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

2024-04-11

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精选9篇)

篇1: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

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以职业学院商务贸易类专业为例

------------------

发表日期:2008年12月6日出处:科技经济市场 2007/06作者: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陈卫萍已经有142位读者读过此文

[摘要]“大学语文”与专业结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探索,“大学语文”才有出路。

[关键词] 专业;大学语文;改革

一、与专业结合是现实的要求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以提升综合人文素养为目的,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正是由于开放性,什么都包括,天文地理都可以在里边,于是造成了该课程自身内涵、学科定位的不确定性。而当下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个人不可能学习所有的知识,也不必学习所有的知识,更不可能通过某一门课来了解所有的知识,于是“大学语文”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处境,它的学科存在合理性受到质疑,不仅不断地被边缘化,甚至部分高校取消了这门课程,或者以应用文写作这样的课程来取而代之,而在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的一些高校里,也有学生认为“大学语文”没有给他们提供在社会中生存所需要的知识。[1]这真是“大学语文”的悲哀。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悲哀之余,我们是否该彻底地进行反省呢?

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专业化,于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具体的专业技能和实用课程的学习,“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想法变得非常突出。于是有人就责怪学生急功近利,忽视精神纬度的建设等等[2]。而我认为与其一味地批评指责,还不如想办法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从心底认可这门学科,喜欢这门学科。如果说“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3]那么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认识到这门学科如何可以从“无用,达到“有用”。

尤其是职业类高等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很明确,就是直接指向就业。我从来不想否认教育的本质是不断地完善人,但是在这个就业压力如此巨大的社会背景下,满足学生的就业生存需求才是第一位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真正地替学生着想,给予他们最渴望的。另外从理论上看,马斯洛已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阐述得非常明确,为此作为教师我们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具体落实到教学改革中,就是要想办法将“大学语文”与专业结合。也许有人会问,这样与专业结合,会不会削弱这门课的人文精神内涵。对此,我想说的是,将“大学语文”与专业结合不仅不会弱化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反,只有这样做,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才真正遵循了教学规律,才能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对学生精神和人格的塑造,否则所有美好的愿望都只会落空。

二、在教学内容上与专业结合进行改革

要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在本学科中选取什么样的知识内容来补充完善学生与专业就业有关的知识学养和技能。下面我就以商务贸易类专业为例来阐述教学内容上的改革与尝试。

1、解读名篇考虑到专业

在教授大学语文时肯定会讲一些经典名篇,但是选取经典名篇中的什么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比如讲《周易》,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其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安时处顺”的生存智慧,如果考虑与专业结合我们是否可以介绍一下《周易》的取名艺术呢?如果学生能汲取其中的智慧,在将来的商战中能给自己的商店、商品取个好名字,那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啊!再比如在介绍《史记》时,如果考虑与学生的商务贸易专业结合,教师就会有意识地去引导同学吸取项羽失败的教训,并指导学生如何辨证地看待刘邦并学习借鉴他的成功经验,从而帮助学生取得商战中的胜利。再比如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在讲《三国演义》时,为什么不可以多讲讲其中的智慧和策略呢?毕竟商场如战场啊!再比如讲《红楼梦》时,是否可以专门谈谈王熙凤与探春的管理能力呢?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需求贴近,能直接给学生有益的启发,因此很受同学喜欢。

2、联系专业背景,贯通中西

我教的学生不少学的是对外商务贸易,他们很多人以后面临着要与外国人打交道。考虑到这一点,我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时,特意补充了西方的文化思潮、先进理念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等。这样贯通中西的视野,不仅可以使学生“知己知彼”,有助于他们将来事业的发展,而且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境界也获得了提升,当然与此同时这也给我的“大学语文”注入了新的活力。

3、依据专业需要,落实好工具性任务

工具性是“大学语文”的一个方面,为此我专门开辟了相应的写作教学单元。学生走向社会,需要撰写求职信、调查报告、专业论文、文艺评论等应用文体,而我就尽量结合他们的专业需要教给他们相关应用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格式规范。当然有的学院除了开设《大学语文》外,还开设《应用文写作》这样的课程,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则需要两门课的教师进行协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免授课内容的重复。

4、突出专业优势,启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比如在介绍中国古典文学经典《木兰辞》时,我专门结合学生学商的专业背景与他们谈美国迪斯尼公司投资改编拍摄《木兰辞》并从中挣足钱的后文学产业链情况。我的介绍让学生看到,美国是文化产业强国,牛气冲天地将生意做到我们家门口来了,而我们却只能眼见“肥水枉湿他人田”。这对学商的同学不能不说是个有力的刺激。很多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并不等于就是文化产业强国,其中一些学生看到了文学文化中的商机.甚至想毕业后从事精神文化生产领域的工作,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学生的这些反应

让我很激动,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教学改革之路。

三、在教学方法上与专业结合进行探索

专业是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因此在在教学方法上,我也利用专业特点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利用好有相似专业背景的人物

比如在介绍孔子思想时,我专门选取与学生专业背景有关的人物——孔子的高徒子贡为突破口进行讲授,因为他是彪炳千秋的儒商典范。子贡十七岁拜孔子为师,深得孔子学说真谛和儒家思想精髓,他以其齐家治国之气魄,勤奋好学之精神,博济广施之胸怀,谦逊至孝之美德,垂名百世,成为历代儒商推崇效仿的楷模。他不仅是春秋时期杰出的商人,后来他还长期担任鲁、卫二国宰相之职,成为儒家第一代弟子中至富与贵者。到今天还专门召开国际子贡儒商文化节,以此表达后世商人对这位儒商鼻祖的景仰和尊崇。有了这样一个导人,学生被吸引住了,产生了学习孔子思想的浓厚兴趣。

