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

2024-04-28

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精选6篇)

篇1: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开发潜能,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这为当前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树立“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新的学生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八种智能,只是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个体趋异的存在不是智力高低的表现,只是+同智力组合的结果。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学校教育不能够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只是有人显现的较早,有人显现@较晚。当个体受到较好的教育时,某拽智能就得到开发;k之,就受到压抑,甚至摧残。数学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计算、抽象、概括和空间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智力组合的结果使有的学生在计算方面能力较强,有的在概括方面能力较强,有的则在空间想象方面能力较强,等等。因此,。我们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个性和特长,都_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能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2。突出多元化和个别化,倡导新的教学观

多元智能理论重在“承认差异,关注差异,有差异的发展”。为了尊重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楚异,课堂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智能的恙异性和多样性,在教学设汁上突出多元化和个性化,充分发挥各种不同的智能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同作用,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在上数学课时,教师应摒弃——味灌输的教学方式,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如:让语言智能强的学生充分表达对数学概念、公式及定理等的理解;对“逻辑一数理”智能强的学生,教师可采取提问、解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公式、定理的推导和对问题的进——步深人研究;让空间智能强的学生通过图形来理解和解决问题。在数学课的教学导人上,变“一元导人”为“多元导人”,即在传统口述导人的基础上,引进图形导人、乐异人。游戏分人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导人形式。

3。实行多元评价和动态评价,构建新的智力观学生智能的多元化和个体的差异性启示我们要更新评价观念’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使学生的各种智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为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固守在考查语言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的测验成绩上,而应当拓宽评价指标,把对学生的评价扩展到除知识技能之外的道德品行、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兴趣特长等方面,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应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如问卷评价、访谈评价、

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

、成长档案袋评价和活动表现性评价等。评价不再局限于正规考试,应由静态评价变为动态评价,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理解和过程上,把评价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联系起来,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袋法,检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智能表现和专题作业情况。在评价目标上,应把知识与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评价的层次上,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评语,使每个学生在评价中都能感受到成功。

二、实施差异数学教学的主要策略

差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它是把客观存在的学生差异作为课堂教学的动力基础和可能性条件,把差异当做一种教育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以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发展实施差异数学教学的主要策略如下: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更是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借助的一种重要资源。任何教育都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之上的;不同的经验基础,意味着不同的发展可能性空间。无视学生在教学起点水平上的差异,教学就失去了生长的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在认知水平上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利用成功心理,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通过分层教学,使学生的每一种智能都能得到发掘,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看到自己的智能强项,让学生感觉到其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能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并能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强化自主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上应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使“信息”得到交流,个性得到张扬,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2。施行洋性教学令组,努力发掘学生潜能

所谓弹性教学分组,是指根据学生的需要组建教学小组,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活动。一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等H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分为基础组、中等组和提髙组。教学中分11次设计,因材施教,逐步递进面向全体,兼顾两头”,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分组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和弹性分组的原则。教师应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估,由学生自愿选择组别;教师再对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最后公布分组结果。当然,学生的组别不是永远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可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二是对班内学生进行异质性分组,各组进行好中差搭配。遵循同组异质互助共进的原则,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强调发挥个人的学习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差异互补、不断追求进步的.内在活力。

3。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兼顾不同的学生的需要

(1)课堂提问层次化

教师课前应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灵活地进行调整和重组。教师要设计出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等多个层次的问题,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使全班学生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内容差异化

数学教材不是唯一的数学教学资源,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开发教学资源,以丰富课堂教学。教师要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处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明确各个层次的具体要求。

(3)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有一些学生由于基础薄弱,知识结构残缺,经常出现知识的负迁移,对当前的学习造成了很大影响。对于他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知识铺垫’要讲清知识要点,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对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有一些学生对单一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好,但是在一些复杂、灵活的题目面前常感到束手无策,要引导他们侧重思维过程的分析,揭示知识的规律,帮助他们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引导他们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以提高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对知识基础牢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的学生,要以“放”为主’“放”中有“扶”,课堂上可多安排他们自学。教师尽量少讲,重在点拨。

4。重构数学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使他们的优势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再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从而使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方案,重构数学教学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

(1)多元考试评价

数学测验实行“保底不封顶”。“保底”指的是H常考试的内容和程度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循序渐进,不肓目拔高,更不盲目操练髙考试题。“不封底”指的是日常考试还要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展示和发挥的空间,试卷中适当增加有关思维品质的内容,如开放题、实际应用题和研究性学习问题等,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行弹性评价方式,对方法新颖、解法多样的学生实行加分奖励,促使成绩好的学生主动挑战思维高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考试的分数,更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收获。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还包括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态度;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实际上,这是通过发挥学生的语言智能、动觉智能、视觉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多元主体评价。

