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细节 演绎精彩课堂》

2024-04-19

《关注教学细节 演绎精彩课堂》(共9篇)

篇1:《关注教学细节 演绎精彩课堂》

关注教学细节

演绎精彩课堂

关注教学细节 演绎精彩课堂

【摘 要】细节决定成败。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做到精心创设教学细节、发现和捕捉教学细节、深挖教学细节、自我反思教学细节,那么就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精彩,更有成效,才能使数学成为最有魅力的学科。“细节之处见真知”,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课堂,必定是精彩的课堂。【关键词】关注 教学细节 精彩课堂

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中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众所熟知,课堂是由教学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教学细节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以强烈的细节意识,去研究课堂中千变万化的细节表现,从而在实践中打造出精彩的课堂呢?

一、善于精心创设细节,成就精彩课堂

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它的背后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虽然我们无法预料课堂会生成些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预约一些精彩。根据教学的需要,或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为了突破重难点,或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往往通过营构某种情境,来设计某些细节。

如在下面的教学场景,我们可以随机创设这样的教学细节。“叮铃铃„„”上课了。孩子们齐唰唰地坐好了,突然,一个小男孩怯生

生地举手说:“老师,我要上厕所。”“哈哈„„”底下一阵哄笑,这时老师轻轻打了个手势,让大家安静,微笑着说:“今天,我们正好要学‘时、分的认识’,就让我们在等待这位小朋友的过程中共同来感受一下1分钟到底有多长吧。”说完将一个作教具的钟挂在了黑板上,小男孩则红着脸冲出教室,不一会就回来了。老师摸着他的头说:“ 1分钟就解决了?可真快!那你知道1分钟,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吗?”这时,同学们都开始讨论起来,经过一系列紧张的交流、讨论,大家都愣住了,原来一分钟可以做这么多事情啊,从而“要好好珍惜时间”的念头牢牢地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头。教师通过一分钟的“等待”,不仅化解了小男孩的尴尬处境,使他在无形中认识到上课去厕所是不应该的,还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1分钟,知道1分钟到底有多长;教师的一个“等待”,不仅在保护小男孩自尊的同时,深深地教育了大家要珍惜时间,珍惜生活,还让课堂充满了温馨与人性,洋溢着人文精神的芬芳。当“意外”出现时,教师没有简单处理,而是以此为契机,巧妙引导,于“惯常”处拓开一片新天地,及时创造了一个有价值的细节,并深入发掘细节中蕴藏的教育资源,使我们的教学因意外而精彩,因真实而成为不可替代的一段师生生命发展的“流程”。„„这样一堂精彩的课诞生了。

布鲁姆曾指出:“有效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到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所以,这就启迪我们在备课构思时,要精心创设细节,这样才能明确和控制导向,从而成就精彩课堂。

二、善于发现和捕捉细节,成就精彩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与能力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也是精神与生命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课堂中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这样的细节的,只有被关注、被珍视,才能展现一个脉动流变的“过程”,一个生命涌动的“过程”。教学细节稍纵即逝,它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到不按预设跳跃出来的一个个鲜活的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例如在《因数和倍数》一课中:你能想办法找出36的所有约数吗?

1、把36的约数写在横线上,2、算式写在方框里。有位学生交流时答到:1、36;

2、18;9、4;

6、6。“谁有补充?„„你们认为他为什么会漏?你认为找一个数的关键是什么?”,学生讨论得出:思考要有序,才能准确全面的找出来。当这个学生找因数找漏了,老师没有放过这个错误,简单的追寻结果,而是让学生思考:他为什么会漏?从而让学生的认识更深一步,最后“竟然”感谢这位学生:“感谢你的错误让大家的认识更深一步,你自己以后也会更注意的!”。老师对细节的处理不得不让人赞叹,不仅抓住了错误的教学资源,而且恰当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见,要做到敏锐地发现细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激励的神情呵护每一颗别样的思维;要用诚挚的热情、深切的态度关注每一颗稚嫩的心灵;用高尚的人格、伟大的品性去拥抱每一颗独特的生命。

永远对“人”充满感情、充满真切眷注,充满着终极关怀。作为教师,应该时时刻刻珍视每一颗童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往往会让我们的教学更精彩。

三、善于深挖教学细节,成就精彩课堂

“深挖细节”是对捕捉到的细节,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深入的追踪、剖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应。特级教师窦桂梅在《“课堂捉虫”手记》中说:“鲜活的思想源于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之中。”课堂的得失与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堂教学中每个细节的落实。我们对一些教学细节常常是熟视无睹,而名师们对一些课堂细节的处理,可谓四两拨千斤,教学效果非常好,真让人忍不住拍手叫绝。显然,在课堂教学这一过程中,我们只有关注细节,深入挖掘,在细节上作文章,于细微之处见精神,才能让数学教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曾看过这样一个课例,一位老师执教《分数的意义》一课。课堂上教师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悟到分数的意义。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分出篮子里果冻的1/2,学生积极性很高,教师让几组学生作为代表,上台展示分的情况。每组果冻个数是不等的。其中有一组有8个果冻,只见那组代表将8个果冻从中间一分,一边是4个,然后看着老师说:“我们把8个果冻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指着一堆)4/8就是1/2。”这时该教师不是很随意的接过话头说:“对!这样的4个就是这堆果冻的1/2„„”。而是及时捕捉到了这么好的一个教学资源!他借题发挥,让学生摆出果冻的4/8,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充分感知1/2=4/8,这样既不离题,又无形中为后面

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埋下了伏笔。

四、善于自我反思教学细节,成就精彩课堂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再则,课堂上往往存在着教师急于顺着自己的教学设计平稳地上完一堂课的现象,怕出现乱子的心理,于是难免存在被有意无意忽视的地方,这是教师应该努力去避免的非教育现象。有这么一个例子:学习11-20数的认识时,教师把10张卡片发给学生,要求点到名字的学生到讲台说出自己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等这十个同学都站在讲台上,教师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学生很快排好了。当老师让学生回到座位上时,学生一拥而散(秩序混乱)。这时有位学生说:“不能乱挤,要按顺序下去。”当时老师没有在意这句话,但是学生这句意外的话值得老师去“深思”,这节课不仅是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的顺序和组成,还可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秩序的良好品德。

观察不到细节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不善于捕捉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记忆中不存储细节的教育是缺少真爱的教育。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以人以借鉴。教学细节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充满智慧,积极去创设、发现和捕捉教学细节、并有效开掘和及时反思教学中精妙的细节,定能演绎出精彩的课堂!

