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制品质量承诺书

2024-04-14

奶制品质量承诺书(通用14篇)

篇1:奶制品质量承诺书

来自伊利、蒙牛、光明等21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负责人20日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质量安全承诺书,集体对社会承诺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对饮用过检出三聚氰胺奶制品的消费者,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赔偿,并会对消费者由此造成的疾患负责。企业在承诺书中表示,对被检出三聚氰胺的奶制品全部实施召回,并予以销毁;对生产不合格奶制品的工厂进行全面的检查,有关生产线实行停产整顿,对原料奶等原辅材料实施严格的进厂把关,实行批批检验,确保所有进入市场的奶制品质量安全。企业在承诺书中表示,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让全国消费者放心。

篇2:奶制品质量承诺书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我单位(个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谨承诺:

一、保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认真履行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依法承担食品安全责任,主动接受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和社会的监督

二、保证不购进、不仓储、不藏匿、不经销问题乳制品。对2008年的问题乳制品以及2008年9月14日之前生产的未经检验三聚氰胺的乳制品主动上缴,发现问题乳制品和相关线索及时向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地方政府报告。

三、保证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在进货时向供货方索取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及批次质检报告等证明文件。不从无合法经营资质的乳制品供货者处进货,不接受来历不明的送货上门行为,不购进和经销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无质检报告的乳制品产品以及过期变质乳制品,保证所售乳制品产品的质量安全。

四、保证严格执行乳制品进货台帐制度。及时、全面、准确、规范、如实地记录乳制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从事乳制品批发业务的经营者,保证在严格执行乳制品进货台帐制度的同时,建立健全销货台帐制度,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向购货方出具有溯源功能的销售凭证,确保乳制品来源和去向的可追溯性

四、对发现不合格乳制品和问题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立即停止经营、下架退市,逐一登记造册,不销售和流失,召回已售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不将问题乳制品退回上线经销商或生产企业,不自行销毁。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工商部门报告。

五、保证建立健全并落实乳制品安全日常管理措施,规范经营行为,建立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妥善处理消费投诉和建议,共同营造食品安全消费环境。

负责人:

篇3:浅谈奶制品行业质量检测

2008年9月11日凌晨3时, 三鹿作为毒奶粉的始作俑者, 被新华网曝光, 社会哗然。同时7名患儿的父母联名写下了申请书, 上书甘肃省卫生厅, 要求彻查病因。20时50分, 中国卫生部发布消息:经调查, 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2008年9月12日15时, 三鹿集团品牌管理部苏长生发布消息, 三鹿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目前依靠检测氮含量, 奶农向鲜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来提高氮含量。由于目前对三聚氰胺的监测没有标准, 因此三鹿集团也没有监测

2008年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今天发布消息, 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家奶粉中检出三聚氰胺, 其中三鹿奶粉含量最高。调查表明, “三鹿奶粉事故”目前主要发生在奶源生产、收购、销售环节。

二、“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 有关部门的整顿措施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 2008年9月19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以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 要求。

(一) 加强质量检测

质检部门要向所有奶制品生产企业派驻监管人员, 在专项整治期间, 市质监局检测机构将免费为企业进行检测检验, 对自有检测设备但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企业, 免费开展检测业务培训。监督企业对进厂原料奶质量和各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 对每一批出厂成品进行严格检验, 对进出口奶制品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 确保所有奶制品符合质量标准。除了进行三聚氰胺检测外, 还应将检测蛋白质、脂肪、抗生素、防腐剂等指标。接下来, 质监部门还会把检测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奶油、雪糕、奶酪等其他以鲜奶或奶粉为原料的食品上来。

(二) 企业的整顿

对检查不合格的奶制品, 企业应当主动召回, 各级工商部门负责组织全部下架、召回和封存。消费者要求退货的, 按照原购买价格给予退货, 并如实登记。企业一定要与质量技术监督局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 共同承诺严把质量关, 让老百姓喝上放心奶。

(三) 依法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对查出的奶制品质量安全问题, 要彻底查明原因, 依法惩处违法犯罪分子, 对负有责任的企业、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领导干部严肃追究责任。

(四) 加强宣传引导工作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 及时、主动、准确发布相关信息, 让群众了解真实情况。九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严密防范、及时发现、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和危害社会治安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分析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将对整个乳制品行业生产重大影响, 除了短期内相关企业利益受损外, 这一行业的竞争主体、产品结构、企业架构、供应链等都将发生变化。随着行业内的各大知名企业纷纷被查出产品含三聚氰胺, 乳制品行业面临着信任危机。但是希望消费者能更理性地看待这件事, 相信国内的绝大多数乳品企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下, 能规范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从短期看, 消费者对乳制品失去信心, , 部分企业的产品可能会滞销。从长期来看, 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可能会经历一个延缓期, 大量外国品牌奶粉、其他乳制品可能会趁机抢占市场。

其次, 由于此次被曝光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常温保存的液态奶, 可能导致消费者转而消费新鲜的本地供应的低温奶, 这将促使各企业调整原有的产品结构。这一事件还可能引起各乳品企业现有架构的改革及供应链的重组。

最后, 此次事件还会一路波及到乳制品生产的上游环节。由于奶粉受污染企业纷纷停产, 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奶农因无处销售而倒奶现象。所以建立、健全原料奶和成品质量长期、持续的第三方检测制度, 加强奶站的监督管理, 规范原料奶收购秩序, 形成统一的规模化管理, 以保障奶源的安全供应非常重要。

