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病人的求助信

2024-04-10

肾衰竭病人的求助信(精选11篇)

篇1:肾衰竭病人的求助信

肾衰竭病人的求助信

尊敬的各位领导、好心人:

您们好!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读这封求助信!希望你们都能伸出爱心之手,援助之手,来帮助我的爱人,我可怜的妻子吧。

我妻子黄云菊,今年36岁,湖北省保康县城关镇人,2011年5月,突然感到身体极度不适,随即上吐下泻,到城关医院治疗无效后转到县中医院继续治疗,经县中医院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而且已到晚期。我被这无情的检查结果完全吓蒙了,致死都不敢相信我妻子如此年轻,竟患上如此之症。等于把我们一家三口人打入了无底深渊。因为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无固定经济收入来源,小孩子今年9岁,就读乡镇小学二年级,这样的病对于象我这样普通的家庭来说,无疑就是一个晴天霹雳,根本无法承受巨额的医药费。在医院经过几次住院综合治疗,我妻子的病情虽然暂时得到了控制,但是有几项生命体征、指标还不稳定,每天都要忍受病痛和精神上的的折磨,生活基本无法自理。从2012年1月起,已开始在医院每星期两次透析,每次450元。医生说,目前想完全治愈这个病唯一的办法,就只有换肾才能生存,否则一旦出现其它并发症,一切将晚矣。这次治疗,将我们夫妻原本不多的积蓄全部花光,现在已是举债度日。经多方打听,换肾治疗的费用包括“肾源、手术费及后期排异等医药费用”,大约需要几十万元。面对这笔巨额资金缺口,我们已无能为力„„

恳求各位领导、好心人真切考虑我们家的实际困难,急切盼望社会各界能给予相关帮助。虽然我的妻子和你们都素不相识,但爱是没有区域与界限的。请你们拿出一点微薄之力,献一份爱心,帮助我可怜的妻子战胜病魔,帮助我们一家度过难关。您们的仁爱之心,点滴之恩即可重燃一个新的生命,又能让我妻子多一线生存的希望,更能让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多一份重生的希望。我们全家将不胜感激大家的竭力帮助,愿各位领导、好心人一生都平安健康长寿!泣血百拜!!

附:医院检查报告

医院诊断证明

身份证明

求助人:陈胜宝 ***

黄云菊 ***

篇2:肾衰竭病人的求助信

1. 病史:评估心衰的病因、诱因,病程发展经过。心理社会状况。

2. 身体评估:

生命体征,一般状态(发绀、体位)

心肺:音、心脏大小、心率、奔马律

其它:肝大、水肿、腹水、胸水

3.相关检查:X线、心超、电解质、血气分析

护理措施

1.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

2.根据诱发原因进行处理:

A 若输液过多者,应立即停止或减慢输液速度。

B 若为心源性肺水肿,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及镇静药,及时纠正心衰。

3.迅速控制疾病发展:

A 四肢轮换结扎止血带。

B 选择正确体位:取半卧位或坐位,两腿下垂,同时遵医嘱给予酒精湿化,以减轻肺水肿。

C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4.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注意保暖及饮食调节。

5.做好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1. 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2. 低脂清淡饮食,忌饱餐,多食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戒烟

酒。

3. 保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可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

4. 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要随意增减或撤换药物,以免因停药不当引发心衰。注意药物不良

反应的观察,教会其自测脉搏。

篇3:36例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收治ARF病人36例, 男21例, 女15例;年龄14岁~73岁, 平均43岁;均符合ARF的诊断标准[1];发病病因:急性肾小球肾炎1例, 药物性肾脏损伤12例, 急性肾小管坏死10例, 急性肾皮质坏死1例, 感染性休克3例, 梗阻性肾病4例, 肾病综合征3例,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2例。

1.2 治疗及转归

采用去除病因,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控制感染及血液透析等治疗。结果治愈28例, 未愈6例, 死亡2例。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心理护理

ARF的病人起病急, 病情较重, 症状多, 病人心理压力较大。因此, 护士应注意做好保护性医疗, 鼓励病人消除顾虑和恐惧心理, 如需进行血液透析时, 向病人说明血液透析治疗目的, 血液透析的过程及透析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消除紧张心理, 配合治疗, 急性期应当绝对卧床休息, 症状减轻后适当增加活动量。

2.1.2 饮食护理

根据肾功能监测指标, 尿量等调节饮食。血尿素氮、肌酐高, 少尿或无尿时, 限制含蛋白质、磷较高的食物。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为主, 热量供应主要以糖类为主。高钾时严格控制钾的摄入, 水肿时限制饮水量、输液量。多尿期、透析治疗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每天1.0 g/kg~1.2 g/kg, 并注意补充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及能量等, 防止电解质紊乱及营养物质缺乏。

2.2 特殊护理

2.2.1 预防感染

感染是ARF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由于免疫机能低下, 继发感染机会多, 应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定期消毒, 严格无菌操作, 注意口腔、皮肤、阴部护理, 帮助病人勤翻身, 保持床铺平整松软, 防止局部皮肤受压, 特别注意预防肺部及尿道感染。

2.2.2 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入量包括输液量、饮水量、进食饭菜、水果等;出量包括尿液、粪便、呕吐物等。严格控制入液量, 准确记录24 h尿量, 掌握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2.3 ARF不同期的护理

