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对中国的评价

2024-04-11

巴基斯坦对中国的评价(精选6篇)

篇1:巴基斯坦对中国的评价

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的重要性及其当今局势

对中国的影响

贾丽红

 2012-02-17 13:56:49

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6期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历史上来看,吉尔吉斯斯坦地区是中国对西域的统治时期的西部边界,是阻隔西边大帝国向今天的新疆地区扩张的屏障。自从俄苏 19 世纪侵占了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后便以此为据点开始了对中国新疆地区的长期的渗透和颠覆。当代吉尔吉斯斯坦在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和能源安全三个方面对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当今吉尔吉斯斯坦的局势很大程度上由美国和俄罗斯操控并不断发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关键词:吉尔吉斯斯坦;中国;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20(2010)06-0092-05

作者简介:贾丽红(1972-),女,山西阳泉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中亚、美国国际关系研究。

吉尔吉斯斯坦于 1991 年从原苏联独立出来,这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一次以国家身份正式登上世界舞台。吉尔吉斯斯坦因其地形、地理位置、民族宗教构成,对中国而言一直非常重要,而近年来又因其国内局势的特点更应引起中国的高度重视。

一、历史上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对中国的重要性

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北部是天山的西段,地势很高,有著名的伊塞克湖,所以北部一般被称为伊塞克湖周围地区,南部地势较低,是费尔干纳盆地的一部分。历史上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对中国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历史上中国对西域的控制基本上总是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而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的失守会导致西域其他地区的失守或**。

中国最早对西域进行行政管辖始于汉朝。西汉时期,北方的匈奴实力强大并对汉朝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汉武帝欲与西域的国家结盟共同对抗匈奴,为此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对西域的出使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却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汉朝统一西域奠定了基础。西汉时,乌孙国主要在伊塞克湖周围地区,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国。汉朝与乌孙国建立联系后,通过联姻、联盟等方式逐渐扩大在乌孙国的影响力并最终使其归属汉朝。公元前 60 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管理西域,其管辖的范围西起大宛及其北部的乌孙国,即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地区。

中国历史上又一段对西域进行长期管辖的时期是唐朝,但唐朝对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往西的统治不是很稳固,其比较稳固的边界却仍在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这是因为下文将要提到的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以西曾受过西方来的大帝国的轮番侵略与影响,而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却没有受到西方来的大帝国的入侵,因此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与汉文化的联系更密切一些。“费尔干纳地区同唐朝的关系更为密切,其国王对唐朝也最忠诚。”[1]237

考察中国对西域的管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历史上中国在西域的统治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而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以西的影响力有所减弱,所以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相比中亚其他地区而言与中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对中国更加重要;

二、沙俄占有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之前的中国汉唐朝对西域的失守主要是由于中原的**引起的,而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与新疆地区总是同时脱离中原政权的统治;

三、清朝末期中国失去了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而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的失守导致了西域外的大国以此为据点对中国新疆的不断的侵扰,造成了中国西部边界的长期不安全。

第二,历史上除俄苏外,西边的大帝国向中亚的扩张一般仅到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从未跨过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占有中国的新疆地区。

中亚在历史上多次遭到过外部势力的控制与管辖,除了东方的中国与蒙古势力外,来自西方的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阿拉伯帝国与俄罗斯苏联帝国都曾先后统治过中亚。兴起于公元前 6 世纪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和兴起于公元前 4 世纪的马其顿帝国均把统治的触角伸向了中亚,但这两个帝国的势力都没有到达吉尔吉斯斯坦地区[1]125。第三个从西边入侵中亚的大帝国是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将领屈底波和纳斯尔曾先后到达过费尔干纳地区,但他们的统治却非常不稳固,都没能越过费尔干纳的山地到达塔里木盆地,而且,阿拉伯势力从没有到达过伊塞克湖周围的地区。总之,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没能到达或完全占有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这第一是因为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远离这些国家的统治中心,这些帝国的力量到此已消耗不少,第二是受当时技术力量的限制,第三是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因此,吉尔吉斯斯坦地区成了这些帝国东扩的界限,而他们也没有以此地为据点骚扰我国的新疆地区。

俄苏是中亚西边的唯一完全占领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的大帝国。俄国从 18 世纪开始向今天的哈萨克斯坦扩张,19 世纪中叶之后,俄国的势力开始伸向哈萨克斯坦以南的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的中亚其他地区[2]。俄国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占领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后,就以此地为据点,一直断断续续进行着骚扰及分裂我国新疆的活动,如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对阿古柏分裂活动的支持、20 世纪40 年代对新疆地区的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支持与怂恿、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中苏关系破裂后对在中亚地区建立“东突”组织的活动的鼓励与支持[3],给我国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第三、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中等规模的、占有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的国家总是同时占有新疆的部分或全部。

以全球视角来看,中亚地区是战略低地,即此地总是被其他强国所占领,而发源于此地的国家从没有一个成为世界性大国。但中亚地区在历史上却不乏中等规模的国家,而考察这些中等规模的国家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即占有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的国家总是能占有中国新疆的部分或全部,因此可以说对于中国的 新疆而言,吉尔吉斯斯坦地区是一个战略高地。

