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发现孩子有感

2024-04-12

读发现孩子有感(精选11篇)

篇1:读发现孩子有感

读《发现孩子》有感在寒假的这段休整时间里,我也想充分的利用时间去研究教育教学,不断的去向很多的前辈还有在外地其他学校教学的朋友们请教,同时也适当的安排时间静下心来看一本优秀的著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个寒假的学习让我能深入的了解教育的本质,深深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否恰当。而《发现孩子》这本著作里提出了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指出每个孩子都应该去观察周围的世界,都应该学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都应该自然地进行学习和成长。作者蒙台梭利在这本书中展现了她独特的、革命性的儿童观,揭示了儿童具有的内在潜力,展现了儿童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存在。这本书还告诉了我们儿童发展的规律,教我们真正地发现孩子。其中最吸引我的篇章是新时代的老师,在这一篇章中提出了以下四个观点:

1、教具的使用;利用各种不同的感官教具,去唤醒孩子的安全感。在使用感官教具时,由孩子主导活动,而老师只是提供教具,最多也只是进行示范作用。这样能够引领和开发孩子的精神力量。

2、老师的师范;老师对于某个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的师范,例如:他让孩子亲眼看到该怎样坐、怎样站。这样形成一种静默教学。引导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肢体上,并鼓励孩子学习控制身体的动作,不用语言进行鼓励,而是用神态。

3、用环境引导儿童;在蒙台梭利学校,教育和引导儿童是环境本身。在教学的角度中提出所有的口语指导应当出现在教学的后半部分,而老师所创造的肢体示范才是生成的环境。

蒙台梭利教学法讲到,当孩子在自主学习和探究,老师应该尊重孩子,但是尊重的原则是能够观察孩子的不同体能状况,鼓励孩子发现对自己身心健康有益的行为,打消其他不好的念头。但是不能强迫压制孩子的思想。

了解孩子的一举一动是教育者的重大责任,这需要老师细致的观察能力,并付出行动。这也将决定孩子是否步入正轨,取得成就的前提。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大人在教育的过程中总认为我们永远是对的,做什么也都是为了孩子好,恨不得一口气把所有的孩子都鞭策成理想中的人才,往往却忽视了他们是每一个独特的个体,不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们的天性,没有正确的去引导他们,而是一再的压制他们。

篇2:读发现孩子有感

我有幸阅读了《发现孩子》一书。作为双重角色——教师、妈妈的我受益匪浅。

对孩子,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要做的首先是细心地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潜质与特长,给他们创造充分的条件,提供适宜的土壤,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人、一个最好的“他自己”。如我班有个叫刘若非的小女孩,很有才气,只是有些胆小、不自信,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读课文时,声音极小,说话就脸红。为了让她有信心,根据她爱唱歌的`特点,在一天上午,我对她说:“老师知道你很喜欢唱歌,能表演给大家看吗?。”她腼腆地看着我,不表态。我用充满信任的语气对她说:“非非的声音最好听了,我们都很想听。”她点点头。离园活动的时候,我请非非上来,她声音虽然还是小,脸红红的,但她认真地去唱歌,我借机表扬了她,并让同学们为她鼓掌。从此她变得大胆自信多了。

关注孩子的成长时,作者总结的“精神上的力量”,不仅仅指你会欣赏孩子,信任孩子,全心全意地支持孩子,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率先垂范,给予孩子最好的精神力量,这一点我深有同感。作为老师,因为你就是学生的一本教科书,你的形象始终给孩子提供着最贴近的教育,你每天的所作所为和精神情绪,以及你的人格品质,这些都构成了一种丰厚的精神内容,会不知不觉地成为无处不在的暗示教育,成为孩子的课本,孩子们时时刻刻在阅读着我们,当他们越是长大时,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参照能力就越强,所以孩子时刻注视着我们,你是什么,要比你说什么更有力量。

篇3:读发现孩子有感

自然是一庙堂, 那里活的柱石

不时地传出模糊隐约的语音——

人穿过象征的森林从那里经行,

树林望着他, 投以熟稔的凝视。

正如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合并,

归入一个幽黑而渊深的和谐——

广大有如光明, 浩漫有如黑夜——

香味, 颜色和声音都互相呼应。

有的香味新鲜如儿童的肌肤,

柔和有如洞箫, 翠绿有如草场,

——别的香味呢, 腐烂, 轩昂而丰富,

具有着无极限的品物的扩张,

如琥珀香、麝香、安息香、篆烟香,

那样歌唱性灵和官感的欢狂。

(戴望舒译)

这首诗集中阐发了象征主义的世界观。它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神秘

诗中把自然比喻成一座庙堂, 庙堂即意味着它是神秘的。故而里面的柱石是“活”的, 它能发出“模糊隐约的语音”。这也许是它呼吸的声音, 抑或是它脉搏跳动的声音。仿佛还可以感觉到它的蠕动。当人从森林里穿过, “树林望着他, 投以熟稔的凝视”。这里, 柱石、树林都是有性灵的, 它们能发音, 能凝视, 似乎长了嘴巴和眼睛。柱石和树林只是自然的两种生命形式, 可知自然万物都是有性灵的, 因而说它“幽黑而渊深”。

