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逆境培根随笔

2024-04-25

论逆境培根随笔(精选6篇)

篇1:论逆境培根随笔

培根认为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我想这与培根在政治舞台上的历程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得以成功的。

就像塞涅卡说过的真正的伟大,即在于以脆弱的凡人之躯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战胜。如如诗般的妙语,其境界意味深长。

所谓逆境,指的是不顺意的环境,如若你能在此磨练你的意志,于是你就渐渐地强大。可以绽放自我,此时的你也就成功了。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功绽放,这靠的是在逆境中你的个人态度和实力,因此绝不能自暴自弃,就像我们平时的月考、期中失利一样,要不畏劳苦,敢于攀登,胜利还会远吗?

培根用了一个比喻,他就是这样形容逆境的――最美好的刺绣,都是以暗淡的背景来衬托明丽的图案,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镶嵌于明丽的背景之上。用背景与图案作喻,很形象的阐释了逆境中的成功更值得赞美。

在逆境中疲倦了,多想想雪莱的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幸福中并非没有忧虑和烦恼,而逆境中也不乏慰藉与希望。因此不要轻言失败。更不能因为第一次飞翔遇到了乌云风暴,从此就怀疑有蓝天彩霞。

逆境中生存靠的是意志,磨练意志,方可绽放自我。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来?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许多沙粒转化为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几句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一次又一次地挫折,那么就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彩虹。

拓展阅读:论逆境

培根(英国)

“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逆水行舟则更令人钦佩。”这是塞涅卡效仿斯多派哲学①讲出的一句名言②。确实如此。如果奇迹就是超乎寻常,那么它常常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显现的。塞涅卡还说过一句更深刻的格言:“真正的伟大,即在于以脆弱的凡人之躯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战胜。”这是宛如诗句的妙语,其境界意味深长。

古代诗人在他们的神话中曾描写过:当赫克里斯去解救盗火种给人类的英雄普罗米修斯的时候,他是坐着一个瓦罐漂渡重洋的。③这个故事其实也正是人生的象征:因为每一个基督徒,也正是以血肉之躯的孤舟,横游在波涛翻滚的人生海洋的。

面对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从道德修养而论,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所以,《圣经》之《旧约》把顺境看作神的赐福,而《新约》则把逆境看作神的恩眷④。因为上帝正是在逆境中才会给人以更深的恩惠和更直接的启示。

如果你聆听《旧约》诗篇中大卫的竖琴之声,你所听到的那并非仅是颂歌,还伴随有同样多的苦难哀音。而圣灵对约伯所受苦难的永远远比对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⑤。

一切幸福都绝非没有忧虑和烦恼,而一切逆境也都绝非没有慰藉与希望。

最美好的刺绣,是以暗淡的背景衬托明丽的图案,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镶嵌于明丽的背景上。让我们从这种美景中去汲取启示吧。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正如恶劣的品质会在幸福而无节制中被显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逆境中而灼放出光辉的。

注:

①斯多葛哲学,有禁欲,苦行主义之称,故言。

②塞涅卡(4―65),古罗马斯多派哲学家。

③赫克里斯,希腊神话之大力士。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类者,因触怒宙斯而被缚于高加索之山。被赫克里斯所解放。

④《圣经》《旧约》,劝诫人类信仰上帝以获取幸福。《新约》则幼诫人类要承受因信仰而可能招致的痛苦。

⑤见《圣经约伯记》。所罗门(前4XX―9XX),《圣经》中的古代著名国王,富有智慧。约伯希伯来之族长,一生含辛茹苦而奉侍上帝。

[培根随笔论逆境读后感]

篇2:论逆境培根随笔

“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逆水行舟则更令人钦佩。”这是塞涅卡效仿斯多派哲学①讲出的一句名言②。确实如此。如果奇迹就是超乎寻常,那么它常常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显现的。塞涅卡还说过一句更深刻的格言:“真正的伟大,即在于以脆弱的凡人之躯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战胜。”这是宛如诗句的妙语,其境界意味深长。

古代诗人在他们的神话中曾描写过:当赫克里斯去解救盗火种给人类的英雄普罗米修斯的时候,他是坐着一个瓦罐漂渡重洋的。③这个故事其实也正是人生的象征:因为每一个基督徒,也正是以血肉之躯的孤舟,横游戏波涛翻滚的人生海洋的。

