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2024-05-22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精选12篇)

篇1: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贝多芬 第三交响曲“英雄”

说到贝多芬的这部《第三“英雄”交响曲》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拿破仑。在十九世纪初,欧洲大陆最风云的人物当属这个法国人,从某种程度上,你甚至可以把拿破仑当作这部鸿篇巨著的主角。

贝多芬十一岁的时候就因为热爱音乐而辍学了,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学习新知的机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很早就接触了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20岁不到的时候,贝多芬进入波恩大学学习过一阵子伦理哲学,当时也正逢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期,“自由、革命”的口号充斥着校园,作曲家从那时起就打心眼里向往这种精神和宗旨,并逐渐成为贝多芬的一种人生理想。就此,他成为了一个时刻关注革命、向往自由的人。在去维也纳学习、落脚并且稳固地位以后,随着自己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经常来去于皇室、权贵的“高雅”圈子中。即便如此,贝多芬骨子里面那种崇尚革命的理想,依然时刻让他对自己生活的这个社会感到极度不满。可见在贝多芬身上有一种不被“不公平”社会所同化的可贵精神,这也是我非常敬佩他一个理由。而这种精神也逐渐渗入了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所以后来有人称他为“革命音乐家”。

向往自由的音乐大师,从法国大革命中看到了“自由”的曙光,同样他又从一个法国军人身上看到了“共和”的希望,那个人正是一代风云人物——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向欧洲封建帝制发起了最强烈的冲击,并且几近获得成功。所以贝多芬一度把拿破仑视为偶像、英雄乃至神的化生。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形下,1798年的时候有一位非常赞赏贝多芬音乐才华的法国将军登门拜访他,而交谈间贝多芬也表达了对拿破仑的敬重,所以那位将军便提议,是不是可以写作一首名为“波拿巴”的交响曲,贝多芬自然欣然应允。

但是直到1803年,距离上一部《第二交响曲》一年不到,贝多芬才开始正式写作这部策划已久的交响曲。这年夏天,作曲家来到维也纳郊外杜布林中的一个葡萄园,在一间农舍中开始了创作。宁静的田园几乎与世隔绝,就在这样的封闭环境下,一部大作悄然问世。《第三交响曲》的篇幅大大超越了前两部,最终长度是仅次于《第九交响曲》的超长作品,而在艺术成就上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而在此时,发生了一个变故 —— 拿破仑背叛了革命。

熟悉世界历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拿破仑推翻了法国封建王朝之后,并没有实行人们期盼已久的“共和”,而是重新恢复帝制,自己当上了皇帝。更加丑陋的是,在加冕典礼上他自己为自己戴上了皇冠。这种背叛革命的行为,使得所有向往自由的革命志士痛心疾首。而这个消息传到贝多芬这里的时候,作曲家已经完成了《第三交响曲》的创作,并且特意命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还恭恭敬敬地写了献给拿破仑的题词。此刻,当得知拿破仑如此卑劣的行径之后,简直无法表述自己当时愤怒的心情,贝多芬冲动的撕下了写有题词的交响曲总谱首页,大骂拿破仑是“凡夫俗子、野性暴君”。经过了这次打击,贝多芬对拿破仑的好感似乎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据说为此还病了一场,所以也就耽误了《第三交响曲》的发表。一直到1804年4月才在维也纳第一次上演,1806年总谱出版发行,而这部曾经是为拿破仑“夺身定做”的交响曲标题也被改为了“《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后来有人分析说,虽然拿破仑不再是贝多芬心中的“神”,但是在某些方面贝多芬依然尊重他。

虽然拿破仑背叛了革命,《第三“英雄”交响曲》的主角似乎一下子从“伟人”变成了“叛徒”,但是这丝毫不能掩盖这部作品的伟大。虽然这是为拿破仑而作的交响曲,但是其中到处洋溢着贝多芬向往自由,向往革命的精神。这部长达40多分钟的作品,可以说塑造了一群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英雄雕像。曲调中时刻洋溢着战斗的气息,自由的理念。我不想花过多的笔墨去逐个乐章的描绘,因为这部作品的内涵应该是广义而非狭隘,应该是宏观而非微观的。包括专业乐评家都对很多细节持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三交响曲》中崇尚的英雄主题、自由气息,是这部交响曲给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贝多芬曾经说过,《英雄交响曲》是他最钟爱的作品之一,不难看出这部交响曲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事实上,最初公演的时候,它并没有受到听众乃至当时同仁们的广泛认可。为什么呢?因为《英雄》的与众不同!正是在这部大作中,贝多芬完全发挥出了属于他独特个性的非凡艺术气息,无论在乐章的编排上还是在旋律的构造上,他都完全突破了以往莫扎特、海顿所开创的传统模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而这种艺术构思的来源,可以说恰恰来自作品主题所蕴含的“自由、革命”精神!真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作品将法国大革命这场人类历史上永载史册的大众运动,以及其中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用交响曲这一艺术手段进行了记载、加工乃至升华,所以不得不承认《第三“英雄”交响曲》注定将是名垂青史的!

也正因为这部作品,贝多芬的交响曲风格开始趋于成熟,也走入属于他自己的轨道,一部又一部更加精彩的作品在作曲家的心中孕育、产生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英雄》!一个里程碑!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简介: 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降E大调,OP.55,作于1803—1804年。这首作品,贝多芬开始是为拿破仑而创作的,当初拿破仑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一个革命的理想,是现代普罗米修斯。但作品完成时,拿破仑已自封为皇帝,贝多芬愤怒地撕掉了本来准备献给拿破仑的扉页(本来这首作品取名就叫《波拿巴》),重新起名为《英雄交响曲》,“为歌颂对一位伟人的纪念而作。”这首作品1805年4月7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开演出,指挥是贝多芬自己。包括4个乐章:1.朝气蓬勃的快板,没有引子,一开始就是普罗米修斯的主题,它的发展充满着意志构成的力度。罗曼·罗兰曾这样描述这个乐章:“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在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投入烈火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展着扩张着。”2.葬礼进行曲,极柔的柔板,英雄死了,人民抬着他的灵枢缓步行进,激情的爆发变为抒情的沉思。中段,军鼓军号取代了伤悼,尾声又回到向英雄告别的叹息。3.谐谑曲,活泼的快板,死与悲伤不能动摇意志,这一乐章是生命的活力的象征,它活泼、激昂,中部有欢乐的军号合奏,乃表达着英雄性质。4.终曲,极快板,使用的又是舞剧《普罗米修斯》的主题,它使用了11次波澜壮阔的连续变奏,最后以急板结尾,成为强烈的生命象征,英雄的胜利和凯旋、庄严的颂歌。

篇2: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内容提要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充满了对人的理性和力量的炽热信念;作品形式宏伟壮丽、内容丰富深刻。

关键词

贝多芬

交响曲

英雄

《第三交响曲》的出现,标志着在欧洲音乐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的题材第一次进入了交响乐这个音乐体裁的领域,突破了传统的交响曲快板乐章奏鸣曲式的旧框框,使主要音乐形象在充满了紧张的戏剧性矛盾突破的广阔范围中发展。贝多芬到达了古典主义音乐艺术的巅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先河。

作品摘要与历史背景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是法国驻奥地利维也纳大使邀请贝多芬为拿破仑所写的,早期的题目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后改名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整部作品尤其是第一乐章在演奏过程中,气势磅礴,热情奔放,而且在内容结构上与以往的交响曲有着很大的区别,更加衬托出了此曲的本色。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是他平生所创作编号交响曲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很好的阐释了当时时代背景下人们心中向往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深刻的刻画了在实现法国革命中人们勇敢的战斗精神和对牺牲人们的沉痛哀悼及最后胜利的祥和景象,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部作品。

作者生活的历史背景造就出了该作品的中心思想与本身的内涵,贝多芬生活的是一个战争的年代,人们渴望和平,希望一位英雄能平息当时的战乱,这一时期新思潮的思想影响了贝多芬的创作。贝多芬本人对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研究颇深,对歌德和席勒十分敬仰,从这些文豪中学习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独立民主的思想,这两种思想让他的人生价值观念更加的丰富,当时富于革命精神民主共和观念是他所倡导和信仰的,他对这部史诗巨作酝酿了四年之久,作曲时深刻的表现了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拿破仑的崇拜,而拿破仑作为当时的统治者上台没多久就实行了帝制,贝多芬在百般恼怒情况下把原先为了歌颂拿破仑的交响曲曲目名称改为了《英雄交响曲》,随后这部作品在1805年4月7日维也纳剧院首次公开演出,当时的指挥就是贝多芬本人,就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流传至今,被人们所熟知和演奏。

