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人生

2024-04-08

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人生(精选8篇)

篇1: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人生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实践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自主学习

报告题目人生观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所在学院你猜

学生姓名你猜

班级学号你猜

成绩你猜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2011年 12月20日

人生观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一、何为人生观

人生观是一个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他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一个人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1、人生观与人生目的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会对他有正确的引导,才会使他对人生目的的理解更加深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会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力求为人民多做好事,以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职业有不同、职位有高有低,但只要有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能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时代最崇高的精神。正像毛泽东所说的,只有具有这种崇高精神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人生观与人生态度

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每个人在人生实践中,都会遇到义利、荣辱、善恶、苦乐、得失、成败、祸福、生死等人生矛盾,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就可以正确的把握人生,取得人生成功。

3、人生观与人生价值

价值是一个含义十分复杂的范畴,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哲学中价值的本质在于,它是现实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只见的一种关系。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就是该事物或现象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价值是人们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如做事、说话经常要考虑“值不值得”、“有没有意义”、“美不美”,这里的“值”、“意”、“美”就是一种价值判断。

二、人生观与职业

人生观是一种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而发展职业生涯就是一种改造社会的实践的活动,马克思认为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具有质的不同。人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大脑接受外界信息并进行加工、贮存的过程,是客观主体化,它并不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所以,认识活动是主观领域的活动。而实践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所以是感性物质活动,是主体客观化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同动物的本能活动也有质的不同动物的活动也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也会在某些方面改变客观世界的面貌。但是,动物不会思维,靠先天本能活动,并不知道自己行为的意义。而人的实践活动却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以实践观念为中介,既先形成实践观念,然后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生观对个人的实践活动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

享乐主义人生观。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

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

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

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

乐观主义人生观。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我国所倡导的人生观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三、人生观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1、积极的人生观包括有对理想的追求

如果一个人自己所学的专业是自己的理想中的专业,那么,他必定会倾尽全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自己的专业的知识始终保持着永不枯竭的好奇和兴趣。在兴趣与勤奋的努力下,他必将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有些人因为没有确立自己理想,从而失去了人生的方向,过着朝生暮死的生活,得过且过的生活。而这样的人他必是注定了人生的惨淡,所以我们要树立积极地人生观,去创建更加幸福和美好的的人生,让自己拥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2、积极的人生观包括对社会的看法

正确的社会人生观是什么呢?正确的社会的人生观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真正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的人生观,是能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且最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人生观。当我们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在我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积极认真,努力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人民、。我们在为社会作贡献,创造社会的丰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时,也为我们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同时,我们也只有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为他人创造幸福,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生价值。建立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上个人的职业生涯必将与社会的实际结合,这样的职业生涯将有更伟大的前途。对此我深信不疑。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目标

就职业而言,职业目标的确定,是职业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的适当的目标。没有目标如同驶向大海的孤舟,四野茫茫,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该走向何方。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犹如大海灯塔,引导你避开险礁暗石,走向成功。

4、人生目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业的选择

有的人为了尽展个性魅力,就会选择适合他个性的职业。职业心理研究学表明,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性格要求。虽然每个人的性格都不能100%的适合某种职业,但却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来培养,发展相应的职业性格。有的人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就会选择对他拥有能力有较高要求的职业。从能力差异的角度来说,人的能力类型是有差异的,即人的能力发展存在差异,职业选择更是悬殊。当然人生目的并不只为了彰显个人魅力或是尽显个人能力,但是有这些小方面就可以看出人生目的对职业的重要影响。

篇2: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人生

何为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对于人生观尚未明确的我来说,应该充分利用这四年的大学生涯来培养塑造自己的人生观来达到能适应社会的目的。

职业生涯

人的一生,包含少年、成年、老年几个阶段,成年阶段无疑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人们从事职业生活的时期,是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人生阶段,是人生全部生活的主体,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是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作为现阶段的大学生并处于成人阶段的我们应该十分重视现在的时光,充分利用现有时间对自己进行最大的优化。

人生观与职业生涯

人生观包括荣辱观、苦乐观、生死观等,正确的人生观能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世间荣与辱、苦与乐、生与死等。如有的人将工作视为快乐,而有的人将工作视为劳役,前者折射出正确的人生观,后者反映出错误的人生观,很显然,将工作视为快乐的人,其职业生涯更能够获得成功。职业生涯无边无际,卓越的职业生涯要有导航仪指引航向,而正确的人生观则是职业生涯的导航仪,用正确的人生观作导航仪,其职业生涯获得发展则是必然的,而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作指导,其职业生涯的失败将是必然的。任何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绝对不可能是一种孤立的行为,他与人们拥有正确人生观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拥有正确的人生观,能促进职业生涯发展,而拥有错误的人生观,则会阻碍职业生涯发展。因此,作为职场人士,要用正确的人生观渗透职业生涯发展,使两者相互交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本人对荣辱观尚不明确,很多情况下不能正确看待一些事情。

1.人生观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人生观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人生观就是一种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而发展职业生涯就是一种改造社会的实践的活动,马克思认为;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

具有质的不同。人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大脑接受外界信息并进行加工、贮存的过程,是客观主体化,它并不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所以,认识活动是主观领域的活动。而实践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所以是感性物质活动,是主体客观化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同动物的本能活动也有质的不同动物的活动也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也会在某些方面改变客观世界的面貌。但是,动物不会思维,靠先天本能活动,并不知道自己行为的意义。而人的实践活动却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以实践观念为中介,既先形成实践观念,然后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2.人生观与职业理想