篇2:《关注教学细节 演绎精彩课堂》

【内容提要】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宏篇巨作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一滴水可映出太阳的光辉”,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细节的敏锐的发现、捕捉和挖掘,常常成为教学的细节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表情、一次错误,教师只有关注教学细节,才能预约课堂中的那份精彩。【关键词】

关注 细节 打造 精彩

能吸引人的小说往往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命运悲欢离合,而这些离不开精彩的细节。能吸引学生的课堂往往心灵倍受震动、学有所获,而这些也离不开精彩的细节。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

一、预设细节,让课堂充满灵性

文本是由细节构成的,把握细节就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就是通过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作为一种情境,“细节”是可以设计的,根据教学的需要,或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为了突破重难点,或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往往通过营造某种情境,来设计某些细节而预约精彩生成。

1、切准文本脉搏处:

让我们到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全国首届诗意语文观摩会”上执教的《二泉映月》里去感受预设细节之精妙。课一开始,王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去找一找描写无锡惠山上的“二泉映月”这处风景的文字。待学生把相关内容一一寻到之后,王老师又把这些词语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它们来了个“集体亮相”:

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以上词语居屏幕一侧,背景画面为:月光映照下的二泉)

这一组“闪亮登场”的词语群,诗情地展现了“二泉”的意境,也精准地切准了文本“脉搏”。当然,也是王老师事先潜心提炼并精心预设的结果。之后,王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四组共八个词,在读中让学生深入体会“二泉映月”这处风景名胜的优美韵致。而读着读着,学生渐渐感受到这不只是八个词,而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动人的画。”

2、聚焦情感喷薄点:

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纹丝不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细节:让学生挺直身子,坐在椅子上,屏住呼吸,一动也不能动。一秒钟,两秒钟,五秒钟„„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许多同学开始还很稀奇,渐渐的,叫累的同学越来越多,五分钟过去了,能坚持纹丝不动的人几乎没有。这时,老师说:“就这样,从天还没亮,到中午,到下午,到黄昏,甚至在烈火烧身时,邱少云就这样趴在地上,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然后请学生联系自己,想想邱少云说说感受。此时,无须教师再多言,学生谈得深刻,读得入情。这样一个特殊的情景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聚焦情感喷薄点,精心预设的一个教学细节。有了这样一个细节,我们的课堂教学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智慧。

二、捕捉细节,让课堂充满智慧

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去捕捉。它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若能谨慎地、智慧地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那“生命”就会不断地给课堂生成智慧,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课堂就将成为人间最美好的诗歌。

1、巧用“误点”:

有一位老师教学《赤壁之战》时,学生把“船帆”读成了“帆船”,于是教师便抓住了一个即时发生的教学契机──指名读: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帆船,趁着东南风向北岸出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使来„„

生:他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这句中的“船帆”读成了“帆船”。

师:你听得真仔细。

生:老师,为什么兵士报告说“船帆”,而曹操看见的是“帆船”呢?

师:是呀,你们想想看!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生:我想“船帆”与“帆船”侧重点不同。“船帆”侧重于“帆”,“帆船”侧重于船。

生:兵士看时一定是离得很远,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船上的船帆,而曹操看时,他看到了带帆的船,说明船离得很近了。

生:可以这样设想:曹操站在船头迎风眺望,他向远处看,一定没看到什么,可见东吴的船还没有出现;忽然兵士来报,也只是隐隐约约看到了船帆,可见东吴的船在水天相接处刚出现;可是当曹操定睛一看,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一队帆船,可见东吴的船速度太快了。

生:老师,我接在他后面加上一句:可见东南风很急。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精彩,补充得更棒!这可是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一个重要因素:东吴这一方很好地利用“天时”──东南风。

生:老师,我想我绝不会把“船帆”读成“帆船”了。

生:我认为朗读这一自然段语速要快些。

师:很好。我们来体会一下,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形。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意外”出现时,教师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简单化处理,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抓住教育时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教学因意外的细节捕捉而精彩,因真实而成为不可替代的一段师生生命发展的“流程”。

2、顺应“兴奋点”:

在学习《五彩池》时,品读完第二小节,我播放图片和录象让学生欣赏。在一片惊叹声中,我问学生:“假如你来到藏龙山,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迫不及待了,有的说,要拍一组最美的照片,带回来做永远的留念;有的说,要画一幅巨大的彩画,把鲜艳多彩的池水画下来;有的说要写一首诗歌,赞美五彩池;有的说要舀几瓢五彩池水带回家„„忽然,有一个学生说:“我最想做的就是脱下衣服,到五彩池里游泳。”教室里先是一阵哄堂大笑,接着,马上就是附和声声,学生一个个都兴奋极了,说自己也想去游泳。我当时一怔,但很快想起自己曾经在哪个杂志上看到过的案例,所以改变了预设的教学思路。

师:面对这么绚丽多姿的景色,同学们产生了许多美好的愿望。好多愿望只要你去努力,都是可以实现的。可‘游泳’这个愿望,有可能实现吗?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再来发表意见,能或不能都要说明理由。

(学生认真看课文后,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

生:我认为不能,因为五彩池小的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底。

生:那有大的呀,“面积不足1亩,水深不到3米”,我们小孩是可以游的。

生:对,再说水来自同一溪流,又清又干净,在这样的水里游泳一定是一种享受。为什么不能游?

生:不能游。水是干净,但这么奇丽的自然风光,如果有人下去游泳,把水弄脏了,不就破坏了美景了吗?