乐章的结构及其表现

贝多芬对整部交响曲的创作上奠定了自己创作的思维逻辑那就是通过不屈的斗争得 到最后的胜利,以及描写刻画此曲中的英雄性和群众性的风格,作品的新颖和特色是当时那个时代所难以超越的。整个交响曲乐章分为四部分。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这一乐章在当时是自交响曲诞生以来最宏伟壮大的乐曲,精致,巧妙,变化无穷。这一乐章采用的写作手法是奏鸣曲式,此曲开始采用快板贯穿其中,不像其他作品,没有引子作为开头,直接直抒曲意,精致不缺乏巧妙,变换的风格,乐曲主题像歌颂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一样的气势磅礴,非常有韧性和力度的进入。第一乐章呈示部中主部主题和副部积极发展、为后来的展开部做铺垫,展开部更像是对前面呈示部的一个很好的阐述,在其中呈示部主题的广阔展开和插部主题的两次涌现,乐曲出现也是极其紧凑的,同时也有新主题登场,这个新主题,在弦乐所演奏的连续属九和弦音量逐渐减轻之时,顺畅地在E小调上出现,并且与第一主题互相交错,其后亦于结束部分再次出现。也是此乐章的核心使展开部的长度几手超过了呈示部的一倍,而取精用宏的尾声,则成了奏鸣曲式中独当一面的部分。这不仅为海顿和莫扎特所望尘莫及,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也是罕见的。再现部更是对呈示部具体展现,再现部分前四小节,长号吹出第一主题之主和弦音,与之同时出现的第一小提琴音却是七和弦音,结果主和弦音跟属和弦互相混合,展现出雄壮凯旋的景象,这部作品在当年不论排练或首演,皆是由贝多芬操刀的。罗曼·罗兰曾这样描绘这一乐章:“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种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洪水的激流汹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在这浪花中到处涌现出悲歌之岛,犹如丛丛树尖一般。不管这伟大的铁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对立的动机,意志还是未能获得完全的胜利„„”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甚慢板,c小调,3/4拍子,这个乐章具有鲜明的赋格曲效果,响彻着嘈杂的战斗声和凶猛的骑兵嬉戏游曲。本乐章极为著名,经常单独演出。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整个乐章围绕着开始部分的弦乐主题而展开,力度逐渐加强,显得乐曲充满悠闲自得的气氛,令人沉醉。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降E大调,2/4拍子。乐章的主题采用了贝多芬早年的普罗米修斯主题,并以短的经过和发展部共同构成自由变奏曲形式。作品整体评价

(一)新颖的创作

1.该作品的创作与当时社会历史,人们的思想紧密结合,体现了时代性与历史性。

2.开辟了以器乐为主流的新的发展方向,超越了当时流行的维也纳古典主义风格。

3.创作风格与主题的一致性,该作品虽然巨大复杂,但是很清晰的传递给听众,当时的社会各个阶层都能被该曲的气氛所感染,战争的场面,胜利的景象通过音符刻画十分清晰。

《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所表达的东西是崭新的题材,该交响曲的构思大胆,手法的精湛,曲式结构的缜密在同一时代很难有其他作品与之比拟,该作品突破了传统交响曲的框架,作品在演奏中充满了宏大的场面,而且不像以前作品的机械性,而是及其灵活的,整体内容贯穿其中。

(二)作品对人们的深思

篇3: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贝多芬的一生, 正好处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社会政治文化变革时期, 史学上一般把他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第四和第五交响曲于1806~1808年间写成, 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二乐章是接着第三交响曲写于第四交响曲之前的。由于耳疾的打击, 也由于当时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第五交响曲可以说是他与命运搏斗的决心:“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决不会完全摧毁我。”之后贝多芬和德来莎·伯伦斯维克恋爱中的愉快明朗心情, 促使贝多芬放下理性的冲突, 转而创作了感情相对欢快幽默的第四交响曲, 反映出他对生活、对爱情的向往。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贝多芬的第四交响曲保存了这些在他一生中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1]虽然两首交响曲情绪差别很大, 但相同地反映出贝多芬对生命的热爱和执著。第四、第五交响曲乐章结构布局如下:

两部交响曲都是四个乐章, 贝多芬为了情感表达的需要, 第四交响曲第二乐章由更为抒情的慢板替代了传统的行板, 体现出浪漫的意图。但这慢板原是行板的延伸, 两部交响乐整体乐章布局基本相同, 外部结构都大体遵循古典主义交响曲传统的结构原则, 所不同的是贝多芬将谐谑曲取代了小步舞曲成为第三乐章, 第四交响曲第三乐章遵从保守的形式采用小步舞曲, 但与第五交响曲一样具有谐谑曲的性质:这一乐章速度欢快;主题的两个部分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 集中体现了第一第二乐章激动和优美的对比情绪;弦乐和管乐的交替形成了音色和节奏的对比;第二乐段管乐单纯朴素的主题常被小提琴从弱到强的激烈滑音打断, 这些都突出了谐谑曲的戏剧性效果, 显得幽默而诙谐。

此外, 这两部作品在篇幅上都比传统的交响曲有所扩张: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序奏长达3 8小节, 缓慢的速度无形中又加长了音乐的篇幅;第三乐章差不多从头到尾重复了一遍, 最后还添加了一个结尾;第五交响曲末乐章长大的尾奏构成扩大的奏鸣曲式, 这些都共同体现出贝多芬对交响曲结构的又一创新, 并使引子和尾声的地位得到提高。这种独创性在第二交响曲已经出现。

再者, 两部作品各乐章多次出现力度层次大幅度起伏, 最突出的表现在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序奏、尾声遥相呼应的两次渐强和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再现部末尾的渐强。柏辽兹对第四交响曲尾声的渐强这样描述:“这一令人惊讶的渐强是所有音乐作品中最精心设计的一段, 除了c小调 (第五) 交响曲中著名的谐谑曲末尾, 你很难找到同它媲美的例子。”[2]而节奏上频繁的变幻以及切分和休止所造成的动力性, 都构成了贝多芬音乐之前所未有的强烈感染力量及戏剧性的因素。在配器方面贝多芬受大型器乐曲的影响, 空前地重视铜管, 以及木管乐器的作用, 这种特质在第一交响曲中也已备之。

第四第五交响曲虽然有很多相同特点, 但这两首交响曲更让人注目的是两者存在的风格差异, 正好反映出贝多芬中期风格特征的成熟:第四交响乐堪称贝多芬九部交响乐中最保守的一首, 但它散发的浪漫气息也是九首交响曲中最为浓重的一首;第五交响曲拥有现实理性的音乐性格, 也有着更多更重要的贝多芬第二时期的特征。

第四交响曲全曲极为均衡, 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 “幽静而可爱的第四交响曲其形体较其余的都要完全”, [3]被德国人称为“协和之声”的b B大调, 使管弦乐器能够自在地演奏出柔和丰富的音色, 音响的谐和营构了浪漫的基调;第一乐章序奏中的弱音演奏和小调和弦的运用造成充满梦幻想象的气氛, 充满青春气息的呈示部第一主题和纯朴牧歌风味的副部主题洋溢着生命的欢乐;第二乐章第一主题的四度音程和跳动的节奏贯穿整个乐章, 弦乐和管乐、副部主题旋律和伴奏的浓淡明暗对比, 以及富于表情的乐器演奏, 为整个乐章染上一层绚丽的浪漫色彩;第三乐章使用了介于小步舞曲和谐谑曲之间的特性乐章, 音乐温和委婉;第四乐章充满欢乐和青春的力量, 结尾中小提琴和大管的独奏与第一乐章的序奏形成首尾呼应, 浪漫的色彩重温再现, 音乐显得完满谐和。这首交响曲被称为“浪漫交响曲”, 通过对现实生活美好事物的歌颂, 解释了他理想中的世界和积极进步的人生观世界观。舒曼曾比喻它为“夹在两个北国巨人间的希腊美女”。[4]“两个北国巨人”指的是第三和第五交响曲, 而第四交响曲夹在其中, 更突显贝多芬作品中少有的温柔浪漫特质的矜贵, 从中看出这时期贝多芬开始对自我表现的浪漫主义观念的强调。

第五交响曲把时代的英雄主题、个人与命运的抗争和奋斗凝聚其中, 表现了为争取幸福无畏的精神和英雄气概, 以及胜利信心和取得胜利后的欢乐。为了体现这伟大的思想, 贝多芬以传统交响曲写作形式所没有的新观点和原则来做安排:第五交响曲中交响乐庞大的结构服从于一个核心思想的有序发展, 这个核心形成的动机贯穿全曲, 个别乐章中的对比和发展部分严格地服从于内在思想发展的要求, 体现思想的丰富和深化的过程;贝多芬还对展开段进行了扩充、更多采用变奏和对位的手法, 加强了戏剧性和张力性, 而各个乐章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使整个交响曲体现为统一的整体, 赋予了交响乐浑然一体的雄伟气魄。

