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绛帐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2024-04-30

关于绛帐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通用8篇)

篇1:关于绛帐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关于绛帐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根据县政协工作安排,经七届42次主席会议研究,5月18日由经济科技委员会负责,主席黎焕焕带队,30名政协委员组成的视察组对绛帐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发展、项目储备、土地征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视察,现就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绛帐科技工业园于2002年5月经宝鸡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位于绛帐镇区,东起绛帐6号路,西至法汤旅游专线,南起绛帐中大路,北至绛帐北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以迎宾路、华龙路为经纬中轴线5平方千米的园区核心区,企业数量和工业总产值占园区的80%以上。陇海铁路、西宝客运专线、西宝高速、法汤旅游专线、西宝中线传境而过,南有太白山、北有法门寺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地理位臵优越,交通物流便利,人文环境良好,区位优势明显,是宝鸡市规划建设的“两区多园”之一。园区自成立以来,以建设西部一流食品工业园为目标,突出农业大县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积极实施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名牌兴企战略,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园区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陕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基地、陕西省“13115”工程重点科技产业园、陕西省首批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陕西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目前,区内企业已达120余户,其中工业企业80多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2户。初步形成了以食品为支撑,以纺织、机电为骨干的产业发展格局。食品工业园是园区一大特色,园区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户,省级1户,市级5户,已创出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1个,国家免检产品4个,陕西省名牌3个,陕西省著名商标4个。

二、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突破绛帐”工业强县战略已初见成效

一是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对突破绛帐食品工业园工作一直高度重视,特别是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出“突破绛帐”工业强县战略。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突破绛帐加快工业园区发展领导小组,并于3月24日在绛帐工业园召开了突破绛帐食品工业园动员大会,使突破绛帐食品工业园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和统一行动。县政府马县长多次到园区开展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县政府副县长王天勋常驻园区开展工作,有力地保证了突破绛帐食品工业园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部门支持。为了使突破绛帐食品工业园工作取得实效,不走过场,县政府制订了《扶风县支持绛帐食品工业园突破发展实施意见》,并根据各部门、各乡镇的职能特点,印发了《2010年各乡镇各部门支持绛帐食品工业园突破发展办实事项目表》,明确了目标任务。各乡镇、各部门把为园区办实事项目放在重要位臵,一把手亲自抓,抓早动快,迅速落实。目前,全县33个部门、乡镇共落实为园区办实事项目35件。

三是督办有力。县突破绛帐加快工业园区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做好对各部门、各乡镇办实事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办、县政府督办室坚持每周进驻园区开展工作一天,深入企业和项目建设现场,本着“园区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企业需要什么就服务什么”的原则,及时解决了泰荣陶瓷电力专线、迎宾路灯杆损坏等问题。县政府办专题编发突破绛帐食品工业园简报,县电视台开设了突破绛帐食品工业园专题栏目,及时通报突破绛帐工作进展情况,促进了办实事项目的落实进度。

1—9月份,园区实现经营总收入21.1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8.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7亿元,实现利税8875万元。

(二)经济发展的地位得到初步确立 2010年,绛帐科技工业园实现经营总投入30.58亿元,GDP达到8.83亿元,实现财税收入5170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6.8亿元,占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近一半,其中今麦郎三家食品企业总产值近7亿元,实现税金2390万元,利润1990万元。今年全县实施的十大工业项目,八个在园区,总投资6.7亿元,计划投资50035万元。其中投资12000万元的雅韵功能饮料项目、投资9335万元的震华特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投资15000万元的建忠蜂乳酒项目和投资7000万元的宝鸡金牛锻压机床生产线4个新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投资5000万元的金山纺织气流纺纱项目、投资6200万元的宇通纺织80万米超宽幅特种装饰布项目、投资4000万元的汇凯印染紧密纺纱生产线项目和投资9028万元的凤友油脂六万吨菜籽综合加工四个技改项目进展顺利。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优势产业聚集,凸显了绛帐在扶风的经济重心地位,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

园区“三横六纵一环”路网骨架已基本形成,2010年园区投资3000万元(其中县财政拨付园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100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3号路北段道路硬化及排水工程、北环路道路硬化及排水工程、环园东路道路排水工程、天然气管网配套工程、自来水管网配套工程的竣工,极大地改善了园区基础设施。今年开工建设的6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4656万元。投资680万元的迎宾路扩宽改造工程、投资500万元的南一路道路排水工程、投资1171万元的绛帐车站主街道改造工程和投资1455万元的经七路排水工程正在实施,投资500万元的北一路(西段)道路排水工程和投资350万元的2号路北段道路排水工程,正在做勘测,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这些基础设施的相继建成竣工,极大的改善了园区投资环境,提升了园区服务功能。

(四)各项服务职能得到了全面落实

一是着力解决用地难问题。从2006年起,县政府共斥资近3000万元,为绛帐工业园区申报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4个批次近2000亩。从2009年开始,一举突破了园区以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方式使用土地的制约瓶颈,为项目入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用地环境。截止目前,共征收集体土地867.8亩。年底前准备再收储土地300亩,为园区发展进一步扩宽用地空间。二是主动协调,搞好服务。对园区实施的项目,全面落实“四个一”项目援建制度,从手续办理土地征用、项目建设等各个方面,全程跟踪服务。协调电力、电讯等部门完成了电杆移栽及线路铺设,积极督促协调南一路商品房拆迁工作。

三、园区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视察组一致认为,绛帐科技工业园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产业聚集初具规模,经济地位已被初步确立,但目前园区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目标定位偏低;二是园区经济总量仍较小,缺乏大项目支撑;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四是社会化管理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绛帐科技工业园的经济地位,将其建成扶风经济中心

