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业的未来前景和发展的感想

2024-04-18

对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业的未来前景和发展的感想(共8篇)

篇1:对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业的未来前景和发展的感想

对于会计人来说,工作对学习能力的要求特别重要。法在变,制度在变,准则在变……不断的变化,使人无暇他顾。会计人如果想要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里找准位置,首先要对行业发展趋势有所了解,能看到并且抓住机遇。其次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积极迎接新挑战。

那就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消了,不代表自己会计生涯的结束,而是说自己要向着更高的层次去发展,考取一个注册会计师或者说是中级职称就成为了我们的不二选择。然后未来的发展也不单单只是专业水平上去了就可以了,未来的会计行业更加需要的是全面型的人才,懂管理,懂技术,能够与时俱进。

根据目前发展趋势的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基层会计岗位将引进人工智能,可以大量解决这种日常、高频、单一的工作。到时候企业必然会减少相应的财务核算人员,以缩减用工成本。

会计人不仅需要担心后来者抢走自己的.饭碗,还要担心人工智能也来抢饭碗,可谓前狼后虎。如此新形势下,如若你还不能认清现实,依然守旧,不思进取和提升,最终只能沦为被社会进步所淘汰的弱者。

会计行业目前的现状就像是一个金字塔一样,基层会计数量庞大,然而顶层高端的会计人才数量稀少,存在巨大的缺口,如果今后想在会计行业取得更好的发展,现在必须实现自己工作技能的提升,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及管理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提升。只有不断地向着金字塔顶端前进,抓住时机,迎接挑战,才能够在会计行业里取得更好的发展。

篇2:对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业的未来前景和发展的感想

今年高考,想学会计,毕业后考注会。但我想知道注会的发展前景有保障吗?就业待遇怎样?有人说注会里只有少部分人比较吃香,大部分待遇很低,是真的吗?我担心注会会像前几年的法学一样,过热后行业饱和,就业不理想~~~~另外,什么样的人能进四大呢?

[注册会计师未来十几年的发展前景]

篇3:对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业的未来前景和发展的感想

一、法治———加大注册会计师所承担的审计责任

(一) 确立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追究模式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矛盾绝大部分都属于民事责任的范畴。在西方, 对注册会计师最具有威慑力的惩罚手段就是民事赔偿机制。而在我国的经济立法中, 对于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行为有重视行政及刑事的法律处罚, 轻视民事法律调节的倾向, 监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违规行为主要采取警告、暂停执业、撤销等处罚方式, 几乎没有事务所被判罚巨额赔偿。因此, 应尽快建立健全民事赔偿制度, 加大对违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个人的处罚力度, 充分发挥民事赔偿制度的威慑作用, 增加注册会计师提供低质量审计服务的压力, 促使注册会计师自觉提高审计服务的质量。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下发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 正式启动了我国证券市场民事侵权责任追究制度, 但是, 仍然需要在立法和司法上有新的突破, 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 加快出台相应的可操作司法解释和实施细则, 明确对违法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个人的民事责任, 降低诉讼的门槛。法院也应积极受理投资者诉讼案件, 加大直接起诉者所获得的赔偿金额, 提高他们举报起诉违法行为和协助政府部门调查的积极性。还可以考虑引进国外的代表人诉讼制度, 以发挥集团诉讼的作用, 提高违规者被发现并受到处罚的可能性, 使众多投资者成为自发监督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一股自律性力量, 使作假和欺诈行为一旦被查实并造成重大损失的, 无论当事人还是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都要被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 直至其倾家荡产, 提高对注册会计师造假的威慑力。

(二) 实行责任连带承担的约束机制

首先, 应引进国际大型跨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经验, 积极倡导并支持推进有限责任制向有限合伙制的转变, 制定转制的优惠政策, 比如推行合伙人单一税负、降低对有限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会费的收取比例等政策, 以吸引更多的事务所实行有限合伙制, 避免体制上的差异。我国目前发现的在上市公司审计中造假的事务所基本上都是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国内4 8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 只有50来家是合伙制, 其他全是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的所有者以其出资额为承担责任的最大限度, 降低了风险责任对执业行为的高度制约, 弱化了注册会计师的个人责任, 这不利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而在有限合伙制下, 会计师事务所以其全部财产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各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其负责的审计项目所导致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对其他合伙人负责的审计项目所导致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一方面, 无过错的合伙人只承担有限连带责任, 有利于事务所吸纳合伙人的入伙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扩大, 同时也有利于促使合伙人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牵制;另一方面, 有过错的签发审计报告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 其承担责任的财产不但包括投入事务所的财产, 还包括合伙人没有投入事务所的财产, 使得合伙人不得不把自己的风险意识贯穿始终, 处处小心谨慎, 权衡每一笔业务的收益和风险, 因为若稍有疏忽, 就有倾家荡产的危险。由于对项目负责的合伙人的无限责任以及其他合伙人相互之间的连带责任而产生的监督制约, 将合伙人的荣辱同事务所的兴衰捆绑在一起, 使整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都可能面临倾家荡产的民事赔偿, 确立以经营风险为基础的现代审计理念, 从制度上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执业时就会更加谨慎, 使会计师事务所更注意加强事务所的质量控制, 自觉地遵守独立审计准则和国家相关法律规范, 提高审计服务的质量。

(三) 完善违规行为的退出机制

目前, 注册会计师违反法律法规, 发生舞弊或过失行为并给有关方面造成经济等损害后, 有关政府部门对其所追究的具有行政性质的责任, 包括给予警告、暂停执业和吊销证书等。而实际上由于违规受到吊销执业证书的注册会计师极其罕见, 大多数情况下, 违规的注册会计师可以轻松地从一个会计师事务所不受丝毫损失就转到另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继续执业。因此,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审查管理, 完善相应的退出机制。在对今后违规行为的查处中, 违规的注册会计师个人要承担更重的责任, 对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或者不遵守职业道德的要实行终生进入的严厉处罚, 杀一儆百, 以儆效尤。

