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冲突

2024-05-06

战争冲突(共9篇)

篇1:战争冲突

为了回答上述这些疑问,《文明的冲突》一书站在西方文明的角度给出了答案:中国的崛起损害了西方文明(例如美国)的利益,它们将采取均势平衡中国,阻碍中国崛起。

《文明的冲突》,这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现代社会共分为七个或者八个主要文明,分别是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东正教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拉丁美洲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便是这些文明的核心国家,例如:西方文明的核心国家——美国、中华文明的核心国家—中国、东正教文明的核心国家——俄罗斯。作者亨廷顿指出:现代化,不一定是要西方化;非西方社会,一样可以实现现代化。第二部分主要讲述西方文明的衰落以及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复兴。亚洲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伊斯兰文明中人口的剧增与西方世界人口的下降、势力的减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以各种文明为基础形成的国际秩序,具有相同文明和文化基础的国家形成新的联盟,而承载着不同文明的国家在彼此分离。例如:中国与香港、台湾地区具有相同的文化和文明基础,彼此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更加紧密;作为一个伊斯兰世界的穆斯林国家,土耳其一直不为西方文明的欧盟所接纳。第四部分作为本书的核心,主要讲述了现代国际社会分为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而现代全球性的冲突是由于文明之间的冲突引起的。文明间冲突一般有两种形式,在区域或微观层次上,不同文明的邻国,或一国内不同文明的集团之间的断层线冲突;在全球或宏观层次上,不同文明的核心国家之间的冲突。断层线战争爆发的原因:一是历史上的冲突遗产;二是人口比例的巨大变化;三是新兴政治势力对民主化的强烈要求。休止断层线战争,阻止他们升级为全球战争,主要依靠世界主要文明核心国的利益和行动,断层线战争自下而上,断层线和平确只能自上而下。第五部分主要讲述了:全球文明间战争的避免有赖于世界领袖接受并合作维持全球政治的多元文明性质。西方文明应该避免干涉非西方文明,换言之,西方文明中的普世价值在非西方文明社会中并不适用。

作者认为,文明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异,不可能存在一个文明取代其他文明,文明也不会被同化。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存在着文化、宗教、社会结构等等巨大差异,西方文明中的普世价值并不适用于伊斯兰文明,甚至西方文明不仅不能同化伊斯兰文明,这两个文明之间还会发生激烈的冲突,进而引发战争。例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便是西方__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作者认为,伊斯兰文明具有“不相容”的特点,他歧视伊斯兰文明,并且认为伊斯兰文明的复兴将损害西方文明 。这也解释了美国特朗普总统为什么会颁布“禁穆令”。

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提出:“如果,中国的崛起和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角色’的日益自我伸张继续下去,就将在21世纪初给世界的稳定造成巨大的压力。中国作为东亚和东南亚支配力量的出现,与历史已经证明的美国利益相悖。” 对于这样带有歧视性质的观点,中国应该 十分警惕。毫无疑问,这反映了西方文明排斥非西方文明的思想。它认为中国的崛起将损害西方社会的利益,并且作者主张通过均势平衡中国。日本文明作为一个独特的文明,美国一直将其作为在亚洲遏制中国崛起的核心力量。这也就解释了美国在亚洲实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的所在。

笔者认为,中国要想实现和平崛起,应当避免与其他不同文明的核心国家之间发生冲突,给予其他文明国家以善意,拉上这些国家一起搭上中国崛起的这趟快车,而不是任由美国勾结其他文明国家采取均势策略平衡中国,遏制中国的崛起。这解释了新丝绸之路以及亚投行存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此外,笔者认为针对文明之间的冲突,各文明核心国家应采取共同调解的解决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文明的国际秩序。摒弃西方文明中普世价值的观点。

作者:贰h

公众号:彭坤荣的每日书评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

篇2:战争冲突

第九章 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第一节 战争与战争法

一、国际法上战争的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使用武力引起的敌对或武装冲突及由此引起的法律状态。①国家间进行②存在武装冲突事实为突出表现③作为一种法律状态存在二、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战争法是调整交战国之间、交战国与中立国 和其他非交战国之间的关系 以及 规范战争中交战方行为的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第二节 战争状态与战时中立

一、战争开始

1、战争开始意味着交战国之间从和平状态进入敌对战争状态两种宣战方式:

A.说明理由的宣战声明

B.附条件最后通牒

2、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

A.外交和领事关系的断绝

B.条约关系发生变化

C.经贸往来的禁止

D.对敌产和敌国公民的影响:没收、征用、破坏、限制集中居住E.敌性的确定

二、战争的结束

1、敌对行动的停止

A.停战

B.无条件投降

C.停火与休战

2、战争状态的结束

A.缔结和平条约

B.联合声明

C.单方面宣布结束战争

三、战时中立

1、中立国权利

A.中立国领土主权应得到交战国尊重

B.中立国人员的权益应得到保护

C.中立国与交战国任一方有权保持正常外交和商务关系

2、义务

A.不作为。不支持或帮助

B.防止的义务。防止利用其领土和资源

C.容忍的义务

第三节 对作战手段的限制和对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一、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

1、限制作战手段和方法的基本原则

A.“条约无规定”不解除当事国义务

B.“军事必要”不解除当事国义务

C.区分对象原则

D.限制作战手段和方法原则

2、对作战手段和方法限制的主要内容

A.禁止具有过分伤害和滥杀滥伤作用的武器作用的使用:①极度残酷武器②有毒、化学和生物武器③核武器

B.禁止不分皂白的战争手段和作战方法

C.禁止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D.禁止背信弃义的战争手段和作法方法

二、对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1、对于在战争或武装冲突发生时位于交战国境内的敌国平民一般应允许离境

2、对平民应给予人道主义待遇

3、伤病员待遇:无区别地予以人道待遇和照顾

4、战俘待遇:战俘自其被俘至其丧失战俘身份前应享受规定的佥待遇和相关权利。

第四节 战争犯罪

一、战争犯罪的概念

1、纽伦堡原则:

A.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应承个人责任并受惩罚

B.不违反所在国的国内法不能作为免除国际法责任的理由

C.官职地位、政府命令不免除责任

D.公平

2、战争犯罪的罪名

A.危害和平罪

B.战争罪

篇3:戏剧冲突中的性格冲突探析

最早提出性格冲突这一观点的是法国的狄德罗, 赞同这一观点的还有法国的伏尔泰和前苏联的高尔基。此外, 我国的谭霈生教授等一些专家学者, 认为性格冲突是戏剧冲突的核心。狄德罗在他的《论戏剧体诗》中曾这样说:“戏剧情境要强有力, 与人物性格发生关系, 让人与人为利益发生冲突, 所有的人都关心一件事, 都为自己的利害打算”。高尔基也曾经这么说过:“戏剧的要求是动作, 是主人公的主动积极, 是强烈的情欲, 迅速的感受和鲜明的词句, 如果戏剧中没有这些东西, 那就不成其为戏剧了”。他还说过:“可以说, 除了文学的才能以外, 戏剧还要求造成愿意或意图的冲突的巨大本领, 而指导这个逻辑的, 并不是作者的随意任性, 而是事实, 人物性格和感情本身的力量”。然而, 要想弄清楚性格冲突的真正内涵, 就必须先搞清楚性格和意识的内涵。

首先, 性格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 我国一些心理学家认为,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可见, 性格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态度及行为表现都可以反映出我们的性格特征。所谓性格, 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个性, 即人在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表露出来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性的总和。从狭义上说, 它包括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四方面的心理特征, 以及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种心理过程。那么, 应如何去把握戏剧冲突的核心呢?这就有必要来分清楚它们的关系。

其次, 意识这个词其实是很难下一个精确的定义的。在心理学中, 曾有人这么定义, 意识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 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 并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正因为如此, 通常戏剧中常常就会通过人的强烈意识来突显性格。但是, 人们一般能够达成共识的是, 并非大脑的所有活动都是“意识”, 事实上大脑的许多活动是我们本身意识不到的, 我们通常只注意到它的输出结果, 而并不参控它运行的整个过程。[2]

由此可以看出, 意识即为显示性格的一种行为方式。在戏剧冲突中不难看出, 最先展示的心理过程的冲突必然是意识冲突;而意识冲突最终要通过行动来得以完成的最终目的是突显人物的性格。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阐述的那样:“一个真正的人物性格必须根据自己的意识发出动作。”

提出意识冲突的, 有美国的劳逊和法国的布伦退尔等, 在我国有顾仲彝先生等。其中, 布伦退尔就特别强调“人的自觉意识”是戏剧的主要动力。他认为, 戏剧是通过表现意识为争取达到目标而自觉地运用着它的手段。在我国, 顾仲彝先生在《谈戏剧冲突》一文中也提出:“性格是稳定的, 而意识是动作的, 性格本身不能发生冲突。”。由此可以看出, 意识冲突是人的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冲突, 它具有心理活动的特征。可是, 意识冲突真的可以成为戏剧冲突的核心冲突吗?

戏剧艺术在反映现实的时候, 是把生活中的人物集中、概括和加工成丰满的典型人物, 从而来提示生活的本质, 以表达作家的理想的。正如劳逊在他的《戏剧与电影的理论与技巧》一书中所说的:“戏剧是处理社会关系的, 一次戏剧性冲突必需是一次社会性冲突。”在戏剧中, 要想尽可能的使观众清楚地看到剧中人的外在行动和内心世界, 就必须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斗争中, 尤其是人物性格的相互撞击中, 这样才能表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代表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之间的矛盾斗争;才能鲜明地表示自己对事物的态度, 流露出内心最深处的思想感情;才能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斗争艺术化、典型化。所以, 如何表现人物的内心矛盾, 就回到了这个人物的真正性格上来, 它取决于人物的内心状态和性格发展的逻辑。[3]

正是因为性格冲突是通过意识冲突表现出来的, 因此冲突通常是以两种对立的思想, 通过正反相对的具体形象的性格冲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在现实斗争的磨练逐渐形成的。离开了人物的性格冲突, 社会生活矛盾就无法得到体现。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物性格。任何一个人物, 都有他独特的个性, 而这个具体的个性放在戏剧里, 就是由参与冲突的人的性格决定的。只有塑造出典型的性格冲突, 才能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人物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决定了人物的遭遇和命运。

从一些剧作来看, 尖锐的戏剧冲突, 都是来自人物独特的性格。好的戏剧, 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引起强烈反映和兴趣的戏剧冲突, 都是在人物性格的交锋中体现的, 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发展而变化。例如, 莎翁笔下的忧郁王子哈姆雷特, 由于性格上的忧郁, 犹豫不决和行动上的延宕, 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怀着极大愤慨与极度悲伤的王子, 他的性格就无疑在他的复仇计划以至实施过程中展露无遗。但同时, 他又是一个机智勇敢, 善良的王子。他的一系列冲突, 都围绕着为父报仇进行着;他的性格也在复仇的过程中, 让观众一一了解。黑格尔这么说过:“戏剧是以目的和人物性格的冲突以及这种斗争的必然解决为中心”。而哈姆雷特的戏剧冲突, 则完全表现出性格冲突是戏剧冲突的核心这一艺术形式。

有些学者认为戏剧的冲突是意识冲突, 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认为行动是意识的产物, 而表演就是以行动为主, 就像顾仲彝教授给意识下的定义那样:“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力求实现的心理过程”。而这个心理过程, 则是由从最初的意向、欲望和愿望等发展到决心, 由此而展开行动的。此外, 顾教授还指出:“性格是在意识的表现过程中揭露出来”。关于这个问题, 这里我们再次重新回到“戏剧冲突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矛盾"这个起点来进行分析。

