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2024-04-23

新课程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精选9篇)

篇1:新课程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新课程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江门二中

李新朝

摘要:新课程呼唤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需要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作支撑。对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能力培养既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需要,也是建立学生新型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本文初步探讨了在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优质教学设计和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有效交流能力

教学设计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任何一篇优质的教学设计、完美的教学活动最终都要通过学生这一主体来实现。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这一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成为学生的主流学习方式。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能否进行有效交流是学习质量的关键。学生通过有效交流,在交流中汲取知识、甄别正误、归纳整理、构建网络、形成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优质化学习,提高学习质量。那么,在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有效交流能力呢?本文结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初步探讨。

一、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时,重视新教材中有效交流内容的挖掘和利用 高中新课程化学必修(1)、(2)共设置了36个“思考和交流”栏目。充分体现了“没有交流就没有教学”的理念。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是从各自的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建构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中,这样的差异性也是教学中取之不尽的资源。高中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和参与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群体的合作交流机制,共享思维成果,使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更全面、准确。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时,就必须充分挖掘新教材中有关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的素材,加以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一个思考、交流、反思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把有效交流贯穿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

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有关“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内容,教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第 1 页

材中设计的思考与交流内容就有两个。

思考与交流一:“你知道沙里淘金吗?淘金者利用什么性质和方法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如果有铁屑和沙的混合物,你能用哪些方法进行分离?”

思考与交流二:(1)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按下表(表略)所示的顺序,应加入什么试剂?可参考资料卡片中相应物质的溶解性。(2)加入你选择的试剂除掉杂质后,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再把他们除去?

对教材设计的这两个思考与交流内容分析不难发现,“交流一”是学生接触高中教材的遇到的第一个“思考与交流”,其内容比较相对简单,思考容量不大,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独自得出结论比较容易。教学中怎样处理比较合理呢?多数教师往往一问一答轻松掠过,这样设计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我认为这样设计处理并没有充分发挥“交流一”的全部功能。“交流一”除了让学生经过思考后认识到进行物质分离的必要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为总结出化学中常用的物质分离奠定基础的功能外,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悟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化学要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和经验;化学知识可以通过生活经验得到提取与升华;学习化学不仅需要自己的认真思考得出结论,更重要的是把自己思考所得与他人进行交流,达到互通有无,互相验证与辨析,最终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评价与修正;让学生感悟到,交流学习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方法。基于上述思考,我在进行这段内容的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又设计了其他一些相关的思考问题,如生活中食用油和水混在一起,你打算怎样将它们分开了?现有一杯盐水,想得到一杯淡水(不咸的水),你能做到吗?„„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认真思考,然后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先同位两名同学之间交流(或者是前后桌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之间),然后让小组代表在进行全班进行交流,小组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通过同学间的有效交流,有的问题可以得到正确结论,有的问题(如盐水变淡水)可能暂时解决不了,这无意中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新知的欲望,接下来对新知识的探究学习就顺理成章了。这样设计处理“交流一”表面上要占去较多课堂时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交流学习的方法和形式,感受交流学习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达到了初步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的目的。

对“交流二”的教学设计应有所不同。思考“交流二”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物质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第 2 页

的溶解性、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关系、混合物除杂(分离)的一般要求等知识,对刚升入高中的同学来说难度较大,因此设计学生交流前要给与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合理引导。如指导学生认识物质的溶解性,有目的地书写与钙、镁、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反应,然后再进入“思考与交流”阶段。这样设计就能解决因学生基础知识不到位,思考过程出现障碍,自然就没有可交流的内容的问题。

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进行有效交流能力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同时,还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开发一些“思考与交流”的内容,可以把教材中某些直接给出结论的内容,设计出一系列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交流——再思考——再交流的过程中,养成交流的习惯,掌握交流的方法,提高有效交流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新课预习、课中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发现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习新课是学生学习新知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实际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对新课的预习要求,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安排预习的内容,但实际上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同学并不多。原因是多方面的,没有进行交流的预习往往是阅读教材,知道讲什么,似懂非懂,即便是提出了一些问题,由于缺乏交流而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久之就感到对学习帮助不大,预习是在浪费时间,而失去了预习的动力。要解决这一问题,保持学生预习新课的兴趣和动力并不难。我的做法是:开始时是“强迫”学生做好预习,把提出的问题写下来,或直接在教材上做上“?”的标记,能通过查阅资料、同学间交流解决的尽量解决,剩下的问题在课中解决。学生在“强迫”下做好了这些工作,接下来就是通过教师的不断鼓励让这一习惯保持下去的问题。鼓励学生的最佳方法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即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留出时间让学生在全班交流找到的问题,展示学生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得到的“成果(结论)”。每当学习小组代表发表了“问题”、展示了“结论”时,全班同学羡慕的目光、无声的佩服和赞许、或是自发的掌声就是对这一小组同学最强的鼓励,还需要教师的语言表扬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当此时,同学们都会暗下决心,我们小组也要„„,争取下一节展示的是我们。实际操作中要多给学习小组代表展示的机会,这样能引导同学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提升交流合作学习能力。

对于某些章节知识,一味让学生通过预习找到问题、交流解决问题可能确实有困难,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第 3 页

