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制度

2023-04-07

在当今社会,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一般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或行动准则,也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规章制度或一定规格。那么如何制定相关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制度》,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制度

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制度

为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特制订《董定小学与家庭社会联系制度》。

一、与家庭联系制定

1.家庭访问

家庭访问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条件,和家长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措施与方式,协同对学生的管理。家庭访问是学校进行组织与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使之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学生的一种主要的、经常采用的方式。家访分定期与不定期两种形式,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家访主要由班主任去做,家访要有计划性、针对性,要面向全体学生。

2.家长会议

家长会议分年级性、班级性的家长会议,每学期至少一次,安排在星期六或星期日举行。家长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向家长报告年级或班级计划、工作情况及学生在校表现,听取家长对学校、年级、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家长会议的形式可以采取座谈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学生学习成果汇报等形式进行。

3.举办“家长学校”

举办“家长学校”的目的在于向学生家长通报学校教育情况、学校的重大事项和举措,以征得学生家长对办好一中的建议和支持,并向家长传授有关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能从教育理论方面给家长以指导,从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并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统

一、互相配合。家长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家长学校”设校务会,并定期开会。

4.书信往来和电话联系

书信往来或电话联系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在校情况,架起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及时地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二、与社会联系制度

1.通过学校定期活动,取得与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系。此项活动要配合其他各项活动的安排(例如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运动会、等),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

2.学校定期请当地派出所、司法部门的同志到校作报告,进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3.建立起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的经常联系,定期让学生到公共文化机构活动,学校及时收取有关反馈信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4.学校与社会专门成立的社会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 学校可以借助于这些部门专职教师的力量,推动学校群众性的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5.学校与有关村镇、企业等联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每学期活动不少于一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培养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劳动技能。

6.处理好学校与附件居民、单位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通过签订协议书、保证书等形式,约束周围居民的经营活动,使之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同时每学期到附近居民、单位了解学生的校外活动情况、收集信息,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7.建立与兄弟学校定期联系制度。与兄弟学校建立联系,从中学习学校管理的经验、长处,交流经验,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每学期不少于三次。

第二篇:社会、家长、学校工作联系制度

一、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学生的安全状况直接决定学校教学的正常开展与家庭的幸福。为了更好地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和谐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性机制,特建立社会、家长、学校安全工作联系制度

二、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义务教育的前提。班主任是本班学生在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发现学生在校表现异常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三、学生家长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要求对学生不在校期间的安全进行全面监护,有及时和学校及班主任联系的义务。

四、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原则上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以班为单位,统一组织召开。班主任及课任教师与家长认真交流学生在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表现。

五、学校要在学期初与班主任签定安全责任书,假期要与班主任、学生及学生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学生写出安全保证书。

六、家长和社会要积极配合学校完成对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培养。

XXXXX小学2011.9

第三篇:学校家庭联系卡

创意单位:湖北省鄂州市官柳小学二

(一)班 活动范围:湖北省鄂州市官柳小学二

(一)班

为了让家长及时地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多次采用家校联系卡,定期和家长之间互通信息,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有关情况,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这一种形式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支持,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使我的班主任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在使用家校联系卡的时候,我的做法如下:

一、针对问题,注重及时性

在一年级新学年开始,我为每个学生建立了联系本,每周都要定期与家长及时联系,汇报学生一周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变化,把需改进的地方指出赢得家长的配合。或者针对某个学生的进步或退步之处,及时与家长联系。这样的方法的确有利于学生的进步。

二、指导为主,注重可操作性

建立联系本,不是说教,不是告状,而是真诚地与家长联系,客观或适当“夸大”学生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联系卡要有一定的指导性,给家长提出建议,使家长看了联系卡以后,知道自己从哪些方面怎样进行操作,以利于孩子的进步和发展。

三、及时反馈,注重连续性

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收获,联系卡成了老师的“小帮手”,家长的“知心人”,随着联系卡交流的次数多了,家长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而孩子们身上的坏习惯却少了。家长普遍很欢迎这样的联系方式,他们积极配合,认真填写,在相互联系中发挥了“联系”的效能,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家校联系卡是班主任的小助手,作为班主任,只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勤于动脑,及时联系,就会有效地开展工作,帮助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

第四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制度

xx学校德育社、家、校共建工作制度为使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迈进,实验学校制订“三结合”教育工作制度。

一、学习制度

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上级有关文件,激励学校、家长、社会振奋精神,增强“三结合”教育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学习,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二、会议制度

