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学案

2024-05-01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学案(精选5篇)

篇1: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学案

(二)主备人:刘洁审核人:何成立时间:2011-12-16

一.学习目标:

1.识记:(1)实践实践的概念和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2.理解: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B案

二.主干知识梳理:

认识论部分: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②实践是一种,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即: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注意考选择题)

2、特点:(注意区别开):(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强调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的)(2)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不同历史阶段实践不同)。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个方面区别开、尤其要注意实践如何推动认识发展、实践为什么能检验认识,如何检验)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三)、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客观的。①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②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③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判断: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总结:真理的相关原理:真理是客观的,我们要坚持真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都受到限制)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认识的主体;认识的基础都不断变化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4)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总结: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四个方面);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2.真理的含义及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

C案

一.合作探究

辨析题:

1.随着文明的发展,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塑造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辨析: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

2.理论只要来自实践,就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能永远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二.当堂训练:

1.(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1)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2010高考·广东卷34)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3.(2011·全国新课标)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2011·江苏)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0)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6.(12分)(2010〃南京模拟)2008年以来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文化的特殊优势和特殊功能,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由中宣部牵头,会同发改委、文化部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多次前往地方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相关部门、文化企业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研究起草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初稿)》。后经反复征求意见并作多次修改,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形成过程。

A案

1.我国探月工程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三期工程为“回”。2010年10月1日傍晚,二期工程的技术先导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为探月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告诉我们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④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02.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该观点否认了实践的A.社会性B.客观物质性C.主观能动性D.历史性

3.中国首台千万亿次(即10的15次方)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目前已研制成功。超级计算机性能的发展遵循千倍定律,即每隔10年超级计算计的性能就会提高1 000倍,而实际上

发展的速度可能更快。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4.面对各界对曹操墓真伪的不休争论,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宣布,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参与Y染色体检测,以期通过检测这些男性的Y染色体类型并进行归类,然后借助序列比对的方式,推测曹操应有的Y染色体特征,用DNA技术来解答曹操墓真伪之问。这体现了()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

C.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D.规律具有客观性

5.(2011·苏州模拟)古诗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所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日后,人们便用“夜郎自大”来比喻妄自尊大。“夜郎自大”主要说明了()

A.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B.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C.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D.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7. 琼楼玉宇知何处,天宫高筑待婵娟。星空无限,探索无尽。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1961年4月,“东方一号”飞船载着27岁的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实现第一次人类太空行走,8年后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1986年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凌空爆炸,7名宇航员殉难蓝天,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号航天飞机在返回途中解体,宇航员全部牺牲;2003年10月至2011年11月,中国神舟载人系列飞船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为我国未来空间站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不会停止,她的奥秘会不断的为人类所揭示。

联系材料说明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的道理?(11分)

1.【答案】一个人的精神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构成人的精神世界的基础。(4分)阅读的过程能动地吸收、借鉴间接经验的过程,间接经验归根结底来源于直接经验,也来源于实践。(2)分阅读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影响一个人精神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之一。(2分)结论(2分)结论一:承认实践是精神发展的基础,强调个人的精神发展受阅读影响,学习阅读经验具有重要作用,则这个命题是正确的。

结论二:忽视实践在精神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夸大阅读对精神发展的作用,则这个命题不正确。(考生把结论一和结论二结合起来作答或答出上述任一结论均可得2分)

2.(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来自实践的理论不一定都是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使实践活动取得成功。谬误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要取得实践的成功,除了需要一定科学理论的指导,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

(3)任何理论都不是认识的终结。由于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的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向前推移,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有用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3.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规划的出台是专家学者通过多次实 地调研论证,征求各方意见形成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促使《规划》的出台。(8分)

(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规划》是通过多次地方调研、专题座谈会并经反复征 求意见、作出多次修改而形成的。(4分)

7.(1)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总是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徘徊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4分)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不会停止,她的奥秘会不断的为人类揭示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4分)

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3分)

1.【答案】一个人的精神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构成人的精神世界的基础。(4分)阅读的过程能动地吸收、借鉴间接经验的过程,间接经验归根结底来源于直接经验,也来源于实践。(2)分阅读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影响一个人精神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之一。(2分)结论(2分)结论一:承认实践是精神发展的基础,强调个人的精神发展受阅读影响,学习阅读经验具有重要作用,则这个命题是正确的。

