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呢

2023-02-09

第一篇: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呢

家长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读书呢?

总有家长因为孩子不爱读书而烦恼不已。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读书呢?我们的家长,只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试着去做,就不难让你的孩子爱上读书。

1、家长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学阶段,各方面不能独立的孩子对我们有着天然的依赖,所以他就有模仿我们的天然本性。我们在家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双眼和心灵,无时无刻不在追随,记录、感受着父母的举动。如果父母都是爱读书的人,那么孩子不爱读书的就极少。试想,茶余饭后,父母总是抱着书本,专心致志地阅读,那么孩子会不会被激起探求阅读的欲望?他们心里是不是一定会想:书里一定有什么秘密,不然父母怎么那么专注啊!这么一想,孩子也就自然去翻书了。如果父母再用些心的话,就会在孩子面前一本正经地把适合儿童的书当成自己的书(专业书)来津津有味地读。等孩子自己捧书读起时,自然会发现一片新天地,自然会被吸引住。另外,电视关闭了,电脑也不打开,父母都在读书,孩子自己感觉没事可做时,他首先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启发,去找书读。长此以往,你想让孩子不读书都不可能。因为他和你一样,读书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养成了习惯,一天不读书,就会感到少了什么,不踏实、不自在。因此,只要我们的父母爱读书,有读书的习惯,那么我们真的不用愁我们的孩子不爱读书。退一步讲,如果我们的孩子没受自己的影响不爱读书,那么也关系不大,因为你读了那么多书,那么爱读书,你是会从书中找到好办法的。

一个家长请教“董浩叔叔”,“我的孩子不爱写字怎么办?”“董浩叔叔”说;“我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写什么字,如果是毛笔字的话,你把宣纸铺在他面前,你写你的,他就会写起来。”他还说,他写字就是受自己父亲的影响,他父亲是书法家。其实,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告诉我们,孩子读书习惯,兴趣的培养,最简便、最有效、最实用的就是我们家长的示范、榜样作用。为了孩子爱读书,让我们家长先捧起书本读起吧。

2、环境的营造

(1)不管你有上百平米的敞亮大房间,还是只有几十平米的昏暗小蜗居,只要有孩子,你就应该努力为他营造一个干净、利落,充满书香的家庭生活小环境。书柜、书架、书桌上当然要有书。床头、枕下、茶几上也要有书,甚至我们在洗手间也要放两本书,让孩子每天的出入,起居都能看到书,感觉到书。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书籍是家庭生活的必须品,也是他自己生活的必备品。孩子在小学阶段,我们一定更要让他有这种意识。我们应当定期和孩子去书店选书、买书,增加藏书量,送孩子一枚藏书专用印章,{让孩子与小朋友交换阅读图书,}教孩子给图书帖标签、建档案、包书皮等等,这些都会给孩子热爱读书,营造书香世界提供良好条件。

(2)墙上的字、画,窗台上的花、草,录音机里的轻音乐,也会给你的书香世界增色不少。孩子一回到家,首先从视觉到听觉就能感受到一种平和、清雅的氛围。想想看,在这样的小世界里,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他还会大呼小叫,粗野撒泼吗?当做完作业吃完饭,他会干什么?除了听着音乐遐想,他会不会去翻书呢?

(3)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爱读书,家长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也很重要。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很大,许多家长都因工作或身体健康而焦虑,有时心情不好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考虑到孩子,没有控制住自己,把这些不良的情绪带到家里,表现在脸上,发泄到家庭成员身上,那么我们就会无意地给家庭的天空笼上一层阴云,让家庭空气缺氧,甚至释放出火药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感到紧张、害怕、压抑。这个时候就算孩子拿起书本,也是读不下去、读不进去的。而且,你的这种情绪还很容易传染到孩子,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以后孩子拿起这本书,你制造(带来)的那种气氛就会再次浮现,孩子的那种感受就会重现。因此,家长把烦恼丢在门外,把快乐带会家里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父母叮当吵架,大打出手的话,那么别说孩子爱读书了,恐怕孩子想要按时完成家庭作业,都相当困难了。因此,家长朋友,人生八九不如意,控制自己,再控制自己;为了孩子,为了自己!