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这是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的问题。职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核心内容,个人对人生所持的理想不同,职业理想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享乐主义的人生理想是以人的所谓“自然属性”为出发点,把人生观看作是纯粹的人的生理需要,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在于“追求幸福、追求快乐”,满足个人的享受。与此相对应的职业理想是能赚大钱,能给自己带来物质消费极大满足的职业;实用主义的人生理想以“方便”,“有用”作为待人处事的原则和信条,主张人生的目的只有服从个人主观的意志和欲望才是有意义的,与此相对应的职业理想就是对己有用,而且不惜通过投机、冒险、侥幸来获得。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理想反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实用主义的人生观,主张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的职业就是有意义的职业。这也就是说,凡是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职业,就是受到人们尊重的职业。当然,为人民服务并不是剥夺个人自由。相反,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应当尊重个人的选择权力,只有个人能适应职业的需要,人的创造性和潜能才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职业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促进个人发展的功能。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仍然强调人职合理匹配。人与职业是相互关联的一对范畴,个人进行职业选择的同事,也就是职业对于个人的选择。要教好的完成职业选择,必须以两者相互一致、相互适应、相互匹配为前提。

3.人生观与职业定位

大部分青年人,刚进大学的时候,心情非常高兴,充满了美丽的想象。但是,当一段时间以后,有的人感到厌倦了,觉得没有意思,过去那些美丽的想象都化作泡影了,开始萎靡不振了。有这样的想法是不足为怪的。但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己。把自己估计得过高,因此怨天忧人,一切都看不惯,整天满腹牢骚,这样是不好的。或者是因为工作有挫折,受到领导批评,同志的不理解,就感到生活失去了乐趣,一切都失去了光泽,青年人看问题有时

片面,过激、这是可以理解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不断的磨练自己。但是关键在于能够自己正确对待自己,要摆正自己在生活中的适当位置,过高估计自己不对,过低估计自己也不对。一个人不应该高傲自大、盛气凌人,也不应该悲观失望、自自弃。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好比是一幢高楼大夏,有砖、木、石,有漂亮的装璜材料,也有深埋地下不为人知的基大理石,还有那些小小的砂粒,它们虽小,但没有它们混凝土不能坚固,大夏的砖石无法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社会里,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光荣的,没有高贵、贱之分,只是社会的会工不同。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小小的清洁工,只是社会的分工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只要能摆正位置,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就能够干好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同样做出成绩来。

树立正确人生观 开创良好职业生涯

篇3: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人生

而现实的情况是, 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由一元转向多元, 由精专转向多能。随着高校的扩招,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被社会竞争无情地拉下神坛,苦读四年,许多人面临着失业或难以找到合适工作的窘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而拥有专业技能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却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悄然地成就着自己的人生。

掌握专业技术技能赢得人生出彩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 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 努力让每 个人都有 人生出彩 的机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有万金,不如一技在身。随着经济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技能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持续走俏, 职业教育在全民精英教育的夹缝中经过磨炼和洗礼,日益为大众所接受,更多的受益者, 是那些经过职业技术教育而拥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武威锦华大酒楼凉菜间主任、凉菜出品总监徐升对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中学毕业之后,因为成绩一般,爱好厨艺的徐升选择了就读职校学习烹饪, 接受了为期两年的严格专业技术教育。由于自小对烹饪技术的喜爱,小徐在学校的学习异常勤奋和刻苦, 不仅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训从不马虎,而且在课余时间废寝忘食地进行琢磨和练习,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之后,他顺利地被北京一家餐饮公司聘为川菜厨师。

之后,他又去了江苏昆山,在一家国际大酒店上班。工作中,为了提高管理能力,他常常自觉自愿地加班,每天上班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这样的付出,换来的是专业技能的迅速提升。半年之后,小徐被总公司调入上海分公司,任凉菜主管,在那儿,勤学上进的他收获了一份完美的爱情。

在外打拼4年之后, 小徐和妻子决定回到家乡发展。刚一回到家乡,小徐即被急缺人才的武威锦华公司重金聘用。身为中级烹调师、中式火锅烹调技师的他,由于擅长川菜、本帮菜、杭帮菜、西北菜等特色菜系,现在则负责酒店新菜品的开发与管理,工作风生水起。

接受职业教育能让一个人在中学毕业后就可选定发展方向,确定努力的目标,获取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小徐的经历只是职业教育成就精彩人生的一个缩影,凉州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则惠及万千像小徐这样的学子与农民。

实施示范学校建设加速职业教育发展

地处河西走廊的武威市凉州区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区,也是典型的农业区,农业人口多,底子薄。面对这一现状,凉州区结合《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动摇。

凉州区教育局局长苏万俊说:“我们以改革为动力,创新求活力,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根本,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办学形式多样化,学校管理企业化,教育教学特色化的办学格局,尤其是示范校建设,加速了凉州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2012年6月 ,凉州区职业中专成功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 为全区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凉州区职业中专副校长张同祯告诉记者:“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在省、市、区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根据国家三部委要求,严格按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认真组织实施示范校建设,在办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93个子项目共433个验收要点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凉州区职业中专服装专业学生顶岗实习

职业教育发展的出路是必须为社会输送真正有用的职业技能人才, 也就是要为每个人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中,依托市场、瞄准产业、锁定职业、校企共建,围绕学前教育等4个重点专业, 对本市区企业展开广泛调研,通过分析论证,建立并实施了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张同祯说。

