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地理教案

2024-04-09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地理教案(精选10篇)

篇1: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地理教案

1、亚非“陆桥”

阿拉伯半岛西侧

地中海东岸

2、先进的灌溉农业

(1)地形、气候

(2)以色列的灌溉农业

滴灌、喷灌、智能灌溉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教案示例一文由中国教案站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地理教案

阿拉伯半岛西侧

地中海东岸

2、先进的灌溉农业

(1)地形、气候

(2)以色列的灌溉农业

篇3:以色列——牛奶和蜂蜜的土地

以色列养蜂业的主要任务是授粉。早在公元前900年, 以色列就有养蜂历史。以色列是世界上密度最高的养蜂国家之一, 全国有10万蜂群, 主要蜂种为意大利蜜蜂, 以高加索蜂和本地驯化的叙利亚蜜蜂为辅;其养蜂人员有500多名, 人均蜂群占有量较大, 大部分蜂群采用集约化管理, 比如位于戈兰高地的最大蜂场拥有6000群蜂, 仅有6个人管理。以色列的大部分水果、蔬菜都是通过本国农业生产供应, 因此大部分蜂群主要用来为温室作物及设施农业授粉。目前, 国内大约有1000种植物需要蜜蜂授粉, 绝大部分农作物是用蜜蜂或熊蜂来授粉, 每年累计为农作物授粉10万次, 每年授粉的产值达到2.5亿美元。

以色列的主要蜂产品是蜂蜜。以色列向来被誉为蜂蜜的圣地, 蜂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全国年生产蜂蜜约3500吨, 产值约1200万美元;其生产蜂蜜的效率非常高, 机械化程度较高, 机械化贯穿于转地放蜂、脱蜂、脱粉、取蜜等整个产蜜的各环节,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现了规模化养蜂。一般有规模的蜂场拥有蜂群数均在400群以上, 为大规模生产蜂蜜提供了基础。

以色列养蜂业面临的最大危害仍是大蜂螨。几十年前, 大部分山区、半沙漠化及丘陵地带能够采集到野生蜂, 目前, 由于大蜂螨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 使得以色列境内的野生蜂很难发现。2006年, Diana等人研究发现, 蜜蜂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以色列急性麻痹病病毒 (I A P V) 。随后, 全球展开了对I A P V的系统研究, 以色列进行了相应的蜂群调查与统计, 调查显示中东部地区的蜂群损失达到10%~85%。虽然病毒及蜂螨危害比较严重, 但以色列在用药方面始终严格控制剂量及用药时间。以色列国家农业部农业研究组织下辖专门的蜜蜂病害控制研究中心, 常年为全国蜜蜂的主要病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与理论指导。

相关链接

以色列发现3000年前最古老蜂箱

据国外媒体报道, 2007年, 考古学家在以色列北部地区发现了约30个具有3000年历史的蜂箱, 这些蜂箱由稻草和黏土制成, 每个均可容纳数百个蜂房。这一新发现表明, 以色列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养蜂产业。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考古学家阿米海·玛扎表示, 2007年夏天在以色列北部洛弗城废墟中挖掘出的30个蜂箱完好无损且历史悠久, 它们可追溯到公元前900年, 这表明在圣经时代以色列就已经拥有了先进的蜂业。在古代, 养蜂行业比较盛行, 蜂蜜除了可被食用外, 还可作医药和宗教之用, 蜂蜡则可用作金属铸型或制成可书写的平面。玛扎称, 尽管在古代艺术品中有关于蜜蜂和养蜂的描述, 但此次洛弗蜂箱的发掘在考古学上尚属首次。这些蜂箱是由稻草和生硬的粘土制成的, 一端有一个洞口, 方便蜜蜂的进出;另一端有一个盖子, 便于养蜂人接触蜂房。这些蜂箱是在一间屋子里发现的, 它们排列整齐, 一间屋子大约能容纳100个蜂箱。

在古老的《圣经》记载中, 有多处文字称以色列是一块“牛奶和蜂蜜的土地”, 可人们一直以为蜂蜜指的是由枣子和无花果制成的蜜——因为文中并没有提到蜜蜂养殖。而此次发现表明, 在3000年以前以色列就已是高度发达的养蜂业之乡。玛扎说:“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组织的工业, 是一个高度组织化城市中的一种组织化经济。在蜂箱广为使用的时候, 洛弗城拥有大约2000居民, 其中有以色列人、迦南人和其他人种。”

以色列海法大学的古代地中海社会研究专家厄兹拉·玛卡斯表示, 此次发现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养蜂业。他说:“我们曾在来自近东的课本和古代艺术品中读到过许多有关养蜂业的描述, 但是从未有过真切的体会, 这次发现让我们得以真正地感受到了古代养蜂业。”此次发掘的遗址位于兴旺的洛弗城的中心, 这个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蜜蜂的地方又给此次发现增添了一些独特的意味。对此, 玛卡斯的解释是, 洛弗城的管理者希望将养蜂业置于其管控之下, 或者养蜂业与城市居民的宗教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因为考古学家们在蜂箱旁发现了一个装饰有大量小雕像的圣坛。

人类利用蜜蜂及其采集物、分泌物、养蜂及蜂场多种自然因子防治疾病的历史非常悠久。蜜蜂在地球上出现大约是在8000万年前, 据考证, 蜜蜂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大约在2000多万年前, 孤居的蜜蜂进化为群居社会性蜜蜂。古猿人们受野猪、黑熊等掠食蜜蜂行为的启迪, 也会从岩缝、树洞中寻取蜂巢, 已有足量蜜、粉、幼虫和蜂蛹的蜂脾, 必然成为原始人猎取食物的对象。原始人猎取蜂脾时难免要被蜂螫, 他们取食蜂蜜、蜂幼虫和蜂肾, 接受蜂螫, 就不知不觉地接受蜂产品保健了。养蜂业的历史也极其悠久, 早在7000年前, 西班牙一些山崖上就刻有养蜂人取蜜的壁画。

以色列在高速公路上为蜜蜂建造生态桥

以色列内盖夫本吉瑞大学的科学家提出, 应在蜜蜂飞经的一条高速公路上空为它们建造一道空中走廊, 从而帮助蜜蜂为当地的一种花授粉, 否则这种花就将消亡。这项提议的起因是位于特拉维夫北部20公里的纳塔尼亚地区的一片属于紫色鸢尾花家族的花朵数量正在逐渐减少。