这些创新在第五交响曲中具体表现为动机的贯穿、第二乐章变奏曲形式的写法以及第三乐章谐谑曲所表现出更深刻的戏剧性: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由一个全部弦乐器奏出的“命运”四音动机构成, 这个动机的手法简洁有力, 在全曲中以不同面貌反复出现, 这是该作品高于贝多芬其他作品的最重要的整点。这一主题与小提琴抒情风格的第二英雄主题持续展开斗争, 英雄主题在这斗争中历练和发展, 转化为具有无限力量和英雄气概的音乐, 但“命运”音型依然占据统治的地位;变奏曲式在第二乐章的使用则是第五交响曲有别于之前交响曲的重要因素之一, 抒情的第二乐章由沉思的第一主题和刚毅英勇的第二主题以及它们的变奏构成, 弦乐和管乐以及两个主题形成对比, 变奏的创作技巧将两个主题的多种因素经过逻辑性的发展挖掘出各自的潜力。在尾声里第一主题作了一个简单的开展, 并构成这部交响乐中心思想的重要转折点, 给最后的胜利作了铺垫。

与之前不同的是, 第三乐章里厄运似的“命运”音型转为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斗争。这乐章进一步体现了贝多芬对谐谑曲的创造和贡献:整个乐章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情绪冲突, 第一主题蕴含向前动力的上行前句与迟疑不前的后句形成对比的双重性格。第二主题是第一乐章命运主题的贯穿, 同音反复的张力以及之前乐章附带而来的紧张性, 与第一主题形成的更鲜明对比构成矛盾的冲突。中段主题不断地作对位模仿和层叠扩大, 大量切分造成的动力性形成戏剧性的效果。这些都将表现为外在形象幽默滑稽的谐谑曲, 提高到了表现内在矛盾冲突的戏剧性, 这种升华从第三交响曲已经开始。第四乐章的尾声是用第一主题第二部分英雄主义的颂歌式变体作为基础的, 热情地歌颂了辉煌的胜利。各乐章紧密的联系使贝多芬交响曲作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已经达到了逻辑上的完美与统一。

通过音乐本体的分析, 可见贝多芬音乐对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继承和扩展, 同时也可看到贝多芬作品中所特有的精神内涵。贝多芬是社会剧变的产儿, 而他成熟时期的作品是18世纪酝酿郁积而爆发为法国大革命大动荡的产物。这时期法国革命反复, 各国的封建势力多次联合向法国进攻, 拿破仑上台后在推翻封建主义的同时又对各国进行侵略和掠夺, 引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 于是欧洲出现了持续十多年的拿破仑战争。贝多芬世界观、艺术观的形成, 及音乐创作的成熟, 同该时期的社会动荡和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才会产生了第五交响曲中时代的英雄主题, 以及个人与命运坚强抗争的精神特质。

对于贝多芬个人情感和思想观点、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 第四、第五交响曲比较具有代表性, 而纵观贝多芬的全部创作, 他成功地把音乐作为个人主观意志表达的工具, 把传统、创新和个人表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充分地反映了他的时代和社会, 并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形式和手法, 使古典交响乐曲达到创作的顶峰, 同时又揭开了浪漫乐派交响曲蓬勃发展的序幕, 在音乐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音乐的思想和意义远超于他的时代, 因此他成为19世纪主宰性的音乐家, 也成为横跨在古典英雄气质和浪漫人文情怀两者之间的音乐巨人。

参考文献

[1]凯尔什涅尔.贝多芬传[M].杨民望, 杨民怀,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1:76.

[2]张方.贝多芬音乐作品赏析[M].东方出版社, 1997:186.

[3]JOHN1.N.BURK.贝多芬的命运和创作:卷下[M].梁友梅, 编译.天同出版社印行, 中华民国68年:141.

篇4: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分析

关键词:贝多芬;主题材料;陈述方式;奏鸣曲式;第三交响曲

1 主题材料

主题是音乐作品创作的基础,也是音乐作品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写法“辐射”到整体结构的方方面面,音乐的主题元素运用在几乎每一个旋律短句、和声与乐节中。主题元素的丰富性在这首作品中显得尤为明显。

呈示部: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群在呈示部中有着积极的发展。在主部材料里,一个主部主题做了三次陈述,为“独立乐句的三次不同陈述”。[1]这种做三次陈述的主题被称为统一性主题,但其只包含一个主题因素。在三次陈述里,主题的音区从低到高,力度逐渐增强,乐队织体由弦乐到木管再以全部乐器强烈地奏出进入主部主题的第三次陈述。这种单主题多次陈述的方式,利用模进手法作展开之后,同样可以传递出多种情感效果。[2]副部主题包括三个主题材料:副部第一主题以抒情性动机做下行发展;副部第二主题由副部第一主题中降E、C、A作为动机进行发展,是带有展开性质的插入性主题;副部第三主题与前两个主题的关系并不明显,但就奏鸣曲式原则来说,副部第三主题不具备明显的主题特征,只是在力度上作了起伏变化,该部分的功能与结束部较为相似。最后结束部的功能较复杂化,具有结束功能的同时仍带有展开的功能。

呈示部中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群发展为如此庞大的结构,主要来自它的多主题性以及材料之间的紧密联系。此外,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群的对比也很强烈,这在古典奏鸣曲式结构中并不常见。以往奏鸣曲式结构的发展通常是从稳定—不稳定—再到新的稳定结束。单就呈示部的副部材料来说,其三个副题材料相互之间也有明显的对比冲突。

展开部所展开的材料依次为:副部第一主题展开—主部主题展开—主部主题与副部第二主题同时展开—副部第一主题展开—新材料的出现—假再现—最后准备句进入再现部。副部第一主题材料在展开部中以不同调性进行两次展开。在这一材料进行两次不同展开的中间部分,贝多芬较为新颖地将主部主题与副部第二主题结合,使两者相互影响,这在展开部中增强了对比与冲突。除此之外,插部主题也是第一乐章最为丰富的一个主题,该主题以小调式构成第一乐章中唯一一个用平行乐句构成的主题。在展开部中,根据奏鸣曲式中“稳定—不稳定—稳定”的原则,不稳定因素在其中剧烈地展开。展开部中针对呈示部主题与副题的发展,及插部式内容的增加,形成了庞大的、复杂且多样性的展开结构。

再现部:主部主题材料在不同调性上陈述了六次之多,副部没有过多变化,但结束部的篇幅很长,其结构十分清晰。之所以有这样篇幅的结束部写法,主要是缓和发展部中过于强烈的张力及和声中的远关系调性;其次也是为了平衡同样为大篇幅的展开部内容;再者也由于在呈示部中和声的发展并未出现完满终止,所以在最后的结束部不断重复属到主的终止式,扩大其结束部的长度,给整个乐章以一个收束式结束。

《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对古典形式的第一次巨大扩展的作品,这部交响曲比此前该形式中的任何作品篇幅都更长,但其主题的高度统一性却极为鲜明。他的主题的最集中表现,是一切在我们看来好像从它引申出来的东西的能量的压缩。[3]各主题材料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来自这些动机穿梭编织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这层关系也从呈示部中主题材料的零碎片段与单个主题呈现的多次变化中组合而来。主题材料的写法在第一乐章中充分发挥了其动机因素的展开与贯穿原则,各部分既独立又融合,每个部分的关系大大加强,这些因素使第一乐章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为全曲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动力。

2 结构特征

曲式,即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是音乐结构的整体或载体性因素之一。[4]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但与该时期同级的奏鸣曲式乐曲相比,这首作品并不具有古典主义时期律动规整、方正句、对比多于发展等典型的奏鸣曲式特点。相反,该乐曲的乐句发展多为混合交融,且发展多于对比。从目前音乐史料总结出的浪漫主义时期的奏鸣曲式特点中来看,乐曲的许多特点与之相似,且古典主义时期的奏鸣曲式本身带有清规戒律、条条框框的限制的传统形式,而贝多芬在创作中带有个人情感、彰显个性。这些元素的出现对奏鸣曲式本身的写法作出了改变。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每一个乐章都充满改革的气息。以第一乐章为例,英雄式的主题在主部做了三次不同陈述,副部由一个副题材料,再次发展一个新的副题材料,又以一个对比的插部在副部的两个主题材料中做三种材料接连对比。该乐章的结束部十分庞大,超出了当时古典主义时期特有的平衡的曲式结构范围。该部分不仅具有收拢结束的功能,很大程度上也具有展开的性质。从作品本身的曲式来说,由于呈示部的主题材料繁多,展开部分也尤为庞大,所以在遵循奏鸣曲式本身规整结构限制的传统形式时(在古典风格中,比例是意义的本质性成分),[5]为使上述材料组织在一个传统的结构原则中,在结束部扩充发展使其结构相对均衡,平衡了发展部,。

可以清晰地看出,贝三第一乐章的篇幅长于海顿与莫扎特各自的作品两倍之多,尤其在展开部与尾声部分。展开部在贝多芬各种体裁的奏鸣曲式中都是极具个性的部分,在展开部中大大扩展其篇幅,将呈示过的主题以及新的材料部分,以严谨的调性布局在该范围内不断地转换,内容形式变得丰富。尾声部分也是一次大革新。在展开部长度扩大之后,为了保持奏鸣曲式原则中各部分的平衡要求,尾声部分也扩充了许多。其扩大的程度,也给人以第二展开部的印象。尾声部分主要以呈示部与展开部中主题材料的变体进行发展陈述,产生出新的形象。虽在尾声部分转调不受限制,但在庞大复杂的作品中间,简洁宏伟的形象仍令听众印象深刻。