不仅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其对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学生间的互相评价能够搭建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客观评价他人的平台,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学生互相评价的过程,是他们进步的过程,也是通过发挥学生的内省智能来促进其发展的过程。

篇2: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语文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对现行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则要我们不断探讨。多元智能理论为语文有效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具有可操作性。

1 多元智能理论的解读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至少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智能、自然智能和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的存在智能。

篇3: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 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 (1)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制造出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来进行的, 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智力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小学阶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时期,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新课程改革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实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相关理论、观点有效地应用于数学教学中, 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 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2. 多元智能理论对数学教学的理论指导

2.1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组成。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研究了不同对象的人脑与智能的基础上, 修正了传统的智能概念。人的智能是多元的, 是先天存在的, 又是可以后天开发的。每种智能皆有其脑生理基础, 都是其生物的本能。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智能。研究后提出人类有九种智能类型:语言文学智能、音乐旋律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天生都具备这八种智能的潜能, 每个人各有其擅长与不擅长的智能。这八种智能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 成功的教育在于恰当地挖掘潜在的智能, 使其得到充分开发。

2.2 多元智能理论和数学教学的结合。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种智能以不同方式组合的结果。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能, 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学生的智力有强项和弱项, 有各自适应的学习方式和发展倾向, 而现行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方法, 只能使部分学生适应。在这种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其实只是部分能力上的成功, 而不是综合智力优胜者。这就要求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在智能组合方面的多样性探索最佳教学方式, 使每个学生智力强项方面的潜能得到认可和发挥。

3. 多元智能创新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3.1 处理好学生智能多样性和课程标准统一性的关系。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同时考虑到学生智能方面的多样性及课程标准的统一性的制约。数学教学受到课时的制约, 受到学校现有条件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把多样化的活动高效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来, 而教育本身应以学生自觉自主活动的方式部分放到课下。数学教师当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时, 可运用音、形、像等多种手段同时展现给学生, 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迅速理解和记忆, 课上的活动应力图满足不同智能学生的需要。

3.2 改进教学方法,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2.1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 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 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2) 。在拓宽数学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 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 让课内长骨、课内长肉, 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如:教学“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分数乘分数该怎样计算”, 并通过“算一算、数一数、比一比”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成功地建构了知识意义, 还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形成结论”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3.2.2 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

教育是柄双刃剑, 它既可以培养造就创造性人才, 又可以摧残、扼杀人的创造性。这里的关键是创造自由、平等、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教师和学生关系是平等的,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 这样可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兴趣和自信, 继而不断学习创新技能和方法。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善于质疑的能力, 引导学生明确质疑的方向, 培养学生学会在重点处质疑、在难点处质疑、在关键处质疑、在困惑处质疑, 在易错处质疑, 在无疑处质疑。学生求疑、解疑过程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3.3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3.3.1 应用多元智能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转变

小学数学教师要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智能优势, 多途径地利用其智能优势来掌握数学, 这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还能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智能, 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如:在梯形的面积一课教学计划时, 学生在推导验证的过程中, 由于各人的视角不同, 推导公式的过程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1) 沿一个梯形的一条对角线剪开, 分割成两个三角形:S=ab÷2+bh÷2= (a+b) h÷2;

(2) 自梯形的下底中点向上底的两个角连线, 分割成三个三角形:

(3) 沿梯形的上底的两个角向底边作两条高, 剪开, 可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

3.3.2 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3.3.2. 1 对于语言智能较强的学生。

可以让其多读一些数学故事, 在课堂上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 鼓励他们去参加一些数学演讲比赛、班内数学辩论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可以利用学生的语言智能, 开展课前五分钟展示等教学活动, 使那些喜欢演讲的学生有机会发展他们的语言智能, 也使那些不善于演讲的学生在提高数学表达水平的同时发展了语言智能。

3.3.2. 2 对于数字逻辑智能较强的学生。

教师可以采用图表、图形进行教学, 运用数字进行数学记忆。还可给他们创造机会, 让他们用数学推理来证明数学公式。

3.3.2. 3 对于视觉空间能力能较强的学生。

教师可以运用模型, 把数学现象以模型教学的方式表现出来, 鼓励学生自制图片和简笔画并运用它们来作为展示自己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画图、制作模型、制作海报等形式展示和运用数学;做走

3.3.3 应用多元智能实施情景化教学

运用多元情境化教学策略, 将数学课的开始从学生爱听的故事导入, 从人人关注的环境导入, 从直观的动画片导入, 从动人的音乐导入, 使教学内容一下就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智能, 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3) 。这样的课堂导入, 激趣激思, 使学生在愉悦情趣之中学习数学。例如:教真分数和假分数时, 教师可以通过图组, 巧妙地复习了旧知 (用真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 并过渡引入了新知 (用假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直观的图形, 比较分数与单位“1”的关系, 从而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这样的处理, 既使教学思路通畅顺达, 又为课堂的精彩生成打下了基础。

