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教学反思

2024-04-26

方位教学反思(共12篇)

篇1:方位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位置与方向”,新授课大概需要五课时。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结合上述教学目标,反思如下:

1、个人觉得本单元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辨别八个方位,至少应让学生掌握校园内部、学校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关系。为了攻克难点,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在课上,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叙述,如:学校在我家的……,我家在学校的……;礼堂在学校的……、教师办公室在学校的……

2、在描述行走路线的教学中,一开始,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吃力。不能很快辨别出方向,并加以描述,为了实现顺利过渡,我让学生在路线题的八个方向上先标出方向,再用语言描述,这样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了很多,比较容易接受和过渡。

3、教学中的不足:对课本8页做一做重视不够。这题目提到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方位知识?举例中有“风向的辨认”“燕子每年都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这两个知识点一带而过,没有讲解,学生没注意,也不理解。所以在单元测试中,失分很多。

另外,怎么样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向,我没有准备实物教具,比如“指南针”,结果后来发现学生糊里糊涂,后来又用了一节课去补习,这样教学失去了实效性。

以上,就是我对第一单元教学的反思,总体来说,就是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对教材教参的钻研,实物教具的准备等等方向。

篇2:方位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同桌讨论的方式,总结其他的三个方向。再充分挖掘运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做进一步探究。

在巩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时让学生从学习的教室出发,找一找教室里面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有什么,再让学生找一找自己坐位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同学是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以我们的学校为中心,找一找你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位,教师先在黑板上贴出学校的模拟图,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已学的八个方向上贴出学生的家的位置。

并让学生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家与学校的位置和黑板上贴出的学生家与学校的位置有何异同。目的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

篇3:方位介词教学应注意的两个方面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方位介词时, 记忆比较凌乱, 运用时有些混沌。为此, 笔者有意钻研教材, 整合相关知识, 把这部分的内容梳理了一下。

方位介词即地点方向类介词, 我们常用这类介词来表示人或物体所在的地点、方位或位移。因此, 方位介词可以分成静态位置类介词和动态位移类介词。笔者认为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记忆和掌握这类介词, 教学效果应该会很好。

一、科学组合串联记, 细微区别莫忘记

1.方位介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修饰静态动词, 侧重物体所在的状态。让我们按照介词的词义来组合:

(1) “所在”组合

(1) at指某物或某人所在之处, 后接相对意义的小地点。

(2) in指地点, 在……中, 在……内, 后接相对意义的大地点。

(2) “里外”组合

(1) inside在……之内;在……里面。

(2) outside在……外面;在……外边。

(3) “中间”组合

(1) between (地点、顺序、时间、距离、数量等) 在两者之间;介于……之间。

(2) among (指位置、范围) 在三者或以上的人或物之间;周围是……;在……中间。

(3) 词组in the middle of (空间上、时间上) 在中间;在中央;在中心;在中途。

(4) 词组in/at the centre of (空间上) 在中央;在中心 (点) 。

(4) “旁边”组合

(1) beside (next to or at the side of sb/sth) 在旁边或附近。

(2) by (near sb/sth;at the side of sb/sth;beside sb/sth) 靠近, 在旁边。 (注意by有多种词义)

(3) near在附近, 靠近 (词组near to通常不用于地点、人物、节日等名称前) 。

(4) next to (in or into a position right beside sb/sth) 紧邻;紧挨着。

(5) 词组close to在 (空间、时间上) 接近。

(5) “上面”组合

(1) above在……上面;高于某物。表示不接触表面, 不一定是正上方。

(2) over悬在………上面;向……上方。表示在垂直的正上方, 不接触表面。

(3) on (覆盖、附着) 在……上。指接触物体表面或构成物体表面的一部分。

(6) “下面”组合

(1) below在……下面, 低于某物。与above相对。

(2) under在 (或到、通过) ……下面, 与over相对。

(7) “前面”组合

(1) in front of在 (该物体外部) 的前面。

(2) in/at the front of在 (该物体内部) 的前部/端。

(3) before作介词用时, 指 (位置、顺序) 在……前面;也指 (时间) 在……之前。

(8) “后面”组合

(1) behind在……后/背面, 与in front of相对。

(2) at the back of在……的后部;在……的尽里头, 与in the front of相对。

(3) after作介词用时, 指 (位置、顺序) 在……后面;也指 (时间) 在……之后。

(9) “对面”组合

(1) across在……的另一边;across from在……对面。

(2) opposite在……对面。

(10) “左右”组合

(1) on the left of在……左边。

(2) on the right of在……右边。

2.方位介词表示物体在空间的运动位移, 强调动作的过程, 常常与动态动词连用构成短语动词。让我们按照介词的词义来组合:

(1) “进出”组合

(1) into (表运动、动作之方向) 到……内, 往……里。

(2) out of (表运动、动作之方向) 从……出来。

(3) onto (表运动、动作之方向) 到……上面。

(4) off (表运动、动作之方向) 从……下来;脱离, 离开。

(2) “经过”组合

(1) over越过, 跨过, 强调从一边到另一边或运动发生在物体的上方。

(2) across横穿, 穿越, 表示运动发生在物体的表面。

(3) through穿过, 通过, 表示运动发生在某空间里面。

(4) past从……旁经过, 表示运动发生在某物体的旁边。

(3) “沿绕”组合

(1) up沿着;顺着向上游或较高位置。

(2) down (从高处) 向下, 往下。

(3) along (从物体的一端到另一端) 沿着或靠着……的边。

(4) around/round/about三者基本通用, 指围绕着某一位置或物体。

(4) “朝向”组合

(1) to到…… (目的地) ;去, 向…… (方向) 去, 强调到达目的地, 既可表“方向”, 又可表“到达”。

⑵toward (s) 向;朝;对着, 只强调方向。

二、看清成分理解记, 正确运用巧对比

介词是一种虚词, 在句中不能单独使用, 它须与后面的名词或代词结合构成介词短语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方位介词短语即介宾结构常作句中的表语、定语、状语和宾语补足语等。

为了更加清晰地区别它们的用法, 可用特殊疑问句对应作比较。

1.作表语。

The sign is over the bench.

提问:Where is the sign?

分析:这里介词短语在系表结构中充当表语, 这是静态位置类介词的常见用法。

2.作后置定语。

The sign over the bench says“Wet Paint”.

提问:Which sign says“Wet Paint”?

分析:这里介词短语在句中置于主语之后, 充当定语, 用于修饰、限制作主语的名词。

3.作状语。 (关注这里有些细微的区别。)

(1) The young couple are sitting on the bench.

提问:Where are the young couple sitting?

分析:这里介词短语在句中通常与表示静态的动词连用, 多置于句末, 指地点、位置, 充当地点状语。

(2) They drive towards the seaside.

提问:Where did they drive?相当于Which way did they drive?

分析:这里介词短语在句中通常与表示动态的动词连用, 可只指路途方向而不指明地点, 充当状语。

(3) She walked to the bus stop.

提问:Where did she walk?相当于What place did she walk to?

分析:这里介词短语在句中通常与表示动态的动词连用, 说明了方向所指明的位置即目的地, 充当状语。

4.作宾语补足语。

⑴He woke up and found himself on the grass.

提问:Where did he wake up and find himself?

分析:这里介词短语在句中补充说明宾语himself的情况, 即所在的位置, 充当宾语补足语。

⑵The man with his hands in his pockets is the manager of the company.

分析:这里介词短语in his pockets在句中with结构里充当宾语补足语。

篇4:多角度、全方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往往是机械的模仿,为了做题而做题;他们只满足于做出答案,对解题过程、解题方法等从来不加以反思,更谈不上对知识进行引申和拓展.对数学的理解必须靠学生自己领悟,而领悟又要靠对自身的思维过程进行不断反思才能达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数学活动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及解题策略,等等,通过解一道题找到解多道题的方法,进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下面结合具体的数学活动来探讨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一、反思解题思路,剖析思维过程

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问题理解比较片面,思考不够全面,导致解题准确率不高.若能对解题思路进行及时反思,则能及时更正错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例: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4,求第三边的长.

在直角三角形中,很多学生一看到边长为3和4,便立即想到“勾三股四弦五”,于是便得出第三边长为5的结论.这一思维过程能够说明学生对这组勾股数非常熟悉.