凭借经验, 柱石是不会发出语音的, 树林是不会凝视的。这是耳朵和眼睛告诉我们的。因此可以说, 声音不都是靠耳朵听见的, 图画不都是靠眼睛看见的。这种听不见的声音和看不见的图画, 是要靠“感应”获得的, 是人与自然的感应, 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应和”。

二、通感

依诗中描述, “香味, 颜色和声音都互相呼应”, 也就是嗅觉、视觉和听觉互相呼应。那么鼻子、眼睛和耳朵之间的功能也就可以相互转化, 各个感觉器官之间可以互通和交流, 称之为“通感”。与其说它是手法, 不如说它是现象。所以“香味”可以“新鲜如儿童的肌肤”, “柔和有如洞箫”, “翠绿有如草场”。也就是香味是有触觉、听觉、视觉美的。触觉、听觉、视觉只是发现这种美的不同角度而已, 就如同从不同的小孔去看铁盒子里的一颗钻石。而要描述这颗钻石, 就可以分别从触觉、听觉、视觉等不同角度入手。就好比要赞美一朵花, 可以选择诗歌、音乐或是绘画一样。对象不变, 手段不同而已。

凭借经验, 香味是触不到的, 听不到的, 看不到的。这是皮肤、耳朵和眼睛告诉我们的。因此可以说, 香味不都是靠鼻子去闻的。这种闻不到的香味, 是要靠“感应”获得的, 是人与自然的感应, 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应和”。

三、互化

按诗中描述, 香味不只有新鲜的、柔和的, 而且还有腐烂的、轩昂的。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香味。前者固然是香味, 可腐烂怎么能算是香味呢?可是细想一下, 如果没有腐烂的, 哪里见出新鲜的?没有轩昂的, 哪里见出柔和的?况且新鲜的迟早要变成腐烂的, 柔和的迟早要变成轩昂的。两者相反相成, 相互转化。也就是说, 两者站在相反的位置互相“应和”。

凭借经验, 新鲜的, 我们称之为香;腐烂的, 我们称之为臭。新鲜的, 我们爱闻;腐烂的, 我们不爱闻。这是鼻子告诉我们的。所以说, 香味不都是靠鼻子去闻的, 比如腐烂的香味。腐烂之所以有香味, 是人与自然的“感应”, 是感应化臭为香。不妨再扩大一点, 丑与美也是相互“应和”, 是感应化丑为美。

四、发现

这首诗启示我们, 有的声音不是靠耳朵去听的, 有的图画不是靠眼睛去看的, 有的香味不是靠鼻子去闻的;甚至腐烂的可以是馨香的, 丑陋的可以是美丽的。那么, 就是说我们的耳朵、眼睛、鼻子的功能是有限的, 甚至会欺骗我们。那么, 要想去听到耳朵听不见的声音, 去看到眼睛看不见的图画, 去闻到鼻子闻不到的香味, 要想获得假象后的真实, 我们就必须去“感应”, 也就是去与自然“应和”。我们不妨称之为“发现”。这种发现, 不是靠肉体来完成, 而是靠精神去实现。所谓诗, 就是“忽然的发现”。读诗的好处, 就是佩戴上“发现的眼睛”。诗人率先睁开“发现的眼镜”, 实现由肉体束缚到精神自由的升华。读者紧随其后, 完成对肉体的超脱, 获得灵魂超度的快感。这就是诗的意义。这就是诗人的贡献。诗与非诗的区别不在形式上, 而在发现上。诗与歌是有区别的, 诗更注重内容, 歌更注重形式。徒具形式的假诗歌, 不仅是小丑, 而且是犯罪。精神的造假远比物质的造假可怕。诗是严肃的, 它不是文字游戏, 它是“幽黑而渊深”的宇宙的“应和”。

参考文献

[1][法]波德莱尔.恶之花[M].钱春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篇4:读《从外星球来的孩子》有感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只可爱的小猫“胖头”,在每天学习钢琴的时候,无意中在树林里遇上了一个“从外星球来的孩子”,患有孤独症的小男孩——“宝宝”。在胖头帮助宝宝变成一个正常孩子的时候,他发现了宝宝有着极高的音乐才华和绘画天赋,在尽心尽力地教他如何学会微笑的同时,更教宝宝学会了弹钢琴,帮助宝宝变成了地球上一个正常的孩子。终于,在一次钢琴表演中,他们获得了鲜花与掌声。

我觉得,这些“从外星球来的孩子”是需要我们来关心和爱护的,而并不是去歧视他们,他们和我们是没什么两样的,只是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已。只要尝试、用心地去与他们交流,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或许,他们还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向你问好呢!例如一个微笑,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个故事令我很有感悟,原来世间的爱是多么重要呀!胖头的爱让一个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恢复了正常,那我们又何尝不能呢?帮助他人,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但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言,却是莫大的鼓励,他们的笑容就是给我们最好的奖励,那我们又何必要吝啬自己的爱心呢?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从今天起,我们都应该力所能及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给人微笑,自己也会获得快乐!

