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部的工作

2024-04-13

心理发展部的工作(精选8篇)

篇1:心理发展部的工作

心理发展部2011年工作总结

该学期内,在我部门成员与心理保健员共同努力下配合院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圆满成功,现总结如下:

一·日常工作

1.部门例会,每周的部门例会都会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及时召开,会议上下达各工作及通知等相关内容,每次都有相应的会议记录。

2.办公室值班(具体事项由办公室负责)。

二·活动总结。

1.运动会

运动会期间,我部配合我系的体育部做好了带领运动员的入运动场的工作。期间,部门成员准时签到,而且工作认真尽责,有效地为我系运动员在场上尽显风采出了一份力。2.“谈心”活动

所谓“谈心”,顾名思义,即为面对面,心对心地交谈。此活动的目的在于为同学提供一个倾诉心里话平台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同学之间友谊,同时还能够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如自杀等。

该活动于11月初正式开展,到现在为止,已向院心理发展部交齐相关的记录材料。此活动的结束时间为2011——2012学年结束。

整体来讲,此活动进行的顺利,心理保健员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尽心尽责的帮助同学克服该工作会遇到的害羞,对心理保健员不信任等困难,顺利地完成了工作。可以讲他们是最大的贡献者。当然其中也不乏对此活动含糊其事的,毕竟该活动需要广大同学的配合,遇到的困难也大,所以造成其对工作的消极,这点还有许多待发现的等着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改正。

3.心理情景剧剧本创作大赛

该活动是为下学期的心理情景剧大赛做准备,活动目的就不陈诉。

可以说这是本部门这学期以来最大的一个活动,本来我以为作为理科生的专业,大家对这个活动的积极性不会很高,但结果出乎我意料。首先作为理科生,我们并不强求质量,因为那是能力问题,但同学们的态度很好。

而这里也出现了工作上问题,评选作品时没有一个完整的评选体系,这直接与“公平公正”原则相悖,所以这是该汲取的经验。

活动共评选出三个优秀的作品,并届时进行颁奖仪式。

4.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为让心理委员及干事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与一些涉及本部门相关心理常识等,院心理发展部应广大学生的心声开展了这么一个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讲座由院心理咨询老师为我们授课。我系的心理委员与干事都准时到场听课,并有

些做了相关的记录。

三·个人总结与展望

在我们部门里仅有六人,我想说说对他们的评价,因为相对活动也较少,并不能很全面的了解所有成员的工作态度等。至今为止,我很高兴也很欣慰他们能够尽力的配合我的工作,都让我很满意。

当然也有做得不够的地方,比如说自己在与上级汇报工作的地方不够积极,而不足是必然存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改正。

至于特色活动,我还是坚持对干事与心理委员说过的那句话:要么不搞,要么就搞出一个对学生有意义,有作用的活动来,而不是总是让我们感觉在敷衍。现今的大概轮廓是在下学期开展一个心理座谈会。

最后,一学期的结束,代表着另一学期的开始,真理不用我重复,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超越过去的,还有现在的。

2011.12.1

篇2:心理发展部的工作

展部工作总结

站在岁末,透视过去一学期,工作的点点滴滴时时在眼前隐现,回眸望去过去的一幕慕,在没察觉中充实眼睑。似乎初进学校的影像依然就在心头展现!当初进入心理发展部的喜悦还留在脑际呢!在部长的带领下,我们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活动,主要是两个时间段,一个在上半学期,一个在下半学期。具体总结如下: 上半学期:心理情景剧。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同学们有一个表现的舞台,让同学们也可以更好的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这次活动512语教4班获得一等奖。这次活动能够圆满完成都是通过大家的努力,大家都辛苦了。但是大家的表现,我有些失望,因为就是一直很被动的感觉,所以希望同志们能够积极主动一些,而且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了,我们想要的成果还是会有的,所以,大家继续加油。

下半个学期的五月份是心理月,所以围绕着心理月,我们展开了一系列活动。首先是心理素质拓展大赛,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活动,所以花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多,而我们也不负众望,获得了全校第一名,非常感谢十位参赛人员的努力,特别要说一下我们部门倪梦甜和程文,就是他们的督促,使我们更有把握为系争光。第二个活动是心理主题班会和黑板报,围绕着“读人物传记,谈人生理想”的主题来召开一次班会,这一次的班会总体表现都不错,513语教1班,313语教1班,313语教2班,512语教5班是表现比较突出的班级。第三个活动是围棋跳棋比赛,我们人文系的同学们也有很突出的表现,第四个活动是征文活动,我们人文系就占了一大半的名额。学校还组织了同学们电影欣赏,心理咨询,心理知识宣传。同学们都很配合我们部门的工作。但我们希望同学们要会发电子邮件,因为很多事情写电子邮件会方便快捷一些,所以希望同学们最起码会发电子邮件。

本学期工作告一段落,有成功也有失误之处。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将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扬长避短,积极思考,积极实践,去迎接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创新理念,开拓进取与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作风逐步走向完善。我们坚信:只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动的工作,无悔的付出就一定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2014年6月30日

心理发展部

篇3:心理发展部的工作

关键词:咨询,教育,心理健康,人格完善

近年来,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逐渐凸显, 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的重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是当代大学生的迫切需求。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

