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2024-04-08

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通用8篇)

篇1: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功利诱惑的存在及不正当追求——不道德行为产生的社会原因

所谓不道德行为指的是对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损害和由此造成的对合乎道德的社会秩序的破坏。在这里:利益是一个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能够发现历史唯物论,就是因为发现了人的行动动机背后的物质利益原因。

功利与利益是密不可分的,主要是指基于行为主体的物质生活需要,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中介,以社会实践为手段所实现的物质利益的总和,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功利的自然基础,即人的物质需要本身;二是功利存在的客观条件,即人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三是功利实现的客观手段——社会实践。

功利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形成了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追求功利本身就是一种善,道德上的善就是追求最大的功利,另一种观点认为,功利会导致道德败坏,一切罪恶源于对利的贪恋。其实这两个观点都存在着片面的真理性。如上所述,从终极意义上讲,恶的根源必须要从人的社会关系上找。功利对道德的作用机制也要从功利的社会性找。首先,从构成功利的“需要”来看,似乎只与人们的客观欲求有关,事实上,它也是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社会关系不同,需要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

饥饿是对食物表露出的一种需要,“但是用刀叉吃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饥饿。”①其次,满足功利需要的目的,也与人的社会关系有关。本来人的需要是一种心理活动,人们心理想什么是无所谓善恶的,但是人的社会性使得事情并不这样简单: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决定了人们不可能按需要获得物质之料,即不是人的心理想的都能实现。这样就使得人的需要变得复杂,既有个人需要与国家(人民)需要之分;也有正当的与不正当的、合理的与不合理的需要之分。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奋斗,就会产生高尚的行为;人的非份之想及其追求就会产生恶。再次,从功利的实现过程来看,当一些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而实现自己的功利时,总会对社会、对他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双重效应:从积极方面看,某人功利的获得可为他人以及社会功利的实现创造条件,这就产生正效应;反之,从消极方面看,某人功利的获得,可能恰恰是以损害社会或他人的利益为前提,这就是功利的负效应,就是恶。如果说,当功利在人的需要层次仅仅有作恶的可能性的话,那么,人的功利的获得与实现,则可能导致恶的现实性。因此,功利究竟导致善还是导致恶关键就在于人们对功利的态度,如果追求的是社会利益,是为人民大众谋福利,并付诸行动,导出的现实结果就是善,且是最大的善;如果追求的是不正当利益,并付诸行动,其后果一定是恶。

结论:功利本身无善恶之分,功利的善恶性质存在于对功利的认识和现实化过程中。因此,功利作为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及其实现,其道德效应是两重的。即功利既可以使人道德高尚,也可以使人走向罪恶的深渊。要引导人们向善,首先要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并促其为理想而奋斗;要抑制不道德行为,首先要抑制人对不合理、不正当需要的非份之想和追求。

二、价值错位——不道德行为产生的主体性因素

恶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产物,道德与行为主体的价值认知有关。如果在价值观上发生错位,就可能发生不道德行为,甚至走向罪恶深渊。价值错位一般有三种表现形态。

1、个人与社会的错位

人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带根本性的价值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自我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对此,在道德观上存在着利已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对立。发生个人与社会错位的人大都主张个人利益第一,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他们奉行“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在行为中常表现出“唯我”倾向,把“我”当成社会的中心,把自我摆在与社会对立的位置上;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常常以个人为本位,社会为“次位”,强调个人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而置社会或他人利益于不顾。“唯我”的过度表现就是“无我”。正如李建华先生在《罪恶论》中所指出:“唯我”过度的“无我”不是道德上的“忘我”。而是彻底让出自己的本质、权利、幸福和价值等,达到的一种完全的自我丧失。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与欢乐,但他们的牺牲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禁欲主义的牺牲,不创造任何东西。一个人可一向僧侣之类那样整天灭绝情欲,自己折磨自己等等,但是他所作出的牺牲不会提供任何东西。”

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是这样一种“无我“的人,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僵化、呆板、缺乏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罪恶泛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麻木、不知自我保护正当权利,缺乏坚强个体意志力、没有正义感的人太多。

2、奉献与索取的错位。

奉献与索取是人生的两种基本状态,也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基本参数。能够正确地把握奉献与索取关系的人,即使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至少也能做一个安份守己的人。只讲索取而不讲奉献的人,则一定成为卑鄙的人,不道德的人,甚至是一个恶人。

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人所以可能为恶或纵恶,首先是因为他不懂奉献是索取的基础。人类的祖先主要是消极的适应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以维持生存。在漫长的向自然界索取食物的劳动过程中,逐步的由自然界的仆役变为自然界的主人。这种关系的颠倒,是在向自然界索取生活资料的劳动中实现的,它是人类脱离动物界所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但从人脱离了动物界进入人类社会之日起,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同社会与他人就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即个人在自我索取的同时必须顾及到他人的索取,在向社会索取时必须同时为社会集体做贡献。因此,一个人如果他所索取的大于他所向社会奉献的,实质上就已经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就是一种恶。

由于只讲索取、不思奉献的人,不懂得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这种人也就不懂得只有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符合法律和伦理道德的索取才是正当的索取,其他都是不正当的索取。奉献与索取错位会导致不道德行为还在于只讲索取的人,往往只重视自己的权利,不懂得权利的本质和基础是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义务。人的任何权利并不是自然的,而是由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权利不仅仅表现为个人可以自由平等地追求利益,而且表现为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权利也不仅仅表现为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享用,更本质地表现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人生,即使现实生活中有可能,那也是暴虐的、狂妄的、罪恶的人生。

