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对古文也

2024-04-30

如何让学生对古文也(共8篇)

篇1:如何让学生对古文也

如何让学生对古文也“惊艳”?

在语文教学当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厌恶程度并不亚于写作。往往在教授古文的时候,学生一个个的都无精打采,避之不及,文言文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现在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如何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让他们也为之惊艳?

学生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语文学习最怕古文、作文和周树人。我想学生怕学古文的两个原因一是读不懂,二是要背诵。语言的障碍的确将学生挡在经典文言文所蕴含智慧与文化之外,再加上背诵的压力,自然就会产生厌恶之情,面对这样的学情,究竟怎样教、教什么,就成了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将“言”的教学,即字词解释作为教学的重点或唯一,进行繁琐、细碎的讲解的讲解,等于是将经典古文拆解成了一地鸡毛,学生也会先入为主,原来文言文学习就是这么一大堆面目可憎、完全没有用的“之乎者也”,等到进行“文”的理解与欣赏时,早已是樯橹之末,兴趣全无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重视“文”的教学,学生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培养文言文语感,在此基础上,能够结合文本,提出将“文”与“言”结合起来的问题,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落实词语理解,还能够理解文本内容,欣赏文言文语言的表现力,一石三鸟。比如《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夜缒而出”,如果强调“言”的教学,就会将重点放在“夜”上,强调是名词作状语,就会忽略了一个特别具有表现力的词 “缒”,如果此时设问“烛之武为什么’夜缒’而出”,一方面表现出了当时郑国已经兵临城下,危如累卵局势,另一方面表现出了烛之武的临危不惧、勇敢担当。我觉得文言文是充满了智慧的宝藏,如果我们能够带着学生走进文本,去探寻智慧,那么兴趣总会有的。

篇2:如何让学生对古文也

一.诵读。

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诵读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注意眼到、口到、心到。诵读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逐步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熟读而成诵,也有利于记忆、积累和培养语感。二.分析。

我国古代私塾学习诗歌三步走:诵读--讲解--背诵。诵读只是学诗的第一步,单是诵读是没有用的,还需要对诗歌有个简单的分析,即使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做到这点也是很有必要的。一般对于我们中年级的学生,我要求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去分析诗: 诗人――诗题--诗意-―诗情。、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古诗文方法就是在平时的学习中点点滴滴的积累学习,而不是囫囵吞枣,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四.举一反三,类比学习。

我国古典古诗文灿若繁星,数不胜数,如果一首一首的慢慢学习,这样耗费的精力太多,而且不利于记忆。其实,我们可以把描写同种题材、表达同样情感或使用相同表达方式的诗歌放到一起来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我们的记忆,还可以在比较中更好的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五.在生活中去学习。

篇3:如何让聋哑学生也能“歌唱”

在聋哑学生的音乐课中, 采用科学的教学法可以更好地获得课堂效果。“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现代音乐教学上普遍采用的一种音乐教学法之一, 在世界各地的音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也是适用于特殊教育课堂重要教学法之一。

一、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柯达伊是一位著名作曲家、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匈牙利的音乐教育。1905年, 柯达伊和巴尔托克于1905年开始赴匈牙利各地收集民谣, 由此, 让他渐渐地警觉到需要去改善歌唱的品质、训练优秀的音乐教师和小孩以提升匈牙利人民的音乐水准。柯达伊于1929年, 决定使音乐成为每个小孩教育的一部份。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目前世界上所广泛应用教学法之一, 虽然它一般都是用于正常人群的音乐教学, 但事实上也是同样适用于特殊教育的。总而言之, 只要是可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 都应大力推广和应用, 而且柯达伊音乐教育的主要理念就是能使学生把学习音乐当作一种享受, 而不是折磨, 并且将喜好音乐的渴望注入他们的生命中。

二、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使用

聋哑学生由于失去听觉和语言的能力, 在外界的交流上一般只能用手语的方式, 但正因为这样, 他们的其他感知器官是会相对的更敏感一些。要让聋哑学生也能“歌唱”, 其实就是如何让他们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 用手语的方式把音乐的旋律以及情感表达出来。

