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培根论人生有感

2024-04-24

读培根论人生有感(精选11篇)

篇1:读培根论人生有感

《培根论人生》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之杰作,是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结晶,论人生之经历,述处世之信条。

本书载培根论说随笔五十八篇,他旁征博引用典广泛,内容包罗万象。为人处世类令我感受最深。

为人处世类包括《论复仇》、《论逆境》、《论掩饰》、《论性善》、《论进言》、《论时机》、论《狡猾》、《论自私》、《论假聪明》、《论友谊》、《论谈吐》、《论野心》、《论礼节》、《论称赞》。

一个人走进社会里,受到社会这大熔炉的历炼,炼出的不知是好的样品,也不知是渣滓。掌握了好的方法信条,也许成功之路便会现在眼前。

培根告诉我们:明智之人只忙于眼前和将来之事,枉费心力的人才会对过眼云烟耿耿于怀,宽容仇敌实乃王者之风。顺境需要人的节制,逆境则需要人的坚忍,因为美德就好比名贵的香料,愈是燃烧、愈是碾压,其香却愈为浓烈。对微小的恩惠也不忘感谢,那其心重视的便不是钱财,而是人心。人人需要交朋友,否则,闭塞和窒息便是人体里最危险的疾病,也是人心中最可怕的敌人。友谊却能使心中的郁结和壅塞得到疏通和宣泄。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便可以倾吐你的忧伤、欢乐、恐惧、希望、疑虑,以及一切压在你心头的事,令己轻松快乐。

交谈中、行动中,都需要礼节。正如伊莎贝拉女王所言:“礼节就好像你一封永久的荐书。”这礼节最应该注意的是:要表现的自然大方,刻意的装腔作势反而是失态的。人们都需要恭维,却不可以过分,也不能太拘于礼节,这样有时会束手束脚。有智之人不会等待机会,而是去创造机会。

一个人只学如何好好的去做,是对自己而言的,如果不知道如何防范坏人,也是不够的,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人需要掩饰,他可以麻痹敌人,给自己留条退路,也能看破别人的心思,“撒一个谎便能探知一个真相”即使如此。对于狡猾的人猛然提出一个大胆的、出人意料的问题常常会使其措手不及,从而袒露心中的秘密。就如同一个隐姓埋名的人突然被人直呼其真实姓名,必然会有所反应。

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正在事情的开端就把握时机,果断出击。因为当事情到了必须要执行的时候,迅速就是最好的隐秘之术,这就好比在空中疾掠而过的子弹,非人眼所能及,“兵贵神速”亦是此理。

要想在社会中站住脚,赢得别人的信任,必须让人相信你。怎么让人相信你?第一,言而有信。要不别说,要说就要在说之前考虑好,说出了,一个唾沫一个钉,言必信,行必果。第二,有错敢当。既然做了,已经是结果了,何必再装,大丈夫顶天立地何需躲避(除非事关重大)。第三,知错必改。让人觉得你还可以,你这人还靠得住。诚信相交!

交流时要稳,语言不可过激,过激引起不良后果,因为谦虚没什么坏处。

做事不可马马虎虎,欺人欺己,若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岂不好些。起码不会养无头的苍蝇乱碰,即使失败,如草木灰仍可以做肥料,而泥土终无所用。

我认为一个人有野心没有错,但要知野心是什么。野心是一种催人奋进的体液,力量无穷,这需要用稳来平衡:目标不可过大,循序渐进,调整自己的心态加强修养,走人间正道。

最重要的是锋芒内敛。性格本没有错,桀骜不驯、狂放不羁也很好,但很容易令人生厌,心胸狭窄之人,也许会对你心生恨意。古人云:“善藏锋者成大器”。这样一来,一可以争取好的人际关系;二将峰藏心中,该出手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霆万钧,即便不能一招定乾坤,也可极大的威慑敌人。

知道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位置,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必要了然于胸。

一个人很容易冲动,冲动是魔鬼,后果难料,因此,人遇事多磨难。在哪里磨?别人误会你,细心解释,如不成,也不可动怒,怒,即伤己又伤人。倘若别人有心与你闹矛盾,争,你只能将其扩大化,正中对方下怀。忍着,不与他争锋,他闹,难道没有累的时候吗?累了,自然就没事了。退一步,岂不海阔天空?一件事,做一遍未成功,那就分析分析原因,再做第二遍,如此下去,总有成的时候。梦存心中,仗剑天下,梦想必成真!