生:我也认为不能游。课文第三小节写着“池底生着许多石笋”,那去游泳太危险了呀。

(最后一位学生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小节,探究五彩池变幻色彩的原因。)

在今天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合作讨论的自由表达、多种活动的即时变化、探究问题的难以预测,都不一定让教师运用确定的知识和预设的程序去主宰课堂,而是经常会发生一些我们老师意想不到的偏差。这偏差往往会因为“偏”而成为全体学生的“兴奋点”,点化引导得好就成为了难得的教学资源。睁大发现的眼睛,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深入发掘细节中蕴藏的教育资源,我们的教学就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课堂就会因之而精彩纷呈。

三、挖掘细节,让课堂充满思辨

教学细节藏得很深,要靠教师去发掘。细节犹如竹笋,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教师若能一层一层“剥”下去,课堂就会精彩不断。

1、品赏耐人寻味处:

《李时珍》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对于句中的“品尝”一词的理解,我是这样处理:

师:“品尝”是什么意思?

生:“品尝”在文中指亲口吃一吃,仔细辨别的意思。

师:说得好!那李时珍亲口吃什么呢?

生:他亲口吃药材。

生:他亲口品尝许多不知名的药材。

师:他为什么要亲口品尝那些不知名的药材呢?

生:为了判断药性和药效。

师:判断药性和药效一定要亲口品尝吗?

生:只有亲口品尝,才能辨别药才的性能,知道不同的效果和反应,才能编写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生:李时珍亲口品尝是对病人负责,他品尝过了,就能更准确地知道不同药材的药性和药效,病人就不会吃错药了。

师:是啊,李时珍要对药物书负责,要对病人负责,可他自己却经受了多少次的考验啊!想象一下,李时珍为了品尝药材,会遇上什么困难,发生什么危险?

生:为了品尝药材,李时珍可能会有严重的药物反应,使他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生:李时珍也许会因为品尝药材而晕了过去,失去知觉。

生:也许还会许多次有生命危险。

师:亲口品尝药材,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那么,从“品尝”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呢?

生:李时珍真是一位把病人安危放在第一的、负责任的好医生。

生:李时珍是个了不起的人,为了自己的事业连死都不怕。

生:李时珍,不愧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

“品尝”本是一种享受,可在文中,李时珍的“品尝”却还是吃苦和冒险,但学生并不一定能理解这层耐人寻味的深意。只有教师敏锐地发现这精彩的细节,耐心扣问,静静倾听,深入挖掘,有效生成,才会走进学生心灵,走进文本教材,实现精彩生动的课堂价值!

2、咀嚼意蕴丰富处: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紧紧抓住“神机妙算”一词,打出落笔,整体勾勒,引领学生全方位、多层面地感受诸葛亮的惊人智慧。更是在设计体会诸葛亮的“笑”时,思路独特,慧眼独具。于是,我也“东施效颦”,在教学《惊弓之鸟》一文时,也抓住更羸的一“笑”,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感受,还真收获不少呢。

出示课文中句子──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师:更羸此时为什么而“笑笑”?他在笑谁,为什么而笑?请同学们自己用心去读课文,看谁能读懂这里的“笑笑”。

(学生很有兴趣地默读课文,思考)

生:更羸在笑魏王:魏王啊魏王,你也会这么大惊小怪,今天我就表现给你看看。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更羸先说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当大雁被更羸“射”下后,魏王是“大吃一惊”;最后,更羸才把原因分析给魏王听。

师:你真会读书。

生:我觉得更羸是为自己而笑:哈哈,想不到一点小小的奥妙就赢得了魏王的赞赏。这是得意的笑。

生:我认为更羸的笑不是得意忘形,而是胸有成竹的笑。从“只要一拉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可以看出更羸对这件事很有把握。

师:好,把你的体会送入朗读。(生读句子)

生:这是谦虚的一笑。虽然他很有把握,可他还是说:“我可以试一试。”所以他的笑不是哈哈大笑,而是淡淡地“笑笑”,谦虚的一笑。

师:那就请你来“淡淡地笑笑”。(生读句子)

生:我觉得更羸是在笑那只“惊弓之鸟”:大雁呀大雁,你虽然受过箭伤,但也太胆小了,听到弦响就被吓成这样了。不是我害了你,而是你自己害了自己呀。

„„

就课文中 “笑笑” 这一个也许我们经常会熟视无睹、“忽略不计”的细节,感悟的空间却这么大,让学生很自然地对整篇课文做整合思考,因此发现了“笑笑”背后的丰富意蕴。

篇3:关注细节,演绎精彩初中数学课堂

一、关注师生关系细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行为、评语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消极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因此,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下意识地关注师生关系的细节, 以活跃师生关系, 从情感上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例如, 在教学“ 多项式乘多项式”时,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相关知识内容后,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对这些知识内容有一个更好的巩固, 教师为学生出了一道练习题。师: (3a+b) × (2-a) =_____ 。 现在我请两名学生上前来, 在黑板上来解这道题。

一会这两位学生就完成了这道问题的解答。其中一位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 而另一位的答案是错误的。按照以往教师的教学步骤, 教师会选择按照作对的学生的答案讲解一遍这道题, 让学生再次记忆计算步骤, 会因为时间的关系, 忽略得出错误结果的解题步骤。这样, 做错的学生表面上并没有什么不满, 实际上内心已受到打击, 认为教师对自己非常不重视, 很偏心。教师的这种行为给学生一种否定的信号, 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加强对这一细节的重视, 关注学生错误的出现, 帮助这位学生分析错误、改正错误。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鼓励, 实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创建, 进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关注练习设计细节, 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它是实现学生再度发展的重要教学工具。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学习资源, 真正发挥其价值。教师要注意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进而在设计练习时, 要注重练习的层次性这一细节, 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进步。

例如, 在教学“ 绝对值与相反值”时,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 因材施教, 注意到设计层次性练习这一细节, 为学生创设了三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①计算|2|、|-4|、|-3|、|0|。

