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病因学说

2024-04-24

中医基础病因学说(精选8篇)

篇1:中医基础病因学说

精气学说是寻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故古人称这为“无形”。同时,气的活动力很强,而且不断地运动,所以能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测知气的存在。

精气,乃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如《管子·内业》说:“精也者,气这精者也。”还说:“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为人。”可见,精气与医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故列此专节予以论述。

篇2:中医基础病因学说

“藏象”一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帝曰:藏象何如?……。”

藏,是指藏于躯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如图所示];象,是指表现于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如图所示]。王冰注释说:“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即是说,脏腑虽然藏于体内,但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有征象表现于外。所谓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故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学说。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脏腑虽然深藏于体内,难以进行直观观察,但这些脏腑通过经络系统与体表的某些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内脏有病,与之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可出现异常反应,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如舌象、脉象等。临床上,通过观察这些病理现象,根据它们与人体脏腑的联系,来推断内部脏腑的病变,为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正如朱丹溪所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即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其理论和认识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早期的解剖实践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宰杀猎物及解剖战后的尸体,即对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进行了早期的观察。随着医药活动的开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部位与形态,因此,人们对人体器官的观察成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并力求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

《内经》时代,解剖人体已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在《灵枢·肠胃》中,还详细地描述了胃肠的形状、容量、位置、长短等。如其中记载的食道与肠的长度的比,与现代解剖学相差无几。《难经》中对很多脏腑的部位形态,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宋代的《欧希范五脏图》及杨介的《存真图》等,则是解剖学方面的专著。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对人体内脏也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而清代医家王清任,亲自解剖尸体,潜心研究数十年,著《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古人的某些错误。可以看出,正是这些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形态学基础。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

应当指出,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人体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与总结。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并联系当时的解剖知识,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例如,通过解剖观察,发现心位于胸中并与脉管相连。又观察到,血液是在经脉内不停流动着,并且与心脏搏动有着内在联系。如果心跳停止,则血液也就不再流动,神志亦就很快丧失,从而形成了“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的理论。

再如感冒,由于皮肤汗孔开合失常而见无汗,并见鼻塞,咽喉疼痛,咳嗽等症,并可影响及呼吸之通畅,从而发现皮毛、鼻、喉、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验证,因而形成了“肺主呼吸”、“肺合皮毛”、“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等理论概念。

3.反复医疗实践的验证

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某些病理现象与相应的脏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调整某些脏腑的功能,又往往可使病理反应消失,因而分析这些病理现象与治疗效应的对应关系,即可以反证机体某些脏腑的生理功能。如进食某些动物的肝脏或从治肝入手,可治疗某些眼疾,从而得知肝与目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形成了“肝主目”的理论概念。又如,发现某些补肾药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因而认识到肾的精气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又得出“肾主骨”之理论。

应指出,藏象学说的形成,还受到古代哲学理论的深刻影响。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与藏象理论的形成的关系更为密切。如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即以五行学说理论为指导,而脏腑内部的对立统一运动,则多以阴阳学说为理论根据。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藏象学说具有许多特点,但其主要特点则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整体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及心包与三焦,构成表里关系。其主要依据是:经络循行路线的阴阳相对和相互络属;相表里之一脏一腑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紧密联系。

篇3:脾胃学说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1 脾胃学说在内科临床的应用

1.1 脾胃学说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心脑血管疾病为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病情多危急,如脑卒中、胸痹、心悸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统摄血液,对血液在人体中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故脾胃功能失调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李道本[2]等用健脾益气法治疗脑中风136例,其主方为黄芪60~100 g,党参30 g,白术10 g,升麻3 g,柴胡3 g,当归15 g,炙甘草6 g,黄精30 g。其中痊愈83例,好转35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5.57%。其认为补气实为治疗本病关键,先天之气不能再生,而后天之气可以峻补,故重用黄芪,合党参、白术、炙甘草意在峻补脾胃,使脾胃健则后天之气充,振本求源,肢体有所主,黄芪配当归,补气生血,气行血走瘀消,使气血得以周流,患肢能较快得到灌注。

