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冲突事件

2024-05-13

医患冲突事件(精选十篇)

医患冲突事件 篇1

关键词:医患冲突,社会转型,调养,医患沟通

2013年10月25日, 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3名医生被前患者袭击, 造成1死2伤的恶性事件。这不仅使医患冲突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而且让医患冲突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在这个标志性案例中, 凶手用杀戮这种极其暴力的手段去报复一个社会群体, 说明患者对医生的仇恨不再是一对一的个人恩怨, 而是上升为对医务工作者这一群体的仇恨, 从这一刻起, 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等级进一步提高。事件发生后引发了全国大范围医护人员的抗议和声援, 医务工作者群情激愤, 认为“温岭事件”向世人敲响了警钟, 世人同样群情激愤, 但却认为“温岭事件”向医务界敲响了警钟。难怪有人发出“中国医患关系是一笔糊涂账, 两个受害群”的感慨。本文从医患冲突根源旧说以及新说来探讨医患冲突的根源, 并提出化解医患冲突的突破口, 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医患冲突, 化解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

一、医患冲突的根源旧说

导致医患冲突的根源, 网络、媒体、期刊已有成千上万篇报道, 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

( 一) 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医患冲突的根源主要集中在以医生、患者及医院为主体的个案分析。如患者素质说、医患沟通说、医生失德说、人文精神缺失说、医院管理说等。各种对策应运而生, 从社会舆论引导到医患沟通规范化培训、再到临床路径研究等。这些研究无疑都是十分有价值的, 但恶性事件的发生率仍在持续升高。中国医院协会等机构的调查表明, 暴力伤医事件逐年递增, 从2008年每年每所医院平均20. 6次上升到2012年的27. 3次。甚至出现“央视反思哈尔滨杀医案6成人持高兴态度”这一怪现象。微观层面学说常常被指为“治标不治本”。

( 二) 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医患冲突的根源主要集中在政府角色失当、社会道德滑坡、媒体舆情危机、医改弊端凸显等方面。“温岭杀医案 - 百度百科”的作者给出了这样的反思: 改变医患关系需要“跳出医疗”, 并指出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脱离整体性的局部矫正, 失去了最稳固的基础。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也于2012年5月12日发表文章称: 中国需结束医生面临的暴力威胁, 文章指出中国医患关系紧张, 原因在于政府对卫生系统的投资不够、医生薪水及业务培训费用不高、媒体对医生的过多负面报道、公众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患者对疗效的期望不切实际以及很多贫困家庭支付不起高额的医疗费用。有人把问题的根源指向政府、社会和媒体, 以期获得改进医患关系更稳固的基础; 还有人把医患冲突归咎于医改。这种出了问题就归咎于改革, 但对医改之前种种问题回避不谈的现象, 只有批判没有任何建设意义, 不值得提倡。

二、医患冲突的根源新说

新华网罗列的今年1 ~ 10月份引起全国关注的24起恶性伤医事件显示: 恶性事件有增无减。尽管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不断做出努力, 但是效果微弱, 未能阻止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 除了微观和中观层面, 医患冲突的根源似乎还有更具决定性的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是指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给当代中国带来的冲击与转变。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信息化、法治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结构变动剧烈、各类矛盾愈显突出。信任缺失、暴戾成风不仅体现在医疗领域, 还在家庭、亲情、夫妻之间不断上演。沈阳小贩夏俊峰刺杀两城管案、北京韩磊摔死女童案、吉林周喜军盗车杀婴案、蔡世勇妻子米粉店遭枪杀案都发生在眼前。在市场经济、利益纷争的催化下, 人与人之间依靠善良、宽容、理解、信赖构建的和谐关系逐渐分崩离析, 人性的恶不断地释放去填充这些空隙, 并一次次地打破对于人性恶认识底线的记录。人开始变得孤立、敌对、人人自危, “社会诚信”变得无处可寻了。

三、社会转型带来医患冲突的必然性

( 一) 社会转型促使医疗体制改革成为必然

建国后几十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封闭发展只能落后, 而且越落越远。历史最终选择了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尤其是加入WTO, 参与全球竞争, 经济快速发展, 走上国富民强。但作为“入世”的条件, 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要对外开放, 境外医疗服务提供者显然具有优势, 包括: 比较雄厚的资金、先进的医疗技术与器械装备、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科学的医疗管理措施等。来势汹汹的外资医药, 使我们运行几十年的医疗保障体系不堪一击。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 1994年, 国务院决定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 为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索经验, 医改序幕由此揭开。

( 二) 社会转型中医疗市场与技术非等价交换的弊端

经过近20年的医疗体制改革, 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 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医生数量以及床位数量显著增长, 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 医务人员业务素质迅速提高, 新的诊疗项目、诊疗技术不断增加, 全民医保格局正在形成, 医疗服务领域的供给从质和量上全面提高, 居民健康状况达到历史新高。然而, 这种快速的发展仅解决了时间和效率的问题, 国内医药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先进的医疗设备、器械、耗材、药品严重依赖国外技术, 造成医疗费用奇高。国家发展战略所设计的用市场换技术的方针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拿出市场换不来技术, 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外资企业对先进技术的转让严格控制, 尤其是一流技术; 第二, 国内企业没有解决“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问题。

( 三) 垄断技术冲击导致医患积怨加深

国外企业技术垄断、国内企业缺乏创新, 致使我们无法让国民在享用现代高科技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 减少向外资企业支付巨额药品和材料费用, 不能大幅度地降低医疗成本。不难想象, 国人通过辛勤劳动刚刚脱贫致富, 却在就医过程中被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材料把钱收入囊中, 虽说命运不像虎妞那样凄惨, 但也有受盘剥的感受, 民怨及冲突因此而生。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垄断技术资本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冲击和盘剥。这种冲击是“入世”之初想到的, 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高技术”躲在医生的背后, 导致患者不明白该向谁讨说法, 只能迁怒于医生、护士、医院管理者, 甚至整个医疗界。替罪羊是多么的无辜?

四、化解医患冲突的突破口

医患冲突最根本的原因体现在宏观层面, 即国内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而受到的“冲击”或者“盘剥”, 但从某种角度讲这种冲击是正常合理的。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会转型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是为了应对冲击全体国民共同选择的道路, 这是正确的, 不容置疑的。找到问题的根源, 似乎于事无补, 解决医患冲突的最终出路在于“调养”。

所谓调养就是调治保养、调理滋养, 就是扶正祛邪、生津通络, 使身体健康。医患冲突的调养是国民认识逐渐提高, 行医不断规范, 自主知识产权不断创新, 医患逐渐一体的过程。具体来说:

( 一) 加强医患沟通, 化解医患矛盾

社会转型期因医患沟通障碍导致的医患矛盾日渐增多, 究其原因, 皆因沟通机制不健全, 沟通渠道不畅, 沟通方式欠妥而导致矛盾的产生和进一步激化。我们要建立合理长效的沟通机制, 健全和完善沟通诉求平台, 个人层面、单位层面、公众层面同时开展医患沟通, 最大限度地畅通堵塞医患积怨的“下水道”, 使积怨得以有效疏散、化解。此外, 掌握医患沟通技巧至关重要。细心地观察、耐心地倾听、机敏地交谈、热情地鼓励、认真地解释等沟通技巧, 可以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医患冲突的发生。医患沟通是构建医患和谐的必由之路, 是解决医患冲突的突破口, 也是广大医护人员的护身符, 深谙此道者才能称为真正的医生。

( 二) 强化宣传教育, 提升认识水平

随着社会发展, 公众维权意识逐渐增强, 对医疗期望愈来愈高, 加上媒体片面宣传, 公众对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的态度逐渐偏离客观。医方和患方的认知存在偏差甚至扭曲是医患冲突的又一根源。解决医患冲突, 需要对社会各个层面加强宣传教育, 医患双方树立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对于恢复医患信任、重建医患关系至关重要。

( 三) 建设医德医风, 规范行医过程

医德医风是医院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的综合反映。不良的医德医风损害的是患方的合法权益、平等价值与人格尊严, 会直接引发患者的怨恨表达。深化医德医风教育,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 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避免追求经济效益, 弱化社会效益的短期行为。

( 四) 积极改革创新, 深化知识产权

国内医疗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 以及国外先进的技术资本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冲击和盘剥是医患冲突的根源。积极改革创新, 生产制造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减少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依赖, 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是我们的目标。国内医疗行业在打开市场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 要消化吸收先进的技术, 并勇于开拓创新, 生产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医患冲突论文 篇2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在医院的临床实践活动中,医护人员与求医患者的关系问题更是当前卫生工作的热点问题。换句话说,怎样看待、处理当前卫生界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医德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社会主义国家,医患关系本质上是兄弟式的、没有阶级差别的同志式关系,在政治上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个体人群中的职业道德|、政治素质不同,在具体的工作中,医患关系也遇到了不少新矛盾和新问题。为了清楚的表达这个观点以寻求解决的方法,首先从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谈起。

医生作为一种职业,其服务对象是病人,其拥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有诊治权和干涉权。对求医患者有权利施行论断和治疗,并且可以在特殊情况下限制患者自主权利,为了是达到对患者负责的目的。权利与义务不可分割。医生的义务也就是全心全意医好患者病症。患者也享有平等的医疗权、疾病的认知权、知情同意权,要求隐私权。同时履行义务:遵守医院纪律制度,支持医院发展,配合医生治疗。那么为什么当前医患关系会出现紧张情况呢?这里面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和人为因素。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疗机构,医患之间,医患冲突,职业道德,医患沟通。

正文:医患关系是人类文化特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医疗活动的关键、医疗人际关系的核心。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人群:医师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所以医患关系是指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病人及其社会关系为另一方在医疗诊治过程中产生的特定人际关系。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更加扩充了这一概念的原有内涵,“医”已由单纯医生、医学团体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院全体职工;“患”也由单纯求医者、病人扩展为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关系比如

家属、单位甚至朋友。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保障医疗工作的开展,保持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情绪氛围.因此,我们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医疗环境,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在新时期,要处理好医患关系主要从尊重患者的权利、提高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提高医生的自身素质上着手.医务人员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要有良好的医德,医德的最充分的体现是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应以换位思考顾及患者的需要,比如尽量减少病痛、缩短治疗时间、达到最好疗效。医生的治疗不仅是医治的结果,还包括对患者精神上的慰藉。严格按章办事,规范操作,对患者一视同仁,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语言、行为、心理技巧沟通交流,与患方成为朋友。2。过硬的医术,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以严谨的科学作风使技术精益求精。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认真细致、严谨周密、实事求是、坚决杜绝一切由于缺乏责任感而造成的拖延、差错、事故,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尊重。患者应尊重医务人员,理解他们工作的特殊性、高专业性、高风险性,患者应认识到个体差异的不同。应给予医生正确理解,积极与医生沟通,了解疾病,正确看待疾病的转归。某些疾病不到一定的时机难以确诊,医生确诊必须有一段时间观察。在发生疾病后,患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很重要,可谓三分诊疗,七分休养即是这个道理。患者不应对医护人员无礼,甚至扰乱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做出触犯法律的行为。医患的密切关系的建立会淡化消费关系、利益关系,但做得这一点似乎很难。虽然在当代医疗活动中,医患关系依然是道德关系,但是医患关系逐渐在技术化、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再期待仅仅通过道德自律来实现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将更多地是法律关系,医患关系的法律化会是医患关系演化的必然趋势。一:医院和医生有主要责任: 医患之间的不理解,主要问题出在是在医院。而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源在于医院的经济利益,如在医院的药品采购中获益,医生给病人乱开药等等不合理现象。医院质量管理薄弱,医疗安全存在隐患,造成了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不少医院忽视医疗质量管理,三级查房流于形式,观察病情不仔细,诊断治疗不及时,死亡病例、疑难病例讨论不深入,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不落实。不合理检查、用药和治疗的情况依然严重;医务人员不按技术规范开展诊疗,不重视患者临床表现,过分依赖辅助检查结果,处方管理不严,药物应用不合理,抗生素滥用现象也很普遍。医务工作者心理失衡是造成问题的主要根源。心理失衡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疾病,是盲目攀比的结果。其实,当你选择了这一行业(医务工作)时,如果初衷是为了发财,那就选错了行业,注定做不了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务工作者的最终追求和根本目标。医务工作者是一项崇高的职业,在从事这一行业之前,首先要问一问自己的良心,是否能做到这一点。二:监管部门和媒体也该反思

十年前,我把患者当上帝。十年后,我把患者当敌人,我要完善相关检查(媒体说的大检查)拿出证据证明我没误诊漏诊,为疗效我用好药(难免贵,但我不会用没疗效的“新药”)药贵不是我的错,便宜有效的药我也用,药费贵病人骂,疗效不好病人骂得更厉害。所有这些能怪医生吗?医患关系紧张,媒体不无关系,一边在发布虚假医疗广告,一边在煽风点火。很多病人到医院去,可以不做手术的要求做手术,不用输液的要求输液,医生不是售货员,但病人得不到满足就跟医生吵架,若你是医生你应该坚持原则呢还是赚个好人当呢?生病是痛苦的,治疗的过程也痛苦,不同于去酒楼和商场,病人把消费观念用于看病也不恰当。指责医生是不公正的,他们也是市场经济下的普通人,而且承受着高强度、高风险。医生需要关爱,他们也是人,也需要生活,也需要心灵的平静和慰藉。我相信有良知的医务人员心里也是很不愿意见到目前这种情况,而且在医患严重对立的情形中,有些正直的医护人员可能会受到伤害。建议一:扭转局面不能只靠“呼吁”

公正评价”不是呼吁得来的。作为卫生部主管卫生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其责任不是“呼吁”,而是扎扎实实做好医德医风建设。到那时,不用卫生部“呼吁”,对医务工作者的“公正评价”自然会从公众心中回来。卫生部是医疗行业的行政管理机构,有责任有义务有权力管好医疗行业行风,不能呼吁了事。呼吁在很大程度就是倡议,医疗界不响应又怎样,照样乱收费。关键是深入调查摸底,对症

下药治理整顿,对情况严重的要摘他“乌纱帽”,发现一个处理一个,才能端正行风,医患关系才能和谐。在“如何评价医护人员的工作?”上,卫生部既然认识到“之所以出现一些很违心的舆论情况,这和当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其中的一些政策、体制有关系”,就理应由卫生部门还医务工作者一个公道,而不是“呼吁公众给医务工作者给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不过解铃还需系铃人,之所以出现“丑化医务人员的舆论”,若不是医务人员中的一些不懂得自尊、自爱、自重的害群之马,以自身的言行丑化了自身,何来“丑化医务人员的舆论”?

建议二:加大医疗事业投入 实行透明化管理

强烈建议医院实行上下级垂直管理,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统一由卫生部卫生厅统一调度和发放,医疗收入和分配由卫生部统一管理,人才和技术流动得以真正实施,避免各自为政。现在的体制造成有很多新的疗法新的治疗手段,往往要好几年才传到下级医院,从而导致了技术差距的不断拉大,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个人认为:四个问题的第一个问题即“医院公益性质淡化,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是根本原因。

一、由于政府投入不足,逼得医院不得不向病人收取过高费用;

二、对医务人员的待遇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地域不平衡、医院级别不平衡)。

三、医务人员的整体待遇太低,一个月做几个“10多小时”手术的医生的基本工资竟然比不过一个银行的柜台,造成了一些医生心里不平衡;

四、一些“潜规则”、“土政策”严重阻挠了医疗创新,影响了医院、医生形象。五,加强优质有效的医患沟通,医患沟通中医生起主要作用,要求医生应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和语言艺术能力。建议三:深入医疗体制改革

在广大乡镇卫生院自负盈亏,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考核医院的业绩就是经济指标,导致了抗生素的滥用,临床医生乱开处方,使民众增加负担。决策者及卫生主管部门要从根源上制订正确合理的规则,医院管理围绕经济效益而不是为民众健康服务的错误倾向才能得到彻底纠正。加强医院软硬件建设,在软件建设上医院要加强职工思想想道德教育,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技巧的培训等,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技术水平,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保证医疗安全。在硬件

建设上要从为患者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加强医院信息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院软硬件建设,在软件建设上医院要加强职工思想想道德教育,加医疗队伍职业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陈召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郭雪梅 赵冰 《图书馆杂志》

孙秀锋 梁自乾 黎洪棉 《中国临床康复》

戴伟华 沈均 罗雪莲 《中国民康医学》

医患冲突的根源 篇3

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谁也离不开医生。人出生时,见到的第一个人是医生;人临终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也是医生。从理论上说,医患关系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医生和患者,生死相依,难舍难分,堪称生死之交、患难之交。

然而,在转型期的中国,医患关系失去了往日的纯净与温情,变得日益紧张而冷漠。虽然全球都在变暖,但医患关系却处于“冰期”。一堵信任危机的“高墙”,正横亘在医患之间。患者对医生爱恨交加,医生对患者充满戒备。医患冲突不断升级,血溅白衣事件屡屡发生,中国医生的生存环境日渐恶化。过去,医生常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对病情的谨慎,而今却变成了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如果用两个词语描述当前的医患心态,一个是“忐忑”,一个就是“纠结”。医患冲突,成为一场两败俱伤的对抗,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那么,医患冲突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我们固然可以归于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但这是社会普遍现象,并非仅存于医患之间。除了道德因素,似乎还有更深层的经济和社会因素。

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医患是一对矛盾体,双方既有治愈疾病、恢复健康、挽回生命的共同目的,又有经济利益上的对立。在保证诊疗效果的前提下,患者希望最大限度地节约费用,而医生则希望最大限度增加经济收益。