四、三聚氰胺事件引发的思考

国家监管办法的缺失奶站属近几年才出现的经营实体, 目前国家对此既没有专门的监管办法, 也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 原料奶中间收购环节基本处于失控状态。所以在国家监管缺位的情况下, 使得整个乳制行业受盈利的驱使, 引发了三聚氰胺事件, 同时也将这个问题推到了风波浪尖。

验制度不合理那段时期, 全国范围内牛奶检测报告的结果令人十分忧心, 国内知名品牌蒙牛、伊利等产品, 均深陷三聚氰胺之中。乳制品行业几乎面临全面的信任危机。问题是, 这些企业的产品在出事之前, 都是经过国家质检部门检验合格的 (有的人可能有误会, 免检产品就是不检, 其实按照目前的规定, 免检也还是要检的) 。为什么原来合格的产品, 一夜之间都变成了杀手?笔者看来, 这一切的原因, 主要在于我们食品检验制度的设计。就在前两年, 我国的食品行业大多数还在实行企业送检制度, 就是企业自己采集样品, 送到质检部门进行检测, 检测费用由企业负担。其实一看就知道, 这样的制度设计有太多问题和漏洞。近两年, 全国各地陆续开始进行检验制度改革, 在许多省份, 送检制度已经基本被废除, 质检部门采取两条渠道取样:一, 随机到企业生产线取样;二, 到超市随机购买取样。也就是从生产终端和市场终端两个环节对食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管, 与企业送检制度相比, 这是一个进步。但现在的制度主要问题是:企业取样的频率原本就不高, 而市场取样的频率更低, 因为企业取样检验的费用原则上仍然由企业负担。目前多数内销食品企业都是每季度抽查一次。如果频率太高, 企业就会对政府的检测行为有抵触心理。另外, 政府检验部门采样检测后, 结果自己存档, 并没有法定义务告知企业和公众, 不能排除一些地方检测部门为了剩余费用而有意漏检、少检。

五、结语

总之, 要要确保食品安全, 除了完善和健全监测制度之外, 关键是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 加强协调配合, 狠抓工作落实, 及时、果断、有序、有效地解决好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食品的检测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三鹿奶粉中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事件, 曾一度成为国内乳制品企业及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本文对“三聚氰胺事件”进行了回顾, 对其重大的影响和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作了详细的分析, 以此来告诫从事食品检测工作的自己及同行朋友。

关键词:乳制品,三聚氰胺,检测,整顿措施,思考

参考文献

[1]袁立勇, 马朝卫, 杜亚辉.溶液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快速测定[J].河南化工, 2004.

篇4:豆制品质量不容乐观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5省市的腐竹、茶干、卤香干等非发酵性豆制品进行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31家企业的36种产品,检验合格22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1.1%。此次抽查结果显示,大型企业产品抽样合格率较高,而小型企业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25.0%,主要存在以下质量问题:

1.菌落总数超标。此次抽查发现,近三成的样品菌落总数超过国家标准。国家标准规定定量包装非发酵豆制品的菌落总数应小于750个/克,抽查发现超标最严重的产品菌落总数竟高达上百万个/克。

2.违反国家标准添加苯甲酸。苯甲酸是一种防腐剂,添加至食品中用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豆制品中不允许添加苯甲酸。本次抽查发现有些产品为了增长货架期,在豆制品中使用了苯甲酸,也有的是从配料中带入了苯甲酸。

3.非法添加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为原生质毒物,影响人体代谢功能,食后会引起畏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对肾脏有损害,为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化工原料。一些厂家在腐竹等豆制品中非法添加吊白块,以增加产量,改善腐竹的外观和口感。以往在抽查腐竹产品时曾发现类似问题,此次抽查在1种产品中检出了甲醛次硫酸氢钠。

针对此次抽查结果,国家质检总局责成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立即整改,严格复查。从严处理在产品中非法添加吊白块和苯甲酸的生产企业,问题严重的责令停产整顿,努力在生产源头把好产品质量关,为广大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豆制品是怎样炼成的

1.豆浆

将原料大豆经去杂、浸泡、磨浆、过滤、除渣制成的浆状液体。经高温灭菌的豆浆称为熟豆浆,不加热的豆浆称为生豆浆。

2.豆腐

又称大豆腐、水豆腐,是以大豆为原料,经除杂、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脑、蹲缸、加压成型等工序,制成的厚度在3厘米以上的各类制品。

(1) 南豆腐:也叫嫩豆腐,指用石膏作凝固剂制成的豆腐。质地细嫩,有弹性,含水量大。

(2) 北豆腐:也叫老豆腐,指用盐卤作凝固剂制成的豆腐。其特点是硬度、弹性、韧性较南豆腐强,含水量低于南豆腐,香味浓。

(3)内脂豆腐:属嫩豆腐,以葡萄糖-δ-内脂做为凝固剂制成的豆腐。市场上的盒装、袋装豆腐多为内脂豆腐。

3.腐竹

豆浆煮沸后,在降温过程中,豆浆表面结成一层薄膜,厚度在0.3毫米以下。干燥后,这层薄膜有浅黄色光泽,形状似竹,故名腐竹。若豆浆干燥后成片状物,则叫豆腐皮、油皮。

4.豆腐干

以中干或小干为原料,切成一定规格的方块,再放入老汤或盐水中煮熟、沥干,制得的豆制品。如香干、白干。

5.干豆腐

薄片状豆制品,又称豆腐片、百页。厚度在2毫米以下,含水量在52%-65%之间,弹性、韧性较强。

九种人慎食豆制品

豆制品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与动物蛋白相似,同样也含有钙、磷、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含有维生素Bl、B2和纤维素,最重要的是豆制品不含胆固醇。因此,有人提倡肥胖、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应多吃豆类和豆制品。其实,对健康者而言,营养来源单一是不可取的。所以,豆制品可做为蛋白质的来源之一,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豆制品虽然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但也并非人人皆宜,患有以下疾病者都应当忌食或者少吃:

1.消化性溃疡:严重的消化性溃疡病人不要食用黄豆、蚕豆、豆腐丝、豆腐干等豆制品,因为其中嘌呤含量高,有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整粒豆中的膳食纤维还会对胃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豆类所含的低聚糖如水苏糖和棉子糖虽然不能被消化酶分解而消化吸收,但可被肠道细菌发酵,分解产生一些小分子的气体,进而引起嗝气、肠鸣、腹胀、腹痛等症状。

2.胃炎: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不要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和引起胃肠胀气。

3.肾脏疾病:肾炎、肾功能衰竭和肾脏透析病人应采用低蛋白饮食,为保证身体的基本需要,应在限量范围内选用适量含必需氨基酸丰富的食品。与动物性蛋白质相比,豆类含非必需氨基酸较高,故应禁食。

4.糖尿病肾病: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当病人有尿素氮潴留时,也不宜食用豆制品。

5.伤寒:尽管长期高热的伤寒病人应摄取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但在急性期和恢复期,为预防出现腹胀,不宜饮用豆浆,以免产气。

6.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发作时,可饮用高碳水化合物的清流质,但忌食会刺激胃液和胰液分泌的豆浆等。

7.痛风:痛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所致,以高尿酸血症为重要特征。高蛋白、高脂肪膳食容易引起痛风,食物蛋白质多与核酸结合成核蛋白,其中核酸分解为嘌呤,继而分解为尿酸。因此在急性期,要禁食含嘌呤多的食物,包括干豆类及豆制品,即使在缓解期也要限食。

8.半乳糖及乳糖不耐受症:病人体内缺乏与半乳糖和乳糖分解、代谢有关的酶,在饮食上应忌食含乳糖的食物。豆类食品中的水苏糖和棉子糖在肠道分解后可产生一部分半乳糖,所以,严重病人应禁用豆制品,以免加重病情。

9.苯丙酮酸尿症:这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病。治疗主要靠食用特制的低苯丙氨酸食品来控制血液中苯丙氨酸的浓度,同时,还应注意禁食或少用富含蛋白质的豆制品和动物性食品等。

特别提醒

篇5:奶制品质量承诺书

为确保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且无任何问题乳品销售,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向食品流通监管部门及广大消费者郑重承诺:

一、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乳制品及含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认真履行法定义务,承当乳制品安全责任。

二、严把乳品质量进货关,不购进来路不明和没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乳制品和含乳食品,不经销、不存有、不藏匿问题乳粉,对现有销售、库存的乳制品进行清理,发现问题乳制品主动上缴给执法部门。

三、自觉建立和落实乳品进货检查验收、进货台账、乳品质量等管理制度。妥善保存原始进货票据和供货者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及乳制品检验合格的证明等文件,以备查验。

四、定期检查销售乳品、库存乳品的质量状况,及时清理问题乳品和过期、变质乳制品,并做好记载。对不符合乳品安全标准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问题乳品,一经发现,立即停止销售,并做好清仓下柜、退市、上缴工作,确保经销的乳品质量安全。

五、自觉接受消费者和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做到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承诺人(店名):

地址:监利县

篇6:奶制品质量承诺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朋友们:

大家好,(自我介绍……)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代表调味面制品企业作食品安全承诺表态发言,感谢领导对我的关心、支持以及同仁们对我的厚爱

在此,我代表各企业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一、本企业生产的食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质量安全规定,满足保障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要求。

二、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组织生产,保证持续满足食品质量安全的环境条件和相应的卫生条件。

三、严格执行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的进货验收制度,核对每批原辅材料检验合格证明。

四、严格执行出厂检验制度,产品生产记录、检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完整齐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销售,售出的产品要具有可追溯性,发生问题要及时召回,并依法进行处理。

五、不违反国家规定使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2760标准。

六、不在食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不使用非食品原料,坚决不使用不合格的原料进行生产加工;不超出许可范围生产加工食品;不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不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不使用未获证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或食品包装材料进行生产加工活动。

七自觉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倡导行业自律,切实履行企业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最后,感谢领导对我们企业工作的指导、监督,在此我代

表各企业向质监系统领导与监管工作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篇7:乳制品经营安全承诺书

为保证餐饮消费环节乳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此,我们向社会作出以下庄严承诺:

一、实行单位一把手负责制,配备专(兼)职乳制品管理员,具体负责乳制品采购、索证、验收、登记工作,确保不存在、不使用、不经营问题乳粉。

二、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乳制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并建立乳制品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乳制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

三、采取措施,保持所销售乳制品的质量。配备冷藏设备或者采取冷藏措施存放需要低温保存的乳制品。保证不购进、销售无质量合格证明、无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乳制品。保证不购进、销售过期、变质或者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乳制品。

四、一旦发现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乳制品,我们将立即停止销售,并追回已经售出的乳制品,同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承诺单位(盖章):

