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去美国读大学

2024-05-04

送孩子去美国读大学(精选13篇)

篇1:送孩子去美国读大学

孩子去美国读高中父母应该做什么

充分沟通 美国留学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愿望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长远考虑,安排孩子到美国留学,但是这种安排并没有取得孩子的同意,孩子迫于压力而不情愿地去美国留学,这样的留学成果不言而喻。因此去美国留学高中,应该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愿望。家长若有意让孩子留学,应该充分和孩子沟通,让孩子心无旁骛、心甘情愿的去留学。

全面定位孩子 有意识培养其能力

很多家长在督促孩子准备留学的时候,往往只重视考试成绩的高低,忽略了美国高中最看重的因素——孩子的能力。因此家长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定位,了解孩子的优势、劣势,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锻炼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这样即使孩子身在他乡,也能够独当一面。

未雨绸缪 定期联系

家长应该为孩子充分考虑今后可能面对的问题,包括资金问题、留学心理变化、生活问题,对这些问题保持主动的态度,能够很及时的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孩子顺顺利利的完成留学。孩子到了美国,短期内可能会十分的不适应,家长要定期和孩子联系,随时跟进孩子的生活及学习状况,帮助孩子自我调节,使孩子尽快的适应周围的环境,让孩子时刻感觉到他不是一个人孤独的在留学。

学会一种网上聊天工具

学会一种网上聊天工具,比如:QQ、MSN、SKYPE,并在自家的电脑上安装好摄像头、耳麦等设备。孩子初到美国,购买手机有诸多限制,很多学校宿舍里的电话线也是需要申请才能开通的,而通过电脑网上聊天则方便的多。而且通过网络可以听得到声音,见得到图像,纵然孩子远在天边,仍有近在眼前的感觉。

不过专家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要注意的是,近些年利用QQ等即时聊天工具进行诈骗的案件增多。各位家长在收到孩子要求汇款等消息时,应与孩子本人通话确认,鉴别信息真伪,以防被骗。

约定消费额度

孩子离开父母独自在外要自己支配金钱,日常花费、购物消费等等不再像以前一样在父母的监管下了,因此要和孩子约定一个大概的消费的额度,让孩子意识到虽然离开了父母的约束,也不能大手大脚、肆意挥霍。对于允许孩子在美国开立账户的,还要约定孩子必须递交账单的方式和时间,比如说,一个月哪一天将账单扫描发给父母审核。正常的小额数目不予过问,超过100或200美元的大数目,孩子一定要交待去处。

约定成绩报告的递交审核时间和方式

美国的高中和大学,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管理学生的成绩状况,在学生报到的时候甚至报到之前,学校会配出学号,给出密码,开课一段时间或者一个学期后,学生可在系统里查到自己的成绩报告。特别是美国的高中,很多学校的成绩报告相当详尽,涵盖出勤、家庭作业、课堂表现、小考、中考、大考、老师评语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和孩子约定成绩报告的递交审核时间和方式,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孩子顺利的完成留学。

篇2:送孩子去美国读大学

们争相送孩子去美国?

长嘴就要说话

关键词:真相点击关注三言两语屋关键词:简练点击关注各种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海外高中生源的第一大国,这个从新千年开始出现的中国留学少年群体,在最近两年正呈井喷之势。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等国,也正在成为中国小孩新的目的地。《华尔街日报》刊文称,过去五年,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的国际中学生突然飙升了40%,其中四分之三来自中国。

这些孩子的家长们,已经不再只限于富人、官员和知识精英,更有普通的工薪阶层,中国的下一代教育是否正在另一种体制里突围? 出走的“好孩子”

如果不去英国,陈小天应该正在南京一所知名高中里,接受题山文海的洗礼。孩子的亲友,对于他的出国感到震惊,15岁的他已经比同龄小孩具备很多竞争优势:在南京最好的初中念书,初一就有游学英国的经历。如今他在英国剑桥乡下的一所私立高中里,享受着传统但充满乐趣的绅士教育,尽管成本听起来有些高昂:每年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近40万人民币。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发现,这波少年留**中,主角不再只是那种成绩不好在国内混不下去的“坏孩子”,而更多的是像陈小天般的优等生。正在美国加州一所私立高中念高三的宋雨晨,初中是在上海浦东排名第二的中学念的,他们班上45个同学,有一半出国读高中。