几年前开始, 蜜蜂们就很少造访这一地区, 因为它们需要飞经一条连接特拉维夫和海法的高速公路, 这是以色列第二大繁忙的公路, 蜜蜂飞经此地时会面临各种危险。

研究人员尤瓦尔·萨皮尔指出:“我们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因, 但很明显高速公路上的噪音、污染以及需要飞得更高才能从车辆上方通过等因素给蜜蜂造成了某种心理创伤, 使它们不愿意飞经此地。”

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蜜蜂在寒冷的日子里再也无法去到曾经的藏身之处, 而这些花朵因为失去了最主要的授粉手段而导致数量逐渐减少。

为了拯救这些只有在冬季才短暂开放, 并且只生长在以色列的花朵, 科学家向该地区政府提议在这条高速公路上方建造一座“生态桥”, 蜜蜂可以由此飞到路的另一头去完成它们的使命。

专家提议建造的这座桥不是用柏油铺成的, 而将是一个植物园, 其中有包括鸢尾花在内的很多植物, 用来吸引蜜蜂。

篇4:《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教案设计

裹 蓬乱 纳闷 踱步 冷不丁 衣衫不整 一撮胡子

蓄 温柔 穿戴 埋头 手把手 一塌糊涂 一张被单

2、说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设问导读

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在不同人的眼中,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呢?用不同的线条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三、展示点评

(一)、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

1、(童话故事里的走出来的人)

(童话故事中的人是虚构的,一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小女孩为什么会觉得爱因斯坦是童话故事中走出来的呢?(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

读一读,这句话写出了爱因斯坦的什么?(衣着)

他的衣着有什么特点呢?(不整齐,邋遢)

2、(不会整理房间)

你觉得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爱因斯坦的工作室?(一塌糊涂)

一塌糊涂的意思是什么?(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爱因斯坦的工作室乱得一塌糊涂,可以看出他……(不会整理房间)

爱因斯坦衣着不整齐,而且一点也不会整理房间,所以小女孩觉得他(不是最伟大的人)

(一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那小女孩认为最伟大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至少穿衣服得整齐,在她的眼里,最伟大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好。)

(二)、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

(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爱因斯坦一直以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样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来,或许伟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断地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连爱因斯坦都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伟大的人,难道他真的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有人认为他是吗?(父亲)

(三)、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

(父亲听后兴奋的说:“孩子,你今天碰到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指名读好父亲的话,问:从他地朗读中,你感觉父亲的心情如何?他为什么会这么兴奋呢?

(在父亲看来,爱因斯坦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能够遇上这位伟人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看来父亲十分地崇拜爱因斯坦。)(伟大)

那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吗?拿起书本,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细细地读读课文,你一定能从字里行间得到启示。

(四)、“我”(作者)眼中的爱因斯坦

(课文第四自然段对话)

请两位学生读一读,其它同学想一想,从他们俩的对话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爱因斯坦和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谦逊诚恳 天真直率)

指名通过朗读表现出人物中的性格。

男女生分角色读。

(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童心未泯 乐于助人

(“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虚心受教

四、难点突破【出示图片】

爱因斯坦是不是个伟大的人呢?结合文中的话语以及你收集到的资料说说,要说明理由。

【爱因斯坦是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五、小结全课

1、学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你认识了()的爱因斯坦和()的小女孩。

2、教师小结:

纵观爱因斯坦的一生,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富有探索精神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六、拓展延伸

篇5:教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一面„„一面„„”和“只好„„”造句。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

2、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教学过程: 第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是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罢了。”

同学们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一位名人之口吗?(板书:爱因斯坦)通过这句名言,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师简介“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远比牛顿物理学先进,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他有关的文章。

(板书完整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看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他俩是怎样认识的?世界著名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爱因斯坦是怎样的人?)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带着满心的疑问走进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1)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主要任务是读准字音。

(2)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3、他们之间有过几次交往?(三次)

请大家快速读课文,找出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三次交往的起止段落。交流:相撞(1-3)相遇(4-5)相邀(6)

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呢?相交(7-8)

5、请大家再读读每次相遇的第一句话及最后一部分的第一句话,看看从这四句话中,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自由朗读)

指明学生回答:

(1)1940年的一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

(2)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

(3)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4)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指明交流:(从“时间先后顺序”、“不同情况下见面”、“关系越来越亲密”等方面交流)再

三、读课文,感悟欣赏

过渡:课文详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三次相遇,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细细地读一读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次交往的情形,思考:这次相遇小姑娘对爱因斯坦有怎样的印象?你从中体会到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读完后小组内可以互相讨论。

(一)相撞

1、可以用那句话来概括小女孩对爱因斯坦外貌的印象:

生回答:“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师:小女孩这么想。你觉得当时小女孩看到爱因斯坦是什么样的心情?(奇怪)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句话: 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2、指名朗读,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爱因斯坦打扮显得与众不同,“短而硬”“深陷”“蓬乱”等词让人看到了这人衣冠不整的模样; “又肥又大”“裹”“趿拉”,衣着的随意透露出他在生活中的不拘小节,他多么像童话里的巫师。细腻的外貌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位活生生的科学“怪人”——爱因斯坦。)

3、除了外貌怪,还有哪些地方也很奇怪?(板书:行为)

为什么被撞还要致歉? 先板书:专注工作

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满脑子只知道研究科学问题。

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这一点?

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

4、再联系爱因斯坦的外貌描写,你还会奇怪吗?读一读,你有说明新的体会呢?

(爱因斯坦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潜心研究科学,不拘小节)

5、除了对爱因斯坦的外表和行为深有体会外,你还有什么体会呢?思考:谁撞谁?又是谁道歉?他是怎么说的?(语言)

爱因斯坦在“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的情况下,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他有着平易、宽容的胸怀,作为一个大科学家完全没有傲慢、无礼的态度。被撞了,竟友好一笑,向小姑娘道歉,透出老人的平

易、慈爱、宽容和若有所思;

板书:平易、宽容

6、齐读第二自然段,带着仰慕、崇敬的感情。

7、引读第3自然段 并探讨

(1)对于爱因斯坦,爸爸和小女孩的意见有什么不同?

(2)分角色朗读,体会从父亲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从小女孩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在父亲的心中,爱因斯坦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所以听后非常兴奋。)指导朗读。

(小女孩却很纳闷)引读。

练习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学习到现在,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吗?