3 调性与和声方面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所以呈示部主部与副部是对比关系,主部与副部的调性关系为主属关系(?E—?B),再现部时副部调性应与主部调性统一。而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中再现部的主部调性并未完全按照传统的奏鸣曲式原则进行创作。呈示部中的主部主题在同一调性上做了三次不同陈述;而在再现部中,主部主题却在四种不同调性中陈述了六次(?E、F、?D、?B、?E、?E)。展开部具有极端强烈的张力,在和声方面也走得很远。展开部的第一中心在展开主部时,调性变化为c、#c、d、g、c、f;第二中心再次展开主部时的调性变化为?B、?D、?e、?E、?e。为了能够抗衡展开部的高潮,贝多芬在乐曲尾声部分中以巨大的主调终止式使整个乐章以收束式形式结束。

外音:贝多芬在这首作品的第5小节就有意布局外音放入其中。该片段为主部主题部分。主部主题动机先建立在稳定的主音(降E)三和弦基础上,简单明确,在第5小节进入升C的长音。不稳定的因素在这里埋下伏笔,在初次呈示时,这个不协和音的突然闯入着实具有意外感,且在再现部中成为调性移动的关键性音,这个音(#C =?D)成为这首作品在运作时一个很重要的中介。贝多芬巧妙地利用外音,逻辑性清晰地为之后的调性布局做安排。贝多芬本身创作的和声功能并不复杂,但对于外音的运用巧妙,为其他功能的陈述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调性布局,主要以二三度转调和四五度转调为主。在展开部中所进行的调性安排,与主题材料、织体、音响力度及配器等方面密不可分。展开部中转调的发展,多数表现为逐渐向某一疏远的调性过渡,再逐渐回到主调的属准备句中。可以看出,贝多芬在调性的安排上有意打破原有奏鸣曲式的调性安排,没有任何预备性的转调一直在该乐曲中出现。奏鸣曲的原则之一是变化基础之上的平衡,而贝多芬力图打破传统形式下的任何戒律,包括曲式结构、主题材料、体裁特征等,调性是其中之一的突破点。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调性的不平衡必然使结构失去平衡,调性色彩的变化,也使作品本身的动力得到巨大发展。

4 结语

第三交响曲将其核心主题在几个乐章中一环扣一环地逻辑性展现,是贝多芬最具统一性的作品。这种强烈的统一性是贝多芬对他生活时代的热烈回应,该作品也是贝多芬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的标志。对于这部交响曲,贝多芬赋予了它比传统曲式更为饱满的内容涵量,[6]尤其是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从呈示部中多主题材料的写法和主题动机的贯穿融合,到展开部中新主题材料的扩充、运用呈示部中不同主题的结合及调性的严谨布局,最后再现部中戏剧性的效果与庞大的结束部等特征,各部分间强烈的对比与冲突、矛盾与融合,这些因素遍及《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每个部分,也为这首作品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在这之后,贝多芬一系列相同类型的作品接踵而至,但所有的特质在《第三交响曲》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第三交响曲》也为之后音乐史中的奏鸣曲创作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茅原.曲式与作品分析(下)[M].人民音乐出版社,第37页.

[2]菲利普·唐斯.诺顿音乐断代史——古典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第674页.

[3]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775页.

[4]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30页.

[5]查尔斯·罗森.古典风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55页.

[6]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主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第208页.

篇5: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

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似乎就是人生命运的缩影。那激按昂的曲调,那富于变化的旋律,似乎把人的心境都带到了他曲折的命运之中。然而,再那听起来让人感觉困难重重的生活里,又有一种坚毅的精神,从绝望之中脱颖而出,扭转了局面,告诉人们:“仅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才能突破困境,改变命运,让命运拜倒在自我的脚下。”

正如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明白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感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

对于贝多芬的作品,大家可能耳熟能详,了解贝多芬的人物命运能更好地帮忙我们理解作曲家一系列作品的风格,以及在贝多芬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性、英雄性、斗争性的风格特征。贝多芬出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乐师,四岁就被迫开始学习音乐,由于父亲是个酒鬼,所以经常半夜醉醺醺地喝酒回来让贝多芬练琴。在贝多芬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酗酒失声,家境陷入贫困,不得不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这些故事经历都让我感到了对这个音乐伟人童年生活的一种同情,我会思考:“这么小就被迫学习音乐,他童年的欢乐是什么?是什么力量支撑贝多芬继续学习音乐?我17岁的时候在做些什么?如果遇到贝多芬的境遇,自我该怎样办?”等等。在了解了贝多芬人物命运的基础上,我听了贝多芬的交响作品,体会深刻。除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思考之外,也有了对人生以及成长的体会和思考。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理解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几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法忘却!真的,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当然,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命运在敲门!是啊,开门见山,整部作品的主题一览无遗。或许这四个音符给所有人的影响真的太深刻了,所以音乐一开场就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怖感觉!我想,这正是贝多芬音乐才华与他个人精神最充分结合的表现!

接下去,我们好似看到了一幅激烈战斗的场面,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似乎都在舞刀弄剑、奋勇拚杀!你能够把主角想象成贝多芬乃至任何一个不屈不挠的战士或革命斗争史实。但我觉得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听众而言,主角应当是你自我!那么敌人是谁,很明了——命运!因为我想,每个人都有应对命运考验的时候。主题在重复着,恐怖的声音依然在回荡,似乎斗争者并没有征服这个强大的“命运对手”!我想很多听众在那里会感到一丝精神上的疲乏。

正在这时,第二乐章舒缓的旋律传来了,似乎是一位母亲伸出了双手来抚慰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的儿子,也好像是几名携手斗争的勇士在大战之后对敌人、对未来进行交流、思索。虽然音乐是平缓的,可是内在包含一种催人奋进的默默力量,好像在不断的鼓动战士继续前进。在经历了第一乐章激烈的挣扎之后,听众们在那里得到了片刻的休息,好似是一剂疗伤药。第三乐章是快板谐谑曲,可是却听不到任何“幽默、谐谑的成分”。在那里战士重新拿起了武器,回到了阴云笼罩的战场,音乐的气氛也突然从平和转为阴暗。好像战士脚踏着牺牲者们的血迹在一步一步朝命运之神逼近,不断积累着力量和勇气。

篇6: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

音乐是大自然开辟之初的一息,至万物纷繁不止的一股清泉。音乐家用心灵来谱写整个世界,亦用音乐来演绎整个世界。没有音乐的世界是悲凉而寂寞的,仅有能感知音乐的世界里生命才是丰富而多彩的。

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这一动机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第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之后,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

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完美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稍快的行板、双重主题变奏曲式.第一主题抒情、安详、沉思,是由中提琴、大提琴拉出。

富有弹性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使这个主题具有内在的热情和力量。第二主题先是由木管奏出,然后由铜管乐器吹出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

在尾声中,第一主题作了简单的展开,表现出英雄的乐观情绪,以及从沉思中获得进一步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发出了跃跃欲试的音调,小提琴却是无可奈何的叹息。命运主题依然凶险逼人,决战的第一阶段仍由命运取胜。可是,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伴随着低音弦乐奏出的舞蹈主题,引出了振奋人心的乐段,它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

最终,第一主题在第一小提琴的演奏下,自由地向上伸展,乐队的音域在增大,音响在增强,一种不可抑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

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感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

谁是英雄?这是我们一向思考的问题。听了《命运》交响曲,我似乎明白了。英雄就是如此,永不放弃——永远战斗,尽管终究会死去。辉煌,铸就的不仅仅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里程碑。所以,一个英雄往往象征着一面旗帜。

英雄,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经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提高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经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梦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他,耳聋了。可是,音乐史也为他所改写——命运的身影被世界所关注。扣人心弦的前奏、不屈抗争的旋律、和缓缓倒下时的庄严,是不可超越的经典!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而贝多芬本人无时不冲满着一颗火热的心,可是他的热情是十分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期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从而,写下了《命运》。

此刻的人都很喜欢摇滚,《命运》虽不是摇滚,但它的震撼是摇滚乐难以企及的!灵魂的警醒,不是摇滚在昏昏欲睡时的嘶喊所能替代的………

篇7: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

于是下载下命运,边听边写下了这赏析。以下是我从个人的角度,也是业余的角度来赏析的:

听第一章节,开头就是那激昂的音乐喷薄而出,让人心灵为之一颤,就像那滚滚的历史巨轮的滚动,就像生命力被死神扼住喉咙一般!就像那十二级的风暴袭来!难怪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就算我是听过几次的,可是每一听到,还是经不住为止震动!

第二乐章,音乐有舒缓的地方。让人在振颤中舒缓下来。在那激昂的音乐中缓了一口气。仿佛是生命已到最终,人的气息仅有那么一口似的。那是小提琴悲哀的鸣叫。那是一颗伟岸的大树枯萎的只剩下残枝一般。那是痛苦的哀伤!