2.3.1 少尿期的护理

在少尿期,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形坏死, 尿量明显减少。由于肾脏不能正常调节体液, 故少尿期主要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有高血钾症、体液过多、继发感染及水中毒而致心衰、肺水肿、脑水肿等。在此期间, 必须严格控制体液入量, 以免加重水及电解质紊乱。每日入液量=基础补液量 (每天12 mL/kg) +显性失液量 (前1 d尿、粪、呕吐物、引流液、出汗等的量) 。以口服为主, 静脉输液时严格掌握输液量及速度, 防止出现心力衰竭及肺水肿。

2.3.2 多尿期的护理

此期肾小球开始滤过尿液, 而再生的肾小管缺少浓缩尿液的能力, 故尿量明显增多, 同时存在于血液中的大量渗透性物质, 如尿素等起着渗透性利尿作用, 使尿量显著增加。为预防血容量不足或电解质紊乱, 应注意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严密监测液体出入量和血液生化指标变化, 每日补液量不宜过多, 大致相当于尿量的1/2~2/3, 过多的补液常使多尿期延长。在尿量大于1500 mL/d时, 可根据血钾水平给予氯化钾补充, 以口服为主, 以避免低钾血症的出现。

2.3.3 恢复期的护理

经过少尿期、多尿期后, 组织中蛋白大量破坏, 劳动耐力差, 表现为软弱无力, 消瘦等。故应注意营养的补充, 同时逐步增加活动, 使机体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2.3.4 血液透析的护理

血液透析可清除代谢产物, 水钠潴留, 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预防脑水肿、肺水肿、高血钾、酸中毒等并发症。但要严密掌握适应证:病人少尿或无尿2 d以上, 尿毒症临床表现伴水、钠潴留, 脑水肿先兆者, 血钾≥6.0 mmol/L, 肌酐≥500 μmol/L, 应及早采取透析。急性肾衰竭透析常采用颈内静脉置管术, 术后防止管道脱出, 应注意保持置管处清洁, 每天换药1次以防止感染, 避免压迫管腔。指导病人采取舒适体位, 尽量延长静脉置管使用时间, 保证及时透析。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每30 min测血压1次, 如血压下降, 及时调整并控制超滤速度, 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 达到预期的超滤目标[2]。透析前后测量体重, 准确记录出入液量, 保持24 h内出入平衡。透析后应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情况, 并注意血压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金元.临床肾脏病诊断学[M].上海:上海近东出版社, 1996:382.386.

篇4: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一些高血压、糖尿病等相继增多,而随之而来的肾损害也相应增加,临床统计资料显示,每百万人口中每年有100人~150人发生慢性肾衰竭。不难看出此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危害。本病病情进展缓慢,但其病程一般是不可逆的,其治疗伴随一生,晚期病人只能靠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因此,此病的提早预防,提早发现,提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将2011年—2013年期间我科收治的192例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病因: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遗传性肾病、各种小管间质性肾病,以及各种继发性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多发性骨髓瘤等均可引起慢性肾衰。在我国常见的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及梗阻性肾病等。[1]

临床分期 由于肾功能损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程度和特点,根据内科学第六版教材,按病人的症状、血肌酐、尿素氮等分为四期:

2.1肾储备能力下降期 Ccr>50ml/min,BUN,Scr在正常范围,体内代谢平衡,不出现症状(血肌酐在133~177μmol/L(2mg/dl))。

2.2氮质血症期 25ml/min < Ccr<50ml/min,BUN>7.0 mmol/L,Scr>177μmol/L,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轻度贫血等症状。

2.3肾衰竭期 10ml/min < Ccr<25ml/min,BUN>17.9 mmol/L,Scr>450μmol/L,病人出现贫血,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

2.4尿毒症期 Ccr<10ml/min,BUN>17.9 mmol/L,Scr>707μmol/L,酸中毒明显,出现各系统症状,以致昏迷。[2]

3 護理

3.1一般护理

3.1.1休息和活动 病人应多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病情稳定者,可适当活动。观察病人活动时有无疲劳感、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活动后心率、血压改变。病情较重、心力衰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1.2饮食护理 严格的饮食治疗对延缓病情发展尤为重要。饮食原则是给予病人优质低蛋白质、低磷、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慢性肾衰竭病人因疾病缘故食欲减退,应通过适当增加活动量,尽量使食物色、香、味俱全,来改善病人的食欲,并保持就餐地点环境整洁,要少量多餐。

3.1.3皮肤护理 水肿病人要加强皮肤的保护,用温水勤洗澡。皮肤瘙痒时勿用力抓挠,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忌用肥皂和刺激性液体清洗皮肤,瘙痒难耐者可遵医嘱使用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等。

3.1.4口腔护理 患有慢性肾衰的病人要注意口腔卫生,护士应指导自理病人早晚刷牙,多漱口,不能自理的病人要做好口腔护理。

3.2 病情观察 在护理慢性肾衰竭病人时,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意识、出血倾向及有无继发感染等。对重症病人及昏迷病人要做好防护,防止发生意外。并做好尿量和体重的监测

3.3用药护理 病人在用药期间,要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效果,贫血病人在使用促红素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有无头痛、高血压、癫痫发作等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血常规。使用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病时,要监测血钙、血磷浓度;必需氨基酸疗法,宜口服给药,若需静脉输入,应注意控制输液速度。