能不能出去,不仅靠成绩,还得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海外高中普遍没有奖学金,中国学生又以选择寄宿私立学校居多,学费加生活费一般在5万美金左右。在美国高中四年就得120万人民币,如果加上本科,至少投入150万到200万。这些小孩未必来自大富大贵的家庭。宋雨晨有一个在大型投资公司当老总的父亲,这点钱自然不成问题。而陈小天的父母只是月入过万的知识分子家庭,但他们还是咬咬牙,把多年的积蓄掏出来,供儿子一搏。

昂贵的费用,难以阻挡中国家庭送小孩到国外的欲望。在美国一些昂贵的寄宿私立学校,中国学生比例超过20%,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旅美学者薛涌认识一个高中留学生,学校在美国一个穷乡僻壤,刚进去的时候,中国学生才20%,等毕业的时候,中国学生已经超过80%。

位于俄勒冈的圣玛丽中学,初中、高中加起来不过450人,但中国学生(基本都集中在高中)就已经有70人,“随着中国学生的来临,学校财政马上走出了困顿。”《华尔街日报》如是评述。陈小天的父亲陈栋发现,很多不如自己的工薪朋友,一样不含糊,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父母属于70后,普遍独子,挣钱不给孩子用给谁用?另一个,连吃带住含学费,40万人民币,不见得比在国内选择好学校高多少。送走之后,父母可以全身心放在工作上,两相一比,也不算高消费。但是要想读比较好的学校,不是有钱就能摆平的,有些高中,入学甚至比考哈佛还难,中国的孩子们在另一个体制里仍不免激烈竞争。美国排名前二三十的寄宿高中每家每年从中国招生不超过六个,加在一起不过一百多人,但是一年提出申请的有1万多人。

宋雨晨念的高中就位于全美前20名之列,一个年级有一百多人,每年只在中国招4个学生,对托福和SAT的成绩要求很高,还有重重面试。她当年申请了8所学校,最终花落此校。

2007-2014 年中国低龄留学生(高中 本科)的十大去处。(曾子颖/图)制度和现状逼人走

“为了让您读美国名校更容易。”这是一家高中留美中介的广告。美国大学申请的竞争早在十年前就已经白热化,于是,为日后申请名牌大学做准备,成为早期中国孩子赴美读高中的主要动力。反正最终目的都是常春藤,那不如早一点去美国读高中,录取的几率会更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去的原因变得越来越复杂。真正让陈栋下定决心送儿子出国,却是一次偶然事件。初三上学期学化学,儿子第一次考试考得很烂,搞得陈栋莫名其妙,儿子陈小天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上课听不懂。直到陈小天母亲到学校开会,谜底才揭开。

老师回她:班上小孩都上过补习班,就你小孩没上,基础的内容补习班上都讲过了。

回想起来,陈栋觉得这件事只是一个导火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不想让儿子成为应试教育流水线上的统一零件。陈小天所在的学校规定中午必须睡午觉,他不爱睡,看了会书,老师就让他罚站。老师讲课有时候幽默了一把,大家一阵哄笑,别人都停了,陈小天还接着笑,老师也罚站,说他影响课堂纪律。

“该严管的地方不管,不该管的地方瞎管。”陈栋说,这是他最为绝望的地方。“不管以后干什么,什么都要学,这不是浪费人生吗?”

