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翻译题练习

2024-05-10

高考翻译题练习(精选8篇)

篇1:高考翻译题练习

6.函数f(x)=log2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________.

解析利用零点存在定理求解.因为f(1)f(2)=(-1)・<0,所以由零点存在定理可知零点所在的区间是(1,2).

答案(1,2)

7.下图是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

解析由框图的顺序,s=0,n=1,s=(s+n)n=(0+1)×1=1,n=n+1=2,依次循环s=(1+2)×2=6,n=3,注意此刻3>3仍然否,所以还要循环一次s=(6+3)×3=27,n=4,此刻输出s=27.

篇2:高考翻译题练习

8.已知四棱锥V-ABCD,底面ABCD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VA⊥平面ABCD,且VA=4,则此四棱锥的侧面中,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________.

解析可证四个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面积S=2××3×4+2×3×5=27.

篇3: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的“审”

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 除了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信、达、雅”以外, 还须辅之以“审、切、译、连、补”。其中“审”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至关重要, 而“审”主要是针对句中的文言现象。

一、文言句式

文言文中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和省略句。复习时, 考生必须对各种句式的特点心中有数, 考试时才能熟练应对。如:

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 常不见听信。 (2010·江苏)

译: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高官大臣, 经常不被听从信任。

入嵩山, 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 乞其术, 师事之。 (2010·山东)

译: (申甫) 进入嵩山又遇到了孩提时见到的道人, 请求 (学习) 他的本领, 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殓以嫁时之衣, 甚矣吾贫可知也。 (2010·江苏)

译:用出嫁时的衣服 (给她) 穿上入棺, 我的贫穷超乎寻常, 就可以知道了。

以上三例, 第一例“见+动词”是被动句的标志。第二例省略主语。第三例中有两个特殊句式, 前句是介词结构后置, 而后句则是主谓倒置, 因而在翻译时, 需要引起考生特别注意。

二、词类活用

在文言文翻译中, 词类活用考查较为普遍, 其中考查较多的是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如:

母徐衣其女衣, 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2010·天津)

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 衣袖里藏着锋利的刀走向鱼池呼唤鱼。

要翻译好这个句子, 必须弄清“衣”“袖”的意思, 细审一下“衣”“袖”皆是名词用作动词, 衣——穿;袖——衣袖里藏。

词类活用在一定语境中是有其规律性的, 根据它们在句中的位置, 可以快速判定是何种用法。当然, 这是建立在学生对文言文知识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积累, 否则, 一切还要从头再来。

三、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的考查近几年在文言文客观题中时有出现, 且以古今异义的复合词出现, 20O4年已运用到文言文的翻译中来。如:

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 意其可用也, 请于朝, 留戍安吉。 (2010·辽宁)

译:赵良淳见吴国定情绪激昂地高谈阔论, 料想他可以任用, 向朝廷请示后, 留下他防守安吉。

句中的“慷慨”一词, 译为“情绪激昂”, 高中语文课本《五人墓碑记》中“慷慨得志之徒”意思即为“情绪激昂”。

所谓古今异义词, 主要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 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被会忽略的词。这种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类: (1) 词义扩大; (2) 词义缩小; (3) 词义转移; (4) 感情色彩变化; (5) 名称说法变化。

四、固定结构

固定结构也是一个考查点, 主要考查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有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

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 浙民已困, 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2008·全国I)

译: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 浙地人民已经困乏, 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句中“莫若”意思是“没有……比得上”“不如”。

以敬父而见罚, 得无亏大化乎? (2008·北京)

译:因敬爱父亲而受罚, 这样恐怕会有伤教化吧。

句中“得无……乎”可译为“恐怕……吧”“该不会……吧”。

忽略了固定结构, 往往会理不顺句意, 译不准句子“大意”, 更谈不上字字落实了。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些固定句式在复习的时候应让学生认真积累。如“无乃……欤”“其……也”等。

篇4:高考翻译题练习

从近两年的高考命题来看,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将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试题的考查点之间不但有内在逻辑联系,而且彼此间有层进关系。也就是说,如果题目有两问的话,前一问的解答往往是后一问解答的前提或基础,后一问的解答也往往是前一问解答的跃进或深入。(2)试题的测试材料不只限于选用诗词,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散曲也应该可以作为测试材料。同时试题的考查点具有带动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对领悟和分析能力的考查将进一步加强。基于此,我们特命制15道练习题,以作备考之用。

