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

2024-04-07

大单元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大单元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

大单元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

伊旗第三小学

王 芳

10月14日和15日在矿区中学参加了《高效课堂走进伊旗》的学习,其中有大单元教学模式创史人河北天卉中学胡志民校长的讲座《提高教育质量的最佳途径——高效课堂》,还有段海春老师的《小组的动态建立与建设》和《导学案的编写》讲座,还有两位一线教师的预习展示课,以及课后的评课议课活动,非常实用,感受很深,收获很大。

胡志民校长认为教育质量不等于教学质量,素质教育不等于特长教育。我们要改变现行的明星制课堂、泼水式课堂和搬运式课堂为高效的学生自主的课堂。他认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出路在于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习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老师的作用在于如何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学材。因此,胡校长在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的基础上创立了大单元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其核心是“展示教育”。体现在课堂上就是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但我认为,整合、迁移、贯通适合中学教育,对于小学,尤其是小学英语来说胡校长的展示理念是比较适合的。

我们还听了段海春老师的英语预习展示第一课和矿区中学陈丽老师的第二课,听课后接着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英语是

一门语言,不同于语文、数学,因此在备课、上课的环节上也和其它学科有所区别。在预习板块上,他们也进行了整合有集中识词、单纯预习、预习指导、朗读课、语言引领等方式,形式多样。提升展示课是要把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达到运用和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这一环节重点就在设计开放性的导学案上,设立任务超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我们目前还要面临考试,所以专门设置了巩固板块,对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考点进行有效的有目的的训练。其中,也需要教师点拨和穿插巩固。关于小组的建立和建设,分组时要特别注意帮带对子要邻近,交流对子坐对面。小组要经常进行改建,可以自由组合、选秀、分层对组组合,小组要经常进行反思。要建立好小组的评价机制,做到日上课,周上板,月上本,评优评模来激励学生坚持小组合作。

在编写导学案上,我们以前的导学案就是练习题,从简单练到难。在听完专家的讲解后,恍然大悟。好的导学案应该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探究、阅读理解和学习能力,应该有适当的留白,从我们的太过于具体到粗放,达到无招胜有招,让学生发挥自身能力。

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理念有很多地方是我们学校可以借鉴的,也有一些是需要我们在实际运用中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改变的,提高教育质量一定要走课改之路,高效课堂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实践和改革中才会逐渐完善。

篇2:大单元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

班级有个学生吴某,上学期因利用小灵通作弊被学校记过处分,他成绩不好,喜欢整天惹事生非,甚至在同学间夸下海口手下拥有二十多号兄弟。针对这一学生,我知道光靠一天两天的说服教育是肯定不行的,必须长期教育。要转化他只有先转化他的思想。开学第一天我让他坐到讲桌旁边的黄金位置,当众任命他做副班长。事实上当时我心里也捏了把汗,因为该学生一旦出了问题肯定会在整个班上造成严重后果。其他学生不单不会服他,更不会服我这个年轻的新班主任。每天我密切地关注他,发现一个学生只有无事可干的时候才会最容易出事。现在他不爱学习,但我必须找事给他做,从开学让他协助我收学费,到大大小小班级事务的完成、检查。我高兴地发现他每一次都完成得不错,有时还以身作则带头干活。逐渐班上的同学对他的印象有所改变,他自信心也增强不少。思想带动学习。单人单桌坐在讲桌旁从客观上使他比以前听讲多了。而某一天他却主动找我,询问为何他认真听了讲,成绩起色不大。我首先表扬他的上进心,接着给他讲述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当山发生崩塌时,人想活命就只能往山顶拼命跑才有生存的机会,否则必死无疑。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以前由于亏欠的知识太多所以进步不大,要想改变学习落后的状况,赢得全班同学的更好的评价,唯有继续努力。三天后的活动课上,我看到他放弃了打球的时间一个人到生物办公室问问题的一幕。那一刻我感到他的转化已成功了一半。连续三次双周考,他在班级的名次没有太大的进步,但每次总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到第四次双周考他由进班的64名进步到全班的49名,挤入全年级前800强。班会课上我对他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作出的贡献和成绩上取得的巨大进步进行了表扬,并亲自将鲜花别在他的胸前。那一刻他的眼睛湿润了。我深有感触:只要年轻的班主任利用自己亲和力的优势,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学生,一定会取得成效。

