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的差异

2024-05-10

中国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的差异(通用6篇)

篇1:中国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的差异

浅谈中西公务员制度的差异

学号:2209100

4姓名: 陈东洋

摘要:国家公务员制度是现代人事行政制度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文官制度相比有诸多不同,通过对二者的区别的分析,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进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关键词:公务员制度;西方;中国

正文:

公务员制度作为各国公共管理体制的一部分,与一国的基本国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各国公务员制度不仅程度不同地反映着政治文明建设的普适价值,也扎根于自身所处的具体社会和历史条件之中,是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和本国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的综合体现。由于中西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差异,中国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当然也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一、产生

西方公务员制度是西方国家在行政管理领域长期探索与实践的成果。它的建立实现了全体公民进入政府工作和担任官职的权利;它的成功运作开辟了行政管理法治化的新时代,并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的共同财富。现代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公务员制度是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直接产物:政党轮流执政的结果,造成政府所有工作人员“与政党共进退”,使政府工作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支独立于党派之争的稳定的业务类公务员队伍.对于我国来说,公务员制度产生的根本动力是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体制的改革也提上了日程。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改革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要敢于打破老的框框,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职务的任期,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并要求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在这一背景下,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加上对外开放这一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一个与西方不同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便诞生了.二、指导原则。

西方国家为了避免公务员卷入政党竞争,影响政府工作的公正性, 强调所谓“政治中立”要求文官不得以文官身份参加党派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性。而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则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根本的指导原则,公务员必须遵守宪法,不得散布有损政府声誉的言论,不得采取反对政府的行动。公务员中的共产党员,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管理体系

西方国家为了克服”政党分赃”的弊端, 为了避免执政党的更替而造成政府工作人员更替的混乱,建立了事务类公务员独立的管理体制,强调公务员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与党派脱钩,党派不直接管理公务员,而是由独立的机构进行管理。而我国不存在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问题,按照现行公务员管理体制,党委组织部门具体负责干部路线、政策的贯彻执行,直接管理机关中较高职务层次的公务员。为了适应对公务员队伍的依法统一管理的需要,《公务员法》明确公务员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公务员管理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履行公务员管理的职责。这与西方国家强调公务员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不受政党干预是不同的。

用人标准

西方国家对公务员的任用、培训多侧重于才,这与西方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价值追求是一脉相承的。他们视公务员为一种职业群体,政府与公务员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官员不仅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而且要求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以上就是对我国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差别的简要分析.西方文官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但是又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我们应该大胆且批判地借鉴吸收.例如公开考试,采取职位分类的科学管理原则等等,总之,立足于中国的国情,融入世界一体化的潮流,积极学习西方的优秀的东西.才能不断地推动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向前.

篇2:中国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的差异

姓名:李春香班级:管理101学号:06109111

1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对此,就拿中国与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两国的管理体制不同。美国的立体式管理体制之所以能保证高等教育有序高效地运行,关键的因素是建立了完善的“分权——制衡”机制。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相比,美国高等教育的控制权最为分散。但这种分权不是无序的,而是通过合理划分权力,使各管理主体都有其相对稳定的权力范围,且不同管理主体的权力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最终实现管理权力的平衡。相比之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是“转变政府职能”,“向高校放权”。但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坚持高等教育管理就是行政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行政体制”的观点。这样,所谓“转变政府职能”,“向高校放权”势必难以落到实处,同时单一的行政性管理体制也无法适应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打破传统观念,树立“高等教育管理社会化”的思想,推进管理主体社会化,实现管理效能社会化,创造高额的管理附加值,从而促进 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发展相适应,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第二,两国的高考制度不同。美国不实行全国大学入学统考,但中学生申请上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是SAT(学业能力评估考试)和ACT(美国大学测评系统),我们通常说的美国高考一般指的是SAT。目前SAT考试一年举行7次,考试时间3小时。而中国高考每年举行一次,大部分省区考试时间为2-3天。中国的考生就在这几天的考试中决定是否能进入心中的名校,高校仅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录取。在美国,参加SAT考试不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何时参加全凭自愿。美国的高中学制是四年,即从9至12年级(15—18岁前)。毕业时“考”大学不是单凭“高考”的高分,而是靠这四年各科期评成绩的平均分必须在“B”(良好)以上,才能被本科大学和社区学院录取。所以在美国,凡是将来想申请上大学的高中学生,从跨入高中校门的第一个学期的第一门课开始,就拉

开了“考”大学的序幕,一年可以考五六次,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与次数,直到取得自己满意的分数,然后选择其中一次最好的成绩来申请高校。第三,录取标准不同:“三合一”与“唯一性”。中国高考以考分为录取的唯一标准,一个考生在成绩唯一的情况下,一般只有第一志愿、一次机会被录取。美国高校录取采取“三合一”甚至可以说是多合一进行考核:考试分数(SAT、托福等)、高中平时成绩、综合素质(包括课外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公益义工、有偿工作等)。

在中国,高考状元往往是大学里面竞相争取的香饽饽,可是在美国,“状元”也会被拒。1996年哈佛大学招生,165个SAT满分“高考状元”的入学申请被拒。曾获得美国高考状元的湖北女孩说:“我感觉两国教育最大的是价值观、人生观和教育观的差距。在我们国家,高校录取多数是看分数,分高了就能进好的学校。但美国不同,你考了高分,就像我现在考了第一,但不意味着我就能被录取,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分数永远是第二位。”美国高校招生录取时不仅仅衡量申请者的SAT、托福等基本的考试成绩,更多关注的是对申请者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

第四,考试内容不同:“能力侧重”与“学科知识”。美国高考与高中教材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考查学生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较少考学科知识,而是更注重能力或智力方面的测试,如SAT、GRE等。而中国的考试方式刚好相反,中国高考侧重学科知识,能力考试占的比例不大,考察的内容主要就是高中时期的学科知识。从上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高考为学生简化了一些繁琐的考试细节,但是对学生的考核力度和考核范围变广了,成绩仅作参考。而中国高考学生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备考过程,历尽煎熬,结果简化了最后的考核和筛选过程:一考定终身。

第五,教育理念不同。中国的教育理念与美国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中国的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美国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无论是各门课程的课程学习报告、设计报告还是期末考试,中国大学更为重视学

生的答案是否符合“标准”;而美国大学更看重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国内教育与西方教育的重要区别。