此时可引导学生反思:题目中有没有说明哪条边是斜边?哪条边是直角边?学生通过反思很容易发现,题中给出的条件分两种情况:第三边可能是斜边,也可能是直角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是5或根号7.

让学生进一步反思:当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求第三边长时,应注意什么?

通过反思,学生不仅能够及时更正错误,完善思路,而且可以防止类错误再次发生.

再如:在半径为2的⊙O中,弦AB的长为2,则弦AB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 .

很多学生求出30°就认为此题完成了. 这时可引导学生反思:①弦AB所对的弧有几条?②圆周角的顶点可以在哪条弧上?③顶点分别在两条弧上的两个圆周角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反思,学生很容易就会判断解答是否完整,进而完善答案.同时学生也从中得出了“求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这类题目的一般规律. 通过对解题思路的不断反思,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出现错误的次数,提高解题的准确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性.

二、反思解题方法,拓宽解题思路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纵横交错的,同一个问题,如果分析的角度不同,往往解题方法也不同.我们不能让学生只满足于一种解法,要引导学生养成解题后反思解题方法的习惯,想一想此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哪种方法更简便等.因此,教师要在学生掌握了基本解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反思,探求一题多解,拓宽思路,总结解题规律和技巧.让学生通过反思,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问题,从而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的思维朝着多样性、灵活性的方向发展.

例:在“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探求四边形内角和时,可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那么你能否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从而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呢?学生很容易想到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如图(1),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就可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这时可继续引导学生:如图(2),如果在四边形ABCD的内部任取一点P,连结PA、PB、PC、PD能得到几个三角形?能求出四边形ABCD的内角和吗?

学生完成后,再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求解方法?

学生受图(1)、图(2)解法的启发,不难得出图(3)、图(4)、图(5)等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此时再让学生反思:为什么要对四边形添加这样的辅助线,其目的是什么?这些解法中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学生通过反思,就会体验到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到化归思想方法的内涵,从而对四边形内角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反思错误的原因,培养认真的习惯

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思考方法各不相同,可能会出现各种失误,这都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应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来加以开发利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及时进行反思,分析错误的原因,提出改正的方法,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错误在反思中消失.

例:解方程2x+1/3=x+2/4-1.

错解:去分母,得4(2x-1)=3(x+2)-1.

去括号,得8x-1=3x+2-1.

移项,得8x-3x=2-1-1.

合并同类项,得5x=0.

系数化为1,得x=0.

这类错误是学生在解方程时经常出现的:①去分母时,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12时,不含分母的项-1没有乘以12. 错误的原因是粗心.②左边去括号时,-1没有乘4,右边去括号时,2没有乘3. 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掌握乘法分配律.③-1移项时没改变符号. 错误的原因是移项法则掌握得不好.学生解完题后,教师不要指出错在哪里,而要让学生自己反思解题过程,发现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改正.当学生找错、改错有困难时,教师再适当加以点拨、引导.

通过反思,不仅能让学生发现自己解法的错误,及时查漏补缺,而且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要领,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品质,培养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反思问题的变式,训练思维灵活性

在数学的习题训练中,变式训练是一种常见的很有效的方法.利用变式可以把一个看似孤立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向外扩散,形成一个有规律可循的系列,有助于数学知识的灵活迁移,产生做一题,懂一类,会一片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对典型习题进行变式,充分挖掘习题的深度和广度,并结合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变式训练,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反思.

例: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对此题并不陌生,经过思考,不难证出结论.但证出结论后,学生往往不会再去反思结果,更没有从特殊迁移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所以,当学生在完成证明后,教师可引导他们进行反思:若把已知的四边形改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时,所得的四边形又是什么四边形呢?

在学生得出结论后,再进一步引导他们反思:若已知的四边形分别满足条件:①对角线相等;②对角线垂直;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时,结果又会怎样呢?