县委、县政府举县一致,“突破绛帐”的工业强县战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下一步,应快马加鞭,继续加大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的支持、投入和帮扶力度,促其早日上规模、上水平、出效益。同时,应统一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理清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绛帐发展的目标定位,将其建设成为扶风的经济中心。

借关天经济区建设实施的良机,举全县之力,推进发展。围绕建设扶风经济中心这一宏伟目标,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西部一流食品工业园,以液体饮料和休闲食品加工为龙头,依托扶风农产品资源优势,强化项目支撑,实现今麦郎食品、建忠食品、圣丰乳业企业强强联手,以商招商。继续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到“十二五”末,园区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户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真正实现绛帐成为扶风经济中心地位的目标。

(二)加快实施“突破绛帐战略”,以扶风经济中心定位、规划、建设、配臵、配套各项资源和基础设施

加快实施“突破绛帐”工业强县战略是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也是扶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把工业园区规划好,建设好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用发展的理念,超前的眼光,从现在开始,就以扶风经济中心来定位,规划、建设、配臵、配套各项资源和基础设施,特别是供电、供水、排污、道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做到一次规划,长远受益。同时,对环境、住房、教育、医疗、文体、娱乐等设施也要同步规划,确保能留住项目,更能留住人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流的基础设施,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来绛帐投资兴业,促其跨越式发展。

(三)创新园区管理体制,促进园区快速发展 继续创新土地管理模式,加大园区土地储备,保证项目用地零折扣、零干扰。探索融资新机制,协调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园区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创新管理服务机制,使绛帐成为企业家的投资乐土。真正实现一个项目一个县级领导包抓,一个工作班子服务,一套政策措施扶持的“四个一”援建机制,从而促进园区经济快速发展,争取早日把绛帐工业园区建成扶风的经济中心。

篇2:关于绛帐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6月上旬,市政协根据工作安排,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通过实地察看和听取情况介绍,对我市蔬菜、果树、水产、畜禽等四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基本成效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市已拥有市级及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7个,其中国家级园区2个,省级园区3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为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园区建设加快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出,使农业技术、设施、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集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对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较强的支持。据统计,园区生产的农产品在品种、质量、价格方面都远远超过传统种植农产品,亩产值可达4000—5000元/亩,超过普通农地产出的一倍以上。此外,园区通过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粗略估计全市园区的辐射面积约在20万亩左右。周巷镇建五村村民借鉴园区经验种植大棚蔬菜,亩均收入可达万元左右。长河创汇蔬菜科技园区带动全镇80%的版权所有耕地种植创汇蔬菜,成为当地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

(二)提升了农技推广和教育培训水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依托自身优势,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在种子种苗工程建设、标准化和无害化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农民教育培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三年来,全市各级园区共引进农业新品种150多个,向产业基地推广20多个,编制农业生产技术标准近20个,建成一流组培实验室5个,园区繁育供应的种子种苗良种率达到100%。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对农民培训实现了从课堂教授式向实地操作式的转变,通过农事现场操作示范,减少了培训过程中的技术损耗,既增强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教育培训效

率,使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得到快速全面的推广。近两年来,各级园区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0多期,专家讲座20多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近万人次。

(三)推动了现代农业框架的形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一是调整和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在全市基本形成优质蜜梨、创汇蔬菜、水产养殖等区域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一村一品”、“一方一品”的地缘性产业特点逐渐明晰;二是促进了先进适用农业设施和现代机械的推广及应用,如周巷千亩早熟蜜梨示范园区在我市首先引进和实施梨抗风设施,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得这项技术在梨农间得到广泛推广;三是延展了农业的产业链,园区既涉及产前种子种苗的研发和繁育,又涉及产后的加工和销售,便利于信息、技术、资金在产业内的流动,加快订单农业等新型生产模式的发展。

(四)促进了农业其他功能的开发。随着园区的发展,农业产业内涵得到极大拓展,从单纯的农业生产领域扩大到农业生态、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各个方面。目前,全市有涉及农业休闲观光项目的园区6个,市级以上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4个,两年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接待青少年科普实践近2万人次。

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各级政0府和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提升园区建设档次、增强科技研发水平、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规划布局不够合理。一方面,市政府对全市范围内的农业园区和产业缺乏空间分布上的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基本上以各镇(街道)和企业的自主开发为主,布局结构不够理想。另一方面,政府在园区总体规划时,对园区的功能定位、运作方式、高新技术项目的选择等方面缺乏深层次的论证,没有通过制订产业目录等方式对园区的发展进行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引导,造成一部分园区建设项目重复,产业结构趋同,缺乏有特色 和竞争力的产品,规模上去了,效益出不来,示范辐射效应不够明显。

(二)整体效益有待提高。从我市27家园区来看,基本可分三个层次: 在领导管理方面精力投入相对不足,园区发展水平一直得不到大的突破。一是领导重视不够。比如宁波慈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早在20**年就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园区,全省仅有嘉兴和慈溪两家,但直到20**年才成立园区管委会,即使成立了管委会,也因职责不到位、人员不到岗等原因,无法正常开展园区联系、项目整理、综合管理等工作。二是职能较为分散。各级园区因审批部门的不同,存在履行管理和实施职能的部门不相一致的问题,如科技局、财政局等负责着相关园区的项目、资金管理,而具体操作实施却由农业部门负责。在农业局内部,有关园区管理事务也分落在资金项目科、农业产业科、经营管理科等多个科室。职能分散、沟通不畅,使园区的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加快我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园区自身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有强有力的领导体系为园区发展提供保障。建议市政府领导系统全面的看待和处理一、二、三产关系,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关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切实提高对农业和作为农业产业龙头的农业园区的重视程度。同时为有效解决目前园区管理工作职能分散、领导不力等问题,建议市政府在农业局设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机构,协调财政、科技、农机、水利、供电、供销、保险和农村合作银行等相关部门共同参加,落实专门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对园区建设的宏观指导和业务服务。主要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协调部门园区之间关系,做好总体规划编制和政策措施制订等工作。二是帮助园区制定发展规划和计划,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三是建立信息网络,及时反映园区建设的进度、资金使用、基地生产和产品销售等情况,并提供高新技术的信息服务。四是强化专项管理,把园区建设纳入我市农业发展重点,进行定点立项管理,加大扶持力度。