3、家长的引导

对孩子,我们都充满了爱意。我们把握着孩子的前途和未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在小学阶段至关重要。爱读书就是孩子良好品行之一。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让孩子爱上读书,我们一部分家长还需动动脑筋,用一些技巧。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说

A、吃饭、做家务时,如果孩子在场,一定要向家庭成员(另一半)津津有味地谈论自己看过的书或正在看的书(当然不是高深的专业书或理论书),或者有意识地就书中的问题同另一半辩论。若发觉孩子被吸引时,一方可以把孩子当成大人,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也帮自己说。如果说不清,可翻开书,共同阅读相关的内容,或者找到相关的内容,让孩子替你读出来。

这样做的好处:

a、让孩子感到得到了尊重。

b、让孩子知道书可以帮着讲理。

c、让孩子感到谈论书挺有趣。

d、同时培养了孩子思辨和表达能力。

B、 常常提说孩子所看书的内容,同孩子讨论,让孩子觉得自己所看的书,大人也喜欢,让他的读书行为得到认同,产生自豪感。

C、说说新书。说说新书的销售量,说说新书的作者或者所获得的奖项,以此勾起孩子阅读的欲望。

D、说书中几个细节给自己的影响,或给一代人的影响。让孩子感觉到书具有神奇的力量。

(2)听

我们都知道王刚演播的《夜幕下的哈尔滨》,知道单田芳、袁阔成、刘兰芳。我们更清楚自己爱读书,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听了那些精彩的评书、小说。听着不过瘾,听着着急,才到处去寻书借书的。《七侠五义》、《隋唐演义》,继而是四大名著等,都是因为听得有趣,才去读的。因此,好的广播,如小说评书连播、诗词朗诵等,不妨定时收听,孩子兴许由此就爱上了读书。

(3)问

留意孩子手中的书,很谦虚地去请教孩子书中的问题,对孩子的解答表示感谢,让孩子在读书中有当老师的感觉。这种成功感会让孩子更加深入广泛地读书。

(4)读

优美的篇章一起读。你一段,我一段,如果分角色读,有时还可以角色反串特意让孩子读大人的话,父母读孩子的话。如果有条件,可以录音记录播放,满意的还可以推荐给学校或电台。以此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温暖,让孩子在朗读中思想和情操得到陶冶。

(5)讲

绘声绘色地讲书中精彩片段,最紧要处戛然而止,故意留下悬念,故意把书“藏”起来,故意没时间“下回分解”。孩子的胃口已被吊足,他自己不去找书看才怪。当然,你讲的书的内容,一定要注意适合你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如果是三四年级的孩子,我敢说,我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一点内容,就会让他着魔般地读完整部书。一般说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孩子读完《哈利·波特》七部,21天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等他读完这几本书,他的读书兴趣有了,习惯也初步具有了。如果你再介绍《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海底两万里》,《鲁宾逊漂流记》或者秦文君、杨红樱、曹文轩等等,他们就会一步一步进入书的世界。

(6)看

看电影也是我们家长引导孩子看书的一种好办法。看几部经典大片,然后找原著来读,孩子就会知道电影与原著或剧本的差别,懂得看书会知道得更多,从而不断地去读书。

(7)请

邀请爱读书的家长朋友或孩子朋友来家作客,交流读书心得,交换阅读书籍。让孩子以书交友、会友,以书友增强读书兴趣,以书友肯定自己热爱读书的成果。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说,书是我们精神健康、生命成长的必须养分。书让我们心灵丰富,让我们灵魂美好,让我们言谈举止更文化、更文明。有人说,小学生读书叫吃书,因为,读书会让小学阶段的孩子长骨骼,长肌肉。这话我们好好想想,是很有道理的。

家长朋友们,捧起书吧,同我们的孩子一起捧起书吧!

第二篇:浅谈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

李燕

“书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小学是一位学生知识摄取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呢?

认为,应充分抓住学生在校时间,学校营造一种浓厚的小学生读书环境和氛围。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生力军,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动积极地影响、帮助、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正确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推进课外阅读。为了使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的扎实有效。开展了“好书伴我成长” 、“多读书、读好书、勤读书、终身读书” 、“各班轮流图书角” 、“评选读书和讲故事大王”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入进行。让农村的小学生可以天天有书读,选好书,读好书,积极向上,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求知欲望。

其次,循序渐进地进行具体指导,既不要束缚学生手脚,也不要放任自流。

精选图书,选择适合孩子们年龄特征的读物。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心理、大脑、神经系统随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会发生不同的阶段性的变化。 1

向小学生推荐读物,必须要有阶段性、层次性、多样性。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因为年龄小,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注意力往往比较直观,所以,应当向低年级学生推荐一些以注音插图的童话、儿歌、寓言、科普故事等,中、高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所増加,认知能力也不断提高,向其推荐的读物应当较低年级学生上个层次。可向其推荐《爱的教育》、儿童经典作品《西游记》,历史读物 《上下五千年》,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

