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世邦工业科技集团的信息

2024-05-09

9-世邦工业科技集团的信息(共2篇)

篇1:9-世邦工业科技集团的信息

世邦工业科技集团的信息大全

企业概述:

世邦工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海世邦机器有限公司(简称“世邦机器”),公司初创于1987年,专业从事破碎机械和工业磨粉机械的研发和生产,并为行业投资者提供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现集团公司总部坐落上海浦东新区,拥有一线客户服务人员1500人,专利技术124项;(以上信息源自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980993 组织机构代码: 773298099 注册号: 3101*** 经营状态: 存续

公司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成立日期: 2005-04-06 法定代表人:杨松科

营业期限: 2005-04-06-2035-04-05 注册资本: 17000 万人民币

发照日期: 2005-04-06 登记机关: 上海市工商局

企业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南区建业路416号 经营范围:

工业科技、机电科技、环保科技、机械自动化设备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工业用磨粉机、电子产品、普通机械设备销售,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主要产品:

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弹簧圆锥破,液压圆锥破,立轴式冲击破(制砂机),振动筛,振动给料机,移动破碎站,锤破,MTW欧版磨粉机,MTM梯形磨粉机,立磨,球磨和相关配套设备;

企业官网:http:///

(以上信息源自启信宝)

企业发展历史: 2016年

 世邦工业上海华东路新总部进入验收环节; 2015年

 28万平米高端矿机生产基地奠基(位于上海市临港);  世邦工业绿色建材事业部正式成立;

 世邦工业当选“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 世邦工业被评为砂石骨料行业“创新企业”;

 VU塔楼砂石骨料系统的核心技术“除粉室、除粉装置及制砂系统”在第十八届科博会荣获“十二五”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成果先进技术荣誉称号;  世邦工业与西门子中国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 集团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产品管理系统PDM实施上线,进一步规范研发工艺管理;  世邦工业被上海税务局评为“纳税信用等级A级”单位(最高纳税评级)2014年

 世邦工业第四代K系列轮胎移动破碎站72款机型推向市场;  世邦工业成立矿山事业部;

 与中州大学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开启实施专业化定向人才培育战略;  世邦工业被上海市企业文化促进会评为“上海市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 世邦工业南美大区分公司成立;

2013年

 世邦工业新总部项目奠基(位于上海华东路);  世邦工业多个产品系列被授予年度“上海名牌”;  世邦工业被评为砂石骨料行业“创新企业”;

 世邦工业荣获2013年度砂石行业“骨干企业”称号;

 集团将“创造价值、共享价值、遵守秩序、尊重价值”确定为核心价值观;

 世邦工业东非区域分公司成立,辐射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  世邦工业单缸液压圆锥破碎机HST250、315型研制成功;  世邦工业VU塔楼砂石骨料系统正式推向市场;

2012年

 世邦工业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荣誉证书;  世邦工业在中亚地区办事处成立;

 世邦工业江苏启东的生产基地(7万平米)投入使用;  单缸液压圆锥破HST100研制成功;  世邦工业VI形式升级,启用新logo;

2011年

 获砂石行业首批企业信用等级3A评价(最高信用等级);

 世邦工业生产的圆锥破碎机、制砂机、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立磨陆续获得欧盟CE认证;

 世邦工业首创性提出“雷霆模式”套餐产品;  中东、南美地区成立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成立;  世邦工业当选“中国砂石协会”副会长单位;

 世邦工业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基地(8万平米)投入使用; 

2010年

 中东地区一个分公司、东南亚四个分公司或办事处成立;  世邦工业出席上海宝马展BAUMAChina2010;

2009年

 世邦工业西非办事处、东南亚办事处成立;

 世邦工业郑州市上街区生产基地(6.7万平米)投入使用;  世邦工业推出多缸液压圆锥破HPC220;

 世邦工业自主研发的第四代立轴冲击破推向市场;

2008年  世邦工业总部办公地址正式搬入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南区建业路416号;  世邦工业在中亚布局,成立第一个分公司;

 世邦工业自主研发的首台移动式破碎站推向市场;

2007年

 世邦工业自主研发的第三代VSI系列新型人工制砂机推向市场;

