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教学立体互动性的探讨

2022-09-10

教师口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它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好地掌握各种口头表达技能, 为将来从事师范专业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教师要从教师口语课的特点和要求出发, 针对教师口语课教学中常见的一些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 逐步摸索出比较适合教师口语课教学的途径, 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 迅速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1 教师口语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及其优缺点

在教师口语课的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这样两种:

1.1“点”式教学

具体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点, 教师本人占有所有的教学时间, 独自站在讲台上讲, 学生们坐在下面听。这种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优点是能把教学大纲的内容面面俱到地讲授给学生, 缺点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 不能完全适合教师口语课的教学特点, 学生光听不练是不能掌握教师口头表达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的。

1.2“线”式教学

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讲解也进行提问, 教师同学生做“一对一”的问答式练习。其优点是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教学, 缺点是所有这些活动都局限于彼此间的单线接触, 除被提问的学生外, 其余学生仅是观看或旁听, 不参与互动。应该说这种教学已经将教师和学生两点连成了一条线, 学生已不再是单纯填鸭式教学的对象, 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调动, 学生的练习机会有了增加, 课堂学习气氛也较为活跃了。但由于学生的练习是轮流进行, 即使教师每次把教学时间全部分配给学生轮流提问, 学生的操练量仍然不足, 教师口语课的目的还是难以达到的。

2 教师口语课的立体互动性教学及其步骤

为了在传统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 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培养。针对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 我们在教师口语课教学中采用了“立体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教师口语技能是学会的而不是被教会的,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 在“点”和“线”的基础上, 进一步将多条线连成“面”, 再进一步将多个面连成“体”。从而使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与教学内容实行同步化。

“立体互动式”的教学特征为:先将全班教师口语的程度分为两半, 一一结成对子 (即一个程度好的学生对应一个程度差一些的学生) 为一个小组。在结成对子的基础上, 每3~5对 (即6~10人) , 再结成一个大组, 在教师指导下, 两人小组对练以及大组交流。教师指导包括解决教师口语难点, 提供教师口语相关知识, 进行操练示范等。两人对练, 指学生与学生, 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练习。在教学中的同步练习时,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练要多于学生与教师的对练, 学生与教师间往往限于教师作检查或示范。教学中所必须进行的语言操练以及问题讨论等小组活动, 基本上都可以通过两人对练来完成。个人作业的范围可以包括跟读练习、复述和口头模仿等, 教师可以通过巡回各大组监听来检查和督促学生的练习, 最后扩展到全班。

“立体互动式”教学通常采用的教学步骤为:

(1) 学生在一对一的两人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口语中的语言难点, 必要时教师可在小组范围或全班范围提供帮助。

(2) 两人小组一对一做练习。练习形式可以是让学生模仿录音, 也可以由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3) 学生就教师口语的内容在两人小组内反复进行练习, 一对一相互纠正, 学生操练时, 教师可在班上巡回指导检查。

(4) 学生个人练好后, 小组向大组反馈。通常是小组同伴检查, 其他组给予纠正。也可由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指定复查2~3名学生。

(5) 教师根据内容向学生个别提问, 以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问题的数量及难易程度视实际情况而定。

(6) 教师在各组交流后, 每次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在大组内进行, 也可以在全班进行。

(7) 下课前教师可以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 从练习中选几个“难点”和各组存在的共性问题, 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由于“难点”的语言技能要求比较高, 教师可让学生在小组和大组内先做一遍, 然后拿到全班交流, 当众做最后补充完善。

教学步骤的时间分配视教学对象的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其顺序亦可按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教师口语课立体互动性教学的优点

用“立体互动式”组织教师口语课教学后, 其主要优点有三个方面:

3.1 学生对教师口语的语言实践机会大大增加

一般情况下, 每个学生在两学时的语言活动中, 平均练习次数增多了。教师在组织学生同步练习时, 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内容是否超过学生的兴趣, 经历, 知识面及语言能力等范围, 不然学生在活动时便会无话可说, 影响练习效果。