感想:

苏霍姆林斯说过“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没有一个学生是不想学好的。有时他们缺少的可能就是一点自控力

二、“武侠小说”迷

班上另有一位姓夏的男同学,从小经历了母亲改嫁这一变故,性格古怪孤僻,加上上小学遭受一位女数学老师的当众羞辱,变得特别憎恨数学老师。五门主科中,其他四门还马马虎虎,数学却是一塌糊涂。上学期月考和模拟考中,数学试卷他甚至乱作一气或一字不做。针对这一问题,我找了他以前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知道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武侠小说,而且是不分时间地点、偷偷摸摸的看。如何将这位屡教不改,脾气倔强的学生成功转化呢?我决定大胆尝试一下。我将他找来谈话,很客观的对他的成绩和行为表现作了评价,直截了当地指出他看武侠小说这个坏毛病,不但影响自己的学习还影响班级其他同学。他听了似乎有点无动于衷,但我很诚恳地说今后我将买小说送给他看时,他有点惊讶。我乘机提出了对他的要求:每月两期的《古今传奇》武侠小说我保证一期不拉地买好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替他保存,但上学期间不能看,必须等放寒假带回去看。武侠小说基本上都是长篇连载,一次性看个够的畅快的确吸引了他。老师的武侠小说是作为礼物送给他的,相比自己掏钱买光荣的多,家长也不会横加阻拦。如此一来他动心了,想想答应了我。事后我利用再次找他谈话的机会给他看了放在我那儿的武侠小说,并鼓励他把数学学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数学老师的协助下,他的数学成绩由不及格开始考到及格。两个月后,他已经考到了全班第一名,数学成绩133分。我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尽管这位学生在性格上的缺陷还没有得到完全改变,但我相信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耐心帮助他,就会使学生“亲其情而信其道”,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感想:

西班牙有句格言:你要什么便给他什么,只要你付出相当的代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殊的兴趣和爱好,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做老师的就应该“以其乎其心”,借以引导,“借力使力”,同样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学会感恩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我觉得年轻的教师同样也要尊重家长。尊重家长就是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得一味地责怪家长如何不会教育子女,而是通过与家长的全面接触了解实际情况。曾经班上有一位姓朱的学生家长来找我,说他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在家贪玩又不听话,希望老师能配合家长共同教育学生。我在找了该学生谈话后,却发现该学生对他父母的意见比较大,认为他们脾气暴躁,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式,与他在电视和小说上看到的那些父母有很大的差距。听后我问了他一些家庭情况,帮他分析了原因。他的父母都是来自农村,经过十年xxx,自身文化水平不太高,他们为了自身生存、家庭、孩子,两人都在打工。在忙碌了一天后,一无时间二无精力来和孩子进行长时间沟通交流。同时小说和电视上的一些东西虽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所以不能苛求家长。我甚至开玩笑地和他说,假如你父母感想:

篇3:大单元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

单元整体学习是倡导将语文知识掌握、能力训练与语文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培养融合成一个整体,从整体考虑本单元每课时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并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整体安排具体的教学时间、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力求使每个课时的教学效益最大化,每堂课都成为高效课堂。

一、单元整体学习,是引领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过去我们只关注某一篇课文的具体教学目标的制定,而忽视研究单元课文之间的“学习链”,孤立地去教一篇篇课文,去挖掘每篇课文中的知识点、训练点,自然也就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如果我们站在“单元”这一整体的高度来统筹、合理地制定每一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使各课时的教学目标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联系,成为一条螺旋式上升的学习链,就会既省时又高效。具体做法:“精读”“略读”整合,“扶”“放”结合,得“法”用“法”实施。对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的关系,叶圣陶先生做了精辟的阐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则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课文担任着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读课文则为用“法”服务。教师要善于寻找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的契合点,教学中“扶”“放”结合,让学生把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运用于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实现教学主要目标。

