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4-04-12

散步阅读理解及答案(共8篇)

篇1:散步阅读理解及答案

散步阅读理解及答案

散 步

梁实秋

《琅嬛记》云:“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好像是散步限于饭后,仅是老人行之,而且盛于古时。现代的我,年纪不大,清晨起来盥洗完毕便提起手杖出门去散步。这好像是不合古法,但我已行之有年,而且同好甚多,不只我一人。

清晨走到空旷处,看东方既白,远山如黛,空气里没有太多的尘埃炊烟混杂在内,可以放心地尽量地深呼吸,这便是一天中难得的享受。据估计:“目前一般都市的空气中,灰尘和烟煤的每周降量,平均每平方公里约为五吨,在人烟稠密或工厂林立的地区,有的竟达二十吨之多。”养鱼的都知道要经常为鱼换水,关在城市里的人真是如在火宅,难道还不在每天清早从软暖习气中挣脱出来,服几口清凉散?

散步的去处不一定要是山明水秀之区,如果风景宜人,固然觉得心旷神怡,就是荒村陋巷,也自有它的情趣。一切只要随缘。我从前沿着淡水河边,走到萤桥,现在顺着一条马路,走到土桥,天天如是,仍然觉得目不暇给。

朝露未干时,有蚯蚓、大蜗牛,在路边蠕动,没有人伤害它们,在这时候这些小小的生物可以和我们和平共处。也常见有被辗毙的田鸡野鼠横尸路上,令人触目惊心,想到生死无常。河边蹲踞着三三两两浣衣女,态度并不清闲,她们的背上兜着垂头瞌睡的小孩子。田畦间伫立着几个庄稼汉,大概是刚拔完萝卜摘过菜。是农家苦,还是农家乐,不大好说。就是从巷弄里面穿行,无意中听到人家里的喁喁絮语,有时也能令人忍俊不住。

六朝人喜欢服五石散,服下去之后五内如焚,浑身发热,必须散步以资宣泄。到唐朝时犹有这种风气。元稹诗“行药步墙阴”,陆龟蒙诗“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所谓行药,就是服药后的散步。这种散步,我想是不舒服的。肚里面有丹砂雄黄白矾之类的东西作怪,必须脚步加快,步出一身大汗,方得畅快。

我所谓的散步不这样的紧张,遇到天寒风大,可以缩颈急行,否则亦不妨迈方步,缓缓而行。培根有言:“散步利胃。”我的胃口已经太好,不可再利,所以我从不跄踉地趱路。六朝人所谓“风神萧散,望之如神仙中人”,一定不是在行药时的写照。

散步时总得携带一根手杖,手里才觉得不闲得慌。山水画里的人物,凡是跋山涉水的总免不了要有一根邛杖,否则好像是摆不稳当似的。王维诗:“策杖村西日斜。”村东日出时也是一样地需要策杖。一杖在手,无须舞动,拖曳就可以了。我的一根手杖,因为在地面摩擦的关系,已较当初短了寸余。

手杖有时亦可作为武器,聊备不时之需,因为在街上散步者不仅是人,还有狗。不是夹着尾巴的丧家之狗,也不是循循然汪汪叫的土生土长的狗,而是那种雄赳赳的横眉竖眼张口伸舌的巨獒,气咻咻地迎面而来,后面还跟着骑脚踏车的扈从,这时节我只得一面退避三舍,一面加力握紧我手里的竹杖。那狗脖子上挂着牌子,当然是纳过税的,还可能是系出名门,自然也有权利出来散步。还好,此外尚未遇见过别的什么猛兽。唐慈藏大师“独静行禅,不避虎兕”,我只有自惭定力不够。

散步不需要伴侣,东望西望没人管,快步慢步由你说,这不但是自由,而且只有在这种时候才特别容易领略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种“分段苦”的味道。天覆地载,孑然一身。

事实上街道上也不是绝对的阒无一人,策杖而行的不只我一个,而且经常的有很熟的面孔准时准地地出现。还有三五成群的小姑娘,老远的就送来木屐声。天长日久,面孔都熟了,但是谁也不理谁。在外国的小都市,你清早出门,一路上打扫台阶的老太婆总要对你搭讪一两句话,要是在郊外山上,任何人都要彼此脱帽招呼。他们不嫌多事。我有时候发现,一个形容枯槁的老者忽然不见他在街道散步了,第二天也不见,第三天也不见,我真不敢猜想他是到哪里去了。