以中国通西域算起,中亚地区统治过中国新疆的中等规模的国家主要有乌孙国、西突厥、喀喇汗国、西辽、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等,而这些国家的统治中心都在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乌孙国是中国汉朝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诸国中的一个大国,它在西汉强盛时期曾归属中国,此后也断断续续向中原政权进贡,但乌孙国总体而言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乌孙国的国都设在赤谷城(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国伊塞克湖州伊什提克城),以伊塞克湖周围地区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势力,国土囊括今天新疆的部分 地区。兴起于 6 世纪的西突厥汗国的统治中心在七河流域(巴尔喀什湖以南到伊塞克湖周围地区)。西突厥人分为十部,分布在楚河(今吉尔吉斯斯坦国与哈萨克斯坦的交界河)两岸,其中五部分布在楚河以东,另五部分布在楚河以西。西突厥汗国的主要国都之一千泉就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国的托克马克城的附近。以七河流域为据点,西突厥汗国开拓了非常辽阔的疆域,其国土东到阿尔泰山,西到里海,南至阿姆河,包括中国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公元 11 世纪和 12 世纪,中国新疆地区的大部分先后由喀喇汗国和西辽控制,这两个国家的都城都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北部的托克马克城(喀喇汗国时称为巴拉沙衮,西辽时称为虎思斡耳朵),而这两个国家皆以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为中心统治着新疆的大部分地区。随后,成吉思汗的后代所建立的察合台汗国和东察合台汗国都统治着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和中国的新疆地区。虽然这两个国家的首都在伊犁河谷地,但吉尔吉斯斯坦地区是这两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纵观中国历史可以看出,在 19 世纪西方势力到达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以前,中原政权的威胁来自北部而非西域,同时,中原政权对西域的失守是由于中原的**或分裂而非由于外部势力的干预;但从俄苏及其他西方势力占有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虎视新疆开始,西域开始成为中国的不安全地区之一。由此可以说,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对于中国西部安全乃至全国安全而言都非常重要。

二、当代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的重要性

当代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传统安全方面,吉尔吉斯斯坦对我国新疆、尤其是南疆的安全而言是个战略高地,是扼守新疆安全的门户。

吉尔吉斯斯坦是个山地国,北部是天山山脉的西段,由吉尔吉斯山、昆格山、塔拉斯山、泰尔斯山等组成,南部是由费尔干纳山和阿赖山构成的费尔干纳地区。吉尔吉斯斯坦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全国平均海拔 500 米以上,1/3 的地区高达 3000-4000米。与东西地区相对照,吉尔吉斯斯坦险峻的地势更显突兀:吉尔吉斯斯坦西部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势非常平整,一马平川,而东部是广阔无垠的塔里木盆地,因此,不难理解,历史上的大帝国总是能很轻易地占有中亚的其他地区,却难以攻克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也不难理解历史上占有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总能把势力伸向中国的新疆地区。19 世纪沙俄征服中亚时,一位沙俄将军赤裸裸地表示,“将费尔干纳省这样一个在所有方面都是富饶的地区并入我国不仅绰绰有余地补偿了占领费用,而且还带来一个极为重要的好处,这就是我们取得了进攻中国„„的一个最好基地。”[4]1876-1877年,沙俄的库罗巴特金奉俄突厥斯坦总督考夫曼之命考察征服新疆的阿古柏势力时指出,俄军只会在山地遇到抵抗、受到阻拦,而在塔里木盆地的开阔战场会如同吉尔吉斯斯坦以西的其他中亚战场一样轻松[5]。因此,吉尔吉斯斯坦是新疆安全的屏障,可以这样说,对中国而言,吉尔吉斯斯坦安则新疆安,吉尔吉斯斯坦危则新疆危。

苏联解体后,我国新疆边界取代苏联的是三个 国家,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但就新疆的传统安全而言,吉尔吉斯斯坦远比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重要。哈萨克斯坦地势比较平坦,对新疆不构成居高临下的地势落差,而塔吉克斯坦与中国接壤的东部位于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上,此地冬季漫长严寒,多数地区终年积雪,交通非常不便。所以,吉尔吉斯斯坦对我国新疆的安全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而我国应保证吉尔吉斯斯坦不被其他大国所占有或挟持。

第二,在非传统安全方面,吉尔吉斯斯坦对我国打击新疆的三股势力而言非常重要。

苏联解体后,三股势力对我国新疆的安全构成 极大的危害。三股势力是指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其对我国的危害具体是指属于突厥语族的、主要居住在南疆的分裂主义者在全球伊斯兰教复兴的潮流中、通过恐怖主义方式、在境外敌对势力的帮助下意欲把新疆从中国分离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家。

