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察全县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2024-04-14

关于视察全县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精选6篇)

篇1:关于视察全县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关于视察全县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2011年7月27日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八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 沈庆春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城乡低保工作的开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要点的安排,7月13至14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忠友、许能龙的带领下,对全县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视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勇及县民政部门负责人陪同了视察。视察组在听取了县人民政府的汇报后,先后深入到新安镇、半塔镇以及青龙、西门两个社区,采取听汇报、实地查看、查阅卷宗、座谈走访等形式,全面了解了我县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城乡低保工作基本情况

1、城市低保:我县城市低保工作于1998年开始实施,全县现有城市低保对象5148户8130人,覆盖面达9.5%,已达到省宏观测算规定的上限。低保标准由1998年的每月143元,提高到现在的280元。今年1-6月份,县人民政府共支出保障金1102.541万元,月人均补差达230元。

2、农村低保:我县农村低保工作于2007年全面启动,经过两次提标扩面,保障对象由原来的5744人,增加到17526人,覆盖面达4.3%。保障标准由原来的每年683元,提高到现在的1400元。今年1-6月份,县人民政府共发放农村低保金976.698万元,月人均补差95.4元。2010年,我县农村低保工作获得了全市一等奖。

二、我县开展城乡低保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通过视察,视察组认为,近年来,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低保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管理力度,规范操作程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我县城乡低保的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为救助困难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相关制度。为加强对全县城乡低保工作的领导,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民政、财政、监察、信访、审计、农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低保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县低保工作。县民政局成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公室,负责全县低保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各乡镇、社区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专人负责低保工作。县人民政府还根据国务院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修订和出台了《关于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来安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等文件,从制度上保障城乡低保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2、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切实做到低保政策家喻户晓,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低保政策和有关惠民措施。县民政局将城乡低保政策、保障标准、操作程序等印制成简明的低保政策宣传手册,在社区和村组公开栏宣传,在乡镇集市时散发,尽可能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低保政策。在“三民”工程大走访中,将低保政策的内容印在宣传手册里,让工作组集中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广大人民群众对低保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低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3、规范程序,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在办理城乡低保工作中,按照“个人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布、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工作程序,努力使低保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一是把好审核关。我县城乡低保对象的确定,都必须经过村(社区)基层群众大会的评议和村(社区)、乡镇、县民政部门的三级审批,尽可能地杜绝“人情保”、“关系保”。二是把好公示关。确定低保对象前,申请低保人的信息都会在社区或村,在乡镇和县级专用公示栏进行“三级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把好监督关。县民政部门和各乡镇民政科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接到举报,都能够认真调查处理,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同时还采取定期检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自行进行检查,主动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四是把好动态管理关。建立了城乡低保准入和退出机制,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2010年,通过对全县城市低保对象的登记、重新认定,共取消低保352户535人。今年上半年,县民政部门还对农村低保对象进行了全面复核和调整,共取消238户409人,新增746户1192人。半塔镇为做好农村低保管理工作,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和镇、村干部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同时严格责任追究机制,该镇提出,如果哪个村因为执行政策不到位或把关审核不严,致使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没有申请上低保,而比他条件好的人吃上低保,一经发现,就从该村村干部工资中扣除同等金额,作为低保金发给该困难户。同时,该镇还抽调人员,对低保情况进行地毯式清查,逐村摸排、逐组公示,接受评议和监督。今年,半塔镇共调整农村低保对象246户522人,占总数的16.5%,该镇群众一直反映较为强烈的低保不公的现象大为减少。此外,县民政部门还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对低保户家庭档案实行“一户一档”,分级存档,努力做到底册清,情况明。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县城乡低保工作有了较快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

1、少数群众对低保政策认识不到位。部分群众对低保申请条件、保障范围、保障标准、申报方式等政策规定了解不多,认识不到位,不知道什么情况才符合申报条件,如何进行申报等。还有少数群众对低保政策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将低保理解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福利,认为谁争取到是谁的本事,认为低保就是“人情保、关系保”,不符合条件的也挤破头往里钻。

