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爱因斯坦

2024-05-03

解读爱因斯坦(精选九篇)

解读爱因斯坦 篇1

精神分析法是由是奥地利医学家西格蒙·弗洛伊德开创的, 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虽是一套医学理论, 但对整个心理科学和西方文学思潮均具有深远的影响。精神分析和文学都在从事探索人类心灵」的工作, 精神分析学家和文学家可以说是黑暗中的兄弟。因而, 精神分析的开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并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批评之一。本文试图从潜意识理论出发分析人物在孩童时代形成的被抛弃的恐惧心理及这种心理对日后生活造成的影响。

一.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 (无意识) 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 弗洛伊德说:“我们发现我们有两种潜意识:一种是潜伏的但能成为有意识的;另一种是被压抑的是不能成为有意识的。这种对心理动力学的洞察也影响到了我们的术语和描述, 我们称之为前意识, 而把潜意识一词留给那种被压抑的动力学上的潜意识。我们有了三个术语,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弗洛伊德, 1987) 意识是同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结构, 服从现实原则。潜意识系统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 它是人的生物本能, 欲望的储藏室, 服从愉快原则。前意识系统是意识系统和潜意识系统的边缘部分, 包括良心和个人理想, 起检查者的作用。如果将其比喻成冰山, 意识部分就像冰山露在海面之上的那一部分;前意识相当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 它随着海水的波动时而露出水面, 时而没入水面;而潜意识则是没于海水中的巨大无比的主体部分。可见, 无意识是一个庞大的领域, 是意识不到的部分, 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董建新, 1995)

弗洛伊德认为, 潜意识是真正地精神现实, 人的梦是潜意识的反映, 也是错综的精神活动的体现。所以通过梦的解析, 我们可以更好地的洞察人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指出, 潜意识主要来源于个体早期特别是童年生活中的心理内容, 一般是指被压抑了的、破坏性的、创伤性的心理经验。个体早期还没有健全的心理, 对各种强烈的刺激、恐惧、喜悦、哀伤、惊吓、暴力、压抑、屈辱等经历不能完全理解, 只能极不情愿地被迫接受, 这些往事深埋于心底的潜意识中, 影响他日后的言行。

二.《弗兰肯斯坦》的精神分析解读

虽然精神分析直到二十世纪才成为文学批判的, 但没有哪一部文学作品不能通过精神分析进行解读的。本篇论文仅就被抛弃的恐惧对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怪物以及作者玛丽·雪莱进行心理解读。

1.弗兰肯斯坦被抛弃心理分析

弗兰肯斯坦被抛弃。自从五岁那年母亲领养了伊丽莎白之后, 所有的人将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她身上, 新成员的加入一下子夺去了他头上的皇冠, 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对此都会产生被抛弃的心理, 虽然这种受到压抑的心理未必能在童年得到体现, 但是是确实存在的, 并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

这种被抛弃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梦境来解读, 在造成一个新生命后, 他在睡梦中梦见了伊丽莎白, 并将她拥入怀中, 继而又觉得搂着的是自己死去的母亲。根据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理论, 我们知道梦是经过改装的, 梦中的死亡预兆了伊丽莎白的遭遇。对表妹的爱和他潜意识中被抛弃的心理之间的矛盾一直充斥着他的生活, 并通过一系列无意识的行为表现出来。在新婚的夜晚, 他的意识告诉他怪物要加害于他, 豪无意识地忽略了怪物对自己未婚妻的安危可能造成的威胁。人无意识的行为和想法都受到潜意识的引导。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读为他幼年时由于父母收养伊丽莎白而给他的心灵带来被抛弃心理的积郁。

2.怪物的被抛弃心理分析

弗兰克斯坦赋予了怪物新生命, 可以说就是他的父亲。怪物其实就是被放大了的弗兰肯斯坦, 犹如一面镜子, 映射出藏在他心中最深层的感受。

怪物从一出生便遭到“父亲”的遗弃, 他本性仁慈善良, 但因生的丑陋无比而不被人类接受;他坚持行善, 但得到的却是无情的毒打与驱逐;他渴望融入社会, 但却屡屡被拒之门外。所有这些不幸———被“父亲”遗弃, 被人类唾弃, 被朋友抛弃的遭遇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 这才使他万念俱灰, 萌生了报复“父亲”的念头。

从一出生便遭到其创造者的遗弃, 孤零零地生存在世间, 由此产生的恐惧成为他的心理活动的核心。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默默地守护德拉西一家但最终也没有得到他们的接纳的经历。在来到德拉西的住所之前, 怪物只要出现在人的面前便会受到各种攻击, 被打得遍体鳞伤。后偶然地躲到了德拉西住所旁的小棚里, 这个简陋的小棚变成了他的栖身之地, 由于之前的遭遇, 造成了怪物深深的被抛弃的恐惧感, 他不敢再出现人的面前, 默默地帮助这家人, 并渐渐地对他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心中积压的被抛弃的恐惧感使他只能以默默无闻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爱, 默默地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夜间为菲利克斯砍柴, 在雪天为他们扫除积雪等等。后来在菲利克斯为萨菲上课的同时, 怪物也获取了知识, 但是知识的增加却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苦楚。“知识的增长只能是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 我这个被人遗弃的可怜虫是多么不幸。”可见, 怪物时时刻刻都在被遗弃的痛苦感受中煎熬。

他极其真切地渴望和这家可爱的人相识, 虽然他很真挚地诉说对他们的爱, 见到的依旧是冷酷的收场。就在他怀着最后一线希望希望能够再做出解释时, 德拉西一家已经彻底地离开了他的世界。一次又有一次地遭受抛弃最终促使怪物做出一系列极端的行动。

3.玛丽·雪莱被抛弃心理分析

仔细品读玛丽·雪莱, 我们也会发现她的人生同样是被悲剧色彩所笼罩。小玛丽在出生后不久, 母亲便与世长辞, 继而父亲再婚, 然而作为政界名人的父亲不能给予她过多的关照, 继母又偏心与自己的亲生孩子。玛丽的家中常常会有诗人、作家和思想登门造访, 和父亲进行交谈, 而她的继母想尽办法不让她见到这些人, 当大诗人柯勒律治来到她家朗诵诗作《古舟子咏》时, 玛丽只得藏在一个沙发背后偷听 (钟世文, 1980) 。被抛弃的心理便潜进一颗幼小的心灵。十六岁时, 邂逅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深受自由恋爱思想熏陶的玛丽在父亲的反对下和雪莱私奔。在她发现自己怀孕时, 请求父亲的帮助, 但其父亲却拒绝伸出援助之手。玛丽的第一个孩子夭折, 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后生下第二个孩子, 取名威廉。小说中第一个遭到怪物杀害的人物也叫威廉, 从中可以看出玛丽·雪莱是如何将被抛弃的感受寄托到小说中的。《弗兰肯斯坦》创作于1818年, 当时的玛丽仅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女, 暂且不说其后丈夫溺水身亡, 三个孩子相继夭折的遭遇, 单就这十八年间的生活经历, 我们便可以发现她被抛弃心理的丰富来源。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要探究人物的心灵世界, 精神分析不失为最佳选择。此篇论文通过深入人物的早期经历, 探究了被抛弃心理的形成, 以及如何被写进潜意识从而影响其一生。但这影响也因人而异, 在弗兰肯斯坦身上体现为隐性的报复心理, 在怪物身上是显性的报复心理, 而在伊丽莎白身上则是感恩, 儿时的被抛弃经历使她万分感激养父母对她的抚养与关爱, 将家庭的责任独揽一身。此外, 怪物的被抛弃心理是弗兰肯斯坦心理的写照, 小说中呈现的被抛弃心理又是作者玛丽·雪莱心理的写照, 通过这种环环相扣的心理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董建新.潜意识的形成和作用[J].现代哲学, 1995 (4) .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青闰译,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1.