二、德治———加强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导向的职业诚信道德建设

(一) 注册会计师职业特点决定他应该把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所负担的是对社会公众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主要职能是对企业的对外财务报表依法执行审计业务, 确认其可靠性和真实性, 最终出具的审计报告能为有关各方起鉴证作用, 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确立对会计信息的信赖, 作出各自的决策, 其职能已逐步从主要对企业业主或股东负责演变成对整个社会公众负责。注册会计师行业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中产生和发展, 一方面是因为能够站在独立的立场对企业管理当局编制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并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 更重要的是注册会计师得到了企业会计信息主要使用人的社会公众的信赖, 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作为进行决策的依据。注册会计师只有维护好社会公众利益才能得到公众的信赖, 才能保护好行业生存的土壤, 实现行业的长远发展;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履行其应有的职责,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就必然会失去社会公众的信赖。而一旦失去了社会公众的信赖, 注册会计师职业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 注册会计师职业应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作为自身行动的最高准则。

(二) 加强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导向的职业诚信道德建设

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应该加快制定职业道德具体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指南, 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准, 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责任心和道德感, 培养注册会计师敬业爱岗的精神, 指导和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 教育他们自觉遵守和执行各项质量控制制度从而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对自己立法, 主动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意志约束, 形成以自我控制、自检自律为主要手段的审计质量控制制约机制。目前,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记录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诚信执业的诚信档案已全面启动, 会计师事务所一切失信和违规的执业行为将记录到这个系统, 并作为今后资质评定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注册会计师协会应继续制定完善相应的职业诚信道德评价体系, 完善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办法。采取注册会计师个人自我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内部集体评价、审计客户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等方法,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是否遵守诚信道德进行评价。职业诚信道德评价对广大注册会计师来说, 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和十分重要的行为约束方式, 它是道德规范付诸实施的必要方式, 是促使道德力量发挥作用的必要环节。根据评价的结果, 使用奖惩手段、示范道德榜样、大众传播媒介等方式, 使每位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会计师事务所、监管机构和广泛的社会公众监督之下, 褒正贬邪、抑恶扬善, 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巨大代价, 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通过对查出的弄虚作假、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向社会公众曝光, 在社会公众中广泛传播, 可以起到很强的威慑效果, 因为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查出来的问题, 不怕内部批评、经济惩罚, 就怕在报纸上公开, 在荧屏上亮相, 从而起到惩罚和预防一举两得的效果。

结束语

篇4:对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业的未来前景和发展的感想

关键词:近场光学 显微技术 发展 应用 展望

中图分类号:O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066—02

1 近场光学显微技术概述

近场光学的作用主要是对束缚在物体表面的非辐射场进行探测。普通光学的分辨率与近场光学的分辨率存在不同。在理论上,由于衍射极限的限制,使得普通光学成像的分辨率低于入射光波长的一半,根据估算大概在200 nm左右。近场光学的分辨率是根据衍射场的非辐射量而得到提高,大概在一个波长以下,其实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扫描系统的频带拓宽。

近场光学原理在应用中最常见的便是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通过对衍射分辨率的突破,然后收集纳米材料表面的光学信息。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它主要是由探针、信号采集和处理、探针—样品间距反馈控制、X—Y扫描以及图像处理几部份组成。对于SNOM来说,如果要完成超衍射分辨率的工作,必须要能够精确的掌握及控制探针—样品间距。截至目前为止,实现精确控制探针—样品间距主要有激光光点反馈模式和剪切力反馈模式。这两种模式存在主要的区别便是光的问题。激光光点反馈模式是利用激光在探针接近物体表面时产生的光斑来确定探针—样品间距。剪切力反馈模式就是根据样品间的作用力,使得探针针尖在接近物体表面时发生变化,根据这样的原理使得探针控制在z=5nm~20nm的范围之内。运用剪切力反馈模式的原理得出的光学成像更具有真实性。

另外一种以近场光学原理为主的光学显微镜是光子隧道扫描显微镜,这种显微镜具有更高的分辨力,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线探针接近近场光信号,分辨率取决于物体表面上光线点的面积。

2 近场光学显微技术中的问题

2.1 纳米级探针的制作

进场光学显微技术是利用探针收集光场的信息,分辨率取决于探针尖的粗细和探测信息的精细结构。但是如果探针尖端过细,那么就会导致光的灵敏度降低。因此,在制作纳米级探针时,必须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探针削尖化和亚波长孔径的制造。

(1)探针削尖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在探针削尖的过程中,可以有两种方法:

腐蚀法。这种方法被广泛使用,可以利用HF酸和氨水对光纤芯进行腐蚀进而制作出不同的探针尖,但是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重复性。探针的圆锥角是可以改变的,取决于HF酸和氨水的综合比例(1:X),当X由0.5增大到1.5时,针尖的圆锥角由15€霸龃蟮?0€啊5窃擞酶捶ㄖ谱魈秸耄沟霉庀呒獯嬖诿绦纬煞稚⑹降纳⑸渲行摹8莶欢涎芯糠⑾郑壳翱梢栽擞靡恢止庀吮;ぬ锥怨饧饨懈矗佣贸龅奶秸爰獗冉瞎饣?

