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故事

2024-05-03

让中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故事(共18篇)

篇1:让中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故事

五个小故事让你学会人生必懂的道理有位阿姨,在一家首饰店看见两只外形一模一样的手环。

但是一个标价550元,而另一个却标价250元。

她心里大喜,以为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便立刻买下那只标价250元的手环,然后得意洋洋的走出店门。

在她走以后,店里的一个店员悄悄地对另一个店员说,你看吧,这一招果然屡试不爽。

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你所能轻易看到的,往往并不是真相。很多事情,是需要由表及里,透过现象去看到本质的。也只有这样,你才会离真相越来越近。

贪婪会遮住你的眼睛,让你失去应有的判断能力。面对诱惑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克制内心的贪欲。

天上绝对不会掉馅饼,不要整天想着会有突如其来的好事砸到自己身上。很多看似美好的事情,或许只不过是个美丽的陷阱,等着那些贪婪的人去自陷其中。乞丐对一名经过的路人说,可不可以给我一百块钱?

路人摸摸口袋说,我只有八十块钱。

乞丐说,那你就欠我二十块钱吧!

“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这个原本应该是连小朋友都知道的道理,却被很多人颠倒过来了。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感恩。在他们心中,只要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全世界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自己是弱者,所以接受别人的帮助与馈赠完全就是理所应当。

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知足。只要没有达到他们的心里预期,就会无休止地索取。尽一切可能地绑架并榨取他人的善心。

没有人是必须要帮你的,而如果有人愿意对你释放善意,一定要懂得感恩与知足。

有一天,妻子在厨房炒菜。

她的丈夫在旁边一不停重复唠叨,哎呀慢些,小心点,火太旺了……赶快把菜铲起来!哎呀油放太多了!哎唷,锅子歪了!

请你住口!妻子忍无可忍脱口而出,我知道应该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老婆,丈夫非常平静地回答说,我只是想让你明白,当我在开车的时候,你一直在旁边喋喋不休,抱怨不停,我是什么感觉。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先人很早就教导过的道理,今天却依然有很多人不明白。

自己不愿意,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当你因为别人对着你指手画脚、喋喋不休而感到心烦的时候,是否有考虑过自己也曾给人带去过相同的烦恼呢?

如果你承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就请不要将对别人做同样的事情。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时刻,需要我们相互理解,相互体谅。

很多时候,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想想,很多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都不会珍惜。生活中那些能让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的东西,通常都是历经千辛万苦、排除艰难险阻才终于得到的。“物以稀为贵”,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所以,不要让别人觉得你“太好说话”,“要求太低”,有些时候,该端着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放低姿态。

另外,人生要充满挑战和未知,才会显得丰富而精彩。如果展现在你眼前的未来将是一览无余和一成不变的,那么,人生也会变得索然无味。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当一个人发现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找别人的错误,而很少有人第一时间去反省自己。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远比发现自己的错误要简单,批评别人也远比自我批评要有动力。

人要有质疑精神,更要有自疑精神。如果一个人犯了错,却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是一味地指责和抱怨别人,那么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矛盾。

自我批评是一种精神,“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只有擦去了心灵这扇窗上的“灰尘”,才能更客观、更准确地看待外部世界,而不至于因自己眼不亮、心不明而使认知扭曲。

篇2:让中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故事

“你怎么会爱海呢?那儿弥漫着雾,又冷。”

“海不是经常都冷、有雾的。有时,海是明亮而美丽的。但不论何种天气,我都爱海。”水手说。

“当一个水手热爱他的工作时,他不会想什么危险,我们家庭的每个人都爱海。”水手说。

“你父亲现在何处呢?”看海的人问。

“他死在海里。”

“你的祖父呢?”

“死在大西洋里。”

“你的哥哥——”

“他在印度一条河里游泳时,被一条鳄鱼吞食了。”

“既然如此,”看海的人说,“如果我是你,我就永远也不到海里去。”

“你愿意告诉我你父亲死在那里吗?”

“啊,他在床上断的气。”看海的人说。

“你的祖父呢?”

“也是死在床上。”

篇3:让学生学会思考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人发现一只蝴蝶在茧里蠕动, 苦苦地挣扎了好一阵子, 还不能冲破那牢牢的茧。那个人在旁边急不可耐, 便找来了剪刀, 小心翼翼地替蝴蝶剪开了茧。让那只蝴蝶轻而易举地出来了。然而, 不幸的是, 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茧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 出茧后身躯臃肿, 翅膀干瘪, 根本飞不起来, 不久就死掉了。那位好心人原本是想帮助蝴蝶, 结果却成了间接的“凶手”。他没有意识到蝴蝶破茧的过程是蝴蝶成长的必经过程, 若没有这一过程, 蝴蝶即使出了茧, 也只能过早地死掉。

“正像肌肉离开劳动和锻炼就会变得萎缩无力一样, 智慧离开紧张的动脑, 离开思考, 离开独立的探索, 就得不到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 学生的成长也是如此。只有经过主动探索的磨炼, 积极思考的锻炼, 才能成长为有个性、能创新的人。然而, 现实生活中, 有不少教育者如同这位“替蝶破茧”的“好心人”一样, 为了尽快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利用“灌输”这把剪刀替学生剪开了“探索”这层茧;课堂上, 老师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细而又细、不给学生留下一点空白和余地, 将答案和盘托出, 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预设的课堂目标, 完成由“茧”到“蝶”的蜕变。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大脑成了“知识的容器”, 课堂成了“满堂灌”, 教育注重标准答案, 缺乏必要的思考氛围, 缺乏激活思想的意识、能力和手段。在陈旧的教育氛围中, 学生习惯于驯服地言听计从, 不敢、不愿、不求、很少对老师的教导和既定的结论质疑或提出真知灼见, 提出建设性见解。学生成了“考生”, 成了“知识掌握者”, 而不是“敢于怀疑者”、“勇于挑战者”, 思考力久而久之就会“生锈”、“钙化”, 就会成为“思维死水”, 成为“凝固体”, 成为逆来顺受的“思维呆子”。这种缺乏思想活力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 满足现状, 中规中矩, 是难于有所作为的, 更难于有创造性成果, 也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的学生中学时代在国际性比赛中屡屡优于西方孩子, 而成人后就泯然众人, 这种现象与以往的学校教育中使学生思考、创新能力的钝化不无关系。