在高校中, 当前承担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部门是学生工作处下设的心理咨询中心 (各校称谓有些不同, 以下统称心理中心) 。高校的心理中心主要承担以下几项重要工作:①危机干预;②个体/团体心理咨询;③课程教学和讲座;④科研工作;⑤行政事务。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 工作重心以咨询为主教育为辅, 危机排查和干预是重中之重

高校的心理中心大多以咨询为主, 以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干预为第一要务, 只有少数高校能够做到重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清华大学, 在校学生约26000人, 咨询中心每年授课门数18门, 讲座场数60~80场, 参与的学生有26000人次左右。此外, 每年约有1000人使用心理中心。[1]大部分高校心理中心的工作重心仍然以咨询为主, 重点做好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干预。各学院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问题, 会第一时间联系心理中心的老师, 心理中心也是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2014年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3393人, 各类研究生9820人, 外国留学生829人。心理素质教育中心50%的经费和近80%的人力重点服务于5%的在校生 (咨询、排查和约谈) 。咨询中心在师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像是一个消防员或者医生, 它以化解心理危机为重点, 以解决心理障碍为主。

(二) 师生比例偏大且从业人员所受临床专业训练不充分

我国的学校处于一种重视成绩的社会氛围之中, 心理咨询因其工作成绩难以量化, 工作效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奏效而容易被忽视。美国有关行业协会的专业标准是1000~120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人员。根据一项对国内26所的高校调查表示, 接受调查的高校共有学生516322人, 心理健康专职教师47人, 折算师生比约为1∶10985人。[2]近五年, 虽然一些高校陆续都按照要求实现了3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 但是依然还有很多高校心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数量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甚至还有一些高校的咨询中心只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从专业水平上讲, 由于中国的心理健康事业起步较晚, 虽然目前高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大部分人有心理学硕士或者博士学位, 但是大部分人毕业时没有受过严格的临床专业训练, 所以咨询专业水平的提升主要依赖于从业后的各种培训。

(三) 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度低

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因此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而且他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对这门课程十分重视, 要求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但是在中国这门课程却并未受到如此高的重视。[3]目前中小学教育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学生从小就缺乏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致使青少年阶段的很多成长任务如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 自主和独立的意识等都没有完成, 致使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由于各所高校心理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偏少, 面对应接不暇的教学、科研、咨询和行政工作任务, 很多学校在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上用力偏小, 所以很多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依然存在偏见, “不听、不闻、不看”的现象还十分普遍。2014年, 北京科技大学心理中心的咨询量突破了3000人次, 在北京市各高校心理中心的咨询数量上位列前三, 相对比斯坦福大学在校学生约16000人, 咨询中心每年接待8000多人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校生22000人, 咨询中心每年接待11000~12000人次。[1]美国高校和中国高校咨询人数的差异和大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理念有重要关系。

二、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探索

(一) 公众形象转型:从问题干预中心转型为成长发展中心

高校以教育为己任, 高校的心理中心在师生中树立的形象如果由“问题中心”, 变为“健心馆”, 追求成长的同学会更喜欢中心, 也更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就像追求健康的人会更喜欢去“健身馆”一样。这种形象转变的最直接的益处是减少现实中潜在的危机学生, 根本的益处是可以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假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负10分到正10分, 通过积极正向的理念传授, 可能将一个心理健康分数为-2分的同学转变为+2分的同学, 同时也可以将心理健康分数为6分的同学提升为8分的同学。

那么如何转变心理中心的公众形象呢?一是扩大宣传。通过课程、讲座、团体辅导和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性教育;二是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为专业咨询师的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提供时间和经费支持, 并逐步增加专职咨询师的数量。只有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才能有效帮助同学解决困惑, 也更容易为心理中心树立口碑。

(二) 工作内容转型:以咨询、危机干预的工作为主转型为咨询和教育双向并重

长期以来, 我们容易将导致心理危机的事实本身看成是心理危机的根源。事实上, 它仅仅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真正的原因是学生心理上存在不健全的部分, 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咨询和危机干预, 还要关爱所有学生的心理发展。因为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 学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 心理压力不断增加, 心理不健全的学生随时可能因为考试失利、恋爱等生活事件诱发焦虑抑郁情绪, 造成危机事件。所以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 通过咨询解决心理问题, 更重要的是扩展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潜能开发和人格完善服务, 所以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普及性作用, 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

(三) 工作模式转变:以被动性干预转型为主动性激发

高校心理中心的普遍设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 由于西方心理咨询开始秉承的理念是要求来访者有主动求助的意识,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高校的心理中心奉行的是“等进来”的理念。由于中西方的文化有很大差别, 西方高校的学生没有班级建制, 没有党团组织, 没有集体住宿 (大部分学生) , 没有太多校方组织的学生共同的活动, 没有共同的修课计划。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的普及性以及宗教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影响根深蒂固, 美国大学生生活独立性及心理成熟水平要高于中国学生, 没有大规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中国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普遍不被重视, 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成熟水平低, 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1]如果我们不论国情按照美国的心理中心的运作模式开展工作只能服务不到10%的同学, 90%的同学会对心理健康不了解, 不关注。然而, 大学生中的心理亚健康问题日趋明显和严重起来, 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由被动性干预到主动宣传并激发他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十分重要。一是主动实施全面的具有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讲座、团体活动等, 强化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 营造全校心理健康关爱氛围, 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竞争力, 培养自我成长型人才, 使学生的内心与外在的环境更好的相协调, 更好地成长成才。北京科技大学心理中心在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念上做了大量工作, 比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入手, 每年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实施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 组织全体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到中心逐个进行体验, 内容是一小时的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心理中心的各种服务项目。该课程2011年荣获“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一等奖”。此外, 中心以学生社团阳光心理协会为依托, 借鉴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 运用朋辈辅导的组织模式, 通过分组讨论、互动游戏、手语合唱等形式, 组织所有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快车”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接受与认可程度, 个体和团体咨询量逐渐上升。二是调动学生提高自身健康的主动性。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取决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同样,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目标的实现, 必须使受教育者将教育施加的外部压力主动转化为自身发展需求的内在动力, 即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心理教育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唤起其强烈的成长动力。实践证明, 以教师为引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体验式教学实践中效果卓著, 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关爱自身健康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李焰, 马喜亭, 中美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7) .

