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病床管理制度

2024-05-08

家庭病床管理制度(通用9篇)

篇1:家庭病床管理制度

家庭病床管理制度

一、家庭病床主要为所辖地段区域内的病员提供方便。

二、收治对象包括可以在家庭治疗无危险的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老弱残疾去医院治疗有困难的病员和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但又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治疗的病员。

三、收住办法:

(一)门诊医师根据就诊者的病情确定需要建床者,或出院病员需康复治疗者,可联系建立家庭病床。科室安排医师对建立家庭病床的病员进行体格检查,办理登记手续。

(二)建立“家庭病床一览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建床日期、住址。撤床后立即注销。

(三)医护人员按时到家庭病床家查房(每周1~2次)、治疗,并向病员亲属交待注意事项,以取得病员亲属的密切配合。

四、建立家庭病床病历,按“入院记录’”格式要求填写,每次查房或进行治疗后应记病程记录。护理人员按医嘱进行治疗。

五、护理人员应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责任心,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六、家庭病床病员需做各种检查,如化验、X 线等,可由负责医师开写申请单,病员直接来医院交费或记帐后到有关医技科室做检查。

七、医务人员根据病情需要办理撤床、转院手续.并做好月、季、统计报告工作。

篇2:家庭病床管理制度

1、社区家庭病床收治对象主要为无危险的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去医院治疗有困难的老弱残病人,和经医院治疗病情稳定但又须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人。参保职工办理家庭病床需符合医保政策规定,并严格按规定办理建床手续。家庭病床治疗周期不超过6个月。

2、建立家庭病床一览表,包括姓名、年龄、编号、诊断、建床日期、住址、联系电话,撤床后立即撤消。

3、全科医师按时到家庭病床查房,并向病人家属交代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家属配合。

4、建立家庭病床和家庭病床医嘱本。病历书写、病历管理同住院病历;每次查床或进行治疗后应记录病程记录,撤床后应书写出院记录。病历交病案室管理,医务处每月定期检查病历质量。

5、社区护士应认真处理医嘱,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技术规程,加强责任心,严防差错事故发生。输液前要认真签署家庭输液协议书,并做好出现输液反应等情况的应急准备。

6、家庭病床病员需做各种检查,如X线、B超等由经治医师填写申请单,计帐后联系车辆到有关医技科室检查。

篇3:家庭病床管理制度

1家庭病床的发展状况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 天津等城市曾推行过家庭病床,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并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医疗服务模式[2]。随后很快普及到全国。据对23 个省 (直辖市) 自治区的不完全统计, 到1984 年上半年全国已建立家庭病床20余万张。但后来许多地方的医院陆续取消了这种服务。近年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人类疾病谱的变化, 这种医疗保健服务形式又被人们重视起来[4]。根据2013 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截至2013 年,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 亿, 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 , 其中60 岁以上老年人近半数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因此, 家庭病床的潜在社会需求是极大的。

2家庭病床管理规范/ 制度

卫生部于1984 年出台了《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 对家庭病床的任务、收治范围、组织领导和器械装备、制度和纪律, 收费和报销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环境的变化, 该条例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迫切需要对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资质、收治范围、器材配置, 家庭病床可开展的检查项目、治疗项目等重新进行规范[1]。

3问题及其对策

3.1家庭病床的风险性

3.1.1家庭病床的风险性老年患者病情复杂, 变化快, 潜在危险高[5]。需要医务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全面的专业技术, 及时发现变化, 规避风险。由于家庭病床设备等条件的局限性, 家庭病床比医院病床的治疗风险大, 医护人员学历较低、技术水平不高, 不能提供2 4 h连续医疗服务, 医疗设备过于简易等原因使家庭病床具有较大风险[2]。

3.1.2对策家庭病床管理要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 制定抢救预案及后送措施。社区家庭病床管理人员必须把医疗安全放在首位, 经常对风险管理安全系统进行重新评估和设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对医务人员进行防范和处理医疗事故有关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6]。

家庭病床患者年龄大, 慢性病多, 病情变化快, 而家床医疗条件有限, 制定抢救和后送标准及措施非常重要。医生、护士应24 h保持联系, 病情变化时随叫随到, 做到早期发现, 及时救治, 措施正确, 及时送上级医院[5]。家庭病床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具有不可避免性, 制定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 将风险降至最低。如何能够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和责任心, 升级家庭病床医疗设备等问题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3.2家庭病床的医疗质量问题

3.2.1家庭病床的医疗质量问题由于医务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不高, 家庭病床医疗质量不高。我国的家庭病床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承担, 其医务人员学历构成以大专和中专为主, 年龄结构较高, 职称却相对较低;全科医生数量缺乏、承担服务量大、业务覆盖面窄, 业务水平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2]。