3.4心理护理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时间长、费用高,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患者及家属思想压力大及经济负担过重等情况的发生,并且慢性肾衰竭患者常易出现精神抑郁状态 。因此,护士应给予同情,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疾病有关知识,耐心解答病人的疑虑,做好心理疏导,使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5健康指导 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程较长,在患病期间所接受的治疗措施不同,对疾病的认知不同,自制力和依从性亦不相同,因此,护士应在接触患者的第一时间及时开展健康教育,将健康行为信息传播给患者及家属,进而建立起伙伴式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指导病人适当活动,避免劳累。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感染,同时加强生活护理,做好口腔和会阴部护理,防止感染。居住场所要保持整洁,经常开窗通风,合理饮食,注意营养搭配,自我监测体重和尿量,定期复诊。

参考文献:

[1] 张志萍,浅谈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家庭治疗护理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9月第24期.

篇5:肾衰竭病人的求助信

【摘要】目的 研究漂浮导管技术应用于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共收治的36例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漂浮导管技术检测其对其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30例监测治疗后病情好转或趋于稳定,6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导管留置时间为1~12d;未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病例。结论 采用漂浮导管监测严重急性心力衰竭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并给予精心的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漂浮导管;护理 引言

严重急性心力衰竭在临床疾病中出现率较高,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会变得复杂。肺动脉漂浮导管属于一种四腔型漂浮导管,可直接测得肺动脉压、中心静、心排血量等指标。我院对36例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了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并对其进行了精心的护理,现作如下报告。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本组36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28~85岁,平均年龄62.2±2.1岁;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甲亢性心脏病。排除严重肺、肝疾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肺水肿或休克。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并给予吸氧及快速利尿剂、血管扩张剂、镇静剂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1.2漂浮导管的应用

经皮颈内行静脉穿刺,于床旁插入漂浮导管,分别进入右房、右室及肺动脉。然后,对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血压、心排血量及肺毛细血管楔压,计算出心脏指数。1.3护理干预 1.3.1术前准备

术前,护理人员应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沟通,与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让患者去枕平卧,肩部可稍微垫高,并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在外。同时,准备好各种手术器械、设备及药品,包括漂浮导管、压力传感器、加压输液袋、换能器、三通开关、深静脉置管包等。1.3.2手术中的配合 [2]

[1]穿刺前,查看各管腔通畅与否,气囊有无漏气,然后用肝素盐水将导管充满。保持对患者病情的密切观察,包括意识、心率、心律、血压等,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留意监护仪各波形变化情况。及时完成零点调节。对漂浮导管在插入过程中各压力波形与各部位的压力值进行详细的记录。协助医生完成心排血量的测定。1.3.3术后护理

⑴穿刺点的护理

注意保持穿刺点的清洁,可将3M透明敷贴贴于穿刺点起到保护作用;注意检查穿刺点周围皮肤的血液循环,留意是否出现红肿或渗出现象。

⑵对病情的观察

护理人员应认真完成各项指标的测定工作,并根据测定的结果给予相应的血管活性药物与正性肌力药物,比如硝普钠、多巴胺、呋塞米、硝酸甘油等。对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留意有无心律失常,并认真做好详细的记录;仔细观察压力示波的变化情况,查看导管位置有无移动或通畅与否;检查术侧肢体是否出现肿胀现象,皮肤及温度是否出现异常,避免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⑶导管的护理

注意保护好导管外的透明保护膜,确保导管始终处于无菌状态;避免外露的漂浮导管散落于床上;使用无菌巾保护导管,并做到每天更换1次无菌巾;定期使用肝素对导管进行冲洗,预防血块形成。

⑷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①导管通过右室流出道或是肺动脉瓣时,极易出现心律失常。为预防该并发症,最好是在穿此前让患者戴上除颤仪,并准备好相应的抢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②插入导管的过程中,如果右室出现压力波形,应注意查看监护仪上的波形变化,并检查管道是否打结或扭曲;③肺梗死与肺出血,肺动脉楔压的测量应保持合适的频率,不可过于频繁,一般间隔时间应>1小时;充气后气囊在肺动脉内停留的时间应保持在15秒内;测量结束后即可放气;④气囊破裂,术后要保证气囊气量的适度,充气时不可过快;如果充气时或是排气时出现腔内流出血液、阻力丧失等情况,应警惕气囊破裂,并立即拔出气囊并更换;⑤预防感染,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并及时将一次性用物更换掉;⑥血栓形成,测压前或是每h用脉冲方式对管道进行一次冲洗,若管道仍堵塞,不可用肝素推注,避免栓子脱落导致栓塞。2.结果

[4][3]本组36例患者,30例监测治疗后病情好转或趋于稳定,两肺啰音全部消退或部分消退;6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导管留置时间为1~12d;未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病例。3.结论

在危重症的诊治中,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严重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流动力学通常会存在严重障碍。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漂浮导管对365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心脏指数,然后给予相应的治疗,并在各个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的各项准备、术中的良好配合及术后的穿刺点护理、管道护理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结果中可看出,本组36例患者共30例病情好转且趋于稳定,仅6例病情未得到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致命性的并发症,说明安全性较高。

由上述可知,对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漂浮导管技术检测血流动力学状况,并在全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参考文献】