太阳一出山,把人影照得好长,这时候就该往回走。再晚一点便要看到穿蓝条睡衣睡裤的女人们在街上或是河沟里倒垃圾,或者是捧出红泥小火炉在路边呼呼地扇起来,弄得烟气腾腾。尤其是,风驰电掣的现代交通工具也要像是猛虎出柙一般地露面了,行人总以回避为宜。所以,散步一定要在清晨,白居易诗:“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要知道白居易住的地方是伊阙,是香山,和我们住的地方不一样。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4段中“田畦间伫立着几个庄稼汉,大概是刚拔完萝卜摘过菜”,是要表现农家的日常生活的辛苦,表现作者对于农民的同情。

B. 第5段引用元稹和陆龟蒙的诗句说明唐朝还存在行药的风气,作者对于这种快步走的方式是不赞同的。

C. 作者认为散步时需要手杖,因为手杖既可以帮助人走路稳当,还能够防狗保安全,还能够丰富散步的情趣。

D. 最后一段写到的太阳出山以后的种种情景,作者不愿意见到这样的情景是因为这些情景太日常,沾染了烟火的俗气。

5. 结合全文,概括作者清晨散步享受到的乐趣。

6. 赏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答案】4. A 5. ①呼吸早晨的新鲜空气;②欣赏散步途中的风景世情、各种情趣;③享受快慢随性无人约束的自由;④领略天覆地载、孑然一身的味道。

6. ①多处引用古诗文,旁征博引、内蕴丰盈,极富文化意蕴与情趣,显示作者深厚功力。②语言雅洁诙谐幽默、谐趣横生、闪烁机智顽皮。③行文闲适愉悦,情趣盎然,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散文文本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语言特色、主旨和环境。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内容,然后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选项内容进行认真的比对,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本题了。选项

A,“是要表现农家的辛苦”有误。作者的“同情”文中没有表现。只是写了农家田间劳作的景象。故答案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筛选、概括的能力。这类试题要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按照题干的要求到原文中去筛选概括即可。本题题干的要求是:结合全文,概括作者清晨散步享受到的乐趣。根据对题干的把握,是要求筛选概括“清晨散步享受到的乐趣”,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可以有如下的筛选概括:清晨走到空旷处,看东方既白,远山如黛,空气里没有太多的尘埃炊烟混杂在内,可以放心地尽量地深呼吸,这便是一天中难得的享受。

散步的去处不一定要是山明水秀之区,如果风景宜人,固然觉得心旷神怡,就是荒村陋巷,也自有它的情趣。我所谓的散步不这样的紧张,遇到天寒风大,可以缩颈急行,否则亦不妨迈方步,缓缓而行。散步不需要伴侣,东望西望没人管,快步慢步由你说,这不但是自由,而且只有在这种时候才特别容易领略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种“分段苦”的味道。天覆地载,孑然一身。以上都是作者在清晨散步的乐趣,考生加以概括筛选整合即可。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的写作特点赏析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从作品中写作内容运用的手法、语言特色、情感的体现等角度来作答。例如本文中内容上的写作特点是大量引用古人古诗句,增添了文章诗意化和生活化的气息。从语言上赏析要注意以下:语言的风格基本上是两类“通俗”和“典雅”,所谓的通俗就是质朴的文风,口语、俚语引入文章,风格诙谐幽默,富有情趣;所谓的“典雅”就是引经据典,讲究语言的锤炼,辞藻华丽、庄重。有的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等。例如本文就是语言通俗易懂且诙谐幽默的特点。从情感上,考生要注意扣住本文作者对“散步”的感受,作者从散步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惬意和安适,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且珍惜生活的情感态度。

篇2:散步阅读理解及答案

每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文化,都欲在实用生活之余,以庄严的建筑、崇高的音乐、宏丽的舞蹈,表达生命的高潮、一代精神的最深节奏。建筑的抽象结构、音乐的和谐节律、舞蹈的线纹姿势,最能表现我们内心的情调与律动。

中国的瓦木建筑易于毁灭,圆雕艺术不及希腊发达,礼乐生活的形式美也早已破灭。民族的天才乃借笔墨的飞舞,抒写胸中的逸气。所以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于用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中国画是一种建筑的形线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其要素不在机械的写实,而在创造意象,虽然它的出发点也极重写实,如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

自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西洋油画的画风,特别重视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凹凸的晕染,画境似可走进,似可手摩,它们的渊源与背景是埃及、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在中国,晋、唐以来的塑像反受画境的影响,具有画风,不似希腊的立体雕刻成为后来西洋画家的范本。而商、周彝器形态沉重浑穆、典雅和美,其对中国宇宙意识的表现可与希腊神像雕刻相当。

在商、周彝器盘鉴的花纹图案中,每一个动物形象都是一组飞动线纹的节奏的交织,而融合在全幅花纹的交响曲中。它们个个生动,而个个抽象化,不雕凿凹凸立体的形似,而注重飞动姿态的节奏和韵律的表现。这内部的运动,用线纹表达出来,就是物的“骨气”。中国绘画六法中的“骨法用笔”,即运用笔法把捉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象。所谓“气韵生动”,正是骨法用笔的目标与结果。在这种点线交流的、律动的形象里面,画幅中飞动的物象与“空白”处处交融,结成全幅流动的虚灵的节奏。画幅中有明暗、有凹凸、有宇宙空间的深远,但却没有立体的刻画痕迹;亦不似西洋油画那样如可走进的实景,而是一片神游的意境。