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层层变式进行反思,不但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联系在一起,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了线,使学生对特殊四边形的判定、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刻、透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反思各种变式的本质特征,揭示了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规律,使学生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在反思的过程中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篇5:《方位角》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42页)

广西横县南乡镇第三初级中学

梁少彩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理解方位角的意义,掌握方位角的判别与应用。

2、通过现实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体会方位角的意义。

3、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方位角的判别与应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量角器、三角尺、或直尺。提出问题

同学们,在我校面前美丽的郁江河面上,派出所巡逻艇发现离它500米处停有一艘可疑违规船只,立即赶往检查。现请你确定巡逻艇的航线,并画出示意图。

可疑违规船只

派出所巡逻艇

先分组讨论,再由各组代表上台在黑板上展示并描述本组讨论的路线图。探究新知

1、在航行、测绘等工作及科索沃中,我们经常肢碰到上述类似问题,即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方位。

2、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描述方法,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3、不断描述可疑违规船的位置,让学生描述巡逻艇的航线,探求解决问题的规律。

4、方位的表示通常用“北偏东多少度”“北偏西多少度”或“南偏东多少度”“南偏西多少度”来表示。“北偏东45度”“北偏西45度”或“南偏东45度”“南偏西45度”分别称为“东北方向”“西北方向”“东南方向”“西南方向”。

5、说明:用量角器画射线时要注意两点:(1)先从正北或正南方向作角的始边;(2)分清东南西北,理解偏东、偏西的意义。应用新知

同学们,我把上面的引入问题改为:在我校面前美丽的郁江河面上,派出所巡逻艇发现它的北偏东60°方向相距500米处停有一艘可疑违规船只,试在图中确定这艘可疑违规船只的位置。(每100米用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巩固新知

课本142页例2,由学生独立完成。总结归纳

导学生讨论本节课所学知识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布置作业

课本144页第9、12题。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熟悉的校园图片为背景创设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学生非常感兴趣,较容易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求知识的思考之中。

2、教学中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位角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以及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抽象等能力。

篇6:方位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辨别物体的空间位置,并能正确数出7以内的数量。

2、培养幼儿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设计意图】

空间方面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让幼儿通过游戏去自由探索空间方位的神秘,我就结合中班整合设计了以下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1、2)、范画(1、2)、7以内数量的图片,录音机、录音带《火车开来了》、课前教会幼儿唱《小猫歌》和会玩躲小猫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听音乐入室:《火车开来了》引起幼儿的兴趣。

2、——“小朋友,看这里有很多椅子,我们找个位置坐下来。”

3、游戏:躲小猫“等一下老师和你们玩“躲小猫”的游戏,老师来做猫妈妈去抓小猫,你们做小猫去躲。猫妈妈找不到你们的话,等一下你们要告诉猫妈妈“你刚刚躲在哪里的什么地方?”

二、辨别空间方位:

1、提问:“有哪只小猫告诉我,你刚刚躲在哪里的什么地方?”

2、出示范画(1):

(1)“谁来告诉我,你在图片上看到什么,?有多少?”

(2)出示蝴蝶和蜗牛图片:“谁也来了,它在哪里呢?有多少?”

3、出示范画(2):“它是谁啊?”

今天喜洋洋也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

三、游戏:拼一拼1、我这里有一些数字宝宝,等一下我会把数字宝宝放在喜洋洋头不同的方位,让你们根据所给的来拼。如:教师在喜洋洋头的上面放数字宝宝2,我就在操作材料中找出与数2相同数量的拼在喜洋洋头的上面。

2、幼儿拼一拼:

3、请个别幼儿来说说成品,教师小结。

四、写一写

1、出示范例:“今天老师出了一些题来考考小朋友,看看你们今天学的空间方位懂了多少。”

2、教师示范。

3、幼儿做题:

五、活动结束:火车开来了小朋友今天我们都学到了很多本领,我们一起去当小老师教一教弟弟妹妹吧。

【教学反思】

孩子们对活动很感兴趣,他们还很投入到活动中。他们都能积极举手发言,还能用完整的话来回答。不过幼儿对辨别空间方位上还不大了解还得继续培养和巩固。活动开展的时间有点长。以后我会吸取更多的教学方法争取上的更好。

篇7:方位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借助物体来辨别前后、两边等方位。

2、在游戏中学习完整讲述句子,学习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毛绒小动物或头饰

活动重点:

感知前后、两边等方位。

活动难点:

能完整的讲述句子。

活动过程:

1、初步辨认以自身为中心的方位:

—“你的鼻子(耳朵、屁股)在哪里?”(在前面、在后面、在旁边)

2、游戏—找方向:

—“你们做兔宝宝,我来做兔妈妈。我捏捏鼻子你们就到我的前面来;我拍拍屁股你们就到我的后面来;我拉拉耳朵你们就到我身体的两旁来。好,我们现在来试试吧。”

教师边拍屁股边说:

—“快到我的后面来。”

依次:边捏鼻子边说:快到我的前面来。

边拉耳朵边说:快到我的旁边来。

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行动。

教师转身,改变方向,只拉耳朵不说话。

—“为什么还是拉耳朵,你们要变方向?”

师生共同小结:改变了方向,旁边也跟着变了。

3、游戏—捉迷藏:

—“动物们在森林里玩捉迷藏游戏,让我们赶快把它们找出来!”

请幼儿找出并说出小动物躲藏的准确位置。

分组游戏:请一半幼儿抱着动物们躲藏,另一半幼儿寻找并说出躲藏地。轮换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准备查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去创设肢体操导入,这可以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这点在上课的课程中效果还是很好的。

2、经过这次的上课,幼儿对方位知识的感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后面的序数教学帮助很大。

3、从备课到上完课,对走自己的启发还是很大的,认识到了幼儿教学的游戏性很重要,把游戏带到课堂中,在游戏中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幼儿园孩子来说是比较适合的。

4、总体来说,这节课的目标基本达到了,但是在课堂时间的掌握上海不是很好,在导入的时间花的时间长了点,如果再上多一次这节课,我会从新设计好点精简点。

篇8:浅议多方位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方案中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改革,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 , 世界各国教育专家都在努力。“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 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学生学习的选择性, 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究, 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研究, 而是要对所记录的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反思, 然后获得提高。我从以下三方面作了探究:

一、备课阶段的探究———编制“自主学习卡”

1.讲读课文教授前一两天便让学生提前预习, 预习的内容包括:本课的生字词、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好词好句鉴赏, 还有“我的思考”“我的疑问”等。每课时都有相同内容和要求的“自主学习卡”, 要求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 以备课堂上同学互查或合作探究。

2.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提前一星期根据作文题收集素材, 包括:例文、相关诗句、俗语、好词好段等。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提前了解相关知识, 如: (1) 口语交际, 要求学生收集成功的或有趣的口语交际案例; (2) 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 要求学生提前完成“自主学习卡”, 内容包括:近期热点问题 (可从电视、报纸、政治历史老师或父母处了解) 、所选研讨话题 (话题必须有价值, 而且确实为人们所关注) 、自己的观点或态度 (可到阅览室、图书馆或网上查阅, 了解别人对这些热点问题的观点、态度, 然后筛选、整理, 从而确定自己的主张和观点, 写成发言提纲) 及理由等。

采用“自主学习卡”的方式, 首先可以使学生的课前预习更有方向性和可操作性, 从而提高预习效率, 为课堂的有效教学打好基础。其次, “自主学习卡”的科学编制和合理使用, 需要教师在深入文本、掌握学情的情况下, 精选问题, 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了解整个教学步骤和环节, 师生能处于一个平等的环境中交流。最后, 教师必须在课前对学生自主学习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批改, 这既可对学生的预习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又可及时了解学情, 便于课堂中的重难点突破, 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教学的探究———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 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1.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展示课件, 学生可以从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音中产生兴趣, 更好地理解文本, 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讲高尔基的《海燕》和竺可桢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等课文时, 教师制作相应课件, 通过文字、图画、音乐、影视等手段将文中的情景用投影展示给学生, “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以及《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过戈壁时的炎热景象、沙漠里的奇观“海市蜃楼”和“鸣沙”等现象, 激起学生的强烈兴趣, 用丰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强化感知, 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加深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 这对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作用。