2、低保工作量大、难度大。一是低保对象确认难。我县城乡低保对象有2万多人,这么多对象的信息难以准确掌握,特别是家庭收入是认定低保的一个主要依据,而确定家庭收入情况缺乏一个科学的量化标准,缺乏有效的审核手段,难以精确,容易出现偏差。二是低保工作监管和奖惩机制还不完善。对于少数生活特别困难的申请低保对象,有的社区不负责任或强调指标限制等原因,长期缓办。有的办事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在评议审核中把关不严,使不该进入的进入,该退的没有退出,县民政部门很难发现,发现了也很难处理。三是原始档案管理有待加强。少数社区低保申请的原始资料填写不够规范,有的关键内容都没有填写。

3、动态化管理还不到位。低保工作应该实行动态管理原则,应保尽保,该退要退。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进保容易、出保难”的现象。有的低保对象,入保后已经脱贫,甚至发家致富,但少数人仍然想方设法隐瞒家庭实际收入,采取各种手段回避调查,致使一些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仍然在吃低保,社会影响很坏,同时也使一些应享受低保待遇的困难群众难以参加低保。我县低保参保率已经较高,但仍有一部分亟待低保救助的对象不能入保,社会上所说得每年入低保要有指标,就源于此。

4、基层工作力量薄弱。乡镇和社区承担着城乡低保的基础性工作,受理申请、入户调查、档案管理、跟踪走访、动态调查等这些工作,工作量大、面广。而乡镇民政科人员少,任务重,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很容易顾此失彼,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办公经费缺乏和办公设施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作开展。

四、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视察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加强对城乡低保政策的宣传。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惠民政策,也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存权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县、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把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广泛宣传到群众中,扩大群众知晓面,确保这项工作公平、公正、透明,使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救助对象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要发挥好宣传引导作用,促使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低保观”,纠正群众对低保政策认识上的偏差,使主动申请低保,积极走出低保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形成自觉理解、积极配合、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2、要进一步健全城乡低保工作运行机制。要科学制定低保家庭收入核定体系,把收入核查与财产核实结合起来,定期对低保对象资产及收入情况进行动态核查;要进一步规范低保工作程序,健全完善低保申请、审核、资金发放、档案管理等制度,要开辟“绿色通道”,对那些急需救助的困难群众要特事特办,及时办理;要重点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健全低保评议、公示、定期走访检查等制度,严格实行奖惩问责制度,严肃追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甚至徇私舞弊现象,杜绝“人情保”、“关系保”,使低保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要按照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的原则开展工作,符合条件的要及时纳入救助范围,收入发生变化但仍在低保线以下的要及时增发或减发低保资金,分类实施;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退出,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3、要把帮扶放在与救助同等重要的位置。从长远来看,救一时不如救长远,救助与帮扶必须一同抓。县、乡(镇)人民政府和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着重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培训,特别是就业再就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创业技能,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心,积极就业再就业,脱贫致富,最终走出低保。

4、要进一步加强基层低保工作平台建设。县、乡(镇)政府及职能部门要根据低保工作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基层服务机制,充实人员力量,落实工作经费,解决基层有人干事,有钱办事的问题,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人社部门、民政及残联等整合,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搭建起运转高效的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平台。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篇2:关于视察全县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9月中旬,县政协组织开展了全县城乡居民自来水饮用安全情况的视察活动。视察组实地察看了各镇自来水取水口、净化设施、管网建设情况,在各镇召开有分管负责人、自来水厂负责人、社区(行政村)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召开有水务、环保、物价等10个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汇报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城乡居民自来水安全饮用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就视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水务等部门的辛勤努力下,我县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争取项目资金3012万元,新建规模自来水厂3座,小型水厂8座,对规划内的4座自来水厂实施管网延伸。通过项目实施,日供水能力增加2.8万吨,解决饮水安全人数9.5万人,项目区受益人口18.6万人,全县自来水覆盖率64%。

1、自来水厂数量。现有自来水厂(或自来水供应点)36座,其中含城1座,运漕2座,清溪、仙踪、陶厂、铜闸、昭关各3座,林头8座,环峰10座。

2、自来水厂经营体制。国有1座(含城自来水厂),镇集体2座(林头镇自来水厂、运漕镇自来水厂),其余皆为通过企业改制、招商引资等形式,以私人经营为主的自来水厂。这些企业中,大多数没有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未通过环评,没有办理物价收费许可证。

3、自来水水源地。清溪庵泉自来水厂和仙踪姚庙自来水厂以地下水为水源,陶厂司徒供水点以山洞泉水为水源,其余水厂均以境内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为水源。