②计算|0-1|、|1+9-6|、|2-8|。

③当a为大于2 的值时, 计算下面这些式子:|2a|、|2-a|、|1-a|、|a-2|。

这三道题的难度逐层递增。而学生在教师给出这些练习题后, 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决这些练习题。练习①考察的内容比较基础, 对于后进生来说并不困难, 能够帮助这些学生加深基础知识的记忆。而当他们解出练习①后, 会想着进一步突破自己, 于是去思考练习②, 在思考的过程中会无形中学到很多知识。而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在做这三道练习题时, 也不会感到很简单、不值得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 通过关注练习设计的细节, 既照顾了后进生, 又满足了优等生的学习要求, 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统筹兼顾, 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新教育理念。

三、关注基础教学细节,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实际练习教学中, 教师会由于基础内容太过简单, 对其忽略, 不注重一些较为基础的练习讲解。这样给学生造成一种基础内容不重要的假象, 削弱了基础的重要性, 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与发展。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需要关注基础教学细节, 强化基础练习, 让学生感受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夯实知识基础。

例如, 在教学“ 平面直角坐标系”时,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完相关知识内容后, 会让学生做一下课后练习。在练习题中不乏一些基础练习:①点A (-3, 4) 所在的象限是 ( ) 。②点B (-3, 0) 在 ( ) 轴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出这些基础练习。但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 教师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空着这些练习题, 而是直接选择做练习中的大题。当被教师问道为什么时, 他们却回答:因为太简单了。教师得到这样的反馈信息后, 立即重视起这一细节。比如第一道题, 教师在让学生给出答案后, 让学生再次回忆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中具体的正负值。让学生透过简单的练习题巩固、复习更多的基础知识。教师通过关注基础教学这一细节, 推进了学生夯实基础, 为学生更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4:关注细节,演绎精彩课堂

一、捕捉细节,让课堂折射智慧之美

面对意外的生成,教师应积极捕捉其中的有利因素,充分利用这些动态生成的资源,以学定教,适时改进教学设计,不断促使课堂生成智慧。

[案例]《九色鹿》教学片段

师:国王非常惭愧,他会怎样惩罚调达呢?

生:让他变成奴隶,永世不得翻身!

生:把调达扔到河里,淹死他!

生:把他斩首示众……

生:老师,可不可以给调达一次改过的机会呢?

生:不可以,调达是个灵魂脏脏的小人,怎么能原谅他呢?如果原谅他的过错,他会害更多的好人……

师:给调达一次改过的机会,并不是要原谅他的过错,每个人都要为他的过错承担责任。除了“死罪”,可不可以有其他的惩罚办法呢?

生:把他发配到偏僻的地方,让他好好反省。

师:据说,调达被发配到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一直到年老的时候才被国王赦免。回到家乡后,他每天拖着衰弱的身体奔波在山林中,为的是向九色鹿道歉。假如有一天,他能够再次见到九色鹿,他会怎样向九色鹿忏悔呢?

生:调达会跪在九色鹿的面前,恳求九色鹿原谅自己。

生:调达会说:“恩人哪,我现在明白我的错了!您大人有大量,就原谅我吧!”

师:调达一定会向九色鹿深深地忏悔,你们不妨用上这样的句式:“我真后悔……我用一生的时间,终于明白了……”(师板书)

生:调达会说:我真后悔自己当初见利忘义、恩将仇报,我真诚地恳求您的原谅,如果能得到您的谅解,我死也瞑目了。我用一生的时间,终于明白了人应当有诚信,有恩必报。

生:调达会说:我真后悔当初见钱眼开,一心只想着发财,竟然忘记了您的大恩大德,忘了自己的誓言,带领军队前来捉您,我实在是黑了心了。我是罪有应得,罪该万死啦!现在我老了,我用一生的时间,明白了做人应该知恩图报、言而有信……

[反思]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当学生“节外生枝”时,教师善于抓住契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真诚地欣赏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并能见机而作,依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对教学设计做出富有创意的改进。“给调达一次改过的机会”让课堂“挣脱了镣铐”,跳出了故事的结局去评人物、说故事。同时还巧妙地解决了教学目标中“复述课文”的问题,学生在“为调达忏悔”时,创造性地复述了课文的片断。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空间,成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这个“节外生枝”的问题,还带给了学生一些关于“人性”的启迪,同时,面对别人的过错,也应当多一些宽容和谅解。

二、关注细节,让课堂奏响和谐之美

教学中,当教学失误出现时,教师不能文过饰非,死不认错,或者反过来训斥学生,那样会丧失威信。教师应实事求是,及时改正,或巧妙处理,“化险为夷”;或从错误中引出教训,使大家认识更深刻。一个失误有时也是一个教育契机,若能巧妙抓住就会给课堂奏响和谐的乐章。

[案例]《鞋匠的儿子》教学片段

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将课文中的生字词工整地抄写在黑板上。作为听课教师,我发现了黑板上“尴尬”一词被执教老师写错了。

师:同学们,老师此时非常尴尬。猜猜看,老师为什么尴尬?

生:(观察后大叫)老师,“尴尬”两个字写错了。

师:(微笑)当老师发现自己写错的时候,心里会怎样想呢?

生:老师觉得很难为情,去改又怕被听课老师和我们笑话,丢了面子。

生:老师不改正,又怕会误导我们,觉得对不起学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师:是呀,老师此时改也不是,不改也不是,这就是——“尴尬”。

师: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处于两难的境地,这就是——

生:(齐声)“尴尬”。

师:(真诚地):此时,教师还想问问你们,你们会笑话老师吗?