这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时间久了,棱角、烦燥大都已磨去,而磨出的是宽容,是平静,是大度。你不必担心会变得懦弱,因为在这过程中你已知道该做什么了。你,也已变成一座活火山,平时无声无息,可以与人们友好相处,一旦把它激怒,即使在它最有杀伤力的时刻,仍可看到其四射的魅力。当然激怒它的力量必是非凡的。

真,稳,磨――这三字真言,伴我梦的实现。

篇2:读培根论人生有感

在这些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中,培根讨论的题材相当广泛,涉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以精妙的格言警句,提炼概括了丰富深刻的生活哲理。黑格尔曾指出:“培根拥有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想象力,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的著作充满最美妙,最聪明的议论”,“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家引为格言”(《哲学史讲演录、论培根哲学》)。而今读后,颇有同感。

譬如“论健康”一文中,这位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早已阐明人怎样才能长寿的奥秘。人对生理卫生的知识,也是最好的一种保健药品,对于一种欲望,如果人能断定“它对健康是不利的,因此我应当戒除它”,肯定比断定“它对我好像并无害处,可以放纵它”要安全得多。要知道人在身强力壮的青少年时代所养成的不良嗜欲,将来到了晚年是要一并结算总账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好比定期储蓄,不良的生活习惯更像是透支生命。例如,年轻时的吸烟和酗酒的嗜好,到头来总会有反应一样。

因此,人要经常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这又是延年益寿的秘诀之一,人尤其应当克服嫉妒,暴躁以至埋在心里的怒火,积郁不解的思考,无节制的狂欢,内心的隐痛等等。人应当经常保持一种怀有希望、愉快、明朗、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从事一些对身心有益的学问思考――如阅读历史、格言或观察自然……

又如“论求知”一文,这位三百多年前的学者把人的求知分为三种类型,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的事物,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的本身的真伪。

因此,我个人以为如果一个人不愿做笔记,他的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再如“论天性”一文,培根就谈到,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即使勉强施以压抑,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后更加猛烈。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倘若你想改变你的某种天性,那么你开始时致力的目标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目标太大会由于受挫折而灰心;目标太小则会由于收效缓慢而泄气。在努力中不妨作些鼓励自己情绪的事情,犹如初学游泳者借助瓢筏一样。在取得成效以后,再从严从难克制自己,尤如练功的人可以缚着重物走路一样。这种苦练比实用还难,所以其效果就更好。

是啊!人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能长成毒草,所以人应当时时检查自己,以培养前者而拔除后者。

篇3:读培根论人生有感

关键词:城市设计,同时运动系统,空间

1 什么是城市设计

作者指出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建筑周围或建筑之间的空间, 包括相应的要素如风景或地形形成的三维空间的规划布局和设计。并引用了《城市设计的实践》作者Gerald Crane的观点作为城市设计的定义, “什么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就是研究城市组织结构中各主要要素相互关系的那一级的设计。城市设计在实践上并不能作为与建筑、风景建筑及城市规划截然分开的一种设计。从成果看, 最好将它作为前二者的一部分来实践;从程序看, 则可作为后者的一部分。”

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使人类活动更有意义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以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 从而改善人的生活质量。

城市设计的主旨:好的城市设计, 能在城市的自然形态方面产生一种逻辑和内聚力, 一种对赋予城市及地区以性格的突出特征的尊重, 它与保护和开发都有关系, 从而不顾此失彼。关注城市设计, 将使一个有理解力的设计师联想到每一个村落, 城镇, 城市和大城市区域, 不论其包含的基地、地形的自然特征或人为问题如何, 都具有根生于自身的自然形态、固有的地方感, 历史感, 具有精神和伦理潜力。它促使人们永远不要忘记对自然美的本能渴望, 也促使每一个人在改造自然为其所用时要尊重自然。

2 如何理解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及如何进行城市设计

2.1 对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作者是从理解“空间”入手的

作者认为建筑设计的基本成分是由体量和空间两项要素组成, 设计的实质就是两者的相互关系。建筑形式是体量与空间的接触点。以体量和空间确立的明晰性与活力决定了任何发展时期建筑作品卓越的程度。

2.2 在空间的基础之上, 作者又引入了时间的概念

生活是一连串感受的连续流;每个动作或每个瞬间总是由前一个感受引导, 并将成为即将来临的感受的序幕。如果承认生活的目标是获得和谐感受的过程, 那么经历时间感受到的一个个空间之间的关系就成为设计的主要问题。