四、小结 :不经意的一次相撞,让小姑娘认识了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可内心却很纳闷,这个衣衫不整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那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五、作业布置:

1、掌握课后生字词,每个生字组两个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一、第二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次相遇的故事,从中了解到爱因斯坦是一个这样的人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读悟课文,体会人物品格

(一)相遇

1、小姑娘和爱因斯坦第二次相遇,爱因斯坦有什么变化吗?

仍„„仍„„ 爱因斯坦与往常一样,还是不注重打扮,只知道潜心研究科学。学习并能用“一面„„一面„„”造句

2、可以用哪句话来概括小女孩对爱因斯坦的印象:“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小女孩认为(引导生为反问句换个说法)小女孩是说:”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谈不上伟大。”

试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伟人又该是怎样的呢? 小女孩认为伟人应该是讲究穿着,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很有绅士的味道。而眼前的爱因斯坦的装束却是--衣衫不整。怪不得小姑娘会这么说呢。

读了小姑娘的这句话,我们也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天真直率。

板书:天真直率

3、读了这部分内容,爱因斯坦又给小姑娘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①爱因斯坦觉得自己伟大吗?

出示:“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爱因斯坦一直以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样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来,或许伟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断地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充分表现出他的谦逊诚恳。

板书:谦逊诚恳

②出示句子: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读了这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会对付的又是什么呢?(物理难题、科学上的疑难杂症。)他的目光那么温柔是因为听到了小女孩说的话,对此爱因斯坦并没有感到生气,而是感到很欣慰,因为他觉得小姑娘的天真直率打动了他,他认为自己碰到了知音。也说明爱因斯坦幽默、友善、有一颗童心,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板书:友善、调皮、童心

4、人们常说拥有一颗童心,就是一个天使。爱因斯坦的童心感染了我们,更感染了文中的小姑娘,一起读一读描写小姑娘的句子。

出示:“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能记住吗?”她问。“也许能。” 瞧,小姑娘是多么乐于助人,教得一本正经,学生学得也很认真。

板书:乐于助人、天真、一本正经

5、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感受:爱因斯坦的友善、调皮、童心; 小女孩的天真、一本正经

6、小结:第二次相遇,爱因斯坦的谦逊诚恳、富有童心,给小姑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三)相邀

1、小女孩对爱因斯坦的印象: 小姑娘看见他时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从那些词语句子中反映出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

(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谦虚,虚心地接受小女孩的教导,乐意与小姑娘交往。指导朗读

2、什么叫“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内怎样乱? 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为了科学事业不愿意把时间放在整理房间上。

3、“呵,小教授,请你在教教我。”

板书:平易近人、乐于与孩子相处

4、这一部分中,对小姑娘的描写也很有趣 小姑娘:“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小姑娘已经把爱因斯坦当作朋友和“大孩子”了。“手把手地教”

板书:认真负责

5、小结:小女孩不仅天真率直,还有一颗美丽勤劳的心,她用自己的真情建立了与爱因斯坦的深厚友谊。

6、指导朗读

(三)相交

1、引读“她教我怎样穿戴,怎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

2、你从爱因斯坦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互交互学、各得其所、乐在其中,活象一对忘年交,爱因斯坦真是一位慈祥可敬的老人。理解“只好”的意思:别的没有,这是惟一的,不得不这样做,并造句。

3、指导朗读

三、总结升华

1、经历了小姑娘与爱因斯坦交往的过程,我们不仅看到他们由不熟悉到熟悉,还看到他们已成为一对互较互学、乐在其中的忘年交。

现在,让我们再来思考一下: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 总结 本文不仅让我们认识了伟大而又平凡的爱因斯坦,还让我们认识了天真直率、乐于助人、认真负责的小女孩。从全文看,我们所看到的爱因斯坦,也是从小女孩的眼中所折射出来的。可以说,两个形象缺一不可。所以本文的题目是: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和”字也说明这两个人物应该是相提并重、相辅相成。

四、拓展延伸

1、除了书上描写的爱因斯坦,你还了解他的哪些故事呢?

2、古今中外,伟大的人不计其数,你读到过哪些伟大的人或者伟大的事?你是怎么理解伟大的?

五、作业布置:

1、掌握生字词,下节课听写。

篇6: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教案

教者:王新星 目的要求: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研、不拘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爱因斯坦。生介绍交流有关资料。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

蓬乱

纳闷

踱步

冷不丁

衣衫不整 蓄着

温柔

穿戴

手把手

一塌糊涂 3.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学习课文,体会内容。

1、指名朗读第一段。

(1)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2)提问: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里走出来的?”

(3)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出示句子:

“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又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体会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着重抓住头发“蓬乱”穿的衣服“又肥又长”、脚下趿拉着“卧室里穿的拖鞋”)

(4)什么叫“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闷)

“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是一个反问句。你能把它换一个说法吗?(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5)分角色即兴表演这一段的情景。(6)小结:小女孩第一次遇上爱因斯坦。

2、阅读第二段。

(1)过渡:上面一段写的是小女孩第一次遇上爱因斯坦。第二天她又巧遇上了爱因斯坦。(2)读课文中两个“仍是“的句子。请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体描述爱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

“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哪句话?(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3)体会“一边……一边……,一面……一面……”在运用时的规律。(都是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口头练习用“一面……一面……”造句。

(4)分角色读第二段,大家从这一段文章里读懂了什么?

(爱因斯坦平易近人,不承认自己是伟人,还请小姑娘教他。小姑娘天真率真)找出有关的语句进一步体会。

(5)小结:这一段说的是小姑娘第二次遇见爱因斯坦,教给爱因斯坦穿戴要领。

3、理解第三段。(1)默读全段,思考小姑娘第三次遇见爱因斯坦的情况。写了哪两点?(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小姑娘教爱因斯坦收拾房间)

(2)从“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

(3)什么叫“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

工作室内: 一塌糊涂。

4、以上三段,分别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的几次交往?说说这几次交往的具体情况。

5、最后一段概写两人的交往。

篇7: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地理教案

一、落秧方式、方法

1. 根据落秧次数分为一次落秧和多次落秧。 (1) 一次落秧技术

对主茎较粗、果实采摘基本结束的植株, 可顺垄进行一次落秧, 经3~5天, 在其生长点向上长起时吊秧, 进行顶枝再生产。此技术简单, 不损伤主茎, 易落, 省时、省工。