在社会问题上, 你是激进的, 还是保守的?生活态度上, 你是乐观的, 还是消极悲观的?在对待金钱方面, 你是大方或者吝啬?在处理生活事务时, 你是偏见的, 还是正义的?在与他人交往时, 你是自卑的, 还是优越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特定的性格特征, 这些特征都不是短时间形成的。[4]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形成了一套自以为合适的模式, 现在这套模式已经像我们的皮肤或毛发成为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整体上看来与我们是相当和谐的。而性格特征包括稳定性和可变性, 而这个稳定性就是指一个人在许多的社会活动中, 在人与人的频繁关系中, 经常重复出现的某些心理特征, 如恐惧和条件反射等。正是因为这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才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差别。因此, 像这样的性格, 只有在不断的行动中, 才能显现出来。没有行动, 则是无法显示的。而这些稳定性只有在不断的社会活动中, 由主客观因素的作用才会产生出可变性。[5]

由此可见, 单纯的判定性格是绝对静止的, 是错误的。因为任何一种性格, 都是在行动中与其他种类性格发生各种冲突或联系的。所以说, 性格也是行动的, 没有行动的性格是不存在的。性格冲突即是戏剧冲突的核心冲突。

摘要:戏剧冲突是形成戏剧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长期以来, 戏剧冲突中究竟是以意识冲突还是性格冲突为核心的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争议。实际上, 从性格的内涵、特征以及社会冲突方面看, 性格冲突是戏剧冲突的主要特征。因为意识虽然是显示性格的一种行为方式, 但意识冲突最终要通过行动来得以完成的最终目的是突显人物的性格。

关键词:戏剧冲突,性格冲突,意识冲突

参考文献

[1]陈默.谈性格冲突[J].中国戏剧, 1961, (Z3) :18-22.

[2]佟德真.也谈"戏剧冲突"[J].戏剧艺术, 1979, (02) :105-110.

[3]赵红梅, 李焕顺.论戏剧冲突[J].沈阳职工大学学报, 2005, (01) :56-58.

[4]张红霞."戏剧冲突"透视[J].剧作家, 2007, (03) :163.

篇4:部落冲突:皇室战争

本周排名:44

《部落冲突:皇室战争》目前在App Store畅销榜上的排名基本已经稳定在40名左右了,作为一款竞技类手游,在其大火之后降温和收入减少是可以预见的。但最近有不少文章表示,早前腾讯以86亿美元收购的Supercell名不符其实。根据电子游戏调研机构SuperData Research的数据显示,《部落冲突:皇室战争》的收入已经连续四个月下降,并估计其7月份的收入为6 200万美元,不足3月份1.33亿美元收入的一半。《部落冲突:皇室战争》收入的急剧下降,势必会影响腾讯今年的财政报告,毕竟86亿美元的收购如今已经缩水超过一半。当然,腾讯也许看到的是Supercell未来10年内的发展潜力,没准Supercell的下一款作品会比《部落冲突:皇室战争》更好。不过手游公司的大起大落是常事,没准Supercell在此之后就一蹶不振,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诛仙

上周排名:2

本周排名:4

虽然电视剧《诛仙青云志》和微电影《时光诛仙》的曝光率不及槽点不断的《幻城》,但手游《诛仙》自上架App Store以来就稳居畅销榜前5名以内,能取得如此的好成绩,或许是因为手游《诛仙》有着端游《诛仙3》的老玩家作为保障。目前手游《诛仙》过得很滋润,但就像是所有影视剧IP手游一样,火得快,死得也快,两个月之后,手游《诛仙》还能否保持现在的热度还两说。

梦幻石器OL

上周排名:200+

本周排名:51

篇5:战争冲突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劳资双方的地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是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包括收入分配在内的各个领域内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脱离了计划经济对就业和收入的保护。在一些地方,劳资双方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劳工处境悲惨,劳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形成了激烈的对抗。

一、中国当前的劳资冲突的案例。

案例

(一)2008年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往省内六地的18个航班在飞抵目的地后返航,致千名旅客滞留机场,这场集体返航事件导火索是公司要求飞行员限期补缴个人所得税,且税率大幅提高,导致个人收入下降。进一步原因是飞行员经济待遇偏低,只及其他公司的一半,并对不能正常终止劳动合同不满。面对这些实际问题,飞行员们自称“无数次”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但均得不到解决。2007年“十一”黄金周前,他们还酝酿过“集体请假”,被公司及时平息,但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在公司内部沟通无效和制度失灵的情况下,他们才制造了这场世人关注的罢工事件。

案例

(二)2009年7月24日,吉林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公司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因民营企业———北京建龙集团控股通化钢铁(占66%股份),遭通钢上万名职工抵制,要求北京建龙集团“退出通钢”,北京建龙集团派驻通钢的总经理陈国君被扣押为人质,并遭殴打。省市两级政府组织武警和特警四次强行进入通钢厂区,企图营救陈国君未果。整个事件从上午8:30开始,至晚上11时警方将陈国君送往医院,陈不治而亡为止。死亡报告显示,陈国君死亡原因是“颅骨骨折,颅内出血”。

案例

(三)双龙汽车是韩国规模最小的汽车生产商。在大股东中国上汽集团放弃该公司的管理控制权以后,今年2月,双龙汽车寻求破产保护。2009年4月,双龙汽车宣布振兴措施,其中包括削减2646名员工,占雇员总数的36%。自5月21日开始,数百名携带金属棍、弹弓和可燃液体的工人占领双龙汽车工厂,以抗议为使公司免于破产而进行的裁员。警方于7月20日开始介入。8月5日,警方强行驱散占据平泽工厂的工会成员,大批防暴警察以空降等方式夺回数个车间控制权,至少50人在冲突中受伤。8月6日,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劳资双方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占据平泽工厂车间76天的工人当天下午开始撤离车间。

二、案例中冲突的原因及其深度分析。

劳动与资本、劳方与资方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两类生产要素和行为主体,劳资关系因此成为市场社会最核心、最广泛的社会关系,其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是稳定还是动荡、一国经济是高增长还是低效率。在当前中国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众多的东南沿海地区,劳资关系冲突的现象,如“过劳死”、“搜身”、“拖欠工资”“怠工”等等以及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如“罢工”、“仇富”、“报复社会”等等,诸如此类让人担忧。对导致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争议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劳动报酬一直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经济转型以来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直接导致了劳资关系紧张,资本的扩张性使得这种矛盾与分化被引入到政治领域,造成政治上的资本强势,并进一步在社会文化上造成资本所有者的强势心态。劳