[2]李卫红,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Z].2008.

篇4:心理发展部的工作

关键词:罪犯心理矫治;现状;问题;发展构想

监狱系统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起步较早,但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参差不齐,有些省份经过十多年的理论探索以及实践总结了丰富的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和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且心理矫治队伍的建设也处于系统内前列。总体而言,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开展对稳定罪犯情绪、维护监管秩序、提升罪犯改造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应看到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本土化以及特色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一、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困境

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具体开展中,一些问题成为影响该项工作长远发展的障碍,需要不断修正。监狱目前的心理矫治工作在设施、设备以及经费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大,以某省为例,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规范化达标建设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监狱系统的前列。而在人力方面,监狱民警获得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以某监狱为例,监狱现有民警四百余人,拥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人数有一百四十余人,约占总人数的35%,而有些监狱的人数比例相对更高。然而尽管如此,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发展却还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各单位真正投入到该项工作的民警数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保障性问题

1.专业化保障缺乏

监狱心理矫治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仅靠一次咨询师考试不能满足心理咨询本身专业化以及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实践化的需求,需要更好地发挥个人专业兴趣、调动工作热情,抓住一切可以学习、提升的机会提升业务水平,将工作和个人兴趣相结合。例如:可以推荐优秀人才开展继续教育,鼓励青年民警做好相关专业的理论研究与探索,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等等。

2.咨询师队伍建设面临困境

监狱的心理咨询中心作为职能部门,在发挥其自身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缺少独立建制,专职心理咨询师还同时担任监狱其他工作,如监狱督查、值班等,其中相当部分工作是与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角色相冲突的。监区心理咨询员或兼职心理咨询师同样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另外,怎样将监狱现有心理咨询师进行资源整合也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不要求人人都去做心理咨询,但应鼓励监狱拥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民警对监狱心理矫治工作建言献策。监狱应定期举办心理咨询师个案督导、理论成果交流、心理咨询师论坛等,最大程度地对监狱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在系列活动开展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打造典型、培养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专家型人才。

3.制度措施亟待进一步跟进

由于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使一些工作开展缺乏约束力,部分工作仅仅依靠民警的自觉和热爱,工作开展较为被动。同时,从事该项工作的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也不能很好地被调动,应根据各单位工作实际逐步出台《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罪犯心理咨询须知》《心理测量工作规程》《生物反馈仪治疗实施细则》《监狱心理咨询师考核、奖励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制度,以进一步指导、规范以及激励监狱心理矫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存在的误区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目前在认识上也仍然存在一些可以避免的误区,这使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走了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1.将团体心理咨询等同于团体游戏

查阅大量有关团体心理咨询的开展的实践信息报告,笔者发现,大部分监狱开展的团体咨询严格而言并不是团体咨询,而更像是团体活动或拓展训练、团体游戏,这种形式虽然也重视参与成员的相互作用,但充分利用团体互动以改善适应和促进成长的发展性团体、治疗性团体还不是很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团体治疗(分为团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并不排斥团体活动,因为团体活动可以相对容易地调动成员的参与热情,为良好团体的创建铺垫较好的条件与氛围。但团体治疗并不等同于团体活动,否则团体治疗就仅仅是活动,而非治疗实践,活动可以成为一期团体咨询的开始(或载体)而非终结,活动、游戏之后还有许多事情要继续开展下去。

另一方面,团体咨询的次数不应该只有一次,短短几十分钟,而应该根据具体的咨询情境以及团体成员面临的问题开展,少则六七次,多则十几次、几十次。团体咨询是否结束应根据团体成员的问题解决情况或咨询目标的完成与否而定。

第三,心理咨询团体的成员不应该是全部罪犯,而应该针对罪犯所面临的不同问题有程序地选择团体成员,而不是随便找几个人就组织一次团体咨询活动。团体成员可以是面临相似问题的一类人,例如,人际关系问题、婚姻问题、改造信心不足等问题;也可以是面临不同问题的一类人,即异质性团体。当然,也可以针对一般罪犯开展成长性团体辅导,但也应该遵照团体咨询的程序招募成员、开展面谈等。

2.罪犯心理矫治与个别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易混淆

虽然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很早就被提出,并得到一定的重视,但目前监狱系统内相当部分的民警对心理矫治工作还存在误解。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从事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监狱民警没有很好地发挥心理矫治的作用,当然,从事该项工作的民警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咨询本身不是无所不能的,不能认为罪犯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用心理咨询来解决;另一方面,在目前情况下,部分民警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缺乏基本常识。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与传统的教育改造罪犯的手段相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理论依据不同、工作内容不同、人员素质要求不同、影响技术不同、评价标准不同。而这样的误解也进一步表明在一定时期内,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氛围还不能真正地形成,外部工作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nlc202309030946