篇8:奶制品质量承诺书

供应链管理已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也开始普及。但是以往供应链管理的研究都集中于成本的优化和效率提高。质量方面的研究过于稀少。朱兰早在1994年就提出“二十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二十一世纪则是质量的世纪,质量优劣将成为国家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消费需求的方式的转变,奶制品已成为城乡居民的必需品,且需求量增长迅速,然而奶制品质量问题却成为奶制品发展的隐患。近些年生鲜食品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三聚氰胺事件、黄曲霉素超标等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奶制品的质量安全。颜忠娥( 2013) 提出供应链质量风险的本质表现为顾客需求满意度的偏差,供应链环境下的产品质量风险具有逐级传递并向下扩大的趋势效应。由此可见质量安全问题不是单个节点企业的问题,而是供应链上所有节点企业共同的问题。鲁齐辉、 朱道立( 2010) 在基于单个供应链和单个供应商的情景下提出在供应联盟中制造商参与到供应商的质量改进活动中,会激励供应商改进质量水平。华丽娟和常向阳( 2011) 的研究也证明农户的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受农户是否参加供应链组织以及参加供应链组织的模式影响,合作社模式下农户生产行为的安全程度高于协会模式。

目前对于供应链质量管理还没有明确的定义。Kuei和Made( 2001) 首先用3个等式对SCQM( 供应链质量管理) 进行了明确定义,SC = 一个制造和销售网络、Q = 正确的满足市场需求、M = 创造有利条件和加强节点企业之间的信任。麻书城和唐晓青( 2001) 研究提出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产品质量的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供应链管理下的产品质量控制。Robinson和Malhotra ( 2005) 认为SCQM是指正式的协调和整合节点企业过程中,通过衡量、分析、不断改进产品服务和流程,实现客户的高满意度。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是单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供应链网络所有节点企业的问题。通过对奶制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的问题分析,提出对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环节采取分层策略,以满足差异化的顾客需求。

2我国奶制品供应链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内奶制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解决奶制品安全问题成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诉求。本文认为产品的质量问题绝不是单个企业的问题,它是供应链上所有节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综合反映,正因为食品供应链在运行过程中,单个或部分企业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本文分析相关资料,总结出制约我国奶制品发展的原因, 为我国奶制品行业以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第一、我国奶制品标准体系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食品标准体系,大多数由政府颁布,理论上应该具有约束力和不重叠性质。但是由于各级标准的审批发布机关不同,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针对同一产品,甚至出现关键质保差异较大的问题。奶制品质量安全标准少、旧,而且很多老标准未及时修订,有的标准超过20年还未修订。1986年制定的乳品标准,直到三聚氰胺事件,才于2010年颁布新标准。

第二、不同层级顾客需求得不到满足。

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质量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不同的顾客需要不同的质量标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同时对产品质量的需求也出现了差异化。在食品行业,有的顾客追求新鲜、有的顾客追求高微量元素、有的顾客则追求高性价比。企业提供的产品最终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如今顾客需求出现了差异化,产品未能满足差异化的顾客需求。

第三、部分节点企业过度追求成本降低。

产品质量是依靠整条供应链上的企业共同努力来保障的。部分节点企业盲目的追求成本的降低,危害了整条供应链的发展。如三鹿奶源供应的污染直接导致下游三鹿企业的倒闭。福喜变质肉事件导致麦当劳、肯德基的食品受到广大顾客的质疑,客流量惨淡。

第四、技术普及率低。

奶制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很大程度是运输过程中缺乏监控。由于冷链物流的建设投资巨大,单个企业很能完善的建设冷链物流,设备上往往落后。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一时疏忽往往会影响生鲜食品的品质,甚至直接导致奶制品无法达到质量标准。建立及时的信息反馈有助于奶制品运输的发展。

3从供应链质量管理角度解决顾客需求问题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从供应链质量管理的角度在供应链各个环节提出分级策略。

2. 1原料分级

食品源头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原料的质量应该分不同层级,制造商采购原材料时候可根据不同等级,决定购买价格。这种利益挂钩机制能有效促使原料供应商安全可靠的生产和保存原料,以保证原料的质量。

目前奶制品企业都致力于高端液体奶市场的开发,发展高端液体奶市场的首要问题便是奶源问题。为获取稳定优质的奶源,国内如伊利、蒙牛、光明等企业都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奶源基地。蒙牛依托现代牧场、伊利与奶源社结盟、完达山背靠香坊牧场、三元和光明依靠大型国有牧场。从大体上来看, 收购大型牧场的原料奶会比普通原料奶高出12% ~ 27% 。各大奶制品企业发展各自的奶源供应牧场,目的就是从原料开始将产品加以区分。

2. 2产品分级

企业为获取利润往往会采取减少成本的措施,这种措施超出了合理范围就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最终导致产品质量危机。本文从另一种角度提出措施以供企业借鉴,如今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质量,价格的敏感度逐渐减少。企业应该对产品进行分级,提供不同的价格选择。 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提高利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为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各乳制品企业致力于增加产品线的长度和深度。如蒙牛的特仑苏产品系列逐渐增加了低脂奶、有机奶、纯牛奶等产品; 伊利金典系列也推出了有机奶、 纯牛奶、均衡双蛋白奶、低脂奶等产品; 光明包括优 + 系列、优倍系列、致优全鲜乳、建能舒平牛奶等产品; 三元包括极致系列、三元特供专用纯牛奶等产品。各品牌奶产品显示出不同的差异性。特仑苏、金典、营养舒化主要推出常温奶; 优倍、极致则将重点放在低温奶。各品牌中奶产品的卖点也有所差异。