4、水质状况。我县大部分水厂的取水点易受丰枯水期影响,水源水质不稳定,部分水厂水质检验合格率较低。

5、入户费用及水价。城乡居民自来水入户初装费:含城自来水厂750元/户,其余水厂在800元/户—1600元/户之间,项目区内享受政府补贴的农户入户费为300元左右;城乡居民自来水水价收费标准在1.3-2.2元/吨,但大多数私营水厂采取水费最低包月制,在限额水量内,月收水费6-10元。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水源地保护、管网设施等十分脆弱,城乡居民安全、卫生、稳定的自来水需求与自来水供应能力严重不足、供水水质较差的矛盾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源水质难以保证。

2、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3、经营体制风险增大。

4、部门监管服务不到位。

5、应急备用水、电源缺乏。

三、意见和建议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城乡居民自来水安全饮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体现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各级党委、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议县成立城乡居民自来水安全饮用工作领导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超前规划,专题研究,加大投入,落实责任,真正把关注民生的大事落到实处。要强化城乡居民自来水安全饮用工作的领导。城乡居民自来水安全饮用工作涉及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分属不同的县领导分管,建议县政府确定一名负责人,对相关部门进行统筹协调与领导,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加大工作考核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和县相关部门要全程关注各类自来水厂生产经营状况,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安全运行。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针对目前全县自来水厂小、散、多、乱的现状,结合“十二五”规划,因地制宜,重新编制县城和各镇自来水厂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布局,对自来水的供水规模,取水口的设置,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网建设等规划设计到位,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规范审批程序,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严格限制小水厂上马,按照一镇一厂或区域分布的原则,整合现有小水厂资源,扩大规模经营,提高运行质量。

3、落实措施,保护水源。一是强化宣传,增强水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安全饮用水卫生标准知识和水源地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意识,增强全社会对水源地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保护水源地,爱护水源地的浓厚氛围。二是改变陋习,减少对水源地的污染。结合新农村建设,认真做好“三清、三改、三整顿”工作,引导城乡居民改变垃圾乱扔、污水乱倒等陋习,提高城乡居民的文明卫生素质;对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实施无害化处理;积极控制农业生产对水源地污染,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积极争创生态县、镇、村,以项目为支撑,加大污染面源整治。三是实行上下联动。县政府要与市有关部门协商谈判,减少巢湖水对我县境内水源的污染,严格限制市工业园区工业污水未经过有效处理对清溪河直接排放。四是严格执法,达标排放。严禁取水上游及周边的项目进入,取缔对取水口水源有影响的养殖业,对所有取水口的水源进行环评。在各工业园区建立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做到达标排放。长久之计,要努力做到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工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4、加大投入,硬化设施。健全以政府投资为导向,其他各方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县水务局、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县镇两级要落实好配套资金。加大县镇自来水设施更新改造和管网建设力度,项目资金投入要科学合理,掌握平衡,兼顾各方,三种体制一视同仁。含城自来水厂要不断拓宽思路,对老城区管网实施改造,要改造水处理系统,或就地更换水泵、变压器,增建3000立方米左右的清水池,或采取土地置换,引进社会资本等形式易地重建水厂,一步规划设计施工到位;尽快建设含城第二水源,从长远发展来看,可考虑直接从长江取水。镇级自来水厂要合理配置资源,对散、乱、小的不达标的水厂实行关停并转,对经营状况困难,一时又难以撤并的小水厂,县财政要给予适当的扶持,改变落后的供水设施和设备,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5、强化管理,提升服务。县、镇各类自来水厂要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对员工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改善服务质量;要改善供水条件,降低水损率,减少浪费,节约成本,提高效益;要配齐消毒、检测设备,制定一套完善、科学、合理的安全供水机制,要加强对机房、水源地、净化池等重点区域安全保卫,确保城乡居民自来水饮用安全。

篇3:关于视察全县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1. 团员青年和团干部基本情况

察雅县共有13个乡 (镇) , 村级建制整合后全县共有138个村 (居) 委会, 其中135个村委会, 3个居委会;一类村 (居) 有9个, 二类村 (居) 有20个, 三类村有109个。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基本情况有如下几点:一是团员青年分布不均, 团青比例失调;二是团干部配备情况也不理想, 13个乡 (镇) 中, 专职团干部数量为零, 大部分基层团干部由乡 (镇) 负责人兼任, 部分乡 (镇) 因团干部工作调动, 至今没有配备团干部。