(二)要有超前的规划为园区发展明确导向。建议根据我市客观实际,结合“十一五”规划内容,由农业局牵头,商同有关部门和镇(街道)做好全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总体规划。一是明确园区的空间分布。在稳定现有园区的基础上,着重在中横线以北、七塘公路以南呈东西走向的地域规划发展种植型农业园区;在尽快明确新围海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建议市政府在中部海涂地上规划适度规模的畜禽养殖园区和水产养殖园区。二是明确园区的功能定位。指导各级园区根据自身实际和区域特点,找准阶段性发展目标。每个园区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实行“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科技型”园区要以科技项目为依托,围绕产品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进行建设,突出强化科技创新能力;“示范型”园区要通过优质化、专业化、规模化等途径来培育地区主导产业,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综合型”园区兼具前两者功能,在人才集结、资金充沛、管理先进版权所有、政策到位等条件具备的基础上,体现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开发,承担高科技农业企业的孵化和培育作用。三是明确园区的规划刚性。建议新的规划要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赋予其法律保障的稳定性,杜绝短时间内频繁轻易地变动和调整。

(三)要有科学的运行机制为园区发展创造活力。一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市场经济管理机制,突出经营业主的主导地位,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运行。鼓励园区选取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能人来担任企业法人,实行总经理负责制,通过企业化运行形成园区自主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二是拓展管理经营方式,大力推行“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推广“一园多区多种经营形式”,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园区实施“抓两头、促中间”策略,即着力抓好产前具有特色的种子种苗孵化和产后的产品加工、包装、贮运、销售等环节,将产品的种植养护交由周边的基地去负责,从而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真正建设成为带动产业升级和农民致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三是创 新技术人才引用机制。逐步实行园区项目科技的首席专家负责制,以保证园区的科技水平,推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参与园区建设。吸引专业科技人员和农技人员采用技术参股、资金入股等方式投身园区建设,建立形成按劳分配和按知分配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

(四)要有优惠的政策为园区发展提供支持。财政扶持方面,要着力安排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种子种苗工程资金向科技示范园区倾斜。对已建园区,可通过项目审核报批的方式继续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同时根据基层的呼声,建议市政府在新政策调整出台之前,对设施农业和农业机械补助仍按慈党办[20**]8号文件精神实施,在严格标准审核的前提下,尽全力做到足额偿付。用地指标方面,对种植、养殖业示范园区的经营管理用房、建设所需道路、简易仓库和不破坏耕作层的养殖用地,市级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指标或者操作规范,努力消减土地制约瓶颈影响。信贷优惠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应把园区建设作为信贷支农重点,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并给予额度、利率、期限上的优惠。税收减免方面,涉及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相关的农林特产税和农产品加工增值税,进口自用的农业生产资料、科研设备设施、种子种苗等,严格按国家有关政策给予减免税。对农业园区涉及的三产服务,在征税时要区别与一般三产服务,应考虑给予相对优惠的征收税率。人事制度方面,适当放宽流向农业园区的人事管理,允许农技人员以脱岗、兼职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借鉴招收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做法,由农业部门出面招考应届、历届大学生进园区工作,待遇参照下村大学生标准,工作满5年后可优先报考农业专业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岗位。

篇3:关于绛帐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1 铁力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铁力工业园区建设启动以来, 得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省委书记两次亲临指导, 并安排省财政投入7000万元资金支持;伊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园区发展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发展目标和服务环境等重大问题, 还为园区管委会配备了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并投入支持资金2000万元。从2011年8月12日正式破土动工建设到现在, 仅仅2年时间, 铁力园区已经有2平方公里实现了“七通一平”, 今年将扩建1平方公里, 目前正在报批和征收土地。

铁力园区紧紧围绕“边建设边招商”的要求, 围绕市场需求、区位优势资源开发、现有产业项目上下游延伸和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大力招商引资, 掀起了产业项目建设高潮。目前, 入园项目23个, 总签约54.7亿元, 已经完成投资24.15亿元。近期又签约了森林食品精深加工、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甜菊糖和玫瑰油生产等项目, 完成设计后即可开工建设。可以说, 园区的投资洼地和项目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2 铁力工业园区的成功做法

2.1 高起点建设管理

一是, 确定宏伟目标。园区建设之初就紧紧围绕建设伊春工业项目落地平台、现代工业发展中心、中国北方钼城和产业人才集聚地的目标全力推进园区建设, 力争用3到5年时间, 总投资达到120亿元, 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 实现利润12亿元, 税金10亿元, 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 将园区建成省级工业样板园区, 力争用5到8年时间跨进国家级园区行列。二是, 注重配套功能建设。铁力园区坚持“产城一体化, 工业为主导, 服务业为支撑”的定位, 对工业园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科学规划, 把园区划分出矿产品精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新技术、轻工等5个产业专区。同时, 强化园区外的配套建设和服务, 全力满足企业金融保险和中介服务的需要以及员工和家属子女就近住宿、入学、就医、用餐、购物、娱乐等实际需要, 使未来的园区成为既有工业作为骨骼, 又有服务业作为血脉的“产业新城”。三是, 严把项目入园关。在发展产业项目过程中, 铁力园区把环境保护作为第一关口, 坚持建设绿色生态园区、造福后代子孙的理念, 对环评不过关的项目, 一律拒之门外。同时, 严把用地关, 所有入园项目必须达到规定的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园区还设定了投资、效益和科技门槛, 固定资产投资少、税收少、低附加值、粗加工的项目一律不准入园, 以保证园区发展质量。