1. 柯达伊手势

在“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其中之一就是用手语生动地表达音乐音高关系, 如下图:

由上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到, 柯达伊手势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手势方式, 来表达音乐旋律中的音高关系的。在正常学生的课堂中, 它起到了音乐的辅助学习作用, 但在聋哑学生课堂中, 它恰恰是学生表达音高的最好方式。

2. 柯达伊手势与音乐节奏的结合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主要因素。在解决了音高的表达以后加入节奏, 是使聋哑学生可以“歌唱”的必经之路。通过一些打击乐器所产生的振动原理, 可以使聋哑学生在触觉上感知音乐节奏的存在, 这也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第一步;或者可以让学生试着模仿老师的打拍方式, 进行单手击拍, 从而感受节奏。

在稳定了学生的击拍节奏以后, 可以进行“分手”与“合手”的练习, 即左手打击拍点, 而右手就演示柯达伊手势, 如下图:

3. 口型的辅助练习

“歌唱”的本身其实就是根据音乐的节奏以及音高, 然后再用发自内心的情感, 把歌词唱出来。但是用嘴去唱歌, 声音的传送对于聋哑学生来说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事情。通过以上两点, 可以了解到聋哑学生是如何来把握音高和节奏的,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发音咬字的口型, 对歌词进行基本的口型表达, 那么歌曲的表达就比较完整了。

通过歌唱能让聋哑学生多动嘴, 多练舌头,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使聋哑学生对生活更充满信心, 从内心里缩小了与正常学生的距离。

三、以教唱《沂蒙山小调》为例

《沂蒙山小调》是诞生于抗战时期的山东民歌, 歌曲带有浓厚的山歌风格。主要是描写了沂蒙山一带的自然风光, 歌颂美好的生活, 由于旋律优美动听, 早已传唱于祖国的大江南北。

在聋哑学生的音乐课堂上,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教唱歌曲:

1.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关于“沂蒙山”的图片资料, 教师通过手语的方式进行简单介绍, 先让学生在视觉上对课堂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2.教师通过打击乐器击打歌曲的基本节奏, 借助打击乐所产生的振动, 让学生感受节奏,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 用击掌的方式模仿节奏。

3.通过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手势, 作基本的音高训练。

4.音高与拍打节奏以及口型朗诵相结合, 进行合手练习。

在做完基本的模仿练习以后, 教师再通过多媒体设施, 把要教唱的歌曲《沂蒙山小调》的“歌唱图式”投影出来, 让学生跟着老师打击的节奏一起, 完整地表达歌曲。如下图:

左手:╳╳╳│╳╳╳│╳ΟΟ

把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手语教学, 深刻地融入到聋哑学生的音乐课堂中去, 除了可以让聋哑学生学会“歌唱”, 更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美以外, 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可以使聋哑学生在口语能力, 以及思维创造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篇4:让学生成为古文学习的乐之者

关键词:文言文课堂教学;兴趣;效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308-01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历代作品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这些作品都是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的。它们在形式上富有语言美、音韵美、结构美,在思想上蕴含着深刻的思想美,广泛的艺术美、科学美等因素。教师教学文言文,就是带领学生去感知美、品味美、发现美,最后让学生学会创造美。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有些教师,往往步入了一个误区:在教学中要么肤浅地认为学习文言文就是“读一读、背一背”,要么将“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奉为至宝,“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学的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用同一种模式组织教学……这种课堂教学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作为教师,应与时俱进,让每堂课都成为一次愉快的旅行,让学生愉快的出发,每到一处都有欣喜的发现,让美景尽收眼底,而且结束旅程时只有收获的惊喜,没有恼人的疲惫!由此,我认为教师要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因势利导:

一、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1、科学利用已有资源,认真分析教材,巧妙情景导入

比如在教学《木兰诗》时,先让学生欣赏动画片《花木兰》或者比赛讲述木兰从军的故事来激趣;学习 《三峡》、《与朱元思书》、《爱莲说》等文章,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与课文有关的配乐的优美的图片风光,让他们获得感性认识;学习《口技》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现代的口技表演的影像资料,再引导他们去了解古人精彩绝伦、惟妙惟肖的口技技艺。这样一来,上课伊始,教师就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牢牢抓住他们的心。

2、利用巧设悬念、合理质疑、竞赛等方法激趣

比如我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公输》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你要去说服别人做他本来不愿意做的事情,并且你的说服对象的身份地位又远远高于你时,你将如何去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呢?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说服别人,那么,怎样才能取得最好的说服效果呢?怎样才能争取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呢?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生动丰富的材料和极其宝贵的经验,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领略那些机智善辩的大师们的精彩表演吧。用这样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向往”,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学《狼》这课,就让学生比赛讲故事或者画连环画,教学《核舟记》时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画核舟的结构,既加深理解课文,又能让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并不枯燥。当然,无论采取哪种激趣方式,都应该力求形式多样,富于变化,不断地给学生以新鲜感和美感。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生心理,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就能够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要求的材料,用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达到优化目的。

二、匠心独运,善于发掘文中乐的因素

1、在朗读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中国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生命力的语言。历朝各代,均有美丽的奇葩绽放。君不见,自诗经以来,有“风骚”并举,有百家争鸣,有汉赋铺陈,有唐宋古文,更有那璀璨夺目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种体裁,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步入其间,犹如步入琳琅满目、珠光宝气的殿堂,让人叹为观止;又如踏访山林,既聆听溪水淙淙,又闻惊涛拍岸;恍如置身至境,真是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置身美文,那真的可以“三月不知肉味”!初中六册的入选篇目,历史人文色彩极为浓重。从语言上来看,这些文章,或音韵谐调,或整散结合,或写实朴素,或比拟夸张,或气势磅礴,或娟秀优美,或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在教学中,把准文体特点,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对学生的诵读加以科学指导。

2、在分析中感知人物,获得交友之乐

许多文言文尽管篇幅不长,却为我们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既有临危不惧的爱国志士,又有巧言善辩的使者说客;有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又不乏虚伪奸诈的无耻小人;有义薄云天的义士,还有深明大义的女子……这些人物的性格需要我们在对文章的进一步分析里才能准确把握。《曹刿论战》以对比手法给我们展示了一位驽钝浮躁的君王——庄公,和一个出身下层却为国为民、深谋远虑的谋士;苦干实干、坚持不懈的愚公更是多少年来让人敬佩;花木兰替父从军,驰骋沙场的矫健英姿让人过目难忘;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陈胜;巧妙进谏的邹忌……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感动、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就已经走上了成功之路。

3、向课外拓展,在积累收获中创造之乐

篇5:如何让学生对古文也

一、营造气氛,学生心动起来

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挑战意义的活动是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施教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实际,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方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书本知识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登堂入室,教育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轻松课堂气氛的营造方式很多,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采用游戏、猜谜等方式,因为他们天真快乐、贪玩。还可以利用音乐舞蹈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教学口语交际课《夸水果》时,老师示范了介绍水果以后,说:“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去水果乐园玩了,我们一起上车吧。”这时老师播放音乐《小汽车》,教师和学生跟着音乐一边唱一边跳。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了。音乐结束了,老师说:“小朋友们,水果乐园到了,摘下你最喜欢水果,并且介绍给大家听听好吗?”这样直观地引导,学生就会心动,跃跃欲试了。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的语文感悟,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就像丰富的矿场中闪烁的颗颗耀眼珍珠,光彩夺目,让人喜爱。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老师可以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用老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

二、掌握策略,学生行动起来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其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感悟尤为重要。语文课一定要多给学生留有思考发挥个性的空间,鼓励学生们创造性地学习。实际的课堂中,之所以有许多的学生都无动于衷,游离于课堂之外,主要是因为语文老师老师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欠功夫。因此,教学中老师要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动口、动手,真真正正地参与学习,行动起来争当学习的主人。