3.过度依赖心理量表或心理测试

心理量表本身是否能真实反应被测试者的内心世界,这一问题本身在心理学界就一直争论不休、有待商榷,而监狱系统目前所使用的大部分心理量表都是由国外引进或国内学者修订的,且年代较早,大部分都与当前罪犯改造的现实生活有些脱节。另外,在监狱组织量表测试时,大部分时候罪犯不能较真实地根据自身真实想法作答,往往试图掩盖本意。第三,部分罪犯对心理测试存在误解,测试中往往为了通过测试而测试,为了测试而测试。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相当部分的民警对心理测试不接受,或持怀疑态度。

(三)咨询师的专业操守与政治需要之间的矛盾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操守与民警政治需要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从事心理矫治工作的民警的自身角色冲突引发出来的。警察是代表国家行刑、实施惩罚与改造的权力主体,将罪犯置于被管教的一方,习惯于用强制性手段管束、教育(往往是灌输式、说教式)罪犯;而后者则要求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是一种平等、尊重、理解的关系,要对罪犯做到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接纳来访罪犯的各种不合理的信念,让罪犯在合理、合法的条件下拥有充分选择的权力,自主决定自己的改造生活。简而言之,一名心理咨询师越专业,其对罪犯人性中的各种黑暗、恶的一面就会越包容。

另一方面,作为罪犯的来访者本身对民警心理咨询师也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抵触,很难在短时间内从对民警的排斥、对立、不信任和怀疑中走到与民警相互信任、敞开心扉和吐露心声的轨道上来,他们更多地已经习惯于被教育、被选择,这本身也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长远发展不利。

二、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发展构想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还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也激励一代代监狱心理工作者为探索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作出努力。

(一)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工作的常态化

1.健全工作机制

心理矫治工作是否能够落到实处,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作为保障,需要着力完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监区心理辅导站—监区罪犯心理信息员的三级工作网络。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应负责全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试、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危机干预、团体咨询、出入监评估等工作,对这些工作给予指导与管理;配备以工作团队为单位的专职心理咨询师队伍(专职心理咨询师的其他民警职能工作应有所减少,如有可能应当取消);监区心理辅导站应当配置两名以上心理咨询师担任监区心理健康辅导员,专职或兼职承担监区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心理疏导(广泛意义上的)以及心理测试等基础性工作;监区罪犯心理信息员承担监区罪犯心理状况等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汇报;三者逐一对上级负责,上级指导下级工作;形成职责明确、组织有序的心理矫治工作机制。

2.完善考核机制

当前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考核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考核应更加细化,更贴近于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实际、罪犯改造的实际。首先,需要对咨询师的咨询工作量进行考核。民警心理咨询师在一定时间内做了哪些心理矫治工作,量的积累是必要的,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的次数、课时数,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咨询的次数,出入监评估档案建立的覆盖率,参加心理矫治学习的次数,发表心理矫治相关的研究论文数量。其次,在完成了相应的工作量的同时,要注重工作完成的质量,只有质量才是衡量整个心理矫治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例如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个案评比,个案矫治现场观摩;通过播放案例视频或录音的形式进行案例督导;开展优秀团体辅导现场观摩;举办心理咨询师论坛进行理论与实践成果交流等形式对监区、监狱心理咨询师进行考核;等等。

3.创新激励机制

在对监狱心理咨询师矫治工作进行考核的同时,还需要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即把考核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和价值导向,对心理咨询师坚持精神激励、政治激励、经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将考核结果与咨询师的优先培训、评优评先等挂钩,可以在监狱层面制定《监狱心理咨询师奖励实施办法》等指导性措施,进一步提升咨询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其工作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同时,重点将咨询师的个人兴趣与监狱工作相结合,探索咨询师的个人专业成长与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相辅相成的工作新路径。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的实效性

心理矫治工作专业性、应用性较强,需要遵循其原则,突出重点,不断丰富工作形式,充分发挥心理矫治在培养罪犯健全人格、提升罪犯心理健康水平、解决罪犯心理问题、提升罪犯改造质量以及维护监管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1.全年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普及性(全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即面向全体罪犯宣传和教授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启发罪犯自觉调整心态,增强自我适应能力,消除心理困扰,达到自我教育、自我调适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播放教学视频、现场互动式教学、自编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发放心理卫生知识小手册、心理剧现场巡演、团体拓展训练、趣味心理运动会、心理漫画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征文比赛、播放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影片、开展矫治作业相关主题讨论、优秀矫正作业巡回展等。

同时,也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专项活动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项教育活动,如每年春节开展精神疾病全员大排查,高温季节开展“情绪夏令营”活动,以及重大节假日开展心理专题辅导。

2.不间断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是针对群体性心理问题开展的一种实践活动,团体心理辅导主要针对具有相似心理问题的人群开展。如部分新入狱罪犯的入狱适应问题,部分即将出狱罪犯可能面临的家庭人际关系问题、婚姻问题、就业焦虑、情感问题等,以及改造中期部分罪犯面临的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婚姻问题、自身成长问题等。此类罪犯都可以通过遵守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工作程序,组建相关主题的团体或小组,甄别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借助团体心理辅导的载体,进一步增强罪犯应对、处置生活事件的能力,提升罪犯的心理健康水平。

nlc202309030946

3.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危机干预

个体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主要是针对个体罪犯而言,如罪犯面临深层次的心理困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很好地调节,或者心理调节仍不能解决或不应该、无必要去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咨询师严格筛选评估、罪犯主动申请的条件下,就需要对其开展个别心理咨询,或长程或短程,视其问题严重程度以及咨询进展而定。