篇6:呼吸衰竭病人的治疗

1 呼吸衰竭的概念

在海平面大气压下, 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 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低于8 kPa (60 mmHg) 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高于6.65 kPa (50 mmHg) , 即为呼吸衰竭。

2 治疗措施

2.1 改善通气功能

①吸氧:可采用鼻塞或鼻导管吸氧, 即低流量持续吸氧, 1 L/min~3 L/min。②保持气道通畅:可清除痰液, 解痉平喘, 清除痰液可用雾化、祛痰药, 翻身叩背等。③使用呼吸兴奋剂:在气道通畅的基础上使用呼吸兴奋剂可明显改善通气, 如尼可刹米、洛贝林、二甲弗林。

2.2 控制感染

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重度感染要联合使用抗生素, 除全身用药外, 还可通过雾化吸入的途径局部用药。

2.3 强心与利尿

当病人有呼吸衰竭伴有明显心功能不全者, 应给予强心和利尿。强心剂应取小量以防洋地黄中毒, 老年人宜用毒毛旋花素K, 若心率快者可用毛花苷C, 利尿剂应以小量、短程、排钾与保钾利尿剂并用, 以防酸碱水电紊乱。

2.4 纠正酸碱中毒

当病人有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时都要改善通气, 纠正缺氧, 减轻二氧化碳的潴留, 给予补氯、补钾、调整利尿剂, 纠正高血钾、低血钾、高血钠、低血钠等。

2.5 脱水剂的使用

当病人呼吸衰竭并伴有脑水肿, 颅内压明显增高, 给予脱水疗法, 20%甘露醇250 mL静脉输注, 每日2次。

2.5 镇静剂的使用

呼吸衰竭时, 避免应用镇静剂, 以防加深呼吸抑制, 造成呼吸骤停。对躁狂病人, 为避免耗氧量的增加, 应用小量镇静剂如地西泮、水合氯醛, 禁止使用吗啡、哌替啶、巴比妥类、氯丙嗪。

参考文献

篇7:肾衰病人治疗的黎明展望

尽管近40年来有透析和肾移植这样的方法用于维持病人的生存,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健康状态并不好,而且死亡率也很高。现在这些病人可以松一口气了,美国人已经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出了仿人类肾单元的滤器,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可以依据病人个体情况连续工作、可以携带、甚至植入人体的“人工肾脏”。

肾单元是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它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二部分。美国利用纳米技术开发的模仿人类肾单元的滤器,是在一个卷筒里面安装二个膜,它们分别模仿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依次进行工作,因此在功能上成为一种可以连续工作的精巧的“人工肾脏”。滤器被计算机按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工作7天的模式设计工作程序,肾单元滤器能提供30毫升/分的肾小球滤过率,而每周三次的传统血液透析所能提供的肾小球的滤过率只是它的一半,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肾单元滤器是一个建立在以天然肾脏功能为基础的新装置,这里不再用透析液,又增加了溶质清除率,并可为病人佩带或植入使用。治疗中的病人可以照常工作,生活不受干扰,最终将使病人不再需要透析和肾移植。这无疑会明显的改善病人预后和生活质量,成为肾功替代治疗领域的一个突破。

篇8:肾衰竭病人的求助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肾科住院已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的60岁以上的病人84例, 其中男53例, 女31例;平均67.5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4例, 高中21例, 小学及初中51例, 文盲8例;入院前均未接受过慢性肾衰竭方面的系统教育。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式

采用集体健康教育和一对一的个别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集体教育包括将老年病人集中在医生办公室开展一个小型讲课, 包括家属在内也必须参加;一对一的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单独与病人及家属沟通。①在病人住院期间, 主管床位的责任护士利用晨会、晚间护理﹑治疗﹑巡视、上夜班时间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发放本院印制的关于疾病的宣传资料。因老年人理解能力低, 又较固执, 对所有慢性肾衰竭的知识应重点宣讲, 尽量简化, 通俗易懂, 反复讲解。②专科护士予以解答, 对待家属应与病人一样, 做好家属的宣教尤为重要, 要求家属在其生活中对护士的指导加以实施, 改变病人及家属以前出现的不正确的观念, 加强交流以增强学习效果。