然而中国画既超脱了刻板的立体空间、凹凸实体及光线阴影,于是它的画法乃能笔笔灵虚,不滞于物,而又笔笔写实,为物传神。引书法入画乃中国画的第一特点。董其昌云:“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实为中国绘画的骨干,而融诗心、诗境于画景亦成为中国画的第二特色。中国乐教失传,诗人不能弦歌,乃将心灵的情韵表现于书法、画法。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而并不觉其破坏画景,这又是中国画可注意的特色。

因此,中、西画法所表现的“境界”根本不同:一为虚灵,一为写实;一为物我浑融,一为物我对立。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界。西洋油画以建筑空间为间架,以雕塑人体为对象,建筑、雕刺、油画同属于一境界。中国画运用笔勾的线纹及墨色的浓淡直接表达生命情调,透入物象核心,遗形似而尚骨气,薄彩色以重笔法;然而形似逼真与色彩浓丽,却正是西洋油画的特色。

(选自宗自华《美学散步》,有删改)

1.下列有关中西绘画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要素不在机械的写实,而在创造意象,其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自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西洋油画的画风,特别重视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凹凸的晕染。

B.中国画的渊源与背景是商、周彝器和晋、唐以来的雕塑,而西洋油画的渊源与背景是埃及、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

C.中国画尚骨气,重笔法,其画法所表现的“境界”是虚灵的、物我浑融的;而西洋油画重形似,重色彩,其画法所表现的“境界”是写实的、物我对立的。

D.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与诗、书同属于一境界;而西洋油画以建筑空间为间架,以雕塑人体为对象,与建筑、雕刻同属于一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建筑艺术和圆雕艺术不及希腊发达,但商、周彝器对中国宇宙意识的表现则可与希腊神像雕刻相当。

B.西洋油画的画境如似可走进、似可手摩的实景,中国画的画幅中虽也有明暗凹凸,有宇宙空间的深远;但体现的却是一片神游的意境。

C.商、周彝器盘鉴的`花纹图案中,动物形象个个生动,个个抽象化,不雕凿凹凸立体的形似,而注重飞动姿态的节奏和韵律的表现。

D.“骨法用笔”就是运用笔法把捉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象。它是中国绘画六法之一,能收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这说明中国画虽然遗形似,薄彩色,超脱了刻板的立体空间、凹凸实体及光线阴影的运用,但它并不是不重视写实。

B.建筑的抽象结构、音乐的和谐节律、舞蹈的线纹姿势,最能表现人们内心的情调与律动,这使中国画具有了建筑的形线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

C.作者认为中国画有三大特色:引书法入画;融诗心、诗境于画景;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的意境。

D.本文将中国画与西洋油画的画法及其境界等加以比较,其目的不在于褒贬二者的优劣,而在于揭示二者的差异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理解错误,“中国画的渊源与背景是……晋、唐以来的雕塑”说反了,原文中说“晋、唐以来的塑像反受画境的影响”)

2.A(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中国的建筑艺术”“不及希腊发达”这一信息)

篇3:散步阅读理解及答案

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 但情境设置不可过强或过弱, 否则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散步》这篇文章, 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学习爱。让学生学习爱, 只有让他先感受到爱。如本文教学中插入的广告, 视频朗读, 拓展延伸的问题设置, 都多方面展示着家庭的人性美, 亲情美, 让学生在看、听、思、说中发现生活之美。

这样, 语文教学就不仅是学习工具的掌握, 也包容了智慧、思想、道德、审美的收获, 全面地完成认知、教育、发展三方面的任务。

【课例】

师:在讲课文前, 先请大家看一个非常熟悉的公益广告 (播放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请大家谈谈各自的感受。

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生:我们要尊敬父母。

师:这段广告的内容非常丰富,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母子间浓浓的亲情, 更可以体会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敬父母, 孝顺长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同样表现中华美德的文章———《散步》。请大家先听录音朗读, 思考两个问题: (1) 文章写了件什么事? (2) 如果让大家画一幅散步的画面, 你打算以什么作为背景? (播放录音)

生:文章写了我和爸爸妈妈奶奶, 我们一起去散步, 结果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上发生了分歧, 最后解决了分歧, 决定走小路。

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件事, 交代清楚人物和事件就可以了, 哪位同学愿意再试试?