这时又会进入找不到问题、找到问题通过课下交流也解决不了的怪圈。教师要做的是及时对学生给与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如学习《氨的性质》时,通过预习,可提出问题很多:氨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和已经学过的CO2、Cl2、SO2、H2、O2等有哪些异同呢?NH3为什么极易溶于水?如何用实验证明其极易溶于水?为什么很易液化?为什么氨水显弱碱性?氨气为什么可和水、酸反应?氨气为什么可被氧化?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提出和解决大部分,像“为什么很易液化?的问题学生就难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如给学生补充关于配位键和氢键的知识材料等。

也许有的教师会说,学生通过预习就解决了问题,老师课堂上还教什么?这是老的教学观念在做怪,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倡导的不是教师“教”的多么精彩,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学”的得心应手,能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观念的转变,学习形式的变革,课堂教学实现了“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充分交流,自主去解决疑问,学得轻松,培养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这不正是新课程所期望的效果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半成品”交流,培养知识的归纳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中学生通过练习、归纳总结会“悟”到一些结论,而这些结论往往是“半成品”结论。若教师能够通过有效的师生交流对这些“半成品”结论进行分析、论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完善、修正这些结论,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有效交流、分析归纳、形成敏捷思维的能力,有助于了解学情提高教学指导针对性。例如:“Wg某气体在O2中燃烧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完毕后,固体增重为Wg”。从反应原理看:2Na2O2+2CO2=2Na2CO3+O2和2Na2O2+2H2O=4NaOH+O2。相当于Na2O2把CO2和H2O中的CO和H2“吃”进去了。因此形成“半成品”结论:“气体的组合可以是:CO、H2、CO和H2混合气、CH3OH、CH3COOH、HCOOCH3、C6H12O6等”。但由此推出Na2O2+CO=Na2CO3和Na2O2+H2=2NaOH的反应在中学阶段就不合理了。此时就需要教师在和学生交流中帮助学生进行修正,使学生构建比较完整的、正确的认识规律。

“半成品” 结论往往蕴藏在各类练习题中,教师的有心引导,学生就有寻找答案形成结论的动力,而只有学生间的交流才能使答案趋于完整。如学生可以归纳总结出“在一定条件,能连续两步氧化的物质”、“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既能和HCl又能和NaOH反应的物质”、“10电子分子”、“10电子离子”等等诸如此类,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第 4 页

展示自己的发现,进而资源共享,这些经学生思考总结的解题体会大大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应用能力。

四、在化学实验中交流,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化学实验有定性、定量、验证和探究等形式。如组织学生进行食盐的提纯(含CaCl2)实验的方案设计时,提出:“化学方法提纯物质应注意哪些主要问题?”就要让学生充分表达,力求尽可能掌握提纯的一般要求:1.被提纯物质尽量不能减少。2.不得引入新的杂质3.要易于分离、复原。4.为使杂质尽可能除去,需要加入过量的反应试剂。5.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要将前面所加过量的试剂除去。有效的交流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高了实验设计能力。

探究性实验是新课标高中化学的特色。探究过程中,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千差万别,实验前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设计方案,再进行动手实验,才能提高实验能力。如设计实验证明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可设计出单质和H2反应的难易,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等四种方法。学生充分交流,一致认为第四种实验最简单有效。这样充分的交流才能达到实验目的。再如,学生中和滴定实验可能出现的错漏之处较多,不同的实验小组出现的错误各不相同,实验完成后让不同小组之间回想交流实验心得(教师在实验前向学生说明上届同学实验得失也是一种交流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获得全面正确的实验操作与结论。

五、重视知识总结和应用的交流,培养学生有效交流和归纳能力

有经验的教师都会让学生自主概括主干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归纳规律。如化学中的“喷泉”,在学生做过的题目中,交流总结出引发喷泉的方法有:极易溶于水的NH3、HX(卤化氢)、SO2等用水引发,溶解度不大的CO2、Cl2用NaOH溶液引发,利用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气体压强增大引发,利用温度的急剧下降引发,还有利用常温下气体间能反应如NO、O2混合而引发等。不同层次学生归纳能力不同,建构的知识规律和网络也各不相同,导致在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别较大,这也是学习效果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教学中若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之间更多地进行成果交流,对归纳的结论互相补充,非常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

总之,交流是每个人获得良好发展的通行证。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功能不仅要求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更加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通过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第 5 页

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能力培养不仅适应了新课程的要求,同时能使我们课堂教学富有活力。通过学生间的充分而有效的交流,转变了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去学习,在交流讨论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的情感沟通,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心理能得到健康发展。

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第 6 页

篇2:新课程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孝昌一中马黎寒

摘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养成创新精神的一大要素,本文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际,通过具体例子探讨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从‘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质疑,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来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物理教学质疑能力培养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其于疑”。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求知欲、创造性往往是从“质疑”,也就是提问题开始。

学生提问题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会不会提问题体现了学生求知的能力。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内到课外,学生都可以提出问题。但是,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很会提问题,而有的学生什么问题也提不出,或者提的问题总是“没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与平时是否会提出问题、提高高质量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可见,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应特别重视。