面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从道德修养而论,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所以,《圣经》之《旧约》把顺境看作神的赐福,而《新约》则把逆境看作神的恩眷④。因为上帝正是在逆境中才会给人以更深的恩惠和更直接的启示。

如果你聆听《旧约》诗篇中大卫的竖琴之声,你所听到的那并非仅是颂歌,还伴随有同样多的苦难哀音。而圣灵对约伯所受苦难的永远远比对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⑤。

一切幸福都绝非没有忧虑和烦恼,而一切逆境也都绝非没有慰藉与希望。最美好的刺绣,是以暗淡的背景衬托明丽的图案,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镶嵌于明丽的背景上。让我们从这种美景中去汲取启示吧。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正如恶劣的品质会在幸福而无节制中被显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逆境中而灼放出光辉的。

注:①斯多葛哲学,有禁欲,苦行主义之称,故言。②塞涅卡(4—65),古罗马斯多派哲学家。

③赫克里斯,希腊神话之大力士。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类者,因触怒宙斯而被缚于高加索之山。被赫克里斯所解放。④《圣经》《旧约》,劝诫人类信仰上帝以获取幸福。《新约》则幼诫人类要承受因信仰而可能招致的痛苦。

篇3:论苏轼贬谪诗逆境中磨练出的达观

苏轼与苏辙少年时在家乡的天庆观读书, 他们的启蒙老师是道士, 所以他自小受道教启蒙, 这也使他的一生对道教情有独钟, 常穿道袍, 游访道观。在《众妙堂记》中他写道“谪居海南, 一日梦至其处, 见张道士如平昔”, 这就能表明道教对其影响之深, 到其老年依旧记得老师的教诲。他的人生不只受道教影响, 还有佛教。这从他的早期诗歌中就可以看出: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他把人生在世, 漂泊不定, 偶然留下的痕迹比作是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 可以看出他对人生无法预测的怅惘。使他想起少年时与弟辙在应举途中经过一寺并宿其内, 在寺庙墙上题诗的情景, 感叹老僧已逝, 他与弟为仕途而分隔两地, 他也再没有机会回到旧寺的遗憾之情, 也透露出他对往日旧迹的深情眷恋。在这里, 他把人生中所遭遇的事情都归于偶然, 有些许禅味。

苏轼刚到杭州三日, 就上山去访僧, 作了《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一诗, 当然这时候禅在他心里还是“名寻道人实自娱”, 只有一点地位, 并不深刻。

他不仅自己思考禅学, 还与僧人交往。熙宁五年, 与文长老相识, 并因是同乡而关系亲密:

万里家乡一梦中, 吴音渐已变儿童。每逢蜀叟谈终日, 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得道, 我余搜句百无功。明年采药天台去, 更欲题诗满江东。

前四句写思乡之情, 与家乡相隔万里, 无法归去, 乡音已经改变, 但遇到了同乡人, 还是倍觉亲热, 后四句在文长老面前说出心里话: 文长老已成得道高僧, 而自己除搜句作诗之外, 一事无成, 相比之下, 滋生了失落之情。诗歌围绕苏轼的思乡之情展开, 或与同乡人长谈, 或对得道乡僧赞赏艳羡, 或对自己入仕为官却一事无成表示无奈, 情真意切, 这是苏轼与文长老的第一次见面。第二次是在一年之后, 有《夜至永乐文长老院, 文时卧病退院》一诗, 全诗流露出诗人的伤痛与对长老病卧, 无法传道的惋惜之情。

第三首作于此诗的后一年, 这一年, 文长老已经去世:

初惊鹤瘦不可识, 旋觉云归无处寻。三过门间老病死, 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 乡井难忘尚有心。欲向钱塘访圆泽, 葛洪川畔待秋深。

这是与文长老交好的第三年, 也是第三次为他题诗。没想到文长老竟已去世。前四句像走马灯一样描绘了三年三次的相会: 初见时老, 再见则病, 第三次竟已不在了, 这一切都来得太快, 像是弹指一挥间。诗中的老病死“三苦”与去来今“三生”相对, 全是佛禅义理, 说明人生命的短暂。后四句写出自己已经见惯了生命的消逝, 但是会永远记得文长老并怀念他, 最后希望来世和文长老相见, 再度为友, 促膝长谈, 寄托了思念之情。此诗基调不甚悲伤, 在简明的表达中, 既有洒脱旷达, 又有佛家的参悟, 足以表现苏轼受佛道影响之大。

