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I卷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分层提升

2024-05-15

全国I卷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分层提升(通用4篇)

篇1:全国I卷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分层提升

探究世界的本质

(完全依托大数据高考分析软件原创甄选而成)

A组

1.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①正确。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中并通过意识活动、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给予自然重大影响,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②说法错误。③说法过于绝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也可能向协调的方向转化。答案 D 2.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解析 哲学上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纸箱、树木、家具、纸张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主要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题目并没否认这一点,所以D是错误的。选项A、B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正确答案为C。答案 C 3.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取得了研究成果:宇宙射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暗物质的6个特征已有5个得到确认。这一研究结果从哲学上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物质与暗物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取得了研究成果:宇宙射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暗物质的6个特征已有5个得到确认,这说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是可知的,①②入选。③与题意不符;物质与暗物质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④说法错误。答案 A 4.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说明()A.人脑是思维运动的物质载体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事物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增强了规律的客观性

解析 大脑越用越灵,强调运动对物质的重要性,B项正确表达了这一重要性。A强调物质对运动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C项谈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符合题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D项错误。答案 B 5.研究发现,一个人头部面部特征的年龄变化受到人体内在变化规律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指标是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比如男性头长和鼻指数。容貌的这种特点就会给大年龄跨度的人脸识别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从而为一些疑难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方便。这说明()

①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 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人们突破规律的制约,可以限制容貌变化的不利影响 ④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及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①本身正确但不为材料所体现;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突破规律制约”的说法是错误的;②④正确切题。故选D。答案 D 6.“树上结西瓜”这原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 市的邯邰镇变成了事实。当地瓜农开始试验搭架,使西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这表明()A.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所不能的

B.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战胜自然规律的唯一因素 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解析 “树上结西瓜”表明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故选D项。A、B、C三项表述错误。答案 D 7.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到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到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A.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

解析 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自然界的客观性,A项符合题意。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和人类的活动无关的说法则是错误的,B项不选;C项与题意不符;D项中“不可捉摸”说法错误。答案 A 8.漫画《今日姜太公》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尊重客观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 ②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④要改造规律,创造新的钓鱼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漫画《今日姜太公》反映了当前环境污染对鱼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①②是其应有的启示。③④违背规律的客观性,应排除。答案 A

B组

9.2016年10月1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中迈出了新的一步,这是全体航天人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结果。这表明()

①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②要想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有所建树,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会有所成就 ④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错误,只能是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材料体现的是意识的作用,而不是意识的本质,④不符合题意。答案 B 10.迅速发展的P2P网贷平台、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倒逼传统金融业开始审视自身的局限性。当前银行业更多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中,唯有调整发展战略,顺势而为进行变革,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表明()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③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中“迅速发展的P2P网贷平台、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业态”“调整发展战略,顺势而为进行变革”表明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④说法错误。答案 C 11.一种被称作“超级细菌”的耐药性细菌在南亚和欧美一些国家感染患者甚至导致死亡。科学家指出,人类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出现细菌耐药问题的原因之一。据悉,我国科研人员已启动抗“超级细菌”药物研究。这说明()

①尊重医疗规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出现耐药性细菌 ②细菌耐药有其自身规律,人们无法有效抵御细菌对人类健康的侵害 ③医疗实践为医学研究提供研究课题,推动医学发展 ④抗菌素的研究与科研人员的个人爱好有直接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故选①,排除②;科研人员的研究根 据实践需要而非个人爱好,④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可以推动事物向前发展,③符合题意要求,故答案选A。答案 A 12.由多国科学家参加的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国际合作小组,利用重离子对撞机使两个接近光速的金原子核对撞,成功探测到迄今为止最重的反物质反氦-4。该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宇宙最初形成的详细过程,解开一些不解之谜。这说明()

①反物质的属性和运动规律不完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②探测反物质的实验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 ④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多国科学家参加的国际合作小组”“利用重离子对撞机使两个接近光速的金原子核对撞,成功探测到迄今为止最重的反物质反氦-4”“该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宇宙最初形成的详细过程”说明探测反物质的实验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认识及认识能力,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反物质的属性和运动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①说法错误;③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答案 C 13.材料 在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览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面对我们赖以生存却因破坏而千疮百孔的大自然,有识之士提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有人认为: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无能为力。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自然界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果人类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人类难逃遭遇自然界报复的命运。

(2)此观点看到了规律的客观性,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是不科学的。虽然规 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14.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全长约1 000千米的淮河,本是一条通畅的河流,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溃决夺淮,使淮河丧失了入海口,这条河流也就变得泛滥成灾,非涝即旱,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

60年前,我国开始治理淮河。如今淮河已形成较为完整有效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流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环境改善、生态良好。

根据我国治理淮河的经验,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人水和谐共处?