动者在经济利益上的被剥夺与政治权利上的被忽视,也会带来文化心理上的被剥夺感,劳资双方的裂痕进一步扩大。

劳工的弱势地位是劳资冲突频发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说,劳资矛盾和劳方的弱势地位是由雇佣劳动的性质决定的。在雇佣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而出卖劳动力,为资本所有者生产剩余价值;相反,资本所有者由于占有生产资料而支配劳动力,控制占有剩余价值,这就形成了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矛盾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的弱势地位。这种矛盾及劳方的弱势地位是雇佣劳动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其他因素为转移的。但是,劳资矛盾的程度以及劳动者弱势地位的程度却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西方各国劳资关系的发展历程来看,劳资双方在矛盾冲突中的力量对比与时代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制度、政策走向、文化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第一、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所引发的失业下岗职工以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冲击,决定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每一份低技术工作后面,都有大量的劳动力后备军。这就决定了劳方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覆盖面较窄,广大农村享受不到各类社会保障。在农村本已是富裕劳动力的农民在城市打工的机会成本是很低的。因此,再恶劣的劳动条件他们也只好接受。即使在城市,“低保”也难以维持一些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他们中的一些在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如果再次失业又将面临困境,因此也不可能在劳动条件上和资方讨价还价。

第二、我国目前的私营企业或有雇工的个体经济发展大都不稳定,且规模都不大,资产专用程度较低,改变资产使用方向的成本近乎零,因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强烈。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劳资关系也不可能是稳定的,这表现为私营企业及个体经济没有稳定的、长期的劳资关系发展战略,在劳动力的使用上是一种短期行为,如不肯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减少安全生产方面的支出等。而且,由于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资方总是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不惜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另外,大量民营企业属于早期的家族式企业。这种根源于“家本位”群体精神的企业往往对家族以外的人采取不信任和排斥的态度,这决定了其集权式的领导和粗暴的管理模式。

第三、《劳动法》作为调节劳动关系的一部法律,在大的原则上适合我国国内的所有企业,却不可能在具体细节上适合所有企业,因而缺乏可操作性。这往往使资方有空子可钻。很多非公有制企业都会制定内部规则(制度)来调节劳动关系。一些内部规则对职工是不平等的,规定职工的义务多,权利少。有的内部规则甚至与《劳动法》是相抵触的。而劳动者由于自身力量的不足,很难要求企业主按照《劳动法》来处理劳资关系。再有,我国法律对罢工的禁止,也使劳方难以对资方形成有效的制约。对于一些地方政府来说,能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投资、建厂,是非常了不起的政绩。因而对其的管理往往很宽松,即使了解到劳动者在劳动条件、工资报酬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遭到不公平待遇的事件甚至是违法事件,也从所谓的“局部问题要服从改革开放大局”出发,对其视而不见。

第四、劳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惟一合法路径应该是“调解———劳动仲裁———法院诉讼”,此外无路可走。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定必经程序,它不同于经济仲裁是基于当事人的自愿选择。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调解不成功或不愿调解时,必须先申请劳动仲裁,非经仲裁不得向法院起诉。在寻求法律和公正力量解决的过程中,劳工们要在漫长的仲裁或审理过程中等待,诉讼程序的时间限制,使劳工没有足够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与资方对抗,因此他

们中的大多数都选择了沉默。而国际上通行的用于劳动争议处理和工资制定等的集体谈判或集体协商制度,在我国大部分非有制企业并未实行,这与工会的缺位(或者力量的弱小)也有关系。历史形成的在国有企业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工会,在非国有制企业中却处于无力的地位。不仅组建困难,而且入会率低,得到的评价也低。《工会法》规定:工会干部的工资由企业负担。工会主席既要维护雇员的利益,又要保护自身的工作岗位,往往处于两难境地。这是工会与企业主之间的力量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当前的劳资综合应对措施。

推动和谐劳资关系的建立,缓解日益紧张的劳资矛盾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在企业管理中更多地融入以人为本和团队精神。以人为本是当代西方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并成为全球主流,对传统泰罗制的“科学管理理论”有重大改进,其对于协调劳资关系的建设性意义不待烦言。团队内部生成的平等意识与合作品格,既减少了个体间的冲突也软化了团队间的矛盾。个体主义可以激发个人能力,而团队精神能够凝成集体合力,显然后者力大,胜过前者。

其次,建立集体谈判的劳资协商机制,加强雇主和雇工的组织化程度,特别是雇工的组织化程度,在单个的雇主与雇工的交涉关系中,劳方在信息不对称和力量不对称上的劣势更加明显,因此只有将雇工组织起来,才能在劳资谈判、订立集体合同时取得较为有利的地位,而建立企业工会或行业工会则是较为稳定和规范的工人组织形式。

篇6:胡格诺战争历史战争作文

法国天主教势力同新教胡格诺派(即加尔文派)在1562—15(另一说则为1559—1594年)之间进行了一场长期战争。它虽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就其性质和内容而言,则是法国的一场内战。这场战争使正在上升的王权面临崩溃,贵族分裂势力有所抬头。这场战争是法国历史上的一段无政府状态时期,战争的结果是天主教、胡格诺教派各有所得,有助于王权的重新振兴和加强。

胡格诺战争的原因是王权同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宗教派别矛盾的激化。16世纪前期的法国,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口中的90%从事农业。王权从11世纪开始逐渐加强,对法国的统一和国家的形成是一种积极进步力量。但是,在中世纪的法国(甚至整个欧洲),王权的强化和确立是在同贵族权威和割据势力进行斗争的曲折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不断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