【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1)本诗以通俗的语言刻画出一个极端贫苦的山中寡妇的形象,请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通过塑造这个山中寡妇形象,要说明什么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1)“子规”是杜鹃的别名,它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中一种常见的意象,经常表达什么情感?这首元曲中的“鱼雁”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曲中写了哪几个“景”?分别起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夕酒醒

皮日休

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注]蛮奴:是皮日休的自称。在宋代以前,男女尊卑,皆可自称“奴”。酃醁:酒名。

(1)诗的第二句写诗人一觉醒来,“翠炉”的酒气仍然扑鼻,“馀香”诱人。这个细节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第一句中“蛮奴”前面加一“醉”字,对于全诗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诗的第二联描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的形象,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第二联这两句诗前人十分称道,被认为是齐梁以来所未有过的佳句。试结合这两句的景象描写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卢挚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注]凉州,即凉州曲。本唐天宝年间乐曲,多表现边塞题材。

(1)本曲首句与末句都是写景,但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锦瑟”句与曲中哪句相照应?首句中的“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全诗来看,首句在写“月”时加一“凉”字,有何意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句说“越中山色镜中看”,“镜”指什么?这样写表达出什么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1)诗的后四句,诗人一口气写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四个人物,这在同类唐诗中是不多见的。请对这四个人物形象加以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三句,描绘了山家所居的自然环境,请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些意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孤琴候萝径”这句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1)结合本诗有关诗句的内容简要分析本诗中采桑女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刻画采桑女形象时,将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结合诗句分析这一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首散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越调]小桃红

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杨果是由金入元的诗人,金亡五年才出来做官。

(1)“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三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的结尾中,“司马泪痕多”一句是从两句诗化用而来的,二者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残

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1)分析首句“又是春残也”中“又”的妙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诗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堪称佳句,分析这两句佳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尽

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1)诗句一开篇,诗人就反复渲染一个“醉”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两句,诗人是如何将物境、心境与身境三者结合起来抒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一首散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

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日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1)这首元曲,“南吕”是________,“一枝花”是________,“春日送别”是_______。

(2)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评价这首元曲“语极俊丽”,试结合第一、二句对这一特点进行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散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汤式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逢窗自叹飘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1)此曲首二句是怎样写游子与故乡的遥隔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中是如何通过鼓声、浪声、钟声描写诗人的心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一首散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1)本曲是如何通过对秋夜的描写来体现“词密曲疏”的特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中末尾写“夜凉,枕凉”,诗人连用两个“凉”字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她鬓发焦黄,面容憔悴,穿着苎麻织的粗布衣裙。战祸夺去了她的丈夫,她只好孤守着破旧的茅屋。桑柘废了、田园荒了,她还要缴纳各种赋税。统治者的盘剥使她过着非人生活,吃野菜,舍不得去根;烧生柴,等不得晒干。(2)这个寡妇的形象有很强的典型性。她概括了唐末广大农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情形。她的遭遇还说明造成农民不幸的原因乃是连年不断的兵乱和无孔不入的赋税。通过这个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的强烈抗议。

2.(1)忧愁忧思或悲凉凄清。“鱼雁”指书信。(2)有三处写景。即“子规啼”、“柳絮飞”、“双燕斗衔泥”。“子规啼”引出了“不如归”的思乡念头,由写景转入叙事,自然连贯。“柳絮飞”既是暮春实景的特写,让人触景生情;又比喻游子的身体因思乡而瘦削,渲染了忧愁的气氛。“双燕斗衔泥”写的也是暮春实景,同时又反衬游子离家在外的情景,暗示人不如燕,燕子还可有家有亲人,而自己却孤身一人。

3.(1)这个细节,不仅写出了酃醁质量高、香味历时不散的特点,而且点出了诗人嗜酒的癖性。在古代,不得志的正直之士,往往和酒结下不解之缘。这里,诗人虽只暗示自己嗜酒,但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愁。(2)既刻画了诗人畅饮至醉的情怀,又表明酒质实在醇美,具有一股诱人至醉的力量;这“醉”字还为下文的“醒”渲染了醉眼蒙眬的环境、气氛。