1.多引导学生朗读

语文课堂中,学生最常见的活动就是动口读书。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应当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活动,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整个小学阶段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读书要以多种形式反复进行朗读的训练,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读书更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读通、读懂、读熟课文。没有琅琅书声的阅读课不是好的阅读课,也一定不是成功的语文课。教师备课时要备读,为学生安排好各种方式的读书时间和读书契机,要引导学生多读、善读,每读一次有一次的要求。比如,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营造气氛,指导朗读时可以采取教师范读、带读,学生指名读、小组读、轮读、分角色读等;为了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用心去读,一般采取默读。读书要让学生理解地读,动脑子去读,防止“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现象发生。读书还要人人读,反复读。

2.多引导学生动手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因此在引导学生动口读书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动手写、圈、画、做等。对低年级的学生,老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指导他们书写生字,按笔顺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书写,提高识字效果,同时指导他们圈生字,画词语、句子,慢慢地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老师主要需要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写体会、感悟、做批注,让学生就问题的一个侧面,用较为简洁有力的话把自己的观点写下来。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动笔画画,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如教学《詹天佑》,讲到开凿隧道时,就可以让学生动笔把开凿隧道的两种方法用简笔画画出来,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举多得。

3.多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对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分组讨论,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能激发学习热情,挖掘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如教学《伯牙绝弦》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按预学导案在家里自学,课堂上,先让学生在小组里汇报交流自己学会的、弄懂的。在这里,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汇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不懂的提出来,小组一起讨论交流,一起解决。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汇报学习情况,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引导诵读,感悟,拓展,这样,学生就会学得兴趣盎然,积极主动。

篇6:让学生在学习古文中学会做人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在我看来学校的语文教学与其说教授的是一篇篇的文章,不如说传授的是点点滴滴的思想文化和做人之道。文章有现代的、古代的,有外国的、中国的,各种思想聚和在这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教授。因为身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为自己的五千年文明感到骄傲,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其次在我们身边,每一个人所承袭的都是中华文化,要求自己及别人的标准其内涵也是中华文化。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古代各大思想的很多理念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还在不断地为人们提供智慧和启迪,这是现代文无法取代的,所以将中华古文化的精髓放在中学课本中是正确而必要的。

身为一个健全人,从呱呱坠地开始,我们就会在耳濡目染中传承到这种文化,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大部分的孩子可以从家中父母的交谈、媒体的导向、路人的议论等方式中感受这种文化,并且以此来区分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并以此渐渐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但也有许多孩子缺乏中华文化的润泽,所以当他们看到自己喜爱的东西的时候,就会在不经允许的前提下伸手去拿;看到低俗的行为时,不但不去制止,反而去模仿。这些都是不文明、缺乏传统教养的表现。

古文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有很多人都认为青少年没有必要去了解那么多和现实不大有关的东西,只要懂得生存之道就足矣。但是在当今的社会,要想求得生存谈何容易,要学会一技之长就要有毅力与恒心,需要信念的支持,做为一个人要有基本的责任心,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心灵深处有一种文化的支撑。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古人创造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仅仅一个儒家文化所蕴含的一系列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就无处不在。古文不可弃,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青少年更加需要这种古文化的熏陶,更需要去了解这种文化,老师也有义务将这些精华的东西教给他们。