2. 3质量标准分级

在我国出现了标准混乱的局面,这严重影响了奶制品质量安全。我国应加快完善各项国家标准,在此基础上与各食品行业龙头及优秀企业沟通,制定不同的质量参考标准,以供追求高质量产品的企业规范自身产品。

奶产品的依据主要是企业标准,国家标准相对缺乏。现在国内乳制品企业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自我区别其产品的功能: 1强调原奶主要指标的数值高于国家标准,如特仑苏纯牛奶大力宣传其乳蛋白含量3. 3% ,超出国家标准13. 8% ; 金典系列产品宣传其乳蛋白含量3. 5% ,超出国家标准18. 6% 。 2强调添加有益物质。特仑苏强调其产品添加造骨奶蛋白, 有助于提高人体骨密度。相对于传统的奶制品的补钙功能, 其在这方面的优点更加突出; 营养舒化奶产品则强调添加了 “膳食纤维”。3强调微滤除菌等奶制品加工技术。如优倍高品质产品强调的是: 采用了72 ~ 85℃ 的巴氏杀菌法、低温浓缩工艺及新鲜屋包装。

2. 4物流分级

食品的差异化对物流的需求也呈现差异化。在我国物流没有明确的划分。比如奶制品、生鲜品对物流的技术要求较高。企业应根据产品的特点以及物流的成本对物流进行分级,满足不同层级原材料及产品的需要,最终为顾客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满足顾客差异化的需求。

就伊利而言,在国内奶制品行业,伊利拥有最完善、最丰富的运输线,具体包括有铁路集装箱、海洋运输、机保车、公路运输、集装箱五定班列运输、铁海联运以及公海联运等。同时,伊利也吸收了第三方物流的模式,主要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产用不同的物流, 从而协调质量与成本问题。

2. 5顾客差异化需求

现有研究已证明顾客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供应链上不同节点的企业最终目的就是满足顾客需求,只有满足顾客需求的企业才拥有竞争力,才能占据市场份额。供应链质量管理要求从整个供应链网络考虑,保证各个环节产品的质量,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3结论

篇9:鉴别羽绒制品质量的技巧

二.拍。用手轻拍几下,如果针脚处有粉末喷出,说明羽绒内含的灰粉多,质量差,抓一把迅速放松,如果很快鼓起来,说明其中含绒率高,羽绒蓬松,弹性好,质量高。

三.摸。用指头仔细触摸,看手感如何。如果感到有布满火柴梗、大头针般的毛片,说明含绒量在30%以下。含绒量在50%左右的,也会明显摸到有大头针般的毛片。如果手感柔松,基本摸不到毛梗,说明含绒量在70%以上,质量较好。

四.闻。质量好的绒制品应闻不到异味,如果有腥臭味或其他异味,说明羽绒没有经过复杂工艺处理和严格的水洗消毒,质量不好。

五.掂。一般重量越轻的羽绒制品,其含绒率越高,质量越好。反之,质量就越差。

六.搓。用食指和拇指分别放在绒制品的正反面轻轻揉搓。如果感到越来越薄,但很难把绒全部搓开,说明质量较好;如果轻易就能全部搓开,并能摸到里外两层内,说明含绒率低,质量较差;如果感到里面有一层厚物,搓不开,则可能内含腈纶棉而非羽绒。

篇10:奶制品质量承诺书

本公司全面响应你公司的供货招标文件,评标办法及招标答疑等文件的所有内容和要求,该项目如由我公司中标,我公司愿做出以下郑重承诺:

1、供货质量:保证达到合格等级;若在供货过程中验收未达到合格等级,自愿扣取该项目的合同保证金10000元作为违约金。

2、供货期:保证接到你方电话通知后2天内完成供货。因我方原因拖延供货期自愿接受合同总造价的1‰每天的罚款,罚款总额不超过合同总造价的5%。由于我方原因导致总工期延误超过20个日历天的,贵方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单方解除合同并重新更换施工单位。

3、安全承诺:保证不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如因我方原因出现安全事故,一切责任及费用由本公司承担。

4、经过认真研究你方的招标文件,我公司充分理解承认并严格遵守招标文件中的所有条款,发挥自己企业的综合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期望。贵单位的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和本承诺将构成约束我们双方的合同。

5、坚持诚实守则的原则参与市场竞争,严格按照资质等级和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揽业务,不挂靠、转包本项目,不转借企业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及项目经理职业资格、职称和获奖证书,否则,愿接受有关职能单位的行政处罚。

6、不以买标、卖标、围标、串通投标,请人投标和代人投标以及行贿,回扣等不正当参与投标,不以弄虚作假,窃取商业秘密和诋毁同行等手段承揽项目,如有上述行为被各级职能部门查处,愿依法接受处罚。

7、十一、本承诺书一式四份,招标单位二份、投标单位一份,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备案一份。

特此承诺

承诺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名):

篇11:奶制品质量承诺书

甲方:

乙方:(供货方)

为了加强学生食堂进化渠道,规范购物透明,确保师生用餐卫生安全,严格执行食品法律、法规,经双方协议,特制定有关协议如下:

1、乙方所提供的食盐、佐料必须从正规渠道所进,并保证食品安全。

2、杜绝出售假冒、劣制食盐及佐料。

3、价格随行就市,旦略低于市场价。

4、乙方必须提供营业执照及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5、乙方隐瞒实情,以劣充好,所引起师生身体不适、食物中毒的,一切后果由乙方承担,并负法律责任。

6、此协议书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7、期限:年月止

甲方:

乙方:(供货方)