(2) 多次落秧技术

盘蔓法。对留果枝达5~6穗果的植株, 应进行分次落秧, 既避免了下空上密, 也方便上部果枝管理。

当第一、第二花序果实采摘后, 进行落秧, 具体方法是:用左手扶住下部茎和吊绳, 右手解开下部结点, 左手稍松, 但不松开, 做到松而不放, 茎随着上部果实的重力顺绳向下滑动, 同时右手将落下的茎蔓调整成弧形, 当茎落到适当位置时, 左手再用力捏住茎和吊绳, 右手再将绳在茎上绕几圈, 将吊绳固定在地面的横绳上, 进行第一次落秧。落秧的关键是手法要轻, 掌握好轻重尺度。

在第3、4穗果采摘后, 摘除第3或4穗果上两片叶片, 顺着第一次落秧形势, 和第一次落秧手法一样, 进行第二次落秧。

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地力好、施肥水平优良, 留5~6层花序的, 在第5或第6穗采摘后, 同样摘除其上两片叶片, 进行第3次落秧。

卧蔓法。卧蔓法适用于茎较粗、茎上挂果较多的植株。此法的优点是不折茎, 但容易人为造成落果。具体方法是:根据落秧长度, 在垄的前方横绳上再系一条绳, 将要落秧的植株吊绳解开, 用手握住植株上端, 轻轻顺垄卧在垄上, 以有果实部位离地面10~15厘米为宜, 用准备好的吊绳在弯曲部位绕几圈, 固定在铁线上整个茎蔓呈L形, 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用同样的方法再继续落秧。

2. 落秧注意事项

(1) 要保护好秧干、果实和叶片, 使其免受损害。

(2) 有许多的落秧者, 往往由于方式方法不正确, 出现主茎扭伤、撕裂, 折断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落秧的手法重, 没有顺着茎蔓的走势而进行强硬落秧。

(3) 加强土、肥、花、果、叶片管理,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二、预留再生结果枝

对无限生长的品种, 进行茎蔓再生留果栽培, 是近几年来的一种新的栽培管理模式, 最主要的是减少了二次育苗, 节约了生产成本, 还可缩短商品上市时间, 管理好的话, 在上杈果后的半个月, 就可上市, 满足市场供应, 避免有价无果现象发生。

预留结果枝出现位置的几种看法:一般认为, 下部果枝产量较高, 但商品上市相对较晚;中部果枝产量和商品上市时间次之;上部果枝产量较低, 但上市时间较早。具体果枝出现位置, 不要因为留下部果枝但果枝不出而废除上部果枝, 也不要因为留中上部果枝但果枝不出而废除下部果枝, 反而适得其反。

1. 预留中、上部结果枝

以留6穗果为例, 在第6穗留2叶打顶尖15~18天后, 就要预留结果枝, 最好的方法是隔一杈留一杈, 以防空杈, 最后选一健壮枝作为结果枝。待预留枝出现花絮后, 按原来的管理方法, 进行蘸花、留果。

2. 预留底部结果枝

在植株底部预留2个再生结果枝, 待主茎果实全部采收后, 剪去预留枝上部的主茎, 留1个健壮果枝进行再生栽培管理。

篇8: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地理教案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并能从中感受到爱因斯坦的谦逊和对孩子的关爱。

3. 能联系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词句的含义。

一、质疑课题,整体感知课文

1. 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 请学生介绍有关爱因斯坦的资料。

3. 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做出了这么一番贡献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和那个美国小女孩一起走近他,去感受感受吧!

4. 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5. 抽查生字的自学情况。注意“踱”、“溢”、“搁”和“辅”字的读音。

6. 借助工具书理解课后第2题的词语。

7.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的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说说。

二、细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 文章讲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几次碰面?

2. 第一次碰面:

(1)小声自由读初次见面的段落,你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品读描写爱因斯坦外表的句子,感受他外貌的平凡。再有感情地读有关句子。

(3) 从爱因斯坦的举动中你又感受到他哪些不平凡?抽学生读有关句子。在互评中点拨,感受人物的谦和有礼。

3. 第二次碰面:

(1)分角色读4~7段,请学生质疑。联系课后第二题理解“伟大”的意思。并进一步感受爱因斯坦的谦逊、小女孩的天真可爱。

(2)再次分角色读这几段,注意读出人物的感情,以及自己对人物的喜爱。

4. 第三次碰面:

(1)自读8~9段,思考这次会面发生了什么事,用简洁的话说一说。

(2)结合课后第3题说说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3)分角色朗读。

5. 第四次及以后的碰面:

(1)这次碰面和前几次有什么不一样?

(2)通过母亲和爱因斯坦的对话,你了解到他和小女孩后来是怎样相处的?

(3)从这里,你感受到爱因斯坦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小组内先自由谈体会,然后请一位同学把小组意见综合起来说给全班同学听。

(4)分角色读这一段,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读出相应的情感来。

三、课外结合、交流拓展

1. 你还了解爱因斯坦的哪些故事,说给大家听一听。

2. 老师讲有关爱因斯坦的故事。

3. 完成课后第2题的造句。

四、总结全文

爱因斯坦平凡,他仅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普通得连自己生活都不会照顾的人;同时,他又是不平凡的,他谦逊的人格魅力、善良的心灵、高超的学识让他不同凡响,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参考资料

☆爱因斯坦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生为现代物理学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其最卓绝的成就是他突破牛顿经典物理学的框架,创立了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领域的相对论。

在爱因斯坦之前,人们自古以来都认为,虽然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它们的运动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但时间和空间都是不受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影响的。由此,把时间、空间、物质、运动完全割裂、孤立开来。天才的物理学家牛顿也相信这一看法,据之提出了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观念。爱因斯坦不同意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绝对运动观,从光速有限出发,提出宇宙间的时间同时性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的,如月球上事件发生的时间是相对于地球这个参照系来说的。在同时性是相对的基础上,他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概念。因为时间的同时性都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的,所以都是相对的;而运动又是与时间紧密相连的,所以运动也都是相对的,孤立地看地球,它的运动是不存在的;空间和时间是紧密相连的,所以绝对空间也是不存在的。从而,爱因斯坦把看起来似乎是彼此无关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了起来,使它们成了相互密切联系的对立统一体,于19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又经过探索,进一步完成了广义相对论创立工作。广义相对论是一种没有引力的新引力理论,是适用于所有参照系的物理定律。它与狭义相对论不同,狭义相对论仅仅适用于不存在引力的物理过程。研究的是直线、匀速相对运动的参照系;而广义相对论研究的是作任何运动的参照系,既适应直线、匀速运动的参照系,又适应加速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参照系,因而它是相对论大厦的第二层楼房。广义相对论进一步表明,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孤立的,物质的分布和运动也反过来决定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是对立统一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近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取得的最重大成果,它导致了古典物理学的彻底革命,完成了物理学第三次理论大综合,进一步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石。