第三,四乐章,生命的顽强体现出来!我不能向命运低头!我不能屈服于命运!我要战斗,战胜命运!我要战斗,我不是命运的奴隶!我就是我!我能忍受挫折,我能抵抗疾病,我能站立,我能与你抗争,我就是我!就如同贝多芬在18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到了那里命运已被贝多芬战胜了!

《命运交响曲》,即《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作于1805至1808年。《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篇8: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78年, 是他创作的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它虽然是协奏曲体裁, 但由于协奏曲在浪漫主义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戏剧性 (对比、对峙、对立) , 我们完全有理由把他称为具有交响性的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是交响曲体裁, 这种体裁在内容上强调概括性, 贝多芬用这种概括性的体裁又加进了标题和标题性, 这是他第一次为自己作的交响曲命名。两首交响性的作品在主题和主题的进程上是惊人的一致, 但一个是有标题的作品, 将音乐的具体形象已经提供给大家, 一个是无标题作品, 两首作品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 难道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就真的没有音乐形象吗?在这里我想就音乐形象问题拿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与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作一下比较分析。

与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一样, 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一首古典奏鸣曲式的快板乐章。勃拉姆斯运用了双呈示部的写法, 基本结构图示是:

一、序奏

在呈示部的主部主题, 两首作品都运用了三种主要的音型音调。

《小提琴协奏曲》序奏部分一开始, 勃拉姆斯就由中提琴、大提琴重叠低音管与法国号奏出宽畅的牧歌风第一种音调。

(谱1)

勃拉姆斯

贝多芬

这个主题材料是根据“贝多芬的三和弦分解”主题, 织入勃拉姆斯特有的悲切的曲调而构成。两首作品的主题都使用了大三和弦的音调, 贝多芬使用了摇篮曲的节奏, 而勃拉姆斯使用的是宽广的牧歌式的主题节奏, 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说“贝式三和弦”是贝多芬表达英雄形象的最典型音调, 那么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勃拉姆斯的牧歌风主题也看作一个英雄的形象。贝多芬的英雄主题内容简练, 以三和弦的上行为主, 表现了英雄的威武和斗志昂扬;而勃拉姆斯的这个主题音域较之贝多芬较宽广些, 从小字组的f到小字一组的a, 但以下行分解和弦为主的音调, 使这个英雄的形象透露出一丝忧郁的色彩。

第9小节, 双簧管引出了一个带有哀愁意味的第二种音调。

(谱2)

勃拉姆斯

贝多芬

与贝多芬的第二种音调相比, 两者也都是运用了音阶式级进和顺分式的节奏型, 勃拉姆斯以D大调下属和弦上的音为主要音调, 句尾的下行级进音阶有如一声叹息, 与贝多芬的以上行为主的旋律形态表现的“英雄的平易近人”相比, 勃拉姆斯的英雄更多愁善感些, 似乎蕴藏着无限的情感压力, 没有贝多芬《第三交响曲》那样的豪情万丈。

17小节的第三种音调, 两者都运用了乐队全奏和强奏, 音响坚定有力, 使这段音乐给人造成一种奋力向上的, 急于冲破束缚的形象, 描写了英雄具有斗争的一面。

从音响音色上来说, 两者虽然在旋律形态上虽十分相似, 但由于音乐上的处理不同, 造就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性格和形象。

除了前三种主要音调外, 勃拉姆斯在序奏部分又派生出了3个另外的主要音调。这3个旋律在展开部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41小节, 由双簧管引入一个从第二种音调派生来的音调, 长笛与第一小提琴在后面承接了他。这一音调作为主部主题的补充, 贯穿在音乐发展之中, 从侧面刻画了英雄的形象, 使形象变得更丰满。

(谱4)

第二个派生音调是在61小节由木管乐器奏出的舒畅而悠闲的旋律, 它把人们引如凝神默想之中。这个音调带有副部主题的因素, 它停留在d小调上, 下行的叹息性半音音调散发着哀愁的气氛, 仿佛是英雄对生活命运的感叹。

(谱5)

第三个派生音调是78小节弦乐在d小调上奏出的与热情的马祖卡舞曲相似的律动性乐句, 它短促有力、粗犷豪放, 这个有力的音调是由第三主要音调派生而来。从形象与性格上看, 这个音调比勃拉姆斯前面的第三音调显得斗争性更强, 更为直接和豪迈。

(谱6)

到此为止, 管弦乐的序奏部分结束。

二、呈示部

真正的呈示部是由独奏小提琴在d小调上以一段热情洋溢的华彩乐段开始的, 从音响上来看, 勃拉姆斯在序奏部分主要表现的形象是人民呼唤英雄, 而这里独奏小提琴单独奏出的这个主部主题则是这个英雄真正的出现和诞生。

连接部是第二主要音调在e小调上开始的, 旋即一段强烈的旋律由独奏小提琴奏出, 它和派生出的第三音调 (见谱6) 在节奏型、旋律形态和音乐性格上都十分相似, 表现出英雄斗争的一面。

(谱7)

随着独奏小提琴2小节的琶音织体, 进入了副部主题。

(谱8)

勃拉姆斯

贝多芬

这个副题与贝多芬的副部的第一副题十分相似, 都是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加上一小节抑扬格动机为基础, 在音乐形象上也是象征着英雄心目中的自由、和平、幸福的理想社会的形象。230小节开始, 独奏小提琴反复奏出了小二度下行的音调, 象一声叹息, 这个音调象征着英雄又从理想的光明世界回到了现实。

结合呈示部各部分主题的形象设计, 我们可以把他们关联起来, 序奏部分是呼唤英雄, 依次可看作英雄的出场、英雄性格、英雄理想、英雄觉醒。与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的呈示部一样, 各个部分的描写都是英雄形象的一个侧面。

三、展开部

(谱9)

展开部再一次引用到华彩第一句的材料, 与前面的小提琴独奏, f的力度相比, 这里用乐队全奏的形式, ff的力度, 紧密的同音反复织体引入, 仿佛告诉大家一个真正的英雄出场了, 这是勃拉姆斯心目中的英雄, 是被理想化了的英雄形象。这是全曲的第一个高潮。

第一展开中心:呈示部的副题材料和第二派生音调分别由第一小提琴和木管组交替奏出, 一种是甜美柔和的, 一种是具有淡淡哀愁, 仿佛是社会上的光明和黑暗两种势力的对峙。

第二展开中心:在弦乐的切分音上, 独奏小提琴在c小调上衔接第二派生音调进入, 小调的下行音阶带有浓厚的忧郁色彩, 然后管弦乐安静的 (tranquillo) 承接了这个旋律。独奏小提琴引进了一段新的材料与之对抗。

(谱10)

勃拉姆斯

贝多芬

这一材料与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副部的第二副题的材料完全一样, 都是运用短小音型, 节奏灵活而富有弹性, 但勃拉姆斯只将这个新的音调用在独奏小提琴声部, 并用p的力度与整个管弦乐抗衡, 象征着在黑暗的社会里, 英雄仍没有放弃斗争, 仍在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三展开中心:管弦乐把新的材料以对位的方式将其发展, 声部加厚, 力度加强, 最后发展到乐队全奏, 力度由独奏小提琴的p到f再到ff, 以高潮式的音响象征着人们都随着英雄一起起来为理想而战斗。这是全曲第二个高潮所在。

第四展开中心, 独奏小提琴在上方猛奏九度音程, 小提琴的独奏有如英雄在战斗中走到了最前面, 表现英雄身先士卒, 一马当先的形象。361小节独奏小提琴以八度尖锐的重复主题动机, 令人觉得平静中有一股昂奋之感, 好象英雄为了自己的理想与反对势力做激烈的斗争, 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整个展开部与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一样也是描写英雄的战斗, 但描写手法各不相同, 贝多芬将几次战斗与理想交织在一起, 而勃拉姆斯主要是通过真正英雄的出场, 黑暗光明势力的对峙, 英雄的战斗, 英雄与人民的战斗, 英雄在战斗中的特写这几个方面, 比较具体的描写英雄的战斗的。

四、再现部

再现部以强有力的的总奏在D大调上开始, 它用圣咏的织体, ff的力度, 乐队全奏的方式奏出主部主题, 使主题的这次出现具有一种颂歌气质, 这是全曲出现的第三次高潮。

与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一样, 勃拉姆斯在再现部也基本保持了顺序再现的方式, 但调性和声与所奏乐器是不同的。调性上由D—a—d—G—B—d—D, 值得注意的是, 再现部副部的调性是在D大调的VI级音B大调上奏出, 大六度的框架代表的是光明, 象征斗争的胜利。

513小节, 独奏小提琴再次运用其第一次出场华彩开始的材料 (见谱10) , 乐队全奏, 以ff的力度表现战斗胜利后, 英雄的归来, 全曲的第四次高潮。

五、尾声

尾声是独奏小提琴以激动的双音, 奏出主部主题的音调, 乐队全奏, 在f的力度上一次又一次的在D大调上做变格终止, 歌颂光明和胜利, 豪迈的结束全曲。与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尾声相比, 勃拉姆斯是将英雄的形象提到更高的位置来歌颂他, 是描写英雄的光辉, 而贝多芬则用英雄的凯旋来结束全曲。