篇12: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打击伪劣絮用纤维制品制售行为,提高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维护絮用纤维制品交易各方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体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销售絮用纤维制品,将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用于经营性服务或者公益活动,以及对絮用纤维制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絮用纤维制品是指以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其加工成的絮片、垫毡等作为填充物、铺垫物的制品;包括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和非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絮用纤维制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中国纤维检验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规定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质监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絮用纤维制品的质量监督工作。设有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的地方,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委托专业纤维检验机构依法对絮纤维制品质量实施监督(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统称纤维质量监督机构)。

第四条:禁止生产、销售或者在经营性服务或者公益活动中使用劣质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是劣质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

(一)以本办法第六条所列明的禁用原料生产的;

(二)以本办法第七条所列明的限用原料生产的;

(三)以非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冒充的;

(四)其他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有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但不符合该标准的。

第二章 质 量 义 务

第五条:絮用纤维制品原料的质量,应当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用于加工制作絮用纤维制品的再加工纤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包装要求;禁止作为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原料的再加工纤维,其最小单位产品包装的显著位置应当标注“禁止用于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的警示。再加工纤维的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条:严禁将医用纤维性废弃物、使用过的殡葬用纤维制品、来自传染病疫区无法证实其未被污染的纤维制品、国家禁止进口的废旧纤维制品以及其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纤维和纤维制品等物质(以下统称禁用原料),用于加工制作絮用纤维制品、其他纤维制品以及相关原料。

第七条:不得将下列物质做为生产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的原料(以下统称限用原料):

(一)被污染的纤维及纤维下脚;

(二)废旧纤维制品或其再加工纤维;

(三)纤维制品下脚或其再加工纤维,但符合国家规定的除外;

(四)二、三类棉短绒;

(五)经脱色漂白处理的纤维下脚、纤维制品下脚、再加工纤维;

(六)未洗净的动物纤维;

(七)发霉变质的絮用纤维;

(八)国家规定的其他物质。

第八条 絮用纤维制品生产者应当具备下列质量保证条件:

(一)必要的人员、设备、工具、场地;

(二)健全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组织生产所必需的标准;

(三)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絮用纤维制品生产者应当进行原料进货检查验收和登记,验明絮用纤维制品原料符合相关质量要求以及包装、标识等要求。

生产者进行再加工纤维原料进货检验验收和登记时,应当验明用于加工制作絮用纤维制品的再加工纤维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包装及标识要求。

第十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絮用纤维制品质量负责。

絮用纤维制品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要求及其他法定要求。

絮用纤维制品标识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要求及其他法定要求。

第十一条: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应当标注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标识;其中以纤维制品下脚或其再加工纤维作为铺垫物原料的,还必须按照规定在标识中对所用原料予以明示说明。第十二条:非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除依法标注标识外,还必须按国家规定在显著位置加注“非生活用品”警示。

第十三条:生产絮用纤维制品,应当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第十四条:销售絮用纤维制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建立健全并执行进货验收制度,验明絮用纤维制品质量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二)采取适当措施,保持销售的絮用纤维制品的质量;

(三)销售的絮用纤维制品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标识;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是以纤维制品下脚或其再加工纤维作为铺垫物原料的,在标识中必须有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明示说明;属非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的,必须在显著位置有“非生活用品”的警示;

(四)国家规定的其它要求。

第十五条:将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用于经营性服务或者公益活动的,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第十六条:将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用于经营性服务的,应当自行对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对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不合理危险的或者已经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标准的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应当及时更换。

第十七条:禁止以不合格絮用纤维制品或原料冒充合格产品,禁止在絮用纤维制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禁止将前款规定的絮用纤维制品用于经营性服务。

第十八条:不得伪造絮用纤维制品产地,不得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第三章 质 量 监 督

第十九条:纤维质量监督机构应当依法对絮用纤维制品质量实施监督检查。

纤维质量监督机构在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根据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应当依法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

第二十条:根据监督检查的需要,可以由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等具有法定资质的产品质 量检验机构对絮有纤维制品质量进行检验;需要抽样检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第二十一条: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以及将生活絮用纤维制品用于经营性服务或者公益性活动的,可以委托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等具有法定资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对絮用纤维制品进行质量检验。

第二十二条: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等具有法定资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进行絮用纤维制品质量检验,必须执行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结果,保证检验结果合法、有效。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投诉和举报。纤维质量监督机构对受理的投诉和举报应当进行核实,并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二十四条:省级质监部门根据监督检查和举报等情况,负责组织确定本辖区内絮用纤维制品质量违法行为较突出的重点区域、场所,并报请当地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该重点区域、场所的质量违法行为进行整治。

第二十五条:纤维质量监督机构根据监督检查、委托服务以及核查后投诉举报等情况,建立絮用纤维制品相关单位或个人的质量档案。

纤维质量监督机构根据质量档案,按规定对絮用纤维制品相关单位或个人的质量信用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衽分类监督管理。有关絮用纤维制品质量信用评定的方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包庇、纵容絮用纤维制品质量违法行为,或者拒绝、阻挠、干预纤维质量监督机构依法对违反本办法行为的查处。

第二十七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工作人员对絮用纤维制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第四章 罚 则

第二十八条:在生产、销售活动中违反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产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在经营性服务中违反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在公益活动中违反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更换合格产品,向有关主管部门进行通报。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责令整改,并记入其质量档案;对限期内不予整改的,可以予以公告。

第三十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予以警告,并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予以警告,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三款、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等