结论二:忽视实践在精神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夸大阅读对精神发展的作用,则这个命题不正确。(考生把结论一和结论二结合起来作答或答出上述任一结论均可得2分)

2.(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来自实践的理论不一定都是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使实践活动取得成功。谬误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要取得实践的成功,除了需要一定科学理论的指导,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

(3)任何理论都不是认识的终结。由于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的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向前推移,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有用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3.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规划的出台是专家学者通过多次实 地调研论证,征求各方意见形成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促使《规划》的出台。(8分)

(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规划》是通过多次地方调研、专题座谈会并经反复征 求意见、作出多次修改而形成的。(4分)

7.(1)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总是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徘徊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4分)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不会停止,她的奥秘会不断的为人类揭示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4分)

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3分)

1.【答案】一个人的精神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构成人的精神世界的基础。(4分)阅读的过程能动地吸收、借鉴间接经验的过程,间接经验归根结底来源于直接经验,也来源于实践。(2)分阅读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影响一个人精神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之一。(2分)结论(2分)结论一:承认实践是精神发展的基础,强调个人的精神发展受阅读影响,学习阅读经验具有重要作用,则这个命题是正确的。

结论二:忽视实践在精神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夸大阅读对精神发展的作用,则这个命题不正确。(考生把结论一和结论二结合起来作答或答出上述任一结论均可得2分)

2.(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来自实践的理论不一定都是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使实践活动取得成功。谬误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要取得实践的成功,除了需要一定科学理论的指导,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

(3)任何理论都不是认识的终结。由于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的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向前推移,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有用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3.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规划的出台是专家学者通过多次实 地调研论证,征求各方意见形成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促使《规划》的出台。(8分)

(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规划》是通过多次地方调研、专题座谈会并经反复征 求意见、作出多次修改而形成的。(4分)

7.(1)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总是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徘徊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4分)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不会停止,她的奥秘会不断的为人类揭示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4分)

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3分)

篇2: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学案

[易错澄清练]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点拨: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2.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点拨: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具有相对性。

3.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点拨:认识的发展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认识的水平与程度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密切关系。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

点拨: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说法错误。

5.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位置不能颠倒,否则就会犯唯心主义错误。(√)

[小题提速练] 6.团队发展,各要素有长有短是常态。目前,短板理论的逆命题——长板理论,在各届引起广泛关注。观察漫画,长板理论告诉我们()

①规律总是能被人们认识、利用和创造的 ②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③要强化团队核心竞争力,突出长板优势

④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是不能创造规律,①说法错误,排除;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是指矛盾的相互依存,是指“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但是本题漫画中长板理论说的是要充分发挥特长,与短板无关,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漫画寓意是转变人的思维方式,在实践中要突出长板优势,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7.(2017·青岛模拟)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但他的认识过程是:认识-实践-认识,其所说的认识和实践都是建立在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的,仅把实践看成是认识的一个必然环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看,黑格尔的实践观()①没有看到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②没有认识到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根本缺陷是带有浓重的辩证法色彩 ④为科学实践观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养料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 黑格尔的实践观把理论同实践统一起来阐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养料,他的认识过程是:认识-实践-认识,仅把实践看成是认识的一个必然环节,没有看到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黑格尔的实践观认识到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②说法错误;黑格尔的实践观在其形式上带有浓重的神秘和唯心的色彩,这是他的根本缺陷,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项。

8.(2017·山东济南模拟)几位城里人来到乡村,看到那广袤乡野与田园风光,不禁陶醉其中,感叹真美。田间一位劳作的老农说道:“你们要是在这里生活,可能就不会感到美了。”这一故事说明()①美是人的主观感受,不具有客观性 ②客观事物本身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 ④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④符合题意;美是客观实在的,①错误;③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项。

9.挪威科学家瓦尔为演示自然规律,在水下亲自用冲锋枪向自己的腹部射击。瓦尔在实验过程中并未受伤,因为水是比空气密度更大的介质,在射击之后,子弹的速度会立即降低到对人体安全的速度。可见()①科学难题的解决取决于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②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③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A.①② C.③④

B.②④ D.①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的特点、联系的客观性等知识点。①说法错误,该说法夸大了思维和方法的重要性,故排除;③说法错误,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联系,故排除。②④说法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项。