此外, 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表述主要内容。使学生获取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职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等智能进行学习。让学生自由组合, 展示过程气氛活跃, 把课堂推向高潮。实践证明应用多元智能实施情景化教学, 必然调动学生多种智能活动, 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 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从而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结语

新世纪是信息、知识经济的时代, 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更新观念, 实施教育创新, 特别是小学数学的创新。以智能开发作为教学工具, 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实现以智能开发促进数学学习的目标。促使教师不断思考如何以学生个性智能发展特点为向导, 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环境。随着借鉴多元智能创新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深入, 必将为我国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2]喻平著.数学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11.

[3][美]詹姆斯.A.米德兰顿 (JamesA.Middleton) , [美]波利.戈普弗 (PollyGoepfert) 著.伍新春, 张洁等译.数学教学的创新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4]蔡春晖.多元智能数学教学方式实验初探———《函数的应用》案例分析[J].数学通报, 2005, (01) .

[5]谭本远.多元智能理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 , 2008, (01) .

[6]周林.多元智能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小学教学研究, 2007, (03) .

[7]庞美娟.数学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渗透[J].教学月刊 (小学版) , 2006, (03) .

[8]谭劲.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人民教育, 2005, (09) .

篇4: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元智能 应用 因材施教 选择

一、多元智能的定义

加德纳对智能的定义是:⑴在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⑵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⑶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两种基本智能外,还有其他智能。加德纳将其多元智能框架定义为一个开放的系统,1983年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结构由七种智能要素组成,后又陆续添加了两种,分别如下:

1、言语—语言智能,指的是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2、逻辑—数理智能,指的是对逻辑结构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表达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能,指的是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包括用视觉手段和空间要领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4、音乐—节奏智能,指的是个人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

5、身体—运动智能,指的是人的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以及表现为用身体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

6、人际—交往智能,指的是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此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

7、个人反省智能,指的是个体认识、洞察和内省自身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指的是人们辨别生物以及自然世界的其他特征敏感的能力。(1998年提出)

9、存在智能,指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1999年提出)

二、多无智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因材施教源自“智”的不同

多元智能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展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实现这一目的,在教学方式上,教师既要成为课堂的指导者,采用“授人以渔”的方式,教给学生受益一生的本领;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学”上,促进学生各种能力和个性发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从而营造一个启发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畅所欲言,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依据该理论,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解题策略和算法的多样化。

案例:一箱汽水24瓶,18箱汽水有多少瓶?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算法:

24×10+24×8=432

24×20-24×2=432

20×18+4×18=432

24×2×9=432

24×3×6=432

18×4×6=432

18×3×8=432

也有学生可能会用竖式计算出结果。由此可见,每个学生对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并能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让学生比较不同策略的特点,使他们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从中反思各种解法的优劣,促进元认知的发展,这实际上也是发展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过程。

(二)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

1.选择自由。现在授课仍以大班集体教学为主,学生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如何缓解两头差异之间的矛盾?首先,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弹性,正视学生能力之间的差异,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力争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如:在教学口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一定数量的题目,如四题中选两题等,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变大。其次,每次练习的题量分为两至三个层次,除规定的数量外,补充一些机动的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自己加选一定量的题目,完成的质量高的,用加星、盖章等方式进行鼓励和表扬,用以缓解“吃不饱”的现象。

2.交流自由。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发挥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作用,给予学生自由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倾听和交流中有所收获。在学习中不要过多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放松的心理环境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如:在教学5的加减法时,出了这样一道题:在地上分别放两个装满米的盘子,有5只小鸡来吃米,将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一灵活性较强的问题,打破“陈规旧矩”的束缚,引起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有的同学说:一个盘子有3只小鸡吃米……,另一个盘子有2只小鸡吃米;还有的说:都在一个盘子里吃,另一个盘子没有小鸡……,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发现,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展开,最终得出了多种不同的答案,从多方位,多角度体现了教学成果。小学生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设计这样的习题让学生去解答,恰恰给他们创设了一种“探索”的情境,解题中感到乐趣无穷

(三)创设激发学生潜能的多元智能环境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只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多元智能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获得发展。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计的学习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现有智能水平的差异,要尽可能涉及一些不同的智能领域,让学生享受到“智能公平”。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游戏、竞赛、演示、图片、幻灯、“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来设境引趣,引发动机,激励行为,激发情感,围绕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师的教。