而危机干预主要是针对个体罪犯面对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而开展的心理咨询工作。危机干预在针对发生危机事件的个体的同时,还需要针对危机事件中的个人所在的群体开展工作,做好相关心理疏导、心理抚慰以及后续心理状况跟踪,减少危机事件对相关人群的伤害度。

(三)注重心理矫治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监狱心理矫治工作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去开展工作,应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地选拔优秀心理矫治民警,整合优秀社会资源,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心理矫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1.专业化的心理矫治队伍建设

专业化的工作队伍需要从事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心理矫治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不断涉猎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监狱需要组建一支专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其成员需要能力超群、独当一面、业务精湛、工作敬业,力争使监狱专职心理咨询师成为监狱的特色品牌,使人人有基本功、个别有特色、个别有专长。

兼职心理咨询师是监狱创新心理矫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可以调动对心理矫治工作有兴趣的民警主动参与到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当中来,同时也需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以更好地调动兼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另外,专业化队伍建设还可借助社会有效资源,依托大中院校和科研机构,采取聘请、有偿指导等形式,建立外聘专家、学者进监开展工作的长效机制,同时也可以对监狱心理咨询师给予专业上的指导和督导。

2.心理矫治专业技术的多样化应用

目前的心理矫治工作在专业咨询与治疗上还没有形成规模,在技术的运用上仍旧处于摸索阶段。没有一种方法和技术能够包治百病,作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各个理论流派、方法技术以及最新的咨询技术谙熟于心,方便运用。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意向对话技术、沙盘技术、认知疗法、行为技术、来访者中心疗法等已经被证实在罪犯个别咨询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而当今一些新兴的咨询与治疗技术也应当应用起来,如叙事治疗、完形治疗、聚焦取向的心理治疗等治疗方法或技术。

3.心理矫治理论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目前,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理论研究水平普遍偏低且面临发展瓶颈,需要进一步激发民警的理论研究热情,切实提高民警的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推动心理矫治理论工作的创新发展。

监狱可以通过搭建心理咨询师的教育培训平台以及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如外出参观、参加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讲学等),给予广大民警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组织广大民警深入开展心理矫治个案的研究。同时,鼓励有独到见解、理论功底扎实的民警不断深入开展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相关理论研究,培养专业化人才。

三、总结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维护了监管场所的持续安全稳定,也促进了罪犯改造质量的提升。但无论是在其自身发展的某些方面,还是在区域发展上仍旧存在着不平衡性,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似乎面临着发展上的新的瓶颈,还需要一代代从事心理矫治工作的心理咨询师们继续探索,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1]章恩友.中国监狱罪犯心理矫治的现状和趋势(上)[J]. 中国司法,2002,8.

[2]王国昊.对加强监区心理矫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江苏警视,2012,8.

[3]宋春辉.心理矫治工作在平安和谐场所建设中的实践探索[C].江苏省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2011年研讨会论文集,2011,12:72-76.

[4]刘邦惠.罪犯心理矫治在创建现代文明监狱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0(4):59-63.

篇5:心理发展部的工作

监狱对罪犯的心理进行矫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监管改造罪犯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很好的效果,这项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要经过不断的引进、分析、创新与发展才有可能达到很好地效果。心理矫治工作是系统工程,它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对监狱来说而是需要管教民警、心理咨询师等人员综合努力才能取得最终的成果。因此监狱的心理矫治工作相关人员时刻都不能忘记对心理矫治工作的研究、改进与创新,要把这项工作的开展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起来,不断分析、解决问题,加强认识和学习,才能完成更好的创新与发展。

一、针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的常见问题

(一)心理矫治工作软件硬件投入不足

有的监狱忽视心理矫治工作的方面的投入,用于此方面经费非常有限,有些监狱甚至干脆只配人员没有投入,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认识上存在误区。虽然近几年各监所按要求进行了心理矫治方面相关配置,但还是要看到一些监狱仍然没有独立且健全的心理矫治部门,对罪犯心理咨询、心理矫治的所必要的硬件配置不足。目前大多数监狱所配置的心理咨询人员都是后期培训考证的,在业务知识上,也存在一定的素质和水平问题,尽管心理咨询师近几年在数量上有了进步,但专业水平与专业技能都相对薄弱,真正系统学科毕业的人员少之又少。部分监狱在心理学相关业务培训方面也不够,导致一些心理咨询民警在不能适应社会的工作形势变化。

(二)心理咨询保密性要求与监管改造安全之间存在矛盾

在对罪犯个体进行心理矫治上,一些负责罪犯的心理矫治的民警面临着根本性矛盾,那就是隐私保护问题。因为咨询师的职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为了获得对方的信任,对罪犯的隐私是要做到保密的,但监狱对安全的需求与其职业需求恰恰相反,监狱管教民警需要对犯人情况进行更深入的掌握,这样才能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加以防范,在这种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监管要求下,这就很容易使咨询师不得不把个别心理出现问题的犯人一些情况与隐私反馈给管教民警。如果这种情况被心理矫治对象获知,咨询师就会失去罪犯的信任,监狱、监区是人员聚集性群体,这样会令心理矫治工作降低应有的效力。