结论:奉献与索取是统一的,人的价值是以奉献为基础的奉献和享有的统一。一个人在观念上如果颠倒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就有了成为不道德的人的可能,一旦化为行动,就发生了实实在在的恶。所以,抑制不道德,关键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远大理想和抱负。

三、放纵欲望——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源

欲望是人生的一种真实的自然存在。每个人都充满着各种欲望的骚动。“他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谈话、辩论、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作为生物体的人,诸种感官的生理过程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生命活动,使人的诸种欲望具有自然性特征。但是人毕竟是社会的人,其感觉欲望的生理过程乃是在社会关系中得已实现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道德就是对活动主体的感官活动以共同实现方式出现的社会保证或社会控制机制。因此,人的特定欲望都是人的生理本能和社会规约的统一。没有社会规约的欲望是动物的本能冲动,不用社会规约权衡和节制人的各种欲望,就是放纵欲望。伊壁鸠鲁曾经指出:欲望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有些欲望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些是自然的而不必要的,又有些是既非自然而又非必要的。”在这理伊壁鸠鲁实际上提出了欲望正当与失当的界限。

造成欲望放纵除了人的自然的生理因素以外,外界诱惑(金钱、权势、名誉、美女、地位等)的存在常使意志薄弱的人忘记或失去遵守社会规约的意志力。纵欲使人的尊严丧失;纵欲使人没有远大理想,对他人满足欲望造成伤害。因此,必须节制欲望。节制是对欲望的一种理性的自我约束。节制一方面承认欲望的存在,并认为人应该实现可以实现的那部分欲望,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应该能够使人的合理欲望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要求对沉浸于为所欲为的纵欲加以约束。因此,节制既是欲望道德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欲望道德化的必然结果。歌德曾有一句名言:“伟大在节制中表现自我”,这同时也包含着另一个真理性认识:不道德的庸人或罪人是在纵欲中表现自我。

篇2: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欲望的自我节制。作为个人只能通过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来实现;作为社会则是通过加强社会控制来实现。中共中央在去年9月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8个方面、40个条目,规定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措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根据《纲要》提出的道德建设目标,建设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舆论环境、民俗环境、社会治安环境和社区(校园、企业等)文化环境。同时,在全社会认真宣传、贯彻《纲要》。特别要认真宣传、贯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基本做到家喻户晓,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行为准则,尤其要成为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行为准则。

“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最首要的道德义务。“爱国”可以说是公民道德最高层次的要求;“守法”则是公民道德最低层次的要求。“爱国守法”也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集体主义的具体化。“明礼诚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规范。“团结友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基本道德规范。“勤俭自强”是公民自处、对待生活的道德规范。“敬业奉献”是公民对待职业的道德规范。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一定要倡导并教育新世纪的大学生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学校利益和国家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倡导把个人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反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行为。一定要学会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学校和同学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一定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奋斗、勤奋学习,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一定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大力倡导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大力倡导以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勤俭朴素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篇3:论“何其芳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环境的促使

何其芳自幼喜爱文学, 文学带给他的是精神上的安慰和纯粹而珍贵的美的感受, 反过来, 现实的丑陋又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文学的亲近和对现实的隔膜。他早期的作品感情真挚, 意象优美。无论《预言》、《燕泥集》还是《画梦录》无一不是用精致的语言、圆润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作者真挚的情感。正如何其芳在《燕泥集·后话》里所言的那样“我现在仿佛是一只燕子……凭吊着过去的自己, 让我重又咀嚼着那些过去的情感……仿佛拾得了一些温柔的白色的小花朵, 带回去便是一首诗。”[3]

何其芳的作品以精致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 抒发着少年的情怀。这是一个纯粹的个人的感情和美的世界, 它与现实社会是隔膜的。在战争的边缘, 每一个关心社会的人都会对时局有所思考, 有所忧虑, 但是何其芳却依然把自己关在孤独里, 沉浸在对艺术世界的跋涉之中, 对外界世界基本是不闻不问。

1935何其芳年从北大毕业后到山东莱阳乡村师范教书。那时候的他一开始面对社会现实, “对于人间的不合理”, 他已“带着一种个人主义者的愤怒去非议”[4]写了散文集《还乡杂记》。1938年夏何其芳到达延安, 在延安这个四处洋溢着革命热情的圣地, 何其芳不可能不受到感染, 因而作品内容不可能不有所变化。由于作者受一时的情绪感染, 缺乏对新生活的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作品难免会流于表面化, 缺乏思想深度和精神内涵。“当我的生活和我的思想发生了大的变化, 而且是一种向前迈进的变化的时候, 我写的所谓散文和杂文却好象在艺术上并没有什么进步, 而且有时甚至还有些退步的样子”。他对此也作了分析:“一个平凡的人, 当他的生活和他的思想发生了大的变化的时候, 他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形式往往不是他很熟悉的, 显得幼稚和粗糙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5]

同时, 何其芳长期从事行政领导工作, 由于工作性质的局限, 即便是投身于火热的斗争, 也不能使他深入地接触普通群众;即便身处前线, 他也是在政治部而不是去参加部队生活和战斗行动, 当他回到延安以后, “翻开材料簿, 硬把它写出来, 这自然更成了强弩之末, 写得难免兴味索然”。繁忙的公务, 挤占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个富有创作的生命力的作家, 也许他最需要的条件不过是写作的时间而已”[6]。事实上, 何其芳早期写的那些散文, 是在大学期间有较多空余时间下完成的, 因而他能够从容的进行创作。到达延安之后, 他成了一个忙碌的人。1956年夏天, 何其芳在北京住院期间曾对陈荒煤发“牢骚”:“为什么我们两个老是分配到行政工作岗位上, 不能搞一段时间的创作”[7]。何其芳的“牢骚”, 正道出了繁重的公务使他没有充裕的时间从容的创作他“刻意画梦”式的散文。