生:文章写了我们一家三口散步, 结果发生分歧, 最后解决分歧。

师:这次语言简洁了很多, 我们还可以再简单一些。

生:我们一家三口去散步。

师:有进步, 我们可以直接说, 文章写了祖孙三代散步的小事。

师:如果让你为祖孙三代散步配一个背景, 你如何安排, 请用语言描述。

生:我打算以一大片的油菜花作为背景。

师:这位同学想到了初春的油菜花, 有没有哪位同学还有更美的背景, 可以适当组织语言, 绘声绘色地说出来。

生: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 蜜蜂嗡嗡地飞舞着, 旁边一个鱼塘, 在阳光照射下, 波光粼粼, 像撒满了碎宝石。

师:文章很美, 大家描绘的画面也很美。

……

师:这一家人互敬互爱, 让人很羡慕。设想一下:晚饭后, 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 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 爸爸妈妈喜欢看电视剧, 你喜欢看动画片, 而电视遥控器在你的手中, 你该怎么办?

生:猜拳, 谁赢了给谁。

师:我们是初中生, 这种行为比较幼稚, 是思想不成熟的表现。有没有其他同学来说呢?

生:我会把遥控器给爸爸, 让他决定。

师:看来你心里还是没有完全决定好, 有没有决定好了的同学?

生:我会调到戏曲频道, 给爷爷奶奶看。

师:你很孝顺, 但是老师想知道, 你是和颜悦色地给爷爷奶奶调节目, 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生: (笑) 会不太情愿吧。

师:这位同学虽然心里不十分愿意, 但毕竟可以做到这样, 也难能可贵。

师:老师想知道, 刚才的情况, 如果是文中作者的一家人遇见了, 他们会怎么做呢?

生:爸爸会把遥控给奶奶看戏曲节目。

师:文中的一家人出现这种情况, 他们就看戏曲节目了, 是吗?

生:不对, 奶奶会舍不得孙子, 会调到动画片频道。

师:哦, 他们一家人会看动画片, 是吗?

生:也许孙子会把遥控给妈妈, 让妈妈看电视剧频道。

师:我们也很难说这一家人最后会看什么节目, 但是我们肯定的是, 这是一个和睦的家, 家人之间相亲相爱, 充满了人性美, 亲情美。希望大家今后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也遵循这种道德准则。

……

【评析】

情境教学可以唤醒和启迪智慧。本节课《散步》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视听等多种手段, 让学生感受了家人的亲情, 将身处课堂的学生带入生活中, 带入自然中。文中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在书本上, 而就是自己或者自己的伙伴。

体会亲情, 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家人的关爱, 并且要爱自己的家人, 爱生活, 是本节课要达到的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所以, 不能仅仅靠读课文, 就让学生有切身体会, 还需要多种途径的指导, 让他们能在无形之中感受到亲情之美。

开头的一个公益广告, 大家可能都知道, 但是很少有人在家里看到这则广告去深思, 课堂导入引用这则广告, 让更多学生可以去思考亲情, 思考被我们熟知却又最容易遗忘的美。

之后的一段音频结合的朗读, 让学生听到优美的朗诵, 还能让他们看到优美画面, 并且启发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这个画面, 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去看, 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在拓展延伸部分加入一个情境设置, 让大家思考在家中都有可能出现的一幕, 和家人一起看电视, 电视机遥控给谁, 众说纷纭, 大家很感兴趣。有的同学会大胆展示自己霸道的一面, 说电视给自己看, 家人都听自己的, 或者是猜拳。教师这个时候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千万不能和其他同学一起笑, 看似幽默的回答, 实际暴露了孩子自私的想法, 个人主义为上。这个时候,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加入思想教育, 然后话题一转, 问学生, 这一幕如果出现在文中作者一家人身上, 他们会怎么做, 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 给奶奶。教师再及时点拨, 为什么给奶奶, 这是个怎样的家, 这家的人都具有什么品质, 我们想不想也生活在如此和睦的家中, 父慈子孝, 和和睦睦。大家之前不管怎么回答, 现在都会比较羡慕文中作者的这个家, 也会希望生活在这个融洽的充满爱的家庭中, 并且对自己自私的想法感到惭愧。

篇4:《背影》与《散步》的比较阅读

一、生活背景的不同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24日),卒于解放前,幼年时父亲不放心新学校,将他送到私塾读书,对其教管也严格,后来朱自清先生收到时代大潮的洗礼。1921年,朱自清回到扬州八中任教,但每月的薪水都被其父亲领走了,之后父子间生发了较长时间冲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亲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虽说他们矛盾源于经济,但根源却是独立自由与传统专制的矛盾,是时代造成的。这就是篇末“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的原因。