篇5:读《发现之美》有感

今天,我读了《发现之美》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受到了发现的重要性。罗丹说:“生活不是说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造就了今日美洲的辉煌;爱迪生发现钨丝的妙用,使电灯照亮了整个地球;瓦特发现蒸汽机的原理,火车带动了整个世界……

凡此种种,无不证明发现的重要性。

就拿我们的现实生活来说吧。平时,当我随意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总觉得如今人们变得非常冷漠:在街上,当人们看见路边乞讨的人时,不再像过去那样有同情心了,他们不再去给予这些乞讨的人一些帮助;当看到有人的钱包被抢时,也没有人主动站出来伸张正义去制服小偷,而是一副生怕惹火烧身的心态。人们的同情心、正义感好像完全丧失了。但是,当我用发现之眼去观察的时候,却又惊喜地发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真情:有的人愿意帮助素不相识的人找回丢失的物品;有的人愿意帮助残疾人做他们不能做到的事情;有的.人愿意日夜守护着一方的平安;还有的人愿意弯腰悄悄拣起地上的垃圾……原来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这么多美的东西,这不正是发现的结果吗?

在生活中,不能缺少发现,在学习上,更不能少了发现。平时我们学习数学方面的知识,记背公式就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若我们能真正理解公式的内涵,我们就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我们思维层次上升的过程。发现问题多了,我们的能力也就在无形中渐渐地提高了。

篇6:读《探索与发现》有感

此书内容繁多,知识也很广泛,其中有现代科学新发现、自然科学求索、宇宙科学探索、考古科学发现、生物未解之谜、古代文明探索发现。

其中我最感兴趣是考古科学发现,因为我喜欢历史。埃及金字塔你们也知道的的吧!它建于三四千年前,至今为止,无人知道它是怎样建成的,那些重达10多吨的巨石是怎样从百十英里外的采石场运送到现在的金字塔所在地,更是一个未解之谜。传说的说法是成千上万的奴隶用雪橇费力拉运来的,但这一说法并没有根据。尼克雷纳既不是工程师,更不是科学家,他只是一个退休顾问,他喜欢将自己称为“一个搬运大石块的古怪老人”然而就是这古怪老人,竟然他发现了古埃及金字塔“搬运的秘密”。雷纳相信,当年古埃及人将用于建造金字塔的巨大石块从采石场运送到金字塔建造地时,很有可能用了一种椭圆形的厚木板包裹住了方形石块的四个边角,这种厚木板就像摇椅的底部,当厚木板被紧紧捆绑在巨石上后,这块巨石实事上就成了不规则的圆柱形,只需用一根绳子拖动它,就能轻而易举地使它滚动起来。雷纳认为古埃及人,很有可能是从他们尊崇的一种甲虫――圣甲虫身上发现了这“运输的秘密”的,因为这种甲虫经常通过滚动法,将家畜的大块粪球滚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将自己的卵产在家畜粪便中孵化,由此可见,古埃及人挺聪明。

读了这本科普读物,让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科学探索秘密,知道了以前所不知道的事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科学奥秘的奇妙,以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因为科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变得美好,变得更加让人觉得是个无底洞,变得更加吸引人类去探索去发现,去不断的创新!通过这次阅读科普读物,感受科学的魅力也大大提高了我对科学的热爱以及我对科学的向往,我觉得科学在我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科学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所以我觉得我应该要学好科学,认真对待每节科学课,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因为这些都是会影响你一生的,是你一生中很重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篇7:读书心得——读《发现母亲》有感

朱玉艳

我要给大家推荐的是《发现母亲》。它是《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的作者极力推荐的。但是要我正式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用什么样的理由来推荐,我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把我阅读中印象深刻的部分和感受姑且一说。

如果你已经确定自己不是天才,但很想成为天才的母亲,请你捧起这本书;

如果你对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家庭教育事实案例感兴趣,你可以捧起它;

如果你对理论上的家庭教育以及如何当父母有所渴求,你也可以捧起它;

当然如果你只是对历史上或现实中那些名人成长历程中出现的女性感兴趣,你还是可以捧起它。

首先我想说说关于寄养的问题。

第一个事实案例是这本书的作者王东华自己的故事:

作者出生后半年,因为母亲患病需要到外地住院治疗,所以被寄养在外祖家里,而且一养就是十年。十年后,作者重新回到父母身边,但由于生活习惯相距较大,作者无法立即入家随俗。更糟糕的是他在外公外婆的宠爱甚至溺爱下成长,“以自我为中心”,经常与弟弟发生争斗,即使是面对父母,也难改过去任性的坏习惯,所以甚至有多次被打的经历。从此之后,他就在心灵深处对抗起这个家,对抗起父母,直至成为一个冷眼不语的甘地主义者。家是地狱,令人恐惧。随着年岁的增长,敌对没有消除,反而更加激烈。他从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王沦为家庭的出气筒,告别了短暂而美丽的玫瑰色童年,开始了对于家,对于父母,对于生死的思索。

第二个事实案例又是一个真实的悲剧:

一对众口称誉的医生夫妇,对寄养返归的儿子再也无法建立亲子感情,于是毒打成了孩子的家庭作业,稍不如意,气都出在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

第三个事实案例是夏斐事件:

夏斐是一个很好的孩子,他聪明文静,学习成绩优秀,一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任中队长和学习委员。

夏斐的母亲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母亲。为了夏斐上学,她辞去工作从煤矿搬到镇上居住,为了孩子学习,她先自学再教孩子,不厌烦,不马虎,吃穿方面从不怠慢,不让孩子干任何家务。