除文长老之外, 苏轼还与多位禅师交往, 如参寥, 他与参寥同游百步洪, 之后又给他写诗, 也就是《送参寥师》, 其中还用了大量佛语, 1079年参寥经过高邮时与苏轼相会, 苏轼写到“潜山道人独何事, 夜半不眠听粥鼓”, 在1083年参寥又从杭州来黄州看望苏轼, 他们一起吟诗作诗, 一起郊游观赏山水, 一年之后才离开; 此后苏轼也常为他写诗, 可见两人友情之深厚。

对禅道的探索和与僧人的交往对于苏轼的心境的变化有促进作用, 但并非是这一个因素。

二、变化因素———生活

苏轼一生生活贫苦, 但却乐观豁达, 安于贫困但不囿于贫困。做官前期他一直想要施展他的才华, 为民请愿, 反对新法中对民不利之处, 却被王安石打压, 无奈之中只能乞求外任。乌台诗案时, 他写下了“百年未满先偿债, 十口无归更累人”的诗句, 可以看出他困窘的状况; 诗案过后又写出了“休官彭泽贫无酒, 隐几维摩病有妻”的诗句: 家贫不敢像陶渊明那样休官回乡, 现在做官只为养家糊口。但从此后几十年的经历来看, 苏轼做官时仍在为民做事。

乌台诗案后, 苏轼被贬到黄州, 作了《初到黄州》一诗, 描写了苏轼到黄州之后所看到的, 也写出了他复杂的心境, 前四句是自嘲, 笑自己这一生都为言事写诗而获罪, 又为谋生糊口而忙碌, 老了之后所做的事却是荒唐的, 黄州有好山好水好竹, 深知江鱼味美, 只觉阵阵笋香, 后四句说自己是被贬谪之人, 还可以再分到朝廷的俸禄, 实在惭愧。从这首诗中, 可以看出苏轼直面逆境的旷达胸怀, 他苦中求乐, 从平凡的景物里发现乐趣, 表现出了他随遇而安的豁达。他虽自嘲自伤, 但不自暴自弃; 虽怕朝廷降难, 但不改初衷; 虽苦闷难平, 但善于调节。

苏轼到黄州之后, 住在定惠院中居住, 常在欣赏风景时抒发情感, 因看到了院子里刚刚开放的花, 便想到了去年和今年之事, 滋生了孤独之感; 在《次韵前篇》中发出了“万事如花不可期, 余年似酒那禁泻”和“少年辛苦真食蓼, 老景清闲如啖蔗”的感慨, 将年轻时和年老时做对比。之后的“饥寒未至却安居, 忧思已空今犹怕”又可以看到苏轼惊恐后怕, 侥幸复生的心情, 在恐惧的同时, 他还是希望能得到朝廷重新任用的时机。

在这期间, 他开始钻研佛法, 思考人生, 《题西林壁》应运而生, 这既是首写景诗, 又是首哲理诗, 作于与参寥同游庐山时, 前两句写出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横着看时, 山脉连绵成岭, 侧着看时, 像是一座座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时, 它的样子又各不相同, 后两句借景说理, 说出自己对这一现象的感悟: 为什么不知道庐山的真正面目? 只是因为自己身在其中, 视野被眼前的山峦所遮挡, 只是看到了很小一部分的景物, 并不是全景, 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 我们的生活也如此, 总有“一叶障目”的事情发生, 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如果要看到实物的全貌, 就要摆脱原有的思维和狭小的视野。

在到黄州的第四年, 他的第四子苏遁降生, 他大摆筵席, 并为他作诗, 诗中说“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其实是对自己这一生的嘲讽。世人都希望自己的儿女会很聪明, 他却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愚钝且笨拙, 没有灾没有难的过完这一生。这表面上看起来是对孩子的希冀, 可哪个父亲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愚笨呢? 也只不过是对现实的无奈罢了, 诗中有玩世疾俗之意, 更可以看出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的态度。