下面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第八册第五单元,课文以“热爱生命”为主题,串联起《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这四篇课文。其中《触摸春天》和《生命生命》是精读课文,《永生的眼睛》和《花的勇气》是略读课文。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触摸春天》和《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在写作内容和思想表达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把它们链接在一起开展教学。如精读《触摸春天》,了解盲女孩安静是怎样了解这个世界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拓展练笔《安静,我想对你说》导入到新课《永生的眼睛》的学习中,让学生运用《触摸春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永生的眼睛》,比较两者在思想表达和写作方法上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同情,并对课文抓住人物心理、言行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精神的表达方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

总之,单元整体学习,优化了学习过程,减轻了学生听课的负担,加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单元整合学习,是丰富学生多样化学习经历的有效途径

“注重体验”是新课标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因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那种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和验证,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并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体验”是一种过程,它从亲历的实践开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单元整合学习,正是立足于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经历,对单元课文的重组,对课文内容的多样呈现,借用教材这个载体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我们将单元课文分成导读、精读、略读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将三种不同类型的阅读课分为整体感悟课、学法指导课、语言学用课、自主阅读课、文学欣赏课、语文活动课、思维训练课等。这些课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的经历,有的课侧重潜心倾听,有的课训练静心阅读,有的课关注边学边用,有的课引导探究活动,有的课主要进行独立练习,有的课主要是合作交流活动……这样立足提供学生多样化的学习经历,整体安排单元教学内容,改变了过去每一课都从字词、内容、主题等方面开展教学而造成的平均使用力量,重点目标不清晰,学生各种实践活动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引发的“体验缺失”等弊病。使学生在经历各种学习历程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一些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以“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第八册第八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为例,课文以“故事长廊”为主题,本单元重点训练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将《寓言两则》第1课时定为“学法指导课”,主要指导学生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还要练习复述故事,为学生提供的是“倾听、讨论、交流”的学习经历,第2课时则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为主,提供的是一种独立练习的学习经历。

一个阶段的实践表明,由于用活了教材,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多样化学习经历使之获得了情绪的感染和情感的体味,由“体”生“验”,学生学习语文的劲头足了,课堂彰显出学生生命的活力,从而形成高效课堂。

三、单元整体学习,是促进评价方法成为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

以往每单元教学结束,教师习惯于出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一单元的学习情况,试卷的编制又是固定化了“基础、阅读、写作”三块式,检测的内容往往与本单元重点训练的内容关联不大,不能准确地反映学生一个阶段内语文学习的实际水平。这种传统的单元测验“一卷式”评价方式,只要学生在试卷上提供出答案就行了,而学生获得这些答案的过程与方法都被抛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至于哪些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的评价根本就不予考虑了。这些都致使语文评价出现了严重的片面性和偶然性,从而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自然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为了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激励机制,我们改变“一卷式”单元测验的做法,而是围绕单元重点训练内容整体设计评价内容,分阶段开展多元评价,评价活动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评价活动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进步。以“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第八册第八单元综合评价”为例(具体内容详见下表。)

学生根据这些要求和标准练习概括,自我对照,教师则根据情况及时加以指点。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用1节课的时间进行“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力的评价,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根据评价要求和标准独立为组员评分,最后以平均分为准。这样,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了有效的互动,让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同时,看到别人的长处以及不足,了解了自己在复述能力方面的具体情况。如果学生对自己评价的情况不满意,可以要求延期评价——练习几天后再让大家评价,从而使评价促进学生在认真练习概括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语言评价的能力。这样,不仅挖掘了学生潜能,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作用,更有效地促进了高效课堂的生成。

篇4:大单元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大单元教学;做法

在课改这条路上,我们走过了很长的路,有掌声更有荆棘,但我们坚定地走下来了。“大单元教学”是我校课改“二次革命”的关键词之一,是我校本学期大力推进课改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学习“大单元教学”和“走班制”的一些相关经验基础上,结合我校“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的实际,走出了自己的路。

我校新的“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整体的教学理念,其新课型包括思维导图、研读文本、问题探究、拓展提升、测评反思等五种课型。