记者了解到, 凉州区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实行了“订单式‘园校’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幼儿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园方参与实践教学过程, 校方按照园方岗位需求, 将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和职业标准深度对接, 提高了就业质量。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内汽修厂和校外合作企业,通过典型任务驱动方式,让学生在“校中厂”这一工学结合的环境中,完成教材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对接,培养职业素养和实际能力。本专业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强,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8%。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行“理实一体、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受益为立足点,以校内“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把企业技术标准与教学任务融通,通过仿真或企业实践训练,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如今,对口就业率由建设初期的80%达到97%。

机械加工专业实行“工学一体、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以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抓手,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平台,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考前训练等方式, 引导学生在职业岗位上学习,在学习环境中工作,使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 实现了人才培养方案与从业资格标准的一致,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的融通。

目前, 凉州区职业中专学历教育在校生达到6187人。近两年来 ,为社会输送毕业生2880人 ,其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毕业生1728人,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98%,平均就业率达99.1%。“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 有力助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苏万俊这样说道。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公办民办共同发展

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一段时期,由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过于滞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 导致部分学生所学专业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出现低就业或伪就业,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学生都认为受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获得较高的学历, 忽略了职业技能的价值,凉州区职业教育举步维艰,职校招生也曾遭遇“滑铁卢之役”。

目前,凉州区共有中等职业学校5所,其中,公办职业学校2所,民办职业学校3所;有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19所,其中技工学校2所,就业培训中心1所 ,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16所 ; 有农广校1所 ,乡(镇 )村农民培训学校376所。

为了理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提高办学效益,凉州区先后将教育、水利、乡企、农机、卫生等部门管理的区职业中专、水利学校、乡镇企业学校、农业机械化学校和卫生学校整合到区职教中心,着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目前,凉州区依托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区职业中专,联合区内15所职业教育机构和26家企业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

凉州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投资2亿元实施区职业中专异地搬迁工程,新建了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可容纳8000多名学生,年培训达1.2万人的职业中专新校区 ,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达到了全省同类职业学校先进水平。同时,积极引进急需人才。

“2007年起 ,我区陆续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17名、招录应届大学毕业生28人 , 同时从2011年开始每年落实10万元职教专项资金,用于解决特聘教师的工资问题。”凉州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张以德告诉记者。

按照国家和省上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区上还着力改革招生政策,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对职教招生工作的宏观调控, 把职业教育招生纳入高中阶段招生计划,统一安排,统一录取,并实行目标责任管理,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逐年扩大。2007年全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4765人,占全区初中毕业生数的23%,到2013年,职业学校招生6118人,占到初中毕业生数的40%,职普比例达到4∶6。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 ,凉州区还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将民办职业教育作为加快全区职业教育发展、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民办公助”形式筹建了兴宇职业技术学校,该校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教学楼,购置了各类实验实训设备, 建成了占地200亩的金帆农业科技园区,为全区设施农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凉州成人中专投入700多万元,新迁了校址,修建了汽车驾驶与维修实训基地,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保障; 武威西牛职校投入560多万元,与长城麦芽集团公司共建占地70亩的机械加工实训基地,成为凉州区校企合作办学的样板。

随着凉州区社会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拥有专业技能的职校生社会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劳动生产力。全区职业教育已形成了民办和公办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据了解, 为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当地民生经济和社会发展,凉州区在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大力开展了劳动力技能培训。

积极构建以就业培训、职业教育、行业培训、乡镇培训、民办培训互为补充的“五轮驱动”培训机制,进一步加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探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主动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提供培训服务,形成了广覆盖、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

坚持分层培训、因人施教的原则,重点培养机械加工、特种车辆驾驶、钻井、电子技术、物流和特色种养殖方面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确保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采取校企联合和横向联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保证培训时间、创新培训方法、科学选用教材、强化培训考核、严格发证鉴定,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同时与江汉石油管理局、甘肃正邦技校等单位加强合作, 建立了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模式。

“近三年 , 凉州区累计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3211人次 , 其中职业培训20916人次 , 创业培训2295人次 ,为全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能服务支撑。”张以德说。

为提升农民科技水平,发挥农业人口大区优势,凉州区注重典型培育,示范带动,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主体生产模式和“4301”强基富民工程,认真组织实施了农民科技培训的各项工作。

加强农技服务指导,建立了“领导+首席专家+技术服务组+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五位一体”服务模式,全面落实区级技术人员包乡、包村和乡镇技术人员包村、包棚的技术承包责任制,做到技术推广到田头、指导服务到人头。

坚持以“需求定培训”,积极探索培训模式,区农广校采取“流动办班、下乡培训”的新模式,开办了蔬菜园艺工培训班,把基地延伸到乡镇及村组,把技能送到农民家门口。兴宇职校发挥金帆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作用,把学员集中到园区,采用交流式、互动式、启发式、演示式培训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结合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 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区农广校、区职业中专和兴宇职校4个培训基地,开设农机操作员、农机维修员、蔬菜园艺工等多个涉农专业技能培训项目,年培训16000人以上,促进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篇4: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人生

【关键词】人生故事 教师 职业生涯

这里的人生故事是人生中发生的关于教育的故事。可以发生在教师当初是学生时期的故事,或者是身为教师在人生中发生的对教育有启迪的故事。它对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角度。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评价的复杂性以及教育过程的迟效性都使得我们要不断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注入原动力,以激发教育情怀和智慧为核心,确保在复杂环境下工作教育工作的不偏差。尤其对于青年教师,他们人生经历、经验有限,一些青年教师在教育工作岗位被“平凡”击垮。而人生故事正是唤起他们的力量,保持他们职业发展的一块心灵田园。