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学生改变、学习改变。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是衡量一堂课的重要标尺。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充裕的时间, 创造有利的条件, 营造和谐的氛围, 搭建展现的舞台,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 让他们有大量的时间、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 在阅读、思考、想象中, 在与同学、老师广泛的交流中, 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和机会, 获取更多的思考成果, 同时化解自私和孤独。应鼓励学生合理的“异想天开”和“奇思妙想”。经常设计、策划、布置发散性思维练习, 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判断、想象、推理、整合、升华, 训练学生, 砥砺学生,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思考, 我存在”、“我思考我进步”, 获得“成功”的内心体验和进一步探索的信心和勇气。

篇4: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会使用语言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由于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等原因,在教学手段的利用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讲故事这种形式来促进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讲故事因其生动活泼互动性强等特点而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等特点,在教学中恰当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听故事,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

“读给孩子听”是最好的阅读启蒙,是最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形式,能给予孩子畅快的阅读享受,给予孩子直接的情感熏陶和丰富的语言积累。让孩子在故事体验中学习倾听。

比如,在教学6B Unit 5 Seasons时,如果简单地呈现单词教授天气和描绘天气特征的单词:sunny/rainy/windy/cloudy/cold/hot等,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体会不到这些单词的生动性。于是,我利用PPT 创设了各种情境,将它们放到一个动画故事中,讲述Jim一天经历的情境,描述了南方一天天气变化无常的特点,也可以让学生来收听天气预报,让学生结合地图来感受这些单词的用处和美,这样学生学起来非常有兴致。

二、讲故事,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讲故事可以培养各种语言技能。故事阅读教学能提供各方面的语言训练活动。学生为了获知故事内容,他们会集中精力去捕捉故事的大意和细节,会尽力去推断和猜测,这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根据语境猜词能力。另外,阅读之后再把它讲出来也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只要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就能让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训练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编完整的故事。例如在学习单词on, in, near, behind和under后,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这些单词编小故事,故事情节要求简单而有趣并运用所学的句型,在这之前我给学生做了个示范:“A cat likes fish very much. But,Where is the fish? Is it in the bedroom? No. Is it on the bed? No. Is it under the table? No. Is it near the TV? No. Is it behind the door? Yes. Look, it’s behind the door. Ha ha I eat you .”在教实践中,惊喜的发现,孩子们能创造出更加动人、有趣的故事。有的孩子能编出凶狠的老虎在找兔子吃的故事。“A tiger likes rabbit very much. But,Where is the rabbit? Is it on the bed? No. Is it under the bed? No. Is it near the tree? No. Is it behind the house ? No. Is it in the car? Yes. Look, it’s in the car. Ha ha I eat you .” 有的孩子还能编出有趣搞笑的漫画式的故事,可见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需要老师去开发。

三、读故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无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能实际应用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到底如何应用呢?不同的学生对故事的要求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而选择不同的故事给予阅读。例如低年龄的学生喜欢情节简单和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而高年能学生则喜欢情节复杂,充满戏剧性、回味性的故事。

那么,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能够感悟故事的真谛,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形成阅读能力,而且可以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理解一些简单的道理。比如通过阅读故事《The Three Little Pigs》可使学生增强学生遇事想办法的能力,以及人们对此所表现出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四、写故事,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与“读”相似,小学生“写”的水平有限,但又不能完全不写。要本着学以致用、边学边用、以用促学的原则,从一开始就加紧“写”的训练。如做造句、完成句子、连词成句、修改病句、翻译、看图写话、小日记、小短文等练习。而把自己编的故事写下来则是最有意义的事。教师在要求学生动笔之前可以提示一些精美的词、句,再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词句,另编一个短小的故事,允许在不能够用英语表达时,用母语代替英语故事。如教学完交通工具的单词时,可以让学生编去某地郊游的故事。学了shopping 的对话,可以编写和妈妈购物的故事。学了动物类的单词可以编写动物之间的趣味故事。可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简笔画把自己编的故事画成连环画,并将自己制作的故事画在教室里传阅。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上的热情,而且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篇5:让中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故事

这本书精选了100个启迪心灵的好故事,最让我喜欢的是第三辑“没有自信等于失去力量”。文中引用了爱迪生一句话“自信是英雄的本质”。讲述了一个“4分钟跑1公里”的故事,这个故事从古希腊就开始了。据说当时的人们为了达到这个速度,有的奔跑者尝试喝下了真正的虎奶,还有的人居然让狮子去追赶奔跑者,以为这样做能使他跑得更快。然而这些都没有用,于是人们便断言,这是人类不可能达到的目标。然而有一个人,他独自证明了所有的科学家、教练员、运动员在他之前尝试过但没有获得成功的.数以万计的人都错了,他就是罗杰q丹尼斯。奇迹中的奇迹就是当罗杰突破了4分钟跑1英里的目标后,立刻就有37人打破了这一记录,而一年后能在4分钟跑完1英里的运动员已经达到300个。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无尽的潜能,但这种潜能有时会被周围人和自己的怀疑声所抑制住。其实潜能的释放量是与相信自己的程度成正比的。只要相信自己能行,给自己一个机会,我们的潜能就能无限量地释放出来。

篇6:让中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故事

而稍胖的农人就不同了,他竭力缩小每棵玉米的行距和株距,间苗时特别留意给每穴都留下了两棵玉米苗。他报指一算,如果每棵玉米只结一个玉米穗,到秋天邻居只能收获1000个玉米棒,而自己则可稳稳收获2500个玉米棒。