2.运用“实物”, 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运用“实物”, 演示情境, 正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快捷方法。我在教授《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前, 除了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卡”, 还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插图以及文中对赵州桥的说明, 自己动手制作赵州桥的模型。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讲解自己模型的特点、在制作时有哪些考虑等, 然后让学生读课文, 这样就很容易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如: (1)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 桥洞像一张弓; (2)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3)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以及“初月出云, 长虹饮涧”的美学价值。这样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突破了难点, 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课堂评价的探究———尊重、机会、形式、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等几方面进行评价, 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我作了如下探究:

1.尊重评价权利, 让学生敢评。学生可评价同学的学习, 还可评价教师的教学, 甚至评价教材, 发表对教材的不同看法, 让学生敢于挑战权威, 增强学习的自主、创新意识。

2.提供评价机会, 让学生爱评。尽可能地让多位同学评价, 还要允许一位同学作多次评价, 直至他满意为止,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拓展评价形式, 让学生乐评。可自评, 也可同桌、小组、全班互评等, 促进人人主动参与, 提高学习效率。

4.启发指导评价方法, 让学生会评。首先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评价要规范, 让学生有参考的蓝本其次点拨评价方法, 如:注意语速、语意的连贯性和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 提倡多角度评价等。

鼓励学生进行评价, 能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学习, 使学生的兴趣、知识、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 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探究中, 我在学习、借鉴、反思和改进中逐渐摸索出一些策略, 提升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并把它概括为可操作的语文教学模式, 找到适合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真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会学习, 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9:高中政治多方位教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 多方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30

的确,高中政治一些本质上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高中政治的理论性强必然会具有一定的乏味性,而它的逻辑性又增加了学习的难度系数。至于时事方面的学习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增加学生们的见识,但同时社会舆论也会影响学生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总之,高中政治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们要做好准备,要针对课程与学生开展适当的教学。就个人观点,我觉得多方位教学能够更好地诠释教材内容,也能锻炼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关于高中政治的多方位教学。

一、独立

无论是针对学生们的学习,还是教师们的教学,在高中政治的探索中都需要独立。学习就注定处在一个不断进步的阶段,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递知识,更是希望通过教学和督促,培养学生们独立学习新内容,掌握新技能的能力。而高中政治的学习则是培养学生们独立学习能力的适当选择。高中政治大量的理论知识能够锻炼学生们分析能力,而要记忆这些知识则需要学生们学会分类、综合,至于时事观点的分析与阐述则能更好地锻炼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政治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方面应多鼓励学生们独立学习,同时也给学生们创造独立学习的机会。由于高中学习时间的紧迫,教师们可以提倡独立预习,为了避免学生们得过且过的心理,可以要求在课堂通过询问或者试题直接检阅学生们的预习效果。当然,在时事分析方面,需要教师们在课堂上进行监督。如今,网络、媒体上有很多借鉴方式,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独立分析能力,教师们需要在课堂上监督学生们,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即使有时候偏激。但由于课堂的特殊性,教师们可以及时化解,这样也可以便于教师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当然,教师们的独立教学也是重要的。政治教学似乎是千篇一律,但其实不然。之所以有的教师的课程对于学生们来说很受用,那是因为教师抓住了学生们的胃口,同时也抓住了教学的特点。因此,教师们需要通过自身经验总结出独立的教学方式,适合政治,适合学生。

二、参与

教学不是学生一个人的事,它需要教师的辅助,需要家庭的关心,需要社会的关注。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它需要学生的参与,需要学校的支持,需要社会的支撑。政治教学中有一个通病:教师在讲台上唱着独角戏,学生们则是在下面默默地听着。在学生们的默默之中,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注意力,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导致了高中政治课堂的沉寂。因而,高中政治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同时参与。教师们在课程设计方面可以相对增加师生互动的环节,带动学生们参与到学习中,带动学生们的思维与情感。但由于政治的特性,制造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则需要教师们多花费心思。就个人经验而言,我觉得带动学生们参与课堂的最好办法就是辩论。就课堂所学内容,教师们可以在没有讲解的情况下,要求学生们就个人理解与教师之间进行辩论,通过理论知识或者实例推翻教师的观点。又或者是让学生们相互之间展开讨论,总结出一套小组认为正确的观点,最后由教师带领着学生们一起进行判断。与教师辩论能够激起学生们的好胜之心,鼓动学生们积极思考;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能培养他们团结、分享的性格,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教师是教学中的联系纽扣,牵动着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希望通过教师的努力能够让政治教学成为大家共同参与的途径。