3.2.2对策

3.2.2.1组建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团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病床数量应与其配备的医生、护士数量和管理、服务能力相适应, 保证家庭病床服务质量, 可提高待遇吸引大学毕业生, 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拥有严格健全的制度, 配备完善的医护队伍, 完善的服务质量评定标准, 才能保证家庭病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健康持续发展[7]。满足患者需要。

3.2.2.2实行三级查房制度为保证家庭病床医疗质量实行三级查房制度, 一级护理每日巡诊1 次, 二级护理隔日巡诊1 次, 三级护理每周巡诊1 ~ 2 次, 病情变化随时出诊, 做到及时掌握病情变化[5]。尹海燕[8]报道, 由于社区护理事业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患者申请建立家庭病床, 如何提高家庭病床的护理质量, 显得尤为重要。三级护理查房提高了社区护士的综合素质, 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 做到了患者满意。

3.2.2.3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双向转诊, 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 是为居民做好健康“守门人”的前提保证, 也是破解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瓶颈的关键[9]。必须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 实现干休所及医院双方有效对接、良性互动。对于病情严重、复杂、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疑难重症患者, 及时转入上级医院, 家庭病床不能取代医院病床;一旦病情稳定, 及时转回, 使双向转诊真正“转”起来[5]。

3.2.2.4建立健全良好的护理制度, 保证护理质量护理工作在家庭病床中有举足轻重的位置[10]。首先, 护士要熟悉患者各方面的病情, 除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技术外, 还要细微的观察患者病情, 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其次, 家庭病床的护士必须具备综合护理技能。最后, 将护理内容分为技术含量高和低的护理, 共同做好家庭护理工作。

3.3家庭病床的操作规范问题

3.3.1医疗废弃物、医疗文书书写等具体管理操作不规范我国目前尚未制订和建立专门的护理法律法规, 卫生部于1984 年出台的《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也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社区医护人员在掌握家庭治疗指征和范围、提高家庭治疗的人员素质、工作流程、工作规范、消毒隔离、医疗垃圾处理等方面比较混乱, 没有统一的标准, 加大了家庭病床的服务风险, 制约了家庭病床服务的发展[11]。

3.3.2对策:制定和完善家庭病床基本管理制度。

3.3.2.1建床、撤床制度家庭病床制度健全、工作流程简化是基本管理制度的核心。要建床的患者, 由家属到社区服务站家庭病床管理处提交申请, 经辖区主管医生上门核查, 符合建床条件的可上报医疗机构社保局, 经社保局审批同意建床后, 方能办理入院手续完成建床。撤床时也要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办理相关手续[3]。每个建床的患者都得到有关部门审批并记录在案, 这样有效防范了建床、撤床的混乱, 也使有需要的社区患者得到便捷服务。

3.3.2.2出、巡诊制度由于家庭病床的特殊性, 医生的查房、会诊等工作不是十分便捷, 有可能会导致延误患者的治疗等情况。而定期讨论、分析病情及治疗、护理方案是必须的, 所以应制定相应的出诊、巡诊制度, 全科医生定期巡诊并根据病情需要, 请专家和专科医生上门会诊, 调整治疗方案。

3.3.2.3建立健全病案文书制度为家庭病床患者建立病历, 书写文书是有效管理的基本制度[12]。因此, 要制定相应的病案文书书写规范。如家庭病床的建立要有登记, 上报患者病情。责任医护人员定期查房、治疗、用药、巡诊、访视、会诊等都要有记录, 撤除家庭病床或将患者转送医院诊治均要写病情小结。

3.3.2.4规范管理医疗废弃物加强家庭病床医疗废弃物包装、贮存管理, 规范分类放置, 使用专用的医用垃圾回收袋和容器, 根据医疗废弃物分类进行分类收集, 利器盒等专门的容器存放, 专人运送到医院医疗废物处置室进行处理, 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 防止二次污染[13]。此外, 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废弃物的培训和重视以及患者和家属的配合等也十分重要。

4家庭病床管理规范/ 制度新的研究及研究方向

4.1护理记录单质量控制与管理虞春洁[14]报道, 造成单质量缺陷护理记录的主要原因为填写内容不完整、错填或漏填页码。为提高护理记录单的合格率, 应采取以下强化管理措施:规范从业人员条件;有针对性定期培训, 明确责任;建立四级审查制度, 定期抽查记录质量;定期开展护理记录档案知识培训;使用适合医院规模和管理方式的管理系统;建立专门的护理记录档案室、购置档案设施设备;定期统计考核,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检查家庭病床护理记录, 使护理记录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等得到提高, 多年实践证明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4.2 “二对一”专家驻站查床负责制医院专家驻站查床的家庭病床管理模式, 以社区为依托, 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互为网络, 落实社区家庭病床三级查床的家庭病床有效管理模式[15]。“二对一”驻站派对帮扶管理是由医院2 名专家对应1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帮扶, 专家定期到站查床指导/监督。这种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得居民更加相信社区医疗服务, 对家庭病床满意度提高, 而且能缓和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不足, 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卫生资源。