突厥人于公元 6 世纪兴起于阿尔泰山,之后突厥汗国虽然灭亡,但突厥人和突厥语却保存下来并向西一直扩散到小亚细亚半岛。突厥人与各地原住民通婚、共同生活,使得突厥语族成为从今天的土耳其到新疆这条狭长地带的主要语言,而 11-13 世纪的几个突厥语族王朝(伽色尼王朝、喀喇汗王朝、塞尔柱王朝、花剌子模王朝等)的建立强化了突厥化的进程。18 世纪,西方和俄罗斯开始把中国南疆地区命名为“东突厥斯坦”,而俄罗斯 19 世纪后期占领了中亚并把其归属为“突厥斯坦总督区”后便把下一个侵略目标定在了所谓的“东突厥斯坦”[6]。在外国势力的怂恿、帮助下,1933 年和 1944 年,新疆分裂分子先后成立了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虽然它们成立不久就消失了,但它们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上世纪末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后,新疆地区的“东突”分子似 乎看到了分裂新疆的新的契机,他们在泛突厥主义者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帮助下,借助迅猛发展的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大肆开展分裂新疆的活动,制造了如 2008 年奥运会期间新疆地区的一系列恐怖破坏活动及 2009 年的“7·5”事件,对我国新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局势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阿拉伯帝国在 7 世纪末攻入中亚并把伊斯兰教带到了中亚,而阿拉伯人在 9 世纪退出中亚后,伊斯兰教却在中亚留了下来并继续强化及向外传播。今天,中亚五国及中国西北边疆的一些民族(如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整个伊斯兰世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不要西方,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的宗教复兴运动。在宗教复兴的浪潮中,一些穆斯林走向了极端,要求严格按照《古兰经》的教义生活,并诉诸恐怖主义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者和国际恐怖主义者与泛突厥主义者相互交织,怂恿并支持中国新疆的“东突”分裂分子,给中国铲除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稳定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吉尔吉斯斯坦对我国打击新疆地区的三股势力而言非常重要。新疆“东突”分子得到了国外三股势力的扶持与鼓励,而“东突”分子在国外活动的重要基地、“东突”分子从中国逃走的通道和落脚地主 要是中亚地区、尤其是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的费尔干纳地区。与新疆交界的国家中,只有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是操突厥语族的国家,所以这两个国家是协助中国打击“东突”势力的最重要的国家,而吉尔吉斯斯坦则更重要一些,因为哈萨克斯坦的伊斯兰教气氛并不浓厚、国家局势比较稳定。而吉尔吉斯斯坦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国与中亚以及西方的主要通道。所以,吉尔吉斯斯坦对于阻断“东突”分子的往来路线、铲除三股势力,进而维护我国的非传统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在能源安全方面,吉尔吉斯斯坦是保证 我国能源多元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能源多元化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逐步上升。1993 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5 年,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大量能源消费依赖进口。目前,中国进口的石油约 1/2 来自中东,约 1/4 来自非洲,而这样的能源进口结构具有很大的风险及缺陷。第一,中国进口石油所依赖的许多中东和非洲国家(如伊朗、苏丹、利比亚等国)的政局非常不稳定,这对中国的石油市场构成潜在的风险;第二,中国进口的石油 4/5 须经过美国及其他大国一直想操控、搅局的马六甲海峡,而一旦马六甲海峡局势生变,中国能源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及破坏;第三,相比较油气的陆路管道运输,海运的成本较高,尤其是考虑到中国通过海运进口的石油基本上依赖外国船队,中国船队的份额仅达 10%左右[7]。基于此,中国政府提出了能源“多元化”的战略构想,即中国应多渠道地进口能源,以免被动、生险。

吉尔吉斯斯坦是保证我国能源多元化的重要渠道之一。中亚的能源目前虽然在已探明储量和产量方面都不能与中东地区相比,但中亚能源的潜在储量非常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是世界能源的“新贵”,被称为“21 世纪的能源基地”,又因其毗邻中国,所以是中国实现能源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依托。中亚五国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三个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的油气资源相对匮乏。但由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两个内陆国与中国不接壤,它们的油气须途径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才能到达中国(塔吉克斯坦因自然条件的限制不能向中国中转能源)。目前中亚向中国出口油气的渠道只有哈萨克斯坦一国(借助中哈石油管道和土-乌-哈-中天然气管道),而如果中国只依赖哈萨克斯坦的话,哈萨 克斯坦势必会对中国进口中亚的油气资源形成垄断,这与“多元化”的要义相悖。所以,要想真正实现中国能源的多元化、进而实现中国能源的安全,吉尔吉斯斯坦的作用不可忽视。

三、吉尔吉斯斯坦当今局势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影响

吉尔吉斯斯坦当今局势有如下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吉尔吉斯斯坦的局势基本上可以说是“美俄共治”。“美俄共治”吉尔吉斯斯坦主要体现在两点,即美国和俄罗斯都在吉尔吉斯斯坦建有军事基地及美国和俄罗斯都在一定程度上操控着吉国的局势。“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借机阿富汗反恐军事行动于 2001 年年底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马纳斯军事基地。2003 年 10 月,俄罗斯在吉国境内离美国玛纳斯军事基地几十公里处建立了坎特军事基地。这样,吉尔吉斯斯坦这个国土面积不足 20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美俄军事基地的国家,实属罕见。美俄在吉国建立军事基地至今经历了租金涨价、关闭**、吉国国内局势**等事件,但这些事件都没有动摇两国长期驻扎吉国的决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美国和俄罗斯操控吉国的局势。美俄两国自吉国独立以来一直向其提供大量的资金与援助,积极介入、干预吉国国内政局的发展。如下文所述,吉国自独立以来政局一直不稳,骚乱时有发生,而这与美俄两国插手吉国内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2010 年6 月吉国南部发生了严重的民族冲突后,当时吉国临时政府领导人奥通巴耶娃向俄罗斯和美国均提出了要求其军事介入吉国的请求,虽然这一请求遭到了的拒绝,但这充分说明了吉政府治国的不力和美俄两国对吉国局势的重要。2010 年吉国发生两次骚乱后,美俄两国之间进行了多次的协商并于 6 月24 日发表了针对吉国局势的联合声明,这使大多舆论认为吉国形成了美俄共治的局面。