☆相关网址:

xiayu.unicyclist.com/ayst.htm

☆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东部的乌尔姆,犹太血统。他的父亲海尔曼爱因斯坦很有数学天赋,但父母没钱供他上学,只好弃学经商,爱因斯坦的母亲保里诺爱因斯坦是富有粮商的女儿,很有音乐天赋。年幼时,爱因斯坦就开始学习音乐,6岁开始练习拉小提琴,音乐几乎成了爱因斯坦的“第二职业”,小提琴终身陪伴着他。

在爱因斯坦上学之前,他父亲给了他一个罗盘(指南针),罗盘的指针总要指着南北极,使小爱因斯坦着迷了很久。直到成年,他都还记得这件使他印象深刻的事。另一次经历给他的印象也很深刻。在上学几年后,他领到一本欧几里得几何学课本,书中论证得无可置疑的许多公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无法按照课程进度学习,而是一口气就将它学完。

爱因斯坦和牛顿一样并不早慧,他到3岁还不会说话,在整个学习期间也无“神童”的表现,甚至在教师眼里显得平庸迟钝,他主要是对教师的呆板教学方法感到不满,而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勤奋自学的探索能力。他在中学时代就自学了包括微积分在内的基础数学及某些理论物理知识,进入大学后,他经常缺课,独自修读了经典理论物理,研究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爱因斯坦不拘成见,勇于创新。“怀疑一切”的信条始终贯穿他的整个科学生涯。当然,爱因斯坦的杰出科学成就来之于他坚持不懈的毅力。一次,有个青年人请教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给他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他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你付出的努力和劳动,Y代表你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而Z表示少说空话,要谦虚谨慎。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篇9: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地理教案

智能电网是一种典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由传统电力基础架构与信息基础架构共同组成。智能电网的安全问题包括物理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方面。智能电网信息化及其物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为其引入了新的安全隐患,针对信息系统的网络攻击在破坏其功能的同时,也会传导至物理系统并威胁其安全运行。近几年来,通过网络攻击智能电网并进行破坏的事件时有发生。

2015年12月23日,乌克兰电网遭遇突发停电事故,引起乌克兰西部地区约70万户居民家中停电数小时。事后达拉斯信息安全公司iSight Partners的研究人员表示,这是由BlackEnergy(黑暗力量)恶意软件/代码导致的破坏性事件。BlackEnergy恶意软件最早于2007 年被发现,在此次攻击事件中,运用了其最新版本BlackEnergy Lite,并增添了KillDisk组件和SSH (安全外壳协议)后门。KillDisk组件用于删除计算机硬盘驱动器里的数据并导致系统无法重启。SSH后门在获得SSH服务器的访问权限后,开放连接SSH服务器的6789端口,从而使攻击者可以永久访问或控制受感染的SSH服务器。该停电事故被视为实际出现的首例针对供电系统的恶意行为。

由媒体报道和事后分析可推测出乌克兰电网可能遭受的网络攻击途径/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

在CyberTech 2016大会上,以色列能源与水力基础设施部部长Yuval Steinitz披露称在2016 年1月25日,以色列电力局遭受了一次严重的网络攻击。根据相关报道可知,在此次攻击事件中攻击者发送包含勒索软件(Ransomware)的钓鱼邮件给电力局工作人员,诱骗电力局工作人员执行恶意代码,并加密其电脑中的相关内容,需要电力局工作人员付款才能解锁。事发后,以色列当局被迫关闭了电力设施中被感染的计算机,以防止勒索软件在网络中进一步传播,引发更大的事故。这是电力基础设施遭受网络攻击的又一个实例。

由乌克兰和以色列国家电网遭受网络攻击事件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电力系统作为国家关键性基础设施已经成为网络攻击的重要目标,网络攻击能达到类似于物理攻击的效果,从而导致变电站乃至整个能源供给系统的瘫痪。

2)攻击者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工程背景,对变电站监控系统软件及电网业务流程都非常了解,其发动的针对电力系统的攻击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3)工业界还没有为此类网络攻击做好准备,电力系统中信息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客观存在,面对网络攻击时表现得非常敏感,现有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难以完全有效抵御此类网络攻击。

2 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需求和主要信息安全防御技术

为应对网络攻击和保证网络安全,美国能源部(DOE)在2003年提出了《保护SCADA系统信息安全的21 步》;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在2006 年、2008年和2010年分别进行了3次网络风暴(Cyber storm)演习。网络风暴演习模拟美国关键基础设施遭受大规模网络攻击时,网络应急响应团体中各政府部门与相关企业联合应对的情况,旨在检测并加强政企合作的网络防灾和响应能力;2011年5月,美国发布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阐述美国“在日益与网络相联的世界如何建立繁荣、增进安全和保护开放”。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近期启动了一项名为“快速攻击检测、隔离和表征”的计划,目标是发展一套能够应对电网遭受针对信息网络或基础设施的摧毁性攻击后,7d内恢复电力供应的自动化系统。针对电网的网络攻击很可能是出于政治、军事或者经济的目的,可以说,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防御已被提升为一个国家安全层面的重要问题。

乌克兰和以色列国家电网遭受网络攻击事件发生后,有人提出了类似的事件有没有可能在中国发生的问题,答案是有可能。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对中国怀有敌意或防范意识的国家或组织愈来愈多。依照目前的国际形势,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与中国发生正面战争的机会微乎其微。然而,发动黑客、罪犯和恐怖分子通过通信网络对中国的重要基础设施(如核电站、三峡水电站和国家电网等)进行破坏,从而阻止或延缓中国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很大。

为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中国国家电网也处于快速发展壮大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已宣布投资4万亿人民币用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其目标是在2020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智能电网。随着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和能源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其信息安全问题也变得愈来愈突出。因此,有必要基于已发生的针对电力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事件,分析国内智能电网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深入研究适用于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技术,并有针对性地构建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御体系。

所谓信息安全就是要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信息安全防御技术主要包括加密/解密技术、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技术、入侵检测和防御技术、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隔离技术和虚拟专用网络(VPN)等。在保障信息安全各种功能/特性的诸多技术中,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是信息安全防御技术的核心和关键。加密技术是最基本、最常用且最有效的信息安全防御技术,可以有效限制非法侦听、截获、中断、伪造的概率,从而达到保证报文/信息安全的目的。入侵检测技术是满足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需求的关键技术之一。防火墙是一种安装在组织机构的内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设备,是保证网络层安全的边界安全工具。安全隔离装置(网闸)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它包含带有多种控制功能的专用硬件,可在电路上切断网络之间的链路层连接,并能在网络间进行安全适度的应用数据交换。VPN为网络间传送数据和控制信息提供了一种安全的通信机制,它在隧道模式下使用IPSec来提供保密性、完整性、数据源鉴别、重放保护和访问控制的数据保护。