[4]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M].刘新民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全面解读爱因斯坦大脑 篇2

爱因斯坦大脑被保留之谜

研究爱因斯坦的大脑必须要得到爱因斯坦大脑的样本,按照爱因斯坦的遗言是不可能得到爱因斯坦大脑的,因为遗言要求火化遗体,骨灰撒在秘密地点。不过,后人并没有按爱因斯坦的遗言处理他的遗体。

1955年4月18日凌晨1时15分,爱因斯坦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医院去世,享年76岁。当时托马斯·哈维是普林斯顿大学病理科主任,他和爱因斯坦只有一面之交,却成为爱因斯坦的验尸医生。对爱因斯坦的尸体和器官逐一检查、称重和描述外观后,哈维宣布爱因斯坦死于腹腔大动脉破裂。

为了研究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哈维说服了爱因斯坦的遗嘱执行人奥托·内森和爱因斯坦的长子汉斯,把爱因斯坦的大脑取了出来,以备日后研究。当时,内森和汉斯同意哈维取出爱因斯坦大脑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日后对爱因斯坦大脑研究的结果必须发表在科学期刊上。

哈维按照解剖学标准切下爱因斯坦的大脑,然后进行测量,除了对大脑拍照存真,还请了一位画家为它做素描。然后,哈维把爱因斯坦的部分大脑切成240片切片,每片在大脑中的位置都有详细记录并贴上标签。

爱因斯坦的大脑分别装进了10个储存组织学切片的罐子和两个大玻璃瓶中保存,这些器皿中都有甲醛防腐。由于私自保留爱因斯坦大脑,哈维丢掉了职位,但是爱因斯坦的大脑却因为哈维的保管和赠与一些科学家而得到研究和保存下来。

爱因斯坦大脑的去向有两部分,一部分大脑切片是哈维赠予了一些他信得过的研究人员,由后者进行研究;另一部分大脑切片则被保存了下来。例如,在制作切片时,哈维借用了费城病理学家威廉·埃里克的实验室。为表示感谢,哈维赠送对方46片大脑切片。1967年埃里克去世,他的妻子将这些切片交给当地另一名医生艾伦·斯坦伯格。斯坦伯格又将切片转交给费城儿童医院高级神经病理学家露西·亚当斯。亚当斯于2013年初将爱因斯坦大脑的46片切片捐赠给费城一家医学博物馆——穆特博物馆。该馆于2013年4月开始公开展出爱因斯坦大脑的这些切片,其中一个切片可供参观者在显微镜下观看。

哈维赠送了多少爱因斯坦大脑切片给多少研究人员,没有确切的数字,据说他后来进一步将爱因斯坦的其他大脑部分制成多达2000片切片,并将这些切片分发给了全球各地至少18名研究人员。因此,才有后来陆续发表的一系列研究结果。

爱因斯坦大脑与常人有差异

目前已经公开发表的爱因斯坦大脑研究结果有多个,主要有戴蒙德等人于1985年、安德森和哈维于1996年、基加等人于1997年、海因斯于1998年、维特森等人于1999年、科洛姆等人于2006年、福尔克于2009年、福尔克等人于2013年以及孟薇薇和福尔克等人于2014年发表的多项研究结果。

在已经发表的研究结果中,多数研究结果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与常人的大脑有差异,而且这些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

差异之一:大脑细胞类型有差异。

根据哈维的解剖记录,爱因斯坦的大脑重1230克,低于成年男性的平均值(1400克),并不出众,因此,从脑容量看,爱因斯坦的确与常人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不是人们所期待的应该大于常人。

此后,第一份正式的学术研究报告于1985年发表,这份报告解释了爱因斯坦大脑与常人有何不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玛丽安·戴蒙德等人对分别代表左右前额叶上段与顶叶下段的4片爱因斯坦大脑的皮质切片进行研究,并与另外11人的大脑切片做对照。结果发现,爱因斯坦的左顶叶神经元(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小于常人。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的支持、营养和保护细胞。过去的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从小鼠到人有逐步降低的趋势。这表明,神经元执行的功能越复杂,越需要神经胶质细胞的支持。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小也意味着神经胶质细胞多,反之则少。换句话说,爱因斯坦大脑左顶叶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小于常人,表明爱因斯坦大脑这个部位的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多于常人,因此比常人更聪明。

此外,神经解剖学显示,顶叶下段皮质是听觉、视觉、触觉信息汇聚之处,顶叶下段受伤后,病人无法进行复杂的思考,阅读、写字、计算能力都会受损。爱因斯坦大脑左顶叶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异于常人也反映了他顶叶下段皮质功能可能优于常人。

差异之二:神经元密度高。

美国亚拉巴马大学柏名顿分校神经学助理教授安德森等人在1996年6月的《神经科学通讯》上发表题为《爱因斯坦大脑皮质厚度和前额叶皮质密度变化》的文章。安德森在文章中指出,他们通过与对照组的大脑进行比较,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右前额叶皮质(运动区)比对照组薄,可是皮质中的神经元数量与对照组无异。这显示,爱因斯坦的大脑皮质中神经元密度较高。

安德森推论,爱因斯坦大脑皮质神经元有较好的传递信息的效率,因而可以解释爱因斯坦为何具有超凡才能。

差异之三:大脑半球部分区域较大。

1999年6月,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桑德拉·维特森等人在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研究结果称,他们把爱因斯坦的大脑与99名已死亡老年男女的大脑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爱因斯坦大脑左右半球的顶叶下区域比普通人的平均厚度多出1厘米,即比常人多15%。由于爱因斯坦大脑的左顶叶比常人要大,大小和形态类似于右顶叶,因此爱因斯坦大脑顶叶部分比一般人对称。顶叶这个脑区主管视觉空间认知、数学能力和运动想象能力,这很有可能是爱因斯坦具有超凡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认知能力的主要原因。这也说明,爱因斯坦异于常人的主要是左脑,而不是右脑。

nlc202309020343

另外,维特森等人还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的另一个特点是表层的很多部分没有凹沟(回间沟),这些凹沟就像大脑中的路障,使神经细胞受阻,难以互相联系。如果大脑中没有这些障碍,神经元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联系,使得大脑的思维较为活跃。

差异之四:额外的沟回和脸大舌头大。

福尔克等人在2013年4月的《大脑》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称,爱因斯坦的大脑确实与常人有一些差异。他们分析了14张之前从未发表过的爱因斯坦整个大脑的照片,并与其他85个人的大脑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尽管爱因斯坦的大脑重量只有1230克,但在其大脑的若干区域出现了额外的沟回和褶皱,这种现象在其他人大脑中极少出现。例如,爱因斯坦大脑左侧区域有额外的沟回和褶皱,因此也使得他的脸和舌头比常人大。此外,爱因斯坦的前额叶皮质也有较大的伸展,大脑的这个区域是命令和控制中心。决策和自控等较高层次思考就在这里进行。因此,这能解释为何爱因斯坦有更多的思考和新奇的观念。

差异之五:爱因斯坦的大脑胼胝体比常人更厚。

大脑的胼胝体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神经纤维,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的研究人员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人类学系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磁共振成像来研究爱因斯坦和两个对照组(一组为15名中老年男性,另一组为52名健康年轻人)大脑的胼胝体,这两个对照组的大脑都是与爱因斯坦同时代(1905年)的人去世后保存下来的,这一年也是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的年代。

研究人员比较了爱因斯坦大脑与对照者的大脑胼胝体在不同位置的厚度。结果发现,爱因斯坦大脑胼胝体要比常人的大脑胼胝体厚。研究人员认为,由于有更多的胼胝体神经纤维,而这些神经纤维连接着大脑的重要区域,如负责复杂思维与决策的前额叶皮质,再综合其他研究证据,如部分物理学家的大脑较常人体积更大,褶皱也更复杂,因而提示爱因斯坦大脑的这些特点是其具有非凡天赋的基础。

爱因斯坦大脑与常人无差异

尽管上述种种研究分别说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与常人有差异,但是,也有研究认为,爱因斯坦大脑与常人根本就没有差异。

美国纽约佩斯大学心理学家泰伦斯·海因斯在2014年6月14日的《大脑和认知》上发表文章称,爱因斯坦的大脑在细胞与结构方面和常人无异。海因斯主要从对以前一些研究爱因斯坦大脑的结果进行质疑来说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与常人无异。

首先,海因斯认为前人的研究不严谨。例如,对于1985年戴蒙德声称爱因斯坦大脑中的神经胶质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常人,海因斯认为结果并不可信。因为,戴蒙德分别针对4块大脑区域分析了7个变量,这相当于进行了28组分析,只有其中一组的p值小于0.05,这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p值为结果可信程度的一个递减指标,p值大于0.05就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即结论不可靠,反之p值小于0.05则结论较可靠,p值小于0.01为非常可靠。但对爱因斯坦大脑神经细胞的分类研究表明,28组分析中只有一组的p值小于0.05,说明爱因斯坦大脑中的神经胶质细胞含量并不比常人多。