2、结合专业特点,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

我教的学生所学专业是商务贸易类,其中不少学的是对外商务贸易,因此他们都比较“洋”—对“知彼”比较感兴趣,对我这门要从先秦讲起的公共文化课一开始不予重视。我没有责怪他们,而是启发他们认识,在对外商战中“知彼”固然重要.但“知已”更不可少。在介绍古典文学部分时,我力求以专题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精华介绍给学生,并引导他们认识“越是民族的,越能引起世界的注意”,让学生充分理解本国文化的价值所在。如此,学生不仅愿意“知已”了,而且还越来越“爱已”“惜已”。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根据专业需要,采用有助于相关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

商务贸易类的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对口头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分工合作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授课时我尽量想办法给学生提供相应的锻炼。比如我安排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进行专题研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组合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己进行分工合作,找资料,分析研究,撰写论文,登台进行汇报,并解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等等。这样综合性的实践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被上“活”了,学生也感到受益匪浅。

当然强调与专业结合进行改革,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过去,原先教材中好的教学内容要继续保持,原先一些好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继续使用。提出“与专业结合”,旨在提醒,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中,“大学语文”教学应考虑时代发展的需要,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庄子的“以天合天”,根据规律办事的思想我们不陌生,孔子的“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思想我们更是熟悉,现在的关键就是看我们如何将先贤的这些宝贵思想认真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我期待着“大学语文”能被更多同学的喜欢,能被更多的人认可。

参考文献

[1][2] 黄越华,杨宏.对大学语文定位及教学现状的思考[J].北京教育.2006.06(高教)第41页、第41页。

[3] 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7),第20页。

陈卫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篇2: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满足不同类型的.高职人才对英语不同需求的关键.当前,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英语教学”,因缺乏职业针对性,疏于强化培训学生使用英语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已无法很好地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因此,作为大学英语老师的我们,面临着如何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以适应新时期英语教学目标的考验.

作 者:肖民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学院外语系,湖南,长沙,410000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33)分类号:H3关键词:高职教育 专业知识 实用型人才

篇3: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

1 针对学生不重视大学物理现状, 积极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高校课程安排与设置时, 大学物理课程通常会在大一就开设, 此时, 学生接触到的专业知识较少, 自然对将要学习课程之间联系没有深刻体会, 从而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时, 时常还会发出一些疑虑:“大学物理到底有什么用?以后的专业和工作与大学物理能有多大的联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 原因学生对大学物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缺乏专业思想, 使得学习效果不明显, 从而影响了后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学习, 影响其全面发展。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 可请相关专业老师先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告诉学生自己所学专业的背景知识, 涉及哪些相关物理思想及内容, 从而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作为物理老师, 在以后的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 应把物理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潜移默化地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例如:在给土木专业学生讲力学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他们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都是以大学物理当中力学部分为基础的;在给电气专业学生讲电磁学内容时, 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他们的专业基础课程电路、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都是以大学物理当中电磁学部分为基础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白大学物理的基础性, 也会有学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思想动力。

2 针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现在, 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物理课程仍然沿用几十年前的教材编排体系, 由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少数近代物理内容组成, 相对经典物理而言, 现代物理、现代物理技术和物理前沿内容涉及很少, 缺乏理论知识的应用, 特别缺乏与专业相配套的应用内容与相应教材, 在实际的大学物理教学中, 往往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统一采用相同的授课计划、相同的授课内容、相同的授课重点, 内容上无偏重, 这些已难以适应高校不同专业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 首先, 根据该专业的培养计划找出与大学物理课相关联的科目和课程内容, 有针对性地调整大学物理课对该专业的授课计划, 在保证基本的大学物理教学体系的情况下, 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侧重, 为专业的后续课程做好必要的理论铺垫, 例如:对于化工类专业学生而言, 可将大学物理中的热学只是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而对力学和电磁学则可适当略讲;对于电子、电气类专业学生而言, 电磁学则是与他们专业联系最为紧密的内容, 而力学、热学联系则相对较低;再者, 可请即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拥有一定专业功底的教师编写介绍物理与专业相适应的体现物理、现代物理技术和物理前沿内容涉及的专题系列, 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配合使用;其次, 以专业中的物理问题作为实例进行分析, 弥补教材不足, 有利于拓展视野, 拓宽知识面,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增强应用物理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针对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

教学方法为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提供充分条件, 好的教学方法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大学物理教学中, 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上, 往往采取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且在讲授时偏重于理论知识和理想化条件下的讨论, 容易忽视学生专业差别, 这样会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应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内容导入时, 可举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紧密的知识作为课堂引入, 例如:在给机械专业的学生讲授力学部分的内容时, 可先向学生展示机床动力系统的平面图, 讲授机床的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 再将话题引到轴承与轴承之间的力学关系、涡轮的运动原理等力学问题上来, 进而将问题提炼出来, 进行力学知识的讲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给电气专业的学生讲授电磁学的内容时, 可先以稳压电源作为开场白, 将稳压电源内部的电路图仔细地给学生讲解, 然后把电路图中与该堂课涉及的与电磁相关内容抽出来, 进而开始相关电磁学内容讲解。在讲完章节授课内容时, 可结合学生专业对所学大学物理内容重点进行总结。在复习时, 也可采取布置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的与大学物理中知识点进行总结。

4 结语

大学物理课程对于当前大学教育体系来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该文结合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从专业思想教育、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方面同专业结合的角度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为大学物理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的结合提供了建议, 有利于学生树立专业学习目标。只要潜心研究和摸索教学规律, 梳理教学主线和知识内容的串联, 大学物理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会收得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马文蔚, 周雨青.物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78.

