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资料

2024-05-06

小学教学论资料(通用6篇)

篇1:小学教学论资料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统一的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过程。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并可观测的教学结果。是一种主观预期的结果。是可行的能达到的目标。可利用现有手段对达成度进行观测和评价。

教学机智:也称课堂应变能力,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要快而准,要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当,适时、适情、适度。课程:简单的理解,课程就是学校为学习者设计的教育内容的序列。(课程是指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课程,它以人类对知识经验的科学分类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生活课程” 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课程计划: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或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和本地区实际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课程标准: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课程计划的理念与总目标及其对课程设置的要求,明确规定一定学段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及标准的纲领性文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活动的时间进程。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通过相互对话,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有商榷性或探讨性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教学手段: 师生在教学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教学组织形式: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围绕教育内容,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课堂教学: 指课堂内组织教学活动的形式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教学艺术:教师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和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学生能积极地实践、大胆地创造、高效地学习,并感受教学美的教学技能技巧。

教学艺术风格:教学艺术风格,是指教师个体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和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小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研究小学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小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包括小学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条件及教与学的操作。

1.教学现象是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与联系,是教学外在的活动的和容易变化的方面。2.教学问题是反映到研究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学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小学教学论的意义:

1.首先,学习小学教育论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科学的教学理论,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2.其次,学习小学教育论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小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规范。

3.最后学习小学教学论可以促进师范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小学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为其今后不断的学习和进修,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打下重要基础。教学论发展的历史:

(一)萌芽期(中国:先秦-清末,公元前6- 公元19世纪;西方:公元前5-17世纪)

主要著作:中国:《学记》

西方: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发展特点:(1)教学论尚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2)对教学的阐述基本上处于经验描述水平。(3)教育家对教学的研究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4)教学技巧和学习方法朴素却不失价值。

(二)形成期(17—19世纪末)

教学论诞生的主要标志: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教学原则、技巧)

赫尔巴特(四阶段论、教育性教学)发展特点:(1)独立的教学理论体系初步构建;(2)寻求教学理论的科学基础;(3)研究方法日趋科学,从经验描述走向理论说明;(4)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体系占主导,被称为传统教学论。

(三)成熟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代表人物: 杜威(现代教学三中心、思维五步法、做中学)

凯洛夫(开创了社会主义教学理论的新局面)这一时期,我国引进诸多西方国家的“新教学方法”,实验推广并形成本土特色。发展特点:(1)教学理论水平突破性提升。(2)出现对立的两种教学理论(3)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4)教学理论和方法开始多样化发展。

(四)繁荣期(二战后至今)

代表人物:赞科夫(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教学五原则)

布鲁纳(认知结构教学、发现法)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

罗杰斯(人本主义、非指导性教学)

这一时期我国学习先进,大胆探索,建构特色理论。发展特点:(1)教学理论多元化发展,探索性强(2)教学理论呈现相互渗透、融合的趋(3)教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度加大(4)为适应时代需要,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小学教学的任务(意义)

1.小学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中心工作

2.小学教育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3.小学教育是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关系:

联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与教学目的方向、性质一致,受教学目的制约。区别:1.性质不同:教学目的是终极目标,教学目标是阶段目标;

2.指导作用不同:教学目的是总要求,教学目标是各科的具体要求; 3.灵活性不同:教学目的稳定,教学目标灵活。

教学目标的功能:1.导向功能2.激励功能3.聚合功能4.评价功能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

总思想:复杂行为可以分解为比较简单的行为,教学目标能用可见的行为来表示,这样可以使教学效果清楚、可鉴别、可测量,从而便于把握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他与合作者把教学目标分解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每一领域又分别细化成不同等级的目标。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 知识

领会

应用

分析

综合评价

(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学

1965年出版《学习的条件》学习的结果可分为五种习得的技能: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与布卢姆的理论有相似之处:都属于行为目标的分类,强调以可观察的外显行为的变化作为教学目标,均包含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且都对认知领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新课程三维目标分类: 教育部2001年6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与技能。指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

2、过程与方法。是指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指教学不但应关注人的理性发展,更应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完善。简述现代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着的人,教学认识的主体和责权的主体。

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原则:1.发展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适度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

对小学生认知发展的指导:1.培养观察力2.发展记忆 3.培养创造性思维 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培养自学能力

对小学生非认知因素发展的指导:1.激发学习动机2.培养学习兴趣3.培养良好情绪情感4.锻炼意志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培养良好性格

美国学者古德来德将课程分为五个层次:1.理想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

5经验的课程

按管理决策者的不同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统一课程,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通过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课程标准、组织专家开发课程来实现。

地方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内,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按课程呈现方式和影响学生方式之不同,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是学校情境中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则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从课程形态上看,现代教学如何分类: 106页。影响课程的外部因素(社会对课程的影响)政治决定着课程的政治立场和育人方向;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课程实施的物质条件和效果; 文化状况决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特色。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现行课程结构的特点

1.三级课程相结合,进一步增加地方课程比例,提倡校本课程。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增加活动类课程的比例。3.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我国现行小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1.着重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2.突破学科局限,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及科技发展的联系。

3.改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5.为课程的实施拓展广阔空间。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1、教学活动的主体性要素——教师、学生

2、教学活动的条件性要素—物质的、精神的

3、教学活动的过程性要素——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过程的功能

1.传递功能——实现教学目标。

2.发展功能——促进个体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发展个性。3.教育功能——团体维持。教学的教育性规律——育人律

1.各科教学内容都渗透着丰富的教育因素。

2.学生的品德和个性养成有赖于教学过程中教育性的发挥。3.师生交往中蕴含着教育因素。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

1.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3.教学原则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教学方法的几种分类

1、依据信息来源渠道的不同分为:语言性教学方法、直观性教学方法、操作性教学方法。

2、依据师生相互作用关系的不同分为: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师生相互作用为主的教学方法。

3、依据学生认识活动的过程和特点不同分为:接受性教学方法、发现研究性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1.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2.依据教学目标与任务 3.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4.依据学校的教学条件 5.依据学科的不同特点

6.依据教师的本身的素养条件

7.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8.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讲授法:

1.要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2.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

要注意讲课的语言艺术 3.讲授要适时强调重点,讲授时间不宜太长 演示法:

1.保证全般学生都能感知演示物 2.演示要适时

3.突出应注意的部分 4.理论联系实际 谈话法:

1..谈话要有计划

2.提问的对象要普遍

3.问题要明确,难易适度,富有启发性 4.要做好归纳、小结 发现法教学法,暗示法教学法非指导性教学法的提出者:215p 情景教学法的提出者及此方法的特点:223p 简述当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特征:210p 现代教学手段的意义 1.提高教学质量 2.提高学习效率 3.扩大教学规模 4.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组织形式制约因素

1.社会生活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2.教学技术进步和学校物质资源状况 3.教育价值取向 4.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5.师生数量比例

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 1.现场教学

这是教师根据学科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等生产现场或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划分小组进行。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

2.班内个别教学 3.活动教学

课堂教学的特殊形式 1.复式教学

是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年级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学材料,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2.全纳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

(一)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二)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三)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教师的备课主要是 :

1.钻研教材-----懂、透、化

2.了解学生

3.考虑教法

4.写出教学计划

课的类型

依据教学方法分为:观察课、讲授课、讨论课、实验课

依据需完成的教学任务分为:单一课(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测验课);综合课 上好一节课的要求: *目的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恰当 *结构紧凑 *效果良好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教学模式理论基础趋向多元化

(二)教学模式的目标指向趋向情意化

(三)教学模式的运用趋向综合化

教学艺术的特点:创造性,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艺术性的课堂提问具有哪些共同特性:288p 教学艺术风格的特点1.独特性2.稳定性3.发展性4.规律性

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基本阶段:(1)模仿阶段(2)独立阶段(3)创造阶段(4)风格化阶段

1、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 一)知识结构 1.文化知识

科学技术前沿进展的知识、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特长爱好方面的知识等。2.专业知识

对所教学科的知识全面扎实的掌握 3.教育科学知识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课程教材教法的知识 二)教学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独立理解与处理教材的能力 2.设计教学与管理教学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

4.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

5.运用现代媒体教学的能力 6.评价教学和研究教学的能力 7.教学机智

2、小学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主要标志

1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2教师爱生,学生尊师 3教学相长,合作默契 4气氛融洽,思维活跃

(二)必备条件

1.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的正确的学生观,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思想前提。

2.了解学生,全面充分地掌握他们的个性特征,这是建立和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性工作 3.努力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 4.综合利用多种交往途径为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服务

(三)注意事项

1.第一印象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一定的作用 2.防止“月晕效应” 3.注意引导学生群体

4.注意克制和改正自己不良的个性和其他因素 5.掌握好师生间的关系距离,适当阻隔

3、论述我国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结合小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深化和推进我国课程改革的进程

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1.知识经济的出现

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竞争,取决于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要求基础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也要加快。3.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

为适应这种多元文化的需要,必须使课程改革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二)教育背景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这就要求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指 导思想的教育目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变革。而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只是这个变革的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和基础的一个环节。

(三)国际背景

课程改革是60年代世界性的教育思潮,80年代以后,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比较典型的有英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实行的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关系。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目标一:课程功能

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目标二: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目标三:课程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目标四:课程实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目标五:课程评价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目标六:课程管理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小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规律简称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稳定的联系。

(一)教学认识过程的简约性规律 1.学生的认识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教师的指导是学生实现认识简约性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

1.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2.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三)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规律 1.教师及其教的活动起主导作用。

2.教师的教以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为前提和基础。

(1)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2)学生的学是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各科教学内容都渗透着丰富的教育因素。

2.学生的品德和个性养成有赖于教学过程中教育性的发挥。3.师生交往中蕴含着教育因素

5、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各自的含义、依据及要求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一)含义

教师在教学中使思想品德教育与科学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依据

1.教学过程的教育性规律。

2.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三)基本要求

1.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是科学的。

2.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内容的思想性。

3.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4.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二、形象性与概括性相结合原则

(一)含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等,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依据

1.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

2.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

3.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三)基本要求

1.恰当选择和运用直观形象手段。

2.引导学生在表象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达到抽象思维水平。

三、启发创造原则

(一)含义

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人格。

(二)依据

1.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

2.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三)基本要求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培养思维能力。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一)含义

教师在教学中既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又要注意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依据

1.我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2.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

(三)基本要求

1.加强理论知识教学。

2.根据学科特点恰当联系实际。

3.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知能统一原则

六、适应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七、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八、民主性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6、试析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国内外对此方面做了哪些改革尝试(书238页)堂教学的优缺点 优点:

*第一,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二,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第三,有利于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

*第四,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第五,保障了教学的稳定有序,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第一,不能充分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和创造

力的培养。

*第二,它以教室为主要教学场所,不利于

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

*第三,严格的课时要求,影响教师选用教学方法和处理教学内容的自由度。*第四,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一定限制。

7、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应怎样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 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教学工作的基础环节 教师的备课主要是 :

1.钻研教材-----懂、透、化

2.了解学生

3.考虑教法

4.写出教学计划

(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1.课的类型

依据教学方法分为:观察课、讲授课、讨论课、实验课

依据需完成的教学任务分为:单一课(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测验课);综合课 2.课的结构;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安排。

构成课的基本部分有:组织教学、检验复习、讲授新知识、巩固知识、布置课外作业等。3.上好一节课的要求 :*目的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恰当 *结构紧凑 *效果良好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作业类型:*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活动作业 2.布置作业时应注意

*作业要有针对性和发展性

*作业的份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布置作业时,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四)课外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课外辅导包括:

1.给学生作答疑,指导学生做好课外作业

2.给学习基础差和缺课的学生补课

3.对成绩优异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作个别指

导,扩大其知识领域,拓宽思路。4.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以及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检查与评定的方式有: 1.考查

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 2.考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结果:

①百分记分制

②等级制记分法——包括: 文字等级记分法,如甲、乙、丙、丁;优、中、及格、不及格;数字等级记分法,如5、4、3、2、1; 还有一种两极记分法,如及格和不及格。

③评语法

8、结合实例论述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 1.导课的基本要求 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简洁明了,恰到好处 新颖有趣,引人注目