熔拉法。这种制作方法的原理是利用二氧化碳熔融光纤,在光纤两端作用力使其形成丝状,在用大力迅速将其拉断,这样形成的断面是锥面,也可以用作探针尖。运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探针尖比较光滑,在相同孔径的情况下,腐蚀法却比熔拉法的传输效率更高。熔拉法可以制作不同种类或形状的针尖,但是相对来说成本高,设备昂贵。

(2)亚波长孔径的制造方法。

纳米光刻法:首先对要制作的光纤尖镀膜,然后对其采用化学方法进行腐蚀,进而使用纳米光刻法制成亚波长孔径。

探针制造法:首先以二氧化碳激光加热单模光纤,利用熔拉法使光纤顶端形成抛物面型的传输铝尖,然后以5%的HF腐蚀探针尖端的细纤丝,这样得到的探针的针尖更适合近场光学探测。

2.2 纳米级样品—探针间距的控制

为了保证近场光学中的超高分辨率,必须要保证探针在探测过程中对样品的探测是无接触扫描探测,这就要求必须要掌控好样品—探针的间距。

在样品—探针间距控制的过程中,剪切力调制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它的工作原理是在亚波长范围内保证探针—样品间距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种方法是一种非光学调制法。

剪切力通常是通过光纤头与样品表面的振动频率探测得出的。当探针尖靠近样品时,光纤头的振动幅度是随着样品—探针间距和剪切力发生变化的,以此来测得探针—样品间距的大小。在实际生活中,样品—探针间距是通过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测得的。

实际中通常采用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测控样品—探针间距。将高频振动压电管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以交流电压激励振动;上半部分有两个电极,用于探测压电陶瓷管(DPT)的振幅。由于剪切力对于探测振动的阻碍,DPT内部产生张力;又由于压电效应引起感应电压,将感应电压作为反馈信号,经锁相放大器达到控制样品—探针间距的目的。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得近场光学显微技术更简单化。除了此种方法可以测得样品—探针间距,还可以利用电容传感器、电压—声学法等来测得样品—探针的间距

3 近场光学显微技术的应用

3.1 物理领域的应用

近场光学显微技术是物理领域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应用范围极广。

(1)光学可以成像,利用近场光学可以使得成像的分辨率达到纳米量级。

(2)应用近场光学显微技术,可以使得物理领域的光谱学研究更加深入。

由于研究发现的限制性,目前的光谱研究都处在宏观水平,即使利用微区光谱也只能达到微米的程度。但是利用近场光谱仪器,可以实现纳米级的测量,并且能够区分纳米量子线的光发射极多个量子线的发射谱。近场光学显微技术可以在研究纳米晶体、量子点、量子球方面发挥独特而优越的作用。

3.2 生物领域的应用

近场光学显微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利用近场光学显微技术的超高分辨率,可以更清晰的测得生物标本中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厚度以及它们的内部存在结构,并且还可以测得细胞膜内部与外部结构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变化。根据生物技术的发展,国外已经利用PSTM测得纳米生物标本噬苗体细菌图像的椭圆头直径为100 nm,圆柱尾直径为10 nm。这样精确的分辨率是以前的生物领域中不能做到的。

4 近场光学显微技术未来前景展望

近场光学显微技术使得衍射分辨率突破极限,并且促进了纳米光学的发展,而且带动了高密度光储存、检测生物单分子、细胞组织生命探测研究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对于近场光学显微技术未来的前景展望,应进一步研究样品表面离激元产生机理,将更深入近场光学成像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包括亚波长和纳米材料的应用。表面等离子晶体的新型纳米光子学器件将得到迅速的发展,表面光波导将会引起科学领域的高度重视。在生命科学领域,TIRFM和SNOM的结合应用会获得高分辨率的生物单分子光学图像。另外,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当中,利用反射式NSOM,对SRAM芯片进行表现成像来测量电路的线宽,将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于近场光学显微技术的前景展望有着不可估量的飞跃,也必定会为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带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海潼,刘斐.近场光学显微技术[J].应用光学,2005(5).

[2] 贾正根.光学显微技术探讨[J].光电技术,2001,42(4):12—18.

篇5:注册会计师素质与职业发展思考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 会计人员应该是学无止境的, 因为与工作相关的财会、税务类知识是在不断变化中的, 所以应该继续学习, 并且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要不断深化对专业的理解, 不断充实专业知识, 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持续提高胜任能力的过程。注册会计师考试也应当充分体现不断提高、不断积累的规律, 并使不同阶段的要求有所差异。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以后可以继续参加国内的其他执业类考试, 比如注册税务师考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等。会计是经济活动的语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国际化程度的加剧, 以及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巨大进步, 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 国际趋同将是大势所趋。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 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 并在内地与香港间实现等效认同, 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注册会计师更应通晓国际事务, 从这点来考虑也可以考虑参加国外类似证书的考试, 国外证书在国内认可程度比较高的包括: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 (CIA) , 不仅是国际内部审计领域专家的标志, 也是目前国际审计界唯一公认的职业资格。CIA需经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简称IIA) 组织的考试取得;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ACCA) , ACCA成立于1904年,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国际会计师组织。ACCA的国际地位举足轻重, 联合国确定其环球课程时, 亦是以ACCA的课程作为蓝本;美国注册会计师 (AICPA) , AICPA全球最大, 约40万会员;国内懂美国准则且具备AICPA资格的人才缺口约为25万, 且AICPA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人均年薪超过40万;AICPA资格被亚洲国家视为荣誉及权威的象征。另外, 对于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员来说也可以考虑继续学习职称的内容, 在企业工作对于职称有比较高的认可度, 中级职称的考试对于注会人员来说难度不大, 取得中级会计师职称并且具有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后, 就可以报考高级会计师。

提高英语能力

2009年注册制度进行了改革, 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注册会计师成为新的目标。但客观地讲, 中国注册会计师水平与国际水准相比, 还是不高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 会计职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前,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 在吸引世界各地投资者的同时, 中国的优秀企业也走出国门, 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投融资活动, 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国际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这也需要在人才选拔的考试中, 逐步体现这方面的要求, 英语水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英语测试水平及国际认可度, 以注册会计师在英语环境下应有的职业胜任能力为标准, 通过测试, 重点选拔能够在英语环境中从事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国际化人才, 将英语水平测试打造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通行证”的重要标志