篇4: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课,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大学语文在高职高专中前景令人担忧。我们课题组于2013年10月用发放问卷的形式对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进行调研,结果显示,82.9%的学生认为应该在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并意识到大学语文对提升他们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77.4%的学生要求大学语文的讲授内容适当与他们专业结合。在被调查的387名学生中,79.2%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语文水平一般,74.3%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没热情。因此,怎样解决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地位与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的矛盾,如何提高语文的有效教学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怎样让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服务学生职业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构建大学语文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之路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用要与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

目前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不一,多数学校使用高职高专院校国家规划教材,少数学校使用校本自编教材。并且各个院校各专业往往使用同一种大学语文教材。我校的大学语文就是各专业通用的一本自编的语文教材。就内容而言,由80%的古典文学作品和20%的现代文学作品构成,忽略了学生写作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本校学生专业特点,针对专业,认真慎重选用或精心编写教材,突出专业特色。

首先,教材选用或编撰要有针对性。现行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教材,忽略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特点,忽略不同专业所需语文学科内容的不同。因此,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既能体现专业特点,又能满足学生各自职业发展的需要。如我校语文教材的选用或编写,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医学生的专业特点。高专生的语文能力普遍不高,语文基本功较弱,他们在作业或广告栏写作中错别字屡见不鲜,语言表述不当或语法错误司空见惯,文史知识匮乏,人文素质较低,人文精神缺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材的内容应把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文教材里既要有典范性的文学作品,又要安排口语交际、实用写作等专业需求的基本内容,使教材内容尽可能接近专业需要,如医学专业的大学语文应适当增加中外现当代文学中对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生的职业修养、职业道德能直接产生影响的作品,让学生在接受文学熏陶的同时,自觉地增强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结合学生心理特征,把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当代流行的文学作品、经典文学改编的影视等纳入到教材体系中来,进行有选择地个性化讲解,给语文教学内容注入时代气息,相对语文素质不高的高职高专学生而言,易学而又感兴趣。

其次,教材选用要突出实用性。高职语文教材范文要贴近社会生活,适合职业能力需求。就高职高专生语文技能的培养而言,主要在口语交际、实用写作能力方面。应用写作应该选出本专业需要学习的应用文体,一方面为学生将来求职、应聘做好准备,更重要地是要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医学类高职高专护理生要结合护士岗位的需要,重点培养其与人沟通能力,以及护理文书的规范写作能力;临床医学的学生写作训练重视医学实验报告,医学论文写作指导;口语训练注重培养学生与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等。药学、中医等专业在教材内容上要适当增加优秀典范的医古文和文言常识。这种切合学生实际与他们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仅突出了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吕叔湘先生曾说:“要有一种引导学生入门的教材,分量不宜重,内容不易繁琐,要突出重点要害,让学生看了有兴趣,看完确定能入门。不能样样都编入教材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1]所以,教材编写或选用要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注重实效性。

二大学语文的教学要与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相融合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高专生的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课,在高职高专生的培养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职业道德导师”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侧重点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

1立足语文的人文性,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相融合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要立足于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在“成才”的前提下,必须“成人”。当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在工作中不肯吃苦,不愿奉献,责任意识淡薄,敬业精神亏失,自我意识强盛,缺乏合作互助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之外,还要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格。因为不同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高职高专道德教育应贴近行业、职业的具体要求。我们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始终渗透着对医学生职业品格、职业修养和职业行为的教育。如通过儒家经典的学习,让医学生树立热爱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生命伦理观。用孔子“仁者爱人”的价值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培养医学生正确的职业义利观和职业价值观,从而成长为一名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医务工作者。

另一方面,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去关注自身,关注生命,铸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培育为医者的大爱之心,品味作品中丰富的人生情感,健全医学生的人格品质。[2]如屈原以身殉国、虽九死而未悔的爱国之志;陶渊明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格和澹远宁静的生活态度;杜甫“宁苦身以利人”的大爱胸襟和人道主义精神;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坚毅的人生信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范仲淹“先忧后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先贤的高尚品行和人格操守犹如春风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荡涤着他们的灵魂,引领着他们的人生,促使医学生健康职业人格的形成,也促使其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的养成,使之成为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医学技能型人才。endprint

2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将语文的实用性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相结合

高职高专院校在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他们将来从事职业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大学语文教学应从学生职业生涯和职业需求出发,充分体现其工具价值,加强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我校90%的学生来自农村,普通话较差,方言浓重,不善交流,写作基础较差,这对他们将来从事的职业有很大影响。本人在教学中立足课堂,拓展课外,围绕教材,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有所侧重地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

“说”主要通过朗读和开放性题目的设置来培养。语文课中的精美篇章,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律教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根据课文特点,或整篇朗读,或重点段落朗读,老师认真听取并纠正其错误。使平时不爱开口的同学开口说话,不说普通话的同学尽量说普通话。此外,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表达兴趣;或利用课前3到5分钟演讲,进行口语训练;或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点评,提出改正意见以便学生改进。这不仅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充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还必须把课外和课内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如护士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的演讲,以及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等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克服恐惧紧张心理,提高心理素质训练,最终让他们在公众场合能谈吐大方得体、自然从容,切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写”通过实际指导、训练来提高。除教会各个专业学生都需要掌握的通用文体之外,主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选取最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与专业相关需重点掌握的文体,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指导。护理系的学生必须要严格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书、体温单、医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在课堂写作训练中,针对每一份护理文书,都必须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医疗系的学生训练医疗文书的书写,如住院病历、门诊病历、处方、各类申请单及报告单等,病历的书写必须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课堂训练,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要设置相关的应用文写作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写作,然后互相交流,督促改进提高。使应用文写作活动最大程度地接近于实际应用,接近学生职业需要,让学生感到有用而不乏味。

三大学语文的作业设计、考核方式要与学生专业需求、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相一致

语文学习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后的指导和实践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知识的拓展、职业能力的提高大有作用。语文作业要针对学生专业需要精心设计,如在每讲完一章内容后,结合不同院系学生的专业特点,给他们开列书目,如我校临床、护理的学生必读《癌症楼》、《最后的尊严》、《教授的戒指》、《红处方》等以医学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医药系学生书目有《大医精诚》、《华佗传》、《李时珍传》等文学作品,并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感受,或就喜爱的作品进行赏析,可以用来课堂交流,也可将其纳入期末成绩中。其目的让医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欣赏中受到感染、触动和思想启迪。另外,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如作品赏析、人物评论、时事评论、观后感、口头表达等等,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考试的过程变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提高的过程。一方面促使学生加强课外学习,另一方面扩大了阅读,拓宽了知识,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吕叔湘全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篇5: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