3 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御体系构建

3.1 变被动防御为积极主动防御

国内外在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研究上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可以说在研究思路上背道而驰。国外的研究是以“攻”为主线,研究的问题包括:网络攻击情况下系统的脆弱性、攻击的难易程度、攻击造成的影响、攻击状态下电力系统对信息系统的依存性,等等。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去考虑如何防御,并提供安全技术支持。而国内的研究是以“防”为主线,主要考虑如何来构建防御体系,包括建立等级保护制度、安全测评体系、安全防御的新技术及安全评估方法等,但对网络攻击技术研究还很薄弱。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加强基于积极主动防御思想的防御措施。

1)加强电力系统人员的培训、管理和保密教育,提高电力系统员工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人是信息系统中最不稳定、最不确定,也是最危险的因素;特别是内部人员,是信息安全的最大威胁。因此,需加强管理、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制度。

2)加强对远动终端设备(RTU)、配电变压器终端设备(TTU)、继电保护装置和电力监控装置等智能电子设备(IED)的监测和管理。这些物理设备在实现测量、保护、监控、通信等功能的同时,其本身作为底层通信节点,是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黑客很有可能入侵并潜伏在这些IED物理设备中,在满足一定的触发条件时才开始执行恶意程序。这类攻击具有很深的隐蔽性,采用通用的入侵检测技术很难发现。黑客对这些设备的攻击效果一定会体现在某些物理特征上,可以通过发现这些设备在时间、空间和控制指令执行效果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来检测这类攻击。

3)电力系统各个单位办公系统/网络与电力监控系统/网络进行物理隔离,禁止U盘和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在两个系统/网络之间交叉使用,禁止在电力监控计算机中打开办公文档或电子邮件。攻击乌克兰和以色列国家电网的病毒软件即是通过电子邮件传播。

4)协同各单位采用统一的信息安全防御策略,构建一体化信息安全防御体系。电力系统主要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6个环节,涵盖运行、管理、控制和市场等方方面面,各环节的信息安全体现出不同的需求。整个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水平遵从“木桶原理”,哪个环节或组成部分的信息安全防御水平最低,该环节或组成部分即成为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御最薄弱、最易攻破之处。因此,需要协同各单位进行统一部署。

3.2 适用于底层IED的加密/解密算法和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算法

继电保护装置、电力监控装置、RTU和TTU等IED常采用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ARM和实时操作系统实现,可用的软硬件资源相对有限。现有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信息安全产品并不完全适用于这类装置,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算法实时性、保密性和实施成本,研究适用于软硬件资源有限的底层IED的加密/解密算法和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算法。

3.3 智能电网一体化信息安全防御体系构建

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网络,系统的安全和开放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因此,需基于“适度安全”和“尽可能透明”的策略,明确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需求和为实现信息安全保障要求所增加的投入,在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实时性前提下制定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策略,定义信息的共享方式和安全级别,寻找信息安全和共享(开放)、信息传输实时性与系统安全性之间的平衡点,提出信息安全最佳实施方案。

中国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实施方案可由如下模型进行描述:

式中:Ru为智能电网受信息安全威胁类型,1≤u≤j;Av为智能电网中传输的(业务)数据类型,1≤v≤k;Bw为智能电网中所采用的各种信息安全防御技术,1≤w≤l;Cy为智能电网中所采用的各种信息安全防御技术对应的实施成本,1≤y≤m;Xz为智能电网中所采用的各种信息安全防御技术对通信实时性的影响,1≤z≤q。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拟构建的智能电网一体化信息安全防御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在具体部署本文所构建的智能电网一体化信息安全体系时,需依据以下原则进行。

1)充分考虑中国智能电网特点、存在的信息安全威胁及其信息安全防御特殊需求,综合应用加密、认证、入侵检测和防御、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防火墙、安全隔离和VPN等各种信息安全防御技术,确定不同防御技术的具体实施位置;在中国智能电网及其通信系统构建、实施的不同阶段,完成不同信息安全防御措施的实施。

2)基于“适度安全”和“尽可能透明”策略,设计中国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御策略和防御方案,考虑其保密等级要求、安全水平、实施成本和复杂性,兼顾传输信息的安全性和实时性,保证其通信可靠性,避免影响其供电可靠性。

3)不同(业务)系统、不同报文(所传输的信息)对信息安全和实时性的要求亦不同,因此需“量体裁衣”地确定不同的信息安全需求和保密级别,制定不同的安全防御方案,采用不同的信息安全防御技术;根据装置硬件平台性能和计算能力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信息安全防御技术;借鉴IT领域和工业控制领域信息安全防御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御专用技术。

4)深入分析各种现有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标准,充分吸收和参考其先进思想,尽可能满足各种现有智能电网通信标准要求;考虑如何协调/解决智能电网通信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的开放性与智能电网的安全性之间的矛盾。

5)充分重视管理与运营安全、组织与人员安全。管理与运营安全包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系统规划和验收、紧急事务处理、存储媒体的管理、信息和软件的使用等;组织与人员安全包括安全责任落实、部门间的合作、人力资源安全、用户培训和故障响应等。

4 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测试系统构建

为进一步分析智能电网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提高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水平,推进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标准的研究与推广,欧美有多家研究机构和国家实验室构建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测试系统/平台。

1)美国爱达荷州国家实验室(Idaho Nation Laboratory)采用实际的智能电网发电、输电装置/系统和标准的工业软件构建了SCADA信息安全测试系统/平台NSTB(National SCADA TestBed)。

2)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 Nation Laboratory)采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Power World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和部分实际装置/系统构建了半实物的虚拟控制系统环境(virtual control system environment,VCSE)。

3)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利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Power World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构建了用于异常检测(如入侵检测)研究的SCADA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分析测试平台/系统(testbed for analyzing security of SCADA control system,TASSCS)。

4)欧洲CRUTIAL项目开发了两个不同的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测试平台/系统,用于研究各种网络攻击所造成的影响。

5)爱尔兰都柏林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Dubin)利用DIgSILENT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和工业标准软硬件构建了半实物的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测试平台/系统。