初夏,玉米苗长成了浓绿浓绿的玉米林。

瘦农人见了大吃一惊:“你怎么留了这么多玉米苗,秋天能收获什么?”胖农人不屑地答:“玉米苗留得多,到时候我收的肯定要比你多。”瘦农人说:“留足了行距和株距,玉米地里能洒进阳光吹进风,玉米才能长得壮长得好,你这样种玉米恐怕收不到。”

忽然一夜刮起了风,那风其实不算很大,每年夏天都要刮几场的。翌日清早,胖农人赶到地里一看,呆住了:大风把他的玉米全吹倒了,就像用车碾过一样。别说秋天收更多的玉米,就连种子也很难收回了。

沮丧的胖农人想,这回瘦农人的玉米损失也一定很大,可结果却是恰恰相反,瘦农人的玉米一棵一棵长得直直的、壮壮的,一棵也没有被风吹歪。

瘦农人说:“我把行距和株距留足,风都从空隙里溜走了。我这行距,别说是昨夜那场风,就是风再大些玉米也绝不会有损失的。”

是的,离得太近,或许一阵轻风一场细雨都容易使我们彼此受到损失和伤害。给风留下足以溜走的空间,给雨留下足以流走的距离,那么还有什么流言飞语能把我们轻轻击倒呢?

篇7:让学生学会在物理中思考

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在物理中思考进行了阐述.抓住时机,激发兴趣,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作 者:王文英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 刊 名: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2 关键词:学生   物理   思考  

 

篇8:让中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故事

一、教师要切实搞好阅读指导

1. 认真编写阅读指导手册。

新学期开始,年级语文组长组织语文老师将阅读指导手册发到学生手中,一般从阅读目标、阅读要求、推荐原因、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内容概括、典型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给学生提供比较实用的阅读辅助资料,帮助学生阅读。

2. 精心编制阅读导学案。

从阅读内容、阅读进程(阅读书目具体到每一节课读多少)、摘抄要求(规范摘抄格式和书写、提示精彩内容的摘抄)、阅读速度(以每分钟500字的速度阅读)、阅读方法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要求。

3. 搞好阅读集体备课,每一次集体备课,阅读是必备内容。

语文老师要共同研究一周学生读书情况、阅读导学案的设计、讨论阅读过程、策划相关的读书活动、新书好书推荐,等等。另外,每个年级拟将成立一系列社团,来更好地配合阅读活动。社团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定出社团章程、活动计划,组织扎实有效的活动,每次活动都要有详细的活动记录。

二、激发兴趣,保护天性,学会学习

1. 创设浓郁的背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喜欢某作品,肯定是作品说出了他想说而又不能恰当表达出来的感受,引起了共鸣。所以应当让他们把自己不能说的话抄下来并背诵。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名人,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饱读诗书,才出口成章的?新大纲也提出了重视积累的要求,而且规定了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没有背诵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也就没有语文素养的提高。所以不仅名篇要背,好的文章、精彩片断、唐诗宋词都应该鼓励学生背诵。因此,我给学生规定了每天必做的两件事:每天抄写一点自己喜欢的文章,每天背诵一首唐诗宋词或者是100字左右的精彩片段。这样就创设了浓郁的背书氛围,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2. 以活动促阅读,在阅读中寻求创新。

多写读后感,多交流,让阅读活动精彩纷呈。学生每读完一部名著或精读书目或泛读书目,我们就鼓励他们多写读后感,当然研读书目更应该写。读后感可长可短、内容不限,言论自由。教师经过一段时间后把学生的读书笔记及读后感收上来看一看,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了解读书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什么作用,并对他们的读后感给于简单的评价和指导。有时这种无声的交流比面对面的交流要有效得多。

定期召开年级读书会,让读书会成为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和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班级读书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创新形式,把原来的一个人站在台上说,其他人坐在台下听,变为更多的人去参与,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展示,也可以是整个班级的集体亮相,能演课本剧的就排演课本剧,还要增加互动、点评、质疑等环节。

3.化大为小,切实可行;

打开视野,放眼寰宇,变阅读为享受。面对大部头的书,学生在理解上可能有困难,这时老师可组织学生讨论课题进行研究,每个小组讨论一个小课题。例如:研读《三国演义》时,同学们共同围绕十个专题讨论:“三国说“义””、“正说曹操与反说曹操”、“试析诸葛亮、周瑜的性格缺陷”、“假如我生活在三国时代”、“战争胜负因素——我看《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浅论三国人物描写特色”、“三国蜀汉灭亡原因之我见”、“三国中刘备性格魅力及启示”、“三国语言交际智慧”、“我看诸葛亮(可从“法”与“情”、用人管理、与周恩来人格魅力对比等方面入手)”,这样同学们在研究时,就把大困难化成了小困难,变阅读为享受了。

4. 多多调查学生的阅读感受,及时调整阅读节奏和阅读内容。

本学期我们就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及时的问卷调查,我们的问题是:你对班级活动和年级阅读活动有何好的建议?每节课老师是否有目标及指导要求?对此你有什么建议?你还有哪些好的书目向大家推荐?你在阅读书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学生的问卷交上来之后,我们会认真阅读,对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会想办法尽快调整和解决。如果你经常这么做,学生会觉得你很尊重他、很关心他,他就会更加快乐地去阅读。

篇9:让学生学会思考

一、摆脱传统,激活思维

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科书、教师、家庭的权威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科书内容的呈现都是以不可否定的口气、方式进行表述,学生如果质疑教科书,既无益于升学考试,也会被师生认为是钻牛角尖。由于千百年来的传统影响,父母只是逼迫学生去完成作业,学生在被动的学习。