孙媛[3]认为饮食失调导致脾胃受损是胸痹发生的关键因素,且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虚为根本,故益气健脾养心方为治本之策。另外,冯志强[4]等通过临床实践认识到脾胃病变可导致慢性心衰的行成或加重,认为脾胃损伤是慢性心衰的重要病因病机。孙剑光[5]等将96例痰浊内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药干预组,观察健脾益气化痰方对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心肌酶谱及脑钠素、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发现健脾益气化痰方具有减少心肌损伤,改善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1.2 脾胃学说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主输布水液,脾主运化水液,故肺与脾关系主要体现在气和水液的生成和输布上,脾气益肺,肺气助脾,因此,肺系疾病的治疗离不开脾胃学说的指导。沈艳[6]将从脾胃论治肺系疾病的治则治法分为补脾益肺和理脾化积,补脾益肺分补阴、补阳两法,用于治疗肺气不足和肺阴不足之证,理脾化积多用于治疗水气痰饮疾病。李兰铮[7]等用健脾益气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25例,主方:五爪龙20 g,太子参15 g,白术10 g,茯苓10 g,甘草5 g,毛冬青15 g,鱼腥草15 g,枇杷叶15 g,天竺黄10 g,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吴耀南[8]运用脾胃学说理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肺心病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9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不通可致肺气不降,故泻肠里邪热可逐肺中痰热,通腑气可降肺气,起调理气机升降出入之用。另外,由脾胃的各种病理变化所引起的咽喉病在临床上也非常常见,咽喉与脾胃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密切,《重楼玉钥·咽喉总论》曰:“咽者,咽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及胃气之通道也。”廖月红[9]认为脾胃蕴热,脾失健运,痰浊困阻,胃气上逆,胃阴不足,脾胃虚弱等皆可引起各种咽喉疾患,强调辨证施治,不可拘泥于“火”“热”之说。

1.3 脾胃学说在肾系疾病中的应用

梁琼芳[10]从脾与肾、肺的关系,与化气利水的关系及慢性肾炎中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几个主症的病因病机等6个方面全面论述了脾胃功能对慢性肾炎病因病机的影响,指出调理脾胃对治疗慢性肾炎的重要作用。王汝梅[11]等认为李东垣重视脾胃升降调节,升脾阳、阴火降的学术思想,对于解决慢性肾病患者复杂多变的病情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其在临床上反复应用东垣方药并随证加入活血益肾之品,提高了临床疗效,并认为把东垣重脾胃、调升降、泻阴火、利湿邪、补中气、兼活血等方法应用在慢性肾病的治疗中,是一个实用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李志星[12]等用健脾益气法对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进行了临床效果观察,将80例原发性慢性肾炎患者分别给予健脾益气法或肾炎康复片治疗,经比较分析健脾益气法治疗组有效率远高于肾炎康复片组,健脾益气法对治疗慢性肾炎减少蛋白尿确有较好疗效。

1.4 脾胃学说在其他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脾胃学说在其他内科疾病的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罗毅[13]认为脾胃学说在肿瘤临床治疗中起到很大作用,如癌性发热治宜甘温益气除热,阿片类镇痛剂所致便秘、尿潴留治宜补中益气,肺癌、恶性肿瘤发病与痰关系密切,脾为生痰之源,故应健脾化痰,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及手足综合征多由气血亏虚所致,应健脾益气等等。提示在恶性肿瘤治疗的全过程都应顾护脾胃。仲中恩[14]认为东垣脾胃元气不足,阴火上乘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生成,应用东垣辛甘助阳、升阳散火、甘温除热的方法能为当今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做借鉴。张晓伟[15]报导了国医大师李振华提出的“脾易虚,胃易治,肝易虚”的脾胃学术思想,并提出李老运用该思想诊治艾滋病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2 脾胃学说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脾胃不仅能运化水谷,化生气血,又有统摄血液的作用,女子以血为本,经孕产乳都以血为用,故脾胃与妇科关系密切[16]。