傅小明1,蒋萍2,孙虎1,杨在志1,李新星1

(1.宿迁学院金属材料教研室,江苏宿迁223800;2.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

摘要:阐述了高校工科类开设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其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宿迁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为例,论述了该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在课时安排、考试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经验,即遵循基础英语的教学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词(或者短语)→句子→ 篇章的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已指出专业英语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和任重道远的过程,还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改革,只有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高校专业英语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出更好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篇6: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

张岩波 段志光 程牛亮 王斌全 李荣山 骞宪忠 韩 亮 都文霞 王志中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

*摘 要:高校内部评估通常把专业评估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教育评价的重要方面。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结合专业认证,开展学校内部评估,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内部评估阶段性总结和评鉴了实施效果。

关键词:高校内部评估 专业认证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Conduct internal evaluation combining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promote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practice Zhang yanbo, Duan zhiguang, Cheng niuliang, et al(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Shanxi, China)

Abstract: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was usually regarded as the core content of high school internal evalu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education assessment in talent training mode.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conducted internal evaluation combining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in 2010, which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summarized and assessed the interim effects.Keywords: Higher school internal evaluation;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强医学教育工作的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强调高等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质量上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随着《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推出、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对于地方高等医学院校,适时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医学教育关注和改革的重点[1-2]。为此,山西医科大学启动了“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教育研究项目,其中教育评价体系为研究项目主要方面之一,内部评估是其主要手段之一。2010年学校结合专业认证,开展了学校内部评估,其主要目的:一是总结和巩固2006年教育部教学评估以来的教育教学成果;二是贯彻落实“医学教育标准”,提高认识,为新一轮以专业认证为主的国家教育评估做准备;三是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阶段性总结和评鉴实施效果。

一、组织与实施

为做好评估工作,学校结合国内的专业试点认证与评估的经验[3-4],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评估工作总体分为五个阶段,包括动员学习阶段、自评自建阶段、专家考察阶段、整改阶段和总结阶段。

1.组织动员开展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为做好评估工作,学校进行了深入动员和全面部署。学校校长在动员会上作了题为《积极开展校内评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提出“明确区别、认真对待、客观评价和讲求实效”的具体工作要求。动员会后,学校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医学教育专家进行了专题培训。学校还围绕医学教育标准和专业认证评估与实践,编印了两期《医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信息》*通讯作者 作为评估学习材料。

2.对照医学教育标准,开展自评自建工作

各单位按照学校要求,以院系教学评估与本科专业认证评估相结合,积极开展自评自建工作。已推出或正在推出医学教育标准的专业参照相关教育标准开展自评工作(表1);其他未推出教育标准的专业参照相近专业和学校自拟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自评工作;未设专业的院系,如基础医学院、体育部等按照学校院(系部)教学评估办法开展自评工作,同时重点突出对其他专业的保障和支持作用。

表1 专业评估参照标准一览表

专 业 1.临床医学 2.医学影像学 3.麻醉学专业 4.护理学专业 5.预防医学 7.药学专业 8.中药学专业

参照标准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 参照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 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 全国中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 6.口腔医学专业 口腔医学本科教育办学标准

9.药物制剂专业 参照药学或中药学认证标准 10.医学英语专业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方案

3.改变专家考察方式,力求简约注重实效

为减少对教学和医疗秩序的影响,专家组改变评估考察方式,采取“集中审阅,分组讨论;集中汇报,分组走访;集中座谈,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将评估检查工作转变为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研讨交流的形式,提高了评估实效。汇报交流中,还安排了《医学模拟教育与临床技能教学》和《地方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两个专题报告,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认识。考察中,按临床和基础组织了不同层次的教师与学生座谈会,广泛收集了教学与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制订近期计划与远期规划,积极落实整改措施

在考察结束后,针对自评自建阶段和专家考察阶段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形成了学校和院系两个方面的整改意见。要求各单位根据整改意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整改方案。整改方案着眼远期规划,着重近期计划,有步骤、分阶段,使整改措施得到具体有效的落实。

二、成效与体会

1.教育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随着医学教育标准的提出,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以及医学模式转变,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实践,而教育观念的转变尤其重要。学校将教育观念学习活动贯穿始终,作为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想保障。为此集中编印了多期《教育研究与评估信息》作为学习讨论的材料。评估动员学习阶段还专门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做专题报告,程伯基教授在《医学教育标准与认证》报告中,系统地介绍了医学教育标准、专业认证的由来与我国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现状,以及如何做好专业认证的准备工作。文历阳教授在《专业建设与管理》和《全民健康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两个报告中系统地介绍了专业开发、专业设计、资源建设、改革创新和质量监控等专业建设各环节的基本要求,以及在全民健康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开展医学教育改革。通过评估工作的开展在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广大师生一致认为现代教育要改变不适合时宜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把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转变,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由以往注重共性向兼顾个性转变;由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转变,努力构建创新教育体系。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得到进一步深化

学校启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为核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培养内容上着力构建新型知识课程体系;在管理制度上力求创新。而项目实施效果如何,体现在学生培养质量上,需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测量方法进行评价,如教育质量评价和学生综合评价。内部评估为教育评价手段之一,学校把2010年校内教学评估作为当年的学校六项工作重点之一。在此基础上,学校在2011年工作要点中进一步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2011年六项工作重点之一,在政策和经费上予以重点支持。要求各院系各专业在学校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框架下,要积极推进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和实践,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和实践基地为载体,深化创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

3.知识课程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

根据“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着重加强了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比如临床医学课程,参照“医学教育认证标准”,提出了“桥梁课程体系”的概念,在上完基础课的临床医学生和人民期盼的好医生之间架设一座融临床医学技能和人文精神的桥梁,注重临床医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培养。这是一座从医学基础课到临床专业课的桥梁;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的桥梁;从单项技能升华为综合能力的桥梁,从临床医学生成为职业医师的桥梁。选择的桥梁课程教材、自编大纲、CAI课件、VCD光盘、工具书等反映了这些课程体系的经典理论和最新理论与技术。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根据桥梁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单项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培养临床医师应具备的技能、人文关怀和团队精神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相对完整并具有鲜明特色的桥梁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