一、学生不会提问题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不深入。有的学生学习物理还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上,对物理概念、规律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透彻理解,无法把发现的现象和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并提出质疑。象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常常是没什么问题可提,或者只能提一些很简单、很肤浅的问题。

2、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质疑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有的学习惯于接受已有的现象和事实,缺乏敏锐的洞察力,懒于把已有的现象和其他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所以提不出什么问题。

3、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性格内向的学生不着于与人交流,害怕提问题;缺乏自信的学生羞于向老师提问题,他们害怕所提问题太简单而被人嘲笑,因此,虽然有问题,但宁愿闷在心里,不肯向老师或同学提问。

4、教师方面的原因。学生是否敢向老师提问题是与老师个人性格、品质有关的。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太过于严肃的老师常常使学生望而生畏,使本来就有点胆怯的学生更加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有的老师对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不以为然,回答时轻描淡写,以为问题简单无需详细讲解,结果,这种不耐烦的作法很容易伤学生的自尊,甚至有时会使学生产自卑心理,这样的学生以后再也不会提问题了。

二、针对学生不会提问题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

1、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

不管是课内还是在课外,只要有对物理现象或作业练习中有问题,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来。例如,我在进行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传播”教学时,先让学生猜想:“光的传播路线怎样”、“你平时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吗”、“怎样才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要积极充分地给予肯定,即使有些问题是错误的,或者提出的问题是很粗浅的,很“愚蠢”的,我们也要好好地珍惜它们,积极给予解答,注意保护学生的 1

积极性,决不可嘲讽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同时,应该告诉学生提出质疑、解答质疑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并力求建筑答案。

2、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有时,一个很平常的现象包涵了深奥的物理规律。例如,牛顿是在观察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后,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他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就是因为他对身边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观察后,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思考这个现象,提出问题,进而是解决问题的。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象牛顿那样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现象,对于身边一些看似理所当然的物理现象,可提出为什么会是这样发展,而不是朝其它的方向发展?努力找出其中的物理内涵。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置疑问,训练发散思维。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以假设,猜想,设计实验为最优选择。例如,让学生回想:在冬天脱毛衣时会有劈里啪啦的声音;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总是随着梳子飘;在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刚走进食堂,眼前就成了“雾蒙蒙”的一片;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乘客会俯冲向前„„这些事例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历但未曾深究过的,当教师在课堂上把它们呈现给学生时,自然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质疑,进而对问题进行探究。

3、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

在分组实验或者演示实验中,不管是“验证”实验还是“探索”实验,都有许多现象可以让学生从中提出问题,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实验现象,里面很可能蕴藏着深远的物理内涵,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这里面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得出重大发现的例子。例如,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观察到阴极射线管附近的荧光屏上出现了几点荧光,由于伦琴治学严谨,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所以他经过研究后发现,这原来是阴极射线打到固体上产生的一种新的射线引起的。伦琴把它起名为X射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射线叫伦琴射线。而在此之前美国物理学家古德斯比德和英国的克鲁克斯都曾发现类似的现象,但他们没有寻根问底,导致一项重大的发现从手中溜走了。许多科学家,都是象这样对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有了科学的重大发现。因此,应该教育学生,当我们做一个前人做的实验时,如果得到与前人不太一样的结果,这时候不能一味的懊恼觉得自己做错了然后重新实验,这样很容易令我们和一些有价值的发现擦身而过;而应该大胆怀疑是否有前人做错了,努力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例如,学生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学生测出的重力加速度五花八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些误差的原因,提出很多的问题,比如:空气阻力是否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摆线长度、摆球的质量和体积对测量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计时的工具对测量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摆角的大小对测量结果如何影响?等等。这样,既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又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设计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一问套一问,相互串联。这样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先问:“任何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如果不受力会怎么样?”在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情况下,再进行小车从斜面上下滑的演示实验。在实验中继续设疑:“如果木板表面比较光滑,小车如何运动?······假若木板绝对光滑,小车又会怎样运动?”学生在阶梯式的设疑启发下,深入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随后教师话锋一转,提出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出的?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导出的抽象过程。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层逐渐转入深层,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时,应积极引导引导在实验中观察的“奇”和“细”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对实验非常熟悉,他就能在实验中分辨哪些现象是“奇”,哪些现象是“不奇”,到达了这种程度就有可能捕捉到“奇”与“细”,因而提出问题更具有指向

性,就更容易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例如:简单的电现象的实验,用塑料尺摩擦后吸引小纸屑,同学们小学自然课上做过,很熟练,却很少有学生思考有什么问题,一旦要他们仔细观察,并口述观察到的现象时,发现摩擦过的塑料尺先吸引纸屑后又推开纸屑,创造出“为什么吸引”“为什么排斥”两个问题情境,为使全体学生关注,用多媒体显示摩擦过的玻璃吸引两个悬挂紧靠的小球,后有排斥两小球,且两小球也分开了,减慢速度反复显示问题情境,不断刺激学生,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开发学习动力。