家中光景惨淡,作者不可能不担心父亲,虽有不快、抵触,但父子间的血缘亲情,让他感受、体会着父爱的温情,当父亲肥胖的身躯吃力的攀上探下为其买橘、老态龙钟的不漂亮的背影呈现时,作者不仅眼泪很快留下来了,并赶紧去搀扶往回走的父亲。这背影融化了父子间的种种恩怨,让作者更多的想到父亲的养育之恩,对父亲顿时心生疼惜了。对父爱的突然感悟,源自于感动。也许这是那个时代的和解方式吧。保守的时代不会出现如现在电视剧里镜头:一个老大不小的人对爸爸说,“我爱你”的。

莫怀戚,1951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曾当过知青、小提琴演奏员,新闻干事,大学教授,经历较多,因而练就了他坚强的意志、豁达的胸襟与随和的性格,同时也使得他看生活深入、观人性深刻。《散步》就是在娓娓道来里蕴籍了亲情人性之理。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活背景,利于把握作者思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人生时期不同

《背影》中事情发生在1917年,作者年方二十岁,被北京大学哲学系录取,对生活充满了热忱。所以,当父亲坚持送到车站、和脚夫讲价钱、拣座位、铺大衣、嘱托茶房时,作者却“暗笑他的迂”,是对无微不至的父爱的不理解,我们都知道,成长是时间和经历的累加。故此,在相隔八年之后,才有“那时真是聪明过分”的自责和自嘲,“真是太聪明了”的追悔。作者这种对父爱不理解到理解后自责现象,几乎在每个人身上能看到影子。

《散步》中的作者,已是一个三代同堂家庭的中年人了,上有老下有小,作为儿子,事情方方面面要处理好,否则会别扭,甚至影响家庭和谐。使命感,责任感可想而知。因此,面对散步有分歧时,如何来调解,产生了一系列心理活动,“感到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并非夸张。若不能两全其美,就服从母亲,表明我对母亲的尊重,百贤孝为先嘛。后来母亲改变主意了,听从孙子的建议,表明母亲心目中也有儿子、儿媳和孙子,一家人互相体谅,生活才会和睦,于是,折中后,有了作者背母亲,妻子背儿子的动人情景,一家人互敬互爱,亲密融洽的气氛在延伸着,所以作者感慨道,他和妻子背上的加起来是整个世界,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同时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也在代代传承者着。

2011年版“新课标”第四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中第七条“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引领学生对比出,处于人生不同时期对事物的理解、判断不一样,从而对文本有更深刻的领悟。

三、写作契机不同

朱自清先生写这篇文章时,是在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后的1925年,作者已28岁了,已历经了许多事情,尤其是成为了父亲,要对儿女教育,处在父亲的角色里,开始体会为人父的个中滋味了。俗话说,养儿才知父母恩。作者在《文艺知识》中说:“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此时已能站在“父亲”的角度思考。尤其是父子相似的为谋生东奔西走的经历,理解了为人父的不易,因而能认同父亲曾做过许多大事,是个对家庭、工作具有责任心的人。“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诚恳、重情的儿子,表达了对远在家乡的父亲的真情思念,更有对自己当初轻狂、不解父爱的愧疚。

莫怀戚于1985年写此文,源于对生命的感慨,文中写作者为母亲又“熬”过一个冬天而庆幸的喜悦之情,可见在母亲身心受煎熬的同时,作者也感同身受,所以,看到南方初春田野的绿意、听着冬水里冒着的水泡声,使他产生了生命的联想,加之有一家三代四口人散步的真实经历,其乐融融的场景;其次,在与美国汉学家谈中西文化异同时,老外说,敬老爱幼之举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感慨不已,要将这民族传统代代相传下去。

指导学生课前搜集作者的写作契机,可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主旨的延伸。

四、选材构思不同

《背影》中作者的选材是以独特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动人的瞬间来建构文章的。父亲的慈爱,迂腐、艰难、困顿和努力,都集中在这背影上,作者情感的触发点也凝聚在其中。背影是明线,父子情深是暗线。从而表现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散步》是作者选取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逐渐展现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的和睦、敬爱的关系。以小见大,平凡中见深意。读本文亲情、人性、生命的意义在我们心灵得到升华,人生烦忧、酿造甜美才能品尝无穷韵味的蕴意永驻心间。

引领学生注重选材构思的比较,可以有效运用于学生今后的写作,要善于观察、积累并选准角度,以小见大表现主题。

生今后的写作,要善于观察、积累并选准角度,以小见大表现主题。

篇5:《散步》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散步》由莫怀戚写于 1985 年。下面是《散步》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快来看看吧!

《散步》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阅读题:

1、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是什么?“我”的决定是什么?“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这句话里的“早已”与“还”、“强壮”与“高大”能否互相调换?为什么?

3、“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一句中所列的三种事物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4、“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5、第二段中对“我”采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6、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责任”有哪些认识?