4.综合能力培养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知识、能力、素质作为一个辩证的统一架构,进行总体设计,突出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两个核心[6]。在校内评估开展过程中,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及其体系的构建作为核心汇报和考察内容,获得预期的效果。其中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学校近年来创建了临床实训中心,着力培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与思维能力;以社会实践为依托,增强了专业实践和区域健康服务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运作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启动大学生创新项目工程,制定开放实验室办法,出台科研促进教学制度等三项举措,提高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在2011年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上山西医科大学荣获一等奖,也是一等奖以上获奖单位中两个地方医学院校之一,成绩的获得与学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和体系的构建不无关系。

5.素质教育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素质教育体系方面,通过举办校院两级文化活动、“三自”教育、“绿色通道”导诊活动、大学生适应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面对生物医学课程仍然占据医学教育的主阵地,医学人文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始终处于重视不够的境地,学校将之作为下一步的教改重点。采取包括建立平台、加强研究等积极举措,大力推动医学人文的结合,努力打造学校的医学文化,使之表现出一种人文气质,形成学校的个性魅力,成为学校站在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一个显著特征。2011年以“走近医学人文,重新审视医学”为主题,举办了学校“首届医学人文周”活动,并在今后每年举办一届,营造医学院校的人文氛围、提升广大学子的人文素养、促进医学与人文的融合。

6.教师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学校将改革教学方法、学习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纳入校内评估的重点考察内容和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鼓励教师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广泛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鼓励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教学方法。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化青年教师培养。一是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学校在教改课题中将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作为重点资助的方向。二是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委员会的作用,对青年教师教学进行培训,对教学方法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在激励政策上对教学予以倾斜。2010年出台了《山西医科大学教学奖励办法》对重视教学,教学优秀、获得教改成果的单位或个人定期予以评比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从事教学与教育研究的积极性。一系列的举措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山西省2010年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有21所本科院校152名选手参赛,15名获一等奖,其中有6名来自于山西医科大学。7.整改方向得到进一步明确

校内评估期间通过各学院(专业)自评自查,专家组考察,召开不同层次的教师与学生座谈会,广泛收集意见,发现许多不足之处。表现在:教育思想观念仍需进一步更新;知识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新专业的师资队伍、实验室、课程设置、非医学类专业医学教材等仍存在诸多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尚需进一步推广;形成性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有待实施;教师与管理人员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校院两级素质教育活动不均衡,学生覆盖面不足等等。这些都为今后的整改工作明确了方向,部分突出问题纳入了学校年度工作要点。

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内部教学评估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方面。学校通过开展校内评估,既巩固了教学成果,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效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和评鉴。当然,本次结合专业认证与医学教育标准进行的评估,在组织形式和过程上仍存在许多不足:一是作为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专家组成以校内专家为主,未吸纳校外专家;二是偏重查找问题,缺少成果总结与特色凝练;三是评估局限在校内,未考虑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评价,这些都需要在以后工作中不断完善。总之,学校将把内部评估作为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在推进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

1.教育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2.谭海珠,杨锦华,郑少燕.中国本科医学教育认证体系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2):156-158.3.毕家驹.高校内部质量保证工作:专业评估[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8,24(6):66-71.4.郭玉婷,马龙.地方医学院校实施专业评估工作的思考[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2):234-235.5.张岩波,段志光,程牛亮等.对照医学教育标准 构建医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体系.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1):19-21.作者简介:张岩波(196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医学高等教育测量研究

通讯作者:段志光(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医科大学校长

研究方向:医学教育管理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研究项目(2009108)

联系方式:山西省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山西医科大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030001)

篇7: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

余益兵

(亳州广播电视大学236800)

摘要:结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管理的实践,总结我校面向农村地区举办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

式改革的基本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教学模式改革 农村地区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是为落实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而开展的一项研究课题,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项目重点是“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不发达地区的试点电大,亳州分校始终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举办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并已取得初步的成果。本文拟结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管理谈几点做法,与广大开放教育同仁商榷,并请斧正。

一、深刻认识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确立全新的开放教育教学观。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审美情趣的最基本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下的教与学双边互动的统一活动。而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教学过程各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实施过程。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关键词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自主化学习模式的建立。”因此,深刻认识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的定位,即: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观念的转换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习惯的培养者、学习动机的维持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和学生学习的信息源”;③② 学生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得者。在试点工作中,我们始终将“服务意识”与“激励意识”贯穿于教学始终和管理的全程。所谓“服务”,就是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度,重新认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课程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观,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为中心、学员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观,发挥教师在学法指导、课程辅导、学习支持等方面的作用;所谓“激励”,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充当学员学习的指导者,还是学员心理的激励师;不仅是学员学习挫折的调节者、还是学习成功的设计师。在这里,服务,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激励也不是无边际的奉承;相反,服务是为更好的学习,激励是为更快的适应。

二、上好课程导学第一课,走好开放教育第一步

许多老师认为,小学教育学员风尘仆仆,接受一次面授辅导不容易,往往开门见山,满堂灌输,结

果学员一开始就对学习产生畏惧情绪,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举步唯艰。在小学教育专业《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导学中,针对我校小学教育学员中农村教师比重大,基础知识水平不平衡,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精神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我们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向学员全面介绍开放教育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从电大的系统优势谈到电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地位;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谈到这门学科的教学要求;从教学大纲的修订谈到教材编写的体例与意图;从教学模式改革谈到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从教学方式的改革谈到学习方式的转变。我认为这些内容并不是入学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显多余。因为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是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导好课程第一课,不仅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铺平了道路,更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改革作好思想上和学习方式上的准备。

三、提高面授课质量,强化实践性环节;