2.3 介入空间的概念

建筑就是空间的表现, 就是要使身临其境者产生一个与先行的和后继的空间有关的明确的空间感受。要使一种空间意识推向创造性的运用, 就要求设计者全神贯注的介入。设计者的课题并不是创作建筑的立面和体量, 而是要创造一种包罗万象的感受, 以促成人们的介入。

城市是人民的艺术, 一种共享的感受, 也是一个艺术家可遇到许多具有潜在鉴赏能力者的地方。设计师的作用是在于构想一个观念, 灌输入社区共同的思想中, 使之培养成长, 这样最终的结果使之有可能接近他原来的观念。

当社区和设计者把规划和建造一个城市的过程转变为一件艺术创作时, 真正的介入就开始了。

2.4 同时运动系统

同时运动系统可以说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有关如何进行城市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上述的三个概念是理解这一理论的基础。在书中, 作者再次加以强调理解同时运动系统的前提。

2.4.1 体量和空间的关系, 第一步就是要使一个人的思想尽可能适应空间作为一种支配力的观念, 对空间作为一项自在的基本要素作出响应, 并在其中抽象的构思设计。

2.4.2 感受的连续性, 人们在空间中运动, 所产生的感受连续性都是从运动空间的性质和形式中派生出来的, 运动系统在建筑设计中作为支配性组织力量这一概念, 指出了关键所在。换句话说, 设计者能将他自己投入身历其境的思想和感情中, 并为使用者设身处地地感受而理解这个设计, 这样, 这个设计也就实现了原来的意图。

2.4.3 同时的连续性, 必须看到, 在一系列运动系统的条件下存在着空间感受的连续性, 这是以不同速率不同模式的各种运动为基础的, 每一种运动系统既与其他系统相关联, 又对居民生活总的感受起着一份作用。

为了更形象的理解同时运动系统, 作者把它比喻为一棵树, 树的基本结构中有一种形式, 它有生长能力, 它是一系列基本运动系统的直接的自然的表现。树的种子中包含了生长的原动力, 产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素质的管道导向:统一或相互平行;这与所处的环境有关, 目标为垂直向上。可见, 作者把同时运动系统看作为建立城市有机秩序的原动力与法则。在城市中, 各个系统之间连接点必须加以突出, 它是设计上丰富的所在。

2.5 同时运动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当面临制定一个城市大范围开发设计的问题时, 明智的办法是一开始就细致地研究基本的运动格局, 以便在一个相当有节制的规模上开始建立建设性的、有目的的运动系统。然后, 对这个中心的现象进行观察和开展设计。运动系统必须与天然和人工地形有关, 他们必须考虑地形和自然特征, 或其组成部分的结构物的性质。它们能对在社区中有特殊意义的教堂和尖塔、公共建筑和历史性纪念建筑起加强、烘托的作用, 或赋予新的意义。

每个系统的正确设计必须联系运动的速度和周围环境的一般性质。快速系统要求自由流畅的形式和曲线以及间隔宽阔的网络划分;而步行运动系统要求情趣变化和急剧变幻的印象。这可以通过频繁使用焦点和标志性的目标, 或是通过一系列有确定的视觉终端, 成不同角度的短的段落到达。城市设计者面临的是同时以不同的运动速度和不同的感知程度, 创造各种形式, 使坐车游行者和步行者都能同样感到满足。

可见, 同时运动系统在组织众多建筑师的设计成为统一整体方面, 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了一个基本设计结构, 使每一个建筑师的单体设计都有了依据。

接下来, 作者通过对人感知环境, 空间的方式的分析, 以及介入的研究, 指出了建筑师在进行城市设计时应该如何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来处理细节。

3 思想付诸与行动

在本章中, 作者通过在费城的实践为读者演示了城市设计如何从理想转变成现实的过程。

3.1 原则:

本质之中统一;非本质中自由;两者之中兼容。本质即指运动系统。

3.2 决策:

决策应该是一个循环反馈的过程, 可以把它看作形成假想并对反馈作出反应以修订假想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应该重新考虑建筑师和业主的基本关系, 建筑学方面妄自尊大的传统习惯必将让位于老老实实承认业主也有一份作用的原则。对业主个人利益的传统承诺将让位于一个含义更广泛的业主;据此, 对直接业主的关照将扩展到周围的人们和社区。

3.3 设计结构:

一个设计结构就是许许多多的人共享的感知序列的结合, 由共同的感受发展成一个组合形象, 从而产生一个基本的秩序感, 个人的创作自由和变化都和它联系在一起。在这里, 作者是以贝聿铭的“贝氏塔”来举例说明的。

3.4 形式:

根据设计结构, 考虑基地环境及向基地延伸的外来的设计力, 形式就可以建立起来, 而对形式评价的标准就是对它的建筑群能不能加以移动而不损害整个规划。

3.5 建筑表现:

建筑表现的束缚或自由是由这座建筑在更大的设计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 在限定的条件内, 建筑师的设计水平成为决定城市设计质量的最后因素。

在本书的最后, 作者再次强调了同时运动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它既是城市设计的出发点, 又是验证一个城市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4 结束语

篇4:读《我的语文人生》有感

一、感受大道无形

触摸着书中鲜活的文字,我深切地感受到张老师对教育之道的独到见解。

震撼:“宁丢三分,不丢方针”的悲壮

张老师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站在学科本位的角度,去压抑学生的天性与特长,可能我们会暂时获得几个分数的提高,但失去的却是孩子的兴趣和理想,是孩子的快乐童年……”张老师中肯的话语背后是他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让孩子感受读书的美好”“教育是为了促进每个人健康自由地发展”!

如果说李承龙校长在1979年喊出“宁丢三分,不丢方针”的口号需要勇气,那么口号的践行更需要一种定力与魄力!试想,时至今日,面对考试,理论归理论,行动归行动,又有多少校长、教师能真正响应这样的口号呢?

共鸣:“语文就是浓缩的生活,学语文就是为了生活。”

的确,教育只有与生活相融,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张老师大胆提倡学生读书阅报,听广播看电视,我想,这不仅是为了增加积累,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关注身边时刻变化的城市、国家、世界和未来。对此,我深有同感。我觉得只有这样,学生才是“站起来”读书的。

“应生活的需要而作文是愉悦的,如果只是为了作文而生活将会是痛苦的。”张老师认为学生们所喜欢、感兴趣的生活才是他们最好的学习素材,才能成为他们对生活的一种享受。离开了学生喜欢的、需要的生活去写作,作品必然是苍白无力的。张老师开创了“谈天说地”课,将语文还原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还原成了真实的生活。“写作和生活真实地亲密接触,足以让学生们感到骄傲和振奋!学生对为什么要学语文、为什么要写作文的认识会有质的飞跃。他们会认识到,学习语文不只是为了考试,而是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认识社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地干预生活,更多地为社会服务……”

行走在字里行间,我不禁为张老师对教育真谛的透彻领悟而拍案叫绝!同时,也为自己与张老师的观点产生共鸣而欣喜。

二、感叹大法无痕

教育的最大技巧是无技巧,是妙到不露痕迹,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位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捧读师傅的书,我经常感叹师傅的匠心独具、教育无痕。感叹之余,我发现,在这无痕的教育背后是有形的目标,是他对教育目标的高瞻远瞩、准确定位。

目标有形: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带着走的素养

张老师把三维目标形象地比喻成三个同心圆,最核心的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校应当教育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只为他们的就业做准备。然后是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是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这样的次第、这样的目标序列非常值得我们去反思。

张老师又进一步将语文教学目标浓缩为一句话: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带着走的素养。短短的一句话,没有深奥的理论,却揭示了教育的真谛。这正是一位教育大家40多年无痕教育的观照与皈依。

教育无痕:“把玩进行到底”

亚里士多德说过“休闲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英国的下午茶喝出了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儿童的玩和专家的闲暇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在思想放松的前提下”,进入无意学习的状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撬动深藏的那根神经”。

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太把课堂当课堂了。其实课堂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平台之一,教师应当是引领学生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上“玩语文”的人。张老师在上《草船借箭》时,学生产生了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让学生们学着30个士兵的样子擂鼓呐喊。开始时,学生边喊边笑。张老师问:“像你们那样擂鼓呐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学生们很快就发现,这样喊曹操会发现是一个骗局,是无法“借”到曹操的箭的,而且很可能被曹营的人所伤。他顺着学生的“玩劲”,让学生在玩中有所领悟。

正如张老师写的:在玩中赢得欢乐,在玩中获得乐趣,在玩中探究奥秘,在玩中激活潜能。是的,只有学生喜欢,他们才会学得开心,学得印象深刻。回顾历史,我们中国传统的学习观,赞许的是“苦学”,从“头悬梁,锥刺骨”到“囊萤映雪”,从“板凳得坐十年冷”到“学海无涯苦作舟”,无一不在强调学习是个艰苦乃至痛苦的历程。

我们不得不感叹张老师“把玩进行到底”的睿智与淡定。在玩中得到快乐,在玩中得到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三、感动大爱无边

感动于“每个孩子都是宝”

张老师说:“在生命所有的态度中,只有教育爱才是理性和久远的,也只有教育爱才能真正改变生命。”

美丽的花儿谁都喜欢,我们会毫不吝啬地把爱撒向优等生。然而,在书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张老师对“后进生”的关爱。张老师给“后进生”制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享受快乐。让灿烂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孩子,张老师做到了!