国内的学生往往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基础,这也是中国学生能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佳绩的原因,但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创造,许多课程都安排有案例学习与讨论的时间以及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陈述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老师对学生的面授时间很短,大约为学生所用学习时间的30%左右。其余时间要靠学生自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才能学懂有关的知识。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学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由于他们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的效果就有天壤之别。

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并提问。虽然有些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老师都会认真解答。而有的问题则非常尖锐,学生甚至可对老师的观点进行反驳。课程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对现行政策或评估方法进行批判性的论述。美国高校老师对学生的课程报告或者课程设计的评阅多以鼓励为主:对思维独特、见解不一般的学生大加褒扬;即使一些学生的报告刚刚过关,老师也可以从报告中找到文章的亮点予以鼓励。这些鼓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可明白自己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美国的教育体制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看重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国内学生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和自我发展、提高方面,团队意识不强。

美国高等教育重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来搜索信息,确定实际而全面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自我吸纳知识。美国高校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社会感、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由于教育体制不同,中国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高校大学生的外语、计算机、基本的信息检索技能不如美国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好的学习方法。

第六,中美高校科研模式不同。从教师的科研成果看,随着社会整体研究实力的增强,人们对高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大学面临的研究课题和目标也越来越多。目前,中国高校对教师的科研工作都有硬性的要求,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其初衷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其有更多的科研成果。但机制本身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教师为了完成聘期内的论文数量,随便抓个热点问题,通过互联网搜索,两三天就能凑出一篇质量不高的论文,导致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质量不高,“学术腐败”现象随处可见。美国对学术腐败普遍的提法是“不正当科学行为”。根据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等权威部门的定义,不正当科学行为指的是“在提议、开展和评议科研项目或报道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出现的捏造、篡改或剽窃”。美国对于学术腐败采取的方针是揭露、调查等工作,主要由了解内情的科学界承担,但对于在调查过程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包括如何获取物证、传唤人证等,该办公室则准备了一整套非常细致的对策。从笔者对明大的了解看,美国高校教师的科研压力也很大,但教师能认真专一地在自己的聘期内,就某一个或两个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了取得一项成果往往要耗费几年的时间,堪称“十年磨一剑”,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的现象基本见不到。

篇3:浅谈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差异

1 文化特征上的差异

1.1 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敛”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崇尚中庸、和谐与乐生, 主张“不征服”。在两宋时期完成了儒学复兴产生了新儒学, 并促进了儒、道、佛三家相互交汇的深入发展, 确立了儒家文化的核心地位。在儒家文化和“知足者常乐”的生活信条作用下, 人们习惯于和谐宁静以及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 而不热衷于冒险、冲突和对抗性质的竞争活动。在一个追求“内敛”、崇尚“伦理”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造就了“内敛”的中国武术, 崇尚“不争”, 而以个人的修身养性为主。

内敛的事物具有吸纳的特点富有吸引力, 具有包容性, 具有像大海一样的容纳性。同时, 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能够自由的与外界交换信息和情感, 与环境融为一体, 从而达到一种圆融的境界。

1.2 西方体育文化的“张扬”

西方周围环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海洋文明。西方民族在海洋的威慑作用下产生了“生存危机和竞争意识”。再加上西方文化史上经常发生不同民族的文化冲突, 不同国家在战争、贸易、竞争中交往, 文化在冲突中融合, 形成了多元化的开放型海洋文化。西方的海洋文明和动荡的社会, 使西方民族崇尚进取、争斗和冒险, 主张通过拼将一死地与大自然抗争, 来张扬人的个性。例如登山者们常认为:正是这种以生命为赌注的危险性, 才使登山活动极具魅力。[2]因此, 他们毫不在意投入的多少, 只注重自己的感受, 他们在向大自然和人类自身挑战的同时, 获得强烈的主体人格意识和感官刺激。海洋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扩张文化, 开放的文化精神直接造就了张扬的西方体育文化品质。张扬的文化品质最终使更高、更快、更强成为西方体育的指导精神。西方体育文化精神强调的是“竞争”, “以竞争求生存”。体育成为了人们宣泄“竞争欲望”的“窗口”, 实现心理上对“赢”的满足。从古希腊始, 欧洲就有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传统, 使得西方体育强调个性的张扬, 肯定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 将个人英雄主义推向极致。

2 思想特质上的差异

2.1 中国武术以练心为本, 强调整体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培养更注重内在的气质、品格和精神修养, 以心为本, 以身为标。传统武术是东方传统文化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受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艺术、医学原理等东方文化影响, 使武术不仅仅是为强身健体, 强身是手段, 强心才是目的, 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使人的内心变得强大。

中国人比较注重整体, 习惯从整体看问题, 武术也同样表现出了典型的整体观特征, 所有动作都要求身体各部分以及内在精神的协调配合, 这样身心各部分都得到了锻炼, 从而全面提高或维护练习者的柔韧、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 调节身体内环境的平衡, 调养其气血, 改善内在机能。故武术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即“天人合一”, 强调人的精神和身体的统一即“神形合一”, 重视整体的“齐一”和“守一”。

2.2 西方体育以练身为本, 注重分解

西方体育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 追求的是挑战自然, 挑战自我, 充满了对健美人体的崇拜和对力量的赞美。注重直接展现身体表现的“力与美”, 没有任何特殊含义要求只在乎身体挑战的高度、速度等, 如体操类比赛, 它侧重的是形体的表现, 评价倾向于形体运动的高度、旋转的圈数及优美的肢体动作造型。

西方体育在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利用解剖学将人体结构分为头部、躯干、四肢。西方体育会科学的对某块用力肌肉进行严格的“针对性”的训练, 以使其达到预期效果为目的, 分解成不相关联的各部分, 在组合成联系的整体, 将各部分训练效果综合起来看整体效果。采用先分后合的办法, 突出个体训练效果。

3 表现特点上的差异

3.1 中国武术的“写意性”

中国传统文化不主张事物的极限发展, 没有对自然躯体的支配欲,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宁静、冥想中悟道。《道德经》讲“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中国人喜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此影响下“中国武术是建立在技击的表象上, 通过体现技击的内涵, 追求超越外在理想化的技击艺术”[3], 把追求“意”作为最高的理想追求。武术动作演练在强调“精、气、神”的同时还有对 (技击) 动作的规定, 注重意的表达、神的体现, 即所谓的“神韵说”。武术套路的“神韵”要求演练者个人情感意识在一种技击虚拟性和写意性氛围中的典雅表达。