10.《人民日报》指出:“回溯历史,从千疮百孔、一穷二白到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正是这样干出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实干中呈现出历史性新面貌。实践表明,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而成于实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一观点之所以是正确的,是因为()A.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要受认识的指导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解析:选A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之所以是正确的,主要是因为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11.近日,英国《自然》杂志在封面位置刊登了一项天文学重要发现,一颗小型岩石行星绕比邻星运行,而比邻星正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新发现的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1.3倍,其表面温度理论上允许液态水存在。但从维持大气层和保持液态水两方面兼顾来看,这类行星的宜居性目前仍存在争议。材料说明()A.事物的发展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B.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尊重规律,总能够发现事物的真相 D.科技水平高低是重大发现的源泉

解析:选B C项说法太绝对,因为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一个过程,故排除;D项说法错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故排除;A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材料既说明了认识的无限发展,还说明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人们对此认识有分歧,故本题答案选B项。

12.“十三五”期间我国要以侧重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用认识论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①真理的获得必须以谬误的纠正为基础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③实践是在认识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④人的认识源自实践最终要转化为实践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这是因为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②③符合题意;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①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故本题选B项。

13.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连水蒸气也不沾的新型纳米材料。在工业上该材料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比如,可用来提高发电厂换热器的冷凝换热性能,还可防止机翼结冰和结霜造成的安全事故等。这一开发佐证了()①实践能力建立在认识能力提高的基础上 ②科学实验深化了人类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③研究开发要摆脱自然材料客观属性的制约 ④“思维的眼睛”可以逐步解开自然界之谜 A.②④ C.①③

B.③④ D.①②

解析:选A 题干中新型纳米材料的开发,说明了科学实验深化了人类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了“思维的眼睛”可以逐步解开自然界之谜,②④说法符合题意。①说法不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③中“摆脱自然材料客观属性制约”的说法不对。故本题答案选A项。

14.“城镇化即等同于城市建设”,这一思维长期以来被很多地方施政者奉为圭臬。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城市化目标落实到“人”上面,要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这是对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发展理念的一种纠正;同时强调城市化要带动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一过程说明,人们对城市化建设的认识()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历史的发展过程 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③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错误的过程 ④是一个不断超越历史的过程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 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现在落实到“人”,这说明对城市化建设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历史的发展过程,①正确;认识不是“循环过程”,“循环”代表着没有发展,②不选;过去“重物轻人”,认识片面,而今重物更重人说明对城市化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错误的过程,③正确;认识是不能超越历史条件的,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项。

15.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久坐对健康有害”,建议每坐30分钟就起来活动一下。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 5 000 多人开展了为期16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 久坐并不比久站对健康的危害更大。这告诉我们()①认识在实践中向前发展 ②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认识正确与否需要经过实践检验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久坐对健康有害”,英国研究人员对 5 000 多人开展了为期16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久坐并不比久站对健康的危害更大,这说明认识在实践中向前发展,也体现了认识正确与否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强调认识主体的差异性,导致认识的不同,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也没有体现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16.在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做出所谓“最终裁决”后,中国国内出现了一些呼吁抵制菲律宾、抵制美国的声音。在某些网络 “大V” 的鼓动下,多个城市的“爱国人士”走上街头,以拉横幅、喊口号的方式围堵肯德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因为()①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物质世界

③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A.①④ C.②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选D 出现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主要是由于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说的是认识具有无限性的原因,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

17.2015年12月,迈阿密儿童医院为一名4个月大的女婴进行了心脏手术。传统的2D核磁共振无法带来全部信息,医生借助智能手机和谷歌Cardboard虚拟现实头戴设备,掌握了女婴的胸腔构造并确定方案,最终手术非常成功。材料进一步佐证了()①实践具有能动性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③真理具有客观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选A 材料中的医生掌握了女婴的胸腔构造并确定方案,最终手术非常成功,体现了实践具有能动性,①符合题意;传统的2D核磁共振无法带来全部信息,医生借助智能手机和谷歌Cardboard虚拟现实头戴设备,掌握了女婴的胸腔构造,表明认识具有无限性,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A项。