2.导课方法:开门见山导入,复习导入,悬念导入,操作或游戏导入,故事导入,演示导课 机变导课

9、影响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并分析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 1.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教学艺术风格形成既受客观因素影响,也受主观因素的制约。(1)客观因素

影响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教学内容,学生状况等。(2)主观因素

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特征,主动追求等。

10、评析讲授法,并结合实际谈谈在小学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运用讲授法(书202页)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特点: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高效率的传递知识经验。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易被压抑。

要求: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

要注意讲课的语言艺术

讲授要适时强调重点

讲授时间不宜太长

要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11、在小学教学中怎样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如何优化运用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1.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2.依据教学目标与任务 3.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4.依据学校的教学条件 5.依据学科的不同特点

6.依据教师的本身的素养条件

7.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8.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二)小学教学方法的优化

1.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都必须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2.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3.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别差异。

篇2:小学教学论资料

第一章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①小学数学课程应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②小学数学课程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③小学数学课程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①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②数学的基本特点: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4.《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了义务教育数学的“课程目标”,将课程目标以“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俩个层次给出,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由于《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全程,因此将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细化为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和第三学段(7-9年级)三个学段目标。具体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领域目标(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和实践)——详细的见书13页的图1.1 5.《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5.在发展形象思维方面,主要在于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够借助图形区进行思维,这也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首要目标。

6.作为学科的数学,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是作为学科的小学数学的具体表现,是科学数学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的区别:①.科学数学是对数学原理与方法的系统阐述。②.作为科学的数学,对所有的定理、公式、法则等都要进行严格的论证和推导。③.作为科学的数学,可以完全按照数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和逻辑顺序安排,尽量使内容完整、系统和科学化。

7.教材内容又不能一味的去迁就学生的能力,而应有一定得难度,为创造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条件,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书23页)

8.《数学课程标准》将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

9.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建立模型思想。

数感指的是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意识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的进行运算,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寻求合理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型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

10.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绘的实物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臵关系;描绘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描绘画出图形等。

11.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测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里、定理等)出发,按照规定的法则证明(包括逻辑和运算)结论。

12.教材分析的内容:

①.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a.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从整体把握各类知识在小学教材中的分布,认清各类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纵横联系以及他们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对同类知识来说,又可以充分认识到所要教的那部分内容。充分领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写原则,以及数行结合的思想。

②.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③.分析教材中的练习题。④.分析教材如何体现课程目标。⑤.分析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⑥.分析教材的德育、美育等教育因素。

13.小学数学新教材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分析新教材所提供的材料的必要性和目的性。②.分析数学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内在联系。③.分析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学习方法.14.教材分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第二章

1.学生学习的特点:①.人类的一般学习的特点。②.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人类已经获得的现成的知识(间接知识,再发现的过程)③.学生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从“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这与一般人类的认识过程“理论—实践—理论”是不同的。④.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和教材进行的。⑤.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今后的学习和劳动奠定基础。2.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于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引发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过程。具体来说,小学数学学习具有的特点有:①.小学数学学习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②.小学数学学习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③.小学数学学习是人类发现基础上的再发现。④.小学数学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和教材进行分析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

3.小学生由于受自身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在数学学习中常出现思维过程不流畅甚至中断的现象,这在客观上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学习做必要的引导。具体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做必要的引导主要体现在)①.启发和引导学生把握好思考的起点。②.引导学生把握好数学思维发展的方向。③.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作必要的反思。

4.小学数学的学习按照学习的深度划分,可以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按学习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机械学习是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并未真正理解,而只是仅仅记住相关数学符号、了解相应词句及简单性的模仿。

有意义的学习则要求学生能理解新知识及其实际内容,要对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与头脑中已有的旧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任意﹚的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并能融会贯通。

接受学习指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即把问题的条件、结论以及推倒过程等都叙述清楚,让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发现学习的主要特征是,教师不是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或现成的结论呈现给学生,而是把尚未定论的、有待研究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发现相关的结论或方法,然后内化。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发现学习一般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际上时指导发现学习。

小学数学学习,应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辅之以有意义的指导发现学习。

5.数学认知结构师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中心心理成分。

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直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结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6.进行数学学习时,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就会发生作用,其作用的最基本形式有俩种:①.同化。同化是指学生利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适当改造,然后将改造后的数学知识直接纳入认知结构,扩大原有认知结构,使数学认知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②顺应。顺应是指某些新的数学知识不能直接同化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去,必须适当调整或改造原有认知结构使其适应新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将新知识纳入改造后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建立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

7.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方面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8.数学概念的学习有俩种基本形式:①.概念形成。是指在课堂教学条件下,从大量具体例子出发,从学生实际经验的肯定例证中,以归纳的方法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形成。②.概念同化。是指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同化。(52-53页的 概念形成与同化的一般过程需要了解)

9.影响数学概念学习的因素:①.与新概念有关的感性材料和感性经验。②.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③.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④.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10.数学规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数学概念之间固有关系叙述,以经过严格论证的数学命题的形式呈现。规则的学习可分为:①.下位学习。新规则在层次上低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因此新规则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就构成下位关系。在下位学习中,新规则和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方式是同化。②上位学习。新规则在层次上高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因此新规则和原有认知几个中的有关知识就构成上位关系。在上位学习中,新规则和原有认知结构作用的方式是顺应。③.并列学习。新规则与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知识有一

定的联系,但既不处于下位,也不处于上位。那么,称为并列学习。

11.数学规则学习的两种主要形式:①.“例证—规则”式。是属于上位学习,是一种指导发现学习。②.“规则—例证”式。这种形式又可分为以下俩种:一是先推导出所要学习的新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其规则的应用;二是直接给出要学习的新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规则。

12.数学规则学习的几个要点:①.要注意与已掌握的知识相联系,把新规则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②.要注意弄清新规则的形成过程、理解规则的算理。③.要注意将规则系统化、完善认知结构。遗忘低级的规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13.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它有以下特点:① 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② 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③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数学技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心智或动作的活动方式,它往往表现为完成数学任务所需要的动作的协调和自动化。