但是这个孩子却会因为偶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做错了题、练习本不整洁、考试成绩低了、出去玩一玩等而遭受母亲的毒打。最终这个孩子被自己的母亲毒打身亡,而这个母亲选择的是自杀。

夏母在遗书上忏悔:我不该用打的方法教育他,望子成龙的心过切,对他学习,成长的要求过高。

但她没有意识到的才是她真正应该后悔的,是不该把孩子送到老家寄养了那么长的时间,真正应该后悔的是把孩子接回家后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去融洽磨合亲子之间的感情。

如果她与孩子一直在一起,她极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母亲,最起码她不会滥用殴打这种“融洽”感情的方式。

还有第四个、第五个……

为什么一个人对她自己的父母很抠门,反而对同事朋友很大方呢?

为什么一个在校大学生放假了宁愿呆在学校无所事事却在临近年关才回那个本来距离学校很近的家?

为什么一个电台节目主持人多次自杀未遂而父母亲却说出“怎么还没死”,“要死早点死的话”?

作者说这类寄养问题仅仅是许许多多家庭问题中很小的一个部分,所有的不幸和悲剧其实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追溯到童年的不良影响。

也许这些案例在大家看来是个别、是特例、是极端。而我们在生活中不会这样做,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这些却促成了我的思考:第一层面,我的女儿快三岁了,我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究竟做了些什么,是不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别?作为职业女性,当然也必定要延展到男性教师,我反躬自问真正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精力到底有多少?我们用了多少耐心和细心,陪孩子一步步去成长去经历,是否有太多的简单和粗暴?每天和同事、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往往要多于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这种情况短时间内或者一段时间内是无法改变或优化的。我们应该怎么办?而当我们呆在家里的时候,我们是否真正的陪伴着孩子,还是自顾自地做着什么,是未完的工作还是我们自己的娱乐节目?我们是否真正想其所想,思其所思,回归孩童世界的心理。如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陪伴,那么和寄养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二层面的思考是可以迁移到我们的职业生涯中的。我们是高中老师,可以说每一个孩子高中入学前的岁月我们都是缺失的。我想我们有必要花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融洽磨合,在情感上拉近距离。也许学生会更容易亲其师信其道,我们更会不难远离简单和粗暴,而会有更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其次我想说的是母亲境界的问题。

我在书中看到了一个耳目一新的论断:在中国人物辞典中,由妾生的所占比例极少,基本上都是妻生的。这里固然有中国家族制度对嫡生的成长有利这个因素,但更加起作用的应该是妻与妾的素质不同。古语云:娶妻娶德,娶妾取色。

卓娅和舒拉的母亲常常听人们这样说:“我没有时间教育孩子们,我整天在工作上。”她为此也曾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莫非需要特别地让出一部分时间在家里教育孩子吗?但是最后她明白了,教育孩子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教育是在每一件琐碎事上,在你的一举一动上,每一眼色上,每一句话上。这一切都可以教育你的孩子:连你怎样工作,怎样休息,你怎样和朋友谈话,你在健康时候是怎样的——这一切,你的孩子是都会注意到的,他们是要在这一切事情上模仿你的。如果你忘掉了孩子,忘掉了他时刻在你的举动上寻找主意和榜样的敏锐的细心观察的眼睛,如果孩子虽然挨着你,吃得饱,穿得暖,但是却孤单地生活着,那就什么也不能帮助正确地教育他:贵重的玩具,在一起娱乐的散步,严肃的和合理的训诲全都没有用。你应该经常地和你的孩子在一起,他应该在一切事情上都感觉有你在他旁边,在这一点上永远不怀疑。”

母亲本人做人越成功越完美,她的教育资格就越牢靠,孩子的成长就越顺利越健康。母亲是人师,是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的老师。她的教育资格不是来自其他地方,正是来自她自己做人的经验与习惯。

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是贤后,魏征诤谏尖锐激烈,气得唐太宗要杀掉他,她问明情况后,特地穿上朝服为之祝贺:“妾闻主明臣直,今有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太子的乳母多次说:“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都被长孙皇后拒绝,她说:“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而这一切,赵飞燕、杨玉环等是决不会有这样的思考深度的,她们并不是不忠于皇帝,但充其量是愚忠,对那些为国家社稷长远着想的贤忠,她们是无法理解的。

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自我教育。司马光的《温公家范》里曾谈到孟母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孟子看到邻家杀猪,就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一时兴起便开玩笑地随口回答:“杀给你吃。”这本是生活中极平常的一段母子对话,但孟母话刚说出口便感到懊悔,继而责备自己,为了挽回即将造成的不良后果,孟母便真的买了猪肉给孟子吃,以示言而有信。

自我教育对于没有外界约束的母亲来说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母亲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再现自己的过程,是教育自己和检验自己人格的过程。自我教育不仅让母亲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习育,更重要的是孩子从母亲的这种自我教育中学到这种教育的本质,由于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教育,因此它决定了教育者本身应该是自我教育式的,教育应该是让自我教育的老师教会自我教育的学生。