一、 人生故事与叙述者之间存在镜像关系

人生故事是一个很好的角度,研究人生故事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价值,需要首先定位人生故事和叙事者之间的关系。

人生故事的叙述是呈现背后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故事与叙述者之间存在镜像关系。这种镜像不是客观事实的全真映射,而是带着一定的变异。据叙事学理论,叙述者在对于故事的叙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故事或者文本进行改变和干预,叙述者的这种特殊的呈现往往与其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有更多的关联。

1.故事主人“闯入”了故事,暴露了自己的心理价值意象。

经过故事讲述者呈现的故事,往往非常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价值和立场。如果说故事是静态的,一直“躺在”那里,是绝对客观的,当故事被故事主人讲述的时候,仿佛一个人“闯入”了故事。原本是一个故事,但由于被回忆和讲述中渗入了个人的价值观,所以我们所谓的人生故事可以是一种心理意义上的故事。只要是积极的,正能量的,那种变异也是被认可和有价值的。

2.故事主人“手绘”生命历程,实现对自我人生形象的觉察。

生命历程理论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它们对一个人人生的影响很大。该理论的“个人能动性”原理指出: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建制之中有计划、有选择地推进自己的生命历程。即使在有约束的环境下,个体仍具有主动性。人在社会中所做出的选择除了受到社会情景的影响外,还受到个人经历和个人性格特征的影响。所以,故事主人亲密回忆故事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梳理自己在人生中的镜像,在自己选择的典型故事面前,建立自己的积极镜像,从而实现对自我人生形象的觉察。

二、“人生故事”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积极性价值

好的“人生故事”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具有积极价值,能较好地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更好发展。

1.帮助教师发展“职业认同”

教育一直是引领人的人生走向美好的一项工作,把人培养成为精神丰富的人,道德良善的人一直是教育永恒不变的目的。而当下的教育竞争和考试制度以及对教师的考评机制的问题都容易使我们忘却了最初的价值。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时时回味人生故事,恰好可以促进我们的职业认同。这种“职业认同”可以理解为个体对“正在从事的职业”、“正在对人产生的影响”作出回答。好的人生故事还可以帮助教师思考“我是谁”“我想成为谁”问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故事是支持教师开发与管理职业认同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以下故事摘要中可以看出。案例作者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郑朝阳老师。

【案例】我的生命成长故事

我初中期间上学基本上是以在农村干农活为主,也就没有学到什么文化课。14岁初中毕业时,正好是78年恢复高考,我我就一边劳动一边尝试开始自学物理。

在自学物理的过程中,就尝试做一个可以永久发电的发电机。我把我的想法和设计向中科院写了一封信。这一封信后来被转到当时的武汉水电学院一位教授那里。这个教授可能很惜才,他/她很认真的给我回了一封信。

我收到信后很激动,不知道偷偷读了多少遍。教授在信中告诉我这个设计的原理违背了能量守恒,还鼓励我认真学习物理。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自学生涯。后来我强烈要求我父母亲跟初中学校老师说说,让我重新去读书。就这样,通过半年的刻苦努力,我十七岁时终于上了高中,后来考取了大学。

没有那位至今我都不知道姓名教授的鼓励,我不会博士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

可以看出:郑老师认为,那位无名教授就是点燃自己生命火焰的人,虽然他一直未找到那个教授,但是内心有那个教授的音容笑貌,而且关于教授的精神形象也在他的内心。

他对知识和客观真理的追求以及对教师职业的认识都和那个教授,和那个特殊年代发生的人生故事密不可分。显然,这个故事导致了该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而且是美好的认同。

2.帮助教师处理过去、当下与未来发展的“同一性”

时间心理学研究成果提示:理解同一性发展状态,在现在和未来的各种时间体验及其之间关系上的具有整合作用,其研究成果表明:同一性获得者的“现在体验”对其“预期未来体验”和“理想未来体验”均有积极影响1;同一性获得者有着“较大的现在广度,较积极而远景开放的未来取向,以及较强的时间整合”2教师通过人生故事,对自己的过去和当下作出了良好的关联。在这种关联之下,教师自然展望未来,作出合理的发展预测。

3.帮助教师保持职业“良心”

“良心”是一个古老的伦理概念。西塞罗和塞涅卡把良心解释为内心的声音,这声音会对我们伦理性质的行为加以褒贬。卢梭则认为,良心是“显现在人身上的自然之声”,是“我们内在的向导”3。通过人生故事,我们保持对工作和生活的内部信念。人生故事,具有唤醒作为教师内部力量的作用。这种故事和外在的指标和评价相比,更是巨大。

有些人生故事中呈现出孩子善良的天性,教师发现其被深深感动,这种发现就像在燥热的沙漠看到了清泉,所有的急躁、抱怨都消失了。这种故事是对教师心灵的滋润,能促使教师在种种不如意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职业良心。

这是首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王京京老师的案例摘要。

【案例】感动的一瞬

今年是我站在讲台上的第三年,我遭遇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令我气愤的,也有令我无奈的……然而感动的故事覆盖掉了一切不愉快。使我对教育工作保持最初的情怀。

去年,那时我刚刚怀孕,我到一个普通班去上课。这个班属于非常活跃的类型,有时一张图片,一个小故事就能让他们兴奋好半天,每次都要费些力气让他们安静。这天,我像往常一样进入班级讲课,从一开始就觉得似乎比往常要安静一些,后来在讲课过程中有几个同学又私下讨论起来,我刚要提醒他们,却听有几个同学说“别说了,别让老师着急生气,老师怀孕了,快安静”。听到这,我的内心顿时涌起一股暖流,我不知道学生如何得知我怀孕的消息,但就是这句话使我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我说了声“谢谢孩子们”,这时只听有学生说道“老师,我们知道您怀孕了,您以后就坐着给我们讲吧,您以后讲课带上水杯”,那一瞬我有了想哭的冲动,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暖心的话语!多么体贴的关怀!抑制住想哭的冲动,我说了句“有你们真好”!