第二,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局势非常不稳定。吉国独立不到 20 年却多次发生吸引世界眼球的骚乱或事件。2005 年 3 月 24 日,由于对议会选举不满,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在首都比什凯克爆发了夺权性质的骚乱,总统阿卡耶夫当天逃离吉国,反对派领导人之一巴基耶夫随后就任吉国总统,吉国政权在**中进行了更迭。五年后,类似的一幕在吉国再次发生。2010 年 4 月 7 日,当年与巴基耶夫并肩推翻阿卡耶夫的奥通巴耶娃再次领导了推翻巴基耶夫的政变,吉国政府再次通过暴力形式进行了变动。2010 年6 月 10 日,即巴基耶夫政权被推翻的两个月后,吉国南部发生了惨烈的民族冲突,吉国的主体民族吉尔吉斯人与最大的少数民族乌兹别克人爆发了冲突,几千人死亡,约 10 万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吉国南部在一段时期内失去控制。之后,2010 年10 月,奥通巴耶娃领导的政府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使吉国由总统制变为议会制,但鉴于吉国纷繁复杂的民族、部族、政党矛盾,多数分析认为议会制不符合吉国的国情,而不稳定将会是今后吉国的一种常态。

吉尔吉斯斯坦当今的局势给中国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不能不警觉。

第一,美俄共治吉国首先在传统安全方面对中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由前文分析可知,吉国对中国的新疆地区而言是个战略高地,如果某一大国操纵了吉国的局势,新疆乃至中国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当今美俄两国操控着吉国局势,这对中国非常不利。美国是在“9·11”恐怖袭击后以反恐、军事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借口下进驻中亚的,(当时五国中除了土库曼斯坦外,其余四国或者向美国开放领空、领土,或者允许美国在其国土设立军事基地),但时至今日,美国军事力量已从中亚其他国家退出,只在吉尔吉斯斯坦这个与阿富汗并不接壤并对中国具有极大战略价值的国家坚决不退出。从2001 年至今,上海合作组织、吉国政府、俄罗斯政府等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过要求美国军事力量退出吉国的主张,但美国总是能留下来。有分析认为,美国在吉国设立军事基地的主要意图是立足中亚、对付阿富汗的恐怖主义,但本文认为,美国在吉国军事存在的最主要意图是对付中国。俄罗斯也是同样。吉尔吉斯斯坦与俄罗斯也不接壤,两国中间隔有广阔的哈萨克斯坦,但俄罗斯却选择在吉国建立军事基地,也是剑指中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和俄罗斯在吉国的巨大影响力给中国新疆地区的安全形式造成非常大的威胁。美俄两国在吉国是一种博弈的、对立的关系,共治吉国只是一种妥协,但不管 是美国单独控制吉国、俄罗斯单独控制吉国、还是美俄共治吉国对中国都不利(英俄两国在 19 世纪合谋出卖新疆的利益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同样,美国和俄罗斯操控吉国局势还会在非传统安全和能源安全两方面对中国造成不利的影响。

第二,吉国局势的不稳定会给中国的非传统安全和能源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害。即使没有大国的干涉,吉国局势的不稳定对中国依然有害。从前文分析已知,危害新疆地区安全的三股势力主要由吉尔吉斯斯坦进出,因此吉国对新疆地区非传统安全至关重要。一个真正独立的、稳定的吉尔吉斯斯坦符 合中国的利益,但我们可以看到,吉国的两次政权更迭几乎都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时任政府几乎没作任何还击就逃亡国外,可想其对国家的统治多么脆弱,而奥通巴耶娃政府一度难以控制吉国南部局势。吉国的不稳定势必会波及新疆的安全。其次,吉国局势的不稳定也使得其难以成为中亚能源运往中国的中转站,因为在一个恐怖分子横行的地区铺设石油管道是不可想象的。

参考文献:

[1] 王治来.中亚通史:古代卷(上)[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2] 马大正,冯锡时.中亚五国史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9.[3] 赵华胜.中国的中亚外交 [M].北京: 时事出版社,2008:13,63,68.[4] 捷连季耶夫.征服中亚史:第 2 卷[M].新疆大学外语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05.[5] 库罗巴特金.喀什噶尔:它的历史、地理概况,军事力量以及工业和贸易[M].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21-222 页.[6] 潘志平.“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与“维吾尔斯坦”[J].西域研究, 2004(3):55-56.[7] 秦晓.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能源运输问题[J].中国能源,2004(7):5.[责任编辑:孟 楠]

On the Significance Kyrgyzstan has on China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n China

JIA Li-hong(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Re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100872)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s in Kyrgyzstan are largely manipulated by USA and Russia, and the political chaos in Kyrgyzstan has been intensified by this manipulation.This situation has seriously influenced China’s geo-political safety.Key words: Kyrgyzstan, China, Significance

篇2:巴基斯坦对中国的评价

对方都会摇头。

这让拉贾有些失望,因为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邦邻,对于巴基斯坦人民来说,“中国”一点都不陌生。

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在巴基斯坦,满大街都是中国元素,手机、汽车,甚至女人们用的指甲油都是中国生产的!”拉贾掰着手指数道。

清华物理系博士、来自巴基斯坦拉哈尔的古拉姆补充道:“我们钱币的背景上还有中国的标记呢!”中巴的国界线是绵延千里的喀喇昆仑山,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矗立于此,宛如一个巨人,见证着从古至今中巴人民的交往。

中国商人自唐代开始,就经过此地走向更远的中亚。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来,更有无数中国的工程师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完成了载入史册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上世纪70年代建成、至今被认为是世界筑路史奇迹的喀喇昆仑公路。

