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2024-04-14

试论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精选8篇)

篇1:试论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试论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论文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兴趣 探究能力

论文摘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与深入,作为改革的实践者——教师,想在这场课程改革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应与时俱进,迎接新课程所带来的全新挑战。化学教师应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面貌走进化学新课程。 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简称为新课标)2010年在甘肃实施,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化学教师应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面貌走进化学新课程。

一、走进化学新课程,要求化学教师树立新课程意识和新教育观念

首先,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教育的目标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课程目标一维向三维的转化,导致了高中化学内容在选择的角度、内容的多少、深广度、以及编排顺序等问题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从选择角度上来讲,应该服务于学生终身学习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尤其是必修内容的选择,选择了贴近生产、生活等科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能引起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化学知识体系。比如以前化学知识体系的呈现是以元素周期表为背景,学习元素化合物,会选择按族按周期组织内容。但新课程必修模块中,元素化合物内容的选择是围绕一些自然界当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来组织的。比如说氮的循环、硫的转化、碳的多样性等。从内容的多少和深广度角度来说,必修模块体现的是相对宽广、浅显,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的基本化学素养。而选修模块更具有专题性,有一定的深度,符合学生化学专业性培养的需求,也符合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同时给予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很大的弹性空间。例如必修1当中关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内容按照一个活动探究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讲这个内容的时候,发现学生设计的方案以及学生最后得到的结论要比我们在初中讲这五类物质转化关系时丰富得多。在上课前,准备了很多学生可能想到的实验设计,教学时发现,学生想到的比我们准备的还要多。这样,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在这种动态的学习当中,我们生成了一些在教材中不可能找到的可贵的知识和方法技能。可见新教材的学科难度明显下降,删减了大量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用到的或理论性过强,对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化学教师更要认识到,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工具。教师一定要注意两个层次——必修和选修层次,必修是全体学生都要学的,两个模块是严格按照从1到2的顺序依序开设。六个选修模块在理论上是并行的,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顺序问题,它们都是跟着化学2走。除此之外对于选修模块我们要关注它设计取向的不同,大体上可分成两大取向。一个是学术性取向,包括《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三大化学核心研究领域。另一类称为应用性取向,包括《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实验化学》。每一个模块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都有独特的价值,同时也构成了整个高中化学的课程体系,它们是一个整体。

教师要领会改革意图,在开展教学时,首先要和旧教材比较,了解减去了什么,增加了什么?其次对新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要求的不同,教学时要把握每一处出现时的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提前拔高。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结构是比较合理的。课程结构要求学生先学习两个必修模块,以基础的化学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实验技能,同时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以后其它选修模块的学习作铺垫。必修课程阶段,为学生打下了宽厚的知识基础,满足了所有学生走向社会时所需的基本科学素养,同时必修阶段为学生储备了继续学习化学的知识,为选修阶段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打下了基础。如果说必修模块追求的是广度,那么选修模块追求的就是深度,选修模块培养的是学生的化学专业素养。但是,一个学校化学老师就几个,能不能把所有的模块全开齐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值得我们思考。其次,选修模块中《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以前都没有开过,有一定难度。《化学反应原理》对教师的学科知识要求较高,而许多教师将相关知识都遗忘了。我们怎么把它捡起来,怎么重新梳理自己的知识,把原来大学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中学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教师还要转变对学生的评价理念,现今高中化学课程是用学分来管理的,学生具有选择性,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的模块,学习的模块数也可以不一样。高中化学课程方案的学分分为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两部分,必修有六个学分,其中四个是由化学

1、化学2来完成,还有两个必修学分是要求学生在六个选修模块当中任意选修一个模块而获得。选修学分不是统一规定的,是指在完成了六个必修学分之后,鼓励学生多学选修模块。为了减轻学生负担,选修学分还有一个高线限制,高考并不是把所有的选修模块都作为必考内容考。课程标准提出关于高考,将来学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多考一点,学一般理论课倾向的学生至少要考四个模块,对于文科倾向的学生则至少要修满六个学分才能获准高中毕业。

