学生)

1扁(形)形状。扁平,扁扁的。 这个盆子被他踩扁了。 2肆虐(形)肆无忌惮,毫无顾忌。 风肆虐地吹。雪肆虐地下。

洪水肆虐地冲向居民的房屋。暴雨肆虐了整个城市。 3知足(形)满足、满意。感到知足、十分知足、不知足。 这次你考了95分,难道你还不知足吗? 现在我们生活的很幸福,已经很知足了。 4冒尖(形)突出,显现。 又冒尖了,学习冒尖,装地冒尖,再次冒尖。 他的汉语成绩渐渐冒尖了。

古丽在学习上再次冒尖了。他在班上学习冒尖了。 5长寿(形)活得很久。短命(反)。 健康长寿,长寿之乡,长寿老人。 我们共同祝你健康长寿。 6偷盗(动)盗窃。偷盗树木、偷盗国宝、偷盗行为。 偷盗是一种犯罪行为。 这伙人正在偷盗学校财物。

7同行(动)一同前去。同行的老人,一路同行。 老师和我同行,前往上海。 8犯愁(动)担心、发愁。正在犯愁,常常犯愁,感到犯愁。

妈妈正为我的学习犯愁呢! 不要犯愁。 你不要犯愁,他能处理好这件事。 9似(动)像,如同。似乌云,似大象。 他说话做事似艾力。

10近乎(副)接近,相近。近乎很累,近乎很冷。 这几天的天气,近乎到了冬天。 11打趣(动)开玩笑,嘲弄。不要打趣,喜欢打趣。 你不要和我打趣了。

12显赫(形)权利、名声盛大。赫赫有名。 地位显赫,声望显赫、权势显赫、显赫一时。 他在我们村声望显赫。他的家庭地位十分显赫。 13错杂罗陈(组)形容将许多东西夹杂摆在一起。 房间里的东西摆放错杂罗陈。

桌子上的资料错杂罗陈。书架上的书错杂罗陈。 14文质彬彬(组)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貌。

16 他说话做事文质彬彬的。 他看上去文质彬彬的。 15忍俊不禁(组)忍不住笑。(忍俊不住、忍俊不止) 听了他的话,我忍俊不禁。 看了他的动作,我忍俊不禁。

台上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使观众们忍俊不禁。 16络绎不绝(组)前后相连,连接不断。(川流不息) 来新疆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是一位名医,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

17面面相觑(组)你看我,我看你。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听了这个消息,大家面面相觑。 听了老师的话,大家面面相觑。

18补充(动)增补充实;补充意见;补充营养;难以补充。 他身体不好,要注意补充营养。 这次的损失难以补充。

19管理(动)保管和料理。管理市场;管理工厂。 这么多年学生,我们俩个人可管理不过来。

在老师的精心管理下,我们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20侵犯(动)损害他人权利或利益。侵犯人权、侵犯利益。 我们不能做侵犯他人利益的事情。 你不要侵犯我的人身自由。

21陪同(动)陪伴着一起。陪同他;全程陪同。 这些天他一直陪同外宾参观工厂。 在这次旅行中,他全程陪同。

22就(动)靠近,凑近。就着火炉,就着灯光。 他们就着炉子吃起了西瓜。

23犯(动)发作,发生。犯错误,犯病,犯糊涂,犯傻。 你怎么犯傻了。你不要犯傻。

24招待(动)招待客人,招待同学,热情招待。 妈妈热情地招待客人。 他们在热情招待客人呢! 课堂小结:本节课一共学习了27个词语(部分常用词没有写),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特别是动词及形容词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多加练习。把重点词语、句子、词组、例句都写在黑板上。 板书设计:

第四课 圣果(将重点词写到黑板上,然后用词组成词组,再然后扩成句子,最后让学生模仿造句) 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

2、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第四课 圣果

(第二课时 初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熟练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刻纹 理的重点句型。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 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一下新疆 瓜果的品种;教育我们要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请学生说一说对新疆的瓜果了解些什么?说来大家听听。你喜欢吃瓜果吗?我们家乡出产哪些瓜果?你家有果树吗?

讲授新课(把课文分析部分用多媒体来展示给学生)

1、朗读课文 个人读 小组读 全班读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曾经的水果观是怎样的?(文中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平时吃水果比较少,水果在生活中可有可无。 (2)是什么让作者的水果观发生了变化? 是今年夏天的南疆之行,让我亲眼目睹了新疆人食用瓜果时的场景,以及对瓜果的钟爱。 (3)、新疆人与内地人吃西瓜有什么不同?

新疆人吃西瓜是一人可以吃一个,内地人是很多人吃一个。 (4)、我看见新疆人吃西瓜时是什么表情? 先是看地发呆,然后忍俊不禁。 (5)、我在和田的夜市上被什么东西吸引了? 新疆的薄皮核桃。(青皮核桃) (6)、无花果有什么功效? 解毒、消肿、利尿等功效。 (7)、和田人长寿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这里的人几乎天天吃水果,水果能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春上。 3课文主线:

我的“水果观”——库车人吃瓜给“我”的惊喜——和田夜市上的瓜果——参观葡萄长廊——水果宴——和田人长寿与瓜果的关系。

小结:课文介绍了作者在新疆库车县、和田地区的所见所闻, 阐述了新疆人爱吃瓜果,能吃瓜果的事,介绍了新疆的风土 人情。 板书设计:

17 第四课 圣果(课文)

1、文中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平时吃水果比较少,水果在生活中可有可无。

2、新疆人与内地人吃西瓜有什么不同?

新疆人吃西瓜是一人可以吃一个,内地人是很多人吃一个。

3、新疆的瓜果为什么那么甜?

4、本文里坐着提了哪些瓜果的名字?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四课 圣果

(第三课时 深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的含义,掌握课文里的重点句型。 复述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 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疆人我们更应该去了解新疆, 热爱新疆。了解新疆的水果。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我们都知道新疆又叫“瓜果之乡”。我们新疆的 瓜果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好,上市时间长。我们每天都可 以吃到很多水果。

讲授新课(用多媒体来把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朗读课文 (抽读、讲读、范读) 分析课文:

一、课文内容探究之一:库车人吃瓜的与众不同之处。 1内地人吃瓜有什么特点?新疆人吃瓜有什么特点? 内地人总是把一个瓜均匀地切成牙儿,大家文质彬彬地吃这一个瓜,而新疆人却是每人开一个瓜就着馕吃,他们吃得瓜汁四溢,津津有味,边吃边打趣,吃饱了一个个站起来,相互瞅一眼,满脸的皱纹舒展开来,那知足的摸样,在正午的骄阳下灿烂极了。

2为什么说姑娘的血液里也一定流淌着刮过的甜汁? “新疆人平均消耗瓜果的量是内地人的八倍还不止。”瓜果带给新疆人们的甜蜜生活。

二、课文内容探究之二:和田夜市上所见所闻。 讨论下列问题 1当晚夜市的气氛如何?

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满街都是卖小吃的。 2薄皮核桃有什么特点? 薄皮核桃带给“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课文内容探究之三:参观葡萄长廊的具体情况。 (1)作者把葡萄长廊比喻成什么?

(2)葡萄长廊有哪些特点让“我”开眼界? 葡萄长廊像一条梦幻之路,真不愧为天下奇观。

四、课文内容探究之三:水果宴美不胜收。 (1)瓜果宴上都有哪些水果?它们有什么特点?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平生吃水果的高潮出现了? 水果宴上有各种各样的水果,令人叹为观止。

五、课文内容探究之五:新疆长寿老人和瓜果的关系。 (1)为什么新疆和田的长寿老人最多? (2)仔细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深刻含义。

瓜果对于新疆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新疆人民对瓜果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瓜果文化,作者也被其深深地感染。

六、课文总结:

1、结构:

我的“水果观”——库车人吃瓜给“我”的惊喜——和田夜市上的瓜果——参观葡萄长廊——水果宴——和田人长寿与瓜果的关系。

2、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一次惊喜连连的新疆之旅,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水果观,表达了对新疆瓜果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对新疆人民的赞美之情。

小结: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作者在南疆之行所见到的各种水果,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揭示了新疆人长寿的秘诀。 板书设计:

根据以下提示复述课文

我的瓜果观——库车人吃瓜给我惊奇——和田夜市上的瓜果——参观葡萄长廊——水果宴——和田人的长寿与瓜果的关系。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四课 圣果

(第四课时 课后练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

2、过程与方法 :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中讲解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励学生用脑。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情景写一段话。修改病句。给句子排序。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教学难点: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根据情景写一段话。修改病句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通过练习部分对课文进行巩固学习。 讲授新课

