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心理发展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发展观;具身-协同论本刊第18期,我们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即“动态心理平衡”。如何形成、保持和提升心理平衡?这就涉及到心理发展问题。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不断扶正祛邪的过程,是矛盾不断运动的发展过程。

第一篇:心理发展论文范文

灵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摘 要:心理健康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校长作为学校工作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必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长应从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教师心理培训、设置心理教育机构、积极组织心理活动这四方面入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教育;全面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是学生由青少年走向成人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学生的心理与生理会发生明显变化。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部分中学生面对自己身心的变化缺乏正确认识,再加上缺乏社会经验,面对社会中的一些诱惑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自己犯错。此时,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变化,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规划人生。

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阳光快乐校园

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正确的教育方针指导校园工作的开展。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校长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使学校教职工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校园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文化,其既能展现出学校的教育理念、发展目标,又能展现出全校师生的德行要求与精神面貌。传统的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是理论知识,教会学生如何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而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是传统课堂无法代替的。校园文化能够彰显时代精神,向学生展现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美好纯良的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设校园文化,首先要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工作,并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校长在组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学生看成独立的个体,强调人文关怀。此外,应号召学校教职工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使教师以高尚的品德感染学生、以崇高的精神引领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积极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创新。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举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等主题活动,通过不同的形式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能量,能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学习和生活,从而实现心理健康发展,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共同创建美好校园。

二、加强教师心理培训,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学校中,教师是心理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其对该工作的认识及实施力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心理培训主要是帮助教师及心理工作管理人员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质和内涵,使学校教职工加强对培训的认可。教育培训可以分为岗前培训与岗中培训,学校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及教师实际情况组织培训。

例如,对于刚入职的教师,学校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在培训中,学校应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通过培训让教师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学校应组织优秀的工作人员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教育培训,使其能够学习优秀教师的管理经验,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已经在校工作的教师,学校应定期组织教育培训,为其提供进一步学习与进修的机会。通过参加培训,教师们能够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还能向富有经验的教育者借鉴经验。这样的培训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心理教育管理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格外重要。这样,教师就可以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由此可见,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直接影响。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教育观念的革新,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从思想领域入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三、设置心理教育机构,完善各项配套设施

心理教育机构的成立是为了使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具专业性,进而为工作提供专业性指导,确保各项活动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为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避免学生出现无处倾诉、无处调整等情况。因此,学校应设置心理教育机构,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此外,学校成立相关组织后应不断改善组织的工作条件,不断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成立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确保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服务。

例如,学校可以成立心理辅导站。心理辅导站应设有接待室,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还需设有专门的谈话室,与接待分开,保证工作的有序性。同时,学校应制定心理辅导站工作制度,如接待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正确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保证学生的隐私不被泄漏,这样学生才能信任工作者,愿意袒露自己的心声。而且,接待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利于其处理一些突发情况,如有些前来咨询的学生情绪较为激动,这时接待人员应运用专业知识来帮助学生缓解情绪,使其平复下来,从而更好地了解情况,为学生安排心理咨询。另外,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教师必须持有心理辅导资格证书,并达到参加工作的水平。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服务,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总之,学校必须提高对心理教师的要求,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水平。学校管理者在配套设施方面应给予支持,如建立活动室,为辅导站活动室配备完善的设备器材,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解压器材,使学生能够通过正当途径舒缓压力。

四、积极组织心理活动,关注学生身心发展

一些学校虽然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依然将教育工作重心全部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工作。这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忽视了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身心的变化。为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校长应号召工作人员积极组织心理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正视自己的成长,树立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例如,学校可以在全国五月心理活动月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各种有趣的心理知识,还能寻求有效释放压力的途径,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心理活动月中,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室制定了详细规划,设置了多种活动,如荧光夜跑、青春绘画、爱要大声说、心理讲座等。其中,荧光夜跑是以运动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压,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解压方式;青春绘画与爱要大声说是为学生提供表达内心的机会,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心理讲座则是教授学生一些簡单的心理知识,教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问题,以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非常热爱这样的活动,参与度非常高,这充分证明了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中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校长作为学校工作的指导者与领导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带领全校教职工做好心理教育工作,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友奎,彭文波,石长林.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问题的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08).

[2]常健.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3).

[3]谢华.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及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4(06).