受种种束缚的历史老师很多时候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更多的是讲给学生听,而很少是让学生思考。这种“独白式”的课堂教学已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现在的课堂应是一个互相“对话式”的课堂,“对话的过程即是主体之间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发展一种“对话”关系,在教学中进行知识、情感的相互碰撞与启发。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去听、去说、去学、去思,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新的活力,才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培养阅读,张扬个性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语言、行为和方式。伊瑟尔的“空白”理論认为:文本与读者交流中会给读者留下不确定的“空白”,这些空白需要根据自己的体验、经历去挖掘和填充,而由于每个人的差异,这种填充空白的内容和方式是很不相同的。因而,同样的教材,不同的同学阅读之后,应有截然不同的见解和情感体验。接受美学认为:“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贾宝玉。”可见阅读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能对课文提出有创意的问题、获得个人的感悟,就是一种创造。比如提到陶器时,我提出:原始人怎么会想到用火烧泥做陶呢?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时候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创造性设计,重构有现实价值的认识;并让学生在仔细研磨教材、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用各种方法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最终形成个性化见解,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通过讨论提出几种观点:1.森林大火后,地面被烧硬给人们的启示;2.把泥土做成型用来煮粟,火烧之后就是陶;3.半坡人房屋中有火坑,火坑周围的土变硬给了人们灵感。

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巨大系统,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不断地更新内容、信息与物质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在信息时代中,每位公民从信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就成了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学生没有提出问题,但并不表示他没有问题,而是缺少提出问题的意识,不会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去启发、去诱导。开始时学生往往对教师还有很大的依赖性,要么提不出问题,要么提出一些肤浅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引导他们通过课前预习,认真读书,仔细思考,从教材中寻找疑点,发现问题;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发现并提出自己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课后复习,整理知识,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联系实际,认真思考,发现问题。

善于思考的人常常在别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甚至取得重大成果。大量的事实表明:思维的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要培养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必须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知教材体系和新旧知识联系,熟悉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智能发挥水平,采取各种措施引导,激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思考,大胆地提出问题。例如我们从朴素的阶级感情和民族感情出发,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种侵略行径深恶痛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是从正面角度去考虑,它往往使学生认为“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遭到了破坏,人民受到了奴役,这是一种倒退。”为此,教师干脆提出质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价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问题提出,学生必然会去思考,于是,他们的潜在意识也就被挖掘出来了。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抓住问题的实质和核心,对教材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适当地进行思维拓展,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0:让中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故事

一天有个人凑巧看到树上有一只茧开始活动,好像有蛾要从里面破茧而出,于是他饶有兴趣地准备见识一下由蛹变蛾的过程。

但随着时间的一点点过去,他变得不耐烦了,只见蛾在茧里奋力挣扎,将茧扭来扭去的,但却一直不能挣脱茧的束缚,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茧而出了。

最后,他的耐心用尽,就用一把小剪刀,把茧上的丝剪了一个小洞,让蛾出来可以容易一些。果然,不一会儿,蛾就从茧里很容易地爬了出来,但是那身体非常臃肿,翅膀也异常萎缩,耷拉在两边伸展不起来。

篇11:学会人生哲理故事

摆脱需要力量,你跑得快,才能摆脱追赶。非洲草原有一种猎豹,速度奇快,常以羚羊为食。但它的耐力不行,最高速度只能维持100米左右。而健壮的羚羊在这个距离内比它跑得还快,且耐力更强。当猎豹风驰电掣般发起攻击时,羚羊同样风驰电掣般逃避,只要100米内不被抓住,就能成功摆脱厄运。

摆脱需要智慧,你方法得当,才能摆脱纠缠。如果方法不当不但达不到摆脱的目的,反而弄得纠缠不清。有一次,泰森与霍利菲尔德对阵,老霍采取纠缠战术,一旦距离对泰森有利,立即“合理”地将对方搂住。搂得泰森火冒三丈,无法摆脱,情急之下,一口把老霍的耳朵咬下一块,痛得老霍满台蹦高。这下子,摆脱是摆脱了,泰森也受到了严厉处罚,得不偿失。

摆脱需要意志,你挺得住,才能摆脱困境。张学良年轻时,曾经吸毒。深受其害后,决心戒毒,于是,他命人把自己五花大绑在床上,牢固得丝毫也不能动弹。他又严令卫士荷枪实弹把住门口,不管他难受得如何嘶喊号叫,任何人不许动他,违者格杀勿论。靠着这近乎残忍的举措,他硬是咬紧牙关,挺过了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终于戒毒成功。

人类世界,比动物世界复杂得多;现代社会,比古代社会纷纭得多。

物质世界高度发达之后,人们更加需要精神世界的祥和安宁。

善于摆脱,是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篇12:种菜让我学会感悟人生作文

单位同事给了我一块整理好了的菜地。

我上班的地方,离县城十几公里,是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好地方。在这里,我的同事几乎都有自己的一块自留地,只有极少数一两个没有的,而我,就是在这极少数中,十指没有开过叉的那一员。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正是播种的好时节。我买好了好多种菜籽和秧苗,有黄瓜苗,西红柿,辣椒等好几种秧苗,也试着学学种菜,我首先锄地松土,把菜地弄好整理好,挖出菜沟把菜籽埋下,铺平。然后接着在另一块菜地里移栽秧苗,移栽的秧苗有黄瓜,西红柿,辣椒,我把这些秧苗一一种下,再一颗颗为小秧苗浇上水,说这样很快就能让秧苗和与土囊扎根相连。等我撒好菜籽,种好秧苗劳动完毕,晴朗的阳光早已晒得我汗流浃背。

我在想 等我下个班来,菜籽已经长出苗了,我等待着,期待着······播撒的种子,就如我们的人生一样,尽管付出辛苦,付出汗水。心会期待,会让我们心灵充满了期望。我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这样一副画面:到了那盛夏时节,润绿的黄瓜和鲜红的西红柿挂满了支架。

种菜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活动,既是一种体力劳动锻炼,也是一种生活乐趣,又增长见识。我又想起了我小阿姨的那句话印在我脑海中,说我”五谷不分"。那还是我读中学的时候,到外婆家去,看到农民在田间地头忙碌,总是好奇的问这问那的。我小阿姨说我,你已经是个中学生了,怎么还五谷不分那。外婆总会护着我,说我小阿姨,她不在农村从来就没有做过农活,哪里会懂得这些呀,这与‘夏虫不可语于冰’同理。就如外婆说的`,很多东西你没有亲身去体验,无法深刻体会与懂得。