如果时光倒流30年,医生还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一。那时,患者对医生虔诚之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医患纠纷鲜有发生。然而,随着公立医院被推向市场,医患之间的浓情日渐稀释。政府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鼓励医院靠自我创收维持生存发展。自此,公立医院的列车悄然驶离了公益轨道,医生由“圣人”变为“商人”,大处方、滥检查等现象随之泛滥,医患互信的桥梁开始断裂解体。

医疗消费不同于其他消费,患者属于被动消费。例如,在餐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点菜,没钱的点面条,有钱的点鱼翅,丰俭由人。但是,在医院,患者不可能讨价还价,医生让花多少钱,患者就得花多少钱。结果,很多患者本想点一碗经济实惠的牛肉面,医生却非要推荐价格昂贵的鱼翅饭。患者心不悦而强忍,气不顺而强咽。因此,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很容易引爆心底宿怨和社会积怨,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

可见,医患信任解体,根源在于畸形的医疗体制。在西方发达国家,医生主要靠技术吃饭,因此都能遵循“合理诊断、合理治疗”的原则。然而,我国医生的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开处方和做手术本身不赚钱,只有多卖药、多检查、多消耗,才能多收益。由于居民看病自费水平较高,医生过度治疗,相当于直接剥夺了患者的财富,从而导致医患之间出现严重的经济对立,这是造成医患冲突的根本原因。

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看,医生既是“道德人”,也是“经济人”。过去,我们常常只强调道德的一面,而忽视了经济的一面。事实上,任何一个群体的构成都呈“橄榄型”。医生也不例外,道德水平极高和极低的都是少数,大部分人处于中间水平。我们既不必称其为“天使”,也不必称其为“魔鬼”。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有一个鼓励向善的制度,大多数人就会倾向于向善,反之亦然。因为,好人遇到坏制度也会做坏事,坏人遇到好制度也会做好事。

可见,要想从根源上消除医患信任危机,必须改革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的医疗制度,让医生靠技术吃饭,而非靠卖药吃饭。同时,建立一种激励相容的制度,即医生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恰好也能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使医患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

当然,医生既有“经济人”的一面,也有“社会人”的一面。一个医生在温饱之余,还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渴望拥有尊严感和成就感,获得社会的积极评价。因此,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也是鼓励医生向善的重要因素。

医患冲突事件 篇4

本文从系列医患冲突事件入手, 分析对立认同在新媒体空间的话语生产的表现与作用机制, 以及对议题构建、意见表达以及群体认同的实现的影响。

一、对立认同与话语生产

对立认同最早由美国当代修辞学家肯尼斯·博克提出, 是一种通过分裂而达成凝聚的形式, 是“由于大家共有某种反对的东西而形成的联合”。[1]对立认同最早是修辞学中的概念, 但并不只是语言修辞的技巧, 暗含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内涵。医疗矛盾经历了长期的结构性累积, 医患冲突在人们的心理认知框架中逐渐被固化为一种“对立”模式, 并在不断的表达和书写中强化刻板印象。

新媒体打破了“媒介接近权”的原有格局, 成为公众有效的话语表达渠道, 并具有现实意义的构建功能, 揭示了多元力量在言论场域或者媒体平台上的集中博弈。民众头脑中的固有认知框架会对接收到的互联网信息进行选择, 强化与自身认知框架相近的信息, 选择性遗忘与自身认知框架相左的信息, 社会现实会不断“投射”到集体记忆中被诠释和解构。[2]先有的“对立”心理认知基础成为在新媒体空间的话语生产动力, 迅速地、情绪化地表达观点, 甚至为了增强话语张力进行大肆渲染。

二、对立认同与群体极化

伴随着新媒体空间中现实社会关系的强化, 即来自身边的人以及意见领袖的行为或观念态度的强化, 能够对整个社交网络的行为表现和意见走向产生深刻的影响。新媒体舆论与借助关系网络生产和传播, 如果现实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在人们的心理认知框架中被固化为一种“对立”模式, 那么人们不论在现实世界还是新媒体空间中的话语生产的心理机制就首先具备了共同的基础。

在“弱关系”的网络环境中, 网络群体的聚集依靠关系节点, 主动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更为明显。有学者认为, 网络群体呈现出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的特点, 在“志同道合”的网民群体间通过网络交往, 会形成极端的观点。[3]互联网上的极端主义的现象经常出现, 但是又明显缺乏一个有节制的声音。一个个体最初可能是带着相对中立的观点看某个问题, 但与别人就此在网络中讨论后, 就可能从中间地段向边缘移动。

三、医患事件中的话语生产

医患矛盾已经是目前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民众对医疗资源紧张、以药养医体制缺陷、政府监管不力等现实严重不满, 投射到新媒体的话语空间当中, 再加上医患双方的话语权并不平衡, 加剧了医患对立和民众负面情绪的蔓延。在“弱者模式”下, 患者的疾病痛苦、感情诉求与医疗体系形成鲜明对比, 在对立认同的心理机制下, 民众从现实环境感知的对医疗体系的不满“一边倒”地投射到对医疗体系和医生群体的讨伐、攻击中。情感诉求超越了事实本身, 官方和媒体机构的意见被戏谑和消解, 反思理性讨论未成体系。

本文主要选取和分析引起了广泛社会讨论的北医三院孕妇死亡事件、广安门女子怒斥号贩子事件以及山东莱钢暴力伤医案等系列医患冲突事件。不论真相如何, 在话语生产的过程中, 都出现了明显的对立和价值站队的情况, 我们可从议题构建、角色塑造、意见表达几个方面分析对立认同在其中的作用机制。

(一) 议题类型:事实选择, 突出情绪

近年来多发的医患冲突事件, 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暴力、不公、冷漠等“集体记忆”。一旦出现医患冲突事件, 通过自身经验、社会见闻、系列事件的联系和对比, 人们将其纳入之前形成的认知框架, 借助其来识别和理解新的医患冲突。导致在新媒体空间的话语生产过程中, 选择、凸显和理解信息的行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化特点, 即按照自身的诉求目标, 将事实进行分割, 只突出对自己话语有利的一面, 遮蔽甚至歪曲其他部分的事实。各方主体描述事件本身, 含有诉求支持、认同的意指, 说什么、怎么说均朝着有利于形成舆论的方向发展。[4]

在系列医患冲突事件中, 当事人或围观者从各自的立场出发, 构建的议题主要围绕“医生无能”“医院腐败”“体制不力”“医闹”等事实展开, 对事实进行片段化的切割。比如在北医三院孕妇死亡事件中, 虽然孕妇死亡的原因是医学手段难以控制的, 但很多内容均指向了医生群体在其他事件行医过程中的傲慢和不作为;即使家属存在医闹行为, 一部分话语内容仍旧在强调患者和家属的悲情和不得已为之。

除了事实选择的不同, 在话语生产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具体表达的不同。当事人或是围观者往往都会提供不同的表述脚本, 不同的脚本之间存在着很大偏差, 甚至有很多夸张和渲染的不实成分, 事实构建呈现出情绪化的特征。每个人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 将不满、愤怒、无力等情绪映射到具体的叙述过程中来, 并基于话题的敏感性, 不断扩散和蔓延。

(二) 角色塑造:弱者模式, 强化身份

叙事往往由对故事情节的基本安排、特定的角色分配以及与此相应的特定情绪构成, 使这些成分之间彼此关联, 形成特定的叙事经验。而典型角色的分配或角色化是叙事的关键。[5]在医患冲突事件发生后的话语生产过程中, 患者的弱者身份被一再强调, 并不断强化医疗体制的不健全、政府的不作为以及利益关系的不透明等强者关系, 凸显患者群体在面对强大医疗体制时的弱者身份, 聚焦于医患暴力冲突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在构建了双方身份的不对等之后, 不论是事实再现, 还是情绪表达, 都带有结构化的对立色彩。在广安门女子怒斥号贩子事件中, 没有保障、孤立无援的女子身份被一再强调, 将其与号贩子的猖狂以及医院利益的勾连形成鲜明对比。民众对之后卫计委以及涉事医院提出的实名挂号、加强管理等措施没有足够的关注, 反而被认为是形式主义。

在系列医患冲突事件中, 因为病人本身的疾病痛苦, 以及通常会出现的孕妇、老人、儿童对象, 再加上本身的弱势或者贫穷处境, 更容易获得民众的同情, 以及引发民众对自身处境的担忧和焦虑。而医生群体以及医院由于掌握信息优势、资源优势以及体制优势等处于“占优”地位, 这种地位被过分渲染和夸大, 声明和解释都得不到认可和信任。在身份对立的情况下, 真相的探究退到次位, 情绪宣泄和诉求表达成为主题。

(三) 意见表达:强调对立, 群体极化

“伤害”“争议”“问责”等议题是冲突话语生产中出现频繁的议题, 其中涉及多方利益的沟通和协调。患者本身既有正常的诉求, 如获得救治机会、获取真相等, 也有不合理的过分举动, 如医闹、伤医等。但是在对立框架下, 患者与医生处在不可调和的立场和利益冲突之中。

在涉及争议性或者不确定性的专业问题探讨时, 由于民众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不足以及事件本身带来的情绪冲击, 其以极端的方式来看待患者与医生的关系, 将两者置于对立的角色地位。患者没有医治成功就是医生不作为, 而暴力伤医则是因为医生不体谅患者, 激发了患者的暴力举动。

互联网以其强大的连接、交往和关系建构能力, 为公共讨论和社会交往创造了平台和行动空间。但是, 互联网也呈现、放大和延展了现代性语境下的认同危机, 一些公共讨论甚至加剧了社会疏离、分裂和对抗。[6]在这种对立的非理性状态下, 在情绪表达和意见交换的过程中, 意见同质化愈趋明显。民众在针对医患冲突事件中进行价值站队, 对意见不同的话语进行反驳、攻击, 甚至出现了侮辱、诽谤等现象, 意见呈现出群体极化的特征。不仅没有促进理性的交流和沟通,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医患冲突的刻板印象。

对立认同作为互联网话语生产的动力, 来自社会转型的矛盾积累。互联网在涉及争议性议题的过程中, 并不是一个天然而生的有效对话空间, 在争论的过程中, 如果争论各方缺乏达成共识的诚意和愿望以及一定的约束, 就容易演化为对抗和分裂。在现实空间与互联网空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的过程中, 找到民众心理和话语生产的衔接和转化节点对重构互联网对话伦理、疏导新媒体空间的舆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肯尼斯·博克, 等.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M].常昌富, 顾宝桐,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36-38.

[2]李彪.虚拟社会认同建构机制与引导策略研究[J].江淮论坛, 2016 (2) :138-142.

[3]王邈, 蒋一斌.网络群体极化及其心战功能[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6 (4) :36-39.

[4]陈龙.对立认同与新媒体空间的对抗性话语生产[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 (11) :70-79.

[5]李艳红.一个“差异”人群的群体素描与社会身份建构: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新闻报道的叙事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6 (2) :2-14.

中国近年恶性医患冲突案例 篇5

网络技术使我们容易获取并了解更多在医院发生的医患冲突事件,并转发。但真实性无法逐一考证,仅供参考。

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对公开报道过的10年(2000年~2009年7月)中的恶性医患冲突案例进行检索、挑选,汇编了共约100例。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宏观数据可参见《医疗环境数字&统计》。这里仅举一条卫生部统计数据:恶性医患冲突逐年上升,2006年我国内地共发生9831起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事件,打伤医务人员5519人,医院财产损失超过两亿元。

我们在汇编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时,不禁潸然泪下。同时,我们忍不住要问:

1.部分群众、部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恨从何而来?他们一言不和即殴打医务人员,未能治愈即聚众暴力冲击医院殴打医护人员,他们使用水果刀、马刀、宰羊刀砍杀医护人员,是什么样的社会土壤、舆论土壤产生了如此畸形的恨?

2.考察这些案例,聚众暴力医闹事件大多都是索要巨额赔偿,而且相当一部分在最后都达到了目的。由于公安机关、当地政府常采取“纵容”的态度,于是院长被劫持限制人身自由,最后妥协;医院不堪其扰,向暴力医闹份子妥协;或者地方政府调解要求医院赔款“私了”。总之,违法成本如此之低,闹就有钱,医闹能不越来越多越来越张狂吗? 3.相当一部分案例起因是所谓的“对疗效不满”,特别是一有死亡即指责抢救不及时、治疗失误。甚至很多媒体报道中也持这种观念。中国医师协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医疗损害是由于医学技术的缺陷、人的缺陷造成的,与道德无涉。只有转变观念,破除‘医学万能’、‘医生万能’的神话,才能从容面对医疗损害,不再把资源无谓的消耗在如何消灭医疗损害这一不可能的任务上。”医师协会也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在制定管理规范时,把惩戒医疗损害相关人员的理念降至最低。我们也希望媒体在破除群众错误观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在部分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当地官员、公务员及其他地方势力参与甚至主导。事实上,暴力医闹、冲击医院正是这些地方势力作威作福、为所欲为的一贯行为的延伸。如果到医闹重灾区深入调查当地的社会势力生态,一定“内容丰富”。

5.正如“首都法律界、医疗界南平市医闹事件研讨会”发布的公告中各专家的共识所言,医院和医生有无医疗过错与医闹打砸医院、侵犯医务人员人身安全这是两回事。对这些恶性冲突案例,不论是否真的存在医疗过错,其本身都是应该谴责并依法处理。

6.如今医护人员的工作可以说是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全社会特别是媒体是否可以对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给予更多的关注?比如,在我们感谢节假日仍然坚守岗位的工作者时,是否也不应该忘记医务人员?

◆2000年5月19日,山东省滨州医院附院,医生无故遭殴打 5月19日凌晨1点左右,戴某等4人酒后来到滨医附院急诊室,要求为其中一人手掌进行缝合包扎。值班的马大夫按惯例让其陪员去买麻药。戴某大怒,认为小伤勿需麻药,马是故意刁难,遂上前对其面部猛击两拳,致其牙齿松动。另一值班大夫刘某和两位保卫人员赶到,刘大夫为伤者缝合后,戴某等人又冲进急诊室对两名保卫人员围殴达20多分钟,直到110民警赶到。

◆2000年7月17日,湖北省武汉市协和医院,检查中遇停电,患者家属暴打、拘禁医生

7月13日14时,汉川籍患者金某在协和医院做膀胱镜检查,突遇停电,膀胱镜上一金属片掉进金某膀胱。院方采取措施,当晚9时之前取出金属片。随后几天,双方在医药费上发生争执。金某还认为院方应承担医疗事故责任。17日8时许,金某的亲属高某等要求负责金某治疗的张医生写一份“医疗事故经过说明”。张不同意,高某等就对其拳打脚踢。随后1个多小时,高某等以暴力限制张的行动,不让他离开病房。9时30分,市公安局民警接报警赶到,张被解救出,其颈部、胸部多处留下伤痕,右脚第五趾骨骨折。

◆2000年8月,武汉市第六医院,医务科一名人员遭患者硫酸毁容

◆2001年2月,湖北省广水患者家属将送其回家的协和医院救护车和医务人员扣为人质,索要30万元赔偿 ◆2001年4月17日,四川华西医大附一院,医生被砍至重伤双目失明

2001年4月17日16时50分左右,病人何海军于去年2月在该院作鼻息肉手术后,因一直感到鼻腔内有异味,于是将为其主刀的王医师砍了13刀,构成重伤。现年仅35岁的王医师已双目失明。据悉,近5年来仅华西医大一附院就发生了50余起殴打侮辱医务人员的事件。

◆2001年4月28日,北京安贞医院,医生被毒打并被逼向死者遗体下跪

4月17日,北京安贞医院为74岁的冠心病患者武某作冠状动脉塔桥手术后,因出现肾衰,经抢救无效于11天后死亡,其家属对主管医师及医务处长进行拳打脚踢,并强迫医生向遗体下跪。

◆2001年7月10日,湖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王万林医生被连捅46刀致死,骨科医师不堪忍受13日自杀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67岁的老医生王万林被38岁的凶手彭世宽连捅46刀致死。彭系王曾经诊治过的白血病患者,因不满医疗效果,故对王行凶报复。13日,为王万林教授举行追悼会的当天上午,该院骨伤科医师邓天然,因不堪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在家中自杀身亡。

◆2001年7月25日,北京协和医院 著名脑外科专家王任直教授与患者家属一言不和手臂被毁 患有巨大脑垂体瘤的患者高某,因术后出现下丘脑衰竭,经抢救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死亡。其家属以找X光片为由来医院吵闹。为了不影响病人的休息,我国著名脑外科专家王任直教授请他说话小点声,死者的儿子从护士台上抓起玻璃镜就向王教授砸去,粉碎的玻璃扎进了王教授的左臂,血流如注,造成左前圆肌断裂1/2,正中神经主干外膜裂开,左正中神经支配的屈肌群肌完全断裂,左肘内静脉断裂„„ 王教授最为担心的是今后是否还能上手术台为病人做手术。