那么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古诗文呢?我曾经教授过两种教材,分别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都对古诗文做了安排,从总数上来说,现代文所占比例始终在三分之二左右,而古文一般占三分之一。但是教完几册以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有些东西不适合我们的学生。我还记得在讲解词语“不耻下问”时,书中的解释为“不以下问为耻。耻,动词,认为……可耻,下问,向不如己的人请教”,但是有的学生对“以”“为”二字就不知何意,所以对整个句子就不明白。古文像这样的词还很多,讲这些课时我感觉在串讲课文时花费了太多时间,但是又不得不如此,因为这些是基础,当一切串讲之后,主旨的升华也在一定的讲解之后顺利达到,其次还有作者的简介,都是不可少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很难发挥出来,只能是忙乱地跟在老师身后去想、去记,自己发挥的空间则很小。这样的文章对于毫无古文基础的学生来说太难、太长了,战线拉得太长,老师累,孩子更累。学习没有了自主性,也就没有了兴趣,学之何益?所以从总体上来说,不论是实验教材还是现行教材在古诗文这方面的安排都要适合学生的水平。

基于以上原因,我感觉现行的教材需要大副度增加古文部分的内容。这种增加不是指从难度、深度上,而是应当从广度上增加,扩展孩子们对于中国古文化的接触面。我甚至想可否将一批形式简单内容却又涵盖量非常大的古文选入课本,让学生打好了基础再由浅入深。这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篇7:如何让学生对古文也

一、让学生在预习中体会“质疑”的乐趣

每一篇古文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 有的甚至关联大的历史事件。在安排学生预习时, 要指导学生把相关内容联系起来, 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手段查阅资料, 提倡学生之间信息共享。同时, 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大胆质疑, 质疑的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自己解决, 也可以同学之间共同讨论解决, 如有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 就进行系统整理, 以备课堂上师生一起讨论解决。这样学生就能在质疑的过程中主动去探究, 主动去学习, 主动去合作, 同时还能充分享受到“释疑”的乐趣。《石钟山记》是苏轼的游记体散文名篇, 被清朝桐城派代表作家方苞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我在指导学生预习时, 就以方苞的赞誉为突破口, 巧妙点拨, 激起学生探究本文的欲望, 顺势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查阅相关资料。由于对课文有了了解的兴趣, 学生的积极性前所未有地高涨, 不少学生或摘抄或打印, 搜集了很多文字资料:有关于时代背景的, 有关于作者的, 有关于字词、句式的, 有关于课文评析的, 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还有学生从网络下载了苏轼的画像、石钟山的风景图片, 甚至还下载了几个版本的文章配乐朗诵, 可谓煞费苦心。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之间还主动进行资料方面的交流、讨论, 甚至评点。合作学习、主动学习的氛围初步形成。

二、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师生互动交流的情趣

充分地预习为课堂教学排除了障碍, 预习中体会到的乐趣及悬而未决的疑问, 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充满着期待。基于此, 教学环节与内容的设计与组织必须满足学生求知和释疑的要求, 内容要灵活, 取舍要大胆, 以师生互动交流为主线, 以为学生释疑为目的, 科学地设计问题, 精心地启发讨论, 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感受由“质疑”到“释疑”、再到认识升华的全过程。我在处理《石钟山记》的课堂教学中, 基于文章体现的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大胆求真求实的精神, 我层层设疑、层层释疑, 通过生疑生解、生疑师解、生疑师生同解的多种形式, 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其中柳暗又花明、曲折又通幽的妙处与乐趣。教师就扮演一个“助推手”和“点拨者”的角色。这样, 学生在自学自娱中就不会把古文学习看成是枯燥无味的东西了。

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情

在调动各种方式方法指导学生扎实掌握古文言有关知识外, 古文学习还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让学生尊重传统文化, 热爱传统文化, 自觉自愿地学习传统文化, 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 深入挖掘作品内涵, 切实把握传统文化精髓, 认真探讨其历史的、现实的作用和价值, 培养学生深厚的古文功底, 积淀深厚的古文化底蕴, 古为今用, 应是古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 在把《石钟山记》重要知识点、文章主旨弄懂以后, 我组织学生讨论:苏轼夜游石钟山并探明真相, 得出“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的结论, 对此你有何感想?这对你的学习和今后的人生有何启示?这时, 教师就是个穿针引线者, 应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说体会、谈心得、抒情感。最后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稍加点评, 同时启发升华认识: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要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到了此时, 主要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 而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很高涨, 教师就要抓住时机, 积极倡导学生由此及彼, 延伸开去, 在课后广泛涉猎古文化, 从中汲取精华, 为我所用, 真正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四、在灵活自由的教法与学法运用中, 调动学生多种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