4、培养学生从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

逆向思维,即是突破思维定势,从对立的、颠倒的、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综观物理学的发展历史,许多科学家的逆向思维在科学探索中提出的问题,都有伟大的发现。如,物理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的现象中得到启发,他从反方向思考并提出问题:磁能不能产生电呢?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又如在讲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电功率的大小时,教师可作一个演示:将两只分别标有“220V、100W”和“220V、15W”字样的灯泡串联后接入220伏的照明电路中,让学生观察;两只灯泡的实际亮度。在学生的思维定势中,似乎应该是“220V、100W”的灯亮一些。演示实验在白天进行,实际观察时是“220V、15W”的灯亮,而“220V、100W”的灯泡几乎看不到发光。此时学生有的目不转睛,有的还小声议论,思维十分活跃。这时教师一改解释实验现象的做法,而是围绕着是“220V、100W”的灯泡灯丝断了,还是“220V、15W”的灯泡实际功率大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抢答”。学生从“看”到“想”,进行抢答,不仅从直观启发中掌握了知识,也使思维的速度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由于逆向思维改变了人们探索和认识事物的常规思维定势,因而比较容易引发超常的思维和效应,从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这种“反过来想一想”的能力。在课堂中我们可以给他们讲一些科学家从反方向思考,并提出问题,从而获得重大发现的例子,作为他们思维的范例,并且在授课和做习题的过程中,提问学生从反方向思考问题会有什么结果,从而使学生养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

篇3:新课程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一、引导学生研习教材, 实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育学指出,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并不断丰富的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 良好的预习习惯,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 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 要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融入到教学活动始终, 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学习研究, 加强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 掌握本章节内容的枝干, 仔细研读教材内容, 找出关键字词, 认真理解领会例题的用意, 做到前后贯通。如在向量知识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预习工作, 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 找出向量知识的定义, 法则, 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进行有的放矢的预习活动, 实现学生对向量知识的初步掌握, 为更深层次学习向量知识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

二、注重学生互助合作, 实现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

曾经有一位伟人说过,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集体的力量是无尽的”, 由此可见, 集体的力量在学习活动中作用同样如此。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和取得的进步离不开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可以说,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集体进行帮助和促进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的教学, 采取灵活有效地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实现学生个体发展和班级整体的进步。在进行目标要求的设置时,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 提出合乎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目标, 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要求。要注意问题讲解的层次性, 对不同的学生, 设置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 并鼓励学生“跳一跳, 摘桃子”, 向高一层次问题进行冲锋。如在在三角函数知识内容的学习时, 在教会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时, 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 针对学习效能较低的学生提出:“学习时要注意从实际出发, 了解概念形成的背景, 逐步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有助于对概念和理念的理解。”的学习要求;对中等学生提出:“注意结核和对应思想的运用, 属性结合思想和华贵思想的运用”的学习要求;对优等生提出:“能够运用坐标法、换元法、五点作图法等数学学习方法”的学习要求。教学中, 这种以人为本, 贴近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实现了既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发展, 又起到了学生学习整体能力提高的双重目的, 达到了一石多鸟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多变题型的教学, 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中学数学教育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 心理学者认为: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 发展思维、提高智力, 是提高素质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 高中数学教材知识容量、能力标准等方面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眼里, 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有所下降。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防止“注入式”、“满堂灌”枯燥的教学方式, 要善于选择一些具有多变式样、解法多样等方面的开放性问题进行教学, 在解题过程中, 要注重对学生解答问题方法的指导, 运用所学内容, 把推理的过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消除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 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好数学。加强“写法”的指导, 要求让学生写出规范、条理的书写格式, 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总之, 学习能力的有效养成, 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广大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实现学生思想、能力、品质的全面进步。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弊端, 根据新课标要求, 对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升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篇4:新课程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一)创设数学交流的情境

创设交流情境,首先要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其次要有问题意识、提倡问题式教学,另外要倡导开放性教学,为学生交流提供机会。 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纯语言式的,或是语言动作,或是语言 图象也可以是书面形式的,如课后作小结,概括本章的重点、难点等。交流活动可以在同学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学与老师间进行,也可以在社会生活中与家长、朋友交流学习数学的感受,交流对数学的态度,更甚者,自我的内部交流。

(1)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

良好的交流氛围,指的是一种师生倾向于数学交流的环境气氛。其特征是:其一,师生进入这种环境即为数学交流活动或数学交流内容所吸引;其二,建立起强烈的数学交流意向;其三,在数学交流活动中通常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构建合作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使学生充满自信,使课堂气氛活跃、和谐、愉快。在讨论时,尽量让每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老师或同学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修正意见。对于交流中學生的错误认识,教师应慎重处理,首先是允许出现错误;其次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错误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以及时消除对知识的误解,形成正确认识,为后继学习扫清障碍。

(2)提倡问题式教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离不开解题。交流的问题非常广泛,可以是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也可以是课本例题、习题、课外练习题、探究性问题,还可以是数学语言、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学习体验。交流的问题最好是课堂上学生己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形成冲突最激烈的矛盾的反映,是学生最易混淆、感觉最疑惑、难接受的地方,是最易激发学生兴趣的地方,问题的提出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3)构建开放的数学教学体系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教育思想,中学数学开放性是数学教学思想的开放,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开放性教学思想指导下,既是教师教的开放,又是学生学的开放。开放性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为学生交流提供更多机会,要求学生不仅读数学书、写数学作业,还要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倾听别人的想法。