“每个孩子都是宝”,读到这样的文字,我想,温暖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眼睛。由此,我还想到了自己。2009年11月25日,正式成为张老师的徒弟之后,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张老师太“高大”了,师兄师妹们太强大了,在这个团队里,我无疑是“后进生”。我曾一度非常沮丧,甚至想过逃避。难忘2009年12月7日上午,我收到了张老师第一次集中作业的两次通报,张老师的严谨深深地震撼着我,深深触动我的还有张老师的宽容与仁爱!张老师极具教育智慧的“通报艺术”,恰到好处地保护了一位拖欠作业的“后进生”的自尊心。在这严厉与宽容之间,我感受到的是暖暖的爱!正是这爱,鞭策着我,也唤起了我奋起直追的信心与决心!

后来,张老师讲了三个小故事让我们思考三个问题:“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我们敬爱的师傅,一开始就极有预见性地让我们重新定位,找准方向。

于是,我又想起了每次上课时,抬起头,总能遇上张老师暖暖的目光、暖暖的笑,还有整个冬天,我心里暖暖的幸福味道……

感动于“用好人生的每一张日历”

“人生由昨天、今天和明天构成。再辉煌的昨天也终究是历史……明天又毕竟不好把握。唯一可把握的就是今天,属于自己支配的实实在在的时空。我不奢望明天是什么,但将踏踏实实珍视今天的分分秒秒。尽管我已经没有年轻人的敏捷,中年人的睿智,但是我会善待自己的生命,老老实实地用好人生的每一张日历。”这是我在这本书最后一段话中摘录的。

张老师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一路走来,让自己的人生与语文紧紧融合在一起,不停地实践拼搏,不停地自觉反思,不停地超越自我!一直以来,他就是这样认认真真地用好人生每一张日历,爱学生、爱学员、爱家人、爱自己,爱着一生追求的语文。在书中,我们读的是语文,更是人生!

(作者单位:浙江永康市实验学校)

篇5:读《培根随笔》有感:感悟人生

李炫莹

培根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英文本上,印着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读《培根随笔》有感:感悟人生。他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有一种肉也叫培根,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培根随笔》是教怎么做培根的。可大大相反,《培根随笔》是一本令我们受益匪浅的书。

《培根随笔》是培根一生心血的结晶,该书所涉及的问题可谓应有尽有——政治、经济、爱情、友谊、艺术、教育……大到国家问题,小到个人内心世界的情感问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读后感《读《培根随笔》有感:感悟人生》。每一个问题,都能让我们体会到培根独到的见解。全书共五十八篇,那些发人深思的语句随处可见。因此,这是一本蕴含丰富哲理的书。

从《论嫉妒》中,我知道了如同巫术一般的嫉妒需要我们严加防范,因为它会不断诋毁那些世界上原本美好的事物。从《论厄运》中,我明白了当幸运来临时要欣然接受,但不要止步向前;当厄运降临时要顽强抵抗,即使慢如蜗牛也不能停。从《论友谊》中,我懂得了友谊能平和我们的心态,增强我们的理智,给予我们帮助。因此,我们要交好的朋友,让他们来帮助自己。

篇6:读培根论真理有感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th and Fallacy

On Monday, when we talk about of truth by Bacon, Bacon said that truth must be as pure as pearl with any impurities.But I don’t think that it can be used to explaining phenomena in the daily life.As we all know, truth has two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absoluteness and relativity.That is to say, truth is absolutely right at some atmosphere and on some condition.However, if the atmosphere has changed, truth will become a fallacy, which we usually call relative truth.Provided relative truth exists, I think we can’t say pure truth.In middle school, we often meet such a condition that your teachers said what you had learnt from primary school is wrong.We can’t acceptable when hearing these words.But these words also had been bolt out from those high teachers.What happened? Doesn’t the teacher have enough knowledge to teach u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answer is wrong.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ruth” in middle school become a fallacy.Therefore, in my opinion, truth always has some shortcomings which need the late-comers’ improvement.Most of middle teachers must have known that what he teaches students will be overthrew with the increase of knowledge.That fallacy turns into truth needs a lot of time.It also proves that truth isn’t like pearl.There is another famous example.The truth is Heliocentrism of Europe in middle Ages which opposed geocentric theor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people have realized that the sun isn’t the centre of the universe.So Heliocentrism isn’t also truth.We can boldly suppose that what we firm believe will become fallacies in the future.We should use developmental view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view of philosophy to see issues all over the world, every thing has two sides.That is to say, truth is tomorrow’s fallacies.Nowadays because of the interpretability for phenomena in daily life, the people who say some truth are also noble and respected.When I talk with my roommates about my criticism of pure truth, most of them disagree with me.I want to say I often have doubtful view to see each issue, which

maybe is a good thing or a bad thing.