答案 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所以要求我们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实现人水和谐共处,首先必须尊重自然。②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实现人水和谐,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破坏自然。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实现人水和谐,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篇2:全国I卷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分层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自然”:自=自己、自动,然=如此,它强调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这表明自然界()①是由人类来规定它的变化的 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具有客观实在、自我发展的特点 ④由上帝造好后,按设定规则运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6年3月18日,北京遭遇今年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一次雾霾侵袭。空气质量指数已经达到六级重污染,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这警示我们应该()A.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做自然的主人 B.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宰自然的存在和发展 C.尊重和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认识极端天气,阻止气象灾害的发生

3.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 C.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D.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4.2016年3月23日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则天文学研究称,月球两极的氢沉积物显示,月球曾经有过一个与今天完全不同的旋转轴。这项研究表明,这种旋转轴的改变是由几十亿年前月球内部结构的变化导致的。该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客观性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事物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通过太空科学实验,科学家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以此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使人类在科学揭示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①进一步证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说明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③说明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④说明追求终极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唐朝诗人李商隐《谒山》诗云:“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下列观点与该诗所蕴含哲理相符的是()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上表示,短期小幅波动是难以避免的,我们不会因小幅波动而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市场运行的规律去操作。这是因为()①世界具有物质性这一本质属性 ②物质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③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惩罚 ④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光线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传播速度最快的物质,在空气和真空中,光速接近每秒30万千米。但在通过某些透明介质时,比如水或者玻璃时,由于折射的关系,光速会稍微减慢,但这种减速极其有限,根本不可能被人们感知。而科学家们利用一种特殊晶体作为介质,将 1 光“拘留”在内整整持续了一分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B.运动的绝对性和永恒性是有条件的 C.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D.人们可认识和改造物质运动的规律

10.2016年4月25日,总书记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考察时强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上述观点体现了()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 ③创新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④静止是暂时的、绝对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当某一地区温度持续升高或降低时,海洋与大气之间就会通过能量交换来改变大气环流和温度分布,因此造成全球气候的“紊乱”。由此可见()A.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 B.事物的运动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C.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D.任何联系都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12.每大约四五天,地球上的人口就要增加100万,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增长至96亿。在地球演进的过程中,一旦一个生物物种的数量超过了环境可承受的极限,它的数量就会出现急剧下降。有学者告诫人类:要么我们通过我们愿意的方式控制这个进程,要么是自然替我们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①大自然能够主动修复人与环境的关系 ②人口繁衍受自然规律和生态条件制约 ③尊重规律人类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④环境状况取决于人类选择的发展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52分)13.(2017·青岛模拟)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在如何将国学经典引入中小学课堂的问题上有两种观点:甲专家认为,国学经典进入中小学课堂,必须进行删减并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解读;乙专家认为,学习国学经典,不应该删减,要保持经典原样、保持作品完整性,这样有利于理解传统文化的渊源,培养正确的历史文化观。

依据材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中甲乙两位专家的观点的合理性。(24分)

14.(2017·湖南四县市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5年11月5日—7日,第十二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在湖南浏阳成功举行。花炮之乡向世界展示了最先进的焰火,同时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打造了精美绝伦的焰火晚会。

本届国际花炮文化节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围绕“璀璨千年,欢乐世界”主题,举行了烟花艺术汇演、第六届国际音乐焰火比赛、花炮新产品燃放推介暨看样订货会、国际烟花产业高峰论坛、花炮文化互动等五大主体活动。

作为本届国际花炮文化节的重头戏,烟花艺术汇演将烟花和艺术高度融合,采用1 200平方米超大LED彩屏,呈现了丝绸之路、出水芙蓉、大漠驼影、围山瀑布等中国水墨风格艺术焰火。

焰火晚会以“东方花语·e路芬芳”为主题,结合“一带一路”的历史与现实,通过音诗画完美结合,极致体现东方文化之美。同时晚会充分发掘“互联网+”的内涵和应用,融入万人手机点火仪式、焰火节奏大师、我为浏阳花炮点赞等环节,让现场观众共同参与焰火艺术的呈现。