4.3社区上门输液风险管理及安全模式构建上门输液是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家庭病床建床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如何有效保障家庭病床患者的输液安全, 增进上门输液可靠性、提高患者与陪护者满意度是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工作者的主要任务[16]。建立家庭输液风险防范的措施, 签署上门输液知情同意书, 强化护士自我保护意识, 对上门输液质量实施专业化的干预和管理, 规范管理制度、标准、流程, 有效地组织专业培训, 确保护理安全。

综上所述, 家庭病床是顺应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医疗护理形式, 能使医院、患者、家庭三方受益。越来越多的学者、医务工作者在家庭病床管理制度方面做了新的研究和探索, 逐步完善家庭病床管理规范, 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服务。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挑战。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家庭病床受到重视。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可以减少门诊患者就诊和住院医治之间的空白, 方便了患者, 节约了经费。家庭病床是老年患者出院后治疗的延伸, 不但能巩固以往治疗效果, 对疾病的根治和功能恢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家庭病床对提高医院服务效率、缩短患者住院床日、节省卫生资源也具有现实意义。然而, 现有的家庭病床还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发展家庭病床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和方向。

篇4:设置家庭病床六要点

有些病情稳定、康复较慢的患者,在家中卧床休养,医生定时上门服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家庭病床。这种医疗方式既方便了患者,又能节省一部分费用,深受大家欢迎。但在设置家庭病床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保证日照充足病床最好安置在朝阳房间,以保证充分的日照。早晨,柔和的阳光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中午阳光照射3小时左右,可使室内病菌减少90%。如果房间背阴,则尽可能让病人每天有适当的户外活动,接受阳光沐浴。

房间空气清新要根据季节的不同,定时开窗或使用空气交换机等设施,及时排除房间内污浊气体和异味,保持空气清新宜人。

保持适宜温湿度温湿度以病人感到舒适为宜。如室温偏低,应添加衣被,关上门窗;如室温偏高,应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必要时可使用电风扇、空调等设施调控温度。可在室内养几条鱼,或种植一些花草,既可美化环境,又可以防止过分干燥。

合理选用床铺病人最好使用棕棚床,如果床太软或太硬,躺卧时间长了会引起腰部不适。床褥应该平厚,为防止病人排泄物或其他脏物弄湿床单和被褥,可在床上铺一次性中单。病人的枕头要柔软,可准备一大一小两个,平时使用的枕头大些,需要时可对折。

便于护理治疗病人房间最好加置一张单人床,供家属陪伴。病床的位置可根据病人的意愿和具体情况考虑。一般来说,病床放在中间,便于活动和护理及治疗。室内的家具要尽量简单,可在床头放一小桌,用来放置常用器具。

篇5:家庭病床管理规范

一、家庭病床的分类

(一)医疗型:以收治老年性疾病、慢性病、常见病、多发 病二中晚期肿瘤等病种为主体。

1、诊断明确或基本明确,病情稳定的非危、重症病人,由 于住院困难且需连续观察治疗的病人;

2、长时间治疗、住院花费较高、病情允许在家庭治疗的病人;

3、年老体残,行动不便,到医院连续就诊困难的病人;

4、需予以支持治疗和减轻痛苦的中晚期肿瘤病人;

5、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出院后仍需继续观察治疗的病人。(二)康复型: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性疾病的康复期,可能或已经遗留后遗症(功能障碍或残疾),根据病情需进行以社区康复治疗为主的病人。

(三)综合服务型:以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单

一、长期卧床、适宜家庭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开展心理卫生、营养膳食、功能锻炼、疾病防治、家庭医学保健知识指导,培训家属掌握必要的护理知识,作好家庭生活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服务内容及收治对象

(一).服务内容

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查床、基础护理、输液、注射、输氧(含雾化)、换药、拆线、导尿(含膀脱冲洗)、灌肠(含保留灌肠)、鼻饲、一般穿刺、物理降温、针灸、拔罐、刮莎、中药泡洗治疗、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临床检验及标本采集、医疗康复、心理咨询治疗、营养膳食指导、疾病预防指导和健康保健知识指导等。(二)、收治对象

1、病情适合在家庭医疗的老年病、常见病、多发病患者。

2、出院后恢复期仍需治疗、康复的患者。

3、老弱病残到医院连续就诊困难的患者。

4、适合家庭病床治疗的部分妇产科、传染病、职业病、精神病患者。

5、晚期肿瘤需要支持治疗和减轻痛苦的患者。

对在门诊看病困难而不需要住院的长期慢性病人,要搞好出诊,可不建床。

三、管理规范

(一)建床条件

1、建立家庭病床的病员是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病人,建有个人健康档案。

2、建立家庭病床须由患者或家属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建床要求,并填写申请表。

3、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在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服务时须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属或看护人员在场。

4、建立家庭病床双方应签定建床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建床原因、服务模式、医务人员责任、病人及家属的责任、查床及诊疗基本方案、收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等。(二)建床指征