进入21世纪,从瓜达尔港到军备战斗机,“中国制造”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建设来说举足轻重。,巴基斯坦专门成立中国经济特区,吸引中国企业来投资办厂。

“新闻里都是领导人说‘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好的朋友’的报道!”拉贾说,,巴基斯坦人民把几乎全国的帐篷都运往了中国汶川。

“中国的发展太快了,让美国人感到害怕,让巴基斯坦人感到欣喜。”快速发展的中国像一座富矿吸引着拉贾,“来中国工作的巴基斯坦人能有很高的工资。”从小培养的“亲中”思想更是让中国成为原殖民母国英国之后巴基斯坦学生留学的热门选择。

清华有42个巴基斯坦留学生。而在离清华不远的北航,巴基斯坦留学生是更庞大的团体,北航被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们戏称为“巴基斯坦大学”。

拉贾还有一个不能不来的原因:中国功夫。“在我们的国家,中国的武打片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看过数不清的香港动作片,“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他们都太棒了!” 拉贾一度以为每个中国人都会武功。他来到中国后,学的第一样就是中国武术,在清华情人坡对面的小树林边,他跟着武术前辈一起练功,一周两次从不间断。

不过中国在巴基斯坦人眼中也并非完美。中国出口到巴基斯坦的廉价商品,很多都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巴基斯坦商人贩卖回去的价格便宜的伪劣产品,还有的是在中国已经过时的产品,在拉瓦尔品第的市场上甚至还能看到久违的马灯。这些产品虽然质量不过硬,却也成功地占领了当地市场。

现实的中国和想象中不太一样

“我以为你们都会说英语!”有次,拉贾在五道口问一个老大爷问题。

老大爷一字一顿地告诉他:“我听不懂。”拉贾这才发现,中国并不完全是他想象中的样子。

电视、报纸、和广播对中国现代化成果的宣扬,已经让巴基斯坦人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印象。许多巴基斯坦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在中国的首都,每个人都应该会说最国际化的语言——英文。“我来北京之前,一句中文都不会说!”拉贾说。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清华新闻系的扎西得。扎西得只会一点点中文,每次一个人出行时,他只能依靠翻译软件或打电话请同学“在线翻译”。

扎西得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给一个中国女生发信息时,以‘dear’开头,但那个中国姑娘觉得这个称呼太过亲密不能接受。”扎西得很委屈,因为在巴基斯坦,这是很普遍的朋友间的称谓。

和拉贾与扎西得不同的是,古拉姆的汉语水平好得惊人,“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融入它。我在中国入乡随俗。”他来中国已经5年了,还娶了中国太太。二人形影不离,很是恩爱。他已经完全融入中国的生活了。“当我娶了中国太太时,同学就跟我开玩笑说,‘古拉姆,你已经是半个中国人啦!’”

不过,这“半个中国人”对一些中国现象无法忍受。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中国做什么事都要排队。“吃饭要排队、买票要排队、乘车要排队,甚至去医院挂号,出了问题还要重新排队。你排了半小时的队,却只能看两分钟的病……”在巴基斯坦时,古拉姆从来没有花过这么多时间来排队。

抽象的中国是一个遥远的朋友,而具象的中国像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巴基斯坦,当人们在路上看到中国人时,都会亲密地上前说一句:“嘿,好兄弟!”刚到中国,拉贾每次做自我介绍都喜欢说:“我是巴基斯坦人,我们和中国人是兄弟。”他的中国同学却一头雾水:“巴基斯坦,在哪里?”这让拉贾很是受伤。

最让拉贾难以理解的是,中国的男人娶媳妇怎么这么难。“你们女生要求男生有房有车,又高又帅,但在巴基斯坦,只要相互喜欢就能结婚。而且女生往往要准备更多的嫁妆。” 他原本以为中国的婚嫁习俗会和巴基斯坦一般“传统”,可当他看到穿着纯白婚纱的中国新娘们时,他知道,有些东西的改变是无法避免的。

来中国之前,扎西得认为中国是自行车大国,肯定人人都骑自行车。但来到北京之后发现,很多人开着宝马、奔驰、兰博基尼……种.种“出乎意料”的地方颠覆着不少巴基斯坦留学生的“中国印象”。

想不想家,胃最知道

人民币和巴基斯坦卢比的兑换比率是1:13。

“想想这个数字!”拉贾感叹,“我在中国赚钱寄回巴基斯坦能买多少块地!”

对许多仍把诺基亚手机当作成功和财富象征的巴基斯坦人来说,拿着iPhone的中国人虽然一时让他们难以理解,却也让他们清楚地看到中国经济的繁荣。

近年来,中巴双边经贸合作领域越来越广,几乎涵盖所有经贸合作形式,包括水电、能源、通讯、农业等等。既有持续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又有不断扩大的经济技术合作,既有力所能及的经济援助,又有国私营并举的双向投资。

不过,许多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们归心似箭。“我和妈妈通话时,她的声音让我更想回到家乡。”来中国的一年多里,扎西得只回过一次家。