14.心智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也称之为智力技能或认知技能。数学心智技能的学习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方面:① 认知阶段。是心智活动的定向阶,也是关键。② 模仿阶段。是心智技能的模仿学习阶段。③ 有意识的口述阶段。实际上就是学生数学心智技能的自我练习阶段,是心智技能的内化阶段。④ 无意识的内部言语阶段。就是学生数学心智技能的自动化阶段。

15.认知阶段教师要做到:① 让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使学生对活动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② 让学生愿意与教师一道共同总结各步动作及执行顺序,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东西。

16.模仿阶段教师要做到:示范准确,讲解清晰,动作规范。不要给学生造成“夹生饭”,因为纠正是相当困难的。

17.有意识的口述阶段教师要做到:① 要求学生将教师的言语指导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言语指导,并逐步转向学生自己的内部言语指导。② 要适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纠正学生操作上的失误。

18.无意识的内部言语阶段教师要做到;对活动方式进行概括,以便学生广泛应用于同类问题。

19.数学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和练习而形成的,数学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① 操作定向阶段。② 操作模仿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整套动作分解成若干局部动作,让学生模仿并进行逐个练习,分别掌握。还有适当纠正学生操作上的错误。③ 操作整合阶段,④ 操作熟练阶段。

20.数学问题包括三个基本成分:① 条件。即问题的一组已知信息的描述,也就是问题的初始状态。② 目标。即问题所要求的答案或结论的描述,也就是问题的目标状态。③ 障碍。即问题解决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就是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显,必须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

2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实现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顺利过渡,即将问题从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过程。具有的基本的特点:① 目的性。② 认知性。③ 系列性。

22.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① 了解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前提。② 明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解决问题的关键。③ 寻求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核心。④ 求得解答并检验,解决问题的最后一环。

23.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因素:①问题情境因素。② 学生个人因素。学生 的知识经验和数学基础是数学问题解决的核心。③ 解题策略因素。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突出的特点是“如何探索”或“怎样思考”。

24.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含义,就是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行为的价值作出判断。

25.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小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26.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全面评价小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及数学学习过程等方面的表现。

27.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方式,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进行,即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

28.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方法,可以采取书面测试、口头测试、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方法。

29.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章

1.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就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系统的四个要素。四个要素中教师是关键,① 如果教师的数学知识欠缺,就会导致课堂上常犯知识性的错误,严重影响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② 如果教师的数学知识欠缺,就会导致课堂上不敢放开,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必须具有雄厚的数学基础知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是从外向内的传导过程(即内化),也是由内向外主动作用的过程(即反馈)

2.小学数学教学组织,就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它是教师顺利实施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它包括:① 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创设一个愉快、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良好学习氛围,是课堂教学组织的关键。②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是双边的,可分为对教师教的反馈和对学生学的反馈,反馈的主要目的就是调控并组织教学过程。③ 合理控制教学时间。④ 灵活处理课堂“生成”

3.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的方法: ① 化解法:

针对:学生情绪异常、教师动作失误及外来因素的干扰等偶发事件。

方法:教师可采取比喻、夸张、双关、模拟等手段,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予以化解。

目的:可使师生感情融洽如常。

② 讨论法

针对:学生出乎意料的答问、教师便错题或解错题等偶发事件。方法;教师可采取共同探究、相互切磋的办法。

目的:可使学生积极思考、师生相互启发,并能为教师思考赢得时间。③ 转移法

针对教师教学疏误、室内窜进小动物等偶发事件,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其中的情境或材料很自然地引用到教学中。它可使学生注意力从意外事件处无意识的转移到学习上来。

④ 臵换法

针对教师教学上疏误,学生发现了而教师自己却一时找不着失误点时,教师可采取角色换位的方法来解决。它可使教师很自然地从失误中走出来。

⑤ 延缓法

针对学生突然提出一个与教学无关的问题或所提的问题当堂解决必定影响预定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得不偿失时,教师可采取课堂回避﹙当然不是臵之不理,而是酌情予以交待﹚课后探究的办法,它可避免节外生枝。

4.处理课堂“生成”问或偶发事件除了遵循教学过程的一般原则外,还必须遵循:① 目的性原则;②教育性原则;③ 及时性原则;④ 协调性原则;⑤情感性原则

5.教学方法是教学思想的反映,是教学原则的具体化和行为化,它随着教学思想的更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教学内容突出于学生生活的联系,强调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所以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重视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有机统一,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6.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阅读法、参观法、讨论法、实习法和复习法十种。

讲解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结合适当的板书或版画,想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数学概念、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要求:①要有一定的听讲和理解的能力;② 要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③ 要能够从教师的讲述中记下要点。对教师的要求:① 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②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③ 要因材施教;④ 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讲;⑤要正确地运用分析;⑥ 要适当地运用辅助教学手段。

7.谈话法,是教师使用谈话、问答及对话的方式,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对所提问题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活动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是师生共同研讨或辩论,通过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接受和确立比自己理解更好的问题方案或思维方式,同时满足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间的了解。

8.谈话法,讨论法。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要能对教师或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参与并努力应答,开动脑筋不怕答错。对教师的要求:① 要精心设问;② 要循循善诱;③ 要善于应变;④ 要鼓励质疑;⑤ 要耐心倾听。

9.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巩固知识或形成技能、技巧而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要独立思考完成练习,不要抄袭,不可马虎、敷衍了事,要认真审题、抄题,对解答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验证,还有注意总结归类,注意解题后的反思,合理安排练习时间,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对教师的要求:① 设计铺垫练习要重在“架桥”;② 设计尝试练习要重在“诱导”;③ 设计基本练习要重在“明理”;④设计对比练习要重在“思辨”;⑤设计发展练习要注重“层次”;⑥ 设计综合练习要重抓“联系”。

10.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模型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方法。实验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某些具体材料或学具进行实验,找出对象的性质或问题的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

11.演示法对教师的要求:①.要正确选用演示的教具;②.教具演示的时机要恰当;③.演示要讲求实效;④要一边演示教具一边讲解;⑤.演示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过程,避免次要特征的干扰。