传统武术套路里面的很多拳术具有“仿生性”, 比如:螳螂拳、猴拳等等各种象形拳法都是根据动物的表象模仿加工而来的。这些武术动作是“意”化了各种动物的姿势、形态。武术动作演练不一定是美的, 有些甚至是“丑陋”的, 它强调的是拳的“意境”。拳“意”是由演练者通过技术的演练赋予拳术“意境”。武术动作的姿势、形态等构成了中国武术技术的“图景”, 通过对某种“思想感情”的表现和传递, 将武术的攻防技击动作进行艺术的加工和演练者的情感精神融合一致, 在似像非像之间达到“情景”交融, “情技”交融, “神形”交融。

3.2 西方体育的“讲实性”

与中国武术似乎完全相反, 西方体育另成一种格局。西方体育理论基础是自然科学理论, 主张精确的数据和量化训练, 有明确的目标, 讲求实效性。西方的技击主张强劲制敌, 胜负立判;讲究实效, 动作高度标准化, 注重力量。西方体育主要内容有田径、体操、游泳和球类, 除了球类外, 一切活动的最终形态都是赤裸的远度、高度和速度或体操中的旋转和造型。西方体育的训练过程会用到运动量、强度、密度、负荷等运动员技术练习中出现的频率、速度、节奏、幅度、力量等也都可以通过精确的数据反映出训练效果。例如在运动量上要求脉搏数少则120次/分, 多则180~200次以上/分。

4 作用目的上的差异

4.1 中国武术的“为己性”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发展产物, 源于人们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伴随着不同时代文化的交融和渗透而不断传承和演进。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统治者的偏见尤其是宋代“重文轻武”之风盛行, 迫使武术走向社会底层。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 许多武学大师们自觉不自觉地将武术当作一种强筋壮骨的提高自身修为的途径, 武术的功利色彩在他们身上脱落, 武术练习者逐步的将自身的健康与长寿放在首位。武术的作用在演进过程中出现强烈的“为己性”, 主张“健”与“寿”。

4.2 西方体育的“为它性”

西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西方的海洋文明, 西方人民热衷于向大自然抗争, 主张“人定胜天”, 来挑战自我。西方历史中经常发生不同民族国家的战争, 使得西方古代体育主要是军事所需和军事宗教为主的活动特征, 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哲学。在西方古代体育中, 雅典体育和斯巴达体育最具代表性, 两者似乎不尽相同, 但其实质却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在军事所需与取胜为最高目标的支配下追求自身形体的外在美和高超的力量。西方体育在这种背景下形成, 将“强”与“胜”放在首位。使得西方体育的“为它性”占明显位置, 练习者为达到自身以外的社会目的放在首位, 为社会群体争强取胜。

5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 我们不难审视和发现中国武术和西方体育之间存在着实质性差异。我们仅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个角度, 概要分析了中国武术和西方体育的差异。因此, 希望我们能从“国粹”的自大和迷茫中走出来, 较为理智的对待本国的身体文化遗产, 以应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使中国武术占有“输出端”。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开始比较、借鉴并力争凸显本民族特色。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文化特征、思想特质、表现特征等方面对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差异进行了对比, 试图从对比中寻求武术的定位, 发挥武术这种特殊体育运动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中国武术,西方体育,差异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发现东方[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21.

[2]刘子众.休闲文化的中西方差异[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5) :32-33.

篇4:中国与东西方服装美学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服装祟尚儒家和道家文化,讲究精神高于肉体。把服装审美当作传播宗教思想,塑造人格,维护皇权的象征;西方的服装审美讲究人是第一位,讲究人的曲线,注重个人的感受,看重自由。现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文化相互之间的融合发展。中国的服饰审美也受到了很多影响,但是大体上讲究“中庸”的儒家思想还是根深蒂固地种植于中国的服装审美之中。当今中国的服装设计应该在不断的发展中寻求一种属于中国特色的服装发展之路,在充分学习别人优秀的文化和发展经验中,谋求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服装审美 发展之路

中图分类号:TS9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5-0058-02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服装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不可缺少,它的审美功能不断增强。鲍姆嘉通总结出相对完整的美学理论并将美学确立为单独的一门学科,服装审美作为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服装是人类文化和审美文化最早的形式之一,同时也是物质文明。它不仅反映了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文化等视角的外部感性显示形式,与此同时,也是人们心中审美文化心理、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等外化审美形态表现的一种。中国和西方美学的概念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有许多差异存在于中西服饰的审美观念上。

一 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

(1)中国传统美学的渊源

服装美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一定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也在无形中引导出一种美学的发展方向,既要满足服装的基本功能,又要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中国服装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商代时期,商代人们已经开始用养蚕取丝的技术来制作衣服,商代的上衣下裳是我国最早的服装形式。古人对天地的崇拜也影响了古人服装的美学思想,上玄下黄的服装就体现了古人对天地的崇拜。上衣代表天,太阳未出的时候,天是玄色的,所以上衣的颜色是玄色;下裳代表地,土地是黄色的,所以下裳的颜色用黄色来表现。

(2)传统服装美学根基的建立

春秋时期儒家思想占据了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的主流,讲究精神是要高于肉体,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传统服装的发展,中国传统服装追求“中庸”之道。中国古代的服装体现的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从面料、颜色、花纹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并且按照服装的款式来区分人的等级。“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是我国传统的服装美学思想的根基。

(3)儒家思想对中国服装美学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传播涉及了很多方面,比如建筑、文学、艺术等,儒家的思想在服装的审美方面也有体现。首先,儒家伦理道德克制私欲和人的本能愿望的影响,形成了清心寡欲,对自我约束的审美价值取向,突出服装的遮盖与装饰功能,对人本身的形体美的忽略。中国封建社会漠视对“性”的存在,不注重研究人的体与服装结构的关系。因此中国人穿衣一直保持着一种东方式的神秘,认为着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身体紧紧包裹起来,暴露体形是不符合规矩的,为了隐蔽胸、腰、臀部曲线,许多中国传统服装都是以高领、长衫、大袖、长袍为中国传统女性的服装。这种服装款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服装的美学观念。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服装设计常怀诗意与情思,形成了偏重抒情、写意的美学特征。中国的传统服装不在于突出人体之美,而在于营造一种超越形体的精神空间、崇尚含蓄、委婉的审美意趣。服装与人体之间在整体审美上达到了一种和谐相称的关系,已经融为一体。人自身的形体特征被最大限度地淡化和消融,而服装的精神功能得到凸显。中国传统服装通常只有前后两片,在结构和纬度上属于平面结构,服装可以平摊在一个平面上;强调均衡、对称的服装布局以及造型方法的统一,以规矩、平稳为最美;结构线以直线为主,形式比较单一,造型宽松不贴身。注重人的精气神的表现。