参考答案: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2、不能。因为与母亲病弱的身体比较,我的.身体是“强壮”的,与儿子幼小的身体比,“我”是高大的;母亲基于对儿子的信任,早就开始听从儿子,而“我”的儿子还未长大,长大后也许会有自己的主张,就目前来看,用“还”字比较恰当。

3、这三者的顺序与上文一致,都是由近到远,因此不能调换。

4、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是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5、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篇6:散步阅读答案

1.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是什么“我”的决定是什么“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这句话里的“早已”与“还”、“强壮”与“高大”能否互相调换为什么

3.“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一句中所列的三种事物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4.“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5.第二段中对“我”采用的描述方法是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职责”有哪些认识

散步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2.不能。因为与母亲病弱的身体比较,我的身体是“强壮”的,与儿子幼小的身体比,“我”是高大的;母亲基于对儿子的信任,早就开始听从儿子,而“我”的儿子还未长大,长大后也许会有自己的主张,就目前来看,用“还”字比较恰当。

3.这三者的顺序与上文一致,都是由近到远,因此不能调换。

4.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是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齐,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5.心理描述、语言描述

6.略。(此题意在培养学生的职责感)

【题目2与答案】

《散步》阅读题目: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一霎那水波粼粼(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与括号内的词语换用为什么

(1)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就应多走走。母亲信服(信任)地点点头。

(2)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度)过了一个严冬。

3.“她此刻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

4.家庭出现分歧时,文中说:“但是,一切都取决于我。”其原因是:

之后“我”决定委屈儿子的原因是

5.第④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述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反映了人物品质,体现了的家庭关系。

7.文末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单说一说。

8.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反映了一家人之间怎样的思想感情

篇7:《美学散步》阅读答案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像是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它表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有如柏拉图的观念,纵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的观念是毁灭不动的。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法幻现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而显。人与空间,溶成一片,俱是无尽的气韵生动。我们觉得在这无边的世界里,只有这几个人,并不嫌其少。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的环境里,并不觉得没有世界。因为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

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远近法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或是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垠的太空、浑茫的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国画家不是以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对坐而描摹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相对立。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见人迹,没有作者,亦没有观者,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所以虽然也有阴阳明暗,远近大小,但却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观点所看见的形色阴影如西洋油画。西画、中画观照宇宙的立场与出发点根本不同。一是具体可捉摸的空间,由线条与光线表现。一是浑茫的太空无边的宇宙,此中景物有明暗而无阴影。有人欲融合中、西画法于一张画面,结果无不失败,因为没有注意这宇宙立场的不同。中国画中不是没有作家个性的表现,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笔墨里面。有时亦或寄托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中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改)

16.结合文章第一段谈谈你对中国绘画中“静”的理解。(6分)

17.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论述层次。(6分)

18.西洋画和中国画的差别主要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16.①超越了模仿和追求后深沉静默地与自然太空融化为一。② “静”并不是绝对的,它蕴含着生命的动。③ “静”是无限和永恒的。(每点2分)

17.首先指出中国画以空白为画底的原因;接着通过与西洋油画的对比,说明中国画人与空间一体;最后强调中国画空白的实质是宇宙往来、生命流动,而这正是中国画的妙境所在。(每点2分)

篇8:散步阅读理解及答案

这篇散文写祖孙三代在一起散步的情景, 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精神, 表现出中年一代对生活的使命感,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莫怀戚并没有把家庭生活铺开来写, 只选取了“散步”这生活的一角, 只几个细节就体现了厚重的情感, 这是一种以小见大、尺水兴波的写法。文章不长, 却写得情趣盎然, 很有波澜。

一、生活点滴见真爱

时值初春, 阳光明媚, 万物复苏, 正是出门踏青的好时节, “散步”这一日常生活活动于是由儿子提上了议事日程, 母亲起初不肯, 原因很简单, 理由也很充分, “老了, 身体又不好, 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儿子心领神会, “正因为如此, 才应该多走”。我们能从那平凡又朴实的文字里读出作者的情怀与良苦用心:您看, 春天来了, 空气新鲜, 景致又好, 散散步对您的身体大有裨益, 走吧。“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便去拿外套”了。儿子成功地说服母亲, 得益于“我”对母亲的了解,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可见, 暮年的母亲对正值中年的儿子感情上的依赖, 生活上的信任也由来已久。