在上班的路上,心里就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自己种的菜,想看看菜籽是不是已经出苗了,秧苗是不是长高了。到了菜园,映入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播撒的菜籽已经出苗,秧苗也长高了许多,菜地里一颗颗水茵茵的绿色,生机勃勃。一份播种,一份成长。

一下车,签好到,就来看我的菜,也许是春天的雨水充足,又见菜地里长了一些杂草,我一边锄草,一边松土,然后施上一些肥。老乡又给了我几颗玉米苗,教我移栽在菜地角边就行了。

我期待着,等候我的菜苗一天天长大,结出果实的那一天。人生同样需要等待的东西太多,上班坐车要等,一场旅行排队登机要等,孕育一个新生命的降临需要等。人生凡有启程,就有等待,为了憧憬,为了希望,等待是体会生活真谛的过程,是生命中富有意味的体验。

生活中有许多的等待,不是不思进取,无所事事,空想其成不付出汗水那样的等待。等待 它蕴含着 些许期望与热爱,些许焦虑和不安,其中有苦涩,也有甘甜。心 也需要在等待中坚守。我们需要在这匆忙纷繁的人世间 在不懈努力中沉淀自己,学会酝酿,学会等待,等待生活赋予那极致的美。

生活如同种子一样,播撒在土囊里,需要等它破土而出,静看花开,结出硕果。等待的过程需要付出汗水的浇灌,虽然辛苦,心是憧憬的美丽的。还有我们那颗种植在心灵的种子,渴望着尽情的完整的舒展生命的极致······

我来到我的田园,我的菜在这春雨的沐浴下,枝叶上水珠晶莹透亮,那些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杂草也串出老高,跑回房间,换上胶鞋,拿起锄头,一颗颗为它们梳理起来,嗅到这花草淡香,泥土的芬芳,感到一丝清馨淡雅的味道,却是一种别样的心境。

篇13:让中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故事

一、让学生学会读书需让学生去充分地读

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一般意义上是不过分重视自主阅读的,接触了课文扫除了字词方面的障碍,课堂上和老师一起分析分析,一切皆成万事大吉。 所以,在一篇课文两三个课时下来,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这样的学生,这样去学习语文,完全可以说根本就谈不上会读书。 会读书首先必须建立在读上, 没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何谈其悟? 从相关意义上说,学生不能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责任也不完全就在学生身上,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 好端端的一篇文章,不让学生去整体介入文本,而是肢解了再肢解,学生感到读到最后,还不就是去抓住那重点的章节。 本来可以让学生去读读悟悟,只要读就能够悟的,偏偏要让学生去做这样那样的分析。 学生又哪有时间去读呢! 所以,就是初中学生,也还应当紧紧抓住读这个贯穿于语文学习的纲领性的东西,让学生的“ 读”充分地举起来, 其他学习活动的“ 目”,都可以张起来。 对于学生的阅读,我们也不完全局限于学生的朗读,可以让学生去默读的。 一般性的长文章,学生能够保证每分钟读到500字左右,对感悟也是有着促进作用的。 更可以去做出如此的尝试,让学生去比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这样的读,虽然不是朗读, 但学生也已经做了点滴一目十行的事情,一目十行也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读,对于初中学生,一度应用一目十行,也是能够获取感悟效果的。

二、让学生学会读书需让学生去踏实地赏

初中语文教材,文学作品的篇目比较多。 学生学会阅读文学作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作为初中学生而言,只要去踏踏实实地欣赏,那完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当学生踏踏实实地去欣赏了, 就可以去领悟出作品所蕴含着的丰富内涵。 譬如让学生去欣赏莎士比亚的《 威尼斯商人》 ,剧本歌颂的是仁爱、友谊和爱情,也表现出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课文是全剧的节选,也是全剧的高潮部分。 在学习中,笔者注意让学生踏踏实实地欣赏作品中的主人翁夏洛克的形象,学生则能够在阅读剧本的基础上,抓住典型人物的形象特征进行欣赏。 如抓住第一部分中公爵等人与夏洛克的对话,尤其是夏洛克所辩解的那些话语,学生便看到夏洛克的那种铁石之心肠。 夏洛克的台词是表现其典型形象的精华所在, 他的台词是那样的聪明、巧妙,又是那样的在理而不在情,他的台词是那样的大段大段的,一连串的比喻,一定的类比手法的应用,将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读毕,欣赏至此,学生便发现夏洛克之所以这样,是其对安东尼奥基督徒的仇恨,和长期受到歧视的一种怨愤。 如果没有学生欣赏的踏实,就感悟不出夏洛克形象的典型。 学生去踏踏实实地欣赏,还应当坚持让学生在自己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都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虽然受着某种社会形态的限制,但有价值的东西是普遍存在着的,所以,踏踏实实地欣赏文学作品,需要学生极力挖掘文学作品中充满光亮色彩的东西来,即使有些不受欢迎或肯定的形象,也需要对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思考,不必求全责备。 如《 我的叔叔于勒》 中的于勒,有没有给人以启迪的一面? 应当说还是有的,不必一味地就认为他是个十足的败家子。

三、让学生学会读书需让学生去比较辨微

文学作品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入选于苏教版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浩如烟海的一个个缩影。 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个性风格的独特体现,因此,可以说一个个作家在人们的眼帘里灿若繁星。 但作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不一样,就是一个作家,由于人生道路的坎坎坷坷,不同时代的际遇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所出炉的作品也会有着一定的区别。那么阅读文学作品则不能以一副眼光去看待那作品,作为学生需要有一双慧眼,作为老师需要为学生去提供一双慧眼。 也许这样的说法显得比较荒唐,教师怎么就能够给学生以慧眼呢? 其实,并不荒唐,而且具有实实在在的可能。 譬如,让学生阅读感悟时,多让学生去同中求异,倘若学生能够去同中求异了, 不就等于给学生以慧眼了吗? 给学生以慧眼其实质性的意义是,让学生能够去进行比较和辨微。比较什么?比较不同作家的作品,比较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比较作家不同题材的作品。 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要不厌其烦地为学生搭建比较和辨微的舞台,如同一词牌,不同作家可以创作出其意境迥异的词来,让学生去比较,可以促使一些词的意境更为凸显。 譬如陆游曾作《 卜算子·咏梅》 词,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读陆游咏梅词后,也反其意而作《 卜算子·咏梅》 ,教学毛泽东的词时, 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比较陆游的词,两首词放在一起,学生便不辨自明,毛泽东的词高度表达出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篇14:课堂,让学生学会思考