潘佩光[17]等提出孕期妇女在中医保健上应重视以脾胃学说为指导,从中药保健治疗、饮食调节及运动疗法等3个方面进行脾胃调护,重视养胎保健。朱惠云[18]认为内伤脾胃是妇科疾病的病因之一,并从脾胃与月经异常、带下异常,妊娠病、产后诸疾及妇科杂病等五个方面妇科疾病的关系,深入分析了脾胃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在治疗妇科疾病时应注重调理脾胃。月经病是妇科的常见疾病,蒋永依[19]应用脾胃学说治疗月经病,从调理脾胃,扶助气血,理脾疏肝,调畅气机,调脾补肾,温扶阳气等3个方面调经,突出了肝脾肾三脏对月经病的影响。黄耀全[20]等运用健脾益气法为主,根据辨证分型分别配以补肾安胎、益气养血及清热安胎法治疗先兆流产65例,总有效率为86.16%,取得较好疗效,主方为党参片15 g,白术12 g,黄芪15 g,淮山药15 g,炙甘草8 g,肾虚加菟丝子10 g,续断片12 g,杜仲12 g,桑寄生12 g,狗脊12 g,气血虚弱加当归10 g,熟地黄15 g,白芍10 g,血热者加黄芩片10 g,黄柏10 g,茜草根10 g。彭玉兰[21]用健脾益气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8例,并与尼尔雌醇治疗54例做对照观察,3个月后评价疗效发现,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1.4%,优于对照组的81.5%,P<0.05,研究表明健脾益气中药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自觉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并对雌二醇、卵泡雌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激素水平有较好的调节,说明其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可产生较明显的影响。

3 脾胃学说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脾胃学说在外科临床的应用,报道较多的是其在外科术后恢复调理中所起到的作用。在中医外科学看来,手术疗法作为一种直接的“驱邪扶正”手段,始终享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不佳,营养不良一直是围手术期研究的重点,脾胃学说在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及学术价值。因此,邹瞭南等认为腹部外科手术在去除病灶的同时,伤及脾阳,湿易聚、瘀易留、浊易生,并从调升降,用对药;治聚湿,用温药;治浊瘀;养胃阴宜甘润等四个方面指出脾胃学说对腹部外科围手术期的治疗[22]。孙宏普[23]认为脾胃学说在围手术期术后的作用包括胃肠动力恢复、术后心理调节及术后营养支持等3个方面的运用,并指出今后结合中医药在围手术期术后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围手术期术后康复是否合理适当,中医药应用规律,科学疗效评价与机理探讨,术后生存质量研究等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4 小结

篇4:中医基础病因学说

现代医学的认识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包括:①原发性:占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极大部分,病因至今尚未彻底清楚。②继发性:可归纳为a.化学因素;b.物理因素;c.生物因素;d.其他因素。在病理变化上,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与骨髓干细胞受损,以及骨髓微循环的改变有关,并把造血干细胞与微循环的关系喻为“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正常的干细胞能在再障病人的骨髓中繁殖,说明再障的发病原因并非单由于骨髓微循环不良或长期营养缺乏或造血机能调解的障碍,可能与宿主干细胞的消失也有关系,也就是说骨髓移植可以使“土地”(窦状隙)和“种子”(造血干细胞)再生。

鉴于以上理论,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是由于某种已知或尚未查明的因素,使骨髓受损,产生一系列的机能形态变化,进而产生造血功能障碍,出血和感染,其中造血功能障碍是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引起出血和感染的重要环节。