(二)加强数学言语能力训练

数学交流以数学语言为载体。结合数学言语的过程及原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是实现此教学的中心环节。在问题的诱导下,学生通过内部言语、收集资料和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发表见解,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进一步研究,使教学逐步深入。并且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进行数学交流的经历过程。在数学交流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

(三)建立数学交流定向的课堂环境

(1)课前自学环节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生的精力与特点,课前设计100字左右的书面指导意见,学生据此开展自学中的数学交流活动。我认为教师的自学指导可从以下几个层次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启发导:

第一,指导学生对课本、教学参考书等教学资源进行基本的与物交流。如逐段提炼知识要点;进一步明晰当堂课的任务、重点、难点;从为什么要研究、怎样研究、为什么这样研究、如何用恰当的形式表达新课的内容等方面展开思考、进行理理,做出自己的解答。

第二,指导交流从浅表向纵深推进。如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搜索将所学内容与生活生产实际、与科普杂志科普书籍中相关的内容相联系;将所学的知识与已学过知识尽可能的联系,寻求统一的解释;把将学的知识与己学过的知识进行方法论角度的联系,以获得方法的启迪和方法论体系的完善等。

(2)课堂教学环节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进行数学交流,既包括对数学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又包括对头脑中的思维成果进一步澄清、组织、巩固等一系列再加工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质疑,然后交流自学成果对新课学习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在对新课知识进行组织,加以逻辑化、结构化,也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对信息进行加工,分别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设置认知冲突、诱导语言信息等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牵引教学,对高水平的质疑加以鼓励。

篇5:新课程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2.高中体育有效教学影响因素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活动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基本要素是活动主体(体育教师和学生)、活动客体(体育课程和教材)和中介手段(教学手段)。体育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手段可以看作是内在地规定了教学活动状态空间结构的四个因素。

1.1体育教师因素。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主导作用发挥程度对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如通过自身良好的形象,精练的讲解,优美的示范,合理的组织,耐心的辅导,积极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则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

1.2学生因素。高中学生作为体育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是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指导,而是主动地以自身的独特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由于受到中考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所受的体育教育,都没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体能、技能水平都较低,体育学习能力发展也较差,学习效能比较低,从而抑制了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攀高。

1.3体育课程和教材因素。体育课程和教材是高中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客体。这些活动客体的职能和作用在高中体育活动中,也有一个发挥与否和发挥程度的效能问题。高中体育课程结构是否合理,体育教材内容是否具有实效性是高中体育课程效能的基础。

此外,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受这些参与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到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方式的制约。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表现为学生对教师所授课程的兴趣,同时学习情趣、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也受到扰动而变化。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考虑学生与体育教材的组合方式,也就是体育教材与内容安排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水平,达到优化组合,才能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和提高。

3.高中体育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3.1强化教学目标意识;强化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根据体育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制定合理教学目标。根据体育新课程的各个领域目标,研究水平目标,制定出学年、学期总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目标群”。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教学活动是否与目标和谐一致,通过与学生的双向信息交流,统一协调教与学的矛盾关系,矫正与目标的偏差,以确保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3.2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有效教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平等是指在教与学上没有尊卑、高低之分;和谐是指师生情感的沟通与融洽。研究表明,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见,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情景,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

3.3加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努力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是提高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只有高水平的体育教师才能使高中体育教学具有明显的效果,做到有效指导是体现高水平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的有效指导必须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具有适时性、准确性、针对性、启发性、激励性。此外,教师要注意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往往表现在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与学生期望得到的指导的一致性上。

篇6:新课程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论文关键词:选择能力 课堂教学 学生习题 教学研究

论文摘要:选择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能力,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化学教师选择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课堂教学、学生习题、教学研究等方面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师选择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作为教师,除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较强的思维能力等基础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沟通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调控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等一般性的职业能力以外,还应具备教学的创新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多元化的能力。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在教师能力方面的研究文章主要侧重于以上所提到的几种能力,很少有人涉及选择能力的培养。调查发现,在课堂教学、学生习题、教学研究等方面,大部分教师知道选择优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典型的学生习题、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真正实施的教师却很少。在江苏实行规范办学的今天,高中化学也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如何在时间紧、内容多、地位低、学力差等不利条件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化学,教师乐于教化学,笔者认为教师自身选择能力的培养也是重要因素。本文将从课堂教学、学生习题、教学研究等方面谈高中化学教师的选择能力的培养。

一、课堂教学中选择能力的培养

1.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最优效益

任何教学目标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因此熟悉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将学生的需要、当今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作为选择教学目标的依据,是教师实现教学最优效益的关键。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应从三个维度展开,即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班级之间学生的差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但也要明确规定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既保证基本教学目标的达成,又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度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该不该讲,讲到什么程度?”即我们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不去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不加以选择,仍沿用长期积累的“老经验”进行教学,不该讲的作为重点去讲,以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内容为例,在“硫”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硫化氢的性质仍是重点讲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负担加重,学生对化学产生了厌学情绪。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度,防止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