◆2001年11月12日,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女医生被少年患者狂捅3刀

◆2001年11月13日,广州协和医院,名教授遭病人家属殴打 11月13日,广州协和医院一位知名教授在宣布病人抢救无效死亡后,遭到病人家属殴打。

◆2001年11月,河南省郑州市二院,急诊科外科大夫遭殴打头部多处受伤

2001年11月,郑州市二院急诊科外科大夫在布厂街一家属院出诊时,遭一割腕妇女家属暴力殴打,器械箱被扔到楼下,眼镜被打碎,头部多处被打伤。

◆2001年11月14日,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被炸,5人死亡35人受伤 11月14日上午10时许,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部5楼眼科服务台发生爆炸,5人当场死亡35人受伤(6人伤势严重)。案犯包季厚于爆炸中身亡。包曾因右眼视网膜脱离,于1999年12月27日到2000年元月19日在该院住院治疗。由于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多次扬言报复。

◆2001年12月26日,郑州康复中心医院,医院险被炸毁 12月26日12时许,郑州康复中心医院二楼进来一用帽子蒙着脸的男子,他突然拿出一个炸药包和一根导火索,右手拿着打火机做点燃状,将3人逼到一小套间死角,随后拿出绳子命护士将郭捆起来。趁歹徒点火之机3人冲上去将歹徒制服。其炸医院的理由是医院未能将其病治好。

◆2002年2月3日,深圳龙华人民医院,病人对疗效不满意砍伤多名医生

一个病人在该医院治疗遗精对疗效不满意,医院帮其退款。次日上午他拿刀将医院数名医生砍伤,受伤最重的是老中医冯医生,头部被砍5刀,其中两刀致左颞骨骨折,右手尺神经和尺肌腱均断裂,直到当天下午才抢救过来。

◆2002年4月17日,四川省华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患者追砍医生致左眼可能失明、双手将残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一位耳鼻喉科医师被一不满其治疗效果的病者追砍。被砍13处,最长的伤口达9厘米。并导致枕动脉、鼻骨、右手食指和无名指、左手拇指神经血管和肌腱均被砍断。左眼视网膜脱落,眼球塌陷。虽经救治脱离生命危险。但其左眼极可能失明,双手将残。

◆2002年4月24日,北京市协和医院,外科总住院医师遭医闹殴打,左肩关节脱位、鼻骨骨折 该日下午,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总住院医师刘医师遭到患者曹志新家属的殴打,左肩关节脱位,鼻骨骨折。源于24日曹志新来协和医院看急诊,病历没有送还病案室。下午2时30分左右,其家属怒气冲冲地来到急诊室翻找病历,找到后,对正在值班的刘医师一顿拳打脚踢,扬长而去。

◆2002年5月11日,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百名医闹暴打、凌辱医生案震惊全国

2002年5月11日,因患儿医治无效死亡,湖南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医闹刑事案:20多名医闹对袁医生进行拳打脚踢,并用铁链猛击袁的后颈部„„逼袁医生抱着尸体***示众达4小时,逼其边走边喊:“这孩子是我一针打死的„„”。后经查袁小平颅底骨折,颈椎间盘膨出,稍有不慎,便有致高位截瘫可能。另有10多名医务人员在制止闹事中被无辜挨打。这是一起规模罕见的医闹犯罪,持有凶器的歹徒多达100余名。

◆2002年8月26日,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不服医学鉴定,医闹30多人打砸医院、打伤副院长及6名民警 ◆2002年9月9日,江西省儿童医院,一护士被砍成血人、护士长当场被砍死

9日14时45分,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一患者的父亲持刀冲进内三科对正在配药房工作的护士熊某疯狂砍杀,熊护士被砍成血人。护士长彭玲云听到呼救声,冲进配药房救熊福英时,被歹徒一刀砍中颈动脉,因大出血当场死亡。熊某被砍40余刀。经警方调查,其杀人的动机竟然是其患有脑膜炎的儿子在该医院治愈后留有脑膜炎后遗症,于是报复医生。

◆2002年10月3日,贵州省贵阳市某医院,患者不满医效用猎刀砍死医生

2002年9月15日,许声博到贵阳市某医院找李志明医生看病。他认为李没有看好病,10月3日中午,他带一把猎刀到医院找到李医生,乘其不备,将其猛刺数刀。李医生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2年11月20日,广东省惠州市个体诊所,患者性病未能治愈夜入诊所绑架并杀害医生

南昌新建县的戴西辉在广东惠州市打工期间染上性病,便到魏某所开的个体诊所看病,病未好转。戴找魏某理论并认为魏某收费偏高,两人发生争吵。戴怀恨在心,并于11月20日晚潜入魏某家中绑架并杀害魏某。

◆2003年1月17日,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家属殴打医生致鼻梁骨打断 下午5点半左右,南京市中医院的主任医师唐某下班途中被一男子殴打,唐的鼻梁骨被打断。打人者林某,其妻高某因患胆囊癌于2001年2月份和2002年5月两次住进南京市中医院,并于2002年8月死亡。虽经南京市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鉴定均认为该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但林某不服,多次找到医院交涉吵闹。并因此对第一次手术时的主刀医师唐某进行报复。

◆2003年7月7日,河北省任县人民医院,县司法局局长(患者家属)聚众打死医生案

7月6日晚,河北省任县人民医院院接诊了重症病人颜某,后颜抢救无效死亡。病人家属对医院不满。7日晚,作为病患家属的该县司法局局长耿玉海带领一伙人来到医院解决纠纷。徐春平作为医院代表向家属介绍救治过程,回答其疑问,后被耿玉海一伙大打出手。在场的其他医护人员奋力制止,并救出徐,但因伤势太重,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2003年7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百名医闹打砸医院,群殴、凌辱医务人员

24日下午,67岁的金道礼在凤阳第一人民医院作前列腺摘除手术时,因麻醉意外,患者心跳骤停,医院全力抢救了一个多小时,仍回天乏力。于是本应出现在殡仪馆的花圈、纸幡等,却在凤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整整挂了3天。事发当天,患者家属***师进行殴打后拖进手术室,逼他在死者面前默立了整整8小时。第二天,医闹100多人,涌进医院,找到院长,声称不进行医学鉴定,要医院赔偿74万元。院长无法答应,就被家属连推带搡地从楼上拖到医院的大院里。五六名上前拉架的医院职工,当场被打。有4名医生受伤,儿科的主治大夫曹凤光被打得腰椎骨折。

◆2003年8月24日,湖北省武汉市同济来福康门诊部,患者刺伤主治医生和5名医务人员

患者杨某因久治不愈,将门诊部两名医务人员刺死、4名医务人员刺伤。杨某也自杀身亡。杨某,31岁,因患前列腺炎于2001年初以来多次到同济来福康门诊部就诊,一直未愈。8月24日上午,杨某来到该院要求免费治疗,与院方协商未果,便用随身携带的凶器,将主治医生和闻讯赶来的另5名医务人员刺伤。

◆2003年9月4日,四川成都市第二医院,怀孕护士惨遭干部病房患者家属殴打致流产、其丈夫也被殴打可能致残,千人签名要求严惩凶手

3日晚9时许,护士袁某向值班医生反映37床病人病情严重。在对调仪器不会影响观察、治疗的情况下,院方作出说明并经干部病房32床病人黄德芬和陪护同意,调换监护仪。4日凌晨黄的儿子朱某回来,对此极不认同,并冲到护士站大声辱骂袁护士,其后对怀孕5个月的护士袁某辱骂及殴打,造成她先兆性流产和胎盘早剥的惨剧。袁某前来送鸡汤的丈夫田某也未能幸免。朱某叫了两名男子冲进病房,殴打袁和田。田的3根腰椎横突骨折,头部面部多处受伤,胸部神经损伤,腿下肢麻木,被疑是神经性受伤,可能致残。一大早,市二医院的医生、护士、病人及其家属千余人不约而同地在“严惩打人凶手”的倡议书上签名,并自发前往看望夫妻俩。市二医院党委书记张渝兴说:“这次事件严重阻碍了医院正常的医疗救治工作,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一致要求惩治凶手,还我们一个安全的医疗工作环境。”

◆2003年9月19日~24日,江苏南京浦口医院,医闹聚众将院长限制人身11小时殴打致抽搐昏迷

9月16日,南京浦口医院为患者黄某做了胆囊手术。术后,黄某心脏骤停,医院决定立即转院抢救,病人家属拒绝。医院即垫付转院费将黄送到南京市第一医院抢救。后因黄某昏迷,需再转送南京紫金医院进行脑复苏治疗。黄某家属认为,浦口医院应承担手术责任及相关费用,浦口医院未同意。19日,黄某家属数十人来到浦口医院“理论”。24日早上9时,数十人又到医院。在医院4楼会议室里,限制该院米院长自由近11个小时。到了晚上19时,米院长被黄某家属殴打,发生昏迷。后在警方干预下,米院长被救出;当时米院长已经出现了抽搐、昏迷的症状。

◆2003年10月6日,四川省人民医院,患者家属不接受诊断结果咬掉医生半只耳朵

因对病情诊断结果执不同意见,患者家属竟将主管医生罗医生的左耳咬掉一半。五官科医生对罗的左耳缝了40针。“罗的耳后动脉被咬破,耳朵失血太多,能不能接上,现在还没有结果。”五官科的医生说,罗的眼睛晶状体也有出血现象”。事因:10月6日,成都市某小学教师夏某因头昏、听力下降、情绪波动大、睡眠不好来到省医院神经内科看病。医生检查认为,夏患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和抑郁症。对于这个诊断结果,夏和夏的家人却不愿接受。

◆2004年1月,福建省华安县门诊大楼,癌症患者用马刀砍死胸心外科主任医生

1月初某日下午,癌症患者林某在福建华安县门诊大楼二楼胸心外科专家门诊室,用马刀朝正在接诊的胸心外科主任医生郭志坚头部猛砍数刀,郭当场倒地,不省人事。林某在逃离过程中坠楼身亡。据查,林某不久前曾因病入住该院,由郭志坚接诊并确诊为肺癌。

◆2004年2月11日,四川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一科主任被砍前额致粉碎性骨折、休克

上午8点10分,川大华西医院普外一科医护人员召开例行晨会时,一名中年妇女冲进办公室,举刀砍向科主任李教授,致其前额粉碎性开放性骨折、脑震荡和失血性休克。行凶者陈文轩。2002年7月,陈的丈夫患肝癌晚期,接受李宁教授的治疗。陈认为治疗效果不理想,遂报复行凶。

◆2004年3月5日,四川省成都市星光门诊部,患者连砍护士6刀致头部重伤 下午,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长白路的星光门诊部发生一起伤人事件,因为怀疑护士输液过程中在液体内放进了异物,一位中年女病人向护士连砍6刀,致使该护士头部严重受伤,生命垂危。

◆2004年4月15日,北京市天坛医院,急诊科主任被男子用水果刀刺伤

15日清晨,北京市天坛医院的急诊室里,当班的急诊科主任于大夫被一男子用水果刀刺伤。伤人者叫于全利。去年12月,其母亲因患糖尿病并发综合症昏迷,到天坛医院急诊科就诊,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当时正是于大夫告诉于全利患者已经死亡的消息。于大夫称:“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是按照医生的职责来进行的,对病人死亡没有责任。”

◆2004年5月10日,湖南省汨罗市中医院,医闹20多人打砸医院

10日下午1时许,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中,包括李若龙和甘果在内的数名重伤员被送往汨罗市中医院抢救。李、甘的伤情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认为医院抢救不积极,在李若龙死亡20分钟后,甘果的妹妹便带领20多人冲上楼层开始打骂医生,踢门砸窗。事发后,数十名民警赶到了现场,也没能有效制止。闹剧持续到11日上午。

◆2004年5月25日,无锡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医生被打裂下颚 晚上8点半左右,无锡市儿童医院急诊科闯进来一男一女,女的手里抱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一进门男的就开始骂骂咧咧的,“我孩子在这里挂了两天盐水,怎么病情还不见好转,真是花了冤枉钱!你们医生是怎么当的?”奚医生看了看孩子的病历,回答说这个孩子并不是他看的。“那你告诉我是谁看的?”该男子不依不饶,没等奚医生反应过来,就拿起桌上的不锈钢器皿就朝奚医生的下颚砸去,顿时鲜血直流„„奚医生下颚被划出2厘米的裂口,缝了3针。“我跟他真是毫无关系,凭什么他就能对我大打出手呢?即便那孩子是我看的,感冒发烧有个治愈的时间,中间有点反复也是正常的,孩子的热度其实已经退下去了,只是当晚又有点反复,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医生没有尽到责任!”

◆2004年6月8日,陕西省镇安县人民医院,传染科主任张某在办公室被连捅数刀杀害

2004年6月8日上午9时左右,镇安县医院传染科主任张某在办公室被人杀害。凶手白少东。2月9日,白之父亲白某因病住进镇安县人民医院,由张某主治。治疗期间,白某一度病情加重,张医生建议并亲自护送白某赴西安治疗。但白怀疑张医生延误了其父的病情,怀恨在心产生报复恶念,6月8日上午,白少东携一把宰羊刀冲进张医生办公室,连捅张数刀致其死亡。

◆2004年7月12日,四川省郫县省公路局医院,患者家属暴力索赔案 12日下午,一名30多岁的男子闯进位于郫县犀浦的省公路局医院住院部,谩骂妇产科医生并用砖头将挂号室和药房玻璃砸烂。据称,2000年9月6日,该男子的妻子彭某在家生孩子难产,送到医院时为时已晚,妇产科紧急抢救,但彭某及胎儿都没能活过来。该男子要求医院对自己妻儿死在医院作出赔偿,对此,医方以不属于医疗事故予以拒绝。故谩骂妇产科医生并用砖头将挂号室和药房玻璃砸烂。

◆2004年7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医院,一天两起医闹聚众打击医院案

7月20日,鼓楼医院本部连续发生两起冲砸医院事件。上午,一名男性骨科病人因在医疗费用等方面与医院产生矛盾,协商未果,不肯出院,家属在医院实施“自杀行为”,引发冲突;下午,一对夫妇,因为新生儿突然死亡,在死亡原因和尸检等方面与医院产生矛盾,协商未果,引发冲突,院长办公室遭受冲砸,急诊通道被堵数小时。冲突事件发生后,大批民警到医院维持秩序,冲突过程中包括民警在内的多名人员受伤。

◆2004年9月3日,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急诊医生被殴 9月3日,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一名急诊医生遭患者家属殴打,导致肾挫伤出现血尿。

◆2004年9月20日,安徽省池州市青羊县医生被患者用铁锤击打致死 2003年4月,章辉之父因病到医生徐某处就诊,徐某初诊为皮肤病。后章辉的父亲转至青阳中医院,被确诊为肝腹水,不久去世。章辉认为其父死亡是徐某误诊造成。经池州市医学会鉴定,章辉父亲的死亡不属医疗事故。2004年9月20日,章辉听说徐某晚上要去一村民家出诊,便持凶器在徐某必经之地等候。徐某行至该处时,被章辉用铁锤击打致死。

◆2004年10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三纠纷患者家属百人围攻医院案

上午,三起医疗纠纷的患者代表,一起到妇幼保健院商谈解决事项,谈判未果,近百人开始封堵医院进出通道、冲砸人员和物品。三起事件分别是:9月份一26岁的产妇在医院剖宫产下一对龙凤胎,后因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出现大出血,经10多天抢救,无效死亡。10月13日,一产妇在该院产下一名女婴,3天后出现四肢频繁抖动现象,被诊断为新生儿自发性颅内出血。2003年10月,医院接诊一名22岁的宫血、贫血女性患者,经检查发现肾功能异常,后患者家属表示患者在外院被确诊为尿毒症,投诉医院延误治疗。此前这三起医疗纠纷的患者代表已经多次和医院发生冲突。

◆2004年11月7日,江苏省南京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被殴打致重伤,颅内出血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被一名患者打成重伤,颅内出血,危及生命。打人者曾是省人民医院的患者,打人的原因是其认为医院没有治好其手伤。

◆2004年11月10日,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护士被殴打至急性肾挫伤

护士为一婴儿注射时因未能一次扎针成功,被其家长殴打至急性肾挫伤。

◆2004年11月12日,福建省福州某医院,家属打砸医院 11日上午9时许,一名产妇在福州国货东路的一家医院分娩死亡,死者亲属把医院的候诊椅、花盆砸了,并将5个花圈摆在医院大门口。据死者的丈夫张先生介绍:“死者产下男婴后约15分钟,接生医生就离开了产房,只留下护理人员。当晚产妇出现大出血,经转院抢救无效死亡。”家属认为,接生医生提早离开产房,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医院要承担责任。

◆2004年12月10日,北京北医三院,不满撩衣拍片武术教师将放射科大夫打成颅内出血

因不满撩衣拍片,女患者家属、一位武术教师竟将北医三院放射科屈大夫打成了颅内出血。

◆2005年1月31日,湖北省武汉某大医院,医闹聚众打砸医院打伤医生、患者 2004年12月,晚期淋巴瘤患者李某在武汉市某大医院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死于严重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此后,家属多次到医院拉横幅、刷标语、摆花圈,索要巨额赔偿。1月31日上午9时许,医闹30余人冲击该院门诊部,部分人手持铁棒、木棒,打砸医院设备并围殴医院工作人员,导致3人脑外伤,住进重症病房救治。一位前来看病的老人因制止肇事者,也被打伤在地。

◆2005年5月5日,湖北省东湖人民医院,医闹聚众殴打医护人员,恐吓主治医生及其家属

下午3时35分,某患儿因病在市人民医院应用青霉素(皮试阴性)的第二天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全身多处荨麻疹伴皮肤骚痒),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及时免费收治,但该患儿亲属不满意,纠集十余人同时殴伤一名医师和两名护士,并反复纠缠医护人员,索要赔偿,同时数次电话威胁、恐吓主治医师及其家属。

