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课教学探讨

2022-09-10

教师口语课是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以理论为指导, 以训练为手段, 把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做为核心、目的。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有正确的训练原则和科学的训练方法。

1“口语”课训练原则

1.1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师范生在大庭广众之下, 由于心理紧张, 往往出现急不择词, 词不大意, 颠三倒四、语流不畅等毛病。为了克服这些缺点, 我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 把训练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重点让学生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用词恰当、表述完整。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 重点做到讲话条理、逻辑严密、语流顺畅、形象生动、态势得体。当然, 两个阶段没有严格的界限, 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1.2 精讲多练的原则

教学大纲规定, 口语课每周两学时, 时间紧, 任务重。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 我摸索出这样的经验:精讲多练。 (1) 精讲, 首先是内容精。指教师要精通教材, 浓缩教学内容, 抓住主干, 略去枝叶。其次是语言要精炼, 讲话要简明、精要, 切忌冗长、罗嗦。 (2) 多练。首先是给学生提供时间, 教师讲的时间缩短了, 学生练的时间相对延长了。其次, 提供舞台, 让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机会到讲台上面对全体学生自如地讲话。

2 科学的训练方法

2.1 树立自信心, 克服自卑心理

刚开始上口语课时, 我让学生登台讲话, 不少学生气短气粗, 面红耳赤, 手足无措, 语无伦次。经了解得知, 学生愿意上台讲话, 但普遍存在紧张心理, 怕讲不好。针对这种情形, 我首先教育学生要象郭沫若先生说的那样, 当你登上讲台时, 要有把台下的听众“吞下去”的勇气, 鼓励学生要自信, 并教给他们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评说, 不要过分在意听众的反应, 及“深呼吸”等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因为, 健康的心理素质, 是学生讲好话的前提。其次, 让学生多登台, 每次训练都要面对全体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大部分学生消除了紧张心理。

2.2 加强朗读训练, 以读促说

在口语训练诸环节中, 朗读训练易被忽视, 然而, 朗读对于学习普通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大有裨益。首先, 朗读必须使用普通话标准音, 要求吐字清晰, 可以有效地纠正方言。其次, 朗读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朗读规范的、优美的文学作品, 不仅可以丰富语汇, 掌握语言连贯性, 而且可增强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并且, 朗读同说话的各种语音技巧基本相同, 要运用升降、停顿、轻重、快慢等, 在反复朗读中, 可以提高条理清楚, 用词准确, 语流顺畅, 形象生动等说话能力。因此, 在口语课教学中, 注重朗读训练, 对提高说话能力,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 朗读课所占课时是有限的, 为此, 我采用了以课堂导读带动课外自读的方法。

2.3 采用微格教学手段, 分解训练, 重点突破

学生的讲话水平是有差别的。为了在短时间内, 使每位同学的成绩有较快的提高, 我根据学生个人口才的弱点, 采用微格教学手段, 实行分解训练。 (1) 录音。先给每位学生录音, 师生一起边听边分析, 找出缺点, 原因, 对症下药。如有的同学口齿不清, 教师重点让学生掌握发声技能, 进行吐字归音训练, 课下让学生多做口部操, 多朗读绕口令, 以收到字正腔圆, 吐字清晰的效果。有的语调平淡, 重点进行语气、语调方面的训练, 使学生做到讲话抑扬顿挫, 起伏动听。 (2) 录像。每位同学设计一段教学语言 (时间三分钟) 录像后播放, 师生共同从清晰度, 流畅度, 语气语调, 体态语等方面作出分析评价, 这样使每位同学对自己的优缺点有较深刻的认识, 努力方向更加明确。

2.4 加强课外阅读, 让学生有话可说

一般的口语训练要求学生能在公共场合, 面对听众, 条理清楚、语流顺畅的讲三到五分钟的话, 结果课堂练习中, 发现大部分学生只能讲一分钟, 有的甚至不到一分钟, 就无话可说, 究其原因, 最主要的是知识面太窄。为此, 我让学生课外博览群书, 多读多记, 经过日积月累, 学生讲话时学会了引经据典, 如鱼得水, 左右逢源。这种方法使学生获益匪浅, 由此, 学习积极性也被大大调动起来。

2.5 角色扮演, 激发兴趣

单一的训练模式, 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久之, 将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致。“兴趣是学习的挚友”, 是学习的原动力。因此, 教师要以新颖、有趣、丰富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 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 设计了不同的训练方法, 其中角色扮演法是比较成功的, 如“答记者问”, 让一位学生扮演“学生科长”, 多位同学扮演“记者”, 就学生关心的学生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展开了问答, 结果学生情绪空前高涨,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角色扮演法”颇具吸引力, 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 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敏捷的思维能力, 快速的口语表达能力。

2.6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促进“口语”课的学习

口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主渠道, 课外活动是一片进行口语实践的广阔沃土, 二者相辅相成。为了配合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更多的参与机会, 我定期举办朗诵会, 故事会, 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自己确定主题, 选择材料, 组织并主持, 教师现场指导, 同学生一起及时评价。学生的智慧, 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现。与此同时, 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课堂导练时, 注意力更加集中, 可见, 这些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是有促进作用的。

2.7 强化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查, 发挥考核的督促功能

传统的考试方式是期末闭卷式, 这种单一的形式, 只能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忽略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查, 导致了学生重知识, 轻能力。为此, 应根据口语课的特点, 变单一的闭卷式为灵活多样的形式, 考试可分阶段, 采用口试、笔试相结合的方式, 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以此督促学生主动参与训练, 从而提高口语运用能力。

3“口语”课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 每一次训练都要有明确的目标, 高标准, 严要求。

(2) 训练方法要灵活多样, 切忌单调。

灵活多变的方式, 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训练。

(3) 注重实践。教师要精讲, 让学生多练, 使师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训练中不断提高。

总之, 口语课的教学要突出一个“练”字, 只有在理论指导下的有效训练, 才能使师范生在真正走上讲台之前, 就初步具备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

摘要:老师口语课是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以理论为指导, 以训练为手段, 把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做为核心。目的, 并提出了正确原则和科学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教师口语,口语课

上一篇:显微外科小骨窗开颅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可行性下一篇:弹性设计——谈人性化办公家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