(1)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第十二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焰火晚会得以成功举办的原因。(20分)(2)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提两条方法论建议。(8分)

[练高考—找规律] 1.(2016·课标Ⅱ,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4·课标Ⅱ,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5·广东文综,33)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5·天津文综,7)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练模拟—明趋势] 5.(2017·江西九校联考)2013年10月8日,比利时和英国的两位物理学家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奖用以表彰他们描述了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以及成功预测希格斯玻色子即“上帝粒子”的存在。“上帝粒子”的存在,证明了()①世界具有物质性这一本质属性 ②主观是对客观的映象与认识 ③世界是可知的,也是可以预测的 ④规律的客观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2017·重庆一中质检)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被改变的。”这一观点的片面之处在于()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被改变的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7.社会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物质实践活动,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正 如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存在的物质实体性要素一样,社会生产实践则是社会存在的物质性活动过程。这表明()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C.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 D.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在于其客观存在性

8.(2017·呼和浩特二中考试)2015年初,电影《狼图腾》引发人们广泛关注,其主题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自然以重大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2017·河西五市联考)有位学者指出,我们很容易成为自身成功的受害者,比如成功的制度更容易僵化,因为人们往往会满足于它早期的成功,而不想改变。这给我们的辩证唯物论启示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处理问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C.事物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中 D.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10.(2017·山东济南模拟)2015年年初,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其重大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2017·安徽十校联盟联考)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要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这是基于()①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对自然的征服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2.(2017·江苏苏州调研)我国购房主力人口将于2015年达到峰值,并将从2018年开始趋势性下降,我国房地产业将告别数量型增长。这一变化体现了()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2017·豫东、豫北名校联考)中国科学院的学者们通过研究“沉睡”在塔里木盆地下1 000多米的沉积岩心,解开了“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究竟从何而来”这一谜团。大约五百万年前,塔里木盆地曾出现过大规律湖泊群,但终因周围山体抬升阻止水汽进入盆地,导致湖泊永久消失,变为沙漠。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②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③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人类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2017·郑州一检)Kepler-452b行星是目前人类发现的首个围绕着与太阳同类型恒星旋转且与地球大小相近的“宜居”行星,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 ②物质的存在往往离不开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③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运动是它的存在方式 ④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2017·保定调研)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16.(2017·合肥质检)“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中的这段话意思是: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包含的哲理是()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 ③物质依赖于意识而存在 ④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7.来自浙江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种能逃避体内预存抗体的增强型疫苗,为包括HIV疫苗在内的疫苗优化与改造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这说明()A.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B.改造客观世界要以创造客观规律为前提 C.人们能够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D.人们通过实践可以超越和主宰客观世界

18.(2017·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阶段性测试)“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河段”带给执政党一个铁律:罔顾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特征,或无原则倒退,或无根基超越,都会给社会发展带来颠覆性危害。这启示中国共产党()①应控制事物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 ②要采取措施防止事物朝着对立面转化 ③作为执政党,必须尊重执政规律 ④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执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2017·石家庄质检)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提出无极(无)生太极(有)。太极动则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本源于无极,无极是宇宙生成的根本。这一观点()①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④看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课练32 探究世界的本质

1.C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说明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具有客观实在、自我发展的特点,②③符合题意。①为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④为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均与题意不符。

2.C 自然界具有客观性,人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C项说法正确,A、B两项说法错误。目前人们并不能阻止气象灾害的发生,D项说法错误。

3.D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故答案为D。

4.C “月球曾经有过一个与今天完全不同的旋转轴”,说明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符合题意。该研究成果揭示了月球的奥秘,证明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符合题意。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①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C 太空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太空科学实验,科学家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使人类在科学揭示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说明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也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故①③正确。②与题意不符;④本身说法错误,不存在终极真理。

6.B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体现了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③体现了同样的哲理,入选;②体现的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④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7.A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说的是要看到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做到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故①②符合题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③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立统一的问题,故④不选。

8.C 规律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9.A 科学家们利用一种特殊晶体作为介质,将光“拘留”在内一分钟,说明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A项符合题意。运动是无条件的,B项说法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改造规律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D说法错误。

10.A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体现了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体现了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创新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是既肯定又否定,③说法错误。