◆2005年5月6日,湖北省东湖人民医院,医闹聚众殴打医生、围堵医院

6日凌晨,因抢救一毒蛇咬伤患儿无效死亡,普外科主治医师医师和科主任被患儿亲属用病历夹及拳头打伤头面部,鼻嘴流血。不仅如此,患方一方面还将尸体陈放至护士工作站办公台上,致使护士无法工作;另一方面,纠集百余人封门堵路,索要赔偿五十余万。

◆2005年5月11日,湖北省东湖人民医院 医闹二百余人打砸医院、殴伤院长 某60余岁的男性患者因患食道癌(晚期)进行手术,术中发生输血意外死亡。武汉、黄石三位教授会诊意见认为医院无过错。但患方亲属仍纠集二百余人打砸医院,破坏公共设施,封门堵路三次,每次短则半小时,长则二个多小时。医院领导出面协调时,患方二十余人还无视公安、政法、卫生局等政府机关领导的劝阻,公然在领导及干警在场的情况下将医院一名副院长殴伤。

◆2005年5月12日,福建省宁德闽东医院,医闹十余名用铁榔头打砸医院

下午,闽东医院一患者及其10多位亲属大闹医院办公楼。因患者手术后输尿管出现漏洞,要求院方赔偿,院方暂时无法答应,患者及其家属立即激动起来,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铁榔头敲坏会议室的桌子,随后冲上4楼,将院长、书记办公室的大门砸坏,推翻并敲坏会议室桌子。所幸该病人家属被医院保卫科及职工及时拦下来。

◆2005年5月27日,广东省湛江开发区某医院 医闹聚众围攻医院殴打医生致重伤

凌晨1时许,何某驾驶摩托车外出跌倒,摔至重伤。伤者于凌晨1时40分被送到医院,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闻讯马上围攻谩骂医护人员,殴打值班医生叶某,致其重伤。到上午8时多,死者家属纠集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围攻医院,并冲进手术室狂砸电脑等设备。事发后,湛江市紧急抽调大批警员赶赴现场。但肇事者不听规劝,继续围攻并与***对峙,强行将尸体抬走摆在医院门诊部里,致使门诊部的正常工作被迫停止,已做好术前准备的多台手术及急诊手术被迫终止。直至下午5时多,肇事者才陆续散去。

◆2005年6月10日,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遭医闹打砸 6月7日凌晨5时30分左右,建阳监狱狱警蔡国斌因肚子痛送进南平市第二医院,经医院诊断为肠梗阻。当晚8时30分左右,蔡突然死亡。之后,双方协定通过正常途径弄清死亡真相,死者家属同意在6月8日向建阳市卫生局提起尸体解剖以及医疗事故鉴定,但9日下午,死者家属却拒绝尸体解剖。6月10日上午,死者家属砸坏第二医院门诊部导诊台和收费台的多处玻璃。

◆2005年6月21日,山东省青岛市立医院 因一句话误会家属殴打医生木凳砸头当场砸碎

山东青岛市杨某因患颅内胶质瘤在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由于杨某长期注射药物,体表血管不清,故院方对其采取“颈静脉穿刺置管”手术。6月21日,杨某亲属发现“置管”后输液不畅,值班刘医生检查发现输液不畅和病人体位有关,并据此做出解释,纠正病人体位。此时,杨某的儿子杨鑫又指出“置管”部位有渗血现象,刘医生指着“置管”说了句:“这东西渗血很正常。”杨鑫误以为刘辱骂病人,遂上前猛扇刘一耳光,接着抓住刘又打又踹。当刘医生跑到护士室打电话求救时,杨鑫冲进护士室,拿起门口的凳子猛砸在刘医生的头上,木凳当场被砸碎。

◆2005年7月4日,北京安贞医院,医生拒开假证明被殴打 7月3日晚9时许,因被家里的电梯困住40多分钟,60多岁的杨大爷前来安贞医院急诊科就诊。经值班大夫叶医生诊断为“间断胸痛一年加重二小时”,即一年前心痛的病在最近两小时复发。老人的两个女儿要求写成大意为“因被困电梯中40分钟直接导致冠心病复发”,叶据规定予以拒绝。不料,老人一边喊着没有医德,不配做人,一边冲过来。前两次都被女儿拦住,第三次老人一巴掌扇到了叶大夫的左耳,并拽下了他的听诊器。后叶被确诊为左耳后软组织挫伤。

◆2005年8月4日,重庆市急救中心,被拒进入监护室患者家属暴打医生

8月4日,重庆市急救中心重症监护室,徐姓老年患者的儿子当天下午探视后,晚上8点过,与妻子再来医院要求探望被拒,遂与沈医生发生“推搡”。徐将沈的眼镜打碎,脸上划伤,鼻血流出。经初步诊断,沈眼球钝挫伤,鼻黏膜挫伤,脑部是否受伤待查。

◆2005年8月12日,福建省福州省中医学院国医堂,教授戴春福被钢刀直刺腹部杀害

8月12日下午,戴春福教授刚走进“国医堂”二楼的门诊室,就被一行凶者手持钢刀直刺腹部。因要害部位中刀,失血过多抢救无效身亡。凶手叫戴宝淦,今年28岁,系福建省长乐市江田镇人。据其交代,他10年前患上前列腺炎,后来找戴教授看病,历时2年多,认为花了很多钱但病情没有好转,故行凶报复。◆2005年8月27日~28日,吉林省德惠市人民医院,医闹殴打医护长达一小时,并开警车打砸医院

8月27日21时40分左右,德惠市边岗乡80多岁女患者姜某因头晕、心前区疼痛到德惠市人民医院治疗。22时40分左右,病人突然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情绪激动的家属认为医生用药不当和抢救不力,对值班的女医生车某和女护士李某大打出手,殴打近一小时左右,内科四疗区副主任李某也被3名男子打伤。28日凌晨1时,两名男子乘坐车号为“吉A1258警”的车来到医院,进入内四疗区打砸办公用品并将内四科闫主任打伤。7时30分左右,3名男子乘坐同一辆车又来到医院,未找到当晚值班人员后大骂离去。

◆2005年9月24日,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患者家属威胁火烧医院案

2005年8月14日,黄某的丈夫董某患肠梗阻到天长市人民医院治疗。后董转院治疗,经济困难。黄多次找医院要求赔偿,未果。2005年9月24日下午,黄携带一塑料壶汽油、打火机和链条锁来到医院住院部一楼大厅,用链条锁锁上一扇大门后,将汽油壶盖打开,手握打火机,要求院长出来与其对话,并扬言院长不来就点火。天长市公安局接报警后,派人赶到现场强行制止了黄的行为。后黄被判放火罪(预备)。

◆2005年10月12日,四川省绵阳中心医院,疑医生不作为,患者暴打主治医生致左眼受伤 绵阳人王严军2005年7月22日因患脓胸住进绵阳中心医院。因其对前一任主治医生不满,科室将罗医生换来为他治疗。事发前一周,罗停止为王输液,改用口服药,王深感不满,多次要求输液。罗解释,不能持续输大量抗生素。王不能接受,认为是院方以自己没钱,故意不给自己治病,遂对其主治医生罗大打出手,导致罗左眼球受伤、视神经损伤、左侧筛板骨折。

◆2005年11月,广东省广州某三甲医院门诊,一言不和陈医生被患者家属用水果刀捅穿脖子

2005年某日,广州某市属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的陈医生出门诊。上午10时左右,一位老病号在父亲的陪同下前来复诊。病人的父亲问医生:“我儿子吃了一个月的药,病情一点好转都没有,到底怎么回事?”陈医生向病人的父亲解释:“治疗需要病人和家属的配合,而且不是一两个月就能见效的。”陈医生话音刚落,病人的父亲就怒吼道:“你治不好我就杀了你!”紧接着,陈医生的脖子被病人父亲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捅出了一个洞。

◆2005年11月,吉林省长春市儿童医院,护士因一针未扎上被家属暴打

当时是一位肥胖的儿童患者,血管细,家长又溺爱孩子,要求护士一针就扎上。一针没扎上,孩子哭了,家属立刻就对护士拳打脚踢,致颈椎软组织挫伤。◆2005年11月20日,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主管医生和护士被打全身十几处淤青

10月19日,平潭小林怀孕33周,羊水破了被送往平潭县医院治疗,后于10月22日转院至省妇幼保健院。11月2日,怀孕35周的小林被检查出宫腔感染,有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家属口头要求医生剖腹产或者催产。但医生说应等到足月再分娩。家属同意。11月11日,胎儿出现缺氧情况,家属又一次口头要求剖腹产,医生说再观察。当夜12点多,小林因阵痛被送进产房。12日上午10点多,胎儿没有胎音,医生才打催产针,下午2点多,孩子生出,已死。胎儿的猝死让孕妇家属十分愤怒。20日一早,病人家属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发生了冲突。病人家属把主管医生以及一名护士打得全身十几处淤青。

◆2005年12月26日,广州黄埔区港湾医院,百名医闹打砸医院、围殴医生、民警、协调人员

当日上午11时多,湖南籍男子刘跃进在拆防盗网时不慎从五楼摔下,送到港湾医院抢救,最终身亡。家属认为医院抢救不及时导致病人死亡。家属当时就大闹医院,并殴打了一名柳姓医生,医院医务科张副科长赶去处理时也被打伤。医院报警***赶到现场后才控制住局面。当日下午,医院和家属以及死者代表谈判,最终双方未谈拢,约定 12月28下午2时30分再次谈判协商。该日双方的谈判开始后,死者家属因为赔偿要求得不到满足,电话召来一百多名不明身份的人。晚上7时许,三名女家属开始带头闹事,冲进一楼办公室,殴打医院谈判代表,砸玻璃,导致两名代表被打伤。***在阻止不明分子冲击时遭到围攻,辖区派出所林所长左眼下部被一拳打得血流满面,该所陈副所长面部被打一拳,腹部被连踹两脚。而该所一张姓民警在保护到场协助处理的广州港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冯部长时亦遭到围殴,警官证也被抢走,至昨晚9时仍未找到。

◆ 2005年11月29日,湖北省东湖人民医院,医闹聚众围攻医院围殴医护人员

湖北省东湖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根据呼救信息,及时出车赶赴呼救地点抢救患者曹某,因曹某当时已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曹某亲属即停尸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并聚众闹事,索要人民币40万元,无视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及当地政府领导的劝阻,先后殴伤人民医院领导及相关医护人员六人(其中一人脑震荡、一人肾挫伤),封门堵路,严重扰乱医院正常医疗秩序。

◆2006年1月4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医院,医生被殴伤 2006年元旦,曲某其父突然上吐下泻,曲某将其送往医院。大夫诊断曲父为食物中毒,并立刻对其进行治疗。由于曲某父亲的身体状况不好且患有心脏病,住院治疗三天后便去世。曲某接受不了自己父亲去世的结果,当天就找到了给他父亲治疗的医生曹某,将其打伤。

2006年3月15日,辽宁省锦州义县胡大夫被连砍十余刀当场身亡 2006年3月15日13时,义县头道河乡农民魏某手持尖刀将午休归来正猫腰锁自行车的胡大夫连砍十余刀后,扔下凶器,到义县公安局自首。胡当场身亡。据魏某交代,去年冬天,他到胡某处看风湿病,花了200元钱开了一服汤药,效果挺好,就又取了一服汤药。后发现汤药与第一次的不一样,便找到胡某理论,被胡某赶出。

◆2006年3月28日,广东省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室患者斧劈医生护士

在广医二院皮肤科,一何姓患者冲进诊室用斧头劈砍曾为其诊治的医生陈某,陈后脑受伤,当场趴倒桌上。一赶来阻拦的护士也被砍伤头部。何某的行为是因不满治疗效果,怀疑手术影响了其性功能。经该院数次复检证实,手术成功,恢复正常,绝不会影响何某的性功能并就此对其耐心解释后,何某仍不相信。

◆2006年3月29日,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医闹逼主治医生向遗体下跪一个小时

3月28日,葛利阳的父亲在新昌县人民医院就诊,后病情突然恶化,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对诊治情况进行调查,认为诊治正确无过失。但葛认为医方欺负他不懂医学,推卸责任。冲动之下,他找到主治医生吕某,强迫她向父亲遗体下跪。同时,葛利阳和亲属们开始不停地谩骂医院和医生。直到30日早晨民警赶到,跪了一个小时的吕医生才被送回病房。◆2006年4月10日,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医闹200多人冲击医院

一患者在广东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因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后成为植物人状态,家属聚集了200多人在医院内***4小时,索赔1500万元人民币。后经当地卫生、法院、公安、区政府介入调解,以医院无条件答应患者后续治疗费用而了结。

◆2006年4月29日,陕西省西安市西关医院丰庆路卫生服务站,多名青年夜闯无故殴打医生

4月29日凌晨1时许,西安市莲湖区西关医院丰庆路社区卫生服务站来了七八个青年,其中一人手破了,需要包扎。可无缘无故地,他们突然动起手来,不仅踢碎卫生站门玻璃,还打伤了卫生站的医生雒某。雒后被送往西安市第五医院抢救,诊断为头部软组织挫伤,缝了十多针。

◆2006年5月20日,广东省廉江市东升农场医院,百医300余人闹封锁、围攻医院持续3天

广东省廉江市东升农场医院因一名5岁呼吸困难的急重症患儿抢救无效死亡,患方家属纠集300多人围攻医院,强锁医院前后大门,持续3天,要求赔偿60万元,事件造成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约20万元。

◆2006年5月23日,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医闹60多人打砸医院、群殴医务人员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的陈某因病住进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经脑血管手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随后血管又破裂出血,一度出现脑死亡现象。在医生正在抢救陈某过程中,病患家属遂带人到医院交涉,随后23日,因医患纠纷,病患家属纠集60多人,在临沂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寻衅滋事,30余人围追并群殴一名医院行政办公人员,围堵医院办公楼,砸碎窗玻璃。

◆2006年5月26日,广州市华侨医院,医闹围攻医院、凌辱女医生、拘禁院长26小时,事件持续12天,两个临床科室被迫关闭

广州市华侨医院因患儿发烧入院15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家属纠集60余人,强占儿科病区、门诊,围攻、追打医务人员,甚至扒掉女医生外衣,非法限制医务人员和院长人身自由26小时;封堵医院门诊大门,拉横幅、发传单、贴标语„„事件持续12天,医院两个临床科室被迫关闭,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2006年5月31日,河南省内乡县医院,医闹冲击医院,医院反击打死患者家属

河南省内乡县患者张建华因交通事故住进该县医院,后因不治死亡,医患发生矛盾。死难家属将花圈摆到医院门口,为此医院动用医生和社会人员用暴力驱打死者家属。结果造成死者张建华的内侄19岁的杜某惨死。

◆2006年6月5日,湖南衡阳中医正骨医院,医闹数十人围攻医院当场打昏骨科主任 患者贺春风,于2月20日因车祸入院行手术。5月份,因神经损伤无法完全康复,患者及家属到医院闹,要求巨额赔款,医院拒绝。6月5号,患者家属纠集几十人到医院找当时的主治医生,主治医生不在,便围住骨科主任王某,对王医生拳打脚踢,致使鲜血直流,当场昏倒。被送进南华附一救治,经检查诊断为:左眼球钝挫伤,左眼睑裂伤,脑震荡,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医院一直拒绝患者无理要求,后相关部门强行从医院户头划走4万元赔给患者。

◆2006年6月15日,云南省昆明某医院,医闹冲击医院持续3天,医院负责人胸骨被打断两根

早上8点,云南昆明某医院门诊大厅大门刚打开,数百名男女用一张硬床板抬着一位女性患者涌进医院,这群人将患者放在医院的导医台上,向医院进行高达十余万元的索赔。医院拒绝后,双发生争执。患者家属居然将医院负责人的胸骨打断了两根,后又将医院的设施砸坏。此次“医闹”事件共持续了3天,医院赔偿了几万元后,该群人才离开医院。

◆2006年6月25日,湖北省黄石市第五医院,医闹打砸医院殴打医务人员

6月25日,黄石市五医院内,一住院患者由于心绞痛引发恶性心律失常,抢救无效后于当晚10:35死亡。次日凌晨1时许,其亲友数人与该院医务人员发生争吵,对医院进行打砸。记者在院方提供的监控录像中看到,约10余人先是踹开输液室的门,之后在大厅拎起不锈钢垃圾桶砸收费处玻璃,之后又对前来理论的院方人员进行殴打。遭到打砸的一楼烧伤科及输液室的4、5扇门被砸坏,门锁则部分被踢坏。被打的几名该院工作人员,均在医院接受治疗。

◆2006年6月26日,浙江省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闹打砸医院打伤副院长、主治医生等医护人员

6月26日上午9点多,岱东镇一名72岁的女病人被送入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经检查为急性心肌梗塞。医生嘱家属将病人转入ICU重症监护室抢救,遭家属拒绝。随后,经治医生向家属告知病情,要求其在病危通知单上签字,又遭拒绝。在治疗过程中,家属又拒绝溶栓治疗。下午1点左右,病人病情突然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之后,病人家属先后赶到医院闹事。他们将尸体停放到医生办公室,砸桌子,抢病历,追打医生、护士。医院领导前来处理,遭谩骂殴打。一名副院长被打得鼻出血,一名经治医生被抓破胸部,一名保卫人员被击打脸部,事态混乱。肇事者仗人多势众,竟还向闻讯赶来的派出所民警发起了攻击。