六、结语

从结构框架与音乐材料上来说, 这两首作品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运用了奏鸣曲式, 两首乐曲主题形态十分相似, 但在音乐形象的描写手法和音乐思想的表达却是很有差别的。

《小提琴协奏曲》虽然是一首无标题音乐, 但根据前面的分析,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其实是有形象的。两者在音乐中虽然都是表达的“英雄与人民的关系”这一形象, 都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 在他们的音乐中都反映出渴望光明、渴望正义的美好愿望, 但从调性上看勃拉姆斯在乐曲中常用d小调代替D大调, 使整个音乐蕴涵着无限的情感压力, 较之贝多芬在音乐中所体现的“热情、奔放”的风格, 勃拉姆斯显得“严谨而含蓄”;从交响性方面来说, 勃拉姆斯的音乐显的较为压抑, 虽然随处可见浪漫主义特征的音乐, 但音乐的高潮处理得十分谨慎, 戏剧性不是很强烈, 这一点从力度上就不难看出, 全曲只有4次运用到ff的力度, 而贝多芬的音乐sf出现的十分多, 整个音乐显得更为豪迈些。

所以, 勃拉姆斯虽然是想继承贝多芬的传统, 恪首古典主义, 但其音乐的内在本质联系, 精神境界面貌方面是截然不同的。“在他的音乐中, 威风凛凛的重厚的结构只是外表, 真正的根基是感伤的, 朴拙的”, 事实上勃拉姆斯就是两种相对立的因素的混合体, 在他的音乐中, 反映出自己的痛苦、战斗以及善良的本性。

参考文献

[1][德]诺伊齐奇.勃拉姆斯.人民音乐出版社.

[2][美]洛克伍德, 刘小龙译.贝多芬-音乐与人生.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篇9: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乐团在广州集训一周后,于2011年7月27日晚间7时首场公演,在孙中山曾经留下奋斗脚印的大元帅府纪念馆广场,汪大卫如愿以偿为纪念孙中山的户外音乐响宴正式开锣。在千余观众热情洋溢的欢呼中,汪大卫走上舞台,全体乐队团员严阵以待,当指挥棒提至高点,迅速向前一点,雄壮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的音符在空中飞扬,投射至现场中所有的来宾,汪大卫身体有如老鹰展翅腾飞般摆动,为贝多芬向全世界倾诉他源自内心深处的呐喊,表现出与黑暗绝望抗争的勇气,期望黎明前曙光到来的最后坚持。

回溯至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人们从传统的神权和王权束缚中挣脱出来而欢欣鼓舞。1802年,耳力逐渐失聪之际,贝多芬将他的精力投入第三交响曲的创作,为纪念某一位大英雄。这首第三交响曲气魄宏伟,力若狂风骤雨,尽是一片热烈澎湃情感与怒濤。一百年后的孙中山吸取欧美民主政治之精华,融合东西方的智慧,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新见解。他以博爱为怀,以国家安定为优先,不计个人名利。他这种高风亮节,对中国广大众生、对宇宙人类的博爱,才真正是具备了贝多芬当时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可以为之谱曲。

设想这两位旷世伟人,贝多芬若与孙中山相遇,西方遇见东方的风云际会,必让世人瞠目。贝多芬是创作的九首高贵宏伟的交响曲,散放出千古不灭的光芒。只有他的音乐确实达到孙中山“天下为公”的境界。他的第九号交响曲是他历尽一生磨难之后理想的凯歌,也如同孙中山呕心沥血完成的《建国大纲》,勾画出如何使中国建设为富强康乐的蓝图。在他临终弥留之际,仍然不忘“和平奋斗救中国”,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汪大卫为效法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与美国达拉斯郡政府共同合作了每周5天每天5小时的菁英长者营养午餐活动,让长者来此参加跳舞、歌唱、太极、阅读、下棋、英语会话、健康讲座,使他们充满着安祥与希望。

篇10:音乐鉴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早已传遍世界,比流行歌曲还要流行,但为什么这首曲子会这么流行呢?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三点。

其一,第五命运交响曲的旋律动人心弦,当我静下心来认真倾听之后,犹如被其雄伟豪壮的旋律所深深地吸引,像月光下的大海,有时候像暴风雨来临,自己就好比在海面上被波涛汹涌的浪潮摇动的船只,难以把握自己人生的走向。有时候像在暴风雨之后晴空万里的海面上欢欢驶动的小船,在经历狂风暴雨的洗礼后,久久不能平静,仿佛仍在疯狂地与命运纠缠。

它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当曲终之后,又会引起我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到底是应该顺从天命还是应该积极地与命运抗争?

其二,该作品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故事。贝多芬此时几乎双耳失聪,但他心有不甘,不甘于就此向命运屈服。贝多芬用小木棒抵住耳朵,然后架在钢琴上听音符,从而创作出这首永世长存的曲子。

于是这首曲子被寄托了贝多芬勇于和命运拼搏的精神,这也是这首曲子吸引广大人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各种乐器的配合炉火纯青,达到了最高的协调之美,让人回味无穷。

基于以上三点,笔者认为第五命运交响曲才能成为中外史上一大绝唱,让无数人为之倾慕不已。

笔者才屈词穷,缺乏高深的见解,请老师给予指正。

三大队12治一

张帅

篇11: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听后感

贝多芬是用心来写整个世界,亦用音乐来演绎整个世界。没有音乐的世界是悲凉、寂寞的。世界上有了音乐才多姿多彩。当我们悲凉、寂寞时,能从中得到一种安慰、一种力量。贝多芬的一生也不是一马平川、畅通无阻的,命运与生活对他也不是宠爱有加,一次不幸,他的双耳失聪,对于一个习惯用音乐来表达情感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出乎所以人意料的是,贝多芬并没有倒下,相反的,他站的比任何人都稳健、都坚强,他毅然向命运宣战,挑战感官与智慧的极限,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开创出一个只能让世人景仰而难以超越的音乐高峰,留给世人一个以无限美的听觉感受的音乐国度,正如这一曲荡气回肠的《命运交响曲》所昭示的那样,执着的追求自我的理想,战胜命运的不公平。《命运交响曲》表达的贝多芬对生命的刚毅、挑战、坚强、不屈服于命运。告诉我们不要因为生活的不公平而放下期望,生活需要期望长相依,人生需要理想来相伴,我们要勇于追求理想,勇于挑战命运的长征。生命是我们自我的,我们要对自我的生命有职责、有义务。我们就应让生命发出本该属于生命自我的光芒。生命里的困难、挫折、痛苦其实并不算什么,我们不要被它打垮,更不要退缩,我们就应勇敢、坚强的去应对、去承受。

篇12: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教案

科 目:音乐鉴赏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课 题: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学 校: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

课 型:音乐鉴赏课

课 时:一课时

教 具:多媒体

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第九交响曲》片段、《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了解贝多芬的音乐并喜爱贝多芬的音乐。(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介绍以及引导学生聆听及浅析,以《第九交响曲》片段、《悲怆》奏鸣曲片段来了解贝多芬的音乐创作。

2.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及创作背景人物生平等的研究激发学生对于贝多芬的喜爱(3)知识与技能目标:

1.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以及《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有初步的体验 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交响乐和奏鸣曲的结构形式

3.引导学生真正认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划时代意义及贝多芬对音乐发展作出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真正认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划时代意义及贝

多芬对音乐发展作出的贡献。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交响乐和奏鸣曲的结构形式。

四、教法

启发开放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讲解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导入目标:让学生产生对于贝多芬作品的学习兴趣。

导入方式:音乐导入

导入内容:范唱《欢乐颂》合唱主题。引出贝多芬及其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

导入策略:通过范唱,以及对《欢乐颂》词曲作者的介绍,引出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并简要介绍该曲的曲作者贝多芬。

(2)精讲:

精讲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交响乐的相关知识内容,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有初步的体验,精讲内容:

1、介绍交响乐的相关知识及交响乐团的队形和编制

2、第九交响乐的基本曲式结构。播放电影《复制贝多芬》

交响乐公演片段,重点让学生赏析:①前两个乐章的感情基调,②主题的出现意义及发展,③第三乐章的柔版男女声部旋律的交替运动,④第四乐章最后的高 潮,⑤光明动机和黑暗动机的数次交织和碰撞。

3、从第九交响曲中探究贝多芬音乐的革命性和斗争性

4、结合视频最终的观众特写镜头及相关历史时期的介

绍,提炼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的划时代意义。

精讲方式:体验法、提问法与讲解法相结合精讲策略:

1、先介绍交响乐和《第九交响曲》的大致结构特征(几个乐章组成,交响乐团的演出形式和编制示意图)。

2、播放电影《复制贝多芬》片段,教师在几处关键点进行讲解,带领学生浅析各乐章的主要动机,调性色彩和主题的出现、柔版旋律男女声部的旋律交替运动的意义以及最后全曲的高潮。