他们通过购买破落贵族及与爵位相连的产业、纳捐官职等方式跻身贵族之列,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他们的经济、政治利益和国王的权威密不可分,支持王权对内抑制贵族势力、对外进行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但是,封建贵族不甘心自己权势的衰落,竭力维护自己的特权和对国王的控制权,伺机向王权挑战。随着国王逐步成为贵族和教会的首脑,反对王权专制制度的封建贵族分裂成两大集团,他们相互角逐,觊觎国家政权。一个集团是天主教派势力,他们聚集在王室近亲吉斯家族周围,以吉斯公爵和洛林红衣主教查理为首形成了强大的天主教营垒,对国王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另一个集团是新教胡格诺派势力,以波旁王朝家族的成员L·孔代亲王、纳瓦尔国王(亨利)和G·代·科利尼海军上将为代表。

15、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和加尔文教在法国迅速传播。

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埃普塔尔宣扬“信仰得救”和“回到《圣经》上去”的理论,以莫城为中心积极宣传新思想。加尔文教强调信仰得救,否认罗马教廷权威和封建等级观念,主张废除繁琐的宗教礼仪,取消偶像崇拜、朝圣和斋戒,教徒选举产生神职人员,建立简化、纯洁和廉价的教会。大批手工业者尤其是印刷工人、小商人、农民以及下层教士接受上述教义,成为加尔文派新教教徒,被称为胡格诺派。据估计,16世纪下半叶,法国人口约1800万,新教法庭27万多个,新教徒100多万人。祈教派在南部、西南部力量较强。一些对王权专制不满的`贵族为牵制王权,支持胡格诺派,觊觎王位的显贵也趁机宣布改信新教,这些人的突出代表就是纳瓦尔为首的波旁王朝家族。

胡格诺战争的直接原因是宗教迫害。16世纪40年代,亨利二世指定特别法庭惩办异端,大批胡格诺派人士被处以火刑。1559年,年仅15岁的太子弗朗索瓦二世继位,实权落在军功显赫的吉斯家族手中,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骤然加剧。

1562年3月1日,吉斯公爵率军队在瓦西镇屠杀举行宗教仪式的胡格诺教徒,死伤近200人。“瓦西镇屠杀”成为持续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的直接导火线。

双方的兵力不多,在战争中都依靠外国列强,天主教派依靠西班牙;加尔文派依靠英国、德意志公爵和荷兰教友。这场战争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562—1570年。这一时期共发生三次战争,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

篇7:关于战争的作文:一个人的战争

应广大考生需求,精品学习网为广大考生朋友收集精选了一些作文材料,这篇关于

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战争的作文:一个人的战争,愿您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8:基于合作冲突理论的团队冲突管理

关键词:合作冲突理论,冲突管理,团队合作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提供环境的适应力, 组织必须采用柔性的组织形式, 即需要组织的不同专业职能部门, 甚至是来自不同机构的成员组成团队来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然而, 由于团队成员的异质性、沟通的缺乏、目标的差异等个人和群体因素的存在, 冲突将不可避免。国外部分学者的研究认为, 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下, 中国人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对面子的重视阻碍了中国人彼此敞开心扉, 以合作的、有建设性的方式来解决冲突, 他们往往采用回避、妥协或一些折衷的方法来解决。这样的解决方法往往产生消极的效果。目前在企业中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表面的和谐和团结只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绩效。管理者应该倡导合作的方法来解决冲突, 在组织中构建真正的和睦。

一、团队冲突管理概述

关于冲突的概念, 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不过大多数的界定中都体现了冲突的共同特征:一是冲突是一种对立的行为, 冲突来自互不兼容性或对立性;二是冲突的客观性, 冲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现象;三是冲突是否存在是一个知觉问题, 冲突必须被各方感知到。如果人们没有意识到冲突, 则认为没有冲突。

团队成员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由于彼此间的差异、观点的不同、责任和资源安排的分歧, 冲突的发生在所难免。在传统观点看来, 冲突都是具有破坏性的, 组织总是想方设法的避免冲突。但随着研究的深入, 对冲突的作用也有了辨证的看法, 认为组织应鼓励维持团体适度的冲突水平, 以使团体保持活力。高冲突水平会使团队出现混乱, 目标难以达成, 过低的冲突水平会导致群体思维, 团队缺乏创新, 同样会影响团队绩效的达成。团队冲突管理的原则应该是倡导建设性的冲突并控制在适度的水平。只有对冲突进行有效的管理, 才能带来建设性的影响。西方学者对冲突管理的研究已非常的成熟。心理学家布朗在《团体冲突的处理》一文中提出要把冲突保持在适当水平的论点, 并从群体态度、群体行为、组织结构等3个方面提出了处理调节冲突的策略。韦克斯勒、余克、戴思勒等人也提出了解决组织冲突的建议, 如明确共同的组织目标、以合作与竞争并重的激励措施取代过分强调竞争的做法、提供训练以提高管理者处理冲突的能力等等,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 最被广泛认可的冲突管理方式的分类是托马斯的二维模型。他依据个体期望满足他人需求的水平和坚持自己信念的水平两个维度, 提出了5种冲突管理的主要策略, 包括合作、竞争、适应、回避、妥协。其中合作策略是理想的状态, 既坚持自我又满足他人, 在现实操作中的难度很大。但只要冲突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共同努力, 是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本文就是从合作的角度探讨冲突的解决, 提高冲突管理的有效性, 增进团队成员间长期合作的关系, 通过知识经验的交流促进团队的创新力和学习力, 为建立学习型组织奠定基础, 也是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多样化的顾客需求, 维持组织的竞争力。

二、团队冲突有效管理的理论基础——合作冲突理论观

关于团队冲突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非常的丰富。香港岭南大学教授Dean Tjosvold倡导了一种全新的合作性冲突管理的理念。它是通过冲突建立起合作的网络, 提升组织的竞争力。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在“冲突经济理论”中也倡导“合作观”, 即为了最大可能地缩小双方利益的差异或冲突程度, 必须尽最大努力寻求冲突双方的共同利益。综合学者的研究, 合作冲突的理论观可以用图1表示。 (图1)