最后,课内外结合,教会读书方法。

教师要以课内带课外,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上的学习。如平时的教学中在课内阅读时教给学生读书“六字诀”,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1)读。读内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划。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4)摘。摘抄好词佳句。(5)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6)记。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同时课外阅读的还可用以下这些方法:(1)抄读法。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意思。(2)精读法。精读,重在质量,汲取知识的精髓。(3)浏览法。浏览,重在广博,拓宽知识面。(4)跳读法。跳读,重在“为我所用”,又保证读的数量。此外,还有快速读法、做卡片读法等。课外阅读,做到精读和博览相结合,小学生就会获得广

博的知识和技能,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还可以引导小学生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写读书笔记具有明显的积累功能和表达功能,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为此,要培养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随读随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促进小学生读书效果的提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书籍对推动人类文明的作用。一个爱读书的人,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一个爱读书的民族,也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读书使人明智”,如果我们想把农村小学生教育好,让他们能学到真正的学问,而且学得比我们强,我想首先我们需要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帮助他们从有机会读书、学习热爱读书和怎样读书开始。相信农村教育的明天会更美好!

第三篇:让学生爱上读书(教学随笔)

让学生爱上读书,我在努力着

北师大著名教授刘锡庆所说:一个语文教师只要他能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煽得旺旺的,能点燃起他们“兴趣”的熊熊之火,使其人人喜欢语文,个个迷恋于读书,那么这人就可算个最好的语文老师了。采用各种办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这是每个语文老师的一项神圣使命。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一直在鼓励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但有好些学生读书流于形式,应付老师。为了让学生用心的读书,我曾经尝试过强迫他们读书,可效果又不佳。一个学期甚至几年下来,真正喜欢上读书的学生不是很多,还有一部分学生还是站在课外书的门槛外。新学期我对“培养学生爱上读书”做了大胆尝试,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希望每位同行多多指点。

一、选择喜欢,让学生乐读书

我觉得推荐给学生的书要引起孩子的兴趣,就象我们看电影,精彩的地方,我们看得乐此不疲,学生看书也是一样的。开学初我让学生各带两本自己最喜欢读的课外书,由于学生的读书水平和家庭情况,带来的课外书不是很理想。通过整理这些书我大致确定此时的学生喜欢看童话故事类,且具有现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外书。我和班委成员决定把本学期的读书内容确定为: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系列,郑春艳的《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和郑渊洁的《皮皮鲁》橙黄系列。我从家把儿子的这些书拿来了二十多本,同学们已有一些,缺少的班干部带头买书。三天之后四套书已备齐。学生们看到建立起来的图书角各个欢欣鼓舞,摩拳擦掌。图书角的书都贴了标码,并有专人管理,且有借阅登记。

二、挤出时间,让学生去读书

过去只是口号嚷“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学生想读却苦于没有时间读书。我鼓励学生每天早上,中午提前15分钟到校,到校第一件事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直到上课。中午一个作业读书20分钟并签条,晚上的语文作业也只有两个,其中一个作业读书半小时。我更鼓励学生双休日多读书。更重要的是,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拿出1-2节课)来一起读书,不仅学生读书,老师也在读书,做学生的榜样。

三、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开始我并没有对学生读书有任何要求,只要自己喜欢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读书,让学生慢慢地喜欢读书。)过了两周,我对学生读书有了一定的要求: 1)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月的阅读计划,然后把自己的阅读计划在班级中公开。(好处有二:一是迫使每个学生都有读书的安排;二是利用同学的监督机制和自身遵守诺言的愿望,从而完成阅读计划。) 2)教师教给读书方法:拿到一本书时,先阅读主要内容或看书目录,感知文章大意,然后精读品析,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3)要求学生每天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佳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单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

四、巧用激励,让学生爱读书

为了“哄”学生爱上阅读,“哄”学生读更多的书,我每周都 “奖励”爱读书的学生双休日可借两本书;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学期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课余鼓励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由于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速度的差异,在班内图书角中还增设了《爱的教育》、《冒险小虎队》、《窗边的小豆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时代广场的蟋蟀》„„供学生双休日借阅。

本学期读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爱上读书,喜欢读书,让读书成为学生的自发行为。让学生爱上阅读并非是一件易事,它不可能立竿见影。它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只要坚持不懈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下一学期我计划“师生同读一本书”和“自选书目读书”双管齐下。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生命需求。