二、

一、选择句子的正确解释: A、A、D

二、根据情境写一段话。 (1)犯愁 长寿 知足 就

现在这里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过去人们能吃饱肚子就很知足了,哪里还谈得上吃水果呀。而今,水果多的让人犯愁,人们吃饭就着水果吃,把水果变着花样吃,难怪这里会有这么多长寿老人。(如今我们不再为温饱而犯愁,人们经常就着馕吃水果,所以长寿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很知足。) (2)陪同 招待 随后 打趣

艾力是个十分幽默的小伙子。有一次,他陪同我一起去接朋友,并招待他们,随后便与朋友们一起打趣。(一天,他陪同父母一起招待客人,他先与客人打招呼,随后便与打趣。) (3)承包 忽视 恶劣

我家今年承包的果园收成还不错,虽然今年气候恶劣有点损失,但经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忽视不计。(我们家承包一个果园,由于忽视了管理,加上恶劣的沙尘暴,使得今年苹果的产量有所减产。)(我们家承包的果园收成不好,是因为我们忽视了管理,再加上恶劣的沙尘暴。)

三、修改病句:

(1)我不是个很爱吃水果的人,水果吃光了也想不起再买。 (2)我没想到这里的人这样吃瓜,少女面前居然也放着一个。

(3)原以为大家都会去,但却只去了我一个人。 (4)他那么听话,那么认真,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呢? (5)我们村有好几位长寿老人呢。

四、给下列句子排序: (1)D、 B、 C、 A (2)A、 D、 B、 C

五、根据课文选择:

B、A、B、C、C、D、C、A、D

六、回答问题:

1、内地人总是把一个瓜均匀地切成牙儿,大家文质彬彬地吃这一个瓜,而新疆人却是每人开一个瓜就着馕吃,或者半个半个吃。

2、作者是形容新疆的瓜果太多了,怎么吃都吃不完。这是一种幽默夸张的说法。

3、因为他们吃瓜吃得多,方式独特。

4、新鲜薄皮核桃仁。新鲜核桃外表圆而软,翠绿如苹果,很难想像核桃仁就是从它身上剥出的。

5、一是水果陈列的方式,全摆在绿荫下的地毯上;二是品种齐全,如甜瓜、葡萄、蟠桃、阿月浑子等等;三是色彩鲜艳,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俱全。

6、多吃水果。和田人几乎天天吃水果,单独吃,放在饭里吃,把水果当菜吃。

7、在非常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与风沙搏斗,使得生命力旺盛;种植树木,培育绿色,显示出生命力强。

七、作者看似在写新疆的瓜果,但更主要的是写种植、享用这些瓜果的人。赞扬他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创造精神。

八、新疆的瓜果文化包括种植瓜果、瓜果的种类、吃瓜果的方式、瓜果观等内容。瓜果成为新疆人生活的一部分,瓜果滋润着新疆人。

九、综合填空:

(1) 品、香、疾、治、行、关 (2)A、B、D、C、C、B、B 小结:本文通过练习对课文进行了巩固,希望同学们在课后 能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把课后练习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19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第四课 圣果

(第五课时 口语交际)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用汉语会话的能 力。

2、过程与方法 : 教师给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新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开口说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开口说话 课型、课时:口语交际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引导法、模仿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通过课文我们学到了很多,现在我们就根据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交际话题: 1.怎样理解新疆人的瓜果文化? 2.新疆的瓜果: 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以新疆“瓜果文化”为主题,请两组同学轮流介绍水果,看哪一组介绍的多,介绍的全面。 要求:从颜色、性状、味道、功效、文化含义等方面进行介绍。

3.喀什以哪些瓜果闻名全国? 请说一说你熟悉的几中瓜果的名字?

小结:本课通过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听说、表达和理解的能 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 板书设计:

把口语交际话题板书在黑板上。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预习新课。

第四课 圣果

(第六课时 听力训练)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说汉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播放录音完成练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听汉语的能力,使学生喜欢汉语。 教学重点:听懂听力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难点:听力第三部分。 课型、课时:听力训练,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

教:老师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做课后练习。 学 :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检查学生复习及预习情况。

一、导入课题:你吃过新疆的哪些水果 ?新疆最有名的水果有哪些?为什么说新疆的水果闻名于全国?

本节课是听力课,采用听力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听力练习,老师总结后将学生难懂得地方写在黑板上解释。 听力:

第一部分:1——10 A,C,B,C,A ,C,C,B,D,C 第二部分:11——20 B,B,B,A,D,D,CA,B,C 第三部分:21——30 B,A,A,A,C, B,B,D,D,D 课堂小结:本课通过听力训练提高了学生听汉语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多听汉语广播。 板书设计:(把课后听力中部分难以理解的句子、生词写出来并把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美丽的新疆

新疆是一幅迷人的风景画。

大街小巷有各种各样的美食,有又香又辣的烤肉,又有香脆可口的阿布拉馕饼,还有香喷喷的麻辣烫. 新疆不但有美食,还瓜果飘香呢!那里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喀什的石榴顶呱呱。

傍晚,这里都摆着夜市,有小菜,有烧烤,还有卖服装的。夜市上张灯结彩的,像过新年一样。马路的上的车,川流不息,整个乌鲁木齐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这个时候,市民们最喜欢到夜市上逛街了,吃吃小炒,看看风景。

新疆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都是一幅迷人的图画,美丽的新疆——我爱你!

第五课 心声

20 总体目标 : 教学目的: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和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编写。 教学理念:

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倡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平等对话;提倡编者意图、写作意图和学习意图的和谐会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内容:

《心声》是发表于80年代初期的反映教育问题的一篇小说。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日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根据文章的特点,我们在引导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要遵循学生认知的原则:要研讨小说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要在把握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为了充分调动和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拟安排两课时学习本文。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阅读课文。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 总课时:六课时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第五课 心声

(第一课时 词语学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并准确理解本课生词的音、意和形,能够运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 。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学生巩固练习的方法进行。简易的词语让学生自己造句,易混淆的词语进一步讲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词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大胆倾诉心声。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含义,并组词造句。 教学难点:重点词语组词造句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讲授新课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教师领读词语,每个词语三遍。

3、板书重点词语的含义、组词、造句。 词语讲解: (把重点词语的同义词、反义词用班班通来展示给学生) 1腔调(名)声音。

我在很远处就听出他的腔调。 2扭动(动)转动。

扭动身子/体,扭动脖子,来回扭动,不停地扭动。 李京京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不停地扭动身子。 3滑落(动)从高处落下来。滑落下来,不断滑落。

杯子从他的手中滑落下来。雨滴从叶子上滑落下来。 4眯缝(动)眯缝着眼。 他眯缝着眼看我。 5哭诉(动)向我哭诉,常常哭诉。

他向我哭诉了自己的受害经历。 6撇嘴(动)不要撇嘴。 你不要给我撇嘴。 7流畅(形)语言流畅,十分流畅。

他汉语说得很流畅。你的作文语言十分流畅。 8晶亮(形)晶亮的泪珠,晶亮的露水。 我听了老师的话流下了晶亮的泪珠。 9呵斥(动)大声呵斥,呵斥孩子 ,呵斥他人。 老师呵斥了迟到的同学们。你不要呵斥我。 10眼巴巴(形)急切盼望,急切看着(无可奈何)。

眼巴巴地看着

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做坏事。 我眼巴巴地看着他欺负弟弟。

11沙哑(形)声音沙哑,嗓子沙哑,十分沙哑。 他感冒了,嗓音变得沙哑。他的声音十分沙哑。 12保佑(动)保佑家人,上天保佑。

但愿上帝保佑你。让佛祖来保佑你吧!