冲突双方也许在观点上、利益上会有不相容的地方, 但经常会忽视彼此间共同的利益所在。他们的共同利益要求他们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冲突。首先冲突双方应尽最大努力寻求彼此合作的目标。在认为一方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对方实现目标时, 即目标一致的前提下, 他们就会相互信任、相互依赖, 倾听对方的意见, 通过开诚布公的讨论和思考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法, 并增进彼此间的工作关系, 从而对未来的合作也充满信心。相反, 如果冲突的双方总是强调自己的利益和对方的利益是不相容的, 即一方目标的实现会阻碍对方有效的接近目标, 他就会提高自利的倾向, 不愿意和对方合作, 不会信任对方, 更不会与对方进行资讯的交换和资源的共享, 双方也许会规避冲突或让冲突升级, 相互诋毁, 试图单方面强行实施解决方案, 希望结果能按自己的想法发展, 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成功, 同时防止对方比自己成功, 最终只会使得工作绩效和人际关系都很糟糕。双方在未来合作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组织内部的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团队要想有效的管理冲突, 使冲突产生建设性的影响, 就要从合作的角度出发, 让冲突为我所用, 通过展开建设性的讨论, 最终建立更稳固的人际关系和形成更好、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基于合作冲突理论的团队冲突管理模型

Dean Tjosvold倡导的合作性冲突管理的理念, 是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对冲突的有效管理, 最终实现团队的合作学习和建立长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并达成团队绩效。根据Tjosvold的研究, 构建合作性冲突管理的模型, 如图2所示, 包括四个要素:输入、干涉变量、输出和反馈。 (图2)

1、输入。

输入的是具有潜在建设性的冲突, 即冲突各方存在合作的可能性且有共同的利益所在。如果他们的矛盾确实是不可调解的, 并且一方执意要做一些违背我们意愿的事情, 则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来进行合作性的冲突管理。此外, 如果面临紧急的时刻, 需要我们单方面快速做出决策, 合作性冲突管理也就无法发挥作用。

2、干涉变量。

干涉变量是指冲突管理的策略, 冲突策略的选择和应用是决定冲突管理是否有效的关键, 合作性冲突管理要求通过冲突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并达成团队绩效。冲突管理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营造合作的氛围。团队成员由于来自不同的专业职能部门, 有不同的工作背景, 他们往往在完成某个特定任务时会出现观点的分歧,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会看到自己和对方的差异, 经常忽视彼此间共同的利益。此时, 管理者要为他们指点迷津, 看到彼此间合作的目标。合作性的目标是他们聚集在一起, 参与共识过程的动因。他们应该明白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的, 只有相互信任、坦诚以待、集思广益才能形成一个更有效且利于各方的解决方案。

(2) 学习合作性谈判。合作性谈判的目标是把“蛋糕”做大, 使双方满意, 构建长期关系并推进将来的共同合作。合作性谈判的步骤如下:第一, 充分阐明自己的立场。冲突各方都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告诉对方为什么自己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对方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了干扰。大家应该就事论事, 保持平和的心态, 不要意气用事。要把冲突看成是需要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解决的问题;第二, 尽量理解不同的观点。冲突各方在阐明自己的观点之后, 也要耐心的听取对方的观点和解释, 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观点合乎目标和逻辑的地方, 通过不断的提问彻底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并相互质疑, 与此同时, 他们也会发现自己所持立场的不足之处。这样各方就能更深入地了解冲突的症结;第三, 在综合的基础上创新。在经过一轮轮敞开心扉的详尽讨论和合作性学习后, 他们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 将不同的观点融入到自己的想法中, 从而提出新的论断, 这样有助于我们寻求创新型的解决方案并达成共识;第四, 将共识付诸实施。最终形成的共识一定是最能够实现共同愿景、符合组织和团队的共同利益, 所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方案付诸实施。

(3) 第三方的协商。如果冲突各方面临太大的压力并且缺乏冲突管理的技巧, 就需要引入第三方来帮助他们达成共识。第三方引入后, 主要扮演以下几种角色:第一, 调解者。第三方经由说明、论证、建议等方式促成双方达成协商结果;第二, 仲裁者。第三方决定最终的解决方案;第三, 协调人。他是非正式的第三方, 为冲突各方提供沟通的通道, 协调各方的利益。

3、输出。

正确运用合作的方式进行冲突的管理, 各方就有机会坐在一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 通过广泛的讨论和资源的共享, 群策群力找出双赢的解决方案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合作的过程中, 双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更能考虑大局和整体的利益, 学会系统思考。同时, 在与对方进行建设性争论过程中, 也能发现自己想法的不足之处, 从而不断突破自己的思考范围和能力上限, 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 突破旧有思维。因此, 讨论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学习和提高的过程。通过这种合作性的冲突管理可以组建学习型的团队, 共同增强冲突管理的能力, 让冲突产生建设性的影响, 促进变革和创新, 提升团队的绩效和组织的生产力。

4、反馈。

冲突的参与者解决问题后, 要反思他们是如何通过谈判来处理冲突, 并形成满意的方案;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很好的运用了合作性冲突管理的策略, 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哪些冲突管理的技巧需要不断的完善;最终形成的方案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得到这些反馈之后, 冲突的参与者要在总结检验教训的基础上探求新的理念, 进一步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不断完善冲突管理的策略和技巧, 提高冲突管理的有效性。

四、结语

多变的环境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要求组织组建团队来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 团队的有效运作就变得至关重要。而团队的冲突管理是团队内部运作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合作性的冲突管理为组织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法, 不仅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能力, 更能促进团队的合作学习, 建立更稳固的人际关系, 激发变革和创新, 增强组织的适应性。然而, 要实现合作性的冲突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冲突各方首先要摒弃对冲突管理不利的理念, 然后学习合作性冲突管理的策略, 不断提高冲突管理的技巧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最终在冲突的基础上走向合作, 组织和个人都会从合作性冲突管理中受益。

参考文献

[1]Dean Tjosvold, 胡君辰等.冲突管理:学会在一起工作[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5.

[2]斯蒂芬·P·罗宾斯.李原, 孙健敏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潘晓云.从冲突中获益———合作性冲突管理[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4]王晶晶, 张浩.冲突管理策略理论述评[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10.