(三)项规定,未按本办法要求标注标识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四条进行处罚;其中未按本办法规定标注有关原料明示说明警示语的,按照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的处罚规定处罚。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六十二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六条:其他违反本办法和产品质量法律法规规定,构成违法行为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纤维质量监督机构在职权范围内依法实施。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所称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是指日常生活中与人体密切接触的絮用纤维制品。

本办法所称非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是指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以外的絮用纤维制品。

第三十九条:絮用纤维制品进出口检验检疫监督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四十条:本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篇13:血液制品安全及质量控制

自实施献血法和血液制品管理条例以来,我国无偿献血率已经达到91.3%,其中自愿无偿献血为71.5%,安全性明显提高,但由于外科手术的发展,全国用血量还是面临短缺和污染的危险,又由于“窗口期”和漏栓率的存在,绝对安全的血液只占所有输血时的40%左右。而当今不必要的输血高达25%~50%,因此对属于特殊药品的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就当引起重视[2]。

1 血液制品存在的安全性风险

血液制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对于其安全性的风险一般由原料血浆及生产制作中的局限造成。其中原料血浆的安全性更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可靠性,甚至血液制品企业的生死存亡。

1.1 经原料血传播的病原体

已有和新发现的病原体有16种:细菌、梅毒螺旋体、疟原虫、人免疫缺陷病毒(HIV-Ⅰ、HIV-Ⅱ)、人类嗜淋巴病毒(HTLV-Ⅰ、HTLV-Ⅱ)、甲肝病毒(HAV)、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丁肝病毒(HDV)、戊肝病毒(HEV)、已肝病毒(HGV)、巨细胞病毒(CMV)、微小B19病毒(ParvoB19)、人疱疹病毒(HHV-6、HHV-8)、TT病毒(TTV)、变异型克雅病(vCJD)等。由于我国是肝炎大国,以上几种肝炎病毒严重威胁输血的安全,其中HCV90%是经过输血传播的。以上病毒的存在使我们在采集健康原料血浆时困难重重,而且所面临的新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如WHO规定SARS患者在康复期的任何阶段都不能成为供血者[3]。

1.2 生产条件局限所致的感染

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创新,血液制品的生产工艺从盐析法、利凡诺法发展到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低温乙醇Cohn6/9法或N-K(Nitschmann-Kistler)法。部分厂家采用压缩过滤法取代离心分离法用于生产,也有个别厂家采用Pharma Frac层析工艺,对某些特定组分,还结合采用其它的提纯方法。一种全新的“仿生亲和层析”工艺,它针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特点,研制出稳定、专一、高效的亲和层析载体,可以用于白蛋白、抗体、FVⅡ或胰岛素、眼镜蛇神经毒素等的大规模分离提取。在发展新生产工艺的同时各个生产企业也开发了许多检测系统以及在制品制造过程中加入各种灭活手段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存在的原因还不能说现在生产出来的血液制品能达到绝对安全可靠的程度[4]。这些原因大致包括:因“窗口期”和“免疫静止携带者”的存在,使用检测结果虽为阴性,但实际上感染性致病因子已经存在;检测方法的局限使得对某些致病因子、新出现的感染性因子及新的变异株还缺乏认识或缺乏检测手段,如常规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对HBV新的变异株无法识别、至今仍对非脂包膜病毒(HAV、B19)的灭活没有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管理原因导致检验结果的人为错误[5]。

综合以上各种客观和主观存在的原因,要实现血液制品的绝对安全可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

2 血液制品的质量控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血液制品行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生产规模,血液制品的质量控制也逐渐向国际水平接轨。从总体上来讲,国内在血液制品质量控制标准方面基本上与国外一致,某些项目甚至比国外标准还要严格,但整个质量控制体系同时也明显存在着技术储备相对不足、检测设备型号陈旧、创新手段不多等问题。另外,在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方面,病毒灭活工艺及其灭活病毒效果的验证,以及原料血浆的病毒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与国外通行方法还有差距。异源血浆蛋白制品所涉及细胞膜基质的检测,基因重组血浆蛋白质的纯度检测,以及血浆蛋白生物活性与结构的相关性检测亦无先进方法。因此要使血液制品逐步接近所谓时“绝对安全可靠”必须依靠科学严格的综合保证体系来实现。

2.1 国家管理部门的强制管理

国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采供血事业行使极为严格的监督管理。目前我国涉及血液制品行业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等,为血液制品生产的整个过程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标准,为保证血液制品的安全提供了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的标准。

2.2 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技术标准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我国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GMP组织生产。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它对生产各环节的管理以及软硬件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保证制药过程的规范性,稳定性以及保证制品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2.3 检测技术的创新

血液制品的质量控制涉及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包括生物化学、免疫学、分析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病毒学、血液学和蛋白质学等,质量检定方法多为经典的常规方法,这已经成为新型血液制品研制快速发展的制约,建立以高技术支持的与国际接轨的血液制品质量控制体系已成为必须。

利用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手段,通过结构分析、PCR、生物芯片等多学科多交叉的现代科学技术,开展血液制品的病毒核酸检测,蛋白种属鉴别、蛋白质纯度检测、蛋白质的功能结构检测、异源蛋白的免疫原性检测、蛋白有效成分检测和蛋白稳定性等内容的检测。以期构建出完整的血浆蛋白质病毒核酸检测体系、血浆蛋白质鉴别与免疫原性检测体系及血液制品质量控制的信息处理系统等[6]。这些新技术及新体系的应用势必成为保证血液制品安全的坚强卫士。