4.(1)目的是说自己空有才学,不能凌云展翅,占枝高鸣,反而落了个异地依人、他乡为客的境地,犹如这鹤投孤屿、蝉过别枝一般。(2)从写景角度而言,诗人眼耳并用,绘形绘声,传神逼真,对蝉声的描写更有独到之处。不仅蝉有动势,而且声有特色:诗人捕捉的是将止而未止的蝉声,这种鸣叫有独特的声响和音色,能诱发读者的想象。一“曳”字用得新颖别致,摹状精确传神,前所未见。

5.(1)首句写良宵美景中与朋友重逢的喜悦之情,而结尾句则写相逢不久又要分别而内心惆怅的游客之思。(2)“按锦瑟”与首句“江城歌吹风流”相照应。“月满西楼”中的“满”字写出了月光皎洁明亮令人神清气爽,表现作者在这良宵美景中的喜悦之情。

6.(1)“月”前加一“凉”字,既写出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2)“镜”喻溪水。诗人这样写,表达出月光明洁、溪面平静、水色清澈的优美意蕴。

7.(1)诗的后四句,诗人将四个人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宛然在目,呼之欲出。令人不难想见,蚕娘喜获丰收,其内心之甜美;牧童和衣而浴,其性格之顽皮;“山翁留我宿又宿”,其情谊之深厚,加上“笑指”等词语的渲染,更把山翁的动作、情态、声音、笑貌及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进一步显现出来;而诗人“我”,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待言,其流连忘返的心情可想而知。(2)池塘里,蒲草森森,长得茂密繁盛,形成黑压压的一片;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香;一对对鸳鸯、鸂鶒,悠悠自在,嬉戏觅食,就如岸上的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前村后垄”到处都是一片翠色葱茏的桑树和柘树。

8.(1)诗人先后描绘夕阳西下、群壑昏暝、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归尽、烟鸟栖定等生动的意象。诗人借这些意象的描写,点明时间在暗中流动,渲染了越来越清幽的环境气氛。(2)这句诗,在整幅山居秋夜幽寂清冷的景物背景上,生动地勾勒出诗人的自我形象,使人如见诗人抱着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到来的情景。

9.(1)阴历二月,春风料峭,寒气袭人。采桑女凌晨即起采桑,可见多么勤劳。可她却无法使“桑芽”变成桑叶,更无法使蚂蚁般大小的蚕子马上长大吐丝结茧。而如狼似虎的里胥,早就逼上门来,催她二月交新丝。想到此,她手攀着柔长的桑枝,眼泪如雨一般滚下。诗人以一位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2)“手挽长条泪如雨”,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采桑女心中的忧虑事,再加上她愁听门外里胥催逼的声音,诗人把形态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10.(1)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是以冷反衬上文的闹,以孤独反衬上文的欢笑,冷热相间,悲喜交错,使悲者愈见其悲,孤独者愈形其孤独。(2)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句诗,但二者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白居易抒发的是“沦落天涯”之感,而本诗中抒发的则是深沉的兴亡之感。

11.(1)“又”字,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强了语气,强化了诗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并有笼盖全篇的作用。“又”字还与下面的“经年”相应,暗示这女子与情人离别,正是去年此时,故对物候变化特别敏感。(2)花、雨、人、燕,本是纯粹的“景语”,作者通过映衬、反衬,融情入景,把它们连缀成一幅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从而烘托出诗中女子忧思难解的内心世界,使“景语”完全变成了“情语”。这两句写得细腻深刻而委婉含蓄,对偶工丽而无雕琢之嫌,堪称佳句。

12.(1)诗人开篇反复渲染一个“醉”字,就把作者悼惜春光的哀痛心情揭示出来了。(2)涓细的水流载着落花漂浮而去,片断的云彩随风吹洒下一阵雨点。这正是南方暮春时节具有典型特征的景象,作者把它细致地描画出来,逼真地传达了那种春天正在逝去的气氛。不仅如此,在这一幅景物画面中,诗人还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那漂浮于水面的落花,那随风带雨的片云,漂泊无定,无所归依,不正是诗人自身沦落无告的象征吗?诗句中接连使用“细”、“浮”、“别”、“断”、“孤”这类字眼,更增添了景物的凄清色彩,烘托了诗人的悲凉情绪。

13.(1)宫调;曲牌;题目。(2)①这两句对仗工整,以诗入曲,借对仗艺术使这幅春景图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②叠词的运用,增加了音乐美。“丝丝”、“点点”两个叠词,既增加了音乐美,同时把春天特有的轻柔、甜美的韵味也透露出来了。③所描写的形象互相映衬。以风写杨柳,以显其风流,杨柳衬托风,以显其轻柔;以雨写梨花,以显其圣洁,梨花带雨,更显其清丽。风与杨柳,雨与梨花,相互衬托,相得益彰,使春天的景象更加鲜明。