二.走进化学新课程,要求化学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并要实施新教学方法

1、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前上课,教师为学术权威,现在与学生一起探究,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收获。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建立一个健康、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自主、合作、探究”是课堂的主题。课堂上“不怕学生胡说,就怕学生不说。”,教师千万不能扼杀学生的“求异”思维,只有教师的学术权威越来越少,学生的问题才会越来越多,教师的人格权威也就会越来越强。教师作为引导者,一定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个学生同等参与讨论的机会。在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是关心,是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教学行为的转变:新的教材设计,需要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备课上,充分掘展教材资源。尤其是选修模块中《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的内容直接反映的就是新课程中STS教育的目标。《化学与生活》的内容主题是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材料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技术》的内容主题是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化学与材料制造和应用化学与工农业生产。这些内容有些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也不知道的。为了适应教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同时,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学科间融合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应当多听听别的学科的教学,了解别的学科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必须学会解放自己,不要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对某一点知识的逐一过关上。抓紧课堂45分钟,课余让给学生。教师注重的应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探究,而不在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为今天知识在成倍增长,知识的更新速度又是一日千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仅为学生一生所学知识的沧海一粟,你所要求背的也许很重要,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却能让他们受益终生。教师课堂上不再是演员,而应是导演。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才会活起来。

3、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老师上课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主要体现三段模式⑴问题与情境:上课时给学生尽可能提供一个真实情境,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增。例如联系火电厂的污染讲空气污染等。⑵活动与探究,每节课必须瞄准一个切入点,体现探究性,探究活动不能盲目,不能为探究而探究。例1,可以在学生学习了1——20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知识以后去探究元素周期律。例2: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

用一个空的剪去底部的塑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洁净的膨松棉、纱布和活性炭即可制成。整个实验取材方便,制作简单。通过该活动,培育学生欣赏自我的能力和体验成功的喜悦。内容都贴近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亲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⑶整理与反思。新课标下,往往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堂下学生什么也不知道。学生掌握的效果差,正是差此环节。探究过后的整理与反思把交流后形成的成果、先进的成熟的思维与其他同学分享,有利于形成知识与技能。

总之,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教育新发展的步伐,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增长知识才干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美文:《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2]国家教育部制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

[3]王磊,胡久华:《高中化学远程研修专题》, 2004/9,

篇2:试论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知道,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惟一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

●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单兵作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实验员、图书馆员之间的配合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那么,哪些是课程资源呢?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教师需要哪些新的技能

●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如朗读、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比如,地理课程增加了电子地图、遥感技术等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教师对这些新知识、新领域、新发展要有所了解。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而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成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备齐的教科书,而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新的学习方式带来哪些挑战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

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走进中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发现,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等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

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及对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改变,自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有人说,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比如研究性学习,学生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为“参与者与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是有差距的。比如,课程标准不仅有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还增加了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悟(内化),每一阶段都有具体要求,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呢?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未来的探究性课程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例如,《阳光透过树阴成像的探究》的具体步骤是:1.提出问题,观察阳光透过树阴产生的现象,你看到什么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2.猜想与预测,可能是透光的孔近似为圆形,可能是阳光透过水孔形成的光斑(像),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3.收集事实依据,学生分组观察阳光透过纸片上的小孔在屏上所成的像。4.得出结论与解释。5.反思评价。6.报告与交流。这就是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呢?很显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新课程还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以数学课程为例,在学习《生活中的数据》一节时,让学生设计一个调查表,记录自己家庭一周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数量;统计本小组一周内每个家庭每天丢弃的塑料袋的总数量;根据统计数据制作统计图,并根据收集的数据,估计全校同学的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一年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让学生计算,如果将全班同学的家庭在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全部铺