2006年

 专利产品超压梯形磨、微粉磨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

2005年

 世邦工业在上海市南汇区(祝桥)生产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  世邦工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业路购地2万平米;  世邦工业当选中国砂石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2004年

 世邦工业经上海科委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

 世邦工业系列产品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3年

 世邦工业在上海南汇区(祝桥)成功购买生产用地2万平米,同年开始施工建设;  世邦工业制砂机系列产品被中国砂石协会正式授予“中国砂石协会推荐品牌”称号;

2002年

 世邦工业被上海海关批准为进出口业务单位;

2001年

 世邦工业直通式离心磨获得国家专利;

2000年

 入驻中国上海金融区——陆家嘴;

 世邦工业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高压悬辊磨投放市场;  世邦工业第一代离心冲击破试制完成;

1995年

 世邦工业投建的第一个总部基地交付使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

1992年

 世邦工业引进并开始生产第一代悬辊磨;

1987年

 世邦工业第一台自主研发的风选式粉碎机研制成功;

(以上信息来自企业官网)

篇2:9-世邦工业科技集团的信息

那时他就开始思索,如何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呢?谢恒省讲了一番发人深思的话:

如果能把废杂铝冶炼成标准合金铝锭,那么在市场稳定的时候,可以直接销售进口的废杂铝,在市场低靡的时候就可以销售铝锭。这样可以降低经营风险,避免市场波动带来的相应损失。同时,对同一笔资金进行两次运用,既加快了资金周转率,又可以使企业增加效益。作为企业产业链的延伸,使得我们购进的废金属既可以作为原料供应给加工企业,又可以通过深加工作为产品销售给下游企业。这样,产品的利润空间可以大大提升,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在市场发展趋势下,我决定就这样做。

由于我们是从事废旧金属贸易,我公司多次在欧洲、日本采购废旧金属,和这些公司交流和接触得比较多,和他们也很熟悉。我们可以很方便的进入每家工厂的生产车间参观和学习,并可以仔细地观察、研究他们的炉窑、设备,生产过程、生产方法。从中学习了他们的先进生产经验和工艺技术。同时还向国内同行和行业专家们请教。了解多了,我就更加坚信多元铝合金这个行业的前景,并逐渐意识到这是个可以处处创新、利国利民的行业。

我们进入这个行业相对比较晚,但我坚信通过创新和努力我们会在这个行业做出特色。少走弯路,取长补短,争取在行业内做得更好。这就是我最初的想法。

目前我国的铝合金产品必须向高端方向发展,如果还是生产同质性的ADC12、A356、A360、ZL201、ZL202……必然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也不大。所以我就定位在6061、6063合金铝及多元合金空心铝棒上了。目前,我们生产的铝棒已经通过另外一家公司供应苹果公司了,用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外壳上。

去年我开始建造自己的再生铝熔炼炉窑——蓄热式双室反射炉,不过我对炉子及生产过程的许多细节做了改进。

高低炉面。我的双室炉面是一高一低,当再生铝合金液体含有铁的时候,由于铁的比重比铝大,所以这部分铝液就会沉在铝水的底部,这时我会把上面的铝水排放到另一边的炉子里,于是就得到了不含铁的高质量铝水。一次熔炼可以得到两种不同型号的铝合金锭。

双层过滤。现在最好的过滤器是管式过滤器,然而每次过滤后,管子上都会留有少量的杂质,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换新的管子,成本很高。而我们采用的是双层过滤器,比管式过滤器效果更好,又可以降低成本。如何把成本降下来呢?我把上面那层过滤板用国产的进行粗度过滤,下面那层板用进口的进行二次过滤。这上下两层板的目数搭配就是我们独特技术之所在了,决不是随便能够搭配的,否则不平衡、不配套,还是达不到目的。这是同行里面的企业始终没有攻破的难题,我们也是通过无数次的反复实验,才研究出了这个方法。它的技术含量非常高:上面那层目数太粗了不行,太细了也不行。上面流得快,下面流得慢不行;上面流得慢,下面流得快也不行。必须是上面流下来的铝液通过下面的过滤板刚好留有一点点富余,在铝液自身重力下,让它自己慢慢流到溜槽里面。