“如果今天我的研究项目结束了,我可能明天就飞回巴基斯坦,或者今晚就回去。”他想念母亲、家乡和其他亲人。扎西得觉得中国是个适合旅游的国家,如果有可能,他会愿意来中国旅行很多次,九次、十次都不为过,但他不会在这里定居。“我和家乡的单位已签订了两年的工作合同。”回去,只是早晚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大多数巴基斯坦人都是穆斯林,对于中国的饮食,他们通常很难适应。“事实上我不喜欢中国菜,所以大多数时间我在家里做饭。清华大学只有一个穆斯林餐厅,而且还不太好吃。”拉贾有时候宁愿去外面吃清真餐馆,他很怀念家乡的饭菜。

扎西得觉得中国虽然不会是自己人生的归宿,却意味着一段最宝贵的回忆,“不管巴基斯坦人是不是留在中国,中国永远是巴基斯坦最好的伙伴”。

对于中巴友谊,他们带着真正的穆斯林情怀,是虔诚的信徒。拉贾说,在他遇到的100个中国人中,99个是好人,只有1个是坏人。“我只会在意好人,中巴友谊历史悠久,我会无视那些坏人。”

看着充斥着大街小巷的好莱坞电影,看着在中国电视台时有播出的印度电视剧,拉贾沉默了,什么时候巴基斯坦的影视作品可以在中国广为传播呢?

“中国人都喜欢看美国动作片,当然会更了解美国。”这个从小看中国武打片长大的巴基斯坦大男孩语气略带激动,“其实如果你们去看,巴基斯坦的动作片也是不错的。”

篇3:巴基斯坦对中国的评价

(一) 出口增长迅速, 比重仍然偏低

2004年以来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 2004年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额为568.5万美元, 而2010年则提高到5261.9万美元, 年均增幅达44.9%, 远远超过同期中国对中亚其他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年均增长率。

同时, 中国农产品在吉尔吉斯斯坦进口农产品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2004年该比重为4.9%, 2006年上升至11.96%, 随后虽然出口的绝对数额增加, 但比重有所回落, 2010年降至9.65%。

尽管中国对吉农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但2008年以来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且在吉尔吉斯斯坦进口农产品中所占比重仍然偏小。中吉双方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吉尔吉斯斯坦主要出口牛奶、烟草及其制品, 进口谷物、动植物油脂、糖及糖类食品、食用水果;中国主要出口水果、蔬菜、水产品和肉及肉杂, 进口棉花、动物毛皮、粮食等。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二) 出口产品集中度高、波动性较大

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结构比较单一, 产品集中度较高。如表1所示, 2004年中国对吉出口农产品主要集中在食用水果及坚果、烟草及其制品两大类上, 两类产品出口额占比达76.6%。2010年, 中国对吉农产品出口则主要集中在肉及食用肉杂、食用水果及坚果两大类上, 两类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73.9%。

资料来源:根据UNCOMTRADE数据, 计算得到

此外, 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的波动性也比较大, 以谷物出口为例, 2004—2010年, 谷物出口占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波动剧烈, 占比最高为44.8%, 最低为0。肉及食用肉杂类产品出口与谷物出口较为相似。食用水果及坚果出口较为稳定, 但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从出口结构来看, 中国向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 乳、蛋、蜂蜜、蔬菜、水果、坚果制品以及杂项制品等深加工产品所占比重偏低。

二、影响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

为探究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本文采用CM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一) CMS模型

CMS模型1951年由泰森斯基 (Tyszynski) 首先提出并应用, 是用于评价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重要统计分析工具, 后来经过勒纳和斯蒂恩 (Leaner and Stern , 1970) 、 詹帕 (Jepma, 1988) 等人完善, 使其成为研究出口贸易增长因素的重要模型。根据CMS模型, 一国对另外一个国家出口贸易的变化可以分解整合为“进口需求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和“产品结构效应”三个因素:即:

undefined

其中, △Q表示t期出口国对进口国的出口总额变化, qi (0) 表示基期进口国i类产品的进口额, △qi表示t期进口国i类产品的进口变化, pi (0) 表示基期出口国在进口国i类产品进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 △pi表示t期出口国在进口国i类产品进口总额中所占份额的变化。式 (1) 中, undefined称为“进口需求效应”, 即因进口国产品进口规模及结构变化而导致的出口国的出口变化;undefined称为“出口竞争力效应”, 它反映了出口国产品出口结构变化而导致出口变化;undefined称为“交叉结构效应”, 它反映出口国出口结构与进口国进口效应的交互变化而导致的出口国出口变化。根据詹帕 (Jempa, 1988) 的CMS模型扩展形式, 式 (1) 可以转换为:

undefined

undefined其中, q (0) 表示基期进口国的进口总额, p (0) 表示基期出口国在进口国进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 △q表示进口在两个时期内进口总额的变化。根据式 (2) , 对上述影响出口增长的三种效应进行二次分解。“进口需求效应”分解为“需求规模效应” (p (0) △q) 和“需求结构效应”undefined。“出口竞争力效应”进一步分解为“综合竞争力效应” (q (0) △p ) 和“具体产品竞争力效应”undefined。“结构交叉效应”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净结构交叉效应”undefined和“动态结构交叉效应”undefined。

(二) 数据来源

模型所采用的数据是按照HS 分类后的产品数据。该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创立的贸易数据库 (COMTRADE) 。 HS编码自1988年实施以来也有了第四次修订本——HS2007 的商品分类方法, 它与 HS2002 商品分类方法并行使用。为了研究之前年份的贸易情况, 并为了能够使前后分类的数据保持一致, 本文所用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是 HS2002商品分类方法得出的数据。农产品数据为HS编码01~24章, 样本时期为2004—2010年。