课本所选古文大都是经典名篇, 篇幅一般较短小, 艺术特色鲜明, 内涵丰富, 基于此确定科学合理的教法与学法非常重要。教师重在点拨解疑, 以学生自读、自学、自主探讨为主, 运用朗读法、讨论探究法、比较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吸引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古今相连、中外结合、探表究里。既要落实字词、通译课文, 又要感悟内涵、探讨学法、总结规律。总之, 既要调动发散思维, 又要激起创新思维;既要展开联想, 又要发挥想象。

篇8:让古文经典走进学生心灵

一、以趣激学

以趣激学是迈好中学文言文学习第一步。初中第一篇文言文是《童趣》, 学生与作者有相同的经历, 大家都是“玩家里手”, 虽有文字障碍, 但借助注释, 马上就能明白大概。一读“张目对日”, 就有学生情不自禁地说“他好厉害呀”。学生们被作者笔下的“夏蚊成雷”、“鹤唳云端”所吸引, 更为他“鞭”打癞蛤蟆而叫好。看到学生们有了这样真切地阅读感受, 笔者再由课内迁移到课外, 将课外文言文《兔起鹘落》推介给学生。“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 买一凫而去。原上兔起, 掷之使击。凫不能飞, 投於地, 又再掷, 又投於地。至三四, 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 杀而食之, 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提掷之苦乎?’其人日:‘我谓尔为鹤, 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 笑以言日:‘看我这脚手, 可以搦得他兔否?’”文章简洁、生动、传神, 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就伸出手模仿起鸭子来。这样, 学生们在初学时不仅感觉到文言文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特点, 而且被文言文吸引了。

二、以理激学

除了物质生活比我们贫瘠外, 我们古人也面临一些我们现在时常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他们在一些经典文章提出的解决这些困惑与难题的方法, 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孔子在《论语》中告诫我们, 人的一生主要是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学习和做人。学习在方法上要学“习”、温“习”, 要“思”考, 还要敢“问”;在学习态度方面, 要“师”, 要反“省”, 更要“思贤”。在做人方面, 有朋友来要“乐”、“悦”, 与人交往要“忠”、“信”, 对别人要讲“恕”, 要“成人之美”。面对富贵, 要以“其道得之”。又如,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用“鱼与熊掌”设喻, 教导世人要“舍生取义”, 接受“万钟”, 要合乎礼义;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用历史上历经艰难最后有所作为的六个名人事例, 来证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道理。这样的古训对我们今天依然是适用的。

今天的世界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是地球的保护问题。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自然向往从前美好的生活环境。那我们的古人面对自然山水, 又有什么样的感触呢?郦道元看到三峡山高水险、秋天的凄凉景象, 热爱之情却依然不减;柳宗元在贬谪湖南永州之时发现了独特的小石潭触景生情, 寂寞、抑郁、悲凉之情油然而生;吴均面对富春江的奇山 (山高树密妙音缭绕) 异水 (清澈湍急) , 情不自禁就希望鄙弃功名, 归隐山林;陶渊明则描绘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 表达了我们古人在战乱时期对安宁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今天是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时代, 与古人的生活已相距甚远, 但我们与古人面对的问题却是惊人的相似。因此, 向古人学习、向书本学习的过程, 也是我们学习古人处理问题经验的过程。所以, 在古文经典教学中, 不仅要重视文言知识的传授, 更要注意挖掘文章的思想性, 学会同作者、作品对话,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以智导学

我们所接触的文言文, 《论语》平实质朴, 富含哲理;《孟子》文笔刚健, 铿锵有力;《老子》清远深邃;《墨子》沉稳庄重;《庄子》恣肆雄奇。如何把握他们不同的文风, 并体会其中蕴涵的各流派的精深博大的思想, 我想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智慧, 做到以智导学。