◆2006年7月20日,北京市电力医院,送诊嫌医慢多名男子暴打医生致左眼多种伤情

7月20日晚9时50分,七八个男子送来一名女患者,说是洗澡时被电击伤,医院立刻组织抢救。因电击伤容易伤到心脏,张医生嘱咐护士叫心内科医生来会诊。这时七八个男子冲进诊室,叫骂着:“会不会看?还不快点儿!”随后关上门就开始砸东西,并殴打张医生,保安进来也被踹了出去。五六分钟后几人才罢手。后张医生的左眼诊断为视网膜振荡伤、软组织损伤、外伤性虹膜炎等多种伤情,被缝了4针。

◆2006年8月16日,安徽省枞阳县人民医院,医闹聚众连续两日打砸医院

8月16日12时许,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梅林村村民王某因交通事故在枞阳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其家属遂以医院抢救不及时为由,伙同死者其他亲属打砸医院门窗桌椅及电脑等物,并殴打医护人员吴昭春及在场劝阻人员叶飞剑(系住院病人亲属),分别致吴、叶二人轻微伤和轻伤。13时许,王海熬赶至医院,再次打砸医院窗户,殴打医院保安和医护人员,并连续两日组织死者亲属堵塞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大门,致医院医疗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2006年8月28日,四川省达州市第二医院,医生被打昏迷 28日晚,老翁阵某某在家取钢管,不慎被钢管打破了头,前往二医院就诊,其要求医生给简单包扎一下,而值班的医生告诉他,要作检查,看是否有颅内损伤等。老翁为此与医生发生冲突。不久,老翁的儿子带着一青年赶到医院,看到父亲头上的伤就问:“是哪个打的?”其父亲朝医生指了一下,两人就冲上去抓住医生开打。不一会儿,办公室门窗及办公桌椅被砸碎,办公室一片狼籍,医生眼镜被打飞,身上沾满了血,倒在了地上。医生右手被破碎的玻璃划了两条十多公分长的大口子,其中一血管被碎玻璃割断,后昏迷。通川区公安分局依法对老翁之子处以治安拘留。

◆2006年9月11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0余名医闹大闹医院

9月8日晨7时47分,一名脑瘫患儿的妈妈跳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中心楼,当场身亡。随后,那名11个月大的脑瘫患儿也被发现死在病床上。院方当即报警,***迅速赶到现场调查取证。当天下午2时30分左右,20多名死者家属来到院长办公室要求巨额赔偿。9月11日上午10时30分至晚上7 时,死者家属纠集近70名社会闲散人员来到医院门诊大厅焚纸、烧香、哭闹、拉横额、喊口号„„甚至爬上挂号处前台阻扰其他患者挂号。据记者调查,“整个闹事过程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70多名“家属”中,就有40多名技校学生。

9月12日,警方公布调查结论:患儿死亡原因属“机械性窒息死亡”,其母为“高坠致多脏器损伤死亡”,两人之死与医院无任何关系,医院不负任何责任。

◆2006年9月12日,辽宁省沈阳盛京医院,妇产科病房副主任被女患者用不锈钢锤砸头部

9月12日下午15点10分,在盛京医院妇产科门诊室中,妇产科病房副主任欧某被经其诊治的一女性患者用不锈钢锤子砸伤头部,经检查诊断:欧阳玲颅脑外伤;头皮挫裂伤;头皮血肿;右手外伤,头部伤势较重。伤人患者叫阴力,06年8月份,阴力感觉会阴部疼痛来盛京医院就诊,欧阳玲接诊。最终诊断为更年期内分泌失调。两天后,阴力再次来妇科门诊,说因检查导致腹痛,经其他医生检查未见异常就离开了。此后阴力多次来找欧某,对其进行辱骂并厮打。某次还追打至走廊,后被***带走。阴心里的积怨渐深,于是发生了12日下午的严重伤人事件。

◆2006年11月1日,山西省临猗县,七级镇麻家卓村村民退药不成持刀杀死医生

11月1日中午,一计划生育下乡服务队的3名工作人员,免费为群众进行体检。在给村民毛某(女)检查完身体后,医生开具了230元的药品。后遭到毛某家人的反对,在退药不成的情况下,毛某的丈夫焦务军持刀将医生黄某(女)杀死。

◆2006年11月20日,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患者家属打砸医院、追打医生、打伤护士

11月20日晚,柳州市工人医院,患者家属肖某认为林医生没有治疗患者的能力,要求原来的主管医生及科主任立即赶来医院抢救。林医生向他解释说,主管医生刚值完24小时班,科主任也忙了一天,他们都下班了。病情变化的情况已向他们做了汇报,所做的抢救及准备工作正是他们所指导的。而且,他们获悉患者病情变化后又马上赶往医院。然而,患者的病情极为严重,晚10时30分左右,患者病情急转直下。全科准备开始抢救。但肖某情绪失控,怒砸病房的玻璃门,护士被飞溅的玻璃刺伤右侧面部及眼睛(后来从右眼里取出了两块细小的碎玻璃片),顿时鲜血直流。肖某转身又把正在监护患者的心电监护仪从推车上抱起,举过头用力地砸向地面。接着,他又冲出病房追打林医生。肖把林顶在墙上猛打。肖又抓起一个牵引器砸向护士站,并抽出一把水果刀返回抢救病房,扬言要捅死医生护士。抢救被迫中止,加上病情危重,患者死亡。

◆2006年11月25日,河北省衡水第四人民医院,副主任被医闹砍掉右手,脸上多处刀伤和骨折,左眼球破裂

11月25日下午,在医院门诊上班的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内一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某被一男子砍掉右手,脸上多处刀伤和骨折,左眼球破裂。据了解,行凶的男子是桃城区赵圈镇李店村人,30多岁,案发前一天,曾在该院进行胃病检查,由于不满意医院收费与张医生发生争执,第二天该人携菜刀闯入该院内一科,遂导致惨案发生。

◆2007年3月29日,广东佛山市三水某医院,夜归女医生遭残忍砍手

凌晨零时10分左右,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梁医生驾车回家后刚刚下车,被藏在暗处的一名男青年持刀袭击。行凶男青年朝其左手臂连砍四刀,还将刀子在刺穿的手臂中反转,导致梁医生左手动脉静脉神经血管全部被砍断,左手臂粉碎性骨折。

◆2007年5月28日,陕西省榆林市儿童医院,嫌看病慢市卫生局干部(患者家属)两次殴打医生

5月27日晚9时左右,因为嫌榆林市儿童医院医生看病慢,一患者家属对医生大打出手,并称认识医院院长,扬言:“今天打了你,明天还叫你下岗!”更为嚣张的是,半小时后,这名家属又返回医院,再次殴打医生。据辨认,打人者系榆林市卫生局的一名干部。

◆2007年6月13日,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在手术中被捅11刀死亡

2007年6月13日,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代文红医生正在为另一患者做治疗时,被五年前被其医治的兽心男子连捅11刀,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7年6月24日,河北衡水市第四医院,患者怀疑多收费连砍医生头部40多刀

2007年6月24日,因为怀疑医生多收费,衡水一患者向为自己诊病的医生连砍40多刀,刀刀砍向医生头部等要害部位,直到被人发现。医生在抵挡中右手被砍掉,左眼球破裂失明,脸上有多处深及骨头的刀伤。

◆2007年7月,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患者家属汕头电视台记者林再鹏纠集一帮医闹打砸、封锁医院持续5天

2007年7月,汕头市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发生了一件严重的典型的医闹事件,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孩在医院手术后不幸逝世,死去的那个男孩是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且是最严重的一种,叫法洛氏四联症了。做手术是唯一能够延长患者生命的途径.患童死后,其亲属汕头电视台“汕头警声”栏目记者(副主任)林再鹏同其家属纠集一帮人对医院进行打砸,并封锁医院出入口,严重地阻碍了医院的正常医疗活动,对医院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直至第四天和第五天还在医院门前闹,汕大附二院的职工对其行为及其忿慨,于7月9日自动发起了“坚决抵制医闹,维护医院利益”的签名活动,要求医院要同其抗争到底,坚决抵制医闹。

◆2007年7月6日,福建武夷山市妇幼保健院,不堪医闹被迫停业7天

◆2007年7月6日,孕妇李英妹在医院分娩出一个死婴,在抢救中又被切除子宫。8日,产妇家属不满医院处理结果,在医院门诊大厅点蜡烛、烧香、摆花圈、燃放鞭炮,医院被迫停业,原住院病人不得不转移到其他医院。直到7月12日医院补偿产妇20多万元后,才得以恢复开诊。

◆2007年7月23日~25日,广东佛山市松岗医院,医闹百余名大闹医院

7月22日,一名重庆户籍孕妇在松岗医院妇产科待产,在分娩过程中因并发“急性羊水栓塞”,经积极抢救无效后孕妇和婴儿不幸死亡。7月23日至25日,死者家属纠集几十名老乡,连续三天聚众围堵松岗医院,并在医院正门烧纸钱、燃放鞭炮,严重扰乱了医院的正常秩序,造成恶劣影响。25日上午,死者家属更是纠集了一百多名老乡围堵医院,在医院大门悬挂白底黑字的横幅,摆放死者遗像拜祭,燃放鞭炮,并在医院大院的树上张贴白纸标语。上午11时许,当死者家属提出要医院方面给予100万元“赔偿费用”私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后,死者家属随即鼓动聚集在医院周围的一百多名老乡,堵塞了医院的大门,并一度冲击医院,企图从太平间中把死者的尸体搬到医院大堂摆放、拜祭,制造更大的事端。

◆2007年8月,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闹乘10辆拖拉机围困医院

◆2007年8月,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治了一位重病儿童,几天后不治而亡。患者家属先是向医院索赔,医院调查病历和医生后认为院方没有责任,要求做医疗鉴定。没想到几天后,患者家属纠集了几十人,乘坐10

辆拖拉机把医院团团围住,并在门口扯起横幅。

◆2007年8月7日,江苏丹阳市中医院,医闹数十名冲击、扰乱医院,持续六日以上

8月2日,江苏丹阳市中医院发生一起医疗事件,市区郭家村一名32岁的王姓男子当日早晨来到该医院看病,上午回家后不久便突然死亡。因为该男子在就诊期间曾被医生打过一针封闭针,因而社会很快传言:“中医院一针打死人”。

8月7日上午,从丹阳市中医院传出阵阵哀乐和撕心裂肺的哭闹声,数十名群众及医院工作人员齐聚在中医院一楼门诊大厅争执不下,大厅内一片狼藉,许多前来就诊的市民见此情景不得不掉头另找其他医院。该医闹事件持续六日以上。对于这起事件,院方负责人解释治疗过程规范、无责任。

◆2007年9月24日,泉州中医院,女医生被连捅数刀生命垂危

中午12时50分许,泉州中医院痔疮住院部主任林某泉在换药房给患者换药时被捅了数刀,生命垂危。行凶者曾在痔疮科治病,治好出院了,这次他带了一个新患者前来复查,正当林主任给新患者复查换药时,却拿刀从背后连捅林主任多刀,差一点就扎中肾,伤势很严重。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林主任才脱离生命危险。

◆2007年10月2日

上海第二人民医院,女护士值班时莫名被打,心声只能网上倾诉

10月2日,脑外科护士小阮值夜班。3日1时40分左右,她在值班室听到外面有人大喊:“医生,医生在吗?快给我滚出来!”小阮听见后连忙跑了出来,看到她所在的脑外科住院部来了十几名男青年,他们架着一名头部受外伤、衣服上都是血迹的男青年,说是打架受的伤,已在市人民医院缝合了伤口,要到这里住院。小阮一边帮他们填住院单,一边通知值班医生,同时告诉病人的朋友先去楼下办理住院手续。正在这时,病人的一个朋友冷不防猛砸了她头部一拳:“病人都流了这么多血了,还这么啰嗦不先救人?”

毫无防备的小阮顿时眼前一黑。等她清醒过来时,那伙人已架着受伤的朋友扬长而去。病榻上的她在自己的网络空间里写下了一篇自白———《下辈子不再做护士》:“曾经的天使带着微笑来到了这个世界,折下了自己的翅膀,编织了一件件洁白的长衣。为了心中的梦想,从不后悔,为了心中的爱,从不流泪。但现在为什么疲倦?为什么冷漠?为什么哭泣?”

◆2008年2月22日,湖北省武汉某医院,神经内科护士被持刀劫持

晚8时许,武汉一家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出现惊险一幕:一患者家属因医患纠纷,趁护士站只有一名护士之机,拿水果刀将该护士劫持,并用刀卡住护士颈部,嚷着要院长与科室主任前来谈判。后被公安副局长伺机制服。据了解,劫持者王某,今年48岁,父亲几天前在该院因脑梗塞病故,因不满院方的处理贸然作出此举动。

◆2008年2月20日,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主治医生被殴打头部腹部多处受伤

2月6日,57岁的女患者朱某因“突发性头痛、伴恶心呕吐5小时”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自治区人民医院对此事件出具的文字材料上写明,当日经诊断,朱某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随后住院治疗。2月7日,朱某病情出现恶化,转入外科ICU(重症监护病房),院方向朱某家属交代病情,并报病危,朱某家属在病危通知书上签了字。20日凌晨零时左右,患者病情继续恶化,张某再次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通知家属准备后事时,十几位在场的患者家属表示不理解,情绪激动,认为医院要做出相关赔偿。进而发生医患冲突,致主治医生张医师“头颅外伤、脑震荡、右颞部软组织损伤、胸部外伤、腹部外伤、右耳外伤”。

◆2008年3月7日~25日,泰安市某医院,医闹聚众多次扰乱医院秩序殴打医务人员

◆2008年3月6日,被告人金某之女在泰安市某医院产下一右上肢缺陷女婴。金某遂以医院产前彩超检查未能检出新生儿体表残疾存在过错为由,于2008年 3月7日纠集高某、李某等十余人冲击泰安市某医院产科彩超室,并打伤医生杨某。后又于2008年3月15日至17日、2008年3月23日至25日,先后纠集高某、李某等人以向医院索要赔偿为借口,多次到泰安市某医院聚众闹事,围堵医院二楼产科门诊、六楼彩超室及办公楼,殴打、辱骂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马某,致九人轻微伤。同时造成多名医务人员不能正常上班、许多患者不能正常就医、被冲击的部门不能正常接诊的严重后果。金某还于2008年3月23日至25 日间在医院产科病房走廊内利用木柴生火做饭,致使病房内烟雾弥漫,严重影响了病房的医疗环境,社会影响恶劣。

◆2008年4月11日,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民医院,70多人大闹医院

11日下午1时许,五华县省道水寨镇七都村路段发生一起大货车与摩托车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下午2时20分,重伤的转水镇旱塘村人陈耀忠(36岁)、陈耀文(55岁),被紧急送往五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因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时20分左右死亡。医生宣布患者死亡消息后,大批死者家属先后来到医院,就死亡原因与院方产生了分歧。死者家属便纠合了70多人,闯进医院“讨要说法”,并提出“赔钱”要求。还有人冲上三楼办公室,踢开门。当时,整个急诊室被围得水泄不通。经过几个小时的争执,当晚10时多,在转水镇领导陈某在场的情况下,医院方面与死者家属代表签下协议、并盖了公章。第二天,9.8万元交到了死者家属手中。

◆2008年9月22日 杭州湾微创医院、下城区长征医疗,患者先后在两医院持刀行凶,刺伤5名医务人员

周某,江西广丰县人,20岁。7月,周通过拱墅区杭州湾微创医院和下城区长征医疗门诊部进行了门诊手术,因手术后效果不理想,产生报复心理。9月22日下午2时20分许,周先窜入杭州湾微创医院持刀行凶,刺伤两名医务人员后,骑电动车逃跑。警方赶赴医院侦查时,周于下午2时45分许,又窜入长征医疗门诊部,自称看泌尿外科。在检查室,周向沈医生连刺数刀,之后又对门诊部内的医生、护士行凶,连续刺伤三人后逃跑被东新派出所民警和群众合力抓获。

◆2008年10月8日,山东省济阳县中医院,一孕妇流产手术后死亡发生医患冲突

山东省济阳县仁凤镇王让村的董明霞在济阳县中医院做流产手术,引发大出血,因血型稀有、输血不及时而去世。董明霞的家人到济阳县中医院挂横幅、烧纸、烧香,并与医院保安发生冲突。

◆2008年10月15日,深圳中海医院 医闹百余名群殴医务人员,当场将医务科主任打至昏迷

◆2008年10月15日下午,一起普通的医疗纠纷被有组织的职业“医闹”操纵演变成不断升级的“医闹”恶性事件,近百名“家属”不仅围攻医院、群殴医务人员,当场将医务科主任打至昏迷,砸烂医院大门及办公物品,还用抛撒纸钱等方式严重干扰医院诊疗秩序,与前来维护公共秩序的公安民警野蛮对峙,给布吉街道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带来恶劣影响。

◆2008年12月14日~15日,广东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埔院区,百名医闹冲击医院

刘某,男,湖南人,外来工,38岁。本月9日因饮酒后突发头晕,神志不清,由120急救车送至黄埔医院急诊,经留观治疗后病情好转于次日回家。11日,因 “突发头晕、头痛”再次入院治疗,入院后即急查其头颅CT显示“右侧颞顶、枕叶大面积脑梗塞”。医生给予对症处理,并予告病重、心电监护等相应处理。12 日上午9时,刘某某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宣布死亡。昨日10时许,聚集人员多达100多人,悬挂横幅,阻碍车辆正常出入,部分人员情绪激动,冲进医院收费大厅阻碍其他就医人员挂号和就诊,场面一度混乱。