片面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也是促使“何其芳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抗战初期, 为着写报告, 我到前方去走了一趟, 但很快地我对于搜集材料起了反感。这反感使我走到另一个偏向:我认为每一个人写出他所看到, 他所想到的中国, 尽管是一个角落, 也就可以证明革命必然会到来, 而对于新社会是有利的”[8]。也就是说, 何其芳主张“写熟悉的题材”, 但这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他不得不坚持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创作观念。

由于时代环境的变化, 何其芳从狭小的书斋走向广阔的社会, 所以何其芳的创作内容也由过去的个人情感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到达延安之后, 由于延安特殊的环境以及何其芳本人担任的各种角色, 在客观环境的压力和自我的迎合调整适应之下, 使得他的创作发生了变化。

二、个人自我角色的认同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自我 (self) 是一种社会结构, 其理论的出发点是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我”通过与社会、他人的互动来确认、定义“我是谁”。当然, 这个“自我”确认的过程, 既有外界的强迫性和制约性, 又有个体内在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一方面个体对社会进行有意识的重建或修改, 另一方面社会也会对个体进行重建或修改[9]。

何其芳的创作过程其实也存在着一个自我角色的认定过程。大学毕业前的自我角色为感伤的青年, 因而关注的是纯熟隐秘的个人内心情感;大学毕业到去延安之前这段时间, 何其芳的自我角色定位为知识分子, 所以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姿态关注社会现实;到达延安之后, 尤其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 何其芳的自我角色定位为文艺革命战士, 是以“战士”的身份用“文艺”的武器来参加“革命”的。何其芳这一自我角色的转变过程促使了他的创作发生了变化。

何其芳出自幼在封建专制的环境下成长, 造成他的孤独、忧郁的性格, 这限制了何其芳人际交往和认识外界的能力, 更影响了他独立坚定地主体精神的形成。当受到现实社会打压的时候, 他不是去反抗而是通过文学的方式逃避、隐忍, 他把自己锁在文学的世界里, 在那里寻找自我感情的寄托和安慰。大学毕业以前, 尽管他有过多地求学的经历, 但忧郁、内向的性格使得他不愿接触外面的社会, 没有真正接触到社会现实的磨练, 更多的是沉浸在个人文学的天地里, 社会现实的丑陋更加促使他在文学的世界里编织自己的梦想。由于何其芳自幼深受中国古代诗词尤其是晚唐五代冶艳精致诗词的影响, 使得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唯美的色彩, 无论是他在上海学习新月派时期的诗歌还是后来的《燕泥集》、《画梦录》、《预言》都更多的是以精致的语言、圆润的艺术手法、优美的意象来表现个人内心的独白和情感, 以至于晚年的周扬还说他是“资产阶级唯美作家”。

莱阳任教期间, 何其芳在返乡的过程中目睹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他以一个启蒙知识分子的身份写下了《成都我把你摇醒》。他还根据这次回乡的经历写作了《回乡杂记》这一反映社会现实苦难的散文, 此时的何其芳逐渐放弃“孤独和冷漠”, “充满了信心和希望”[10], “再也不忧郁地偏起颈子望着天空或者墙壁做梦”, “最关心的是人间的事情”[11], “情感粗起来了。它们和《画梦录》中那些雕饰幻想的东西是多么不同啊”[12], 他的散文风格开始变化。1938年当何其芳听说周作人“附逆”的消息之后, 当即写下了《论周作人事件》一文, 对周作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长久地脱离了时代和人群的生活使他胡涂, 使他胡涂到想在失陷的北平继续过舒服的日子”[13], “对于周近几年来那种胡涂的思想和生活态度是应该攻击的”, “‘宽厚’也应该看对什么人, 对于我所憎恶的人物, 我不能‘宽厚’”[14]。由此可见, 何其芳知识分子角色的自我认定使得他开始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内容开始发生变化, 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变化。

到达延安后何其芳开始了另一种角色的生活。面对延安新的生活, 何其芳对自己的过往产生了怀疑, 他意识到:“应该接受批评的是我自己而不是这个进行着艰苦的伟大的改革的地方”。他自愿地放弃了对解放区现实世界怀疑与批判的权力, 并写下了真诚讴歌延安解放区的散文《我歌唱延安》。不久他奔赴前线, 写作了《日本人的悲剧》、《一个太原的小学生》、《七一五团在大青山》、《老百姓和军队》等报告文学, 由于不熟悉这一领域, 他对这些作品并不满意。一方面他想成功转型为解放区新生活的歌唱者, 另一方面又想“完全告别”“过去的那种不健康不快乐的思想, 而且象一个小齿轮在一个巨大的机械里和其它无数的齿轮一样快活地规律地旋转着, 旋转着。我已经消失在它们里面”[15]。这一时期的何其芳自我角色的认定是革命战士, 这一时期的创作在审判旧我的同时讴歌光明, 因而他的创作发生变化也是难免的。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 何其芳受党的委派于1944—1947年先后两次去重庆宣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革命文艺路线和做文艺界的统战工作。在重庆工作的这段时间里, 何其芳的角色认定是党的文艺政策的执行者, 在此期间写有《关于现实主义》等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艺观的文艺理论的文章。何其芳党的文艺政策的执行者的角色认定, 使得他不得不遵循革命文艺观进行创作, 1944年9月他创作的《笑话》在艺术上已经是非常幼稚的政治宣传诗了。在延安和重庆期间何其芳开始创作一系列嘲讽和暴露国统区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问题与真诚讴歌革命将领的杂文、报告文学, 并且在写作中自觉地放弃了创作《画梦录》时的审美精致与意象营造。文艺理论的研究也会影响到创作, 何其芳本人也说过“由于更多地写了一些议论文章和做了一些别的工作, 我的头脑就习惯于逻辑的思考, 形象的感觉逐渐衰退了而显得幼稚和粗糙。这就是说他还需要成长和学习的时间。在那些时候由于否定了过去的风格而新的风格又还没有形成, 由于否定了过去的艺术见解而新的艺术见解又还比较简单, 只是强调为当前的需要服务, 只是强调内容的正确和写得朴素、容易理解, 而且由于没有从容写作的时间常常写得太快太容易, 这也是一些原因”[16]。