13好强(形)好胜心强,不愿意落在别人后面。要强(近) 十分好强,不要好强。他是一个好强的人。 你不要太好强了。

14恍惚(形)精神不集中。精神恍惚,十分恍惚。

21 他的精神十分恍惚。 他的精神有点恍惚。 15奶声奶气(组)幼稚的声音和腔调。 他说话总是奶声奶气的。

16撒娇(动)因受宠爱而故意作样子。不要撒娇,故意撒娇。 他喜欢对着妈妈撒娇。

17娇滴滴(形)形容娇媚,过分娇气的样子。娇气(近)

他说话做事总是娇滴滴的。 18嘟囔(动)连续不断自言自语。 小声嘟囔,不要嘟囔,不停地嘟囔。 你不要在那里嘟囔。你别在我面前嘟囔。

19斩钉截铁(组)说话做事果断,不啰嗦,毫不犹豫(近)。 他做事斩钉截铁毫不犹豫。

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会按时完成任务的。 20从容不迫(组)不紧张,不慌张,非常镇静。 面对敌人他从容不迫。他做事一向从容不迫。

21结巴(动)口吃。说话结巴,朗读结巴,结结巴巴。 他说话有点结巴。 22慈悲(形)慈善和怜悯。

大发慈悲,十分慈悲,我佛慈悲,慈悲为怀。 今天他大发慈悲,原谅了这个人。

23祷告(动)向神祈求保佑。不停地祷告,向上天祷告。 我向上天祷告,让他平安回来。 24生平(名)一个人生活的整个过程,一辈子。 我正在为他写生平事迹呢。

25好汉(名)勇敢坚强有胆识有作为的男人。 做个好汉,愿做好汉。 他真是一位好汉。

26收藏(动)收集保藏。收藏文物,收藏邮票,喜欢收藏。 他喜欢收藏字画和文物。 27怀念(动)思念(近)。 怀念同学,怀念家乡,怀念亲人,深深怀念。 我怀念那些初中的同学。 28出风头(组)出头露面显示自己

他平时就喜欢出风头。他最喜欢出风头了。

课堂小结:本节课一共学习了38个词语(部分常用词没有写),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特别是动词及形容词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多加练习。把重点词语、句子、词组、例句都写在黑板上 板书设计:

心声(将重点词写到黑板上,然后用词组成词组,再然后扩成句子,最后让学生模仿造句) 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

2、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第五课 心声

(第二课时 初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发音准确的朗读课文,并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声;教育我们要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生,或压抑、或高兴,憋在心里难受。本文的主人公李京京就想把自己的心生向所有人倾诉,但这一机会是来之不易的,是她主动勇敢地争取来的。那么你们的心里话是向谁说的?

二、讲授新课

1、朗读课文

个人读 小组读 全班读 提示:

时间顺序

四个场景: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

2、预设问题,带着问题阅读: 第一部分(1—15)程老师布置任务。 (1)李京京上课为什么总是走神? (2)程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3)程老师为什么对这次公开课非常重视? (4)李京京为什么非常喜欢小说《万卡》? (5)李京京为什么非常想朗读《万卡》? 第二部分(16—23)李京京的故事。 (6)李京京在林中朗读时为什么又走神了? (7)李京京的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李京京为什么总是想念乡下的爷爷? (8)《万卡》中的奥尔迦让李京京想起了谁?他和妮儿之间是怎样建立起友谊的? (9)李京京为什么自信自己一定能读好课文?

(10)从李京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怎样才能读好课文? 第三部分(24—40)同学们试读课文。 (1)李京京为什么留下来听同学朗读? (2)赵小玲是怎样朗读的?

22 (3)李京京为什么认为赵小玲读得不对? (4)李京京为什么感到委屈和生气?

第四部分(41—54)李京京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成功。 (5)公开课刚开始时的情况怎样? (6)赵小玲为什么不敢读课文?

(7)李京京为什么举手要求朗读?程老师为什么同意了? (8)课文中是怎样描述李京京读课文和他的心理活动的? (9)程老师为什么请李京京把剩下的课文全部读完?

3、深入探究:

(1)程老师为什么不让京京读课文? 京京嗓音沙哑,老师怕京京读不好。 (2)京京为什么喜欢这篇课文? 文中的主人公和京京有着相同的经历。 (3)程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程老师20多岁,头发剪地短短地,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4)京京于万卡有什么相同点? 他们都有一个疼爱自己的爷爷一个关心自己的好朋友。 (5)赵晓玲是怎样的人? 赵晓玲说话软绵绵,奶声奶气。是个爱撒娇的女孩。 4.主要矛盾

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程老师却以李京京嗓子沙哑念不好为由不同意他朗读。 5.人物形象 李京京:自信勇敢、执着坚定、善良宽容,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少年。

6.课文线索:李京京上课走神,受到老师的批评——程老师布置朗读任务——李京京也想参与朗读,遭到老是拒绝——李京京在树林里朗读,想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李京京自信能读好课文。

小结: 本文通过程老师上公开课,李京京读课文像到了自己的爷爷和儿时的小伙伴这件事,描写了李京京的心理变化,深入挖掘了李京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板书设计:《心声》(第二课时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程老师为什么不让京京读课文? (2)京京为什么喜欢这篇课文?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五课 心声

(第三课时 深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的含义,掌握课文里的重点句型。复述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让学生学会勇敢。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每个人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心声,能不能说说你的心声呢?

讲授新课(用多媒体来把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朗读课文 (抽读、讲读、范读) 分析课文: 课文内容探究之一:讨论并说出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并说说京京是一位什么样的孩子。

课文内容探究之二: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 讨论下列问题 1.京京叹了口气,走起神来。讲义从他的手指间滑落,飘在地上,他没有发觉,一动也不动。 聪明的你知道他想起了谁?他的心声是什么吗?

2.可是爸爸妈妈总是吵架,总是吵架,一吵起来,妈妈总是打他,一边哭一边打,他害怕极了。

聪明的你告诉我他此时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吗? 3.京京以前也有个好朋友,叫妮儿。 聪明的你能理解他此时的心声吗?

4.京京红着脸,固执地嘟囔着:“不对,不对。”„„京京气的要命„„ 聪明的你想替京京说几句公道话吗?

5.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聪明的你能让大家了解京京的心声吗? 师生交流:

一、李京京与赵小玲的区别:朗读过程中是否有自己感情参与。当然感情参与的前提是朗读者在理解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性阅读。万卡是个穷孩子,朗读时要准确把握住他的感情,而不能读成爱撒娇的小姑娘的情感。

二、李京京的心声:万卡的故事唤起了他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他渴望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三、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的含义:对主题的理解与把握。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的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立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

23 是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人物分析:

1李京京是一个朴实而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着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程老师有事业心、工作认真负责、但教学观念落后,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文总结: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望。

小结: 本文通过上公开课中的一篇小说,了解到了京京的心声,让学生总结京京最终的心声。(公开课刚开始的情况——李京京举手要求朗读——李京京的朗读和心理活动——李京京的朗读得到所有人的好评。) 板书设计: 心声的含义 布置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五课 心声

(第四课时 课后练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

2.过程与方法 :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中讲解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励学生用脑。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情景写一段话。给句子排序。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教学难点: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根据情景写一段话。修改病句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通过练习部分对课文进行巩固学习。 讲授新课

二、

一、导入课题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课文进行巩固学习。

二、讲授新课 课后练习:

一、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

(1)一位新老师走进我们班,手里拿着讲义眯缝着眼,声音沙哑地对我们说,上课时要坐端正,不要扭动身子。(他拿着讲义,扭动着身子进入教室,我发现他五官端正,一笑起来就眯缝着眼,说话时嗓子有点沙哑。)(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上汉语课,他不照着讲义讲课,嗓子虽然有点沙哑,但很快就吸引了同学们。听王老师的课,大家的坐姿很端正,就连喜欢扭动身体的艾合买提江也一动不动地坐着,他眯缝着眼睛,聚精会神地听讲。) (2)叔叔家的小女孩是一个说话奶声奶气,娇滴滴,喜欢撒娇的孩子。(她说话奶声奶气地,一副娇滴滴的样子,总喜欢撒娇。)(这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女孩,说话奶声奶气,总喜欢在大人面前撒娇。) (3)他面对老师的问题,从容不迫,沉着,冷静,十分稳重地回答。(同学们沉着、冷静地对待老师的提问,艾力平时十分稳重,当老师提问时,他从容不迫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公开课上,同学们从容不迫、沉着冷静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班长平时做事稳重,他在公开课上回答问题也特别艺术,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二、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1)他上课又走神了,没听清老师说什么。(走神)/他上课总是走神 (2)他面带笑容,从容不迫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从容不迫)从容不迫地走上舞台/从容不迫地开始讲了起来。( 3)他把礼物包好。收藏在自己的箱子里。(收藏) (4)离开家还有点不习惯,经常会怀念自己的亲人。(怀念)尤其怀念那些小伙伴们/老师怀念家人。

(5)看着他那么专注,我真不忍心打扰他。(专注)专注学习的样子。

三、模仿造句。

(1)他感冒了,嗓子沙哑得厉害。/她的衣服漂亮得很。 (2)我宁愿等下去,哪怕是一辈子。/他真想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事,哪怕是拖拖地。