(三)心理矫治工作的针对性不强

心理矫治工作需要使用各种心理测验的量表,常用的包括改造难度与危险度方面的量表等。虽然我国的心理矫治在近些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与应用,但相关理论和测量工具基本上都是引进西方的心理咨询和矫治技术理论。这些理论和工具虽然在理论体系上较为完善,但毕竟与我国的实际国情不符,特别是与监狱改造有许多不太适应的地方。因为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我国和西方国家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监狱运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并不能确保测量的准确性,这给我们的监狱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那就是如何能够根据我们监狱的监管改造罪犯实际情况结合西方的理论技术,拿出符合我们实际的更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治技术。

(四)从事心理矫治工作民警职业成长的困扰

对罪犯的心理矫治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监狱心理矫治的民警虽然有咨询师资格,主体身份仍然是监狱民警。由于专业性很强,从事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民警,长时间从事比较单一却又重复繁琐的工作,个人职级晋升、奖励荣誉等相关待遇却很难得到提高。监狱心理咨询人员的工作效果本身就与其他监狱管理人员的有所区别,但现在绝大多数监狱并没有专门针对此项工作的考核,这容易导致相关民警难有职业成就感,虽然是监狱民警,在罪犯改造过程中很难体现出职业认可,这可以说是困扰心理矫治工作民警的一种心病,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工作积极性,影响到业务技能水平的提升。

二、监狱心理矫治工作创新措施的思考

(一)完善罪犯个体改造质量的评估体系

质量评估体系在心理矫治的工作中具有多重作用,包括对罪犯危险程度的断定、对罪犯改造难度的推估、对罪犯再次犯罪的可能性预估等,这一体系不仅能对罪犯的改造情况进行判定,而且能反映心理矫治的工作效果。针对性矫正方案是以罪犯个体评估结果为基础,以罪犯矫正回归为导向,在矫正方案制定过程中,心理矫正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罪犯危机心理干预,针对罪犯心理障碍、不良行为模式、人格障碍而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个体咨询、团体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等等。监狱要把心理评估的工作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抓,特别要对罪犯做好罪犯服刑改造期间的心理评估工作。心理评估在三个阶段的结果是对这期间民警管教成果的最好检验指标,根据结果的变化可以对教育措施加以调整并对管理级别加以指导。在此基础上,心理咨询工作要积极地向罪犯刑满释放后延伸,监狱方面可以结合罪犯个体心理矫治的内容向公安机关、社会安置与帮教机构提交相关工作的书面建议,一方面有利于其再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与预防,另一方面有利于归对其的安置与教育。

(二)对民警定期进行心理学相关业务培训

监狱心理咨询师是实行罪犯心理矫治的主要人员,工作复杂繁琐,在对个体心理矫治过程中,不仅要与罪犯进行感情共鸣,还要运用自己的学识、经验、阅历、情感等帮助罪犯解决心理或实际问题。由于与罪犯的心理世界长期接触,心理咨询师沾染上一定的负面情绪在所难免,很可能在心理上遭到罪犯的反伤。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更是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更是要求很高,需要比社会上一般心理咨询师更高的要求,短暂的学习培训是不够的,这要求民警要不断加强此方面的学习。从事监狱对罪犯的心理咨询矫治工作,不仅要求民警具备相关的业务知识,而且还要在思想道德水平、心理素质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就需要相关民警在监狱心理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定期有效地进行培训学习是最好的途径,这不仅能够使民警能够与社会交流经验,还能在接触外接业务知识方面进行对比、思考从而促进学习提高。

(三)心理矫治工作的拓展延伸

目前监狱对心理矫治对象仅仅是罪犯,工作目的性主要是引导罪犯个体正常改造,促进监管安全稳定,存在着矫治工作内涵意义过浅的现象。因此,想创新心理矫治工作就要对原有的工作内涵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个人认为这种内涵上的创可以分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方面,可以尝试扩大心理矫治对象层面,对监狱民警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运用,施行一定的心理测评,这样一来能为部分民警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还能为政工部门对民警资源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相关执法岗位安排也能够更加合理。第二方面,注重从民警到罪犯的全体人员的心理保健,定期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比如专家讲座、媒体宣传等,使监狱民警以及罪犯保持阳光健康的心理。第三方面,加强与监狱外心理专家交流,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起电话和网络两方面的心理援助系统,及时解决监狱内罪犯矫治个案疑难杂症。第四方面,对监狱内部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对罪犯生活、学习和劳动改造场所的环境进行合理布置,使环境因素对罪犯心理矫治的辅助作用起到一定的效果。

篇6:心理发展部工作总结2

近一个月以来是我部门比较忙碌的一月,各项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除了配合团委女生节和五四表彰及红五月的相关活动外,现我就本部门的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主要工作:主要工作有两方面,一是内部建设,二是心理素质拓展大赛的前期策划和准备工作。

(一)内部建设方面:

1.为了统一管理,形成有凝聚力的队伍,我们部门制定了新的部门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

2.为了进一步确定分院部门人数,加强联系,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重新整理了通讯录。

3.及时与有思想动摇的干事谈心交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4.保证每周的例会如期召开,确保了信息的畅通和工作的分工和存在问题的纠正。