14.(1)首二句分别从空间(一千里)和时间(数日程)上,极言游子与故乡的遥隔,抒发了诗人流离飘泊的失意怅惘之情。(2)鼓声频催,使人易生光阴蹉跎的感慨;而阵阵浪声,则使人产生“世途风波恶,人间行路难”的浩叹;山顶钟鸣,夜深人静,更激起凄凉惆怅的落拓情怀。诗人将鼓声、浪声、钟声声声逼人的效果表现得十分强烈,从而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愁思。

15.(1)作者写秋夜,摄取的对象很多,月、桂、风、霜、雁、砧等都写到了,但只作点染,并不铺展开来,虽繁多,却不拥挤,既能把秋夜的景象表现得充实,又能显示出一种疏朗的风致,体现了“词密曲疏”的散曲特点。(2)“夜凉,枕凉”,诗人连用两个“凉”字,既遥扣“秋夜”之题,又表现出作者心情的凄凉和客居异乡的孤独寂寞。

篇5:高考英语作文翻译专项练习

1 这所房子花了我一大笔钱。(cost)

2 昨天的大雨使得我们没能踢球。(prevent…from)

3 日本位于中国的东部。(lie)

4 在业余时间里,他专心致志的学习。(devote)

5 那个温和的老人拍了拍女孩的脑袋。(pat)

6 这本书值得一看。(worth)

7 你每天花多少时间上网。(spend)

8 我今晚给你打电话。(ring)

9 这部电影值得一看。(worth)

10 你最近收到过母亲的来信吗。(hear… from)

2).复合句专项练习

1 这是他看过的最有意义的一部电影。

2 带着一副眼镜的那个女孩是安。

3我对你所说的很感兴趣。

4 劳驾,请问我开车如何到电视台?

5 问题是我们如何得到未污染的水。

6 不论你去哪里我都跟着你。

7 他到电影院时,电影已经开始十多分钟了。

8 如果你缺钱,你可以乘公共汽车。(be short of)

9 从那时起我就想了解他从事什么工作。(wonder)

10 如果你听从我的劝告而努力学习,你考试就会及格。

3)句型专项练习

1 你们家乡气候怎样?

2 上星期我们就是在这所学校开的会。(It is +强调句+ that…)

3 到吃午饭的时间了。

4 她每天直到做完作业后才看电视。(not… until…)

5 和他谈这事无用。

6 我们刚一到,音乐会就开始了。(No sooner…than…)

7 对我们个人来说,关爱自身的健康非常重要。

8 她太兴奋了,那天晚上都没睡觉。(so… that…)

9 他去澳大利亚已经五年了。

10 她去美国已经三年了。(It is … since…)

4)被动语态专项练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

2 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伦敦举行。(hold)

3 全世界都踢足球。

4 这种纸是用木头做的。(be made from)

5 访问上海推迟了。(put… off)

6 这部小说已被译成英语。

7 前面的老路正在修。

8 古老的伦敦桥被推倒,并在美国重建。(pull down)

9 下月要建一家新的妇幼医院。

10 你星期天也被要求工作。(be expected to do)

5)综合练习

1 昨天他们用了大约三个半小时完成了那项工作。

2 孩子们学好英语和计算机也是很重要的。

3 上学期他学习不努力,结果数学考试不及格。(fail)

4 学生们对报告所讲的内容很感兴趣。

5 当他们到达电影院时,电影已经开始十五分钟了。

6 今晚我将给你打电话。(call up)

7 他们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对北京的气候已经习惯了。(be used to)

8 他们成功地执行了他们的计划。(carry out)

9 老师告诉我们这本小说值得一读。(worth)

10 一天一只狐狸想和公鸡交朋友。(make friends)

简单句专项练习

1 The house cost me a great deal of money.

2 Yesterday’s heavy rain prevented them from plying football.

3 Japan lies to the east of China.

4 He devoted himself to studying in his spare time.

5 The old gentleman patted the girl on the head.

6 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

7 how much time do you spend on-line every day?

8 I’ll ring you up tonight.

9 This film is worth seeing.

10 Have you heard from your mother recently?

复合句专项练习

1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movies I have ever seen.