1.2.2 健康教育的内容

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评估来确定教育内容和目标:病人社会变化的背景、性格特点、有无心理疾患、饮食习惯、经济和家庭支持情况、对疾病知识的理解程度、对健康教育持有的态度。①慢性肾衰竭病因及相关知识:首先, 让病人明确慢性肾衰竭的病因, 知道慢性肾衰竭由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等演变而来。其次, 让有慢性肾衰竭症状的病人知晓:如胃肠道表现、血液系统表现、呼吸、神经皮肤表现。最后, 应了解治疗方法, 治疗原发病, 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促进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②营养方面的相关知识:指导病人食用低蛋白、限钠饮食, 每天食盐量小于6 g。值得注意的是钠摄入包括食盐、碳酸氢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及其他一切含钠调味剂。低脂饮食改善病人的血脂紊乱, 建议以谷类、蔬菜、水果为主要糖类来源。教会病人一些限钠饮食的技巧:如使用香料代替盐做调味品, 烹饪时少煎炒而多烧炖制食品, 拒绝所有腌制食品, 酱菜和食盐小吃;低优质蛋白以鸡肉、鱼肉、牛奶为主, 尽量少摄入植物蛋白如花生、豆制品, 以免加重肾脏负担。③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因病人病程长, 反复住院, 病人焦虑、恐惧情绪加重, 又因家人工作忙照顾方面欠缺等, 责任护士多与病人沟通, 多关心病人的生活起居, 多与病人聊天, 让病人讲出自己内心的问题, 及时予以疏导。④合理用药知识宣教:老年病人记忆力有所减退, 应叮嘱家人按时给病人服药, 并告之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药物应按时按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间断服药, 若病人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处理。⑤管路护理教育:对行血液透析使用临时通路的老年病人应告知其临时通路 (插管) 的作用, 插管侧应减少运动, 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 做好皮肤护理, 家人应协助做好卫生工作, 护士每天换药封管, 保持管路通畅, 若病人自觉插管处疼痛, 或体温升高应及时告知护士处理。准备进行动静内瘘术的病人应保护好一侧血管, 护士应讲解一侧不损害的作用, 如护士在执行治疗, 测血压时也应避开这一侧[2,3,4,5]。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在病人入院当天进行调查, 两次调查内容完全相同。主要内容有:①慢性肾衰竭知识的测试:包括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症状、血压监测、相关饮食、自我护理等知识。评分为4级:90分以上为优, 70分~89分为良, 60分~69分为中, <60分为差, 以优和良合计计算优良率。②生活质量综合评价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评分为4级:90分以上为优, 70分~89分为良, 60分~69分为中, <60分为差, 以优和良合计计算优良率。得分越高, 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与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健康教育前后, 生活质量评分, 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均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讨论

由于老年人机体各器官系统的衰老以及肾功能减退, 使其肾脏疾病发病率、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均与青年人有所不同。老年肾衰竭病人往往都存在病程长, 一身多病, 病人负性情绪重, 对疾病知识不够了解, 对自身病情没有一个足够认识, 家人对照顾病人饮食起居有误区, 遵从医嘱不够到位等情况。通过专科护士及责任护士对老年慢性肾衰竭病人给予一系列健康教育, 使其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6], 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本调查结果显示, 在老年病人接受了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后, 病人及家人对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大大提高, 总体生活质量比住院前有明显提高, 说明住院期间一系列系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不仅可以使老年病人在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有所提升, 而且对病人出院后的自我护理, 家人照顾也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肾衰竭,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302.

[2]鲁新红, 陆潜, 汪涛.慢性肾衰竭病人的饮食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 2008, 22 (10A) :2560-2562.

[3]李萍.慢性肾衰竭病人的饮食治疗进展[J].护理研究, 2007, 21 (12A) :3125-3127.

[4]於军兰, 官友爱, 黎薇.慢性肾衰竭住院病人治疗依从性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 2008, 22 (7B) :1821-1822.

[5]马莉冰, 张洁, 王晶.高龄慢性肾衰竭病人抑郁情绪的综合护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4C) :1064-1066.

篇9:心力衰竭病人的家庭护理

然而调查发现,在家休养的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也极高。研究发现,有许多因素可影响或导致心衰患者病情突变再入院抢救,甚至死亡。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因、心功能不全程度、左室射血分数、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糖尿病和肾功能减退等。所以,心衰患者出院后,家庭护理非常重要,日常生活应特别注意。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护。

做好心理调节,提高自控能力 首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样患心功能不全,但情绪不同,预后则显著不同。情绪沉闷,精神压力过大,可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功能不全。心衰患者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不看紧张刺激的电影,不与人争吵,不要自寻烦恼。生活上不过分依赖别人,但也不要逞强。对自己的病情应当重视,但也不要过分担心,以免形成过重的思想包袱,精神负担过重而诱发急性心衰或使心衰加重。

强调动静结合 根据心脏功能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和身体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坚持每天午休1小时左右。一方面可避免形成褥疮和静脉血栓,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心功能及储备力,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感染;感染是常见诱发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因之一。在运动时,患者应掌握“度”,以活动时不感到疲乏和劳累为标准,活动时最高心率每分钟不超过110次。如是心功能Ⅰ级患者,可以慢跑,打太极拳,做操;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可以到室外平地散步,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若感到有心慌、气急与胸闷感觉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保持室内温度维持相对恒定 冬季室温最好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夏季需使用电扇应避免直接对着身体吹风,使用空调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注意室内通风,冬季室内每日至少通风两次,每次半小时,但要注意病人自身保暖,避免空气对流时引起感冒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可诱发、加重心功能不全, 外出时应根据季节增减衣服,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大便的通畅 避免便秘时过度用力,以免加重心衰。

注意饮食的调理

心力衰竭病人由于消化道淤血、水肿、腹部胀满、不思饮食,故日常饮食的原则一是合理补充能量,二是避免加重心衰的不良饮食。

心衰患者通常应选择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食物,如牛奶、瘦肉、淡水鱼等,但热量不易过高;避免饮用有刺激性的饮料,如浓茶、咖啡、汽水等,同时要戒烟、戒酒;注意氯化钠(食盐)的控制,食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克,尤应注意避免隐性高盐食品,如皮蛋、酱菜、腌肉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也要少吃,更不能暴饮暴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或诱发心衰。

可以多进一些糖醋和醋溜口味的菜肴,低热量、清淡而易消化的食物,注意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足量维生素、无机盐、适量脂肪。最好少食多餐,尤其是晚餐不要吃得过饱。