黄州是苏轼诗作的高峰期, 除黄州外, 在惠州初食荔枝, 写了《荔枝叹》, 把荔枝赞为“尤物”, 在享受美味时, 他仍惦记辛勤劳作的百姓, 他认为风调雨顺, 民不饥寒才是最好的祥瑞。在儋州时, 他体察当地风土人情, 因海南人从来不过“寒食节”, 自己只能去找符林喝酒, 借此来思念家乡, 怀念故人; 他贫困, 甚至到了“饮食不具, 药石无有”、“食芋饮水” 的地步, 然而即使这样, 对于内心坚定的他来说, 这些磨难也并不能真正击垮他; 远在他乡, 他也孤独, 于是在上元节独坐; 在《倦夜》中又长夜难眠, 写出了自己常年奔波, 无法回归故乡, 年华老去, 却一事无成的悲愤之情; 他虽悲愤, 但仍热爱生活, 精于养生, 在《汲江煎茶》中细心描绘自己在江边汲水煎茶的过程。他说“人间有味是清欢”, 也正是这么多年的感悟, 他不爱浓烈的狂欢而爱清淡的欢愉, 寄寓着他清旷的生活态度。 清苦的生活, 乐观的态度, 两相交织, 构成了苏轼的一生。

三、变化因素———交友

苏轼有许多朋友, 大多数都是在他贬谪地相识的, 他们意气相投, 关系一直都很好, 苏轼每每与他们在一起时都要赋诗、游玩、长谈。这在他孤独的生活中添上了一抹色彩, 经营友谊, 成为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

在离开密州, 与赵成伯分别时写下了《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

年年岁岁何穷已, 花似今年人老矣。去年崔护若重来, 前度刘郎在千里。

意思是年年岁岁没有穷尽, 花每年都开得像今年一样, 可是人却老了, 后两句用了崔护旧地重游却不见故人的事情来做结, 喻来年赵成伯如果再来赏释迦院的牡丹时, 会想念在远方的自己。这也明显是对面写法, 正面应是: 当在远方的我看到牡丹盛开的时候, 就会想起当年和赵倅同赏牡丹的情景, 想起赵倅在物是人非的地方思念我, 我也同样在远方思念他。这可以看出苏轼对朋友的重视。

他的诗中常用对面写法, 在《又送郑户曹》中, 也用了这种写法, “他年君倦游, 白首赋归来, 登楼一长啸: ‘使君安在哉! ’”这四句便是了。

他每到一个地方, 都会交三两好友, 会和百姓同乐。在和友人相处时, 大多时候是戏谑和玩笑, 如当他喝酒时得知太守徐大受和通判孟震都不饮酒, 于是为他们作诗调侃他们; 他与广州知州章质夫相识, 在谪居惠州时, 章质夫给他送酒, 但是好久都没有送到, 于是苏轼写了《章质夫送酒六壶, 书至而酒不达, 戏作小诗问之》来询问, 这是他性格的幽默之处。

“白衣送酒舞渊明, 急扫风轩洗破觥。岂意青州六从事, 化为乌有一先生。

空烦左手持新蟹, 漫绕东篱嗅落英。南海使君今北海, 定分百榼饷春耕。”

事件的起因是章质夫答应每月给苏轼送六壶酒, 但送酒的小官吏不慎将酒壶跌破, 导致酒未送到。苏轼知道这件事后, 戏作此诗相问, 含有些许戏谑的成分, 酒虽未送到, 他仍在诗的最后表明自己章好意的感谢。 苏轼在惠州时生活困苦, 酒肉匮乏, 虽然这样, 他仍不失达观的精神, 原本遗憾的事情, 却被他拿来调侃, 把遗憾转化为了一件乐事, 这也是他乐观的一面。

在杭州时, 与刘景文交好, 常和他同游, 写诗勉励他, 脍炙人口的“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就是他写来勉励刘景文珍惜大好时光, 有高尚的品格, 做一个坚定不屈的人。苏轼对朋友的情谊之深在他的作品中都有体现, 一日刘景文到颍州去看望生病的东坡, 东坡一下子从病床上坐起来, 欣喜若狂, 留下了 《喜刘景文至》这首诗:

“天明小儿更传呼, 髯刘已到城南隅。尺书真是髯手迹, 起坐熨眼知有无。

今人不作古人事, 今世有此古丈夫! 我闻其来喜欲舞, 病自能起不用扶。

江淮旱久尘土恶, 朝来清雨濯鬓须。相看握手了无事, 千里一笑毋乃迁?