2.2 立足实际科学布局

铁力园区一方面, 园区在这类项目上积极筹备, 另一方面, 确定了“以钼为主, 提高多项产业承载功能”的思路, 规划了有机食品加工、现代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产等三个板块, 通过多元推进, 为园区的前期发展赢得了主动。

2.3 多方筹资保证投入

园区采取停建综合办公楼、压缩其它支出、积极对上争取等措施, 多方筹措资金2亿余元, 相继建设了园区路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 建成了园区服务中心和砂盘模型制作, 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完善。优良的环境, 为项目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伊春铁力市专门出台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指导意见》, 并先后举办了3次银企对接活动, 新办了两家小额贷款公司, 基本保证了产业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

2.4 创新方式务实招商

一是, 启动能人招商。为充分发挥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 伊春铁力市聘请了15位投资经商有一定成就、并愿意为铁力招商出力的企业家作为政府招商顾问, 通过他们的市场经验和关系网络, 拓展招商渠道, 有效地提高了招商对接的成功率。二是, 实施产业链招商。按照“引进高端、培育关联、延伸下游”的模式, 结合项目来源、特性、类别和产业链上下游生成关系, 有针对性的招商, 现在在园区初步形成了新材料、高科技两个小产业园。三是, 以诚招商。伊春铁力市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项目的源头活水, 把企业算账, 是否把项目落户在铁力。为了让企业安心地留在铁力, 这个市做出了“为投资者遮风挡雨, 让落地企业尽享阳光”的承诺, 并把这个承诺印在了招商引资手册封面, 写入了项目投资的合同, 坚定不移地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对重点招商产业项目该市根据实际需要, 分别确定了与之联系的处科级领导, 落实了包开工、包进度、包投产的“三包”服务责任。从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到投产达效实行全过程包保, 各项目联系领导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企业, 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做到在谈项目抓协议、协议项目抓落实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效益。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和效能监察活动, 大力规范行政行为。各项目审批部门, 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将办事时限在原有基础上压缩了50%。同时, 对于新上的重大产业项目, 从立项、建设到投产运营, 都安排专人领办代办手续, 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3 铁力园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 铁力园区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表现在一是, 企业融资难影响落地企业后续发展。由于国家的金融政策近期以盘活货币存量为着力点, 使驻地金融机构信贷投放遇到困难, 对企业发展和大项目建设支持乏力。二是, 目前的经济形势影响招商引资。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和需求萎缩使企业盈利障碍增多, 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加谨慎, 过去接触过的有到铁力有投资意向的一些投资商开始等待观望。三是, 项目建设上还有一些瓶颈制约。用地计划指标减少满足不了项目建设需要;审批时间较长, 不得不冒险未批先占等等。

4 铁力园区发展的建议

建议铁力园区继续坚持“两手抓”的原则不动摇, 即:一手抓硬件建设, 打造项目发展平台;一手抓软件建设,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4.1 继续加强园区基础和配套功能建设

认真抓好扩建区“七通一平”建设, 加快产业新城建设, 积极推进铁路物流建设, 提高园区整体承载能力, 为园区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4.2 不断提高园区服务水平

按照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标准强化园区组织机构建设, 创新服务载体, 提升服务质量, 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服务到位的园区队伍。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好, 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项目上市发展、打造品牌, 发挥品牌效应, 提高园区的知名度。

4.3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按照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 竣工项目抓投产, 投产项目抓效益的程序推动项目建设, 倒排工程, 全力推进项目按期或提前投产达效。

4.4 优化招商质量

篇4:关于绛帐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一、继续加大财政科技资金的有效投入。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要进一步增加财政科技资金的有效投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优化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方向,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和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推进产业创新。加大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引进,优化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资本化、产业化。

二、加强财政科技资金统筹整合。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新预算法要求,依法科学规范编制财政科技资金,认真梳理资金的类别和结构,加大对市县的指导和检查,规范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范围和统计口径。科学界定各主管部门在促进科技事业发展中的职责,明确各类科技专项资金的功能定位,统筹安排科技计划预算。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切实解决好行政经费占用科技经费过多的问题。严格按国家要求,将科技专项资金用于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技术创新引导、创新基地和人才等方面,高效配置科技资源,强化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三、完善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的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竞争性分配、因素法分配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着力解决好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碎片化”问题。综合运用风险补偿、以奖代补、财政贴息、创投引导等方式,优化科技资金的配置。进一步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绩效,逐步实现由无偿直接资助向有带动放大作用的间接资助转变,由单纯资助项目向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发展质量转变,由单一评价项目技术水平向评价企业创新能力转变。

四、切实加强财政科技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新预算法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建设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办法,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科技项目实施的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强化监管责任,重视科技资金专项审计成果,对查出的虚报冒领、违规骗取财政科技资金等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加强信息共享,对项目立项、编制预算、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绩效评估等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建立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绩效评价制度,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相关政策、安排财政资金的重要依据。加强科技中介管理,建立对科技中介的监督评估和准入退出机制,规范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行为。

篇5:关于绛帐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安排,县人大常委会于200年9月25日至26日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对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视察调研组听取了县政府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深入到老县、长安等乡镇和部分重点企业进行了视察调研,召集主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广泛听取了各方

面的意见。通过实地视察、听取汇报、座谈等形式,代表们对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和建议。现将视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及估价