目前,基于这些测试系统/平台的研究成果,正在制定和推出一些新的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标准。可将上述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测试系统/平台概括为两类。

1)完全由实际的装置、系统和工业标准软件构成的实物系统。这类系统能实时、直观、真实地反映实际运行结果和网络攻击对智能电网一次系统、二次系统/通信网络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但投资较大。

2)由OPNET网络仿真软件、Power World和DIgSILENT PowerFactory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等和部分工业标准软硬件构建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这类系统投资较少,能反映网络攻击对智能电网二次系统/通信网络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基本可以模拟/估计网络攻击对智能电网一次系统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但不够直观、真实。由于智能电网一次系统由仿真软件构建,因此该方案的另一个优势是智能电网一次系统可以灵活配置、修改,一次系统灵活性和适应性强。

据初步调研,迄今为止国内尚没有此类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测试系统/平台,为验证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御技术和信息安全标准的有效性,为进行攻防演练和发现现有信息安全防御措施的漏洞和不足之处,有必要构建适用于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测试系统/平台。鉴于构建实物系统投资较大,建议先构建半实物仿真系统。

5 结语

智能电网由电力一次系统、二次系统及其通信网络组成,是典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智能电网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涵盖运行、管理、控制和市场等方方面面,其信息安全需求和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具有不同于互联网的独特特征。针对智能电网的网络攻击具有隐蔽性、复杂性、技术性强和危害性大等特点。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御涉及加密/解密、身份认证/数字签名、入侵检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防火墙、安全隔离和VPN等技术,具有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等问题。要想抵御类似于乌克兰和以色列国家电网受到的网络攻击,提高中国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水平,还需国内各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和电网公司的共同努力、协同攻关。

篇10: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地理教案

关键词:威廉·巴勒斯,瘾君子,酷儿,控制欲

威廉·巴勒斯 (William Burroughs, 1914-1997) , 美国作家, 他和杰克·凯鲁亚克 (Jack Kerouac) 、艾伦·金斯堡 (Allen Ginsberg) 都是“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瘾君子》、《酷儿》、《裸体午餐》、《软机器》、《爆炸的票》、《新星快车》等。威廉·巴勒斯在《瘾君子》、《酷儿》、《裸体午餐》这三部小说中, 分别塑造了瘾君子、酷儿和控制欲这三个文学世界。

1《瘾君子》:一个瘾君子的文学世界

在《瘾君子》 (Junky) 一书中, 巴勒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瘾君子的文学世界。他分别从医学、立法、政治、社会这四个不同的角度对这个瘾君子的世界进行了剖析。

1.1 医学的角度:镇静剂与致幻剂

在巴勒斯看来, 致幻剂和镇静剂的区别在于, 前者会让人上瘾, 而后者则不会让人上瘾。巴勒斯认为, 镇静剂使人对周围环境的意识及自身的生理活动起到抑制作用, 只有增加剂量才能达到镇静的效果, 吗啡、酒精和巴比妥都是镇静剂, 使用镇静剂不会让人上瘾。而致幻剂使人对周围环境的意识及自身的生理活动起到刺激作用, 在使用致幻剂的情况下, 人对颜色、声音、气味变得格外敏感, LSD、仙人球毒碱和大麻都是致幻剂, 使用致幻剂会让人上瘾。巴勒斯认为大麻是所有致幻剂中最安全的一种, 有助于激发一个人的创作灵感。巴勒斯认为有一种药物既不是可卡因那样的镇静剂, 也不是吗啡和巴比妥那样的致幻剂, 这种药物就是阿朴吗啡。复合阿朴吗啡是由达到沸点的吗啡再加盐酸形成的, 可用作催吐剂, 有助于使戒毒者的新陈代谢和血清恢复正常。根据他的亲身体验, 巴勒斯认为阿朴吗啡疗法是戒除毒瘾最有效的疗法。

1.2 立法的角度:合法与非法

如果医生私下给瘾君子开处方, 一经证实, 美国缉毒署就有权吊销他的行医许可。为了禁毒, 缉毒署可以在任何时间以任何借口对任何人进行搜查。缉毒署还不断地游说, 希望国会能够通过更多的禁毒法规并且采取更严厉的惩罚。在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 吸毒都是重罪。这些内容在《瘾君子》一书中也有反映:“毒品罪犯上两次就能判你八年, 或者你可以选择被州法庭起诉一次, 再被联邦法庭起诉一次, 然后你前脚迈出州监狱, 后脚就在门口碰上联邦警察。如果你先被联邦法庭起诉, 那么在联邦法庭门口等着你的就是州警察。”[1]

1.3 政治的角度:控制与反控制

巴勒斯认为毒品是用于对付18至25岁的年轻人搞暴动的最好武器。美国政府现在一直在做的事就是向那些反对分子存在的地方派出大批警力, 通过更多的禁毒法律法规, 把相当一部分反对派关进监狱。巴勒斯认为其实政府大可不必这么做, 在目前的情况下, 政府只需要不断对年轻人施压, 就可以对叛乱者进行分化瓦解, 其中一些人肯定会去吸毒, 而另一些人一定会去犯罪。巴勒斯认为, 政府在对毒品问题的态度上是模棱两可的:一方面, 由于吸毒给社会带来危害, 政府反对吸毒, 对吸毒者采取刑事处罚, 甚至将其妖魔化;另一方面, 政府似乎不愿意采用更科学的方法来铲除毒品。因此, 巴勒斯认为毒品是政府实现控制的一种绝佳方式。

1.4 社会的角度:宣传与误导

长期以来, 媒体一直在强调吸毒的危害, 媒体和缉毒署甚至将毒品问题妖魔化。他们对禁毒妄想症在社会上的扩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结果适得其反, 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反而引起了公众对吸毒的兴趣和好奇。在巴勒斯看来, 事实上媒体应该对吸毒的扩散负部分责任。巴勒斯认为, 媒体整天向社会宣扬暴力、色情和毒品问题, 正是这种系统性的宣传最终误导了公众。

2《酷儿》:一个酷儿的文学世界

在《酷儿》 (Queer) 一书中, 巴勒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酷儿的文学世界。他分别从抵制女性化男人范式、抵制双性恋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酷儿的世界进行了剖析。