(三) 模型分析结果

资料来源:UNCOMTRADE, 经计算得到

模型结果表明, 2004—2010年, “进口需求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和“结构交叉效应”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都有正向的影响, 但影响程度不同。具体如下:

1.“需求效应”是影响中国对吉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首要因素。2004—2010年, 中国对吉农产品出口增长4117万美元, 其中“进口需求效应”占51.28%, 即由于吉进口需求扩大导致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2111万美元, 占增长总额的51.28%, 是影响中国对吉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进一步细分, 吉进口需求规模的扩大是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其贡献率达到51.18%, 而吉农产品进口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仅占0.1%。

2.“产品结构效应”是影响中国对吉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次重要因素。由于中国对吉农产品出口结构变化与吉农产品进口结构变化交互作用导致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1948.3万美元, 占47.33%。其中, “净交叉效应”为5.15%, 而“动态交叉效应”为42.18%, 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化能较好地适应吉农产品进口结构的变动。

3.“竞争力效应”是中国对吉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另一个影响因素, 但它的贡献率仅为1.39%。农产品竞争力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较小, 中国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的贡献率达13.35%, 而产品竞争力的贡献率仅为-11.96%。

三、结论

(一) CMS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进口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中国对其出口增长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中吉两国在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中国能够根据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进口结构的变动, 较好地调整自己的出口结构, 双方进出口结构的契合是促进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次重要因素。

(二) 中国对吉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依赖其进口需求的快速增长, 然而过分依赖市场需求扩大, 终究会因进口国市场需求的变化给出口带来波动, 这已经从中国对吉谷物、肉及肉杂产品出口的反复波动中得到印证。近年来, 吉农业部门产出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0%左右, 吉政府也把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吉最重要的工业生产部门之一, 其中肉制品加工业、果蔬加工业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 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潜力一旦得以充分释放, 其同类产品进口额将会大幅度减少。

(三) 竞争力因素对促进中国向吉农产品出口的作用很小, 个别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偏低甚至对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近两年中国对吉农产品出口的增速已经减缓, 2004—2008年中国对吉农产品出口年均增幅为66.7%, 2009—2010年降至17.4%。这表明中国必须通过提高产品竞争力来稳定和扩大对其农产品出口。而竞争力的提高应包括市场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两个层面。

四、扩大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一) 努力提升新疆的农产品竞争力

中国新疆农业资源丰富, 毗邻吉尔吉斯斯坦, 具有对吉农产品贸易的资源和区位优势。首先, 加快建立新疆面向吉尔吉斯斯坦及周边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以公司加农户模式或者探索多种合作模式, 建立农产品原料供给长效机制。可在新疆伊犁州直、塔城地区重点建设反季节蔬菜、瓜果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大力发展蔬菜瓜果保鲜加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喀什、阿克苏地区重点建设果品生产加工基地, 主要发展苹果、香梨等鲜果生产和保鲜加工业。其次, 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通过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提供优惠税收政策、给予信贷支持等措施, 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基地、科技研发等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化的农产品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体系。从生产、加工、流通方面, 全面提升新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三, 加快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大力推行标准化、优质化生产。

(二) 加强中吉相关部门间的合作

首先, 建立和完善中吉两国政府层面的交流机制, 签订农业合作协定。通过签订中吉《农业合作、贸易与投资框架协议》, 建立农业直接投资和农产品贸易的两国高层对话机制, 形成规范有序的农产品贸易环境, 最大程度降低农产品跨境交易成本。其次, 促进中吉农产品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中吉两国间过境运输、海关以及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的合作。通过协商, 敦促吉方简化农产品通关手续, 缩短查验时间, 提高查验效率, 建立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同时, 为加强中吉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合作, 双方可在劳务许可、海关事务方面给予一定政策支持。第三, 加强中吉伊尔克什坦、吐尔尕特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 密切中吉口岸查验机构的交流与协作, 改善口岸通关环境, 提高通关效率。

(三) 深化中吉农业领域合作

吉尔吉斯斯坦拥有良好的农业基础, 但由于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 其潜能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国企业应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积极开展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生产领域合作, 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 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生产适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通过农业产业项目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进而带动国内农业生产原料、农机产品的出口, 以项目换市场。

参考文献

[1]课题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市场考察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4) :101-105.

[2]王海燕.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与策略[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8 (4) :29-36.

[3]朱新鑫, 李豫新.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11 (3) :17-22.

篇4:巴基斯坦的“中国通”

出门在外,谁不喜欢头脑灵光的生意人啊!我招手让阿里过来,他殷勤地把行李安置好,一个“请”的手势和嘴里冒出还算标准的“你好”普通话,让我们忍俊不禁,彻底放松。

一路上,阿里边开车边吹擂。他要带我们去“中国人的酒店”,贸易小组都住那儿。酒店不是最好的,但整个卡拉奇的商人都知道,说不定还能帮我们“挖”到新商机呢!