心力衰竭病人的自身监测

心衰患者在家休养时,应当密切注意自已的身体情况,注意做好自我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患者和家人平时注意观察病人的脉搏、血压、面色、尿量、体重的变化。最好每天分别在餐前或餐后(排尿后)相同时间同等条件下,穿类似重量的衣服称量体重,并记录下来。发现体重异常变化要及时通知医生。夜晚睡前应观察脚踝部是否肿胀,睡眠时是否有睡眠不实、常被恶梦惊醒或被憋醒感觉等不适。还要注意每天的尿量,最好用容器收集24小时的尿量,以了解出入水量。

心衰患者平时常有疲乏感觉,全身懒散,不愿活动,经过休息仍不能缓解等症状。当出现心慌、咳嗽、呼吸困难、难以平卧、浮肿、恶心、呕吐、尿量减少、胸口憋闷、心跳不规律、脉搏增快时,是心衰加重的表现。浮肿一般先从足踝部开始肿起,由下而上逐渐波及全身,一天之内体重增加1 000克以上,说明心衰病情加重,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坚持服药治疗

近年来治疗心衰的药物研究进展很快,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尽可能延缓心衰进展,稳定病情。各种药物必须严格注意用法、用量,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以免引发病情反复,或发生严重不良后果;要熟悉常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心衰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病情稳定时每隔2~3周必须到医院心衰门诊或者心血管内科的专家门诊就诊,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所服药物。并定期做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功能测定、体重与水肿情况等检查,还要注意定期抽血复查地高辛浓度和血清钾、钠、氯、镁以及尿素氮、肌酐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劳累和感染是诱发心衰加重的常见原因。对慢性心衰病人,无论遇到何种感染,均应早期应用足量抗生素。体弱患者有感染时,体温不一定很高,可能只表现为倦怠、嗜睡、食欲不振等,应注意观察鉴别。特别是睡眠时出现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必须坐起或垫高枕头才能慢慢平息、好转时,要高度警惕。若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发展为肺水肿,患者咯白色泡沫样痰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则更加危险。

此外,患者还要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对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黏稠度,避免血栓形成。心房颤动、心腔扩大的病人更要服用,以免形成血栓发生拴塞。

小结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最重要的。其次,要想有效预防和阻止心衰的发生发展,首先要预防原发心脏病的发生发展,要注重药物预防和治疗,得了心脏病也不要害怕,只要早防早治,是预防心衰最积极的方法。

心衰病人应该长期坚持接受医疗随访,一般一至两个月一次,以保证病情的长期稳定。如果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且长期坚持用药,心力衰竭完全可以得到控制,能大大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篇10:肾衰竭病人的求助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8月—2008年8月我科收治终末期肾衰竭病人局部麻醉下行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40例, 男26例, 女14例;年龄18岁~74岁, 平均48岁;原发病因:肾小球肾炎19例, 慢性肾盂肾炎8例, 糖尿病肾病7例, 高血压肾病3例, 多囊肾2例, 慢性间质性肾炎1例。

1.2 结果

本组病人均顺利行自体动静脉内瘘, 38例未发生并发症, 2例因血栓形成通过及时溶栓治疗内瘘通畅。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病人缺乏相关的手术知识, 易出现紧张、焦虑、担心手术失败或术后感染等心理。因此, 责任护士应主动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形式, 使病人及家属了解造瘘的目的、瘘管的形成、作用、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内瘘的自我保护知识, 并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的疑问;也可利用造瘘成功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 或现场参观内瘘的使用, 以减轻或解除病人思想顾虑, 在术后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内瘘管理。本组36例经过解释后能坦然地接受手术, 4例思想负担较重, 担心内瘘不能形成反而影响血液透析治疗, 给予针对性解释和沟通后也乐于接受了手术。

2.1.2 术侧肢体的保护

一般选择非惯用手 (常为左侧) , 做好手术侧肢体的血管及皮肤保护, 术前3周采血、用药避开术侧肢体, 通常在下肢静脉进行[1]。保护造瘘侧肢体皮肤的完整和清洁, 防止搔抓或外伤, 避免局部皮肤感染, 剃除过多的毛发;术前2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如握拳运动、抓握力圈等, 以促进血管充盈, 促使手术成功。

2.1.3 饮食护理

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一般身体状况, 给予低盐、低磷、优质蛋白饮食, 并给予病人饮食上的指导, 控制钠盐摄入。

2.1.4 基础护理

长期透析病人一般身体状况较差, 部分病人甚至卧床不起, 护理人员应给予生活上的协助.加强基础护理, 定时洗头、擦浴, 更换床褥, 同时加强安全防护, 防止病人摔倒, 做辅助检查时要有医护人员陪同, 加强入院宣教。

2.1.5 术前评估

王辉[2]认为, 施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压因素的纠正, 年龄、原发病、肌酐清除率、血管条件很好的评估是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内瘘成熟的关键。术前应评估病人血管条件、监测凝血功能及肾功能, 尽量纠正贫血、低蛋白、高血压等因素, 提高病人全身免疫力和组织愈合能力;术前进行无肝素透析或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进行血液透析, 避免术后出血, 减少术后并发症机会, 促使内瘘成熟。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