3.2 学生对教师口语的语言操练主动性大大提高

由于学生在“立体互动”的教学中大多是跟同学接触, 而且接触的范围从班级缩小到两人小组, 因此, 他们就不像平时那么拘谨和紧张。这有利于内向性格容易害羞的学生更好地正常发挥自己的语言水平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再者, 学生彼此对练时, 对于各自的言语操练失误比较“容忍”, 不像教师那么“斤斤计较”。这就促使那些怕出错后被教师指点改正而感到丢脸的学生更多地参加练习。为此, 一般来讲学生更乐意在同学之间彼此交换看法和交流思想, 因为在某些语境中, 教师的社会身份限制了跟同学进行语言交流的内容。而“立体互动”却能既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说的机会, 又提供给学生说什么的最大可能性, 这样, 学生在学习中就显得更加自觉, 更加主动。

3.3 学生学习教师口语时表现正常

“立体互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了教学的主体, 他们在这种特殊的交往形式中学习, 会一改传统教学中被动的心理状态。上课时他们能有时间来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 从练习中找到和形成教师口语表达的各种使用方法和习惯, 从而掌握各种教师口语的技能。同时, “立体互动”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用教师口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想法, 这无疑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另外, 学生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大量接触促使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 这对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减轻情感焦虑和紧张心情, 稳定学习情绪, 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等都是大有益处的。

学生对于“立体互动”这种教学形式反映良好, 他们感到这种教学组织方法, 既训练了他们的教师口语表达基本功, 又培养了他们的教师口语实际运用能力。教师也发现通过组织“立体互动”的课教学, 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说明这种教学形式还是行之有效的。

教师在“立体互动”的教学活动中, 把全班学生分成6~10人的若干大组, 向学生布置“论题”, 要求学生在各自大组内围绕“论题”展开讨论。学生再通过小组练习、讨论来进一步掌握陈述、解释、请求、询问、同意、反对、争辩等教师口语的技能。教师轮流参加各组讨论, 但只扮演咨询员角色, 随时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问题, 必要时也可坦率地表明自己对事情的观点和意见, 同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情, 促使练习能顺利地深入进行下去。随着教师口语课教学的不断深人和学生教师口语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生的机械操练和模仿练习不断减少, 口头表达所须的教师口语知识逐步具备, 他们就慢慢开始有能力用目的语更加全面地陈述事件, 更加细致地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感情。“个人—小组—大组—全班”就组成了“点—线—面—体”的“立体互动”式教学。

4 采用立体互动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和课前准备

采用“立体互动”式教学并不适合于任何阶段的训练, 教学中还应注意:

(1) 教师口语开课初期采用“立体互动”为好。 (2) “立体互动”在人数较少的班级效果比较明显。因此, 一个由6~10人组成的大组, 在训练中采用“立体互动”的组织方法为最佳。 (3) 学生的个性不同, 学习效果亦不等。个性开朗, 思想活跃的学生较性情内向、反应迟钝的学生进步更大, 因为前者的实践多于后者。 (4) 学生使用教师口语时的失误, 由于教师要照顾每个组, 而无法对错误一一及时纠正。这种情况在班级人数多, 小组活动频繁的情况下更是难以避免。

为使“立体互动”式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 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地做好准备:

(1) 在思想上要有充分准备教师要明确在教学中的师生互为主体的关系, 及教师的个人作用, 敢于在跟学生的交往中放下教师架子, 善于同学生一起练习; (2) 在组织上要有充分准备教师每次上课前必须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分配、练习的内容及形式有周密的考虑和准备, 防止交往流于形式或活动放任自流; (3) 在语言上要有充分准备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教学内容, 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 估计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困难, 不至于到时面对学生的语言问题感到束手无策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展开。

教师和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是由不同的点构成的, 从“点”入手, 使“点”达到精微, 推动点的有序运动, 点的运动可以成线, 线的组合而成面, 面的整合成为体。在课堂组织中使点变线变促成面变从而促成体变, 达到和谐统一。在教学过程中, 团队精神是“立体交互性”的基础, 学生要从自身做起, 学会合作, 懂得反省, 别人是自己的环境, 反之亦然。从营造小环境着手, 突破盲区和误区, 达到整体提高教师口语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要:针对教师口语课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提出了教师口语课的立体互动式教学, 对立体互动式教学的步骤、优缺点及其要注意的问题分别做了阐述, “个人—小组—大组—全班”就组成了“点—线—面—体”的“立体互动”式教学。在课堂组织中使点变线变促成面变从而促成体变, 达到和谐统一。

关键词:教师口语,教学,立体互动

参考文献

[1] 张锐, 万里.教师口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2] 贾晓玲.教师口语训练教程[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5.

[3] 刘舒生.教学法大全[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0.

上一篇: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一篇:在课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一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