祖国传统医学的认识

祖国医学对造血理论有独特的认识,将血的化生主要归属于中焦和下焦。“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下焦与造血的关系主要是指肾的作用,肾主骨,生髓,藏精,“血为精所化”,“肾虚则精亏血少”,现代医学则认为骨髓是造血组织,联系上述中医理论,可将祖国医学对造血生理的认识归纳为:饮食经脾胃消化吸收,产生精微物质,运输到骨髓,再经过骨髓的造血作用生成血液。因此从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功能的障碍,及中医肾主骨生髓的认识出发,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补肾为主的治疗,既符合中医传统理论也有现代科学根据。1960年以前,国内中医治疗再障多采补养气血的方法,但临床效果不显,以后采用补肾为主的治疗方法后,疗效就得到了提高,可见气血虚是现象,而本质则是肾虚不能生髓,以致影响造血。关于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直正病因,我们经过长期研究认为,不外乎内、外两种因素,暂称之为“内环境”、“外环境”。

“内环境”:①先天发育不良,“人始生,先成精”由于父母的双重影响,使婴儿在母腹中就发育不良,影响了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出生后由于先天性肾气不足,肾主骨,生髓,藏精,使骨髓中造血组织(红骨髓)处于相对的匮乏和不足,直接影响了人体的造血功能。②少年纵欲,或醉酒入房,以及大病久病,损伤肾气,使肾的阴阳平衡失调,影响了肾的造血功能。③后天营养失调,以及偏嗜偏好,暴饮暴食,长期酗酒,醇浓厚味等,影响了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化源告罄,不能以后天养先天,使肾气受损,而致脾肾两虚,终发生脾肾阳虚——肾阳虚——肾阴虚——阴阳两虚,影响了肾的造血功能。④长期精神压抑和过度紧张,使人体植物神经功能乱,影响了五脏的正常生理功能,破坏了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五脏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而影响了骨髓的造血。

外环境: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肾实质性的损害(肾司二便)而导致肾中的 “红骨髓”中毒,减少,使造血功能的部分或全部衰竭,而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皮肤黏膜等处常有淤斑出现,提示有血淤证存在,现代医学的研究认为,血淤证的基本病理之一是微循环障碍,目前医学界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理的认识,除了造血干细胞缺陷学说外,还提出了造血微环境缺陷学说,说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改变亦符合血瘀证的本质。对骨髓的氧分压测定以及活体组织电镜检查发现,近来在对再障患者的治疗中运用活血化瘀合并补脾益气,补肾生髓的方法治疗,大幅度提高了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因活血化瘀药物能改善微循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作用,与改善患者有缺陷的微循环扫除病损处的代谢障碍有关。“髓海瘀阻”一旦清除,就可以激活多能干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这一点符合祖国医学的“百病皆可致瘀”和“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原理。

篇5:中医基础病因学说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及其连属组织的总称。《医学入门·经穴起止》说:“经,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即是说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的大小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并像网络一样相互联络。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络脉则循行于较浅的部位,有的络脉还显现于体表。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即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经络学说的形成

根据文献记载,当时已有经络系统的概念出现,如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书籍中,已有《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这是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经脉学专著。但是,该书所载的十一条经脉,与现在的经络有所区别,它们彼此之间,是各不相干,互不联系的。而且尚未形成内属于脏腑的概念,且无络脉之记载。

《内经》总结了当时经络学说的成就,对于经络的名称、起止、交会、循行部位、经气流注次序,以及各经“是动”病、“所生病”的证候等,都作了详细的论述。同时还指出了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具有运行气血、沟通表里的作用。正是由于经络的相互衔接,在周身内外构成了网络周身的经络系统,从而使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在经络系统的联系中形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内经》对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完整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成为以后历代医学研究和探讨经络学说的源泉。

稍后成书的《难经》在继承《内经》有关经络学说的理论基础上,补其未备,则对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及奇经八脉方面有所补充和发挥,特别是发展了奇经八脉理论,丰富了经络学说的内容,从而使经络学说更趋系统化和完整化。

