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

2022-09-16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认为, 要使学生“好之”、“乐之”, 教师在教学时就必须讲究方法, 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代尔.卡耐基说:“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影响人, 就是提到他们的需要, 并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他这里所提到的方法就是激发兴趣。一个人的语文学习兴趣是一种以精神需要为基础的认知情绪。可见, 兴趣的激发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 如何在语文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1 投其所好, 激发兴趣

前文讲到“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这里所说的“好”, 就是兴趣爱好。社会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 无论什么人, 只要对什么事物发生特有的兴趣, 喜欢上了, 就会特别有研究, 就会做的特别好。还有一句俗话:“人上一百, 形形色色”, 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同。一个老师, 面对两个班一百多个的学生, 在课堂上要根据他们的各自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就必须了解他们。我的做法是和学生交朋友, 和他们平等相处, 他们才会把自己平时喜欢什么, 不喜欢什么告诉我。就语文本身, 有的学生爱那些语言华丽的文章, 有的爱朴实浅白的文字, 有的喜欢诗歌, 有的喜欢小说, 有的喜欢大声地吟诵, 有的喜欢无声地默念。这样通过和学生心灵的交流, 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上课时就可以左右逢源, 发挥自如, 让各类学生都适得其所, 充分发挥特长, 都有鹤立鸡群, 卓然不凡的自豪感, 学习兴趣自然倍增。

2 旁征博引, 激发兴趣

语文的教学, 要依循文学艺术的特点和规律。语文教学, 一方面要从语言文字的角度上考虑, 在教学中, 重视其工具性、科学性, 一方面要从语言文学的角度去考虑, 强调其生活性、艺术性。在语文课上, 老师一定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上天入地、神游九州八极, 联系上下千百年, 纵横全宇宙。古今中文、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谈, 让学生领略语文的博大精深, 丰富多彩。让学生佩服你满腹经纶, 才华横溢。例如, 我在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 有意识地提到黄鹤楼.藤王阁, 有意识地大讲到文中提的唐贤今人的流风余韵, 一方面, 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意境, 一方面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深广内蕴, 产生如入宝山不知返的乐趣, 这样, 乐于学习语文的习惯, 自然就形成。所以老师上课旁征博引是激发兴趣的好办法。

3 设疑解惑, 激发兴趣

公安机关办案及侦探文学作品, 能吸引许多人的注意, 引起广大群众的兴趣, 其中有一个关键点, 即迷雾弥漫, 疑团重重。这就给我教学上一个启示:设疑解惑, 可以激发兴趣。

如何在课堂上设疑解惑呢, 通常的做法, 就是提出疑问。例如, 我在上《社戏》这一课时, 一开始就提出疑问, “鲁迅为什么要写“偷吃罗汉豆”?“六一公为什么还要夸大家偷他家的豆”, 让大家思考, 大家各抒已见后, 最后再告诉学生鲁迅之所以写这一些, 是要表现故乡的小朋友的热情, 故乡亲人们的热情好客, 是要写出“以后再也吃不到那样夜似的好豆”, 表达一种浓浓的怀乡之情, 这样, 老师上课从容不迫, 学生听得兴味盎然。

4 巧用导语, 激发兴趣

每上一节新课, 老师都必须运用简洁的语言, 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关注新课的内容, 这就是导语。导语犹如文章的开头, 戏剧的序幕, 运用得巧妙, 可以收到先声夺人、激发兴趣的奇效。

在新课的开始时间里, 从特定的教学目的出发, 用最短的时间, 采用能吸引学生注意与思考的方法和手段, 激发学生喜欢听课的心理情绪。这是运用导语上好一堂的重要环节。俗话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得益于一个生动的导语。生动的导语, 可以使学生对新课文产生新鲜的感觉, 使学生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进行听课。精心设计、精心运用好导语, 并且因势利导, 就能在上课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求知欲、激发兴趣, 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我在上《斑羚飞渡》这一课时, 一开始就播放一群斑羚在前有深涧阻断, 后有猎人追击, 进退维谷的情况下, 为保证种群的延续, 有的自我牺牲为其他羚羊飞渡垫脚, 有的奋力飞越充满危险的深涧的悲壮场景的动画片, 一下抓住学生的眼球, 震撼学生的心灵。并提出, 你看到这一个场面, 感觉到了什么?想到什么?你想说一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带着兴奋的情绪, 满怀同情、怜悯以及忧愤的情绪去思考为什么斑羚会遭逢绝境, 如何在绝处求生。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带着跃跃欲试的心理进入新课。整节课学生都怀着热烈的情绪在听、在想、在讲, 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因此, 精心设计与运用导语, 可以为上好一堂语文课奠定基调, 活跃气氛, 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5 巧创情境, 激发兴趣

语文课的教学情境, 是语文课的教学“小天地”, 是语文老师用生动形象、亲切感人的语言, 或者多媒体手段, 描述或者展现妙趣横生与内容密切联系的人物、事件与景物;描述或展现形象生动、个性鲜明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画面。在语文课上, 老师灵活地设计和运用这些情境, 让学生怀着新奇心情进入其中, 以此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点燃他们智慧火花, 拔动他们思想的琴弦, 构成强烈的共鸣, 学习的兴趣与求知的冲动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心中涌动, 使学生们完全沉浸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我在教学中, 每一课都设一个情境。例如教《孙权劝学》, 我就描述孙权与吕蒙的对话, 模仿鲁肃与吕蒙的音容笑貌。教《丑小鸭》, 摹状丑小鸭遭遇各种不幸的动作, 揭示丑小鸭的心声等。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使课堂教学形象化。此外, 在多媒体上展现与教学有关的资料, 也使教学更直观了。

6 安排游戏, 激发兴趣

游戏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灵丹妙药。语文教学以游戏来诱导学生, 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是十分合理的, 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对此, 在语文教学中, 我也做了一些尝试。例如, 在教学成语时, 开展成语接龙活动。在教《皇帝的新装》, 抽几个口齿伶俐、机智灵活的学生按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进入角色, 再现各种人物的活动。这样, 寓教学于游乐之中, 让学生带着良好情趣去学习, 不竭的学习热情不知不觉地在游戏中萌发延续。

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 在语文课上,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还很多。只要我们认真探索和研究, 只要我们老师目标明确, 方法得当, 完全可以做到让学生主动学习, 合作探究, 从而一步步提高语文的学习水平。

摘要:现在学校推行素质教育, 实行课堂教学改革,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要达到这一目的, 我以为激发兴趣是关键。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如何在一堂课上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灌输”为“乐学”, 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兴趣

上一篇:我国“国富民穷”现象及对策下一篇:城市规划之于人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