12.实验法,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要准备好实验用品工具,要勤于动手,乐于动脑找出和发现规律及问题的答案。对教师的要求:①.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实验;② 教师在实验前一定要讲清实验的方法和要求。

13.阅读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数学课本来获取数学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一般在中、高年级应用。其特点是能够提高学生阅读和自学数学的能力。

14.阅读法对学生的要求:学生会按照教师的指导认真阅读,对不懂的地方要多读几遍,仍不理解的地方或内容要记下来,以便向老师和同学询问。对教师的要求:①.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②.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适当的阅读形式

1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举措和优秀的教学经验,诊断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以便更有效地改进教学。

1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① 注重目标达成原则;② 注重行为表现原则;③ 注重效果全面原则。

17.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极爱教学方法、教师基本素质、教学效果等。

18.评价中药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3:小学教学论资料

一、利用背景资料, 顺势导入新课

在开课阶段, 教师如果能有的放矢地介绍文章的背景资料, 则会顺势导入新课, 也会使整节课收到预期的效果。如笔者教学《晏子使楚》, 是这样利用背景资料的:一是简单介绍时代背景, 引出故事主人公晏子, 特别交待了楚王侮辱晏子的原因:其中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谁也不甘示弱;二是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晏子的资料, 学生交流后, 教师出示以下资料让学生自由朗读:晏子, 名婴, 春秋时代齐国人, 是齐国的大臣, 曾任齐国大夫、宰相, 为人机智, 很有口才, 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三是组织学生讨论“原名叫晏婴, 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这个问题, 在学生猜测后, 引导学生明白:孔子原名孔丘, 老子原名李耳, 孟子原名孟轲, 因为他们品行好、学问高, 深受人们的尊重, 所以称他们为孔子、老子和孟子。由此让学生体会到, 人们称晏婴为晏子, 也是因为人们尊重他。最后以“那么晏子为什么也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呢?”这个问题顺利地引出课题, 导入新课。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教师在激情介绍时代背景后, 师生合作介绍了课文主人公晏子, 既初步了解了主人公, 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然后通过“原名叫晏婴, 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这个问题顺利导入新课, 又为理解课文作了情感上的铺垫。这样一来, 背景资料的介绍既全面又简洁更有效。试想如果教师对相关背景资料不加选择地一股脑儿出示, 那么势必会因为资料繁杂加上学生读不懂而无法顺利导人新课, 同时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二、利用背景资料, 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如果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全身心地投入, 并且乐此不疲。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如能运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讲故事等方式引入背景资料, 则能营造乐学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牧童》这首诗, 笔者首先问学生:同学们, 昨天晚上, 老师在看电视连续剧《八仙过海》, 你们看了吗?有的学生说看了, 有的说没看, 有的说看过写“八仙”的书;接着我问学生“八仙”是哪八个人, 学生跃跃欲试, 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了“八仙”的姓名;然后我作了这样的介绍:刚才大家说吕洞宾是“八仙”之一, 当然这是传说。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 他原名叫做“吕岩”, 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 做过县令。后来唐代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 时局动荡, 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 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就是吕岩写的。 (教师板书诗题, 学生读题, 理解诗题。)

上述教学片断中, 教师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八仙过海”故事引入, 介绍了诗人吕岩的资料, 不但顺利导入了新课, 浓厚了课堂的文化氛围, 而且激发了学习新诗的兴趣, 还为学生体会诗人向往宁静、快乐生活的情感作了铺垫, 可谓一举数得。

三、利用背景资料, 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难免会碰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师也往往会引导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这些难点。其实, 此时介绍一些背景资料也不失为促进学生理解、突破教学难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笔者教学杏林子的《生命生命》第3自然段中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 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 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这两个含义颇深的句子, 在引导学生理解面对生命可以有两种态度后, 出示了以下一段背景资料,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做到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杏林子, 12岁时患了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生五分之四的时间都坐在轮椅上, 但她凭着坚强的毅力与病魔斗争, 同命运抗争, 不停地写文章, 被称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她一生乐观开朗、富有爱心、热心于慈善事业。学生读了资料后畅谈感受, 有的学生说作者的身体虽然残疾, 但意志坚强;有的学生说作者富有爱心, 为别人作出了巨大贡献;有的学生说作者对自己非常负责, 体现了生命的价值……最后我这样总结深化:是的, 像杏林子这样不向困难低头, 不向命运屈服, 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就是在好好地使用生命, 就是对自己负责;反之就是白白地糟蹋生命。那么你还知道哪些人也在好好地使用生命?你今后怎样好好地使用生命?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 学生了解杏林子面对生命选择了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后, 心里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杏林子是怎样做到对自己生命负责的?学生有疑惑时, 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 适时引进杏林子身患重病顽强与命运抗争的背景资料,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交流感受, 体会到了杏林子对待生命的态度。

四、利用背景资料, 深化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 许多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有的情景交融, 有的震撼人心, 有的催人泪下……读着这些课文, 学生定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语文课堂上, 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与文本产生共鸣的同时, 水到渠成地引入相关背景资料,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情感, 使课堂教学掀起一个又一个的情感高潮, 使课堂灵性涌动, 情真真、意切切。如笔者指导学生学习《一夜的工作》最后两个自然段, 先让学生自由朗读, 谈感受, 学生在畅谈之中根据“……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这些句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只看见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怎么说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的?面对学生的可贵质疑, 我大加表扬, 并让学生继续思考、互相讨论, 接着出示了“周总理的一天 (1974年3月26日至27日) ”这样的一份背景材料, 在学生认真阅读后, 我告诉他们, 这是从周总理工作表中随意抽出的一天, 当时他已身患重病, 可从26日的下午三时起床后到27日的下午两时休息前, 参加会议、陪同外国贵宾等工作安排得满满的, 其实周总理每天都是这样辛勤工作的。听了这些, 学生深受感动, 最后两段课文读得声情并茂。

一字一句总关情, 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浓郁的情感。在教学中,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利用背景资料,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去体验作者的那份激动、崇敬。此时, 学生再读最后两段, 脑海中就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出总理日夜操劳的情景, 对总理的爱戴、崇敬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五、利用背景资料, 推进语言训练