晋代医家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元代医家滑伯仁所著《十四经发挥》,以及明代医家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不仅总结了当时的针灸学成就,而且对经络学说的发展及针灸临床病证的总结,具有重要的作用。

篇6:中医基础病因学说

确定人体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依据解剖的大体部位。二是依据其生理活动的相对属性。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无论就其整体还是其部分而言,都可以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说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

阴阳还常用来区分人体内各种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物质,如把具有固护、温煦肌表作用的“卫气”叫作“卫阳”;把能化生血液、具有濡养作用的“营气”称之为“营阴”。营卫和谐则正常,营卫不和则病。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内阴阳之间的消长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而阴阳失调,则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之一。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人体的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对病邪的抵抗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损伤组织有修复能力等;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而这些又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

1.阴阳偏胜(盛)“胜”是指邪气盛在。阴阳偏胜,即指阴邪或阳邪偏盛,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2.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分析色泽、声息、症状、脉象和病变部位的阴阳属性

2.辨别症候的阴阳属性 在辨证中,一般首先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的纲领,而在八纲之中又以阴阳为总纲,即以阴阳统率表里、寒热、虚实。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孤基本原则,也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防治的主要内容。

1.指导养生 注重养生是保持健康无病的重要手段,而养生最根本的就是善于调理阴阳。

2.用于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就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篇7:中医基础病因学说

气血失常,是指气与血的亏损不足和各自的生理功能异常,以及气血互根互用功能失调等病理变化而言。人体由皮肉、筋骨、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所构成,其生命活动的进行,主要是依靠后天所化生的气血津液,通过经脉输布于全身,营养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而实现的。人体的气血,在生理上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病理上,则气血的失常,必然会影响及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同时,气与血又是脏腑气化活动的产物,因此,脏腑发生病变,不但可以引起本脏腑之气血失常,而且也会影响及全身的气血,从而引起全身气和血的病理变化。所以,气血失常亦是病机发展的一般规律,同邪正盛衰、阴阳失调一样,不仅是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各种病机变化的基础,而且亦是分析和研究各种临床病证病机的基础。

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损过多,从而形成气虚之病理状态。二是气的某些功能不足及气的运动失常或紊乱,从而表现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气机失调病理状态。

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为血的生化不足或耗伤太过,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从而形成血虚之病理状态。二为血的循环运行失常,或为血行迟缓,或为血行加速,或为血行逆乱,从而形成血瘀、血热,以及血液妄行等病理变化。

气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与血之间具有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气对于血,具有温煦、推动、化生和统摄的作用。血对于气,则具有濡养和运载等作用。故气的虚衰或升降出入失常,则必然影响及血。

篇8:中医基础病因学说

关键词:大学生,中医思维,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学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特色的医学形式, 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具有其独特的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认识, 具有独特的思维模式。随着中西医学体系在我国共存甚至西医占主导地位, 以及中医高等教育中同时开设中西医学课程的现象, 中医专业本科教学中出现了学生中医思维方式混乱, 甚至以西医思维方式理解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方法的现象, 这造成了中医传承和教育的混乱和阻碍。如何用中医特有的思维方法来理解、学习、运用、发展中医学, 是当前摆在中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中医各家学说》是阐明和研究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医学流派、主要学说和历代著名医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一门学科, 是一扇全面了解历代医家临证思维方式的门户, 是基础课与中医临床课有机沟通的桥梁, 其在培养中医专业学生中医思维方式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1 目前中医专业本科教学缺乏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其后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直到“五四运动”, 西方的思维方式逐渐渗透到我国的文化教育中, 并得到大力推广。清政府下台后, 民国开始推广西式学堂, “私塾”随后退出历史舞台;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下, 对孔子及儒家思想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更使传统国学遭到重创。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普及新式小学、中学以及“文化大革命”等使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知识理论的认知和建构方面几乎消失殆尽。