病人多采用局部麻醉, 术后平卧4 h~6 h, 6 h后改为自由体位, 不要向术侧侧卧, 以免影响术侧肢体血液循环。

2.2.2 病情观察

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 肾衰竭病人常伴有高血压, 有些病人术后收缩压可达200 mmHg (1 mmHg=0.133 kPa) 以上, 及时应用降压药物。禁止在术侧肢体测量血压, 应在对侧肢体或下肢测量。本组3例高血压肾病病人中出现1例术后收缩压达210 mmHg, 经及时应用降压药物, 收缩压降至150 mmHg~160 mmHg, 避免了伤口出血。

2.2.3 伤口护理

伤口包扎敷料不可过厚过紧, 压力应适中, 以能触及内瘘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密切观察伤口渗血、血管搏动、肢体远端血液循环等情况[3];注意有无血管震颤、杂音, 2 h检查1次, 观察动静脉内瘘通畅情况, 如无震颤、无杂音或血管杂音减弱、消失, 应怀疑血栓形成, 需立即汇报医生, 及时手术取栓或药物溶栓治疗, 无效则需重新建瘘。本组2例在术后6 h内出现血管杂音减弱、消失, 通过及时溶栓治疗后血管杂音清晰响亮, 内瘘通畅。

2.2.4 术后肢体护理

由于造瘘后肢体血流发生改变, 病人可能出现末梢血管充盈不足、肢端血液回流障碍、心脏负荷改变等情况, 应注意观察手指有无发冷、麻木、苍白、疼痛等缺血表现, 观察病人有无胸闷、心悸、心率、心律、呼吸是否改变;术后因静脉压力升高, 术侧手部及前臂可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术后3 d~4 d 内适当抬高患肢, 卧床时应将内瘘侧肢体用软枕垫高30°, 注意保暖。站立或坐姿时, 手臂应弯曲抬高至胸前, 可用三角巾托起。禁止用术侧肢体垫头;避免术侧肢体受压, 被动活动指关节, 促进血液循环, 减轻水肿[4]。保持术侧肢体清洁、干燥;绝对禁止在术侧肢体作静脉注射、输液、测量血压等。

2.2.5 预防瘘口感染

保持伤口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有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 以防感染。可用75%乙醇每天消毒伤口1次;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常规应用抗生素, 以防局部及全身感染。

2.2.6 伤口拆线后护理

伤口术后2周左右拆线, 拆线后指导病人常规做“健瘘操”:每天用术侧手指抓握橡皮健身球或健身圈3次~5次, 每次持续20 s~30 s;也可热敷内瘘口上方5 cm以上静脉, 每日3次或4次, 每次10 min~15 min。本组病人均不同程度地做了“健瘘操”, 23例病人在术后4周开始使用, 17例在术后5周开始使用, 血流量都能满足透析的需求。嘱病人平时穿宽松的衣服, 睡眠时不要压迫术侧肢体, 避免内瘘侧肢体作剧烈活动、不提重物, 不戴过紧的护腕及手表、手镯等饰物以免摩擦、碰撞引起出血;避免长时间输入高渗性溶液, 以免引起内瘘出血或闭塞。指导病人正确保护内瘘及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处理。

2.2.7 出院指导

及时做好健康指导, 强化病人保护内瘘的意识, 加强自我护理能力。教会病人触摸血管震颤或听诊血管杂音的方法, 并经常触摸内瘘, 如发现血流量逐渐减少, 或内瘘杂音改变、搏动减弱, 或局部血管曲张、结节形成等, 均提示有内瘘狭窄的可能, 应及时就诊。新内瘘一般在4周~6 周开始使用[5], 自体动静脉内瘘可用4年左右, 人造血管移植可使用2年~3年。平时定期复查瘘口情况, 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搬动重物[6]。

3 小结

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成功对终末期肾衰竭病人非常重要, 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 了解内瘘病人围术期的常见护理问题, 根据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是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的保证。

摘要:[目的]总结终末期肾衰竭病人动静脉内瘘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终末期肾衰竭病人局部麻醉下行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行自体动静脉内瘘, 38例未发生并发症, 2例因血栓形成通过及时溶栓治疗内瘘通畅。[结论]加强终末期肾衰竭病人动静脉内瘘围术期的护理可保证内瘘通畅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终末期肾衰竭,动静脉内瘘,围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蔡颖.肾功能衰竭病人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J].吉林医学, 2004, 25 (1) :35-36.

[2]王辉.尿毒症伴合并症病人行动静脉内瘘术的可行性分析[J].医学信息手术学, 2007, 20 (3) :224-226.

[3]楚树坤.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围术期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8, 22 (suppl1) :90-91.

[4]谢叶丽, 洪蝶玟, 曾似平.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 2005, 19 (11A) :53.

[5]叶丽萍, 程卫.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影响因素[J].中国血液净化, 2003, 2 (4) :225-226.