(3)你对我好得不行。/看他那副得意样,就像中奖了一样,美得不行。 (4)你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不管了。/你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我管不了你。

(5)给弟弟买的玩具,他看都不看。/一点风都没有,树叶动都不动。

五、排序: 1DCBA;2ADBC;3ABDC

六、填空:C A B C

七、根据课文选择: B、B、D、D、B、B 小结:本文通过练习对课文进行了巩固,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把课后练习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第五课 心声

24

(第五课时 口语交际)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用汉语会话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 教师给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新疆。 教学重点:根据话题进行交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开口说话 课型、课时:口语交际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引导法、模仿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通过课文我们学到了很多,现在我们就根据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二、交际话题: 我的爱好 1.从李京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2.谈谈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件难忘的事。 3.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的学习兴趣与爱好 小结:本课通过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听说、表达和理解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 板书设计:把口语交际话题板书在黑板上。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预习新课。

第五课 心声

(第六课时 听力训练)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说汉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播放录音完成练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听汉语的能力,使学生喜欢汉语。

教学重点:听懂听力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难点:听力第三部分。 课型、课时:听力训练,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

教:老师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做课后练习。 学 :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检查学生复习及预习情况。

一、导入课题 从李京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是听力课,采用听力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听力练习,老师总结后将学生难懂得地方写在黑板上解释。 听力答案:

第一部分:01——10 BBACD;DDBCC 第二部分:11——20 DDBCC;CDACB 第三部分:21——30 CDDDC;CDADC 课堂小结:本课通过听力训练提高了学生听汉语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多听汉语广播。 板书设计:

(把课后听力中部分难以理解的句子、生词写出来并把答案板书在黑板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给亲人和朋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们好!

爸爸妈妈,感谢这12年来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要不是你们,我就不会来到这美好的世界来,是你们在我伤心难过时来安慰我;是你们在我孤单寂寞时来陪伴我;是你们在我失败时告诉我失败乃成功之母;是你们在我失去信心的时候来鼓励我„„

你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是你们给予了我美好的生命,是你们让我拥有了这么幸福的生活,没错,家永远是避风的港湾,下雨了,你们会及时为我送上一把伞,不让我受到一点伤害。

女儿长大了,懂事了,女儿渐渐的体会到了你们的辛苦,女儿永远爱你们! 最后祝爸爸,妈妈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你们的女儿:米日古丽

2014年8月15日

第六课 十三岁的际遇

总体目标 教学目的:

1.把握本文整体,理解“十三岁的机遇”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和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编写一个人的十三岁的一个小故事。 教学理念:

25 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倡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平等对话;提倡编者意图、写作意图和学习意图的和谐会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1971年生。天津人,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习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她13岁从天津13中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出版作品有《爱之歌》(诗集,1988),《生活的单行道》(散文集,1993),《秋水堂论金瓶梅》(2002),《赭城》(2006);学术著作《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2005;中译本2007),《留白:写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后》(2009),《烽火与流星:萧梁时代的文学与文化》(2007;中译本2010)。译著包括《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198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2001),《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2002),《“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2003)。

为了充分调动和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拟安排6课时学习本文。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预习词语阅读课文。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 总课时:六课时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第六课 十三岁的际遇 (第一课时 词语学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并准确理解本课生词的音、意和形,能够运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 。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学生巩固练习的方法进行。简易的词语让学生自己造句,易混淆的词语进一步讲解。尽量用让学生把重点词语从课文里找出来,解读课文中的含义。然后结合实际造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词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大胆倾诉心声。 教学重点:理解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固定词组的含义,并会造句。 教学难点:重点词语组词造句;掌握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教师:作者简介

学生:预习词语;反复朗读课文,对精彩片段多读几遍。

(一)导入语:

同学们,十

二、三岁正是充满幻想,憧憬未来的年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只要去努力,我想信你们最终会取得喜人的成绩,梦想一定会成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十三岁就走进北大校园的少年——田晓菲。

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一个孩子在十三岁的故事。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十三岁的机遇”,去听听主人公京京的机遇。 讲授新课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教师领读词语,每个词语三遍。

3、板书重点词语的含义、组词、造句。

二、词语讲解:(把重点词语的同义词、反义词用班班通来展示给学生) 1俯首(动):爬,伏,趴。俯首沉思,俯首流涕。 古丽在桌前俯首看书。艾力在窗前俯首沉思。 听了老师的话,他俯首流涕。 2抚慰(动):安慰(同)。 百般抚慰,抚慰灾民,抚慰别人。

政府正在抚慰灾民。他心里很难过,需要大家的抚慰。 3际遇(名):书面语,机遇。(同)遭遇,时运。 凡所际遇,人生际遇,风云际遇 。 小明十三岁的际遇非常的悲惨 。 每个人在儿童时代都有不同的际遇。 4沉静(形):寂静。沉静的环境。 他在沉静的环境中长大。 5沉淀(动):积累、积聚。慢慢沉淀。

杂物在瓶子下面慢慢沉淀。 瓶子下面全都是沉淀物。 6雄壮:气魂雄伟,声势浩大 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起。 7佩戴( 动)戴。佩戴勋章,佩戴校徽。佩戴军衔。 学生们都佩戴了校徽。 8徜徉(动)自由自在地来回行走。 他经常在公园里徜徉。

9失落(形)精神上失控或去寄托。感到失落,非常失落 他感到有点失落。 10衡量(动)用秤称一下轻重,比喻对事物进行比较火评定。

衡量一下自己,经常衡量。

26 你先把自己衡量一下。

11怪癖(形)古怪。有点怪癖,脾气怪癖。 他的性格有点怪癖。 12潇洒(形)举止精神。落落大方,不拘束,不呆板。 非常潇洒。潇洒走一回。 他活得非常潇洒。

13凝重(形)严肃庄严的样子。态度凝重,很凝重。 看着他凝重的样子心里不快活。 14惆怅(形)伤感、失意。感到惆怅,无比惆怅。

听到这个消息,他心中无比惆怅。 15浪漫(形)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浪漫岁月,很浪漫,浪漫的气氛。 他这个人很浪漫,大家都喜欢他。 16纵然(形)表示让步的假设,(即使)。 纵然任务再艰巨,我们也有信心完成。 纵然老师不来,我们也会努力学习的。 17反倒(副)反而,表示跟清理相反或出乎意料。

我批评了他,他反倒更和我好了。 18抱负(名)远大的志向。有抱负,无抱负。 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

19茫然若失(词组)精神迷茫,好像丢了什么的。 他茫然若失的样子,不知道在做什么。 20似曾相识(词组)好像认识,知道。 我们似曾相识,好像见过面。 21不折不扣(成语)不打折扣,完全,十足,彻底。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22一视同仁(词组)同样看待,平等对待。 老师对待每名学生应该一视同仁。 23谈笑风生(词组)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教室里,同学们谈笑风生。

24耳目一新(词组)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新鲜。 这种想法让我耳目一新。 他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

25愚蠢(形)头脑反应慢 ,不聪明。(反)聪明,精明。 很愚蠢,愚蠢的想法。

他做事笨手笨脚的,十分愚蠢。

26束缚(动)使受到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内。 束缚思想,束缚手脚,束缚行动。 父母不能束缚孩子的思想。

27尖锐(形)认识事物敏锐深刻,言辞激烈。 尖锐的目光,言辞尖锐。 老师的目光很尖锐。 28哺育(动)喂养;比喻培养。 哺育小孩,哺育我们。 老师哺育我们成长。 课堂小结:本节课一共学习了44个词语(部分常用词略写),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特别是动词及形容词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多加练习。把重点词语、句子、词组、例句都写在黑板上。 板书设计:

(将重点词写到黑板上,然后用词组成词组,再然后扩成 句子,最后让学生模仿造句) 作业:

1、掌握并记住每个词语在生活上的用法,并用重点词语造句。

2、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第六课 十三岁的际遇 (第二课时 初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发音准确的朗读课文,并回答预设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声;理解每个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准确发音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遇,或压抑、或高兴,憋在心里难受。本文的主人公在“北大”的际遇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那么你了解“北大”吗?十三岁时你在哪里读书? 2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分男女生对读下列两组词语 并口头造句

际遇、絮语、惆怅、沉淀、尘缘犀利、呜咽、似、曾相知、穹窿、凝垂、绅士、风度、茫然若失、迷离、安恬、白驹、过隙、通出、曲径、涉足、撷取、徜徉

二、讲授新课

1、朗读课文 个人读 小组读 全班读 按时间顺序讲解: 七至十六岁的生活

27 7岁 初知北大 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 梦想 10岁 初见北大 固执地扭过头 信心 13岁 进入北大 没想到这么快 际遇 15岁 感悟北大 不胜凉意 茫然若失