二 国外的美学思想

相对于中国古代服装审美讲究含蓄,淡化人体自身特征来看,西方的服装审美更加注重的是对人体自身的研究。注重人体的变化。所以西方的服装很多都是贴合人体身形的设计。西方的服装审美是讲究人是第一位,讲究人的曲线,注重个人的感受,看重自由。随着世界大战敲开了各国之间的大门,各种文化之间产生了相互的沟通与交融,西式服装以它的简洁,贴合人体曲线,展现人体美的特点成为了当今主流的服装。法国与日本是两个代表了当今主流服装发展趋势的国家。他们的服装工艺制作水准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许多国家的服装设计都受其影响。他们之间的服装审美思想有不同的地方也有共通的方面,都具有强烈的民族属性。

(1)法国的美学思想

法国服装所代表的国际领先水平,更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法国服装的民族性是一切设计理念的基础,充分展现了法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内涵。将传统的贵族气息和现代简洁大方的艺术要求相融合,二者相辅相成,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继续创新,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求。随着人们对于美学的不断追求。法国的服装设计早已成为一种世界顶尖水平的衡量标准。而法国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来促进法国设计的进一步革新。各类全球性的服装设计比赛,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集聚法国,最高端的竞争也激发出最优秀的人才。而服装设计也成为法国经济叉一个增长点,与之相匹配的服装设计学院,服装的生产加工,服装的销售,以及设计理念在全球的推广,都使得法国的服装美学理念在世界服装设计领域中博得头筹。

(2)日本的美学思想

与之相对应对的,同属于东亚地区的日本,服装设计时间虽然并不长,但以其独特的设计美学思想和设计特色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日本的服装美学,更多是基于对于自然本色的追求,崇尚追求本质与回归原始。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和谐中增加现代化的元素,使之相互协调,朴素中不乏现代气息,实用中体现美感。日本的服装美学不同于欧美,没有过多的鲜明对比和色彩反差,也没有过多地凸显个性,而是更加注重内在精神的体现,讲就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但是,无论是欧美的美学理念还是日本的美学理念,都展现了一个不变的主题,就是对于自由的追求。欧美以彰显个性来表达对于自由的追求,而日本却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来表现对于自由的渴望。二者在根本上都体现了人本主义。而中国的传统服装美学理念,更多的是在表现传统的等级观念,体现了身份的尊贵。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服饰所带来的象征,也更好地推动了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对于服装材质的高要求,以及做工的精细度使传统的服饰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三 中国服装美学受亚洲其他国家影响及差距

(1)亚洲其他国家对中国服装美学的影响

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潮流不可逆转,在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同时,各地区文化的交流更加密切。服装的流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在不断更迭。中国的服装美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的宽衣大袍,讲究人的内在精神化转变为如今的讲究个性、自由的简约服装。也是受到了全球一体化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受韩国与日本的文化冲击影响,首先我国在地理环境上,与韩国日本相邻,所以在文化之间的传播上提供了便利;其次由于肤色、体形的相似,所以日本韩国的服装相对于西方的服装更适合于中国人的人体体形。再次,日本韩国对我国进行的文化传播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服装审美,比如1998年来,“日韩流”走进中国文化的视野,尤其是日韩剧不仅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也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受日韩剧的影响,日本文化和韩国文化开始在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引起了热捧,而日本韩国的服装风格也因此对中国服装美学的发展有了新的导向作用。许多年轻人争先模仿日剧和韩剧里面男女主角的穿衣风格,一些日韩品牌的服装也因此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并且,在服装品牌大肆涌入中国之后,伴随着相应的日本电器品牌,韩国化妆品牌也通过日韩流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

(2)中国服装美学发展的差距

但这也间接暴露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欠缺和不稳定性,也更加值得我们深思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和发展的短板。我们应该如何使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服装,成为中国服装发展的主流,在不同文化相继冲击的潮流中屹立不倒,并走向世界各个地区,进而影响甚至改变其他文化,使其他文化主动谋求融合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与韩国,日本文化相比,中国服装设计差距很大。由于地理位置相近,以及亚洲人体结构的相似性,韩国,日本服饰的发展理念也同样适用于中国。使之在中国市场谋求了一席之地。

四 我国服装美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我国的服装产业发展至今,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不得不承认,与其他国家的服装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现代中国社会的很多服装没有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而是不断模仿欧美日韩的风格。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服饰繁缛复杂,对于服饰的材质,做工的标准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与讲究高效,便捷的现代社会并不适应。所以,这是中国传统服饰并未真正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对于服装的消耗有很广阔的市场,各个国家的服装风格相继涌入,中国传统服饰正在逐渐被人淡忘。笔者认为,设计师应该承担起复兴中华文化的责任,从根本上发现和找出传统文化服饰的问题所在,并加以修改,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有很多都值得传承和发展,而民族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通过服饰。所以服装设计者,更需要了解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扎根于本民族文化,使之与服装设计相融合,在服饰中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创新。在新的世界文化潮流中展现中国文化千年特色。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让世界欣赏中国文化。

篇5:中国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的差异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诞生了诸多文化瑰宝。其中,茶文化更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物质丰富的今天,茶更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待客饮品。相对而言,咖啡在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举足轻重。