篇7:读《培根随笔》有感

人生不过转眼的时光,过客匆匆,归人踏过,也仅仅遗留下几段足痕。倘若当真等到花败人老,才始明白光阴何其弥足珍贵,怕只怕空余满腹叹惜。其实,如此人生又有何意义?而培根却与常人的感观大相径庭,他将毕生的信念大化,向着心中的目标永不衰竭地追求,或许这才是面对大千世界理应有的态度。他始终坚持着“知识就是力量”,并且为之付诸了行动。当冷眼看遍世态炎凉,人间冷暖时,炯炯的目光中溢出丝缕的淡然正彰显了他不屈的人格以及不灭的才华。即使灵魂离开了人世,但起码他在人文悠悠的长河中签上了曾存在的痕迹,至少他燃烧了几个世纪!

历经了十几年风雨的我,如今却也能浅尝到他语言的魅力、思想的深遂。曾经钟爱于歇于林间细细品味《谈习惯和教育》中那句“国家和政府日鼓励已经形成的美德,而不改良美德的种子”,如今观当前局势,又何尝不是如此?由此看来,培根倒也有未卜先知之能了。

而在我看来,美德的源泉无非是固边的行熏陶以及自小的教育。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并无道理,教育的手段及途径往往直接影响青少年思想的方向和演化。可如今的教育方案却不尽如人意,高等学府不过是度量未来薪金的标准,莘莘学子所求的高等教育自然无法洗净人性的污垢,反而最终引起的是习惯的恶性循环。这便是无数罪恶的根源,教育的缺陷所牵涉的负面影响的确是数之不尽的。

凡事皆有因果,习惯同样并不例外。只有优良的教育以及独立的人格才能压制邪恶的习惯,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风气,而这过恰恰是我们应为之奋斗的指标。面对种种过错,“去其糟粕”是必然的,唯有此计才能造就辉煌的明天!

篇8:读培根论人生有感

信天游的声浪,踏着黄土的热气,拐过峻岭高坡,散作漫天黄沙,那曲调声声入耳,响彻天际,来往经行的人们纷纷住脚,驻足倾听,为这歌里的故事动容、惆怅,感时伤怀,在尘土飞扬中品味着曲终人散的结局。

城市与农村,繁华与安然,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一旦人生被卷入到这样的故事当中,悲喜苦乐便不由自主地交错撕扯在一起,不由你去置身或抽离。这许多故事中,城乡二元制背景一直是造成一切悲欢离合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高加林的故事也是如此。

高加林,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一个身在农村却渴望更广阔天地的年轻人,他身上有着当时的“现代青年”所具有的自信坚毅与辛勤朴实;他热爱生活,心性高远,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对前途的憧憬。他不愿意像他的父亲那样安守本分地活着,他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努力想要融入时代的潮流中——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甘愿一辈子留在家乡的方寸土地上呢!可是人的理想再伟大,终究也无法跨越现实的桎梏。高加林的内心深处,由衷地渴望着摆脱这注定的一辈子农民身份,渴望着成为城市里的一员,但是,当理想、现实和爱情掺杂在一起,一切都变得无法单纯。

刘巧珍和黄亚萍,并不单单是两个女人,她们的背后分别是广袤的农田土地和高耸的高楼林立。在高加林失去乡村教师资格的时候,巧珍给了他温柔的呵护;当高加林要走向城市的时候,她支持他走向更光明的未来;而当高加林想要割断和她的关系,走向城市妇女黄亚萍时,巧珍又一次选择支持他心爱的人,自己默默地离开;最后高加林重新从城市落魄地回到了农村,巧珍虽然已为人妇,仍然尽力地帮助他,让他在农村得以生活下去。德顺爷说的对,高加林丢了一块金子。文化水平的鸿沟横亘在他们两人之间,巧珍不可能说出有多少种新兴能源,不可能跟高加林讨论国际大事,她只懂说母猪下了崽之类的生活琐事;但亚萍可以,城市出身的她有着别样的气质和浪漫,最重要的——她有城市户口,这意味着高加林可能有机会离开他祖辈一直生活的落后愚昧的农村,走向更广阔的城市。亚萍也是深爱他的,为了高加林,她毅然舍弃了爱她的张克南。她比巧珍有文化,懂得浪漫,他们可以在同样的思想高度上沟通交流,可以畅谈科学、诗歌和理想,但她却也没有巧珍那样的纯真可爱。然而最终,他们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