所谓思维导图课型,是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将本教学单元的主要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能让学生大致了解完整的单元内容,并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然后进行实施。

所谓研读文本课型,是学生在学组(泽州一中的小组)内,以对学、群学的方式,相互督促检查组员对文本的掌握情况,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相对完整地讲透基本问题。

所谓问题探究课型,即大展示课型,是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学组展示本组问题,展示突出探究问题,突出质疑,突出对抗。

所谓拓展提升课型,侧重于对重难点问题、探究性问题、共性问题的解决、质疑、反馈。

所谓测评反思课型,就是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15分钟限时测评。之后采取组间判阅,组内解决,反馈评测结果。

有了这五种课型,就使得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有了保障,能更好地进行探索和单元学习。

和以前相比,采取大单元教学后,学生自学时目标更明确,可以及时纠正那些偏离目标的错误。学习结束后,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清晰,更清楚解决某个问题时需要运用哪些学过的知识。

对于研究性学习来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新学期伊始,学生对高一整册书进行简单的了解,画出思维导图,使得各章节之间的内容及关联显得很清晰,这样学生会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怎样使研究性学习更有成效?这给以后的课题研究奠定了兴趣及知识基础。

其次,针对每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从单元的“整体学习”入手,到整个单元的“测评反思”结束。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把一个单元的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另一方面能达到整入整出的效果。就具体知识来说,我们研究性学习一单元会编写一个研读文本,一个问题探究,一个实战演练(拓展提升),可以说整个单元的学习是“总—分—总”的结构。

最后,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测评反思课型并不是每个单元都有,我们会在不同的阶段进行适当的检测,时间也会很长(一节课或两节课)。在制定研究方案这个单元,我们会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让9个学组以不同的展示形式按照预先的抽签顺序进行开题论证并接受评审。在实施研究单元,我们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中期交流,对课题研究实施阶段的成果及体验收获进行简单的分享。在成果展示与交流单元,我们会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在崇学堂或教室或操场或实验室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成果展,展示形式多样,包括PPT课件、展板、情景剧、实验、比赛等。

总之,“大单元教学”模式不单单是一种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重构,更是一种培养学生心智独立的有效手段。较之先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确实是一种更科学、更符合学习行为规律的模式,是教学的又一次革命。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一中)

篇5:数学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一、用“情”

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直接的感化作用,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一年级学生从家庭来到学校,教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他们努力追求着教师的爱。一般来说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他所交的那门学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每天教师都要以可亲的面孔、热情的目光面对学生,尤其对于“学困生”更要多些关注,课上多鼓励,课后多辅导,帮助他们消除厌学情绪,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上这门学科。在教师的爱的感召下,形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

二、激“趣”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弱,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制作了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图画、卡片等,创设生动、富有情趣的画面、场景,通过演示这些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观察感知中,不知不觉投入到学习中来。

2、利用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育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巩固数学知识。例如在复习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碰球”游戏,以7的碰球游戏为例:教师说的球数和学生说的球数合起来正好是7。教师说:嘿嘿!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对:嘿嘿!你的3球碰4球!该游戏语言简洁,琅琅上口,广为儿童喜爱,在欢快、富有节奏的对答中,既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点,又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同时避免了单调重复。

3、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生活处处有数学,生活是数学教学的源泉。如果能够将抽象知识有机的渗透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可以满足他们探究生活好奇心又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例如:在教学“10以内各数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节“数就在身边”的活动课,我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阐述自己的座位,让他们说出家里的电话号码是由那几个数字组成的;让他们说出教室有几扇门,几个窗户;说出书包里有几样东西,家里有几口人,他们完成这些题目时,兴致特别高,大胆踊跃的进行交流。孩子在交流中体验到数学的存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通过交流家里的电话号码,知道了由于数字排列顺序不同,构成电话的号码也不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领悟了数学的奥秘。

此外,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讲故事、比赛、儿歌等形式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促”动”