三、保护与照顾

高中政治说难不难,它的知识全部通过理论去体现;高中政治说易不易,它的学习需要考验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在高中这个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紧的阶段,学生们似乎已经背负了太多。高中政治的教學需要教师们对学生做到保护与照顾,首先是从学习上保护照顾学生。即使政治的学习大部分是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随着知识的累积学生们的接受能力会降低。这就需要政治教师注意观察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们的负荷,我们不能因为学习进度问题而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压力。欲速则不达,教师们需要帮助学生们梳理知识,化解问题,从而使得学生们轻装上阵。当然,随着学生们的成熟,相信他们会逐渐克服学习中的这些困难。学习中更需要教师们保护照顾的是那些相对来说学习更吃力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跟不上班级的学习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他们的学习激情和信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们需要多花时间照顾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认识自身学习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这也将间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教学不仅仅是学业,也包括生活。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关心学生们的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希望尽我们的力量能够给他们一些保护和照顾。

四、尊严

高中生日渐成熟,他们有很强烈的自尊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注意学生们的尊严。在课堂上,我不鼓励教师们将学生之间进行比较,这样可能会打击劣势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得他们放弃政治学习,放弃教师,甚至是放弃自己。在教学中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学生们是来自不同的家庭、学校,他们在背景、学习能力、智力水平方面必然会有所差异。特别是学习方面的差异,教师们能够在课堂上明显地感受到。即使这样,教师们更要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接受到平等的教学。在评价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时,教师们既要做到客观,又要做到鼓励。希望教师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自己,激励学生们上进。其实政治还是维护民族尊严的一种武器,它是一种态度,它是一种指示。高中政治有记录中国进步的历程,有中国的辉煌,教师们可以通过教育,增加学生们的爱国情感,正确导向学生们的世界观,在新一代的面前正视民族的尊严,维护民族的尊严。

篇10:方位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借助物体来辨别前后、两边等方位。

2、在游戏中学习完整讲述句子,学习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感知前后、两边等方位,能完整的讲述句子。

【活动准备】

各种毛绒小动物或头饰。

【活动过程】

1、初步辨认以自身为中心的方位:

“你的鼻子(耳朵、屁股)在哪里?”(在前面、在后面、在旁边)

2、游戏—找方向:

“你们做兔宝宝,我来做兔妈妈。我捏捏鼻子你们就到我的前面来;我拍拍屁股你们就到我的后面来;我拉拉耳朵你们就到我身体的两旁来。好,我们现在来试试吧。”

教师边拍屁股边说:快到我的后面来。

依次:边捏鼻子边说:快到我的前面来。

边拉耳朵边说:快到我的旁边来。

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行动。

教师转身,改变方向,只拉耳朵不说话。

“为什么还是拉耳朵,你们要变方向?”

师生共同小结:改变了方向,旁边也跟着变了。

3、游戏—捉迷藏:

“动物们在森林里玩捉迷藏游戏,让我们赶快把它们找出来!”

请幼儿找出并说出小动物躲藏的准确位置。

分组游戏:请一半幼儿抱着动物们躲藏,另一半幼儿寻找并说出躲藏地。轮换进行游戏。(幼儿教育)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准备查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去创设肢体操导入,这可以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这点在上课的课程中效果还是很好的。

2、经过这次的上课,幼儿对方位知识的感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后面的序数教学帮助很大。

3、从备课到上完课,对走自己的启发还是很大的,认识到了幼儿教学的游戏性很重要,把游戏带到课堂中,在游戏中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幼儿园孩子来说是比较适合的。

4、总体来说,这节课的目标基本达到了,但是在课堂时间的掌握上海不是很好,在导入的时间花的时间长了点,如果再上多一次这节课,我会从新设计好点精简点。

篇11:方位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听到的声音辨别声音的位置,并能用相应的符号在图板上标示出来。

2.学会静下心来仔细倾听,知道在活动中不干扰别人。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一处能听到各种声音的地方(但也不要太嘈杂);卡纸每人1张;笔每人1支。