[4]曹民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张永红

第二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发展观

〔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发展观;具身-协同论

本刊第18期,我们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即“动态心理平衡”。如何形成、保持和提升心理平衡?这就涉及到心理发展问题。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不断扶正祛邪的过程,是矛盾不断运动的发展过程。既指从小到大不同年龄阶段纵向的心理发展,也指同一年龄阶段横向的心理发展。可以是个体自身的心理发展,也可以是种系的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一方面像地球自转一样,实现自己心理的纵向发展;另一方面,像地球公转一样,承继并兼容种系心理的历史积淀。人的一生,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矛盾,这些特殊矛盾的产生和解决,不仅推动了心理发展,还形成了不同时期本质的心理特征,这些不同质的心理特征就构成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质就是促进心理朝着积极方向健康发展,因此,不同的心理发展观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内容、过程、方法和效果。

传统心理发展观至少有两大弊端:一是在传统“无病即健康”的心理健康观导向下,将心理发展重点放在了化解心理问题、诊治心理疾病上,忽视了塑造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幸福指数。二是机械片面,难免走极端,比如: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成熟论、相互作用论,都显示出合理性,但也各有局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在前人观点基础上,借鉴哲学界、心理学界最新世界观和方法论,综合创新,提出独具中国特色兼具世界视野的心理发展观,即“具身-协同论”。

一、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主张心理品质在基因中就已经被决定了,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先天心理的自我展开,而并不能改变其本质。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他明确提出:“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美国心理学先驱之一,美国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霍尔的典型观点是“一量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遗传决定论得到了实验证明。美国研究发现,孩子说谎好斗,往往缘于基因。这项由弗吉尼亚大学领导进行的研究发现,反社会人格特征如好斗、爱争吵、说谎、欺凌弱小等可能是天生的。这项新研究挑战了科学界的一个共识:难与人相处的孩子是破碎家庭的产物,或父母身教不善的恶果。这项研究暗示,有“反社会”基因的孩子,即使由他人收养或在快乐家庭长大,也会有不好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会一代一代传下去,那就是说经常打架的父母有可能是因为自身的基因使然,而且这些基因会传给他们的孩子,导致后者有同样的倾向。以色列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的表情其实也来自遗传。消极的表情,更容易“世袭”。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发表的这项研究报告中,科学家第一次证明,人的面部表情更多源于基因而不是模仿他人。根据该理论,每个家庭都有特定的表情习惯,生气时咬嘴唇、思考时吐舌头都是来自遗传,而并非孩子模仿家长的结果。以色列海法大学的吉利·皮莱格女士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对天生失明者进行研究后发现,一个家庭的成员在面部表情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消极的表情比积极的表情更容易被遗传。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各成员生气的面部表情是最具有相似性的,其次分别是吃惊、厌恶、高兴、伤心和集中精神。

二、环境决定论

先看一则故事: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由狼哺育长大的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必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Kamala)、小的叫阿玛拉(Amala)。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断地眨眼。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每夜10点、1点和3点循例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的怪声。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走近,便呜呜作声去吓唬人。在太阳下晒得热时,即张着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喘气。她们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并随地便溺。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总的说来,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学会用膝盖走路,2年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立,5年多才会用两脚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是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上述“狼孩的故事”就是人文环境缺失的经典例证,从反面证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但环境决定论片面强调和夸大环境在心理发展当中的作用,固执地认为心理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而不受遗传因素影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遗传素质的作用。典型代表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他著名的论断就是“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

三、成熟决定论

与遗传决定论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它认为心理发展就像按照预设程序自动展开一样。生理成熟在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树大自直”。环境和教育如果超前,将是拔苗助长,低效或无效。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他认为“学习需要一定的成熟做基础,某机能的生理结构未成熟之前,学习训练是不能进行的,只有达到足以使某一行为模式出现的发育状态时,训练才能凑效。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格塞尔曾经做过的“双生子实验”。

格塞尔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7周,C只练了2周。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能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这个实验告诫人们,心理发展要遵循内在成熟的“时间表”,不可超前,也不可跨越,否则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危害。

四、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肯定了遗传和环境的双重作用,强调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遗传的作用离不开环境因素,遗传所决定的只是一种倾向性和易感性,而个体是否表现出遗传的性状或心理特征,还要取决于环境因素。现代发展心理学已经认识到,探讨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最好方式,应该是去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具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在遗传与环境之争中,交互作用的观点已经成为当今发展心理学中的一种共识。它摒弃了绝对决定论的极端、片面,改变了调和作用论的孤立、机械,以一种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其代表人物有皮亚杰以及苏联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创始人维果茨基,其精髓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即一种因素作用的大小、性质都依赖于另一种因素,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或调和。比如,上文提到的“狼孩”由于缺乏人文环境很难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这就是环境的作用;同样,猴子再聪明,无论如何训练,也无法变得像人一样智慧,这就是遗传的作用。目前,交互作用论关注的不再是争论遗传与环境在发展中的作用有多大,而是关注如何切实地使每个人具有的优异的遗传素质得到最好的发挥,如何为每个人创造充分发挥潜能的优良环境,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二者结合,实现效益最大化,心理发展最优化。