近年来,县认真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环保工业发展理念,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工业强县进程,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强劲支撑。主要特点是:

(一)认识统一行动一致,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氛围基本形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立足实际,确立了实施工业强县、推进环保工业进程的重大决策,不断解放思想,采取多种有效举措,干事创业,形成了政府强力推动、各级干部合力促动、社会整体联动狠抓工业经济的新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以来,全县各级加快发展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对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认识更加到位,抓工业、抓项目、抓发展的理念和共识已经形成,全县上下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形成了齐心协力抓工业、上项目的热潮。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发展主导力量。工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截止200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由200年5户增加到12户,全县的工业总产值由4.2亿元增加到8.5亿元,年均增长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1.52亿元增加到5.5亿元,年均增长65.5%,全县gdp中的工业比重逐步加大。上缴税收由822万元增加到2245万元,年均增长43.3%。初步形成了以康华公司为龙头的水泥建材业,以光大硅业、昊华和寅祥石材公司为龙头的矿(来源:好范文 http:///)产开发业,以女娲茶业、八仙腊肉等为主体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天宝、众鑫公司为龙头的医药化工业,以江河公司为龙头的水电开发业五大工业支柱。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发展基础和外围环境正在改善,全县工业步入突破发展、成长提速的关键期。

(三)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县按照发展环保工业的要求,坚持壮大规模与提升产业层次并重,促进了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托茶饮、畜牧产业优势,努力提高加工工艺,创新品牌,在项目建设上给予重点扶持,先后建成了女娲茶业、八仙腊肉等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农业产业支持工业发展,工业发展反哺农业产业”的互动经济产业链。二是优化投资环境,加快矿产资源深加工项目建设步伐,推进矿产资源工业化升级,昊华钡盐、光大硅业等一批重点企业相继建成,促使矿产资源加工产值和附加值得到较大增加。三是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优势产业链得到延伸。通过近年来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市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县形成了建材、矿产、医药、食品、水电五大支柱产业,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招商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近年来,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以农业产业和五大工业为基础,围绕优化结构、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今年的重点工业项目12个,总投资约为8.8亿元,其中:5个续建项目(10万头生猪定点屠宰及分割肉生产线、30万吨铅锌选矿厂、20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龙洞河电站、松鸦电站),6个新建项目(6000万条编织袋生产线、10万吨粗钡粉生产线、2万立方米建筑胶合板生产线、运动器材生产线、1200吨八仙腊肉加工生产线、1亿块免烧砖生产线),1个立项项目(工业结晶硅)。目前续建和新开工建设项目9个,完成投资4.7亿元。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陆续落户,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后劲。

二、存在的问题

篇6:关于全县公路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及部分市县乡人大代表共26人参加了视察。县人民政府主管县长、政府办和交通局负责人,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财经科教科负责人陪同视察。

视察先后实地察看了省道宝平线、县道小云线、白四线和宝平线至杨家窑、猫峪至虎龙沟、孤石至青羊沟、东卯至上碌碡湾、茨营子至千松台的村村通工程。之后代表们听取了县交通局局长王志强关于全县公路建设情况的介绍,座谈了视察感想并提出了建议。县政府县长刘富成专程到会参加了代表座谈。

视察认为,我县属山区县,山多沟多,居住分散,道路状况较差,交通条件滞后。交通不便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今年以来,县乡人民政府充分认识到道路建设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抢抓机遇,强化领导,组织协调。交通部门精心谋划,积极实施,加强指导,相关部门和相关村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使我县今年公路建设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工程规模大投资多。今年完成的宝平线42公里二级油路改建工程,投资10142万元;县道小云线马营至沽源交界14公里油路续建工程,投资约860万元;县道白四线巴图营至东卯29公里油路改造工程,投资2428万元,还完成该线白草至三道川16公里路基工程。村村通工程全县涉及16个乡镇77个行政村,建设里程317.5公里。其中水泥(油)路178.3公里,沙石路139.2公里。全县今年共修建道路400多公里,投资1.5亿元,是我县公路建设史上工程规模大、投资多的一年。二是工程质量好速度快。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公路建设中采取了责任终身制、三级监理等管理办法,切实加强了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今年开工项目较多,施工战线长,但是都在上冻之前基本完工,建设速度是较快的。三的各级领导重视,措施硬。县乡政府领导对今年道路建设非常重视,跑立项、筹资金、抓施工,环环紧扣,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采取了有效措施。交通部门把握全县道路网络建设布局,除承担省道干线建设任务外,对村村通工程在人财物上予以支持,在工程施工中的组织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保障了各项建设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四是效益特别明显。今年我县公路建设项目的完成,其经济、社会效益将会日渐显现。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民间交往创造了便利条件。宝平线二级油路改建工程的竣工,拉近了我县与北京的距离,为进一步发挥我县优势,实施环京津战略、开放开发、招商引资、发展矿产品主导产业和旅游后续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硬环境基础。县道续改建工程和村村通工程,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人大代表建议的具体行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为群众办实事,便利群众生产生活的民心工程,深受群众的欢迎。视察对今年交通工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交通工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视察指出,与全省全市比,我县的交通条件仍比较落后,县乡人民政府、交通部门和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努力。对今后全县道路建设工作,视察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继续抓住机遇,抓好项目工作。明年要围绕全市公路建设重点积极争取公路建设项目立项开工,同时超前做好公路后续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

二、提前谋划明年村村通道路建设重点。一是应做好合理的建设规划。二是根据财力和乡镇积极性确定建设重点,并抓好主干线重点工程。三是对偏远且财力不足的村,可先修沙石路,有财力时再硬化。