[5]韩玉果.冲突与冲突管理的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

篇9:伊拉克战争与“文明的冲突”

安维华 王锁劳 贾庆国 孔寒冰 许振洲

采访地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部分的“文明的冲突”

安维华

西方学者对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有不同的观点。的确,即使在伊斯兰世界内部,也存在很多矛盾、许多冲突,如果把所有矛盾、冲突都归结为是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有许多问题是说不清的。那么,这次伊拉克战争有没有“文明的冲突”的因素?我认为有。如果从更深层次解读这场战争,解读萨达姆现象,解读布什主义,就会发现“文明的冲突”的因素。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场战争反映的“文明的冲突”不是整个伊斯兰世界和整个西方世界的冲突,而是伊拉克和美英两国特别是和美国之间的冲突,也就是部分伊斯兰文明同美国的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

伊斯兰世界有温和的、有激进的,有反美的、有亲美的,但有些问题会牵动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比如说阿以冲突,伊斯兰世界普遍对布什上台以后的中东政策不满。再如美国进攻伊拉克,大多数伊斯兰国家持反对态度。从这一点来讲,有文明冲突的因素。但不仅仅是文明冲突因素,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布什的中东政策。布什的中东政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铲除极端势力;二是消灭反美政权;三是改变伊斯兰世界的政治、经济、教育现状,植入西方文化价值观。布什的中东政策触动了伊斯兰世界多方利益,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出现极大反美情绪,一些亲美政权也同美国拉开距离,他们对美国的西方价值观深表厌恶。

美国对伊斯兰世界输出社会制度是难以做到的。1990年邓小平在《中国永远不允许别国干涉内政》一文中就说,要求世界所有国家都照搬美、英、法的模式是办不到的,世界上那么多伊斯兰国家就根本不可能实行美国的所谓民主制度。从现在实际情况来看,也是不可能的。看看实行西方民主制度的样板国家——土耳其,它实行“西化”已经有近80年的历史,但直到现在仍没有全面“西化”:第一,从60年代到80年代,每隔十年,军队就接管一次政权,靠共和国军队维持政治秩序,这能说是西化吗?第二,宗教势力乃至宗教色彩浓烈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当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第三,欧盟抱怨土耳其制度不民主,人权记录不佳。土耳其尚且如此,要将伊斯兰世界全面“改版”,怕是难以如愿以偿。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当中可以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但我不认为它能取得政治上的胜利;美国可以在伊拉克战争中取得在物质世界的胜利,它可以把很多战后合同拿到自己手里,但是我不认为它能取得精神世界的胜利。△

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巴勒斯坦?

王锁劳

真正拜读亨廷顿的书,是在去年我去以色列之后,当时我目睹了巴以冲突的一幕幕。在同巴勒斯坦人交谈中,我强烈感受到他们的反美情绪,于是我在希伯莱大学图书馆认认真真地拜读了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的英文本。亨廷顿对文明冲突的论断对我有很大启发。他认为伊斯兰文明世界出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伊斯兰世界缺乏一个领头者,不像儒家文明有中国,东正教文明有俄罗斯,盎格鲁-撒克逊文明有美国。有领头者的文明世界容易自律,伊斯兰世界则显得四分五裂。的确,伊斯兰世界有很多问题,它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非常艰难,也可以说这是伊斯兰社会在当今同西方对立的一个重要的根源。伊斯兰世界接触西方文明很早,在1798年拿破仑就率领法军打到了埃及,并将西方文明带到埃及,如在埃及印报纸、办科学院。但是看看今天的伊斯兰世界,有几个国家发展得很快,在制度上发展得很好?土耳其被认为是伊斯兰世界现代化的楷模,其民主制度到现在还是磕磕绊绊。埃及应当是阿拉伯国家里民主制度发展得比较好的,但是穆巴拉克上台22年了,已是第四次任总统,现在他又在政治上培养他的儿子。所以,在西方国家眼里,伊斯兰世界是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敌人。美国的著名学者福山认为,冷战之后对美国最大的威胁来自伊斯兰世界,伊斯兰世界是西方民主制度的“Real Enemy”(真正的敌人)。这种观点在美国国内很流行。

我认为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对立情绪有从殖民主义时代开始西方强加的因素,也有伊斯兰世界自身的保守因素。伊斯兰世界不是和美国对抗,而是和西方世界的领头者对抗。19世纪英国法国代表了西方世界,伊斯兰世界的殖民反抗主要针对英国法国。当美国在20世纪取代英法两国后,由于美国扶持以色列,伊斯兰世界逐渐将反对矛头对向美国。我认为将来一旦有其他国家取代美国,打着西方文明的旗号深入中东,它就会成为被伊斯兰世界反对的国家。在亨廷顿看来,伊斯兰世界是个不宽容的世界,它在与其他宗教文化的融合上往往产生很大的问题。的确,打开《古兰经》会发现有许多要求穆斯林抵抗的内容,比如说在《古兰经》第二章193节讲,“你们当反抗他们,直到迫害消除”。在第二章第194节讲,“谁侵犯你们,你们可以同样的方法报复谁”。在第二十二章第39节讲,“被进攻者,已获得反抗的许可,因为他们是受压迫的。真主对于援助他们,确是全能的”。

可以预言,美国进攻伊拉克是要遭到反抗的。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不一样,甘地在印度可以提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伊斯兰教国家则行不通。以色列学者一直感叹:巴勒斯坦人为什么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其实这源于两种不同的宗教文化。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没有问题,但要治理这个国家恐怕很难。伊拉克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人对占领者以色列的反抗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许多穆斯林看来,攻打伊拉克的美国人就是入侵者。