2. 基层团组织现状

察雅县没有独立的团组织, 为工青妇合署办公, 共青团基本组织不健全, 基本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基层团组织基本呈现出“有组织有团员”、“有组织无团员”、“有团员无组织”等三大特点。同时, 由于客观原因, 地方党政部门对基层团组织的根本职能缺乏必要了解, 通过调查发现, 近80%的党政部门认为团组织对社会稳定的推动作用一般, 近60%的乡 (镇) 负责人认为没有必要成立基层团组织。

3. 基层团工作开展情况

在针对“基层团工作开展情况”而进行的调研中, 通过紧密围绕“基层团工作开展难度”及其原因, 基层团工作开展频率以及主题, 基层团工作开展过程中地方领导重视程度、群众支持程度, 详细地调查了地方开展基层团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视程度。

二、存在的问题

1. 基层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在调研中, 发现察雅县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综合素质较好, 思想政治意识过硬, 文化知识水平较高, 基本业务能力扎实, 在当地干群中有着很好的威望, 但这部分干部所占的比例较少, 大约为15%左右 (以13个乡镇为统计单位, 下同) ;第二层次有着一定的政治觉悟, 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 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 能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较好地开展基层团工作, 这部分团干部综合素质一般, 所占的比例较大, 约为65%;第三层次的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存在很大问题, 这部分团干部政治意识淡薄, 文化知识水平较差, 对基本业务不熟悉, 缺乏自主开展团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达不到团干部的基本要求。

同时, 在察雅县基层团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对团组织认识不足, 对团工作热情不高, 认为团的工作没有硬指标、硬任务, 是空的、虚的, 干不干都无所谓, 干好干坏都一个样, 在开展基层工作时, 照葫芦画瓢, 缺少主见, 思路狭窄, 创新意识不足。

2. 基层青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通过调研发现, 农牧民青年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 不懂汉文, 文盲比例较高, 不看书、不读报, 对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际国内大事不关心、不了解, 思想观念陈旧。同时, 由于信息化建设力度还不到位, 上不了网络、看不到电视、听不到新闻的现象比较严重, 部分农牧区青年受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和旧思想观念的束缚, 宗教的消极影响较深。依赖心强, 进取心弱, 容易满足现状是基层青年的一个显著特点。

3. 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不到位

组织建设不到位、思想引领不显现, 成长成才服务体系不完善, 这是察雅县各级团组织所共同存在的问题, 这也是察雅县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不到位的主要原因。由于客观原因, 团区委、团地委缺乏对基层团组织的业务指导, 缺乏对基层团干部的业务培训, 上级部门在深入基层了解工作时, 只限于听汇报、看简报, 平时只注重安排工作, 缺乏监督指导, 无法有效地为基层团组织解决实际难题。

县、乡 (镇) 、村 (居) 团组织不健全, 基层团干部业务不熟悉, 基层团工作开展不及时, 基本活动经费不到位, 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团员青年感受不到团组织带来的温暖和福祉, 对团组织不认可、对参与活动不积极, 基层团组织在团员青年中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对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开展的思考

1. 加大培训, 做到“一个提高, 两个正确引导”

⑴加大对基层团干部培训教育力度, 提高业务技能及为团员青年服务的能力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由于特殊的区情、县情和乡情, 在西藏, 各级团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基础, 也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加强业务技能学习。掌握基本业务技能, 了解团历史, 掌握团工作理论, 学会团工作的方法, 教育基层团干部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热爱共青团工作,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前提。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向心力尤为重要, 致富带头人, 有号召力的干部更能团结和凝聚广大团员青年。加强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学习, 拓展知识面, 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

只有不断加强学习, 逐步增长本领, 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团员青年服务, 才能更好地得到广大团员青年的认可。

⑵加大对农牧民青年尤其是农牧民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正确引导他们淡化宗教的消极影响

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 信教的农牧民青年占有很大的比例。做好农牧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开展反分裂斗争, 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牧区青年特别是农牧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尤其是结合西藏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切实把农牧民青年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 帮助他们学习时政, 认清形势, 自觉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要把广大农牧民青年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增收致富, 引导到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上来, 引导农牧民青年崇尚科学、崇尚文明, 逐步淡化宗教的消极影响。