重视审计与税法

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需要审计人员拥有丰富的审计知识和审计经验, 长期以来, 我国审计受管理体制、职能定位、单位领导、人员素质、法律法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足够的权威性, 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从审计自身分析, 很多企业存在审计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许多人误认为审计在工作目标上没有特定要求, 审计无所谓“风险”可言;或者认为审计, 即使出现工作上的误差或疏漏, 也无须承担“风险”。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审计必然陷入一种被动和无所作为的困境, 内部审计工作更无从谈起。这对参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来说, 审计风险加大, 对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从1990年代初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等案件到近年来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等系列造假案, 无不与注册会计师串通舞弊、合谋造假, 致使独立审计不仅未尽到客观、公正的监督鉴证职责, 反而充当了公司违规造假欺骗投资者的帮凶有关。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作为注册会计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 并进一步提高风险导向审计的执业素质。风险导向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风险评估的各种分析方法要求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行业知识 (包括市场、研发、生产等方面) , 这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该是复合型人才, 不但要掌握一般常用分析工具, 还要接受现代管理知识和行业专业知识训练。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 还要具备必需的管理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 能够运用系统的、战略的观点充分了解、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 对有可能导致企业会计报表错报风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与评价。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要求相关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审计等专业方面的知识, 而且还要懂得法律、市场、管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这对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2010年1至12月累计, 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 其中, 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73202亿元, 增长23%;据此计算, 税收收入仍占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 2010年占比为88%,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对企业而言, 税金则是一种负担, 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企业要降低纳税成本, 就要求会计人员精通税法。所谓精通, 不仅是看了税法政策, 而且要看懂, 更重要的是会活学活用。

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素质与职业道德

篇6:对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业的未来前景和发展的感想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 职业判断 特点 构成要素 改善措施

国内学者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定义各有描述,其中,秦荣生认为:“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是指注册会计师从多种可能的方案中,运用审计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取舍的决策。”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特点及重要性

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特点表现在:第一,主体的多级性。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是注册会计师个体判断与集体判断相结合的过程;第二,客体的关联性。审计判断的对象和审计事项具有关联性;第三,标准的模糊性。在会计信息数据中,有一些信息可能存在人为录入的模糊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操作中要有自己的判断;第四,过程的完整性。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是贯穿审计工作始终的,从准备、收集到最后的成文报告都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第五,判断结果的唯一性。注册会计师审计结束后要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结果必须具有唯一性。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判断能力在审计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及地位,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在形成会计报表的过程中,审计是一种判断过程,体现在各个方面,无论是在设计、选样、抽样的过程中,还是在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审中,直到最后的审计意见,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从以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特点可以看出,审计判断是各审计阶段的核心工作,审计意见的判断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可以说,审计过程实质上就是判断的过程,是一个由众多判断组成的判断链,审计判断是审计工作的核心。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体系的构成要素

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体系的构成要素,既是做出审计判断的基础,又是研究审计判断的基础。笔者认为该体系有三个构成要素:

(一)主体: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是审计判断的主体,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个体性格等。

(二)客体:审计任务要素

审计判断的质量受审计任务的复杂程度、任务重复、任务类型及质量等因素影响,其中,复杂性和重复性是审计判断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判定如何选用审计资料时,就能充分体现注册会计师的判断能力,越是重复、复杂程度低的案例,越容易进行审计判断。注册会计师参与审计项目的次数越多,积累的审计判断经验就越充分,越能提高自身的审计判断能力。

(三)环境要素

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里有多层组织关系、责任关系以及组织文化。其中,多层组织关系是为了提高审计判断的效率,多层复核能减少审计工作的差错率,提高审计的准确性;责任关系是事务所的内部关系,是初审者与复核者之间的责任关系,多层复核有利于提高审计判断绩效;审计内部组织文化是注册会计师不可避免的问题,一个重视信誉的事务所,其注册会计师的素质通常较高。相反地,如果一个只注重经济利益的事务所,其注册会计师的素质相对较低。

2.外部环境

(1)审计单位环境

审计单位环境是指审计单位中的人员管理情况、公司结构治理情况、公司经营风险情况、单位内部审计情况等。审计单位对被审计单位编制会计报表,都是在单位环境下形成的,所以无可避免地会被单位环境影响审计判断绩效。就实际情况而言,被审计单位内部风险越大,审计判断的风险就越高,审计判断绩效就越低;反之,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制度完善、内容结构合理,那么审计判断的风险就越小,审计判断绩效就越高。

(2)社会环境

审计社会环境是指审计单位以外的、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的环境。如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必然会对审计判断绩效产生影响,注册会计师为了避免法律责任,往往会更加努力、谨慎地做出各种判断。另外,会计服务市场的竞争状况也会影响审计判断绩效。(如图1所示)

三、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体系各要素的互动关系

系统论认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发生作用。审计判断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有以下几种:审计判断任务与审计人员的互动;审计判断任务与审计环境的互动;审计判断任务与审计判断的互动;审计人员与审计判断的互动;审计人员与审计判断环境的互动;审计判断与审计判断环境的互动。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审计人员、审计判断任务、审计环境和审计判断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如图2所示),审计判断是审计人员、审计判断任务、审计环境互动的结果,所以改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的措施,应从审计判断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入手。

图2 审计人员、审计任务、审计环境、审计判断互动模型

四、改善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措施

改善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的质量,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注册会计师、会计事务所环境及社会环境。