总之, 进入延安之后的何其芳由于其革命文艺战士和党的文艺政策执行者的角色认定, 使得他的创作以杂文和报告文学为主, 抒情散文逐渐萎缩, 政治热情与思辨色彩增强, 取代《画梦录》唯美艺术风格的是解放区文学的通俗易懂。

三、文艺思潮和文艺政策的影响

何其芳大学毕业之前, 尽管国内战乱不断, 由于何其芳长期生活在校园里, 他的创作因而很少受到社会上文艺思潮和文艺政策的影响, 因而他能够按照自己的艺术标准进行自由创作。由于何其芳的文学资源主要是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深受唐五代冶艳词的影响, 因而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多体现为一种唯美的艺术风格。1935年何其芳从北大毕业以后开始走向社会, 当时的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全国上下都在为抗战服务, 文艺也不例外。文学创作同样肩负起民族救亡的使命, 唤醒民众参与到民族救亡的运动当中, 文学创作的内容不得不发生变化, 又由于普通大众的欣赏水平的限制, 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不得不采用相对比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语言以及艺术形式, 作家老舍曾经采用“大鼓词”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参与抗战文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宗旨也是为何其芳所接受的, 因而何其芳的创作发生变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 何其芳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反复地说着那些感伤、脆弱、空想的话呵。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值得那样的缠绵悱恻、一唱三叹呵”[17]。由此可见何其芳是非常自觉地服膺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 自愿抛弃了旧有的诗歌创作传统和经验。“我原来并不写什么理论批评文章, 在1942年延安整风以后, 由于工作需要, 由于想宣传毛主席的文艺思想, 才开始写一点理论批评文章 (当然, 宣传得并不好) 。”同时, “写文章时希图有自己的见解, 甚至写解释毛主席的文艺思想的文章也希图有所发挥。”[18]这是何其芳的心愿, 也是他自到延安后所从事的文学批评的特色。何其芳本人则是一个传统思想较为浓厚的知识分子, 曾受到毛泽东多次接见, 对他而言毛泽东的接见不能说是“恩宠”, 至少他是发自内心的对毛泽东的佩服, 因而接受毛泽东的文艺观对他来说也就有种发自对革命的“臣服”。纵观何其芳以后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甚至于文学研究都是按照毛泽东的文艺观进行的, 这也是那一时代作家尤其是解放区作家的共性, 也是由于时代环境的局限所致。

因而何其芳的创作变化跟当时的特定时代环境下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政策有着重大的关系。何其芳本人深受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影响, 传统思想的因袭较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独立自由思想在他那里表现的不太明显, 因而缺乏一种独立意识, 比较容易依附于某一集体, 以至于他的创作比较容易受到时代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政策的影响。

总之, 所谓“何其芳现象”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之所以在何其芳这里表现的比较典型, 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时代环境的原因, 面对不同的时代, 作家的自身经历和时代的要求等促使何其芳的创作发生相应的变化;作家在不同时期的自我角色定位的不同, 要求作家以不同的创作来完成角色所赋予的责任与义务;时代文艺思潮和文艺政策的影响, 尤其是何其芳这种深受传统文化影响而缺乏独立意识的作家, 相对更容易依附于某一集体, 因而他的创作也就更容易受到时代文艺思潮和文艺政策的影响。也正是在以上几种原因的促使下, 使得何其芳的创作出现了现代文学史上典型的“何其芳现象”。

参考文献

[1]何其芳.何其芳文集, (卷6)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127.

[2]应雄.二元理论、双重遗产:何其芳现象[J].文学评论, 1988, (6) .

[3]何其芳.何其芳散文集, (卷2)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182.

[4][11][12][13][14][17]何其芳.何其芳文集, (卷2)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128, 129, 130, 159, 163-165, 254.

[5][16]何其芳.何其芳散文集.序 (六)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131.

[6]何其芳.何其芳文集, (卷5)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362.

[7]何其芳.文学艺术的春天[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64:52.

[8]何其芳.何其芳文集, (卷4)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4.

[9]赵静, 王莉萍.认同的三种理论取向概述[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 (12) .

[10][15]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答中国青年社的问题:“你怎样来到延安的?”[J].中国青年, 1940-2-10.