2 The girl who is wearing a pair of glasses is Ann.

3 I’m very interested in what you said.

4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TV station if I drive a car?

5 The problem is how we can get water without being polluted.

6 Wherever you go, I’ll follow you.

7 The film had been on for over ten minutes when they got to the cinema.

8 If you’re short of money, you will probably go by bus.

9 I have wondered what he has been working on since then.

10 If you take/follow my advice and study hard, you will pass the exam.

句型专项练习

1 What’s the climate like in your hometown?

2 It is in this school that we had a meeting last week.

3 It’s time for lunch.

4 He doesn’t watch TV until he has finished his homework every day.

5 It is no use talking about it with him.

6 No sooner had we arrived than the concert began.

7 It’s important for us to be responsible for taking care of our own health.

8 She was so excited that she didn’t sleep that night.

9 It is five years since he left for Australia.

10 It is three years since she left for the United States.

被动语态专项练习

1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in 1949.

2 The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London.

3 Football is played all over the world.

4 This kind of paper is made from wood.

5 The visit to Shanghai has been put off.

6 The novel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7 The old roads ahead are being repaired now.

8 The old London bridge was pulled down, and rebuilt in the United States.

9 A new hospital for women and children will be built next month.

10 You will be expected to work on Sundays.

综合练习

1 Yesterday it took them about three hours and a half to finish the work.

2 It’s also important for children to learn English and computer well.

3 He didn’t work hard last term, as a result, he failed in his maths exam.

4 The students were very interested in what the reporter said.

5 When they got to the cinema, the film had already been on for fifteen minutes.

6 I’ll call you up this evening.

7 They have lived in Beijng for many years, and they have been used to the weather here.

8 They carried out their plan successfully.

9 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this novel was worth reading.

10 One day a fox wanted to make friends with a cock.

篇6:高考填空补充式连贯题练习

在下列语段中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文意贯通,表达贴切,不超过20字。

1、在美国,①。对于保养好的汽车,警察通常比较宽容。所以,很多美国人平时都把车子洗得干干净净,有些人还会上层蜡。这样即使你的车已严重超龄,警察也会因“这个人至少对车子还很爱惜”而放你一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车有凹痕或者碰迹,那车再干净也会招惹麻烦,因为凹痕或碰迹往往是警察决定是否开罚单的因素之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不要在车内后视镜上挂乱七八糟的东西,尤其是那种大大的骰子,这种东西会使警察觉得你想和他赌赌运气。仪表盘附近的储物箱也要整洁,那是放车辆证件的地方。如果储物箱像废物箱一样又脏又乱,在里面摸索半天才找到证件的话,警察会认为你是一个马虎的司机,而马虎司机最容易闯红灯和超速。

2、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3、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②,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4、,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5、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①,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有助于②。

6、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①,就以为满足。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②。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于弥补这个缺憾。

7、如何弥合社会信任链条,是摆在微博面前的现实问题。可供①。从现实情况看,市场化的手段在重塑微博公信力上是不得力的,于是人们便将目光聚焦在政府和社会上,而政府理所当然成为了首选。人们寄希望于制度建设的得力,呼吁加强法制和信息认证机制建设,完善微博的管理办法。②_______ _,于是,在这个时期,社会化的手段就成为治理微博乱象的“次优选择”。

8、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①________。当然,你听

参考答案

1、答案:①交通警察开罚单有时是看车行事的②除了做好表面文章外,车内也有讲究。[析:此题①是要求填写段内总领句,②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语段前后语意,善于把握有联系的、相同的或相反的内容。然后恰当地选用一些连接词。如:同时;同样的;相反;同……一样;……,而……;……,更……;不但(不仅)……,而且……;不只是……,而且是……;除……之外,也……;与其说……,不如说……;如果说……,那么……等等。]

2、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3、①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4、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

5、①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②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①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 ②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

7、①选择的力量无外乎三种——政府、市场和社会 ② 然而,制度建设始终跑不过互联网传播平台的飞速发展

8、①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②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的

9、①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③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10、①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②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 ③两相帮衬,俱著声名

11、①感觉桃花簇拥的美妙快感 ②在迷蒙的烟雾中亭亭玉立

12、恐怖主义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不愿意原原本本地报道发生在中国的恐怖袭击事件