散步途中, 奶奶与孙子为走大路还是小路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而在这抉择两难的当儿, 我做出选择———决定委屈儿子, 听母亲的, 但母亲却又要依着小孙子, 于是“我背起母亲, 妻子背儿子”, 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矛盾得到了完满的解决。这里有母亲的不坚持, 不固执, 听从儿子;也有孩子不哭不闹, 聪明可爱, 不“小皇帝”气, 更重要的是妻子的温良、贤淑与顺从, 这绝不是临场作秀, 在文章的第5自然段, 作者写道:“我和母亲走在前面, 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这个细节表现了妻子的细心、周到、体贴, 善解人意。她一言未发却故意放慢速度, 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怕婆婆有个闪失什么的, 这是一种习惯性的自觉行为。所以有了矛盾, 在尊老还是爱幼的问题上, 妻子相信丈夫的选择, 也就变得顺理成章。母慈子孝, 子孝儿乖, 夫唱妇随。当“我”决定走大路时, 对困难的自觉分担无可挑剔, “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老人在关键时候的谦让、慈爱溢于言表, 令人敬仰。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种美德, “我”是一位称职的孝子, 年迈的母亲已进入生命的倒计时, 对她来说, 最好的孝顺就是用母亲喜欢的方式去爱她, 让母亲在晚年活动筋骨时享受天伦之乐。我们今天的家庭结构有人喻其为“金字塔”形, 孩子便是这宝塔尖儿, 作者的儿子却不在塔尖上, 他接过父母的孝心接力棒, 懂得孝顺奶奶, 爱爸爸, 听妈妈的话, 这是父母平时言传身教的结果。晚辈孝敬长辈, 长辈爱护晚辈, 互敬互爱, 其乐融融, 和睦得令人嫉妒。

文章最后写道:“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我”蹲下来, 妻也蹲下来, 蹲下去的是身子, 蹲出的却是一颗为人子为人母的心, 有了这颗心, 老的小的, 都在背上了, 夫妻二人, 风雨同舟, 携手并肩, 挑起了这个世界的两头。人在中年, 肩负了承前启后的责任, 对生活有着高度的使命感, 谱写了人间最真最美的乐曲, 这也是人间最壮美的画面, 正是这样一幅幅平常而不平凡的画面扮靓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二、课堂探究悟真情

这是一次真实的散步, 叙的是真事, 写的是真人, 抒的是真情, 绘的是真景, 较之纯粹的虚构更有生活的实感, 切实为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今,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正推崇立足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探究式教学,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文明的生活方式, 促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与积极的人文价值观是语文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而填鸭式的硬性灌输, 不仅很难让学生走进课文情境, 也很难得到情感的熏陶与道德素养的提高。从这一层面说, 莫怀戚的《散步》便是开展课堂探究活动, 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最佳文本。

笔者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首先认识到文章中“我”的行为与观点, 表明“我”的行为与追求是传统儒家文化式的, 它代表了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其所追求的生活目标。其具体标准为“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独处能“修身养性, 齐家治国, 平天下”, 相交要“仁、义、礼、智、信”, 理想的社会为“天下大同”。孔子在《论证·先进》中表述了自己的理想生活:暮春天气, 穿上春装, 约上五、六个朋友, 带六、七个随身童子, 去沂水冲洗, 上舞雩台临风披凉, 然后边咏边唱, 踏上归途。简言之, 儒家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讲究家庭生活和谐, 以孝为先, 信奉“天下为公”。这些有益的文化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在具体操作时, 我是这样来设计探究过程的:

首先, 感知文本, 读出真情。

《散步》的语言富有浓重的情味, 文中的景物描写也充满生机。我设计了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自由而充满感情的朗读, 把握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所抒发的真挚情感, 从而初步领会文章的主旨。

其次, 立足文本, 领悟真情。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 阅读的目的在于加深积淀, 学会表达。我首先尝试让学生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 用不同的表述介绍文中的人物, 如祖孙三代人———中年人, 老年人, 幼儿;慈祥的奶奶, 孝顺的儿子, 天真可爱的孙子等;提炼出:中年———成熟的生命, 幼儿———幼小的生命, 老人———衰老的生命。其次, 通过师生互动, 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表述概括介绍课文的内容。如:三代人之间深深的爱;中年人的责任感;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 等等。顺势将探究得出的结论板书出来:成熟的生命→人生的一种责任感。再次, 让学生与作者交流对话, 体悟作者的情感, 接受情感熏陶、渐染, 并列举出自己生活中的此类场景, 譬如:过生日、走亲戚、逛商店、看电视等生活细节都体现了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凸显了生活之美, 于是我适时地引领学生展开讨论: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是不是像莫怀戚的儿子那样做到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了?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个性气质不一样, 所表现出的道德观念也千差万别, 因此不可唱高调, 强求一致, 而应鼓励学生对所经历的生活、对内心所涌动的情感作真实的富有个性的表达。这时, 学生就能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 甚至积极主动去发现。最后, 引导学生从文中眼寻找“美点”谈感受, 例如最后一段:“……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就是一处很好的探究点, 这句话通常作释为: (1) 世界上所有的家庭都是由这种承继性的三代组成的, 这一家三代仿佛就是世界的缩影。 (2) 作品中“我”的全部责任在于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儿女, 整个世界就在这种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美德中延续下去。当然, 学生也有许多疑问, 但都是可以通过介绍儒家文化中的理想大同社会, 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并达成共识:文中的“散步”与古人的交流形式虽不是完全一样, 本质上却是相通的。文中的“我”也是一个知足常乐、心态健康、尊老爱幼、行事明智、深受东方文化影响的君子形象。