对于面授辅导,实践上存在两种倾向:在试点初期,面授辅导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以本为本,全面灌输,面授课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混淆了开放教育与传统普通教育的差别;另一种倾向是由于对压缩面授辅导课的片面理解,面授辅导课又成为“划重点课”,教材被肢解的“四分五裂”,丰富的教材内容变成一条条毫无联系的知识点。我们认为,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压缩面授课时,并不意味着否认面授课,甚至完全取消面授课;相反,它更要求在打破传统的以单一的文字教材为媒体的课堂教学局面,实现多种媒体辅助教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面授课的教学质量,把学生从冗余而机械的教学中解脱出来,适应学员的不同需要,给学员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在面授辅导中,我们本着“以纲为本、突出重点、解析难点、建构体系”的原则,以教学大纲及实施细则为指导,以重、难点知识的辅导为主,但不放弃一般性知识点的点拨,着力为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教会学员基本的学习策略,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与压缩面授辅导课时,提高面授辅导课质量的同时,我们大力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以《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为例,在学期初的课程导学第一课上,我们公布了形成性成绩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将多种媒体自主学习、期中考核和平时作业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的三大依据并分配权重。实践证明,学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三项指标”的完成程度呈显著相关。同时我们还结合小学教师的特点,以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能力为重点开展多种教学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专业,我们开展“教育教学问题百问百答”的教学实践活动,要求学员针对自身教学中出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结合教材中的若干理论观点写出短小精悍、观点明确、立意新颖的教学调查报告或学习体会。实践证明,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员克服了单纯“追求过关拿文凭”的应试教育思想,还使学员学会了知识,学活了知识。

四、利用三类资源,发挥小组功能,实施自主学习。

如前所述,压缩面授课只是一个手段,要真正实现学员的自主学习,电大教师必须提供给学员足以自主学习的资源,这是前提和保证;否则,一切自主学习便无从谈起。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电大系统可提供的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类:传统资源(包括文字主教材及其辅助教材、教学大纲、课程实施细则、同步自测题等)、网络资源(包括各级电大网站资源、电视直播课堂资源、VBI数据以及网络资源的变式,如光盘、磁盘、录相带等)、名师资源(电大主持教师、责任教师、辅导教师等)。但就目前而言,这些

资源的建设明显不能适应开放教育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我校农村学员多、经济条件差、现代资源利用率低等客观因素,使得自主学习的实现阻力重重。对此,我们并不是简单地观望和等待,而是跳出思维的圈子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地利用三类资源:(1)用好传统资源。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和考核的依据;主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最基本的文字教材。在教学中,我们仔细研究教学大纲及课程实施细则,横向比较历年教学大纲的修改情况,牢牢把握模式改革对课程教学提出的最新要求,从而挖掘教材中的知识价值和素质价值。(2)用足网络资源。鉴于电大网络资源在建设和使用中的局限性,我们适时地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重组、筛选和补充,相继编成课程学习指南、形成性自测题、复习提要和总复习模拟等自主学习材料,供条件不成熟的边远农村学员使用;同时利用亳州电大网站不定期发布课程导学材料,鼓励市区学员上网自学,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3)用活名师资源。尽管亳州分校近年引进大学本科教师20多人,全校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达87%,但由于亳州地处偏远、经济和社会发展刚刚起步,使得电大内无高校教师可依托,外无名师愿受聘,师资建设一直是制约开放教育的“瓶颈”。为走出困境,一方面,我们通过在线观看、下载、刻录等适时与非适时的方法充分发挥电大系统的名师优势;另一方面,“聘请不到名师我们自己就成为名师”!在这种思维指导下,我们自觉加强学习、勤于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力争成为学员学习的导师、心理发展的咨询师、困难学员的激励师和上进学员的前途设计师,真正把一线普通教师的工作热情转变成实施开放教育人才模式改革的巨大教师资源优势。

小组活动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形式,也是试点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精神,实现自主学习,必须发挥学习小组在信息传达、物资配送、团体激励和协同学习等方面的功能。但就目前而言,学习小组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往往带有点缀和应付的性质,往往只注重学习小组的建立,而忽视小组活动结构的优化,对小组活动缺乏应有的指导,学习小组功能发挥的条件没有制度化的保证。在这方面而言我们从创造小组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运行机制入手,转变面授辅导的观念,提倡“不苛求学员满堂,要有所学;不苛求人人到校,要每组有人”,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通过多种形式,包括学习小组功能的发挥,使学员“有所学”,“有所得”;有所“不为”,就是不苛求统一面授、不苛求统一步调、不苛求统一学习时间和地点、完全根据学员的个别特点,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当然,试点的过程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试点的过程也是实事求是不断发现不足,纠正偏差的过程。小学教育专业在试点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确立正确的办学服务方向。

二、结合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三、完善学习小组的建立、管理、评价和监控体系,使小组活动制度化、经常化。

参考文献:

1、于云秀主编,《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4版

2、方向明,《狠抓观念转变 突破项目难点》,《安徽电大报》,2002年,第186期

篇8: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

高等学校的工科专业要为国家培养既能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 又能发展新技术、创造新技术的高素质人才[1]。大学物理作为我校工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 修读人数众多, 面向专业广, 且在学生大一下、大二上学期分两个学期修完。从学生所处的修读阶段和对象面广这两个方面来看, 大学物理课程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的养成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都将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探讨改革工科物理教学内容与方法, 使之更好地为学生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至关重要。

二、我校现行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 受传统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单一的影响, 我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在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已经难以适应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所有修读大学物理课程工科专业的学生均使用统一的教材, 统一的学时和统一的教学计划进程表, 教学中完全没有考虑不同专业学生对大学物理知识内容的需求, 使得学生认识不到大学物理与后续专业课的衔接性, 从而使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方法上大多以讲授法为主, 学生独立学习和相互探讨的时间非常有限, 再加上采用多媒体PPT放映, 课程内容呈现快、容量大, 许多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好。物理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所有学生期末采用统一试卷进行考试, 期末考试和平时作业成绩按照7∶3的比例计算得出学生的最终物理课程成绩。由于课程在第12周结课, 基本没时间安排期中考试, 平时成绩只能以平时作业和出勤为依据。学生在平时作业中抄袭现象严重, 作业的教学效果检测性不明显, 反馈功能不强, 因此很难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方式极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鉴于以上种种现状, 立足于不破坏物理学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近几年我们大学物理教研室全体老师在教学中探索如何使大学物理和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出发因人施教, 专业有别, 为学生将来的专业课程顺利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三、与专业相结合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实践