⑶加大对寺院僧尼的教育培训力度, 正确引导他们做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公民

寺庙始终是我们的重要阵地, 基层团组织要配合地方政府深入做好寺庙僧尼工作, 在僧尼中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开展党的宗教政策、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和法律的教育培训。扩大沟通渠道, 借助我们的优势, 把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寺庙僧尼中, 教育、引导寺庙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特色道路、西藏特点相适应, 引导他们做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典范。要把宣传教育同关心关爱结合起来, 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察雅县, 具有宗教思想的农牧民青年所占的比例相当大, 做好爱国爱教教育, 做好寺庙工作, 对具有宗教思想的青年也有很大的正面引导作用。各级团组织要把团建和团工作延伸到各个层面的僧尼中, 将团工作战线拉长, 做到哪里有青年, 哪里就有团工作和团组织。

2. 构建成长成才服务体系, 发展青年就业创业中心, 做好“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和“争取青年”三项工作

新时期, 团员青年有着新的特点, 新的诉求, 基层团组织要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必须构建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 最大程度上地吸引和引导青年。在现阶段, 构建就业创业中心, 壮大就业创业队伍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基层团组织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为农牧区青年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 给予就业创业的扶持和服务。要引导农牧区青年从事服务业、旅游发展业, 培养服务业行家里手, 将农牧民青年从传统的、单一的经济形势中拉出来。

3. 强基固本, 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深入推进基层团工作开展

基层团组织是与农牧民青年最直接、最密切联系的基层组织, 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因此,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基层团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部分, 要按照“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要求, 深入扎实地实施强基固本工程, 巩固基层团组织体系。

村 (居) 团组织负责人进“两委”工作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团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 坚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及时了解基层团组织的工作, 关心基层团干部, 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要多鼓励、多支持, 增强基层团干部“自尊、自信、自强”精神, 使基层团干部充满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层团组织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 要结合新时期团员青年的新特点和新诉求开展好基层团工作, 要切实发挥好“组织、引领、联系、动员、宣传、维护、服务团员青年”的作用, 把广大团员青年团结、凝聚起来, 使他们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和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基层团组织要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 要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更好地引导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走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 为“小康察雅、平安察雅、和谐察雅、生态察雅”的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贡献青春才智。

参考文献

篇4:关于视察全县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关键词】喀什地区民政局;城乡低保;困难群众

当前,切实做好低保工作,是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在城镇涉及下岗失业人员、无业人员,在农村涉及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安排好了,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党和政府的帮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就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做好低保工作,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解决得不好,就有可能引发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

一、喀什地区城乡低保及发展概况:

喀什地区辖11县1市,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人口403.69万,其中农业人口311.6万,截至目前全地区共有7.6万户21.1万城市困难人群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占全区城市总人口的22%。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困难群众有16.2万户,50.45万人,占全地区农业人口的16%。

喀什地区低保于1998年在喀什市和泽普县开展试点,1999年在全区全面铺开,城市低保人数范围由1999年的7721人扩大到如今的21.1万人,年需保障金由最初的460.6万元增加到目前的5.95亿元,人均每月补助从最初的49.7元提高到目前的225元。农村低保2007年7月1日按照“低标准、广覆盖”的要求,年需保证金由最初的1.35亿元增加到目前的6.83亿元,人均每月补助标准由最初的22.3元,上涨到目前的107.3元。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成就:

(一)不断加强城乡低保基础建设。

(1)完善了低保组织体系。地区、县、街办(乡镇)三级普遍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城乡低保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全地区低保工作。地区民政局设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心,各县(市)民政局普遍设立最低生活保障办公室,配备工作人员3-5名,通过与地区劳动局沟通,为各乡、街办解决了172名低保公益性岗位,初步形成了有专人负责低保工作的城乡低保工作体系,确保了城乡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培训基层低保队伍建设。喀什地区坚持推行低保属地化管理,把社区、村(居委会)作为城乡低保工作的落脚点,通过社区、村(居委会)作为城乡低保对象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依托社区、村(居委会)开展困难居民家庭状况普查,进行低保初审、动态管理等工作。