三、加强村村通公路的后期修建和养护工作。一是对村村通公路路肩、边沟不达标的要继续整修,使其达到设计标准,以利于排水和通行。二是政府应研究修订出台一个地方道路管理养护办法,明确养护责任,适时管护好已修道路,努力延长通村公路使用年限。

四、努力减轻乡镇的工程债务负担。各乡(镇)村都要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道路建设资金,既解决好建设民工工资兑现问题,又努力减少乡(镇)村村通道路工程带来的负债。

篇7:关于绛帐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政协来宾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报送

《关于我市标准厂房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的报告

市委:

按照市政协2010年工作计划安排,11月10日至11日,以卢运福主席为团长,江文术、凌尔健副主席为副团长的市政协部分常委和委员视察团,深入我市兴宾区、合山市、忻城县和市河南工业园,就标准厂房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在认真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此报告。现特报送,供决策参考。

政协来宾市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11月22日

主题词:政协 视察 报告

报:张秀隆书记、杨和荣市长、莫桦副市长,市政府、市人大 送:市财政局、市工信委、市工业园区管委

政协来宾市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11月22日印 存2份(共印11份)

关于我市标准厂房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以其具有的“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土地集约”的作用,已成为各工业园区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加快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为了深入、全面地掌握我市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发展现状,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政策提供依据,2010年11月10日至11日,以卢运福主席为团长,江文术、凌尔健副主席为副团长的市政协部分常委和委员视察团,深入我市兴宾区、合山市、忻城县和市河南工业园,就标准厂房建设情况开展视察活动。通过深入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入驻企业现场观摩,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基本掌握了我市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与发展的有关情况、存在问题,并就今后如何加快我市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标准厂房建设总体情况

“标准厂房是指在规定区域内统一规划,按照国家通用标准及行业要求进行统一设计、集中建设,建成后用于出租或出让给企业从事工业生产经营的厂房”。此次活动,主要视察今年在建标准厂房的市级工业区河南工业园、合山市产业转型工业园、已投入使用的忻城县红渡工业园、市工业区河南工业园及“兴宾区园中园”。听取了合山市、忻城县、兴宾区政府和市工业园区管委以及象州县、武宣县、金秀县政府、来华投资区的口头或书面汇报。从视察和了解的情况 来看,各级党委、政府对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非常重视,措施有力,进展顺利,效果明显。全市今年新建设标准厂房任务50万平方米,目前,已上报完成33.7293万平方米(其中,市工业区完成23万平方米;合山市自报完成4万平方米;忻城自报完成3.76万平方米;武宣县自报完成1.948万平方米;来华投资区自报完成1.0213万平方米),完成年任务的67.46%。在建标准厂房24.0117万平方米。具体情况如下:

(一)市级工业区河南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情况。市级工业区今年标准厂房建设任务20万平方米,目前在建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占地380亩,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其中厂房建设面积30万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6.21亿元(包括配套项目建设)。该项目从2010年4月底开始征地,7月初全面动工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开工建设53栋厂房及综合楼(框架结构厂房35栋,砖混结构综合楼18栋),其中23万平方米厂房仅用2个月时间,实现主体封顶,创造了来宾建设史上的“来宾速度”。

(二)合山市产业转型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情况。合山市今年标准厂房建设任务5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1#-8#共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全部封顶,现正在进行外墙装修;9#、10#共1万平方米的钢架结构标准厂房已完成基础正在吊装,11月底前可完工,预计年底可全部完成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并投入使用。

(三)忻城红渡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情况。忻城县今年标准厂房建设任务4万平方米。2009年忻城县财政投资1100万元建设钢混结构三层标准厂房2栋,面积1万平方米,已于今年7月竣工;今年忻城县以财政扶持方式已建成钢架结构标准厂房2.76万平方米,分别以出租或出让方式给忻城县好风光石材有限公司、广西村姑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目前正在以BT方式建设城南工业园区钢混结构三层标准厂房3栋,面积2万平方米,现已完成场地平整、总平设计,正在进行通电、通水、地质勘探等前期工作,预计11月底开工建设。

(四)兴宾区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情况。兴宾区今年标准厂房建设任务4万平方米。兴宾区目前开发建设两个工业园,即红河工业集中区和河南工业园区“兴宾区园中园”。红河工业集中区以制糖、纸业为主,已投入使用的标准厂房7万平方米。现在新建的标准厂房位于河南工业园区“兴宾区园中园”,已平整土地100多亩,施工单位近日将进驻园区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可完成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主体工程建设。

(五)象州县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情况。材料自报,该县今年标准厂房建设任务5.5万平方米,集中在石龙工业集中区。石龙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分为两部分,一是 位于石龙工业集中区A区,一期工程年内建设完成2.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目前石龙工业集中区A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一期工程5栋标准厂房已全面动工,其中第1栋二层已封顶;第2栋的第一层已封顶,二层在装模;第3栋4.5米的牛脚梁正焊接模板;第4栋正在搭第一层制模钢管架;第5栋的地基已圈梁,正在倒混凝土;二是位于石龙工业集中区C区的象州明珠工业园,年内计划建设3.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由广州市明珠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创办的广西象州明珠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占地约280亩,总投资2.1亿元,按要求建设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及园区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目前此项目在今年10月份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已签约,完成了征地及项目用地规划,项目其他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

(六)武宣县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情况。材料自报,该县今年标准厂房建设任务5.5万平方米,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由企业自建成一层厂房进行出租出让的厂房面积1.948万平方米,其中润生储运贸易公司0.6万平方米、锦兴制衣公司三个车间共0.648万平方米、广西泰富木业公司木制加工厂房0.7万平方米;二是城东轻纺工业园区,由政府出资规划建设,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目标,打造轻纺加工基地,规划三层以上标准厂房项目已列入自治区政府今年第一批统筹推进重大新开工项目。一期工程4.32万平方米计划投 资5000万元,占地40亩,现已完成备案、环评、土地预审和厂房设计等前期工作,正在进行钻探,力争年底完成建设4.3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