第四篇: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

实施“开放阅读”一学期来,我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慢慢地爱上读书。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热爱读书。本学期,我个人从网上购书十多本,并把自己买的书展示给学生看,利用晨读、午诵、空堂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书。我总觉得,要想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生活中占什么位置。要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就必须让他感觉到你的思想在不断丰富,确信你今天没有重复你昨天说过的话。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应成为学生进入书籍世界的引路人。

2、还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在引导学生看什么书上,我没有过度要求,只要不是鼓吹暴力、淫秽、反动的,学生读什么都可以。因为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其出发点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读书主要在于获取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如果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读书,对于一些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可能会失去阅读兴趣。

二、创设最优的阅读环境

首先是成立班级图书角。书柜里面有老师从自己家带来的书籍,也有同学们自发从家里带来的。并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同学们可以自由借书看。每当中午阅读课零声响起时,他们早已迫不及待地看起书来,课余时间,也总有学生对课外读物爱不释手。有些同学已经把其中的一些书籍看过几遍了。

另外就是开展“读书漂流活动”。每个学生只需买一本书,通过班里漂流,年级漂流,就可以看很多本。这学期,我们班的孩子通过读书漂流活动已经看了:《一百条裙子》、《绿山墙的安妮》、《水浒转》、《夏洛的网》、《小狗钱钱》、《彼得潘》、《西游记》、《爸爸爱喜禾》等8本书,字数将近

六、七十万。

还有就是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每节课提前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就可以看课外书;代课老师请假时空出的课,我也基本都是让学生看书了;中午一到校就坐在教室里安静地看书。一学期下来,学生基本都养成了很好的读书习惯,有时

候连下课都手不离书了。学期末我统计了一下,全班同学的阅读量基本都上了一百多万,有个别学生甚至上了二百多万。这在以前,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三、教给恰当的阅读方法

1、读。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科学地阅读。一个人精力有限,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对于规定的必读书以及一些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书要“精读”;有的书可以“速读”,知道大概意思即可;有的书可以挑选部分章节、内容进行“选读”;总之,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以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2、写。毛主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可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或写好阅读卡。如:用简短的话概括文章内容,对于重要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语可做上不同的记号,在自备本上摘录好词好句„„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面前一本书,手中一支笔,旁边一本摘记本,随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内容包括:好词、好句、我的感想。

3、听与说。在读、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认真地听,大胆地说。利用阅读课,晨会课等时间,请学生朗读精彩片段,进行全班性的阅读欣赏。不仅要学会听,更要学会说,通过各种丰富多样的形式鼓励每位同学上台说,以朗读为基础,从不脱稿地说逐渐过渡到脱稿,从片断到全文,从说内容故事到对文章的看法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使读书活动不断深化。

4、定期举行各类读书交流活动。在读书活动中,不断采用阶段小结和回顾总结的形式,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如:适时开展“比比谁的读书笔记好”、“朗读比赛”、“读书故事大赛”、“演讲比赛”、“读书推介会”等竞技类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让学生爱上阅读并非是一件易事,它不可能立竿见影。它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只要坚持不懈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

第五篇: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

八年的教学生涯让我从一个稚嫩的年轻教师逐渐走向成熟,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以说是从我站上三尺讲台面对那一双双求知的双眸时就一直奋斗的目标。一晃几年过去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来到学校咿呀学语,一届又一届的小学生在这里告别小学生涯,这期间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学生,聪明的、懒惰的、勤奋的、好学的……虽然在教育战线上我还谈不上是资深经验教师,但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触颇深的还是孩子们的作文。今天,我想谈谈孩子们的写作,我觉得具体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作文教学要创新,不能过于古板,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热情地关爱每个学生

谈到作文教学,我的许多同事也有同感,刚接触到小学作文教学时,都会感到十分地茫然,不知道该从何入手,现在我想结合我的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点感悟。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要想让学生愿意去学,首先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尤为重要的,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就要从这方面入手了。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心理学研究曾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作文教学要联系到儿童的日常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样的话,也就不致于拿着笔而无处下手了。因此,我们要在学生作文前进行恰到好处的指导,不要等学生在写的时候才想起来要强调这个、强调那里了。其次是在给学生规定作文命题的时候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束缚儿童的个性。他们的童年生活有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乐趣、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促成儿童写作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童话世界。

二、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我们常说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则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以往的作文教学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我在教学生写习作《水果》时,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并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先做到看一看: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仔仔细细地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是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形状是什么样子的。随后让学生闻一闻、尝一尝:让学生知道,光凭眼睛看事物,是了解不全面的。不是我们经常吃的东西,可通过我们的鼻子闻一闻,亲口尝一尝,品味一下它的酸、甜、苦、辣如何,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这些水果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还让学生摸一摸: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带来的苹果,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这种水果的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懂得了观察水果不仅要仔细看一看,还要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它们在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所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正确地引导学生细心地去观察了,在写作的时候学生才能有所写。