1、高血压病III期有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能在家中治疗的病员;

2、确诊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或需监测血糖及调整降糖药物用量者;

3、慢支急性发作、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差、行动不便者);

4、老年衰竭或各种慢性病伴发各种并发症不愿住院治疗者;需提供临终关怀服务者(须家属签字);

5、中晚期肿瘤患者姑息治疗(临终关怀)、放化疗间歇期支持治疗者;

6、心脑血管疾病遗留后遗症(功能障碍或残疾)须进行肢体康复的;

7、骨折患者(长期卧床、需要家庭治疗者)。(三)建床程序

1、需要建立家庭病床的病员到经区卫生局及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非营利性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家庭医生提出建床要求,领取家庭病床审批表。

2、家庭医生如实填写后,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审核同意。

3、申请表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区卫生局和社保局)审核同意。

4、批准的审批表返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由申请建床的病员或家属交纳家庭病床预付金,由中心统一编号登记。

5、家庭医生负责病床的全程管理,直至撤床结算后为止。

四.家庭病床的管理 1诊疗规范

(1)家庭病床一经建立,责任医师于24小时内上门检查病人,建立家庭病床病历,制定诊疗护理计划,交代注意事项,签定家床协议。(2)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要求按照卫生部住院病历书写要求,主要内容:入床志(主诉、现病史、重要既往史、阳性体征和鉴别诊断时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治疗计划)、病程记录、阶段小结、出床小结。(3)家庭病床遵循病房管理的基本原则,实行分级管理: 特级:临终关怀、输液者等病情须护士陪护者。一级:每日查床。二级:每周2-3次查床。三级:每周1次查床。

(4)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全程负责制,责任医师按病情情况对家床病人进行分级管理,定期查床,并将病情变化、检查、治疗效果、诊断变更等及时计入病程记录。

(5)家庭病床应每月作阶段小结,总结病情及疗效,修订诊断、治疗、护理计划。

(6)病员出床、转院、死亡应及时开具出床通知单,并书写出床小结和死亡小结。

(7)家床病人需要会诊时由责任医生负责联系会诊,并做好会诊记录。(8)家床病人需要转院时由责任医生办理出床手续,填写病情及治疗情况,介绍联系转院。

(9)家床医嘱书写方法参照住院病员医嘱书写方法,一般医嘱由医务人员或督促病人、家属按时执行;特殊治疗、护理医嘱由医务人员按时执行,并由执行者签字。(10)医务人员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和各项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

2、护理规范:

(1)按照家床分级管理的方法,特级需要护士陪护者,由护理人员在陪护期间做好护理工作、填写护理记录,观察病情和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向责任医师报告。一级及以下的家床, 由医生在病程记录中做好记录。

(2)宣传疾病预防知识、护理知识及注意事项,指导家属观察病情变化及卫生常识。

(3)发现传染病患者应及时报告,做好疫情登记,并指导家属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4)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无茵技术操作规程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5)治疗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及医用垃圾由操作人员在诊疗结束后带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6)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时,须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属或看护人员在场。

(7)需要在家中进行输液或其他特殊治疗的还应签订知情同情书。

五、建床周期

家庭病床以3月为一个有效治疗周期,3月内应根据病情及时办理撤床手续及结算。确因病情需要继续治疗者,应先办理撤床手续,结清费用,再重新办理申请审批手续。

六、收费与结算 1.收费项目及标准:建床管理费、出诊费、查床费、诊疗费、医技检查费、护理费、康复治疗费、药品费等,按照《成都市医疗价格标准》中的项目及标准收取。

2.结算:家庭病床病员医疗费用按照住院病员费用结算方式进行,先缴预付金,发生费用计帐,医疗费用中的自付部分(包括自费项目、自负比例)由患者支付,其余部分由建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垫付,待患者撤床后与费用支付部门结算。

3.结算时须提供的资料:家庭病床审批表、费用收据、费用清单、家庭病床病历。

七、监督管理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负责对家庭病床准入把关。

2、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监督医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并进行医疗差错事故登记,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建立投诉受理机制,投诉处理率应达100%。

4、做好出入床、转归、费用等统计登记工作。

篇6: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管理办法

家庭病床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患者获得连续性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方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护人员应走入社区,走进家庭,主动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为加强家庭病床的规范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试行)。

一、工作原则

(一)根据社区居民对家庭病床的需求及建床标准,建立家庭病床。

(二)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人为本、方便、快捷的家庭病床服务。

(三)严格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家庭病床的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确保医疗安全。

(四)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

二、主要任务

(一)对建床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二)开展家庭条件下的康复训练和指导;

(三)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宣传预防保健知识;

(四)对疾病晚期的患者提供舒缓性照顾。

三、建床类型及收治范围

(一)治疗型:诊断明确,需要在家庭进行治疗、护理的患者。

(二)康复型:出院后恢复期仍需继续康复的患者。

(三)舒缓照顾型:

1、自然衰老,主要脏器衰竭,生活不能自理者。

2、疾病晚期,需进行支持疗法的患者。

3、需要姑息治疗和减轻痛苦的晚期癌症患者。

四、管理要求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家庭病床的管理,制定规章制度、服务流程、管理规范;使家庭病床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依法执业,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医、护人员,应具备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资格,并通过社区岗位培训。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定期对家庭病床工作进行检查,了解、掌握家庭病床制度落实及医疗服务质量等情况,协调做好转、会诊工作。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向社区居民公示家庭病床服务的联系电话。

五、工作要求

(一)建床

1、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建床类型。

2、责任医师、护士指导患者或家属按规定办理建床手续,详细告知注意事项,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附件6)。

3、责任医师、护士要完整填写相关信息,认真书写家庭病床病历和护理病历。

(二)查床

1、首次访视应对建床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详细询问病情,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饮食情况、经济条件、家庭卫生环境等因素,对建床病人进行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评估。

2、责任医师根据家庭病床的类型,制定查床计划,每周查床1--2次,病情变化随时查床,并及时书写查床记录。

3、对新建床患者,上级医师在7天内完成查床。责任医师、护士应参加上级医师查床,查床前准备好病历、x线片、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简要报告病历,上级医师对治疗方案及医疗文书书写质量提出的指导意见,责任医师要记入病程,并经上级医师签字确认。

4、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及分型,制定巡视计划。

5、责任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差错发生。

6、责任护士应指导家属进行生活护理,如:防压疮、翻身、口腔护理等,配合家属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7、社区护士长应定期进行护理查床,检查护理质量和医源性感染控制情况,研究解决护理问题。

(三)会诊与转诊

1、建床患者出现病情变化,责任医师应及时出诊,必要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并详细记录。

2、由于技术和设备条件限制,需要进一步诊疗的建床患者应及时转诊。

3、治疗型建床患者病情加重,要及时通知家属转院,如拒绝转院,需在病历上记录并要求家属签字。

4、对转回社区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可继续在家庭病床治疗。

(四)撤床

1、建床患者经治疗病情稳定,责任医师开具家庭病床撤床证,办理撤床手续。

2、责任医师、护士应书写撤床小结并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指导。

3、建床患者及家属要求提前撤床,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后办理撤床手续,并记录在撤床小结中。

4、撤床后的家庭病床病历,归入健康档案一并保存。

(五)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和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见附件

3、附件4)。

六、收费标准:

建立家庭病床和提供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执行北京市物价局、北京市卫生局联合下发的《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附件:

1、家庭病床服务流程

2、家庭病床建床与撤床标准

3、“家庭病床病历”格式及书写规范

4、“家庭病床护理病历”格式及书写要求

5、家庭病床建床同意知情书

6、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家庭病床建床与撤床标准

家庭病床建床与撤床标准

(一)建床标准:

1、出院后转回社区仍需治疗的病人: ⑴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平稳需继续康复的病人; ⑵肿瘤术后或放、化疗需支持治疗的病人; 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的病人;

⑷骨折术后及外伤:换药、拆线、康复、功能锻炼等。

2、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的病人:

(1)长期卧床病人:晚期肿瘤、植物状态、偏瘫患者合并褥疮感染、尿潴留、吞咽困难(需定期换药、定期更换尿管、胃管);

(2)临终关怀:晚期肿瘤、植物状态、老年期痴呆症等。

(二)撤床标准:

1、经药物治疗及康复后病情平稳;

2、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暂不再需要支持疗法;

3、骨折术后及外伤已拆线,无需治疗;

4、长期卧床病人压疮已愈合,无需治疗。

家庭病床病历”格式及书写规范

(一)家庭病床病历 记录时间:

****年**月**日

健康档案号: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患者住址:

电话:

联系人姓名:

与患者关系:

联系电话:

建床时诊断:1.2.3.4.家庭病床分型:治疗型□

康复型□

舒缓照顾型□ 主观资料(S):

客观资料(O):

综合评价(A):

防治计划(P):

责任医师签名:

年 月 日

(二)家庭病床查床记录(SOAP记录)

****年**月**日

主观资料(S):(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客观资料(O):(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综合评价(A):(包括初步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的程度及愈后)

防治计划(P):(包括进一步检查、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下次查床时间)

其他需要说明:

与联系人沟通情况: 三)家庭病床阶段小结

患者建床日期: 小结日期:

建床诊断:1.2.3.4.建床情况评估:

阶段治疗经过:

阶段治疗评估:好转□ 无变化□ 恶化□ 其他 护理干预: 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 次

时间/次:20分钟□ 20-40分钟□ 小于20分钟□ 药物副作用及服药方法的讲解□ 运动的干预□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清楚□ 不清楚□ 模糊□

目前患者情况: 目前诊断:1.2.3.4.责任医师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 年 月 日