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委员会会议,总结工作,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及时总结工作,参加人员:校级领导、部分家长代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每学期至少一次,家校及时沟通。

上级组织安排的活动,严格按通知要求执行。

三、工作制度

1、积极做好动员工作,使有条件的家长参加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三结合”教育工作有计划、总结,有检查。

2、坚持积极、热情、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快、准、细、严的工作作风,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3、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向、心理特征、成长,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4、重要工作应记录在案。

四、活动制度

1、注意发挥好“三结合”教育网络的积极性,从本校实际出发,建立思想道德、爱国主义、法制、科技教育报告团(组)等组织,积极开展关心下一代的各种活动。

2、努力发挥家长的优势,在法制教育、科技教育、家庭教育、扶困助学等方面创出特色。

3、教育活动注重实效,不搞花架子。活动内容、形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xx学校政教处

2014.8.8

第五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管理制度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机制

为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现制定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机制:

1.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管理系统

(1)学校教育方面由校长为首,教务处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班主任代表共同组成。其职责是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协调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进行指导,主动沟通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信息渠道,交流教育信息。

(2)家庭教育方面,由热心教育工作并有一定威信的家长组成家长学校,其职责是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共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传达学校教育信息,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

(3)社会教育方面,建立村委教育组织,由村委行政部门分管宣传教育的领导为首,其职责是配合学校教育抓好青年学生的社会教育、宣传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组织有意义的社会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组成的管理系统中,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协调其他两方面的工作。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途径

(1)互相访问

学校同家长就教育孩子问题互相访问、交谈是教育好学生不可缺少的途径。家庭和学校间的互相访问既可交流学生情况,全面了解学生,也可在此基础上研究教育措施、统一教育口径,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具体形式有:

①进行个案家访。目的在于针对当前学生情况,同家长研究现代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了解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征求对学校工作的改进意见,为学校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②常规性访问(学校教师和班主任的常规性工作)。教师、班主任代表学校就教育孩子问题对家长进行访问。目的在于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商讨教育策略,明确教育目标,协调统一教育影响,提高教育效果。

③家长访问学校(家长会),其目的在于商讨教育策略、明确教育目标、协调统一教育影响,提高教育效果。

④家长访问班主任,其目的在于向学校通报学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建议。

(2)通讯联系(学校校信通)

家庭和学校之间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E-MAIL等方式实现双方的联系、互通教育信息的途径。

(3)召开家长座谈会

召开家长座谈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主要的且具有高效率的途径。家长座谈会包括全校性的、年级的和班级的三种类型,其中较多的采取班级的家长座谈会。

(4)开办家长学校

开办家长学校目的在于提高家长素质,从而提高其教育子女的水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一般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讲授、教子有方的家长经验交流,探讨子女教育中的共同性问题等。家长学校授课的教师由校长、教导处主任和有经验的教师担任,也可邀请有教子经验的家长承担。

3.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的途径

(1)学校的社会宣传、社会服务工作。学校主动地安排、组织社会宣传和服务性工作,这是学校与社会教育做到配合协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学校要向社会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宣传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配合的重要性以及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现在进行的主要工作等,以争取社会各界尤其是社会教育机构对学校工作的了解、理解,从而与学校教育工作协调配合,支持、帮助学校搞好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工作。学校要利用自身的优势适当开展社会宣传服务性活动,宣传党政部门的方针、法规及中心工作和进行科技传播等,强化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校同社会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对学校工作的信任感,从而有利于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协调配合。

(2)加强学校与社会宣传部门的联系,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学校与社会联系途径是广泛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将学校的重大事情及将要开展的活动及时向村委反映,以争取通过宣传媒体向社会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支持学校。二是学校要争取社会宣传的配合支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活动,寓教于各种有益活动之中,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

(3)建立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学校把那些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单位作为教育学生的基地。这些单位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活教材,学校要加强同这些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这些单位的教育作用,要依托这些单位建立起长久的、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

(4)聘请校外辅导员。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在一些重点联系的单位中,并经这些单位的同意聘请校外教育辅导员。聘请校外辅导员的条件是:他们在所在单位具有较高的声望、有专长、关心教育、热爱青少年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教育能力。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领导组

长:申国玉(学校校长) 副组长:申子元(村支书)

员:申新建(村委主任)

宋爱荣(业务主任)

张胜建(村医) 马雪玲(班主任)

郝新民(班主任) 申洪丽(班主任) 牛建正(班主任) 许

英(家长代表)

上一篇:学校教师培训相关制度下一篇:学校教师专业引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