铝槽放汤。这里也作了改进,假如铝液在铝槽中平均每流1米的距离,温度就会降低1℃~2℃,那么通过15米的溜槽就要降低15℃。如果到井口铝水的温度要680℃的话,那你的炉子至少要烧到710℃,才可以到达铝棒的井口温度。通过我们的反复努力,基本上可以做到每流1米降低0.3℃~0.5℃。就凭这一点改进,我每天生产4炉,每炉25吨铝水,少烧10℃也要半小时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节省了可观数量的天然气呀!这就是既节能又减排呀,节约了资源,节约了能源,减少了铝的烧损,减少了尾气的和余热的排放。这样的改进在这个行业里面算是新的突破。

双道密封。双道密封炉门关键是其中有一道密封门带有凹槽。它的好处是炉子密封程度好,炉压平稳,炉内热量分布均匀,炉子寿命长,维修成本低,降低了能耗。单道密封的炉门时间长了炉门框容易变形,变形后的炉门口不在同一平面上,关上炉门就会有缝隙,从缝隙里往外窜火,白白浪费了热能,生产成本也增加了。而我们的炉门不仅是双道密封,还使炉门框往里凹进。事实上,跑火的地方温度肯定高,那里火力集中嘛!这使得炉内温度不均匀,造成整个炉膛就会发生变形,耐火砖就要开裂,铝水就要往外渗,维修成本也就增加了。现在,杜绝了热气的逸散,保证了热量不会降低,保证了能源的有效利用,节省了后续的能源,做到了节能减排。炉门不经常打开,炉口也不会因为经常开闭,造成冷热不均而变形,更不会由于变形而关闭不严,造成缝隙而散失热量。留住了热源就降低了燃料,节省了成本、增加了盈利的空间,加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在国内还没有见到有同类的炉门。

改变烧嘴。生产中燃烧器是一直在燃烧的,以前是两个烧嘴交替燃烧,来回伸缩向铝液吹,烧嘴放在蓄热球的中间,烧嘴来回伸缩炉压就会向下牵引,烧嘴在吹的时候,铝水表面会有小的波浪,产生氧化铝越来越厚,就形成了铝灰。而持续蓄热式烧嘴使得铝液直接吸收热量,形不成铝灰。单一烧嘴温度高,不间断持续燃烧,燃烧系统不需要转换方向。炉窑内燃烧气氛稳定,热流动性均匀,不产生过烧、黑印的现象。这是对蓄热原理及燃烧认识的一项重大突破。长期来一直对高温低氧燃烧技术及蓄热的表面化运用,其间断燃烧的故障率、容易产生的二次燃烧及换向其间燃气的浪费率、换向的热冲击是持续蓄热式烧嘴必然产生的前提。

另外,我在熔化室里扒灰,加热室里很少有灰。我们有更多的热量渗透在这里,我的熔化时间减少,烧损减少,提高了熔化率还提高了熔化速度。

设涡流井。我们引进了美国的设备和技术,一般铝屑掉下去3~6秒钟就能沉入铝液,我觉得太慢了。铝屑大都带有皂化油、机油、柴油等油污,一遇明火就有烧损。所以,我就在炉子里增加了一个像抽水马桶一样的涡流井,使得铝屑进入炉膛能在瞬间就被涡流井卷入铝液中了。不让它产生明火,没有时间让它燃烧,避免了烧损。为什么能在瞬间就进入铝液呢?我在涡流井上面还有一个装置,出于企业的技术机密,这里不便于讲。不过,我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是国内唯一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

这样我们就可以低价买进极细的铝粉末,这种铝粉末细到用嘴轻轻一吹就会全都飞走了。所以,这样细的铝粉末是没有人愿意收购的,就是因为损耗太大,可利用率低,加工利润低,运输成本高,一遇明火就变成灰了,不划算。我设计的炉子能够成功的避免了这一缺陷,又在原材料上降低了成本,还节省了宝贵的铝资源,使之变废为宝。