开,大约占多大面积?可以铺满一间教室吗?这样的数学学习,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方法,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知识学习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在各科教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生物、化学、物理、地理课程,许多内容本身就是由问题引出,让学生边学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每一部分知识学习之后,都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向课外拓展。由此看来,怎样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教学策略将发生哪些变化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篇3: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教育的目标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课程目标一维向三维的转化,使高中化学内容在选择的角度、内容的多少、深广度,以及编排顺序等问题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从选择角度上来讲,选择了贴近生产、生活等科学内容,尤其是必修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能引起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化学知识体系。比如老教材化学知识体系的呈现是以元素周期表为背景,学习元素化合物,按族按周期组织教学内容。这也是很多老教师习惯用的一种模式。但新课程必修模块中,元素化合物内容的选择是围绕一些自然界当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来组织的。比如说氮的循环、硫的转化、碳的多样性等。从内容的多少和深广度角度来说,必修模块表现得相对宽广、浅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化学素养。而选修模块更具有专题性,有一定的深度,安排在必修之后学习,更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水平,也符合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同在设计上很灵活,很开放,形式多样,无论给教师还是给学生,都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例如必修1当中关于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内容按照一个活动探究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讲这个内容的时候,在上课前,我们准备了很多学生可能想到的实验设计,教学时发现,学生想到的比我们准备的还要多。这样,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在这种动态的学习当中,我们生成了一些在老教材中不可能找到的可贵的知识和方法技能。可见新教材的学科难度明显下降,删减了大量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用到的或理论性过强的,对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化学教师更要认识到,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工具。教师一定要注意两个层次———必修和选修层次,必修是全体学生都要学的,两个模块是严格按照从1到2的顺序依序开设。六个选修模块在理论上是并行的,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顺序问题,它们都是跟着化学2走。除此之外对于选修模块有些专业性较强,如《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三大化学核心研究领域。还有一些模块应用性较强,如《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实验化学》。每一个模块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都有独特的价值,同时也构成了整个高中化学的课程体系,它们是一个整体。

教师要领会改革意图,在开展教学时,首先要和旧教材比较,了解减去了什么,增加了什么。其次对新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要求要把握好,不能提前拔高,不能一竿子插到底。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结构是比较合理的。课程结构要求学生先学习两个必修模块,以基础的化学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实验技能,同时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以后其他选修模块的学习做铺垫。必修课程阶段,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满足了所有学生走向社会时所需的基本科学素养,同时必修阶段为学生储备了继续学习化学的知识,为选修阶段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打下了基础。必修模块体现的是广度,选修模块体现的是深度,选修模块培养的是学生的化学专业素养。

教师还要转变对学生的评价理念。现今高中化学课程是用学分来管理的,学生具有选择性,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的模块,学习的模块数也可以不一样。高中化学课程方案的学分分为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两部分,必修有六个学分,其中四个是由化学1、化学2来完成,还有两个必修学分是要求学生在六个选修模块当中任意选修一个模块而获得。选修学分不是统一规定的,是指在完成了六个必修学分之后,鼓励学生多学选修模块。为了减轻学生负担,选修学分还有一个高线限制,高考并不是把所有的选修模块都作为必考内容。课程标准提出关于高考,将来学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多考一点,学一般理论课倾向的学生至少要考四个模块,对于文科倾向的学生则至少要修满六个学分才能获准高中毕业。

二、化学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并创新教学方法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以前上课,教师为学术权威,现在与学生一起探究,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收获。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建立一个健康、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自主、合作、探究”是课堂的主题。课堂上“不怕学生胡说,就怕学生不说”,教师千万不能扼杀学生的“求异”思维,只有教师的学术权威越来越小,学生的问题也才会越来越多,教师的人格权威也才会越来越强。教师作为引导者,一定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个学生同等参与讨论的机会。在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是关心,是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 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的教材设计,需要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备课上,充分掘展教材资源。尤其是选修模块中《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的内容直接反映的就是新课程中STS教育的目标。《化学与生活》的内容主题是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材料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技术》的内容主题是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化学与材料制造和应用化学与工农业生产。这些内容有些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也不知道的。为了适应教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同时,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学科间融合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应当多听听别的学科的课堂教学,了解别的学科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必须学会解放自己,不要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对某一点知识的逐一过关上。抓紧课堂40分钟,课余让给学生。教师注重的应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探究,而不再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为今天知识在成倍增长,知识的更新速度又是一日千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仅为学生一生所学知识的沧海一粟,你所要求背的知识也许很重要,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却能让他们受益终生。教师课堂上不再是演员,而应是导演。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才会活起来。

3. 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老师上课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主要体现三段模式:(1)问题与情境:上课时给学生尽可能提供一个真实情境,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增。例如联系火电厂的污染讲空气污染等。(2)活动与探究,每节课必须瞄准一个切入点,体现探究性,探究活动不能盲目,不能为探究而探究。例1,可以在学生学习了1—20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知识以后去探究元素周期律。例2,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用一个空的剪去底部的塑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洁净的膨松棉、纱布和药用炭即可制成。整个实验取材方便,制作简单。通过该活动,培养学生欣赏自我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内容贴近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亲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整理与反思。新课标下,往往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堂下学生什么也不知道,学生掌握的效果差,正是因为差此环节。探究过后的整理与反思把交流后形成的成果、先进的成熟的思维与其他同学分享,有利于形成知识与技能。