还有的或许不是因为考试,只是不想让女儿过一种庸常的人生。王夏的女儿王思菡正在新西兰一所中学念高二,出国前,她是北京海淀一所知名中学的学生。担任国企高管的妈妈小日子过得悠哉,常有一种一眼就看到生命尽头的感觉。如果女儿还在国内,她现在就可以预见未来:考上一所名牌高中,进名牌大学,结婚生子,王夏和爱人帮着带外孙…… 王夏说,她不想女儿跟她走一样的人生。宋雨晨一开始从未想过出国。初三模拟考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按照惯例,肯定会被推优到上海的四大名校读高中。但在最后时刻,她被刷了下来。老师的解释是:你初二动了手术,没上体育课,没体育成绩就没法推优。但父亲宋彬打听下来的原因可能是,在推优前没有跟老师“走动走动”。

父亲宋彬虽然身家过亿,但不爱走后门这一套。宋雨晨心一横,如果能考上四大名校就上,考不上就去美国,结果没发挥好,就考了个市重点。

以前父亲宋彬总还觉得可以跟体制抗衡,但是慢慢发现,体制可以对抗,但无法对抗的是生活本身。“雾霾,三聚氰胺,治安环境,大人还可以勉强忍受,小孩子怎么可以?”宋彬曾一度有过移民的想法,但这意味着要放弃国内的事业和朋友,他放不下,那就先早点送小孩出去吧。我跟他们不在一个频道上

宋雨晨第一年回来,宋彬差点没认出来是谁,因为女儿晒成了个黑人。父亲问,是学习不好被罚晒太阳了吗?女儿答,打网球打的。

让父亲吃惊的是,从小不爱运动的宋雨晨现在几乎成了一个运动达人:棒球、游泳、击剑、赛马样样都通。虽然只是学校棒球队的替补,但每次比赛,教练还是会让她上场打一会。即便发挥糟糕,教练也总是鼓励:雨晨,你打得很棒,加油。“别人的鼓励很容易有成就感,当一个人有了成就感之后,才会成为兴趣。”父亲宋彬努力回想,宋雨晨从小的爱好乏善可陈,钢琴可以算是一个,那还是父母逼迫之下的产物。有大把时间运动,全拜美国高中制度所赐:课余运动也算学分。一个学期有十几门课让你选择,只要任选五门即可,不喜欢物理,可以选化学,不喜欢化学,可以选烹饪。如何融入美国文化,对于中国小留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如今已经在纽约一家咨询公司工作的吴界立,是2007年来美国念高中的。刚来美国之初,最头痛的就是如何融入美国文化。国际学生基本上住在一块,很少主动会跟美国本土学生聊天,半年之后,发现美国社会是开放的,才慢慢走出这一步。还有一开始课上都不敢发言,生怕老师批评,后来能回答的时候就回答,老师也会慢慢喜欢你。

李月月迈出这一步的方式靠的是走读,跟美国家庭的小孩同吃同住,跟白人玩,也跟黑人混,暑假的时候还把美国男孩带到中国。李月月是初三那年去美国的,今年念高二。因为个子不高,以前很不自信,去了美国之后,不仅参加了校队,还帮助校队在州的比赛中夺冠。

今年暑假回来,李月月参加了初中同学聚会,张瑞问他跟同学聊得怎么样,他就说了一句话:我跟他们不在一个频道上。“同学老是在比较成绩,我关心以后想做什么,学生会会长如何竞选,舞会如何安排。”

观察儿子朱赫这两年在美国接受的教育,朱大民感触颇深:“美国学校里教的和社会中考察的是一致的,而中国的中学教育是说一套,做一套!”朱大民发现,道德品质和主流价值观的熏陶其实贯穿着美国的教育体系,但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美国的思想教育让孩子非常愿意接受。

“在中国,教室里教你要遵守交通法规、尊老爱幼、真诚诚信,但你出门不会这样做。到社会上只要不犯罪就行,尔虞我诈又怎么样?”朱大民认为,中国教的和做的有极大反差,而在美国,学校里教孩子要诚信,社会生活中也有个人的诚信记录与之匹配,一旦违反规则、不诚信,整个社会系统都会有反映,违规者要付出实在的代价。

朱大民相信,没有人天生就有社会责任感,天生懂得要为社会大多数人利益服务,而美国的教育体系用紧密联系的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教会孩子这一点。“在中国教育体系里面,我们的孩子暑期里玩命地上补习班、玩命做题,教出来以后就做题特别棒,收拾家务、孝敬父母都不会,你还让他去爱国、有社会责任感?”