(四)家庭病床撤床记录

建床日期: 撤床日期: 诊 断:1.2.3.4.治疗经过:

转归:痊愈□ 好转□平稳□ 撤床医嘱:

共 天 转院□ 死亡□

责任医师签名:

年 月 日

(五)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参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一章。

二、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1、家庭病床病历内容包括家庭病床病历、查床记录单、阶段小结、撤床记录、会诊单和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2、责任医师应在建床24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建床时间超过3个月者要有阶段小结。

3、病历记录内容:

主观资料(S): 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客观资料(O): 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综合评价(A):包括初步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的程度及愈后;

处理计划(P):包括进一步检查、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下次查床时间。

4、查床记录是建床期间治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纪录。包括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医师分析讨论、上级医师查床记录、会诊意见、采取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的重要事项、健康教育等。

5、各项检查、化验报告单要及时粘贴,如结果异常应用红笔在化验单上做标记。

6、会诊记录内容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载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会诊意见记录应当有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者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

7、转诊病历摘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治疗经过、目前情况、转诊目的及注意事项,医生签名。

8、撤床记录包括诊断、治疗过程、转归及撤床医嘱。

附件4 家庭病床护理病历

(一)护理评估表 一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健康档案号: 评估日期: 年 月 日

资料来源: 病人□ 家属□ 朋友□ 其他: 婚姻状况:未婚□ 已婚□ 离异□ 孤寡□

家庭成员:父母□ 独居□ 配偶□ 儿子□ 女儿□ 其他□ 教育程度:文盲□ 小学□ 中学□ 大专以上□ 健康知识水平:(无知□ 一般□ 较高□)

其他:职业 民族 籍贯 经济来源 嗜好:无□ 烟□ 酒□ 其他

饮食:偏咸□ 偏淡□ 偏甜□ 偏肥腻□ 无偏好□ 其他 家居环境:整洁□ 凌乱□ 电梯□ 非电梯□ 座厕□ 蹲厕□ 公厕□

空气流通:清新□ 混浊□ 欠佳□ 活动空间:宽敞□ 狭窄□

光线:充足□ 微弱□ 一般□ 面积 离医疗机构距离: 心理状态

一、情绪:

稳定□ 易激动□ 焦虑□ 恐惧□ 孤独无助□ 压抑□ 开朗□ 悲哀□

二、对病情态度:

积极□ 消极□ 可接受□ 不接受□

三、对疾病认识: 不理解□ 部分理解□ 完全理解□

四、解决问题能力: 与人商量□ 独立处理□ 听其自然□ 身体状况

一、生命体征: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 mmHg 体重 kg

二、意识状态: 1.呼之 能应□ 不应□ 2.对答 切题□ 不切题□ 3.定向 正确□ 不正确□

三、皮肤: 完整□ 苍白□ 黄疸□ 潮红□ 发绀□ 水肿□ 脱水□ 皮疹□疮□:部位 范围 cm 伤口:部位 范围 cm 其他:

四、口腔: 正常□ 溃疡□ 假牙□

五、食欲: 正常□ 食欲不振□ 吞咽困难□ 恶心□ 呕吐□ 鼻饲□

压 出血点□ 半流□ 流质□ 软饭□

六、咳嗽: 无□ 有□ 痰:有□ 无□ 易咳出□ 不易咳出□ 稀□ 稠□ 颜色:

七、活动能力:正常□ 受限□ 水肿□ 疼痛 □ 偏瘫□ 活动后气促 有□ 无□

偏瘫□ 全瘫□(瘫痪部位)

八、表达能力:正常□ 欠佳□ 差□ 失语□

九、听觉:正常□ 欠佳□(左耳□ 右耳□)聋(左耳□ 右耳□)

十、视力:正常□ 欠佳□(左眼□ 右眼□)聋(左耳□ 右耳□)

十一、睡眠: 正常□ 入睡困难□ 易醒□ 多梦□ 失眠□ 睡眠时间 小时/日 辅助睡眠□ 药物□ 其他催眠方法

十二、排泄: 1.大便 正常□ 便秘□ 失禁□ 腹泻 次/日,其他 2.小便 正常□ 尿潴留□ 尿频□ 尿痛□ 尿急□

尿失禁□ 血尿□ 其他

十三、疼痛: 有□ 无□ 位置: 持续□ 间歇□

使用药物止痛:有□ 无□

十四、过敏史:有□ 无□(过敏源 症状 不明确□)

十五、评估内容及结论:

责任护士签名:

年 月 日

(二)治疗及护理记录

医嘱

日期 医嘱内容(剂量、方法)

停止

日期 治疗记录及护理记录

(包括非药物干预、健康教育)执行人 签字

附件5 家庭病床建床同意知情书

患者及家属:您好:欢迎您选择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你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收治范围:

1、诊断明确的老年病、常见病,出院后仍需康复的患者;

2、连续到医院就诊困难的患者;