[大题规范练] 18.(2017·陕西西安一模)在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中央首次提出“创新、协 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既是对过去30多年发展遇到的问题的总结,也是下一个周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上的飞跃,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必须贯彻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议强调“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将发展的重心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明确转移至“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这意味着“十三五”则更注重“质”的飞跃,强调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并据此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党在发展理念上的新变化。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党在发展理念上的新变化。涉及的知识有: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也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在表述时,需要结合我们党针对发展重心、发展方式等进行论述。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五大理念是我党根据中国30多年的实际发展状况而提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

②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面对中国过去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党对发展方式提出新的理念,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

篇3: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 (2012·安徽文综卷·9) “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 就没有了悲秋之感。”下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等知识。A与题意无关, 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指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 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 而本题诗句描述的是人们能主动地反映客观世界, 故C正确;B本身错误, 意识没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指导下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错误, 正确的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故正确答案是C。

2. (2012·浙江文综卷·27)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 气候类型多样, 自然灾害频发。因此, 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1)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2) 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 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3)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4)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 (1) (2) B. (3) (4) C. (2) (3) D. (1) (4)

解析:本题考查对自然界的客观性及规律的认识。自然灾害属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 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说法错误;同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 而不是一味顺从自然, (4) 说法错误。 (1) (2) 正确, 答案为A。

3. (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22) 以前, 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 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 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 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 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1) 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2) 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4)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和认识的特性。 (1) 中的“循环过程”否认了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 观点错误。人的认识总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4) 错误。科研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生物认识的深化, 说明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2) (3) 正确。答案为C。

4.[2012·海南政治卷·25 (2) ]阅读材料, 完成下面的问题。

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 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 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 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备受游人青睐。

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 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 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 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 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 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 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材料表明, 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

解析:本题设问直接具体, 解答时要注意将哲学原理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分析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

参考答案: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 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 从而取得成功。脱离实际, 靠虚构历史文化名人等搞文化旅游, 无视客观规律的制约, 不可能取得成功。

【考情分析】

本专题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实践观, 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 既以现实材料、名言警句、成语漫画等为背景, 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又以现实热点问题为背景, 考查考生运用物质和意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和认识、真理等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试题以选择题形式呈现较多, 非选择题的设问切入点小, 考查的知识点具体。

预计2013年高考可能以自然灾害、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情境设置考题, 如结合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变” (与时俱进) 与“不变”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 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结合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等各种意识形式, 考查意识的能动性;结合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具体事例, 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措施, 要求考生运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党和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或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如载人航天工程、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等, 运用实践的特征、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真理的相对性、认识的发展等知识, 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考点精讲】

1.把握本专题的知识线索

2.物质的内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理解物质概念的内涵, 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所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就是说,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或是否承认它的存在, 它都客观地存在着,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所谓“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就是说, 物质具有可知性, 能被人们感觉、思维、认识, 而不是不可捉摸的东西。

(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 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唯一特性。

提醒: (1) 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 是唯物主义大厦的基石。 (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二者不能混淆。 (3)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不同, “客观存在”既指一切客观事物的存在, 也包括意识的存在。

3.意识的作用

(1)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事物。

(1)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的意识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本质区别: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而动物只是纯粹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 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 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2)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 可以催人向上, 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 则会使人悲观、消沉, 丧失斗志。

(3) 意识的作用的方法论要求。

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重视精神的力量, 树立正确的意识, 克服错误的意识。

注意: (1)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 认为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促进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2) 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但它可以在实践活动中, 指挥人们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 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同时,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 正确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先有物质, 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

(2)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第一,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第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 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但二者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前者是基础、前提, 是第一位的, 而后者受前者的制约, 是第二位的。

5.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注意: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上, 要克服以下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认为人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另一种是贬低人的主观能动性, 认为人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只能任由规律摆布。

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7.实践及其特点

(1)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 凡是实践, 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可以把人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注意: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对象不是整个世界, 也不是主观世界。不能扩大实践的对象, 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对象。

(2) 实践的特点。

(1)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首先是由构成实践的客观要素 (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 的客观性决定的;其次,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结果也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

(2)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3)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 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 (人) 对客体 (客观事物) 的能动的反映, 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注意: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二是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 都来源于实践。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 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和发展”。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能够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通过实践, 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 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 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9.全面把握真理

【新题速递】

1.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范畴的认识正确的有

(1) 物质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集合 (2)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 物质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4) 物质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形态, 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