还有两年,王思菡就要高中毕业了,她的目标是新西兰最好的大学奥克兰大学。在新西兰待久了,再回到北京,觉得这里就是一个光秃秃的水泥城市。至于未来,她说等拿到绿卡之后再选择。

篇3:送孩子去美国读大学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 每天至少让学生玩2个小时, 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 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到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 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 六年级以前, 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 我就像挨了一闷棍。

一时间, 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 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

在中国, 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 一个比一个大, 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 他没了负担, 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 把儿子叫到面前, 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他笑着给我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 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不过, 事已至此, 也只能听天由命。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 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 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 而是常去图书馆, 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 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 一边打着电脑, 头也不抬地说:“作业。”这叫作业吗?

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 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 这么大的题目, 即使是博士, 敢去做吗?于是我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 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 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

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 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我听了, 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了, 我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 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 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 儿子就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 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

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 从丝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成, 也没批评, 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愣, 一是因为我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 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 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 那时, 我30岁。

不久, 儿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

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 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真诚地问我:“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耽误后代, 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 费了一番气力, 我们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 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 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电脑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 我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 不禁心中苦笑, 一个小学生, 怎么去理解“ 文化” 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

但愿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作出来了, 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 又是自己的封面, 文章后面又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

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超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 似乎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 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 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 活跃思维, 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 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 儿子说, 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 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惊。

“是不是?”儿子问我。我无言以对, 我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 也难怪, 连文章题目都敢作的孩子, 还有什么不敢断言的事吗?

儿子六年级快结束时, 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 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如果是两年前, 见到这种问题, 我肯定会抱怨:这哪是作业, 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 而此时, 我已经能平心静气地循思其中的道理了。学校和老师正是在这一个个设问之中, 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 让孩子们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

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 它的答案, 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

看着12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 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样子, 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 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 不然, 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

此时我在想, 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 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 就难有新的创造。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 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

有一天, 我们俩为狮子和豹子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 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种动物的录影带, 拉着我一边看, 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 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

我发现, 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 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 他们要让孩子知道, 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 但是, 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 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一切努力, 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 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作欲望和尝试。

有一次, 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

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 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 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 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这就是我的观点。”

我不禁想起我的一个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谈话。他学的是天文学, 从走进美国大学研究所的第一天起, 到拿下博士学位的整整5年, 他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享受系里提供的优厚奖学金。他曾对我说:“我觉得很奇怪, 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 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可是一到实践领域, 搞点研究性题目, 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 那么富有创造性。”

篇4:我送孩子去美国读书

初遇美国教育——一记闷棍

当我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入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2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

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中最蠢的一件事。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

在中国,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是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

而在美国,他没了负担。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我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回了我一句美式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我真是一片深情地怀念中国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已致此,也只能听天由命。

再感美国教育——哭笑不得而后震惊不已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背回一书包的书。我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敲着电脑键盘,头也不抬地说:“作业!”这叫作业吗?

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士,也不敢轻易去做吧?于是我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 说明自己的看法。”

我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了,我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

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成,也没批评,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愣,一是因为我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我看到了在文章最后列出的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30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篇作业出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

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真诚地问我:“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耽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一番气力,我们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电脑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我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么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光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作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文章后面又列出了一本本参考书。

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超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

那自信的样子,似乎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

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我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惊。”

“是不是?”儿子问我。我无言以对,我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章题目都敢作的孩子,还有什么不敢断言的事吗?

儿子六年级快结束时,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

“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

“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

“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是作业,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

而此时,我已经能平心静气地循思其中的道理了。

学校和教师正是在这一个个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

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

看着12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样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

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

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子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种动物的录影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时,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

重看美国教育——自由而富有创造力

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却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作欲望和尝试。

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

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就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我不禁想起我的一个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谈话。

他学的是天文学,从走进美国大学研究所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学位的整整5年,他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享受系里提供的优厚奖学金。他曾对我说:“我觉得很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

我想,他的感受可能正是由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造成的。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固定的框子里去施展拳脚了,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慌恐和茫然。

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信息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呢?