1、让学生动手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大千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有探究的心理,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结合孩子的这个特点,我在教学中加强直观演示,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认识立体图形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各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用数学语言概括则相当抽象,也不适合一年级学生。对此,我在教学前组织学生从家中带来了各种立体实物,如饮料罐、牙膏盒、乒乓球等,分小组展开拼一拼、搭一搭的操作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摆弄、拼搭,发现这些立体图形的与众不同之处。有的学生说长方体能摆得很稳,有的说圆柱只能横着滚,有的说正方体不管怎样放都是一个样不知不觉中,学生就掌握了对各种立体图形的认识。

2、让学生动口

语言的表达有助于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信任学生,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发言。教师使用激励性、艺术化的语言来处理学生的提问,更能鼓舞和推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对于经常举手、回答出色的孩子,立即肯定:“你真能干!你的办法真好!”对于一时没有说对的学生,教师可以眼睛稍微睁大,期待地直视他:“是这样的吗?你再想想?”既否定了回答又不伤孩子的自尊心;尤其对于差一些的孩子,只要有勇气举手,即使回答错了,仍要表扬:“你能站起来说,老师和同学已经很高兴了,慢慢来!”,对于回答出人意料时,教师更要大加赞赏。此外,教师还应经常用商量的口吻促进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篇6:《单元整体教学》学习体会

2013年12.1

3十二月十二、十三日(周四、周五),我到德州跃华参加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论坛。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德州跃华小学、莱芜市凤城中心小学以及浙江富阳永兴小学教师团队带来的单元整体教学展示课,吴中豪教授的报告《课改,路在何方?——语文课程改革的讨论》,崔峦老师的报告《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学生实践活动展示,微论坛等。

莱芜市凤城中心小学的教师团队为我们展示了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成长故事”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为整体,教师引领学生自主预习,把握单元学习目标,领悟文本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在这一单元,教师主要引领学生理解并尝试运用借景抒情和叙事抒情,其间还向大家推荐了课外读物《成长不烦恼》。

跃华小学部的教师团队为我们呈现的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他们先后为我们呈现了预习〃理解、领悟〃表达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等三种课型。老师们,首先检查和交流学生预习情况,然后组织学生自主交流和感悟艺术的魅力,接着进行语言文字的应用练习,也就是本单元的主要写作手法——联想想象。

浙江富阳永兴小学的教师团队为我们展示的同样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老师们分别为我们展示了导学、聚点探究和回顾拓展的课型。其间,为学生推荐了课外读物《大名人小故事》、《名人成才故事》、《100个裙子》《烟囱着火了》。

这些教师展示的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无疑为我们推进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一定指导和借鉴的价值。首先,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单元整体教学对实现语文课堂高效的重要意义;其次,我们应学会尊重学生的见解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再次,我们应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我们应当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吴中豪教授在《课改,路在何方——语文课改讨论》的报告中,指出我们教师应转变三个观念:1,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2,从非本体性课程

内容到本体性课程内容的转变;3,从教过到学会的转变。吴教授讲述这个问题时列举了于永正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的例子,对于一篇某校学生曾经学过的文章,于老师再次执教时,围绕三方面内容进行教学:第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教学生学会如何做批注;第三,教学生代儿子给父亲写回信。就这样,于老师用自己的独特教学方式带给了孩子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这个事例启示我们一定要增强语文课程意识。

吴教授还提出了探索语文课改的三个路径:第一个路径,从理解到运用。这里,他列举了自己教一个五年级后进生写作文《梧桐树》的事例,起初孩子用非常简短的语言写了不足百字的小文,可以想象此文犹如白开水或流水账一样毫无文采可言,但是吴教授教孩子将学过文中的可以用来描述树木的词汇找出来,尽量尝试用到文中,一番努力过后,孩子的《梧桐树》修改稿出炉,这次学生的文章明显变得生动形象。在此,吴教授提醒我们,要注意情境的创设,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点拨和评价。第二个路径,从教课文到学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此我的理解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方法,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方法,将自己心中所想组织好语言进行表达的方法。第三个路径,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对此,我联想到了自己的教学实际,在进行每单元的教学时,我会将配套练习册、导学训练、方法报等资料上的文章围绕单元主题进行联系或总结回顾。我也会引导学生利用体会课内文章的方法去品悟课外的同类文章。我也曾在阅读课上给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水浒传》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笔记的摘录,如教学生把人物绰号、四字成语、俗语或相关歇后语分类分行摘录。