(二)不断提升低保规范管理水平

(1)加强了低保法规建设。喀什地区结合低保工作实践,不断完善各项低保政策制度,出台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先后制订了《喀什地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喀什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喀什地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管理暂行办法》、《喀什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管理暂行办法》、《喀什地区低保量化考核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乡低保政策、制度体系,推进了城乡低保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2)规范了低保工作程序。喀什制订了地区、县(市)、街办(乡镇)、社区(村、居委会)四级低保工作流程,明确了各级工作职责,使低保工作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喀什地区围绕《低保量化考核标准》按照制定科学化、申报审核程序化、审批过程公开化、资金发放社会化、低保对象管理动态化,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要求,狠抓了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严格进行家庭收入和财产调查,规范申请、审核、审批和资金发放程序,保证困难群众随时申请,随时审核,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3)强化动态管理。喀什地区在低保工作上注重把握动态管理的两个环节:一是全面落实低保对象定期核查制度,对低保对象定期复查。二是在采取不定期的抽查和每季度一次的全面集中核查中2012年,各县(市)通过认真开展全面集中核查,共核查清理城乡低保对象70069人,占城乡低保人数的9%,其中城市低保对象8501人,农村低保对象61568人,对在核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严惩,初步形成了低保对象能进能出,低保标准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基本实现了“分类施保”和“应保尽保”,有效维护了喀什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贫困群众切身利益。

(三)积极开展实施了社会救助资金现金发放。

城乡低保资金都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高压线,为确保城乡低保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发放到城乡弱势群体手中,切实加强城乡低保资金的监督管理,喀什地区在民政、财政设立了专门的账户,实施封闭运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摊派、拖欠、搭车收费现象的发生,充分保障了低保对象的权益。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经过多年的探索努力,喀什地区城乡低保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在城乡低保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保障员编制、工作经费、交通工具。地、县(市)民政部门管理着全区71.5万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城乡低保对象,民政工作任务和工作量的成倍增长与各县(市)、乡镇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少(乡镇民政干事专职不能专用)、经费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基层民政工作严重“缺位”,尤其是2012年1月1日起,所有的民政社会救助资金全部以现金形式发放。

建议:为确保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能在基层真正贯彻落实,改善工作条件,解决人员编制和交通工具,保障工作经费。

(二)解决低保工作人员特殊津贴或信访津贴。低保工作人员既要面对面接触大量有传染病的特殊困难群体(如艾滋病、肺结核、肝炎等),并且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45号)文件要求,还肩负着处理信访接待职责。喀什地区民政局低保中心仅2012年截至目前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00余人(次)。与此对应的是只有处理信访接待责任、义务,没有相应的权益和岗位津贴,导致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对有传染性的特殊困难群众存在推诿,对信访事件不积极,不重视。

建议:文件规定解决低保工作人员特殊津贴或信访岗位津贴。

参考文献:

[1]李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

[2]曹海兵、刘建中、陆骏骅.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江海纵横.2006

篇5:关于视察全县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3月上中旬,县政协组织全体负责人及部分委员,开展了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视察活动。视察组通过看现场,听汇报,座谈研讨,了解和掌握了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基本情况,找出了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成效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广播电视工作基础扎实,事业活力增强,对内对外宣传成果丰硕。2009年,县广电局荣获全国县级广播电视系统百家先进局(台)称号,广播电视外宣稿件名列全省前茅,其中在中央电视台发稿量超过了全省五个市级台,在巢湖四县一区遥遥领先,县广播电台荣获全省广电系统宣传突出贡献奖,节目创优工作进入全省县级台先进行列。

镇村广播自2007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激励政策支持下,各镇掀起了新一轮“广播村村通工程”热潮,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建设步伐加快。截止目前,全县8个镇96个行政村、21个社区,共安装广播喇叭1534只,绝大多数行政村实现了无线传输覆盖,广播通播率和覆盖率均达100%,常响率70%以上。农村广播在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计划生育、防汛抗旱、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县网络公司投入1200万元用于农村有线电视建设,全县有线电视用户4.5万户,行政村有线电视覆盖率83.40%。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较为迅速,截止目前,共转换数字电视用户1.1万户。县网络公司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荣获省先进集体称号。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广播工作出现滑坡。一是思想认识上有偏差。随着电视的普及及电话、手机、网络的发展,信息传媒的增加,农村广播作用相对弱化,镇村干部对广播常响率的要求有所放松,少数群众有人为损毁广播设施现象,极个别镇广播常年不响。二是镇广播站岗位缺人。许多镇广播站负责人没有实际到位,兼职的同志力不从心;部分镇广播站专职人员不熟悉业务,责任心、事业心不强,遇到邻频干扰等技术难题无从下手。三是广播设施管护不到位。虽然有的镇采取“以钱养事”办法进行管护,但实际效果不理想,许多广播喇叭损坏后,不能及时维修。四是农村广播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绝大多数镇停办了自办节目,加之广播的播出时间不太合理,播放内容没有针对农村听众群体的需求,实际播出效果不太理想。