篇4:错误重复现象产生的原因

原因一:学生的答题书写习惯不良

很多学生平时学习情况表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可以,但是他们的考试成绩总是很不理想,他们很苦恼,老师也替他们着急,并且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后来看到了他们的试卷终于找出了原因:这些学生是因为在考试中犯了平时犯的错误而造成丢分,他

们犯重复错误与他们平时做练习时的答题书写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平时做练习时书写过于简化、不完整、不明确,例如,有的学生把“细胞”写成“C”;把“双缩脲试剂”写成“双缩尿试剂”等。长此以往,养成了不良的答题书写习惯,并且把这个坏习惯带到了考试中,试题答案缺枝少叶、错字连篇。批卷老师在批卷时,肯定严格审卷,对于不规范、错误的书写必然判定为错误,所以,考试的分数低也是必然的。由此可见,规范的答题书写习惯是学生避免错误重复现象、提高成绩的必需习惯。

原因二:受自身思维定式的影响

思维定式是人们在学习、生活中都会碰到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指人们在以往的学习、生活经历中,在人们的大脑里逐渐形成的思考、分析事物的习惯,它对人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思维定式的作用具有两面: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它的积极作用是可以帮助人们省去许多探索问题的步骤,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它的负面作用是使人们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不自觉地运用原先的思维方式,不加思考地去解决貌似相同的问题,结果往往是错误的。例如,遗传学内容中计算父母是白化病携带者(Aa×Aa),后代是携带者的概率时,答案是1/2,但是,如果在题干中告诉学生后代表现型均正常时,答案是2/3。如果学生平时在学习中在大脑里形成了思维定式——父母是白化病携带者(Aa×Aa),后代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2,而没有考虑到后代表现型,答案肯定是错误的。所以,学生在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干,不要受原有思维的影响,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取得好成绩。

原因三:只注重量,不注重学法

有很多学生平时很刻苦,他们埋头于各种练习题中,把提高成绩寄托于多做题,但是事与愿违,他们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样的结果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通过观察分析,我发现这与他们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在学习知识时没有很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想通过做大量习题来提高成绩是不可能的,考试中只要稍微变化,他们就会在同一个知识点上犯同样的错

误。例如,基因突变的概念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而有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分析基因突变的概念,认为只要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就会造成基因突变。所以,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会犯错误。这类学生要想提高成绩,走出困境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分析、掌握知识之后,再通过习题巩固知识。

愿因四:未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课堂中有很多学生把自己当成了学习活动的局外人,老师讲解习题或知识点时,他们不认真听,思想跑到九霄之外。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班级里的人数也是很多的,老师不能面面俱到,当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后,不可能再重复一遍,马上进行下一道题或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走神的学生脱离课堂没有跟上老师的步伐,不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他就会在某个知识点上出现欠缺,以后的习题中只要出现相关的习题他就会犯错。例如,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是生殖细胞是否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如果学生走神没有听到相关的解析,他就不能对某些变异类型进行定位。因此,课堂学习活动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分析、理解、掌握知识。

错误重复现象是教学过程中很难避免的现象,当学生出现该现象时,我们可以从产生该现象的四个原因出发,帮助学生分析出现的原因,扫清学习道路上的障碍,使他们力争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同时达到一个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举宏.概念教学的“新概念”:核心概念和概念转变[J].中学生物教学,2014(9):4-7.

篇5: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高考复习备考过程中,有些同学在经历一段顺境后,又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的目标,但满以为会更上一层楼,却发现自己的成绩不仅停滞不前,反而有退步的趋势。开始时,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于是更加刻苦,甚至夜以继日,但收效甚微,而且感到身体不适,力不从心;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失眠、厌食、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学习效率大大减弱。我们通常把高考备高过程中,学生出现的这种不良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高原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考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心态不尽相同,造成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考生要针对高原期的产生原因有的放矢地、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最常见有以下三种:

学习方法死板

有一些同学没有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在高考复习的不同阶段,复习内容不一样,学习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力求把知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有些考生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因此考生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复习内容和所要求的思维方法与策略,适当地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和策略进行调整,就会走出高原期,学习成绩就会有新的提高。

也有些同学题做得过多也做得过乱,不仅做老师布置的卷子,而且买来很多卷子做,做得昏头转向,甚至越做心中越无数,造成学习成绩不能提高,复习效率降低,出现高原现象。对于这种情况,考生就要集中精力和时间做老师布置的卷子,精力集中,心平气和做老师布置的东西,就会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生理、心理疲劳

高三下学期的学习相当紧张,不少考生日以继夜,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疲劳和厌恶是降低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习与其他活动一样,如果长时间持续进行,超过某种限度和强度时,或由于心理原因,会产生疲劳和厌恶感,表现为精神涣散、倦怠、厌恶、反应迟钝、情绪不安等,学习效率也就下降了。

意志品质薄弱

有的同学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考前的复习,范围广、容量大、时间长,缺乏新意,形式单调。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的感觉,缺乏耐心,急于“求战”,很容易减弱学习的动机,甚至产生烦躁厌倦的情绪。

如何克服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不是学习极限

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是还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

不少考生出现高原现象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影响学习。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记不住,脑袋里一团浆糊,因此,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有的考生由于高原期存在,情绪波动很大,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 这些反应往往是考生们对高原现象不了解,又不能正确对待与克服,所产生的负面的心态。其实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只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和调节,高原期是很容易过去的。

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学生的学习学到一定程度时,会感觉到非常疲劳,学习动机就会下降许多,这时就需要我们坚持下去,就像烧开水,开始时,难以知道水温一直在升高,再坚持下去,总会有“开”的那一刻。高考的竞争不仅是文化知识的较量,同时也是意志力的较量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就要求学生培养坚韧意志坚持学习,在困难面前,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有顽强奋斗的品质,应具有攻关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态度,相信自己能行,才能克服“高原现象”。

保持心理平衡

由于大多数同学不了解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再加上考试的临近,极易产生急躁、焦虑,结果影响复习的效率,耽误了学习成绩的继续提高。其实,学习的高原现象阶段是同学们学习过程必须经过的阶段之一,这一点对于中后水平的同学来说,尤其明显。同学们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不经历风雨,哪能风彩虹。