其次,海因斯认为,前人的研究分析在逻辑上也有问题。所有得出爱因斯坦大脑与常人有差异的结论都是通过对爱因斯坦大脑的切片进行研究获得,这本身就不太科学,因为大脑的几个切片并不能代替大脑的所有组织和细胞,同时也不能揭示这些细胞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和运行大脑多种功能的,因此,认为通过分析整个大脑的一小片或者几小片切片就能揭示大脑的特殊认知能力,无异于痴人说梦。

第三,以前人们也根据爱因斯坦的自我评价来分析其大脑的过人之处。例如,爱因斯坦曾写道,他认为自己能很好地控制他的大脑,而且精力充沛。但海因斯认为,这些评论在真正的神经系统科学里毫无价值,人们不可能仅根据爱因斯坦说过的只言片语就对其大脑做出准确研究和得出可靠结论。

对于海因斯的观点,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学家齐默曼表示赞同,齐默曼曾担任哈维的老师,因此,哈维也送给齐默曼部分爱因斯坦大脑切片。在爱因斯坦生前,齐默曼首先向爱因斯坦预约将来研究其大脑。当时,爱因斯坦一口答应了,但是有一个条件:不得将研究结果公布。齐默曼同样细心观察了爱因斯坦的大脑,认为其大脑非常正常,要说爱因斯坦大脑与常人有什么异常之处,就是他的大脑比同年龄人更为健康,退化的迹象较少。

至于是否能通过研究大脑得出爱因斯坦比常人更聪明的结论,齐默曼的观点与海因斯一致,他举例说,有人获得长跑冠军,但其去世后仅凭解剖他的腿就可以找到他成为长跑冠军的奥秘吗?

美国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医学院的神经病学家雷波尔的解释更能击中要害:人们对爱因斯坦的大脑着迷,透露的是人们对大脑的假设,以及对天才的景仰。

此外,即便是认为爱因斯坦大脑与常人有差异,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学家加纳伯达也认为无法回答另一个问题:是一个非凡的大脑让爱因斯坦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还是他学习高深物理知识让其大脑发生了变化?

【责任编辑】张田勘

解读爱因斯坦 篇3

成长小说一词源于德国, 并且很快被世界各国文学所广泛接受并加以发展, 并在文学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成长小说通常截取青少年的一个生命阶段 (从懵懂到成熟) , 以一个青少年的成长为主线贯穿始终, 通过一个个相互关联的故事, 讲述个人成长经历, 注重“描述其间的性格发展变化”;以塑造“完整的人”为理想, 所以人物性格处在不断的完善之中;以达到“处世和谐”为目的, 所以多以融入社会或带有希望的积极乐观情绪作为结局。

《小红马》是一部典型的美国成长小说, 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十岁少年乔迪的成长历程。主人公心爱的小红马病死与新生命小黑马的降生, 山里老人吉达诺的意外出现与悄然消失, 外祖父的辉煌过去与失落现实, 这些冲突、矛盾和复杂因素贯穿全文。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得失苦乐、希望与绝望, 都成为小男孩乔迪成长过程中的“营养”。所有这些在少年乔迪的内心不断留下深深的印痕, 使他心智不断成熟, 实现了从懵懂向成熟、破茧成蝶般地蜕变。

小说由《礼物》《崇山峻岭》《诺言》和《众人的首领》四个故事构成。在第一个故事《礼物》中, 乔迪“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小男孩, 乱蓬蓬的头发像一堆枯草”, 这时候的他还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维, 只是顺从地听从父亲的安排, “三角铁把他从床上唤起来, 他没想过不去理会这急促的声响, 他从来就没这样想过, 他知道别人也没这样想过。”他父亲对他一向要求严格, 不论是什么问题, 乔迪都要绝对服从。然而当他一个人时, 他“用后脚跟把一个甜瓜碾碎, 可他一点都不开心, 他知道自己干了件坏事, 便用脚踢了一些土把踩碎的甜瓜掩盖起来。”“一路上他捡了很多小白石子放进衣袋中, 还不断地把这些石子投向小鸟或者兔子”这些都显示乔迪不管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还是一个小男孩。在第一个故事“礼物”中, 乔迪收到他爸爸从一个司法拍卖场买来的小红马驹作为礼物, 照顾小红马的过程也是乔迪迈向成熟的第一步。“自从有了小红马, 乔迪每天早晨不再等到三角铁敲响后才起床。甚至母亲还没醒, 他就从床上爬起来, 穿上衣服, 悄悄溜到牲口棚去看加比兰 (小红马) , 这已成了他的习惯。”乔迪尽他所能努力的照顾好小红马, 这已成为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小红马长大后, 比利开始教乔迪驯马, 一开始乔迪是害怕的, “乔迪一想到总有一天他要坐在马鞍上就有点害怕, 小马很可能会把他掀到地上。”比利·巴克教乔迪如何像男人一样克服恐惧驯马。驯马的过程也被看做是乔迪成长的过程。

尽管乔迪仔细呵护小马驹, 小红马还是在一次淋雨后严重感冒了, 比利这个极好的兽医一再保证能治好小红马, 小红马最终还是死去。小红马死后, 乔迪对比利失望, 不再那么依赖比利。也认识到大自然的不可控制, 人力无法抗争。小红马的死让乔迪一直郁郁寡欢, 他再也无法回到以前那样的天真无邪与依赖。

第二个故事是《崇山峻岭》, 发生在小红马死后不久。小红马的死让乔迪的精神支柱坍塌。他“无精打采”的找事情做, 发泄他的抑郁, 于是他“往屋檐下的燕子窝扔石块, 把一个个小泥窝全都打碎”, “在牧场房子里, 他把变质的干奶酪嵌在捕鼠器上做诱饵……把那条狗的鼻子夹住”。尽管他的妈妈大声呵斥:“乔迪, 别耍弄那条狗, 找别的东西玩去。”他还是在继续着他的恶作剧, 拿弹弓打鸟并“割下小鸟脑袋, 接着又把小鸟开膛, 扯掉翅膀, 最后把七零八碎的肉块一齐抛进灌木丛”。与以前乔迪的听话相比, 这标志着乔迪对成人的不信任与不尊重, 他不在意鸟的生死, 怕大人看见了会责备他。乔迪处于孩童与成人的中间阶段。在这个故事中, 有一个叫吉达诺的老人来到乔迪的家中, 说他回来了, 要在这住下来, 一直住到死。除了乔迪, 家中其他人都不欢迎老人。老人和乔迪聊起大山, 聊起他曾近和他父亲一起去过的大山, 这让乔迪对“像大山一样神秘”的吉达诺充满了好奇, 对乔迪来说, 大山象征着未知而神秘的世界。乔迪爸爸不欢迎老吉达诺, 话中有话的说着他的第一匹马——老伊斯特。“真该把伊斯特杀掉, 它要是死了就不会再忍受这些痛苦和风湿病的煎熬了。”乔迪却与吉达诺产生了信任与依赖, 在听到他爸爸对老马的嘲讽后, 乔迪安慰吉达诺, “他只是说说而已, 他并不是真的要把伊斯特打死, 他喜欢伊斯特, 那是他的第一匹马。”乔迪学会在尴尬的处境下安慰他人, 暗示着乔迪心理层面和道德层面的发展。老人悄无声息的离开后, 乔迪“心里充满一种不可名状的悲伤”。他理解老人, 认识到成人也并不是值得可怕的, 他们也有他们困难的时期, 也会衰老, 生病, 无用, 被嫌弃。

第三个故事是《诺言》, 在这个故事中, 乔迪在回家的路上, 往他带午饭去学校的午餐小桶里装了“两只角蛙、四只不太大的草蜥蜴、一条蓝色的蛇、十六只黄翅膀的蚂蚱, 还从一块石头下逮住一只湿漉漉的褐色蝾螈。”回家后母亲打开午餐小桶, 怒不可遏的喘着粗气。可是在他父亲答应给他买一匹小马驹让他照顾, 但是条件是乔迪要照顾母马直至她生下小马, 同时要做一些家务事。乔迪接受了这个条件, 这次乔迪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 大人不再完全将他当孩子一样对待, 他需要照顾母马, 学会独立, 承担责任和掌握技能。“乔迪以前所未有的认真姿态去干活儿了……乔迪确实感到那些荒唐的行为已经成为以往的记忆。他已经长大了, 把角蛙放在午餐小桶里那样的事儿该结束了。”乔迪认真地做好每件事情, 等着母马內莉生下属于他的小马驹。然而悲剧再一次发生, 內莉在推迟生产日期一个月左右, 终于要生小马驹了, 然而却是难产。比利不得不杀死母马, 救出小马。在比利杀母马的时候要乔迪出去, 乔迪没有像以前机械的执行成人所要求他做的事情, 而是一动不动站着那里, 直到比利冲着他大吼着。內莉以前生小马驹都没有问题, 然而这次却发生了意外。连老手比利都没有办法, 再一次让乔迪认识到成人也有无法控制的事情, 也会失败。