生:(也真诚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会笑话老师。

生:我觉得老师是故意写错字,考验我们细不细心,能不能把黑板上的错字找出来。

生:我觉得老师有意把“尴尬”写错,目的是引起我们的注意,想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两个字的偏旁是“尢”,而不是“九”。

生:我认为老师是有意创设这种“尴尬”的情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尴尬”一词的意思。

师:(诚恳地)同学们说得非常精彩,老师也很高兴你们有这么宽广的胸怀,能善待老师的过失,这是一种美德。说实话,老师确实没看细致,错把“尢”看成了“九”,希望大家今后写字别像老师今天这样。其实不仅仅是写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粗心,一定要一丝不苟,这样才能少一些尴尬。

[反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教师尽管对每堂课都作了周密安排,精心准备,但一些失误仍难免出现,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上述教学片段中,教者面对自己的失误,没有遮掩,没有回避,而是巧妙抓住失误,引导学生思考教者此时的内心感受,不露痕迹地让学生自己感悟了“尴尬”的含义,加深了对该词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教者顺势而下,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对待别人的过失,从而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人文教育,让课堂流淌着浓浓的和谐之美。

细节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细节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细节能展示一位教师的内在素质,细节更能体现一位教师最深沉的职业关怀。关注细节,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关注细节,让语文课堂精彩起来;关注细节,让师生成长起来。

篇5:关注教学细节,营造精彩课堂论文

语文课堂是有许多个细节串联而成的,每个细节的成败都影响着一堂课的成效,同时也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教学细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教学风格的表达,是教学理念的体现。这也正是新的教学理念所要求的。但是,由于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对课程改革后新要求的把握程度不尽相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经常出现某些重要教学细节被忽略的现象。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达到调节课堂上的气氛,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一、注重阅读细节,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阅读是学生在学习新课文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但是往往会出现的情况是只为了阅读而阅读,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意境美的课文老师应该注重创造美好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在其中。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对情感的把握。下面举一个教学的真实事例来说明这一点:

就拿语文课本中《桂林山水》中的片段来说,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语言和意境都很美的一篇文章。老师可以这样和学生展开对话:

师:大家认真阅读一下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的山的特点的?

生: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

师:下面请同学们告诉我在这些特点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生:我喜欢“桂林的山真奇啊!”

师: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句呢?

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桂林的山比作老人,比作骆驼,很形象。写出了山多并且形状各不相同的特点。

师:那你觉得这个句子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应该用新奇的,充满感情的声音读出来

师:那请喜欢这句的同学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把这句话读一遍

师:喜欢山秀和山险的同学也分别说一下为什么,然后读一读

师:文中说山像骆驼,像新生的竹笋,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师:有什么作用

生:形象生动,引发想象,容易理解

我们可以看到,在指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时,老师的辅导作用做的很好。读的很深入细致。特别是在读对桂林的山的描写的一段,阅读的同时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因此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又给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老师再趁机让学生分析句子的特点和手法,既达到了阅读的效果又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知识点,可谓一举两得。

二、注意倾听细节,使师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表演需要观众,朗读和表达也需要听众来倾听,学生也不例外。现在很多老师都在抱怨学生的个人意识很强,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老师无法控制住课堂气氛,倾听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不可忽视的。但这些仅仅是孩子的原因吗?通过观察和反思,我们发现了一些老师需要注意和改正的问题。

在对新课文进行熟悉的阶段,老师往往会选择点名请学生朗读或者由学生主动举手朗读的方式。老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准字音。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老师有可能在翻看教案,准备着接下来的环节。没有逐字逐句认真倾听。导致学生在字词发音上有错误也没有发现。这个细节给学生的感觉是老师没有给他足够的倾听和关注。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因为小学生有个心理特点就是希望得到关注、鼓励和认同,这样他们才会表现出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兴趣。当他们觉得没有得到认可的时候心里会有挫败感。

不利于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培养。同时,老师的习惯会影响学生,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曾经有教育家说过,教育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相互沟通的过程。语言和心灵的沟通顺畅了,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加入辅助工具和情境,优化细节

在如今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教育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的情况下,学校也配备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作为工具进行辅助教学。而怎样恰当而又充分的运用这些工具提高授课质量,提升课堂效率是一个关键问题。

许多教师为了营造课堂气氛,会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或者是播放优美的音乐。学生很快的融入到情境并且沉浸在其中。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某一个环节的需要而播放,环节结束就迅速停止就会将学生立刻拉回现实,之前特意营造的情境就会立刻消失,适得其反。老师应该学会循序渐进,逐步退出场景,将学生的思维转换到其他地方而不是硬拉回来。在制造情境,营造气氛的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演绎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和活跃课堂气氛的双重效果。比如在文章《海底世界》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以下面的方式展开:

老师用课件展示海底情境的画面,把全体学生都当做船员,在船长的领导下观察海底世界。并且要求每位船员随时汇报自己所发现的东西,包括海底的生物,他们的行为。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问答环节: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海底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他们在相互交谈

师:哦?那能形容一下他们的声音吗?

生:……

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是怎么描述这些声音的通过上面这种方式进行相互交流,自然地贯穿一些类似于“你听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指引学生自发的进行思考。先让学生自己形容海底世界的声音,然后与作者的语言和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四、关注学生情感,提倡合作互助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照顾学生的情绪,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情绪的好坏和积极性的高低是授课效果的直观反映。根据学生的面部表情老师可以判断当前的授课方式是否能够被学生接受,是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如果反应良好,以后依然可以沿用和借鉴。相反,如果学生反应不好,老师也可以及时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课堂质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时,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可以改变提问的方式,为学生打开思路。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判断是学生课前预习工作做的不充分还是自身的方式方法有问题。面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他们自己想出答案永远都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的效果好。

另外,老师应该提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帮互助。提倡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课文的学习。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可以集思广益,进行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可以进行相互配合和补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

五、做好教学记录,剖析教学过程,反思教学细节

教学是由许多个细节环环相扣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受细节的把握和处理的影响。教师应该实时记录每次授课的情况以及其中出现的细节方面的问题。好的方法可以作为下次的借鉴,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和改正。

细节是可以设计的。教师应该进行反复的思考和推敲,尽量设计一些精彩的环节,对细节进行优化。例如同样一堂课,采用相同的构思和设计,设置好场景,营造好氛围,逐步深入的效果一定会比开门见山,不做任何铺垫和准备好一些。这个问题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了相当的关注和重视。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更为严格。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多方位多层面的开展教学工作。而其中对教学细节进行关注尤为重要。关注教育细节,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打造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N]中国教育报,2004,(12)