7岁时 见到一张泛黄的北大照片,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梦想)。 10岁时 过北大校门而不顾,坚信自己会成为北大的学生,要保持新鲜感(信心)。 13岁时 考入北大,从此在北大成长(机遇)。

16岁时 为纪念北大九十年校庆之际创作此文回顾两年北大生活,展望未来,渴望创造与飞翔。(回顾)

指1名同学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用心听,认真看书,认为值得欣赏的地方,做个记号。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做练习第五题 的1-3(参见书) 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文作者是个早慧的人才,13岁就上大学,读初中时就向全国出版了自己的诗集,16岁就写下了这样一篇情感饱满,思想丰富,文采动人的美文,我们虽然难以跟她比肩,但我们应该从她成才的故事中吸取什么呢?那就是自强、执著、大量的阅读、思考、渴望创造等,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 的这些精神,在生活中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能早日成才。 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北大? (2)我十岁发生了什么?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六课 十三岁的际遇 (第三课时 深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的含义,掌握课文里的重点句型。复述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让学生要珍惜自己的老师,珍惜自己的童年,要热爱自己的母校。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每个人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不同得逞长过程,能不能说说你的的成长过程呢?小学你在哪个学校上学的?将来你想不想进入北大读书?

讲授新课(用多媒体来把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朗读课文 (抽读、讲读、范读) 分析课文: 分段解读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我”进了北大,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提问: 我是怎样初识北大的? 第一次见到北大是我是怎么做的? 第二部分(3—12自然段):写“我”在北大两年里的学习和收获。

第一进入北大是我是什么样子的? 我为什么回忆起夏令营的那位女孩? 北大的同学和老师怎么影响着我? 第三部分(13-17自然段):抒发“我”对北大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如何理解那首诗?为什么我自称是不系之舟?

我和北大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它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 我是怎样表达对北大的依恋?

这样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从过去写到现在,从现在写到未来;从向往写到进校,从校内的三年生活再写到对北大的赞美歌颂。

(抒写抱负)师生共同掺合文章核心:

1.理解“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和船工”这个句子的内涵。 分析:这是文中一个精彩的比喻。把北大比作“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不仅写出了北大的丰富,也写出了北大精神与学术的流动;把北大的学生比作“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把北大的老师比作“舵手与船工”,不但承接“河流”之喻,而且富有意蕴。

(答案:从大建校到现在,再到未来,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北大莘莘学子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永不停息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前行。)

2、在第三部分课文中作者把自己比喻为“不系之舟”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情感?(仔细体味)

明确:把自己比作“不系之舟”的意思是:作者是不会像永远靠在避风港湾的小船一样,而是要积极的驶向大海,去干一番大事业。这个比喻坚定无悔地表达了作者不懈进取的雄心和建功立业,报答母校的情怀

28

3、本文以“我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再次像个十六岁的小女孩那样,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作结,有什么作用?

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幺?为什幺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 朗读全文,思考:

2、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分别是用空行空开的,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地表达作者的情意的?感情线索:对北大的惊奇、向往、喜悦与感动之情 。 A、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第一部分梦圆北大是“我”从七岁到十六岁的生活剪影,按时间顺序来写:七岁时的梦想——十岁时的信心——十三岁时的际遇——十六岁时的回顾 是从总体上表现我对北大的深情。

B、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去写北大的? 为什么? 第二部分感悟北大先回忆北大图书馆,(知识的象征)在对图书馆的描述中,表现了“我”对北大的特殊的感情。接着由写图书馆写到同学、老师和“我” (北大的主体),歌颂了“北大人”特有的风采。

C、第三部分中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升华的?为什幺“我是不系之舟”?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梦回北大一再表示要作“不系之舟”,渴望从海洋深处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由自己对北大的深情转到渴望为北大增加光彩。以暮年归来,再“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的梦幻结束全文,呼应开头,赞颂了北大,抒发了“我”对北大的一网情深。 再读课文、体味深情:

本篇课文是一篇散文,重在抒写一种心境和情绪,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北大的深情。 细读课文、品味鉴赏:

1、“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 点拨:这是雄壮的誓言,这是自信的表现,从哪里可以看出?

2、“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点拨:风景------比喻北大的社会和时代背 河-----比喻前进的道理历程(90年) 船客------比喻一批又一批的北大学子。 舵手与船工----比喻北大的导师和教师。

3、“没有什么使我停留„„我是不系之舟。”“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体会这些直抒胸臆的语句中,所流露出的作者对于母校的感情。

点拨:不系之舟-------不受环境束缚,始终勇往直前,驶向理想的彼岸的一种充分自信,充分开拓和创新的精神。 学生活动:默读课文。合作探究。品味赏析。交流结果。 课堂小结:

十三岁便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的田晓菲,为了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这篇文章时,她已经是三年级的“老生”了。在这篇诗意盎然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活的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的这些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有思想、有觉悟、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才。 板书设计:

七至十六岁的生活:

7岁 初知北大 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 梦想 10岁 初见北大 固执地扭过头 信心 13岁 进入北大 没想到这么快 际遇 15岁 感悟北大 不胜凉意 茫然若失 布置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六课 十三岁的际遇 (第四课时 课后练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合作学习精神,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中讲解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学生用脑。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情景写一段话。给句子排序。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教学难点: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根据情景写一段话。修改病句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通过练习部分对课文进行巩固学习。 讲授新课

二、 导入课题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课文进行巩固学习。

二、讲授新课

(一)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 1下课了在阅览室里„„ 阅览室 借阅 伏案 愉悦

下课了,在阅览室里,那里人真多,有的同学在看书,有的在伏案抄写笔记,有的在查阅材料,还有的在借阅书,

29 看着同学们学习这么认真,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下课了,在阅览室里,有的学生查找借阅资料,有的学生在伏案抄写着什么,看上去他们的心情十分愉悦。)

2在党的生日这一天,我们班又有两名同学入党了„„ 稚气誓言 佩戴 预示 激励

在党的生日这一天,我们班又有两名同学入党了,虽然他们在父母的眼里还是一脸稚气的孩子,但他们却已成为一名党员了,他们胸前佩戴着党徽,面向党旗,举起右手,大声誓言,这将预示着他们新生活的开始,将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报效祖国。(在党的生日这一天,我们班又有两名同学入党了,他们脸上稚气十足,但他们的誓言是那么雄壮,当佩戴上党徽时,预示着人生将踏上新的起点,激励他们走向辉煌的未来。) 3晚自习后,班委们相约到学校操场商量给特困生捐款的事情„„

沉静 谈笑风生 争论 反倒 一视同仁

晚自习后,班委们相约到学校操场商量给特困生捐款的事情,讨论如何帮助特困生度过难关,班委们一改平时谈笑风生,争论不已的局面,他们显得很沉静,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并提出了许多一视同仁的对待特困生,帮助特困生的好的建议。(晚自习后,班委们相约到学校操场商量给特困生捐款的事情,顿时沉静的操场上,反倒变得谈笑风生,有几个学生好像在争论着什么,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要一视同仁对待这些贫困生。)

(二)句子排序并加标点符合。

1.BCDA 2.CADB 3 .BDCA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句子: B、D、B、D、A、B、C

(四)根据课文选择恰当的答案: C,A,C,D,D,D,C,D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答案略写) 1.“我”进入北大以前曾经从什么地方听说过北大? 2.“我”刚进入北大时什么样子?现在为什么感到茫然失落 ? 3.“我”为什么理解了那个“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子” ?

4.“我”为什么说与北大的际遇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5.“我”为什么愿意读北大人? 6.北大的老师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我”是如何理解“老师”二字的真正的含义? 7.我对北大怀有什么样的感情?

(六)课文中多次出现描写北大情怀的语句,仔细阅下列句子,并讨论相关问题 。

1.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种强烈的景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

1、初读北大是“我”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些感觉?

2、“中文的、英文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的沉默的语言,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和呼唤。渐渐地,我的心情也变得和它们一样:沉静,愉悦,安详。”体会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3、“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其中“河流”、“风景”、“船客”、“舵手与船工”各比喻什么?