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这个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奖项,成为全球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面对如此众多男性科学家而独享如此辉煌的女性。但她创造的奇迹远不止这些,1935年她的大女儿伊雷娜又步这位伟大母亲的后尘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伊雷娜的成功绝不仅仅在于她的天赋,更是居里夫人精心培养的结果。这里不做详述,只撷取小小的片段:

金质奖章给孩子玩耍并保管;

居里罹难后,居里夫人拒绝国家抚恤金,相信年轻的自己可以挑起生活的重担;

一战爆发,德国入侵法国,法国政府号召国民捐物,居里夫人同17岁的伊雷娜商议捐出所有的一点金子和科学奖章,只为国家需要它。之后二人一直奔波于国内外各地,指导各地X射线照相工作,配合战地救护,救护伤员超过一百万。所有这一切,伊雷娜跟随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母亲的教导。

居里夫人通过一个母亲的纤纤细手从孩子出生时起就从她的小嘴里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信念,细细地喂进去,到达灵魂的深处,直至最后让孩子燃起熊熊的人生之火。

我又想到了苏轼的母亲程氏。苏轼小时候,母亲程氏教其读《范滂传》,小苏轼问母亲程氏如果他成了范滂,那母亲将如何,程氏回答说:“你如果像范滂一样,我难道不能像范滂的母亲一样吗?”

寇准的母亲在临终时画了一幅寒窗课子图留给老仆,让她在寇准做官有错处时给寇准看。宋代贤相张浚的母亲手书数十条诫语告诫儿子。

所以作者说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我希望我们都做这样的父母、这样的老师。

为什么寡母的孩子特别容易成大才?为什么双胞胎的孩子成才率特别低?为什么并不出色的父祖突然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后代?为什么人口数只同于我国上海的犹太人其天才却多如繁星?为什么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的韩国就连体育也让我们惊出一身冷汗?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最大的剥削是对母亲劳动的剥削?为什么说妇联组织应该是一个民族未来的“总统府”?

篇8:读发现孩子有感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题记

在绍兴市小学语文领雁工程培训时, 罗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朗读手册——大声为孩子读书吧》。暑假里闲着没事, 我怀着一份好奇翻阅起来。

只看书名, 我感觉它可能是一本有关如何提高朗读技巧、提高阅读分数的书。但其实这本书强调更多的是“渴望阅读”, 是一本培养孩子对读书的渴望, 使他们热爱读书、乐于读书、迷恋读书的指导手册。

夜静静的, 风凉凉的, 来自大师的抚触和叩击, 让我的心澎湃不已。掩卷沉思:作为教师, 作为家长, 如何点亮孩子“悦读”的心灯, 让他们热爱读书、乐于读书、迷恋读书, 让他们的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呢?我觉得可以这样做。

一、天籁自鸣天趣足——

做“悦读”兴趣的激发者

《朗读手册》对于如何让孩子渴望阅读的观点有许多, 如:“人类是喜欢享乐的。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 人们会自愿地反复去做。反之, 对于自己讨厌的食物、音乐及亲戚, 我们则避之唯恐不及。我们接近带来快乐的事, 回避带来痛苦或不愉快的事。”“愉快就像胶水一样, 能粘住我们的注意力, 但只朝喜欢的方向吸引。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 就会发送一个‘愉悦’信息到孩子的脑中, 甚至将之称为‘广告’亦不为过, 因为朗读让孩子把书本、印刷品与愉悦画上等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 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个动力, 学生才会挤时间读, 有滋有味地读, 从中汲取知识, 汲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

奥维尔·普瑞斯特科在《给孩子读书的父亲》中说:“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 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成为孩子“悦读”兴趣的激发者, 努力点亮孩子们“悦读”的灯。“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 我们就像在为阅读的乐趣做广告。”精彩的故事, 动听的讲述, 会深深地吸引孩子, 在其乐融融中让孩子感觉“悦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我想, 让我们把“悦读”的兴趣植入孩子的心田, 在静静地积淀后, 孩子们的阅读之路将会灿烂如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孩子主动阅读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努力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孩子“悦读”的兴趣。如:读故事———感受课外书的神奇。农村孩子没有阅读的习惯, 更不用说“悦读”了, 为了激发他们的“悦读”兴趣, 我就利用每天的课余阅读时间, 读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慢慢地, 孩子们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 对书产生了好奇, 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悦读”的欲望。又如:设悬念———调动读书的欲望。平时在读故事时, 我往往要设置一些悬念, 一方面吸引孩子听的兴趣,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如在读《爱的教育》中的故事时, 我往往只读一半就不读了。当孩子们纷纷要求我读下去时, 我就故作神秘地告诉他们:要想知道结果呀, 请大家阅读《爱的教育》。这样, 调动了孩子“悦读”的积极性, 他们自己会利用课余时间兴致勃勃地去阅读。

二、漫卷诗书喜欲狂———做“悦读”作品的引领者

《朗读手册》中指出:“在要求孩子阅读之前, 作者对一个幼儿园班级的阅读情况进行了为期8周的调查研究。研究人员观察小朋友们在自由活动时间会选择哪一类书来看, 他们发现‘非常熟悉’ (老师一直重复读的) 的书被选的次数是‘不熟悉’ (老师没读过的) 的书的3倍, 而‘熟悉’ (老师只读过一次的) 的书被选的次数是‘不熟悉’的书的2倍。另对30名七年级和十二年级中学生的阅读嗜好进行调查时也发现:68%的中学生选书是因为老师或同伴们在讨论某一本书, 这本书在班上很热门。”“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 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走进书中奇妙的世界。”