语文教学的宗旨不是让学生了解教材中选文的内容, 而是抓住契机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训练, 帮助学生理解言语内容、掌握言语形式。语文课堂中, 适时地引入背景资料并与文本内容有机整合, 能有效地推进语言训练, 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如笔者教学《再见了, 亲人》, 在引导学生理解了“朝鲜人民为了朝鲜的解放事业, 为了志愿军战士, 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所以志愿军战士称朝鲜人民为亲人”之后,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找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作出了哪些牺牲, 说说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 接着出示了以下一段背景资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出了无数战斗英雄, 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 志愿军战士在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二十三天;著名的战斗英雄邱少云被烈火活活烧死;黄继光用自己的胸口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所以, 朝鲜人民也称志愿军战士为亲人。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资料后, 笔者这样激情小结:在血与火的战场上, 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用鲜血凝成了深情厚谊, 他们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那么你能不能仿照课文1、2、3自然段中其中一段的写法来写一写朝鲜人民告别志愿军战士时说的话?因为学生已经理解了课文1、2、3自然段的写法 (即开头亲切称呼亲人、劝慰, 中间回忆感人事情, 结尾赞颂双方的深情厚意) , 更因为已经交流、出示了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作出牺牲的背景资料, 所以写起来既有语言形式的凭借, 更有话可写, 非常顺手。

六、利用背景资料, 引入课外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 有时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 引入相关背景资料, 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还能借此拓展阅读, 真正实现依托文本落实课外阅读的教学理念。如笔者教学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在学完全诗后, 出示诗人的图片及以下背景资料:

范成大, 南宋诗人。他为官勤廉, 关心国事, 同情人民疾苦, 他写了许多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晚年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 共有60首, 描写了农村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课本中的《四时田园杂兴》是其中一首。

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后, 笔者出示了范成大的另一首同题诗:“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学懂古诗, 与文中古诗比较, 说说两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之后, 我还让学生课外读读其他《四时田园杂兴》诗。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文本恰当地引入背景资料, 从而自然地引入课外阅读。如学了《小英雄雨来》, 向学生介绍管桦写作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的背景并推荐阅读;学了《祖父的园子》, 教师简单介绍了萧红的《呼兰河传》的写作背景后, 学生肯定想一睹为快……这样做既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增加课外阅读量, 更能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提高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同时让他们在浓浓的书香中也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篇4:试论高中生物资料分析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资料分析;教学开展

一、引言

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资料分析”,从教材的设置方面看,“资料分析”大多围绕重点知识,可以是科学实验数据、生物科学史,也可以是图文并茂的说明,其作用是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对“资料分析”栏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得到转变,使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何对高中生物教材中大量的“资料分析”内容进行有效运用,就成为了摆在广大生物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资料分析”的有效运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新教材编写组对于“资料分析”的呈现方式相对较多,即在编写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学习情境的初步设置。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资料分析”这一有力工具,在对其内涵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并结合具体内容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针对性优化,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2.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随着现代科技在生产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社会对于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目的设定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如何有意识地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贯穿到整个生物教学工作中,就成为了摆在高中生物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生物科学素养”,就是指人们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以及生产实践时需要作出个人决策时所需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技术、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本质的深入理解。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思路是依据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为学生展现可供分析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便通过学生间的分析和讨论,自行完成对相关生物知识的总结与概括。

3.拓展学生的生物知识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对“资料分析”进行合理的运用,就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自身新旧知识的整合,最终构建属于自己的,更加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例如资料分析“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中的很多内容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如人体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受到艾滋病病毒的破坏、人的生殖过程等,教材内容知识在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仅需对资料分析的内容进行阅读和讨论,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初中、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更为深入和全面地理解生命活动与细胞间的紧密联系。

4.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新课程标准对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进行了积极的倡导,同时提出学生的学习应以探究性方式为主的具体要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会得到更为有效的凸显,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会从以往的“填鸭式”转为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交流和讨论,真正做到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获取者方向的转变。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很多“资料分析”都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主题。例如在讲授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内容时,就可以基于资料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影响”要求学生开展以这一内容为主题的课堂辩论,学生负责论题的选择与资料的搜集,教师负责对辩论进行引导,同时对正反两方的观点进行点评。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加深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了解,最终锻炼和提升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5.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重要体现,也是广大教师孜孜以求的永恒目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对“资料分析”的设置目的和意义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思考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运用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例如:资料分析“基因与DNA关系实例”中共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个资料,通过分析可知,资料1、3涉及基因的化学本质,资料2、4涉及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此,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组,为学生提供递进的探究问题,以使学生能够由易到难地对相关内容进行探究,使学生的探究兴趣不会因难度过高而遭到打击。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活动得到有效开展,学生对于“基因与DNA关系”的理解得到进一步的加深,最终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三、结语

结合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设置可以看出,“资料分析”的作用是让学生以问题为载体,完成对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所以,教师如果能够对该栏目进行有效利用,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习题,就可以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课堂教学得到更为有效的组织与开展。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问题与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选择,以便构建更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活泼、生动的高中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温继锋.试论“资料分析”在培养科学素养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3(6):144-145.

篇5: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七章 问答题

1试分析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答案:

(一)课程理论体系系统不完善。首先,课程理论研究尚不成熟,理论的本土化尚需进一步的探索。其次,学校对理论的把握停留于表面。对于校本课程的发展的意义和需要什么教育理念知之不多。对理论的误解所引导开发的校本课程必然影响其品质。最后,课程专家缺乏。我国长期以来重视教学忽视课程,造成对课程专家培养的忽视。

(二)教师缺乏课程理论知识,课程开发能力薄弱。校本课程开发真正落实到使出的关键在于老师。由于缺乏老师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往往导致校本课程开发产生偏差,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教师课程专业知识缺乏和课程开发的能力的薄弱以及课程专业自主权的薄弱是实施这个的最大阻力和障碍。

(三)学校管理层课程改革意识薄弱。我国小学普遍存在班级过大的问题,学校的大班制教学也无法保证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其优势会受到影响。

(四)缺乏家长与社会的支持。家长都十分关注学生的学校生活,但几乎不关注学校的课程设置,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需要校内资源,更加需要校外资源。

(五)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学校处于“边缘区”。我国的教育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差异悬殊,农村学校处于弱势地位。2.试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策略? 答案:1.明确理念(校本课程开发首先需要有明确的理念,有助于确定开发的方向,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学校特色)2.需求分析(分析的对象是学生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3.资源评估(对信息资源、能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行评估,还要对社区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评估,以期在学校和社区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环境)4.优势评价(包括管理优势 教师优势和学生优势)5.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

3,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哪些条件保障?