篇5:送孩子去春游作文

这是一个星期四的早晨,副校长特意在集会上讲了话。副校长严肃地说着,声音如洪钟一般:“亲爱的同学们,我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天,我校将举行春游。每一个年段,都会去不同的地方。请注意……”接下来的话,同学们都没认真听,欢呼雀跃,兴奋极了,笑嘻嘻的,开心得不得了。

肖倩中午回到家。“妈妈!爸爸!爷爷!……”没等肖倩喊完,家人就齐刷刷地站成了一排,就像等待检阅的士兵。肖倩就边放书包边说:“明天我们学校举行春游,去海边。”“什么?去海边?!”瞧,叔叔和妈妈异口同声叫起来,那兴奋劲儿呀,真像他们去春游。肖倩清了清嗓子说:“对呀!哈哈。明天要带零食去吃。”这时,妈妈想起来了,明天还是肖倩的生日。妈妈一边想一边说:“嗯嗯。明天还是3月16日是肖倩的生日,可是……”“没关系,可以和同学一起过呀!难得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买个大蛋糕去庆祝,乖孙女!”爷爷不等妈妈说完,就想出了个好主意。“好呀,太开心了!”肖倩拍着小手直叫好。等整理好了东西,肖倩立刻打开电视看起来。爸爸觉得小孩子嘛,让她轻松点,就没去干扰。那一天晚上,肖倩看到11点才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肖倩猛地从床上蹦下来,看了看表。哎!7点53分了!不好,迟到了。肖倩抓住书包,立刻和爸爸去上学。路上肖倩看到卖冰糖葫芦,想吃。这时,,爸爸看出肖倩在想什么,就说:“女儿呀,爸爸先送你去学校,再给你买,好吗?”肖倩点了点头。肖倩跑到学校门口,正好遇上校车,就“噔噔”地跑上去了。刚坐稳,爷爷就提着串香蕉来了。爷爷踮起了脚尖,发着颤,艰难地给肖倩香蕉。肖倩只好先接过了香蕉,问道:“爷爷呀,你带了那么多香蕉,我咋吃呀?”爷爷耐心地解释道:“又不一定你吃,和同学一起吃。同学那么多,每人分一个嘛!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肖倩听了也有道理,就收下了。这时,奶奶紧接着来了。她拄着拐杖,手中提着一盒芙蓉牌巧克力姗姗来迟。“孙女!我给你拿来了你最爱吃的巧克力,和同学一起分着吃。”说着,奶奶把巧克力举到窗前。肖倩只好收下了。妈妈突然跑到车前,大叫着:“孩子,你早上忘拿蛋糕啰!快拿。”肖倩只得又把头弹出窗子拿蛋糕。身边的好朋友玉琳问:“肖倩,春游的,人家都没带蛋糕,你呆着干嘛呢?”肖倩只好说:“今天是我的生日啊!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蛋糕。”旁边的同学听到了,都说:“好!好!”“侄子!瞧,我给你带来什么了?”肖倩一看,是个游泳圈。肖倩嘟囔着:“叔叔,去海边而已,带游泳圈干吗?老师又不一定让我们游泳。再说,我的东西太多了,带不去的`!”叔叔听了,不好再说什么失望地走了,心里空落落的。校车正要启动,爸爸赶了了。他夹着包,气喘吁吁的,说话上气不接下气的:“女儿……你要的东西买了……吃吧!”肖倩一看,哦!是她要的冰糖葫芦。肖倩马上接过这几串冰糖葫芦,咬了一口。“嗯~~好脆呀!”肖倩连谢谢都不说,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

“咔嚓——咚”车启动了,车门关了,校车加速,转眼间,呼啸而去。家人还在原地不停地挥手告别,直到校车消失在他们的眼帘里……

篇6:送孩子去美国读大学

睡衣、衣服、(如果学校在南方药考虑梅雨季节衣服不干,要多准备一套,MM的衣服可能多点,但第一次去别超过5套(宿舍没有太大的衣柜);