篇11:心力衰竭:心脏病人最后的战场

概念

心衰是心脏由于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严重低下(或负荷过重),使泵血明显减少,不能满足全身需要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和静脉系统瘀血,甚至水肿,伴有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的表现。

心衰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防治心衰是二十一世纪世界卫生系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包括各种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技术(介入、手术、药物等)的进步,延长了人的寿命,使社会老龄化,同时也使得心衰的发病率增加,因为70岁以上老年人1/10患有心衰。心衰不仅病人痛苦,家庭和社会负担也大。如今对心衰的发生机制认识深入,防治效果明显,只要医患共同努力,心衰是可防可治的。

病因

过去,心衰常见于心脏瓣膜病、肺心病的终末期,现在是高血压、冠心病及心肌病占绝大多数。长期心血管疾病造成心室重塑,心脏形态改变及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心衰。

分类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心衰进行分类:

根据心脏受累部位,分为左心功能不全(左心衰)和右心功能不全(右心衰)。前者主要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主动脉瓣病等引起左心受累为主,导致肺瘀血;后者主要由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等引起右心受累为主,导致体循环瘀血。不同疾病可以使左、右心衰先后发生或同时存在,如左心受累发生肺瘀血,使得肺血管压力上升,增加右心负荷,出现大循环瘀血,称之为全心衰。

根据病因、病程,分为急性心衰(包括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和慢性心衰。急性心衰是因为急性严重心肌损害或突然心脏负荷加重,超过心脏的代偿能力,在短时间内发生心衰。如急性心肌梗死常并发急性左心衰,而且死亡率很高,必须分秒必争地抢救,真是“时间就是心肌,就是生命”。慢性心衰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有一段代偿期,常常因为某些诱因,如过劳、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加重。

根据收缩性还是舒张性功能不全,分为收缩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收缩功能不全是指心脏排血量下降并有脏器阻性充血。传统的充血性心衰就是指慢性收缩性心衰。舒张功能不全是指心脏射血功能尚未明显下降,但因舒张功能障碍使得左室充盈时压力增高,导致脏器充血。目前常见的由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泵血功能常不低或接近正常,却已引起肺瘀血,超声波检查可以证实有舒张功能障碍(松弛功能降低、心室僵硬度增加)。心衰病人中有一半左右是舒张性心衰。多数学者认为这种情况称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更为妥当,因为收缩性心衰病人实际上舒张功能也常不正常。上述两种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治疗略有不同,但预后都不好,应予重视。

心功能不全的分级和分期

多年来评价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常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4级分级法。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过度乏力、呼吸困难和心悸;

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可无症状,轻微日常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

IV级:体力活动完全受限,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症状,轻微体力活动即加重。

心功能II、III、IV级分别代表轻、中、重度心衰。此种分类简单易掌握,但不够客观。目前为了更好地早期干预,贯彻预防为主的观念,将心功能分四期:

A期:尚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衰症状,但属于心衰发生的高危期,如患有高血压、心绞痛、代谢综合征、使用心肌毒性药物等;

B期:已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左室肥厚,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但无心衰症状;

C期:器质性心脏病,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症状;

D期: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此种分期从预防到治疗,强调从源头上减少或延缓心衰发生,强调在A、B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诊断

第一步:根据症状、体征怀疑心衰。如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瓣膜病、房颤的老人发生体力下降,活动时气短、心悸,半夜会憋醒,需要坐起来才能缓解,肺底听到啰音(舒张性心衰常有肺瘀血而听不到啰音)或出现心窝部饱胀、肝大、下肢水肿等水钠潴留症状。

第二步:测B型钠尿肽(BNP)或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BNP在心室壁张力增加和容量负荷过重时由心室分泌,心功能不全时血内浓度增加。当呼吸困难病人难以确定是心源性还是肺源性时,如BNP或NT-proBNP正常,对排除心衰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第三步:做超声心动图证实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同时诊断有无射血分数降低。

预防和治疗

目前美国、欧洲、日本、中国根据大规模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制定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指南或专家共识。重视预防为主,A期、B期即开始干预,从心衰源头上采取措施,处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强调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控制,阻止心室重塑。

心脑血管疾病根源在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衰的重要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增高、吸烟、肥胖等,是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因而对这些病人提倡早发现、早干预。危险因素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决定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降压、调脂、降糖均有很有效的药物可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冠心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缩窄性心包炎等,应不失时机地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房颤、室速、室上速,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C期病人心衰已发生,要特别注意避免各种诱因,如感染、过度劳累等。

药物治疗是心衰治疗的主要手段。目前治疗药物与传统的治疗方案有非常大的变动,一些原来禁忌的药物变成了治疗的基石。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抗儿茶酚胺作用的药物对治疗心衰十分重要。但是必须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并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坚持长期使用,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具体用药方案如下: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等,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心衰应首选。但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时不宜使用。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等,对因ACEI引起干咳不能耐受的病人可选用。同时有肾功不全者可在严密监测下应用。

3.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尔,对抗儿茶酚胺,降低心肌耗氧量并能预防猝死(心衰病人经常会死于心律失常)。

4.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常作为保钾利尿剂应用,长期应用ACEI的病人有醛固酮逃逸现象,需拮抗之。

5.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当心衰已有水钠潴留时(肺瘀血致呼吸困难,大循环瘀血致浮肿、肝大、胸水等),首选利尿剂可明显改善症状。但要防止钾、钠等离子紊乱。

6.洋地黄类,如地高辛、西地兰,对改善心衰症状有效,特别是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时,对降低心室率改善症状有效。

7.其他如吗啡、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硝普钠)、正性肌力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只能在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时短期使用。

老年人心衰常是多因素造成,如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贫血、睡眠呼吸暂停、血栓栓塞、糖尿病、痛风等,要全面仔细观察、考虑,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挽救生命。

上一篇:(天煤办发【2017】40号)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工作方案下一篇:铁路系统青年职工思想素质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