崔峦老师做的报告《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首先为我们细致解读了各个年段的课标要求,提醒我们要明确各年段的目标,不要“越位”或者“缺位”。还提醒我们要有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

一,用好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读书思考。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有过失败的经验,也有成功的体验,如在第六单元“父母之爱”主题单元教学中,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拓展延伸环节,我曾问孩子们:你有过类似作者的经历吗?你曾感受到父母不同的爱吗?或者你曾被父母误解过吗?这个

问题看似比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我提问的有些突兀,而且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的年龄所限,也许不能完全理解问题,因此交流时学生的表现不算很踊跃,而且交流的事例不是很贴题。而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在感受儿子的勇敢和先人后己品质时,我引领学生想象黑暗的废墟里,漫长的等待里,阿曼达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个问题的情境创设比较到位,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因此学生的发言很积极踊跃,也很生动实际。由此可见,提出好的问题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更有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文本和语言的表达。

二、引导学生作批注。现在,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几乎每堂课我都留时间给学生默读作批注为交流做准备。但是,对于学生的指导还比较欠缺,有些学生在默读时做批注关注的点比较单一,只关注人物情感,不关注语言特点或者作者的写法,作批注时写感受时比较肤浅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还有个别学生并不投入其中,只是走马观花式。对此,我应该加强指导,正如崔峦教授所言,要努力做到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获”。

三、交流时,教师要进行点拨和诱导。教学时,要给予学生自主感悟和交流的空间和平台,更应该给予一定点拨和诱导,确保教学目标的集中。

除此之外,崔峦老师还对作文批改提出一些建议。他不主张全批全改,他建议三分之一精批,三分之一略批,三分之一面批。对此我的理解是,对于那些比较优秀的文章,我想我们略批指出优点给予鼓励即可;对于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的中等文章我们需要精批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让学生可以按照批语指导自主修改;而对于一些较差或者是后进生的文章,我想面批近乎于手把手的指导了,应该是较有效的方式。

对于一个小学生老说,崔峦教授认为他们应做到六个一,那就是掌握一定词汇量,能写一手好字,能读会写一篇好文,一副好口才,一身好习惯,一颗博爱的心。我想,作为教师,这应是我们不断追求,努力实现的目标。也许路途并不平坦,也许有坎坷荆棘相伴,但是只要心怀理想,坚定方向,梦想的王国总会到达。

篇7:大单元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

南小区小学 周慧敏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通盘考虑《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以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单元主体作业。整体单元教学有利于教师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整合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时产生乘法的效益;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组块的建构,促进学生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确立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既要从本课特点出发,又不能只盯在一篇课文上,要树立英语的整体教学观念。从整体出发,把眼光放在一单元、使其上下关联,互为照应,分解合理,体现出学科的序列性。这样,就不会为教一课而教一课,以致脱离教材,失去“英语味”。如涉及具体单元或某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不能过于笼统、淡化。

新课标提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并没有想到要分层落实,而是使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体学生。教师设计目标时必须认真进行目标的分解,提出整体目标的层次要求,实施分步分批达标。另一方面,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就同一内容达成同一目标是不科学的。因此,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应准确把握学生课前目标的达成度,而后分层提出要求,逐层提升,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单元整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上体现分层教学原则:

A层:切实掌握所学单词、词组及各语法项目,流利地背诵并表演所学的课文,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B层:掌握所学单词、词组及语法项目,能模仿课文进行对话,背诵重点内容。C层:基本掌握所学的四会词语、句型,能理解并朗读课文。

在具体的语言操练中,要求A层学生自己创设情景,自编对话并进行表演:B层学生背诵教师规定的课文。能用书上所提供的词语做替换练习并进行对话;C层学生会读和理解课文,能机械模仿交流、表演。因此教学中:

第一,“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发展需要来设计教学目标的理念符合英语课标精神,是英语课标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的具体体现。

第二,注重联系教材前后内容,有效地将生日这一话题融入本课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并有所拓展,活用教材,体现了教学目标实施中的具体过程与方法。

