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不良思想问题的探讨

2022-09-12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 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打工, 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形成。据调查分析, 他们的思想状况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优秀型。这些学生学习认真, 遵守校纪班规, 对人有礼貌, 善解人意, 自觉性、独立性很强;二是波动型。这些学生的表现时好时差, 波动性极大;三是问题型。这些学生不遵守学校纪律, 学习极不认真, 调皮捣蛋, 日常行为较差, 偷拿东西、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 对老师及现有监护人的教育当作耳边风, 时有“敌对”、“抑郁”、“恐惧”等表现。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不良思想问题, 本文进行粗浅的探讨。

1 留守儿童的不良思想主要表现

1.1 学习上有“厌学”心理

一方面, 由于现行的大学招生和就业制度, 特别是取消毕业分配, 对农村的大学生来说, 就意味着高投入却没有高产出, 甚至有些地方流行“读书无用论”。另一方面, 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 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的监护人的文化水平较低, 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即使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 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 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1.2 情感上有“孤独”心理、“逆反”心理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 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 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但由于父母在外, 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 对儿童的情感发展极为不利, 儿童的心灵之门就会“关闭”, 产生“孤独”心理。

另一方面, 由于父母在外打工, 经济较为宽裕, 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 所以在物质生活的满意程度上, 留守儿童的满意度更高;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他们得到的关爱减少, 成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所以, 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 往往缺乏安全感, 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当父母对他 (她) 提出生活和学习的要求和目标时, 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1.3 思想上有“逃避”心理

留守儿童需要独自承受成长的烦恼和困难, 当困难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范围时, 他们在无助的环境下就会选择逃避,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逃避”心理, 当面对某些困难无法解决却又无法逃脱时, 他就出现了“赌徒”心理, 博一把, 或输或赢都会为他的成长留下消极的影响。

2 构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新模式——关怀教育

道德教育是发展道德认知、增进道德情感、感受道德体验和履行道德实践的有机过程。其中, 情感、体验、践履在道德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道德情感不仅是道德认知的产物, 其生成在于人的那些与社会性发展、特别是德性形成有关的情感的形成。情感教育强调以感受体验为基础, 以情感态度的养成为表征, 以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为发展过程, 以情感性道德人格为目标。关怀道德教育理论认为, 关怀是从家庭开始的一种关系性美德, 家庭教育无疑是关怀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 但是, 留守儿童的家庭关怀教育要么表现为“无效性关怀”, 要么表现为“无关怀”。所谓“无效性关怀”就是家长给予的关怀是孩子不接受的、未完成的、效果不好的、关怀。所谓“无关怀”就是没有关怀, 表现为“儿童忽视”问题。

诺丁斯从长期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提炼出四种方法:榜样 (以身作则) 、对话、实践和认可。根据此方法, 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抓好关怀教育。

2.1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这是关怀教育的前提

要达到好的德育效果, 首先老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又要有高尚的人格力量, 特别要有爱心, “其身正, 不令即从;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其次老师既要认真负责, 又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法, 用真挚的爱对待留守儿童, 在工作中强化“三心”, 即爱心、细心、恒心。

2.2 建立一套高效率的沟通机制, 这是关怀教育的基础

德育是一种针对人的思想进行“诊疗”的过程, 需要“对症下药”, “下药”前需要了解“症”, 因此需要一套高效率的沟通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首先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做好备案活动;其次建立家长委员会, 加强家校联系, 做好沟通活动。每学期开学时, 由学校给学生家长 (或监护人) 发一封公开信, 请学生家长 (或监护人) 与学校一道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落实家庭教育的责任, 同时把指定辅导员的姓名、联系方式一并告知家长 (或监护人) , 以便双方联系沟通。每学期结束, 学校再给每个家长发一封信, 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第三建立定期谈心制度, 做好谈心活动, 谈心必须按期进行, 为保证效果, 每次谈心都要认真记录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及学生的变化过程。辅导员的记录定期送给学校, 由各学校汇总掌握学生的大体趋势, 反过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指导。

2.3 建立一种可行性的实践模式, 这是关怀教育的关键

德育实践是一个人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也是道德水平的外在表现形式。每学期学校组织两次以上社会实践活动, 指定辅导员尽可能与所负责的留守儿童一起参加, 增加辅导员与学生在一起相处和交流的时间。培养留守儿童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的美好品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注重对留守儿童的个性特长培养;学校还要求学生 (特别是留守儿童) 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如煮饭、洗碗、洗衣服等, 从小培育小孩的劳动意识和其他优良品质, 防止隔代管教溺爱孩子, 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对其在家劳动情况定期反馈给指定辅导员, 以便更好地落实社会实践活动。

2.4 建立一套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这是关怀教育的动力

发展性的评价机制是指评价体系的内容、方法、态势都应当是与时俱进的, 特别是在评价态势上进行纵向比较。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的疏远大多行为习惯差, 没有学习兴趣, 缺乏朝气和活力, 在班上往往容易受到老师的指责, 同学的唾弃, 因而失去信心。因此在教育评价中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他的进步, 而不是和同学的差距, 尽力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及时表扬鼓励。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和同学赏识的目光中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内心渐渐地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这种由外到内“你能行”的环境就内化成为“我能行”的积极行为。

总之, 让全社会的人都努力地为留守儿童营造一片阳光灿烂的天空, 而老师、学校则更是责无旁贷。

摘要:随着我国数量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外出打工, 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逐渐形成。针对留守儿童的不良思想问题, 构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新模式——关怀教育。

关键词:关怀教育,教师队伍,沟通机制,实践模式,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 侯晶晶.关怀德育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屠荣生.师生沟通的心理攻略,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研究下一篇:论唐代血亲复仇与礼法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