和大家一样,在王老师的人生中,充满太多的故事。有些故事早就被遗忘和丢失了。而这个故事铭刻在王老师的内心。

它甚至对王老师的教育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认为:在现代物欲横流的金钱世界中,保持一颗懂得尊重的善良之心才是最可贵。

三、人生故事的表达范式建议

教师的人生故事可以是教师自我故事的回顾,分享别人的故事。在此前提下,笔者认为掌握以下范式,可以促进其生涯价值提升。

1.同伴分享——共同的旅程

目前针对教师职业生涯教育多是从理论灌输的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参与生涯活动时会通过同伴的分享,对自身进行观察与反思和有必要。这种分享激发教师极大的兴趣,因为时时能告诉自己,别人和我具有“共同的旅程”。我们倡导小组互动的方式,充分尊重教师自我生涯规划的主体性,激发通过同伴反思自我的欲望。

2.生涯人物访谈——优秀的引领

2015年7月14日,笔者所指导的学校生涯现场会,笔者在现场的角色是采访者。

案例:“优秀教师生涯成长”主题采访

优秀教师:丁尚

采访人:张群智

拟采访的题目。

场景:会场前面,椅子斜对坐。

问题设计摘录:

(1)为什么步入教师职业?最初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

(2)回首往事,你最成功、最骄傲的那个事情是什么?它对于你事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3)在职业生涯发展中,你最辛苦、最艰难的,可以和大家分享的那个事情是什么?在关键点中,你如何实现了“翻越”?

(4)如果用三个词总结自己职业生涯的过往,你会如何总结?

(5)根据您的成长经历,你最想对青年老师说的话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开掘了优秀教师积极经验的涌动,使生涯发展者获得新的视角,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

3.“故事与教育教学”主题现场展示——促进反思

以生涯故事为牵引的主题现场会往往非常生动。因为生涯问题具有情境性、问题性和个体性的特点。所以故事的传递正好可以承载这种智慧。故事是情境性的典型写照,故事也是为了某一个问题而存在的,每个故事都是个性化的,所以这种智慧是一个讲授者力所不能及的。因此,我们可以把生涯发展中那些对于一个人的生涯具有巨大意义的故事作为主题呈现出来。2015年5月22日,首师大附属实验学校召开了“微小的幸福,柔软的生命”主题现场会。三位老师进行了生涯故事主题展示。他们分别是李小燕、崔立燕、刘青、赵日丽老师。刘老师的故事有的是从妈妈的角色教育自己的小孩子获得感悟和智慧迁移到现在的教育生活中的。在她孩子很小的时候,她给孩子经常读绘本,一个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她原以为孩子早就忘记了这个故事,却在一次自己劳累伤心的时刻,孩子用萌萌的样子安慰妈妈,说出了:“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并像故事中的主角一样做出了肢体表达。妈妈非常感动。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她在之后的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绘本资源开展教学,而且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

故事与教育教学工作密不可分的。因为人就是由过往和当下的故事建构的自己。

笔者认为,人生故事在教师的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价值不可轻视。认为人是向往感动和本能眷恋、善于回顾过往历程的动物。故事带来的情怀、力量和智慧是其他的内容不可替代的。希望此观念为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保持持续的发展动力提供有益的洞见。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朝阳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微幸福”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IB12124 课题负责人:张群智

1郑涌,黄希庭. 自我同一性状态对时间透视体验的结构关系研究[J]. 心理科学,1998, 21(3).

2黄希庭,郑涌. 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Ⅰ.心理结构方式的投射测验[J]. 心理学报,2000, 32(1).

篇5:职业发展规划:完美你的人生

机电商报 2005-4-8 15:39:00

本报记者 谢 忱

精心策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有意识的规划中实现自身价值,是每个职场人的心愿。在当前全球化环境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将自己的理想追求转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如何将个人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相融合,使自己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创造个人价值,使人生通过精心设计走向成功,是企业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人生课题。

高瞻远瞩的谋略

职业规划(Career Management)是根据客观环境确定职业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制定其路径的过程。如果说在几乎一成不变的计划经济时代,你可以让时代推着你,朝一个固定的方向走的话,那么,在当今变革的时代,却是行不通的。因为机会无处不在,会左右你的选择,成功绝非偶然,每个人都应设定自己的目标,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通常,职业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确定志向,其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二是进行自我评估,包括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思维方式、道德水准等方面;三是进行职业选择,应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等因素;四是选择职业生涯路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你的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五是设定职业生涯目标,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六是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七是评估与回馈,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此外,在职业规划过程中,还应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或能力从事一份更好的职业。许多人的脑子里有这样一个专门唱反调的旁白,这个旁白总是在各种场合给职场人泼冷水,应善于识破它,否则自己会一事无成。二是自我局限。人们总是习惯于低估自己,结果往往是弄假成真。许多人觉得,在命运面前,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打破现有的框架需要非凡的勇气,因而许多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安于现状,这样似乎更舒适些。