(七)金秀县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情况。材料自报,该县今年标准厂房建设任务1万平方米,目前已征用土地110亩,平整土地70亩,硬化园区内道路800米,电网建设1000米。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00 万元,完成融资720万元。

(八)来华投资区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情况。材料自报,该区今年标准厂房建设任务为5万平方米,由福建客商林振声在来宾组建来宾市中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用地面积为29.71亩,建设地点在来宾华侨投资区南区工业园,计划开发建设3栋共9层,建筑面积1.31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目前,在建3栋厂房已完成1.0213万平方米。

二、标准厂房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将标准厂房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抓手,加强领导,密切协调,强力推进了标准厂房建设。如市级工业区河南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莫桦担任指挥长、各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标准厂房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治安组、交通组、协调处纠组、施工技术 组、水电保障组,工作人员实行驻点办公、现场指挥,统筹组织和实施项目建设工作。项目启动以来,市委、市人民政府及四家班子领导多次赶赴施工现场,特别是市委张秀隆书记多次深入施工工地召开现场办公会,指导和协调工作,现场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项目建设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建设进度。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标准厂房建设。

(二)坚持科学规划,高水平建设。在标准厂房的规划建设上坚持高起点,大手笔,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并与城镇配套建设相结合。一是突出规模效应。严格控制单层标准厂房建设,大力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二是突出产业需求。针对园区的产业需求定位,引导开发商“按类分区”,开发建设符合园区产业要求和现代工业生产设计要求的标准厂房。三是突出配套完善。大力建设标准厂房的同时,大力完善配套设施,做到既满足入驻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水电汽集中供应、排污、通讯等要求,又充分考虑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需求,合理设臵办公和生活服务区。

(三)创新建设模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资金紧缺一直是工业园区建设的瓶颈。各工业园区在建设标准厂房的过程中,在坚持政府财政扶持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建设模式,多举措筹集建设资金,确保标准厂房建设资金有保障。其中 市级工业区河南工业园采取BT模式建设标准厂房,非常成功。河南工业园标准厂房共分两个标段四个组团建设,共引进建设资金6.21亿元。一标段A、B组团由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二标段C、D组团由广西来宾市裕达工程实业公司承建。两公司资金实力雄厚,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目前两个承建单位已投入资金3.1亿元,高效地推进了标准厂房建设。

三、标准厂房建设的效果

(一)增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竞争力和吸引力。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的建设使用,可为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提供生产经营的重要场所,有利于优化资源配臵,节约土地资源,优化生产力布局,培育产业集群;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正因为标准厂房具有“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功效,在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严重紧缺的形势下,尽管我市各工业园区大部分标准厂房尚未最后竣工,却吸引了大批企业前来洽谈入驻。如市级河南工业园目前共有9个产业项目签约进驻标准厂房,已交付标准厂房租用定金共80万元,已租用标准厂房17栋,厂房出租率已超过60%。合山市产业转型工业园标准厂房有5个项目即将进驻,忻城县红渡工业园区3个企业已经入驻,兴宾区工业园5个企业已入驻,4个企业即将入驻。

(二)推动我市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我市目前的工业 产业结构主要以电力、冶炼、制糖等高能耗产业为主,各级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投入使用后,可大力吸纳电子信息、五金、纺织服装、塑料制品、皮革、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轻工业产业进驻,在提升经济总量的同时,将进一步优化我市的产业结构,有效推动来宾市工业经济由高能耗、高污染、占地多的粗放型经济向效率高、能耗低、占地少的集约型经济的快速转变。如市级工业区河南工业园3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成后,预计进驻企业50家,年产值70亿元,提供2万个用工岗位。引进的轻工产业将使来宾市工业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标准厂房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标准厂房项目建设发展不平衡。我市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各县(市、区)建设发展不平衡,与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有较大差距,与别的地市的标准厂房建设差距更大。尤其是大部分标准厂房仍处于建设之中,尚未竣工,能够投入使用的标准厂房很少,一定程度影响了新入园项目进驻。

(二)标准厂房建设征地拆迁难度大,影响项目建设进度。视察中,许多工业园区反映,由于群众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民对土地过分依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部分群众在征地、拆迁等方面不能积极配合,阻力非 常大,厂房征地难度很大。如市级工业区河南工业园标准厂房配套5条路网,共需征用588.4亩,需拆迁165户(间)房屋,经初步测算需土地、青苗补偿和拆迁安臵相关费用7110.55万元,需要尽快推进拆迁安臵工作,才能确保标准厂房配套路网建成。市级河南工业园标准厂房内涉及原良江镇第一砖厂地块的土地纠纷未能解决,导致6栋综合楼无法开工建设。标准厂房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坟地和国防光缆的迁移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标准厂房建设的进度。

(三)资金缺乏,融资困难,限制了标准厂房项目建设进度。根据调查了解,各县市工业园自有资金极为有限,多数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财政解决,渠道单一,融资困难,非常缺乏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如合山市产业转型工业园区、忻城县红渡工业园区、兴宾区工业园区均存在资金困难问题。而市级工业区河南工业园虽然采取BT模式建设标准厂房,但承建项目业主由于市财政未能按合同规定拨付第一笔工程款,也不同程度存在资金难以周转的压力;同时未能及时发放项目建设用地的征地补偿款以及拨付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均对标准厂房建设的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项目用地指标少,用地需求矛盾突出。土地是工业厂房的第一要素和生存根本,没有土地就没有工业厂房。但由于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土地政策,标准厂房土地报批成了厂房建设最大的政策瓶颈,短期内难以突破。许多工业园区 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均面临土地指标未解决的问题。