A. (1) (2) B. (2) (3) C. (1) (4) D. (1) (3)

2012年6月30日, 随着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区进行的第六次下潜的“蛟龙”号返回母船,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7000米级海试任务。回答2~3题。

2.此次试验取得了宝贵的地质样品、生物样品、沉积物样品和水样, 以及大量的海底影像资料, 充分揭示了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级深度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多样性等特征, 展示了国际科学界尚未揭开的深海奥秘。这佐证了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变着自然界的客观性

3.此次海试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 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在“蛟龙”号深海作业的基础上, 人类将对深海有一个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对未来人类开发深海、利用深海有着很大意义。这说明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2)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4) 认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A. (1) (2) (4) B. (1) (2) (3)

C. (1) (3) D. (3) (4)

保护生物多样性越来越成为当今一个热门话题。回答4~6题。

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哲学依据是

(1) 意识具有能动性, 人能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2)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 要改变规律必须尊重服从规律 (4) 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A. (1) (2) B. (3) (4) C. (2) (4) D. (1) (4)

5.有关研究显示, 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 一般可影响5到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 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到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 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

A.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 人们不可捉摸

6.面对因人类活动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人们正用各种办法维护仍在锐减的生物多样性, 以期作为补救, 建立种子银行或种子库就是其一。全世界目前有1750座种子库, 旨在长期储存植物种子, 被视为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保险库。由此可见

(1) 物质决定意识, 主观符合客观 (2) 意识决定并反作用于物质 (3) 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4)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 (2) (3) B. (1) (2) C. (1) (3) D. (2) (4)

7.2012年以来, 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面对各种矛盾与困难, 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 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良性运行。稳中求进主要体现了

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8.石棉由于其独特的耐高温、耐腐蚀及绝缘等特性, 早在19世纪70年代起就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人们意识到长期接触石棉纤维, 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 可致石棉肺、肺癌和胸膜间皮瘤等严重疾患。因此, 许多国家选择了全面禁止使用这种危险性物质。这反映了

(1) 意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2) 意识活动的内容是主观的 (3) 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4) 意识活动的形式是客观的

A. (1) (2) B. (3) (4) C. (1) (3) D. (2) (4)

9.近年来, 纳米技术掀起了阵阵热潮, 也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纳米技术将为目前许多技术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也会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并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材料告诉我们

(1)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3)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4) 人为事物的联系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A. (3) (4) B. (2) (3) C. (1) (4) D. (1) (2)

10.2012年, 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6月8日和7月6日实施降息。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降息, 表明目前中国经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需要民间投资资金入市的局势紧迫, 在金融政策方面开始加大调整力度。材料表明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C.客观必须与主观保持历史的统一

D.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11.2012年7月24日上午10时40分, 海南省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三沙市永兴岛隆重举行。此次设立地级三沙市, 是中国对海南省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完善,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的行政管理和开发建设, 保护南海海洋环境。设立三沙市体现了

(1) 物质决定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2)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3)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意识能发现和创造规律 (4) 规律是客观的,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按客观规律办事

A. (1) (2) (3) B. (1) (2) (4)

C. (1) (3) (4) D. (2) (3) (4)

12.海明威曾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的作品很少使用形容词、副词以及修饰性从句, 避免代替读者作判断、下结论, 而只是用准确生动的名词与动词描绘场景和讲述故事, 将“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传达给读者, 剩下的“八分之七”则需要读者再思考。对“冰山原则”下列见解正确的是

(1) 尊重读者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其理解和丰富作品, 这是对文学创作的要求 (2) 文学作品应避免传达自己的价值信念, 避免用作家自己的创作意图影响读者 (3) 读者阅读过程就是在自己的脑海中真实还原作品中的场景与情节的过程 (4) 读者阅读过程就是将自己的观念与作品形成个性化契合的过程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2012年6月16日, 我国成功发射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 首次执行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并于6月29日成功返回。回答13~14题。

13.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与运行表明

A.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B.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事物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14.从神舟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到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 我国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 就走过了美苏几十年的历程。这样的成功源自于老一辈航天人打下的坚实基础, 源自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明智的战略, 源自于神舟系列飞船次次成功经验的积累。中国载人航天历程也很好地诠释了“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的古训。这说明

(1)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2) 人们可以创造规律, 认识太空 (3)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4) 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