考生平时应适当地放松自己。劳逸结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注意脑力与体力的平衡,在一天的紧张复习后,要安排适当的体育运动,跑跑步,做做操,听音乐、看电影、上网等,使疲惫的身心松弛下来。但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此外,平时还应注意心理调节,排除干扰因素,消除急躁、急于求成、患得患失和忧虑的心情,增强自信心,沉着冷静,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了解一些心理规律和释放办法,怀着一颗平常心,轻装上阵,从容面对。

变换学习方法

高原期的学习方法转变是重中之重,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力求把知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有些考生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不相适应状况,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

因此专家建议,首先,在基本已达到复习目的的基础上,应适当重复、强化,以增加二分之一的量为佳。无节制的重复、强化也会造成枯燥无味,影响学习兴趣。如复习内容短,内容孤立,可一鼓作气,从头到尾采用“整体学习法”。如复习内容长,内在规律较明显,可逐步复习,各个击破,采用“部分学习法”。同时,进行“选择性遗忘”,即记重点遗忘枝节,记概念淡化典型,促使心境愉快,遗忘消极情绪。

其次,尽快把头脑中较为混乱的知识排序重新组合,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手段,使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化,这样就可以优化知识结构,避免在知识调用时出现混乱,人为造成“高原现象”。养成勤于思考、总结的复习习惯。复习时要善于用脑,积极思考更适合自己的套路,同时,把经验总结下来,以便掌握和把知识归纳。

规划学习生活,合理安排时间

要合理安排好时间。特别是早晨、中午、下午放学以后与晚上这四段时间,具体是早晨可用于早读,中午休息,下午整理消化当天复习内容,晚上系统复习为好。当然在晚上复习时也可有两三门学科交叉进行。上课要集中精力,专心听讲,眼耳手脑并用,积极思维。在听懂的基础上适当做些笔记,不懂的在课后向师生请教,及时补上。

篇6: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金融中加0902陆晓方0913051

摘要:当今中国日益敏锐的社会问题之一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前进的一股阻

力。文章从中国的失业的现状的论叙到原因的分析,再从中间找出主要的对策。

关键词:失业问题原因对策

〈一〉中国失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在社会上对我国失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个由分说,比如“是社会经济的长期不正常发展及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平等造成、人口多,资源少,宏观规划不合理等原因。”在这里细致地讨论一下。

1、我国人口数量过于庞大。

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近1000万,而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大约2600—2800万。净增人口是指最近十几年间,我国每年出生人口在1800万人左右,每年死亡人口在800万左右。生大于死,故每年多出上千万人口。影响就业的是20年前的高出生率。由于上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上升到2800万左右,因而到了今天,这批人正好进入劳动就业范围。

全国近些年新增劳动人口与就业岗位就拉开了巨大的差距。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估计到2015年,我国的失业人数估计要达到2-3亿人。

2、技术进步和机器的引进,淘汰了大量劳动力。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产业开始逐步调整,各个行业的机器化、自动化和电子化程度大大提高,在这一时期,我国每年从国外引进的机器设备高达七八百亿美元,经过近20年来的不断更新换代,我国企业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率比起改革开放之初有了天壤之别。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是一个机器淘汰人力的过程。仅这一因素导致每年就有几百万人失业。未来的前景将更不容乐观,不论在第一产业还是第三产业,机器替代人的现象越来越普及。

3、过期的就业管理体制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原因。

放宽目前对个体、微型经营的限制,如果政府还是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课税太多,如果政府各部门的乱执法、乱罚款和乱收费得不到治理,如果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仍然缺乏合法的金融支持,那么我国的就业规模就别想扩大,我国严峻的就业问题也不可能得到解决。

产从事创业活动受许多体制和人为限制如:收费罚款、繁多执法、吃拿卡要、各环节公关等,因此有钱只能去投资股市或者房地产,大量资金涌入这种投机行业并不能增加就业岗位,只能导致我国经济畸形发展。

4、过重的税收。

据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从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身上收取的各种收费和罚款,规模大约在3000亿元左右。而就在近年来我国失业群体和非正规就业群体日益庞大、下层人民生活日益窘困的同时,许多政府部门经费多得无处花,政府办公大楼的奢侈程度日益严重。在沉重的税收压力下,微小企业、个体、自由职业者和非正规正在日益凋敝,这与政府希望的目标:通过繁荣经济来扩大就业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目前老百姓的投资与消费比例严重失调。由于收入决定消费能力,如同就业充分与否和工资水平高低决定收入,目前国内消费偏冷的主要原因是工资水平过低和就业不足。

〈二〉就业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一、和谐社会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增加收入、消除贫困、改善生活质量来实现。所谓充分就业,包含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鼓励劳动者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企业自主招聘人员,同时要求各地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试点,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为劳动者就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公共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强调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继续把新增就业和控制失业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指标,把解决体制转轨遗留问题、促进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强失业调控等作为各级政府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政府促进就业的主要职责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劳动力市场和社区平台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就业等。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扩大就业必须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两者都要以劳动力市场为纽带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以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文件提出要广泛发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为城乡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从培训对象来看,不再限于国企下岗失业人员,而是包括城乡所有劳动者;从形式上看,不再限于再就业培训,而是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以及远程培训和技能鉴定等;从政策上来看,包括确认定点培训机构、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对劳动者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给予补贴等。这些政策覆盖面广,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大,全部以技能就业、能力创业为主线,体现出以培训促就业的政策导向。这些新政策对促进就业的扶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是有利于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也是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稳定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办以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面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改善这些问题:

(1)服务对象、服务范围不可重复化,用人单位对岗位要求要符合实际要求。一家用人单位同时可以与多家机构重复签订招聘协议,换句话说招聘信息可以在多个区同时发布,取决录取率的从单位招聘要求转向应聘人员素质高低的攀比,难道大学生应聘清洁工是社会的需要吗?是就业观念的转变吗?国家对人才需求真的已经饱和了吗?对许多例如:保安、保洁、操作工等的低端岗位要求,只要达到岗位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就可以了,对于外貌、身高、性格等等其它要求完全可以忽略,毕竟这类岗位所面对的对象大多是年龄较大、技能较少、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的人。

(2)各个部门之间压要有机联动。

目前的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开业指导、劳动力资源基本上都是各自运作,缺乏有机联系,导致一些工作存在“走过场”现象。

(3)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中介机构在改进与劳动力供给、需求双方联系的同时,加强与雇主的合作显得更为迫切,仅仅依靠一份代理招聘协议书是远远不够的。

(4)加强网络建设。

公共招聘网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功能不齐全、信息更新速度较慢、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

(5)政府功能体现要充分。

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上,政府部门开办的公共职介机构虽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也有所突破,但是取法一定的监察手段,如:见习单位为见习期的学员缴纳社会保险,作为承担政府职能的公共机构,只能中止该见习基地的资质,要求其退见习带教费,但如果单位不退,又无合理有效的行政手段规范、制约单位。

篇7:大学生族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2、加强中小城市的建设,对发展给予政策扶持

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区的发展差距是形成“蚁族”的重要原因。若中小城市加强建设,改变其技术薄弱,工业化落后等弱点,实行技术和制度革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和创业平台,同时实施一系列优惠和鼓励措施,提高待遇,落实社会保障,就能吸引“蚁族”在此就业创业。

3、适时提供政策扶持,加大保障力度

例如,推出创业基金、福利救助资金等政策以及失业保障等。同时,维护和保障公平的竞争机制、信息资源分配机制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4、高校要减慢或适时暂停扩招的步伐

篇8: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 然而当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却无法获得预期回报时, 人们开始对教育有了质疑。1976年美国学者理查德·弗里曼 (Richard Freeman) 通过多年研究提出“过度教育”理论, 此后引起多国研究者的关注。人们发现不论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 还是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 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教育过度的现象。一方面是教育的不足, 另一方面是教育的过度。这样违背常理的现象居然同时发生。如何继续发展国民教育, 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成为人们更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过度教育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前后, 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一种现象:在教育蓬勃发展之际, 大批高学历人才失业或是高才低就。这同当时盛行的人力资本理论背道而驰。人们开始困惑, 前期的教育投资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回报。针对这一现象, 美国学者理查德·弗里曼 (Richard Freeman) 通过研究率先提出“过度教育”理论, 并于1976年出版了《过度教育的美国人 (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 》。

对于过度教育的内涵, 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 美国的教育经济学家莱文 (Henry M.

Levin) 认为过度教育蕴含三层含义:一是劳动者的经济地位相对于其受教育程度而下降;二是受教育者不能实现其对于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工人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1]

(二) 英国经济学家格鲁特认为如果工人的技能超过工作的要求, 那么此工人即可定义为是过度教育。

其测评方法有两种, 一是直接询问工人其自身是否过度教育或教育不足;二是比较工人的教育水平与工作对教育水平的要求。第二种方法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性。

(三) 其他权威学者认为过度教育指由于过分扩张教育, 中

等、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开始超过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 受教育劳动力面临着知识失业, 或者从事了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 结果导致收入下降, 教育资源被浪费了。与其相对的是教育不足, 即劳动者所拥有的劳动知识技能低于劳动的实际需求, 不能胜任工作。

总而言之, 过度教育实际上是个人和社会所拥有的教育超过了其需要, 是职业与教育间的失衡。[2]这样不仅造成了部分教育资源的浪费, 引起社会不公平, 另外也降低了存在过度教育企业的生产效率, 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过度教育的成因

(一) 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对称

根据史宾斯 (Spence, 1974) 的职业筛选模型, 教育的最主要功能不在于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技能从而提高生产率, 而是向雇主提供一个强而有力的信号, 将应聘进行层层筛选, 从而将拥有不同能力和技能的应聘者分门别类地安排到不同岗位上。[3]求职者深知自己的能力水平、求职意向, 然而雇佣者对于他们几乎毫不知情, 只能通过文凭证书等“教育信号”暂时认可他们的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 求职者要想获得面试机会并在应聘过程中脱颖而出, 通过增加教育投入从而提高自身教育资格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有研究表明, 求职者的学历普遍高于应聘职位需求水平, 这样就间接地造成过度教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尽管人们认为过度教育仅仅是市场供求关系在不断调整阶段中显现的暂时现象, 然而这一现象长时间地存在、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经济学家莱文 (Levin, 1985) 将其总结为三点:一是受教育者的预期经济地位下降;二是部分受教育者将面临无法正常就业;三是受聘者的职业技能将高于职位需求。

(二) 本土文化的熏陶

教育具有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 有利于国家的长足发展。无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 还是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 都倡导科教兴国战略。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人民大众也不惜斥资用于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中国历史文化悠久, 深受儒、法、道家思想的熏陶。孔子曰“万般皆下士, 唯有读书高”, 曹操言“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钟粟”, 及“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等等。人们很容易形成这样的一种观念:读书可以解决一切。若想实现自我价值, 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璀璨的人生, 必须接受更多的教育。受教育者过于追求高学历, 忽视了社会生存法则和职业技术能力, 如此循环, 必然导致过度教育。