音乐家兼艺人冯多瓦是被老师领进文学殿堂的。他说:“在中学时, 我一直觉得阅读非常乏味, 直到碰见我的恩师卡斯塔赫尼诺。他向我推荐布瑞得伯瑞的《华氏451度》。从那时起, 我才感到了阅读的乐趣, 开始通过它了解社会, 逐渐地成熟起来。”确实, 要想点亮孩子“悦读”的灯, 教师就应成为点灯的人, 成为“悦读”作品的引领者。因为我们必须承认, 当我们试着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时, 我们就如同在向他们推销。教师在指导孩子阅读之前应该先通过自己的阅读为他们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目, 先于孩子去阅读, 先于孩子被感动, 只有这样才能把真正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孩子, 使他们保持读书的热情。教师只有自己经常阅读、经常推荐、经常和孩子交流分享才能引领孩子走进“悦读”的广阔天地, 形成浓浓的“悦读”氛围。当孩子感受到愉悦时, 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阅读了, 也就会在教师的引领下“悦读”起来。

为了“哄”孩子爱上阅读, “哄”孩子们读更多的书, 我每周利用校本课时间开展一次好书推荐活动。把自己觉得适合孩子阅读的、感觉孩子们会喜欢的书推介给孩子们。在推荐会上, 我会娓娓动听地讲述内容, 以引起孩子“悦读”的兴趣。如本学期, 我已向孩子们推介了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曹文轩的《草房子》、科罗迪的《木偶奇遇记》、怀特的《夏洛的网》、马洛的《苦儿流浪记》等书。在我的引领下,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阅读起这些书来。

平时我还将自己的引领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 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如教学《猫》后, 我引领孩子们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 结合《草船借箭》的教学, 我又引领孩子们走进《三国演义》 (儿童版) 的故事, 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 激发孩子们“悦读”的激情。这样, 在我的引领下, 孩子的“悦读”兴趣被激发, 纷纷要求借书阅读, 在读书中他们感受到了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 从而更有兴致地进入下一轮的“悦读”活动中。

三、春城无处不飞花———做“悦读”平台的搭建者

《朗读手册》一书在《如果给智能不足的孩子朗读呢?》和《如果你开始读书给孩子听, 第一天会是什么情形?》两个篇章中讲述了三个人的故事。其中一个叫卡索拉, 她在刚出生时由于染色体受到破坏, 导致脾脏、肾脏和口腔都有缺陷, 肌肉有痉挛现象, 这使她晚上的睡眠从来没有超过两个小时, 还弱视。可就是这样一个残疾人, 她父母在她4个月大时就开始给她朗读, 每天坚持, 到她5岁时, 心理学家发现她的智能发展超出了一般孩子的平均水平, 而且社交适应能力良好。还有一个叫珍妮弗, 她出生时, 被诊断患有唐氏综合症, 她两个月大时, 被告知她将会全盲、耳聋, 而且严重智障。但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父母每天朗读的影响下, 4岁的她接受智商测验时, 竟高达111分。

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 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早一天阅读, 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一天阅读, 就多一分平庸的困扰。尽早给孩子朗读。你越早开始, 做起来越容易, 效果越好。狄卡斯伯研究发现:婴儿在听到新故事时, 心跳会加速;而当他们听到熟悉的故事时, 心跳会变缓。以上两项研究可以说明, 婴儿在胚胎时期就能对某种特定的声音感到熟悉, 而且会将这些熟悉的语调与舒适感和安全感联系在一起。所以, 婴儿从出生前就开始学习了。因此, 作为教师或家长的我们应该及早为孩子搭建“悦读”的平台, 点亮孩子们“悦读”的灯, 让孩子有更大的展翅空间。

为了给孩子提供交流的平台, 我经常利用班会课或是利用午间活动时间, 举行“小书虫碰头会”, 让他们侃侃而谈, 聊书, 聊作家, 聊读书的乐趣。同时在本学期, 我在所教班级还开展了“小学生‘阅读作文’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关于阅读作文, 孩子们开始简单地认为就是读后感, 许多学生说不会写读后感, 我先讲了读后感的写法, 同时告诉孩子们阅读作文的范围不仅仅限于读后感, 还可以是故事的续写、故事的改编、故事的缩写、与主人公对话、与作者对话、就某一点谈自己的看法、读书笔记等等。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自己阅读某一本书后的感受, 经我一讲以后, 许多孩子跃跃欲试。现在“阅读作文”的写作已有一个多月了, 交上来的作文形式、内容丰富多彩, 有的与作者莎士比亚对话, 有的给孙悟空新编故事, 有的续写了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在大家生动形象的描写或大胆丰富的想象中, 我看到了孩子们对阅读作文的好奇, 同时也让孩子们既感到了阅读的快乐, 又感受到了写作的畅快。