1.依据专业特点, 适度调整教学内容, 建立开放的教学内容体系。通过考察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 结合与各专业负责人、专业主任等进行座谈的方式, 了解各专业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需求。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调整、增删物理教学内容, 为专业的后续课程做好必要的理论铺垫。例如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的学生后续有工程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土力学等专业课程, 这就要求物理学习中对力学方面需求较高, 则对此专业学生的物理教学应在力学方面有所加强。除此之外, 在实际教学内容的准备上, 宜选择一些结合专业实际问题的习题、例题编制成物理题目;并将一些在日常生活、专业方面经常出现、同时又涉及物理基本原理的问题编写成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

2.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拓展开放的教学空间。教学中注重营造交互式课堂, 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方式综合运用举例法、对比法、启发式、学生当小老师等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由于在某些知识模块方面会增加学时, 教学时间相对紧张, 因此课堂教学上我们采用打破常规系统授课的方式, 而是采取部分课堂内容整合讲授、学生课外自学和课堂上快速阅读相结合的方法, 在保证学时充足的情况下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 通过建立QQ群, 开展教学讨论和辅导、解题、答疑, 传递物理学与专业相关的动态信息, 并及时提供、上传课堂中需要使用到的课件或课外阅读材料, 布置自学内容, 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上课准备, 保证上课高质高量。在QQ群中鼓励学生提问, 大家共同探讨, 更鼓励学生将生活或网络上看到的物理学与生活、专业有关的信息及时发布, 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建立交互式课堂, 灵活使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以及发挥QQ、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 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讲台, 而是更加开放化、立体化。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学会终身学习, 受益终身, 真正发挥大学物理基础课程的作用。

3.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方法。教学的目标不是教师把内容讲完就算完成, 不是一张试卷就能够达到的。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 不是知识的简单累积。因此, 教学评价应力求多元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 适当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力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形成性评价的角度来看, 主要依据学生平时作业情况、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参与度、课后开放型题目的讨论参与度、撰写关于物理与其本专业相关的应用型论文质量等方面多元评价学生, 加大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学习过程的评价力度[2]。终结性评价主要依据学期末统一考试试卷卷面成绩来评价, 因此试卷编制不仅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还要考虑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即把知识考试和能力考试结合起来, 因此试卷命题中增加了考核学生能力、思维、观念、方法等方面的题目。

四、教学效果

1.在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来看, 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70.3%以上的学生会主动上网站查看相关内容、上QQ参与师生讨论。

2.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老师“上课过程中能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学生专业, 从而令课堂生动起来, 老师能将枯燥难懂的知识讲得生动形象”。87.8%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讲课内容和方法作了精心准备”;84.3%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富有启发性”;85.6%的学生认为“教师能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内外的讨论, 发表不同观点”;84.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使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依据专业特点, 适度调整教学内容, 建立开放的教学内容体系;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拓展开放的教学空间;采用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以提高、独立学习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得以一定程度的加强。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开放、获取知识更加全面, 工科大学物理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物理学有着学科本身的独立课程体系, 将物理学与专业相结合旨在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提高, 为将来的专业知识做好基础, 而不能在物理学中将专业知识面面俱到。从整个教学过程中来看, 教师从备课、素材准备、资料收集、课堂教学处理、课后复习答疑等方面要付出的比常规教学多得多, 而且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自我监管能力薄弱的学生而言, 可能会大大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 这些在后续的教学改革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摘要:本文根据我校工科物理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存在的和学生后续专业学习不相适应的问题, 从建立开放的教学内容体系、拓展开放的教学空间、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做了工科大学物理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物理,专业,结合,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蒋学华, 张金庆.对工科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5, 6 (3) :79-81.

篇9: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 大学数学 教学改革 专业需求 案例驱动教学

一、当代大学数学教学与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当代大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大学数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注重基础概念学习,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基本概念、定理、公理的学习和推证,却缺乏对和专业相关的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二,作为公共基础课,长期以来,大学基础数学教学基本由数学专业出身的教师授课,教师对学生的专业课知识了解不深,只能传授自己熟悉的抽象的纯数学定义和计算方法,大部分实例仅与基本物理知识、经济管理专业有所关联,没有依据学生专业给出实际应用。可以说,大学基础数学教学与学生专业是脱节的,成为独立于专业之外的纯数学教学。大学数学课在各专业课学习中出现许多数学难题和内容,对专业知识学习没有任何帮助,起不到相应的基础课作用,更发挥不了数学知识作为工具建立模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第三,现在大学教育面临“课时压缩”的问题,在越来越少的基础数学课时里,填鸭式教授所有知识点会让教学效果更差。对各专业学生更加合理地按安排教学大纲与教学模式有针对性教学显得很迫切。

2.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从学校学习走向社会工作环境的学习的过渡阶段。当前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第一,在学习动力方面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对学习具有激发、引导和维持功能。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拖延问题。第三,在学习完成后的实践结果方面,实用技能不足。基于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创造性、多样性、探索性等主要特点,应该应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理论推导和证明及逻辑能力培养,重视运算技巧讲授,对后续专业课了解不足,在详细彻底地分析案例方面做得不足,不能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要求高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应体现为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避免课程内容与后续专业课内容相互脱节的现象;更要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体现在专业课学习的促进作用中,力争通过详细彻底的案例分析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改革研究出在大学基础数学教学上如何结合学生专业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步骤,在不断实践中完善方案,真正有助于大学数学课程教学。