◆2008年12月,福建松溪县医院,全院职工不满医闹围殴医生上街抗议

12月18日晚,福建松溪县医院收治的一名重度摔伤病人在该院去世。患者家属对当天晚上的值班医生朱宗友的围攻与殴打。松溪县医院全院职工接连两天走出病房、上街抗议,要求一个正常、安全的工作环境。

◆2009年1月13日,重庆中山医院,50余人冲击医院

患者刘耳富,男,63岁。因患风心病、冠心病入重庆市中山医院,于1月13日行双瓣置换术及左主干冠脉支架植入术,于1月14日12时许抢救无效死亡。患者亲属拒绝移送尸体到太平间,并纠集50余人冲击医院重症监护室、行政部办公室„„常见的医闹场面就此上演。

◆2009年2月17日,安徽省合肥省立医院,医生遭患者连砍九刀

2009年1月,丁某在省立医院康复部行“淋巴滤泡切除术”(主刀医生是梁医生),术后经过检查恢复良好,但丁某自己认为不好。17日上午9时45分,省立医院眼科柯主任在该院门诊部六楼眼科坐诊时,患者丁某突入诊室,拨开候诊人群,从柯主任背后用早已经准备好的菜刀对其头部、面部连砍数刀。柯主任当即血流满面,随即他挣脱凶手,向楼下跑去,丁某依然持刀追赶。在四楼楼梯拐弯处追上柯医生继续行凶,致使柯医生头面部受到严重创伤,血流不止,昏倒在地。

◆2009年4月21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两岁女孩离世家属聚众围堵医院大门,打伤工作人员

4月20日晚,两岁五个月的女孩因发烧,前往省妇幼保健院门诊部看病。次日早晨,再次前往该院复诊,中午打完针后刚回家,孩子便出现无力、高烧等症状,又送到该院治疗,抢救30分钟后死亡。其后患者家属为此和保安发生冲突。其家属认为是医院打针导致身亡,医院希望通过尸检来确定死因,遭家属拒绝。家属还聚众将医院大门堵住,并打伤工作人员。

◆2009年5月22日,湖北武汉青山白玉山武钢第二医院,醉酒少年7人暴殴急诊医生致重伤

22日晚10时许,青山白玉山武钢第二医院急诊室,一名深度醉酒少年醒来后认为醒酒药无效,伙同其他7名伙伴,暴殴急诊医生,致其身受重伤。

◆2009年5月28日,湖南省株洲市第二医院,医闹聚众冲击医院、围殴医护人员,两名公务员现身其中

5月28日晚,一市民在市二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后不久死亡,并由此引发一场医闹:情绪激动的家属方冲进病室围殴医护人员,并在医院大厅内设灵堂闹丧两天两晚。5月30日晚,医患双方达成一致,医院赔偿患方30万元,患方撤走了灵堂。与普通医闹不同的是,在这起事件里,有人发现了两名石峰区公务员的身影,并随后以《株洲市二医院被公务员身份的家属带头医闹》为题,在网络上发布相关文字和视频资料,从而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2009年6月2日,河南省武陟县妇幼保健院,医闹数十人围攻医院,院长遭受毒打被逼披麻戴孝

6月1日一产妇在正常生产时,因产中发生羊水栓塞,不幸身亡。产妇羊水栓塞属于高风险型病例,抢救的成功率极低。6月2日一早,亡者家属纠集了五六十人围攻保健院达数小时。几个大汉驾着院长强行让其披麻戴孝,在亡者灵前磕头哭丧,并实施暴力毒打,最后院长被打得倒地不起,蜷缩在水泥地上。

◆2009年6月9日,浙江省杭州市第一医院,医闹百余人围攻打砸医院,医护人员6人受伤

2009年6月8日,浙江临海市白水洋国土分局局长之女金怡彤,在杭州市第一医院门诊公共场所自行坠楼。虽经全力抢救,但终因患者伤势过重,未能挽回生命。6月9日下午,其父金某率一百余人赶到医院,堵在科室门口围攻打砸,造成医院6人受伤。

◆2009年6月11日,武汉江夏区疾控中心,护士被割喉而死只因患者怀疑被打疫苗为“毒血”

6月11日,武汉江夏区疾控中心一名护士被一名男子在接种室内持刀割喉而死。江夏区卫生局证实,凶手此前到疾控中心打过狂犬疫苗,后多次骚扰该护士,称护士给他打的疫苗是“毒血”。

◆2009年6月16日,北京市北大医院,丁医生拒开假证明被砍5刀

16日17时许,北大医院丁医生被患者家属持十几厘米水果刀连刺五刀。患者王某及其家属多次向医院提出“希望”自己患有严重肾病,以进行工伤理赔。屡遭拒后,王某母亲持刀伤人。

◆2009年6月21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百名医闹打砸医院、殴打医护、阻拦抢救病人及急救车

当前我国医患冲突的法律思考 篇6

1 医患之间冲突问题剖析

1.1 医患之间冲突现象分析

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 医患间存在矛盾是难以回避的客观事实。一般情况下, 医患间的矛盾都能在相对平和的状态中发生、发展、变化、解决。医患矛盾不能适时、适当的处理, 矛盾一旦激化, 就会呈现非理性的、暴力倾向的、破坏性的状态, 即医患冲突。其具体表现为患方围攻、殴打、威胁、辱骂医方人员, 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在医方工作场所摆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破坏或抢夺医方财产;阻碍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扰乱医方工作秩序。从法律的视角看, 医患之间冲突客观上已经侵害到医方的人身权、财产权, 扰乱了公共秩序, 是违法行为。

1.2 医患之间冲突成因分析

目前, 我国医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实质上是新时期我国社会矛盾在卫生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反映了社会群体在经济状况、价值取向、角色意识、道德水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矛盾与冲突[1] 从法律制度层面看, 其主要原因:

1.2.1 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利益是医患双方进行争夺的焦点, 也是双方冲突的直接动力[2]。从法律角度看就是权利之争。在医患关系中, 患者是事实上的弱者, 应是法律保护的主要对象。但是, 现在人们所提及的各种患者权利多数是一种不成文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 这种权利属于医学伦理学范畴中的权利, 不具有法律效力。部分患者权利内容是分散在其他有关的法律制度条文中或通过规定医方的义务来确认的, 如, 《执业医师法》第22 条医师的执业义务中规定:关心、爱护、尊重患者, 保护患者的隐私;从中可以得出患者享有隐私权。总之, 我国还没有全面系统确认患者权利保护的法律文件。相对于患者而言, 医方的权利与义务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法律制度中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其权利怎样保护?如何救济等问题都有许多模糊的地方。无法可依仍是引发医患冲突的隐患。在实践中, 患方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而责任义务意识淡薄, 常常忽视医方的权利。医患发生矛盾时, 患方往往难以把握法律底线, 极易出现过激行为。

1.2.2 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失灵。医患冲突与医疗纠纷是密切联系的两种现象, 多数情况下是先有医疗纠纷, 后出现医患冲突, 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 医疗纠纷案件的及时、有效的化解是防止发生医患冲突最基本的途径。从司法角度来看, 任何一项纷争要得到公正的法律处理, 应具备“事实清楚、裁决公正、程序公开合理”的基本条件。我国目前医患纠纷解决通常通过双方协商、提请行政部门调解、提起民事诉讼等3种途径。①双方协商。俗称“私了”, 是指纠纷的双方当事人, 就争执的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 从而消灭争执的行为。在程序上简单、灵活, 在结果上能充分反映当事人的意愿。但当双方缺乏体谅、妥协、认同的心理基础时就难以奏效。实际上通过协商方式解决重大纠纷的成功率并不高, 尤其是解决医患冲突案件更难。②提请行政部门调解。我国实行医疗服务行业管理制度,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之间有着非常密切利益关系, 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纠纷的调解过程中让患者缺乏信任感、安全感。显然, 采用此法解决重大纠纷, 难以让患方放心。③提起民事诉讼。采用司法诉讼机制解决医疗纠纷案件有诸多问题:一是时间过长;二是成本高;必要的诉讼费用虽然不仅是维持司法活动所必需, 而且还是抑制滥诉现象的调节器, 但有一条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即相对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而言, 诉讼永远是一种成本最高的救济方式[3]。患方一般在经济上都比较困难或是处于贫困状态, 无力筹措承担相关费用。三是通过诉讼解决医患纠纷, 通常需要提供医疗事故鉴定结论。而医疗事故鉴定仍然存在“圈内做文章”的问题, 其公正性受到普遍质疑。四是从传统文化上看, 中国百姓普遍存在厌讼观念, 自然会在决定医疗纠纷解决方式时尽可能“避讼”。

从实际运行来看, 现有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不能与纠纷自身的特点和当事人的需求相适应, 无法满足“查清事实、公正裁决、程序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基本要求, 通过现有法定的三种途径解决医疗纠纷都可能导致出现不公的结果。患方无法通过合法途径满足诉求, 自然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 患者在医患矛盾中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没有更多其他办法来为自己维护可能的尊严, 也没有其他任何方式来为自己讨个说法。因此, “采取过激行为、扩大社会影响、给医方施加压力”应该是患方最快捷、最直接、最有效、最让患者解恨的“讨个说法”的方式。它既可以及时宣泄心中怨气, 又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可以说, 这是当前医患之间冲突不断升级的直接原因。

1.2.3 缺少分担医疗风险的法规。医疗服务是高技术、高风险行业。客观上存在发生医疗事故的可能性, 医疗事故赔偿在所难免。但目前国家还没有从法律上规定建立医疗风险基金, 而民法规定:由于过错造成人身损害当然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并不能因为医疗活动的探索性、高风险性而享受特殊的赔偿豁免。由于医疗损害赔偿数额较大, 医疗机构常常凭借自己的优势, 采用不当手段影响医疗纠纷的调解、鉴定和审判。由此而导致的医疗纠纷调解、鉴定和审判结果的不公, 必定会影响患者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的信心, 转向采取非理性的方法争取利益, 其结果就是引发新的医患冲突。

1.2. 4 政府责任不明。现有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处理医患之间冲突事件中的责任及处置方法。长期以来, 医疗纠纷主要依靠医疗机构与卫生行政部门自己的力量解决, 政府层面、跨部门协调合力做工作的机会很少。当前, 由于医患矛盾激化、医患之间冲突案件上升, 政府直接介入增多。但是, 社会普遍对患方存有同情心理, 多数医患之间冲突事件案情复杂。因此, 政府往往是顾虑较多, 动作迟缓、力度小。为了维护大局稳定、及时平息事端, 常常是简单处理、用钱买平安。其效果并不理想, 可能是求得一时平安, 留下了再次发生的隐患。现在患方的胃口是越来越大, 诉求越来越多。

2 解决医患之间冲突的法律思考

医患之间冲突是我国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有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显然, 医患之间冲突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重要的是改革现行的法律制度, 构建新机制。

2.1 完善法律制度

医患之间只有在双方的权利得到充分保护与实现的前提下相处, 才有可能达到和谐的境界。立法机关要根据医疗服务实践的需要, 对现行的医患关系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 制定明晰医患双方权利与义务、能体现公平、正义的规则、规范, 科学设计、构建起新的调整医患关系法律制度体系。

2.2 重建医患纠纷解决机制

设计新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必须充分考虑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医疗服务的专业性与高风险性、医患之间力量上的不均衡等特点。因此, 建立多元化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是必然的选择, 所谓多元化是相对于单一性而言的, 其意义在于避免把纠纷的解决寄托于某一程序如诉讼, 并将其绝对化;主张以人类社会价值与手段多元化为基础理念;不排除来自于民间和社会的各种自发的或组织的力量在纠纷解决中的作用;目的在于为人们解纷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可能, 同时以每一种方式的特定价值 (如正义、效率、经济等) 为当事人提供选择[4]。

2.2.1 鼓励和解。

当医患纠纷案件案情相对简单、双方意见分歧不大、有相应心理基础的, 协商解决应该是一种最佳选择。但, 协商方式不能公正确定赔偿额度[5], 同时, 易出现双方逃避其他的法律责任的问题, 应制定相关规则, 限定使用条件。

2.2.2 构建调解新机制。

调解是指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下, 就争执的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的行为。调解的特点在于民事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协商解决纠纷的过程中有第三方的介入。因此, 第三者是调解的关键。首先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第三方要有信赖心理, 对其主持调解表示信服, 或认为第三方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的看法及处理意见具有权威性。其次有和为贵的思想, 愿意以相对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①鼓励支持成立民间性的调解机构。民间性调解在形式、运作方式、功能、价值取向和纠纷解决能力以及效果等方面具有多元化特点, 对医疗纠纷的化解能力不容低估。德国、美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开展了利用社会中介组织与民间力量参与医疗纠纷调解解决的实践活动, 并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证明了社会中介组织与民间力量参与医疗纠纷调解解决机制的生命力。因此, 要把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与民间性的医疗纠纷调解机构作为化解医疗纠纷的重要任务。首先, 应从法律层面确立社会中介组织与民间性医疗纠纷调解机构的合法身份, 为其设立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 我们应鼓励行业性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开展医疗纠纷调解业务, 在负责医疗事故鉴定的医学会下设立调解机构, 利用其熟悉专业和相对中立的特点, 公正地调解医疗纠纷。其次, 政府要制定具体政策, 支持社会中介组织与民间性的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发展。在税收、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的组织等方面予以必要的支持与帮助。第三, 重视调解队伍的组建。调解员的能力与威信是直接决定调解成功率的关键因素。调解员应该具有较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掌握基本法律知识,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与临床工作经验。第四, 坚持中立立场。能否坚持中立是纠纷调解成败的重要因素, 调解员的中立地位要得到纠纷双方的认可和接受, 必须提供制度上的保证。调解机构与调解员不应与当事人双方有直接的利益关系, 也要尽量避免“官方”背景, 始终以第三人角色参与纠纷调解。第五, 要制定医疗纠纷调解机构与人员的管理办法, 规制调解行为。同时, 建立准入、监管、退出机制, 确保调解机构调解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 维护调解的可信度。②卫生行政部门主导调解。按照现有的体制继续保留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职能。③法院主导成立纠纷调解小组。法院成立诉讼外医患纠纷调解组织, 聘请有医学、法律知识的专家组成调解员队伍。这些专家有解决医疗纠纷相应的专业知识, 掌握解决纷争的关键所在。调解工作以法院名义进行, 由医患双方当事人选择的调解员参加组成调解组。法院的诉讼外医患纠纷调解, 可以作为医患纠纷当事人启动诉讼前的必经程序。

2.2.3 倡导仲裁解决纠纷。

仲裁是基于个人意思创设的自律性纠纷解决机制, 具有专门技术性、国际性、迅速经济性、秘密性、程序的弹性等特点。医疗纠纷技术性强、需要相对保密, 通过仲裁解决医疗纠纷有一定的优势。仲裁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仲裁员, 由谁来担当仲裁员或者根据什么方法来选任仲裁员是决定仲裁制度成败与否的关键。可以建立由医疗各领域的专家、法学专家、律师, 、卫生行政部门专家组成仲裁员库。可以试行双方选任属于自己一方的人作为利益代表, 再由这两个人选任第三个仲裁员共同构成仲裁庭。

2.2.4 维护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权威。

司法被称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应该是解决医患纠纷的终极方法, 也是有效预防与解决医患冲突的司法保障。

2.3 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医疗风险存在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应制定医疗风险责任保险制度, 建立由医疗机构固定保险费、医务人员个人风险基金和病人自愿购买的保金三部分组成的责任保险费[7]。作为解决医患纠纷的赔偿资金。赔偿问题常常是医患矛盾的关键, 医患纠纷的经济赔偿由第三方决定赔偿数额、负责支付。这对于缓减医方压力、快速解决纠纷、减少医患之间冲突发生有直接作用。

2.4 建立政府干预机制

医患之间冲突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影响大、后果严重。单靠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的力量很难解决全部的医患之间冲突问题。要从法律制度层面确定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 为政府直接解决医患之间冲突提供法律依据。各级政府应制定医患纠纷事件应急预案, 明确部门责任、确定处理程序、界定法律法规适用及条件。要把握好干预时机, 适时介入, 力争早期解决、妥善解决。

摘要:目的:从法律制度建设层面剖析造成我国当前医患冲突问题的原因, 探究通过法律制度建设纾缓与解决医患冲突问题的思路。方法:通过对医患之间冲突现象的法律分析, 客观描述医患之间冲突的表现、影响, 揭示医患之间冲突的主要成因, 开展调整、改革法律制度的分析讨论。结果:现行法律制度存在医患权利义务不明晰、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失灵、缺少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等问题。结论:当前解决医患之间冲突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 建立多元化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政府干预机制。

关键词:法律,医患冲突,医疗纠纷解决机制

参考文献

[1]李义军.论我国医患冲突成因及和谐关系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6:44~45.

[2]张萌, 吴雪松.医患冲突中的权利边界[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6;10:50~51.

[3]宋菲.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 2004;4:50~53.

[4]柯阳友等.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之重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6;89:131~139.

[5]时振富等.医院内医疗纠纷处理的难点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23:270~272.

[6]柯阳友等.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之重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6;89:131~139.