11.B 由材料中全球气候“紊乱”的原因可知,事物的运动都有其固有的规律,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意不符。具体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D项说法错误。

12.B 材料强调了如果人口数量继续增加,人类将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②符合题意。学者的观点实际上是主张人类应主动控制人口演变的进程,避免造成严重后果,③符合题意。①错误,大自然没有意识,不能主动修复与人的关系。地理环境具有客观物质性,④夸大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状况的影响。

13.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6分)②甲专家提出将国学经典进行删减再进入课堂的观点,符合文化建设规律,有利于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作用;(6分)将国学经典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解读,坚持了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这会让国学经典保持旺盛的生命力。(6分)乙专家观点遵循了国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6分)解析 回答时首先明确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包括哪些内容,然后结合材料中甲乙两位专家的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即可。甲专家的观点符合文化建设规律,有利于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乙专家的观点遵循了国学自身发展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

14.(1)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不断创新。采用现代高科技,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将烟花和艺术高度融合,采用万人手机点火仪式等都体现了创新意识。(6分)②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把握了焰火与音乐、文化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巧妙地将多种因素搭配在一起,呈现出一场壮观的活动。(6分)③做到了从客观实际和科技条件出发。采用1 200平方米超大LED彩屏,呈现了丝绸之路、出水芙蓉、大漠驼影、围山瀑布等中国水墨风格艺术焰火。(8分)(2)①坚持发展的观点,树立创新意识,把技术创新与艺术创新完美结合起来。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具体分析自己产业特色的基础上促进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每点4分,共8分)解析(1)解答本问,首先要明确唯物论知识有哪些,主要包括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然后把材料中的措施与唯物论知识结合起来分析即可。

7(2)解答本问,可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方面提建议,并注意方法论与建议措施的衔接。

加餐练——分类集训·知能提升

1.B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与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重视实践,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出发,故①正确,②错误。他能用兵如神还在于他发挥主观能动性时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③正确。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④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2.B 考点定位: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有条件的,②错误;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③错误;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3.C ①错误,社会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④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4.A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转变、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向,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正确。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结构、动力的变化,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②正确。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③错误。新事物是对旧事物既肯定又否定,即辩证否定,不是根本否定,④错误。应选A。

5.C 比利时和英国的两位物理学家成功预测“上帝粒子”的存在,说明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上帝粒子”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上帝粒子”的存在证明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问的是“上帝粒子”的“存在”证明了什么问题,②④与题意不符。

6.C 纸箱、树木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由此可见,题中观点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故答案为C。A是题中观点的合理之处,干肢不符。材料没有涉及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联系,B不选。题中观点并没有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D项应排除。

7.B “正如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存在的物质实体性要素一样,社会生产实践则是社会存在的物质性活动过程”,说明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B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项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D项说法错误。

8.D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客观的,因此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就应该深刻把握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①正确;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给予自然以重大影响,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是可以协调的,②③说法错误。

9.B 成功的制度更容易僵化,因为人们往往会满足于它早期的成功,而不想改变,说的是主观没有与客观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即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是其应有的启示。A、C属于唯物辩证法范畴,与题目知识限定不符。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

10.D ②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人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协调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③说法错误。①④符合题意,答案选D。

11.A 人们可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但征服自然说法不妥,排除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主要是顺应自然规律,④前后不对应。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要立足国际,尊重自然,说明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①③正确切题,故选A。12.A 题干对人口与房地产业变化的分析,说明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不体现人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①③正确切题,②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

13.A 大约五百万年前,塔里木盆地曾出现过大规模湖泊群,但终因周围山体抬升阻止水汽进入盆地,导致湖泊永久消失,变为沙漠,这体现了运动变化的观点,①入选。“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究竟从何而来”过去是一个谜团,现在解开了,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符合题意。故选A。②④在材料中未体现。

14.C “是目前人类发现„„行星”,证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①符合题意。“围绕着与太阳同类型恒星旋转”,证明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证明物质是世界的本原,③符合题意。材料讲的是自然界,不是人类社会,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说法错误,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

15.A “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与题意不符。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项说法错误。

16.D “天有时令变化”,表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①符合题意。“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说明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④符合题意。②与题意不符。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③错误。

17.C 科学家们研发出能逃避体内预存抗体的增强型疫苗,说明人们能够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故答案为C。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创造和改造规律,A、B两项错误。“超越和主宰客观世界”有悖世界的客观性,D项排除。