最后, 超越文本, 体验真情。

探究到此, 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 又趁热打铁, 将学生被打开的思路与当前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链接。设计一道仿写题让学生明白“爱是什么”, 令人欣慰的是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并写出了令人感动的真心话, 如爱是妈妈腰酸背疼的时候, 我帮妈妈敲敲背;爱是爸爸口干的时候, 我倒水给他喝;爱是小弟弟迷路的时候, 我送他回家;爱是爸爸捉来一条鱼, 我把它放掉了。孩子知道了爱其实就是付出而不是索取。

三、和谐社会需要真爱

当前社会, 科技不断进步, 社会日趋稳定, 政治更加清明, 经济日益繁荣, 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是仍不乏盲目追求无限财富的物欲者, 他们常怀戚戚之心, 不停地攀比, 不断地敛财, 不思奉献, 专为索取, 甚至不惜为财铤而走险。他们可以为财忘其德, 为财忘其身。这类人之所以这样, 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养成有益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东方文化价值观。笔者认为, 《散步》及引申出来的悠久的文化历史正可以为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弟于长, 宜先知。”当古老的童音再次回响在课堂, 我深受震撼, “申之以孝悌之义”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家庭思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美好而崇高的社会理想, 在越来越完善的社会制度下, 越来越美满的家国氛围中, 家庭的教育越显得重要, 父母的陪伴尤其关键, 关爱“空巢老人”, 关心“问题少年”, 呵护“留守儿童”, 与长辈们唠唠嗑, 和孩子们聊聊天, 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让我们的家庭更温馨, 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作为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工作者, 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从教学的实际入手, 通过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将传授语文知识与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为我国的长期发展和社会和谐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四、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如何在加强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虽然具有知识体系完备的优点, 但由于知识过于抽象, 教学时容易使知识流于空洞教条, 脱离多数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不利于学生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而“道德品性的个体生成又是在一定的价值情境或价值影响中完成的”[1], 语文教学正好可以提供这样的情景和影响, 弥补这一缺憾。

在这方面, 本文可以作为一个典范。文章取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 以一家三代人散步这样看似寻常的小事为切入点, 以一个普通父亲的口吻讲述一段温馨的往事, 通过奶奶和孩子的小小矛盾冲突及其缓和表达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 通过奶奶和父亲、母亲和儿子这两对母子间的“爱”表达中国家文化中宝贵的“孝”。母亲要走大路, 儿子要走小路, 如果不是在祖孙三代人一起的家庭散步中, 可能这不会成为冲突。试想如果是只有“我”和母亲两个人一起散步, 抑或是“我”和儿子两个人一起散步, 那么“我”肯定会顺从母亲或者儿子的意思, 因为这正是“我”对他们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但正是母亲、“我”和妻子、儿子这三代人一起散步的情景的设置, 使得这种“孝”和“爱”, 学生能够看得见、感受得到。文章的人物是奶奶、爸爸、妈妈和儿子, 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感知和老师的引导, 结合自己与家人散步或者逛街等活动的经历, 就会将自己与文中孩子的角色融为一体, 理解其中宝贵的“爱”。在文章提供的情景下, 通过对文章的学习, 学生看似只是懂得了生活中一个简单的道理, 其实是一次有益的道德教育, 德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迄今为止以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的名义, 用清晰而肯定的语言给中小学语文课程做出的最恰当的定义。”[2]人文性的要求即是语文教育必须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完成。

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 德育更是一向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方面被摆在重要位置。编进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 都渗入了对美好人性的赞颂, 文章本身就形成了各种人性化的情景。它们或正面歌颂、或从侧面和小事入手, 通过文字的叙述表达主流的价值观。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材料, 同时背负着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 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将德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通过切合实际的文章和语文教师的引导, 学生能够接受到情感教育、精神教育、审美教育等, 感知什么才是美好的生活, 拥有对事物的基本看法。学生在感动和陶醉中受到影响, 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同时对道德的教育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中小学生正是在对诸如本文的语文教学中接受着仁爱、修身、孝敬、诚信、勤俭、谦虚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 这使他们能够接受并传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正如文中祖母、父母亲和孩子这祖孙三代人的情感传承一样, 美好的情感从母亲传向“我”, 再传向儿子, 一代一代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39.

上一篇:2016年邯郸体育局招聘体育教练员招聘条件下一篇:作文开头的10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