5.针对各分院上交的计划,总结格式五花八门的问题,特别进行了纠正。

6.针对部门干事对学生会基本知识有所遗忘的现象,再次进行了温习。

7.针对本部门人员的变动现象,为了方便和各分院的工作交接,我们重新安排了人员和分院工作进行交接。

8.关于每周末到心理健康中心值班的工作做了新的安排,并明确了负责人。

9.对分院每周例会情况进行了登记,安排相关人员跟好分院例会。

(二)心理素质拓展大赛的前期策划和准备工作方面:

1.我本人多次到心理健康中心和老师进行了沟通,就相关的事宜进行交换意见,现在策划案已下发至各分院书记处,心理素质拓展大赛正式进入组队和训练阶段。

2.鉴于我个人对心理素质拓展大赛的经验还有些不足问题,于三月中旬,我邀请了校学生会办公室主任、曾经主持过心理发展部工作的邱志强同学,富有经验曾经主持过我校首届心理素质拓展大赛的商贸分院心理发展部部长刘敏同学,校学生会文体部部长廖双江同学以及心理协会会长卢明星同学一起到心理健康中心和老师们进行了有效沟通。

3.针对近期训练及存在的分歧,于四月中旬在主教学楼126进行了心理素质拓展大赛协调大会,心理健康老师进行了相关讲解,各分院代表就有关问题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有益意见,也反馈了很多问题,最后进行了抽签,决定比赛出场顺序。

4.我们现在已完成心理素质拓展大赛的海报制作和张贴及志愿者招募。

5.心理素质拓展大赛的开幕及比赛安排等相关事宜已在逐步筹划中。

二、存在的问题以及它的原因与对策:

1.部门人员整体人际交往能力不强,交际面少:主要是我们部门基本都是女孩子,而且性格有些内向,再加上上学期咱们部门活动比较少,交际面偏少。鉴于这个现象,我们决定,一定要想办法让他们走出去,先把总院的各个部门的人在最短时间内认识完,然后通过参加例会以及跟分院例会把分院心理发展部人认识完,再次通过内部扩大会议、心理素质拓展大赛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同各分院心理保健员和其他单位的人士的联系,最后适当组织人员与外校交流与合作,逐步扩大他们的交际面。

2.口才还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部门人员性格偏内向、知识面不够广、锻炼的场合偏少。针对这个问题,我决定一方面抽一部分时间让他们有针对性性的学习一下课外知识,每天看一篇新闻和历史、地理常识,然后到活动室值班时挨个谈想法、谈看法,另一方面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大一点的活动,给他们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

3.执行力不够强:交给的任务,总会拖后一点。针对这个问题,我决定从4月份开始,严格按照部门考核制度进行考核,优胜劣汰。

4.工作主动性不够强:主要原因是,平时的一些工作更多的是我自己做或者交给部分人去做了,导致依赖思想。针对这个问题,我以后要一方面做好工作分工,另一方面注意观察和发掘他们的潜能,通过创造条件尽可能让他们有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以提高工作主动性。

以上是我个人对部门的工作总结,请主席团审议,关于我们的部门不免还存在这样的那样的问题,希望各级领导给予批评指正,也希望其他部门以及关心心理发展部发展的同仁们能够提出真诚宝贵的意见,以把我们心理发展部建设得更好,工作开展得更出色!

团委学生会心理发展部

篇7:第二学期心理发展部工作计划

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我系广大师生们,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引导我系学生更健康的发展,展现更年轻的个性风范,我系心理发展部将配合院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举办富有心协特色的系列活动。相信在未来的一学期里,我们在系团委、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以及全系同学的默默支持下,一定能把协会建设发展地更好。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为同学们组织、提供更多更好的活动,努力为同学们服务,坚持我们不变的口号:用心沟通、用爱交流!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工作思想篇

当前社会生活各领域迎来了新的竞争和挑战,高职学生心理压力加大,特别是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围绕以上问题,我系部各成员坚持以“服务他人,提升自我”的工作原则,本着“完善机制,提高效率,加强实效性”的宗旨,积极探索面向全系学生的工作体制,构建适合我系学生、师资力量特点的全员式教育教学模式,坚持全面教育和个别辅助相统一原则,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今年将制定《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与评估体系》,建立健系二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心理危机学生预警机制,通过普及性宣传与心理咨询,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与点的结合,加强心理园地建设,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二、团队建设篇

1、心理发展部例会

心理发展部例会每周一次,常规状态下每周二下午四点于2栋305教室召开,部门成员交流工作心得和建议,并及时发布系部动态,分配下周任务。

2、心理发展部成员,各班心理委员培训

心理发展部成员,各班心理委员参加以心理健康社团形式进行的各种活动及心理知识讲座,目的在于培训其心理辅导技能,从而使心理委员学会使用这个有效的心理辅导在班级中进行辅导,达到“服务他人,提升自我”的目的。(具体时间地点安排随后与心理咨询中心的辅导老师联系)。

3、讲座

由心理指导师或外请心理专家开设心理健康讲座,使广大同学能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调节自身心理健康。

4、制定完善的值班制度及签到制度

5、与其他院系心理发展部成员开展交流会

以院心理协会为依托,和其他各分院各系部进行工作总结交流,以期日后会在开展形式,工作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六月份,由部长负责)