有人说高加林是背信弃义的,黄亚萍是没有同情心的。我觉得执此论者徒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向下俯瞰一切,忽略了人性本来面目。自孟子荀子关于人性本源的争执开始,已逾千载,然而千载之下,人性愈发变得捉摸不透。善恶均不足以把人性概括全面,也显得愈发苍白无力。就加林来说,他想的只是摆脱自身的局限,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当爱情燃起与之冲突的时候,他不能够改变当初的愿想而屈从于温暖的怀抱,他当然想要两全其美的结局,如此一来,这指向的不就是亚萍吗?尽管最后加林输掉了一切,甚至似乎输掉了梦想,可是这个故事中黄土是无言的,它始终注视这一切,注视着加林走走停停,往往复复,像巧珍那样,永远对他敞开怀抱,不言一语。这不是一片普通的黄土地,而是铺满黄金的烂漫故园哪。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人年轻的时候。”其实人生中会遇到无数个岔道口,可是你能说哪个是对哪个就是错吗?如果说死亡是这条路的尽头,那么无论我们走过什么样的路,做出过什么样的选择,统统殊途同归于一点,这又有什么可质疑的呢?选择踏踏实实努力工作是对的,想要做个背包客丈步天涯也是对的。高加林想要打破地域的束缚是对的,与巧珍相爱也是对的,转而靠近志趣相投的亚萍也是对的,可是,当他最后跪倒在德顺爷脚下,亲吻那片淳朴的黄土地、泪满衣衫的时候,又有谁能说这一切的一切就不是对的呢?

兜兜转转,最后回头。然而,浪子回头就是最后的归宿吗?路遥在结尾说的“并非结局”有很多种解释,而在我看来,人生本身就是波折跌宕的,高加林难道就不会再次奔向魂牵梦萦的城市?尔后又一次被大浪掀翻梦回故土?这都并非是最终的结局。人生有起点,却谈不上有什么结局。

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必然贯彻着作者的思想,路遥先生作出《人生》并不是要描绘一个离乡的农村青年的灿烂人生。无论是铺满鲜花的坦途或是荆棘丛生的坎坷都只是一个选择,作者刻画出的“高加林悲剧”,令人痛惜、感慨、反思,是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时发自心底的呼唤与期盼——这样的悲剧随时都在上演,在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中,整个社会、整个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内在质变是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篇9:读培根论人生有感

于永正老师,尽管已过花甲之年,仍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的“五重”教学和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作文教学经验传遍了大江南北。他曾谦虚地说“如果说,我对教材的理解比较深,教学设计比较新,教学的情感比较充沛,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比较丰富,那么说,这是得益于艺术对我的熏陶”。

以戏为伴——悟性和灵性至少有一半来自音乐

于永正老师的故乡号称京剧之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父老乡亲对京剧懂得颇多,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极大影响了于永正老师。

京剧艺术激发了于永正老师的灵感和创造力

正如太阳哺育着花一样,艺术也为人生装饰上各种颜色。于永正老师热爱艺术,爱好广泛,拉京胡、唱京戏、练书法、弄诗文,而且在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在运用教学理论、方法、原则于具体教学活动之中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创造性,实现教学的科学性、生动性、多样性。

京剧艺术使于永正老师丰富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于永正老师说:“每学一段京剧唱腔,每唱一遍哪怕是很熟悉的唱段,都是一次感情上的洗礼,都会增加一次感情上的积淀。京剧使我懂得了爱,懂得了恨。京剧教会了我喜,教会了我怒,教会了我悲,教会了我乐。总之,京剧使我懂了人世间最重要的一个字——情。”他接受了京剧文化的熏陶,丰富了情感,他爱生活,爱音乐,爱美术,爱自然,爱孩子,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语文教学——“要努力使每一节语文课艺术化”

于永正老师的“默”

学京剧讲究一个“默”字。默就是用脑筋去思索、揣摩。学京剧使于永正老师养成了“默”的习惯,钻研教材时他可以一动不动地“默”到半夜,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想出别人没有想出的主意。他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他的设计新颖、匠心独运的一篇篇优秀课例都反映了他“默”的功夫。