最佳激励机制

薪酬和职业发展是两种最主要的员工激励机制。越来越多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开始通过设计薪酬体系来进行员工激励,但很少有企业将员工职业发展作为一种激励机制给予足够的重视。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物质需求是人类较低层次的需求,而自我实现才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职业发展属于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求的范畴,因而会产生更大的激励作用。

企业应运用适当的节奏规划员工的职业发展,很多企业在员工的提升速度上不够合理。一种情况是快节奏提升,其后果是员工到达职业顶端后,会因不再有发展空间而失去工作积极性甚至离开公司;另一种情况是慢节奏的提升,其缺点是员工得不到职业发展上的有效激励,也不能学习到其他岗位的知识。正确的做法是采取一种适中的提升,表现为对新入职的员工有计划地安排其走向上一级的岗位,合理安排每次晋升的时间段,例如,每2~4年有一次晋升机会。

企业在建立和完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上,除了晋升之外,企业也应采用工作轮换等其他职业发展方式。在公司职位发生空缺时,企业应优先考虑内部晋升。很多企业在职位发生空缺时会首先想到外部招聘,而忽略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外部招聘的主要缺点是会打击企业内部业绩好但没有给予晋升机会的员工。另外,外部招聘会由于新员工要花较长时间熟悉工作环境进行角色转换,因而会导致较高的成本。

米其林:为员工创造发展机会

米其林集团是全球轮胎科技领导者,除了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和进行技术创新之外,为员工提供成长和取得成功的机会也是其重要的公司战略。米其林集团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发展计划体系,成功的职业规划从招聘工作开始,其人力资源部的目标就是不断地为员工指引发展方向,使员工自身不断地成长和提高,从而赢得客户的满意。可以说,从员工加入米其林公司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已经开始考虑员工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米其林集团,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主要有三方参与者:员工、员工的直接经理和职业发展经理,三方参与者各司其职。首先,员工的发展由个人负责,员工的发展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志向、个人的努力和自我期望。员工的直接经理指导并协助员工的发展,为员工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职业发展经理与员工及其直接经理保持经常的联系,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和后备力量储备计划,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致性和公正性。为实现职业规划目标,米其林鼓励员工在公司内部进行跨业务、跨地区、跨部门和跨专业的流动。

篇6: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人生

关于专业:我准备坚持读完食品安全与质量这个专业,并且修一个德语的第二专业,因为我以后想去德国留学,并且能学有所成。

关于将来的发展:争取出国留学,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丰富知识。这就需要很好的专业成绩和优秀的外语能力。因此,我准备尽量在大一就过英语的4级考试,大二过英语6级考试,大三开始准备开考托福等。同时,认真学好计算机,争取早日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也挺不错的。

其他方面:使自己变得更加开朗,尽量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多读书,汲取多方面的知识,多参加社团活动以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及组织管理能力,为将来能更好地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然,要顺利完成这些计划,自己就必须十分努力。进入大学,没有什么人在耳边唠叨叮咛,学习生活环境一下就变得轻松起来,这就更需要自己将心静下来,排除外界的干扰,也才能够高效地学习。同时,也要不断提醒自己:制定计划是愿望,完成计划才是终极目标。要达到目标,必须不断完善自我激励自我,使自己的斗志不至于松懈。也只有如此,才不枉作为一个科技新时代的青年。

对于将来嘛,我才想到以下几点:

1、考研,考博,做一名食品方面的研究人员

2、考研,做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

3、考研,做一名公务员

如果我要成为一名食品方面的研究人员,那么我现在必须学好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是最基本也是首要的条件。我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汲取基本的专业知识,还得在课后主动向老师请教及探讨,和同学互相交流。另外要及时地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如:报刊、杂志、网络……)获取最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信息及生物研究动态,考研考博,并且将外语学好,将计算机学好。当然,对于我的这个理想奋斗目标实现起来固然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我相信,只要有了远大的目标,才能够有为之奋斗的决心!

退一步而求其次,我也要考研,做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很好的数理及英语基础。因此,学好数学和英语十分重要。编程也是一种研究,我相信,我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去梳理思路。而且,我对数学十分感兴趣,我相信,我在这方面也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篇7: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人生

在邓小平的一生中,有着一段极为坎坷的“三起三落”。而邓小平的成功就在于,他并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击倒,而是韬光养晦、奉献一生。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传奇人生经历彰显了他积极乐观人生态度以及他坚韧不拔的刚强意志和宽广的胸怀,给我们当代大学生以深刻而永恒的人生启示

从上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近50年政治生涯中,邓小平曾有着别人不曾有过的“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这样记载到: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成功。这不是神话,也不是人为的编撰,这就是邓小平真实的故事。

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由于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谢唯俊等人则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他们的“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他的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和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也被撤销,并受到党内最严重警告处分。这一年邓小平只有29岁。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革”初期,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邓小平两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出来工作。毛主席在信上作了肯定的批示,1973年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得以恢复。1975年初邓小平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并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第三次“落起”是在1976年至1977年。邓小平因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党的第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