二、现在大学数学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基于专业需求和案例驱动的改革实践

1.基于专业需求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现状。

第一,从教师本身的知识容量来说:大学基础数学教学基本由数学专业出身的教师授课,教师对学生的专业课知识了解不深,只能传授自己熟悉的抽象的纯数学定义和计算方法,讲解的大部分实例仅涉及几何来源或者物理来源,依据学生的专业,如经管专业或者理工专业的细致划分导致应用讲的实例很少或者不讲。大学基础数学教学与学生专业是脱节的,成为独立于专业之外的纯数学教学。基于专业需求的大学数学改革教学方法本身只停留在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怎么改、如何实施,都没有给出具体可行的方案。第二,从大学数学采用的教材来说,国内教材内容大同小异,国内教材教学内容基本是从数学到数学,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练习题体现的是数学概念的理解、计算方法的训练、证明思路的模拟等,其应用题基本限于大学数学课程内容在物理、几何中的传统应用,缺少生活气息和趣味性。

2.基于案例驱动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现状。

案例教学是名副其实的过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展示概念的形成背景和产生过程,展现思路的获得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猜想,最后归纳得到结论,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高校实施这种案例教学是实现高数知识“有用”和“真用”之间衔接的有效方法。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引入各相关专业后续课程中可能用到的高等数学知识案例,然后教会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高等数学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宽授课教师的知识面。

现有大学数学课中案例实施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引入基本概念时,用小型例子作为概念的来源背景讲解,一般考虑时间有限,讲解得一般不彻底、不详细,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并不是很顺畅,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二,一般授课中引入的例子,基本局限于数学在物理、几何中的传统应用,缺少生活气息和趣味性。这种看似应用教学的方法对学生兴趣提高并不能起到很大作用。第三,现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一般教师起“主体”作用,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讲授者,对学生而言是个被动接受的过程,与课堂其他知识讲授无差别,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基于专业需求与案例驱动相结合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与措施

大学数学授课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兴趣为目标,在教学中开展凸显专业差异的案例教学模式。

1.在现有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建立基于专业需求的大学数学课程,包含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大纲。

首先由各个系部教学负责人和有关专业教师充分阐明本系部各个专业对大学数学内容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结合大学数学课程本身特点,与负责大学数学教学的负责人一起研讨不同专业需求不同,制定差异化教学大纲,即对一门数学课程同一内容模块制定出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模式安排。如金融系微积分教学大纲中对第二重要极限内容注明特别重要,因为第二极限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银行经常涉及的连续复利的计算,所以让金融系学生有必要了解第二重要极限的经济来源实例及理论原理。这样各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各系部专业配套得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才会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其次,了解各系专业对数学课程的教学需求不同,从理论、计算、应用三个教学模块分析教师在微积分授课中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即在淡化理论及复杂计算方面,在加强专业应用和实践方面,为授课教师提供各系部的数学课程的教学参考,这些都应该在教学大纲编写中特别注明,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基于各系部专业,总结数学课程内容的应用例题及典型应用案例,建立各课程的应用例题库及案例库。

首先,建立大学数学课程的应用例题库及案例库,需要做的首要工作是收集专业与大学数学基础课之间的应用信息,通过各个系部教学负责人弄清各个专业课对基础数学的要求,而且越具体越好,具体到基本知识点,即数学课中的哪个知识点应用到专业课的哪个知识点,如能以实例形式给出更好。

其次,各高校实行大学数学教师“走出去,”,即关于大学数学在各专业后续课程中的应用情况,数学教师应积极与各系部专业课老师交流。通过交流了解,主要收集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应用例题与典型应用案例,并把所选例题与案例及时、恰当地应用到教学当中,典型应用例题和案例汇总放到各数学课程的例题库与案例库中。建立的应用例题库和案例库突出特点是应用性强,内容应紧密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涉及物理、建筑、几何、生物、医学、经济、金融、军事、政治等,信息量大。通过精选的、只涉及较为初等的数学,又能体现数学建模教学的练习题,既教数学,又教数学建模,同时教学生如何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3.结合基于案例和专业需求相结合的教学大纲,整合现有大学数学教学内容,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与专业相关的数学实际应用例题与案例。

首先,根据大学数学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把每一门数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模块划分,针对各模块内容,从课程在各系部专业中的应用角度入手,总结出每部分内容在各个专业中的应用例题,编写教师教学参考辅导材料,并及时、恰当地应用到教学中。根据教学参考资料,从理论、计算、应用三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应有针对性地要求各专业学生。比如,金融系微积分教学中,要把微分方程作为计算和应用教学环节的重点内容,因为在金融研究领域就是衍生品的定价,重要的工具就是微分方程。计算机系的线性代数教学中,要把矩阵的运算作为计算环节的重点内容,因为矩阵分析在计算机中的应用非常多,是一种方便的计算工具,可以以简单的形式表达复杂的公式,比如: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几何学、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及一般的算法设计和分析等。

其次,与专业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是名副其实的过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这种实践教学想达到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有些高校实践证明,在课堂穿插讲解知识点,由于学生知识不完整及案例讲解占用时间比较长,这种模式不利于课堂整体设计。可以考虑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在一章内容讲解结束后在章节总结课堂中安排案例教学,教师把握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转变:由主体转变为主导,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建构者,由讲授者转变为设计引导者。

基于专业需求与案例驱动相结合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意义主要是主动对接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梳理大学数学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点;打破原有教材安排,优化组合课程内容,重构大学数学教材体系;基于专业需求的案例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锁定“应用”突破口,顺藤摸瓜,提高学生学习大学数学课程的兴趣,助力学生掌握相应知识点。

参考文献:

[1]刘守宗,黄明湛.与专业相结合探讨工程数学教学模式[J].廊坊师范学院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9):123-124.

[2]徐丽,张庆国.谈数学课与专业结合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尝试与体会[J].工科数学,2000(4):93-94.

[3]李世伟.基于专业需求的大学数学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西部,2011(10x):171-172.

[4]曾祥艳,段雪峰.大学基础数学教学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4(36):153-155.

[5]牛亚群.大学基础数学教学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0):93-95.

[6]杨雯靖.高等数学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数学教学研究,2011,30(8):58-60.

上一篇:路漫漫作文850字下一篇:美得让人心碎的句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