(一)注册会计师个体方面的改善措施

注册会计师是审计判断的主体,所有的审计判断都是由注册会计师完成的。如何选取信息、采用哪部分信息都是经注册会计师判断后决定的,所以培养高素质的注册会计师是提高审计效率的重要一环。国外的一些会计事务处有着相对成熟的制度和悠久的历史,我们可以将注册会计师送去国外,学习先进的经验。

(二)会计事务所环境的改善措施

在提高审计判断质量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判断中作出正确判断,避免一旦审计判断失误,注册会计师作为后果的第一承担人要担负一些不利责任。在实际操作中,会计事务所可在前期筹建过程中推行集体判断和专家判断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因个人因素而导致判断失误,提高审计判断水平;建立有组织的“记忆”库,为今后的同类审计提供支持及依据;在单位内部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创建良好的组织文化气氛,让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事务所产生归属感,在审计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动性。

(三)社会环境方面的改善措施

不论是何种审计判断,都离不开特定环境的影响,都是在一定的单位环境或社会环境下作出的判断结论。在特定的国情下,我国的外部审计环境存在许多不利于审计判断的因素,还需要的努力改善。

首先,完善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好的审计准则是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应加快完善具体化审计准则的操作指南,使指南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其次,细化审计准则,让审计人员在准则下能充分发挥自主作用;第三,适当加大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审计工作的主体是人,我国现有的法律规程对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界定不明确,后续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惩戒不严格,所以我们要加大法律法规方面的修改力度,进一步完善规则。

我国审计的会计信息是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所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存在问题,审计人员要作出高质量的审计判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强化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改善审计环境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彤.审计专业判断基本理论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9,(3).

[2]李媛,王哲.审计职业判断的逻辑结构剖析[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1).

[3]苏孜.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环境[J].财会研究,2002,(8).

[4]余俊仙,马锐华,汪祥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的风险分析和防范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6).

[5]聂卫东.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质量的相关措施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6]董丽英,武玲玲.提高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路径探究[J].经济与管理,2009,(12).

[7]黄晓波,陈思瑶,张艳丽.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判断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2008,(12).

[8]颜延.从注册会计师的注意义务看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J].会计研究,2003,(6).

篇7:对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业的未来前景和发展的感想

对财务报告进行鉴证是独立审计的价值所在,但是作为新兴市场外部治理机制之一的独立审计,自身也存在一定的代理问题,如何规范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执业行为?过去的研究一致认为,规范注册会计师的行为需要依靠市场声誉机制、法律和行政监管共同发挥作用。在我国,声誉机制并不能完全有效地约束注册会计师的行为,且独立审计面临着较低的法律风险,政府作为看不见的手,以市场准入政策和事后惩罚的方式作为监管手段,以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对审计市场的监管成为约束注册会计师行为的重要力量(Chan和Wu,2009)。

我国的政府监管对审计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强制性引入审计制度,强制性变迁审计准则、审计模式,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鼓励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积极转制为普通特殊合伙的组织形式。已有学者对政府行为是否影响审计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转制、合并等均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De Fond等,2000;Gul等,2009;Chan和Wu,2009)。

但鲜有文献研究政府对注册会计师的处罚行为。王兵等(2011)直接研究了行政处罚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违规成本过低,行政处罚未能显著改善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处罚力度的差异对审计质量也未产生显著影响,在他们看来,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法律风险较低,注册会计师的违规行为未能引起被审计单位的股票价格严重下跌。

本文使用政府管制与信号传递等方面的理论,以行政处罚为出发点,研究不同信息披露方式下的审计市场管制效果。本文的数据分析显示,处罚主体信息披露方式的差异,导致受处罚的注册会计师未来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证监会以往处罚仅限于罚款、警告以及罚款加警告的方式,但由于其公开披露处罚事项,污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生涯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主要来自于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二次处罚,例如降低职务,不再让其担任上市公司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等,或者采用直接辞聘的方式;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对处罚事项的披露较少,即使公开披露了少许处罚事项,披露时间也较短,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动力基于外界的舆论对污点注册会计师进行二次处罚,因此,受其处罚的污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发展受到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

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1)首次从审计处罚信息披露与污点注册会计师未来职业发展视角研究政府对审计市场的管制效果,在信息披露充分的条件下,审计处罚有助于加强政府管制效果,亦有助于增加声誉机制的审计市场奖惩功能,这丰富了政府管制、审计处罚等方面的研究。(2)为政策监管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证据支持。研究结论表明,审计监管主体的信息披露方式对管制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监管部门尤其是中注协在加强审计监督的同时,还需要更充分地披露信息,不仅有助于加强审计管制效果,还有助于审计市场声誉机制的建设。

二、审计市场监管与信息披露:理论框架

1.审计处罚的理论基础。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代理人会实施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注册会计师作为受托责任的第三方,对财务报表信息进行鉴证,以降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独立审计制度有助于缓解代理冲突,降低代理成本。但是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也存在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并且注册会计师之间存在着异质性,注册会计师也有可能基于投机动机提供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一般来说,为了约束和激励注册会计师行为,市场声誉机制和法律机制是重要的制度安排。在市场声誉机制下,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保障一定审计质量的方式来保持声誉,以获得准租,但准租的获得需要注册会计师长期保持自身独立性,持续提供一定质量的审计服务,甚至一次审计失败就可能导致其市场份额下降或者失去准租的后果,因此,声誉机制是兼具惩罚功能并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为的一种有效机制。在法律机制下,审计需求保险理论认为,当注册会计师提供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时,投资者或者报表使用者可以通过法律诉讼方式获得赔偿,注册会计师有动机在执业过程中保持独立性,提供恰当的审计服务,因为一旦审计失败,就需承担高额的诉讼成本和败诉引致的赔偿。