2.1 抵制女性化男人范式

在《酷儿》一书问世之前, 出版社方面曾提议把该书改名为Fag (《男同性恋者》) , 结果遭到巴勒斯的拒绝, 他仍执意以Queer (《酷儿》) 为书名。[2]在巴勒斯看来, gay (男同性恋) 分为fag (男同性恋者) 和queer (酷儿) 两种。二者是有差别的:fag是男同性恋中那些女性化的男人, 而queer是男同性恋中那些男性化的男人。在战后的美国社会, 一般人认为男同性恋就是指那些女性化的男人。巴勒斯的queer (酷儿) 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重大挑战。巴勒斯是一个推崇性自由的人, 这也就是他多年来一直侨居国外的原因, 因为当时美国社会对瘾君子和同性恋都是缺乏容忍的。

2.2 厌恶女人的男人:抵制双性恋

在他早期的作品中, 巴勒斯对女性持有一种极端仇视的态度。而在他后期的作品中, 巴勒斯对女性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 已经缓和了很多。在他的作品中, 很少出现女性, 基本上都是关于男人的故事。巴勒斯认为“女人是一个完美的诅咒” (Women are a perfect curse) 。巴勒斯反对家庭的概念, 因为他认为家庭是阻碍人类进步的一个主要障碍。巴勒斯认为父母不应该把自己从父母那里继承过来并且令自己深受折磨的东西继续强加给自己的孩子。他甚至建议应该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把他们和亲生父母分开, 然后把他们送去公立的托儿所里去抚养。事实上, 他的这些极端思想源于他童年时代不幸的经历。

3《裸体午餐》:一个控制欲的文学世界

在《裸体午餐》 (Naked Lunch) 一书中, 巴勒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控制欲的文学世界。他分别从技术、政治、经济这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这个控制欲的世界进行了剖析。

3.1 技术上的控制欲

书中有很多地方展示了技术上的控制欲。本威医生 (Dr.Benway) 是一位科学家, 他被召到弗里兰共和国 (the Freeland Republic) 当顾问。书中说, 他是“象征体系的操纵者和合作者, 是审问、洗脑和控制的每一阶段的专家”。本威医生是高科技时代高效率的象征, 他声称“研究电脑使我们对人脑更加了解。西方人总是通过小发明小制作来表达自己”。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的人会对技术控制产生依赖性, 书中是这样说的“美国家庭主妇 (打开一盒力士香皂) :‘它为什么没有电子眼, 一看到我就打开盒盖就自动传给机器佣人, 他这会儿早就把它放进水里了……’”至于说到这种技术控制最终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本威医生及其同事既不清楚也不关心。“你看, 控制永远不能成为任何实用目的之手段……它永远不能成为任何东西之手段, 除了强化控制……就像毒品……”在巴勒斯看来, 对于那些迷恋权力的人而言, 像本威医生这样的科学家是实现思想控制的一种理想的高效工具。

3.2 政治上的控制欲

书中还有很多地方展示了政治上的控制欲。在书中, 巴勒斯提到了弗里兰共和国的许多党派。其中, 巴勒斯对事实派 (the Factualists) 表示赞赏, 因为事实派反对一切形式的控制, “如同反对核战争一样, 我们反对利用这种知识去控制、强迫、贬低、剥削或消灭另一生物的个性。”而在液化派 (the Liquefactionists) 、分裂派 (the Divisionists) 、发送派 (the Senders) 等党派的控制下, “人类的病态一分钟一分钟、一个细胞一个细胞地侵入……贫穷、仇恨、战争、警察——罪犯、官僚、疯狂, 都是人类病毒的症状。”在书中, 巴勒斯将官僚体制视为一种能够入侵并控制宿主的病毒。生活在这种制度下的人习惯被控制, 而现实中的美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 “美国人特别害怕失去控制, 害怕不加干预地让事情自由发展。他们喜欢跳到自己肚子里去消化食物, 再把秽物剔出来。”[3]在经历了核爆炸之后, 被一群迷恋权力的人统治的这个世界就处于这样一种糟糕的状态。巴勒斯强烈反对死刑, 他在小说中多次描写了绞刑行刑的恐怖场面, 从而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国家及其官员权力的控诉。书中还谈到了美国社会针对犹太人、黑人的种族主义, 于是书中才出现了“烧死黑人”的过激情景和“犹太人只想玩弄基督教女孩”的偏激言论。造成禁酒、迫害同性恋、种族隔离、死刑、新闻审查和反共浪潮这些社会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源于美国社会普遍缺乏安全感。因此巴勒斯才会产生幻觉, “总统也是个瘾君子, 但由于他身居高位, 不能直接拿到毒品, 他就通过我来过瘾。”在巴勒斯的笔下, 美国成了一个噩梦似的国度, 倒也颇有几分荒诞色彩。

3.3 经济上的控制欲

除了技术上和政治上的控制欲以外, 书中不少地方展示了经济上的控制欲。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资本家惟利是图、贪得无厌、毫无道德感可言的社会, A.J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他生意越做越大, 把各种稀释药品和伪劣货物倾销到世界各地, 掺假的驱鲨剂、稀释的抗生素、不合格的降落伞、过期的解毒剂、无活性的血浆和疫苗、漏水的救生艇”。[4]萨尔瓦多·哈桑·奥李瑞 (Salvador Hassan O’Leary) 是巴勒斯笔下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又一个恶魔般的犯罪分子, 作者不无幽默地说“他的档案有三页绰号显示他与法律部门合作的态度, 警察们称之为‘玲珑球’”。在巴勒斯看来,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已经被控制, 这本书中描述的就是一个权力欲控制下充满罪恶的世界。在巴勒斯看来,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不是自我毁灭的, 他们是被一种外来的邪恶力量所操纵, 而他深信这种邪恶力量就是来自外星的神秘力量。于是在书的结尾就出现了李 (Lee) 枪杀两名试图逮捕他的侦探, 而却被告知这两个人根本就不存在的情节。于是他觉得“在世界这面镜子的另一端, 跟豪泽 (Hauser) 和奥布赖恩 (O’Brien) 一起潜入进去”。在小说的最后, 巴勒斯只能以这是一个梦来解释这一切。

瘾君子、酷儿和控制欲, 这些就是威廉·巴勒斯在《瘾君子》、《酷儿》、《裸体午餐》这三部小说中分别塑造的三个文学世界, 也是读者解读这三本没有故事情节的小说的钥匙。

参考文献

[1]威廉·巴勒斯.瘾君子[M].小水, 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3:128.

[2]威廉·巴勒斯.酷儿[M].孙越, 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4:23.

[3]威廉·巴勒斯.裸体午餐[M].马爱农, 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3:192.

上一篇:研究生音乐系论文的开题报告下一篇:企业出差报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