18.C 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材料没有涉及适度原则,①排除;事物朝对立面转化如果能推动事物发展,我们则要积极促进而不是防止,②错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河段”带给执政党的铁律,启示中国共产党要认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执政,③④符合题意。

篇3:全国I卷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分层提升

(完全依托大数据高考分析软件原创甄选而成)

A组

1.2016年11月7日至9日,“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所涉27件刑事案件公开开庭审理,瑞海公司董事长于学伟数罪并罚,依法判处死缓,副董事长董社轩、总经理只峰等5人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到十五年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上述材料体现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我国具有民主和专政的职能 ④我国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观点错误;④不符合题意。答案 B 2.截止到2016年10月19日,大病保险已经覆盖全国城乡,为全国10.5亿城乡居民提供了大病保险保障。国家大病保险制度的建立()

①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②会让城乡居民的大病得到彻底治疗 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④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国家建立大病保险制度,体现了国家对公民人身健康等权利的尊重和保护,这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①④正确;②错误,大病医治还需要医疗技术等方面的支持;③与题意不符,大病保险制度涉及的是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无关,故选D项。答案 D 3.改革开放以来,由不熟悉差额选举到积极参与;由只知道上访找领导到利用网络反映呼声;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自觉监督权力运行。我国公民的这种变化反映了()A.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B.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C.我国公民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D.我国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与渠道越来越丰富

解析 材料中公民的这些变化是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的体现,A、C与题意不符,D说法错误。

答案 B 4.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上述改革举措体现了我国()

①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的优越性 ④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不能说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①排除;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③表述错误。答案 D 5.下列关于漫画《广场“武”》(作者:蒋跃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权利是相对的,人们在跳广场舞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②权利是神圣的,享有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基础 ③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社会成员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场“武”就可以避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②错误,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是互为前提的;④说法太绝对;①③正确切题。答案 C 6.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第六届“香港大学生军事生活体验营”结业典礼上致辞时表示,每一个香港人都有必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这是因为()

A.公民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意识 B.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D.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以履行义务为基础和前提的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故选C。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必须履行义务,A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权利,B不选。我国公民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的,D项说法不准确。答案 C 7.“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的意思是,治理洪水的人使洪水畅通,管理百姓的人让百姓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①要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彰显我国的国家性质 ②加强民主监督是预防腐败的必要条件 ③要创造条件,让人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④公民的言论自由是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在我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排除④;公民的政治权利由宪法和法律赋予,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①说法错误,排除①,②③入选,故选C。答案 C 8.现代国家的崛起应当有配套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作支撑,否则其崛起很可能会成为一种暂时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认为国民心态事关中国的崛起成败,似乎并不过分。培育健康务实的国民心态,需要我们()

①增强权利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②丰富民主形式,拓宽参与渠道 ③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民主法制 ④提高政治素养,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培育健康务实的国民心态,作为公民,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自觉履行义务,提高政治素养,维护国家利益,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丰富民主形式、拓宽参与渠道、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民主法制的主体是国家,不是公民,故排除②③。故选A。答案 A

B组

9.“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维护每一个人的尊严,哪怕他(她)有罪有错。这是基本的法治理念,也是文明社会的底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③人格尊严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④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 ③说法错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才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④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尊重每一个公民的权利,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故选A。答案 A 10.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参与公共事务,才能涵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练;对政府而言,多渠道海纳公众的“参与百川”,能够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尊重民意也是公权力最好的民主素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根本途径 ②推进民主政治必须倡导公民公共精神 ③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才是理性参与 ④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彰显了民主的真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不断拓宽民主渠道,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体现,也是推动政治民主的要求,②④符合题意;尊重民意有利于决策科学,但不能保证,故排除①;理性参与的标志是是否依法有序而非政府的引导,③排除;故答案选C。答案 C 11.“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的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这说明()

①民主要反映全体公民的意愿和呼声 ②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 ③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④决策权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民主要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呼声,①是错误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其中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②③符合题意;公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不享有决策权,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答案 C 12.北京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朝阳群众”举报明星涉毒、社会诈骗等案件被警方屡屡破获,“西城大妈”仅2016年上半年就收集各类情报信息11 937件,违法犯罪线索567件,直接支撑了打击破案工作。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政府管理应与社会公众参与有机结合 ②参与民主管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③公民应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④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参与民主管理是公民的权利而不是义务,故②说法错误,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故④说法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 A 13.为了确保“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某市大街小巷张贴着许多“抓到小偷,奖励1 000元”的标语。政府鼓励市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奖励抓小偷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