五、对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搞好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有利于整合优化工业资源,形成产业聚集和规模经济优势;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实现工业强市的战略发展目标。从广东和江浙等地一些发达省市的实践来看,哪里工业标准厂房建设搞得好,哪里就有了加快工业发展的平台,哪里的经济就能实现高速度。为此,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必须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认识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在繁荣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安臵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及时更新观念,增强工业强市意识,全力抓好工业标准厂房建设。

(二)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必须坚持先进行科学、全面的论证和规划,再组织实施,做到短期规划与中、长期规划相结合,保证长远受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必须从全市一盘棋考虑,根据自身的工业基础、区位条件、产业特点和发展潜力等条件,科学定位、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和优势,形成一个符合工业发展实际,体现集聚效应、和 谐一致,布局合理的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格局,要坚持在特色上做文章,形成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同时,标准厂房建设要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和生产生活便利性,解决好一个指导思想和实践的标准。当前,全市的标准厂房建设刚起步阶段,可普遍建设统一的标准厂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要根据行业标准和企业的特殊需求,允许适当建设单层的标准厂房,有“定单式”的建设厂房,而不是再多建、重建不适合拟入企业使用的所谓标准厂房。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一是加大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持力度,各级财政要视财力情况,加大对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的基础设施投入,每年划出一定资金用于标准厂房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遵循“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种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投资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标准厂房投资主体多元化。三要吸引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经济实体,采取承包、租赁的方式参与厂房的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开发收益,实行分成。

(四)多管齐下,争取土地指标,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是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用地指标,努力将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申报为自治区重大项目,解决标准厂房建设项目没有土地指标而不能开工建设的问题。二是提高土地利 用率。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采取“大规划、小开发”的做法,既从远景发展的需要控制规划面积,又从现实可能条件,在小范围内起步开发,坚持“成熟一片,开发一片;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建成一片,投产一片,收益一片”的建设方针,形成良性循环,防止只圈地不开发的现象发生,建立工业厂房土地利用率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土地利用率。

(五)全面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市经济实力有限,优惠政策与外地有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要“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讲究效率,讲究服务,着力形成“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都是投资环境”的良好氛围。同时,项目是厂房建设的生命线。要进一步做好项目储备和招商引资工作,拓宽招商引资思路,改进招商引资手段,完善招商引资责任制。要在规划建设标准厂房的同时,及时开展招商招租工作。要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和网络等,加大宣传和招租工作力度。要组织举办各类专题招商活动,吸引广大中小企业及外来投资项目落户标准厂房。同时,要创新招商方式,积极探索推出符合外来投资者需要的“订单式”标准厂房。

(六)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妥善解决涉农等问题。标准厂房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都会涉及到农民问题、居民问题、土地问题、拆迁等问题,我们在工作当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农村、农民、居民的关系,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使我们的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真正做到群众得实惠、老板得发财、财政得增长、经济得发展的多赢局面。

(七)制定《来宾市关于加快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及其细则。工业标准厂房在我市刚刚兴起,存在着缺乏相关政策扶持和相关规范指导等问题,而外地已先走一步,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应积极借鉴外地发展标准厂房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尽快研究出台来宾市配套性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引导、扶持标准厂房在我市的快速发展。

篇8:关于绛帐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一、示范园建设基本情况

巨野县建有县级农机科技示范园6处, 镇区农机科技示范园13处, 经济作物示范点5处。全县示范园区面积达到4.8万亩。带动590余个行政村, 辐射人口57万人。各示范园区都足量配备了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玉米免耕播种机、小麦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秸秆还田机等保护性耕作机械。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点配备了大蒜挖掘机、棉花拔柴机、大中型弥雾机等机械。在科技示范园内统一实行小麦联合收———玉米免耕播种———玉米联合机收 (秸秆粉碎还田) ———机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 (或小麦宽幅播种) ———固定道小麦免耕播种模式, 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经济作物示范园内实行大蒜挖掘、棉花拔柴、作物病虫害机械化植保等项机械化技术。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县政府成立了有分管副县长任组长, 农机、财政、农业、水利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农机局也成立了技术领导小组, 做好示范园区建设的宣传发动、技术培训、机械调试、测产对比等技术指导, 为示范园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技术保障。

2、深入调研, 科学选点。广泛深入各镇区调查研究, 确保示范点布局合理,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3、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开展农机新技术“大培训、大宣传、大普及”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现场示范等培训方式, 先后举办培训班9次, 媒体宣传37次、培训技术人员790余人、培训农民2700余人, 在示范园内召开现场会22次, 发放技术资料20000份。

4、政策扶持。对示范园内召开的保护性耕作和经济作物现场会以及作业机具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以提高农民和机手实行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同时, 购机补贴政策向示范园倾斜, 示范园内的群众优先享受, 保证示范园机械装备水平。去年购买了6台固定道小麦免耕播种机, 奖励合作社和示范园。今年, 又把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资金全部投入到示范园内, 更好的完善了全县示范园区的自身功能, 极大的提高了示范带动效果。

5、坚持良种良法配套, 农机农艺结合。多次邀请农业专家到农机科技示范园进行指导。示范园内全部实行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并在示范园内专门划出了70亩高、产地块进行测产对比, 采取秸秆还田———机械深松———旋耕整地———小麦宽幅播种种植模式, 进行小麦宽幅播种技术、免耕播种技术、固定道免耕播种技术的对比实验。

三、园区示范成效显著, 辐射带动能力增强

上一篇:公路工程监理水环保岗位职责下一篇:预见性护理管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