3、从第三乐章之后强调光明和黑暗两动机的碰撞。让学生最大程度的理解作者在每一个乐章中所想要表达出的斗争性和革命性。

3、探究这部交响乐的时代意义。对于贝多芬这个作曲家有一个新的更加具体的认识。

(3)略讲:奏鸣曲

讲解目标:让学生们感受奏鸣曲,进一步体会贝多芬奏鸣曲的结构并且能够哼唱《悲怆》奏鸣曲的主题。

讲解方式:体验式教学法 启发开放式教学法

讲解内容:首先介绍《悲怆》奏鸣曲的大致结构形式和各乐章调性,通过播放软件分解过的音块图像。讲解贝多芬《悲怆》

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让学生体验奏鸣曲风格,主题的两次出现有何区别。并找同学尝试哼唱第三乐章的主题部分。

六、课堂小结与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了解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有关内容交响乐和奏鸣曲的结构形式以及这部作品和贝多芬这个音乐巨匠做出的划时代的贡献,毫无疑问,他的作品都是伟大的,经典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音乐作品才是经典的音乐作品呢?给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定义并做一定程度的引申和升华。布置作业:

作业1:欣赏《热情》奏鸣曲,背唱《热情》奏鸣曲的主题。作业2:搜集贝多芬的名人轶事一两件,充分了解贝多芬的性格特点。

篇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赏析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赏析

机电普10-3 2010441194 张敏

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整的旋律在4个乐章中间不断上升,终于在最后的《欢乐颂》中爆发出来,被视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和典范先例,当然也算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此乐曲的韵律走向呈不断高扬的旋律。节拍也不断变化。在作品中,贝多芬为能更明确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为了向全人类说话,大胆地打破了交响曲的传统形式,加入了人声的合唱,故此作品又称之为“合唱交响曲”。也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加入合唱的交响曲。

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合唱”,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其严谨深刻的思想、永恒神圣的热情、无与伦比的力量和伟大高尚的心灵,赢得全体听众的心。首演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功。听众沸腾了,欢 呼、兴奋、不能自已,许多人流下了热泪。起初贝多芬在指挥台旁,背向听众,因耳朵早已失去听觉,对身后沸腾的场面毫无察觉,当女中音独唱演员把他扶转过来时,他才发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受感动,频频致意。谢幕五次仍掌声如雷,激动的人们不能平静。这早已超过了当时的皇帝到场只准三次鼓掌欢呼的标准,以致 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第九交响曲的首演成功,给晚年的贝多芬以莫大的精神安慰。

《第九交响曲》一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作曲家一上来就用一种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

紧接着的第二乐章,按照传统通常应该是慢版,但是贝多芬打破了这一惯例,居然用了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而且是庞大的诙谐曲式。整个第二乐章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似乎给正在战斗的勇士们以积极的鼓励,似乎让人们一下子在阴云密布的战场上看到了和煦的阳光和蓝色的天空。同时主旋律中带有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的特征,和谐而具有舞蹈性。

第三乐章倒是慢板乐章了,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可见贝多芬有意在编排上作了创新。这个乐章相对前面两个乐章显得宁静、安详了许多,旋律虽然平缓,但是不失柔美。法国著名作曲家、乐评家柏辽兹评价此乐章是伟大的乐章。第三乐章共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急板,d大调,4/4拍。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序奏以及人声。在一些唱片中,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其实上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这个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

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人声部分终于浮上水面,开始了《欢乐颂》的吟唱!前面就说到过,这首诗作是作曲家一生的钟爱。所以在《第九交响曲》创作的最后关头,贝多芬甚至还不舍得过早的就把歌唱《欢乐颂》的部分放到自己的作品中。他并不愿意把《第九交响曲》作为自己在交响乐领域的封笔之作,作为自己最高理想的体现,当时他还在计划着《第十交响曲》甚至《第十一》、《第十二》。但最后乐圣还是妥协了。或许是宿命、或许是巧合,《第九交响曲》成了贝多芬最后一部交响曲,最终成为了他作曲生涯的巅峰。

听贝多芬的作品,探寻他的心灵历程一直是喜欢贝多芬音乐的朋友非常愿意 去做的一件事。

贝多芬不仅是一位音乐巨人更是一位人中之杰,他的人格是多样化的。贝多 芬既有英雄豪情的一面,也有深沉、忧伤的一面,还有天真的、温柔的、童性 的??,他的音乐风格非常的多样化。

很多人认为是耳聋、贫穷、孤独和不公平的世界造就了贝多芬。可是不幸的 命运,可以使人产生挣脱、抗争、向上的力量,也可以使人彻底沉沦,变成一个 终生抱怨的悲观者和失败者。是理想和自尊造就了贝多芬。

贝多芬一生最匮乏的就是爱。他父亲暴戾,总是阴错阳差的无法结婚,他很 早就有严重的听力障碍、必须辅以「脑海中的乐符」来创作、晚年又被他想认养 晚年作伴的侄子背叛....他这一生一直没有爱。因此他的音乐严肃深沉、甚至是 严厉的,但是到了晚年的大和解、大博爱,这又是一个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心灵 历程啊。这是一种神秘的体验,是贝多芬只能透过音乐来言说的神秘。而我们,也只能透过对他的作品的聆听,进入那不可言语的、两个主体间的从对抗、呐 喊,到哀告直至生命的陪伴者的神秘历程。总结,在速度和力度上,都让人想起尼采的那句名言:“欢乐——比心中的忧伤更为深沉。”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欢乐颂》的乐队几乎没有一个人会笑出声来,连听众都一个个神情严肃,沉浸在一种精神享受之中,其情绪与在听悲歌时是一样的。这时听众和演者都陶醉于一种美感之中。体裁:交响曲。形式:全曲共为四个乐章,在作品中,贝多芬为能更明确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为了向全人类说话,大胆地打破了交响曲的传统形式,加入了人声的合唱,故此作品又称之为“合唱交响曲”。也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加入合唱的交响曲。

风格: 晚期[维也纳后期;1809-1827]音乐风格有明显的转变。作品规模缩小,主题带有歌唱性,增强了抒情性。呈现出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

篇三: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赏析: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整的旋律在4个乐章中间不断上升,终于在最后的《欢乐颂》中爆发出来,被视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和典范先例,当然也算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此乐曲的韵律走向呈不断高扬的旋律。节拍也不断变化。

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合唱”,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评价:在速度和力度上,都让人想起尼采的那句名言:“欢乐——比心中的忧伤更为深沉。”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欢乐颂》的乐队几乎没有一个人会笑出声来,连听众都一个个神情严肃,沉浸在一种精神享受之中,其情绪与在听悲歌时是一样的。这时听众和演者都陶醉于一种美感之中。体裁:交响曲。形式:全曲共为四个乐章,在作品中,贝多芬为能更明确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为了向全人类说话,大胆地打破了交响曲的传统形式,加入了人声的合唱,故此作品又称之为“合唱交响曲”。也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加入合唱的交响曲。风格: 晚期[维也纳后期;1809-1827]音乐风格有明显的转变。作品规模缩小,主题带有歌唱性,增强了抒情性。呈现出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流派: 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篇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赏析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赏析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孕育于1814年,1823年完成,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前后经历了十年的时间。这部作品是 贝多芬音乐艺术创作成就的总结,它集中地体现了贝多芬的思想境界、生活热情和艺术造诣,是他的艺术创作中占首要地 位的作品。就像瓦格纳所说:“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登峰造极的作品。”这部四乐章作品,从悲剧性的斗争场面经过积 极的行动和哲学性的静观思考,发展成为一首全人类胜利的欢乐颂歌,体现了贝多芬通过斗争得到自由欢乐的崇高理想。把席勒的诗《欢乐颂》用人声写进交响曲,以表达对人类和平、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贝多芬生平的一大夙愿。为 实现这一宏伟的构思,他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终于创造性地将《欢乐颂》用合唱的形式写进了《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这是这部交响曲中最为辉煌的部分,也是贝多芬交响曲发展的顶峰。经前三个乐章的铺垫后,进入了急板的第四乐章----人们经历了 艰苦的斗争和深沉的思考,所期待的欢乐就要到来。

这一乐章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是器乐部分,包括序奏、宣叙调、前面三个乐章的回忆和欢乐主题的出现;第二是声乐部 分,是一部用庞大的人声合唱写成的回旋变奏曲。这个乐章是整部交响曲的总结,即前三个乐章是“通过斗争和思索,寻求自由和欢乐”,而这个乐章是作出“斗争取得了胜利,欢乐战胜了苦难”的结论,这个结论也是作者一生的总结。“亿万人民团结起来”是乐章的中心思想。