四、陶陶然乐在其中———做“悦读”路上的同行者

《朗读手册》中有许多关于家长、教师应该做个读书的同行者的观点, 如:“帮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的最好方式是与他一对一地相处, 这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亲子间一对一的相处时间可以用来读故事书、聊天或玩游戏, 这是用来教育孩子有关书、玩具、花或水等生活事物概念的重要时刻。”“以身作则。除了朗读时间外, 要让孩子亲眼看到你为了休闲而阅读, 与孩子分享你的阅读热情。”

英国作家和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在他的《阅读环境———大人如何帮助孩子享受图书》一书中强调, 如果能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很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帮助和示范, 阅读学习者遇到的所有障碍几乎都可以被克服。确实, 只有爱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书的学生, 只有会阅读的教师才能教出会阅读的学生, 只有终身阅读者才有可能培养出终身读者。由此可见, 教师在孩子的“悦读”活动中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 所有教师应成为孩子“悦读”路上的示范者, 更早更好地点亮孩子“悦读”的灯, 让孩子在教师的一路陪同下, 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读书, 让孩子们在“悦读”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

在平时作业已改完的情况下, 我会来到教室, 找学生借一本书, 坐在教室里看, 有时还和书的主人交流几句。这时, 总会有不少学生围在我身边, 他们想知道我看的是什么书, 我就趁机给他们讲一讲书中的精彩内容, 说得他们心里痒痒的, 他们肯定也会去看了。到现在为止, 我已在学生那儿看过不少书了, 有杨红缨、郑渊洁等写的风趣幽默的系列丛书, 如《淘气包马小跳》《皮皮鲁系列》, 有感人至深的书, 如《爱的教育》《城南旧事》等。

有时, 读到有趣的故事, 我也会忍不住与孩子们交流。像读完《窗边的小豆豆》, 我兴奋地跟孩子们讲:“这本书里的故事真是太有趣了。”孩子们都争着想听原因。我说:“跟妈妈第一次一起坐电车去新学校的小豆豆立刻决定长大了做一个把车票满满地堆一盒子的售票员。可过不了几天, 小豆豆的志向却又想做间谍!怎么办呢?小豆豆想出了一个“做一个化装成售票员的间谍”的好主意。”“真有趣。”“我也要去看看。”有孩子说。此后几天, 总是有孩子来和我分享他读《窗边的小豆豆》的感受。是啊, 是书, 让我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越来越多的孩子乐呵呵地靠在了我身边, 也靠在了书的身边。

篇9:读发现孩子有感

“只要生活在有孩子味的地方,心就永远不会变老。不过现在有孩子味儿的孩子,越来越少……”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特别有感触。

安琪儿和杜真子原来是特别纯洁善良的孩子,他们爱看书,却总是被妈妈逼迫下看一些他们看不懂的而大人们却认为有用的书。他们的妈妈还有一个特别奇怪的逻辑:小孩子喜欢看的书,就是不长知识的书。如果是增长知识的书,孩子们就不会很喜欢的。他们的妈妈每天安排他们六个小时的睡觉时间,三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其余时间都必须要看书(必读书目)学习,安琪儿和杜真子都苦不堪言,却无法反抗。神奇的乌龟觉得他们妈妈的要求太多了,就吐了沉积在肚子里几千年的一口气。只要妈妈在家,她的嘴巴就会变成了香肠嘴,離开家,嘴巴就会恢复正常。妈妈不得不离开家。每当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孩子们就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此时的孩子浑身上下散发着孩子味,迷人的孩子味儿……

當我读完的时候,便不禁想到了我们自己。现在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父母以爱的名义来绑架我们,美其名曰:培养我们,不让我们输在起跑线上。但其实他们并太不了解我们。每个周末我们行走在各种学习辅导班中,下了美术班直奔音乐班,然后是奥数班,作文班,英语提优班……回到家中已是繁星满天,这样的我们已经没有自己的爱好,失去了该有的兴趣,没有了童年的快乐,这样的我们还有孩子味儿吗?

我们都有梦想,我们的梦想不是沉浸在题目的海洋,不是被压在辅导班的大山下,而是自由、快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也希望,在一个下着毛毛雨的早晨,在一个有着浓浓孩子味儿的地方,能和一只神奇的乌龟不期而遇……

指导老师:宋 颖

篇10: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有感

书的封面以简单明了的文字注明:“一位草根教育专家的课改宣言,一份高效课堂完整解决方案。”结合着黄色的封面,给人以温馨的感觉。那么于老师的高效课堂“密码”到底是什么呢?打开书,浏览目录,第一章:高效课堂大揭秘;第二章:课堂规律有几多;第三章:解密奇杜郎口……这样的内容对我太具有吸引力,当晚,我便迫不及待地地读了起来。

“怎样让学习变得快乐?快乐源自成功,成功源自展示,展示源自自信,自信源自预习。”“给快乐一个机会,就得给展示一个机会;给展示一个机会,就得给自信一个机会;给自信一个机会,就得给预习一个机会。快乐的缺失,往往起源于课堂上学生‘预习权’的剥夺。”于老师还告诉我们:在课堂上,想要生产快乐,就得充分满足学生预习和表达的欲望。这一点,我和于老师产生了共鸣。所以,我以后的教学中,把预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从预习内容,到预习方法和要求,再到预习成果,让预习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扎实落实了“学什么,怎么学”,学生学的开心,老师教的舒心,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老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进步观,用成功激励成功。还课堂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快乐高效的源泉。学生希望有自己展示的舞台,一旦这个舞台搭建好,也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展示出生命活力,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实现“我要学”。这样的课堂,想不高效都难!