最后一个故事是“众人的首领”, 乔迪的外祖父, 一个“就知道说印第安人和穿越大平原”的老人来到了乔迪家, 除了乔迪, 全家人都对外祖父的多年来重复的故事感到厌烦。在全家人一起吃晚餐的时候, 外祖父再一次说起他的故事时, 乔迪爸爸打断了他的故事, 乔迪妈妈眼里怒火一闪, 只有乔迪轻声说道:“请给我们讲一讲印第安人的故事吧。”乔迪帮助外祖父摆脱窘境。但第二天一早, 乔迪父亲再次生气的说道:“为什么他非得一遍又一遍地讲个没完?他穿越大平原。没错!可是那毕竟早已结束了。没有人愿意反反复复地听。”外祖父从外面进来, 听到了这番话, 尽管乔迪爸爸向他道歉, 说是胡言乱语。外祖父被女婿的话伤到:“可能你是对的, 穿越大平原已经是老黄历了。既然事情早就过去了, 或许就应该把它忘掉才好。”大家都匆匆离开餐厅, 只有乔迪没有离开, 问外祖父:“您再给我讲一些故事行吗?”乔迪学会安慰外祖父, 并想着给外祖父榨一杯柠檬汽水。这也意味着乔迪学会了同情他人, 真正的进入了成人世界。

少年乔迪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四次重大事件, 小红马、父亲、山里老人、外祖父等一个个人物或动物, 对他的心理进行一次次的锤炼, 使得他看到了自然的力量不可抗拒, 看到了成人世界的复杂性。在成长过程乔迪迷茫、挣扎, 甚至面对死亡, 他沮丧、痛苦, 不过最终他战胜了这些生活的考验, 从痛苦的经历中顿悟, 从一个天真无知、简单任性、对父母非常依赖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体贴懂事、独立而有同情心的成熟少年。一系列的人、物和事件, 让他逐渐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单纯、幼稚和无知, 变得世故、理智和成熟, 他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

作为成长小说, 成长主题贯穿《小红马》始终, 在这条主线上, “毁灭”因素如影随形。“毁灭”因素贯穿了少年乔迪成长的整个过程, 包括心爱的小红马病死, 母马难产而死, 老人吉达诺从农场的消失等。在成长小说中, 主人公通常都需要经历“迈过门槛”, 甚至经历象征性的毁灭和凤凰涅槃般的重生。主人公被各种“毁灭”因素所洗礼, 各种变故如同熔炉, 让主人公的心智得到充分的锤炼。同大多数成长小说一样, 《小红马》强调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学习”, 不仅是知识上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在“挫折”和“悲剧”中学习, 学会与人交往, 学会理智地观察世界, 学会与社会融合, 从而完成个人的社会化。

摘要:作为一部成长小说, 《小红马》展现了主人公乔迪从童年到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本论文通过对组成《小红马》的四个以乔迪为中心人物的故事分析, 展示他的成长轨迹。

关键词:斯坦贝克,《小红马》,成长

参考文献

[1].董衡巽.论斯坦贝克的兴与衰[J].外国文学评论, 1996 (1) .

[2].买琳燕.走近“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概念初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4) .

解读爱因斯坦 篇4

关键词:《愤怒的葡萄》 女性主义 乔德妈妈 罗撒香

《愤怒的葡萄》是约翰·斯坦贝克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使斯坦贝克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在小说中,斯坦贝克没有对人物进行具体的刻画,而是独出心裁地将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了类型化。通过对不同类型人物的刻画,表现出了下层人民为了生活在拼命地挣扎着,尤其是经济危机下的弱小人民显得更是困苦和无助。在《愤怒的葡萄》中,斯坦贝克敏锐地感受到了女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小說中着重塑造了乔德妈妈和罗撒香两位典型的女性形象,体现出了一定的女权思想。同时,作者将女性形象和周围环境合理地结合了起来,使女性形象更加的丰满和鲜活,并且也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一 斯坦贝克眼中的女性主义

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中对女性形象做了突出的描写,可以看出斯坦贝克对女性的重视,体现出了女性主义思想。女性独特的思维和情感形成了女性主义,女性在根据自己的意识来体验和评价事物时,会有其独特性,也就是女性自己的方式。它和男性主义中的统治和掠夺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她们身上体现出的是奉献和忍受。她们具有独特的细腻和温柔,因此女性多是通过关心和责任来实现自我安定价值的,与男性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不同的。斯坦贝克基于对女性的重视和关注,在《愤怒的葡萄》中通过自己独特的见解,刻画出了不一样的女性角色。

斯坦贝克的作品中多次提到了女性的重要作用,《愤怒的葡萄》也是其中一部,这篇作品强调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突出作用。在小说中通过对乔德妈妈、罗撒香具体的描写表现出了女性特有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形象。女性为了生活对于苦难的承受和担当,在生活面前苦苦地挣扎和默默地奉献。

二 女性形象的解读

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长时间处于萧条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克拉荷马州农民的小农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逐渐破产。他们原有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受到了破坏。《愤怒的葡萄》描写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的女性。斯坦贝克以其独特的、敏锐的触觉,感受到了女性在这样的环境中将要起到的作用。残酷的现实让女性有了觉醒,并且逐渐开始个性的解放。在斯坦贝克看来,女性形象作为新的力量,对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将会带来新的动力。

在《愤怒的葡萄》中,斯坦贝克着重塑造了两个妇女的形象,一个是乔德的妈妈,另一个是罗撒香。女性主义者或多或少都会有女神崇拜的思维习惯,他们对女神的崇拜是整体的、全面的,而非片面的见解。在女性主义者中,他们把女神具体为孕育生命和养育生命的伟大母亲形象,因此,他们通过追求女性主义、崇拜女神,来解放自己的个性,在生活中逐渐占据自己的地位,和奉献自己的力量。

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是人类发展的源泉,接近女性的生活环境才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我们身边的文化中,大地和河流经常被我们比作孕育我们生命的母亲,不可质疑的是,大地、河流都有着和母亲相似的地方,她们都是用自己的身躯来养育着生命。在《愤怒的葡萄》中,母亲这一形象作为典型的女性形象别重点的提及。尤其是她们面对着困难环境时的坚毅和决绝,使生活充满了力量。伟大母亲的典型代表就是书中的乔德妈妈和罗撒香两位女性。

1 乔德妈妈代表的女性形象

乔德妈妈在《愤怒的葡萄》中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是斯坦贝克眼中伟大女性的代表。在乔德的家中,乔德妈妈就是整个家庭的核心和灵魂,而乔德妈妈也没有那些怨天尤人的抱怨,处处表现出的都是一个伟大母亲的情怀和宽容。乔德妈妈是一个坚强的劳动妇女,并且具有劳动妇女的美好品格,如朴实、善良等。面对严重的经济大萧条,乔德妈妈没有倒下,而是坚强的面对,同时她还是家里慈爱的母亲。乔德妈妈在斯坦贝克笔下就是一个完美的母亲形象,她为了家庭的温暖,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同时勇敢地和社会抗争,努力地存活。在抗争的道路上从不退缩,而是勇往直前,最后毅然而然地代替了父亲,成为了家庭的中心,支持着整个家庭的生活。在乔德妈妈的身上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在艰难的生活中却显得越加坚韧,而不是退缩。