3.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效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化学教学中有多种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问题解决法等。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使用单一机械的教学方法,课堂就会泛味,缺少生机,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如陈述性知识通常选择启发法、讲授法,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通常选择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总之,要实事求是的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样课堂教学的效率才会提高。

二、学生习题的选择能力培养

1.从习题的内容看,选择科学、真实的习题

新课程在内容上避免了难、繁、偏、旧等问题,“真实的化学”已经走进教材。但在习题中,仍出现许多与新课程相违背的问题,甚至出现不科学、不真实的习题。这些习题,不但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削弱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真实的化学将是高考关注的亮点,如江苏化学试卷第二卷中的15题是有关高纯MnCO3的制备;16题是有关钡泥制取Ba(NO3)2工艺等题目。

2.从习题的功能看,选择体现知识、方法、能力统一的习题

无论是夯实基础、反馈教学效果,还是培养能力、复习迎考,都需要习题的有效支撑。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选题时,应尽可能选择体现知识、方法、能力统一的习题。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考试说明明确提出:“化学卷进一步体现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这与习题中体现知识、方法、能力统一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

3.从习题的来源看,选择教师改编、原创的习题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习题的来源是多渠道的,有教辅用书、有各地的试卷、有网络资源等。由于编者没有很好地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其中有重复的、超要求的、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筛选、适当改编,或结合学生的实际自己编制,然后将这些题目再选择给学生练习。

三、教学研究中选择能力的培养

实施新课程以来,新课程涉猎的知识领域更广泛,归纳对比分析能力要求更高,基础理论性知识相对集中。这些特点和变化,对熟悉老教材知识结构和认知序列的教学者是一大考验。因此,教师要及时给自己“充电”、“加油”, 教师的学习、研究是教师职业的第一要义,不学习、不研究的教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是不会培养出优秀人才的。教师要在教学研究中取得实效,发展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形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切实的发展目标;其次在选择研究内容上,可以选择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在选择研究形式上,可以选择独立、与他人合作的形式等。总之教师选择的教学研究既要有利于将过去的发展进程、目前的发展状态、将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又要有利于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从而确保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价值取向。

四、小结

莫尔曾经说过:“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我们已经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必须把终身学习作为生存责任和生存方式,提升学习的自觉性,做一名学习型教师。学习之前首先要有一个选择,哪些知识是有价值的,哪些知识是无价值的,这是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选择能力作为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能力是无可非议的。

篇7: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摘要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质疑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质疑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现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质疑能力兴趣方法

基础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强调探究学习,鼓励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材料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的物理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成为学习的主体。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究新知识的动力。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质疑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现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是创造的两个条件【1】。因此,作为教师要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宽厚的胸怀容纳学生哪怕是“幼稚无理”的提问。笔者曾经碰到这样一个学生,他的物理基础不是很好,进入高中物理学习之后,由于课程难度的增加,学得更加吃劲,但他还是尽努力的学习,一有问题就拿过来问,但有一次,他拿了一个问题来问我,说:“网球运动员击打出去的网球是一个较小的球体,为什么不可以看成质点?”我告诉他,网球之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是因击打球的不同部分,产生的效果不同,故不能忽略其形状,也就不能看成质点,但他就是不能理解,而且坚持认为网球是一个很小的球体,就象扔出去的铅球一样可以视为质点,我无可奈何的对他说:“你要是实在理解不过来就记住这个结论吧。”我本是无心之语,结果却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后来该同学就放弃了物理的学习,最后分班时选择了文科,这件事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二、培养质疑的兴趣,让学生愿问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各种兴趣的价值莫过于用疑问引起的兴趣,因为这样的兴趣是从学科内部

【2】各种元素的关系中诞生出来的,又可以吸引学生寻根究底,从而成为一种不断催化智能的刺激。

因此,作为教者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培养质疑能力的情境和途径。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要认清培养质疑能力的重要性,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改变落后的填鸭式教学,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学生有错,也不能直接批评,而是通过其他办法使之明白自己的错。

3、实际教学中注意以“疑”激趣。

例如:我在讲“惯性”这一知识时,提出了一个免费环球旅行的设想:大气球下吊一篮子,人坐在篮中,升到空中某处,由于地球日行(自转)八万里,悬在空中的人岂不是可以领略世界各地风光吗?这个设想可以吗?这样学生争论激烈,思维活跃,在讨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又提出了若干疑问,并逐步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质疑兴趣又提高了,能力获得了加强。总之,学生只有对质疑有了兴趣,他们才愿意不断产生疑问,并且在不断探索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加强。

三、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如果教师构建了良好的质疑氛围,学生也有了质疑的愿望,但是却无从问起,不知哪里有疑问,或者有了疑问不知道如何质疑,那同样不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学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教给学生进行质疑的基本方法,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认为,就物理课程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利用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巧妙质疑

利用演示实验的直观教学手段,巧设疑问,诱发学生进入质疑的思维状态,从而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时,可以先通过这样一个演示实验设置疑问:教者拿两张完全相同的纸片,让他们从同一高度落下,学生观察到了纸片同时落地的现象,然后,再把其中一张纸折叠成团,再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落下,结果却发现没有同时落地,而是纸团先落地。由此,学生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同样的纸在两种情况下下落时间不一样呢?下落时间受什么因素影响呢?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就闪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火花。