医患冲突化解的品牌经济分析 篇7

1 信息不对称下的医患冲突

信息不对称 (asymmetric information) 是指同一活动中的不用角色的人拥有的信息量是不同的。大多数的病人对医疗交易中的具体信息知之甚少, 对自身病症的根本原因也没有专业的认识, 对医生的诊断的有效性和治疗方法正确与否也无从判断。多数病人只能依赖医方来告知其病情的发展, 病人对不同医生的治疗成本和治疗价格的差异也知之甚少, 并且对不同医生的价格和质量差别难以进行评判。多数情况下患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对康复结果的期待。当康复结果落空或者与其期待结果不相符时医患矛盾就出来了。另外在我国现阶段医生作为医院的依附为了医院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过度医疗”也是事实。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交易信号失真或者缺失必然导致医患双方的信任危机, 这是我国医患冲突的根本原因。

我国目前的医患关系不容乐观, 医患冲突频仍, 医闹发展成刑事案件的也不在少数, 医患冲突一方面是体现在患者的各种不满, 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医生的执业环境不甚理想。去年我国北京、浙江等地就出现了医生集体罢工的事件。据中国医师协会2011年在医患关系调研方面的报告显示:将近3/4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 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达65%之多。

更进一步地, 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现行医疗体制对不同医生的行医水平和行医行为缺乏有效评价, 目前我国医生作为医院的依附其个人品牌意识非常淡漠。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使医疗行业中的“南郭先生”大量存在, 而参差不齐的医生队伍在缺少评判机制的情况下又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医术精良的医生或者被医术低的医生所影响不再专注自己的业务或者慢慢退出某个医院甚至退出医疗行业, 医疗行业整体业务水平呈下降趋势, 医患冲突愈来愈剑拔弩张, 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也导致医生的权益难以维护。

2 医生品牌的引入

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 并不仅仅是存在于医疗行业, 很多行业的信息不对称要更为严重。比如个人电脑市场, 个人汽车市场, 大部分消费者对奔腾和赛扬处理器如何工作一无所知, 对RAM和ROM的区别也并不知晓, 对1G到底是一个多大的空间也没有直观的认识, 但是市场上个人电脑的交易在顺利进行。再以汽车为例, 我们对整个汽车的生产过程更无法了解, 对车况和性能只能是通过标识出来的相关数据获悉, 但是汽车的交易也在顺利进行。汽车的买卖双方很少会遇到医生和患者之间这样尴尬的情况, 更谈不上买车人到卖车人那里小闹一番、要求赔偿甚至大打出手。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我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情况, 不同点在哪里?我们买汽车和电脑的时候消费者是有选择依据的, 首先建立起一个备选集, 根据自己的支付能力哪些品牌哪些款可以纳入考虑范围, 然后对备选集进行筛选, 也就是最优化备选集 (建立备选集的过程对应的成本为交易费用) , 从N个品牌M个款式中选择某个品牌的某一款 (最优化决策的过程对应的成本我们定义为选择成本) 。这个选择过程的关键一环会最优化的阶段, 而不管是个人电脑还是汽车, 消费者在最优化自己的决策的时候是有“有效信号”作为选择依据的, 这个“有效信号”就是品牌信用。

消费者对生产过程无从掌握, 但对该产品的品牌是有认知的, 这个认知来源于消费者本人的消费体验、厂家的信用度、第三方权威机构对产品的的认证网络平台和其他人的评价的综合。而消费者根据品牌进行选择对消费者是有利的, 根据品牌进行的最优化决策的过程, 选择成本大大降低, 这就是品牌的的直接功能———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消费者根据品牌购买可以降低成本, 消费者形成了对品牌的需求。另一方面, 对于电脑和汽车的生产者来讲, 他们只需做好自己的品牌提供出优质的产品, 强化品牌这个这个符号并在市场上传递出去。在这样的交互作用下这个信号的信用度越来越高, 根据这个信号进行的市场交易带给消费者的选择效率也越来越高, 资源配置也愈来愈优化。这反馈回来又会提高生产者的收益和消费者满意度, “润滑”市场交易,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而在医疗市场上由于有效信号的缺失, 交易就没有这么顺畅了, 即使患者拥有自由的就医选择权, 也会因为没有有效的选择依据而无增加选择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现在的医疗市场跟风状况极其严重, 因为大家心里都没底, 不知道哪个医生是自己真正想找的, 于是“人云亦云”, 大家都去大医院, 于是大医院人满为患, 大家都找专家, 于是专家号一票难求。并且专家也很难“专”了, 每个病人几分钟的问诊时间, 能在多大程度上了解病情可想而知。所以医疗市场和一般商品市场的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一般商品的品牌已经建立起来, 品牌信用作为一个有效信号已经在充分发挥作用。而医疗市场医生品牌尚未建立, 而医疗市场品牌的缺乏导致了患者就医选择的不稳定性, 为医患冲突埋下了定时炸弹。所以医疗市场需要医生首先建立品牌和品牌信用, 发出有效信号, 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才有望建立。

品牌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不仅仅是一个法律符号, 它不同于商标。经济学意义上的品牌指的是一种利益符号, 是可以让消费者不假思索地进行持久购买和选择的利益点和理由, 是消费者的选择依据[1]。所以品牌是与目标顾客达成利益均衡从而降低其选择成本的排他性品类符号。这里的利益均衡, 既包括物质利益, 也包括情感利益。品牌是通过把产品需求方的买点转换为产品供给方的卖点来减少其选择成本, 并与目标消费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一种专有的信用符号。品牌信用度Bc (Brand Credit) 指的是对利益点承诺的实现程度, Bc∈ (0, 1) , Bc越接近1说明该品牌信用度越高, 对其利益点的实现程度越高。品牌信用的形成也是消费者认可和选择的一个过程[2]。简单地说, 医生品牌信用就是患者选择该医生的排他性理由。医生品牌的作用在于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这意味着医生品牌的功能就是把相关医疗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目标患者, 降低他们的选择成本并且在传递过程中不发生信息扭曲或失真, 目标患者接收到该信息, 并且接受并认可该品牌的利益点。品牌作为桥梁把医患双方维护在一起, 双方各得其所。医生品牌追求的是长期的存续和发展, 是持续的竞争力, 而非短期的竞争优势。这是医生品牌不同于其他医疗要素的关键点, 如果仅仅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 则不需要品牌, 通过某些策略即可实现, 品牌的意义在于长期的永续生存和发展。医生品牌的建立既有利于降低患者的选择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其选择和治愈效率, 又有利于医生权益的维护。医生品牌信用的建立最终是对医生权益的一种保护, 有利于医疗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有利于医疗行业的长期良性发展。

3 医生品牌实现“医患共赢”的分析

我们在分析医生品牌信用的作用时, 假设:医患双方都追求效用最大化和收益最大化;患者拥有就医选择权, 医疗覆盖在患者不同选择间不存在差别, 即患者的选择不受医保的影响;医生被视为独立的个体。

效用指的是患者的满足感, 通过医生对其疾病的诊治, 疾病带来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痛苦的减轻或者消失, 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的满足。同时每个患者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 每个个体的时间精力和收入等都是有限资源, 用有限的资源获得其生活的最大的满足是每个理性个体的必然选择[3]。

根据古典经济学的理论, 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是反方向的变动关系, 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 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这明显和现实不相符。现实生活中的价格歧视非常普遍, 医生的医疗行为也不是以价格低取胜。患者效用来自于两个方面:物质和情感, 假设一医疗的价格为P, 选择成本为Cc (Cost of Choice) , 我们构建患者通过选择某一个医生而实现效用的函数:NU=U (M, E) -P-Cc。其中NU (Net Utility) 为净效用, M表示物质方面, E表示情感方面, U (M, E) 表示患者通过获取治疗而得到的总效用, 通过该治疗患者获得了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4]。

对品牌和Cc的分析。

一个很简单的理解就是, 如果我们走进超市, 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品牌, 我们要想找到所需要的产品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正因为有了品牌, 选择才变得精彩。品牌让选择变得更加便利, 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 品牌信用让患者不假思索地愉快且持久地选择该医生, 看牙就找A医生, 看眼科就找B医生。

患者建立备选集并最优化备选集的过程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患者获取了一组品牌信息构成备选集, 有A= (A1, A2, A3, A4……) n个牙科医生可以选择, 这期间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对应的成本是交易费用。患者从n个牙科医生中找到满足自己需要的那个牙科医生, 这个最优化过程产生的费用就是选择成本Cc。很显然, 哪个医生能够具备较高的品牌信用, 成为该品类的代表, 患者就会直接选择哪个医生。所以选择成本Cc是品牌信用的减函数, 令Cc=f (Bc) , 那么dCc/dBc<0。理想状况是患者对医生的认识直接来自医生的品牌信用, 品牌信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 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 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下降, 患者净效用增加, 选择效率提高[5]。长期均衡状态就是患者与医生之间形成长期医患关系, 建立起品牌信用的医生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有了相对固定的顾客群。患者的选择效率最终也转化为医生的实际收益。所以品牌信用带来的选择成本的下降, 带来了患者选择效率的提高, 而消费者选择效率和医生收益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所以品牌信用与医生收益也是正方向变动的。品牌作为一个桥梁沟通和润滑了医患关系, 实现了患者净效用增加和医生收益增加的双赢, 从根本上化解了医患冲突。

对U (M, E) 和P的分析。

医疗产品或服务都是物质利益和情感利益不同比例的组合, 医疗商品中的情感利益占有较高的比例。S.K.图姆斯 (S.K.Toombs) 写了《病患的意义———医生和病人不同观点的现象学探讨》, 就提出了情感利益在医学治疗中的作用, 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比较分析了医生与患者对病患本身和患者身体的不同看法, 得出的结论是:“那种不理解病患痛苦的医学治疗, 不在情感上让患者放心的诊治, 不仅无法减轻患者的痛苦, 而且其本身也常常成为患者痛苦的根源”。而医生的品牌信用作为患者的强心剂和定心丸, 品牌信用必然增加了患者的情感收益。而心理等情感因素在康复中的作用已有共识, 所以品牌信用的构建增加了消费者的总效用U (M, E) [6]。

根据NU=U (M, E) -P-Cc, 品牌信用已经降低了Cc, 又再次增加了消费者的总效用, 在保证患者者净效用增加的情况下, 医生依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价格, 可以表现为价格歧视, 也可以表现为垄断价格。也就是说, 品牌信用度高的医生对医疗价格的控制依然可以增加患者净效用。医生对价格的控制又进一步增加了医生的收益。以上分析过程, 表明医生品牌信用的建立对医疗行业的资源配置是一个帕累托改进的过程。

以上分析过程我们通过用建立四个象限如下表示:

第二象限描述Bc和Cc的关系, dCc/dBc<0, Bc和Cc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所以BC曲线 (BrandCost) 向右下方倾斜。

第三象限描述Cc和患者的效用Up (Utility of Patients) 的关系, Cc的下降增加了Up, Cc与Up反方向变动关系, CU曲线 (Cost-Utility) 向右下方倾斜。

第四象限描述Up和医生的收益Rd (Revenue of Doctors) 的关系, 患者的收益通过其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转化成医生的收益[7,8], 所以消费者效用与医生收益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UR (Utility-Revenue)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在Bc-Cc坐标系下取点a1, b1, c1, 经过Up-Cc坐标系和Up-Rd坐标系推出Bc-Rd坐标系下的a4, b4, c4。连接a4, b4, c4, 推导出第一象限的BR (Brand-Revenue) 曲线, BR曲线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说明品牌和医生收益之间也是同方向变动关系。品牌形成的“医患共赢”在上面的图形中直观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孙曰瑶.品牌经济学原理[M].山东济南: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2]于永娟, 孙曰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品牌的信号功能及其模型分析[J].求索, 2011 (5) :5-7.

[3]马克·戈贝.情感品牌[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4.

[4]Hillen MA, de Haes HC, Smets EM.Cancer patients'trust in their physician-a review[J].Psycho Oncology, 2011, 20 (3) :227-241.

[5]Koudriavtseva Tatiana, Onesti Emanuela, Pestalozza Isabella Fernanda, et al.The importance of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for improvement of adherence to long-term therapy:data of survey in a cohort of multiple sclerosis patients with mild and moderate disability[J].Neuro Logical Sciences, 2012, 33 (3) :575-584.

[6]Costa-Alcaraz AM, Siurana-Aparisi JC, Almendro-Padilla C, et al.Reciprocal acknowled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shared with the patient[J].Revista Clinica Espanola, 2011, 211 (11) :581-586.

[7]John Forbes Nash Jr.Equilibrium Points in N-person Game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50, 36 (1) :48-49.

医务人员对医患冲突的认知与态度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某2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243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甲医院118人,占48.6%;乙医院125人,占51.4%。医生145人,占57.9%;护士66人,占27.2%;技师18人,占7.4%;后勤人员14人,占5.8%。

1.2 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务人员对医患冲突主要责任主体、主要诱因和解决手段等的认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43份,回收率为97.2%。

1.3 数据分析方法

资料核对无误后,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及x2检验。

2 结果

2.1 对引起医患冲突责任主体的认知

在被调查的243名医务人员中,23%的认为引起医患冲突的责任主体是医方,21.8%的认为是患方,认为双方都是责任主体的占55.1%。甲医院的医务人员认为责任主体是医方、患方、双方的分别为28.8%、12.7%、58.5%,乙医院分别为17.6%、30.4%、52.0%。二者对其认知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2.49,P=0.002)。见表1。

在被调查的243名医务人员人中,认为引起医患冲突的责任主体在医方的以30~49岁的人为多,占30.8%;认为在患方的以29岁及以下者最多,占25.9%;50岁及以上的人认为责任主体是医患双方的有85.7%;对引起医患冲突责任主体认知的差异与年龄有关(x2=28.80,P=0.000)。见表1。

各科室超过一半的医务人员认为医患冲突的责任主体是医患双方,而在医方和患方作为单一责任主体的认知上,各科室存在着明显差异,如内科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34.9%认为责任主体是医方,有7.2%认为责任主体在患者;而接受调查的妇产科人群中,则有33.3%认为责任主体在患者,而认为责任主体在医方的只占16.7%。不同科室之间的医务人员对引起医患冲突责任主体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1,P=0.007)。见表1。

2.2 对医患冲突主要诱因的认知

在被调查的243名医务人员人中,53.1%的人认为医患沟通不够是医患冲突的主要诱因,其他主要诱因依次是收费不合理(44.9%)、医生医德因素(44.4%)、患者要求过高(40.7%)、医疗技术问题(40.7%)、医院管理因素(30.5%)、患方的无理取闹(22.6%)、法律、法规因素(15.6%)。

2.3 对解决医患冲突主要手段的认知

在被调查的243名医务人员人中,22.6%的人支持行政协调,20.2%的人倾向于自我调节,8.6%的人赞成运用法律手段解决,51.0%的人认为应用多种手段解决医患冲突。甲医院医务人员选择运用法律手段、行政协调、自我调节、多种手段解决医患冲突的比例分别为8.5%、20.3%、13.6%、57.6%;乙医院则分别为4.0%、24.8%、26.4%、44.8%。两医院医务人员对解决医患冲突主要手段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2,P=0.024)。见表2。

在不同年龄段的医务人员中,倾向于自我调节的比例以29岁及以下者居多,为27.7%;赞成运用法律手段的以30~49岁的人占优,为10.6%;支持行政协调、多种手段的均以50岁及以上的人最多,分别为29.2%、63.9%。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医务人员对解决医患冲突主要手段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75,P=0.000)。见表2。

在不同职称的医务人员中,赞成运用法律手段的以高级职称的人为多,有12.5%;支持行政协调的以中级职称的人最多,占30.3%;倾向于自我调节的以初级职称的人占优,为24.4%;选择采用多种手段解决问题的,初、高级职称的人比例相近,分别为54.8%和53.1%。医务人员对解决医患冲突主要手段的认知有差异性(x2=13.60,P=0.034)。见表2。

3 讨论

3.1 医患冲突的责任主体

本次调查显示,23%的医务人员认为引起医患冲突的责任主体是医方,21.8%的认为是患方,认为是双方的占55.1%,这与潘传德等[3]调查的21.1%、31.2%、47.7%不一致。肖凤等[4]调查表明,39.1%的医生认为是医患双方引起,32.8%的医生把主要责任完全推给患者。在30~49岁的医务人员中,近1/3的人认为责任在医方,50岁及以上有85.7%的人认为责任在医患双方,随着年龄增长、经验的积累,医生对医患冲突的看法也日趋理性。真正造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深层次根源在于医患双方认知状况的严重分歧[4]。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和人格,维护患者的利益,满足患者的需求,通过高质量、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真正赢得患者的认同和配合。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提供的是一项极其复杂且具有高风险的专业性较强的服务,非常需要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和普通人一样,他们也有着生存、发展、人格和理想,也需要“生理、心理、情感”等方面的人文关怀[5],需要得到患者和社会的尊重和信任。

3.2 引起医患冲突的诱因

调查表明,引起医患冲突的最主要诱因是医患沟通不够,占53.1%,其他还有收费不合理、医德因素、患者要求过高、医疗技术问题,分别占44.9%、44.4%、40.7%。肖凤等[4]调查认为,55.3%的医患冲突是由医患交流不够引起的,33.4%是由患者要求过高引起的。而潘传德等[3]认为,由于医患交流不够的原因占85.3%,患者过高要求的原因占79.4%,所以医生与患者在地位、教育程度、职业训练和权威方面的差异往往会成为沟通的障碍,进而引起医患之间的冲突[6]。通过良好的医患沟通与交流,既可增加患者对医疗技术局限性和高风险性的了解,增加对医生的信任,还可争取病人和家属的理解、支持与配合[7];还可提高医生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医疗水平,使双方受益,达到“双赢”局面。可见,加强医患之间信息的沟通,医患冲突就可以有效减少[8]。

3.3 解决医患纠纷的手段

对于医患纠纷,22.6%的医务人员支持行政协调,20.2%的倾向于自我调节,8.6%赞成法律手段,51.0%的认为要应用多种手段。与潘传德等[3]研究结果(分别为2.8%、28.8%、24.8%、55.5%)不一致,这可能与医院的级别有关。在本次调查中,年轻的、资历浅的医务人员更倾向于自我调节,中年的赞成运用法律手段,50岁以上、资历深的则选择采用多种手段解解决医患冲突,这与其专业分工、专业知识背景差异及经验有关[9]。41.2%医生认为只有采取多种方式才能有效解决医患冲突问题,49.4%的医生选择提高医疗技术,38.8%选择降低患者期望值作为医患冲突凋适措施[4]。1993年,英国总医学委员会(GMC)在“明天的医生”(Tomorrow’s Doctors)报告中提出,医学教育和实践中要加入更多的“人文学科特殊学习模块”(humanities special studies modules,SSMS),以达到医学人文与医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和包容,通过医学教育这个源头来调节医患关系,避免医患冲突。

参考文献

[1]方朕,杨炯,王皙芳.医患冲突现象相关研究综述[J].卫生软科学杂志,2011,10:692-694.