当代大学生是在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西方科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 对于传统文化多限于语文课中所学的古诗词和散文, 一百多年前的文献还需要进行翻译才能看懂, 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比较罕见的。一些传统的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也因与现代流行文化格格不入而受到青少年的排斥, 除了在社会生活方面可能还保留一定的对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认识, 在理论认知和建构过程中则较难理解传统的中国文化思维模式。目前, 中医院校的教育实际是中医为主, 中西医并行, 而人文课程的课时总量偏少, 未能形成完整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 人文知识教育与中医专业知识教育不能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当代中医专业学生在进入中医院校学习以前对于医学的认识大多来源于以西医为主的医院, 很多中医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往往是中医的基础课程和西医的基础课程同时开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同时接受中西医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课程, 西医课程中的解剖、生理、生化、药理与中小学所学的数理化生物等课程一脉相承, 强调其物质实体性, 用逻辑论证去分析, 把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 这与西医学的“原子论-构成论-还原论”思维方式是一致的, 易于接受和理解。而中医课程的思维方式强调抽象联系, 突出宏观整体, 重视抽象推理, 与学生以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格格不入, 不易理解难于接受,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元气”、“阴阳”、“五行”等抽象的概念与西医解剖、生理、生化等具体的物质概念同时进入脑中, 这使学生在理解和把握这些基本概念方面存在很多困惑, 有的甚至会排斥这样的学习。另外, 虽然中医和西医所认知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 但其中一些相同语词构成的概念, 在其内涵上是不一致的, 如“心”、“肝”、“脾”、“肺”、“肾”等脏腑的认识, 西医对这些概念是实体和解剖意义上的解释, 中医是系统和功能的认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造成混淆, 尤其是刚入门的学生, 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结果使得中医院校学生陷入了尴尬的境界, 学生们的临床中医诊疗思维受到了西医思维方式的影响, 不能完全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临床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又对西医的诊断、治疗技术理解不深, 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境界。

中医学在我国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 历代均有名医、大医涌现, 使得中医学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可谓生生不息。究其教育和传承方法, 主要有家传、拜师或自学三种。到了近现代, 由于教育的普及, 出现了许多专门进行中医学教育的大专院校, 渐渐成为现代中医教育的主流, 传统的教学方式几近消亡。然而, 不论人们是否愿意接受, 事实却是:已经发展了60余年的我国中医院校教育, 没有培养出如张仲景、叶桂一样的中医大家, 而是带给人们现代中医“一代不如一代”的叹息, 甚者说培养的是“中医的掘墓人”。这不得不让人思考, 是今人真的不如古人吗?还是教育和传承出了问题?仔细思考不难发现, 当人们自以为用现代教学的优势替代了传统的方法时, 也丢掉了中医口传心授和心领神会中的精髓传递,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丢掉了中医本身特有的思维方法的传承。

2 历代名医多具有中国传统思维

在我国古代, 学医者大多具有儒学根底, 具有很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这是因为几乎自先秦私学兴起、教育推及民间开始, 学生所学的主要是识字, 在开蒙阶段完成之后, 便以诵读《尚书》、《诗经》、《周易》、《春秋》等经书为主, 而不涉及农、医、天文、数学等自然科学内容。学医者由于有这样的人文根底, 大都会具备儒医结合的特征。故明代李梃《医学入门》有“秦汉以后, 有通经博史、修身慎行闻人巨儒, 兼能乎医”的说法。实际上, 在秦汉时期, 我国就有集医儒于一身的人士出现, 如作《伤寒论》的东汉张机 (仲景) , 就曾有过边做官边行医的经历。从宋代开始, 逐渐有将儒业与行医看作同等的事业, 如文学家范仲淹所提“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历史上由儒而医者大有人在, 如宋时名医朱肱、许叔微等都是进士出身, 并有任官执政之经历。著名的元代医家朱震亨 (号丹溪) 是理学传人, 张元素、王好古早年中进士, 博通经史;薛己早年习儒, 李时珍、李中梓、叶桂、吴瑭等早年均攻举子业, 张介宾于经史百家无不博览。这些医家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这对于其创立新说终成一代大医至关重要。