例如,讲故事不再是语文课的专利。有的数学老师在上“相似形”这一课时的第一句话是:“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有个人测量金字塔的高度……”这种多元情景化的教学,使许多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有血有肉,使得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深受学生的欢迎。当然除了课堂的引入,还可以在其它环节例如展开、练习等部分都可以设置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情境。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展开几分之一之间比大小这个环节时,巧妙的利用了一个鸽子吃食物的情节,结合主题图,让小朋友把自已当成一只很饿的小鸽子去选食物,你会选哪一盘的食物呢?因为学生是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的,符合了儿童的心理特点,这个知识点在小朋友愉快的合作讨论中得到了解决,并且巩固掌握。在对于教学环节上的选择,应该根据课程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这样不仅起到“激情”、“激趣”的作用,更达到“深刻理解”的教学目的。又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以“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索、验证运用”这四个科学研究的步骤,组织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一次有益尝试。学生凭借从已知-未知的学习体会,设计出两个层次的研究方案:首先确定要把三角形剪成长方形,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然后让学生在争论中选择如下三个方案中,哪个最合理又可行。①通過研究无数个三角形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来探索;②通过研究几个三角形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来探索;③通过研究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来探索。学生最后一致认为第三套方案最合理也可行,因为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可代表所有的三角形。而方案一办不到,方案二当几个三角形是同类的就不合理了。在这样多元化学习环境中,他们的多元智能被激发出来。

总之,理解多元智能理论并不难,但要仔细分析每个学生究竟具备什么样的智能,并不件很容易的事情,而将其应用于教学更是难上加难,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下大气力对每个学生的智能进行长期的观察与分析,再由此实施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才可,这是一个实践性课题,要在实践中去尝试,去摸索。

参考资料:

1.《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篇5: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在学习教育学课程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多元智能理论,对这一理论非常感兴趣,希望能有机会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

2、接触英语教研工作1年多的时间,对《英语课程标准》有了初步的认识与研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说基础教育的英语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局限于教师教会学生学会读课本中的英语单词或句子,而是通过英语课堂这媒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们们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基于这样的一个教育目标,如果能把多元智能这一理论,适当的运用于基础英语教育过程当中,应该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加德纳指出,所有正常人都拥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视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是以不同的方式及不同的组合形式而表现出来,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同时他还认为人的智力不断受到先天与后天的影响,学校教育不止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智力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特别强调人类智力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以致用。以发展为轴心的多元智力课程强调教师对学生多元智力的了解,以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的机会。

2、新课程理念

以《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整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新课标》当中同样体现着加德纳关于多元智力的理论,《新课标》强调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角色要转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学生不断向上攀登。因此,我认为教师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与更多的时间放在设计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活动上,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发展多元智能的机会,使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3、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 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 的学习过程,使学生 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三、课题的研究背景

1、多元智能的创始人加德纳,依据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个学生的发展最重要的、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让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取得成就感而竭尽所能。”该理论倡导的教育理念已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近二十年来,其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有大量的著作出版。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有许多专家、教授专门研究多元智能理论与实践,许多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广泛运用此理论,直至成为多元智能学校。

2、多元智能理论二十世纪末传入中国,立即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该类课题的研究在全国的国际研讨会也召开多次,并且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亲自参加。越来越多的专家、教授加入到多元智能的研究队伍中。现在,已经有很多幼儿园、学校加入到研究的行列中,目前,多元智能理论也已经引起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关注,并且已经开展了诸多方面的研究。

四、研究目标及意义

1、研究的预期目标

(1)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探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

(2)探索“多元智能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确立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均衡的发展机会。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从而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

2、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可以把多元智能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整合,通过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进行多元化的英语教学设计,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布置多元化的英语作业,给予多元化的评价等,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并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他智能领域,从而实现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

五、研究内容

1、研究制定多元化的三维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要求,对小学英语各年级课堂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领域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研究,从而制定英语教学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2、研究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策略。多元智能理论为课堂教学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对发现教学优势和改进教学方法有很大帮助。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多元智能一视同仁,把多种智能领域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学生的智能强项,以智能强项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3、研究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学习的兴趣、方法、习惯的评价。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运用英语学习的档案袋评价方式,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坚持全面评价,注重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不断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

六、课题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

1、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广泛收集、查阅、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筛选和借鉴关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目前本地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小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现状,通过分析,找出造成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原因,能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3.行动研究法:通过实施不同教学策略、多元评价学生,不断反思、修正,以取得最佳研究成果

4.个案研究法:研究个案,分析原因,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

5.经验总结法: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分析与研讨,撰写总结和经验报告,使研究更具系统化、理论化。

6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个案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2、课题实施的大体步骤

篇6: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

岳翠萍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四中学)

摘 要:初中地理是一门实用型学科,能帮助中学生对地质、地貌、国家分布等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目前,多元化智能理论被运用于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元化智能理论及其应用方法进行讨论研究,希望能够为初中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建议。

上一篇:工业经济走势分析会上发言下一篇:车库经营管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