“读一本书,就能激活一些大脑细胞,研究一个问题,又能开发一些大脑细胞。大脑细胞开发数量越多,寿命就会越长。”这是于老师的“研究增寿定律”;“爱的奉献力=幸福的获取力。……只要有爱的奉献,就一定有作为反冲运动的幸福获得。……假如你想幸福,请奉献你的爱。当奉献成为习惯,幸福就会伴你永生。”这是于老师的“爱心与幸福守恒定律”;“在我的心里有一种信念:要想提升生命的价值,就不能轻视写。写是自我与心灵的对话;写是大脑智慧的外化;写是人生从此岸向彼岸的泗渡……人的外显文字数量一般都与人的智慧水平成正比。”这是于老师的“随笔启智定律”……这样的定律还有很多很多。于老师就是用这样的文字,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引领我们走在学习、写作、研究之路上。

篇11: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有感

新课程提倡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它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基本理念。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教,让学生快乐学。

《发现高效课堂密码》一书分为“高效课堂大揭秘”、“课堂规律有几多”“课堂医案巧拾零”、“模式建构与重建”等十四章内容。通过阅读,使我受益匪浅。其中第二章《课堂规律有几多》更是让我眼前为之一亮。仔细审视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意识的运用规律有几多 ?下面这些规律,在阅读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三主”协同率

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之间属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它既反对“以教为主”“教”霸权,又有反对企图以降低教师的地位、淡化教师的作用,来凸显所谓“以学为主”的单极主体地位的做法。它主张教师和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伙伴”协同投入对教材文本的“活化”,促成教师、学生、教材三个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互动。

2、“双因”统一律

“双因”这里专指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课堂教学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融合相统一的过程。“双因”统一律的价值在于,课堂教学中,在完成智力培养目标的同时,自觉地(而不是自发地)激发非智力利因素的参与,不仅使“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效达成,同时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落实和升华。

3、伙伴效应率

在班级授课制的环境中,学习不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伙伴互助的过程,且往往会因为伙伴之间知识与能力的对称更容易形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会效果。

合作,不仅是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人格修炼的一个重要内涵。

4、学思结合律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重视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

审视现在的课堂,问题出在重教“学”,而轻学“思”。知识网络的构建,一旦缺了思维的黏着,非常容易支离破碎。缺乏思维的“学”,其效率必有折扣。

5、“两化”创生率

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内化”与“外化”相互创生的结果。

所谓内化,就是师生对教材文本理解个性化意义构建的过程。

“内化”与“外化”都需要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在一次次智慧挑战中生成“个性化”的知识构建。

6、温故知新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全句的大意可以为:“(善于)温习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就可以学会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7、愤悱启发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大意是:“只有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时,才可以帮助学生开其意;只有当学生口欲言而不能时,才可以引导学生达其辞。”

8、视野关注极限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教师在视力正常的情况下,其视野关注极限为25人,再多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视野关注极限定律。这条定律对我们有三点启发:积极推进小班化教学;建立视野资源意识,养成视野转换的习惯;坚持关注后进生。

9、学习快乐率

孔子的古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信是快乐的基础,自信能使人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10、“二八定律”

一般情况下,课堂上20%的属于重点、难点的内容需要教师,而80%的内容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学掌握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真得不断学习,寻求教学规律,有意识地运用规律。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不能让学生迷迷瞪瞪的学,老师也不能稀里糊涂的教。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预习环节的教学

以前我们在教学中也曾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但对预习这一环节重视不够,只有要求没有落实,或流于形式,甚至根本就没有用到这一环节。另一方面是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环节的应有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不明确,没有分解学习任务,没有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没有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专门的培养。构建高效课堂必须高度重视预习环节,要加强对预习环节的具体要求、效果检测等方面的落实,保证预习的效果。

二、切实加强展示的精彩

首先是设计好问题,才能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学生思维灵活,更富有创意。此外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让师生、生生之间通过信息传递,思维得到激活,力求充分发展。

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每位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都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会有新的收获,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室四周的黑板,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让学生在展示中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展示自己生成的东西,同学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激情的火花,小组之间、个人之间形成知识的对抗。加强展示的精彩和课堂的生气。

三、强化课前检测和落实当堂反馈

课前检测和当堂反馈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那么,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既能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预习,去拓展知识面,去自主探索……

四、引导学生整理与提炼知识结构体系

整理、加工、提炼知识结构既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又是巩固提高学习效果的必然环节。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容易忽视这一点,结果学生学的都是一些零乱的知识点。这样的学习结果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利于学生认识学习内容的实质与核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之间进行联系,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因此,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概括、提炼的意识,要给学生总结概括的时间与空间,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发现高效课堂密码》,从理念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从教师专业发展到书香校园建设,提供了高效课堂建设的系统思考和方法指导,这是于老师多年来深入教学一线实践的结晶,每一篇文字的背后是他不知听了多少节课,经历了多少个课堂,思考了多少个日夜。这就是草根教育专家的书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值得我们阅读的地方。

上一篇:投实习简历的一些建议下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