在经典和现代的检测基础上,还必须使用现代技术对血液制品进行灭活处理。在灭活技术中根据制品的不同特性和要求,可采用巴氏法、低pH法、DV50过滤法、干热法、S/D法等,为了保证灭活完全,在生产过程中应倾向于采取双灭活措施。

随着生产、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血液制品的种类、质量、安全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其不可替代性所以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只有在这种关注下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生产,才能得到高品质的产品,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ⅩⅤ-ⅩⅪ

[2]邓硕曾.新世纪血液保护的展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7(6):349-351

[3]邓硕曾,张兰,刘进.预防SARS应加强安全用血和血液保护.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2):124-125

[4]王克义,王惠,孙安堂.血液制品的安全笥及工艺研究趋势.泰山医学院学报,2002;23(3):315-317

篇14: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探析

关键词: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前言

食品安全是关系社会的稳定、人们的健康和食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豆制品因营养丰富、价格低廉,长期以来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近年来,一些豆制品的质量安全事故将豆制品的安全问题推向公众的面前,促使群众、食品安全检查机构、生产企业对豆制品质量安全做以重新的思考。应该在已经成型的经验基础上,将目光锁定在豆制品生产和流通的关键环节,通过现代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方法,建立适合于豆制品質量安全的监管体系,用预防和及时处理的策略保证豆制品的质量安全。

1.豆制品概述

1.1豆制品的概念

豆制品的概念分为两种,其一,广义上的豆制品:是指以大豆、小豆和绿豆等各种豆类为主要原材料,经过泡制、发酵、粉碎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食品,例如,豆芽和茴香豆。其二,狭义上的豆制品:一般指由大都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制成豆浆,通过发酵或添加其他物质固化形成的食品,例如,腐乳、酱油、豆腐和腐竹等。本文研究从生产和社会的实际出发采用狭义上的豆制品概念。

1.2豆制品的特点

首先,豆制品营养丰富,豆制品富含人体所必须的蛋白质和脂肪,同时在提供特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方面也有其他食品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三高”人群和青少年人群不可多得的低糖、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食品。其次,豆制品具有保健功能,豆制品富含大豆蛋白和大豆异黄酮具有预防骨质疏松、减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豆制品中低聚糖具增殖下消化道内双歧杆菌的功能,豆制品中的卵磷脂是植物性食物中健脑效果最佳的脂类,大豆多肽是对抗高血压和癌症的保健品。其三,豆制品蛋白质摄入的性价比高,豆制品价格低廉,是社会各阶层都可以接受的商品,且其蛋白质含量较高,这有效提高了群众蛋白质摄入的性价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豆制品的作用将无法取代。最后,豆制品易腐败性,由于豆制品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客观上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培养环境,如果在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将会引起细菌的大量繁殖,对食用后人体产生严重的损害。

2.豆制品常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2.1豆制品原料中微生物数量超标

引起豆制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泥土、残留农药、重金属、大肠杆菌和革兰氏菌在大豆的种植、晾晒中并未完全清除,传统的豆制品生产工艺中先期处理不当,这两项因素综合作用引发豆制品中微生物数目超标,进而导致豆制品腐败

2.2豆制品加工过程卫生条件不合格

长期积累的传统工艺对豆制品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不严格,豆制品生产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在此应该强调,一些企业和个人对豆制品生产卫生重视不够,操作程序不规范,包装污染,以及环境污染都是造成豆制品二次污染的重要原因。

2.3豆制品加工中辅料投放存在隐患

在豆制品加工中经常要投入辅料进行固化,例如,豆腐的加工过程中,加入石膏或盐卤等辅料作为凝固剂,在投放凝固剂的过程中不但可能带入杂菌对豆腐形成污染,而且能带入重金属盐危害消费者健康。

2.4豆制品发酵过程中有害菌超标

对于需要发酵的豆制品,如果采用的发酵方法不当,有可能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对人体产生毒害,出现严重的腹泻和呕吐。

3.建立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的方法

3.1豆制品生产原辅料质量的监控

豆制品质检部门应该采用不定期随机抽查的办法对豆制品生产企业的大豆进货进行质量检验,督促豆制品企业在进行原辅料采购过程中,做好各方面的验收与预防工作。大豆应符合GB8612和相关标准的要求,食盐应符合GB5461的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 B2760要求,其他原辅材料应符合相应产品的国家规定和行业业标准。

3.2豆制品生产环境的卫生监控

首先,从生产设备来说,所有用于生产及可能接触产品的设施、设备、工装器具等,应使用无毒、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洁消毒的材料制成。其次,生产车间布局来说,生产车间面积、高度满足豆制品生产环境的卫生需要。其三,从操作人员个人卫生来说,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持证上岗、定期体检。最后,从加工过程来说,豆制品生产应该严格按标准的工艺流程加工,防止交叉污染,切实保证豆制品生产的质量安全。

3.3豆制品成品的质量安全控制

豆制品成品检验和控制包括由企业自行检验、流通领域检验和卫生质检部门检验,在实际的质量检验和监控中对豆制品的检验指标和检验方法基本相同。豆制品企业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将豆制品质量安全事故控制在初始状态;流通领域进行质量抽查检验,对豆制品质量向生产企业进行反馈向卫生质检部门进行上报;质检部门进行系统的质量检验,首先应该定期抽查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抽查不合格产品记录,抽杏零售单位验收记录,然后根据抽查结果和检验指标制定出相应的豆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结束语

上一篇:草房子读后感读书心得500字下一篇:以h开头的单词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