A. (1) (2) B. (2) (4) C. (1) (3) D. (3) (4)

15.近年来, 水墨漫画进入寻常百姓视野, 人们在欣赏字与画的同时, 也品味了幽默和哲理。漫画《心有鱼力就足》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1) 在实践的基础上, 精神力可以转化为物质力 (2)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3)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4)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突破客观条件限制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16.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中国共产党对发展、对社会公平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不止一个

D.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7.造成较大灾害的海啸高度一般在四到五米, 海啸一般会在地震后10分钟到20分钟内发生, 海啸波到来之前, 海水会出现倒退的情况, 从海水倒退到海啸到来, 会有五到六分钟的时间, 这是拯救生命的关键时间。人们对海啸的研究探测活动证明

(1) 人类追求真理性认识是为了指导实践 (2) 人类在海啸预测方面已经完成了认识的根本任务 (3) 人们只能认识客观存在, 不能改造客观存在 (4) 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 认识会越来越正确

A. (2) (3) B. (2) (4) C. (1) (4) D. (1) (2)

18.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立方米, 到2030年, 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按国际上承认的标准, 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立方米为用水紧张的国家, 我国节水形势严峻。合理的水价机制是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最佳方式, 而阶梯水价则备受青睐。

阶梯水价可充分发挥价格因素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等方面的作用, 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节约使用、高效利用, 缓解用水供需矛盾, 增强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 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据统计, 从国内目前已经实施阶梯水价城市的经验来看, 节水率可达5%~10%。目前, 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已经有17个实行了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 多数城市对非居民用水实行了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收费制度。

运用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分析材料。

19.2012年7月23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胡锦涛强调, 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坦的道路。综观这10年,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 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 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胡锦涛强调, 经过长期努力, 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 最重要的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实践中, 不断丰富这“四个特色”, 必然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结合材料, 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给我们哪些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启示。

20.2012年8月27日, 《人民日报》刊登的《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一文指出:今年以来, 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中央总揽全局, 运筹帷幄, 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果断加大预调微调力度, 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前行和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 机遇与挑战并存。做好经济工作, 实现预期目标, 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必须坚持长短结合, 稳定经济增长;必须改善发展环境, 促进转型升级;必须健全保障机制, 强化公共服务。

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知识?

21.2012年6月29日, 中国的神舟九号飞船返回地面, 三名航天员安全出舱, 毫发无损。神舟九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对接、返回, 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日渐增多, 地球上的资源以及空间日渐显得稀少, 人类走出地球、走向太空, 到太空去开展实验、寻找资源, 已经是一个共识。我国加入航天探索的领域之后, 进展迅速, 成果显著, 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把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之一。

201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0年。在这20年里, 通过10次飞行试验, 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一是载人天地往返, 二是航天员空间出舱, 三是交会对接技术 (两个飞行器在空间的交会对接) ;建成了较为配套的载人航天研制生产试验、测试发射、测量控制的体系;取得了900余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科技进步成果;加强了国家航天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了我国航天产业的整体能力, 带动了相关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的研究。

结合材料, 说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知识的。

22.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 自然和谐, 但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 由于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集聚功能, 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先发展, 后污染”的模式致使城市在不断发展和膨胀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等各种“城市病”的挑战。人们发现, 城市远非“理想国”。今天, 在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 人们开始用低碳、绿色、和谐的城市发展理念, 来审视城市发展功能, 把握城市发展规律, 升华城市发展理念, 促进城市科学发展。

结合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 说明人类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参考答案:

1.B物质是一种客观实在, 是一切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概括, 故答案为B。物质不是物质具体形态的集合, 故排除 (1) 。物质能被意识所反映, 故排除 (4) 。

2.A深海试验提示了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多样性等特征, 佐证了自然界是物质的, 是客观的, 选A。材料没有体现人类社会的客观性, 不选B。C说法错误, 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意志, 只有人才有意志。D本身错误。

3.B本题考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海试试验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 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体现 (1) (2) ;海试试验对未来人类开发深海、利用深海有着很大意义体现 (3) , 所以答案选B。 (4) 说法错误, 只有正确认识才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4.C保护生物多样性体现了尊重自然的客观性, (2) 当选;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体现了 (4) 。