4、“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体会这些直抒胸臆的语句中,所流露出的作者对于母校的感情。

5、“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太多、太多„„”这几个句子,都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什么感情?谈谈你的感受。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练习对课文进行了进一步巩固,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练习,找些关于北大的相关材料多了解北大。 板书设计:

把课后练习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第六课 十三岁的际遇 (第五课时 口语交际)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用汉语会话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提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新疆,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根据话题进行交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开口说话 课型、课时:口语交际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引导法、模仿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不一样,那么你的小学时代是怎么过的?

30 通过课文我们学到了很多,现在我们就根据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一、 交际话题: 一个人的 成长过程 1.教师对你的成长过程给予什么样的帮助?

2.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对你的成长过程有什么样的帮助?。 3.学校的氛围,包括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对你的成长过程有什么样的帮助?

4.家庭、社会对你的成长过程有什么样的帮助? 5.请你说一说你的十三岁的时光?

小结:本课通过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听说、表达和理解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把口语交际话题板书在黑板上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预习新课。

第六课 十三岁的际遇 (第六课时 听力训练)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说汉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播放录音完成练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和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能听懂一般的生活用语,使学生喜欢汉语。 教学重点:听懂听力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难点:听力第三部分,能区分同音字,能准确处理信息。 课型、课时:听力训练,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

教:老师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做课后练习。 学 :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检查学生复习及预习情况。

一、导入课题

你喜欢北大吗?如果有一天那考上了北大,你会怎么样学习?

本节课是听力课,采用听力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听力练习,老师总结后将学生难懂得地方写在黑板上解释。 听力答案:

第一部分:01——10 B,B,A,B,D,D,D,B,C,C 第二部分:11——20 D,D,B,C,A,C,D,B,C,B 第三部分:21——30 C,A,D,D,D,C,D,D,D,C 课堂小结:本课通过听力训练提高了学生听汉语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多听汉语广播。 板书设计:

(把课后听力中部分难以理解的句子、生词写出来并把答案板书在黑板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校园生活

我们整天都生活在一个快乐的校园里,在校园里,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有趣又好玩的事情。从教室里传出老师清脆的诵声和孩子们的朗朗书声。操场上,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在行走,在奔跑;体育课上,同学们在快乐地游戏,在欢快地玩耍!

教室里,同学们是那么投入地在学习。数学老师在耐心地给学生们讲解数学问题,语文老师在津津有味地给同学们讲解课文,我们也在快乐地读书!音乐课上,老师在和同学们一起唱歌,他们的歌声娓娓动听,让人恨不得翩翩起舞!美术课上,同学们正拿着画笔在纸上自由地画着,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学生们也在认真地学习。看!同学们在课堂上是多么认真呀!

在课下,我们也是生龙活虎。别看我们上课很老实,下了课可是像个猴子似的!你追我赶,像一个热闹的集市。女生们在踢毽子,跳皮筋,捉迷藏„„男生们自然在玩抓人的游戏,或者在滑滑板„„

看,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采吧!

第七课 奇妙的人体

总体目标 :

1.记住本课生词的读音和字形,运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在课文学习中扩展听,说,读,写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 2.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合作探究.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 3.通过课文学习,认识人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增强科普知识,熟悉科技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教学理念:

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倡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平等对话;提倡编者意图、写作意图和学习意图的和谐会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课前准备:

31 1.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预习词语阅读课文。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 总课时:六课时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第七课 奇妙的人体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并准确理解本课生词的音、意和形,能

够运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 。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学生巩固练习的方法进行。简易的词语让学生自己造句,易混淆的词语进一步讲解。尽量用让学生把重点词语从课文里找出来,解读课文中的含义。然后结合实际造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词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认识人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理解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固定词组的含义,并会造句。 教学难点:重点词语组词造句;掌握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大脑、心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结构、皮肤组织,那么你对他们都了解多少? 讲授新课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教师领读词语,每个词语读三遍。

3、板书重点词语的含义、组词、造句。 词语讲解:(把重点词语的同义词、反义词用班班通来展示给学生) 1精妙(形)精妙的骨骼 精妙的机器 人体结构十分精妙。 2譬如(动)比如

我们班有好多优秀学生,譬如说艾力,艾山。 3蠕动(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不停的蠕动,蠕动身体,小肠蠕动。 虫子在地上不停地蠕动。 4分泌(动)产生出某种物质。

分泌出来,分泌唾液,分泌胃液,分泌毒液。 鲜花分泌花蜜。人体会分泌汗液。 5迄今(副)迄今为止

迄今为止,他还没有搞明白。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习10年汉语了。 6媲美(动)无法媲美,相媲美。

我无法与他媲美。这两种花可以媲美。 7捉摸(动)捉摸不透,无法捉摸。

他的心思让我也捉摸不透。这件事让我捉摸不透。 8截然(副)截然不同。

这两本书截然不同。我和他的想法截然不同。 9几乎(副)将近,接近。差一点儿。 我们班的学生几乎都考及格了。 你不说,我都几乎忘了。

10脱离(动)脱离实际,脱离关系,脱离群众,脱离危险。 他终于脱离了危险。艾力已经脱离了危险。

11腐蚀(动)(1)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酸对很多东西都有腐蚀作用。(2)使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他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被腐蚀了。我们不能受到社会不良的腐蚀。 课堂小结:本节课一共学习了25个词语(部分常用词略写),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特别是动词及形容词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多加练习。把重点词语、句子、词组、例句都写在黑板上。 板书设计:

(将重点词写到黑板上,然后用词组成词组,再然后扩成句子,最后让学生模仿造句) 布置作业:

1、掌握并记住每个词语在生活上的用法。用重点词语造句

2、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第七课 奇妙的人体 (第二课时 初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发音准确的朗读课文,并回答预设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这篇课文,科学是一个神圣的领域,我们应该去不断探索,不断去发现。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准确发音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用人体大脑,心脏,呼吸系统等图片进行导入。

32

二、讲授新课

1、朗读课文

个人读 小组读 全班读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人的大脑有什么特点? (课文第二段) (2)人体心脏有什么作用?

心脏通过压力将血液送到循环系统,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水分、营养物质。 (3)心脏有什么特点? (课文第四段)

(4)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家有发现了什么? (课文72页,最后一段) (5)过去人们是这样认识心脏的? 过去人们认为心脏是灵魂的住所、智慧的源泉。 (6)血液有什么作用?

血液中有红血球和白血球,红血球主要作用是输送氧气,白血球是卫士,发现敌人时会主动迎上去。 (7)人体呼吸系统有什么特点?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分钟呼吸18次,每次呼吸空气0.5升。 (8)呼吸系统有什么作用? 为人体组织提供氧气,排除二氧化碳。 (9)消化系统是作用工作的?

食物从口中进入20多厘米的食道,储存在胃里,然后进入8米多长的小肠里进过小肠的吸收食物残渣进入大肠,最后排除体外。

(10)人体骨骼有什么特点?

人体共有206快骨头,由650条肌肉和100多个关节控制。(11)人体皮肤有什么特点?

一个人的皮肤将近2平凡米。重量约2.9千克,厚度不到1.5毫米。皮肤上有汗孔,人体共有200万个汗孔。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介绍人体组织,引导我们去爱科学,探索科学并让我们了解自己最重要的器官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奇妙的人体》 (1)人体呼吸系统有什么特点? (2)呼吸系统有什么作用? (3)消化系统是作用工作的?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七课 奇妙的人体 (第三课时 深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的含义,掌握课文里的重点句型。复述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让学生要珍惜自己的器官,并了解器官有什么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用人体器官图说明人体构造,看看学生了解多少. 讲授新课(用多媒体来把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朗读课文 (抽读、讲读、范读) 分析课文:分段解读

第一段(第1自然段)引言:人体是一个奇迹。 提问: 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奇迹? 人体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大脑的特点和功能。 大脑的功能是什么? 大脑有哪些特点和优越性. 第三段(第3—5自然段)心脏的构造与作用。 心脏和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 心脏的构造如何? 第四段(第六自然段)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 呼吸系统是怎样完成呼吸的? 第五段(第七自然段)消化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消化系统包括有哪些部分? 第六段(第八自然段)骨骼的构造与功能。 骨骼的构造如何? 第七段(第9自然段)皮肤的特点和功能。 皮肤主要起什么作用? 第八段(第10自然段)人体是艺术品。 为什么说人体是最好的艺术品? 课文主要线索:人体是一个奇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的功能和运行过程——呼吸系统的构造——消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骨骼的构造和功能——皮肤的作用——结语。

课堂小结:通过课文学习学生了解到了人体构造上一个奇迹——大脑,心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皮肤等器官的构造,特点,功能——人体结构是一个艺术品. 板书设计:

奇妙的人体:大脑_____心脏_____呼吸系统_____消化系统____骨骼_____皮肤 布置作业:

1、用课后练习

三、

四、五。

2、熟读课文。

33

第七课 奇妙的人体 (第四课时 课后练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合作学习精神,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中讲解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学生用脑。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情景写一段话。给句子排序。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教学难点: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根据情景写一段话。修改病句。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通过练习部分对课文进行巩固学习。 讲授新课:

一、用指定的词语回答下列问题:

1我是按照说明书依次完成一个一个的步骤,才做成的。

2一旦这种高科技技术为人掌握,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3他平时很少说话,令人难以捉摸。 4有些化学药品具有腐蚀性,做试验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地操作。

5脱离实际光讲理论,学生们不容易理解。 6这道题大家几乎都答对了。

二、根据情景,选用下列词语写话。

人是需要运动的,但也应该讲究科学。比如,饭后胃部要消化食物,使得血液循环加快。此时,如果做剧烈运动,就会使血液分散到四肢,这不仅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也会影响胃部的消化。所以饭后要适当地休息,使食物得到消化,使其营养为人体充分吸收。之后,再进行运动,就会取得好的结果。(饭后马上运动会使血液循环加快,胃里的食物不易消化,所以饭后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内做充分的休息,然后再运动。)

三、给下列句子排序。 1.DCAB 2.CDAB

四、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答案。

1.A 2.B 3.D 4.A 5.C 6.D 7.B

七、选词填空。 1.B 2.D 3.C 4.B 5.B 6.C 7.A 课堂小结:本文通过练习对课文进行了进一步巩固,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把课后练习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第七课 奇妙的人体 (第五课时 口语交际)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用汉语会话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提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新疆。 教学重点:根据话题进行交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开口说话 课型、课时:口语交际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引导法、模仿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我们都学过生物课,关于人体,大家都了解些什么?请从人体构造,各器官的功能等方面谈谈各自的认识. 交际话题: 围绕人体主要器官,谈谈怎样保护人体器官,实现最好的运转. 1. 围绕学习,谈谈怎样保持大脑的健康. 2. 围绕心脏跳动的规律,谈谈如何科学的运动,才能保证心脏健康运转. 3. 围绕呼吸系统的构造,谈谈保证呼吸系统健康的方法. 4. 围绕消化系统的构造,谈谈保证消化系统健康的方法. 5. 让学生分组讨论上述话题. 6. 要求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发言提纲经小组集体修改后,推选代表全班发言.教师给予评价. 小结:本课通过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听说、表达和理解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把口语交际话题板书在黑板上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预习新课。

第七课 奇妙的人体 (第六课时 听力训练)

三维目标:

34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说汉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播放录音完成练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和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能听懂一般的生活用语,使学生喜欢汉语。 教学重点:听懂听力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难点:听力第三部分,能区分同音字,能准确处理信息。 课型、课时:听力训练,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

教:老师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做课后练习。 学: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检查学生复习及预习情况。

一、导入课题:播放听力光盘来导入新课. 本节课是听力课,采用听力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听力练习,老师总结后将学生难懂得地方写在黑板上解释。 听力答案:

第一部分:1——10 B,B,A,B,D,D,D,B,C,C 第二部分:11——20 D,D,B,C,A,C,D,B,C,B 第三部分:21——30 C,A,D,D,D,C,D,D,D,C 课堂小结:本课通过听力训练提高了学生听汉语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多听汉语广播。 板书设计:(把课后听力中部分难以理解的句子、生词写出来并把答案板书在黑板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我喜欢的一件物品

我喜欢的物品是一个玩具——布娃娃。是我过生日的候姐姐送给我的礼物。

这个布娃娃有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张樱桃似的小嘴, 弯弯的眉毛,可漂亮了!

布娃娃不仅漂亮,还能与我友好相处。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把我送进医院。我在医院里十分寂寞,每天打完点滴就没事干。妈妈把布娃娃带到医院里,我总能看见她那笑眯眯的样子,我的心情好了许多。等我病好出了院,妈妈就把我送到学校去上学。傍晚放学回到家,妈妈总是先让我写作业,等作业全部做完才可以吃饭,我只有乖乖的听妈妈的话。可是老毛病总也改不了,那就是做作业的时候,精力不集中,老爱做小动作。我一回头,看到了我心爱的布娃娃,她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在批评我似的:“小主人,做事要专注,不能三心二意的。”我就立刻低下头认真地写起作业来。因此,我非常感谢她。

布娃娃不仅是我最忠实的朋友,而且在生活上不起眼的小事中提醒我,帮助我,让我懂得了道理。

我喜欢我的好朋友——布娃娃。

第八课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总体目标 :

1,通过课文学习,掌握科学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在课文学习中,扩展听、说、读、写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通过品读课文, 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方法, 组织材料,为主题思想服务。

3,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重点字词,学会在造词造句中灵活运用。 2,掌握作者的写作线索,了解课文的主题脉络。 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思路,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 1, 运用现代多媒体方法,,在同学们自由讨论中,切入文章主题。

2, 阅读课文,用分段讲述的方法,将课文分为三部分进行不同图景的描述。 4, 课后延伸,以课后的写作练习为主题,学习作文写作的方法。 总课时:六课时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第八课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第一课时 词语讲解)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并理解本课词语,记住动词、形容词、 副词和固定词组的含义及会灵活运用;能用词语组成词组,扩成句子,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教师引导的方式,学生以巩 固练习的方法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词语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 所学词语进行简单会话,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35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含义、用法,并会组词造句。 教学难点: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掌握其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 教:讲解法、模仿法

学:自主学习、合作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检查学生预习和复习情况。

一.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父亲节母亲节是什么时候么?你们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二、教师领读词语,让学生每个词朗读三遍。

三、讲授新课 新课内容设计:

先让学生自己提前预习词语,对名词和以前所学过词语让学生自学,对动词和形容词做重点来讲解分析。板书重点词语的含义、组词、造句。 词语讲解:

1散射(动)光等遇到障碍物改变方向。 散射现象,发生散射。

蓝色的光波被散射回去。

2过滤(动)液体通过纱布等除去杂质。

过滤一下,需要过滤。 这种水必须过滤一下。

3反弹(动)运动的物体遇到障碍物后向相反的方向弹回。 反弹回来。

他吃减肥药后,又反弹了。 4验证(动)检验并证明

验证方法,得到验证。 这个事实得到了验证。 5截获(动)拦截并获得。 一辆走私车被海关截获了。 6生命攸关(词组)与生命存亡有关。 在这生命攸关的时刻,我们必须坚持。 7爆发(动)重大事件突然发生。 爆发冲突。爆发战争。

去年日本火山又爆发了。会场上暴发出阵阵掌声。 8测量(动)测量血压,测量速度,测量水温。 我们正在测量车速。艾力正在测量房屋。 9报道(动)报导。报道新闻,报道消息,据报道。 据报道,这件事不是真的。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共学习了26个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特别是动词及形容词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多加练习。

板书设计:

把重点词语、句子、词组、例句都写在黑板上。(将重点词写到黑板上,然后用词组成词组,再然后扩成句子,最后让学生模仿造句)

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并复习词语。

2、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第八课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第二课时初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生命攸关”等字词。掌握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逐步 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天空是蓝色的科学道理,学生能掌握把枯燥的科学道理如何讲解的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理理解课文深刻含义和正确读音。 教学难点:理复述课文大意。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小多媒体。

教学方法:教:讲解法、讨论法 ,启发式,问答式,

学:讨论,自主学习为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现在的北京寒气逼人,又因为污染的缘故,以至于我们很难看到小学课文中告诉我们的那蔚蓝的天空。天空是蓝色的,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这个“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朗读课文 个人读 小组读 全班读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通读课文

1.学生通读课文,划出难读难懂字词。

二、分析“散射”科学原理。

1. 引导转承:既然大家明白了本文是事理说明文,他给我们大家讲解了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下面我请几位同学用自己的话语讲解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同时使学生明白“波长”“微粒”等名词。 教师鼓励表扬学生的发言,并

36 适时评价。

归纳一句话:天空之所以是蓝的,是因为光的“散射”原理。 2.用“散射”原理揭示落日为什么是红色的,解释地平线处为什么是白色的。

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并作表扬、点评。

过渡下一个问题:大家分析了天空是蓝的原理,那大家看看这部分内容从第一段开始到那自然段结束;用“散射”解释其他现象又是哪些自然段?