13、中国政府将此事定性为恐怖事件

不愿承认这是一起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

14、昆明暴力恐怖事件伤者医疗费用全由政府承担

篇7:高考英语作文真题句子翻译练习一

(一)1.我英语学习方面有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我觉得记单词很难。另一个是当我讲英语的时候我总是紧张。

2.我真的希望你能给我些如何记新单词的建议。

3.另一个建议是给我们更多练习口语的机会。

4.我坚信在你的帮助下我们能够取得很大的进步。

5.为了避免这些冲突,我们应该对彼此友好。

6.在如此有竞争力与压力的社会,原谅与忘记也是一种美德。

7.我们应该多沟通交流与换位思考,而不是互相责备。

8.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而应试着考虑周全。我们必须学会冷静理智地处理冲突。

9.的确,我们的未来由许多事情决定,比如说机遇和他人的帮助。

10.但是我们自己的态度、决定与努力起着更为重要的决定。

11.因此,我坚信我们的未来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12.这些书有着许多优点。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可以发现广泛的话题,比如科学、文化与历史。

13.我认为,这些话题非常受我们学生的欢迎。

14.而且,随着课文附有很多漂亮的彩色图片,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

15.即使那些过去讨厌英语的学生也变得对这个科目感兴趣了。

16.然而,有些课文有太多对我们困难的新单词与表达。因为,我建议把他们换成更简单些的。

17.不久以前,我在我们学校举办的英语竞赛中取得了一等奖。在这我想和大家分享下我英语学习的经验。

18.我觉得参加英语角对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在英语角,我可以尽情地与老师同学们交流我们的生活和英语学习。结果,我的英语口语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19.写日记是我的爱好。它帮助我不仅使用学过的英语知识而且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

20.当我正在享受周边的美丽景色时,一些不雅观(不愉悦)的事情映入我的眼帘。

21.一对年轻夫妇在船上边吃边说而且笑得很大声,如同世界上只有他们。

22.更糟糕的是,他们吐痰甚至往湖里扔垃圾,完全无视旁边的标语“禁止扔垃圾”。

23.如果所有游客都像这对夫妇那样往湖里扔垃圾,湖就会被严重污染而且很快变成一个大垃圾箱。

24.我认为在公共场合我们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居住在更舒适更美好的环境中。

25.我知道你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地方戏剧。

26.我希望这次机会不仅使你开心,而且满足你对中国戏剧的兴趣。

27.我相信你能够知道很多中国喜剧的历史,这更能增加你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知识。

28.正如我们所知,书籍是知识的来源。通过阅读,我受益匪浅。

29.我们有很多种类的书籍可以选择去读,例如历史书籍、科学书籍、文学书籍等等。

30.但是我最感兴趣的是文学方面的书,尤其是名作家的。

31.一方面,可以帮助提升我的写作水平,并且开阔我的视野。

32.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我的生活并且提供很大的乐趣。

33.我发现老师们都很有耐心而且很用心。而且,我很享受班级友好的氛围。我决定好好利用这一点。我好好学习并且和老师同学好好相处。

34.无论任何时候我有困难,他们都随叫随到。没过多久,我成为了班上的前几名,这极大地增添了我的自信。

篇8: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如何踩准得分点

文言文翻译到底有哪些要领呢?归纳起来大致为以下五点。

一、“一原则”,即“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衡量文言文译文好坏的标准是“信、达、雅”。简单地说,“信”就是要准确;“达”就是要通顺;“雅”就要有文采。文言文翻译应该准确而流畅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即必须做到“信”和“达”(“雅”是较高要求)。而要做到“信”和“达”,就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检验中学生对古文阅读是否到位,最基本的是看他们能否做到字字落实,能否“对号入座”,所以翻译古文要求“直译为主”。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例如:

(1) 径将我入青云间。译文:直接把我带入缥缈的云天中。

(2) 阴资装,百里要之。译文:暗中准备盘缠,在百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上面例句 (1) 就完全采用了直译的方式,例句 (2) 则含有一定的意译的成分。这里的“要”字,愿意是“中途拦截”,指半道上截住某人。译文根据帐下都督的心理将它翻译成了“迎候”。

二、“二联系”,一是联系语境,一是联系知识积累。

文言文翻译,从表面上看考查的仅仅是对一个句子的理解,而实际上,命题者选择的句子往往是理解全文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对这样的句子的考查,能够看出学生对整篇文章理解、掌握的程度,看出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所以,翻译好一个句子,必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把文言句子放在整个语段或整篇中进行揣摩,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消化,而不能脱离语境,孤立地主观臆测。例如:

(3) 启听淮北取籴。

(4) 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例句 (3) 很多考生翻译成:“向上级报告说应当听任淮北民众来购买粮食。”这显然是错误的。在原文中,“启听淮北取籴”,是指由于“淮南岁俭”,遇上了灾荒,苏琼向上级报告说应当听任淮南百姓往淮北地区去购买粮食。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把握原意。翻译例句 (4) 时,如果联系到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向者仆常厕下大夫之列”,就可推断出“向”字表“先前,从前”的意思;如果联系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就可推断出“咸”字表“都”的意思;如果联系到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就可推断出“假”字表“借”的意思。所以,解答文言文翻译题,还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文言文知识积累,才能保证翻译正确,不失分。

三、“三重点”,指的是准确翻译出句中的重点词语。

一般说来,命题者在设计文言文译题时,所选择的句子中往往有一些对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起关键作用的词语,主要包括代词、有特殊用法的实词,古今词义有差别的词语,以及起重要作用的虚词,等等。能否准确翻译出这些词语,是整个句子能否准确翻译出来的关键。同时,这些词语的翻译也是评卷时的采分点,翻译准确了,才能保证整个句子的翻译不被扣分。例如:

(5) 隶莫敢至乡落。

(6) 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

(7)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8) 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例句 (5) 的正确译文是:“衙役中没有谁敢到乡村中去。”这里的“莫”是一个表示非特指的代词,意思是“没有谁”,不能翻译成“没有”或“不”。

例句 (6) 中的“降”字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尽降齐城”的意思是:“使齐国的城邑全部投降。”

例句 (7) 中的“所以”是“用来”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表示因果关系的“所以”意思完全不同。

例句 (8) 中的“因”是“于是,就”的意思,“向”是“先前”的意思,“而”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并,并且”。在选择时,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几个虚词,就有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如果改成主观性的笔译题时,对这几个虚词则必须作出明确的交代,否则就会被扣分。

四、“四注意”,即注意避免错译、漏译、赘译和硬译。

错译是译文的“硬伤”,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例如:将“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译为:“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这是为什么?”固定句式“奈……何”(这里的意思是“对……怎么办”)错译。

漏译是考生译文思维不够谨严或文字落实不到位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原文省略的成分未作补充,应翻译的词语未译或被删除。例如将《左传》中“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翻译成:“蹇叔的儿子参加了军队,哭着去送他。”译文未将“哭而送之”的主语补上,这样会产生歧义,表意就不够明确。

赘译是考生译文时游离原文、胡乱添加的表现。例如翻译“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一句,译文为“裴矩能够遵守朝廷的决定,但对朝廷的错误,他当面不会服从,给以指出”。其中“能够遵守朝廷的决定”“给以指出”等内容都是随意添加的,属赘译。

硬译是考生译文时缺乏灵活性、变通性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该调整的倒装句式而未调整、该意译的特殊词语而不意译、该删除的无实在意义的词语而未删除等方面,这样未经处理的译文显得很生硬,呆板不顺。

五、“五口诀”,也就是古文翻译的五种技巧,即“留”“换”“补”“删”“调”。

“留”———保留。古文中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官职、书名等专有名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词、成语和习惯用语等,都按原文保留在译文里不作翻译。

“换”———替换。指的是用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词语替换与现代说法不同、音节不一的词。例如“君子久淹于敝邑”一句,译文时可用“先生们”替换“君子”,“停留”替换“淹”,“我们国家”替换“敝邑”。

“补”———补充。就是将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含介词后面的宾语)等内容补充上。例如翻译《左传》中“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败诸雍筮”时,“奔”前要补上主语“楚人”,“食而从之”前要补上主语“吴人”,“败”字前后要分别补上“吴人”、“楚人”,这样译文才合乎“达”的要求。

“删”———删略。指的是将那些在文句中只起语法作用而无实在意义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等删去,例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发语词“夫”,“窃以为大王不取也”中的谦辞“窃”,“怅恨久之”中补充音节的助词“之”,翻译时均应略去。

“调”———调整。就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古文中倒装(如主谓倒装、动宾倒装、介宾结构后置、定语后置等)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例如“忌不自信”,译文应为“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前置的宾语“自”应调到动词“信”之后。

上一篇:中学精神文明建设2021年工作计划优选下一篇:《平分生命》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