乔德的妈妈在家庭面临困境之时,一直用自己的力量来维持着家庭的正常运转,并且她能够不遗余力地帮助别人,在她的身上体现出的是女性难得的博爱和宽容。尤其是在全家穿越沙漠时,乔德妈妈为了给大家祈福,一个晚上都躺在过世的奶奶的身边,在她确保整个家庭都穿过了沙漠,才慢慢地离开。吉姆·凯西看到这一幕油然而生的是钦佩之情,正如他说的那样:“整整一夜,只有她独自守着死人……约翰,这女人的仁慈太伟大了——她真使我吃惊。”凯西被她伟大的仁慈彻底的打动,从而由衷地赞赏她。在吉姆·凯西想要搭乘自家的车子时,其他人都表示犹豫和推脱,而乔德妈妈却果断地答应了,这就是她的博爱,一个特有女性的博爱,不仅对自己的家人充满关爱,对于别人也一样的关心爱护。在乔德妈妈认为,不论他们去了哪里,都不会改变以前的传统,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定要帮助别人,在家人都在围绕和自己的生命担忧使,乔德妈妈还考虑到了别人的感受。“不是行不行,而是肯不肯。说到行不行,即我们什么都不行,到加利福尼亚去不行,干什么都不行。至于说到肯不肯,那么凡是我们肯做的事,我们都可以做。”乔德妈妈的博爱和果断有了突出的表现。当他们在西迁的途中,一辆车竟意外地坏掉了,这时父亲建议全家分开,一部分先走。这时乔德妈妈竟然不是温柔的低声顺从,而是大声地喊了出来——我不走,这种反常的表现令家人很是吃惊,乔德妈妈对于全家分开的建议强烈的反对,并且勇敢地站出来斥责乔德的父亲。在乔德妈妈的眼中,家是完整的,是不允许被分开的,她会为了维护一个完整的家而时刻努力和奋斗。在乔德妈妈的身上还有着一种强烈的正义感,一种女性形象中少有的睿智。当凯西被粗暴的警察杀害后,汤姆不顾一切为凯西报仇,杀死了警察,汤姆迫于无奈,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活,后来,汤姆回到了农场,主动找到乔德妈妈忏悔,这时乔德妈妈表现出的是睿智和理解。她毫不犹豫地就宽恕了汤姆,因为在乔德妈妈的眼中,汤姆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没有丝毫的错误。就如她说的那样:“我看不出你有多么错。”

“她那双茶褐色的眼睛似乎是经历了一种悲剧,克服痛苦和磨难,一步一步达到了一种高度的冷静和超人的理解世界。”这是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中对乔德妈妈的描述。可见,作者所要展现的是一个坚强、善良、博爱并且有着同情心和积极乐观的女性形象。乔德妈妈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母亲的形象,在乔德妈妈的身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辉,乔德妈妈不仅用自己坚强的性格支持着家庭的生活,还影响到了身边的人,罗撒香就深受其影响。

2 罗撒香代表的女性形象

罗撒香的女性形象更为的真实,因为在罗撒香身上可以看到人性中常有的自私自利。斯坦贝克刻画的罗撒香的形象代表的是另一类女性形象,作者对罗撒香描写的笔墨不是很多,但是刻画出了一个丰满鲜活的女性形象。刚开始罗撒香活泼开朗的性格给周围的人带来的欢乐,但是她也有着自己的私欲,就是不跟别人在一起,只想和丈夫在一起,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在后来的日子里,罗撒香被丈夫抛弃,并且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这时罗撒香饱受精神的折磨,但是罗撒香在母亲的影响下,并没有走向堕落,而是在经历了苦难后,变得成熟了,在一次重要的洗礼过后,罗撒香丢掉了以前的自私自利,反而有了无私的精神。

“罗撒香解开被子的一角,露出她的乳房,说:‘你得吃一点才行。她把那人的头拉过来,伸手托住了,说:‘吃吧,吃吧!她的手指轻轻地搔着那人的头发。往上面看看,又往仓棚外看看,渐渐合攏嘴唇,神秘地微笑了。”这个结尾或许是斯坦贝克精心设计的,通过罗撒香的改变,来表现出母亲的伟大女性形象。在危急情况下,伟大的母性在罗撒香的心中被唤醒,最终,罗撒香在母亲的影响下,已经由自私的女孩变成了一个伟大的母亲,罗撒香也瞬间开始有了耀眼的光辉,升华为了慈爱的母亲,从而鲜活的女性形象也跃然纸上。

《愤怒的葡萄》向我们展现了完美的母亲的形象,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母亲在困苦的现实面前,同样有着勇敢和决绝,并且具有坚毅的奋斗精神。斯坦贝克向我们描述了独特的女性形象,也表现出了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也正是我们解读《愤怒的葡萄》中女性形象的原因。

三 结语

《愤怒的葡萄》是斯坦贝克对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影响下美国社会的描述。其中道出了下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作者也通过对自己眼中的女性的刻画,向我们展现了鲜明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乔德妈妈的善良、勇敢、博爱,以及罗撒香后来圣洁般的母亲形象,在这些女性身上,我们看到了母性完美的光辉形象。通过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作品,拓宽了思路,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章历声、戚云雁、范澄:《〈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

[2] 李丽平:《风雨中的前行者——解析〈愤怒的葡萄〉中约得的母亲的人物形象》,《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1期。

[3] 冯晓英、王玉明:《颠覆他性 回归本真——〈愤怒的葡萄〉中的女性策略和土地伦理》,《外语研究》,2011年第2期。

[4] 陈俊松:《论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中的女性世界》,《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5] 周霞:《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愤怒的葡萄〉中的女性形象》,《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2期。

[6] 蔡荣寿:《从荒野到丰饶——〈愤怒的葡萄〉中的母亲形象流变》,《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7] 任俊龙:《羸弱的身躯,强大的心——赏析〈愤怒的葡萄〉中乔德妈的人物形象》,《重庆与世界》,2011年第19期。

[8] 黄安平、段利勤:《人性的升华——解析〈愤怒的葡萄〉中的人物形象》,《九江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9] 万丽:《愤怒时代中的美国农民——解析〈愤怒的葡萄〉中乔德一家的优良品质》,《农业考古》,2011年第4期。

[10] 余永峰:《斯坦贝克作品中的人性释放与价值界说——以〈愤怒的葡萄〉为诠释对象》,《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11] 杨丽丽:《从〈鼠与人〉及〈愤怒的葡萄〉管窥斯坦贝克的生态观》,《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解读爱因斯坦 篇5

关键词:伯恩斯坦,西区故事,音乐剧,草根文化

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的音乐家,在多种音乐领域均有重要建树。作为指挥家,他与众多世界顶级交响乐团有着亲密无间的合作,为世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音乐会试听资源;作为音乐教育家,他积极投身音乐普及事业,亲自主持青少年音乐讲座、音乐会等活动;作为作曲家,他的创作涉及艺术歌曲、钢琴曲、交响曲、芭蕾舞剧以及音乐剧等多种领域。

伯恩斯坦认为“所有好的音乐都是严肃音乐”,因此他在传统意义上的严肃音乐领域和通俗的大众流行音乐领域均颇有建树。尽管伯恩斯坦接受过严格“学院派”音乐教育,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各种“非专业音乐”的喜爱与尊重。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多元化音乐的痕迹,其中以美国本土爵士乐与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影响最为显著。

正如汤姆逊的评价:“他是美国人的典型,无论他的为人,还是他的作品,都表现出一种精力充沛的节奏和二十世纪人类的尖锐冲突。”[1]美国精神在伯恩斯坦的创作中尤为突出,他重视爵士音乐与其他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关注平民大众的生活与情感,这些在 《西区故事》中均得到完美的体现。

1949年,报纸上刊登的一则关于纽约东区街头青年团伙械斗酿成悲剧的新闻引起了百老汇著名舞蹈编导大师杰罗姆·罗宾斯(Jerome Robbins,1918-1998)的强烈关注,于是邀请老搭档作曲家伯恩斯坦和剧作家阿瑟·劳伦茨(Arthur Laurents,1918-2011) 合作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音乐剧《东区故事》,将莎士比亚著名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为犹太男孩与意大利天主教女孩的爱情悲剧。但是由于当时三位大师都工作缠身,导致这个愿望在六年之后才最终实现。此时纽约街头的团伙纷争已经由东区转移到西区, 种族矛盾与宗教问题引发的青少年暴力犯罪也不断升级。因此《东区故事》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背景被加以改动,在三位主创者与词作者斯蒂芬·桑德海姆(Stephen Sondheim,1930-)的精心雕琢下,享誉世界的《西区故事》闪亮登场。