篇6:《关注教学细节 演绎精彩课堂》

摘要:“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细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并时刻影响着师生互动过程的情境。课堂教学细节渗透着课堂智慧,其处理方式得当与否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是新课标实施后,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的又一个展现。在此理念下,笔者从预设问题细节,追求课堂新境界;优化教学细节,追求教学新理念;巧用错误细节,追求教学新资源;关注评价细节,追求完美新课堂四方面来关注课堂教学细节,仔细斟酌,反复推敲,正确处理,才能打造出精彩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教学细节;语文;优化;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29

有效课堂的营造,除了需要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方式、手段、方法等具体教学行为的改变之外,更需要教师将内化的教学理念外化为常态的教学行为,通过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体现出来。课堂教学活动包含着许许多多个教学细节,它可能是对学生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共享,出错时的包容„„看似不起眼、易被忽视的细节却包含着智慧的火种,能成为思维的创新点,可以成就一个个精彩的生成,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纵观名师的课堂,教学的大智慧正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积淀而成的。精彩的教学细节构成了经典的教学,它是教师智慧和理念的呈现。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关注细节,提高课堂效果提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预设问题细节,追求课堂新境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彩的课堂离不开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细节的精心预设,而教学细节的预设又来源于教者对文本的潜心研读。因为文本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把握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就是通过对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来把握全文。

笔者在教学《老王》时,认识到教学的重点是:通过精段品析,分析老王的形象;让学生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为了突破第一个教学重点,笔者引导学生着重品味了文章中“老王临死前一天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这部分。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中,最使你感动的是哪一个片段?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地方?打动你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地找到了细节,找到了关键词,在阐述理由时都能把人物的情感与句中的词联系起来。比如:这个片段中说老王“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用得好,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老王身体极度消瘦与不灵活;“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中“攥”字也用得好,写出了老王既不好意思,又很难过的矛盾心理„„

教师对文本细节的精雕细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及内化。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中,采撷文本细节,发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意蕴、情味和妙处,了解人物的情感世界,从而很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

二、优化教学细节,追求教学新理念

好的教学细节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好地“互动”。一方面,它有助于师生之间知识共建、情感交流,有助于师生对文本意义更深入细致地把握;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并根据自己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反馈,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引领、促进精彩有效的细节生成;学生则在某些教学细节中得到教师的理解、认同;另一方面,它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能够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这种课堂气氛反过来又促使师生互动更为积极有效,课堂生成更为精彩。

笔者在教学《土地的誓言》时,提问: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却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为什么?(冷场,课堂上没有学生举手。)笔者巡视后指名一位学生回答。学生若有所悟,又犹豫不决,踌躇再三,还是不言语。笔者微笑着说:“是不是意有了,言还在酝酿中呀?那你先坐下,跟小组其他同学讨论一下,你也许就会理解作者为什么前后人称不同。”小组讨论,我继续巡视。两三分钟后,有学生举手。原先不言语的那位同学也举起了手。

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该如何处置,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笔者地做法是:先用微笑来缓解学生紧张、尴尬的情绪,再鼓励他继续思考。看似简单的一个细节,却有效维护了学生的自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再害怕答不出问题,不再害怕出错,并以高度的热情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的全过程。

三、巧用错误细节,追求教学新资源

课堂教学中,“错误”时常充斥着课堂。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其实也是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细节的一个表现。面对错误,教师应怀有豁达、宽容的心境,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情况进行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挖掘其中的“问题”,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这是对教师把握课堂能力的历练,是对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锻炼,也是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外化和升华。

笔者在教学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时,在讲到我们为母亲做一些事时,不少学生都回答得很好。有的学生回答为母亲泡杯茶,有的学生回答星期天做家务等,但接下来有位学生说“我为母亲读书”。出乎意料的答案,让笔者惊愕不已。全班同学轰然大笑。这说明有的学生对读书的目的性还不够明确。笔者想不如将错就错,就势将课堂交给他们,让他们直面和关注这个话题,引导学生自行讨论。在辩论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慧眼识真金,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错误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巧加点化,差错就会演变为一次新的学习。

四、关注评价细节,追求完美新课堂

如今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探究合作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如何引导、调控学生的言行,教师的课堂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言行细节,适时给予积极的评价。课堂生成即?r评价,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丰富教学资源,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记得在学习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题。学生纷纷发言,热情很高。笔者顺势鼓励:“大家都能从文章内容的理解中把握主题,我希望同学们能联系自己实践谈谈。”就在学生认真思考之时,笔者偶然发现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投向自己,低头又抬头。我猜想她一定有话要说而又担心说错。于是叫她发言。她说:“我觉得文章流露出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向往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这的确是创新的认识!”笔者把握时机适时表扬鼓励:“这位同学有着一颗敏锐的心,且能够主动发言表现自己,有很大进步!希望以后更大胆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后来,该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大了。

课堂上,教学的客观赞赏评价不仅给学生注入兴奋剂,释放学生潜能,而且弘扬学生个性,使学习成为快乐有趣的活动。

关注课堂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课堂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味与追求。只有关注课堂细节,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大的生命活力,才能有效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不求每个细节都是完美的,但是有必要将更多的目光投向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力求优化课堂教学细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因细节生成而更深刻、更精彩,使语文课堂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篇7:《关注教学细节 演绎精彩课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应如何重视、捕捉甚至处理好那些有益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细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呢?下面我用自己切身经历的几个教学案例,具体谈谈其操作的有效途径。