关键词:以思之“乐”;以生之“问”;以生之“疑”;激生之思

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在对数学的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的思维惰性较严重,对于教师的问题和学生的发言,不能随时、主动地思考,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思考状态,被老师或小组成员逼到无奈时,才去思考;浅显的问题回答比较踊跃,稍有难度,就不思索了。

另外,课堂发言中,学生普遍存在从众、依赖现象,一个学生发言了,就完事大吉,不做分析,不再思考,不去发表自己的看法,人云亦云,把另一种乃至几种思维抹杀掉,使思维不能形成全面性、深刻性、创新性。学生的这种学习现象是与新课标的要求完全相违背的。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会思考呢?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以思之“乐”激生之思

所谓思之“乐”,就是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学生只有感受到了思考的快乐,才会真正进行主动思考。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思考是一种快乐呢?

1.摘到“果子”的快乐

老师们都知道,数学的解题思路十分灵活,一道题的最后答案的获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了让学生能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我在教案预设时就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我往往对一些解题思路进行梳理,其中有导向性的解题思路由教师把握,还有一些巧妙的解题思路就留给学生思考。

2.思考“趣题”的快乐

平时学生不愿意思考,主要是对要思考的问题不感兴趣,或

觉得没意思,或觉得太难。长此以往,学生的惰性就产生了,也就越来越不愿意思考了。为了让学生感到思考是一种快乐,我采用每两天布置一题的方法,分三步让学生爱上思考。

二、以生之“问”激生之思

所谓生之“问”,就是让学生针对这段时间学习的知识进行提问,再由学生共同解决,以此来激起学生的思考兴趣。

让学生自己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提问,再由学生共同解决这一方法是开学初我在参加汤春燕老师组织的课题培训会议上一位老师介绍的,我觉得对学生思考习惯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回来后,就马上开始了尝试。

介绍的老师是让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时,在作业本上提一个问题,我觉得好像是强加给学生的,学生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我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随时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凡是提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教师就给予一定的奖励。一个星期中提问最多的给予更大的奖励。

而对于学生提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的就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也可以在课后解决。

三、以生之“疑”激生之思

“疑”——疑什么?我认为让学生对老师所教的知识产生怀疑,有怀疑才会去思考、去求证。

记得在一堂数学课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梯形的腰总是比它的高要长。在判断过程中,全班学生的意见十分统一,认为是对的,其实他们忽略了直角梯形这种情况,直角梯形中梯形的一条腰和高是相等的。是现在就纠正吗?不,我想看看集体通过的答案会有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而发现问题吗?于是课堂上我表示赞同:的确(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一般梯形)梯形的腰要比它的高长,因为斜边大于直角边。课上完后,我等了又等,没有一位学生来反映这题教错了。这使我明白学生对老师所教的知识是毫无半点怀疑的,也就不会进行再思考,从而间接遏制了学生的数学思考。

所以这天的课业整理课上,我出示了这道判断题,指出了它的错误,还谈了我在等待过程中的一种失落,然后让学生谈谈这时的心情。学生普遍认为:平时他们认为老师课堂上讲的都是正确的,不可能出现错误,就是出现错误了,老师在课堂上也都纠正了,没想到今天老师故意教错了知识,他们觉得以后上完课后,也要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思考,看“老师是不是故意教错了”。我接着说:“是啊,以后我的课上说不定会教错一些知识,希望你们在课后对老师所教的知识作一次认真反思,凡是发现错误的都可以奖“小果子”。(小果子是我们的竞赛果,能得到小果子是学生梦寐以求的,学生当然很开心)

这以后,很多学生都习惯于课后对我的教学内容进行思考,“疑”我是不是又教错了。有些我没有教错的知识学生也会与我来争辩,通过争辩学生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如:在六年级的作业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一个数除以1/2,就是把这个数扩大2倍。在上课之前,我觉得学生可能会思考“0”的问题,其实0也是扩大了2倍,只不过0扩大2倍还是0。充分预设后,我自信满满的进入课堂。果然不出所料,学生提出了0的问题,我就用课前预设告诉学生,0其实也扩大了2倍,只不过0扩大2倍还是0,学生表示信服。可中午的时候,有学生又来跟我争辩,那么負数呢?负数除以1/2就不是扩大了,结果是缩小了。哎,真是的呢,结果变小了,难道这题真的错了吗?我也不敢马上断论,去请教了其他的老师,最终明白,负数也是扩大了2倍,只不过负数是越扩大越小的。

课堂上教师的故意行为让学生产生“疑”,从而学会了对知识的再思考。

总之,以思之“乐”、生之“问”、生之“疑”来激生之思,我认为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能促进“数学思考”的真正落实。

篇15:让中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故事

在庐山游玩。

那天去看瀑布,艰难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了一程不见瀑布,我不想走了,太累。

问一位返回的游人:“瀑布还有多远?”

答:“不远,就在前头。”

走了一程,依然不见瀑布,再问一位返回的`游人:“瀑布还有多远?”

答:“快了,就在前头。”

再继续前行,还不见瀑布,再问一位游人:“瀑布还有多远?”