这三次政治打击,每一次都惊心动魄、来势凶猛,大有泰山压顶之势。但是,邓小平在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次,从不气馁消沉、畏缩退让,而是心怀坦荡、顽强坚韧、愈挫愈奋。他不是局限于个人得失的小圈子里怨天尤人、悲观丧气,而是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着眼,深刻地进行分析和思考,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再度崛起积储能量。在经历了如此坎坷的突变后,如何还能够继续站起来呢!正是因为有了振兴祖国、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愿望,邓小平做到了,在受到最沉重的打击时,他韬光养晦,一直在等待着机会,而机会也没有忘记他,最终给了他复出的机会,让他能够在建设祖国这方面大展才能

邓小平这种对待人生挫折和逆境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效法。人生之路坎坷崎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险和风浪。能否以科学、正确、坚忍不拔的态度和意志闯过这些关口,是检验一个人是强者还是弱者的试金石,是决定一个人一辈子能否有所作为的关键性因素。

篇8: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人生

一、高仓健的艺术人生

1、意外成为电影演员

高仓健1931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县中间市,父亲为其取名为“小田冈一郎”。高仓健年少时期想要找一个与外贸有关的工作,因为他认为“大海那边有幸福”。但是1954年随着他从东京明治大学毕业,而日本正处于就业困难的时期,回老家可以找到工作,在大城市却找不到好的工作。但是与很多现在的大学生一样,高仓健选择留在了东京,在大城市为自己的未来而打拼。在近一年的时间内,他不停的找工作,最后吃饭变成了难事。直到有朋友介绍他去一家电影制片厂当见习演员,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成功的成为了一个演员。他在自传《想》里提到“我有幸被东映公司的专务理事牧野光雄先生看中。当时急于找工作的我,迅速地又参加了一次面试,就被选中了。如果没有偶然被牧野先生看中,我就不会成为演员。后来想想,这就是缘分。”

2、高仓健的成名

1955年,高仓健在进入东映公司后,参加了6个月的培训。培训期间,有教师对他能否胜任演员这个职位表示怀疑,但是也因此,高仓健怀着不服输的意志坚定了做演员的信念。在培训一个半月时,高仓健就迎来了一个机会,那就是主演电影《电光空手打》,而“高仓健”这个艺名就是在这部电影的拍摄期间起的。随着第一部作品的问世,高仓健得到了无数好评。因此在随后的三年内,高仓健接演了十三部类似《电光空手打》的角色,扮演了众多用武功行侠仗义的现代游侠角色。1956年,高仓健获得了日本电影协会的新人奖,在日本电影界有了一点名气。但是对于这段历史,高仓健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引以为豪,而是为自己没能接受完整演员训练,只是用身体去演戏感到自卑。

3、高仓健的演绎之路

1958年,高仓健出演了《林湖恋》,得到了日本著名导演内田吐梦的赏识。随后随着与该导演的多次合作,出演了《宫本武藏》等影片,而高仓健则与鹤田浩二成为了东映的两根台柱。随着日本的投降,流氓问题一时成为了日本的全国性灾难。在这种情况下,高仓健活灵活现的演绎了《网走市内无号宅》等描写流氓生活的电影,为他积攒了更多的人气。1963年,高仓健出演了《暴力街》,此片使他在日本走红。大批学生和工人涌入戏院观看他主演的电影,甚至站着也能看个通宵。而到了1975年,高仓健脱离了东映公司,成为了独立的演员。由于从此之后他可以根据每部影片的内容是否适合自己来进行选择,从而对他演技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高仓健的事业高峰

1976年,有高仓健在影片《追捕》中饰演一名维护正义的检察官杜丘,给广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而这部影片是我国在文化大革命后引进的第一部日本影片,不仅使高仓健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最喜欢的外国演员,甚至还使高仓健成为了无数中国女性心中的“完美男人”。随后虽然也有很多日本电影被引进中国,但是却没有一个日本演员能够超越高仓健在中国影迷心中的地位。但是在日本,由于该影片有关法律问题的主题尚有争议,所以没有引起同中国一样广泛的人民的喜爱,然而观众对于高仓健在电影中的演技却是一致赞扬的。随后的30多年里,高仓健出演了《动乱》、《远山的呼唤》和《四十七刺客》等众多演技一流的电影,但是为他获得最多赞誉和奖项的电影要属《幸福的黄手帕》和《铁道员》两部。其中1977年高仓健在《幸福的黄手帕》中扮演了一个煤矿工人,由于偶然的犯罪入狱。影片中,男主人公因为担心妻子的生活受到自己的干扰,选择了与妻子分开。但是他对幸福的追求如此迫切,导致他在临出狱前给妻子写信说,如果欢迎他回来,则在家门口系上黄手帕。这部影片成为了日本1977年的最佳影片,高仓健也因此获得了蓝丝带将和每日电影评选将等众多评奖中的最佳男主角将,获得了行业的一致好评。而1999年,高仓健出演了《铁道员》一片,在影片中高仓健以其精湛的演技演绎了一位忠于职守的北海道小站站长。这部影片为高仓健获得无数奖项,并且在国际性的电影节上获奖,为高仓健积攒了更多的国际人气。

5、高仓健的艺术人生的成就

高仓健的一生共演绎了204部作品,先后荣获过“日本奥斯卡”、“日本蓝缓带”、“电影旬报”、“每日电影”、“开罗”、“威尼斯”、“戛纳”、“蒙特利尔”等等国际电影节的金奖。在这204部电影中,质量上等并且演技优秀的作品不胜枚举。一生中,高仓健一直以严格的尺度来要求自己,从而不断的获得了演技的提升的同时,也获得无数国内外百姓的喜爱。