文化历史论是相互作用观的补充和延伸,代表人物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他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来说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维果茨基首先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这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加工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加工。正是高级心理机能,使得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心理发展也因此具有鲜明的种系累积性和社会性。

五、具身-协同论

从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成熟论、相互作用论不难看出,人们对于心理发展的见解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创新,提出新的心理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美中不足的是,各家观点都忽视了作为心理寄生之处的身体的主动作用,有身心分离之嫌,忽视了心理发展各个要素、各个方面的协同作用,有机械孤立之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身体的主动和各要素的统一,前者基于具身认知观,后者基于协同论。二者合起来才是心理发展的实质和真谛。

具身认知观同传统认知主义视身体仅为刺激的感受器和行为的效应器的观点截然不同,它赋予身体一种在认知的塑造中枢轴的作用和决定性的意义,在认知的解释中突出身体及其活动的重要性;主张身心和环境组成一个动态的统一体,思维和认知等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和发端于身体,身体的构造、神经的结构、感官和运动系统的活动方式决定了人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塑造了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结构。权威观点认为,具身的性质和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身体参与了认知,影响了思维、判断、态度和情绪等心智过程。

(2)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知觉依赖于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活动,身体的活动影响着关于客观世界表象的形成。

(3)意义源于身体,抽象的意义以身体感觉—运动系统为基础。

(4)身体的不同,倾向于造就不同的思维和认识方式。具身认知理论主要就是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

科学已经证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随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即活动的发展,在创造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和发展着自己的身心。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可见,人类心理发展寓于个体心理发展之中,它是迄今万千世代无数个体心理发展的累积。人类心理发展不可能抽象地进行。它只能通过人类的实体、即个体的心理发展而发展。而个体心理发展也不可能脱离种系心理发展,任何新一代个体的心理发展,都以种系心理发展为基础,并伴随着身体发展。个体通过遗传获得人类种系发展所形成的身体结构和机能,又通过生活、学习、实践,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掌握人类种系心理发展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个体的心理正是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可见,置身于特定情境中的身心,接受和处理情境所产生的刺激信息,然后做出反应,使得正确的得以发扬光大,偏差和错误得以纠正,这就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机制。

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是近十几年来获得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学科,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代表人物是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自组织是协同的关键机制,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自组织使心理发展中个体主动性成为重中之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具身”强调特定情境下的身心统一,以“协同”实现遗传、环境、成熟、相互作用等因素的有机统一,尤其以“自组织”凸显心理发展中个体自主实践性的重要作用,开辟了心理发展观新视野。

作者简介:孟万金,博士、教授、博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科院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官群,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博士,匹兹堡大学博士后,教授、博导,国家社科基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规律研究”核心成员。

作者:孟万金?官群

第三篇:心理咨询之我见:心理咨询的发展与不足

摘要:社会生活的节奏致使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遭受巨大的心理负荷。心理、精神以及身体饱受摧残,人们急需心理上的帮助。心理学流派自出现的那一年到现如今起,已经给心理咨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给心理咨询围了一面高墙,让心理咨询的发展和理论基础始终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圈。

关键字:心理咨询的发展;心理咨询理论

一、心理咨询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卡爾纳对心理咨询的定义是指一种专门向他人提供帮助与寻求这种帮助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心理咨询包含两个元素: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的对象。心理咨询的对象一般是正常人,心理咨询所提供的全新环境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各种关系,逐渐改变与外界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并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以便更好地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心理咨询师是指通过运用专业的心理咨询的知识与方法,与求助者不带个人偏见的沟通,发现求助者内心冲突的深层原因,然后用专业的方法帮助解决冲突、促进其发展的高级专业人员。