《西区故事》最初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莎士比亚的浪漫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文学原作据推断是借鉴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作家马泰奥·班戴洛的一部小说,十六世纪传入英格兰后,被多位文学家改编为诗化版本和韵味本等等。这样的题材早在古希腊晚期就已经出现,八世纪的印度作家巴哈瓦图第也写过类似的故事《大臣之子与大臣之女》,十九世纪德国文学家沃尔特·斯各特创作的《拉美摩尔的新娘》在情节方面与上述几部作品略有差异,但同样是一对相爱的贵族青年因为世仇无法携手的故事。这些作品无一例外是以上层社会作为故事发展的背景,男女主角千篇一律均出身于贵族。 而《西区故事》别出心裁地将剧情移植到美国纽约西区,并将上流社会的家族敌对改为现代大都市的青少年帮派矛盾,单纯的爱情悲剧被赋予了现实意义。

鲁道夫·克莱恩(Rudolf Crane)评价说“过于愤世嫉俗的对娱乐的价值取向纠正到现实中来。”[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区故事》堪称为一部“时代歌剧”,它作为某个历史时期的缩影,向观众展示了血淋淋的现实以及堕落的社会底层的众生相。现实的美国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的社会,一个自自然然地存在着的社会。[3]

《西区故事》的女主角玛莉亚是一个刚刚移民到纽约的波多黎各少女,她的哥哥贝昂纳多领导波多黎各混混组成的“鲨鱼帮”。男主角美国小伙子托尼曾是“喷气机帮”的老大,现在这伙美国混混的头儿是里夫。两个帮派的青少年经常发生打斗,最终决定以暴力的方式一决雌雄。玛莉亚希望托尼能够化解双方的矛盾,械斗当日托尼试图阻止,却失手杀了贝昂纳多。玛莉亚的未婚夫基诺看到她仍深爱自己的杀兄仇人,冲出去将托尼杀死,玛莉亚赶到时托尼已经倒在血泊之中。最终,“鲨鱼帮”和“喷气机帮”的成员齐心协力将托尼的尸体抬走,这种和平相处的美好景象正是玛莉亚与托尼曾经的梦想。

美国作家布鲁克斯·阿特金森(Brooks Atkinson,1894-1984) 在1957年10月6日的《纽约时报》发表评论:“在托尼和玛莉亚的爱情中有一种特别的东西。因为他们的爱正是以其纯净与他们周围卑鄙而充满暴力的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因为他们的爱单纯而真挚; 也因为这种爱让这两个年轻人真正了解到了,他们的生命在一个循规蹈矩的生活轨道中能焕发出如此激情的而令人净化的光芒。”[4]

我国文学家鲁迅先生曾对悲剧一词下过这样的论断“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西区故事》中托尼和玛莉亚的爱情美梦被托尼的死亡彻底粉碎了,然而这场悲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来自波多黎各的“鲨鱼帮”小子还是“喷气机帮”的美国叛逆少年,都有着相同的遭遇,他们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却又不甘默默无闻,凭借旺盛的精力到处惹事生非,以此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经济飞速发展, 但是大量穷人的生存状况并没有改善,仍然挣扎在贫困线的边缘, 巨大的贫富差异导致社会底层的青少年极端不满,帮派之间相互争斗,又共同抵抗克拉基警官为代表的社会秩序捍卫者。“喷气机帮” 的唱段《去你的,克拉基警官》唱出了这些社会弃儿的真实感受, 他们站在警察、法官等“权威”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叛逆的行为,用讽刺的口吻表达出渴望被理解被关注的心声。“鲨鱼帮”的唱段《亚美利佳》表达出波多黎各孩子们对美国幸福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唱体现出美好愿景与残酷现实的对比:“美国处处可见摩天大楼,到处都跑着汽车,一切都呈现欣欣向荣!可我们却得十二个人挤在一间小屋里”,唱词已经将波多黎各移民悲惨的处境描绘得淋漓尽致,相比落后的波多黎各,高度发达的美国的确是寻梦的好地方,可是现实却不随人愿,他们无法受到平等待遇,只能蜗居在纽约西区的贫民窟里,过着贫穷的生活,还要遭受美国白人的歧视与凌辱。五十年代中期,种族矛盾愈演愈烈,各种游行示威与武装暴乱频发, 《西区故事》的上演为美国社会敲响了警钟,使其逐渐意识到移民与穷人问题是不容小觑的。

《西区故事》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百老汇音乐剧,从题材内涵、情节刻画以及音乐运用都独具特色,作曲家采用多样化的民间音乐语汇来渲染草根阶层的故事,使作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一、爵士音乐的运用

爵士音乐植根于美国社会最底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几代作曲家的努力,化身为美国民族音乐的象征。伯恩斯坦十分注重爵士音乐素材的使用,尤其用在表现来自美国本土的“喷气机帮”恰到好处。

1.“蓝音”的使用

伯恩斯坦在多段音乐中都使用了“蓝音”,谱例1《喷气机帮之歌》作为美国青年组成的帮派“喷气机”的主题曲,伯恩斯坦在创作过程中,选择了爵士乐最具代表性的手法之一“蓝音”,通过降低自然调式中的Ⅲ、Ⅶ级音突出鲜明的美国特色,将这伙美国小子愤世嫉俗又不安于现实的情绪刻画得淋漓尽致。

谱例1 《喷气机帮之歌》第36-43小节

2.爵士节奏的使用

(1)三连音

爵士音乐的节奏主要分平直节奏与摇摆节奏两种,后者最为常见,主要建立

在三连音基础上,制造摇摆的律动感。《西区故事》的总谱中三连音的使用十分广泛,本人仅以以下段落为例:

谱例2 爵士乐三连音记谱与实际演奏对比

《今夜五重唱》,是喷气机帮和鲨鱼帮决斗前的唱段,在两个帮派的男孩分别唱出面临战斗的激动心情后,从第53-66小节安妮塔开始歌唱自己对夜晚与博纳度约会的期待,八分音符的三连音频繁出现,伯恩斯坦在此处采用了省略中间音符的三连音形式,使旋律线条更加圆滑,具有潜在的弹性和波动感,为音乐营造出十分暧昧的情调。

谱例3 《今夜五重唱》53-54小节

(2)切分节奏

爵士乐制造摇摆感的另一种手法是切分节奏,它通过内在张力为音乐制造前进的推力,可称之为爵士音乐的精华。

《序曲》第12小节开始,伯恩斯坦创造性地加入切分音主题, 使音乐具有强烈的不规则、不稳定感,散发出典型的爵士乐气息。 同时营造出紧张、不安的气氛,预示着后面的暴力争斗。

谱例4 《序曲》开头12-13小节

(3)爵士曲式的运用

伯恩斯坦在《西区故事》中不仅采用了“蓝音”和多样化的爵士节奏,还将布鲁斯曲式结构设计得恰到好处。

《今夜》遵循了布鲁斯32小节的套路,这源于锡盘巷(Tin Pan Alley)结构AAB-Coda,是二十世纪早期百老汇歌曲的特点,普遍为32小节AABA结构,伯恩斯坦在这种传统模式基础上加以创新,将32小节结构反复三遍,每一遍旋律都出现在不同调性之上。

《玛莉亚》同样借鉴了这种AABA结构,但是仅有开始的两句由相等的6小节构成,后面的结构不再像《今夜二重唱》那样规整,从而变得更加富有个性。

(4)爵士风格的运用

冷静爵士(cool jazz)是一种情感有节制、不过分狂热的爵士乐风格,对音色的控制十分严格,追求细腻、清淡与柔和的音响效果,有着“爵士乐中的室内乐”之美誉。乐手对冷静爵士的创作探索涉及十分广泛,从巴洛克时期盛行的复调作曲技法到二十世纪新兴的无调性音乐均在实验范围。

《酷》在舞台版的《西区故事》中是喷气机与鲨鱼帮决战前夕,喷气机小子们故作镇定的唱段,在电影版中是里夫与博纳度被杀后,喷气机帮的成员担心警察从他们不安的神情中查到蛛丝马迹,从而努力放松心情,掩饰内心强烈恐惧时演唱的。伯恩斯坦运用十二音作曲技法完成了这段冷静爵士风格赋格作品,成为第一位将十二音作曲技法引入百老汇音乐剧的作曲家,因此《酷》当之无愧是全剧总谱中最为复杂的唱段。