答:“近了,就在前头。”

从向第一位游人到第三位游人问路,相继足足走了5公里多,终于见到了雄浑壮观的瀑布……

感觉不虚此行,庆幸,半路没有打道回府。

同行说,是啊,路上我特意向步履强健的游人问路。

看我不解,同行说,步履强健的人,走起路来不太感觉路远,回答多能让人有信心继续往前走。

哦,原来如此。

同行又说,假若我向一位体弱的游人问瀑布有多远,因为体力差矣,或许他答道:哎呀,太远了。就如同你向操作工问技术,熟练者会说“不难”,不熟练者会说“太难了”。

人生路上,没有全程的路碑和路标,我们遇到困惑、徘徊、迷茫时,免不了需要问路。

篇16:让中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故事

——体验学习帮孩子插上思考的翅膀

李遂中小 李淑云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怎样才能让学生会学习.学会思考呢?本文阐述了体验学习的过程不仅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它使学习进入了一个生命的状态。因为有了体验,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用大脑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手去做,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这已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发现、探索、创造的活力,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 过程 思考 阶段性 匹配性 有效性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原来的两能拓展为四能。过去仅仅强调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双能,现在增加了两个,就是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对教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学生却是难得的,因为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逐渐积累创新和创造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理论抽象,需要精确的概括。问题的提出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组织,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这与跟着教师去验证、推断既有的结论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只有多次在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下,才能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首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上,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说: “知识是什么,是思考的结果、经验的结果。仅仅结果的教育是不能教智慧的,智慧往往表现在过程中。有关过程的东西只有通过过程来教。过程的教育能够培养我们的孩子正确的思考方法,最终培养孩子数学的直观。因此我们要强调过程的教育,在过程中判断他的思维是不是对的。”可见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思考”就是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并把“数学思考”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

孩子们的想法天真而无拘无束,他们的理想像一个个多彩的梦。老师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帮助孩子们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多少孩子羡慕科学家,佩服他们的伟大发明,向往着能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体验学习不仅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它使学习进入了一个生命的状态。因为有了体验,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用大脑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手去做,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这已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发现、探索、创造的活力,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在体验学习中的数学思考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注重体验内容的阶段性,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思维的发展都是经历直观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样三个阶段。一二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逐步上升;到三四年级,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开始为主;到五六年级,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相互补充、渗透。如果数学体验内容的难易程度不顾学生思维水平的阶段性,那么体验不仅浪费时间成为虚设,而且抑制了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点点成线,线线成面,面面成体。”这几句话学生早已烂熟于心,但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更说不上真正的理解,然而这恰恰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们可以拿着数学课本边讲解边示范,先一页一页张开,又一页一页合上,然后指着封底右上角的顶点问学生:“这是什么?”生:“角的顶点。”“对,是一个顶点,”教师慢慢地把整本书右上角的顶点一个个合上:“这时,你们看见这些变成了什么?”学生齐声回答“线段”,学生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点点成线”。教师继续拿着课本,指着封底的长边问:“这是什么?”“长方形的长,也是一条线段。”接着,教师慢慢地把整本书分开的长边一条条合上,问:“你们看到这些线段变成了什么?”生:“一 1

个长方形。”这就是直观的“线线成面”了。教师继续演示,指着封底问:“这是什么?”生:“长方形。”“它是一个面。”“对”,教师慢慢地把整本书一页页合上,问:“这时,你们看到这些面变成了什么?”“一个长方体。”“面面成体”的感性体验,就这样植入了学生的心底。这样的教学让低年级学生直观、感性地获得体验,丰富了他们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在不经意间解决了知识难点,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二、注重体验载体的匹配性,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教学内容不仅包括结果性的知识经验,而且包括过程性的策略经验,如果教学时仅着眼于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那么学生获得的仅是机械般的死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引领学生体验时,提供给学生与学习知识相匹配的载体,适时引导学生与知识经验相伴随的策略经验,让学生由表及里获取理性的数学经验,学会科学的数学思考方法。

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让学生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关键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师:黑板面与课桌面相比,谁的面积大一些?

生:当然是黑板面的面积大,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

师:对,用眼睛看其实就是观察,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观察法”。老师手里有一张红纸和一张绿纸,谁的面积大,看得出来吗?

生:用眼睛不能直接比较两张纸的大小,但我可以比出来。于是这位学生把两张纸重叠在一起,说:“红纸多出来一些,所以红纸的面积大一些。”

师:再拿出黄纸,用重叠法比比黄纸和红纸,谁的面积大?

学生用观察法、重叠法不好比出它们的大小,这时产生了更强烈的探究欲望:“我们可以用别的方法来比吗?”于是学生设想出用其它工具来比较,最后探究出画大小相等的小方格来比较,又从方格数目虽相同,而每个方格大小不同,不便于比较,需要有 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谁能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各有多大?

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师:在你的学具袋里或周围找一找有没有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找到后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它的大小。

生1(指着衣服上的扣子):这颗扣子的面约有1平方厘米。

生2:这枝铅笔橡皮头的面约有1平方厘米。

生3:我的这颗门牙的面,还有食指指甲盖的表面,它们都是1平方厘米。

师先贴出1平方分米的教具。

师: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大?

师:谁来估一估,咱们的数学书的封面约有几平方分米?

生:约有3平方分米。

师先出示1平方米的纸。

师: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师: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地方约有1平方米?

生:地板的一个方格的面、天花板每4个方格拼在一起形成的面,我们的4张课桌拼在一起形成的面约有1平方米。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是新课标的又一理念。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上或身边寻找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东西、估一估课本封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等,真正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质疑、思考,在体验中发现、创造,在体验中抽象、提升,当然,体验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体验活动本身,学生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学会正确的数学思考方法,才是体验学习的最高境界。

三、注重体验过程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体验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并指出:“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要获得促进自我发展必备的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教师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让学生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概念。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如果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经验的层面上,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理性的经验,那么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训练与发展。

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可以先复习回顾三角形的特征,从“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这一问题切入,再以“怎样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一个三角形?”这一富有挑战性问题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深刻地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如果把一根吸管看作一条线段,你能把这三根吸管(长度各不一样)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强调每两条线段的端点要相连)

集体操作后,学生开始汇报。

生:我发现三条线段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不能。

生:我认为三条一样长的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那么,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有的能,有的不能,不能确定。

师:这是一根吸管,如果把它剪成三段,按照你们的意见,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现在老师要求你们把这根吸管剪成三段,要使这三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能行吗?