比如, 学习庄子的作品, 如何让学生走近庄子, 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笔者首先让学生们欣赏《庄子》散文中的一个片断: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说:“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然自得, 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 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认为鱼“乐”, 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教学进行至此, 学生对于这些竟然没有一点感觉, 他们始终不明白鱼的快乐与庄子快乐的关系。这时, 我用了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 给他们讲述了一个大文豪苏东坡与高僧佛印的故事。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 和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 问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闻之飘飘然, 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 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听后默然不语。于是苏轼很得意地跑回家见到苏小妹, 向她吹嘘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听了直摇头, 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 佛印心中有佛, 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 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牛屎。”听完这个故事, 学生似乎有所感悟, 他们开始体会苏小妹的智慧与庄子的智慧中的联系, 并调动自己的智慧进行积极的思考。终于, 他们明白庄子与惠施观鱼, 其实也是在观人。庄子与惠子的对话中包含了他们对主观感情与外物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的独特体会。学生通过自己的智慧明白了庄子的观鱼之“乐”, 也走近了庄子, 感受到了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由此看来, 学生完全没有古文经典中所说的那些生活体验, 也就无法透彻地明白文中所传达出的思想与情感。所以, 我们要精心创设情境, 去引导激发他们的智慧, 用智慧引导智慧, 让思维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四、以情入学

其实, 兴趣和智慧都只是教学中使用的手段, 古文经典作品的灵魂正在于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所以, 将情感灌注到古文经典的教学过程中, 让情感要素进入学生的学习过程, 渗透进他们的生命里, 对他们人格的形成与塑造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才是我们进行古文经典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是由情知人。由情知人首先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将与文本有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尽可能详尽地传达给学生, 因为只有有了这些积淀, 学生才可能充分地去理解文章的情感。以《岳阳楼记》为例, 假如学生只停留在范仲淹与滕子京是好朋友, 所以为他作这样一篇记的认识上, 那就不可能很好地体会文中包含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感慨知音同道寥寥无几的既豪情万丈又落寞低沉的复杂情感。只有当我们将他少年穷苦, 立志报国;主持新政, 失败被贬的人生际遇完整地展现给学生时, 学生才能回到那样一个环境中去, 去走近范仲淹, 走进那个时代, 走进那个时代中这样一个特殊人物特殊的情感世界中, 用一种全新的、思考的眼光去看待这样一篇文章。

二是感物论世。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命并不是一个个单一存在的个体, 而是紧密地与周围的世界联系在一起的, 他们对那个世界的思考, 与那个世界的对话, 正是他们情感中最为闪光的地方, 也是我们在古文经典教学中最应该教授给学生们的东西。不妨以《论语·侍座》为例, 为什么夫子不喜欢胸有大志的学生, 反而对一个沉溺于游山玩水的理想却大加赞赏呢?其实, 这段文字正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学中源远流长的感物论事的精神。打开古典文学, 字里行间都跳动着民族文化的命脉, 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液, 诉说着民族的生活、经验、思想和情感, 显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和民族精魂。面对这样一份沉甸甸的祖先的赐予, 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从文字中感悟这个世界, 感悟它的至真、至善与至美。正如朱永新所说:“一个人的阅读史, 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阅读是语文之根, 学习之源, 根深才能叶茂, 源远才能流长。”

当然, 就目前看来, 让古文经典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还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反思认为:经典, 尤其是古文经典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 人人都喜欢经典, 但要我们的学生接受不容易。一是经典离我们的学生生活太远, 在情感上较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二是经典的文章一般文字艰涩。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花费更多的心思, 将艰涩难懂的经典通俗化、形象化。但笔者更相信, 当我们怀抱着这样一个明晰的理念, 并将它身体力行地投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去, 那么这样一个值得我们万分欣喜的日子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新QC七大手法培训总结下一篇:新单位缴纳社保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