对上述争议你持怎样的看法?请依据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说明你的理由。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打击犯罪,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这一角度看,政府不应该对公民进行奖励。但是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角度看,国家对公民的奖励,是对公民履行义务的认可,有利于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值得提倡。考生无论从哪一角度回答都需要阐明自己的理由。

答案 答案一:不赞成。维护社会稳定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的同时,还应对国家、对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不必奖励。

答案二:赞成。通过物质奖励鼓励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对公民履行法定义务的肯定和认可,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社会治安的维护。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对国家、对社会承担了应有的责任,也应该享有应有的权利。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4.材料一 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多年来,网民已达六亿多,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写博客、发帖子、上网交流已成为许多网民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网络在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材料二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论坛、博客表达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网络问政”渐渐成为中国民众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新途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民意。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知识,说明公民应怎样参与“网络问政”。

篇4:全国I卷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分层提升

(完全依托大数据高考分析软件原创甄选而成)

A组

2016年10月21日上午,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回答1~2题。1.伟大的长征精神()①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②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③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④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①错误,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④错误,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而不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②③正确。答案 C 2.“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B.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D.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解析 我们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B说法正确;题干强调了民族精神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A强调的是民族精神的地位,与题意不符;C强调的是民族精神的完善发展,与题意不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D错误。故本题答案应选B。答案 B 3.2016年8月20日,中国女排姑娘们发扬当年五连冠的“女排精神”,团结合作,顽强拼搏,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连扳三局,以3∶1战胜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材料反映出中华民族精神中的()①团结统一精神,这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②自强不息精神,这是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柱 ③爱好和平精神,这是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表现

④勤劳勇敢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团结合作,顽强拼搏”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柱,①②正确切题;材料未涉及爱好和平的精神,③排除;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④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 A 4.中国梦不只是追求强大经济实力的宏伟目标,更是传承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优良品格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是()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C.勤能补拙,勇冠三军

B.一衣带水,睦邻友好 D.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解析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团结统一;“一衣带水,睦邻友好”体现的是爱好和平;“勤能补拙,勇冠三军”体现勤劳勇敢;“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体现自强不息。答案 D 5.“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因为()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地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我们要吸收外国文化中优秀的成果,而不是吸收一切外来文化,①错误;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优良传统的继承,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②③正确;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④说法错误,排除。答案 C 6.2016年10月17日,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升空。自2003年10月以来,中国已完成5次载人航天任务。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A.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 B.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 C.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富 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巅峰

解析 A项缩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C项错误;D项中“发展的巅峰”说法是错误的。答案 B 7.每个时代对雷锋精神的解读都不一样。20世纪70年代,强调学习雷锋的“爱憎分明”;80年代,强调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90年代,则强调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而现阶段,我们则更强调学习雷锋精神的爱心、敬业和诚信。这表明雷锋精神()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②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传承方式与途径 ③在市场经济时代仍旧有旺盛的生命力 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 每个时代对雷锋精神的解读不同,这表明雷锋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当下仍有生命力,①③符合题意;②不为材料所反映;④错误。答案 C 8.下图是中国志愿服务标识——“爱心放飞梦想”。中国志愿服务标识以汉字“志”为基本原型,以中国红为基本色调,以鸽子、红心、彩带为基本构成,蕴含丰厚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元素,寓意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事业红红火火。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创意表明()

①离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就会失去精神根基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其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具有民族性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志愿服务标识——“爱心放飞梦想”以汉字“志”为基本原型,以中国红为基本色调,以鸽子、红心、彩带为基本构成,蕴含丰厚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元素。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的精神纽带;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①④符合题意;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后半句说法错误;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是错误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 A