2、运用“悖论“,揭示矛盾,利用理论的自恰性进行质疑

运用悖论教学能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提出新观点,否定原有知识,建立新知识。关于悖论的运用,历史上著名的是伽利略驳斥亚里斯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的推理。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循着伽利略的思路思考,取一块重的石头和一块较轻的石头,按亚里斯多德的观点,应该是重的石头 2 【3】

下落快,然后用一根细绳连接两者,这时重的石头要被拖慢,轻的石头要被拖快,所以速度应该在两者之间,但是,用细绳连接后的物体重力却增加了,故应该下落最快,导致悖论。产生上述悖论后,学生迫切想知道矛盾原因,从而激发了探索动机,促进学生的质疑能力的提高。

3、利用日常经验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差异提出疑问

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前,由于日常生活的积累,学生对一些现象有了自己的观念和认识,这就是日常经验,当日常经验和科学概念不一致时,将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的困惑之中,从而引发学

【4】生的质疑。比如在进行单摆的周期方式教学时,教者根据经验,往往认为单摆的角度越大,则其运动的周期越长。事实上在摆长相同的条件下,改变摆角去测量周期会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其周期都是相等的,从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疑问。学生的这种质疑,可以让我们了解他们“解决”问题的“依据”,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使我们的教学有针对性。

4、利用因果关系进行质疑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脑海里要经常出现“为什么”三个字,要注意追问前因后果,才能有所发现。例如: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观察到阴极射线管附近的荧屏上出现几点荧光,由于伦琴喜欢追根求源,所以经过研究后发现,这原来是阳极射线打到固体上产生的一种新的射线引起的,他把它起名叫X射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射线叫伦琴射线。而在此之前美国物理学家古德斯比德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鲁克斯都曾发现类似的现象,但他们没有寻根问底,导致一项重大的发现从手上溜走。

总之,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质疑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代学者陈献章对质疑的功用阐述更具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作为教师,更应该从以上几方面着手,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主人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杰斯 ,论人的成长,美国霍顿米夫林公司1961年

【2】、彭亮精心设疑 激发兴趣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3】、上官维忠,谈高中物理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长兴教研网2006年2月

篇8:新课程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一、重视交流能力的培养, 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 提出相关自学要求, 并进行相应的指导;接着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在学生充分自学之后, 进行组内交流, 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让已学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最后, 进行组际交流, 对于学生通过自学或交流探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再进行点拨。用课堂上学生生成的资源来引导其学习, 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还能使教师更好地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三年级教学“认识年月日”, 我设计了如下预习作业:自学课本第17、18页, 思考下面的问题: (1) 一年有 () 个月, 一共有 () 个大月, 一共有 () 个小月; (2) 什么是大月、小月?哪个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些大月和小月? (4) 通过上网和看书查找相关资料, 了解一些有意义的日子; (5) 对你的家庭来说, 有哪些日子是值得纪念的?第二天的课上, 学生就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开动脑筋、热烈参与讨论, 他们不但有自己的想法, 还能考虑到别人说的, 最后提出自己的质疑。在交流和争论中, 每个学生都解决了自己的困惑, 掌握了新知。

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逐步培养数学交流能力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关键时期, 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想交流、敢交流、愿交流、会交流的“课堂小明星”呢?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数学语言交流的方法。如教学“100以内的加法”, 问“24+9等于多少?”学生马上回答“33”。我追问:“谁加谁等于33?”学生马上意识到话没有说完整, 补充回答:“24加9等于33。”在让学生叙述口算过程时, 可引导学生按照“先算……再算……”的顺序叙述。通过这样的训练, 既能让学生表达清楚, 又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年级时, 要培养学生小组内的交流能力, 一开始可以同桌两人进行交流, 然后逐步发展到小组交流。在交流前, 小组成员先要充分地独立思考, 然后再与组员分享自己的想法, 其他组员倾听并进行补充, 最后将每个人的想法进行整合, 形成集体意见。通过组内交流, 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发言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表达能力的发展, 从而也避免了会说的人越来越会说, 不会说的人越来越不会说。

三、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 增加交流的机会和空间

第一, 要让学生愿意交流、主动交流。我们的教学预设就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准备更多宽松的、开放的问题, 让学生有更多参与思考、发表意见、参加争论的机会, 能更合理地解决课堂中的意外事件。随着对问题的深入研讨,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越来越清晰。

第二,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审时度势地作出介入性点拨与引导———可以是对学生出彩观点的“放大”, 可以是对学生表达不清的明晰, 可以是对学习中重点、难点、关键点的聚焦, 可以是对学生遇到的疑点、误点的关注, 可以是凸显对“方法”的提炼、“思想”的感悟, 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机会。

四、创新多样化交流形式, 使学生边说边学更高效

《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也把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强调“通过交流组织和巩固他们的数学思维”, 使之能“清楚连贯地与同伴、教师或其他人交流他们的数学思维”、“分析和评价他人的数学思维和策略”、“用数学语言精确地表达数学观点”。