先祖炎帝开华夏利用茶叶之先河。又有唐代茶圣陆羽所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可见中国茶之历史远溯于四千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时代。如今,茶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饮料,更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大享受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一种欣赏,并形成了茶礼、茶德、茶宿、茶道、茶宴、茶禅、茶食等一套道德风尚和民俗风情。深奥的茶文化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思想和精华,与儒、道、佛的理念是息息相关的,儒家之礼,佛家之养,道家之闲,在茶的氛围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茶,其因超越了自身固有的物质属性,迈入一个精神领域,成为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人们通过品尝茶和欣赏茶艺的过程,感受和体验茶所带来的美妙意境,从而修身养性, 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有学者说:“茶道是东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粹,是古老的中华文明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咖啡的起源跟我国的茶一样也是五彩斑斓的,它最早的历史记载要追溯到850年的波斯。回教圣典《古兰经》上说,穆罕默德在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之前睡着了,天使哲布勒伊米用一杯咖啡把他唤醒,咖啡的力量如此强劲,以致于他一口气就把40个人打落马下。咖啡孕育了咖啡文化,它的特点总的说来是热情洋溢、奔放自由、简洁随意、快捷方便。浪漫法国的咖啡文化是一种优雅韵味,浪漫情调,和享受生活的惬意感。这也是一种传统独特的咖啡文化。咖啡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饮品,它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西方人喝咖啡讲究的似乎不在于味道,而是环境和情调。

篇6:中国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的差异

美国大选刚刚结束,Trump战胜Hillary成为第45任总统。美国选举在中国引起一股热潮,甚至有些人说中国的关注程度可以和美国相媲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别的国家选举我们这么关注的现象?我觉得除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他的政策会影响全球外,还有个原因是我们国家民主并不如欧美国家直接和广泛。“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我们都知道,最早的民主来自于希腊,当时他们的民主是直接民主,民主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渐完善,独裁专政的国家已经很少了。但是西方和中国的民主制度却有一些异同,两种制度各有各的优缺点,也说不上谁好谁坏。西方民主制度

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制度是现代西方各国民主制度带共性的东西,直接体现了制度的民主性;第二个层面是指政府制度。第一层次的制度有:选举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分权制度与司法独立、军队制度。第二层次的制度有以下几种类型: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制度只是一些构件,整个制度不过像一部机器。要使制度运作起来,就需要人们不断地为这种制度注入活力。在现代西方民主制度运作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运行机制: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纠错机制、法律机制,所有这些构成了西方民主的框架。

从这些制度看上去也许很完美,权力并不是掌握在个人手上不管是法律还是制度的更改都要经过多人的讨论。但是这个“多人”却很令人思考,虽然公民享有选举权,但常常被金钱、媒体、黑势力、财团等所影响和操纵,从而成了“富人的游戏”、“钱袋的民主”和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

在我看来这种较为直接的民主方式的优缺点很明显,优点是每个人都可以较为直接的参政,而这也是为什么国外选总统首相时,候选人都会上台做演讲,演讲关于他的政治主张以及对自己在任职期间所需要做的事的承诺。因为每个人的选票都至关重要,每个人都有种我是国家的主人的感觉;缺点是制度的过于民主导致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民众不能准确客观的认知这个政策或候选人对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利益能带来什么,他们容易受到金钱的诱惑或其他的影响而被别人所操纵。同时过于宽泛的民主可能会使中央的政策不能很快的完成,例如英国修一条高铁花了两年还没动工,因为在高铁沿线的每一个人家都要进行协商,只要有一家不同意就要等到他同意为止。所以有一些好的政策不能很快的进行执行,导致工作的效率较低。我国的民主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它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它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我们国家人民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间接的参政的,人民通过选择人大代表,人大代表通过参加人民代表大会来实现参政的。我国的制度是较为适合我国的国情的,因为我们国家是单党执政的,所以不会出现多党的混乱但是却滋生了党内的一些腐败问题。但随着舆论及媒体的发展,我相信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缓解。不过在我看来在我国中央的权力太过于集中,地方权力过于分散所导致的问题很明显,地方民众不能很好的享受自己的权力。并且地方官员并不是全部由地方选出来的,还有很多是从中央分配过来的。虽然人大代表是群众选出来的,但是民众不能正确的了解人大候选人。他们不会发表演讲或举行拉票活动,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选的人是谁,更不用说自己选他的理由。总结

各级人大从低到高虽然能够很好地处理好我国人口众多的问题,但却使得最底层的人民的意见被淡化。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很明显的感受到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形象,于是就有了开头所说的关注美国的选举情况,因为他们的不管是演讲还是电视答辩都是我们所没有的,我们为了满足自己参政的愿望开始主动关注别国的民主制度。

欧美国家率先走上民主的道路,于是他们成为了发达国家,在世界上领先别国。但是面对不同的国家要用不同的制度,我国的人代制度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但是我觉得更应该鼓励群众参政,在选举时多进行宣传,让民众知道自己所选的人是谁?同时中央应该放权给地方,这样既可以减轻中央的工作负担更可以提高地方人民参政的积极性。所以说制度上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让民众感到自己说的话有作用这才是真正的民主。二

小岗村虽为先行者,没有富裕成功,是因为小岗村没有能实现产业升级,发展工商业,始终围绕土地打转转,在整个农业衰败的前提,不可避免于失败,虽然失败,但小岗村的失败,带有陈胜吴广式的悲壮色彩。

南街村曾经富裕,但并不成功。它富裕的原因是抓住了产业升级的机会,同时得到了超额的资金扶持,广阔的外部市场和廉价的外来劳动力,这些市场因素的存在说明了南街村集体经济的虚伪性。政治上的光环不但没有给南街村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反而因为钱来得过于容易而失去了市场的竞争性。所以说,南街村富裕但并不成功,因为这个富裕也是靠不住的。

把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两个样本,小岗村与南街村互相比较,在社会快速变革的大背景后,谁是真的英雄?市场说了算,社会发展的规律说了算。、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其他诸“统筹”之首位,是因为它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能否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改革发展演变到今天,已经到了这样一个转折点即农村的问题不能只在农村找出路,必须联系城市发展即城市化探索解决农村的问题;同样,城市化的问题,不能只在城市中找出路,必须联系农村的发展探讨解决途径。这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真谛所在。固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但中国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度化,却有明显的体制性特征。无论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工业优先,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过度的工业化、城市化追求,都在强化着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表现出持续强化的路径依赖特征。问题在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当前存在着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很难得到化解的。这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城乡发展。