三、划分文章层次。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归纳:分四层 第一层(1-10)解释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第二层(11-14)用“散射”解释其他自然现象。 第三层(15-17)介绍臭氧的重要性。 第四层(18-19)介绍地球也是蓝色的。

引导过渡:大家看着划分想想全文中哪部分最重要啊?引到第一部分。

四、分析第一部分

教师提问:我们在读第一部分介绍天空是蓝色的自然原理时可以感觉到文字不像我们通常读到的介绍科学原理那样枯燥,相反是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大家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鼓励表扬并指点思考的思路。 归纳:打比方说明方法的使用; 连着三个问题,吸引读者的兴趣;

第二人称的使用,感觉作者在和我们大家对话,亲切。

五、简介第四部分,告诉学生臭氧的重要性。 理清课文的思路。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散射现象。 1.板书设计: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打比方 第一层(1-10)介绍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三个设问 第二层(11-14)解释其它时间段天空颜色的原理。 第二人称 第三层(15-17)介绍臭氧层的重要性。 第四层(18-19)介绍地球是蓝色的。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八课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第三课时 深学课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思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给学生解答的方法。要学会思考、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与老师、一起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天空是蓝色的科学道理,学生能掌握把枯燥的科学道理如何讲解的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和正确发音。能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思路,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复述课文。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

1、运用现代多媒体方法,,在同学们自由讨论中,切入文章主题。

2、课后延伸,以课后的写作练习为主题,学习作文写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组织点名考勤。

2、检查学生预习和复习情况。(叫几个学生检查词语复习情况,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

3、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说说生活中的散射现象。

(一)设计新课内容: (1)细读课文: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用简要的话说说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蓝色光波较短,当光线遇到阻碍时,其他光都都被反射或折射,留下了蓝色光,蓝色光波布满了天空,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2)天空在日落会还会呈现出蓝色,这和什么有关? 地球表面20至30公里处的臭氧层反射了太阳光。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阳光虽然看上去是白色的,但是包含着:赤橙黄绿青蓝紫。(2)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呢? 蓝色光波较短,当光线遇到阻碍时,其他光都都被反射或折射,留下了蓝色光。

(3)太阳落山时,天空变的怎样? 太阳落山时,天空不显现蓝色而显现红色。 (4)为什么地球的蓝色是生命的颜色?

地球大部分被海洋覆盖,加入地球上蓝色消失那么地球上的生命也会消失。

3、学习句型

„„之所以„„是因为„„

他之所以没来上课是因为今天病了。 如果„„便„„但如果„„就„„

37 如果下雨我便在家里休息,但如果天气好我就会出去玩。

如果„„就„„因为„„

如果我病好了,我就去上学,因为我的假到了。 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了我们身边奇妙的现象,这些显现引起了人们的好奇,进而开展了研究,就产生了科学。科学激励着人们前进,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因此我们要热爱科学,要不断探索科学。

板书设计:

第八课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1)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2)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呢? (3)太阳落山时,天空变的怎样?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八课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第四课时 课后练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相关练习题的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中讲解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学生用脑,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情景会话。 教学难点:情景会话。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班班通 PPT 教学方法:教:讲解法、模仿,解决疑问,引导。 学:自主,合作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检查学生复习及预习情况。 (检查学生掌握课文预习复习的情况。

一、导入课题: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课文进行巩固学习。

二、新课内容设计

三、尽量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练习,有些内容小组解决、部分内容全班讨论思考,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讲授新课 :

二、讲授新课

1、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1)今天的新闻报道了这个消息。 (2)没有,他们的矛盾再次爆发。 (3)我设想我是一位警察。 (4)是我们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

3、选择关联词填空: 所有果„„与其果„„不如 即使果„„也果„„在说„„ 如果„„就„„因为 虽然„„但是„„就 不仅不„„反而„„甚至 之所以„„是因为„„而且

5、排序 BDCA、 CBAD

9、选词填空 B、B、A、C、A、C、B 小结:本文通过练习对课文进行了巩固,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把课后练习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作业:

1、用课后练习

一、

二、四题。

2、熟读课文。 第八课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第五课时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用汉语会话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给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全部内容有口头完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本课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理解话题内容 教学难点:根据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课型、课时:口语交际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教:引导法、模仿法、讨论法。 学:自主,合作,小组讨论。 导入课题:

通过课文我们学到了很多,现在我们就根据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交际话题

1、每到秋天,树上的叶子就会落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说明原因。

38

2、我们用收紧握一个鸡蛋,很难将他捏碎,你知道为什么吗?

3、狗为什么不出汗?

小结:今天的口语交际都是一些科普知识,通过本课我们知

道了很多科学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听说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爱科学、学科) 板书设计:

把口语交际话题板书在黑板上 作业:

1、多听汉语广播。

2、预习新课。

第八课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第六课时 听力训练)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汉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播放录音完成练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听汉语的能力,使学生喜欢汉语。

教学重点:听懂听力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难点:听力第三部分。 课型、课时:听力训练,一课时 教学手段: 班班通 教学方法:

教:老师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做课后练习。 学 :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检查学生复习及预习情况。

一、导入课题 播放录音导入

二、听录音完成练习,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讲解。 1.听力第一部分1---10 B、 B 、D、 D、 D、 A、 C、 D、C C 2.听力第二部分11---20 C C、D C、B、 C B、C A D 3.听力第三部分21---30 D C B A C A B C D D 小结:本课通过听力训练提高了学生听汉语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多听汉语广播。 板书设计:将学生难以理解的语句写在黑板上。

1、听力1-10

2、听力11-20

3、听力21-30 话题:根据“如何保护眼睛?”为话题进行交流 。(把课后练习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批语: 课后反思: 作文:

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我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记得老师曾经说过: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书籍。由此可见眼睛是多么的重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眼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眼睛,这个世界会是多么的黑暗啊!没有了眼睛,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个不可相象的世界啊!

平常我们看书累了,就觉得眼睛很疲劳。那么如何解除眼睛疲劳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1)放松一下,让眼睛真正休息,(2)往远处看,如在学校时,应该到教室外活动10分钟。 此外,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可以预防近视。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1)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写字的习惯。(2)走路.坐车不宜看书;不要长时间玩电子游戏.坚持做眼保健操等. 2.注意锻炼身体.合理营养,增强体质,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饮食中注意摄取富含维生素A B C E 的食物多吃肝脏、牛奶、蛋黄、蔬菜、胡萝卜等食物,还要多吃粗面杂粮,少吃糖果,限制高动物脂的摄入,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同学们,为了我们无限美好的未来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吧!

39

第五篇:新疆高中汉语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教师个人成长规划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加快自身学习的速度,紧握时代脉搏,紧跟改革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维,新理念,用先进的教育学理论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总结和反思中提升自己。对此,我就本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成长计划如下:

一、教师授课基本情况: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理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那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那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教学的兴趣,课堂上教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7) 积极参与听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二、读书计划方面:

本人打算在三年里大量阅读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使自己的素养不断提高,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每周阅读两篇教育教学文章,每月通读一本教学杂志,并让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运,摘录自己笔记并写相应的反思,争取坚持写教育教学随笔,养成及时反思和勤于积累的习惯,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能自己吸纳新思念,抛弃旧观念,懂得把专家的理念变成课堂的实践。

1、每天要做的事:

(1)读书一小时,写一篇读书笔记,写一篇日记,每天都要浏览网面一次,给有兴趣的课题回帖。

(2)日常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2、每周要做的事:

(1)写一篇读书笔记,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2)写一篇深刻的反思教学反思。 (3)和个别学生进行一次交谈。

3、每月要做的事:

(1)至少看完一本书,并养成做好笔记的习惯。 (2)写教学案例、随笔。

三、汉语兴趣小组活动方面: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可以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汉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更要注重交际口语训练,所以在这方面,我的具体计划是两个班的同学自主结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互相交流。

星期一,选取课本上的课文内容,进行读课文比赛。

星期三,选取话题,同学们进行口语交流训练写作,并最后落实到本子上。 星期五,观看有趣的汉语电影,并要求同学们用汉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我相信同学们的汉语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能够获得更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除了上面所有的几点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勤于反思,不断总结,及时对每堂课的成败进行总结和反思,是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比如适时总结每一节课的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将在课堂上所遇到问题和失误及时记录下来,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常识和创新思维及时记录下来,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宝贵的经验。

总之,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尝试教育法,在实践中学习。争取尽快适应新课改,进入角色,和学生一起快乐的成长!和优秀教师一起提高!

教师个人成长规划

郭慧

汉语

20 年

上一篇:河北省博物馆范文下一篇:工作总结范硕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