(三) 区域经济差异性的存在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导致社会各阶层享受的社会公共福利和资源有天壤之别。机会和资源是有限的, 为了摆脱区域差异, 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通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接受更多生产劳动知识, 是得到“跃龙门”通行证的唯一方法。这就成为过度教育存在的客观性原因。

四、过度教育的消极影响及教育不足

(一) 消极影响

尽管人力资本理论的推崇者宣称, 过度教育是教育水平与岗位需求之间关系不断调整过程中的一个产物, 因此是暂时的现象, 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太多不利影响, 但大多数教育经济学家认为, 过度教育的持续存在将对社会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必须引发重视。

1、经济发展受挫

按照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观点, 教育与生产率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那么加大教育投入必然推动经济的发展。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后的教育大发展并没有使各国经济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尤其到了70年代前后, 生产率反而有了下降的势头。通过对欧洲和美国的研究, 专家们发现这种“异常”是过度教育造成的。因为过度教育造成了员工的工作满足感下降, 自我价值实现的梦想化为泡影, 怠工、误工等现象成为常态。公司、企业的业绩下滑, 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2、热捧文凭

大学生毕业后, 并不急于找工作, 为了进一步深造, 继续苦读书, 形成社会上的考研大军。很多大学生认为取得更高的学历, 有助于未来发展, 毕竟过度教育对个体是有收益的。然而, 这种“逆向选择关系”会导致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受教育难以顺利就业, 造成就业市场的混乱, 导致社会难以实现就业公平, 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

3、特殊失业人员

社会上有这样两种人群, 有工作能力和意愿却无工作岗位, 成为显性失业人员;有工作能力却屈就于较低层次的工作, 才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成为隐性失业人员。这些将凸显教育结构不匹配等问题, 造成人才高消费, [4]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发展。

4、人员流动

受教育者在求职过程中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一定的预期目标, 如果过低会造成心中一定的不平衡甚至是怨恨的情感。人们在研究中发现, 毕业时间越短, 过度教育的可能性越大。新就业的毕业生缺乏实践工作经验, 为了补偿这种不足, 就用过度教育来弥补。由于高才低就, 一旦有了相应的实践经验, 就会发生工作流动, 找到适合自己学历的工作。

(二) 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

尽管教育过度确实存在, 但人们也发现这样一个互相矛盾的事实:一方面是教育的不足。不少落后地区的适龄儿童得不到应有的教育, 并且校舍、师资等投入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是教育的过度。大量受教育者找不到工作或是对工作不满意, 成了知识性失业人员。为什么截然相反的两种现象会并存呢?通过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 所谓的过度教育在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不足造成。受教育者在中、高等教育中学习的劳动知识技能未能完全掌握, 只能通过进一步的若干年学习, 完成本应掌握的知识, 从而造成过度教育的假象;另一方面过度教育具有区域性特点。发达区域, 吸引了大批的求职者, 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不平衡, 劳动力市场对求职者素质、能力要求较高。就业机会是一定的, 为了求职, 应聘者们不得不通过过度教育来突显自身优势, 容易造成教育过度;一般或者落后区域基本不存在教育过度现象。经济欠发达的区域, 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趋于平衡, 用人单位求贤若渴, 基本做到人尽其才。

五、解决办法

过度教育现象表明教育模式同社会结构、经济体制等未能协调发展, 应尽快调整相关机制、体制, 理顺关系, 使得教育良性发展。

(一)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优化教育结构, 提高教育质量

在这个信息技术爆炸的年代, 教育应紧跟知识更新的步伐,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投入应该有的放矢, 顾全大局;学校教育则以现代教育思潮为基础, 以市场经济需求为中心, 学科设置推陈出新, 尽量避免由于教育周期过长导致的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尴尬局面。

(二) 促进经济发展, 优化社会结构, 创造就业机会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为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而且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种良性发展, 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另一方面, 尽快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暂时不能就业者予以支持和帮助, 以解决不能就业者的后顾之忧, 从而缓解这些人群因就业问题产生的对教育的进一步需求。[5]

(三) 构建多元化教育, 培养优秀人才, 开展就业指导

教育发展应该包括质与量的发展, 即注重教育目标、结构、人才培养计划和学校规模、在校人数、师资配比等方面。适应性是毕业生能否就业的很关键的因素。[6]因此, 学校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 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提高全面综合素质, 使之具备适应社会的生存技能。

六、总结

过度教育实际上是一个牵涉到经济结构、社会制度、教育体制、就业市场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 究其根源是教育同经济发展状况不适应的产物。[7]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受教育者落后的就业观念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原因都导致过度教育的发生;高校扩招、大众化教育普及等因素加快了教育过度的产生。如何合理分享教育资源, 如何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如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尽快解决。

摘要:针对过度教育在各国普遍存在这一现象, 结合人力资本理论、职业筛选模型等理论进行研究, 探讨过度教育发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研究中发现, 当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不同步时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影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使教育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如何使教育同经济互促发展, 成了人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过度教育,劳动力市场,社会结构

参考文献

[1]马扬, 陈茁.过度教育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 S1) :283-286.

[2]文冬毛.过度教育研究的方法、结论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S1) :287-291.

[3]何斌.过度教育现象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12) :8-10.

[4]邓光平.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条件下的过度教育[J].上海教育研究, 2011, (03) :10-13.

[5]张军利“.过度教育”:劳动力市场视角下的中国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 2010, (09) :81-84.

[6]马永霞“.过度教育”的修正策略[J].教育评论, 1999, (01) :19-21.

上一篇:2024年节能宣传标语下一篇:小平故居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