布什几次都不自觉地说要进行十字军战争这样的话,有可能这是他的真心话。布什这次之所以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为了建立“中东新秩序”。其实,在1991年,老布什就提出建立“中东新秩序”,但海湾战争后这一任务没有完成。在美国看来,中东一直没有一个“良好的秩序”。以前美国没有直接感受到这种“秩序”的迫切威胁,可是9.11后,美国认为中东是它最大的威胁。在它看来,伊斯兰教是反美的宗教,阿拉伯人民是反美的人民,这些必然产生对美无穷无尽的威胁。与其将来面对这种威胁,还不如现在“先发制人”去铲除这种威胁,彻底消灭其根源。布什要完成老布什没有完成的建立“中东新秩序”的任务。在这个“新秩序”里,确保美国的安全,确保国际石油供应,等等。我认为,随着美国对伊拉克的占领,在中东建立“新秩序”会很难,文化冲突因素可能越来越大。因为美国直接面对的,不仅仅是伊拉克人,而是整个中东地区的穆斯林。△

着眼点与实际利益

贾庆国

当今世界很多问题是没有办法用“文明的冲突”来注解的,包括美国内部很多问题,如俄克拉亥马州联邦大厦爆炸案和炭疽病毒等,原先都以为是基地组织或伊斯兰激进分子干的,但实际上并非这样。即使伊拉克战争本身也不能说明是“文明的冲突”因素造成的。美军为何先打伊拉克而不是朝鲜,是因为它考虑各自的地缘政治状况。美国所讨厌的国家也并不完全是按“文明”来划线的。美国不喜欢萨达姆政权,但未必憎恨科威特、沙特政权。对亚洲也一样,它喜欢日本这样听话的国家,而不喜欢朝鲜这样不听话国家。尽管这两者都属于东亚文明,或者说是儒家文明。

我觉得美国与伊斯兰国家的矛盾在激化,与其说是“文明的冲突”造成的,不如说是美国对中东政策的恶果,是美国长期支持、偏袒以色列,无视巴勒斯坦人的基本权益政策的结果。美国攻打伊拉克有“文明的冲突”因素,但主要还因为四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美国对自身安全的考虑。9.11以后,美国强烈地感受到恐怖主义是它最主要的威胁。恐怖主义不仅对其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对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构成挑战。布什政府一直怀疑伊拉克政权与国际恐怖组织有联系,推翻萨达姆政权是缓解美国安全威胁的一个重要步骤。其次是美国希望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控制。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可以说谁控制了中东,谁在国际事务中就有很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美国控制中东地区主要是通过支持以色列、拉拢中东地区一些温和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和鼓励美国石油公司在这一地区活动几种方式实现的。9.11后,巴以冲突不断升级,一些温和阿拉伯国家与美国离心离德,反美情绪不断高涨。此时,如果拿下伊拉克,就有助于美国扭转这一局面。第三是美国错误地评估了伊拉克人民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反应。布什政府认为萨达姆政权专制残暴,伊拉克人民反对它,美国对伊战争是一场解放战争,根本没有想到要费那么大的劲。这个误判是布什政府急于打伊拉克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是美国错误地估计了国际社会对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反应。9.11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对美国表示同情,而且很多国家捐弃前嫌,给美国以各种支持。这使得美国布什政府产生一种幻觉:只要美国下决心做某件事情,别的国家没有选择,要么支持,要么接受。所以,在攻打伊拉克问题上,布什政府的态度从一开始就非常强硬,后来发现国际社会并不支持美国时已无回旋的余地。

总之,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的着眼点还是实际利益的考虑。“文明的冲突”因素有,但关系并不那么直接。△

两种“普世主义”的战争

孔寒冰

从深层次上说,政治、经济归根到底都是一种文化现象。所以,观察这次伊拉克战争,除了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国家利益着眼之外,还应考虑到这背后的两种不同的宗教文化之间的冲突。但是,这种冲突不是发生在两种宗教文化的整体上,而是发生在它们各自的最落后的层面上。布什所依托的“普世主义”是基督教文化的落后层面——狭隘的优越感。布什把自己当成一个福音布道者,在布什的心目中,萨达姆就是使一切都变得更糟的魔鬼化身。萨达姆所依托的“普世主义”是伊斯兰教文化的落后层面——复兴阿拉伯帝国、重圆“大巴比伦之梦”。萨达姆想打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新的“十字军东征”,把自己塑造成了当代的“萨拉丁”。由于都想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塑造世界,由于都受直接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影响,至少布什和萨达姆所依托的这两种宗教文化(即狂热基督教文化和狂热伊斯兰教文化)不仅无法和平共处,而且互为仇敌。

从这种宗教文化冲突角度思考问题,美国与伊拉克之间冲突的最终解决,绝不是打一两场战争就完成得了的。从这个层次上说,伊拉克和萨达姆其实并非孤独,尽管表面上没有人公开站出来要与它并肩战斗,共同抗击美国,可实际上,从东南亚到中亚、到中东、再在北非,不知有多少“志同道和”穆斯林兄弟为伊拉克和萨达姆叫好和祈祷,更会有那些生性好斗的原教旨主义者,在世界各地打冷枪放暗箭帮助萨达姆。这场战争很可能会导致反恐与恐怖主义的恶性互动。△

帝国最危险的敌人是谁?

许振洲

二战以后,美国主要敌人是苏联或者说是共产主义集团,这个冲突是西方文明内部的冲突,而不是不同文明间的冲突。用“文明的冲突”来解释一些问题是有局限性的。

许多人认为美国没有长期的国家战略,我认为不是这样。美国的长期国家战略就是要建立一个帝国中心的力量,或者说是一个帝国,可以说这个目标是既定不变的。经过20世纪,美国离“帝国”的目标越来越近了。要想建立一个帝国,一要消除自己的潜在对手。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就是如此,如支持台湾;在对待俄罗斯问题上,支持车臣独立,等等。二是要控制世界最核心、最关键的战略资源。美国这次发动伊拉克战争,就是进行一场殖民战争,是为建立世界帝国的殖民战争。在很大程度上,美国成功了。所以,我们今天正处于一个新的帝国崛起的世纪,至于这个“美利坚帝国”能持续多长时间,现在还不清楚。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战争冲突】相关文章: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09-12

冲突05-05

冲突管理05-16

冲突解决05-12

家庭工作冲突05-17

行政伦理冲突05-04

冲突和对抗05-11

医患冲突事件05-13

人性矛盾冲突05-18

组织间冲突05-18

上一篇:卷烟演讲稿下一篇:说课竞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