谱例5 《酷》赋格主题

二、其他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

伯恩斯坦在音乐设置方面可谓匠心独运,正如美国本土爵士乐作为喷气机帮音乐形象的素材来源,地处拉丁美洲的波多黎各与拉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作曲家恰到好处地采用丰富多彩的拉美民间舞蹈素材来刻画鲨鱼帮的音乐形象。

1.斗牛舞

斗牛舞(Paso Doble)起源于西班牙,广泛流传于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国家,是一种模仿斗牛活动的民间舞蹈,多为西班牙进行曲式的二拍子,强弱对比鲜明,旋律情绪激昂、奋进,表现斗牛士刚劲有力的雄伟身姿。

伯恩斯坦在体育馆舞会场景中首先使用了斗牛舞,用来烘托舞会喧闹嘈杂的气氛,以及喷气机帮与鲨鱼帮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 在主持人的调解下,双方成员开始共舞。

谱例6 《体育场舞会》斗牛舞5-8小节

2.曼波舞

曼波(Manbo)是一种非洲与美洲文化相互融合产生的民间舞蹈,诞生于加勒比海地区,源于一位女祭司的名字,传说这位女祭司能够使人产生幻觉,在娱乐活动与宗教活动中表现出异常的狂热,由于曼波舞带有强烈刺激性与神秘的宗教色彩,曾一度被当地教会所抵制,但是其自身热情奔放的气质深受拉丁美洲人民的喜爱,随着教会势力的衰退,曼波舞最终冲破社会因素的制约,形成一种在拉美地区颇为流行的民间舞蹈风尚。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佩雷斯·普拉多的乐队将曼波舞带到新大陆,美国纽约黑人贫民窟的舞蹈爱好者经常聚集在中心公园舞场表演,此后很快风靡全美,成为美国民众喜爱的舞蹈活动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展为大型乐队伴奏的由黑人表演的交际舞,具有明显的切分节奏,多为4/4拍, 重音在每小节第二、第四拍上。

在斗牛舞后面使用了曼波舞,在一段狂野的节奏之后,两个帮派的成员和女伴跳起了热情奔放的曼波舞,争相展示自己高超的舞蹈技术。

谱例7 《体育场舞会》“曼波”节奏

恰恰恰(Cha-Cha-Cha)是曼波最初的变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最流行的拉美舞蹈,音乐热情洋溢,旋律多用跳音,制造顽皮活泼的气氛。

伯恩斯坦将恰恰恰用在曼波舞之后,轻松活泼的恰恰恰与激情四射的曼波舞形成鲜明对比,为玛莉亚与托尼的邂逅制造出梦幻般的浪漫气氛,二人优美的伴奏下跳起轻松的恰恰恰。

谱例8 《体育场舞会》“恰恰恰”节奏

《亚美利佳》在舞台版《西区故事》中,是鲨鱼帮的女伴们对比美国本土与波多黎各的唱段,在电影版中,用于鲨鱼帮的小伙子与女伴们争论美国是否真的是天堂。为了突出鲨鱼帮成员的波多黎各移民身份,伯恩斯坦在前奏部分使用了“塞斯”节奏,“塞斯”(Seis)是一种用吉他或瓜特洛(Guatro,一种小型的四弦吉他)为声乐作品伴奏的节奏,流行于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尤其是波多黎各。

在配器方面伯恩斯坦选用了两种来自拉丁美洲的乐器来演奏这段极具拉美风格特点的音乐。响棒(Claves)是一种起源于古巴的打击乐器,两块硬木制成的圆棍组成,与敲击节奏(Clave Rhythm)有密切联系。敲击节奏是一种切分节奏音型,在加勒比海地区的音乐舞蹈中十分常见,它是以两小节为一个单位,不断重复,敲击出始终不变的拍子,构成稳定的固定音型,强调双拍子的韵律,在一些爵士风格的音乐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圭罗(Guiro)来自加勒比海、巴拿马以及南美洲地区,是一种由葫芦制成的乐器, 通过小木棍或金属刷子摩擦或敲击葫芦表面雕刻出的凹痕发出声响,制造不同节奏型,用来加强音乐的节奏感。

谱例9 《亚美利佳》开头1-4小节“塞斯”节奏

《亚美利佳》的高潮部分具有鲜明的“华攀戈”特点,“华攀戈”(Huapango)是墨西哥舞蹈的统称,原意“在木质的平台上”,后来被引申为“在木质平台上跳的舞蹈”,通常节奏快速,采用多节奏组合。《亚美利佳》中的这段音乐即采用了3/4拍与6/8拍交替,并且不断重复贯穿始终,热情奔放的拉美气质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谱例10 《亚美利佳》华攀戈段落

霍塔(Jota)是一种起源于西班牙东北部阿拉贡地区的民间舞曲,广泛流传于拉丁美洲地区。霍塔舞曲通常为急速的三拍子, 类似快速的圆舞曲,用吉他、曼陀林和响板伴奏,具有欢快的青春气息。

《我真漂亮》的伴奏素材便是借鉴了霍塔舞曲的特点,热情活泼的霍塔舞曲与玛莉亚天真开朗的形象配合得天衣无缝,巧妙地将这个刚刚坠入爱河的少女幸福洋溢的心情衬托出来。

谱例11 《我真漂亮》玛莉亚唱段伴奏霍塔

比津舞(Beguine)发源于西印度群岛,在马提尼克群岛和圣卢西亚岛十分流行,是一种欢快活泼的切分节奏的拉美民间舞蹈, 《今夜》的伴奏部分就采用了比津舞的节奏特点。

谱例12 《今夜》 片段

伯恩斯坦音乐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不仅吸引大量专业人士,对于那些乐坛之外的人们来说,同样具有超凡的魅力。伯恩斯坦的弟弟伯顿·伯恩斯坦在一封写给音乐学家彼得·格拉顿维茨的书信中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我并非专业音乐人士,所以对此是个地道的门外汉。我对莱尼的音乐在此妄加置喙可能很不恰当。但是作为他的一个真诚的崇拜者,我可以抱着相对客观和理解的态度说,莱尼的音乐绝对是鲜明的,只有莱尼才能写出这样的音乐——这像是晚会上出现一头羚羊那样醒目,绝不会认错。对,当然从他的音乐中肯定也模模糊糊能看出其他音乐家的影响——如科普兰、格什温和奥芬巴赫,这当然谁也无法避免——但是最后的结尾绝对是纯粹莱尼式的。他为美国音乐赋予了崭新的风格,提供了全新的话语,但就这一点来说,这就是个了不起的成就。”[5]这段话言简意赅地概括出伯恩斯坦的音乐特点。事实上,伯恩斯坦的音乐也正如作曲家本人所说“不论是序列音乐、随机音乐还是智力音乐,只要它们根植于大地,便是一种创作。”[6]正是由于这种强大地包容性,使伯恩斯坦积极地学习其他作曲家,研究各时期、各地区的音乐,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音乐风格——既富有无穷的多样性又具有醒目的美国式特征。

爱因斯坦的推理题 篇6

一位土耳其商人想找一个十分聪明的助手帮助自己经商。消息传出后, 有A、B两人前往毛遂自荐。

这位商人把他们带进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屋子里, 然后对他们说:“这里有张桌子, 上面有五顶帽子, 两顶是红色的, 三顶是黑色的。现在, 我们三人每人摸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当我把屋子里的电灯打开之后, 请你们尽快说出自己头上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

于是, 三个人都摸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 商人把余下的两顶帽子藏了起来, 然后打开了电灯。这时候, 那两人看到商人头上戴的是一顶红色的帽子。

过了一会儿, A喊道:“我戴的是黑帽子。”

他是如何推理的?

解题思路:

爱因斯坦成功公式释义 篇7

当有人问及爱因斯坦成功的秘决时, 爱因斯坦说:“人们把我的成功, 归功于我的天才, 其实我的天才, 知识刻苦罢了。”他有一个著名的成功公式即:“If A=Success, then the formula is A=X+Y+Z, with X=work, Y=play and Z=keeping your mouth shut.”