鞋两双(去的时候脚上一双,再准备一双,最好是一双皮鞋一双运动鞋); 拖鞋一双

入宿后要准备:

洗发露、沐浴露各一(买最小瓶装的千万别买家庭装的哦~~MM可能要用护发素洗面奶之类的也别忘记带哦);

洗衣皂一小块;

毛巾、抹布(擦床、柜用);

牙刷、小管牙膏。

有盖、无盖杯子各一(刷牙、喝水);

草纸,MM们的……;

纸巾;

大碗一个(泡面用);

筷子、勺子。

洗洁精、洗衣粉(小桶包装),八角衣架一个(晾袜子);

普通衣架、衣夹十几个;

大衣夹三到五个(晒被);

梳子、镜子各一。

男生别忘带刮胡刀;

早上醒不来的要带闹钟;

手机充电器和备用电池别忘了。

还有带点药品,广东凉茶、夏桑菊必备,及治感冒发烧的常用药、邦迪、风油精等(有病时可去看校医);

饼干罐;

小点的水果刀一把;

折叠伞一把。

篇7:去美国读高中的理由

孩子越小,学习语言的能力就越强。去美国读两三年的高中,英文程度一般可以达到国内英语系大学毕业生的水平,实际交流能力还会更强。另外美国高中设定的ESL语言课程是由高中直接安排的,没有语言预科学校之说,对于国际学生来讲,少了一道语言学校进入高中的门槛。

去美国读高中能得到全面素质教育

美国高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重视,一般采取选课制,可以让学生更早地直面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根据将来要申请的美国大学的专业和未来从业方向选择课程,从而大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也较容易取得高分,进入名牌大学深造。学校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例如:声乐、器乐等音乐类课程及体育运动类的课程,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潜力得到全面的发挥。

去美国读高中不再一考定终身

有些孩子平时成绩不错,考试时因为紧张发挥不佳而影响了考试成绩,美国高中普遍采用基于平时成绩的持续评估制,除了期末考试成绩,平时的表现和成绩也占一定比重,这样有助于孩子得到公正的衡量。

去美国读高中能节省大学阶段留学费用

美国部分州法律规定,外国学生在本州高中就读满两年或三年以上,获得本州高中毕业证书并且在本州州立大学就读,可以按本州学生的标准缴纳大学的学杂费用,一般本州学生的学杂费只是外国学生学杂费的30%-50%,所以,到美国上高中也许可以节省大学的留学费用。

去美国读高中有更容易申请美国大学,获得名校深造机会

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如果要直接升入美国大学中的名校读本科一年级,尤其是进入常青藤学校比较困难。如果在美国就读高中,不仅参加SAT考试非常的方便,而且可以直接参加AP,IB等众多进入名校必须先修读的预修课程。另外,教育最发达的英语国家如美国和英联邦之间学历互相认可程度很高,如果孩子念完美国本科,想选择其他国家继续读硕士的话,比在中国读本科去申请更容易。

去美国读高中能磨练独立性格

篇8:送孩子去天堂

那里天空有彩虹,

山涧溪水有池塘;

孩子,去吧!披着霞光去天堂,

那里青藤有檀香,

峻石涵洞有果糖;

孩子,去吧!骑着月亮去天堂,

那里林中有蝉鸣,

浪尖海底有鱼翔。

孩子,去吧!带着鲜花去天堂,

那里红墙有花园,

青草绿树有海棠;

孩子,去吧!背着书包去天堂,

那里小鸟游画廊,

海市蜃楼有学堂;

孩子,去吧!牵手一起去天堂,

来世还做父母仔,

你等待的是爹娘!”

——这是一位《小康》读者写给地震遇难孩童的诗歌《送孩子去天堂》。他说,他从没写过诗,但是他想为孩子们写一首诗。

“宝贝,记住我爱你!”