但在我国,声誉机制尚未完全有效发挥其市场机制作用,由于低诉讼风险,法律机制并不能有效约束注册会计师提供低质量审计服务的行为。为了纠正市场失灵、弥补法律机制的缺陷、提高审计市场的绩效,政府监管成为约束注册会计师行为的重要机制之一。根据“帮助之手”公共利益理论,政府通过准入制度和事后惩罚制度来发挥其对审计市场的治理职能。政府的事后惩罚机制主要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传递审计质量方面的信息,惩罚那些未能正确履职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降低审计市场信息不对称,以达到矫正市场声誉机制、提升高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作用,从而以降低审计市场信息不对称等方式来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实现帕累托最优。

在现代社会,人民委托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政府作为契约的主体,向公民和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和人民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政府披露履职信息,一方面是为了履行公共受托责任,传递其真实履职行为、履职过程以及履职结果,降低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在审计契约中,注册会计师为代理人,被审计单位的股东或者治理层为委托人,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为降低被审计单位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将注册会计师是否按照审计准则履职的信息进行披露,有助于消除审计契约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为委托人遴选代理人、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尽职尽责等提供决策方面的信息。因此,审计监管主体披露相关信息有助于降低审计契约成本和审计交易成本,是缓解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效制度安排。

2.审计监管主体及事后监督方式。

政府对审计市场的监管主要通过三大监管主体来实施,即:中注协、财政部、证监会。中注协是财政部领导下开展行业管理和服务的自律管理组织,具体负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日常管理。中注协的主要职责是拟订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准则、规则,监督、检查准则及规则的实施情况;开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宣传以及承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机关委托或授权的其他有关工作;制定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对会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戒。中注协根据《注册会计师法》、《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处罚暂行办法》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行政处罚,在处罚程序上,首先由中注协查明事实、提出处罚意见并上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经过履行听证等法定处罚程序后作出处罚决定。中注协对于注册会计师的惩戒主要有三种方式,即: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和训诫,但中注协在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行政处罚后并没有完全公开、透明地进行信息披露。

财政部主要负责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监督和规范会计行为,指导和监督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指导和管理社会审计。财政部根据《注册会计师法》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负有监督和指导职责。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规范一般以财政部门文件的形式发布,构成财政部门行政规章的一部分。从处罚类型上看,财政部所采取的处罚类型主要包括:约见谈话提醒、下达监管关注函、下达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警告、没收违法收入或罚款、暂停经营业务、撤销事务所执业资格或解散等。财政部不会完全公开、透明地公告其对注册会计师的处罚。

证监会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证监会根据《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处罚暂行办法》进行监管。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处罚包括了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行部分或全部业务、吊销有关执业许可证和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其中暂停执业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而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处罚种类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行部分或全部业务、吊销有关执业许可证、撤销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对其处罚行为进行公开、详细的信息披露。

三、行政处罚与注册会计师违规行为分析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7~2014年受证监会处罚的注册会计师以及2007~2013年受中注协处罚的有期货、证券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作为样本,根据被处罚注册会计师姓名、出生年月等信息,整理出了被处罚注册会计师受处罚原因、被处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职务,以此来对管制效果进行分析。证监会的处罚数据根据证监会网站上的处罚公告进行整理,中注协处罚数据的获取得到了该协会的支持。

(二)行政处罚的样本分布

表1描述了2007~2014年受到证监会处罚的注册会计师的样本分布,其中包括了每年惩罚的人数以及不同处罚方式下的人数。2007~2014年,总共有57名注册会计师受到了行政处罚。从数量上来看,2007、2008和2009年受惩罚的人数要多一些,分别达到了8、10和13个,因为自2007年开始,证监会加强了对审计市场的事后监督处罚,遭到处罚的注册会计师样本较多,随着事后监督处罚的继续深入,事后监督的信息传递效应越来越明显,2010年以后,受到处罚的注册会计师逐渐变少。从惩罚的形式来看,单纯的警告处罚样本较少,只有8个,占到所有受处罚样本的14%;从违规行为来看,违规行为较为简单、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较小的注册会计师受到了警告处罚。而单纯受到罚款的样本有17个,占总样本的30%。当违规注册会计师的违规行为较严重时,会同时受到警告和罚款处罚,这部分样本也是最多的,达到了32个,占总样本的56%。说明在证监会的处罚样本中,违规行为较为严重的占所有样本的大多数。

表2描述了2007~2013年受到中注协处罚的注册会计师的样本分布。其中包括了每年惩罚的人数,以及不同处罚方式下的人数。2007~2013年总共有88名注册会计师受到了行政处罚。从数量上来看,2007、2010和2011年受惩罚的人数要多一些,分别达到了34、14和12个。从惩罚的形式来看,受训诫的最多,达到了55个,被通报批评的次之,达到了27个,而被公开谴责的最少,只有6个,因为公开谴责方式最为严厉。

(三)污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发展

从统计的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公告来看,被处罚的注册会计师受到的处罚一般是罚款,没有被吊销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能够继续从事相关的审计服务。而从被中注协处罚的结果来看,处罚的形式主要有训诫、通报批评和公开谴责,这些处罚依然没有涉及吊销执业资格等处罚。接下来本文将从污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是否还是上市公司签字注册会计师两个方面,分析其职业发展情况,比较不同的处罚主体和不同的信息披露方式对注册会计师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

1. 污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发展方向。

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即使污点注册会计师没有被吊销执业资格,但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负面影响,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对部分污点注册会计师进行二次处罚,例如降低职务,不再让其担任上市公司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等消极处罚方式,或者采用直接辞聘的方式。对于污点注册会计师而言,留任原会计师事务所、维持原来的职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最优选择,但一旦原会计师事务所对其采取了二次消极处罚,有能力的污点注册会计师很可能跳槽,部分污点注册会计师没有更好的去处会选择忍气吞声,或者直接去无期货、证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就职,甚至离开注册会计师行业。