中医药理论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 这种特有思维方式是建立在中国哲学思维模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哲学几千年来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的, 先秦文化的异常繁荣基本确立了中华文化的基调, 先秦道家哲学虚静大通和审时度势的思维方式, 对中医哲学影响十分深刻, 并突出体现在中医的典籍之作《黄帝内经》中[1]。后来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而这个时期正是中医学体系奠基时期。其后宋明理学各学术流派之间, 在学术思想上的继承和吸收、争鸣与辩论, 对金元以及其后时期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以及医学思想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医家广泛吸收理学的合理内核, 重视理论研究, 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提出自己新的医学理论以及用药模式, 如河间的“六气皆从火化”、易水的“天地六位脏象图”、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 明代张介宾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水火命门学说”, 李中梓的“先后天理论”等等, 皆是依据理学思想而孕育发展的, 此外明清时期中医学体系中重要的温补学派也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2,3,4,5,6,7]。程朱理学的主要理论, 如“仁”、“格物致知”、“太极”、“性命之说”等, 对中医学起到了指导作用[8]。不仅如此, 宋明理学中的知行观对中药理论发展, 体用说对法象药理学的构建也发挥了重要影响。

3《中医各家学说》在培养学生中医思维中的实践

《中医各家学说》是阐明和研究中医主要医学流派、主要学说和历代著名医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一门学科, 学习《中医各家学说》是“通向名医”之路。虽然学生在学校经过了系统的中医课程的学习,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和学生均感觉到各门课程之间脱节严重而联系较少, 而且中医的很多理论均是经过后人重新的整理和加工而成, 是一种高度概括的理论。限于课时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的是普适的理论, 对该理论的来源以及古代名医为何能在当时提出这种新说以及这种新说如何在临床中应用难以涉及, 联系到学生自己将来在临床中遇到难题时如何思考, 如何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临床?《中医各家学说》则能带给学生名医的思维方法。通过介绍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 介绍名医创立新说的思路和渊源, 加深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求其本源, 从中医源流的高度培养学生的中医理论思维。而通过对名医临床经验的介绍, 从历代医家代表性医案的解析, 体会医家的临床辨证思路, 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

例如, 在讲述李杲的补土派学术内容时, 就要对其补土派理论形成过程进行深层挖掘, 李杲受《内经》“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等理论的影响, 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的理论, 进而可以从《内经》、《难经》等经典中找出五行关于“土”的精辟论述, 并总结出五行生克制化关系中以“土”为中心的脏腑辨证理念,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金无土不生, 木无土不立, 水无土不蓄, 火无土不藏”的五行关系, 以及在辨证思路中形成“五脏以脾土为本, 以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的补土派辨证体系, 使得学生能从理论源流上整体认识“补土派”的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这种尝试有利于学生中医理论思维的逐渐形成。

虽然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学习了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中医内、外、妇、儿等临床课, 但教师和学生都知道, 现实中临床病人很少有按照教材所概括的典型证型来生病, 因此也就有学生感叹学习5年仍不知道怎样看病, 一见病人就束手无策。通过对历代名医临床经验的介绍, 了解其如何将理论运用于临床思维过程, 喻昌的“秋燥误治案”是一个代表。患者为女性, “吉长乃室, 新秋病洒淅恶寒, 寒已发热, 渐生咳嗽。然病未甚也, 服表散药不愈, 体日瘦羸, 延至初冬, 饮以参术补剂, 转觉厌厌欲绝, 食饮不思, 有咳无声, 泻利不止, 危在旦暮。”对这个患者的病机分析, 喻昌曰:“是病总系误药所致, 始先皮毛间洒淅恶寒发热, 肺金为时令之燥所伤也, 用表散已为非法, 至用参术补之, 则肺气闭锢, 而咳嗽之声不扬, 胸腹饱胀, 不思食饮, 肺中之热无处可宣, 急奔大肠, 食入则不待运化而直出, 食不入则肠中之垢污亦随气奔而出, 是以泻利无休也。”通过本案的介绍既能详述“秋燥论”的源流, 又通过其对泄泻症候的分析, 阐发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 通过这样的讲授必定能够启发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