篇4: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走进新课程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有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也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改变。但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主义的倾向,甚至有的教师对新教材的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逻辑结构、知识的呈现方式等发生改变不习惯,“怀念”旧教材,对新教材采取应付的态度。

课程改革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一、正确处理好教材

新教材实施教学以来,有不少教师反映学科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我觉得问题并非在新教材的设计上,而是由于教参少了,教材给予教师自由处理的空间大,特别是有些教辅的误导,使有的教师的教学规划定位出现偏差。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在教学中对新课标降低的要求,不要再拔高;删掉的内容无须再讲解;能力培养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不要期望一步到位;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注意课程资源的合理整合和有效二次开发。而师生在选用教学辅导参考书的时候,都要保持清醒、以课标为重要标准,既要肯定一些优秀的教辅对新课程的正面作用,又要注意防止某些教辅对新课程的干扰和误导。

二、以探究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方式

我们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针对以往学生将接受式学习作为其主要甚至唯一的学习方式而言的。实际上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并没有提倡把探究当作唯一的学习方式。教学也是如此,有效的化学教学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不可能所有的化学知识都通过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样做也是不值得的。所有化学知识只用一种方式教是低效的,并且让学生枯燥无味。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探究性的教学应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方式本质上还是探究性的教学。

三、合作形式与效果要统一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上应注意合作与交流,给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变得频繁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当成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学生合作初中教师论文发表、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误解。有的交流虽然热闹、但没有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合作流于形式,相当于走过场,没有什么效果。只有当学生遇到了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时,合作交流才有意义:也只有学生意见不一,感到有必要争论探讨时,合作才更有价值。换句话说,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求,再开展全作学习,才会收到实效。某学生发言很精彩深刻,其它学生一直在倾听,在欣赏、在接受别人学习上的闪光点,这就是观察学习,这实质上是一种更本质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共享,并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这才是最根本、最核心的理念。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某些教师只是在形式上接受了新的理念,没有把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讨旨在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四、加强学法指导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学习方式转变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法的掌握如何对学习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的很必要的。

1.加强学习目标的指导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每一个课程模块的课时相对较少,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要输入较多的化学信息;而这些信息中有关解释和说明的内容占的比例较大,特别是有些辅导资料的干扰和误导,使学生对重点知识与非重点知识把握不准,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因此,结合课堂教学过程,加强化学内容的区分、选择地学习是必要的。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预期,对学习起着定向和标准作用;通常目标不同,选择的信息内容、方法就会有差异。由于课程标准的内容是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为表述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层次,发挥良好的目标导向作用。

2.指导学生听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好坏与学生听不听课,会不会听课非常关键。听课不是只指学生信息的输入,还包括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输出。它是动静结合的过程,应该是接受、思考、怀疑、醒悟的心理过程,是靠听觉、视觉、脑想、手动等感官的共同活动来完成的。任何科学知识的学习,都应是学习者利用已有知识或认知结构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可能接受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所有知识,只有那些依主体价判定有意义的内容,才被大脑进行语义编码,进行长时间记忆加以保存。要使有效的知识被学生所掌握,除了精讲知识内容外,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听就是要听教师阐述的观点,怎样理解教材,重点、难点。此外,还要听同学的发言,用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来启发自己。

3.指导学生掌握些科学的记忆方法

记忆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记忆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遇到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的东西记不起来,课本的问题搞不清,学习成绩上不去。这些学生学习能力差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记忆力有关。在中学化学里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多,有些知识可以通过理解来掌握,有些知识无法理解,要凭记忆才能学到,因此,应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