在我们班, 每天中午都会抽出10分钟的时间开设“数学小讲坛”, 每次都会提前预约一位小主持人, 讲解一些本单元的易错题或是拓展思考题;如果有人说“我没听懂”, 小主持人就要进一步讲解, 直到大家都听明白。或者也可以讲一些相关的数学历史资料或者有趣的数学故事。学生通过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授给他人, 既能提高数学理解能力, 发展数学思维, 又能开阔视野, 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

五、在积极交流的过程中, 需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关注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 还应包括学会倾听的能力。然而在课堂上, 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回答正确之后, 老师还会再重复一遍这个答案, 这就相当于变相地告诉学生, 不听同学的回答没有关系, 反正老师还会再重复一遍。老师的这种行为, 间接地削弱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在我的课上, 只要学生回答准确, 我就不会再去重复;如果有学生没有认真听同伴的回答, 课后遇到问题的, 就得再去请教这位同学。当然, 不是直接去, 而是要写好书面的疑问书和申请条、反思记录等。相信通过这些措施, 学生的倾听能力定会不断提高。

篇9:新课程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关键词】新课程 有效教学 交流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98-02

生一种奇妙之感,如此便达到了目的。

二、韵律之美

韵律之美不仅体现在舞蹈、音乐等艺术表现之中,在生命的过程中也无处不在,生物界那生生不息的力量、生命过程不断变化发展的态势,无不是韵律美的具体表现。比如候鸟年复一年春去秋来、南来北往的迁徙,非洲大草原上雨季和旱季的交替以及羚羊、野牛等动物随之发生的大迁移;比如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部的周期性变化;比如植物体的一生:从传粉受精产生种子—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发育为成熟植株—开花传粉受精产生下一代,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美妙的变化,充满了韵律之美。尤其值得提到的是DNA分子的奇妙双螺旋结构:四种基本单位,固定的碱基配对方式,不断重复的螺旋充满节律,每个螺旋包含10对碱基,相邻两对碱基之间的维持着0.34nm的距离,看似简单的造型,由于碱基排列顺序的无穷可能性而蕴含了几乎无穷的遗传信息,可以说那就是生命最本质的奥秘。DNA模型创立者之一沃森曾说道:“我的手指冻得没法写字,只能蜷缩在炉火边,胡思乱想,想到一些DNA链怎样美妙地卷缩起来,而且可能以很科学的方式排列起来。” 他与克里克等人共同创立的这个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充分体现了科学意义上的美和真的统一。

三、和谐之美

在生物世界里,从微观到宏观,和谐无处不在。在《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课的教学内容中,就可以让学生领悟到个体生命过程中的和谐之美,生物群体的和谐之美,生物与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比如:小小的细胞,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一个小小的细胞自成一个小世界,有着边界——细胞膜,有着控制中心——细胞核,有着各种功能不同的细胞器,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各有分工,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完成着物质的交换、物质的合成、分解、转化等等复杂的生命活动,体现着一种细微到极致的和谐。又如,人体的生命活动纷繁复杂,但是由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等各大系统各司其职,协调运作,各种生命活动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也使复杂的人体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再如,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无一不是因生物圈内各种生物的巧妙配搭、合作而得以进行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既满足自身生命活动需要,也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的生物(动物、微生物)提供了可利用的物质与能量;而动物则为植物的传粉受精、种子散布等出力,它们的尸体遗骸、排泄物等又可重新成为微生物、植物生长的原料;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更是为物质从生态系统回归到无机环境而大显身手……通过许多这样的例子,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到,和谐就是一种美,和谐是生物生长的内部需要,万物和谐更是人和其他生物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利用生物中的美来感染学生,启发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感觉力、感悟力和想象力,利用这种情与景的互动关系,可使学生获得美学教育,培养他们审美的创造力。所以,高中生物教学并非单纯的教学,同时它也是传播美的工具。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通过物理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掌握实验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风、习惯等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那么物理学科教学中如何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充分体现实验教学的基础地位呢?

一、加强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生动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眼过千遍不如手做一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例如:利用图钉做实验。图钉很容易找到,若引导学生利用图钉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做压强的实验时,用手在墙上按图钉,图钉帽没有进入手中,而图钉尖进入墙内。说明:手按图钉帽时,受力必修Ⅰ“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也是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究生物膜结构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到可以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假说仍然需要观察和实验来验证。随着技术手段的改进不断发现新的证据,原有的观点或理论还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能力培养不仅适应了新课程的要求,同时能使我们课堂教学富有活力。通过学生间的充分而有效的交流,转变了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去学习,在交流讨论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的情感沟通,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心理能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2.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03

3.杨华、李茜腴,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思考与讨论”栏目的教育价值,生物学教学,2011年第8期

4.赵占良,高中生物新课程科学探究活动概述,http://www.pep.com.cn/peixun/xkpx/peixun_6_1_2/jyjl/zhx/201102/t20110224_1024399.htm

5.陈维,汪忠,生物科学史与探究能力生物——利用光合作用发现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生物学通报,Vol41,2006.12:41-42

上一篇:胡玉鑫结婚仪式主持词下一篇:2022毕节市特岗教师招聘第二阶段面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