[2]朱锡光,孙梯业,颜伟,等.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视角思考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杂志,2005,2:16-17.

[3]潘传德,王建华.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差异性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杂志,2005,12:63-64.

[4]肖凤,田春瑞,廖义林,等.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杂志,20O6,12:26-27.

[5]韦锦斌.人性视野中的医学[J].医学与哲学杂志,2005,4:36-37.

[6]Rodney M.Coe.Sociology of medicine[M].2nd ed.New York:McGraw-Hil1,1978.

[7]朱耀明.浅谈医疗活动中的医患沟通交流[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10:634.

[8]Eric J,Cassel1.Talking with patients[J].Cambridge,Mass:MITPress,1985,2:216.

医患冲突事件 篇9

1 品管圈方法

1.1 主题选定

成立QCC小组, 通过自由组合和民主选举建立了寓意为希望的“种子圈”, 并确定了QCC小组各级人员结构。运用头脑风暴法, 根据上级政策、可行性、适应性、圈能力、实用性、成本效应6个维度对备选主题进行评价, 分为1分、3分、5分3种分值, 5分为最高, 1分为最低。经过小组成员的评分, “输液室医患冲突”以24.36分排名第一, 成为科室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根据选定的主题, 制订了为期3个月、6个主要阶段的计划书。活动时间定为2014年7月至9月。以PDCA循环为基准, 采用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鱼骨图等作为品管工具。

1.2 原因分析

根据输液室工作流程, 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数据收集, 从人力、机械、物料、方法、测量和环境6个方面对输液室医患冲突进行分析, 并以鱼骨图的形式表现, 见图1。分析总结了输液室易发生医患冲突的原因, 其中又以医生输液卡不规范、护士沟通技巧不恰当、护士查对不仔细、护士数量少、护士操作不规范、护士技术不过关、病人对医生和护士的服务态度不满意为主要原因。

1.3 拟订对策

根据现有及潜在的问题, 通过头脑风暴法拟订了10项对策, 对可行性、实用性、圈能力、成本效应4个项目以评价法进行评定。共9位小组成员参加评定过程, 30分为最高, 20分为普通, 10分为最低, 最高总分为120分, 总分高于80分为可实施对策。共选取了4项实施对策, 即提高护士技术水平, 减少医生输液卡错误, 规范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及提高医生、护士沟通技巧。

2 实施对策和效果

2.1 实施对策

2.1.1 提高护士技术水平

(1) 加强业务培训, 定期进行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考核; (2) 规范技能操作流程; (3) 尽量减少护理人员的调动; (4) 对于新护士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式; (5) 对实习生要放手不放眼, 加强其主动性和责任心。对策实施后因护士技术水平造成的医患冲突例数从41例下降到了4例, 下降率为90.24%。

2.1.2 减少医生输液卡错误

(1) 加强医生的规范化培训; (2) 建立医嘱规范性标准; (3) 对医生进行电脑操作的系统培训; (4) 严格执行查对医嘱; (5) 加强绩效考核。对策实施后因医生输液卡错误造成的医患冲突例数从126例下降到了34例, 下降率为73.02%。

2.1.3 规范落实各项核心制度

(1) 对医生、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 (2) 加深新护士对不规范护理行为造成的后果的认识程度; (3) 严格落实各项核心制度的执行措施; (4) 加大考核力度, 并与绩效挂钩。对策实施后因各项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的医患冲突例数从27例下降到了5例, 下降率为81.48%。

2.1.4 提高医生、护士沟通技巧

(1) 对医生、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培训; (2) 加强对医生、护士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3) 创造安静、安全、和谐的护理环境; (4) 运用文明语言, 接待病人应主动热情, 做到“五不”:不烦、不硬、不冷、不顶、不拒绝; (5) 培养医生、护士的同理心, 使病人能感受到尊重和关心。对策实施后因医生、护士沟通能力差造成的医患冲突例数从13例下降到了2例, 下降率为84.62%。

2.2 效果

收集2014年7月的医患冲突数据并统计, 结果显示, 2014年7月发生医患冲突279例, 输液人数为1 820人, 医患冲突发生率为15.33%。2014年8月根据发现的问题, 实施了相应解决对策, 经过一个月的整改, 2014年8月医患冲突发生率下降至7.54%。经过持续改进, 2014年9月进行了成果确认, 医患冲突发生率下降至3.20%。在本次QCC活动结束时进行总结, 并将活动实施不同时期的医患冲突发生率以柱状图形式进行了对比 (见图2) 。把4个实施对策进行了整理, 使其标准化, 成为输液室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根源分析并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改进。

3 讨论

3.1 QCC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护理质量和安全性的提高

近年来, 由于护理人员严重流失, 大量的新护士补充到了临床, 其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都较为薄弱[2]。QCC的基本理念就是动员基层人员都参与到管理中来, 运用PDCA的管理方法,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同层级的护士参与到护理工作的实际管理中, 有利于各项护理措施的执行与监管, 从而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加大了执行力度。而在本次QCC活动中, 输液室的医患冲突发生率从活动前的15.45%下降到了活动后的3.20%, 特别是医生输液卡的书写错误率下降了73.02%, 大大降低了输液室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并对输液室的工作流程进行了改进和标准化, 而工作流程的改进和标准化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3.2 QCC项目的开展有利于科室团队凝聚力的提高

QCC基于尊重人性的观点, 是一种运用群体智慧、集体力量和团队精神的改进程序, 可形成轻松愉快的管理方式[3]。QCC可以大幅度地调动医生、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使医生、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发挥, 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 在工作中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QCC给医生、护士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 体现了个人的价值, 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因为通过QCC活动, 医生、护士亲自管理,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再到流程的制订和标准化, 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并体会到了团队力量的魅力所在, 因此他们会对职业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及自豪感[4]。

4 结语

从医院管理的角度而言, QCC活动可以降低医患冲突的发生率,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发挥医院的品牌效应。从科室管理的角度而言, QCC活动可以增强科室的凝聚力, 使护理流程标准化、规范化。从护理人员培训的角度而言, QCC活动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协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而沟通协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是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5]。从护理管理的角度来讲, 高标准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是保证患者满意度的前提, 是弥补内部护理流程方面的缺陷、防止医患冲突的有效手段[6]。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可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摘要:目的 探讨QCC活动在降低输液室医患冲突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QCC小组, 通过QCC方法, 运用品管工具对输液室易发生医患冲突的问题实施相应解决对策, 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并将实施QCC活动不同时期的医患冲突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输液室医患冲突发生率从活动前的15.45%下降到活动后的3.20%, 因医生、护士沟通能力差所造成的医患冲突发生率下降了84.62%, 因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的医患冲突发生率下降了81.48%, 因医生输液卡错误造成的医患冲突发生率下降了73.02%, 因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差造成的医患冲突发生率下降了90.24%。结论 运用QCC活动不仅能够降低输液室医患冲突的发生率, 还能够提高医疗团队的凝聚力及护理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QCC,输液室,医患冲突

参考文献

[1]王玉琼, 郭秀静, 雷岸江, 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21) :1945-1946.

[2]袁琦, 黄燕.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J].护理研究, 2010, 24 (7) :1761-1762.

[3]吴毓新, 林晨毅, 陆烨, 等.应用品管圈活动提升医院ICU护工洗手依从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2) :2554-2556.

[4]王群.应用医院文化理论构建医院护理文化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10) :37-40.

[5]樊落.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2011.

医患冲突事件 篇10

关键词:医疗纠纷,依法处理,医德法并重

2012年3月23日,一位患者因对医院不满,用水果刀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凶报复,造成四名无辜的医生一死三伤。事后,卫生部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切实履行好内部治安保卫职责,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确保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得到保护[1]。卫生部与公安部发布《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要求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该事件让医患矛盾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无独有偶,近期某中医药大学通报称,该校有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违反新生儿护理操作规程和禁止携带手机进入病房的规定,擅自用手机拍摄新生儿照片并上传到相关微博,同时发布违反职业道德的言论,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对此深表歉意。事件发生后,虽学校立即采取了相应措施,严肃批评教育了学生,并责令其停止实习,该学生也作出深刻检查,但社会上谴责的声音并未减弱[2]。

从近期一系列的医患事件中,不难发现医患矛盾的严峻性。要解决该问题,必须找出病因,对症下药,综合地解决处理,才能标本兼治。

1 医患关系现状的成因

1.1 医疗卫生体制不完善

2011法治蓝皮书指出:“医疗纠纷作为一种突出的社会矛盾,一直是困扰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顽疾。有效处理医疗纠纷,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合法权利的保护和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的那样,目前我国还存在“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医患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

1.2 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不健全

我国目前尚无一部完整的医事法律。实际工作中处理医疗纠纷主要参考的是2002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旧有法律法规已难以适应医学的新发展。加之该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其调整范围过于狭窄,具有严重滞后性[3]。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专列第七章为“医疗损害责任”。该章为医疗损害的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医疗纠纷处理从此发生根本改变[4]。但是毕竟受到条文数量的限制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侵权责任法》在调整医疗损害具体实践时又显得过于原则和笼统。因此须进一步结合各地实际,探索和完善医疗损害鉴定、赔偿标准等问题的具体机制。否则在处理医患矛盾时,既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又不能对纠纷现场进行有效处理,进而导致患者往往选择采取极端的措施来处理矛盾,造成冲击医院正常秩序或对医护人员进行人身攻击等情况多发。

1.3 部分医生的腐败行为破坏了医生的职业形象

医术乃仁术。医务人员之所以受人尊重,凭的是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但是近年来,受经济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下,由于管理的漏洞及单纯谋取利益,导致部分医院和医生突破职业的道德底线,滥用权力,以药养医,以医谋私,收受红包,误导、欺骗患者,耽误他们的正常救治,使他们陷入人财两空、走投无路的境地,严重败坏了医务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加重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据南通广播电视台2012年8月22日报道,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孙华就因利用职务之便,在药品采购、工程建设、财务审批、人事管理领域为他人牟取利益,非法获利54万余元,最终站在了被告人席上。

1.4 民众医事法治观念有待提高

医患矛盾是医患双方的冲突。除了医方原因外,患方法治观念不强,对医生缺乏足够的信任等也是重要的原因。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伤医案件中,患者普遍法制观念不强,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这也加深了其与医院和医生之间的不信任,进而放弃用正常的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选择极端[5]。有些患者甚至对正常的解决途径持怀疑的态度,认为这只是医方拖延时间或逃避责任的一种做法。前段时间,齐鲁医院连发两起伤害医务人员事件。犯罪嫌疑人将其父去世的原因归结于医院从而怀恨在心,首选的不是采取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而是采取极端手段制造此案。类似伤医事件的频发不得不让人反思,在一个法治观念不强的大环境下,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何时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2 探索解决之道

当前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医德法并重,多角度、全方位地去化解医患矛盾这一社会现实问题。

2.1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配套制度

目前,之所以出现患方的过激行为就在于医患双方之间缺乏互信,患者及其家属对纠纷处理制度缺乏信心,从而不愿意按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采用摆设灵堂、暴力、聚众滋事等方式来宣泄不满和解决问题。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尤其当医疗纠纷引发群体事件时,相关部门缺乏有效应对措施,处理不及时、不积极等较为普遍。据调查显示:四川省全省医疗机构中,七成以上医务工作人员认为不法侵害发生时,未能得到公安等相关部门有效保护,致使一些医院面对患者及其家属打闹时,不得不“花钱买平安”,无形当中,从另外一个方面助长医疗暴力事件无限扩大与发展[6]。如此,无疑让紧张的医患关系进入了恶性循环。

只有坚持不断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引导医患双方依法行医,依法就医,严格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才能让医患关系进入良性循环。我们应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改革的意见和要求,落实医疗改革的精神,通过立法来明确政府、医院、病人等医疗卫生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医疗卫生法律体系。具体到医院这个层面,则应当尽快根据《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健全医患沟通制度、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等配套制度,引导患者按照医院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处理问题。同时我们应以国家的公权力为后盾,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扰乱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患者合法权益,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疗机构财产。

2.2 加强医术,尤其是医德的培养

正如原卫生部部长高强指出的那样,解决医患矛盾关键在医方。医疗机构是履行救死扶伤责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场所。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必须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在此基础上,还必须高度重视医德的培养。与患者的沟通正是医德的最好体现。通过沟通,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良好素质,从而产生信任和尊重。现实中大部分医疗纠纷的发生并非由于是医疗事故。相反,医生的语言表达,甚至一个眼神等都可能成为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增加医德培养的重要性如此可见一斑。医德的培养不仅体现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更应融入到医生行医、医院管理等各个环节。例如,医院应该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将现今医疗科学关于其相关病情的有关信息告知患者,尤其是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这样能让患者自己对病情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以便在后续的治疗中积极配合医院,从而保证医疗的效果。再如,医院在关注技术突破,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同时,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性化关注,毕竟患者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标本。这些都是医德医风的体现。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坚持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将人性化关怀贯穿到医疗的各个环节中去。

2.3 严格执法,保障医患双方的权益

解决医患纠纷,构建和谐新医患关系,还必须在全社会中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尤其是要坚决打击医闹等非法活动,严厉打击医疗机构内部的腐败行为,才能让医患双方的权益都得到保障。

协商解决是医患双方在处理纠纷时经常采用的办法。但是协商解决并不等于医患双方之间可以毫无原则地“私了”,也不等于只要对患方进行了赔偿,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就可以不承担责任。现实中,医院方面的无原则妥协,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以“恶”解决医患纠纷的做法。职业医闹便是一例。医闹不仅助长了不良势力的滋长,也恶化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在医患纠纷协商中,医患双方都必须以法律规定作为唯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打击医疗机构内部的腐败行为是提高医院内部管理的前提和保障。打击腐败才能让医院保持纯洁的工作作风,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一旦发生了医疗纠纷,应正确处理,做好引导、交流、沟通工作,而不是在发生医疗事故后,为了逃避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或者出于减轻发生医疗事故可能给单位及其医务人员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考虑,选择“私了”。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依据现有《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进一步细化医患关系双方责权利,为患者提供合理诉求平台,在医院与患者之间建立有效解决医疗纠纷的机制。

2.4 发挥媒体的宣传、教育、监督等作用,引导全社会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新闻媒体在医患关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引导全社会关注医疗改革的进展及阻力。但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往往对材料进行片面的编辑或者赋予惊悚的标题,从而让观众无法了解事情的原委,公众的善良和同情被误导和滥用。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加重了社会的误会。如在2011年引起广泛关注的深圳“8毛钱治10万元病”事件报道中,很多媒体在开始时都盲目地批评深圳市儿童医院,认为该医院利欲熏心。但是事件最后的发展结果却证明了该医院的诊断正确。患儿家长向医院公开致歉。更有甚者,媒体成了职业“医闹”们的利用工具:制造社会舆论,给医院施压以得到更多的赔偿。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读书看报都是“吃快餐”的方式,有的读者甚至看个标题就开始大发评论。这就使得媒体的误导作用被进一步放大,加剧社会上医患双方对立情绪。

其实,每次重大案件的报道对民众都是一次难得的案例教育。从哈医大恶性伤人事件的报道中,我们了解到医生执业的不易。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医患关系。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包括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客观公正的报道医疗纠纷案件,并结合这些报道,加入相关的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医疗纠纷问题的认识水平,自觉接受“依法行医”、“依法处理医患矛盾”的理念,大力营造共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风气。

综上,我们必须医、德、法并重,以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事实上,医患双方的利益是统一的,而绝非是矛盾的。患者的健康需要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而医生又在行医治病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若医患双方能够和谐相处,互相促进,良性循环,则我们得到的将是一个“病有所医”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逸川夫,杜绝“杀医案”不能只多装几个摄像头,《法制日报》2012年3月29日第7版.

[2]邓为,个案的虐婴事件折射共性的医患矛盾,《河北青年报》6月5日A2版.

[3]王瑞凯.论有关医疗纠纷的防范对策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30:266.

[4]高也陶.2010年:中国医疗纠纷处理的根本转折[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5:25-27.

[5]赵桐,颜涛.关于依法处理医疗纠纷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1,29:98-99.

上一篇:作文与想象下一篇:室内外无缝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