无论中国的城市化达到多高的程度,总有相当一部分人口留在农村,而这部分农民的发展与城市化是息息相关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在城市化进程中决不可能存在着世外桃源般的原始农村。农村居民也在不同程度地享受着现代化的成果,即现代城市的文明。有形城市化与无形城市化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城乡差别还相当悬殊的情况下,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相当困难的,无论是进城的农民还是当地政府,都要为城市化付出高昂的成本,更谈不上短时间内把亿万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可能性。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民工”、“城中村”和“小产权房”,是不可逾越的“三道坎”。中国城市化的难题不在于把农民转化为农民工,而在于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农民工与市民的差别,是一种身份的差别,要剥离附着在农民工身上的种种不平等的差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城中村”和“小产权房”,也是件不容易解决的难题。仅深圳市,“小产权房”就占住房面积的49%。城市化不是城市居民的专利,农村居民也在城市化,如果农村居民不存在城市化问题,城乡差别怎么有可能缩小呢?我们把农村城市化理解为无形城市化。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了启动无形城市化,强化无形城市化,克服有形城市化与无形城市化之间的不协调状况,以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六、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公共性职能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首要条件。公共性职能是政府为包括广大农村居民在内的全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公共职能缺位是产生城乡社会问题、造成城乡不和谐的重要原因。政府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公平公正地面对城乡广大社会成员,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在配置资源方面都要公平公正,在提供机遇方面都要公平公正,在分享成果方面都要公平公正,归根到底,在制度建设方面都要公平公正。当前,要把重点放在解决最基础的最薄弱的“三农”问题,要着重于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及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共同发展机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供给制度、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向着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一,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与农民生产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品的软件硬件供应。以往政府对农村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考虑的只是生产性项目,而对直接关系农民生活的水、电、交通、通讯等重视不够。事实上,由于这些建设项目的公共品特性,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政府在财政投资上,必须要改变观念,即政府不能局限于只向城市居民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要想使农村走向现代化,就必须抛弃那种只管城市市政设施建设、很少考虑农村地区的思想。二,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采取政府与农民联合办理的方式,鼓励农民去参加医疗、养老、教育保险,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适用于农民的农业保险,彻底解决靠天吃饭的局面,帮助农民在经济上规避天灾的风险。加强信用社,城镇银行等机构对农民的放贷力度,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在技术上支持,政策上扶持,政府要做好农民自主创业的“保姆”,帮助农民解决他们遇到的后顾之忧。鼓励风险投资等机构到农村投资,激活农村经济活力三,进一步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应允许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并经批准为建设用地的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市场,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的收益。对于有长期稳定的收益的公益性占地(高速路、机场),允许农民用农地入股;允许经批准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以租赁形式转为工商业用地。发扬经济民主,由村民自己来管好用好农村集体的这部分来自农地转为非农用途的收益,如前述的建立义务教育基金和医疗基金等。允许土地自由流通,完善农村土地市场。

四,加快农村保障体系建立的进程,让农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大部分农民工来说,在大城市定居仍是不现实的,他们往往是在积累一部分资金后,回到自己家乡附近的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战略仍然是发展小城镇。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目前遇到的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要想解决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求是双方面的平衡关系,供给侧方面的改革最终也是在创造需求,是在解决需求的问题。比如,减产能、兼并重组实际上是调整供给结构,把不需要的供给减下去,同时创造市场需求。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也是这样,放宽准入的同时就是在扩大投资。制造业的增长以及转型升级、服务业的发展,都是通过供给侧的改革来创造出新的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三驾马车:从支出角度看,GDP是最终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因此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三驾马车”原意是指三匹马拉一辆车。中国古代以拉车的马匹的多少来区分地位,所谓“三驾马车”,不是说三匹马拉的车,而是说三匹马一组一辕,分前、中、后三组来拉的车。汉代以前,军队中还没有现在所谓的骑兵,而是战车,就是两马拉一车的模式。中军统帅的战车和其他不同,是三匹马来拉,也叫“三驾马车”,是统帅的标志。这是帝王等级的待遇,所以“三驾马车”这个词也就有最好的,最豪华的意思在里面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进行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按市场规律办事。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进行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完善科学宏观调控,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供给侧,也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生产决定消费,实现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

供求是双方面的平衡关系,供给侧方面的改革最终也是在创造需求,是在解决需求的问题。比如,减产能、兼并重组实际上是调整供给结构,把不需要的供给减下去,同时创造市场需求。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也是这样,放宽准入的同时就是在扩大投资。制造业的增长以及转型升级、服务业的发展,都是通过供给侧的改革来创造出新的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出现背离,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持续低位运行,居民收入有所增加而企业利润率下降,消费上升而投资下降,等等。对照经典经济学理论,当前我国出现的这种情况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滞胀,也非标准形态的通缩。与此同时,宏观调控层面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力度而效果不彰,投资拉动上急而下徐,旧经济疲态显露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生机勃勃,东北经济危机加重而一些原来缺乏优势的西部省区异军突起„„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简言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正趋于明显。为适应这种变化,在正视传统的需求管理还有一定优化提升空间的同时,迫切需要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通过改革制度供给,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四、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的各项任务

要扎实深入有效地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的各项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建设的五大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30多项改革任务中,大多数涉及法制改革;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190多项任务,涉及法治建设的方方面面;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必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所有这些内容,都对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深化法制改革做出了系统全面、求真务实、可操作实施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各个系统、部门和地方应当超越各自利益,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立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不折不扣、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地完成中央法制改革和法治建设的各项任务,努力实现法治小康的建设目标。

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

如何与时俱进地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应当协调推进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在改革进程中建设法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立法不能回避矛盾和问题,要在矛盾的焦点上砍一刀;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通过立、改、废、释和授权等立法方式,把全面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等等。

然而,由于法律具有统一性和协调性,但改革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使立法在有些方面难以统一和协调;法律具有明确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但改革发展的渐进性特征,使立法在整体上难以做到准确、规范和可操作;法律具有稳定性,但改革发展措施的探索性和试验性特征,使立法不得不经常修改甚至废止;立法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和保守性,而深化改革要求立法应当具有引领性和突破性,往往使立法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改革要求。

为此,在一些旧的法律法规需要修改完善,诸多新的法律法规没有产生出台的“法律过渡期”、“规范空白期”,立法机关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改革思维和快捷速度为深化改革提供法治引领和保障,创新立法方式,加快立法步伐,尽快扫清各项改革措施在地方、部门、行业和基层贯彻落实中遇到的法律和政策障碍。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要积极探索、勇于作为、主动出击,积极争取人大的授权和立法引领,而不能推诿懈怠、消极等待。凡是承担法制改革任务的地方和部门,“都要知责明责、守责尽责,各就各位、各负其责。牵头部门对经办的改革举措要全程过问、全程负责、一抓到底。”