答案:1.提供校级支持2.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应该要尽快转换角色意识和教学观念)3.加强教师培训(课程开发要求老师具有课程问题意识、课程改革意识、课程开发意识和课程建设的基础知识)4.保障课程开发资源(保证课程开发资源也就成了落实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5.建设课程指导和咨询机构(以提供开发的理论,资源和创意等方面的服务)

第八章 简答题

1.小学课程与教学管理目标是什么?

答案:1.帮助师生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观念2.促进课程改革和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3.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题:简述我国新课程三级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答案:它的基本框架是国家制定课程与教学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与教学标准,宏观指导课程与教学实施,为了实现目标,本次课程与教学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与教学在整个课程与教学计划中所占得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在课程与教学内容和课时的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3题: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答案:1.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2.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3.开展教学质量检查4.进行教学质量分析5.实行教学质量控制。

第九章

简答题1题:简述教学提问艺术的基本原则?

答案;1.提问应该有目的性2.应有针对性3.应有思考性4.应有序列性5.提问要有预测性6.时机性7.要面向全班,同时鼓励学生提问。

2题:简述教学板书艺术的基本原则?

答案:1.板书要合理布局,书写规范2.板书要深入浅出3.板书要简明概括,美观醒目

3题:简述结课艺术的基本原则?

答案:1.由博返约,画龙点睛2.承前启后、形成链锁3.首尾呼应、脉络贯通4.严控时间、按时下课.第十章

简答题1.:简述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原则?

答案:1.发展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4.过程性原则

2题:简述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方法?

答案:1.量化评价法(指评价主题对评价对象简化为数量,对其进行数量的分析的比较,并据此进行价值判断)2.质性评价法(指评价主体对评价对性进行自然状态下的调查,全面充分的解释评价对象的各种本质特点,描述教育结果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程度,以彰显其中的意义。)

问答题1.课程与教学评价有哪些功能?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科学地发挥评价的功能?

答案:1.导向功能(标准的确定总带有一定的倾向性)2.诊断功能(指通过课程与教学评价对课程与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揭示其本质属性和根本原因,对课程与教学活动提出整改和补充的建议)3.激励功能(指通过课程与教学评价让被评价者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在正确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情况下,从正反两方面受到鼓励和鞭策,以增强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调节功能(在分析、判断与评估的过程中,评价主体也会发现一些问题,并据此对课程与教学的相关因素进行调节)5.筛选功能(主要供管理部门鉴定和选拔人才之用)

2题: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环节有哪些?如何组织与教学评价的实施?

答案:一准备环节(1.思想准备2.方案和文件的位置)二操作环节(1自评环节2.他评环节)三结果处理环节(1.分析判断2.综合评价3.信息反馈4.评价总结)

篇6:化学教学论资料

第一章 导论

1.美国化学家布里斯罗(Breslow R)所概括的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2.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学科。3.为什么要教/学--------教育教学目的:

一 让学生获取先进的化学教育理论和观念;二 让学生具备化学教学的实践能力;三 能从事化学教学科学研究.4.化学教学论是化学类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缩短师范学生向中学化学教师的过渡时间。

随堂讨论

 学生甲:曾经教过我的一位中学化学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化学课教得特别好,可见,不学化学教学论课程,一样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 学生乙:有一位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大学阶段化学教学论学得非常好,从近几年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来看,他并未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学生丙:只要学好了化学教学论,将来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请就上述3种观点和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结:

1.学习和掌握化学教学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只是为将来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奠定一个基础。所以,忽视或放弃化学教学论的学习当然不对,但也不要认为学好了化学教学论,将来就一定能胜任中学化学教学的工作。

2.化学教学论的学习,能使师范生在“准备阶段”接受最基本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教育,大大缩短了“求生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任职时间。

3.师范生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学好化学教学论和教育课程并保证教育实习等教育专业训练,涵养教育兴趣和技能,培养教学能力,从而保证毕业时成为一个合格的化学教师。4.毕业后通过增强自身解决和处理学生行为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策略,调整、更新、充实和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就会进而成为“学会反思,学会合作”的专家型教师。

5.化学教学论的学习要求:

 1.提高认识 转换角色、2.讲究方法 提高能力(3个学会)学会比较 学会总结

学会交流、3.善于积累 勇于实践 学习目标:(六会)会备课 会写教案 会做课件 会上课 会 说 课 会 评 课 学习方法: 互动式听课 查阅文献资料 写小论文 参加说课、试讲、观摩教学 微格教学训练 模拟训练  化学教学论学科特点:

1.“思想性”是指化学教学论的最终目标也是培养人、教育人。我们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去培养、教育人,这是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2.“师范性”是指化学教学论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门专业课,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的培养和教育。

3.“实践性”是指化学教学论的教与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要给师范学生必需的、基础的实践训练。

明确化学教学论的“三性”,就是让大家学习化学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与“三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努力做到:以思想性为先导,以师范性为核心,以实践性

为根基。

6.共勉: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本章思考题:

1.你是怎样理解化学教学论的含义和课程设课的目的?

2.通过对化学教育和化学教学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学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对将来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有什么新的认识和建议。

第二章 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

1.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2.瑞典学者 英格马·费格林提出科学素养要素 4 范畴:

1.科学进取心;2.科学世界观;3.正确观察科学的能力;4.科学思维习惯。3.中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必修/选修模式: 必修模块:化学

1、化学2;

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实验、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

4.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依据之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依据之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依据之三:化学学科的特征

5.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

1、突出科学探究目标

2、立足基础知识目标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层次: 化学课程总目标(总教学目的)——化学课程展开目标(具体教学目的)——化学课程内容目标(教学内容或要求)

其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6.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现实性、基础性、综合性、发展性、实践性。

7.义务教育化学课程 标准的结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8.“档案袋”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地汇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学业成就。思 考 题:

1、何为科学素养?结合我国实际,查阅相关文献,试讨论为什么要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2、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试结合国内外化学课程改革的实例,就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有何影响?试结合实例展开分析

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建构的内容体系有何特点?内容标准是如何具体阐述的?