平生所乐在吴会, 老死欲葬杭与苏。过江西来二百日, 冷落山水愁吴姝。

新堤旧井各无恙, 参寥六一岂念吾? 别后新诗巧摹写, 袖中知有钱塘湖。”

写出了苏轼对友人的到来的欣喜, 刚开始难以置信, 从病床上坐起来揉揉眼睛反复确认书信, 确认之后欢天喜地的迎接, 在诗的最后对景文说了自己百年后的打算, 突出了他与刘景文的深厚情谊。

在贬谪期间, 他通过与朋友相处来缓解自己不得志的愁苦之情, 通过与友交谈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友谊在他的人生中也占有很重的地位, 对于他达观态度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对苏轼来说, 逆境并不能打倒他, 相反地, 他可以逆流而上, 发现艰苦生活中的乐趣, 使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他通过参禅、交友等方式缓解愁苦, 他可以“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 可以“人老簪花”, 可以“聊发少年狂, 千骑卷平冈”。在困苦时仍拥有乐观的心, 写诗自嘲, 开辟荒原, 辛苦劳作, 尽力为百姓做事。他不会因为生活的不圆满而怨天尤人, 自暴自弃, 而是把人生看得清明, 过得悠然。心境决定处境, 对自由的追求决定遗世独立的境界, 从自请外任开始, 便一步步形成了他达观、坚毅的品质。他在贬谪时所作的诗, 也脍炙人口, 广为流传, 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他拥有了永恒的生命。他的成就, 他的功绩, 他的乐观精神和独立人格已流芳百世, 成为典范。

参考文献

[1]高杨.宋代士人审美心理多元化的文化成因.文艺评论, 2012 (6) .

[2]宋永祥.论苏轼诗词的谐趣.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 (7) .

[3]应贤君.论苏轼诗歌的理趣美.学术交流, 2007 (8) .

篇4:培根论学习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仅仅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需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需全读,读时需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精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需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需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效可医.

篇5:培根论人生和培根随笔的区别

前者是他在世时发行的,就一个版本(翻译可能不同);后者是后人编的,可能是几本书的汇总也可能加进去遗作散篇。

因为培根写的论说文实在太多了,如果你要买的是随笔全集(不知道是谁编的),应该就会包括人生论里的文章。如果是随笔选编,可能有点交集吧,按编者喜好了。

篇6:培根随笔论真理摘抄

所以昔人说得好。“要恋爱而又要明哲是不可能的”。这一种弱点也不是仅仅在旁人眼中看得出来,而在所爱底眼中看不出来的;反之,这种弱点,在被爱者底眼中是最显明的,除非其人底爱情是得到了回报。因为,爱情底报酬永远是这样,要不是回爱,就是一种内心的隐藏的轻蔑,这条定理是真的。由此可见人们更应当如何提防这种情欲,因为它不但使人失去别的事物,简直连自己也保不住。至于其他的损失,古诗人底故事表现得极好;就是喜爱海伦的人是舍弃了攸诺和派拉斯底赏赐的。因为无论何人若过于重视爱情,则自将放弃财富与智慧也。这种情欲泛滥的时候正是在人心力极弱的时候;那就是在一个人最繁荣或最困厄的时候——虽然困厄是不甚受人注意过的。这两个时候都是燃起爱火并使之更为热烈的,由此足见“爱”是“愚”之子也。有些人,即在心中不能不有爱的时候,仍能使它受约束,并且把它与人生底要务严格分开,这些人可算做事极当;因为“爱”若是一旦参与正事,就要扰害人们底福利,并且使他们无术坚守自己底目的。

心得:

想起 罗素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在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爱也是古往今来人们追求的永恒主题之一。诚如培根所说,恋爱人幸福,也可能让人痛苦,甚至癫狂。可是没有爱情的人生到底是有缺憾的。所以不管怎么说,都应该用非常友善的姿态,期待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

上一篇:桥颂作文800字下一篇:少云镇2010年农业中心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