三、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要求每天坚持写日记

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才能在写作时做到得心应手。在教学中,我常常告诉我的学生,不管是在课文里还是在课外读刊上遇到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或者句子,你都要注意收集,最好的办法就是专门准备一本摘抄好词佳句的笔记本。这样久而久之,在你的脑海里就会收集到很多的好词好句,当你在写作文言词句穷的时候就会有所想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要求学

生每天都坚持写一篇日记,要求记下每天比较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去写流水账。大多数学生可以说在每天写一篇日记的严格要求下,写作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所以我认为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四、写完作文后不要忽视修改的重要性

水平再高的人在做完某件事后都不能保证完全无误,更何况是我们的孩子们。他们在写完作文后常常忽略的就是去修改习作,导致很多学生的作文在先不谈质量的前提下就出现了很多的错别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上面讲的几点就是我一些理解和感悟。对于教育,对于作文教学,我们做教师的可以说任重而道远,要想让学生能够完全爱上学习、爱上谈之色变的作文,那么我们只有切合实际,结合孩子们的生长环境,对其耐心认真地指导,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不要束缚孩子的创作思路,写出心声,写出属于他们的多姿多彩的童年,让每个人都爱上作文、爱上表达,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话,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就再也不会为作文教学而犯愁了。

小学生怕写作文,的确是当前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写作文时言之无物;其次是不知道怎么来写,有时候小学生想表达一些什么,但不知道怎样来表达;另外就是写作时兴趣不高,调动不起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头痛了。

因此,我觉得我们要解决小学生怕写作文这一现状,就应该从源头上着手,对症下药,解决以上这些最根本的问题。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平时教学中的实际,联系专家们的讲座,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习作目的。惧由心生,学生害怕习作,首先要过心理关。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习作的目的,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感到作文并不可怕,形成一种正确的观念。专家们的讲话非常中肯,那就是“作文即用笔来说心里话;作文是一种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需要。”因此,每次习作前,教师应激起学生习作的欲望,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再要求他们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心里话

用笔记录下来。另外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要拔高各学段的习作要求,不同的年龄段,对学生习作的要求是不同的,应该区别对待。

二、充实习作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确如此,如果在学生的头脑中不能唤醒一些要写东西的表象,没有一定的积累,这是无论如何写不成好习作的。这样,要求我们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及生活当中,一定要教学生学会积累素材。我认为,一是要树立大语文的学习观。生活即作文,在我们的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习作的素材,只不过看你是不是生活的有心人。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养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把自己平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加以区别,认真思考,变为自己内心的东西。一次游戏、一次活动、一次学习等等,每一次经历,都是一定有所收获的。其次是要养成积累的习惯。日记是最值得提倡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日记内容可以形式多样,摘抄、记事、抒情、议论,都可以。另外,加强课外阅读无疑是增进习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手段。看得多,见得多,自然就会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了。

三、指导习作方法。就像教小孩子说话一样,对学生习作进行必要的指导是不可缺少的。文章如何开头,如何叙事,如何过渡,如何结尾,这些最基本的常识,我们必须要教给学生。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阅读教学时把习作与阅读相结合,遇到在习作上有典型特点的时候,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习作知识的传授。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们就可以教学生如何搞好前后呼应,首尾联贯了。再者,就是对习作方法的指导应该注意序列化。那就是在不同

的年级,教学生不同的方法,循序渐进。

四、科学习作评价。评价既是指挥棒的问题,评价也是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发挥评价的功能,让他们体验到习作取得的成功,让学生爱上写作。教师应不吝啬自己手中的分数,只要学生在每次习作中有他的亮点或者说有其进步点,教师都应善于挖掘,加以表扬。另外,我们应为学生的习作展示搭建舞台,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在同学们的欣赏当中,他会自我要求更加严格,他会觉得习作是一件有滋有味的事情。习作交流,习作大赛、作文展览、编辑习作专刊、学生习作赏析等等,这些都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当然,我们在习作讲评时,还可以根据每次习作的侧重点,对学生的习作加以点评与指导,指出其中的不足,促使其进步。

总之,让童心写童言。我们在平常的习作教学中,只要是从学生的年龄与心理角度出发,给他们创造习作的宽松环境,让他们畅所欲言,我想,学生就肯定会用心爱上习作的。

上一篇:如何树立四个自信心得下一篇:如何进行英语绘本教学