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

篇5:自然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一、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知识像流水一样从高处流向低处,传递给学生,其特征就是韩愈所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角色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角色,总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科学》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什么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师应该“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这个观点来看,小学科学教学是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在他们的摸索过程中教师给予帮助和引导,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系统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科学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的角色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老师面对一个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除了轻松地说“我不知道”外,还应该再加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老师对未知领域不必惶惶不安,而是需要引导被好奇心所激发的学生一起进行研究,不要让他们盲目地摸索,然后与他们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因此,在新《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转变呢?因为在将来的《科学》课堂上,学生所获得的科学知识不仅来自于封闭的课本。学生除了需要学习由《科学》教材直接提供、呈现的知识之外,还可以吸收来自科学教师个人领域的知识,更需要吸收来自学习伙伴和探究过程中师生互动而碰撞出来的新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只是被教科书统治着,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所有学习者的知识背景也都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成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咸“学生科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在新(科学》课程中,教师的新角色应该如何扮演呢?按照新(科学》课程的要求,作为学生科学探究的指导者,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探究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作为学生科学探究的组织者,教师应当创设丰富的探究环境,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探究做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作为学生科学探究的促进者,教师应当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作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参与者,教师应当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在这种学习化的课堂里,教师既是组织学生学习这一幕戏的导演,又是演戏中的一个角色。他一边指导学生怎样排演,一边跟着学生一起演。教师和学生建立的是这样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是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教师的这种角色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师需要学会开发课程资源

篇6:浅谈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南平小学:腾达2006年10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这场改革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将使广大教师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作为教师,都将在这场改革面前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作为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下面谈谈我的做法.一、走进新课程,教师角色将发生变化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因此,这次教育改革,作为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作为教师,走进新课程,如何扮演好以上的角色呢?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要发扬民主协作,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权利.打破过去居高临下的局面,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程气氛.教师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因此,新课程中,师生

共同为主体,教学活动中,使师生在双边活动中得到收获,使师生互相信任,互相信赖,互相尊重.二、走进新课程,教师需要新的技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教师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如朗读,板书,绘画等.为了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走进新课程.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教师应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能力.过去.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这样,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参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教师可结合班,学科实际.运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为学生创造直观,生动的教学情景.三、走进新课程,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我们教师的职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孤军作战.在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程里面的所有问题.而今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是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因此,教师之间就要更加紧密地合作.新课程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

篇7:试论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羊角塘镇中学

肖政辉

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每所校园,教师如何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如何改变自已,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如何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改革,重视和加强创新学习,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也是我们体育教师必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体育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就目前来讲,加深体育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使体育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

一、角色的转变

(一)体育教师须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能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认为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积极地旁观,让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或积极地看,积极地听。同时,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各种情况,并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支持。

2、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热情更加高涨。

3、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职能主要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体育的能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便利,为学生服务,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与成功喜悦。

(二)体育教师由居高临下转变成“平等中的首席”。传统教学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体育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体育成绩的判定者,而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体育教师已经成了权威的象征,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虽不太规范、但却完全正确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成“平等的首席”。新课改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教与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三)体育教师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新课改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转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身体健康的形成,是一个全面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

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发展,要尊重其多样性、尊重其创造性。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具有以下特点:①其职责是培养教育所有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②对来自周围人对某一学生的评价小心地采纳,对学生不能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尽量地给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并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二、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强调改变原有单

一、陈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基本是灌输——接受,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应大力推广体育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体育教师应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努力做到德、智、体有机结合、全面发展。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从单向教学目标向多项目标转化;从单调体育向愉快体育转化(以游戏性方式);从微观的体育教学管理向微观与宏观

相结合的方向转化,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2、主体性原则。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过去的“放羊式“教学转化为愉快的开放性、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

3、普遍性与指导性原则。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要符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所获得的效果要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所以在选择方法与手段上,要有针对性,实效性,简单易学,锻炼效果好,课堂练习密度合理,运动量适宜,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4、完善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各项都全面发展。

三、评定学生成绩方式的转变

(一)体育成绩的评价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自己的水平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内能。

篇8:高中数学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关键词:数学教师,新课程,课程理念,教师角色

一、数学课程理念的更新

一定的理念指导着实践活动, 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第一步。《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十项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构建共同基础, 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 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强调本质, 注意适度形式化;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上课程理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和评价课程效果的标准, 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深入学习, 并领会新课程理念的深刻内涵, 要能够与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新的课程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理念的完善和升华, 与广大教师的习惯性教学实践活动体现出一定的相对性, 甚至是矛盾性, 尤其是在目前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高考成绩论英雄”的教师评价框架下, 这种矛盾更为突出。因此, 更新教师课程理念也需要为广大教师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构建起与课程理念相配套的高考制度和教师评价体系, 同时, 教师自身也要逐步转变教学观念, 构建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观、课程观和教材观。