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其关键点,一方面在于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坚持立、改、废、释和授权并举,通过立法充分体现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应当加快编纂民法典,制定环境保护税法、增值税法、资源税法、房地产税法、耕地占用税法等,修改土地管理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

在推动协调发展方面,应当制定发展规划法、能源法、粮食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应当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等;

在推动开放发展方面,应当制定关税法、船舶吨税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修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等;

在推动共享发展方面,应当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法、中医药法、农村扶贫开发法,修改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另一方面,应统筹推进民主科学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统筹法律法规制定、修改、解释、废止以及授权、配套、清理、备案等工作;完善立法体制,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完善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加强立法的针对性,推进立法的精细化;努力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立法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为良法善治提供充分完备的法律前提。

加快建成法治政府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法治建设的五大任务,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总体目标。2015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明确了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核心有四:

其一,切实把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向深入,促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取得新进展,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进各级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其二,在行政管理中坚守合法性底线,遵循“三个凡是”的原则:凡是能够通过社会自治、自律解决的问题,行政主体不得越俎代庖;凡是能够通过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协商等非强制手段处理的事项,行政主体不得运用行政强制权力处理;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其三,对行政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

其四,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综合执法,坚持执法必严,切实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司法改革

目前,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群众认可度高、获得感强。但是,也应当注意司法改革实施推进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和细节,以免因忽视细节而付出不必要的“学费”。

例如,对中央提出的100多项司法改革措施能否在调查研究和实践试点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变更,也就是说能否“以改革的精神对待新一轮司法改革”。再如,中央对司法改革在政策制度和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大力支持,经过3~5年的努力各项司法改革任务完成时,中国的司法体制机制、司法公信力、司法公正性、司法廉洁度、人民群众对于司法的满意度等将是什么状况?应当对司法改革任务完成后的司法状况进行预测评估,对达成司法改革目标的标准进行量化分解和科学预测,对100多项司法改革措施之间的相互衔接、彼此匹配、整体协调状况进行精细化安排,对司法改革可能出现的短板和薄弱环节进行预判。

正因为如此,司法改革需要有组织有领导、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需要法学法律界以高度负责任的科学态度和职业精神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司法改革的全过程,需要全社会和新闻界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宽容、更多的支持,需要大家形成最大共识和最强合力,共同稳妥促进司法改革顺利进行和圆满成功。

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在这一方面,应该抓住哪些重点,补齐哪些短板?

首先,进一步加强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强化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协调、促进和监督,尽快建立健全中央层面统一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领导体制,建立国家级法治建设的高端核心智库,研究制定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相匹配的法治中国建设的整体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

其次,更加重视提升“国家法治实力”。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武器和法治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核心利益,是现代国家和社会有效治理、依法解决国际矛盾冲突的最高境界,也是大国和平崛起的最高艺术。应当更加重视国家法治实力建设,努力提升国家的法治软实力、硬实力和巧实力,充分发挥中国现代法治文明的新功能。

再次,进一步深入推进地方和区域法治建设。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顶层设计与地方、区域等具体实践相结合,自上而下发动与自下而上实施相结合。目前全国各个地方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努力推进依法治国举措在本地方和本区域的实践。应当在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和积极引导“地方和区域法治建设”,充分调动各个地方和区域推进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激发地方、部门和行业推进法治建设的内在活力,把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变成地方、区域和基层的自觉行动。

第四,尽快制定实施“国家法治指数”。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国家法治指数,不仅是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尺度,也是具体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各项战略部署的举措,还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应当尽快推出和实施国家法治指数,用以评价考核领导干部和各国家机关依法办事的实际状况。

第五,通过法治引领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应当将事关人民群众公平正义的利益需求,尽可能纳入法律调整范围,转化为法律意义上的公平正义,使其具有明确性、规范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把社会上关于公平正义的不同认知及其诉求尽可能纳入法治轨道,通过法治方式、法治途径和法治程序保障和实现公平正义。

最后,应当进一步推进公民宪法基本权利的法律化;不断完善人权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司法在人权保障,特别是人身安全、人格尊严和财产保障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的立法和执法体系,从人权保障体系上着力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养老难、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等老大难问题,着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

第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

本的要求就是关爱人的生命、珍视人的健康.我们搞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工业化、现代化搞上去了,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而人却由于喝的是受到污染的水、呼吸的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吃的是受到污染的食品,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建设这种工业化、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使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第二,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看到,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资源环境的要求难度相当大.今后,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人口继续增加,对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各类污染物产生量也将不断增多,生态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总是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而逐步提高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第三,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的时期.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如果再不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们就可能犯难以改正的历史性错误.我们绝不能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总之,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苏联模式弊端

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积极点: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消极点: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苏式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区别在于,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作为后盾的方法来壮大资本,同时资本必须由国家实行绝对控制;社会主义国有化旨在限制和消灭资本,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关系,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将逐渐由社会接管,并且这一切建立在资本关系发达并走向衰落的历史条件下.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命运.随着过度集中的体制和日益发展的市场因素的对抗性矛盾走向顶点,斯大林体制最终走向崩溃.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这表现在: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第五,国家对经济资源的垄断,造成国家机关内腐败滋生.所以这种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造成了苏联1991年解体.历史贡献:1.“苏联模式”是无产阶级对于执政的一次伟大尝试;2.它为后来的无产阶级执政提供了经验教训:首先要注重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既要重视重工业,还要重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市场货币关系,尊重价值规律,使企业又充分的自主权,不能单纯以行政令命管理经济;其次要注重改善民生,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不能过分地剥夺人民利益来求得国家的发展;再次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反对个人权利凌驾于法律之上,杜绝盲目的个人崇拜;最后,要坚定不移地奉行和平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尤其是要反对任意牺牲弱小国家民族的利益来满足大国的需要.然而,由于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本身存在严重的弊端,从历史上看,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深远的。

一、经济上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与民相关的轻工业得不到相应的发展,消费资料得不到满足,最终又制约经济的发展。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严重;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用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造成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一套工业体制,正是中国直至今日仍然有所残存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

二、政治上高度集权,缺乏对党的监督。苏联模式强调了毛泽东在国家政治

经济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权利高度集中使得其不可避免的出现决策失误,并且在实践中难以得到纠正。其晚年的一些错误,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作用;官僚主义盛行,个人崇拜,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凌驾组织之上的现象不断滋长。各种特权现象滋生,助长了不正之风,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