三、宣传篇

1、结合每次活动做好海报制作工作(熊国辉,吕钊,蒋琪负主责)

2、系报、心理园地建设

本学期心理协会面向全系同学,一如既往每月在系报上刊登趣味心理测试题、心理保健知识、心理格言、心灵一对一等内容。从而全面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还会针对平时同学们反映的情况和了解到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园地处为同学们刊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3、及时发布心理发展部动态

建立助理以及与各班级心理委员联系的QQ群,及时上传心协的日常活动。(张洋,彭瑶付主责)

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篇

1、心理电影展播

每周五面向全体会员,播放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心理电影,并做好影评和观后讨论工作。(黄诚,彭瑶,吕小田负主责)

2、每月烛光夜话—“心理聊吧”

这类交流由心理发展部指导,每月选一个主题,如:“你适应了吗?”“原来可以如此可爱”“走进你我,心灵相约”等主题进行交流。目的是为会员和广大学生提供休闲的交流场所,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3、心理知识展板巡游

由各班提供与心理相关的各项知识内容,配合青协奉献月,开展心理趣味知识展板巡游,丰富同学的心理知识。

4、第一届心理健康知识竞赛

为丰富校园文化,更好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健心意识,让健心的知识飞向大学的每个角落。本学期心协将以“感恩·健心·成长”为主题举办第一届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在三月份心理知识展板的基础上,以心理学小常识、生活百味、难题巧解等方块为主,按班级为单位选送同学,并且顺利按预期举办初赛、复赛、决赛等。(四月份,心理发展部负责)

5、配合院心协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

每年的5月25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为更好的使我校广大同学心理得到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我们制药系心协将积极配合院心协在5月开展主题为“知心你我,快乐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

6、男生心理文化周有的男生情绪波动强烈经不起任何挫折,有的兴趣爱好低下,沉湎于网络游戏;有的行为动机模糊,缺乏高尚的理想等等。这些心理弱点在目前许多大学生身上暴露得十分明显,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严重障碍。以至许多男孩子在各方面活动中的表现远远落在女同学后面。这一切值得引起我们心协的重视。为关注男生心理健康,制作《男孩·男人成长手册》,开设心理健康讲座。

五、档案管理篇

1、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

由各班心理委员每两星期填一份心理晴雨表,反映本班同学的心理状态,按时交到心协,若发现问题,要尽快解决问题。(由周琳琳,舒细霞负主责)。

2、“心灵之约”信箱

在教学楼大厅安装“心灵之约”信箱,同学们可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写下来,投进我们的信箱。我们会将收集的信件交予指导老师,老师会及时地为同学们进行解答。

3、活动资料收集

心协举办的活动或参与的活动,及时收集该活动的资料、照片进行整理,便于以后的查找。针对有特色的活动系心协会采取特别的方法进行整理。

机械工程系

团总支心理发展部

篇8:心理发展部的工作

一、打造专家化队伍, 提升专业化水平

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于1996年, 依托国家重点学科———校心理与行为研究院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优势, 开展心理健康教学、科研、普及教育、心理辅导等工作。

2005年由天津师范大学主持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并被教育部推荐作为全国高校新生入学心理测试使用。在资深教授沈德立先生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梁宝勇先生的带动下, 天津师范大学形成了一支在年龄结构、学科背景、职称等方面梯队合理, 优势互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目前, 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兼职教师18名, 其中教授4名, 副教授6名, 主任医师2名, 讲师4名, 助教2名, 几年来, 中心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9项、委局级项目7项, 出版著作29部,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持续发展。

二、完善制度, 以职业化服务体现工作规范性

专业化水平需要通过职业化服务体现, 才能让广大学生得到专业指导。因此,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服务时, 处处以职业化标准规范工作程序。从咨询预约到填写意见反馈, 从心理测量程序的严格到约谈信的送达, 从咨询记录到心理档案, 从危机干预到转介制度等, 我们深知, 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辅导工作, 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有其面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的专业性和特殊性, 因此职业化标准是我们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 更是我们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

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是我们实现职业化标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进入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教师, 学校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学习素质等各方面进行考察, 严格把关, 已具备较好职业素质的教师才可以进入这支队伍。为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 学校定期开展督导、研讨、培训、学访等活动, 注重从人格素养、职业道德、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水平。

三、采取多样化手段, 扩大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成长中面临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中心着眼于学生心理成长与发展,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评价自己, 了解自己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并提供有效的心理帮助, 促进人格的自我成长与完善。

学校坚持以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结合、普遍测量与重点干预的结合、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的结合、接受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结合的“四结合”模式, 采取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 我校面向全体一年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 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全员覆盖。通过比较发现, 较系统地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群体在心理测试过程中的问题检出率明显低于未系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群体, 这也从一方面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化的效果和作用。

天津师范大学每年举办两届心理健康宣传月, 宣传月中的大型宣传活动、朋辈辅导、精品讲座、心理影片赏析、心翔运动会、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赛季龙虎榜、杂志《心之桥》的出版发行等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活动形式, 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和促进学生树立心理健康观念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心理健康像空气、阳光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像一座桥梁建立了学生与学校间的相互信任, 心理健康教育像阶梯辅助学生不断向上发展, 我们希望尽己所能为学生输送心灵营养, 让学生带着一颗健康心灵, 在人生路上快乐远行!

摘要:2004年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 学校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 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 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上一篇:尽管还是造句下一篇:1统一考试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