朗读和表演的艺术

一个人的朗读能力的高低,与他的情感、情操、艺术修养密不可分。于永正老师的感受、理解和表情达意的能力,能一下子捕捉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与听者产生共鸣,悲痛处为之落泪,惋惜处为之顿足。于老师表演的一笑一颦、一招一式都是一出韵味无穷的京戏。于永正老师进行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为了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为交际说话构建必要的环境和氛围,他常常巧妙地设计角色,以不同的身份走进课堂,使课堂更加自然化、生活化。他演得生动活泼,惟妙惟肖,不是演员,却具有演员的素质。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于永正老师也时时表演一下课文中的某一个情节,某一个动作,某一种神态,他的《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小稻秧脱险记》等一些教学精品,有朗读,有表演,可谓精心安排,寓教于乐,奇思妙想,有情有趣!学生津津有味,兴致勃勃。

读写结合的艺术

于永正老师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因为语文能力最重要的标志是“会写”。他说:“学生进入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不读不写怎么行?要符合小学生的读写规律,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而且量要适度,要求要低。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

幽默的艺术

京剧界有句话叫做“无丑不成戏”。看戏是愉悦的事,但是,戏台“文”了,时间太长了。观众也会疲劳。如果小丑一出场,剧场内则会顿时活跃起来,使观众感到轻松。于永正老师说:“丑是生活中的一种色彩,京剧里的丑角是教我幽默的第一位老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时常常“幽”上一“默”,放松放松学生紧张神经,驱走他们身上的疲劳。

激励的艺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于永正老师关注教法的选择,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他以人为本,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一次于永正老师正评价学生板演的生字,他拿出红粉笔要给“写得最好的字画上红圈”。在圈出了明显较好的一个字后,于永正老师又端详起另三个实在一般的字,不一会他面露喜色,将两个写得好的偏旁圈了出来,最后连那似乎挑不出“优点”的“艺”字也在折角处给郑重地画上了圈,并竖起大拇指,夸奖道:“这个折很有味道”于永正老师就是这样把学生的闪光点照出来,并将之放大,给他们以充分的欣赏和鼓舞。

教育理念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教育”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学生融进了音乐,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他们会粗野无礼。”这种音乐教育的魅力提高了学生分辨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培养了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

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音乐教育能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娱乐人的身心,使学生消除疲劳,焕发精神,增进健康,促进学习。长期参加艺术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并增进人际交往,促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篇10:读《培根随笔》有感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科学家出生于豪门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波折后成为了国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桩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培根随笔》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本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篇11:读《培根随笔》有感

若问起美到底是什么?我想这世上没有谁能够真正地说清。若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但凡见到一个陌生人,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必定是从外表所得,而不是立刻就可以深入地了解他的内心,所谓感性认识即在于此。而培根在《谈美》中则重点论述了我们应如何看待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确,世上有多少人有着俊美的外表,有着高尚的情操,更是不会有十全十美之人,正如培根所说,绝色美人另有大德者难得一见。正因为此,我们更应注重内在的光辉,做最好的自己。

但现如今,茫茫人海之中,有多少人只注重了外表的美丽他们打扮的新颖出奇、花枝招展,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内在美出口成脏,踩着皮靴高傲地走过天桥,不屑地望着路边背着袋子、拾着瓶子的老人,丝毫不存悲天悯人之心,如此之人,比不上站在他们背后默默无闻的人们,就像书中所说的:美德犹如宝石,镶嵌在素净处最佳。一个打扮并不华美但举止端庄而严肃的人,是最令人敬佩的,即使他没有显赫的地位,也会受到众人的尊重。

正如培根所言,形体之美要远胜于颜色之美,行为之美又远胜于形体之美。我们所崇尚的行为之美就是举手投足之间的动人,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也是内在美的完美折射。只有将内在的自己做到最好,不断的追求新的知识,因为追求是人生中最美丽的渴望,在追求中洒下的汗水,灌溉着的、等待着的,是成功之花的含苞欲放,等待着、追求着它的开放,来装点我们的回忆,这是我们对自己的勉励,也是对人生的充实,若能做到不懈地追求这一点,我们也就离美不远了!

随着我对美浅显的思索,培根也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智慧、冷静而又轰轰烈烈的印象,他激励着我不断地追求,追求那一种美丽,那种最充实的人生,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初中生所应该做的。

上一篇:湟源县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专项方案下一篇:敬业奉献好人事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