3、晚期肿瘤需要姑息治疗的患者。

二、建床手续:

1、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2、提供患者有效的通信联络方式,确定联系人,保证联系畅通。

3、与责任医师约定第一次上门服务时间。

三、服务内容:

1.医生查床服务:每周查床1~2次,病情较重者须增加查床次数,急重者随时查床。

2、会诊服务:疑难病症或病情危重病人,由责任医师负责联系会诊。

3、护理服务:护士按家庭病床医嘱进行护理服务与指导。

4、告知服务:发现病人病情变化时,负责与家属取得联系,交待病情,采取措施,及时转院。

5、收费标准执行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

四、您或家人的义务:

1、提供的病人资料情况属实;

2、通信方式保证准确畅通;

3、病人病情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4、配合责任医师、护士对病人的治疗;

5、按收费标准支付费用;

6、按要求办理建床、撤床手续。附件6:

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患者(家属代)

同意接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的(治疗型□、康复型□、舒缓照顾型□)家庭病床服务,患者(家属代)已了解

责任医师讲解的疾病情况。

患者(家属代)已了解日常注意事项,理解了病情变化时在家庭医疗、康复的局限性,尽力配合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

患者(家属代)已了解有关收费项目及费用标准,同意及时支付。患者(家属代)已得到以下资料,同意医务人员讲述的注意事项。1.

家庭病床建床同意知情书; 2.

(注:当患者本人不识字或失去行为能力或不具有行为能力时,由其亲属代签)病人签名:

(或)家属签名:

与病人关系: 本协议一式二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年**月**日

(三)护理病历书写基本要求

1、护理病历要求用蓝黑钢笔书写。记录无漏项、无涂改、无错别字,使用医学用语。做到及时、准确、连续、客观

2、,责任护士应在24小时内完成家庭护理病历的书写,以后按类型和护理访视计划进行家庭护理,每次访视要做护理记录。

3、家庭病床护理记录是指责任护士根据医嘱及病情对家庭病床病人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包括:记录日期和时间、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

4、家庭病床护理病历签全名,字迹清晰。

5、评估内容及结论:

(1)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情绪、心理找出存在问题;(2)近期需协助解决的问题;(3)制定的护理干预计划;

(4)有助于病情观察的实验室阳性结果及特殊检查结果;

(5)健康指导及评价健康指导的效果(即观察到的、患者主诉、家属反映以及健康行为的建立)。

6、预约下次访视时间。

篇7:家庭病床护士职责

1.护士医嘱执行和签名正确。

2.护士书写上门服务登记表,在家补液协议书手续完整。

3.护士书写消毒灭菌和护理记录(包括生活、心理护理)完整。

4.护士 一次性医疗废物回收记录详细。

篇8:家庭病床管理制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 该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联合家庭病床管理处理, 将同期接诊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该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管理。该研究所有糖尿病患者皆经健康体检、病史询问、体检等确诊, 同时建立病历档案, 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该研究。研究组:男患68例、女患52例;年龄47~84岁, 均值 (68.5±2.9) 岁。对照组:男患62例、女患48例;年龄45~82岁, 均值 (68.1±2.7)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该研究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管理, 而研究组采取健康教育联合家庭病床管理, 具体包括以下结果方面:1加强健康体检:本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每月随访期间都进行相关体检, 包括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 (收缩压、舒张压) 、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 等, 根据体检结果进行治疗与护理的调整。2健康教育:以讲座的形式每月对患者进行一次集中健康教育, 加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及防治基础知识的教育, 同时印发糖尿病的饮食谱、合理用药及有效运动讲义或册子等[3], 确保每人一本, 其中应图文并茂, 语言要尽量通俗易懂。3家庭病床管理:积极采取家庭病床管理, 要求院方同患者及其家属签订家庭病床管理协议, 以定点门诊、专业医生接诊及家庭巡访等相结合的方式, 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来确定患者复诊间隔时间, 但至少每周应进行一次就诊与巡诊, 从而达到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的目的, 并实现督导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4]。此外, 对于接受能力不足或者较差的患者可以根据院方情况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指导, 并根据他们病情的轻重来拟定监测方案, 从而根据监测的结果来进行治疗与护理方案的调整, 确保达到最佳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皆予以≥1年随访,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随访1年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血压 (收缩压、舒张压) 、血脂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 情况, 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人均医药费情况, 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 计量资料用表示, 行t检验, 以P<0.05差异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治疗前与随访 1 年后血糖、血压及血脂等指标对比

研究组随访1年后患者的空腹血糖、2 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及糖基化血红蛋白有明显改善, 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同时研究组随访1年后前述指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血清学指标

研究组患者人均医药费为 (0.98±0.32) 千元, 而对照组则为 (1.56±0.59) 千元, 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治疗前相较, *P<0.05;与对照组相较, #P<0.05。