【活动过程】

1、介绍活动的名称与规则

告诉幼儿,这个活动的名称叫“听声音,辨方位”。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卡纸,让他们自己在卡纸上画一个“◎”,表示他们所在的位置。当他们听到某种声音时,就用恰当的简单符号把它标记在卡片上。例如,一阵风就画两道斜线、几声鸟叫就画一只小鸟。表示符号的位置应尽量精确地显示出声音的方向和远近(可适当地做一次示范让幼儿理解)。为了听到更多的声音,可闭上眼睛聆听,还可以用手掌朝前或朝后拢着耳朵形成声音的反射面来听。

2、幼儿自选活动地点进行作业

让幼儿快速地(1分钟)找到自己的“倾听地点”,分散坐下,以免“倾听开始”时,还有人走动,并且要求幼儿一旦选定了地方,就不要再随便移动。

在开始记录声音的前后,分别给幼儿一个信号,例如,学一声猫叫或狗叫,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持续的时间可视幼儿的年龄、专注程度和当时环境的声音状况而定,一般为5~10分钟。

3、幼儿自行结伴交流记录

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自行找好朋友,交流彼此的声音记录,教师可提问:“你听到了几种不同的声音?你是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你最喜欢那种声音?为什么?”“你最不喜欢那种声音?为什么?”“哪种声音你从前从来没有听过?你知道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吗?”

活动建议: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声音环境,可请其他教师协助,在不同的方位、地点制造出一些声音,供幼儿聆听和记录。

教学反思

活动前,在玩分辨左右的游戏中,幼儿对左右已有一定的已知经验,所以在完成目标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方位上还是比较简单的。

在活动中,前者是辨别方位,后者的各种练习是为了为幼儿以后开展思维活动打基础,在活动中,重点引导在活动中用一个物代表一个数字,或用一个数字代表一个物。

篇12:方位教学反思

以俯视图为例,简单的讲,就是飞机机头(飞机纵轴)为起点,顺时针方向量到无线电方位线的角度。这个角度叫“电台相对方位角(RB)”,一般我们就简称为相对方位。它的数值范围是0度--360度。(0度和360度相同)

Cessna172飞机上,我们需要学会使用ADF控制盒。

控制盒与自动定向接收配套使用,它用来控制接收机的工作方式和选择电台的频率。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看ADF指示器。

仪表盘是固定的,一般叫做“无线电罗盘”;仪表盘可以人工转动的,现在一般都叫“ADF指示器”。Cessna172的仪表盘是可以人工转动的,不过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个,只是调整到“正北”,既“N”。只有在这种情况下,ADF指示器指示的才是RB相对方位。

在后面的话题中我们会讨论到转动以后的认度。

0度(360度):电台在飞机正前方。(飞机正在向着电台上空飞去)

这是以后我将会讲到的用ADF做被动向台飞行的方法,今天大家就先记住这个截图。

为了便于大家的认度,我同时打开了GPS,蓝色的线条为我后期画上的。请大家对比GPS所显示的方位以及ADF指示器所显示的方位,是完全一样的。

090度:电台在飞机正右侧。(飞机正切电台,电台位于飞机的右侧。)

一定要记得,是从飞机的纵轴顺时针量哦!

180度:电台在飞机正后方。

以后会讲到NDB台的背台飞行,就是象这幅截图一样的。我将另外开帖专门讲解用ADF指示器判断如何向台和背台飞行以及修正航迹。270度:电台在飞机正左侧。(飞机同90度一样也是正切电台,不同的是这次电台在飞机的左侧)注意:一定记得是顺时针哦!千万不要弄错了,不然就成了90度了

以上我例举了4个最典型的RB,用来说明RB的角度和飞机与电台位置的关系。大家可以下来用模型飞机等实物摆放一下飞机和电台,要在第一时间讲出电台在飞机的什么方位或飞机在电台的什么方位。

可以先以飞机为中心不动,在飞机的四周放电台; 熟悉了以后,再以电台为中心,放飞机。(这个和实际飞行就一致了,哈哈,当然电台是不动的哦)

上一篇:小学生快读故事下一篇:稳岗补贴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