——关于母亲的故事

地震的前一天恰逢母亲节,也许很多妈妈还沉浸在节日的温馨之中,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摧毁了一切。

灾难中,无数母亲用血、泪、乳汁、爱和生命再次诠释了“伟大”的意义。

那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正睡在自己温暖的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他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着怎样的天崩地裂,他更不知道,是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她被发现时,身体已经变形,但脊梁依然坚强,死死地撑住了坍塌下来的废墟,护住了自己的孩子。离开人世前,年轻的母亲挣扎着在手机上留下信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下来,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当救护人员在一处严重受损的屋角找到三岁的宋馨懿的时候,发现她被已经逝去的父母身体翼护着,他们的背上,压着一块巨大的水泥板。她的母亲,双手使劲撑着地面,仿佛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生存空间。

北川陈家坝镇,当救援人员发现一位30来岁的妇女时,她面朝地面,被店铺的整面墙压着,在她怀里,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她抱得如此紧,根本不能将她们分开,士兵们只能含泪将这对母女合葬。

都江堰一处坍塌的民宅里,当救援人员把母亲的乳头从女婴嘴里拿出的时候,她不安地哭泣起来。而那沾满灰尘的乳房,是已经死去的母亲给孩子的最后的滋润。

篇9:送孩子去美国读大学

孩子去美国留学家长如何填写美国家长问卷来源:爱迪欧环球留学()申请美国中学时,大多数学校都会要求提供一份家长问卷,一般来说学校会提出10个以内的问题请家长回答。这是孩子能否被美国高中录取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一份好的美国留学家长问卷会给孩子的录取加分。学校提出请申请者的家长完成问卷目的非常简单,就是希望通过家长的角度来了解更多关于学生的信息。那么家长在回答家长问卷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一在内容方面:

学校在审核学生的申请材料时是将材料的全部内容综合起来考量的。所以家长可以注意从以下两个角度提供答案,1其他材料里没有涉及到的学生某些方面的信息;2其他材料里有提到,但是还可以深入进行说明的学生某些方面的信息

第二在态度方面:

所有的孩子在自己父母的眼中都是有很多优点的,在写作家长材料的时候,有的家长会觉得写孩子的优点非常容易,可是写不足总是觉得有些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在自己的眼中可能也没有特别严重的不足,另一方面又担心写过了影响学生的申请。其实没有关系,只要本着诚实的态度来写就可以了,诚实得描述自己所了解的孩子,这将是学校最看重的一个材料,因为所有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谁比自己的父母更了解自己的了。不论是在学习方面,思想方面还是日常生活的习惯方面。父母对孩子的了解更加细微生动。第三在完成方法方面:

一份好的家长问卷的完成大约需要完成大约3-4次,第一次通过自己最直接的想法来回答,第二次再和家里的亲戚朋友沟通一下再回答一遍,第三次我们会一起经过讨论确定一些问题的回答角度,最后一次会让家长在递出之前再考虑一下,拿给自己的孩子看一遍请自己的孩子来评价描述是否准确。另外值得提醒的是,老师的评语或者隔壁邻居对孩子的一些评价也可以是家长完成一份问卷时可以参考的材料。

要完成一份好的家长问卷需要学生和家长甚至留学专业机构的通力配合,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孩子申高的成功

篇10:去美国留学读硕士的费用

去美国留学读硕士的费用

这个看你具体去哪个地方读。费用相差很大。比如私立大学和公立的学费就差很多,还有每个城市的生活费也相差很多。房租有两三百一个月的,也有七八百一个月的(比如加州)。申请签证的时候只要提供一年的费用就可以了。

如果签证成功了,那就不用怕什么了,因为美国校内打工的机会还是挺多的,比如改试卷什么的。另外暑假还可以去校外找intern,这个是合法的。所以养活自己不是太大问题。

篇11:去美国留学读高中的优势

收获国际化视野

相比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美国私立高中对留学生开放较晚,目前在美读高中的中国学生少,因此选择美国高中,拥有比其他国家更优越的语言环境。且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具有更为多元的文化环境,长期浸淫于多元文化将会获得国际化视野。此外,美国高中设定的ESL课程是由高中直接安排,没有语言预科学习阶段,对于留学生来说,少了一道进入高中的语言门槛。