3 讨论

从国内相关研究来看, 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基本上在社区医院就诊, 但是大部分的社区医疗点都缺乏必要的糖尿病专科人员, 从而使得治疗效果不佳。为了短期内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近几年临床研究显示采取健康教育联合家庭病床管理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5]。该研究将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 同期接诊的110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 研究组采取健康教育联合家庭病床管理处理, 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 皆予以随访1年以上, 结果显示研究组随访1年后患者的空腹血糖、2 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及糖基化血红蛋白有明显改善, 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同时研究组随访1年后前述指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人均医药费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家庭病床管理的目的在于探索慢性病管理与医保基金的合理运用, 从而减少挂床住院造成的医保资金流失, 同时尽量节省患者的住院费用等。由此可见,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家庭病床管理, 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血糖情况, 同时能减少医疗费用,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慧娜.糖尿病家庭病床与健康教育初探[J].浙江预防医学, 2012, 24 (5) :75, 80.

[2]林利娟.以社区家庭病床为中心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护理指导[J].医学信息, 2013, 11 (18) :548.

[3]杨生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联合家庭病床管理120例随访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 2008, 21 (6) :768.

[4]张赛春, 姜燕妮, 安婧, 等.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8) :51-52.

篇9:怎样配合做好家庭病床工作

一、家庭病床的特点,就是将病床设在自己家中。最好有单独房间。但由于目前居民住房一般较紧,亦可用一幅白被单挂在病床前,隔成“病房”,以便尽量形成治病就医的环境。病人要减少会客,更不应随便外出。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医师按指定时间准时上门服务时,病员已外出排队购物了,匆忙返家就诊,正常的心率,血压、体温等就可能发生异常情况,从而影响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在医师来前半小时,病人一定要在家安静地休息。如医师建议进行某种检查,病人不要轻易拒绝。

二、任何药物都有特定的治疗作用,同时亦存在一些不良的副作用。因此,在服药中要注意饭前、饭后用药的区别;不可擅自加大药物剂量和擅自断断续续地服药,因为这可能产生种种不良后果。有的病人在服药一段时期后,感到疗效不理想,就产生急躁情绪,自行改服他药,这也是不妥当的。

对民间验方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偏方在民间传抄过程中可能发生药名,剂量写错的情况,故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服用,特别是身患多种疾病的人更应特别注意,以防发生意外。

三、一般病员的思想情绪常因病情的变化而波动,特别在病情趋向严重或出现某种不适症状时,恶劣的情绪变化可加重病情,故应面对现实,常保乐观。家庭要和睦,在家养病时还要做到勿因琐事而生气。

有一位高血压心脏病的病员,因自家孩子与邻居家小孩发生吵架,而引起大人之间的口角,病人因而情绪激动并导致脑出血。由此可见思想的安定、乐观的情绪是配合诊治疾病,尽快恢复健康的重要因素。刘此,家属除了生活上的照顾体贴外,更要在精神上,环境上让病人能安心休养。

四、饮食与营养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需努力调配得当。高血压、肝脏病、心脏病、肾脏病等在饮食方面的共同特点是要服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忌食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但要求仍有不同。如早期肝病,强调吃高蛋白饮食,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时应限制蛋白质,等等,所以应经常向医生请教。病人在患病时,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机体又需要补充营养,为早日恢复健康,应比健康人吃得好一点,并最好采取病员和家人分食的办法就餐。

五、生命在于运动。慢性病患者应按照自身的病情、体质条件来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某些手术后病人应早期起床作些轻微活动,不要怕伤口疼痛或耽心伤口裂开而不敢活动。对中风半身瘫痪患者,家属要给以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发生,并给病人按摩患侧肢体,使其尽早恢复功能,这还可防止肢体的挛缩和畸形。当患者能站立时,要多作肢体活动锻炼,刚开始时可能步子不稳,家属要耐心帮助,并加以鼓励,但不可使病人过度疲劳,更要防止摔倒。慢性病人平时可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散步、慢跑、做做气功、打打太极拳。总之,每天应有一定的运动时间。

六、家庭病房的室内要求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要清静,尽可能避免噪音的刺激。病员一天的日常生活、学习,治疗、休息的安排,要有条理、有规律。目前,较普遍地存在着病人对自己疾病不够重视的情况,常因晚间看电视、走亲访友、下棋打牌无节制而影响正常休息,甚至有的整天操劳,带小孩,忙家务,这些都不利于健康恢复,家庭病员在晚间应基本保证睡7~8小时,午间休息2小时。但在不至于疲劳的情况下,亦可适当地参加一些轻度家务劳动。

七、家属与病人都应懂一些有关疾病的知识。如寒冬易发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者要注意保暖和预防感冒,肝炎病人可吃糖,但不宜过多,冠心病人勿受寒受热,勿过度劳累,勿进食过饱,勿情绪激动,勿吸烟,勿用力排便,避免独睡一室,等等。

上一篇:施工场地治安保卫计划下一篇:村民组长 的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