七、中国教育问题

虽然中国的教育还缺少许多东西,许多地方和学校缺少足够的硬件设施和优秀的师资,不少地方还非常缺乏教育经费,整个中国还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也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总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太多了,中国教育缺少的东西也还太多了。但是,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我们发现,中国教育最在问题就在于“四个没有”:没有公平,没有自由,没有竞争,没有效益。中国教育最缺的不是硬件设施和优秀的人才,最缺的是良好的软件操作系统与运行环境----制度环境,最缺的是公平、自由、竞争,并由此导致了整个教育没有效益,国家即纳税人每年投入大量的教育经费,却收效甚微,回报极低。可以说,几乎各种教育问题都可以从这“四个没有”中找到影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这“四个没有”,才导致出现了中国教育的低效、腐败与无能,还有其它许多各种各样层出不我们的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者心太急,并且只看到孩子这棵小树苗地面以上的外表,即考试成绩全校排名等。我们没有关注孩子这棵小树苗地面以下的根部生长如何,总是根据地面上的东西判断小树苗生长的情况,胡乱下药,不但不利于小树苗的成长,反而毁了小树苗。一切都太着急,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赶紧请家教上辅导班,孩子刚上小学就想到中考怎么办,还没有读高中就想着要让孩子考什么样的大学了。

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只重成绩,不重成长。其实,这是最简单的教育常识,即成长决定未来。但我们把成绩当作决定孩子未来的首要因素,这不正如园林师傅所言,如果只关注树干树枝树叶果实,不看树的根部生长状态,就会嫌树长的太慢,长的不好,没有前途,没有未来。因为树的生长必须要有一个过程,并且是树根决定树干果实。一个人的教育成长也是这样的,必须是兴趣、习惯、个性、人格、品德、价值观等内在的因素决定外在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学习情绪、学习效果等。穷的问题。

想。近年来,教育系统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深刻内涵的认识,认真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时调整工作的思路、重点和政策措施,不断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但是还很不够。深入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仍然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能否正确地认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与问题。关系到能否继续把我国教育事业顺利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这一问题的正确方法。必须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最近几年的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已经站在一个崭新的发展起点上;教育的各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方向正确;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贡献力度不断加大;一些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又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之所以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极其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坚持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快教育发展,是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对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必须有一个新的提高,从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真正把中国的教育搞上去。

必须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要进一步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学校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要坚持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之间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与稳定。在“十一五”期间,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发展。要进一步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努力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推向深入,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破除一切阻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要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教育系统每一位干部以及所有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八、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关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进入了追求现代化的历史性转折时期,显然,社会的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内在基础则是人的文化素质,因此,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 目标的主体性前提和保证,亦是我国当代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研究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一、问题提出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它同时也清楚地昭示了,现代化作为一个 总体性进程所应具备的更为深刻、复杂的内涵。在具体的技术操作和经济运行的背后,人们发现了从传统向现 代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冲突,以及这些冲突对现代化的制约和影 响。从而表明,以人的素质提高和文化转型为内涵的人的现代化就同社会的现代化即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 现代化一起,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历史任务。民族文化素质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从历史纵向的角度,民族的文化素质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内在的、逻辑的联系;从文化主体性的层面,它至少包括文化基础和技能、思想道德与心理质素、价值观念和思维方 式等方面。因此,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系统工程,缺乏文化教育的基础,思想道德和 心理素质的提高是没有根基的;而只局限于文化的智力性教育,忽略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质的教育,人的现代素 质则是片面的、畸形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近十余年来社会迅速变化的过程来看,应该说物质文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精神文明的发展在挣脱“左”的片面性束缚之后,人的主体性意识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但是,在人的主体 性获得解放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主体性迷失的情形,这就是过度的物质化、功利化的倾向,文化世俗化 的流行,精神与心理健康被忽视等,具体表现在正义感、责任感的淡化,荣辱观、是非观的混淆,公德心的普 遍缺乏,个人行为的失范以及个人主义的抬头,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醒。诚然,当一个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必然引起社会价值观、道德观的分裂,由于心理、情感和认识的原因,分裂的结果客观上往往会发生与原来定势相异的某种逆向倾斜。同时新旧观念更替之际,必然出现某种理论断层和价值真空,因此,对于主体性新的迷失情形,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历史的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思想道德文明的建设提供确实可靠的资料。但是,我们又不能对某 种片面的倾斜采取放任自留,“顺其自然”的态度,这不仅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完全自然衍生出符合科学 理性的道德精神,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客观上提出了建立新的人文精神和规则的迫切要求。显然,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推进必须重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谐调发展,在当前,关于国民的人文精神和思想 道德的建设问题,尤其需要予以特别的关注和研究。这既是一个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普遍性问题,又是中国现代 化亟待解决的特殊问题,如果我们不予以充分地认识,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二、思想道德教育的失衡与倾斜 我国从70年代末实现历史性转轨以来,在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的同时,对教育领域中轻 视、贬低智育,以政治冲击一切的状况实行了全面拔乱反正,从而为补就十年**造成的损失,缩短与发达国 家的人才距离,以及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奠定了基础,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当 我们理性地回顾和省察这十余年社会推进的历程,不能不说某些历史性的忽略对于今天发生的主体性的新的迷 失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在扭转轻视智育的左倾错误时,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人的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质的教育。第二,在商品经济全面推进之时,教育的回应缺乏力度,倾斜于“适应”经济规律,忽略了教育自身的规 律。第三,思想道德教育的滞后性某种程度上造成人们对直接利益诱惑的倾斜。综上三个方面,要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质,必须正视某种历史的、现实的片面倾斜,同时要在研 究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向上来考虑“如何才能提高”和“怎样提高”的问题。

三、突破“倾斜”的思路与基本点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心理素质是一个关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建设问题,而这种“基础建设”的

基本途径在 于教育。广义的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有目的的系统性教育,人的思想道德与心 理素质建设当然要由这两个方面共同承担。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才能发挥教育在对人的思 想道德与心理素质中的作用?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当前我们需要关注三个层面: 第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时代前提。与传统人生活的社会基本处在同一共同文化,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及行为模式相对应,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必然打破单

上一篇:以朋友为题作文400字下一篇:打印:硕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件”和“当代资本主义研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