辅料改革。我在施工前首先对耐火砖做了实验,仔细了解了这些浇耐火砖的膨胀度、收缩度。我自己搞了一个1 200℃、10立方厘米的炉子,把耐火砖烘干后放进去烧,烧了以后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它的长、宽、高,看看发生了多大的变化。量出它的膨胀比、膨胀系数,量出它们在怎样的弯度下膨胀率、收缩率是多少。如果弄不清楚这些,熔铝时,这些炉衬之间就会发生拥挤,挤来挤去,炉衬就破裂了。其次,浇注料在施工前是要用机器稍微搅拌一下的,并加入微量元素。可是这种搅拌时间短、不均匀,会有大大小小的颗粒在里面,必然影响到炉衬的质量和效果。我要求料必须搅拌到大小颗粒、微量元素都均匀了以后,再加水。随便搅拌一下就把水倒进去了,效果能好吗?这是高温水泥,放进水会黏结的,这边倒了水大颗粒都黏结了,那边倒了水小颗粒黏结了。但是你把料搅拌均匀后再加水,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就连我请来的那位已经造了12年炉子的师傅也没有掌握这样的细节。其实,泥瓦匠也需要有规范的操作,仅凭经验是不够的。经验是需要量化的,需要上升到理论。有了量化数据的要求就有了标准,这就是规范!这也是原来的师傅们所缺少的认知。这又是一个新的技术发现。

至于如何做到炉膛里面热量能够多保持一些时间,炉案、炉门、挡火板如何改进?都有很多技术可言,我都一一告诉了他们。这些有经验的师傅们也都点头称是。尽管如此,我还是和他们签了保密协议,造炉子的价格可以协商,但是他要保证不把我的技术向外透露。他们说,我是唯一和他们签保密协议的人。

其他细节。除此之外,炉子的角落、炉子的爬坡、炉子的炉案、炉子的转角,哪个地方需要改成方的,哪个地方不能改成方的,哪个地方火焰冲出去是顺时针呀,这些细节上的技术,都是我经历了多少个不眠夜的苦思冥想,经历了无数次到炉子里面爬上爬下的研究,裤子磨破了,脸弄黑了,甚至跑到绍兴去看炉子,人家操作不当,炉子爆炸,铝水冲到空中,又从5、6米高的地方掉下来,落在我的头上,头发都烫掉一大块。人家的炉子扒灰时的爬坡是斜角的,我的炉子是曲线的,没有死角。我们炉子每一个部分的图纸都是我自己画的,工人做到哪部分,我都要亲自监督、查看、验收,必须符合我的要求。我要求10平方米大的炉门正负公差不能超过设计标准,整个炉门必须非常平整,这个要求非常严格。我要用水平尺检查,再用红外线对比。

铝棒生产。我们生产的铝棒,不是普通的铝棒,我们是用外置式液压方法生产的,我们做出来的铝棒表面非常光滑。我们的铝棒不用剥皮,一般型材可以直接使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结晶器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生产高端空心铝棒。通过高端的机加工,生产出的铝棒表面就像镜子一样光滑,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品质高端。并且,我们的空心铝棒可以用在高速列车和军工用品上。高端手机外壳首先是挤压成型,然后是现场数控雕刻。高端笔记本很薄的外壳全部使用铝合金雕出来的,不是挤出来的。

补氧燃烧。现在的铜、铅加工企业都提倡富氧燃烧的方法,玻璃生产企业更是提倡全氧燃烧,全氧燃烧的氧化程度太高了。我研发了补氧燃烧法,通过设置的仪器测出熔铝炉排出尾气的氧含量,补足刚好能够促进燃烧的氧气量。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个“度”,不能少,更不能多,达到“度”才好。同时,我的炉子是用双燃料的,油和气都可以用。

经过在国内外的深入考察、刻苦研究,还有很多的创新和采用的先进技术来不及一一述说。我在熔炉上拥有多项技术专利,相关高新技术必须得到权威部门的鉴定,部分技术专利还可以申请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基金。

我愿意在这个行业里体现我的价值。我们的目标是低消耗、高产出,设备上一定要体现技术含量,否则就无法在这竞争激烈的铝加工行业生存。铝行业市场大,前景广,并且市场还在不断发展中。企业必须为适应市场的发展而经营,秉承创新是企业的发展之本。没有创新思路、没有创新技术和设备的企业迟早会被淘汰。

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必然趋势,也是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要手段。因此每个企业做到处处创新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创举。

上一篇:说明文的文体下一篇:六一诗歌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