下车后,阿里递给我一张有他手机号码的名片,建议在未来的商务活动中包他的车。我们的组长开玩笑道,你有啥优势啊?阿里露出洁白的牙齿,又吹上了:中国商务处、民航、中国大公司驻卡拉奇办事处在那条街他都熟知;如果去拜访不同商品专业市场的进口商,参观港口和码头仓库等,更是轻车熟路。他能帮我们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被阿里的“吹功”所感染,包车没准更合算,我们就口头和他达成了协议。

这以后,阿里非常讲信用。每天我们出门办事,阿里果然就呆在酒店附近,随叫随走。我们同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内同时来的贸易团组几乎都有自己的出租专车。阿里告诉我们,本国百姓很少坐出租车,有钱人都有自己的小轿车。与中国公司打交道多了,的哥们摸出了个道道:与其在路上空跑,还不如“守株待兔”。几天包下来,收入还是可以的。常在这地方出没的司机,都能说几句中国话。中巴好得像兄弟,他们更乐意为敬业随和的“中国哥们”服务。当然,要在竞争中取胜,还得靠讲诚信、路线熟。

果不其然,只要说出外出的目的,那怕是最简单的几个单词,阿里就能揣摩出我们的心思。去商务处汇报,拜访客户,办理机票,买巴国纱巾等礼品,阿里都能准确地带过去。上车时,空调已提前开好,以避外面的热浪。他像一位久违的朋友,热情周到,幽默逗趣。

临别,结清当日车资,我们送给他一大盒清凉油,阿里高兴得手舞足蹈。上车后,他蛮有把握地问:“你们下站是不是要去伊斯兰堡和拉合尔,然后再去孟加拉?”

篇5:对中国医改的评价(精选)

健康具有长期性,所以现在还不能 用一些直接的指标衡量,但是在医疗费用、医疗卫生服务 方面都可见显著成效。可以说我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成功定位了我国医疗卫生的发展方向,确定了正确 发展目标。跟以往医改目标的鲜明对比是,过去的医改都 是作为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的配套,因此在目标和方法上 会存在偏差。我国新一轮的医改将健康发展、医疗卫生制 度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政治的大环境里。改革以健康 为目的,把健康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系重 构的最终目标。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报告也指出:中国 卫生体制曾经经历过两个截然相反的发展阶段,从政府提 供服务模式到明显的利益驱动提供服务模式。因此,可以 说,目前政府主导的医改,既是弥补“市场失灵”,更是弥 补以前的“政府失职。” 新一轮医改开创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制度建设。医改 方案提出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我国在社会建设领域 提出的第一个“基本制度”,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第一次 把民生建设提到“基本制度”的高度,为解决其他民生问 题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在20l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卫生领域的 阐述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 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 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 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 务。因此我们可以说从医改进展和制度建设方面,中国实现 了历史性的突破,完成了改革的目标阶段,进入下一步深入 改革。

2、为继续推进改革提供财政预算支出。增加的政府投 入是改革的关键。在我国的公共财政支出中,卫生支出的 比重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从1 995年到2008年,我国公共财 政支出中卫生支出仅占3.6%,远低于国际水平。这几年的 财政卫生投入,一年一个台阶,2009年是3000多亿元,2010 年是4000多亿元,2011年是5000多亿元。卫生总费用从 2003年开始,政府投入占整个卫生总费用当中的比重一直 在增加,从2003年到2009年算下来增加了1 7个百分点之多。政府投入增加后.卫生总费用当中的比重增加,就意味着 个人负担的比重在相应的下降。其次,中央财政的支出比例的提高,可见中央财政责任 在增强。2009年医改出台,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用三年的 时间完成医疗卫生方面的五项重点改革,当时经测算,全国 各级财政增加8500亿人民币的投入,其中中央财政要增加 331 8亿投入。实际医疗卫生支出,在财政的医疗卫生投入 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8年的4.57%提高到2011年的5.35%,提高了0.7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2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8年2.28%提高 到201 1年的3.1 8%,提高了0.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3个 百分点。中央财政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倾斜,支持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软件的建设,支出在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中央财政一共投 入三年超过1 100亿元,占24%。支持缩小地区间的医疗卫 生服务的差距,这三年中央财政整个补助地方的资金,对中 西部的补助占到总额的80%以上。

3、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 2年3月28日,OECD发布了题为:“聚焦中国:经验与 挑战”的研究报告第七章“中国的医疗卫生:近期趋势与 政策挑战中积极评价了我国今年医改取得的进展。”事实 上,中国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1 1年基本医疗保 险覆盖了95%的人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有限改革 方案,在一下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确定基本药物目 录,二是进行省级集中采购,三是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从 全国范围看,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 建设已经让大多数人获益。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全 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 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不低于20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 销比例达到70%左右。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举办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 综合改革及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人均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5元,重大公共卫 生服务项目稳步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顺利推进。

篇6:兰德公司对中国的评价

日前,兰德专家们通过了一份对中国的分析报告,引起轰动,令国人反思。请看以下报告:

1,中国的银行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糟糕的银行。

2,到,也就是6年后,中国人口老龄化会使工作人口与不工作人口的比率成为世界上最糟糕的,如果没有特效的新政策的话,中国的经济在那个时期就会狠狠地撞墙。到20,以我们的标准来看,它会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

3,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他们现在最痴迷的就是男女之事。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4,中国人没有勇气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中国人习惯接受廉价和免费的事物,他们总是梦想奇迹或者好运,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努力,他们总想不劳而获。

5,目前中国正在遭受着资本主义社会2大邪恶的折磨,即环境的破坏与人性的丧失。由于中国人天生的贪婪的本性,它们可以毫无保留的接受资本主义的阴暗面即无止境的追求利润,忽视人的尊严。

6,大多数中国人发现他们不懂得精神灵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这样的概念,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专注于动物本能对性和食物那点贪婪可怜的欲望上。

上一篇:瓯海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常规下一篇:《救命骨髓》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