5.A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但与人类的活动无关的说法则是错误的, 排除B;D中“不可捉摸”错误;C与题意不符;材料体现的是自然界的客观性, A正确。

6.C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建立种子银行或者种子库是从生态环境的客观实际出发的, (1) 当选;建立种子银行或种子库旨在长期储存植物种子以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3) 符合题意; (2) (4) 说法错误, 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物质决定意识, 正确意识与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7.A“稳”强调了哲学上的相对静止, “求进”则注重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因此稳中求进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应选A。B、C、D不符合题意。

8.C意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 表现形式是主观的, 故排除 (2) 和 (4) 。人们意识到长期接触石棉纤维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并选择禁止使用, 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故 (1) (3) 正确。

9.D纳米技术将为目前许多技术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体现了 (1) , 纳米技术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了 (2) , 答案选D; (3) 说法错误,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 (4) 说法错误, 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不是主观的。

10.D针对目前中国的经济走势, 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政策方面开始加大调整力度, 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5和计划性, D正确。联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A表述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项表述错误;主观要与客观保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表述错误。

11.B成立三沙市是中国对海南省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完善, 体现 (1)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的行政管理和开发建设, 保护南海海洋环境, 体现 (2) (4) 。规律是客观的, 意识能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 但不能创造规律, (3) 错误。

12.B本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 (2) 说法错误, 文学作品本身就会对读者起引导作用; (3) 说法错误,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读者会经过自己头脑的加工, 形成对作品的特定认识。

13.D A错误,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错误, 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性;C错误, 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事物作出了正确的反映。

14.C (2) 说法错误, 规律是客观的, 人们不能创造规律; (4)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5.A《心有鱼力就足》表面意思是在鱼的吸引下, 猫可以迸发出超常的力量, 其哲学寓意是精神力量对实践的反作用很重要,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办事情起促进作用, (1) (2) 符合题意;漫画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而不是强调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 (3) 不符合题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4) 错误。

16.D A说法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非“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B说法错误;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C说法错误。

17.C人们对海啸的研究探测体现 (1) (4) , (2) (3) 说法不准确。

18. (1) 规律是客观的,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阶梯水价的制定要充分发挥价格的作用, 自觉遵循价值规律, 按价值规律办事。 (2) 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出实行阶梯水价, 可以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节约使用。 (3) 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节约使用、高效利用, 缓解用水供需矛盾;另一方面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从阶梯电价开始, 从养成节约能源习惯开始, 节能减排。

19.唯物论: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国际国内形势出发, 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才能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 (2) 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和进步,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识论: (1)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2)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0. (1) 物质决定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中央总揽全局, 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2)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面对当前经济运行状况, 中央总揽全局, 运筹帷幄, 果断加大预调微调力度, 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前行和社会和谐稳定。 (3) 把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做好经济工作, 实现预期目标, 要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必须坚持长短结合, 稳定经济增长;必须改善发展环境, 促进转型升级;必须健全保障机制, 强化公共服务。

21. (1)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中国神舟九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对接、返回, 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加强国家航天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了我国航天产业的整体能力, 带动了相关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的研究。 (3)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地球上的资源以及空间日渐显得稀少, 人类走出地球、走向太空, 到太空里去开展实验、寻找资源, 已经是一个共识。 (4)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在这20年里, 通过10次飞行试验, 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 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把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之一, 取得了900余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科技进步成果。

22. (1) 追求和发展真理要以实践为基础。人类每一文明发展阶段的城市发展理念, 不是凭空产生的, 只能在城市发展的实践中获得, 我们要善于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2) 追求和发展真理要坚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针对伴随工业文明而来的“城市病”, 人们开始用低碳、绿色、和谐的城市发展理念, 审视城市发展功能, 把握城市发展规律, 升华城市发展理念, 促进城市科学发展, 表明要以深化和发展着的实践为基础和动力, 不断深化、检验和发展真理性认识。 (3) 追求和发展真理要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无止境的探索。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 再到生态文明, 人类城市发展理念经过了一个逐步科学完善的过程, 说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人类真理性认识的获得不是一次完成的, 要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探索获得, 同时还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篇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学案

(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

2.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而这座工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①是人的头脑中天生就储备好了的 ②离不开客观存在 ③来源于实践和生活④来源于书本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

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4.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