2、农村有线电视到户率不高。一是农村用户较为分散,架设线路长,施工难度大,运行维护成本高,投资回收慢,网络公司企业化运作考虑成本,加上省安广网络公司投资方向有所改变,不向偏远山区延伸,这些地方居民想安装有线电视十分困难。二是非法安装卫星接收器现象屡禁不止,对有线电视的安装使用冲击较大。三是一些经济落后地方,群众考虑到收视成本,不愿安装有线电视,有的觉得不划算,报停户有所增加。四是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后,虽然收视费有所增加,但网络改造建设费用加大,同时,每户免费配置一台机顶盒,使得公司成本投入加大,但仍难以满足两台以上电视机用户的需要。

3、县级广电事业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一是编制滞后,人才短缺。原先核定的编制现在不适应,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县编委根据当时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工作任务需要,核定的“两台”编制人数,早已不能适应现在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及对内对外宣传形势的需要。现有的在岗人员不够使用,如电视新闻部现有记者6人(其中1人系借用,1人在行政村挂职),要完成一周五档新闻和一档“一周要闻”任务,急需增加记者;由于人员不够使用,昭关发射台、运漕转播台、播控机房等要害部位的值班人员只能在社会上聘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近年来,我县从社会上没有招聘到适合播新闻的男播音员,致使我县电视新闻没有男播音员出镜;广电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均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社会上招工的无线电爱好者,由于受编制、专业等限制,近二十年未引进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现这些同志均已年过半百,但却无年轻的同志前来接班,这些同志退休后,广电部门的技术维修和安全播出工作将受到一定影响。

二是投入不足,设备落后。广播电视既是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又是一个高投入、重装备行业。如摄像机,市台一般每台在20万元左右,省台的摄像机均在60万元以上,而我县最好的一台摄像机才8万多元,一般的只有3万元。现有的10台摄像机,有6台已超过使用寿命。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的设备购置维护费偏少,连一台摄像机都买不来。因为设备落后,造成我县报送的新闻清晰度不够、画面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对外宣传工作。

三、对进一步推进我县广电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县级广播电视直接面向农村和广大农民,担负着把党和政府的声音送到千家万户的重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我县跨越式发展进程,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县、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广电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应有作用。

1、要高度重视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县委、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指定新闻发言人,适时发布经济社会新闻,增加新闻源;各镇、各单位要重视和支持县“两台”记者的新闻采访;县广播、电视台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要适度增加批评性报道,尤其是对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反面典型进行公开曝光,增强舆论监督效果;县广电部门要加大对外宣传和节目创优力度,继续保持在全市、全省领先态势。

2、要大力加强农村广播工作。各镇要认真贯彻含办发(2006)38号和含办发(2008)17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农村广播工作。一是要创新管护体制。制定和完善农村广播各项工作制度,加大检查考评与奖罚力度,确保常响率达到95%以上;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广播的正常运转和广播设施的更新、维护;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配备专职广播站负责人,落实广播站从业人员;县广电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每年都要举办采编播、设备保养与维护等专业技术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镇村广播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四是要发挥广播作用。各镇要开办自办节目,合理配置广播喇叭播放点,确定科学的播出时间,精心播放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用好用活农村广播。

3、要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化建设步伐。积极争取省网络公司对农村有线电视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加快推进有线电视的覆盖和数字化转换,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要加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政策的宣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我县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快速发展。