一、精彩细节,源于课前的精心设计

古人说:“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无疑就是课堂教学的蓝图,精彩的课堂生成离不开老师课前的精彩细节的预设,而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只要我们用心去备教材、备学生,根据实现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完全有信心让语文课成为小学生的最爱。总之,精彩的课堂需要精彩的细节,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预约精彩。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曲折有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为了体现其“略读课文” 可放手让学生自读的要求,课前,我作了如下一个大胆设计:先让学生自读;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己就感兴趣的内容与别人进行交流,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乐趣中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乐趣;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让学生在生活乐趣中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由于预设的教学过程比较切合本班的教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后,在与大家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有一位学生说觉得爸爸做广告很有趣,因为爸爸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可见这个学生希望每个爸爸都对孩子负责,她感受到亲人关爱的快乐。有的学生觉得钢琴叮冬叮冬响成一片很有兴趣,并说她家里很热闹,像开音乐会。这名学生感受到生活热闹的乐趣。还有一名学生体验到了生活有时有点无耐,说猫躲藏在拖鞋里,卡罗尔和家人只好打赤脚。……这些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能与成人的看法不一样,但同样是学生心灵中感悟的火花,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乐趣,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程改革前的状态。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在这节课中学生对待小猫可以像好朋友分别一样难舍难分,如:“我做梦都想你”、“再见,我会想你的,祝你幸福!”,懂得了原谅别人的缺点,如不计较小猫打破花瓶。领悟到了付出也是爱的一种方式,如卡罗尔得到猫是一种爱,同样把猫送给别人也是一种爱猫的表现,更值得赞赏的是连小猫也给学生赋予“人文精神”,如伯洛怕卡罗尔流泪、伤心就躲藏起来,伯洛得到了卡罗尔的食物,不愿意离开她,这不是一种知恩图报的情感吗?学生为卡罗尔没有猫而着急,得到猫而高兴,猫太多而犯愁,送走猫而忧心,最终拥有猫而欣喜。短短的一节课,学生受到许许多的情感体验,享受生活的快乐,感受到童心的成长。

二、精彩细节,源于教学过程中的“意外”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再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捕捉一些有价值的细节,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 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使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中,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时机,生成别样的精彩,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记得我教学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一文中的《揠苗助长》时,也即当我讲述完该寓言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利用拔高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的故事,大部分同学都能领会到“做事急于求成,反而会使事物变得更加糟糕”的道理之后,正当我准备组织学生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的时候,突然一个同学叫起来:“老师,‘揠苗’是可以‘助长’的。”

我当时一愣,忙问:“理由?”

“我听爷爷说,种田的时候,如果能把刚种下去的禾苗向上提一提,不但禾苗显得直而挺,重要的是可以将扭曲了的根系拉直,这样有利于根系地生长。”那位学生解释道。

“哇,你说得真好。你爷爷也很了不起啊!”我称赞道。“老师——”又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发言,在得到我的同意之后,他接着说,“有经验的老农,种树时,当泥土全部覆盖了小树的根系之后又要将小树轻轻地向上提一提,然后将浮土踏实,再然后浇水的。”

“你观察的很仔细,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已经从第一位孩子的嘴里知道了“揠苗”是可以“助长”的道理后,故意又问。

“向上提一提就是将扭曲了的根系拉直;把浮土踩实和浇水都是让根系和泥土充分接触,便于根系吸收地底下的水分和养料,促进小树尽快长大。”

“你也听得很认真,说得也很好。”

在我的称赞声中又一位同学不服地站起来说:“老师,种在水田里的稻苗,往高里拔一拔,根本不会像课本里所说的那么容易‘第二天都枯死了’的。”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我问。

“我听外公说,只要田里有水,稻苗就更本不会死。”

“是真的吗?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做做实验?”我稍停片刻,又对大家说,“如果能亲自去实验,并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说不定,你们还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成为‘小发明’哩!”

这节课的精彩之处,就是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课堂意外,我没有“堵”,而是采取“疏”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表述各自的意见。这样做不但不会削减学生对课文本义的理解,相反,通过这样一正一反的比较,学生对课文原本意思的理解反而更加的深刻。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夸赞声中,许多同学各自能讲述出问题的多个理由,说明他们的思维是异常的积极和敏锐,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和愉悦,从而增进了师生的感情。这便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己大胆地提出问题,又自己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一个很好的范例。

三、精彩细节,源于不断的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实践艺术,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教学实践的磨砺,更需要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尤其要对教学细节进行深刻的反思。反思什么?反思课堂中的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反思什么?反思课堂中的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反思什么?反思并整理课堂中的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定格”,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的收获。

细节虽小,却不容忽视,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和研究;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细节虽小,却能闪耀出生命智慧的光环;细节虽小,却是“生命”的智慧创造……欣赏细节、关注细节,才能使课堂魅力无穷。

篇8:关注细节演绎精彩

一、课前精心设计细节, 预约美丽的精彩

俗话说:“预则立, 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有动态生成的, 也有课前预设的。精彩的课堂源于充分地预设。一堂课, 它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虽然我们无法预料课堂会生成些什么, 但至少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 预约一些精彩。

首先, 挖掘教材是预设细节的前提。课堂细节的合理与有效, 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充分地钻研教材, 积蓄内力, 深入地挖掘教材, 精心预设, 才有可能引领孩子走进风采迷人、朝气蓬勃的课堂。

其次, 精彩的预设要以学生为本, 预设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 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个性化体验, 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预设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学习差异, 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只有对学生、对教材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细节预设, 才能催生精彩课堂。

二、课中机智打造细节, 生成别样的精彩

细节是整体的细节, 整体是细节的整体。设计的细节只有在动态的课堂整体中才能彰显其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对教学细节敏锐地发现, 及时地捕捉, 机智地打造, 常常会成为其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 生成别样的精彩。

1. 发现“误点”, 借题发挥

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令教师始料未及的错漏, 这些错漏都是真实而生动的, 抓住错漏中蕴藏的“闪光细节”, 将错误转化为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那微不足道的错漏, 往往会成就一次精彩。

如“圆的认识”一课, 在学生尝试画圆时, 老师发现有很多学生都画得不规范。我选择几幅作品放在屏幕上让学生观察, 顺势引导:“画圆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怎样才能画一个规范的圆呢?”同学们情绪高涨, 思维活跃, 不一会儿就自己总结出画圆的方法。

这里教师利用学生的错漏, 巧妙地引导修正、辨析, 使得学生的真知灼见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得以绽放。