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B.他们都是一个知识体系C.客观事物物件在人脑中的反映D.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5.以下所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学生听课做作业 ②教师给学生讲课 ③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④中美进行钢铁贸易谈判 ⑤第五次人口普查 ⑥蜘蛛织网,蜜蜂采蜜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如此葱郁茂盛。而今,曾经丰茂的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风吹草低见沙梁”说明

A.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C.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D.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回答7—8题:

7.《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

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8.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D.辩证法观点 9.“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

①物质是运动的 ②世界是物质的 ③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④不能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A.夸大了物质运动B.否认了相对静止

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D.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1.“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办事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主要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先设计后施工,才能建成楼房。这一事实说明

A.设计的构想是工程师头脑中产生的B.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物质决定意识

13.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④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4.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说明的主要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D.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5.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④知是行之始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16.对于精彩的幽默和笑话,女性的反应比男性更明显,产生这种差异的生理基础源于女性大脑的左额前叶皮质及负责对外来刺激产生反应的伏隔核比男性更加活跃。上述材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来源于人脑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17.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为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福娃。福娃的色彩与灵感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这说明

A.正确的意识来自艺术家聪明的大脑B.客观存在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8.物质、运动、规律三者间的联系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是客观的D.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9.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正确说明这一论断的选项是

①自然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②人类社会同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性 ③人类思维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④意识是客观实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事物“什么也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事物和运动的关系

21、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指

A.自然界和社会的显著变化和发展

B.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物体空间位置的移动 22.我国古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上草”的“枯荣”表明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3.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

A.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不变B.事物处于不变化的状态

C.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运动过程中的无条件性和绝对性

2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固有属性是________。A.联系 运动B.运动 客观实在性C.客观实在性联系D.客观实在性运动/ 2

25.“刻舟求剑”中的那个楚国人之所以“求”不到“剑”,主要原因是他

A.否认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B.否认了船、水、剑三者有的运动,有的静止

C.只承认剑的客观存在D.不知道船、水、剑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6.人与规律的关系是

A.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规律的客观性服从人的主观能动性33.(2008宁夏高考)阅读数据,完成下列要求。

D.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和创造规律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27.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 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

A.人的意识是能动的,动物的意识是不能动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

B.人的意识水平比动物的意识水平高得多 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C.动物没有意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D.蜜蜂的智慧在某些方面对人类高得多

28.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具有客观物质性,因而实践是客观的 ②实践是一种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脑中观

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实践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④实践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 ⑤实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

观的 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⑥

29.“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适用范围

B.真理和谬误可以任意转化 34.(全国高考)材料 阿房宫一直被视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曾生动地描绘了它的恢

C.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界限是不确定的 弘壮观;一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也记载了项羽火烧阿房宫事件。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阿房宫考古队于2002年10月

D.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 开始对阿房宫遗址开展了多学科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当年阿房宫工程只完成了前殿建筑基础和部分宫墙建设,30.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过程中,我国人民表现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由于宫殿建筑基址以上部分并未营建,也就不存在被大火烧毁的事实。

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感人至深。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到哪些认识论的启示?

不断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C.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D.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

31.(2008广东高考)材料l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

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2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

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35.材料 北方某县地处城市边缘的山区,山多地少,长期以来只从事单一的粮食种植业,越种越穷。近几年来,他们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把党的富民政策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山区农业发展的新路。

结合材料l、材料2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县政府组织农科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本地实际,一方面修筑公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另一方面对农民进行 技术培训,教会农民科学种植,发展起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生产,对蔬菜进行真空保鲜包装,销售到周 边大中城市,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又聘请科技人员,引进高新技术办起了蔬菜、药材 加工厂。为了使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组织起上万人的专业销售队伍,该县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能够脱贫致富的原因。

32.(2009年广东高考)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

篇5: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学案

理解:意识的本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重点

难点 简单应用:运动是有规律的;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综合应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法

教具 教法:知识点的识记与运用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特色教案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解析】

1.世界的物质性(识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识记):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简单应用):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同时人们还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意识的本质(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5.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理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6.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简单应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7.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综合应用):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反对唯意志主义和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8.实践及其特点(识记):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综合应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0.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理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教学

上一篇:登襄阳岘山,登襄阳岘山张九龄,登襄阳岘山的意思,登襄阳岘山赏析下一篇:《武林外传》动画片改编项目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