B组

9.纵观数千年文明史,中国人的黄金情结,中国人的买金故事,甚至于中国人对于黄色图腾特有的崇拜,都带着些“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悲壮与豪迈。中国人的黄金情结穿越千年延续至今,依然在这个银行卡遍地的时代影响着你我的生活。这体现了()①文化能够超越经济政治而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④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 只要能从材料中提取出中国人的黄金情结穿越千年,至今仍影响人们的生活这个关键信息,即可判断出②③符合题意,当选;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因此,文化不可能超越经济政治而发展,①观点错误;④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 D 10.从古至今,历代能人志士总有那么一种情怀,一种牵挂,让人感动,让人砥砺前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等莫不如此。这种情怀、这种牵挂()①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④体现了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等知识。试题材料集中体现了爱国爱民的情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①④符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说法错误;材料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源远流长的特征,③不符题意。本题答案是B。答案 B 11.有人说,一座城市的精神是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共同气质和价值取向,而这种气质又决定了这座城市会有什么样的成就。290多万名北京市民投票选出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就彰显了这种气质。作为城市精神,“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在长期 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及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这说明()①“北京精神”是新时代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决定城市的发展和未来 ③“北京精神”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区域特性 ④“北京精神”是植根于人民实践的、超越时代的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北京精神”既具有城市精神的共同特点,又具有自身的区域特性,是新时代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①③说法正确;②“决定”说法错误,精神具有反作用,不是起决定作用;④“超越时代”说法错误,精神是对时代特征的反映,故答案选C。答案 C 12.(2013·四川卷,6)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此题意中“从汶川„„那„„”,没有体现①,更没有涉及②,并且②是中华文化的特征。答案 D 13.有位记者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把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作了个别采访,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回答。

同学甲: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落实到身边的小事中,比如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必须做到服装整齐、纪律严明、态度严肃,坚决杜绝交头接耳、左晃右晃,因为这些都表示对国旗的不尊重,一个不尊重国旗的人是无从谈爱国的。如果我们真的爱国,就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为祖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同学乙:我认为作为学生,弘扬民族精神还应该继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同学之间不比吃穿,只比学习,而且要及时关灯、关水,为节约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丙:我认为弘扬民族精神还需要坚决抵制外来文化,比如国外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都不应该进口。

请你围绕采访的问题,概括并分析以上三位同学的发言,同时,你能作何补充? 答案 ①甲同学的回答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把弘扬民族精神贯彻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

②乙同学的回答说明,发扬光大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丙同学的回答提示我们,发扬光大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对待外来文化不应是一味抵制,而应该既要借鉴外来文化长处和有益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思想侵蚀。

④除了以上三位同学的观点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此外,还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1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五百里竹井冈 五千年竹文化

竹,四季常青、挺拔清秀。千百年来,竹子清俊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深入人心,而井冈翠竹尤甚。它在那风雨摇曳的岁月里,曾被制成竹阵、竹钉、竹箭等武器,打败过反动派多次“围剿”,向世人诠释着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今天,更是以革命摇篮、旅游圣地的名片走向世界。

以竹为素材的各种制品,如笋干、笋罐头、竹饮料、竹凉席、竹雕、竹炭、竹纤维„„深受海内外游客的赞许和青睐,不仅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向世人述说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文化:过去以竹笋、竹筒饭等为主题的饮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以竹制品为主题的市场文化和以竹雕为主题的工艺品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近些年盛行的以竹饮料为主题的保健文化和以竹炭、竹纤维制品为主题的环保文化„„井冈翠竹和竹文化从过去的“井冈梦”到今天的“中国梦”实现着伟大的历史跨越,弘扬包括井冈山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为什么说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解析 第(1)问知识限定不明确,需要通过解读材料进行具体知识定位。井冈竹文化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而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推动了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体现 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井冈山形成浓厚地方特色的竹文化,以及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不同的竹为主题的文化,体现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文化各具特色;竹的品格形象千百年来深入人心,井冈竹文化的区域特征和内容的极其广泛,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井冈山竹文化走向世界,并深受海内外游客的赞许和青睐,体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科技进步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井冈竹文化大放异彩。第(2)问知识限定亦不明确,题目类型为原因类。解读设问,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国精神的现实意义,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关于为什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材有明确表述,即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有利于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答案(1)①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井冈竹文化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而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推动了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②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文化各具特色。井冈山形成浓厚地方特色的竹文化,以及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不同的竹为主题的文化。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竹高风亮节的品格喻意几千年相传,说明中华竹文化源远流长;井冈竹文化的区域特征和内容的极其广泛,说明井冈竹文化博大精深。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井冈山竹文化走向世界,并深受海内外游客的赞许和青睐。⑤科技进步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井冈竹文化大放异彩。

上一篇:统计学第二次作业下一篇:职工调动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