2. 捕捉“亮点”, 顺水推舟

课堂上, 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就隐藏着奇思妙想, 教师慧眼识别, 机智捕捉, 会让课堂充满生机。

在上“我们赢了”这节课时, 我让学生5分5分地数出钟面上每个数字代表的时间。正当学生听得认真时, 忽然听到有一个男生在小声嘀咕着:“这样数太麻烦了, 只要记住四个数字就可以了。”我听了开始一愣, 马上心一动, 立即请他走上讲台, 他指着钟表骄傲地说:“在钟面上, 12和6是对称的, 分别表示整时和半时;3和9也是对称的, 分别表示15分和45分。”“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 这样一来, 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我顺水推舟, 干脆来个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 不时有同学举手, 不时有新的想法诞生。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它五彩斑斓, 生机勃勃, 它是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教学细节犹如课堂的精灵, 倏忽而至, 稍纵即逝, 让人始料不及。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敏锐发现、及时捕捉、机智打造有价值的细节, 我们的课堂就会精彩纷呈。

三、课后总结反思细节, 演绎更多的精彩

教学细节虽小, 却能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每一个成功的细节, 它都包含着对教学细节的发现、把握和深挖;每一个失败的细节都折射着执教者的知识、能力、理念。不管是一个成功的细节, 还是一个失败的细节, 它们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所以, 在课后反思总结细节, 日后会演绎更多的精彩。

如教学“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 第一次施教时, 我是依照教材顺序, 在摸球游戏后, 便先让学生先探索用数来表示“不可能”和“一定”这两种确定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再学习用分数表示不确定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施教后发现, 学生对于用“1”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理解模糊, 心存疑问。反思后, 在第二次教学中, 我调整了教学顺序, 竟燃出精彩一片!

第二次教学片段:

师指盒1:中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内装1个白球和1个红球, 摸到红球中奖)

生1很快地抢答:1/2。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从盒中摸出1个球有两种可能, 摸到红球占其中的一种, 所以中奖的可能性就是1/2。

在得到其他学生认可之后, 我追问:我想让中奖的可能性再大一些, 你有办法吗?学生讨论、交流之后, 跃跃欲试。我请同学到前面边演示, 边说出可能性大小的变化。

生2往盒子里放一个红球, 说:中奖的可能性是2/3。

我问:中奖的可能性还能再大一些吗?再大一些呢……

生又继续放红球, 可能性增加为3/4、4/5……

学生兴奋地放着、说着……

这时有一个同学急不可耐地跑到前面说:我还可以更大!说着便把盒中白球拿了出来, 只剩4个红球。

我假装意外, 故作疑惑地问同学:现在中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3兴奋地说:4/4

师乘胜追击:现在中奖的可能性是4/4, 还能再大一些吗?

一阵沉默后, 又有几只小手举起来。

一生说:再添一个红球, 中奖的可能性就大了。

师:是多少?

生4:5/5。

下面一阵骚动, 引起了生4的思考, 他挠挠头想了想说:老师, 我知道了, 全是红球时, 就一定能摸到红球, 它的可能性最大, 那就是1, 4/4、5/5都等于1。

一个细节的反思, 一次顺序的调整, 成就了“1”的突破!

篇9:《关注教学细节 演绎精彩课堂》

课堂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智慧、大理念,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有深刻内涵的细节。精彩的细节就来源于课堂中和谐的氛围,来源于教学的整体设计,来源于对学生的倾听,来源于对教学关键点的把握,来源于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应怎样把握这些教学细节,演绎精彩的课堂教学呢?

一、精心预设,把握细节

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开展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设计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不善于关注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一个闪光点,就是一个精彩的细节,它往往能体现一堂课的精彩。而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需要教师精心预设并用心打造。

教师应该做到深挖教材,了解学生。要对教材、学生、环境深刻理解和把握后作自然而巧妙的“创设”。预设教学细节也是教师备课环节中的主要一环。教师既要考虑上课前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情感趋向,也要预测学生在课堂上面临问题时的回答和心理反应。新课程倡导“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激励每个学生,讓他们天天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优秀的学生要求方法上有所创新,对中等及偏上的学生则要求能用基础的方法,对后进生则可降低要求。

二、灵动探究,捕捉细节

发现了这些细节后,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讨论。

智慧往往是在碰撞中生成的。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时,往往希望能从别人的发言和交流中得到启发,这种心态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课堂回答与动作情绪中察觉到。这时,教师如果精心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往往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当学生感知了对称的概念,知道了可以用对折的方法判断某个物体是不是对称物体以后,一个学生举手质疑:“老师,有的物体太硬,像茶杯、铅笔盒等,不好对折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可能出乎有些教师的意料。这时,教师应捕捉到这一细节,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不少学生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陆续举起了小手。有的说:“可以用尺子量!”有的

说:“可以用眼睛仔细观察。”还有的说:“可以先照物体的样子画下来再对折!”那么,这个出乎意料的问题,就成为了课堂精彩的亮点。

三、巧妙评价,提升细节

教学评价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味剂与催化剂。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学生多激励。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励” 。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能盲于批评。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会招致愤恨。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和老师对着来的原因。因此,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时不要指责他们,让他们从赞扬声中去反思自己的不足。

教师必须抓住一切有利资源,在任何时候都能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要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的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对提出疑问产生兴趣、对探索和解释疑问产生信心。教师在关键处的评价,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其视野,还能引发其探索的欲望。

四、总结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可忽视小小的细节。假如我们没有善于捕捉细节的一双慧眼,那么,就如袁振国教授所说“或许我们得到了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而失去的却是大海下的整座冰山的主体”。在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环境下,就让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一个个脱离预设的“细节”,通过努力使它们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共享资源,真正地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关注教学细节,精心打造教学细节,使我们数学教学更自然,更贴近学生,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新华出版社。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3]杨九俊,《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

[4]罗恩.克拉克,《教育的55个细节》,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6我国未来科技发展战略下一篇:宋书记在先锋乡党委换届动员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