师:先不要急于动剪刀,想一想,怎样剪就一定围不成。

学生先动脑思考该怎么剪,再动手操作汇报。

生:我先剪一条长的和一条短的,然后把这条短的再剪成两段。

生:这三条线段里面有一条要长一点。

生:这三条线段里面有一条要特别长。

师:什么叫“特别长?”

生:就是比另外两条加起来还长。

师:他说的是什么意思?谁听懂了?

生:他的意思就是,最长的这一条线段要比另两条短的加起来还长。

生:也可以说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比第三条短。

师:还有一些同学剪下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

生:我剪的三条线段差不多长,没有一条特别长,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生:如果较短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相等,也能围成三角形的。针对这一句话,教师通过课件动态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如果较短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相等,也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

本节课中,整个探究过程是不断进行反思的过程,是学生在“悟”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的过程,是一步步逼近正确结论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想法、观点、结论可能是不正确的,探究道路可能是曲折坎坷的,但学生的体验是深刻、真实的,这一过程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篇17:让青少年学会做人的3个故事

大臣们都知道,这扇门过去从没打开过,所以。他们认为这门肯定是打不开的。于是,一些大臣望着门不住地摇头。另一些人则装腔作势地走上前去看一阵,但并不动手,因为他们不想当众出丑,还有人甚至猜想,国王或许另有用意,所以,静观其变才是最稳妥的态度。

这时,有一位年轻的大臣向大门走了过去,只见他双手猛力向大门推去,门被豁然打开了。原来,这扇门本来就是虚掩着的,没有锁也没有插栓,任何人都能轻易地推开它。

这个大臣最终得到了国王的奖赏,并获得了重要的职位。

篇18:语文课应让学生学会思考

还主动权, 让学生有思考机会。

学生不会思考, 综观时下课堂主要还是因为教师侵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教师牢牢地将教学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对于课文, 学生怎么读, 什么时候读, 读出什么等等都被教师操控了。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指令还来不及, 怎么会有自己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呢?

要改变以上现状, 笔者以为, 教师应首先认识到学会思考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感悟力、反应力、预见力、转化力、想象力、发散力、适应力、转换力、判断力、概括力、批判力、洞察力等” (冉正宝《语文思维论》) 语文思维能力都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阅读生活与人生发展。面对着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 学生以后怎么提取、整合、创造, 这些都需要语文思维能力的直接参与。其次, 我们应尊重学生的理解。童年生活就是一笔丰富的经历与体验, 对于任何文本, 学生都会从自己的经验世界出发作出自我的解释, 这样的解释可能不适合成人世界, 但那些都是合理的。阅读成长不能是一种用成人理解问题的模式与思考方式来替代学生理解的过程,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发自内心的理解。

设置情境, 让学生有思考平台。

现今的课堂似乎赶“热闹”的趟儿, 闹得学生只顾了自己咯咯地笑, 闹得学生忘记了去体悟语言文字, 闹得学生以为这样就是在上语文课。但是, 语文课所追求的愉悦绝不是简单、毛躁的快乐, 而是涵咏之后的灵光闪现。

创设让学生思考的情境, 笔者以为首要的一点就是创设有质量的问题情境。今天的教师为了让教学程序能够顺畅地完成, 所创设的问题偏简单、零散。什么才是有质量的问题情境?笔者以为, 能够不断向文本深处漫溯, 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才能算得上有质量的问题情境。记得有一次, 笔者在教学《游园不值》的时候, 就让学生比较“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与“春到青门柳色黄, 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 让学生畅谈“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更好”, 结果学生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对诗句进行一定的阐释。尽管学生的思考有些零散与浅易, 但是, 只要他们的思考已经出发, 他们就能够有所抵达。

同时, 笔者还以为教师应该创设一种静思默想的情境来促进学生思考。对于刚抛出的问题, 不要急着就让学生回答, 而应让学生整体思考几分钟, 让思考有所得的学生思考得再成熟些, 让还没有思考的学生赶快进入思考状态;对于正在解决的问题, 不要以为一个学生回答到了问题就解决了, 而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回答, 以便了解所有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程度;对于已解决的问题, 不要以为解决了就代表着这个问题的使命就终结了, 而应让学生对答案进一步整理, 甚至可以再引发出新的问题来。语文课堂的静思默想是一种教学境界, 学生只有在静思默想的时候才会步入文本意蕴的丛林, 才会让文字的馨香浸润到自己的血液中, 才会有学过语文的气质与内涵。

引向胜境, 让学生思考有方法。

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能使思考事半功倍。从某种程度上讲, 阅读方法就是思考方法。在课堂上,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 学生在阅读一篇课文之时, 他们是会主动进行思考的, 但是, 他们的思考是处于萌芽状态的, 有些甚至是散乱的, 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必要的点拨与训练, 使他们的思考更有方法, 更有条理, 更有品质, 从而引导他们走向文本理解的深处, 步入欣然会意的胜境。

孙双金老师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采用的是问题导读的方法, 在带领学生质疑文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他进行了必要而有效的指导。在鼓励学生提问的时候, 他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他是这样引领的, 现摘录几句:“听见没有?这样的问题就是有价值的问题”, “别人关注人, 而你关注了鸟, 就是不一样”……在解决问题的初期, 他没有急于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回答问题, 而是先让学生将所提出的九个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九个问题进行再思考再判断, 从而整理、归纳出三个可以统领全文的问题。在这个过程, 学生获得了一种提炼归类的思考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他又引导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来思考问题, 使问题的答案完备而条理, 全面而深刻。学生又学会了一种推敲文本细节来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正因为孙老师不仅给予了学生思考的机会, 同时教给了正确的思考方法, 学生的思考才会不断地向更深的维度挺进, 课堂上也就精彩连连。

上一篇:新推广普通话倡议书下一篇:科学活动:分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