(1)跳槽到其他有证券、期货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表3是对受到证监会处罚的污点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的统计。跳槽的注册会计师多达19人,占到受处罚且能找到相关资料人员的35%(19/55×100%),其中,跳槽后同时成为高级管理人员和股东的人数为4人,占跳槽人数的比例为21%;不是管理人员只是股东的为1人,比例为5%;不是股东只是管理人员的为3人,比例为16%;跳槽后无职务的占比最多,人数为11人,占到跳槽人数的58%。

表4是对受到中注协处罚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其中跳槽的人数为13人,占受处罚人数的比例为16%(13/83×100%)。跳槽后的注册会计师单纯成为股东的为7人,占跳槽人数的54%;跳槽后成为高级管理人员的有5人,占跳槽人数的38%;跳槽后没有任何职位的只有1人,占跳槽人数的7%。

对比不同处罚主体下的情况,受到证监会处罚后跳槽的人数和比例都远远高于受中注协处罚后跳槽的人数和比例,其中在比例上高出19%。而且跳槽后受中注协处罚的污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发展情况要好于受证监会处罚的人,无职务的只有7%,而受证监会处罚的注册会计师无职务的比例为5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受到证监会处罚的污点注册会计师可能由于原会计师事务所的二次处罚而跳槽,而受到中注协处罚的污点注册会计师可能是出于自身职业发展需要而跳槽。

(2)留任原所。表3显示,受证监会处罚后留任的污点注册会计师达23人,占受处罚且能找到相关资料人员的42%(23/55×100%)。其中,同时成为高级管理人员和股东的人数为7个,占比为30%;不是管理人员只是股东的为6人,比例为26%;不是股东只是管理人员为8人,比例为35%;无职务的占比最少,人数为2人,占到跳槽人数的9%。

表4显示,受中注协处罚后留任的注册会计师达59人,占受处罚人数的比例为71%(59/83×100%)。留任的注册会计师既是管理人员还是股东的为25人,占留任人数的43%;留任后仅仅是股东的为12人,占比20%;仅为高级管理人员的有6人,占留任人数的10%;留任后没有任何职位的有16人,占比27%。

对比来看,在两种处罚主体下,留任的比例高于其他职业方向。一般来说,污点注册会计师留任原所是最优选择,除非该污点注册会计师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或者较为丰富的客户资源。对于受证监会处罚的污点注册会计师,从留任来看,无职务的占比非常小,可以看出,一般留任的污点注册会计师在会计师事务所是签字注册会计师、身居要职,大都可能属于没有受到或者较少受到会计师事务所二次处罚的。而由于中注协信息披露较少,中注协的处罚对于被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都不会有太大的舆论压力,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动机对污点注册会计师进行二次处罚,故注册会计师留任率比较高。

(3)跳槽到无证券、期货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表3的统计结果表明,受到证监会处罚后,跳槽去了无期货、证券审计资格的小规模事务所的有4人,占受处罚人数的7%(4/55×100%)。表4的统计结果显示,跳槽去了无期货、证券审计资格的小规模事务所的有6人,占受处罚人数的比例为7%(6/83×100%)。以上统计结果说明,受到两者处罚的污点注册会计师跳槽去无期货、证券审计资格的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比例相当。

(4)离开该行业。根据对污点注册会计师个人资料的搜集,发现有部分人员的资料已经搜集不到,已经不在注册会计师行业任职。表3的统计结果显示,受到证监会处罚后离开该行业的注册会计师为9人,占受证监会处罚样本的16%。从表4的统计结果来看,受到中注协处罚后离开该行业的注册会计师为5人,占受中注协处罚样本的6%。

2. 是否还是上市公司签字注册会计师。

表5是对曾经是上市公司签字注册会计师,在受到处罚后其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地位是否受到影响情况的统计。在受到中注协处罚后,原来的55名签字注册会计师有39名依然是上市公司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占比71%;不再担任上市公司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为16名,占比29%。在受到证监会处罚过的49名签字注册会计师中,只有13名仍旧是签字注册会计师,占比27%;而绝大多数不再担任签字注册会计师,占比65%;此外,还有4名受证监会处罚的污点注册会计师在受处罚的几年内中断了签字注册会计师资格,后来才恢复。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注册会计师受证监会处罚后不再是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比例几乎是中注协的两倍有余,这说明,由于证监会将处罚原因和处罚结果长期公开披露,给污点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了较大的舆论压力,迫于压力会计师事务所会对部分污点注册师进行再次处罚,例如取消签字注册会计师的资格、降级、辞退等。而中注协对处罚信息披露较少且披露时间非常短暂,因缺乏外界的压力和舆论,会计师事务所不会对其污点注册会计师进行进一步的处罚,因此,中注协的处罚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威慑力有限。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07~2014年受证监会处罚的注册会计师以及2007~2013年受中注协处罚的注册会计师为研究样本,从注册会计师受处罚后的职业发展角度来研究行政处罚对其的影响。