二、数学教师角色的转换

所谓“角色”, 就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 以及对此身份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课标指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且也是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长期以来, 教师一直是中学数学课堂的主导者, 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 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改变这一局面, 就要求教师角色从主导者变成引导者。然而, 要真正实现这一转变还是非常困难的, 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构建平等的学习氛围。

受传统“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尤其是像数学这样极其抽象的学科, 仅仅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持久, 而且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他们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不愿意“被人牵着鼻子走”。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一定要构建一种平等的学习氛围, 这样平等是指师生间人格上的平等, 尽管学生的心智并未健全, 但这不影响其享有平等的人格, 数学教师应当从内心里尊重学生, 给学生以想象、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当然, 师生平等并不代表学生可以任意妄为, 学生也只有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才享有自由的权利。除此之外, 平等的学习氛围还应包括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2. 改变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标准》中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过去, 中学数学教学基本上接受学习, 尽管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于指导中学教学实践具有极高的效率, 其心理学基础也是认知心理学, 但其对过程及情感、态度的培养却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因此, 探究式、研究性、开放式的学习方式更符合新课程的目标。然而, 这些新型的学习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然而, 学生对新知识的探寻不可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 这就需要教师在恰当的时机积极主动地引导, 比如, 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学生就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 并沿着问题对知识做进一步的思考。

3. 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

数学学习内容除教材提供的内容外, 生活里和社会中有着丰富的数学内容,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师生应共同寻找、搜集、列举和利用生活中的、现实的数学素材充实数学内容, 让学生深刻理解、认识数学现象、探求数学规律、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师生是数学学习的“共同体”, 学习中数学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探究数学方法的寻求, 数学结论的得出, 数学问题的解决, 都是师生共同的成果, 教师应该在合作参与中体验教的成功, 且要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学的成功, 感受学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三、知识素养的提升

1. 存量知识的扩充。

伴随着数学科学的发展, 中学数学教师所掌握的数学专业知识会逐渐落伍, 尤其是部分教师大学毕业已经好多年了, 对于数学学科的新进展、新变化知之甚少, 存量知识亟待更新。另外,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数学学科中引入了一些新的知识, 比如, 增加了“统计与概率”等, 还有一些知识虽然属于课标要求之外的, 但教师如果不掌握的, 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就可能遇到麻烦, 尤其是对一些学习较好、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 教师就没有能力在其需要时将数学学习引向更深远的层次。除此之外, 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也需要教师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作为数学专业知识的背景。数学知识的获得和深化, 教育科学理论的充实和提高都与他们所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有关。教师需要熟悉如文学、哲学、政治、经济、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常识。教师讲课时用数学在生活或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来讲解, 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并提高学习的兴趣。

2. 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 要成功驾驭它, 就必须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工作只能是一只“无头的苍蝇”, 失去了方向, 当然也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教育理论往往都是基于哲学、心理学为基础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 教育理论也在逐步演进, 目前, 较为流行的学习理论有:探究式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单纯凭借经验也许能够应付考试的需要, 但不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数学教师应该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结合起来, 用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并通过教学实践更好地内化教育理论。

3. 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

过去我们习惯上把教学称之为教书, 因此, 在一些人眼中, 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 至于研究则是科学家或者教学理论工作者的事情, 与教师无关, 事实上, 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思考, 并进而上升为科学研究不仅能使教师自身素养得到提升, 而且对教学工作也大有裨益。教师的科研工作与专职研究人员又不完全相同, 它根植于教学需要, 服务于教学实践, 并且教师又是教学过程的践行者, 他们对教学的了解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匹及的。然而, 目前我国中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很低, 其主要原因就是各方面对教学科研能力重视不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甚至是教师自身都不注重教学科研能力, 这主要是源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 甄别和选拔仍然左右着教育教学的始终, 应付升学考试是第一大要务, 而培养人才则变成了教育的副产品。

4. 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协同教学等在中小学已经非常普遍, 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已经成为了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价的作用, 数学教师只要掌握了《几何画板》的使用, 函数的图像、几何图形的动态和静态的教学工作都显得得心应手, 使很多很难的教学任务一下子变得迎刃而解。所以,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是数学教师得以生存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丁家旺.对新课程视野下数学教师角色的理论基础分析[J].池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8 (3) :100-102.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钟仁兵.新课程新角色——实施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中的教师角色[J].才智, 2008, (3) :214.

上一篇:近体诗:人生赠言下一篇:《机械钳工》考试试题(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