乐章开始是一段狂风暴雨般猛烈的号角声,这是引子,它嘹亮雄伟,像怒潮般的冲击,瓦格纳称之为“恐怖的号角声”.但它立即被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宣叙调所否定:“不,这会使我们想到过去的苦难,今天是胜利的日子,应该用歌舞来庆祝”。原来,贝多芬的构思是在这段宣叙调的地方加入人声,但后来又觉得还不是时候,因此,他把唱词乐段向后推移。不过这些原稿中留下来的唱词,有助于我们理解贝多芬的构思。接着,前面三个乐章的主题一一重现,又被一段段宣叙调一一打段。在第一乐章的引子主题出现后,低音乐器回答道:“哦,不,不要这个,我要更愉快一些的”;接着管乐吹出第二乐章谐谑曲主题,立即又遭到拒绝:“也不要这个,这只是戏谑,要更好的,更高尚的”;于是管乐又吹起第三乐章的慢板主题,回答仍是不满意:“这还是老样子,太纤柔了,一定要找出一些强有力的东西。我想,还是让我唱给你听吧。但是,要请你应和着我。”最后,木管乐器隐约闪现出《欢乐颂》主题的片断,才终于肯定:“这才对了,终于找到了”,这是贝多芬毕生追求的境界。这时,从乐队深处,像是从远方,缓缓地传来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咏出的一支纯朴的旋律,乐章的主要部分开始了。这是《欢乐颂》主题的全貌展现,第一次展示无任何伴奏,随后逐渐加入中提琴和小提琴。这个欢乐主题一次次重复着,音响逐渐增强,声势越来越大,直到发展成为乐队全奏的高潮。突然,“恐怖的号角声”又闯了进来,这时回答它的是人声了。首先独唱男中音揭开声乐的序幕,唱出了贝多芬亲自写的宣叙调的歌词:“啊,朋友,你别旧调重弹,还是让我们来唱一些更动听的、更欢乐的吧!”紧接着,男中音独唱《欢乐颂》。在后面的发展中,以独唱、重唱、合唱的形式唱出了席勒《欢乐颂》的诗句,音乐的主题每次出现都有不同的形象变化,有威武雄壮的进行曲风格,有豪迈战歌般的男高音独唱,有庄严、肃穆的圣咏旋律„„然后,转入快速的进行曲,这是由欢乐的主题演变成的一支活泼而热烈的进行曲。越来越热烈的进行曲,将乐曲推向又一高潮。之后,一个庞大的二重合唱赋格,以插部形式出现了“亿万人民团结起来”的主题。这个主题先由长号奏出,继而合唱,之后又与欢乐主题构成二重赋格。最后以强烈、欢腾的尾声,把乐章推向高潮,结束全曲。

篇五:浅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浅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浅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创作开始于1817年,历时近七年的时间,完成于1824年春,同年五月七日晚首演于维也纳。最初贝多芬计划在柏林首演,后经维也纳众多的朋友坚决请求,才改在维也纳。首演当晚音乐厅里座无虚席,许多人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盛会,贝多芬的往年好友兹梅斯卡尔,正卧病在床,他要求别人用担架将他抬到剧场以恭奉盛会??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其严谨深刻的思想、永恒神圣的热情、无与伦比的力量和伟大高尚的心灵,赢得全体听众的心。首演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功。听众沸腾了,欢呼、兴奋、不能自己,许多人流下了热泪。起初贝多芬在指挥台旁,背向听众,因耳朵早已失去听觉,对身后沸腾的场面毫无察觉,当女中音独唱演员把他扶转过来时,他才发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受感动,频频致意。谢幕五次仍掌声如雷,激动的人们不能平静。第九交响曲的首演成功,给晚年的贝多芬以莫大的精神安慰。

第九交响曲共为四个乐章,在作品中,贝多芬为能更明确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为了向全人类说话,大胆地打破了交响曲的传统形式,加入了人声的合唱,故此作品又称之为“合唱交响曲”。也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加入合唱的交响曲。

第一乐章:音乐由弱奏加颤音开始,呈现出一种遥远、朦胧而又平静的、原始的远古景象,但平静的同时,又使人稳约感到有一种力量的燥动,感到平静中正孕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紧接着音乐由弱到强,由平稳、低沉、朦胧、渐渐发展到明朗、刚劲、节奏鲜明和震撼人心。表现出在远古时代的自然界,生命从无到有,由低等到高等,由弱到强,发展壮大起来,不可抗拒。这个过程也包含着人类的形成、生存和发展,与异常险恶的自然界进行顽强的搏斗,在斗争中,人类变得更加强大。乐章开始只用a和e两个音组成的几小节引子,它反映了那个时期革命失败封建王朝复辟给人的阴森迷茫情绪。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断续的音调像是在回忆什么,突然引子的音调飞聚在一起组成了乐章的第一主

题,它好象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的缩影。随后的连接段主题时,它好象是久遭压迫的人们在胜利时对幸福的憧憬。然而降b大调的第二主题立即出现,这哀怨的音调正是共和人对一波三折的大革命发出的一声叹息,并且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悲剧。在后面骚动的发展部和咆哮的再现部中高潮迭起,恰似法国人民三次将革命从危急中挽救出来,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

第三乐章相对前面两个乐章显得宁静、安详了许多,旋律虽然平缓,但是不失柔美。法国著名作曲家、乐评家柏辽兹评价此乐章是“伟大的乐章”。第三乐章共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在前两个乐章表现出激烈的战斗场面之后,第三乐章似乎是大战中短暂的平息。第一主题在乐章中不断地变奏,但始终始终改变不了它沉思的面貌。第二主题不时在第一主题的变奏间插入,极其温婉动人,让疲惫的心灵得到一丝抚慰。如果你能沉下心来感受,你就不会感觉冗长,乐章临近结束时两声明亮的号角响起,你会触到英雄的思想,它暗示着已经思索出最后光明的出路。在这思考与追忆、回顾与总结之中,人们展望未来,互相鼓励、凝聚着新的力量、准备为迎接新的斗争、为全人类得到彻底解放、得到神圣的欢乐和幸福,而进行最有意义的拼搏。第三乐章结束前的音乐已预示着暴风雨般的变革即将到来。

第四乐章一开始音乐即如火山爆发,显示出巨大的能量、冲破一切枷锁,人类经过长时期积聚起来的力量爆发出来了,变革势如破竹,摧毁一切封建丑恶的东西。变 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音乐紧跟着片断重复前三个乐章的主题,但都被代表人类渴望自由欢乐的旋律所打破。似乎在说:不要这些陈旧的东 西,要创新,要前进。经过紧张而充分的准备之后。终于千呼万唤地出现了《欢乐颂》主题,象征着人类经过艰苦奋斗之后,终于找到了通往自由欢乐的道路。《欢乐颂》主题首先由低音大提琴奏出,接着渐渐发展扩大到弦乐器和整个乐队,并且力度和节奏越来越强,形成巨大洪流,势不可挡,人们在通往自由欢乐的大路上迅猛前进。《欢乐颂》主题变奏之后,再次出现急风暴雨般的声响。但这次引出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歌唱。由男中音领唱:“啊!朋友们,不要唱旧的调子,让我们畅快、欢乐地唱起来吧。”于是“欢乐颂”在领唱的带动下,以合唱的形式加入了演奏的乐队。欢乐颂歌词是与贝多芬同时代的德国诗人席勒的诗句,贝多芬采用来表现了他的理想。在《欢乐颂》的基本思想的理解中,贝多芬与席勒的不同,席勒认为欢乐是变成兄弟的前提,而贝多芬则认为自由平等博爱是欢乐的前提,人们必须努力争取,才能获得解放,欢乐不是上帝的赠品,而是靠人们去奋斗,欢乐属于解放了的人。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其严谨深刻的思想、永恒神圣的热情、无与伦比的力量和伟大高尚的心灵,赢得全体听众的心。这也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顶峰,也是音乐史上的最伟大的作品,是他全部思想的总结和情感的结晶,我国著名学者丰子恺先生称之为:“世间最伟大的杰品”。这部交响曲构思宏伟、气吞山河,是一部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存、斗争、发展、壮大至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人类的进化、形成,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彻底解放自身,达到一个平等、自由、博爱、欢乐和神圣的理想世界的壮丽史诗。

参考文献:

[1] 唯民.贝多芬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2] 于润洋.西方音乐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3] 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2003.[4] 胡企平.交响音乐名作鉴赏[m].上海音乐出版,2000.45.[5] 冯伯阳.音乐作品欣赏导析[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6] 费魏因迦特纳.论贝多芬交响曲的演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7] 《谈谈贝多芬九大交响曲背后英雄风格构思》 吴永瑜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8年 10期 [8] 《浅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音乐内容和思想倾向》廖乃雄 人民音乐, people s music, 编辑部邮箱 1979年 z1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相关文章:

感悟贝多芬05-26

贝多的意思, 贝多的解释05-23

贝多芬传教案04-16

贝多芬的名言04-18

贝多芬音乐赏析06-15

读贝多芬传有感04-07

用心品读贝多芬范文06-20

读《贝多芬》有感作文05-16

贝多芬信念的故事06-03

贝多芬传个人阅读心得05-27

上一篇:高中享受作文700字下一篇:应急急救培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