二、高仓健的艺术人生对日本电影发展的作用

1、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日本电影带来了国际影响力

高仓健作为当今日本片酬最高、获奖数目最多和最受尊敬的国际级表演大师,为日本电影带来了国际影响力,从而推动的日本电影的发展。1976年由他主演的影片《追捕》于1978年10月在我国上映,为众多日本电影在后期被引入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会竖起衣领,哼唱电影中的音节,模仿着高仓健的一举一动,而广大中国女性更是将高仓健视为自己心中的完美偶像。由于高仓健在中国人心中建立了美好的形象,一改中国人对日本人阴险和狡诈的认识,使得日本电影得以大量的进入中国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引进了50多部电影,但是没有一部电影能够超越《追捕》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也没有一个日本演员能够超越高仓健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所以,正是由于高仓健的独特魅力,使得日本电影在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而在1989年高仓健与迈克尔·道格拉斯合作的《黑雨》,则引起了国际影坛的广泛关注。而那一时期正是日本电影处于萧条的时期,但是高仓健却凭着个人独特的魅力,给日本电影带来了国际的影响,成为了国际上日本电影的代表人物。1999年,高仓健凭借着《铁道员》获得了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这是日本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高仓健凭借着自己出神入化的演技,让世界看到了日本电影人的魅力。终其一生,高仓健获得了无数的国际性大奖,真正的推动了日本电影的国际化发展。

2、以其精湛的演技为日本电影史带来了众多优秀作品

高仓健的一生共有204部作品,其中不乏优秀的电影作品,所以,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高仓健都为日本电影做出了相当的贡献。高仓健刻画了众多的日本男子汉形象,以其精湛的演技,为日本电影界创造了众多的观众,也为日本电影史带来了众多的优秀作品。《追捕》一片里,他成功的演绎了一个人生坎坷,但是追求正义的检察官,使得这部影片在国内外大获成功。《幸福的黄手帕》中他演绎了一个重情重义,追求幸福的丈夫,为日本电影囊括了众多国际奖项。《铁道员》中他饰演了一个尽职尽责,但是内心孤苦的铁道员,使得影片令人记忆深刻。还有《远山的呼唤》以及《多想得到你的爱》等众多电影里,高仓健都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演技,为日本电影史带来了一部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推动了各个阶段的日本电影的发展,为日本电影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高仓健的艺术人生对中国电影发展的作用

1、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野

1978年10月,《追捕》在中国一经上映,就引起了大众广泛的关注和喜爱。而那个时期,中国电影刚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制作结构和种类单一的情况中,中国电影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中国电影的制作也变得毫无新意。这个时候,高仓健塑造的一批个性鲜明的荧幕形象,使的中国电影界眼前一亮,看到了新的发展方向。而高仓健演绎的众多人物都有着不同于世俗的观念,比如《追捕》中的杜丘最终选择了自己执法来维护正义,而《幸福的黄手帕》为了妻子的幸福而选择与妻子离婚。而此时的中国电影塑造的都是毫无性格缺憾的完美形象,脱离了群众的基础,与高仓健刻画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的社会上更是发起了“寻找男子汉”的活动。高仓健演绎的这些人物都具有着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观念的是非观念,但是凭着高仓健精湛的演技,却获得了中国观众的理解。这些人物刻画为中国电影界带来了各式各样的英雄形象,开阔了中国电影的视野,引起中国电影界对有血有肉电影人物塑造的热烈探讨,更加引起了电影制作人对电影主题的认真思考,从而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新鲜的血液,进而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2、为中国电影发展成就了一批电影人

随着高仓健电影在中国获得的广泛成功,让中国电影人看到了电影的新世界。那个时代的中国导演受时代影响,在电影制作上思想不够开放,塑造的都是思想结构单一的电影人物。而高仓健对人物的深刻演绎,使中国导演看到了人物塑造的新方向。而那个时代的中国演员也习惯于演绎相似度极高的人物形象,对人物的刻画普遍存在着不够深刻的问题。而高仓健对众多人物的细致演绎,则使当时的中国演员进行了对自我的反思,开始寻求起提升自身演技的途径。并且随着中国电影人对高仓健的认识加深,高仓健更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电影人的偶像,引起了中国电影人的争相学习。中国的大导演张艺谋,在2005年为高仓健量身定做了电影《千里走单骑》。在拍戏的过程中,张艺谋等中国电影人见识到了一位年纪虽大但是却十分敬业的演员。整个拍摄过程,高仓健从来没有坐下休息过,其执着认真的态度感动了整个中国电影界,得到了中国电影人的尊重。像张艺谋等中国电影人更是视高仓健为偶像,在工作中以高仓健为榜样。所以,高仓健的精神成就了一代中国电影人,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力量。

四、结论

总而言之,高仓健一生的成就无疑是令人瞩目的,然而高仓健本人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更是令人尊敬的。在日本电影史上,高仓健电影为推动日本电影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对于中国影视界来说,高仓健作为一个令人敬仰的演员,为中国电影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得中国电影人对自己进行更严格的要求,来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所以,虽然高仓健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在无数电影人和影迷的心中,高仓健这个名字将永远被铭记。

摘要:本文怀着对高仓健先生的尊重,回顾了高仓健的艺术人生,希望能够从中探寻出日本演员高仓健对中日电影发展的作用。

上一篇:写给江西小朋友的一封信下一篇:安师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