《中医各家学说》在讲授名医临床经验时常结合名医医案进行介绍, 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介绍张从正“祛邪三法”治疗经验时结合其治疗经闭案, 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也使学生了解了其“血气贵流不贵滞”的学术主张以及为何运用“吐、泄”之法治疗经闭的思路。“一妇月事不行, 寒热往来, 口干、颊赤, 喜饮, 旦暮闻咳一、二声。诸医皆云, 经血不行, 宜蟊虫、水蛭、干漆、硵砂、芜青、红娘子、没药、血竭之类。”惟戴人不然, 曰:“古方中虽有此法, 奈病人服之, 必脐腹发痛, 饮食不进”。乃命止药, 饮食稍进。张从正认为妄用攻伐有毒之品损伤脾胃而致中焦脾气不运, 一则影响血液的化生而阴血不足, 二则酿生痰湿, 阻滞气机, 气机被阻, 有碍血行, 自然经血不行, 脐腹发痛, 饮食不进。张氏抓住“痰湿”这个病机关键, 运用“吐、泄”之法, 涌出痰一、二升, 下泄水五六行。并且提出“湿水上下皆去, 血气自行沸流, 月事不为水湿所隔, 自依期而至矣。”中医学历来最重视气血流通, 张氏深切体会到“《内经》一书, 惟以血气流通为贵”, 从而树起了血气“贵流不贵滞”的观点。显然, 水湿之邪是使气血不流、月事不行的关键因素, 祛水湿即所以和气血。这种独到的辨证思路为其运用“吐、泄”之法打下了基础。此外, 对此失治误治后所产生的精血不足之证, 张氏提出“当补之以食, 大忌有毒之药, 偏胜而成夭阏”, 也体现其“药攻食补”论在临证中的运用。这种融理论和临床于一体的教学方式也只有在《中医各家学说》这门课程中才能做到, 对于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方式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历代名医在创立新说和治疗方法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技巧是各不相同的, 要探讨他们的思维规律, 需要有哲学、逻辑学、思维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历代名医创立新说的思维过程和思维规律的探讨, 不仅能培养中医专业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中医学理论和历代名医的临床经验, 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具备符合中医特色的思维方法, 发展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 创立新的学说, 为中医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中医学的思维方式相对于现代思维环境来说是一类特殊现象, 它不依靠形式逻辑和科学实验做为思维的基石, 却以形象思维为主体, 结合经验思维及抽象思维方式, 建构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相互协调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如何培养当代中医专业大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任重而道远, 笔者做了以上思考和实践, 但尚需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程雅君.先秦道家哲学对中医学思维方式的影响[J].河北学刊, 2009, 29 (2) :63-66.

[2]赵鸿君.论宋明理学对金元时期医学流派形成与创新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 11 (2) :98-100.

[3]尚力.宋代理学对刘河间学术思想的影响[J].医古文知识, 2002 (1) :4-6.

[4]孟庆云.宋明理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 2002, 32 (3) :131-134.

[5]姚春鹏.宋明理学理欲观与丹溪医学[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6, 27 (11) :54-56.

[6]尚力.浅析朱丹溪的“动静观”与理学之关系[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2 (6) :37-39.

[7]谢利恒.中国医学源流论[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13.

上一篇:以语文为话题的作文500字下一篇:自动化系毕业生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