我们简单从字面上理解是:A代表成功, X代表工作, Y代表玩, Z少说废话。国内普遍理解的观点认为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A=X+Y+Z, A代表成功, X代表勤奋工作, Y代表正确的方法, Z代表少说废话。

那么, 就科学家成功而言不能仅局限于以上表述, 对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可以深入理解:

“Success”代表科学家成功。

“work”代表艰苦的劳动。没有艰苦劳动, 就没有科学创造, 科技主体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研究和探索, 才能获得预期的成就。对于科学家追求成功时需要付出的这种艰辛和刻苦, 科学家们似乎都达成了一致的看法, 并将其看做是追寻成功的必然途径。20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发明家爱迪生也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慨,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的天才, 而大家所看到的天才, 实际上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这些科学大家们的成就在普通的科技主体看来似乎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 但是落到日常的科学劳动中, 不论进行何种类型的科技活动, 也都需要付出加倍的汗水和努力。对于这种艰苦性, 早期的科技主体都已经达成了共识, 因此也无需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这是一种科技主体都必须具备的品质, 也是伴随科技主体一生宝贵的财富。

“play”它首先代表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乐趣。科学家的乐趣, 不仅在取得成功时, 而且在科学研究本身, 在艰苦的工作中。他们孜孜不倦, 以苦为乐。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我一生主要乐趣和唯一职务就是科学工作, 对于科学工作的热心使我忘却或者赶走我的日常不适。俄国生物学家巴普洛夫也说:感谢科学, 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 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引发点竟是好奇心, 而兴趣是好奇心的进一步发展。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爱因斯坦看来, 好奇心是科学研究者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它能激发人们去探索奥秘, 刺激科技主体献身科学, 享受科学工作的乐趣, 取得科学成就, 引导科技主体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向成功。

其次除进行专业研究之外还有广泛的兴趣, 这有助于拓宽科学研究的思维。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家贝弗里奇曾说: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 博学、多才能使许多人成就非凡。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同时也是非常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 他虽然是以画家的杰出成就流芳百世, 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家、科学家, 而且他在绘画之外也取得了非常杰出的成就。

再次, 科学家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保障。爱默生说, 健康乃第一财富。古希腊思想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说:“如果没有健康, 智慧就无法表露, 才华就无法施展, 力量就无法战斗, 知识就无法利用。”健康是乐, 有了健康就有生活的乐趣, 健康的身体是科学劳动的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 现代人的工作责任、人际关系和生活节奏都在改变, 时间观念、行动速度和生活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这种情况, 人们不得不在主观上加倍努力, 从而使得生活节奏和心理节奏加快紧张起来, 让人在精神上感到一种压力。科学家只有关爱生命, 关爱健康, 才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伟大的科学事业, 才能取得成功。

“keeping your mouth shut”。首先是少说多做, 多思考、多实践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科学家要进行科学研究就得耐得住寂寞, 不为外物所动。宁静而致远, 厚积而薄发, 只有静心进行科学研究, 科研才能成功。优秀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一生, 都是勤于思考的, 他们的成就与多思有着密切的联系。爱迪生说: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 严格试验的结果。爱因斯坦从小就培养了勤于思考的习惯。1955年在《自述片断》中, 爱因斯坦谦虚地说:“我是一个执意的而又有自知之明的年轻人, 我的那一点零散的有关知识主要是靠自学得来的。热衷于深入理解, 但很少去背诵, 加以记忆力又不强, 所以我觉得上大学学习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些极为朴实的话, 蕴涵着深刻的含义。因此, 思考能力是科学家、发明家科学生命的重要标志。

其次是要保持谦逊的科学态度。科学家的成功, 正是他们谦逊的结果, 伟大和谦逊是相伴的。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 都是纯朴而谦逊的。有成就的科学家, 通常都是伟大而谦虚的。在他们看来, 无论是宏观世界, 还是微观世界, 都在不断地变化, 随时都在除旧布新, 而人们由于受到生命和精力的限制, 对他们的认识总是微不足道的。正是这种谦逊的科学态度, 促使他们不停地探索。永不满足, 追求真理, 这是科技主体成功不可缺少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23卷, 第26页。

爱因斯坦的“帽子颜色问题” 篇8

有一个土耳其商人, 想找一个助手协助他经商. 但是, 他要的这个助手必须十分聪明才行. 消息传出三天后, 有A、B两个人前来联系. 这个商人为了试一试A、B两人谁更聪明一些, 便把他们带进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房子里. 商人打开电灯说:“桌子上有5顶帽子, 2顶是红色的, 3顶是黑色的. 现在, 我把灯关掉, 并把帽子的摆放位置搞乱, 然后我们三人各自摸一顶帽子戴在头上. 当我把灯打开时, 在不准看自己头上戴的帽子的情况下, 尽快地说出自己头上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 ”

说完之后, 商人就把灯关掉. 随后, 三个人各自摸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 与此同时, 商人把余下的两顶帽子藏了起来. 待这一切完成之后, 商人重新打开灯. A、B两人看到商人头上戴的是一顶红帽子, 他们互相对视, 都不作声, 过了一会儿, A答道:“我戴的是……”A的回答是正确的, 并且获得了这份工作.

请问A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A是如何推理的?

其实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推理题. 我们假设自己是A, 看见商人戴的是红帽子, B就存在两种可能:一是红帽子, 那么, A立刻可以报出答案:自己戴的是黑帽子. 但是, “他们互相对视, 都不作声”, 说明B戴的是黑帽子, 这时, A就无法在第一时间判断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然而, 关键还是“A、B互相对视, 都不作声”这个条件.A发现B也不作声, 说明B和自己的情况一样, 那很显然自己也戴了一顶黑帽子. 于是, A得出了结论.

如果你认为这样的智力游戏很有趣, 那么就让我们运用这样的推理方法继续研究一个新的帽子颜色的问题.

10个人站成一列纵队, 从10顶黄帽子和9顶蓝帽子中, 取出10顶分别给每个人戴上. 每个人都看不见自己戴的帽子的颜色, 并且只能看见站在前面那些人的帽子颜色. 站在最后的第10个人说:“我虽然看见了你们每个人头上的帽子, 但仍然不知道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 你们呢?”第9个人说:“我也不知道. ”第8个人说:“我也不知道. ”第7个、第6个……直到第2个人, 依次都说不知道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 出乎意料的是, 第1个人却说:“我知道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了. ”

爱因斯坦是如何炼成的 篇9

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爱因斯坦生长在一个创造专利并将其投入商业运营的家庭。 父亲赫尔曼对数学有强烈的爱好, 因为多数大学不接纳犹太人, 才不得不回家做起了生意。

最小的叔叔雅各布受过高等教育, 曾获工程师认证, 开办了一家电气公司, 邀请爱因斯坦的爸爸加盟。 因此, 爱因斯坦一家搬到了慕尼黑的郊区, 那里教堂和美术馆众多, 音乐厅经常演奏在这里住过的瓦格纳的作品, 慕尼黑还是首届德国电气展的主办地。

1885 年, 慕尼黑第一届啤酒节上用的电灯, 就是爱因斯坦的叔叔和爸爸的公司安装的, 叔叔在改进弧光灯、自动断路开关和电表等方面获得过6 项专利。

送孩子什么样的礼物

第一件让爱因斯坦激动得浑身颤抖的礼物是他卧病在床时, 爸爸送给他的一个罗盘。那种深藏在事物后面的神秘力量让他既惊奇又受激励。罗盘上的小磁针居然听任一种看不见的场摆布, 这使爱因斯坦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 他终生都致力于用场来描述自然。 第二件礼物是妈妈送他的小提琴课, 音乐不仅是消遣, 而且还助他思考。 一个每周四在爱因斯坦家吃饭的学医的学生, 送给他一套配有插图的21 本的 《自然科学大众丛书》。 爱因斯坦一口气读完, 他说:“这对我人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好的教育

爱因斯坦从小讨厌任何形式的约束, 他抱怨机械式的教学和普鲁士军队所用的方法颇有几分相像。 他逃离了慕尼黑的中学, 在考大学前跑到瑞士阿劳州立中学, 花了一年时间准备考试。 在这里, 他终于碰到了好的教育:学生的形象思维受到激励, 学校重视培养每个孩子的“内心尊严”和个性, 可以说, 这与他在德国受到的独裁主义教育截然不同。 爱因斯坦后来总结:强调自由行动的个体责任感的教育, 是多么优越于崇尚外在权威的教育!

好朋友

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爱因斯坦多年找不到工作, 老友格罗斯曼在瑞士专利局帮他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在数学上, 格罗斯曼帮助他将狭义相对论发展成广义相对论。

想象远比知识更重要

上一篇:高中数学试卷评讲工作下一篇:瓦斯突出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