第三,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目标设计具有人情味。

篇8:大单元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

关键词:体育,传统教学,大小单元相结合教学

现代教学论是从教学过程中提炼出来的理论, 虽然它已经理论化, 但由于它来源于实践, 因此当它与工作经验相结合之后, 便能深刻地指导体育教学工作。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一些年青的教学工作者之所以在教学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走了很多弯路, 追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教学理论知识的匮乏, 对教学目标, 尤其是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尚不透彻、不全面。因此, 对现代教学论的深刻理解对教育本身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现代教学论中的部分观点, 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大、小单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进而发现其各自的优缺点, 为更多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一、简介“大、小单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每节课40分钟, 前20分钟进行大单元教学, 即进行一些基础内容, 如田径中的跑、跳等项目的学习;后20分钟进行小单元教学, 即进行学生自己感兴趣的, 如篮球、足球、韵律操、乒乓球等项目的学习。高中如果是每次4个教学班同时上课, 前20分钟按教学班进行教学, 后20分钟按学生自选的项目组进行教学。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之比较

1. 课程结构比较。

传统教学模式又称为“三段式”, 其结构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的结构为:大单元和小单元。

2. 教学方式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要把人类文化遗产通过各门类学科传授给学生, 教学以分科形式进行多学科学习, 讲究“大而全”, 也是单纯的接受学习模式。因此, 体现在体育教学中就是强调学生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体操等都需要学, 并且都需要达标, 教师一般采用灌输式, 学生采用接受式, 在学习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状态, 只能被动接受所有课堂内容。

“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教学模式, 它实际包含了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掌握式学习等, 在大单元教学中, 学生学习的是基础项目, 因此以传统式为主, 兼有发现式、探究式学习。教学相对系统、全面, 但在某些教学环节会启发学生的想象、创造性思维。在小单元教学中, 学生学习的是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由于每个学生的原有水平不同, 因此教学就会以发现式、探究式、掌握式等为主, 教学相对更具创造性、灵活性及个性。

3. 价值取向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传递具有严密体系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 以培养杰出人物为目标, 是英才主义目的观。体现在体育教学中, 就是将每个学生当专业队的队员来对待, 无论他是高是矮, 是胖是瘦, 都希望他们每个人能够技术动作很标准, 各项运动成绩都达标。

“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以“健康第一”, 提高运动参与、运动技能, 增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为目的, 让每个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 从原有水平出发, 真正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4. 评价标准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一般以数字形式体现, 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体现在体育教学中就是主要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评分等级为标准。

“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 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评分等级为辅, 包含了学生自己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社会的评价 (同学的评价) 等。

5. 教学效果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成长发育客观上需要什么, 而学生的内心感受不在考虑之列。体现在体育教学中就表现为, 有些个子矮的、体形较胖的同学, 他们很努力地练习, 但无论他们怎么努力, 仍然还是不及格, 这大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体育教学的结果 (很大程度上) 就是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 却厌恶上体育课, 害怕上体育课, 因为他们在体育课中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体会不到成功, 也最终导致学生一旦走出校门, 就有如卸重负的感觉, 将体育课上的知识、技能、技术全部还给老师。

“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客观需要和主观需要两方面出发,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在学习中体会成功。尤其是进行小单元教学以后, 学生对大单元教学的项目也不象以前那么厌恶和害怕了, 因为这些大单元中的运动项目对他们进行小单元项目的练习有很大帮助。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 不仅仅增进了身体健康, 而且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也有较大提高。很多学生都喜欢上了体育课, 这也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6. 教学条件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展依据, 教材具有严密理论知识体系, 教师要熟悉教材结构体系。

“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严密理论知识体系, 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 利用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另外, 在场地设施器材方面, 进行“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所必须的场地较大, 设施较全面, 器材较丰富, 对某些占地面积较小的学校较难开展。

综上所述,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优点和局限, 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就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以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 选择更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模式的进行教学, 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3]广东省中小学体育实验教材编委会.体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

[4]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前期部廉洁从业责任书下一篇:天光离散,莫失莫忘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