5、化学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结合具体实例加以分析?

6、高中化学新课程有哪些特点?各个课程模块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作业:

1、什么是科学素养?具备科学素养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2、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

3、确立化学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是什么?

第三章化学教材设计与内容构建

1.化学课程的理念(P68-71)

第一类教材——学科中心课程取向的代表性教材;如:美国的CBA化学(以化学键为中心的研究会)第二类教材 ——社会中心课程取向的代表性教材;如美国的《社会中的化学》、英国的索尔特化学

第三类教材 ——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强调实验在理解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作用;如美国的《化学:与变化的世界相联系》 我国新推出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

1、化学2立足学生初中的化学基础,将核心的化学概念和重要的化学反应规律建立在两个“平台”之上:(P71)

2.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 D P 1918年-)于1960年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理论,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思 考 题

1、三种不同课程理念所对应的代表教材分别有那些?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

2、结合国内外某种化学教材,具体说明教材栏目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3、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典型案例,思考“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的编写理念。

5、以现行化学教材的某一单元为例,分析“先行组织者”及其作用。

第四章 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是在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一种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和体系。

2.化学教学策略: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

是根据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组织各种基本活动方法,调节、控制主体的内部注意、感知、思维和操作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内部定向指导、监控和调节的准绳。3.狭义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与学的目的任务,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所采取的一定途径和手段组成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4.化学课时教案的一般格式

①教学目标(三维目标);②课型;③教学重点、难点;④教学方法;⑤教学用品;⑥教学过程;⑦板书设计;⑧课后小结。

5.说课起源:1987年6月底,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要从本区的教师中选出几位参加市教坛新秀的评选。

6.说课:指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限定时间内,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设计内容用准确的语言说出来,让同行、领导或专家评析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说课的对象:同行、领导或专家

二、说课的类型:(1)课前说课;(2)课后说课;(3)评比型说课;(4)主题型说课;(5)示范型说课。

三.说课的特点

(1)简便易操作(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智慧互补(4)可重复修改和补正

四.说课的内容:(1)说教材(2)说教法(3)说学法(4)说教学程序(重点)(5)说板

书设计

说教学程序应关注的几个环节 :1.教具学具准备 2.教学设计思路 3.教学流程 4.板书设计(通常可以省略)5.教学反思

第 5 章 化学教学技能 1.教学情境(P135)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教学情境中也可能含有社会性的人际交往。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

2.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具备五个特性:1.生活性;2.形象性;3.学科性;4.问题性;5.情感性。

3.教学情境的意义和功能(P136)4.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要求(1)遵守语言、逻辑规律。(2)适应教育教学要求。

(3)符合化学学科特点。

5.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名称;授课提纲;教学要点和重点;补充材料和其他内容等等。

化学教学语言应该能够有效地承载化学教学信息,适应化学思维的需要。思 考 题:

1、什么是教学情境?常见的化学教学情境设计途径有那些?

2、化学教师应该首先掌握那些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

5、试讨论你对探究式学习的认识。

第 6 章 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研究

1.化学实验的构成: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

2.化学实验的过程:化学实验的准备阶段;化学实验的实施阶段;实验结果的处理阶段。3.化学实验设计是指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依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等在头脑中所进行的一种规划。4.化学实验设计原则:(P175-176)科学性原则;绿色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简约性原则。

5.化学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及结果处理——实验讨论及交流。

6.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⑴以实验为基础; ⑵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⑶强调教学的探究性; ⑷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在实验探究过程的统一

7.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P191-194)案例14、15 思 考 题

1、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主要有哪些功能?结合化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

第 7 章 化学探究式教学

1.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中学各门理科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探究式学习活动的特点:(P222~225)1.具有驱动性;2.具有诱发性;3.具有易参与性: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参与形式多样化;4.具有可生成性;5.具有多重教育功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 8 章 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

1.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特点:1.化学理论性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2.化学理论性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着丰富的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和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

2.理论性知识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明显的概括性。3.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第九章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结合

1.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涉及的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管理教学(CMI)、信息网络化与网络课堂

2.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原则:1.有关学习理论与具体实际结合原则;2.最优化原则;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原则

3.电子教案是将传统教案中的内容转换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后存储于记录介质中的一种形态,其最终形式是计算机能读取的文件。

特点:扩展了教案的作用范围、具有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效果、有利于教案的修订、便于携带交流等。

第十章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1.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的批判性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2.教师进行反思的意义:反思有利于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反思有助于教师的自知和自我理解;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

3.教学反思的过程

(1)确定所要关注的内容(2)观察与分析(3)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4)实际验证 5.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

写教学日志;观摩与交流;专题研究;再现反省;行动研究;

反思的内容: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6.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的,行动研究的涵义:指教师对具体教学情景所作的一种反思性研究,它旨在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改进实践得以进行的情境,促进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解以及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

其实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行动和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合理、科学和有效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水平和质量。

7.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行动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行动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行动研究有助于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 8.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

传统的研究往往是直线式的:(开始)做出假设——进行实际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结束)。

其基本特点是整个研究过程为直线求证,以设想为开端,以最终得出结论为终端。

行动研究则不同,行动研究的起点是实际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而不是理论的产出。

9.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的环节:反思实践,发现问题; 分析解剖,确立课题; 设计方案,实践研究 总结研究,发展理论; 10.开展行动研究对教师的要求

更新教育理念; 培养问题意识; 发展反思能力;

思考题:

1.教师为什么要进行反思?应该反思什么?怎样反思? 2.行动研究有什么意义?教师如何进行行动研究? 3.化学教师应该具有哪些素质?这些素质与教学效果有什么关系?

上一篇:股票发行承销合同下一篇:论文1:县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