更多机会入读常春藤名校

学生选择在美国读高中,不仅参加SAT考试非常方便,而且可以直接参加AP等众多进入名校必须先修读的预修课程。这样就可以尽快习惯美国的授课方式,养成正确的美国学习思维方式,很多在国内无法获得的各种特长条件,在美国读高中可以轻松获取,且更容易入读世界顶尖名校。

重视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在中国,学生一旦上高中,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一切中心都是围绕高考,学生的兴趣爱好都被扼杀,各项基本技能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在美国,高中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重视,学校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例如,声乐、器乐等音乐类课程及体育运动类课程,学生的能力和潜能将得到全面的发展与发挥。美国的知名大学衡量学生需要全面发展,尤其重视特长、课外活动、公益活动的参与等等,学生去美国读一个完整的高中将更有利于这些综合素质的获得。

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篇12:送孩子去美国读大学

去美国留学读高中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花钱送去未必能买毕业。美国留学能成就人同样也能毁人,尤其在高中,不可掉以轻心。家长门在选择送孩子去美国留学读高中时最好事先想清楚,避免事后很被动。

一、英文一定要有基础。

美国高中一般难在他们十一年级十二年级英文,很多同学十二年级课都修完,最后英语不过毕不了业。这种英语讲诗词歌赋,小说等。我们中国同学英语基础差的很难过得去。

二、要定期和孩子沟通。

注意不要尽信也不要全不信孩子的话。对自己的孩子要理性了解,不要自欺欺人。要从各种渠道去了解,如住宿家庭,成绩单,同学,同屋,学校老师,只要你想,语言并非问题。由坏变好难,由好变坏易。每周再忙至少通一次话,从面容、声调,问话你可听出他的各种状况,但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只投钱不如投入时间在孩子身上。

三、选读课程要与大学专业接轨。

美国高中各种课程很多,有必修也有选修。未来申请大学十年级十一年级的课都很重要。所修的课也要通过学校顾问咨询,不要太随性,否则会有影响。

四、交朋友、生活与学习同样重要。

国外上课时间短,下课早,业余时间多。如果做些有意义活动对青少年而言格外重要。而此时父母又不在身边,所以适时的疏导交流很重要。

五、不要有空就回来。

绝大多数都是寒暑假回来,甚至有些春假抓了空就回来。这种留学生活如蜻蜓点水,每天和中国同学一起,在国外过着国内的生活,这样的留学意义不大。

篇13:送孩子去美国读大学

有些学生选择直接去美国参加留学预科学习,对于这些学生,育路留学专家提供了以下留学建议。

遇事不要懦弱、逃避一些中国学生在美国读预科时,遇到事情会很畏惧,采取逃避的方式。其实,有时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是不是也是太懦弱了,我们对有些事物的畏惧感是不是过于强烈了,是不是我们先被一些事物吓住了,就失去了判断事物本来面目的能力,进而被人家伤害了。提醒广大留学生在国外遇到事情要勇于面对,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注意言行举止。在美国,留学生应该把自己身上那些不好的坏毛病丢掉,留学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带有一些大声喧哗、乱丢垃圾等坏行为,会让别的国家的人对我们中国人产生极大的反感。我们应该尽快的融入美国的当地生活和文化,遵守美国的规章制度。努力学习,为国人增光。

不要有种族歧。视凡是到过美国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美国少数民族仍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歧视。在中国不会有种族歧视的感觉,所以中国留学生到了美国,不要因为别人的`肤色而带有抵触的情绪。想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去学会尊重别人。

以上是去美国参加留学预科学习的留学生一定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对留学生有所帮助。更多美国留学问题,欢迎咨询育路留学专家。

★ 求职者面试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 面试自我介绍应该注意什么

★ 面试应该注意的四大忌讳

★ 外企面试应该注意的面试技巧

★ 面试注意什么?

上一篇:初中生使用手机的八大危害下一篇:念你,走进江南的春天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