大量的心理治疗学派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涌现。如此迅猛的增长速度,其理论模型和技术方法使专业人员感到目不暇接。但纵观近年来心理咨询的发展,虽有几种主要的治疗体系在这一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却没有哪一学派能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中,心理咨询师更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哪一种理论和方法适用于所有来访者、所有问题和所有症状。由此,心理治疗各个学派经历了深入的反省,认识到各自所钟爱的理论不足。从而各个流派开始了对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再思考,并开始弥补自身不足而取长补短。在技术方法上也较为灵活地尝试各种方法的结合与运用,在理论上,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以寻求更为统一。在国内,心理咨询服务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大众视野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心理机构、志愿者队伍、各地心理协会等蜂拥进入汶川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遗憾的是这种自发行动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并没有带来预期效果。目前,心理咨询在国内稳步发展,但未成体系,也未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可。

二、心理咨询的理论及疗法的优缺点

心理咨询随着发展,已具备九种咨询与治疗的理论:精神分析法、阿德勒疗法、存在主义治疗法、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法、格式塔疗法、现实疗法、行为治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法、家庭系统治疗法【1】。其中运用广泛的主要有:精神分析疗法、阿德勒疗法、行为治疗法。

(1)精神分析疗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主要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早期经验发生于儿童人格尚未完全发展的时期,且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早期经验产生的心理印记或创伤。该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性,这是它的优点。但它的辅导方法对辅导者的专业知识要求很高,这是它的使用局限。精神分析治疗适合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如强迫症、神经症性抑郁、分离性障碍,躯体化障碍,人格障碍等【2】,但是他对人格的理论构造是不准确的,缺乏科学依据的,有一定的机械化,其中泛性论过大地夸大了性欲对人格的影响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最后他的研究方法都来自受访病人的自由联想以及通过对病人的催眠,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臆断性。

(2)阿德勒疗法。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人类动机的核心,而如何追求优越则取决于个人独特的生活风格。健康人的生活风格能够发展完善的社会兴趣,而不健康的人的错误生活风格则缺乏这种社会兴趣。治疗实质在于通过对出生次序、最初记忆、梦等的分析,使患者意识到自己缺乏合作的能力,使其相信问题的根源是童年早期的适应不良,从而帮助患者寻找一种社会兴趣且更有效的生活风格【3】。他既注重探索人的主观世界,也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强调了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然而,他根据自身的个人经验过分强调“自卑”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不具有代表性的。尽管他强调外部环境对人格的发展,但是他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而忽略了社会环境的影响。

(3)行为主义治疗法。行为治疗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按一定程序帮助患者消除或建立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治疗技术。行为治疗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经典条件反射为主要实践手段【4】。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程序开始应用于治疗领域,60年代又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使行为治疗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5】。最主要优点:是研究的方法上,以严格的实验为基础,所以研究得到的结论内部效度比较高;最主要的缺点:把人的心理过程看的太过简单,实验中往往只是测量简单的心理过程,有些结论不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所以往往外部效度不高;同时过分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而否认遗传作用,在操作过程中一些方法是有违伦理道德的,且主要是用动物做实验,在人身上的可操作性是需要考证的。

三、心理咨询服务中存在的不足

(1)理论方法固化,无创新。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一味依靠前人栽树,并不会让后人一直受庇护,也不能看的更远,只会使后人固步自封,毫无建树。目前市面上许多咨询乱象辈出,只会用已有的理论去套案例,也不管合不合适,实不实用。这种现象只会导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手段稳步不前。

(2)咨询师鱼龙混杂,真真假假。目前市面上许多咨询师打着心理咨询的幌子,但很多都是冒牌货。这值得心理学专业的人反思:为什么科班出身的反而比不上非科班出身的人?几年前,整个行业缺乏公认的心理咨询师准入标准。在大众认知中,只要获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证,就有资格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但这种准入门槛过低,任何专业背景的人都可以进入该行业,因而咨询师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服务质量。

(3)咨询行业未形成市场规范。尽管国家释放了友好政策信息,给行业带来了一定的红利,但是心理咨询市场未形成规范,没秩序,没标准。心理咨询的大众接受度不高,甚至一些小城市并未真正普及心理咨询,认为去心理咨询就是有精神病。尽管有些人对这个行业有正向的看法,但是由于害怕他人异样的眼光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正诉求。

参考文献

[1]Corey,G.), 柯里, 石林,等.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2]红开达 ,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牛出版社,2012

[3]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4]肖泽萍.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J]. 中原精神医学学刊, 2003(01):183-184.

[5]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窦新月(1994—),女,汉族,四川绵阳,学生,心理学硕士,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作者:窦新月

上一篇:单元电路论文范文下一篇:手术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