4、要着力解决县级广播电视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一是解决人才短缺难题。县人事编制部门要根据我县广电事业发展的需要,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并赋予一定的用人自主权,帮助他们从乡镇或社会上选调专业对口人才,尤其是一线记者和技术人员,可从事业身份人员中选调;打破条条框框限制,不拘一格地选拨急需的电视男主播人才,提高电视新闻画面的和谐度与质量;当前还要解决借调人员的身份问题,使他们能够安心从事本职工作。二是增加对广播电视建设的投入。县广电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增加广告收入,开源节流,增强发展后劲;县财政要增加广播电视宣传和设备技改资金,夯实县级广播电视基础,确保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转。三是制定广播电视外宣奖励政策。适当增加奖励幅度,提高“两台”记者向上级台发稿积极性。

篇6:关于视察全县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高度重视,组织有保障。各乡镇都把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纳入乡镇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年度重要工作重点研究、重点安排、重点落实。一是严格按照落实“三个一”领导机制的要求,成立了由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任组长的计划生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全县创建工作任务的日程安排,每月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创优工作,严格实现分工负责制,确保了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二是成立了由计划生育专业工作组和联村工作组相结合的工作队伍,专业工作组重点抓服务,联村工作组重点抓质量,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是与村(居)委会、村计划生育专干签定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坚持“一票否决”制度,全面落实了村级组织管理责任。四是针对计划生育创优工作制定单项考核办法,并将作为各级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与工资挂钩、与奖金挂钩、与评优树模挂钩、与干部使用挂钩,及时兑付村计划生育专干工资,全面落实奖惩制度,有效调动了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安排专项经费,严格贯彻执行计划生育优惠奖励政策,有力保证了创优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营造氛围,宣传有实效。各乡镇始终把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经常性、长期性工作来抓,不断丰富手段、拓展范围,营造了良好的创优工作氛围。一是利用人口学校、计划生育工作活动室等阵地,认真组织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计划生育政策、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保健等知识培训。二是利用计划生育专栏、黑板报、知识手册、永久性宣传标语、明白纸、资料袋等方式向群众特别是育龄妇女宣传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及计划生育知识。三是利用季度“三查”、“5.29”、“7.1”等时机,组织召开计划生育知识座谈会,开展创优知识竞赛活动,增强了群众特别是育龄妇女学习计划生育知识的积极性。四是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生育关怀行动”、打击“两非”等活动,广泛宣传新婚育观念、国家养老救济、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等内容,引导群众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逐步形成健康积极的婚育思想。五是及时总结县、乡、村各级在开展创建工作中的好做法、新经验,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进行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工作氛围,严格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开展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正在成为各级各部门及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加强服务,质量有提高。各乡镇坚持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完成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指标任务。一是加大“三查”服务力度,建立“三查”重点服务对象台帐,将服务对象落实到乡镇、村组干部和中心户长人头,采取到户登门的方式提供知识服务,就近就好的方式提供检查医疗服务,“三查”率明显提高。二是采取一对一、一盯一的方式,加强对手术对象的教育、引导和服务,手术及时率有新提高,有力消除了低生育水平反弹的隐患。三是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视察中没有发现早婚早育、违法生育等现象。四是采取选点示范的方式,开展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完成了“两室一校”规范化建设,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健全了村民议事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初步形成了“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基本实现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

(四)强化建设,基础有迈进。在队伍建设方面,各乡镇均按要求配备了计生助理员,各村均按“县补助,乡聘管,村使用”的模式配备了村计生专干。在阵地建设方面,乡镇计生阵地均达到了“五有”,即有办公室、有微机、有资料柜、有辅助设备、有工作制度;村计生阵地均达到了“五个一”,即有一间办公室、一套办公桌椅、一个档案柜、一个宣传公示栏、一套制度,使基层计生阵地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网络建设方面,初步建成了以县计生服务站为龙头、乡镇计生服务站为中心、村计生服务室为基础的计生技术服务网络。在档案建设方面,实行统一档案盒、统一档案标签、统一档案目录、统一装档时间的“四统一”管理。同时建立了育龄妇女信息、流动人口信息、农村奖励扶助信息等系统。

二、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计划生育工作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状态,部分乡镇领导、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干部思想存在一定程度的松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关于视察全县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相关文章:

供热工作视察报告07-01

领导视察工作的简报08-19

关于申请低保的报告08-13

领导视察报告范文05-29

纺织工业发展视察报告11-17

视察工作范文05-17

政府视察工作汇报07-27

人大视察林业工作汇报02-08

欢迎领导视察工作07-04

邮政视察工作总结07-26

上一篇:县节能减排前景分析下一篇:一年级班训班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