数据分析显示,处罚本身对注册会计师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证监会和中注协对处罚信息的披露方式存在差异,导致在不同信息披露方式下注册会计师未来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以往证监会处罚仅限于罚款、警告以及罚款加警告的方式,但是其处罚信息是公开披露的,所以受其处罚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生涯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由于中注协对处罚信息披露较少且披露时间较短,所以受中注协处罚的注册会计师其职业发展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研究结论表明:在声誉机制不健全、声誉机制未能有效地通过奖惩功能约束审计市场和注册会计师行为的情况下,政府将注册会计师是否按照审计准则履职的信息进行披露,有助于消除审计契约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降低审计契约成本和审计交易成本,是缓解委托人和代理人信息不对称的有效制度安排。但是审计管制信息披露的范围、广度和时间长短对管制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的结论表明,同样是行政处罚,但是由于信息披露方式、时间长度等的不同,导致了处罚对污点注册会计师未来职业生涯影响的差异。为了让审计市场良性、有序地为资本市场服务,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对审计市场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加大行业处罚信息披露的强度和广度,增加注册会计师的投机和道德风险成本,提高行政处罚的威慑力,以营造诚实履约的市场环境,更有助于声誉机制奖惩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摘要:证监会和中注协对污点注册会计师处罚信息披露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审计市场管制效果存在差异。数据分析显示,处罚主体信息披露方式的差异导致受处罚的注册会计师未来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证监会以往处罚仅限于罚款、警告以及罚款加警告的方式,但由于其对处罚事项公开披露,污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生涯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中注协对处罚事项的披露较少,而且披露时间较短,受其处罚的污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发展受到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可见,充分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强化审计市场的管制效果,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声誉机制建设。

篇8:对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业的未来前景和发展的感想

关键词:资本市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

一、 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20多年来,随着经济和金融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中国的股市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到2012年底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由2001年的1154家上升到2012年12月的2494家。其中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107家,境外上市公司数(H股)179家,股票市价总值(A、B股)23035762亿元,其中股票流通市值18165826亿元。证券投资基金只数达到1173家,交易所上市证券投资基金成交金额为866736亿元。这些数据表明资本市场到目前为止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是,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资本市场现有的规模还远远无法达到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资本市场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将上海——深圳资本市场为轴心的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增长极,并把上海建设成为21世纪全球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全面推进中国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为实现这一目标,资本市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强有力的国家政策支持下,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

1.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与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之比大约为1∶1,而我国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比重还很低,通过资本市场融通资金的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8%。许多中小企业因无法满足现有资本市场上的约束条件而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资本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与融资者都有不同的规模大小与主体特征,存在着对资本市场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投资者与融资者对投融资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资本市场多样化是指以主板为基础,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板块和创业板块,培育中小型企业快速发展,推动企业创新,同时要建立场外交易市场,为无法满足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与其风险相适应的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为更多小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

2.资本市场国际化

一个成熟发达的资本市场必定是国际化的市场,资本市场国际化是现代世界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著名金融学家、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会会长刘鸿儒 ,曾在中美合办的“21世纪前10年的中国资本市场——亚洲资本论坛第二届大会”上指出,新世纪的前 10 年将是我国资本市场加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关键10年,必须加快市场化、国际化的步伐。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中,资本市场必须走规范化的道路,在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等各方面逐步完善,完成与国际资本市场规则的接轨。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中,资本市场的规模将有较大的扩张,国外的优秀企业进入国内资本市场、中资机构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这样使中国的市场能够更快地跟国际接轨,按照国际惯例指导运做,为我国注册会计师扩展业务带来机会。

二、资本市场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关系

1918年,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正式诞生。建国初期,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比较单一,主要是会计制度设计、代理申报纳税、培训会计人才等咨询类服务。建国以后,政府对注册会计师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资的需求也進一步加大。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外资本,注册会计师为三资企业提供清算、验资、查账等服务,进一步扩大了业务范围。1990年11月和1991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市场的形成也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所谓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市场经济越发展资本市场就越重要,资本市场越重要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就越重要。注册会计师行业与资本市场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资本市场为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平台,各国进行资源配置、商业投资、金融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对象的经济状况,而经济状况的好坏大部分可以从财务信息中体现出来, 因此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注册会计师的职责是确保上市公司提供信息的质量,同时也对资本市场的证券公司,信托机构以及交易所提供其他服务,比如:税收筹划、资产评估、验资、管理优化、制度设计、战略分析。可见注册会计师行业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资本市场有效性的保障。

三、资本市场发展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影响

资本市场与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息息相关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带动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势在必行,注册会计师行业必须跟上资本市场发展的脚步,大胆改革创新,成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助推器,而不要成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通过对资本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新的挑战,针对新的挑战笔者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一) 调整行业布局

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融资渠道多样化将带来企业资本的快速扩张,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同时也会吸引更多国外企业来中国投资。这些大型跨国企业为了更好的实现产业跨国经营,资本跨境流动,必须依靠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专业支持。为了跟上市场的需求,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对事务所的发展进行合理布局。

(二) 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资本市场要实现多层次的发展,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注册会计师行业对此要开拓新业务,把握社会需求动向,积极优化业务结构。从发达国家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收入的比较中可以发现,非审计业务超过审计业务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审计业务增速放缓,非审计业务势头强劲。而我国却恰恰相反,审计业务占事务所总收入的比重超过80%。况且我国法律强制规定的审计业务已经基本饱和,未来上升空间不大。事务所要适应未来市场多层次的需求,就要开发新的业务。比如,扩大内部控制审计、逐步建立事业单位年度财务报表和部门财政决算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以及扩大政府购买审计服务范围等。

(三) 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资本市场未来要走向国际舞台,注册会计师行业就必须拓宽领域,寻求更高层次、更加多元和紧密的国际合作。我国目前是在发展中的新兴市场, 资本市场先天不足且发展尚不健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比较有其自己的特点,也因此形成我国特有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因此绝不能盲目的参与国际合作,要有长远的计划,加强行业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战略研究。重点把握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的路线,时间,规模,以及市场需求等问题。我国资本市场和注册会计师行业要想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决不能急于加入国际,而是要审时度势,把握好时机,稳健理性的深化国际合作。(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毓圭:《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国注册会计师[J]2008年第11期。

[2]林东川,佘晓燕,肖川林, 白庆波《中美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拓展比较及启示》,财会通讯[J],2013年第4期

上一篇:我能为祖国做的初中作文下一篇:师德师风动员会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